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魚兒的歌聲
-
2 # 小魚和大家一起學歷史
腐朽的封建制度,沒落的清王朝無疑是主要原因。碰到一個目光短淺的老太婆——慈禧,無疑是壓垮李鴻章和北洋水師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什麼說封建制度一點不行呢,因為它只代表一少數人的利益——地主階級。為什麼說慈禧短視呢?為了自己一己私慾,將吉野號拱手讓給日本
-
3 # W天道酬勤
腐敗的清政府葬送了北洋水師,當然翁同龢和李鴻章不和也有一定關係,罪魁禍首還是清政府,都把錢用到慈禧壽誕上了
-
4 # 顫動的丹田
李鴻章,近代中國第一設身處地放眼世界大官,看了很多,明白的很少,用了很多,有用的很少,內戰成績喜人,外戰百無一用,裱糊匠還是裱糊匠。
北洋水師幾乎什麼都缺,作為一個最重要武裝力量的具體負責人,如果手中物資不能支撐起一場戰爭,你必須要設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那就要向上面反映,爭取上級支援,如果還是無效,就要陳說厲害,讓最高決策層明白不能打,打就要打贏。可是,他似乎只滿足於擔任個這在當時頗為光彩又收入豐裕的官僚而已。
想想也是令人慨嘆,甲午戰爭中的大清軍隊不外乎那些湘軍系淮軍系,將領也全部憑戰功提拔,曾文正和李少荃的這些精英們,以前對太平天國和捻軍的那種意氣風發、捨生忘死的精氣神,真正用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的時候,又跑哪兒去了?
-
5 # 薩沙
有些學者,不懂裝懂,胡說一通。
有人說,日本人明知道北洋水師比自己強,還去決戰。
試問,日本人是智障?
天底下有人主動去侵略比自己強的國家?
犯賤嗎?
而且,既然日本人敢於挑戰自我犯賤,為什麼要等到1894年,而不提前一些?
實際上,日本人做過反覆的評估,確認聯合艦隊已經可以以微小損失徹底打敗北洋水師以後,這才發動侵略,還主動要求決戰。
誰埋葬了北洋水師,就是腐朽的滿清,而不是某一個人,也不能說是慈禧太后。
海軍發展叫做百年海軍,是有一個漫長、持續的投入過程,也是一個龐大的體系。
海軍的強大,絕非隨便購買一些先進軍艦就可以的。
大家看看阿根廷,在馬島海戰時候空軍是相當強大的,可以和英軍一度殺得難分難解。
然而,今天阿根廷空軍攻擊機都是螺旋槳的了,戰鬥機奇缺,被迫將40年前用的超級軍旗二手機從法國買回來。
為啥?阿根廷完全是靠出錢買來的空軍。
只要你沒錢繼續購買和升級戰機,阿根廷自然完蛋了。
道理也是一樣。
北洋水師其實是靠花錢買了一支水師,當然日本聯合艦隊開始也是這樣。
但關鍵在於,日本海軍的投入是持續的,而北洋水師的投入很快就因為政治腐敗、財政枯竭、派系鬥爭等等停頓了。
雙方在黃海海戰爆發之前,北洋水師已經6年沒有購買過一艘軍艦。相反,日本聯合艦隊有6艘主力艦是在這6年內購買的新式戰艦,有的在戰爭爆發前當年才服役。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概念?
當時聯合艦隊只有8艘主力艦,其中6艘都是剛買的。
如果說,這是在海軍科技停滯的時候,似乎也不太要緊。
然而,當時恰好是海軍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
日本艦隊中口徑火炮幾乎全部都是速射炮,而北洋水師一共只有3門速射炮。
結果海戰中,雙方炮彈投射量是1:20,也就是說北洋水師開1炮,對方開20炮。
這種情況下,北洋水師如果不輸,就是活見鬼了。
那麼,為什麼6年內北洋水師不去購買新軍艦,甚至不去升級武器呢?
這就是滿清的複雜內部問題,這在當時是完全正常的現象。
-
6 # 歷史名將錄
最大的原因是,清朝朝臣為了消弱李鴻章,不惜消弱北洋海軍的實力。因為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興辦廠、練新軍,在一部分的滿清權貴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李鴻章兵權益重,不可不防。1888年北洋水師的軍費投資就越來越少了,海軍也只是他們各自政治上的籌碼,有誰真正是為海軍的發展考慮?另外的原因,北洋水師自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不良習氣嚴重毒化。當時的《北洋海軍章程》有規定,總兵以下各兵員,不管什麼時候都要住船,不準建衙,不建公館。而事實是大部分人都是住在岸上。即使是北洋海軍統帥的李鴻章,也對這種視軍紀章程為兒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對日宣戰前一日他才急電丁汝昌,官兵連夜住船,不準回家。還有,不管是一船的管帶還是下面的官兵,都有宿娼的風氣。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打贏呢?
而且戰爭一開始,日軍還在有效射程外清兵就慌張開炮,定遠艦指揮劉步蟾首先發炮,非但未打中目標,反而垮塌前部搭在主炮上的飛橋,丁汝昌當時就從橋上摔下受了重傷。這一炮就先北洋艦隊失去了總指揮。在這種關鍵時候,竟然也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揮,這艦裡當時就還有兩位總兵。除去以上原因,開戰時間段,有大部分的官兵不辭而別逃走,致使士氣大減也是戰爭失敗的原因。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恐怕真的不能簡單歸結到某一個原因或某一個人的身上,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才導致這場戰爭的徹底失敗。
-
7 # 老梁趣談古今
北洋水師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靜下心來回憶總結失敗的緣由,也是對丁汝昌、鄧世昌等先烈的紀念。
北洋水師,也叫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一支新式海軍艦隊,其主力軍艦全部購自外國,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這樣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艦隊,怎麼會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呢?總結其原因應該有三:
一、官場爭鬥是根本原因。北洋水師是由清朝大臣李鴻章一手創立的,因為爭權奪勢樹立了很多對立面。這些對手們為了打擊李鴻章,就將目光瞄準了他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當時任戶部尚書的翁龠禾就找藉口連續兩年停發了海軍裝備購置費。後來李鴻章的後臺恭親王失勢後,他為了籠絡滿朝大臣,答應削減海軍軍綱,其實也就是削減海軍實力。隨著軍費投資的越來越少,艦隊的戰鬥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艦隊腐敗是主要原因。朝廷腐朽,軍隊哪能一方淨土。當時的北洋軍艦實行“責任承包制”,各船管帶把下發的經費用作個人貪圖享樂,平時根本不去維修、保養艦船,甚至還參與走私,大小艦船也不作水戰訓練。讓北洋水師一直引以為傲的定遠、鎮遠兩艘戰艦在1894年接受檢閱時,兩艘主艦竟只有三枚炮彈。憑這樣的艦隊、這樣的戰備、這樣的實力去抵禦外強,哪有不敗之理?
