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杜談古論今
-
2 # 南塬大少
魏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嘉可惜英年早逝。 蜀國第一謀士法正如果不死就沒有劉備夷陵慘敗。吳國第一謀士周瑜赤壁之戰就是出自周都督。後期三國第一司馬懿不解釋 謀了整個魏國。
-
3 # 潮哥1495582530712
當屬郭嘉、郭奉孝,史稱“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郭嘉為曹操謀劃,取得了官渡之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鑑定了北方的統一。
-
4 # 劉坤忠120
三國第一謀士當屬諸葛亮。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全能冠軍,政治,軍事,謀略,外交,發明,文學各方面都有傑出成就。比曹操孫權屬下優秀人才荀彧、司馬懿,周瑜、陸遜才能更全面更優秀。諸葛亮一個獨扛蜀漢大粱,把蜀漢治理得有條不紊,在蜀漢人才奇缺,國力有限的情況下還有餘力北伐,實屬不易。諸葛亮不是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他無疑是最尖端人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
5 # 楊錦漢2374
三國第一謀士,是賈詡吧。
在官渡之戰前的關鍵時刻,賈詡說服了主公張繡投降曹操,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後顧之憂,還增加了曹操打擊袁紹的軍事力量。為此,曹操說賈詡是使他“信重於天下者”。
賈詡歸附曹操以後,在曹操官渡之戰、關中平定馬超韓遂等諸侯叛亂時多有奇謀,尤其是在曹操立儲和曹丕爭位的時候,賈詡寥寥數語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邊,其智謀的確非同凡響。
另外,賈詡在自己遇難脫險、助李傕攻長安、幫助漢獻帝東歸、幫助張繡打敗曹操等事件上,賈詡也多有奇謀。
為此,賈詡稱得上是三國第一謀士。
賈詡字文和,武威故臧(今甘肅武威市境內)人。少年時就有人認為他有張良、陳平一樣的奇謀。他曾經州郡舉薦為孝廉,做過郎官,因為有病離開了官位。在西行回鄉走到汧(qian)縣時,遇到了反叛的氐人,賈詡和同行的數十人都被捉了起來。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把我埋了,我家必定會拿厚禮來贖我。”當時的太尉是段熲(jiong),曾長期為邊關大將,威震西部疆土,所以賈詡拿這種話來嚇唬他們。氐人還真的聽嚇,果然不敢害他,並且還和他結盟送他走,而其他人卻都被處死了。
這就是賈詡的遇險自救。
董卓時期,賈詡升任為討虜校尉,住在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軍中。董卓敗亡,牛輔也死了,原來董卓的部眾都很恐懼,李傕、郭汜等人想解散兵眾逃歸鄉里。賈詡說:“聽長安城中的人議論說,要把董卓手下的涼州人全部殺光。你們這樣捨棄兵眾單獨行走,隨便一個亭長就可以把你們捆綁殺掉的。我看不如率領兵向西,一路上再擴大隊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僥倖事成,我們就奉持國家來征服天下;事若不濟,那時再逃走也不遲。”李傕等人認為有道理,於是進攻長安,果然殺了王允、趕走呂布,把持了朝政。賈詡被任命為左馮翊,也就是三輔地區其中的一個州郡長官。李傕等人想給他封侯,賈詡認為自己這不過是保命之計,並不是什麼功勞,因此堅決不受。李傕等又想任命他為尚書僕射,賈詡說這是一個眾官的師長,自己名望不重,堅決予以拒絕。李傕於是任命賈詡為尚書,負責管理官吏的選拔舉薦。李傕等人對賈詡是又敬重親近,而內心又非常懼怕。因為遭遇母親去世,賈詡需要奔喪守孝,就辭去現任官職,被任命為光祿大夫,迴歸鄉里。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城中爭鬥不休,李傕就請賈詡出任為宣義將軍。李傕、郭汜等人言和、從軍營中將漢獻帝迎出、朝廷大臣受到保護等等大事,賈詡都出了不少力。等到漢獻帝離開西安東行,賈詡也交還了官印。這時候將軍段煨屯兵華陰,賈詡和他是同郡老鄉,於是就離開了李傕前去依託段煨。這時候的賈詡,已經有相當的名氣,段煨的軍眾非常仰慕他。段煨雖然外表敬重賈詡,禮節也是特別周到完備,但心裡卻是非常害怕,總擔心軍眾被賈詡奪走。賈詡知道這種情況,心中也是不能自安。
在這一時期,賈詡有軍職,他沒有自己拉隊伍自立,這就是把自己定位於輔佐他人。李傕等人曾經給過他高官,賈詡知道這些都是虛名,並沒有實權,拒絕不受是一種務實的表現;李傕、郭汜等人不管怎樣恢復國家,只顧爭權奪利,相互攻戰,是既沒有遠大的眼光,也沒有治國治軍的才能,選擇離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賈詡知道段煨終不能容納自己,這時候張繡駐紮在南陽,便暗中聯絡,張繡是張濟的侄子,張濟是董卓死後部眾犯長安的將軍之一,這樣一說,賈詡和張繡還是有些過從交往的。知道賈詡要離開段煨,張繡也派人前來迎接賈詡。在賈詡將要離開時,有人對他說:“段煨對待您已經夠優厚了,您怎麼要離開呢?”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已經有了猜忌我的意思。他對我的待遇雖然優厚,但卻不是真心,也就不可能長久,我要過於依賴,時間長了有可能被他謀害。我現在離開,他反而會歡喜,還巴望我替他在外聯結強大的支援,因而必定會厚待我的妻、子。張繡正沒有人為他設謀作主,也願意得到我賈詡。這樣,我的家室和自身就必然兩相俱全了。”賈詡到了張繡那裡,對他執以弟子之禮,段煨也果然善待賈詡的家室。
