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俞光書鋪
-
2 # 愛撒的土豆
提起小時候感覺年味可足了!首先殺年豬!每年都會把自己家一年養的大肥豬給殺掉,請親朋好友大吃一頓、餘下的正月吃。其次掛燈籠,家家戶戶的大門上會掛一串串的紅燈籠
-
3 # 寜靜致遠43
我的小時候是在六十年代,哪個年代很貧窮,尤其孩子們十分盼望著過年,過年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吃上白麵餃子和香噴噴的魚、肉。六十年代沒有電視不懂得什麼是春晚,只有聽廣播,那時北方的冬天每年都要下雪,堆雪人打雪仗那是孩子們最樂見其成的事情,過年了人們飽飽吃上一噸感覺十分幸福,除夕家家戶戶燃放煙花爆竹後,孩子們跟隨大人屁股後面走家串戶拜年,拜年的目的就是賺些糖果和炒熟的花生,吃在嘴裡又香又甜甭提有多高興!
2020年新年即將來臨,又一個五穀豐登年景到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富裕,大家在小康路上不斷前進,相信以後的日子更加美好,這個新年別有一番韻味!
-
4 # 西域雪狼
回想起小時候的過年,很簡單也很快樂。
媽媽買幾米布,自己給我做的新衣服,哪種自豪,哪種開心,無法形容。
爸爸媽媽親手煎的油餅,吃在嘴裡,暖在心裡。
年三十晚,爸爸媽媽給我和弟弟一人給2元錢的壓歲錢,高興的一晚上攥在手裡,直到睡著。
點燃幾毛錢的穿天猴,就點燃了希望,點燃了新一年的開始。
大年初一走親戚,誰給了多少多少錢的壓歲錢,能說到正月十五過完。
回想起小時候的樂趣,看到爸爸媽媽漸老的容顏,眼眶默默的溼潤了,更多的只有陪伴,父母的愛永遠無法彙報,原天下的父母安康,原孩子們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多聽聽他們的嘮叨,聽一年少一年!
-
5 # 南方說數
記得小時候過了十二月初十,年味便開始越來越濃,家家戶戶都做一種金黃色餈粑,基本上鄰居輪流做,做時叫鄰居幫忙,說是幫忙,其實是邀來品嚐,這樣的日子持續半個月,之後是趕集置辦年貨,殺豬。待到年三十,攆了現雞(醃割後的公雞)到山上祭拜祖先,回來燉雞,煮十大碗,一家團年,放鞭炮,度火種(用硬的柴燒過夜火)。初一起床來,先煮黃餈耙,放鞭炮,走親戚或接待親戚。鄰居家來了親戚,也送去茶點,樂融融的…
-
6 # 張章1220
【年味兒】——(張章)
什麼是年味兒?年味兒藏在兒時的歌謠裡,藏在父親做的年饃裡,藏在母親縫製的新衣新鞋裡,藏在外公手寫的紅紅的春聯裡,藏在拜年走親戚的快樂裡,更藏在我們成長的喜悅裡。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餐,稀里嘩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爺,灶爺高興好話說上天!小孩小孩你別饞,爸媽忙把年貨辦。又買糖,又買糕......” 小時候,沒有電視電腦。我們放學後就在巷子裡玩耍。一過臘八,我們這群孩子,就唱著歌謠在巷道里跑來跳去。那清脆的聲音在村子上空迴盪。老人們微笑地看著我們,笑呵呵地說:“這幫小傢伙兒,都盼著過年呢!”
