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端美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伊朗難分伯仲,確實實力差不多。但畢竟30多年過去了,變化不可避免。伊朗伊斯蘭革命整整40年了,他們導彈技術從無到有,艦艇製造從無到有,無人機、坦克、榴彈炮等有著完整的軍工產業。做為石油國家,有錢買一些高精尖武器。《伊核協議》就是讓伊朗放棄鈾濃縮活動,擔心它發展核武器。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被聯合國軍打出去以後,一直遭到國際制裁和禁運,還給它劃出禁飛區,12年以後的2003年軍事打擊薩達姆武裝就顯得非常輕鬆,讓戰忽局局座預測笑話百出。

    現在伊朗的實力比較強,美國不打算直接動手。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可能會不斷加碼,削弱戰略對手能力是常識。今天開始的在阿曼灣伊朗、中國、俄羅斯聯合軍演,恐怕美國恨得牙癢癢。

    伊朗是美國的死敵,有歷史的淵源,有現實的利益衝突,還有伊朗政教合一的體制讓雙方敵對沒有和平化解的機緣。

    伊朗是歐盟的牌,也是俄羅斯的牌,中國在波斯灣有石油安全利益。伊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安全的,就看承受制裁的能力。

  • 2 # 鵬宇財經

    眾所周知,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和伊拉克交情還是非常好的,畢竟對美國來說,能夠讓美國不受到一點傷害還能獲得利益,這是一件非常較好的事情,不過伊拉克的損失是非常慘重,但是後期透過石油出口經濟快速得到了提升。

    薩達姆和卡扎菲是公然反美的兩個領導人,這必然會引起美國的不滿,而且薩達姆和俄羅斯的關係越走越近,令美國非常不爽,這才發動了科威特戰爭,不過為什麼薩達姆卻沒有直接給一舉拿下伊拉克,而是在2003年再次發動了侵略。

    美國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強大的,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航母的國家,11艘核動力航母,伊拉克戰爭就出動了4艘,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而且美國也非常善於利用心理戰和輿論戰。

    從根本上讓伊拉克人民反對薩達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能夠不戰而勝,令人唏噓不已。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伊拉克與伊朗,在兩伊戰爭期間,的確是實力相近的。但是伊朗與伊拉克的國情不同,對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不同,因而造成了兩國當下的巨大差距。

    <一>,關於伊拉克。

    1,伊拉克脫離英國殖民者,取得獨立國家地位,這事本就有美國插手的因素。

    2,伊拉克薩達姆政府,原本就是由美國一手扶持的。甚至薩達姆總統登上寶座,也有美國暗中運作的因素。可以說伊拉克的方方面面,都被美國徹底劇透了。

    3,薩達姆政府,大搞小集團政治丶家族政治、本位主義。以一家之力丶一族之力,凌駕於絕大多數伊拉克人之上。因而不得人心。

    4,薩達姆政府,沒考慮過自力更生的問題,伊拉克的技術,主要工業產品、主要武器丶教育、資訊丶基礎設施建設……,都依賴西方。一旦西方對其全面封鎖,伊拉克將不堪一擊。

    5,薩達姆政府,自大貪婪。不但對西方不恭順,而且還妄想吞併整個阿拉伯世界。

    總之,薩達姆政權,就是一個無知自大的土豪政權,一旦掌握其命運的西方,對其發動打擊。伊拉克薩達姆政府是不堪一擊的。

    <二>,關於伊朗。

    1,當今伊朗政權,始於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的“伊斯蘭革命”運動。

    2,當今伊朗政權,並不依附於任務外部勢力,其國內方方面面,都不受控於外部勢力。

    3,伊朗政治,採用的是民選制度,各個階層的訴求,都可以自由表達,即便是某階層的訴求,得不到滿足,但是至少也能讓社會了解其訴求。

    掌控伊朗的宗教機構,也是採用的民主集中制,不是哪一個家族、哪一個小集團的私人領地。

    伊朗社會雖然也是矛盾叢生丶問題超多,但是伊朗社會的向心力很強,伊朗的國家凝聚力很強。

    4,伊朗由於長期遭受西方的圍堵和制裁,因此伊朗被迫走上了自立更生的道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伊朗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一個在各方面都不依賴外部勢力的中型強國。