到了張繡那兒,賈詡勸他聯合劉表。曹操征討張繡不久,在一天早晨卻主動撤軍了。張繡要親自帶兵去追趕,賈詡勸阻說:“不能追趕,追趕必敗。”張繡沒有聽從,進兵與曹操交戰,果然大敗而歸。這時候,賈詡卻又說:“趕緊再追擊曹軍,必勝。”在賈詡的堅持下,張繡率兵追趕,果然取勝。事後分析原因,張繡認為賈詡看起來似乎違背常規的預言卻都一一得到驗證,十分不解。賈詡對張繡說,曹操進攻並沒有失策,這時候撤軍必定是因為國內有事。曹操害怕追擊,必定率領最精銳的部隊斷後,而張將軍您還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交戰必定失敗。曹操既然已經打敗了我們的追兵,必然要讓軍隊輕裝快速前進趕回國內,這時候即便是部署將領斷後,這個將領即便勇猛,也不是將軍您的對手,所以您才會取勝。張繡聽後很是信服。
對於曹操來說,賈詡最大的功勞是他成功地說服了主公張繡投降曹操。
建安四年(公元199),袁紹在兼併公孫瓚後,擁有冀州等北方四州,軍隊十多萬,準備進攻許都。曹操分兵駐守官渡,兩軍大戰即將上演。這時候,袁紹派人招降張繡,並且還給賈詡寫了一封信,要與賈詡結為外援。張繡想答應袁紹的要求,這時賈詡在座,公開對袁紹的使臣說:“請回去代謝袁紹,他們兄弟都無法相容,還能容納天下豪傑嗎?”張繡頓時又驚又怕,說:“您如何要把話說成這樣呢!”私下裡又對賈詡說:“事情弄成這個樣子,我們應當歸往何處呢?”賈詡說:“不如跟從曹公。”張繡說:“袁紹強大而曹操弱小,我們曾經又和他有仇,跟隨曹操又會怎麼樣?”賈詡說:“這正是我們跟隨曹操的理由。曹公以天子號令天下,這是我們應當跟隨他的第一條理由。袁紹強盛,我們以這麼少的兵眾跟隨他,他必定不會把我們看得很重。曹公兵眾弱少,他要是能得到我們必定歡喜,這是第二條理由。凡是有霸王志向的人,一定會拋卻私怨來向天下表明他的恩德,這是我們要投靠他的第三條理由。”並希望張繡不要遲疑。張繡聽從了賈詡的話,在這年十一月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十分歡喜,為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賈詡更是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讚揚,說:“使我信義在天下得到顯重的,就是您哪!”曹操上表舉薦賈詡為執金吾,封他為都亭侯,任命為冀州牧。因為這時候冀州還沒有平定,就暫時留下來作司空參贊軍事。而同時期的謀士荀彧、荀攸等人,是在建安八年(公元203)才被封為亭侯。
賈詡留在曹操身邊,同樣展示了不凡的才智。官渡相持,曹操糧食將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明公您的賢明勝過袁紹,勇武勝過袁紹,用人勝過袁紹,臨戰決斷軍機勝過袁紹。有這四點勝過他,然而半年多卻未能平定他的原因,是由於您只是顧慮到要追求萬全的緣故啊!若必要時能果斷地決斷戰機,一瞬間袁紹就可以被平定。”曹操採納了賈詡的計策,果斷派兵出擊,大敗袁紹。
再一次展示賈詡超人智慧的是曹操平定關中叛亂,著名的事件就是在馬超和韓遂之間行使反間計。
賈詡不但在軍事上計謀出眾,在幫助曹丕爭奪太子之位和促使曹操立曹丕為繼一事上也是有獨特的智慧。當時,曹操在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誰為繼承人問題上猶豫不決,而在兩人的身邊,似乎已經形成了不同的擁立派系。曹植在才氣、名望上似乎更強一些,曹操似乎一時間也更傾向於曹植。曹丕派人請教鞏固自身地位的辦法,賈詡說:“我願將軍(曹丕時為五官中郎將)能崇尚發揚仁德氣度,親身力行素常人的行為學業,朝朝夕夕,孜孜不倦,不違揹人子的正道常禮。”這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說像平常一樣,不要表現出刻意追求;二是說先做好一個兒子該做的。曹丕接受賈詡的建議。曹操也曾為此單獨詢問賈詡,賈詡沉默不答。曹操說:“我問你話呢,為什麼不回答?”賈詡說:“屬下剛才正好有個問題在思索,所以沒有顧得上立即對答。”曹操說:“你在思索什麼?”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父子呢!”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廢長立幼而導致身後事業報廢,曹操明白了賈詡的意思,會心大笑,於是決定立曹丕為太子。曹丕當皇帝后,賈詡升任為太尉,爵位也由亭侯升為鄉侯。
賈詡不是曹操的舊臣,由於計謀深長而為曹操父子所重,《三國志·賈詡傳》也說:“天下談論有智謀的能人都首歸賈詡。”那麼,我認為,賈詡就是三國第一謀士。
-
6 # 娛樂知識吧
說郭嘉是“三國第一謀士”很多人心裡不服,三國裡智謀不是諸葛亮最厲害嗎?從演義裡看,諸葛亮神機妙算,確實厲害!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但是諸葛亮實際是被《三國演義》神化了,很多計謀並不是諸葛亮的,而且也遠沒有那麼玄乎。比如說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計等,只是三國演義基於“尊劉反曹抑孫”的主基調,為了戲劇效果而強行安插到諸葛亮身上。
嚴肅的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曾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計,優於將略。”很多人則認為郭嘉才是三國裡的最強謀士,“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這是史書給郭嘉的評價。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也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在我們看來,拋開治民理政,單就行軍打仗方面的出謀劃策而言,作為頂級謀士的郭嘉是強於諸葛亮的。
郭嘉河南潁川人,少時已聰明過人,展露出驚人遠見,預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弱冠(二十歲)之年便隱居不仕,秘密結交豪傑,因為他少與世俗交往,所以知道他的人不是太多。
