回覆列表
  • 1 # 魂舞大漠

    印度大大小小的武裝割據勢力幾十個,長期以來不消停,巴基斯坦也一直面臨著不少種族與宗教問題,政局也不算太穩,所以相當鬧心。老話講得好,各家都有各家事兒,咱們的巴鐵要算應對有方,表現出較高的政治智慧,但仍然遭受到不小困擾。僅2001至2013年的三年間,反恐行動就有7000多次,旅級行動就有250次以上。大家對今年5月11日,瓜達爾港區明珠酒店遭遇恐怖襲擊的事,印象還挺深吧?反恐行動也是戰爭,巴鐵隨時在應對,大意不得。美國打了阿富汗戰爭,恐怖組織如星四散,致使周邊國家禍不旋踵,巴基斯坦正是受害者之一。總之,受各種因素影響,巴基斯坦飽受其害,說強國,需要時間。略舉兩例說明。

    改線風波

    國家的名字巴基斯坦,就是“聖潔之地”的意思,然依其字母拼合Pakistan,代表著五個地區,P是旁遮省,Tan代表的俾路支斯坦省。俾路支斯坦省的事有點大,分裂勢力漸趨於猖獗。美國反恐,處於一己私利,用心叵惡,趁機與俾路支勢力打得火熱,致使其有壯大之勢,伊朗也有個俾路支省,今年發生恐怖襲擊。巴基斯坦處理得好,與伊朗隨之展開合作,巴伊關係也因為二國加強聯絡,表現出向好之勢,這是美國人絕沒有想到的。中巴經濟走廊打俾路支斯坦省經過,俾路支的勢力以為所佔利益不大,要求改線,現在也被很好地得到了處理。巴鐵就巴鐵,是有大智慧的呀。

    巴基斯坦的帽子

    一個克什米爾問題,三次為之殺得雙方山河失色。沒有克什米爾,巴基斯坦無險可據,更影響開伯山口的安全,並且還是境內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因此開國之父喻為國家的帽子,不能失去。印度自恃南亞霸主,屢屢示強,變本加厲。隨時準備應對戰爭,是巴方必須面對的嚴峻形勢。不能不發展國防,而地瘠民貧,經濟發展資金本來就緊張,國防與經濟迎面相撞時,亦不得不一次次向國防傾斜,畢竟國家生存是第一位的,卻嚴重拖累了經濟發展。隨著搭乘我們“一帶一路”的快車,都在期待巴鐵早日強筋健體,壯大起來。

  • 2 # 儋州東哥

    第一跟印度發生多年戰爭,直至現在還在軍事對持,嚴重拖後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因為跟印度有嚴重的領土以及軍事和宗教矛盾,所以只能跟印度進行軍備競賽,防止被印度滅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軍備競賽。

    第三為了對抗印度威脅,巴基斯坦保留了大量計程車兵,軍費開支大,佔全國GPD總量多。

    第四,巴基斯坦周圍的國家,經濟發展落後且都屬於動亂,又跟兩個鄰國有嚴重的矛盾,在經濟上基本沒有什麼的交流,所以巴基斯坦邊境貿易經濟發展緩慢。

    第五巴基斯坦內部有嚴重的內部矛盾,內部還有恐怖分子存在,嚴重影響了社會安全,社會動盪嚴重,經濟發展不起來。

    第六支俾省一直想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嚴重的干擾了巴基斯坦經濟政策以及國防安全。

    最後的總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巴基斯坦經濟發展不起來他變成不了強國。

  • 3 # 世界人文通史

    巴基斯坦是南亞第二人口和土地大國,也是我國的全天候合作型夥伴,這個國家目前非常貧窮,發展落後。

    前年,巴基斯坦的GDP是3152億美元,還不如我國的廈門市的GDP;平攤下來,巴基斯坦在前年的人均GDP僅僅為1472美元,在國際上非常靠後。

    巴基斯坦與印度原本是一體,也就是英屬印度殖民地。在歷史上,曾統一過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地區的只有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莫臥爾帝國

    在莫臥爾帝國滅亡後,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獨立出來。在英國對印度殖民時期,客觀上幫助印度統一了印度半島南部。

    由於英國的“宗教分治”蒙巴頓方案,英屬印度殖民地被拆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部分,巴基斯坦主要是穆斯林的聚居區,印度主要是印度教徒的聚居區。