    5,也許是西方的強力打壓所致,也許是伊朗有自知之明。總之,伊朗對外政策,十分穩重,從不狂妄自大,從不做過於出格的事情。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獨立自立、方方面面不被外國掌控,是伊朗與伊拉克的本質區別。兩國在兩伊戰爭時期,只是軍力相近,但是底色不同。即便當時的薩達姆政權不觸怒西方,沒有波斯灣戰爭。時至今日,伊拉克也會不如伊朗強大。沙特就是典型案例。

    美國打敗一個被美國劇透的伊拉克,是很輕鬆的,能取得猶如神話般的勝利。但是要打敗一個不被美國操控的伊朗,顯然要花費很大的氣力。

  • 4 # 魚磊衛靜

    我的看法:

    一、當時的美國處於全盛時期,而現在的美國己經相當虛弱了。

    1、當時,剛剛是蘇聯解體十年,美國國力和全球影響力處於全盛時期,打了阿富汗後,再打一小國,沒有多大問題。並且,當時歐洲主要國家基本上都支援,不乏參戰國家。當時美國也列的是實戰姿勢。

    2、而現在的美國是在不到二十年,一是經歷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的戰爭,以及反恐戰爭及之後的民間抵抗消耗。二是經歷了2008年爆發的經濟危機,長期難以走出困境。三是歐洲國家開始覺醒,離心離德,基本上不支援的狀況。這時的美國己基本上無力大動干戈了。

    二、當年的伊拉克在國際上是寡助,而現在的伊朗可是多助

    1、當年的伊拉克,尤其是薩達姆幾乎為獨夫寡人。一是薩達姆透過復興社會主義民主黨上臺之後,充當美國代理人,在八十年代與伊朗打了八年兩伊戰爭。雙方消耗都很大,都稱勝利。

    二是兩伊戰爭後,薩達姆野心膨脹,以為可以稱霸中東了,迅即侵入科威特(美國勢力範圍)。迅速引起國際社會普遍聲討。美國與英國等十餘個國家組成聯軍,兩個月打敗伊拉克,共半年結來戰爭。

    三是薩達姆個人野心急劇膨脹,在國內大搞家天下。使民眾與薩達姆和復興黨矛盾激化,復興黨與薩達姆家族離心離德。

    四是國際社會普遍與薩達姆不和,加之,俄羅斯當時處境艱難,國力不濟,還正在國內與車臣打的不可開交,根本無假顧及伊拉克。中國當時國力又正處成長期,加上伊拉克對中國在戰略上關係不大。歐洲主要國家又未看出美國打伊拉克的深層用意。大多還不同方式參與和支援美國。

    2、現在的伊朗卻是多助。一是伊朗趁美國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戰爭之機,在中東迅速擴張勢力。中東不少勢力,幾成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分支。

    二是伊朗有伊斯蘭什葉派等派別的堅定支援,還有美國己與伊斯蘭各派關係很複雜了,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伊斯蘭都支援或同情伊朗。

    三是伊朗與俄羅斯是重要的戰略盟友,伊朗又是俄羅斯在中東剩下的幾個戰略盟友之一,其地理位置也幾乎成了美國封鎖俄羅斯的最後堡壘之一。

    四是中國與伊朗有著重要的貿易關係,伊朗石油是中國能源的重要支撐。

    五是在石油等貿易上,伊朗對歐洲許多國家太重要了。況且,歐洲主要國家已覺醒,在不同程度反對美國對伊朗的行動。

  • 5 # 木春山談天下

    伊朗和伊拉克其實兩個國家還真是兄弟,本來就應該好好相處,只是造化弄人,讓他們難以完全成為同路人。

    他們是全球什葉派人口比例最高且最多的兩個國家。

    伊朗什葉派占人口90%,伊拉克是70%。全球大部分什葉派,都在這兩個國家生活。

    相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意識形態,使得這兩個國家應該有很多共同語言。結果1979年伊朗出了個霍梅尼,對外奉行什葉派全球主義擴張計劃;

    1979年伊拉克出了個薩達姆,他是伊拉克的少數派——遜尼派,正看不上伊朗呢,還能允許伊朗擴張到自己的頭上?