21歲時,他投靠當時樹大根深、名滿天下的袁紹,透過短暫相處,他看穿了“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的袁本初幹不成大事,便離職在家賦閒六年。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攻決定拔除呂布這個反覆無常的腹背之敵,親率大軍把呂布圍困在下邳,但是呂布堅守不出,曹軍一時無可奈何,準備撤軍。郭嘉臨機決斷,認為呂布有勇無謀,不久之後便會力竭潰散,丞相只需堅定破城決心就可拿下呂布。於是曹軍合力攻城,並決堤水淹下邳,幾日之後便擒殺呂布於白門樓。
建安五年,曹操決定消滅徐州的劉備,但是又怕袁紹趁機發難,腹背受敵,正當猶豫之時,郭嘉認為袁紹優柔寡斷,必不敢輕易進攻;而劉備佔領徐州不久,人心未穩,我們必定一擊即潰。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並俘虜了劉備的妻子,還擒獲了大將關羽。
最精彩的要數官渡之戰,當時袁紹勢力和實力都大大超出曹操集團。曹軍與袁紹相持不下,這時江東孫策又準備發兵偷襲曹操的大本營許昌。一時間曹軍內部人心大亂,不少人甚至文武高層都暗中和袁紹通訊,隨時準備反水投降。
這時郭嘉卻認為,孫策性格好勇鬥狠、輕率而不善於防備,而仇家眾多,很容易被人刺殺,一旦孫策身死,江東必然大亂,根本無力偷襲許昌。後來孫策果然被仇敵許貢的門客所刺殺,消除了後患。
官渡之戰後,曹操連戰連捷,正當他準備一舉拿下袁紹的地盤時,郭嘉建議曹操假裝攻擊劉表,靜待袁氏內亂,不久之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互相爭鬥,曹操趁機北上,各個擊破,輕鬆擊敗袁氏。
郭嘉郭奉孝又是一位少年才俊,由於特別年輕,曹操本來是打算留下來輔佐他兒子曹丕成就帝王之業的首要人選,然而天妒英才,他38歲時英年早逝,病死於軍師祭酒(首席軍師參謀)任上。相對於早操早期的謀士如荀彧、荀攸等人,郭嘉實際上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資歷比前者淺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他後來嶄露頭角,已經成了曹操後期的首席謀士,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如果說曹操對老成持重的荀彧、荀攸等人多了一份“敬”的話,對年少卻心意相通、無話不談的郭嘉則多了一份“愛”在裡面。曹操與他行則同車,坐則同席。
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曹操手下紀檢官員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不料曹操表面上雖然蜻蜓點水式的批了郭嘉一下,背地裡依然讓郭嘉優哉遊哉,甚至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如既往的生活作風喝彩
曹操曾撰文哀悼他:“故軍祭酒郭嘉,…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並多次稱讚他:“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可以看出,曹操與郭嘉幾乎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用現在的話說,郭嘉無疑是曹操的最好代言人。況且他每遇大事,都能侃侃而談。思路清晰,義正辭嚴,聲振寰宇
比如曹操與袁紹決戰前夕,曹操正躊躇自己實力不濟時,郭嘉隨口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奏。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來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極具說服力,振作曹軍士氣的同時,實際上幫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我們看一下郭嘉總結的這十個方面,從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到個人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諸多因素,這些都是關係戰役成敗的關鍵。
這個總結天生就是一篇錦繡文章,雖然不乏對曹操的溢美之詞,但是更多的符合事實,切中肯綮,邏輯井然,自成體系。最重要的是,完全道出了老闆的心聲,酣暢淋漓,十分合意!
正因為郭嘉是曹操後期最為倚重的最有謀略的謀士,可惜天不假壽的郭嘉死後,曹操曾三哭郭嘉。一哭郭嘉發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討烏丸的行軍路上。當時郭嘉不服水土,臥病車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二哭郭嘉發生在當年九月,曹操討平烏丸三郡回師到達易州時。曹操哭著向其他謀士說:”諸君年節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哭郭嘉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戰迴歸的路上。《三國志·魏書·郭嘉傳》的載:“太祖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此。’”《傅子》記載:“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當時主要謀士都在。曹操懷念郭嘉,毫不掩飾對眾謀士的失望,認為如果有郭嘉在,絕對不會讓他吃這樣的敗仗!真讓一幫謀士無不黯然自慚,無地自容!郭嘉年紀比曹操小得多,作為下屬,一輩子天縱英才、自視甚高的一代梟雄曹操多次為他傷心流淚,可見絕不是浪得虛名。我們說郭嘉是曹操後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三國第一謀士,非郭嘉莫屬!