三、指揮混亂是直接原因。北洋水師的總指揮是丁汝昌,當日艦逼近時,他立即下令各艦分段縱列,但定遠號管帶劉步蟾卻擺出個“一字雁行陣”,當與日艦交火時,戰鬥隊形又變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胡亂變動的陣形讓北洋水師隊形大亂,等到日艦繞到背解後時,北洋艦隊已不成形狀。兩軍相望,當日艦還沒行駛到射程之內時,劉步蟾不聽將令,率先打出第一炮!這一炮不僅沒打中日艦,反而震塌了主炮上的飛橋,總指揮丁汝昌被嚴重摔傷!仗還沒打,就把自己的總指揮給打下了臺。當日艦“吉野”號等4艘日艦冒險攻擊“定遠”號時,定遠艦連續發射的魚雷、炮彈居然只中了兩枚!儘管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英勇拼殺,終究孤掌難鳴,最後艦沉人亡。
這場中國近代史上最激烈的海戰歷時5小時,北洋水師沉沒了5艘戰艦,日艦重傷5艘,北洋艦隊的損失比日本艦隊大,但是北洋艦隊還保持著相當的戰鬥力。可是李鴻章卻被打怕了,不敢讓北洋艦隊出戰了,競把艦隊深藏在威海衛,坐待日寇來攻。第二年二月,日軍攻佔威海衛軍港,“定遠”遭受重創,“來遠”“威遠”“靖遠”等艦先後被擊沉,“鎮遠”“平遠”等6艘艦船和大批海軍裝備被日軍繳獲,丁汝昌服毒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是中國海軍、中國軍隊的恥辱,也是中華民族的恥辱。落後就要捱打,後人當自強。
-
8 # 不沉的經遠
應該說是清政府自身又腐朽不堪,又始終沒有對海軍有正確的認識,最終埋葬了北洋水師。
在海軍的投入上,清政府遠少於日本。討論這個問題前,首先對比一組資料:自1875年清政府籌議海防,決定組建北洋水師,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20年間北洋水師得到的海防經費共計2300萬兩。加上海防經費之外的用於和北洋水師相關的所有費用,像旅順、威海兩個軍港的建設,後期調入北洋水師的軍艦(含參加了甲午戰爭的廣東水師三艦)等等,清政府共計為北洋水師花費了
3796萬兩白銀。
這確實是一個大數字,不過日本僅在1886年至1893年這8年時間裡,就投入了7600萬日圓,約合5066萬兩白銀,超過了北洋水師20年的投入。如果考慮到日本一年財政收入大約在8000萬日圓左右,大約只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的66.7%,雙方對於海軍投入的熱情差距比實際金額更大。
如此巨大的投入差距,使得日本海軍的實力在戰前超過了北洋水師。這還沒算日本已經在英國訂購的富士級前無畏艦,如果再晚些開戰,北洋水師更沒法打。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財政緊張造成的。財政緊張部分是原因是因為清政府體量更大,雖然收入高於日本,不過開支也更大,所以能投在海軍上的資金就相對少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清政府不必要的開支太多,影響了海軍投入。
像清政府每年需要拿出幾百萬兩白銀來供養多達60萬的八旗軍和綠營,但是在清末這兩支名義上的清政府的正規軍早已腐化不堪,毫無戰鬥力可言。這幾百萬兩白銀養的無非是一群廢物而已,除了浪費寶貴的資金之外毫無意義。
此外為了維持自己所謂的面子,清政府也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像光緒大婚耗費白銀550萬兩,而當初購買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都不到340萬兩,這筆錢至少夠買3艘。還有慈禧修頤和園花的錢就更多了。雖然現在很多專家考證慈禧修頤和園沒有挪用海軍軍費,但是大量資金用於修頤和園以後,財政緊張,自然也不可能再增加海軍軍費了。
二則是因為清政府在海軍建設上始終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僅僅在遭遇威脅時才會考慮增加投入。發展海軍需要一個長遠的計劃和長期、穩定的投入,不過清政府對於海軍的認知非常膚淺,僅僅是因為列強大多從海上入侵,所以需要一支能威懾列強的海上力量。因此在清政府的海軍建設中,遇到危機才會臨時投入大量的資金髮展一下,一旦危機過去就停滯發展。
清政府正式籌辦海防,是因為日本入侵臺灣的刺激,而北洋水師的大發展,則是因為中法戰爭的影響。然而隨著北洋水師小有規模,危機也已經成為歷史,清政府就繼續過著歌舞昇平的日子,北洋水師的經費也僅限於維持了,在此後6年內除了從福建船政局調來一艘平遠外再無其他新艦。
相比下,日本的海軍發展從一開始就有一個規劃,以北洋水師為假想敵進行建設,並在甲午前實現了反超。
所以北洋水師的覆沒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清政府腐朽不堪,加上對近代海軍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對北洋水師投入不足,實力不如對方。
-
9 # 人生如戲923
眾所周知,日本的聯合艦隊打敗了北洋水師,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造船舫,致使鄧世昌的炮彈打不響!北洋水師就此銷聲匿跡。似乎事情很簡單明瞭,沒有任何疑問。可 是,史實證明,無論是經費還是 硬體裝備,北洋水師一點不比日本的聯合艦隊差,為什麼卻打了敗仗,徹底消失了呢? 以往的說法往往把矛頭指向動用了海軍經費的慈禧和清政府,但是有學者對此進行 了仔細的考察,作出瞭如下結論: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27年間,清政府一共投入海軍經費1億兩白銀,年平均300萬兩。
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26年間共向 海軍撥款9億日元,摺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毎年合計白銀230萬兩,日本政府的總投入 只是同期清政府投入的60%!就硬體裝備方面,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鐵甲艦方面,北洋水師與聯合艦隊的數量比是6:1,中國遙遙領先;非鐵甲艦方面,8:9,日本 略勝一籌。
“定遠”號、“鎮遠”號的護甲厚14寸,即使是“經遠”號、“來遠”號的 護甲厚也達9。5寸。日本方面,即使威力最大的“三景”號艦,也缺乏北洋艦隊這樣較大 規模的裝甲防護。而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綜合了英國“英偉勒息 白”號和德國“薩克森”號鐵甲艦的長處設計而成,各裝12英寸大炮4門,裝甲厚度達 14寸,堪稱當時亞洲最令人生畏的鐵甲堡式鐵甲軍艦,在世界也處於領先水平。
就火炮而言,無論大口徑火炮,還是小口徑火炮,北洋艦隊均佔優勢。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的火炮,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26 : 11,中國遙遙領先;小口徑火炮方面,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92 : 50。只有中口徑火炮方面,日本稍稍領先,中日比例是141 : 209。
