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香品水

    孩子跟誰長大和誰親,家長把沒有人生價值觀的孩子送出國門的最終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的事自己處理,武漢也沒有請求國家把祖國的花朵轉移到安全區域,去國外上個學就比在國內的孩子金貴,當初選擇了人家為什麼,你們送出去的孩子能知道中國國歌,能熟知中國歷史?家長首先違反國家的義務教育制度,現在又把自己的問題踢給國家,讓國家處在兩難之間,給外國提供指責我國的機會,道德綁架國家。部分家長們你們咋這麼愛國呢。

  • 2 # 無影無蹤1962

    孩子沒錯!還不懂事的時候,家長就代他們選擇了人生的路,即成為一個外國人。

    畢竟孩子很小,病毒就在身邊轉悠,家長擔心很正常。所以想盡辦法,讓孩子回國。

    還是那句話,孩子回國,太危險了。一是孩子旅行中的感染風險大。二是回國後,國內人員特別是左鄰右舍、七大姑八大姨又開始提心吊膽了。

    為啥家長不能去英國陪孩子?!家長去陪孩子就那麼難嗎?家長可能想的是,那裡是疫區,不能去。難道沒想到,孩子回來更可能把中國再次變成疫區!

  • 3 # 釩龍1

    國外疫情嚴重,我們國家有很多孩子在國外留學。孩子在外面的家庭,憂心忡忡,擔心孩子在外面被傳染。我們為人父母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答應留學生家長,包機接他們回國,可以不?

    我的答案是,不可以。

    理由有3個。

    第一,順得哥情失嫂意。

    我們國家在英國有1.5萬留學生。這只是英國,在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比如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有更多的留學生,要不要也包機接他們回國?

    留學生,孩子們可以包機接回國,那疫情嚴重地區的我國公民,也會要求國家去接。

    這樣算起來,就不是15000萬人,是幾百萬幾千萬人了。

    如果要接人,國家不能只接英國那15000留學生,所有的中國人都得接。

    接15000人回來,我相信國家還是有這個能力的,但幾百萬幾千萬人,我想國家就無能為力了。

    回來的人,不是安排他們吃住這麼簡單,他們是疫區回來的,要隔離,還要擔心他們傳染。現在全球疫情這麼嚴重,國家不能為了這15000留學生,拿14億人來冒險。

    第二,打翻了醋罈子。

    15000個留學生,孩子而已,為什麼會打翻了醋罈子呢?

    我們國家現在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些人富起來了,還有很多人生活很艱難。

    平時沒什麼事,富人有富人的生活圈,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圈,互不打擾。

    富人曬他們的生活,普通人就當八卦看。人家有錢,我沒有,我心裡羨慕妒忌恨,但誰叫我沒錢。

    送孩子去英國留學,尤其是低齡送孩子去英國留學,一年至少要幾十萬。在我們國家,月入不過萬的是大多數。

    如果國家派包機去接這15000個留學生回來,會直接打翻了月入不過萬的普通人的醋罈子,這一肚子酸水啊,會轉化成什麼,國家應該明白的。

    現在歐美疫情亂到一鍋粥,國家的疫情一面倒,老百姓基本上都支援國家的。這會接15000留學生回來,直接打翻這罈子酸水,國家划不來啊。

    第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包機接國民回國的先例。這次15000留學生家長,我估計也是看到以前的例子。

    但,彼一時也,彼一時也。

    以前包機接回來的人,多數是去國外謀生的,人數也不多,最多千兒八百人。這樣包機接人,不會順得哥情失嫂意,也不會打翻一罈子酸水。

    現在包機接15000留學生回國,跟以前接打工的回家,規模,風險程度,輿情風險,都不是一個級別的。現在派包機接他們回來,既不好操作,也不得民心,還是算了吧。

    對於那15000個家庭的擔憂,我還是理解的,但人生就是這樣,不會所有的選擇都是完美的。你既然送娃去留學,尤其的低齡的,你就是充分考慮風險。真的風險來了,國家幫你,當然會盡力。但有些事情,比如包機接你們的娃回來,我想國家做不到,也希望你們能夠理解。

  • 4 # 草民李成義

    留學被當包裝皮,留學就失去意義!