-
7 # 通史悟心
賈詡,三國志有寫:賈詡有張良,陳平之才。陳壽曾言:三國有萬無一失之策者,唯賈詡,荀攸,荀彧三人。
白居易曾言:天下之謀盡歸賈。
-
8 # 歷史都付笑談中
按照這個來看,笑談君認為,賈詡可以稱得上三國第一謀士。
賈詡其人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原本隸屬董卓部下,後來輔佐李傕、段煨、張繡,官渡之戰前,勸張繡投靠了曹操,立下了不少功勞,是曹魏的開國元勳,魏晉八君子之首。
賈詡的謀略,體現在軍謀、謀勢、謀身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賈詡都是頂級的存在。
一、軍謀賈詡精通兵法,他研讀過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他對兵法的理解,連曹操都要佩服。
賈詡為張繡效力時,張繡十分尊敬賈詡,小小一個宛城,曹操來來回回地攻打,能讓曹操在一個人手中連吃敗績,這種情況真的罕見。
投靠曹操以後,曹操在面對西涼軍時陷入苦戰,曹操本人在渡渭河時差點掛掉,後來賈詡提出離間計,幫曹操漂亮地打贏了這一仗。
又問詡計策,詡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卒破遂、超,詡本謀也。二、謀勢賈詡不僅僅是能對一場戰鬥出謀劃策,他對天下大勢也有清醒的看法。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最早應該是賈詡提出來的,不過賈詡的原話是“奉國家以徵天下”。賈詡這個主意,是幫李傕、郭汜出的,本質上是賈詡自己的保命之計,因為如果不這麼幹,他可能會死,李傕、郭汜採用了賈詡的計謀,反攻長安,掌握了大權,差點成為了第二個董卓。
赤壁之戰前,賈詡也展現了他過人的眼光,他可能是唯一清醒的人。他不建議曹操貿然攻打江東,不如緩一緩,站穩了荊州,可能不用打,東吳自己就臣服了。但是曹操屢戰屢勝,根本不把江東放在眼裡,結果有了赤壁慘敗,赤壁之戰後,曹操到手的荊州丟了,喪失了統一的希望。
三、謀身修身治國平天下,賈詡的為人處世,最讓人佩服,他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所以才能在亂世三國中活到了77歲的高齡。
曹操晚年,問賈詡立儲的事情,這種事情,外姓臣子,哪能貿然參與?那楊修就是前車之鑑。
所以賈詡一開始是不回答,曹操非要追問,賈詡才說:“我剛才不說話,在想劉表、袁紹的事情。”劉表、袁紹由於寵愛幼子導致大亂,所以還是立嫡長子為好。賈詡就是透過這麼委婉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管曹操喜不喜歡曹丕,他都不會因此遷怒於賈詡。
結語三國時代,英雄輩出,武將如雲,謀士如雨。賈詡的出身並不好,一生輾轉,西涼軍一脈中,能善終的沒幾個,但賈詡的確很厲害,一步步精打細算,有“算無遺策”之稱,最終位列三公,而賈氏一族到了晉代十分顯貴,這都是賈詡廕庇子孫的功勞了。
-
9 # 尊重歷史
三國曆史上有太多的知名文臣謀士,像盡人皆知的諸葛亮,龐統等有些的確有些很強的能力但也有被誇大的成分在,歷史上同級別的將帥之才還是有不少的,我分魏蜀吳來列舉講解一下。
吳國:周公瑾可謂又帥又能打,兵略計謀皆有所長不過還是以領軍能力為主。在孫策臨死前曾說過: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內政方面張昭有更強的管理能力,此外大都督魯肅也是軍事大外交家。
魏國:曹操下面的能人異士真的非常多,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堪稱三國第一治國大才,在政治軍事上都有著卓越的貢獻,他所舉薦的荀攸,郭嘉,陳群等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蜀國:蜀國有四相,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董允和費禕,不過歷史上除開孔明其他幾個資質不算太高,諸葛亮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出師表也千古流傳。
-
10 # 五金員工陳可為
三國演義第一謀士是諸葛亮,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個臭皮匠不及一個諸葛亮,古代的人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會假,諸葛亮雖然不能統一三國,但是,他的智慧超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人人都知道,他成為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可能證明他的才華橫溢,智慧雙全。
-
11 # 驚奇探秘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
個人對郭嘉有些偏好,竊以為三國的第一謀士並非諸葛亮這樣被神話的人,郭嘉的才學智謀有多高,那曹操對他的一個評價可以說明,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曾痛哭道,“郭奉先在,不使孤至此。”這足見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往深一步說,如果不是郭嘉英年早逝,也許赤壁之戰的結果可能要改寫。
在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出山之前,郭嘉已經是曹操所倚重的重要謀士了。郭嘉為曹操的崛起屢獻奇謀妙計,讓我們看看他投奔曹操後,到底為曹操立下了那些豐功偉績。
1、獻“十勝十敗”之策定軍心。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慧團中的核心地位。
2、擒殺呂布。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布。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布,最後圍困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戰役持續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這時,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果然於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殺呂布。
3、大破劉備。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為了免於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當時諸將皆怕袁紹乘機來攻許都,到時候前進無法作戰、撤退失去了據點。曹操也感到疑慮,於是詢問郭嘉的建議,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進而又擊破了和劉備聯合的東海賊寇。情況正如郭嘉所料,袁紹果然還沒有作出反應,劉備就已被擊敗。
4、妙計破二袁。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戰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連戰連捷。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袁譚、袁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一舉可定也。”
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訊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得既輕鬆又順利。
5、白狼山大破烏桓。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郭嘉勸說曹操追擊二袁,並趁勢統一北方。曹操軍到易城,郭嘉覺得大軍推進速度過慢,又進言道:“兵貴神速。現在潛力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在設定了一些撤軍假象之後,暗中率領一支輕裝精兵,在嚮導田疇的帶領下突然出現在烏桓的背後。烏桓首領蹋頓和袁尚、袁熙率軍倉促應戰,爆發了白狼山之戰。此役,張遼率領先鋒大破烏桓,烏桓單于蹋頓被臨陣斬殺,曹軍俘虜了20餘萬人。走投無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遼東的公孫康。隨後曹操統帥大軍繼續追擊,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公孫康斬殺袁尚向曹操投降,曹操最終平定了北方。而在征討烏桓,追擊二袁的過程中,郭嘉積勞成疾,不幸染病,英年早逝。
-
12 # 胡國付我
我認為 賈詡 郭嘉 荀彧 徐庶 諸葛亮 龐統 法正 田豐 張昭 陳宮 等人都是第一梯隊的。個人最喜歡的是 賈詡。
-
13 # 虎氣生生
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英才輩出,評論謀士,不能單以其智慧評論,因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應該從文治武功方面來評論,特別是三國時期的謀士,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者對三國時期的人物有自己的喜好和褒貶,所以我們應該分析的看待各位謀士;
1.以周瑜為主角的“赤壁大戰”,彰顯出周瑜的以弱勝強的軍事謀略才能;以郭嘉和賈詡(賈詡不過是忽悠專家)為主導演的“官渡之戰”也是以少勝多的典範,兩者各有千秋!