就平均船速說,日艦每小時比中國艦快1。44節,優勢似乎不像人們“濟遠’’號後主炮5青形容得那麼大。清政府正是基於這種力量對比,才毅然對日宣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鉅額軍飽堆砌起來的一流的海軍不經一戰,原因何在?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隨著滿族中央政權的衰弱,漢族官僚李鴻章等人紛紛崛起。
清政府沒落的專制體制,由此而產生的腐敗政治,進而在軍隊中形成了不良風氣:置民族國家利益於不顧,曲意取寵,一味迎合,追逐個人利益。久而久之,國家民族和軍隊的事情就蛻變成為個人獲取利益的幌子招牌。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興局廠、練新軍,轟轟烈烈,在相當一部分滿清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
李鴻章兵權益盛,禦敵不足,挾重有餘,不可不防。因此,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不惜削弱北洋海軍。限制北洋海軍就是限制李鴻章,打擊北洋海軍就是打擊李鴻章。總理海軍事務大臣奕醇親王欲以海軍換取光緒帝的早日親政,會辦海軍事務大臣李鴻章則欲借海軍重新獲得一片政治庇廕。
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以後,軍費投資就越來越少。海軍只是他們各自政治角逐中的籌碼,誰還真正為海軍的發展考慮?此外,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當時 的《北洋海軍章程》有規定,總兵以下各官,皆終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館。
提督丁汝昌則在海軍公所所在地劉公島蓋鋪屋,出租給各將領居住,夜間住岸者,一船有半。 而作為高階統帥的李鴻章,也對這種視軍紀章程為兒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 到對日宣戰前一日他才急電丁汝昌,官兵夜晚住船,不準回家。有備才能無患,而這樣 的軍隊如何打仗?另外,在清政府兵部所定《處分則例》中明確規定,官員宿娼者革職。
可一旦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和上海。甚至在北洋艦隊最為艱難的威海之戰後 期,“來遠”、“威遠”被日軍魚雷艇夜襲擊沉的那夜,“來遠”號管帶邱寶仁、“威 遠”號管帶林穎啟就登岸逐聲妓未歸。官員帶頭,規章制度形同虛設。這樣,嚴明的表面掩蓋著的是一盤散沙,全然沒有集體凝聚力和戰鬥力。
等到臨戰迎敵的時候,北洋艦隊首先佈陣就陷人混亂。劉步蟾擺的是“一字雁行陣”,而丁汝昌的命令卻是各艦分段縱列,擺成犄角魚貫之陣。等到實際戰鬥時的隊形 卻又變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陣形亂變不說,即使如此勉強的陣形,待日艦繞至背後時,就再也沒堅持住,各艦都是各自為戰。
戰爭一開始,敵人尚在有效射距外清兵就慌忙開炮,“定遠”艦劉步蟾指揮首先發炮,非但未擊中目標,反而震塌前部搭於主炮上的飛橋,丁汝昌和英員泰萊皆從橋上摔 下受了重傷。這一炮就先讓北洋艦隊失去了總指揮!命運攸關的4個小時的海戰從始至 終幾乎沒有統一指揮!再看劉步蟾、林泰曾二位總兵,竟然無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揮。
除去以上這些原因,有組織、攜船艇的大規模遁逃和部分人員不告而別,致使人員減少士氣大減。面對這樣一個全軍崩潰的局面,萬般無奈的丁汝昌“乃令諸將候令,同 時沉船,諸將不應,汝昌複議命諸艦突圍出,亦不奉命。
-
10 # 老森
就經費方面來講,清政府投入海軍的經費一點也不比當時日本投入的少!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26年間每年投入海軍經費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
真正的戰爭,永遠發生在戰爭開始之前。
在中國,連孩子都知道,是日本的聯合艦隊打敗了北洋水師,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造園子,致使鄧世昌的炮彈打不響!可是,金一南的軍事隨筆《軍人生來為戰勝》告訴我們:
就經費方面來講,清政府投入海軍的經費一點也不比當時日本投入的少!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26年間每年投入海軍經費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海軍經費投入的60%!就硬體裝備方面來講,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堪稱當時亞洲最令人生畏的鐵甲堡式鐵甲軍艦,在世界也處於領先水平。清朝政府正是基於這種力量對比,才毅然對日宣戰。因此,僅從武器裝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來看,日本聯合艦隊要戰勝中國北洋艦隊是困難的。但結果卻是,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鉅額軍餉堆砌起來的一流的海軍不經一戰,原因何在?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金一南先生髮問了。
一、真正的戰爭,永遠發生在戰爭開始之前!失敗往往首先從內部開始。清政府的專制體制及其必然帶來的政治和經濟的*。從身居要位的歷屆海軍大臣,到北洋艦隊普通的一員,大家首先考慮的不是民族國家和軍隊的利益,而是個人的利害。再強大的部隊,也難以抵禦這種*的侵蝕。隨著滿族中央政權的衰弱,漢族官僚李鴻章等人紛紛崛起。他們辦洋務、興局廠、練新軍,轟轟烈烈。在相當一部分清朝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因此,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不惜削弱北洋海軍!限制北洋海軍就是限制李鴻章,打擊北洋海軍就是打擊李鴻章。戶部尚書翁同,以太后修園為藉口,連續兩年停止發放海軍裝備購置費,以限制李鴻章。
後來恭親王失勢,李鴻章失去臺柱,更加勢薄力單。他不得不與醇親王以及各位滿族朝臣和好,滿足醇親王挪用海軍經費(實際上削減海軍實力)的要求。而李鴻章實則欲借海軍重新獲得一片政治庇廕。就是這樣一些人在掌握著北洋海軍的命運。
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以後,軍費投入就越來越少。海軍只是他們各自政治角逐中的籌碼,誰還真正為海軍的發展考慮?金一南大聲感嘆:將如此之多的精力、財力用於內耗的民族,怎麼去迎接外敵發出的強悍挑戰!