那時候,春節出門拜年是要拿饃饃的。誰家的年饃白,味道好,親戚們會互相誇獎。因而村裡人很重視蒸年饃。由於蒸的年饃多,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經常是好鄰居幾個合著蒸饃。今天給我家蒸,明天給他家蒸,後天給你家蒸。兩三家人聚到一塊,大人的說笑聲,孩子們的嬉鬧聲,風箱的吱吱聲能把屋頂掀翻。第一鍋不用說是包子。剛出鍋,父親會拿上幾個包子,恭恭敬敬地放到祖先的牌位前,先請他們品嚐。母親則忙著給本家、鄰居或關係好的人家送包子。那時候,民風淳樸,大家都互送包子。包子蒸完後,就會蒸出門拜年的饃。年饃的面揉的次數越多,面越勁道,蒸出來的饃才會好吃。有的年饃裡包著面油(菜油、麵粉、鹽、花椒麵合成的東西),我們叫“油包子”,是給孃家或長輩家拜年拿的。有的做成花捲的樣子,裡面放點油和鹽,是給平輩家拜年拿的。親戚越多,蒸得年饃越多。最後才蒸自己家春節吃的年饃。這些饃要蒸的比平時吃的饃小一點,還要在饃上面用乾淨的梳子籠出花紋。大人們說,這樣好看。我想,這可能是為了體面吧。畢竟,春節家裡要來客人。饃太大了,看起來蠻橫。
大年三十中午,父親會帶著我們兄妹去請靈位,也就是接去世的祖宗們回家過年。然後,父親會拿出準備好的紅紙給我,讓我去外公家,讓外公給我們家寫對聯,外公每年都給村裡人書寫春聯。他是文化人,他寫得一手好字,那瀟灑俊逸的字型常常讓村人們誇讚不已。紅紅的春聯貼在低矮的土牆門框上,給寒酸的家增添了幾份喜氣,幾多快樂。外公去世後,寫對聯的事兒我二哥就繼承了……我有時候也跟著寫個【金雞滿架】、【抬頭見喜】……雖然沒有外公寫的好,但是也蠻驕傲的……
三十晚上,母親會拿出做好的新衣新鞋,讓我們一一試穿。這些衣服和鞋子,母親早早就做好了,只是藏在櫃子裡,不許我們早穿。那時候,經濟還不富裕,一個孩子能準備一身新衣就不錯了。如果提前穿了,到了 初一就成舊的了,母親會覺得臉面無光。衣服哪兒不合適,紐扣有沒有釘好,試穿後,母親會趕緊收拾。而這時候的我們,是最高興的時候。照照鏡子,扭扭腰肢,走走步子,甭提心裡有多美了!初一早上,女孩子們聚到一塊,議論的最多的就是誰的衣服好看,誰的鞋子漂亮。一個個都臭美臭美的。
初二開始出門拜年。去外婆家、去姨媽家、去老舅家、去表叔家、去姑媽家,七大姑八大姨,親戚很多。每家都要拿上8個或10個年饃,再拿上水晶餅或是酥餃子。走親戚,男人們坐在一起拉家常,議論著田裡的收成;女人們則在灶間忙碌。孩子們見了面格外興奮,互相訴說著各自村裡和學校裡的趣聞。回家時,常常是孩子們依依惜別,捨不得離開。
那時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過年。因為過年,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我們把自己的年齡記得很準,把自己的屬相記得最清。盼望長大,因為長大意味著自由、獨立。那時,天空是那麼藍,我們的生活快樂地只有七彩陽光。
年味兒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伴隨著成長的欣喜和激動,也伴隨著我們終生的回憶。
-
7 # 姜小蔥啊
我是山東的,90後,我們膠東這邊從小年開始,做棗鼻子饅頭,做炸果子,做包子,這些是每天做一種,做完了就準備打掃衛生,貼春聯,小的時候還是我爸爸自己寫春聯,幫街坊鄰居寫,用面熬漿糊粘春聯。大年三十那天一起吃團圓飯,拜年,很熱鬧。
-
8 # 洋洋美麗說
對於一個地道的吃貨,80後來說
1.座標北方山東,炸年貨,瓜子,丸子,煮肉,酥鍋。
感覺特別香,現在這些吃的隨時可以吃到,甚至部分時間短,外賣小哥一個訂單就可以風裡雨裡等你,但是卻沒有了當時過年的味道。
2.穿新衣服,小時候過年之前把衣服買好了疊起來等過年再穿,會自己翻出來穿上照鏡子,那時候還沒有數碼相機,然後再小心翼翼的脫掉收起來,等過年那一天穿上新衣服,感覺走路都帶風,不走尋常路,走新光大道。現在淘寶京東拼多多想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買,反而過年不買衣服也無所謂。年味漸漸淡掉。
3.北方的拜年像極了甄嬛傳裡面位分晉升,整個村裡,挨家挨戶給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一家子十來口人,進門就喊,裝模作樣的磕頭,當然在前面的就得真磕頭嘍。每年老人家幾句話,幾年級了,又長高了,不認識嘍。現在好多人都搬到了樓房城區,村裡的人越來越少,陪自己長大的那群老人都漸漸不再人世了,所以現在感覺過年特別冷清。缺少了過年的感覺。
4.其實現在來講,最好的年味就是父母尚在,身體健康,有家可回。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父母是自己通往死亡的最後一道保護牆,父母漸漸不在了,自己的年味真的就淡了好多,所以趁著父母還在,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9 # 卑微小金