2.曹操是政治家,也是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的才智謀略在三國時期,無人可及!在“曹魏、東吳、蜀國”中,曹操是最終贏家!但是歷史對他的評價卻是“亂世梟雄”,而不是謀士;
3.諸葛亮是文治武功齊全,特別是他輔助劉備建立了蜀國,他的“隆中對”、“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出師表”、“六出祁山”等,無不表現出他的“忠、勇、智”,雖然“諸葛亮用兵唯謹慎”,不像天才軍事家霍去病那樣功勳卓著!但是他的治國之才,有三國時期“宰相之才”;
綜上所述:歷史的原貌有待進一步探討,就目前理論上來說,三國時期第一謀士非諸葛亮莫屬。
-
14 # 欣潮彭湃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聽說過臥龍鳳雛,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三國演義》和史書中都有提到:
《三國演義》:水鏡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但是最近網上卻出現了一組稱號,真是響噹噹的,臥龍、鳳雛、冢虎、鬼才、幼麒、鬼士,而且都有名有姓,分別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冢虎司馬懿、鬼才郭嘉、幼麒姜維,鬼士郭嘉。
實際上史書中只有臥龍和鳳雛,冢虎、鬼才、幼麒、鬼士更多意義上是網友的杜撰的,不過某還是很佩服網友的想象力,堪比古人啊。
既然說到這些有頭有臉的三國的謀士,那麼咱要看看誰是三國頂級的謀士呢?
賈詡原來是董卓的謀士,董卓被殺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要知道賈詡可是幫助張繡殺了曹操最喜歡的長子曹昂,但是在張繡歸降曹操以後,曹操對待賈詡非常好。
賈詡還以袁紹的例子勸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幫助曹丕上位,曹丕稱帝后,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黃初四年(223年),賈詡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
而郭嘉則是曹操不可或缺的重要謀士,郭嘉在曹操的征戰過程中屢立奇功,可以說是“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對郭嘉言聽計從,二人關係非常親近,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的才策謀略可能在賈詡之上,但是郭嘉跟曹操走的太近,伴君如伴虎,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郭嘉是英年早逝,不然結局怎樣還不好說。
至於說司馬懿和諸葛亮,二人的主要的工作不在謀略,而在於政治規劃,無疑諸葛亮政治規劃要高於司馬懿,但是司馬懿的政治才能高於諸葛亮,一個忠心玉漢室,一個攛掇天下,所以二人的評價也不同,諸葛亮千古忠臣,而司馬懿則是千古罵名。
一個謀士,不但是要替別人出謀劃策,也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賈詡先跟董卓,後追隨張繡,最後歸於曹操,過了曹操和曹丕兩個主公,最後還能成為太尉,這份謀略和洞悉人心的本領在三國應該無人能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5 # 我又來聊歷史了
感謝閱讀。
今天聊聊三國第一謀士。我個人認為三國第一謀士非郭嘉莫屬。那麼,咱們就談一下郭嘉怎麼是第一謀士。
一、能夠給自己精準定位,看人一針見血。郭嘉年少而有遠見,在漢末天下將要大亂的時候,才二十來歲就隱姓埋名,秘密地結交一些英才豪傑,卻不與世俗之人交往,所以不是有太多人知道他,只有少數能慧眼識珠的人才看出來他有奇才。那麼,從郭嘉專門結交英才豪傑來看,郭嘉是有一定的情報基礎的,這可能是郭嘉後來能夠精準預測的基礎保證,從一開始,郭嘉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謀士,聊聊天,說說事,然後下班。
傅子曰: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年二十七,闢司徒府。
郭嘉一開始是在袁紹軍團,經過對袁紹的觀察,對袁紹的評價:“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郭嘉對袁紹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分析到位。他知道在袁紹軍團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然後就離開了袁紹。