    所以雙方就打了起來。

    當年之所以兩伊戰爭能打8年,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彼此實力還真是差不多。霍梅尼當政前,伊朗在全球GDP排名是18位,伊拉克則號稱是中東小霸王,甚至薩達姆都著手秘密建造核反應堆。

    但是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雙方都元氣大傷。

    伊朗的政策是休養生息,而薩達姆還是不知悔改,繼續得罪鄰居。2年後入侵科威特,引發了阿拉伯兄弟反目,給西方勢力介入提供了口實,聯合國也不答應。

    於是聯合國和西方的懲罰措施就來了,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經濟則一落千丈,想休養生息都沒辦法了。伊拉克的實力迅速下降。無論在軍力還是在政治影響力或者經濟實力上都出現了斷層。

    特別是西方還透過戰爭再次教訓了伊拉克。而這僅僅在兩伊戰爭3年後。伊拉克雪上加霜。

    到2003年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時候,伊拉克已經被封鎖和限制了十多年,經濟早已經沒有當年的富庶了,軍事實力也就相當於兩伊戰爭時候的水平。

    別說經不起美華人的打擊,就是伊朗人2003年要再和薩達姆打一仗,估計伊拉克都堅持不了多久。

    也就是說,伊拉克在小布什發動戰爭前,實力和伊朗都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了,所以美華人短短几個月就蕩平薩達姆政權,這就沒什麼值得吃驚的了。

    可見,薩達姆的問題,完全是自找的。

    他接手統治下的伊拉克,本來還不錯,但被他弄得實力大減,民族和教派矛盾非常尖銳,以至於至今還受到當年問題的拖累。

  • 6 # 鎮浪1054355145656

    伊拉克和伊朗地理環境有極大的區別,伊拉克一馬平川,現代化戰爭最討厭的是多山區地段,所以對伊拉克可以發揮機械化的優勢,而且對空軍打擊也起到無隱蔽的攻擊,對導彈打擊起到完美的發揮,地面部隊隨著坦克的前進所向披靡。所以伊拉克在強大的美軍面前束手無策,在幾天之內被攻破陣營敗下陣來!

    而伊朗山地偏多地形複雜,再加上伊朗與美軍多次交手,有著一套對付美軍的手段和俄羅在背後的支撐,所以美國一方面經濟面臨困境,另一方面不敢直接動武,怕拖入戰爭泥潭。所以只能扒在別人家門口大吠,先嚇唬再見計行事,可是卻碰到個刺頭兒不肯認輸,所以搞得美軍進退兩難,難下臺階!

  • 7 # 小柳聊聊兵

    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確實有好多相似之處,比如,這兩個國家都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伊拉克的什葉派佔到全華人口的70%,而伊朗什葉派人口高達90%,本來伊朗和伊拉克就應該是一對好兄弟,只是因為,伊朗在1979年,出了一個什葉派的霍梅尼,而伊拉克也在同一年,出了一個遜尼派的薩達姆;

    而薩達姆在美華人的挑唆之下,終於忍不住與伊朗爆發了兩伊戰爭,直到兩伊戰爭結束之後,伊朗於伊拉克兩國都是元氣大傷,霍梅尼推出的政策是休養生息,而伊拉克的薩達姆卻野心膨脹,打起了鄰居科威特的主意,並在兩年後正式入侵科威特,對於薩達姆的貪婪,美國也看不下去了,於是,拉上了眾多盟友,對伊拉克的薩達姆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史稱“海灣戰爭”;

    由於受到了美國的重創,使得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經濟 一落千丈,本想著戰爭結束之後可以休養生息,可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依然對伊拉克實施者長期的經濟制裁,這也使得伊拉克的綜合國力急劇下降,直到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綜合實力,僅相當於兩伊戰爭爆發之前的水平,而伊朗透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2003年 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能夠10多天時間,就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推翻的真正原因,畢竟,當時的伊拉克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軍事領域。都已經無法與伊朗相提並論,這一切,都是因為薩達姆的貪婪所造成的。

  • 8 # 孟長法

    一個一世,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主體就是團結,如果不團結在有什麼有端武器,也無有,天時地利人和,就是中國從古至今的古言,沒有這麼多為什麼,團結就能打敗一切,能克服一切。

  • 9 # 不正經的軍棍

    兩伊戰爭時期,伊朗和伊拉克的實力差不多,甚至一度伊拉克還是佔據著上風的。伊朗和伊拉克相比,無非就是人多地盤大,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比伊拉克強的。伊朗這個國家,當年也就是和伊拉克打個平手。而同樣,伊朗當時很強麼?伊朗就是個高手麼?伊朗當時的軍隊,也是美國給組建的。當時的伊朗和伊拉克,在世界上的軍事圈裡面,在美國面前,就是兩個臭棋簍子,大號臭棋簍子。