    李成義

    (2020年3月)

    研博畢業留學的,才應該合情合理!大學畢業留學的,也勉強說得過去!高中畢業留學的,人都很難相信的!初中畢業留學的,誰都覺得怪異極!小學畢業留學的,那簡直荒誕狂悖!上小學就留學的,那純粹逆天兒戲!過去在人們心中,留學是知識標記!現在在大家心裡,留學就是有錢的!早先留學全公派,多回來為國效力!目下留學全自費,多鍍金國外定居!當初留學為國家,多為富國強民計!如今留學顧小家,多圖光宗耀祖利!留學現氾濫成災,是顯擺虛偽園地!留學現只包裝皮,純粹已失去意義!

    (本文以照代簽名,踐行實名真責任!這照片就我本人,樂意與大家溝通!)

  • 5 # 踏浪尋歡

    這個事情,讓國家包機是不行的,全民反對!

    他們的父母可以組團包機,請駐英使館協助聯絡,回國之後就地隔離,費用自理!

    那麼小就出國留學,至少比國內的一般人有錢,既然他們的父母有本事把他們送出去留學,那以後遇到什麼困難,做父母的就要自行解決,國家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綁架國家,讓國家包機是不合適和無理的!

  • 6 # 尤文圖斯傳奇

    想回國,請小留學生父母們自己組團包機,回來隔離費、治療費一律自費!父母又不想自己組團包機又實在擔心孩子安危,建議買票去英國照顧自己的孩子!

  • 7 # 廣林526

    首先分清楚,他們是留學生,中國籍中國人。他們能出去一年60萬學費,肯定是土豪人家,包機回來不需要擔心他們沒有機票錢。

    其次國外疫情嚴重,家長擔心是正常,回來隔離好就可以,又沒有什麼不可以,他們家庭背景都是紅紅火火的,不用你們擔心。

    最後要區分華人華僑,不要玩文字遊戲,

    華人:外國籍,外國人。

    華僑:中國籍,中國人。

    留學生:中國籍中國人。

  • 8 # 靜夜史

    這是個令人非常糾結的問題。

    老實說,如果沒有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英國政府的所謂“群體免疫”政策,也許大多數人永遠不知道,我們在英國的華人華僑數量高達60萬,在英國留學的人員高達22萬,其中更有1.5萬未成年的小留學生。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背井離鄉,無論是求學還是打工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所以也終於容易引起宅心仁厚的國人的深切同情,但這些華人華僑卻沒有得到14億國人的由衷同情,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而這樣的匪夷所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一直以來,赴英國留學的高性價比使很多家庭趨之若鶩,英國也成為我國留學生總數排第二的國家,而未成年的小留學生更是高居全球第一。

    按照這些“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的說法,儘早地將孩子送到英國,可以更好地學習外語,將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等。

    但所謂的說辭都難以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英國留學滿十年就可以獲得永久居住英國的資格,也就是有了英國國籍。雖然當前的英國早已不復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但其國際影響力依然無可爭議,特別是遍佈全球的英聯邦,基本意味著擁有英國國籍等於有了世界通行證。

    而除了“高貴”的身份,擁有英國國籍還能夠享受到英國社會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而即便將來他們“回來”報效祖國,其外籍的身份也能夠充分保障其高人一等的超國民待遇,這是很多家庭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到英國的主要原因。

    而這種所謂的“十年計劃”也等於告訴世界,這些所謂的小留學生,早已做好了遠走高飛的準備,雖然當前的他們還有中國國籍,但最終的結果已經毫無爭議。

    雖然英國政府按照達爾文的意思,丟擲了旨在“優勝劣汰”的群體免疫政策,但不是所有的英國民眾都希望跟著不負責任的英國政府一條道走到黑的,所以英國在民眾的要求下也不得不開始了所謂的抵抗,對易感染的老年群體進行了隔離防治,而這恰好讓小留學生們“無家可歸”。

    因為根據英國的留學政策,若留學生未成年,需在英國國內尋找監護人,而監護人一般都是老年人。

    再加上英國復活節假期將至,所以漂泊在外的小留學生們開始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威脅。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留學生們的家長才紛紛向駐英國大使館寫信求助,甚至寫下了166個家庭的聯名信,請求政府包機將小留學生們接回國內。

    正是這個所謂的聯名信,抹掉了很多國人對小留學生們最後的同情和憐憫。

    很多人認為將民眾的怒火歸因於所謂的“仇富”心理,也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小留學生身上,畢竟他們心智發育不健全,說難聽點就是想數典忘祖都不容易。

    所以民眾嘲諷甚至指責的,是將孩子送到英國留學的家長們。

    他們將孩子送出國外的那一刻開始,已經做好了讓孩子高人一等甚至彎道超車的準備。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豪擲並沒有換回英國政府的“真心”,反而遭到了更“高高在上”的英國政府的無情拋棄。

