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吟方澤LYFZ
-
2 # 老榕樹林
封建社會2000多年,除秦始皇外,有誰對政治、經濟、文化進行過銳意改革呢?改朝換代也只是新瓶裝舊酒,換了姓氐而已。
-
3 # 成敏52
其實漢字在其歷史發展中與其它事物一樣也是在不斷完善進化的,這也是其生命力的表現。秦始皇統一文學其實不就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簡約,人們在實踐中更是在不斷創新和發展著它。
-
4 # 九句下半
簡化的目的:是為了更便於書寫,和西方字母看齊。後來逐漸覺醒,覺得要保留自己民族的東西。
為什麼清之前沒有簡化是因為:〔1〕中國玩自己的,幾度引領世界,幹嘛要學西學文字?!.〔2〕清朝中後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落後,引進字母,標註讀音,簡化漢字。〔3〕簡化字近期看喜憂參半,長期看弊大於利!簡單了好書寫,弊端是脫離了字的像形會意的根本,一味簡單書寫,形成
文字斷代(甲骨文出土5000多字,後人認識1500多個,3500個不認識),這是歷史原因導致的。但是簡化漢字這是人為原因,後人看不懂先人的字,是該誇簡化的好,還是罵簡化的弊那?!可悲啊?!
-
5 # 黃zcwh
簡體字早在宋代就大行其道了,日常生活中有大量應用被叫做俗體字,王羲之的作品中能大量找到。為什麼不像現在被大規模應用,我覺得有兩點原因,一是以前各朝代官員未認可,並且有因言獲罪的存在,誰敢在正式檔案中使用?而解放後為了消滅文盲中國政府大力推廣簡體字。二是古時候計程車人為了與普通人區別,顯得有地位優勢,堅持用繁體字和文言文,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而士人確把持社會的上層,必然會使繁體字流傳千年
-
6 # 公元前
漢字的簡化不是從民國開始,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我們知道一種語言和文字使用它的人越多就會越簡單。普通話相對方言簡單,現代規範字相對古文簡單,實際上正是知識,從精英普及到普通人的結果。歷史上推動漢字簡化的力量在於讓他書寫更方便,更快捷。比如王羲之時代給人寫書信,常用一個敬稱【卿】字,他的筆畫實在太多,草書就乾脆簡寫成一筆。這樣的寫法,幾乎沒有什麼文字學依據,但大家都接受。對抗這種簡化力量的是文字的一種疊床架屋的過程,比如:這個【
-
7 # 王子江
為什麼漢字在清朝以前的幾千年都沒有得到簡化?我的答案是,漫長的封建社會有文化的人不多,人們對古人發明的漢字奉若神明,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擅自改動。再有,過去人們的思想僵化,甚至沒有人想到對漢字進行簡化。雖然過去人們在寫行書、草書以及民間流通的漢字寫法已經有了大家約定俗成的簡化(俗字)寫法,但那些“簡化字”是難登大雅之堂或者是在官方文書裡出現的。
中國漢字的簡化也有可能是受近、現代200年以來的科技的大發展以及人們思想大開放的影響才有的。
-
8 # 迎面清風574
為什麼沒有?因為存在的簡化過程你視而不見!甲骨文繼續發展成了溫文爾雅的金文,金文是指鑄在或者刻在金屬器物上的文字,比如盂公鼎,司母戊鼎等上面的文字字型,金文有發展成秦朝時期的大篆,小篆,大小篆雖然字型美觀但書寫起來很複雜,筆畫也不好寫,於是更易書寫的一種字型在秦末漢初出現了,那就是隸書,隸書也可以看做字型的一種簡化,有些難寫的筆劃改成比較容易書寫的筆劃,
-
9 # 王松林
簡化字有利弊,簡化字書寫方便,繁體字書寫不易。在國內基本上使用簡化字,但在國外以及國外的華人大多沒有使用簡化字,如果,不認識繁體字在他們面前就相當於文盲,既要認得簡化字又要認得繁體字。
言歸正傳,說說簡化字的利和弊。
簡化字的原則是從俗從簡。簡化的主要內容是精簡字數和減少筆畫。
傳統漢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繁與亂,繁指筆畫繁多,亂指異體紛呈。這兩個問題給漢字的學習和應用帶來了不便,解決的辦法是簡化和整理。
部分簡化了的漢字從字型上難以分辨其正確意義,難以體現其形成的歷史過程。
簡化字的利:
1.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在演化過程中不斷簡化。除中國大陸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在簡化漢字,是大勢所趨。
2.中國大陸規定的簡體字基本源於民間業已流傳的寫法,其中一些來自古體,並非憑空創造。
3.漢字的簡化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和漢字的數目,因而降低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同時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有利於普及教育,且廢除繁體中的異體字便於民眾交流。
4.中國大陸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等專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體,繁體典籍很容易找到。
5.大部分受簡化字教育的中國大陸人在閱讀繁體字時並未出現明顯理解困難。
6.在電腦、手機、PDA等數字裝置,文字大小有限,簡化漢字因筆畫較簡單,顯示較清楚。
簡化字的弊:
1.漢字簡化後,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2.不利於中國大陸、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日本等外國使用的漢字也進一步脫節,做成人為的“書不同文”。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陸地區在世界的地位日漸重要,故隨之採用簡體,所謂大勢所趨,追究其根源,仍是來自中國政府的政治力。
3.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4.漢字的發展並非只是簡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寫作“又”,可見繁化的過程亦一直在漢字中進行,並且在漢字發展中佔了不少比重。這主要是為了辨義的實際需要,自然而然發展而成的,並非用政治力去強行改造。而自楷書大致定型至今,時間已接近兩千年。把“簡化”說成是漢字的主要發展途徑,是粗疏和太“想當然”的。
5.從書法美觀的角度出發,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體,簡化之後失去原先書體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義,簡化後產生的許多類似字形,以及缺乏音義結構等,都造成閱讀上辨識的困難。
7.很多媒體如報紙、網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和/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花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9.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臺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
10.以形聲方法創制出來的簡體字,未必能兼照各種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區的人難以理解這些簡化字。如“艦”字以“監”作聲旁,兼顧古音系統和各地許多方言,簡化字寫作“艦”,以“見”作聲旁,只照顧了普通話,切斷了聲旁與方言和古音的關係。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諧聲系統時,簡化漢字往往不可信。
11.即使在大陸,也無法完全廢了正體字。不只因為古籍、文言等需要,還有更多被刻在古蹟或建築物上的漢字,皆無法取代。由於正體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則否(因正體字在字義上可完全包容簡體字),因此,簡體字的出現造成了漢字的累贅,大量增加漢字字數,對學習造成負擔。
12.港澳迴歸多年仍繼續使用繁體字,也說明了簡繁之爭的一些現實問題。
13.人們在螢幕閱讀漢字時,毋須每筆都仔細看清,看到輪廓已能辨別。不論繁簡,漢字的顯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見得簡化字有特別優勢。
目前,在7000個常用字中,有簡化字2235個。簡化字約佔現代漢語用字的三分之一。《漢字簡化總表》大規模地簡化漢字,強制推行,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涉及地域之廣、人員之多,推行時間之長、影響之遠,在人類歷史上大概也是之最。《漢字簡化總表》的積極作用在於大大地簡化了筆畫,減少了用字,便於識字,提高了書寫速度。實施簡化,有利於解放之初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實踐證明,“簡化偏旁”和“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 是切實可行的、最有效的簡化方式。既簡少了筆畫,又沒有造成詞義的變化。既達到了簡化的目的,又沒有妨礙社會的運用。但是,《漢字簡化總表》的缺陷也是客觀存在,必須重新審視和反思。當時漢字簡化的決策者盲目樂觀地認為,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走“拼音化的道路”,“簡化字”只是過渡階段的“臨時工具”,所以,缺乏承前啟後的周密的思考。當時還存在一種過激的思潮:繁雜的漢字是阻礙社會前進的桎梏;僅僅把漢字當作大陸的、當代的交際工具,關閉國門、自力更生。
“文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穩定,它不僅是當代人的交際工具,也是當代人和歷史、未來對話的工具。正是由於穩定,我們才能讀懂古人在數千年前遺留下來的文字。 現階段能順利簡化的
繁體字難寫難認難記,簡化字筆畫大大減少既有利於普及文化,又大大提高了書寫速度,不足之處是不利於閱讀古代書籍,所以清朝之前沒人敢造簡化字。現在,這可以依靠專業人士將古代繁體字轉化成簡化字,供大部分人來閱讀,所以說利大於弊。
-
10 # 阿亮隨心雜記
漢字是在建國後才開始簡化的,現在用的就是簡化漢字,推行簡化漢字的目的在於提高識字率(以前大部分人是不識字的)、普及教育、方便文化推廣。其實古漢字和現在港臺使用的繁體漢字也是很不同的,先秦時代有好幾種古漢字的象形體,到秦統一天下時用秦國自己用的隸書體取代了其他的古漢字,這個時候開始漢字開始獨一支的演化路程,歷經2000年的演化才形成今天的繁體和簡體漢字。演化了好久的。
-
11 # 星漢塵埃
民國以前,沒有全盤簡化之大必要。
當然,手寫體簡化,草書體簡化層出不窮。
為什麼無需全盤?