    後來,巴基斯坦又進一步解體成為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也就是說,英屬印度殖民地一共產生出來三個新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從1947年獨立至今,巴基斯坦建國已經有70多年的時間了。不過,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緩慢,人均GDP比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還要低,而印度隔壁的孟加拉國(原東巴基斯坦)也是著名的南亞貧窮國家。

    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關係非常差,雙方曾爆發過三次印巴戰爭和無數次的小規模武裝衝突,時至今日,雙方仍在克什米爾地區保持軍事對峙,有擦槍走火的風險。

    導致巴基斯貧窮的原因之一是外部威脅,巴基斯坦不得不將有限的財政用於國防事業,以應對印度和伊朗,國家沒有更多精力和財力發展民生。

    巴基斯坦的民族眾多,主要有旁遮普族、信德族、帕坦族、俾路支族,民族矛盾也客觀存在,國內宗教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錫克教,其中的伊斯蘭教佔有絕對主導的地位,全國95%的國民都信仰伊斯蘭教。

    巴基斯坦是傳統的穆斯林國家,多數國民都信仰伊斯蘭教,內部派系林立,許多地區十分動亂,極端宗教思想為恐怖主義氾濫提供了“土壤”。

    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山區,交通不便,通訊落後,是許多恐怖主義武裝活躍的地區。此外,巴基斯坦各地的部落首領高度自治,權利較大,僅在名義上聽命於國家。國記憶體在的種種問題,都限制了巴基斯坦的發展。

    在南亞,巴基斯坦是唯一有能力與印度叫板的國家。不過,即便如此,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體量差距也非常大。

    巴基斯坦的國土面積為79.6095萬平方公里,印度為298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人口為2億,印度人口為13億。軍事實力和經濟總量的差距更大。在各種國內問題和外部威脅均得不到解決的前提下,巴基斯坦是很難安穩地發展國內經濟的。

  • 4 # 參習處

    別說成為強國,巴基斯坦沒有自爆就很不錯了。略微瞭解一下這個國家,都會奇怪,巴基斯坦是怎麼能撐下來的?而不會問,巴基斯坦為什麼難以成為強國。

    但凡說一個國家落後,總避不開一個詞“內憂外患”。而巴基斯坦在這個詞之上,還要加上個定語——根深蒂固

    先從巴基斯坦建國說起——內憂外患的源頭

    巴基斯坦是與印度一起,從英國殖民地上獨立的國家。而在英國人到來之前,無論是印度莫臥兒王朝,還是德里蘇丹國,佔統治地位的都是穆斯林。印度教徒算是底層,被壓迫的民族。

    穆斯林在長達七百年時間裡是印度社會的上層階級。而當英國殖民印度之後,穆斯林的待遇也比印度教徒要好。所以,在巴基斯坦建國前,國父真納就毫不諱言的號召:你們是穆斯林,和你們的印度鄰居不一樣,你們應該生活在一個伊斯蘭教法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巴基斯坦。

    這叫什麼?按現在自媒體的說法,這就是販賣焦慮。穆斯林們原本也沒覺得什麼,可真納這一說,自己想想也對。於是,大批的穆斯林開始向著巴基斯坦這個新興國家遷徙。同時,也有大批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往印度的方向遷徙。

    印巴分治,五十萬人死於宗教屠殺,血流成河。

    “區別”是巴基斯坦的立國基礎,具體是指伊斯蘭教與非伊斯蘭教的區別。這是巴基斯坦的原動力,也是巴基斯坦內憂外患的源頭。

    人造的國家——內憂

    歷史上,原本沒有“巴基斯坦”這個地名。PAKST是人為拼湊出來的——P(旁遮普)A(阿富汗尼亞,西北邊境省)k(克什米爾)S(信德省)tan(俾路支斯坦)。

    當這樣一個國家拼湊起來之後,急需要做的就是把人心凝聚起來,形成國家凝聚力。可巴基斯坦內部是被生生捏在一起的,但在巴基斯坦內部穆斯林之間也有多種派別,互相之間也是誰都看不上誰。大家一致對外可以,但關上門,還是各過各的。