而此時的曹操,正當時失去了戲志才,潁川郡人戲志才,是個善於籌劃的人士,曹操很器重他。曹操是個梟雄,也是一個多謀的人,因為多謀,故而多疑,所以曹操相信的人很少,假如你是個有才能的人,還擁有實權,是會被曹操惦記的,只有這種在曹操身邊組織籌劃的人,而無實權,是深受曹操信任的,因為他放棄了權力,只為你量身定做執行計劃,並且把計劃的具體操作告訴你,你來吩咐執行,這正是郭嘉可以發揮優勢的地方。在戲志才死後,曹操向荀彧詢問誰能代替戲志才的位置,荀彧就舉薦了郭嘉。
郭嘉應邀來見了曹操,這兩位一起聊天聊地聊天下事。所謂相見恨晚,一見如故。郭嘉明白只有曹操這地方能夠一展所長,而曹操也知道了只有郭嘉是符合自己能夠信賴的謀士,從此,郭嘉走上了三國的舞臺。
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
二、多謀善斷,精準預言,成就自己。郭嘉大約197年投奔曹操,此時郭嘉27歲,沒有什麼所謂的隆中對,什麼天下幾分,大家一般都沉浸在這種未出閣就什麼分的事情,作為一個現代人,咱們說諸葛亮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這有那麼厲害嗎?那時曹操已經平定北方,全國13州除了馬騰那的涼州,就益州、揚州、交州、荊州5州,而揚州、交州是孫權的地盤,荊州戰亂之地,要想站穩腳跟,那除了益州還有地方嗎?諸葛亮是在為老闆劉備規劃,這和郭嘉是截然不同的,郭嘉是曹操想要幹什麼,郭嘉就想法設法的完成,曹操想要一統天下,郭嘉就幫他統一北方根據地,諸葛亮卻沒能幫助劉備完成北伐,這可能和諸葛亮事必躬親有關,但是事實就是郭嘉打得底子比諸葛亮好。
扯遠了,回到主題,郭嘉的特殊性在於他不僅能夠出很多的謀,並且還能夠有所決斷,告訴你怎能能夠做成。
曹操征討呂布時,經過三次戰鬥,打敗了呂布。呂布後退堅守。這時士兵疲倦,曹操想率領軍隊撤回,郭嘉展現了自己的決斷力,當時郭嘉勸曹操說:“當年項羽七十餘戰,都沒有輸過,一次失誤就落得被破自刎,就是因為有勇無謀。而如今呂布每次都敗在我們手裡,呂布軍氣勢已經沒有了,陷於內外交困的地步,呂布也不如項羽厲害,軍團困於此地,我們乘勝追擊必能成功”,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勸說,繼續攻擊,隨即將呂布捉住。
而郭嘉真正顯現厲害的地方是官渡之戰,戰前精準預測孫策的死亡,官渡之戰前,曹操兵弱,而且勢力還盤踞中原,四處都是敵人,對袁紹一戰是傾盡全力了,曹操此時西面是馬騰、韓遂,南面是劉表、孫策,東面剛剛打完呂布,根基不穩,還要全力進攻袁紹,曹操知道馬騰,韓遂暫時歸順,劉表守家之主,怕的是孫策,面對此種形勢,只要一開戰,孫策就會偷襲許昌,會被炒了老家。而這時的郭嘉卻站出來大膽的預測孫策會被刺殺而亡。這是什麼決斷力,那就是告訴你,沒事,孫策死定了,來不了,咱們去打袁紹吧。這是什麼級別的預測能力,想諸葛亮、劉伯溫之流,甚至於傳言為仙人的姜子牙都得來個什麼觀星、龜殼卜卦之類的吧,郭嘉什麼都不用,直接就算準了孫策的死亡。而曹操也是厲害,就相信了郭嘉的預測,直接北上打袁紹去了,由此可見,曹操對郭嘉的信任。
其實個人感覺這應該和郭嘉這些年的經營有關,郭嘉在天下大亂時結交豪傑,建立了一定的關係網,所以應該是知道了孫策殺了許貢,很有可能郭嘉也參與了刺殺孫策的行動。
而在官渡打敗袁紹後,曹操又打敗了袁譚、袁尚,這時曹操要乘勝追擊,郭嘉此時顯現了超卓的戰略眼光,勸諫曹操停止進攻,因為袁紹未立繼承者,如果進攻袁譚、袁尚,會讓他們一起聯合起來對付我們,不如我們做出南下打劉表的樣子,他們就會爭奪繼承位而戰,到那時我們再回來,他們想改變形勢也來不及了。曹操聽從郭嘉計策南下,袁譚、袁尚果然開始爭奪冀州,曹操回擊奪取了鄴城,平定了冀州。這個時候,曹操想要征討袁尚和遼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烏丸人,手下眾將領大多顧慮劉表支使劉備襲擊許昌,建議打劉表,曹操進退兩難之際,又是郭嘉,勸說曹操儘快進攻,郭嘉大意是烏丸地處偏遠必不設防,而袁紹對此州漢人、烏丸有恩,現在只是因為曹操的威勢而降,沒有恩情,如果放棄而打劉表,那麼袁氏兄弟會在烏丸的資助下壯大,影響此州的漢人去投奔,那時恐怕青、冀兩州都危險了。且兵貴神速,輕裝奇襲可成。曹操聽從郭嘉建議,一舉平定了北方及烏丸。這是郭嘉最輝煌的時候,後來38歲的郭嘉病逝,曹操失去了一個最強大的謀士。
縱觀郭嘉這11年,幫助曹操討呂布、敗袁紹、擊劉備、平烏丸、贏袁譚、袁尚,一舉統一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石,全國13州,郭嘉幫助曹操拿下了8州。
三、失去郭嘉後的曹操曹操在郭嘉在時,未有一敗,並且打敗了強大的敵人袁紹,而在郭嘉病逝後,曹操從此一蹶不振。