    兩伊戰爭就是現代軍事上的一個笑話,兩邊的裝備是非常先進的,戰機是F14、米格29,導彈什麼的是飛毛腿山毛櫸這些東西,還有T72坦克。這個火力,在當時世界上也算是非常不錯的。而最主要的一點是,這兩邊就沒有一個會打仗的,整個中東,也就以色列會打仗。他們不會打仗,體現在哪呢,他們握著那一堆先進武器,打了一場一戰級別的戰爭,就咱們對越作戰也沒像他們那樣打了。刺刀衝鋒、毒氣戰、塹壕戰,就是這樣一個級別的。導彈襲城、空中突襲,他們都玩的一塌糊塗,情報不明訓練不足,都充分的體現了。

    而美軍不一樣,海灣戰爭這會兒的美軍已經完美的轉型了,從越南戰爭結束,美軍一大票新式武器全都裝備部隊了,作戰理念也變了。相比於之前,美軍裝備上整整提升了一個時代,而隨著裝備的提升,適應裝備的新式作戰理念也應運而生了。當年,越南還能用米格21和美國F4、A4打一下空戰,到了伊拉克就完全行不通了,前期還能打一下,後期乾脆掛掉了。美軍又裝備了F117隱身戰機,雷達上壓根就看不見,看不見你咋打?

    美軍又有電子戰資訊戰,直接切斷了伊拉克軍隊的聯絡,切斷了伊拉克的訊號。當時巴格達上空的防空炮防空導彈打的跟煙花一樣,看的熱血沸騰的,結果呢,還真就是煙花,他壓根就打不到人。這就說明啥問題了,武器裝備上已經拉開了巨大的代差了,產生代差之後,這個戰鬥根本就沒法打,武器裝備是取勝的重要支柱,伊拉克再怎麼也無法去對抗。

    當時的伊拉克是這麼個情況,換成當時的伊朗,同樣是這樣的情況,這哥倆充其量打個平手。美國當時打伊拉克是什麼樣子,當時打伊朗就是什麼樣子,這是1+1=2的道理。如果換到了現在,伊朗近些年被美國封鎖,他的進步遠沒有美國的進步大,也沒有美國快,就看他還在死撐著巴列維時期購買的F14,就看他那1500噸級的驅逐艦,他也進步不到哪裡去。這也是個1+1=2的道理。

  • 10 # 談笑觀察室

    美國還沒有對伊朗動手,怎麼知道就一定難打呢?說個玩笑話。美國現在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手,確實是忌憚伊朗的軍事實力,而打擊當年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美國兩次戰爭都用了不到兩個月(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首先說說地理因素,伊拉克南部臨海,往北全是一望無際的幼發拉底平原,地理因素對戰爭的影響是很大的,參考阿富汗戰爭容易得知,平原地帶非常適合空軍和陸軍裝甲部隊、陸航部隊推進,伊拉克就是這樣,幾乎完全無法抵抗。而從戰爭雙方來看,伊拉克戰敗是必然的,伊拉克沒有完善的空軍和海軍,只有號稱世界前幾位的陸軍裝甲力量,然而在前期伊拉克被美國海軍和空軍就幾乎打廢了,美國陸軍登陸後,阿帕奇更是對T72移動打靶,伊拉克軍隊到處都是報廢的、殉爆的坦克,伊拉克空軍戰機被薩達姆藏在了北邊的沙漠裡,這完全是一場不對稱戰爭。伊拉克這邊人心也是主要因素,庫爾德人早在戰爭開始以前就和美國背地裡聯絡,在戰爭中後院著火是一種什麼後果,伊拉克人民對於薩達姆獨斷專行、四處開戰也早已不滿,人心崩塌比軍隊崩塌更加可怕。

  • 11 # 恢復新北京共識綠色引

    你外行人說外行話,伊朗是中東第一強囯,伊拉克在中東是號稱強大實際武器落後沒法跟伊朗比,更沒法比是伊朗是山地,地形象阿富汗一樣易守難攻卻有四個阿富汗那麼大,而伊拉克只是沙漠建起的平地,無險可守美國當然敢欺負,但也元氣大傷、美伊戰爭後美國就一直走下陂路,要是打伊朗美國打到崩潰解體,伊朗雖會大傷元氣但囯家原班人馬還在,囯家還在決不會象伊拉克那樣。