    巴基斯坦四大民族,分成了四個省份:開伯爾-普什圖省、俾路支省、信德省、旁遮普省,另有兩特區:首都伊斯蘭堡、克什米爾地區。

    英國殖民時期,大量的阿富汗領土被強行劃到英屬印度。到了巴基斯坦建國後,這個領土上出現了,西北邊省(開伯爾-普什圖省)和第三大民族普什圖族。

    另一個俾路支省,也曾經在建國之初要求獨立。是透過軍事鎮壓,才將其撲滅。

    這兩個民族部落自治的省份之外,只有信德省和旁遮普省是中央直管。但又分別湧現出了各自的地方豪族:旁遮普的謝里夫家族、信德的布托家族。

    印巴分治後,原英國殖民地軍隊中的穆斯林,被劃給巴基斯坦。因為穆斯林相比印度教徒作戰勇敢,所以,英國一向喜歡招募穆斯林進入軍隊。這樣,巴基斯坦有了一支成建制的軍隊。但在之後,巴基斯坦軍方也成為一個主導政壇的勢力。

    於是,從1947年建國開始,就出現了地方豪族與軍方大佬的輪番上臺。軍方大佬先後上臺的有:阿尤布(1956年-1969年)、齊亞哈克(1977年-1987年)、穆沙拉夫(1999-2008年)。地方豪族則分別是布托家族、謝里夫家族。

    不過,反而是軍方勢力上臺後,積極發展經濟。文官執政系統背後的地方豪族,卻巧取豪奪,腐敗成風。以至於1990年以後,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速度被印度反超,甚至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的孟加拉都保持在3-5%,巴基斯坦卻長期低於3%。

    從南亞首富到數十年的經濟停頓,巴基斯坦民間也就越來越對政府沒有信心。

    與此同時,從阿富汗戰爭之後,極端勢力也抬頭了。歷史不悠久,文化不同步,拼湊的國家只能透過共同的信仰作為國家的粘合劑。於是,巴基斯坦自認為穆斯林民族的故鄉,也或明或暗的扶持各地的極端組織。

    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巴基斯坦扶植聖戰組織抵抗蘇聯。克什米爾的穆罕穆德軍時常與印度對抗,也是背後有巴基斯坦的力量。有了這樣成功的先例,巴基斯坦路徑依賴,先後支援多個激進組織。

    但當這些組織成長起來之後,就變得不容易控制,甚至會出現反噬。而嚴重的是,這樣的組織已經在巴基斯坦國內形成勢力。連政府也不敢得罪。因為得罪他們,就是得罪全國兩千多所宗教學校培養出來的無數的宗教學生,就是與巴基斯坦的法律基礎是伊斯蘭沙里亞法的分裂,與伊斯蘭教的切割。而整個國家就是建立在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信仰上。

    於是,清真寺、政府大院被炸,數千人死於恐怖襲擊,中國遊客、工程師被綁架。

    甚至,穆沙拉夫的下臺,也與鎮壓極端組織紅色清真寺有關。但這個組織最初就是巴基斯坦政府扶持起來的。

    宗教將巴基斯坦黏合為一個國家,也成為恐怖分子的溫床。2011年5月,本拉登是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被擊斃。

    尷尬的地理位置——外患

    巴基斯坦一共就四個鄰國,其中三個有領土糾紛、民族仇恨,從大到小依次是:印度、阿富汗、伊朗。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世仇,領土、民族、宗教,全方位無死角的互相看不上,剪不斷理還亂。

    再加上現在印度的莫迪老仙,本來就以壓迫穆斯林著稱,在印度壓迫歧視穆斯林,也更傷害了巴基斯坦人的感情。雙方的和平談判中斷,大規模衝突不斷。

    阿富汗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原本阿富汗的領土被英屬印度強佔,使得土地上的普什圖人成為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另一是,阿富汗戰爭時期,大量阿富汗難民逃到巴基斯坦境內。巴基斯坦沒有絕對人口優勢的主體民族,普什圖族佔總人口的11%,為第三大民族。既有領土糾紛,又有民族問題。

    伊朗的問題,與阿富汗類似。巴基斯坦境內的俾路支人屬於伊朗民族系統。宗教上,伊朗是什葉派大本營。而巴基斯坦與遜尼派的沙特關係深厚,朋友的敵人就是敵人。雙方沒什麼大動作,但也不可能有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還有個著名的攪屎棍美國。

    這樣一個巴基斯坦,想要強大真的很難。

  • 5 # 閒庭興步001

    資源是個先天條件,其次是地緣政治。有核武器不一定就能成為大國,遊戲規則很明確,誰也不想把自己手裡的權利分給別人。印度就不是列子嘛,日本是聰明人已經不再提入常的事了,發展好自己的地緣政治,贏取利益才符合自己的國情。有時候看懂不說破才是高手!