    在被現實的巴掌打懵後,他們才想到自己原來奮不顧身想要一腳踹開的祖國,才是最不離不棄的靠山,於是他們迅速完成了從逃離者到求助者的轉變。

    老實說,就算內心遠走高飛的願望再強烈,在10年之約尚未到來時,他們的孩子仍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但錯就錯在他們孩子留學英國的經歷,已經迫不及待地讓他們高高在上起來。雖然是求助,但所謂的聯名信完全是在道德綁架,更可惡的是還在利用自己將來必然放棄的中國國籍做工具,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不浪費,這是令國人最痛恨的地方。

    雖然在當初我們國家的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時,這些家長也許並沒有像挪威、丹麥等國那樣冷嘲熱諷甚至出言不遜,將孩子身在國外的慶幸寫在臉上,但他們要求政府不計前嫌提供全方位支援的心和挪威丹麥等國並沒有本質區別。而這種行為令人噁心,因為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面對家長們的求助,駐英大使劉曉明給予了正面答覆,包括積極跟國內主管部門反映和協商,爭取增加臨時商業航班或包機,幫忙聯絡英國有關部門對小留學生提供必要的保護等。

    很多國人從人道主義出發,表示雖然很多家長雖然道德綁架的巨嬰心態理應譴責,但小留學生畢竟還都是些孩子,他們是無辜的,我們應該提供全方位保護。

    但問題是,他們是孩子,國內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且不說1.5萬小留學生接回國內集中隔離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單說如果有病毒入境,導致我們的防疫成果前功盡棄,這些聯名求助的家長們會承擔起責任嗎?或者說他們承擔得起嗎?

    再者,今天的海外華人華僑數量高達6000多萬,各國的留學生數量也是異常龐大,在接回英國小留學生的同時,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作何處理?憑什麼英國小留學生就可以高人一等?

    最後,我們國家的疫情,如果因這些小留學生入境導致了反彈的惡劣後果,先前道德綁架的家長們會不會再度祭出聯名信的方式要求政府包機將他們的孩子送出國外?

    所以對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言,政府永遠不會讓他們滿意,這在浪費我們資源的同時,也在衝擊著14億國人的底線。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也希望我們的大國擔當,能夠讓那些不屑甚至數典忘祖的人,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好人。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9 # yyjjyyjjyyjj

    現在家長拿孩子說話,把問題綁架孩子身上,其實所以的問題都是做家長的責任。你讓孩子出國的真實想法大家都明白!

  • 10 # 鋼的琴聲

    自己都歧視自己民族本質文化教育,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真正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從小教育為主導,學校為鋪, 做人做事是做任何事的核心,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 有文化不等於有智慧。再有智慧的人必須有道德修養?。 全世界為什麼只有中國才是儲存完整的五千年文明,唯一傳承下來的14億人大國,那都是中國文化優越所有不同的文明?

    從小就去留學 就是為了入外國籍,他們的未來就是計劃離開中國,我們堅決不支援雙國籍,這樣的父母除了有幾個暴富的臭錢還剰什麼,還奢望什麼什麼愛國敎育,談什麼愛國,做中國人就那麼差嗎? 自己骨子裡都瞧不起自己,難道白種人還欣賞你啊? 比香港人還要更獨的西方生活方式,這些從小去留學的群體 洋不洋 土不土的,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完全與他們不搭關係,

  • 11 # 心如止水196397952

    不值得同情!我們不仇富,他們有錢給英國繳稅也與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這裡只想好好的生活,把家鄉和家庭維持的秩序井然有序!

  • 12 # 環球縱橫視野

    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歐州地區疫情日益嚴峻,單日新增病例高達兩萬多人,英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多達5067例,單日新增破千例,疫情呈持續惡化狀態。此前英國政府還準備搞“群體免疫”的防疫政策,這不免令國內的家長們有些擔憂和緊張。危機面前,作為父母心繫子女安危這沒有錯,大家應當換位思考一下,給予理解和寬容。不要動不動就怒罵宣洩情緒。

    站在現實的國家防疫安全形度上看,家長們此刻請求國家派包機接回自己的孩子,確實有自私的心理存在,但這種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小學與初中的留學生年齡比較小,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雖暫時有校方專人照顧,但是隨著疫情升級,危機情況下難保校方管理不會出岔子。此時,家長擔憂孩子的安危也是理所當然的。