小時候的年味,代表了童年的夢,小時候過年,最大的事就是爺爺奶奶爸媽給的壓歲錢,這些可以讓孩子的我們去買零食,辣條,薯條
-
10 # 飛飛魚和大黃蜂
年味是家家戶戶緊張的置辦年貨,開始做各種好吃的,餈粑,湯圓,餃子,臘肉,香腸。。。食物在冬日裡的飄香滋味;是家鄉人們準備過年忙碌的身影和歡喜的笑臉,臘月鬧市的喧囂和繁榮;
年味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是小時候等待忙碌一年工作的哥哥姐姐們回來一起吃年夜飯的那份期待和欣喜;
年味是家鄉麻花的噴香,是紅燈籠,紅春聯,豐富的年貨,人間熱乎氣氛;
年味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和魚丸;
年味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人兒那種只有童年才能深切體會到的的一種享受;是大年初一,人人穿著新衣服,也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
年味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
年味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是走在街上鄉里街坊見面道著過年好的那種氛圍……
-
11 # 山野小師弟
小時候沒有現在的經濟條件這麼好,街上還沒有現在那麼多的零食店、炒貨店,更沒有大型超市,那時候吃的年貨都是自己家裡炒的。還沒到大年的時候,家裡種的花生、芝麻、豆角以及瓜子都會媽媽曬好,然後媽媽會早早地將這些年貨炒好,而我們就在廚房裡打下手,炒好了就吃,有滋有味的。
小時候的我們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多的課業負擔,每到寒假就有了吃不完的零食,這讓暫時遠離課堂的我們充滿了幸福感。小時候沒有這麼多的豐富多彩的玩具,但是我們卻有著我們自己的娛樂方式,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打彈子、打紙牌、鬥雞、跳房子……
-
12 # 悅亦悅
12月初8臘八豆豉
25磨豆腐
27殺剦雞
28做餈粑
29烤米酒,樣樣有
30過年守歲,領紅包
初一穿新衣服
拜年,
初一崽
初二郎
初三初四拜姑‘媽),(姨)娘
喜慶節目,
舞龍燈,對山歌,耍獅子,劃彩龍船
十五,元宵節,吃湯圓,觀燈
過年大魚大肉,特別香甜,管飽,
平時難得吃一歺肉,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吃魚肉,再也沒那麼好吃了[耶][耶][耶]
-
13 # 風言豐語
小時候年味很重。
記得那時候臘月裡天是陰的,空中不時傳來鞭炮聲。
那是一年之中最值得期盼的一段日子。小孩急著過年,是因為有新衣服穿了!可以走親戚掙壓歲錢了!小孩們內心裡其實希望大人們也喜歡過年。但是,三十晚上熬年得時候,大人如果因為勞累早早休息了,就覺得有點遺憾。
關於過年的習俗是這樣說的:二十三放小鞭,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該剁餃子餡了,小時候我們這說的是扁食),二十七殺豬雞,二十八貼畫畫。我就記得這些。其中二十七那個還記得不真切。但是大家都知道,從臘月十八開始,年集越來越熱鬧了。我們王店是逢雙有集,三十還有半拉集。
從三十晚飯開始放鞭炮,初一早上,中午都會放鞭炮。初一放的鞭炮規模最大。
家裡還會夜裡弄長明燈亮到正月十五。
三十晚上放鞭炮吃餃子之前父親會舀餃子湯到各個門口,附近路口澆奠澆奠(我自己想著是這個奠字),意思是求神仙保平安吧。
那時候還有三十晚上送時候的(一張巴掌大的線黃紙上面印個猴子),雙方都不用見面,夜深了,熬年的人聽見人在外面叫著送時候了,就把5毛錢從窗戶裡遞過去(過去居住條件差,應該是沒有院牆),那張印著猴子的小黃紙就遞過來了,然後送時候就走了)。
三十晚上還要給已經去世的祖先上供(煮好的肉)。
還要給孩子壓歲錢。要把初一穿的新衣服準備好。
還要給家裡老大孩子交代好,初一的第一要務。到了初一早上四五點的時候,哥哥自己起來(往往是被鞭炮聲叫醒的,不能讓家裡人叫醒)開啟大門。邊開啟大門邊說:大門大門開開,金銀財寶都進來。
太多了。還有很多習俗,瀝瀝在目很難忘記。慢慢說吧。
-
14 # 區塊鏈技術123
記的,小的時候。快到過年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自己喜歡的衣服,然後開心的回家,和一幫朋友一起玩,問爸媽要錢,去買冰糖葫蘆,記的那個時候,冰糖葫蘆過年的時候才有的買,平常很少,和朋友一起玩雪,一起去買玩具手槍,買小鞭炮,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掛上燈籠,我們拿上玩具手槍去打人家的燈泡。懷念小時候