  • 6 # 俺也一樣sunny221

    強國:人口,面積,資源,科技,軍事,組織能力。。。。看一看有幾條他能前三?[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 7 # silvercastle

    呃……中國都尚且不敢自稱是個強國……更何況巴基斯坦[石化]本身自身條件都不佔優,落後的工業和經濟,更別說文化和教育。印巴戰爭戰敗,隨後始終被印度壓得喘不過氣。中國為何與巴基斯坦關係牢固,最主要就是雙方都能利用彼此遏制印度。

  • 8 # 菩提樹下一抔土

    伊斯蘭教的國家如果不徹底世俗化的話,都是這樣的。派系太多,中央政府根本管控不到基層,地方的那些阿訇權利大的多。毛拉阿訇屬於在宗教上有知識的有學問的人,由於伊斯蘭是用宗教信條來規約教眾的衣食住行,毛拉就是解釋這些教義規範的,做著做著,這些毛拉幾代下來就成了一方豪強了,而且為了政權穩定,政府也需要藉助毛拉來管理基層尤其是偏遠地區。這和我國古代地方的鄉紳地主有點像。巴基斯坦建國的時候就是真納拉攏這些豪強組成的一個聯盟,可以還沒改革他就去世了。鄰近的阿富汗也是這樣,除了幾個大城市政府直轄,其他窮苦地區根本就管不到,美軍在阿富汗都是直接找當地的毛拉搞情報和其他合作的。這些國家不世俗化的話,基本很難走出這個怪圈,伊朗更甚,直接宗教領袖做國家元首世俗化了的土耳其,中亞的幾個斯坦國都相對正常多了,一門心思發展經濟。

  • 9 # 我就是王1

    爛泥扶不上牆,動不動就政變,本來國家小,窮,屬於標準的地僻民窮。但是好好治理,也能有一番好光景。可是呢,內耗嚴重,動不動就政變。

  • 10 # Ownerryu

    那要看和誰比!和非洲小國比早就是強國了!再有印巴軍備競賽拖的小巴疲於奔命……!如果不是中國挺它的話早就被印度吞了!這也是小巴和中國友誼長存的基石!說白了就是小巴怕印度!不得不抱中國的大腿[耶][耶][耶]

  • 11 # 還在路上觀風景

    能不能稱為強國與政治、經濟、文化、軍力相關,與建國時間長短沒有必然的關聯。

    如美帝建國才200多年已經是超級大國,蘇聯卻已經四分五裂,還有南非、辛巴威、委內瑞拉、伊朗等國甚至可以從原來比較富裕的國家變成目前這個窮樣[捂臉]

  • 12 # 武漢阿仁

    巴基斯坦是是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海岸線長980公里。國土面積8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且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巴基斯坦完全有成為南亞乃至世界大國強國的基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建國70多年為什麼這麼好條件的巴基斯坦,就是不能崛起成為大國強國呢?主要是三個原因造成的。

    1.先天缺陷——拼湊起來的國家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一個靠拼盤組成的國家。它的國名Pakistan就是拼湊而成的,採用了五個區域的首字母和尾字母拼在一起構成的單詞。字母P代表旁遮普省,A代表阿富汗尼亞就是西北邊境省,k代表克什米爾,S代表信德省、tan代表俾路支斯坦。

    由於阿里·真在阿里·真納千辛萬苦的工作下,才勉強把巴基斯坦拼湊建立起來。排斥和敵視印度是他們聯合的基礎。各教派穆斯林有多團結,為抱團生存、抱團取暖、抱團發展。匆忙拼接起來的國家,不是阿里·真納心中想要的國家。但遺憾的是,他還沒來得及解決這些問題就匆匆離去了。

    2.政局不穩——軍方與豪門的輪流坐莊

    在建國後的六七十年間,巴基斯坦始終重複著豪強大家族政治勢力和軍政府輪流掌控巴基斯坦政府的怪圈。

    從1947年到1956年,第一個民主政府的十年間,各黨派的主要工作就是天天打嘴仗,連一部憲法都制定不出來。

    1956年,陸軍總司令阿尤布·汗上臺,趕走了豪強政客。總體幹得不壞。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上守住了國土。而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致使軍方聲望大跌,豪強政客又回政臺。

    巴基斯坦人民黨創始人阿里·布托,從1971年幹到了1977年,他推行的西方民主和土地改革、經濟國有化,損害了大工業家、大金融家和中小資本家利益,使工業資本紛紛逃往國外或在國內轉行,給巴工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傷。