曹操在失去郭嘉後打小土豪馬騰、韓遂,被馬超追了個割須棄袍,好不容易以威勢迫使劉琮獻城投降,攜80萬大軍發動赤壁之戰,還被周瑜一把火燒出了三分天下的無奈之勢。
致使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從失去郭嘉,208年開始,曹操毫無建樹,沒有大的戰略性勝利,佔據全國最大的人口、物資優勢卻沒能斬獲什麼,可見郭嘉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郭嘉多謀而善斷,明白自己的定位,在他有限的11年生涯當中,幫助曹操完成了重要的北方統一戰,在危難時能夠穩定君主的信心,並且能夠利用資訊準確分析人物性格,精準預測未來,在曹操多次大多數都認為不可能的時候,給出可行性方案並最終成功,應該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謀士。 -
16 # 書痴世界
首先按照三觀時代順序來說,不同時代的定論都有所不同。有的受到意識形態影響,有的完全是受到主流意識影響。這個就和武將的排名一樣。我們要有一個標準去評判。按照長期的不記名的預設看法,諸葛亮和郭嘉一直都是榜上有名,且諸葛亮長期佔據榜首。近年來,郭嘉為三國時期第一謀士的論調成為主流的看法。
郭嘉論的出處主要是“奉節不死,臥龍不出”的調調。但當我們回去看三國的歷史人物的時候卻又再次看到“既生瑜何生亮”的相似調調上去,何況這句話的前一句也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歷史最大的遺憾就是當你回望的時候出現“關公難戰秦瓊”的悲哀,於是乎給了後世一大堆的意淫浮想。有人說曹操的成功有多半歸功於郭嘉,雖然有些誇張了,但確實體現了他的不世之功。在戲志才死後,曹操急於尋求新的謀士頂替他才有了荀彧的推薦。但是在郭嘉去世後,很少為部下哭泣的曹操大哭了一場,而上一次這樣痛哭還是典韋為他赴死的時候。確實,郭嘉之功不可磨滅。曹操生前最輝煌的軍事政治成就是統一北方,包括征討遊牧民族的烏桓。而郭嘉雖然早早離開人世,卻也陪伴了曹操11年,畢竟是三國時期,北方條件本來也不是秀麗江南,加上風餐露宿和行伍奔波,這個南方人始終抵不過古代最致命的病“水土不服”。然而在他這十一年年裡,他幫曹操滅掉了諸多軍閥勢力,特別是袁紹這個最大的對手。而曹操本人在郭嘉死後軍事戰績乏善可陳。至多收拾了馬騰之流,遇到孫劉勢力,難成其一統大業。可以說,幹掉袁紹的曹操已經達到了巔峰,而赤壁之戰後的曹魏已經有了盛極而衰的徵兆。
雖然說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剛好是郭嘉離世之時,但是非要把這位英年早逝的鬼才當作第一謀士也有牽強處,總有主觀的感情在。畢竟這股風颳得很厲害。倘若後世對戲志才也有重彩的描寫,後世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沒幾個人知道他?而他卻是郭嘉之前任曹操key級謀士呢?其實,在我心裡覺得三國時期最大的謀士應該另有其人,他就是對於曹丕上位同樣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賈詡。
賈詡也是曹操的重要謀士。很多人認為三國時期蜀國前期的能人很多,五虎將啊、臥龍鳳雛啊都在蜀國帳下。可是大家都忽略了歷史的事實。當時的謀士實際上並不一定真的忠誠於主,而是詮釋了“有個平臺發揮自己才能”。當初,袁紹的手底下有很多的文武大才,但是由於袁紹自己的緣故就都輸出給了自己的對手。郭嘉、荀彧各個都是如此,當初荀彧能舉薦郭嘉也是如此。只要能展示自己才華都不會擔心這個平臺會把自己擠出去。龐統當時也是希望自己的才華在劉備處得到機會展露才後來甚至死於非命。士為知己者死的傳統在戰國時期就留在了士人的血液裡,這可以說上三天三夜。蜀國給我們印象前期有這麼大的陣容卻敗了,還是後世演義造成的結果,和宋朝有莫大關係,這裡不詳述。
我們說回賈詡。賈詡當初也是董卓下面的一個謀士。我之所以認為他是第一謀士,只要是:
第一,他活得最久,跨度時間最長。
第二,他也真正做到了算無一漏
第三,城府深,心胸廣,能忍。
第四,吃透官場,激流勇退。軍事政治倆手都硬。
賈詡從出場就是董卓死後為西涼軍謀劃,後來跟了許多主子,包括張繡,後來的曹操和曹丕父子。他每一次計策都可以說是成功的,不管執行者最後行動結果如何,他還都能功成身退,擺脫險境。都說三國時期最能忍的是司馬懿,那非要在評一個第二能忍的就得數他了。他的眼光很毒,在政治漩渦中總能把握形勢。原本荀彧也是相當一流的謀士,但在曹氏展露城府有稱帝野心的時候,荀彧計程車大夫精神來了,為漢室而亡。而同朝為官的賈詡則明哲保身。終三國時代,長壽還能善始善終者本不多還能留名於世者更少。賈詡,算是一個(活了76歲,死後還封侯)。雖然他的立身之本在歷史很多時期不被看好,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他卻是是被標榜的那個!