二、上行下效,鼓勵奴才的體制中必然包含著排斥英才的事實。在這種體制中的民族、國家和軍隊,縱有銅牆鐵壁,最終也會被摧毀;縱有匹夫之勇,終究無力迴天。
-
11 # 胡攪蠻纏456
這個問題都是多方面的,北洋水師的覆滅最大的責任就是慈禧,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是翁同龢。李鴻章在經營北洋水師時北洋水師的軍費一直都是被他剋扣,建立二十多年的北洋水師沒添一艦一炮。連維修都沒有錢,這個完全是黨爭的結果。最後就是戰鬥打響的時候,完全就只有北洋水師和湘淮軍在打,其餘的都在坐山觀望。
-
12 # 車建紅
歷史的發展永遠充滿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取決於勝利的因素極其偶然性,但失敗的因素卻很多,清政府的腐敗,國內經濟的民不聊生,我認為北洋水師的出現就像迴光返照的帝國一樣,一時的亮點並不能阻礙帝國的衰敗。是歷史的必然埋葬了北洋水師。
-
13 # 歷史評說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這是光緒皇帝給在黃海海戰中戰死的鄧世昌的輓聯。100多年後的今天,我海軍已經從弱到強,國產航母服役,一艘艘軍艦如下餃子一般……鄧公若能知道中華民族有今日的成就,他也能瞑目了。
曾經的北洋水師是亞洲第一艦隊,可惜生不逢時,不思進取,慈禧老太婆忙著自己享清福過大壽,哪裡還顧得上北洋水師的死活?
是誰葬送了北洋水師?我認為這個鍋必須由慈禧太后來背。要不是她目光短淺,鼠目寸光,執政無方,北洋水師不至於到全軍覆沒的程度。
1894年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也就損失五艘戰艦,當時北洋水師有數十艘艦艇,黃海海戰還沒到全軍覆沒的程度。
結果,慈禧太后生怕惹火了日本鬼子,被打怕了,下令北洋艦隊撤到了威海衛港,不許出戰,結果日本艦隊把出海口給完全堵死了,北洋水師被困在港口內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由於孤立無援,北洋水師在堅守了一個多月,抵擋住了日軍的七次進攻後,最終全軍覆沒,輝煌一時的北洋水師,毀在了慈禧太后手裡。
當然,除了指揮不當,還有軍隊腐敗,戰鬥力低下,制度腐敗,派系鬥爭等等原因……北洋水師,是時代變革的犧牲品,只是代價太大了。
-
14 # 笑盡往事108
我覺得北洋水師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一是本應購置軍艦、彈藥的款項被挪用修建頤和園。二是主管戶部的翁同龢和北洋大臣李鴻章黨爭,估計刁難,不給撥款。三是北洋艦隊實際上是李鴻章的私人軍隊,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抽大煙,納小妾,風氣敗壞。四是本身北洋裝備劣勢,火炮原本質量就不行,火炮,戰艦節速都比不過日本。
-
15 # 雨若兮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經過洋務運動的發展,此時的北洋艦隊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這隻艦隊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超過日本聯合艦隊。可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北洋艦隊在經過甲午之戰後卻全軍覆沒,而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1894年8月,中日兩國正式宣戰,北洋艦隊開始了第一次全面的實戰考驗。黃海海戰打響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赤城”“西京丸”等艦。但北洋艦隊的“致遠”艦亦受重創。鄧世昌為保護艦隊,準備和敵人“吉野”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此戰,北洋艦隊沉四,逃二,傷二。但威力最強大的“定遠”和“鎮遠”艦還在。
在之後的威海衛戰役中,敵眾我寡,威海衛陸地被日軍佔領。後來在主降派的威脅下投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還剩下的十艘軍艦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為了紀念甲午戰爭的勝利,日本一直沿用這10艘軍艦的中文名字來羞辱中國海軍直到這些軍艦退役。
令人生畏的北洋水師為什麼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難道是清政府腐敗,戰艦的炮彈填滿了沙子?
後來有學者分析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洋艦隊沒有制定明確的戰略作戰計劃,錯失了戰爭良機,導致日本艦隊獲得了戰爭主動權,讓北洋艦隊陷於被動,另外技術上的缺陷也是戰敗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是慈禧太后為修建頤和園,挪用了海軍的經費,以至於沒有購買當時最先進的戰艦。如果真是這樣,慈禧太后真是民族的罪人了。
北洋艦隊的失敗讓中國人民更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群眾才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犧牲品。
-
16 # 李斯文的人生觀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削減經費
19世紀60年代,中國興起了洋務運動。晚清政府開始發展海軍,到了19世紀80年代,清朝已經有了四隻海軍:南洋水師、北洋水師、船政水師和廣東水師。
1884年,中法海軍在馬尾發生海戰,半小時之內,船政水師11只軍艦,19只運兵船全被擊沉,多座岸上炮臺被擊毀,清軍陣亡500多人,150人負傷,另有五十多人失蹤,馬尾船政也被嚴重破壞。隨後法軍登陸,又造成更多軍民的死傷。
晚清政府痛定思痛,決心開始大力發展海軍。北洋水師隨即接收了從德國和英國訂造的“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等主力艦,共花費800多萬兩白銀。 [49] 加上其他軍艦、輔助船、槍支彈藥的費用,以及威海衛、天津、旅順等基地的修建和招兵買馬的費用。一共花費2000萬兩左右,北洋水師也一舉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一隻海軍力量。
1891年,在戶部尚書,即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主張下,嚴禁北洋水師再新增新的“艦、炮、軍火。”李鴻章只能透過在天津的兵工廠,給北洋水師生產炮彈。 經費的大幅度削減,令北洋水師舉步維艱。首先是燃煤問題,北洋水師的用煤來自於開平煤礦。丁汝昌曾向開平煤礦的總辦張翼寫了一封信:“……煤屑散碎,煙重灰多,難狀氣力。”但是張翼根本不予理會,一是北洋水師的報價太低,根本買不起優質煤;二是朝廷大員和張翼多有瓜葛,甚至連直隸衙門也有開平煤礦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沒辦法。
隨之而來的是鍋爐問題,北洋水師的軍艦艦齡較久,在甲午戰爭前夕,大部分軍艦的鍋爐已經到了報廢年限。1893年丁汝昌多次申請更換鍋爐,但是侷限於戶部的政令,此事基本不具有可行性。“鍋爐汽管本皆舊朽,經此震動,多有滲漏”則是對於“靖遠”艦當時的描述。三是炮彈問題,北洋水師所使用的炮彈,多是天津機械局生產的實心彈,多有尺寸不合格,無法使用的。
戰艦無法更新,原有戰艦“……濟遠火炮尚未齊備,經遠、來遠尚缺尾部主炮,定、鎮兩鉅艦,應添快炮六尊,威遠前膛舊炮,不甚靈動……”同時北洋水師也買不了新的戰艦。而日軍在甲午戰爭前“以國賭運”,購買了大量新式戰艦,中日海軍力量的對比也發生了逆轉。