    人性都是相同的,誰敢昧著良心說自己一輩子沒有過自私的言行?換位思考一下,很多時候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當然體會不到別人的難處!國家這麼大,每個人的思想緯度和社會處境不同,在同一時間就同一件事而言,視角也大不相同。 所以遇到爭議性問題,我們應該先討論如何合理解決問題,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緒進行不負責任的輿論攻擊。

    處理這種情況,既要考慮這些家長的感受和處境,也要兼顧國家的難處和國內民眾的情緒,必須要有更合理的處理方式。 小貓認為可以由國家出面派出包機接回這些孩子,但是費用必須要由這些家長們分攤。涵蓋包機在內的乘運費用以及接後續的隔離費用。在隔離期間,家長們必須嚴格監督管理自己的孩子,遵循隔離規定與要求。

    如果不讓這些家長承擔費用,那麼對為了減輕國家入境管控壓力,而選擇放棄回國的留學生們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我國海外留學生數以百萬計,如果免費包機,那麼必然會刺激更多留學生的回國願望,國家入境管理變得擁擠不堪,這樣不僅容易引起留學生的交叉感染,而且給國家形成巨大的防疫壓力,讓國內增加更大的疫情迴流風險。

    除了這些,國內民眾的情緒也不得不考慮。國內民眾為了抗疫付出的犧牲太大了,現在局勢好不容易穩定下來,自然容不得再承受任何不必要的風險。另外,把年幼的孩子扔到國外讀書,也是令大多國人難以接受和理解的!因為孩子受所在地的成長環境和文化生活長期影響,未來無論在文化認同還是情感歸屬上,必然會更親近或習慣於他所成長的那片土地。這些孩子將來長大後,選擇移民的必然成大趨勢。以國內資金培養更有可能流失的學子是國人不願接受的,所以國人在情緒上非常牴觸孩子低齡化留學現象。

    如果不考慮民眾情緒,一旦出現任何意外疫情,必然引發社會矛盾問題,不利於國家社會穩定和安全。所以,這些家長們也必須理解民眾的擔憂情緒和國家的難處。

    選擇是自由的,假如留學生家長們不願花這個錢。也可以選擇飛往英國,親自去貼身照顧自己的孩子。雖然英國的整體疫情不太樂觀,但還不至於到非死即生的境地。只要有更細心的父母陪在身邊,管控好孩子們的活動安全範圍,給予孩子們情感與飲食上的精心照顧!也必然能夠安然度過疫情危機,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回國才覺得安全。

    孩子的路都是家長選的,他們年齡小是無辜的,危機面前應該得到保護,這麼小把孩子送到國外,所以首先應該承擔責任的是這些家長。

  • 13 # 渝捷

    我也說幾句。有位網友說的對,首先要把概念搞清楚,小學生何談留學,就是家長藐視國內的教學水平送去國外讀書的學生,既然如此,什麼樣的後果這些家長都應該自己承擔,你們能放心讓那麼小的孩子去異鄉他國,想必就應該有出現意外的承受力!所以不能責怪任何人,更別說廣大網友有什麼仇富心裡,也更別說不同情孩子們,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這就是上天對你們不信任國家的一種懲罰,雖然可憐了孩子們!再說,你們的孩子是人國內大眾是不是人,萬一帶回病毒你們負得起責任嗎?都是人,要將心比心!非常時期,相信國家也會權衡利弊,一萬五千名,這得多大的運輸量得多少地方隔離得佔多少人力財力,這個帳必須算!

  • 14 # 好事吃瓜群眾

    拿著中國國際的孩子,自然可以回來,但需遵守以下兩點:第一,是自家出錢包機也好,還是組團包機也好,自己包機將孩子帶回來,相信小小年紀就能出國去讀小學中學的家庭也不差錢吧,所以你們就體諒下國家,自己解決交通的問題;第二,回國前、回國後,必須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做好的報備工作,到底目的地必須按照當地疫情管理要求行事,不得耍大爺,不得搞特殊化!做不到以上兩點就可以別回來了!

    再者,爹媽雖然是中國籍,但孩子已經取得英籍的,您的孩子是英國人,請遵照英國的政策措施進行防災避災,在家做好自救工作,不要往中國跑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同胞還顧不過來呢,您的外國孩子來了我們也無暇顧及,為了不浪費您的時間,不增加您患病風險,還是別折騰了!