因為能認字寫字的,只有書生、秀才、官員們。人群比例不足5%.
能認字寫字是特權,高昂成本的特權。
其他人,無須認字,也無條件認字。
首要問題是——活下去。
有田種,春耕秋收,企盼天公作美,無災無害。自己能活下去,後代能養得活。
-
12 # 餘逸遙
前提就是錯的,漢字在使用過程中,一直在簡化。
這就和語言一樣,好像在普通話之前就都是文言文,可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言文,要比明清時期的文言文難懂很多;而明清時期的白話文,又比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要難懂一點。
文字的發展也是這樣。
字型的演變就是簡化的過程還是初中的知識,我們的漢字一共有多少種書寫形式呢?
從古至今字型演變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8種。
這不僅僅只是書法種類。
1、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2、金文: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時期普遍採用。
3、大篆: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 。
4、小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如果按照題目所說,那就是從小篆直接變成了簡體字,顯然錯誤。
5、隸書: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6、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7、楷書: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
8、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東漢末年,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
在各朝各代,漢字都在進行演變與簡化,而非如題所說,2000年不變,然後突然簡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秦時明月》中蓋聶所言,一個錯誤的問題,怎麼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以後大家提問題,還是要想清楚,先自己調查一番,不要鬧笑話。
-
13 # 小角色1979
漢字最早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金文,繁體字,簡體字,一路簡化,你給我說清朝以前沒簡化?難道《資治通鑑》《漢書》《史記》這些都是用甲骨文寫的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是用甲骨文寫詩的嗎?
-
14 # 三箭一雕230
1.文字的發展從原則上是由簡入繁的一個發展過程。隨著人類智慧的逐漸提高,逐漸發明了文字。所謂的逐漸,就是文字發展是有過程的。從已知的考古論證中,或者說是歷史記載中,最早的文字其實就是結繩記事,如果要寫下來就是一個圈,後來逐漸用圖畫代替,圖畫又變成了象形文字,真正意義上的文字開始誕生了。而隨著智慧的提高,語言的逐漸複雜,對文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有了會意、形聲等等,文字開始由簡向繁發展。隨著人們認知的進一步提高,對語言的要求越來越高,與之相匹配的就是對文字的要求,到康熙字典為止,至少有2/3以上的文字,都是由簡入繁的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清晰明瞭的,不可否認的。
2.古代就有簡化字的產生和使用。古代漢字的簡化字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包括有:部首或結構的標準化,由於中國漢字起源眾多,有些相同含義的部首在書寫時可能並不完全一致,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逐漸把一些相同含義的部首或文字結構進行了標準化,在有些字上會比原來更簡化一些;書寫習慣或文字結構的改變,在小篆書寫的時候,中國漢字基本上是圓的,後來逐漸演變成方塊字,字型線條以直線為主,字型更加簡潔;避諱,中國古代講究避尊者諱,往往在原字基礎上增筆或減筆,也有用其他的字來替代,而其中減筆的情況比較多;書法的追求,漢字形狀優美,最晚在漢朝已經產生了書法的概念,書法書寫中往往更追求藝術效果,同一個字在不同的狀況下呈現的效果可能是不同的;日常的使用,在日常書寫中有時候為了順手,會把一些部首或筆畫連在一起或進行簡化;白字,儘管中國很早就有了雕版印刷之後又有了活字印刷,但是抄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學子們獲得知識的最主要的一個途徑,而在抄寫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有抄錯的情況,大多數是筆畫簡單的取代了筆畫複雜的字,週而復始,原有的字型就被替代了。