  • 12 # 存在1857

    很簡單,伊拉克己經背制裁十多年了,還有:聯合國:什麼人,查什麼,其實多是西方間諜,將伊摸的一清二楚,所以……

  • 13 # 墨琛1

    仔細研究美國的每一次戰爭,我發現美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狼的特性,硬的避軟的吃,儘可能的把戰場放的離美國本土遠一些,伊朗、北韓這樣的國家雖然實力不行,但凝聚力非常強,所以美國更多的是用制裁,他輕易不出手。伊拉克和敘利亞則不同,美國都用以自己為首的多國部隊,很像群狼作戰,而他自己就是狼王,他的情報掌握的很多很準,也就是知彼知己,然後再培植這些國家的反對派勢力,讓你內憂外患,找準機會開始下手,用他們那些先進的武器以及先進的戰術三下五除二快速取勝,他們最不願意與對手纏鬥,以免陷入看不到勝利的戰爭泥潭。

  • 14 # 韓榮勝864

    內鬥是伊拉克潰敗的根源~每個民族每過幾十年最好認認真真做個自我檢查,吐故納新,不懈進取~使自己在輝煌的路上越走越遠。

  • 15 # 遠山344

    說伊拉克和伊朗實力差不多是誤解。實際上,伊朗比伊拉克實力大多了。美國之所以輕鬆打敗伊拉克,卻對伊朗投鼠忌器,主要原因就是伊朗的綜合實力,實非伊拉克所能相比的。

    一,從國土面積和人口,伊拉克比伊朗差遠了。伊拉克國土面積為4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僅50公里。伊朗國土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800多公里。伊拉克人口僅為伊朗人口三分之一左右。

    二,伊拉克主要以平原為主。伊朗是高原山地相間。從軍事上看,伊拉克是易攻難守,而伊朗是易守難攻。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飛機和坦克無處藏身,甚至埋進沙漠裡,剛開戰就被美導彈給摧毀了。

    三,伊拉克民族矛盾比較突出,尖銳。其什葉派佔大多數,但統治高層卻是遜尼派,庫爾德人佔比兩成。可以看出反對派力量很大的。伊拉克戰爭中,共和國衛隊不戰而潰,就是民族矛盾的結果,美國利用了這個矛盾,成功收買了伊部隊。而伊朗一半左右人為波斯人。什葉派佔大多數。

    四,或有人說,伊朗綜合實力比伊拉克強,為何在兩伊戰爭中敗給了伊拉克?表面上看,兩伊戰爭伊拉克是勝者,實質上是兩敗俱傷。伊拉克之所以略勝一籌,全仗美國的支援,以及阿拉伯陣營的支援。

    五,兩伊戰爭後,伊拉克雖頂個勝名,但元氣大傷,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均遭重創。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也是乘虛而入。而伊朗經過這些年養精蓄銳,發展很快。特別是在導彈方面發展突出,而且軍事產業自主化。同時引進不少先進軍事技術和裝置。

    六,伊拉克應對美國沒有殺手鐧,唯一的核武器還棄了,玩常規戰爭無疑以卵擊石。伊朗核武器雖不成形,卻令美國如鯁在喉,導彈火箭彈炮艇等也不是擺設,而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威懾,也不可小覷。

    七,更重要的,伊朗有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的力挺。海灣戰爭戰爭,伊拉克可是孤家寡人應對美國的。

  • 16 # 退休後時間

    現在的美國與伊朗對峙和當年美國與伊拉克差不多,但事實證明,大家高看了伊拉克,如果事情繼續發展,伊朗與伊拉克差不多。

  • 17 # 超哥侃古今

    巴比倫帝國以後,兩河平原壓根就沒有過獨立國家。伊拉克和敘利亞都是現代硬扯出來的國家。而伊朗帝國雖然幾經滅國。但和純粹不存在國家概念的兩河平原比,國家觀念強多了。歷史上兩河平原是人儘可欺。而能欺波斯的都是世界上排的號的大帝國。

  • 18 # 侯希軍

    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號稱有百萬雄獅,幾千輛裝甲部隊,上千枚飛毛腿導彈,號稱是海灣地區第一軍事強國,其實薩達姆政權展示的這些實力,只不過是外強中乾。