-
17 # 安徽大咖
賈詡是三國第一聰明人
從獻計讓李傕橫行關中,到張繡在宛城用他打敗曹操,後他勸張繡和自己都歸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出世得以建功,退世亦能自保。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也是曹魏的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曹丕稱帝,封其為太尉、魏壽鄉侯。曹丕問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黃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
-
18 # 燕窩雞蛋湯
賈詡,此人堪稱三國第一大忽悠,從頭到尾都被人騙得團團轉,早年李傕、郭汜被他偏,後來賈詡投靠張繡,在賈詡的誘騙之下,張繡投降了曹操,結果被穿小鞋致死,賈詡一生換過幾個主公,每次都騙人,但自己卻一點事沒有,還得了個善終。
-
19 # 旅途秀才
曾經有人總結過三國中的第一謀士,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有人認為是郭嘉,可最終大家都把眼光鎖定在了一個人身上,此人正是曹操的謀臣荀彧。荀彧曾經在袁紹處效力,可他發現袁紹並非王霸之主,故而選擇投奔了實力弱小的曹操,光是這份眼光,荀彧便可以在三國的謀士中被稱為出類拔萃了。在曹營效力的多年,曹操對荀彧一直非常看重,從曹操對抗劉備與呂布開始,荀彧便提出了驅虎吞狼計,讓呂布與劉備相互內鬥自己從中漁利。曹操在面對呂布和袁紹的夾攻時,荀彧明確提出袁紹優柔寡斷要先攻打呂布,結果大獲全勝結束了曹操的被動態勢。甚至在曹操出兵前線,馬騰趁許都空虛時偷襲,也是荀彧堅守大後方,才讓曹操不至於被人偷了老巢。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荀彧,也就沒有後來曹操的功成名就。
正所謂“人無完人”,荀彧雖是曹魏陣營中分量十足的謀士,可他一直有個心結不能解開,什麼心結呢?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為曹操服務,還是為大漢王朝效忠?在這種心理下,荀彧的行為也開始變得矛盾不已,他之所以這樣努力的為曹操出謀劃策,很大程度上是被曹操的那句“匡扶漢室”的口號給“忽悠”了。在東漢末年,雖說群雄並起割據一方,可是眾多諸侯都達成了默契,每個人各懷心腹事卻依然在口中大喊“漢室萬歲”。袁術逆天而行在壽春稱帝,立馬遭到了群雄的合力打擊,導致兵敗身死。袁紹多疑不定,未能聽取沮授之策迎回漢帝,導致自己處處被曹操掣肘,最終含恨官渡。
到了三國中後期,所剩下的軍閥無非只有魏蜀吳三家,可是三家的口號無一例外出奇的一致。曹操手中掌握著漢獻帝,一直以漢家正統自居,並扛著“匡扶漢室”的大旗,處處做著準備奪漢家江山的勾當。劉備號稱中山靖王之後,打出了“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的標語,口號雖然響亮無比,卻在聽說漢獻帝被曹氏奪位後匆匆登基稱帝,似乎早就想著過一把皇帝癮了。
偏安江東的孫權也一樣,雖然江東歷來低調,可是每當有需要表明政治態度時,孫權都要以“扶漢”為己任,還跟著起鬨架秧子,似乎忘了自己父親孫堅看著傳國玉璽貪婪的眼神。在荀彧的眼裡,劉備是“偽”君子,孫權更是“孬”小人,只有曹操才是真英雄,畢竟天子握在曹操的手中,他最有可能統一天下還漢室江山一片安寧。
可是他卻沒想到,就天下蒼生而言,與其讓漢獻帝掌權,倒不如讓曹魏奪得天下。漢室天下傳了幾百年,已經衰微羸弱,百姓們流離失所。
漢獻帝做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帝,即便真正的掌握天下,也只能讓燈枯油盡的漢王朝苟延殘喘,再難有中興之勢。反觀曹魏則不同,如此一個新崛起的勢力,已然收復了北方民心,曹魏統治者無論是農業還是經濟上,都採取了有益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恢復了東漢末年戰亂的創傷,讓黎民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王朝更替是歷史潮流,哪個王朝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一個天選的王朝。既然漢室已經衰微,便沒有必要再去為其哭喪守孝,荀彧正是在此處犯了致命的錯誤。
出於儒家思想的忠君教育,荀彧在心底還是向著漢朝,可他卻忽略了天下的蒼生百姓,如此的腐儒心態,在滾滾的歷史車輪面前猶如螳臂擋車,也定然造就了他最後的悲劇。
在曹操晉級國公加九錫時,荀彧橫加阻攔,並以“(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之言來反駁曹操,使得曹操大怒漸漸對其疏遠。在此之後,荀彧依舊不知改過與曹操對著幹,終於迎來了曹操送來的空食盒。空食盒代表著“緣分已盡,空食俸祿”,荀彧也知曹操之意,遂伏劍自殺,帶著自己對大漢的愚忠而死。
-
20 # 華人星光
第一謀士是司馬懿。
提司馬懿為第一謀士,因為他是諸葛亮一生最強的對手,諸葛亮為蜀國軍師,智謀過人,既生瑜何生亮傳述千載,可論最後的結局,諸葛亮最終輸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雖年邁,卻有雄才,一,曹操三次要殺他,他憑智謀避過殺身之禍。二,曹丕也想殺他,但他已經是託孤重臣。殺不得,曹叡也想殺他,仍被他巧舌避過殺身之禍。
三代皇帝,兵刃之下,他能安然無恙,不得不說,謀略上上。
再者,三國最後三足鼎立,諸葛亮破不了局,郭嘉也破不了局,最後破局的,恰恰是司馬懿。
回覆列表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我認為三國第一謀士當屬‘鬼才’郭嘉。諸葛亮的謀略是有目共睹的,這樣吧我們就拿他和諸葛亮做一下比較吧。
郭嘉第一次上班在袁紹那,幹了一段時間郭嘉對老鄉郭圖說袁大頭是廢物,我辭職不幹了。
曹老闆得了兗州,但從戲志才死後就很傷心,對人事老大荀彧說,聽說你老家牛逼人物多,那還有沒有跟志才一樣的牛逼人物?荀彧說,有,郭嘉。於是曹老闆把郭嘉招過來聊了聊後說,非常好,我以後一統天下就靠他了。郭嘉也說以後升職加薪,成就大業就靠曹老闆了。於是曹老闆把郭嘉任命為秘書(軍師祭酒),所以有人說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的軍事參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毛澤東:①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②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還這樣評價的一個人我認為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