    1977年7月,時任巴陸軍總參謀長的齊亞·哈克把阿里·布托被推翻,軍政府治國的效率再度展現,使巴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躍居南亞地區首位。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巴的核技術開始發展。

    1988年,齊亞·哈克被炸死,巴基斯坦再次回到民主政府。從1988年到1999年,納瓦茲·謝里夫和阿里·布托的長女貝娜齊爾·布托二人輪流坐莊,兩人各自執政兩次。

    1999年,軍方再度政變,穆沙拉夫上臺。2008年,穆沙拉夫辭職。豪強政府重新開張,直到2018年。

    由此可見,巴政局不穩,是國父阿里·真納建國時就埋下的禍患。匆匆勉強的拼接和他匆匆的逝世,使本就矛盾叢生的新國家的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沒有答案,也使情況更加複雜。

    3.內部矛盾——部落之間衝突紛紛爭不斷

    國父阿里·真納的匆匆逝世,讓本就鬆散巴基斯坦局面更加鬆散,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由中央直接管理,而俾路支省和西北邊省則由部族自治。

    國家建立之初,東南部的俾路支省卡拉特土邦便宣佈獨立,儘管在半年後就被巴軍收復。俾路支省和西北邊省的分離主義運動,始終都是巴政府非常頭疼的事。盛產石油的俾路支省,一直以為在中央政府的統籌政策下不公,前幾年,經濟走廊的改線風波,就因為俾路支人認為建經濟走廊自己沒有得到實惠造成的。

    巴基斯坦建國之前根本沒有軍隊,因為印度西北部的武裝力量,都掌控在各部落頭領的手中,阿里·真納管不了他們。那巴基斯坦的軍隊從何而來的呢?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英國殖民者者發現印度教徒實在是不能打仗,而穆斯林卻驍勇能戰。所以,英國人補充兵員時就要穆斯林戰士。

    而英國人放棄印度後,軍隊中的這些穆斯林都回到了巴基斯坦。這樣巴基斯坦就擁有了相對完整的由高中低階軍官組成的軍隊。而且這支巴基斯坦的軍隊,透過第一次印巴戰爭,獲得了民眾的支援,成為巴政壇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總之,臨時的拼湊、政局的不穩、內部的衝突,導致數十年來中央政府和地方部落之間的利益糾葛十分複雜,並持續不斷。未來如果還不能解決中央與地方、軍方與豪門、各省經濟不平衡的利益矛盾,巴基斯坦的發展將難有大發展。這就是巴基斯坦為什麼不能成為強國的根本原因。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 13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說起巴基斯坦我們不不自覺的會浮現出幾個詞,窮、人多、中國好夥伴!

    巴基斯坦2018年國家GDP的總量為3146億美元 ,摺合成人民幣為2.2萬億,甚至都不如一個市的GDP。但巴基斯坦人口卻有2.1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國,所以導致巴基斯坦的人均GDP只有1500美元。

    1947年的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獨立的時候,英屬印度殖民地被拆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部分,巴基斯坦主要是穆斯林的聚居區,印度主要是印度教徒的聚居區。 按理說巴基斯坦獨立也已經有七十多年,可是發展還是非常滯後,這其中有很多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巴基斯坦建國以來來經歷3次軍事政變、4次軍法統治,歷時25年之久。巴基斯坦的軍方統治徹底搞亂了巴基斯坦的內政,巴基斯坦現在到處都充斥著政治暴力,各政黨之間衝突不斷,各派系之間也是時常有暴力發生,這就是軍方統治帶來的直接惡果。不穩定的政治環境自然不可能孕育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所以巴基斯坦經濟始終很難獲得持續的高速增長。所以,嚴重混亂的內政是巴基斯坦長期得不到發展的直接原因。

    除了混亂的內政,克什米爾問題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開的,同時由它引發的三次印巴戰爭使巴基斯坦錯過了發展的黃金階段,雖然之後沒有再發生過戰爭,但是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印巴衝突依然每年都在上演,所以說,克什米爾問題以及引發的印巴衝突也是制約巴基斯坦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至今,巴基斯坦全國40%的人處於聯合國規定的貧困線以下,也就是說該國整體上還是一個全球最不發達的貧窮國家之一。總之,巴基斯坦致富之路,任重而道遠!