黨派爭鬥
清朝後期,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言官和李鴻章為代表的北洋洋務派關係日益惡化。作為翁同龢的門生,光緒皇帝深受其思想薰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見為是。光緒皇帝認為李鴻章膽小怯懦,認為其在對日作戰上過於謹慎。於是1894年7月16日,光緒皇帝下旨,申飭李鴻章,令其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準備作戰。 [52] “將佈置進兵一切事宜……若顧慮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貽誤戰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帝黨對淮軍的攻擊首先從質疑其戰鬥力開始。清流言官一直認為淮軍畏縮懼敵並深恨痛之。1894年8月3日,丁立鈞在條陳東事折中說“我軍久頓牙山,不敢深入,以致敵人得手,肆虐藩畿”。8月16日,御史王鵬運在奏陳軍務片中提到,“將牟未經戰陣,遇敵膽怯,林泰曾、方伯謙其明驗也”。
同時調湘軍等非淮系軍隊北來的計劃在中日開戰後就在逐步實施中。1894年8月6日,陳湜奉令“募舊部勇丁數營,一俟成軍,即行北上”。8月15日,翁同龢至友湖南巡撫吳大瀓自請帶湘勇北上助戰。8月21日,在籍布政使魏光燾奉令募劉錦棠舊部數營,即行北上。此外,清流中久負時望的疆吏李秉衡也由安徽巡撫調任山東巡撫,以參預北洋防務。此外清流派還多次請求調撥滇軍、粵軍等地方軍隊北來,以改變清廷倚重淮軍之勢。但問題在於,這些或臨時招募或缺乏訓練的部隊,其戰鬥力與已經進入朝鮮的淮軍,還有相當距離。
帝黨打擊淮系的主要手段還包括點對點打擊淮系文武大員。舉凡淮軍將領和北洋人物,除聶士成等個別人外,幾乎人人皆遭彈劾。淮軍陸軍將領有葉志超、衛汝貴、趙懷業、黃仕林、衛汝成、龔照嶼、孫顯寅、劉盛休等;海軍將領及有關人員有丁汝昌、方伯謙、劉步蟾、林泰曾、羅豐祿等;李鴻章的幕僚及主辦北洋後方勤務人員如盛宣懷、胡燏棻、馬建中等;李鴻章的親屬子侄如李經方、李經邁、張士珩等。御史李念茲甚至有“淮將除聶士成外,無一善良”之語。這些舉動是帝黨打擊李鴻章的一種策略。
腐敗原因
北洋海軍部分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後勤管理腐敗。
北洋水師建立初期,後備人才不足,所以李鴻章借材於閩,大部分的高階海軍將領均來自船政學堂,福建人為主。但是李鴻章不希望長期如此,1879年,李鴻章正式上奏,將丁汝昌留用北洋海防,充當兵船督操,後擔任提督。 [53] 李鴻章又奏請開辦天津學堂,想逐漸讓新生人才代替來自船政的高階將領,到1894年甲午海戰的時候,天津學堂的畢業生已經開始擔任二副、水手長等職位。
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北洋水師產生了內部矛盾。劉步蟾利用鄉情,聯合閩籍軍官,與丁汝昌明爭暗鬥,在水師中形成了閩黨,逼走了水師教習英國人琅威裡。丁汝昌也一直試圖改變現狀,例如廣東水師的“廣甲”留在了北洋水師,丁汝昌將淮軍將領吳敬榮任命為管帶,就是想擺脫閩黨的控制。
北洋水師和北洋陸軍的關係,也不是非常融洽。駐守在威海衛和各個炮臺的守軍,基本來自山東鞏軍和綏軍,雖然在戰鬥中,他們表現出了遠高於東北八旗軍和練軍計程車氣,但是沒有配合好海軍,最終被日軍像拔釘子一樣,要塞和炮臺被挨個拔掉。
甲午戰爭時,綏軍和鞏軍由淮軍將領戴宗騫統領,戴宗騫首先是不顧丁汝昌的反對,執意組成機動隊,對數萬登陸日軍進行突擊,結果卻像飛蛾撲火,無濟於事。其次是關於炮臺的位置和守軍人數的安排,戴宗騫和丁汝昌也意見不同,劉含芳對此評價二人關係:“彼此均有意見,遇事多不面商”。最後則是關於龍廟嘴炮臺,日軍連續猛攻,炮臺岌岌可危,丁汝昌要求炸燬炮臺,以避免日軍佔領炮臺,攻擊港灣的北洋水師,但是戴宗騫執意反對。結果在日軍的猛攻下,守衛炮臺的山東鞏軍全部戰死,日軍佔領了炮臺,隨即用大炮猛轟北洋水師的軍艦。
隨著陸軍最後的堡壘:南幫炮臺和北幫炮臺均被日軍佔領,守衛炮臺的綏軍全部戰死。戴宗騫已成了無兵之將領,戴宗騫哀嘆:“守臺,吾職也。兵敗地失,走將焉往?吾唯有一死以報效朝廷而!”這次丁汝昌沒有和他爭執,安排幾個水兵將其架走,一同撤入劉公島。當晚,戴宗騫自盡。至此,協同北洋水師作戰的陸軍,全軍覆沒。
戰略軍備
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洋水師沒有明確和日本聯合艦隊以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戰略,未制定出戰略計劃,日本海軍則制定了明確的作戰預案,是以奪取制海權為中心的海軍制勝的方案。從而使聯合艦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導致北洋水師戰略上陷於被動。
而在海軍軍備,戰前日本聯合艦隊從總噸位、火炮配置、水兵數量、航速等方面,已經全面超過了北洋水師。
如果說海軍方面,當時有少數人認識到: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已在北洋水師之上,但是陸軍方面,幾乎所有人,包括在清朝海關工作的英國人赫德也認為:清軍必將依靠人數優勢,在陸地上擊敗日軍。
但是那時候的戰爭,已經不是單單依靠人數來決定勝負。甲午戰爭前,清軍正規軍已經從入關時的30萬發展成了70萬,其中八旗25萬,綠營44萬;再加上勇營(包括湘軍,淮軍,安徽毅軍,河南嵩武軍,東北練軍,湖南楚軍,山東綏軍和鞏軍),總數接近100萬,可謂是“百萬雄獅”。但是不得不說,這其中佔大部分的正規軍,是不能投入戰鬥的無用之兵。八旗綠營,早在鴉片戰爭時期,就被英軍打得落花流水;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更是一敗塗地;到了甲午戰爭前,這支正規軍仍然保留著中古時期的戰術:射箭,長矛,大刀。八旗綠營的這種腐朽和頑固的制度,已經不能勝任當時的戰爭。
淮軍是前期投入戰爭的唯一清軍力量,其主力兵力5萬人,除去鎮守炮臺和要塞的,機動部隊僅僅2萬多人。而當時日軍投入的是7個野戰師團,兵力超過12萬。在威海保衛戰中,登陸的日軍超過3萬人,而當時迎戰的綏軍和鞏軍卻只有7000人,大都戰死和殉國。所以那些整天坐在安樂椅上面的清流言官,用“貽誤戰機、昏庸無能”來指責當時的清軍戰場指揮官,應該說是非常不客觀的。
技術
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海軍缺乏帶反後座裝置的速射炮,是一個致命的技術缺陷。據統計:150毫米口徑速射炮每分鐘可5發至6發,而同口徑之剛性炮架的後裝炮每分鐘才1發。而日本聯合艦隊卻擁有大量速射炮,達150多門,日本艦隊充分發揮了速射炮的威力。據統計,日本艦隊的速射炮“所發炮彈相當於清艦隊同一口徑火炮3-6倍”。美籍洋員馬吉芬說:“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裝填火藥的榴彈效力顯著”。
北洋海軍另一個技術缺陷是缺乏與日本聯合艦隊抗衡的快速巡洋艦。航速太慢對北洋海軍的影響,交戰開始時表現為隊形轉向不利,難以協同作戰。
由於戰前兩年清財政困難,停止進口槍炮艦船,北洋水師彈藥儲備嚴重不足。還有彈藥不足、炮彈擊中敵艦而不爆炸、所用炮彈“不合式”的情況。
定遠艦槍炮大副沈壽堃說:大東溝之戰,“非兵士不出力,乃將領勇怯之不同也。勇者過勇,不待號令而爭先,怯者過怯,不守號令而退後。此陣之所以不齊,隊之所以不振也。”來遠艦幫帶大副張哲濚指出:“海軍經仗之後,無論勝敗,其各船中奮勇者有之,退縮者有之,使能分別賞罰,庶足以鼓人心。我軍仗後,從無查察。其畏葸避匿者,自幸未嘗冒險,其衝鋒救火奮勇放炮者,尚悔不學彼等之黠能。受傷雖住醫院,而扶持之役,資派本船水手;陣亡者,衣衾棺槨出己之薪俸口糧。領恤賞之時,亦有幸與不幸。士卒一念及此,安得死敵之甘心?誰無父母妻子,使能給養其家,何有求生之念?”