    因為伊拉克所有的武器基本都是進口的,哪怕突擊步槍的子彈基本作戰裝備都依賴進口,只要國際一封鎖,伊拉克軍事實力就不行了。

    而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就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能滿足國內軍隊武器的需求,伊朗伊斯蘭政權成立後,完整的保留了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工業。

    現在的伊朗工業體系,不但能生產最基本的武器,還能生產比較尖端的飛機,坦克、火箭和導彈,伊朗在戰時可以面對封鎖,這是薩達姆政權不能比擬的。

    其次,伊朗領土很大,擁有強大的戰略縱深,而且大部分的地形是高原和山地,境內植被茂密,戰時可以規避美國戰略轟炸。

    由於伊朗地形複雜,任何先進的攻擊性武器打擊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美國不敢貿然對待伊拉克那樣,發動對伊朗的攻擊。

    最後是,伊朗民心很齊,儘管伊朗也有反對派,但是由於宗教關係使各民族非常團結,不論是波斯人,阿賽拜疆人、庫爾德人,他們都視為伊朗為祖國。

    而薩達姆時期國內矛盾深重,遜尼派和什葉派水火不容,兵戎相見,不用美國打,自己就亂了,而伊朗如果面對美國入侵,伊朗人民降同仇敵愾!

  • 19 # 烽火戲佳人520

    說那麼多都是虛,最重要就是核武沒有真正研發出來,哪怕能達到98年巴基斯坦核武水平,你看老美敢不敢打個有核國家

  • 20 # 相忘江湖71941665

    伊拉克和伊朗的實力還是有差距的。首先無論冟在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方面,伊朗都對伊拉克佔據優勢。其次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憑藉著石油財富和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伊朗奠定了工業體系的基礎,因此才使今天的國防工業具備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且當時的伊朗裝備了大量先進的美式裝備。而伊朗在兩伊戰爭中之所以表現的如此糟糕,是伊朗政權發生更替後,由於對軍隊的"清洗"原因,嚴重的剝弱了伊朗的戰鬥力。還有就是伊拉克大規模的使用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朗因長期遭受國際制裁經濟已經陷入崩潰邊緣。

    要說美國打擊伊拉克那麼輕鬆,也是有特殊原因的!

    首先是伊拉克不同於伊朗多山脈的地理位置優勢,而伊拉克是平原地區,這正好發揮了美軍的強項,因為美軍的強項就是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展開大規模,大縱深的機械化做戰。加上伊拉克已經喪失了制空權,所以面對已經開啟資訊化做戰時代的美軍,伊拉克軍隊是像"瞎子一樣",除了只能做"困獸猶鬥,胡打亂撞"的反擊之外,也只能接受處處被動挨打的命運。加上美國重金對伊拉克重要將領的收買和策反,更是加速了伊拉克失敗的命運!

    其次就是美國戰勝伊拉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就損失慘重,國力受到嚴重削弱。在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外匯儲備由戰前的370億美元,一下淪落為欠外債700多億美元的困境同時,包括軍費,經濟損失等達到了驚人的3500億美元,更為致命的是,戰爭讓伊拉克的經濟倒退了20一30年。

    兩伊戰爭結束後,不注重"休養生息"治國方略的薩達姆政權緊接著又挑起對科威特的戰爭。可是這場戰爭,薩達姆政權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陷入美國設計好的圈套中。這不僅使薩達姆政權在國際上陷入孤立境地同時,也給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提供了絕佳的藉口,以此為藉口發動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海灣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出兵為43萬人,其他國家出動總兵力為50萬人。伊拉克在西方"百萬大軍"的打擊下,又更近一步的削弱了美國的綜合國力。

    然而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伊拉克頭上。其在海灣戰爭的"創傷"沒有得到及時醫治的情況下,伊拉克又迎來了被制裁11年的"痛苦歲月"。這次的制裁使伊拉克徹底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不僅進一步惡化了伊拉克的經濟,因為因再也無法更新,進口先進的軍事裝備,因此伊拉克的軍隊實力再次被削弱,同美軍的對比也只能用天地之差來形容了!

    等到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經過兩伊戰爭,海灣戰爭,11年制裁重創的伊拉克,已經陷入"人心煥散,軍無鬥志“的困境和絕境中,因此薩達姆政權推翻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了。所以說,美國打擊伊拉克真的不顯那麼輕,是經過13年的時間,才徹底把薩達姆政權打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劉老根》有沒有讓你覺得討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