  • 14 # 心有雄獅細嗅薔薇

    加強合作,幫助巴基斯坦訓練軍隊,必須提供一定的坦克,飛機等較高階的武器。使巴基斯坦能夠頂住印度的攻擊,能夠牽制印度的大部分精力

  • 15 # 禮貌與猴子

    拼錯起來的國家,凝聚力不強!外部環境也差,地理位置也不好,又沒資源……又沒什麼歷史文化傳承,靠宗教黏合報團取暖,然而宗教本身自帶糟粕

  • 16 # 使用者6012930413

    巴基斯坦一直髮展不好,原因無非就是:(1)環境與氣候惡劣。(2)民族矛盾問題複雜。(3)資源能源不足。(4)國際生存環境差。

  • 17 # 草原軍哥

    一個國家要想成為強國,“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缺一不可,可我們看看巴基斯坦,哪樣都沾又哪樣都不沾!

    歷史上本來沒有“巴基斯坦”這個國家,他是二戰過後,由英國殖民者根據宗教信仰強行分裂化制而形成的一個國家。

    “巴基斯坦”建國70多年,國家歷史也是70多年,縱觀世界上有那個強國的歷史會這麼短

    先說地利

    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我們中國來說,是陸路進入中亞,溝通印度洋的唯一通道,當然也是其他大國經營中亞的絕佳之地,地利好本是優勢,但這指的是大國,大國擁有這麼絕佳的地利,那是如虎添翼。而小國、弱國擁有這樣的地利,輕則成為大國的附屬,重則有可能滅國。

    而巴基斯坦,就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地利上好在他也算是一箇中等大國,又有我們這麼一個愛好和平的鄰居,換一個試試都不會是現在這樣!

    天時,可以說對巴基斯坦不好也不壞。

    自從建國,巴基斯坦跟鄰居印度有過三次大戰,均以失敗結束,還把原來屬於巴鐵的“孟加拉國”給分離出去。

    隨後更面臨著蘇聯入侵阿富汗,好容易蘇聯解體戰爭結束,沒多久,美國藉著反恐又來到阿富汗,一呆就是十幾年,至今還重兵駐紮阿富汗。

    而跟宿敵印度因為領士之爭,隔三差五就會有邊境衝突,如果不是有我們這個鐵桿盟友在,巴基斯坦別說成強國了,還能不能存在都很難說!

    可以說巴基斯坦的天時也太糟人和,就更說了。

    國內宗教恐怖分子層出不窮,外界的恐怖分子也是隨時對政府發動襲擊。

    背後更有他國在煽風點火,國內更有分裂主義分子蠢蠢欲動,國際大環境實在不太好。

    這人和真的談不上有一點好的感覺。

    即便這三樣都具備,巴基斯坦也不具備成為強國的能力,有誰見過周邊都是強國的例子別說巴基斯坦沒能力,有能力也有國家不允許他成為強國。

    想想印度,伊朗,俄羅斯等國的態度。

  • 18 # 聿言又止

    若無中國製衡,巴基斯坦已經不存在了,時至今日,仍然如此。巴基斯坦富流油的親戚們,打架又不行,靠他們是無法阻止印度教徒攻佔巴基斯坦首都那一座以教門命名的城市。

  • 19 # 不講武德的吳大美

    簡單說下吧,如果你要覺得印度不像一個國家,人分等級,底層沒有上升通道等等…巴基斯坦還不如印度,巴基斯坦整個就是一個幾百個部落組合成的名義上的國家。因為有印度這個虎視眈眈的鄰居,才勉強沒有解體,它沒有原地爆炸解散,已經不錯了

  • 20 # 鴻道文化

    巴基斯坦其實已經是個強國了,只不過是區域強國,稱不上是世界性強國。

    所謂區域性強國,就是在本區域能夠保持國家獨立自主,沒有滅亡的威脅。

    巴基斯坦擁有2億人口,而且國土面積80萬平方公里,稱得上是區域級的大國。

    巴基斯坦國力強盛,它擁有核武器,而且與周邊大國保持了良好關係。

    但是巴基斯坦的問題也很多,主要是經濟發展還不夠發達,地理氣候環境惡劣。

    更重要的是,周邊強鄰、惡鄰難以對付,印度經常陳兵邊境,使巴基斯坦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影響了巴基斯坦的經濟社會發展。

    歷史上,巴基斯坦曾經包括孟加拉國,兩者加起來實力更加不俗。

    所以巴基斯坦能夠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已屬不易,未來如果能夠透過自身的力量恢復古代巴基斯坦的地位,對於平衡印度的區域霸權,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基因食品對人類來說,是福還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