訓練
水師教習英國教官琅威裡是一名優秀的海軍教習。在英國擔任過海軍中校的他,不僅對於海軍有著豐富的瞭解,而且對他的這一份中國的職業(官拜副將之職)異常重視。在平日裡面的教習和訓練裡面,琅威裡對北洋水師的官兵要求極為嚴格,教習一絲不苟。據史書載,他“終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甚至在如廁時“猶命打旗語傳令”。由於他嚴苛的治軍態度,以至於在北洋水師當中,竟然流傳有“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話語。而在他嚴格的治軍與訓練下,北洋水師在訓練上刻苦付出的同時,也保有了真正強大的戰鬥力。
琅威裡不僅在治軍方面嚴謹過人,還主張中國應利用北洋水師的強大實力來提升國家威信。1885年,北洋水師的兩大主力戰艦——“定遠”、“鎮遠”曾經與“濟遠”、“威遠”兩艦前往日本長崎,然而“鎮遠”艦上的水兵們在上岸後與日本浪人和巡捕爆發流血衝突,致使中國方面水兵多人受傷。這次衝突事件被稱為“鎮遠事件”。而琅威裡得知訊息以後氣憤不平,甚至要求丁汝昌使用軍艦上的重炮對長崎給予炮擊來警告日本,但是遭到丁汝昌的拒絕。在我們今天來看,琅威裡的主張或許過於激烈,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身為一名外國人,卻全心全意為了中國的海軍建設而盡著全力。
然而,琅威裡嚴格的治軍態度最終為他的教習生涯畫上了句號。在琅氏上任初期,北洋計程車官生們還知道技不如人,尚能服從琅氏嚴格的管理。等這批人逐漸升上管帶(艦長)後,就再也不能容忍一個洋人在他們面前指手畫腳了。他們與琅威裡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尖銳,終於在艦隊南下香港避凍時發生了“撤旗事件”,琅威裡被迫離開了北洋水師。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7 # 張元瀚AU
是清末僵化媚上的體制和腐朽透朽的政治生態使然!換言之,典型的末世敗象!而決不是某個具體的大人物,比如慈禧、李鴻章、盛宣懷或丁汝昌…,儘管某個人似乎應該承擔其中的某項具體責任。
本人試著闡述要點如下(不展開分析):
一、系統論。這麼個世界大國,非某一項具體制度、某一個人物能起到從始至終的決定性作用。
二、“器”與“制”之爭。洋務運動只提高“器”之銳利以抑外侮,不及“制”之根本而真正發奮圖強。北洋水師覆滅,痛使民族精英如康梁、楊度、孫黃等人開始探索變法、革命之道。
三、末世敗象。不展開,有玄學和事後諸葛亮的意味。
四、當時底層軍民蒼白的精神狀態如行屍走肉。此點倒是值得各代統治精英痛定思痛和長期警醒!
五、從更高的維度思忖:近鄰蕞爾小國的突然崛起和強悍,不啻是晴天霹靂、振聾發聵!