-
15 # 天街小雨55634397
童年,金色的童年。我們的童年,現在都沒什麼記憶了,因那個年代都比較窮。童年的春節,也過得平淡。
雖然平淡,在平淡中仍會有好多快樂開心。要過年了,當然是做新衣服,不是買新衣服,那時候是父母們,在臘月十幾吧,買些布回來,請個小裁縫,每人做一套辛新衣服。媽媽,還要給每個人做一雙產新布鞋。等到初一早上,才穿上新衣服,新鞋。說真的,媽媽做的新鞋,比現在老北京布鞋,還要漂亮,好多童年的小夥伴,都羨慕。
臘月二十八九,基本都是家家戶戶炒豆豆的時候,那年代,沒什麼零食,有小朋友來拜年,就拿出來吃。都炒玉米,紅苕,黃豆,不知為什麼,那個時候母親炒的豆子,特別的香甜。
臘月開始,家家都開始殺豬,大小都要殺一條。豬殺了,全家人開開心心,做臘肉,制臘腸。
年三十晚,那個時候,沒電視,也不知道什麼的春晚。吃了年夜飯後,找上好的木頭燒起來,全家人圍著火守夜。拉拉家常,說說笑話,等到新年到了,才上床睡覺。
童年的春節,雖然沒有多少的節目,和玩樂,但留給人的記憶是長遠的,難忘的。童年的過年,有童年的開心,童年的快樂。現在永遠也找不到童年過年時的年味了。
-
16 # 陝小北vlog
我是一個80後,小時候期待過年,過年有紅包,有好吃的,尤其那種巧克力花生糖,只有過年才能吃到,並且我媽會把糖所在櫃子裡,怕我們偷吃
-
17 # 暴走行
吃好哩,穿好哩,拄的柺棍兒當老哩。
小時侯,昐過年,能吃上點兒好的。串親戚,收個壓歲錢。放鞭炮,大人給買幾包,兄弟幾個分一下,各藏各的地。把鞭都拆開一個一個的放。孩子們吃完晚飯,都跑到大街上,捉迷藏,一玩玩到半夜。
-
18 # 小心兒的生活
每逢快過年了家家忙,常言道二十四家家忙不做豆腐就掃房,然後煮肉灌腸子,蒸年糕。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沒有縫紉機,白天沒時間到了晚上媽媽都是用手一針一線為我們縫製新衣服,新鞋子!
到了快過年了街上大人們會架起鞦韆,街上灑上水
把大街打掃的乾乾淨淨!真的是新年新氣象!
-
19 # 肖勝軍
關於年味,總讓人回味無窮!
整理一下思緒,找找感覺先;
列舉一些回憶一下,當然每個地方過年方式和年味都不一樣,也會有不同的樂趣;
①小時候過年,會忙著看大人張貼對聯,彩畫,打掃屋子的衛生迎接新年;
②過年了,可以左串右串的到處去吃年飯,各種各樣的好吃,拜年了,還有壓歲錢;
④到處都是放鞭炮熱鬧的不得了!
⑤記得,年味的樂趣在於幫爸媽們做各種好吃的年貨了,等到深更半夜,等著喊醒起來喝麥芽糖水。
⑦一家人圍著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
不過,一晃許多年,再也找不回年味的感覺,淡忘了很多,越到中年有時開始慢慢害怕過年了,時間改變了許多不經意的人和事,而年依然,每年都會有不同一樣的感覺。
-
20 # 花的海洋A
我們小時候過年,離年幾天就開始蒸饅頭,買一些魚,肉,留年晚吃,三十晚上,炒玉米花生,向日葵瓜子,初一那天早上要吃餃子,元宵,晚上吃麵條,在我們這地方就是說是錢串,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挺熱鬧的,現在想想,特別想回到那個時候,初二就開始帶親戚,到姑姑家和舅舅家去做客,因為從前生活條件差,小孩都是盼著過年,過年就有好東吃
那時候一年只能吃兩次肉,就是春秋節和年晚,現在過年就沒有那種感覺了,雖然我們小時候窮,但是還是想過那時候,總覺得那時候特別的開心,說說小時候這都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回覆列表
新衣新褲、有吃有喝、鑼鼓喧天、鞭炮煙花……這些平時不常見的好東西一下子呼啦啦湧來,塞滿了本不寬敞的慾望空間,帶來了極大的滿足。再回頭看,也滿是羨慕與回味,那或許就是年味兒吧。
工作後,我們幾乎很少回家,年味最濃烈的存在感就是年關將近,臘月一到,便是掰著手指頭算計回家的日子和準備年貨的日子。
堅果、紅酒、零食、山貨、雜糧……都陸陸續續先我們一步回家,踏進家門便能聽見父母親笑著嘮叨:“讓你別買了,怎麼買了這麼多呢!”
南北素有差異,鹹甜粽子、餃子湯圓……,能找到大家都喜歡的年貨還真是不容易,香甜適口的堅果、食過翻味的山貨、餘味悠長的紅酒、健康美味的主食營養五穀雜糧。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尋常的菸酒魚肉早已入不了大家的法眼,健康年貨逐漸成為年貨消費的主流,送禮當然送健康。送給爸媽的血壓計、送給親戚的健康大禮包、送給愛人的滋補燕窩、送給朋友的茗品好茶。
年還是原來的年,只是你不再是原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