在清朝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著絕對的自信和自豪。而在清朝末年,中國經歷了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即使是一些國學大家,也對自己的文化和文字產生了懷疑。很多人把中國的屈辱歸咎於文化和文字的落後,希望把中國的文化全面西化,文字全部轉成字母。這其中也包括錢玄同和魯迅這樣的大家。他們希望把中國漢字用字母文字完全替代,作為過渡,先推行簡化字,民國時期在短暫施行後不了了之。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政府的高效運作和掃盲運動的需要,因此當時提出推行簡化字的前提是有利於提高掃盲效果、書寫速度更快和書寫筆跡更清楚。其中前者是因為合併了很多同音字,在掃盲考核中有利於提高同音字書寫效率,便於快速體現掃盲效果,而後者則是因為當時的文字輸出除了鉛活字印刷以外,最主要的採用油印,需要手工在蠟紙上進行抄寫,筆畫越少,抄的越快,寫的更清楚。然而在簡化字推廣過程中佔據了主要位置的仍然是廢字派,因此在第1次簡化字方案推行後,很快又推出了第2套簡化字方案,被人們稱作二簡字,如果說第1套簡化字主要還是採用了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簡化字,二簡字就完全打破了漢字的規律和規範,在全民的反對聲中很快就被取消。
今天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我想也沒有人再懷疑中國文化和中國漢字,我想也不會有人在考慮,想把中國漢字改成字母文字了吧。
-
15 # 一張良方
一次次簡化,大篆到小篆,又到漢隸,到魏碑,到唐楷,清朝提昌繁體字,康熙字典四萬字,建國後簡化字,將來還會進一步,字母,拼音,等文字。
-
16 # 上古真蟲
首先要知道古文的特點,文章沒有標點,所以要用“之乎者也雲矣曰焉哉”來斷句,簡化之後,雲又指天上的冷氣團,繁體本作雲。古人一看雲雲就能明白什麼意思,比如有個姓趙的人善用雙刀,有個外號叫雙刀趙,古文是這麼說的:人稱雙刀趙雲。此處的雲就是詞助詞,簡體環境中,如果初看,容易誤解成常山趙子龍的大名,而趙雲繁體作趙雲,不會產生“人稱雙刀趙雲”的烏龍事件。
又如,弔民伐罪,繁體作弔民伐罪,弔字才是正版,表示祭奠,引申為慰問、傷感。吊是弔的俗字,現代的吊字增加了懸掛、附綴等多種意思,一般認為吊通釣,此處也有方言混入的原因。現在吊作掛的比率要高於慰問,以致我首次看到弔民伐罪,就認為那是要把人民吊起來,然後懲罰他們的過錯。而港臺不說吊車,只說起重機,弔字就能保持原意。
可以說繁體可以用來區分字義,簡體需要透過片語或上下文才能知道意思。各有優弊,比如復字的繁體復、複就容易搞混,複是重衣,與單相對,引申為重疊。復是返、還,兩者有時不能混用。比如復國,就要用復,不能用複。
繁體裡頭的道道很深,我也是今年開始涉及一點皮毛,言多有失,失則勿怪。
-
17 # 水流芳2019
我們現在用的簡化字,其實歷史上一直在不斷簡化
從時代背景來看:新中國簡體字的成功推廣,在數字時代徹底的挽救了漢字。但以新中國之前當時的科技,並沒有解決漢字輸入的問題,以至於,清朝與民國以來的知識分子們一度認為,只有廢除漢字才是中國文字改革的唯一出路。
大家都知道,之前的漢字都是繁體字,這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所書寫的漢字,都是經過簡化的。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簡體字是建國以後才出現的。不少人都曾在一些古書上看到過簡體漢字,大多都認為這是後人偽造的,但事實上,古代也曾有過不少簡體字。
1.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簡體字竟然早就出現在了隋唐時期,然後,在元代時期發展到了頂峰。
元朝的政府,不重視文人,當時,文人甚至都不能呆在寺廟裡。以至於,他們在那個時候,是和娼妓、乞丐有著相同的地位。這樣一來,一些文人不能報效朝廷,就開始創作一些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的藝術。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詩詞已經不是流行了,所以,就出現了元曲。
這種簡潔易懂,朗朗上口的藝術形式,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元曲,不是一種陽春白雪的藝術,它是以符合市井老百姓的喜好為初衷而誕生的。而它的廣為流傳,就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在元代,就算讀書讀的再多,也很難進入朝廷,不僅如此,還會被人看不起,所以,大家都喜歡搞一些通俗文學。
元曲在當時十分流行,就像現在的流行音樂一樣,大家爭相恐後的買專輯,在元代的時候,也是這樣。流行的元曲出現後,也會有很多人爭相去購買,一些書坊就會因此盈利。還有一些很受大眾喜愛的元曲作家,比如說:關漢卿、馬致遠等人,在當時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因為,當時購買書籍的人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一些高官貴人是不會購買這些書籍的,所以,其中的錯誤也就不會被多加指責。唐、宋時期的書籍,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看不懂。那個時候,像是經書,都是達官貴人才能看到的書,這種書出現錯別字的機率,肯定會少一些。