  • 15 # 映日果子魚

    誰有本事誰回,不能什麼事情都要國家出面。英國的小孩接回來了,那成年人憑啥不接呢,那英國的接了,其他國家的為什麼不能接呢?留學生接回來了,那華人華僑為什麼不能接?那都接回來了,疫情可能產生很多難民,咱們要展現大國風範,也要承擔大國責任吧,那接受一部分難民是應該的吧?那哪天日本滑倒海溝裡去了,咱們人道主義要幫忙解決日本人的生存問題吧?那要是美國的黃石公園火山爆發了,美國無法居住了,咱還要接美國人來住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群目光短淺的傢伙,現在就是考驗自己本事的時候,為了你以後利益現在的風險是你自己必須承擔的

  • 16 # 路過man

    那些小不點害怕情有可原,去或者不去,回或者不回,小孩決定不了。沒必要成年人指責小孩[捂臉][捂臉][捂臉]

    那些家長倒真的不可理喻,先不說他們把那麼小的屁孩扔在國外的動機,單論這次全球疫情,我支援提出家長到英國陪伴孩子的舉措,這跟仇富沒關係,因為我不窮,也有親人在國外。

    理智的分析,讓小孩來回折騰,家長在國內等候,本身是自私還是愛?自己悟;小孩免疫力低,坐那麼久飛機,獨自坐各種交通工具回國,就不怕路上感染?上升到為祖國添麻煩,什麼包機之類,那麼那些成年華僑也要回來,還包機嗎,這樣真的合理?家長免疫力高,主動前往不行嗎?讓孩子孤獨無助時,父母從天而降的意義難道不是更好嗎?在英國宅家和在中國宅家有啥區別?

    如果為了回國免費,就免了。回國並不免費,請參考相關法規,哪怕有也得滿足條件,就不贅言了[捂臉][捂臉][捂臉]回來隔離14天全國一視同仁,並不對哪個歸國華僑網開一面,別自我提高,看看那個奔跑吧梁女人就知道了。那麼疫情後再回英國,英國是否接受還是個謎,難道又要求大使館出面協商?別把自己當巨嬰好嗎?

    所以,自己衡量,自己做出得決定只能自己負責。

  • 17 # 糊獨

    中國住英國大使已經給他們聯絡好了託管機構,英國方面也答應解決好這個問題,國家已經為他們的愚蠢做了應該做的一切,希望你們就不要沒事找事再給社會添亂了。武漢疫情裡的醫護人員兩口子都去了前線就一個10來歲的孩子在家,當有人問你害怕嗎?小孩帶著哭腔怯生生的說“”就是有點孤獨”。他們都可以你們還有大使館管著怎麼就不行了?難道你們是超級國民嘛!

  • 18 # 庭院秋趣

    被父母送到國外的未成年留學生,在英國連讀居住十年,就可入英國籍,成為大不列顛的子民,這就是孩子那麼小遠離父母的真實原因。

  • 19 # 感動時代

    實話實說,對於這些身處英國的小留學生該不該回國避難的問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國內民眾應該都是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兩難境地——畢竟,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畢竟,現在英國的防疫工作確實不怎麼樣;畢竟,我們國內的疫情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是,我們自動裹足、連去商場買東西都只能緩一緩的時候,你們在哪?我們整天蝸居在家,抱著“不出門就是為國家作貢獻”的時候,你們在哪?我們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就為了少損失一套防護服而整天不吃不喝,讓我們陪著流淚的時候,你們又在哪?

    總之,我們國家有難的時候,你們在哪?當然,我們沒有忘記,你們確實是中國人,確實是我們的同胞,但你們有盡到同胞的責任嗎?

    鑑於上面的、也是大眾的看法,我認為你們包機從英國回來沒有問題,費用必須全部自理,國家沒有欠你們的,我們大家都沒有欠你們的。

    並且,你們一下飛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防疫人員的安排,必須不折不扣地先行隔離14天,而且費用自理;如果你們有些人確診了,醫治費用必須完全自理,不能由全體人民為你買單。

    其實,你們的遭遇我真的很同情!或許,你們不回來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試想想,一路的奔波,搞不好還被傳染,費用還昂貴,值得嗎?只要你們在英國也能在住處呆到,一樣會很安全的。

  • 20 # 人到中年了怎麼辦

    不是同情與不同情的問題,題主不要胡亂指向。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是基於什麼,不用我說大家都很清楚,現在讓幾萬人亂跑,是有悖於前期工作的基本理論的。要接回這些人勢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對於國內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大的壓力,也增添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國人已經連續兩個月不上班了,學校已經延遲一個半月沒有開學,不能讓全國十幾億人來陪著他們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禁止原始股東減持,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想上市?試問上市是為了融資還是為了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