-
18 # 恬然說歷史
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當然是日本海陸軍。當然,還有我們自己。
北洋水師在恭親王奕訢、李鴻章、丁日昌等人的奏請下,1875年,光緒命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先後訂購了 “定遠”、“鎮遠”等多艘戰艦,並修建了旅順、威海衛兩個海軍基地。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到甲午海戰開戰前,北洋水師共擁有大小艦船60餘艘,總噸位45000餘噸。1894年9月17日,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展開大海戰。是役,北洋水師損失五艘戰艦,日軍一艦未沉,日軍完全佔據制海權。此後,北洋水師退入威海衛海軍基地避而不出。日軍侵入我國後,11月,旅順失陷。1895年1月,日軍在山東登陸,進逼威海衛,在日陸海軍的包圍下,劉公島失陷,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甲午戰爭,日軍埋葬北洋水師甲午大東溝海戰時,無論從艦隊總噸位、戰艦動力、戰艦巡航速度和主炮數量來看,北洋水師全面遜於日本聯合海軍。
同時,日本聯合艦隊的的其他優勢是:日本6艘軍艦裝備了速射炮,而北洋水師沒有(也有資料說個別裝備);參戰戰艦中,日本有6艘主力艦都是1888年之後下水的新艦,而北洋水師自成軍以來就沒有購買過新的主力艦。
(看到一些資料比較整個北洋艦隊甚至整個中國海軍總量和日本聯合艦隊的諸如總噸位、火炮數量,我個人認為不妥。)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超常發揮,否則確實不易獲勝。
在甲午海戰中,被很多人詬病,又被一些人解釋為合理的戰術隊形問題,我認為,專業的海軍的說法會比學者的研究更為合理。民國時期的海軍軍官楊世忠曾說:
他們研讀海軍戰史,沒有讀通……生吞活剝地去模仿……甲午大東溝中日海戰,比利薩海戰晚了將近三十年。軍艦的速度及艦炮射程增加了不止一倍,衝撞作戰,事實上已不可能實施。同時,為了發揮火力,也應該與日軍類似的以縱隊迎戰,更能發揮火力。否則,本身火炮數量,參戰戰艦數量(10艘)就低於日軍,再以橫隊迎戰,更削弱了火力。
在彈藥消耗量上,日本聯合艦隊大大超過了北洋艦隊。
據日本方面戰後統計:
共消耗 200mm 以上口徑炮彈 97 發;100mm-200mm 口徑炮彈 3886 發;100mm以下口徑炮彈 16938 發。合計 20921 發。而北洋水師方面,根據日本海軍軍令部編纂的《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戰史》統計的數字為:
共消耗 200mm 以上口徑炮彈 413 發;200mm 以下,100mm 以上口徑炮彈575 發;合計 988 發。這個數字是未計算“經遠”、“致遠”、“超勇”、“揚威”4 艦,以及各艦100mm以下艦炮的發射數量。
所以嘞,有說法說雙方火炮發射數量1:20的計算是錯的。
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損失了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艦,而日本聯合艦隊僅是松島、吉野、比睿、赤城、 西京丸受到重創。經此一戰,確實北洋水師已經無力在海面上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決戰了。
在退回威海衛後,丁汝昌即避戰不出,直至日軍完全佔據威海衛,保衛劉公島為止。在此期間,日軍水陸並進,完全佔據了朝鮮,並侵入中國,佔領了北洋水師的旅順基地。之後又在山東半島登陸,包圍了威海衛基地。北洋水師方面,則是損兵失策。11月,鎮遠艦返回威海衛基地時,不慎觸礁受傷,因旅順失守,無法修復而失去戰力,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陸軍守將因不受丁汝昌節制,各自為戰,直至潰滅。
這其中關於北洋水師消極避戰,很多資料都說是李鴻章強令丁汝昌不得出戰。並引用李鴻章給丁汝昌的電文:“不得出大洋浪戰,致有損失”。
但原電文實際是督促丁汝昌和各陸軍將領協同守衛威海衛炮臺的內容:
“旅失威益吃緊,灣、旅敵船必來窺撲,諸將領等各有守臺之責……有警時,丁提督應率船出,傍臺炮線內合擊,不得出大洋浪戰,致有損失。”自大東溝海戰後,李鴻章多次電令丁汝昌率艦隊出海,或救援旅順,或襲擊日軍運兵船,或對日軍進行牽制。甚至在日軍登陸山東後,援軍無望時,李鴻章也電令丁汝昌,讓他出港應敵,殊死一搏:
“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拼戰,即戰不勝,或能留鐵艦等退往煙臺。”所以將北洋艦隊最後的消極保守策略歸咎於李鴻章,是不妥的。
軍事體系的全面落後使北洋水師走向了滅亡北洋水師的滅亡不僅僅是戰術失敗、武器的落後所造成的。即使慈禧不挪用“軍費”,“吉野”艦最終被我們買回來,就能獲勝麼?我認為也不是的。
北洋水師的滅亡是清政府與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相比在建軍思想、軍事體系建設全面落後的必然結果。
(丁汝昌銅像)
中日兩國對於近代海軍建設的規劃
1863年,幕府海軍提出了將日本海軍集中劃分為6個守衛省,擴軍至艦船370艘,官兵61205人的海軍擴軍提案。雖然這提案因過於龐大,被幕府所否決。但是從中不難看出日本對近代海軍規劃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精細化。
反觀我國,1867年底,湖廣總督李鴻章附呈藩司丁日昌建立輪船水師條款中提出了創辦近代海軍的提案,其中表明瞭早期建軍思路只想依靠內洋港口,依靠險灘不讓外國軍艦靠近。同時其中凡涉及數字盡是“輪船約三十號”,“直隸、盛京、山東各海口”,“計海關近來所入,比從前多至七八倍”這些模糊詞語。
對於日本來說,從幕府時代到明治維新時代,從來都是在規劃建立一個屬於國家、統一規劃、統一指揮的海軍,而中國海軍則是從一開始就如各省實施洋務或訓練陸軍一樣,各自為政。北洋、南洋、廣東、福建四隻水師分別由所在地方官員指揮,沒有形成合力。以至於在北洋水師退守威海衛之時,其他水師為了儲存實力,不顧命令,見死不救。
在軍事指揮系統方面
1883年,總理衙門才增設海防股,1885年,海軍衙門才成立。但這只是樣子工程,四支水師還是各行其是。大東溝海戰之後2個月,朝廷才新設“督辦軍務處”全權指揮對日作戰,由李鴻章負責,但他也只是能指揮的動北洋陸軍和北洋水師對日作戰。其他各地的軍隊不聽其調遣。
而日本方面,1872年就建立了海軍省,統籌全國海軍的發展建設。同時,日本近代軍隊建設,從開始就引入了參謀本部制。陸海軍的軍事指揮體系完備且有效執行。為了有效指揮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1893年,日本就頒佈了《戰時大本營條例》。甲午戰爭爆發後迅速依此設定了戰時大本營。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所以,有一種說法是,甲午戰爭是日本軍隊傾國之力與李鴻章的北洋軍隊之間的戰爭。如此看來,豈有不敗之理?
在情報、訓練後勤等方面,中國軍隊也已落後於日方。限於篇幅就不展開說了。
關於速射炮,關於早該更換的鍋爐,一則其他朋友都聊到了,二則,我認為其實並不起決定作用。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很多人會提到財政的問題,比如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比如帝師翁同龢上疏建議暫停海軍建設。比如,李鴻章滿世界找錢籌建北洋水師。
買“定遠”、“鎮遠”的款是由南北鹽商議捐100 萬兩、招商局拿100 萬兩;購買“靖遠”、“致遠”、“經遠”、“來遠”四艦的款是戶部提用神機營借英商怡和洋行洋款248 萬兩……反觀日本,上至明治天皇,下至普通百姓,全國一心籌集海軍建設經費。
(中國自造最大艦——平遠艦,排水量2150噸,1888年下水)
(日本自造最大艦——橋立艦,排水量4278噸,1891年下水)
但,我覺得其實有兩句當時的話,特別能說明為什麼當時海軍建設被日本超過,以及北洋水師的失敗是必然。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傲慢的大清朝,無論是守舊派還是洋務派,有誰正眼瞧西洋呢?無非是被打怕了,說是洋人“船堅炮利”。
啥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按中國傳統的說法就是,中學是道的層面,西學只是術的層次。蠻夷的技術學來了也就是為了能夠抵蠻夷對天朝的冒犯,要維持的也是天朝的世界秩序。這種思想說到底,還是對整個世界的蔑視,只是洋人太厲害,不能再公然蔑視了,骨子裡一點兒都沒變。
這一方面是,不去學習研究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另一方面不去思考西方科學技術的深層次問題。以劉步蟾為例,1875年留學英國,1876年回國。一看就知道,其實也就是個遊學考察而已。甲午戰前,中國海軍留學生僅40餘人,日本則有100多人。而在中國國內海軍學堂,講的也是中西混雜的課程,“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由此可見,我國派去英日海軍留學的,只學了點皮毛,沒有學到筋骨。
(《馬關條約》原件)
曾任清海關總稅務司司長的赫德曾對嚴復說過這樣一句話:
“海軍之於大國,譬猶數之有花,必有根柢枝幹,堅實繁茂,而與風日水土有相得之宜,而後花見焉。由花而實,樹之年壽亦以彌長。”所以,北洋水師是誰埋葬的呢?是日本軍隊,更是晚清政府。也許,這就是當時的國運吧。
(字兒寫的太多了,主要是由此想到了中日兩國足球的發展軌跡摟不住了,嘿嘿~)
-
19 # 翻天印
有學者進行了仔細考察後發現,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27年間,清政府一共投入海軍經費1億兩白銀,年平均300萬兩。日本政府從1868年至1894年26年間向海軍的總投入只是同期清政府投入的60%!