2.實際上,元代的簡體字數量甚至比現在的簡體字數量還要多,一度達到了6000多個。我們在建國1949年以後,發起的漢字簡化運動,實際上,就是追認當時的簡化字罷了。元代時期,漢字的簡化程度讓人意想不到,比現在的漢字還要簡單一些。
但是,元代的漢字簡化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明代時期,當時的政府就非常不認同這些簡化字。他們對漢字簡化字的使用進行過強烈的打擊鎮壓,普通的老百姓就再也不敢使用簡化字型了。明代的政府認為:老祖宗的東西才是最好的,那些漢字簡化就是對老祖宗的不尊重,是被世人唾棄的一種行為。不僅是明朝政府,就連之後的清政府也是這樣認為的。漢字簡體字的使用,受到了徹底的遏制,民眾又開始使用繁體字起來。
3.近代漢字簡化運動,其實是源自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識字率,在太平天國玉璽及官方檔案都書寫簡體。
之後,經非正式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後來採用。可以說,太平天國更是東亞第一個進行系統性漢字簡化的政權,甚至,它的這一行為直接影響到後來的民國以及新中國的漢字簡化運動。
-
18 # 陋室痴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其實遠在唐朝以前就有簡化字了。簡化字一般都是表現在草書之中,比方說門,草書中就簡化為門,實草書中就簡化為實,為草書中就簡化為為等。咱們很多簡化字在草書中都能找到,只是草書非常難認,人們忽略而已,只要好好看看古代的草書,就能看到現代的簡化字,而且還不少。
-
19 # 冀東老李
其實以前沒有得到簡化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古代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生產力也是不太高的,那時候的人們只注重勞動生產,對讀書寫字之類的文化教育並不重視,還有好多人家根本沒有機會去讀書,讀書寫字的都是大戶人家,所以讀書的少,對於文字到底該不該簡併不需要去考慮。
但到了解放以後,也就是1949年以後,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為了提高我國的百姓的識字率,加快掃盲識字程序,那些繁瑣的字型越來越不適合我們大眾,也成了掃盲的障礙,於是我國就提出來簡化字的構想,從那時起簡化字成了我國人民來習字的重中之重。
但現在很多書法愛好者,他們一直沿用繁體字,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漢字越複雜,書寫的字型越好看,也越好表現,僅此而已。
-
20 # 煉哥903
錯了,漢字一直在簡化,從戰國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書、小篆丶隸書、楷書,到今天的簡化漢字,文字一直在簡化,從筆畫、偏旁部首都在簡化,繁體字向簡體字變化,只是簡化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環節,目的只有一個,讓漢字易認易寫,讓更多的人識字,讓寫字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文字在簡化,文體也在簡化,古代的文言文,沒有專門學習就能看懂的人真的不多,但現在用白話文,識字不多的人都能基本看懂。這就是簡化的目的,讓大眾都能識字。清末民初推廣白話文,同樣是阻力重重,也有不少大咖在強烈反對,時至今日,反對聲很少了。
三十年代,國民政府對簡化字做了初步試水,失敗了。
新中國成立後,考慮到全國文盲比例太高,掃盲過程中,總結經驗,就是簡化漢字,讓普羅大眾識字,會讀會寫會用。
六十多年過去了,仍有一些人提出恢復繁體字,真無奈!
文字是語言的載體,是一種傳播工具,當然應選用為大眾所接受的方式為妥。
回覆列表
怎麼沒有簡化,古代的甲骨文、隸書是什麼筆劃字形?封建皇帝多因循守舊,秉承“祖宗之法不能變”的原則,不光漢字不能改,就是一切規章制度都必須代代相傳,不得改變。這是封建皇帝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而世代沿序的執政原則,嚴重地限制了改革創新精神和科技進步。這也是中國人雖然無比地勤勞聰明,早早地有了四大發明,卻難以利用發展的根本原因。而西方人卻利用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原理髮明瞭導航儀,到世界各地圈地命名,佔島為己有。還不遠萬里來中國燒殺搶掠,利用中國發明的火藥發明了大炮火槍,把仍沿用了數千年大刀長矛的清軍打的屁滾尿流。漢字簡化也是文字改革的一部分,相對繁體字,好學、好記、好寫,書寫速度明顯加快,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利大於弊。我倒覺的現在有的漢字仍然較繁,從字型上也無特殊意義,應該進一步簡化。比如“繁”字,可以簡化成“凡”字,“漆”字,應寫為一個氵,一個七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