就硬體裝備方面來看,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也正是因為如此力量對比,清政府才毅然對日宣戰。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這確實值得人們深思: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
有人認為,是清朝的政治導致了北洋艦隊的結局。清政府沒落的專制體制下,相當一部分清朝權貴們認為要打壓和防備兵權益盛的李鴻章。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也就不惜削弱北洋海軍。海軍則成為政治角逐中的籌碼,其發展無人重視,最後使得兵力漸弱,毀於日軍手中。
也有人認為,是李鴻章的管理不善導致了水師的覆滅。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而作為高階統帥的李鴻章,也對這種視軍紀章程為兒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是這種官員帶頭,無視規章制度使得水師實為一盤散沙,全然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還有一些人認為,是北洋水師的作戰戰術和管理出了問題。臨戰迎敵的時候,北洋艦隊首先佈陣就陷入混亂。劉步蟾擺的是“一字雁行陣”,而丁汝昌的命令卻擺成犄角魚貫之陣。而到了後來,更是各艦各自為戰。另外,當丁汝昌受傷後,總兵中竟無一人替代丁汝昌指揮。命運攸關的4個小時的海戰從始至終幾乎沒有統一指揮。
還有人認為,因為水師毫無士氣,軍士不服丁汝昌指揮是戰爭失敗的原因。
-
20 # 春暖花開003
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答案當然是大清的體制。
大清朝是封建皇朝,封建王朝的決策,最大的問題,是朝三暮四,沒有連貫性。在戰略層面,大清水師已經處於下風。大清王朝農業國家的特性,對建設一個強大的海軍,沒有一個戰略層面的計劃和設計,是大清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沒有戰略構思,直接影響了人才的培養。有錢的時候,去西洋買軍艦,買回來看上去很有戰鬥力的軍艦,也就是看起來很強大。但武器始終都是人在操作。大清水軍,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人員培訓,選用,還是用了農業社會那套。一幫農民,拿著一堆現代化武器,嚇一嚇農民可以,跟同樣是現代化的軍隊打,人家手上的是武器,你手上的是玩具。打不贏是肯定的。現代打仗,是個系統工程。訓練,後勤,情報,隨便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是致命的。大清海軍,訓練後勤情報都出問題了,不死才怪。
最後一條是,戰士不知為何而戰。這也是封建國家制度造成的。
大清國國家是大清王室的。如果像日本那樣,在士兵那裡灌輸為天皇而戰,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們國家計程車兵的思路,就是當兵吃糧,當兵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有點像今天的僱傭軍。
當官的,當兵的都是打工的,打工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東家不打打西家。你看今天打工的,公司倒閉了,不行了,他就想著準備簡歷去下一家打工。大清這個封建政權呢,非常腐敗,軍隊裡面,採購,人員安排,升遷,諸如此類的東西,只要牽涉到錢,都會有人去撈一把。從上到下,滿軍營都是撈錢的人,一打起仗來,需要拼命了,肯拿命出來的軍官士兵都非常少。對面喊著為天皇獻身光榮跟你拼命,我們這邊想著怎麼保住小命繼續撈錢。士氣就分了高下。
歸根到底,大清國這個農業社會的王國,在世界已經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時候,還不改國家制度,那就是馬克思說的,屬於落後的生產關係。一個用農業社會的思路統治一個國家的政權,無論它買多先進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都免不了衰亡的命運。
造成他衰亡的,即使不是日本這樣的外力,內部的新生資產階級,也會起來推翻他。大清海軍,不在甲午戰爭敗,也會在其他時間敗。敗是必然的。
回覆列表
歷史告訴我們,由於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造船舫,致使了北洋水師的戰敗。而《軍人生來為戰勝》的作者金一南卻提出了一個讓人們驚訝的質疑:史實證明,無論是經費還是硬體裝備,北洋水師一點不比日本的聯合艦隊差,為什麼卻打了敗仗,徹底消失了呢?有學者進行了仔細考察後發現,北洋水師從1861年籌建到1888年成軍27年間,清政府一共投入海軍經費1億兩白銀,年平均300萬兩。日本政府從1868年至1894年26年間向海軍的總投入只是同期清政府投入的60%!就硬體裝備方面來看,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也正是因為如此力量對比,清政府才毅然對日宣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這確實值得人們深思: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有人認為,是清朝的政治導致了北洋艦隊的結局。清政府沒落的專制體制下,相當一部分清朝權貴們認為要打壓和防備兵權益盛的李鴻章。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也就不惜削弱北洋海軍。海軍則成為政治角逐中的籌碼,其發展無人重視,最後使得兵力漸弱,毀於日軍手中。也有人認為,是李鴻章的管理不善導致了水師的覆滅。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而作為高階統帥的李鴻章,也對這種視軍紀章程為兒戲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是這種官員帶頭,無視規章制度使得水師實為一盤散沙,全然沒有凝聚力和戰鬥力。還有一些人認為,是北洋水師的作戰戰術和管理出了問題。臨戰迎敵的時候,北洋艦隊首先佈陣就陷入混亂。劉步蟾擺的是“一字雁行陣”,而丁汝昌的命令卻擺成犄角魚貫之陣。而到了後來,更是各艦各自為戰。另外,當丁汝昌受傷後,總兵中竟無一人替代丁汝昌指揮。命運攸關的4個小時的海戰從始至終幾乎沒有統一指揮。還有人認為,因為水師毫無士氣,軍士不服丁汝昌指揮是戰爭失敗的原因。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也許我們應該放開眼光,而不是把事情歸結到某一個原因或某個人的身上。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