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炎黃是我的祖先
-
2 # 北洋海軍炮手
答案很簡單,因為大金抵抗到了最後,而南宋則主動投降。
雖然蒙古崛起後,昔日的女真勇士早已不復當年吞遼滅宋之時,但是在反抗蒙古的戰爭中的表現可謂是可歌可泣。
雖然大金放棄了中都退到開封,但是仍然在開封拼死抵抗蒙古,直到支撐不住的時候金哀宗比帶人突圍到了蔡州,之後大金在蔡州抵抗到了最後。而且,在絕境之時,金哀宗自縊,大元修《金史》的時候也感嘆:君主死社稷,哀宗無愧焉。繼位的完顏承麟也力戰身死。被南宋擄走的大金臣子張天綱面對尾巴翹上天的南宋君臣也是鐵骨錚錚:國之興亡,何代無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而且張天綱寧折不彎,但書故主,這才叫氣節。
另外,完顏氏壓根就沒有被蒙古殺光,很多地區都有完顏氏後裔,包括護衛完顏承麟靈柩突圍並守墓的潰軍也有完顏氏的人。只不過後來留在關內的完顏後裔被視作漢人,在東北的完顏後裔被編入了八旗,建國後內地的完顏後裔被劃入了滿族。
相比於抵抗到最後的大金,南宋的表現可謂是搞笑。南宋先是戰略短視,和蒙古搞了個聯蒙滅金,而且還背盟搞了個端平入洛,結果被蒙古抓住了小辮子一頓捶。
更搞笑的是,元世祖派遣伯顏、呂文煥南征平蠻的時候,丁家洲之戰後南宋小朝廷放棄抵抗,主動投降。這跟抵抗到最後的大金相比,真是天差地別,要不然怎麼滿朝朱紫盡降臣,因為南宋輸出的傷害實在太小,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日本人也十分鄙視南宋,日本人就曾經寫歌謠說南宋主動投降是嚇破趙家老寡婦。蒙古徵日,日本人客客氣氣的把由蒙古人和北方漢人、高麗人組成的軍隊稱為北軍,把以南宋降軍組成的新附軍蔑稱為蠻軍,可見日本對南宋的蔑視。不僅僅是日本人,北方漢人也蔑稱南宋為蠻子(Manji)、蠻子國,馬可波羅就在遊記裡說,大汗的領地除了韃靼(蒙古)之外,還有契丹國(大金統治區,即北方)和蠻子國。
全文完
-
3 # 兵器世界
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蒙古帝國的擴張時間,以及擴張過程中蒙古文化和統治結構的變化。
第一:戰爭出發點和目的不同簡單來說,蒙古滅金的出發點是為了復仇,是為了將死亡和恐懼播撒到金國的土地上,因此蒙古軍對金帝國的5300萬人口,進行了瘋狂血腥的屠戮。在隨後攻滅花拉子模和西夏的目的也是一樣,都是本著復仇心理去作戰的。
可滅南宋與復仇無關,蒙古甚至有一段時間與南宋聯合作戰,共同討伐仇敵金國。蒙古戰神拖雷就是借道南宋的漢中谷地,一路翻山越嶺繞過潼關,攻入金國關河防線的後方南陽盆地,最終在黃河之南的決戰中一舉消滅金國13萬主力,還連帶消滅了金國最後一批名將。
後來,當時的窩闊臺大汗垂涎南宋境內的富饒(擁有人口8000萬),且奪取拖雷的監國大權後又著急建立工業,方便他正式奪取拖雷手中的10萬蒙古軍主力,因此才繼續發動對歐洲的第二次西征(史稱長子西征)和滅宋戰爭。可見,此時蒙古軍發動戰爭的出發點和目的有很大不同了。
(窩闊臺從兩個方向發動世界戰爭,瘋狂殺戮行為給亞歐大陸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夢靨)
正是由於戰爭目的不同,導致蒙古軍的作戰風格出現偏差,屠戮行為有所收斂。
第二:蒙古經過4個大汗、2代人的擴張,統治階層發生了鉅變,對待戰爭的態度也發生改觀。滅南宋之時,蒙古帝國的統治階級發生鉅變,原本那些只顧野蠻掠奪的先輩先後逝世(鐵木真、窩闊臺、貴由),而接受過中原文化教育的一輩接管了蒙古帝國,這就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輩。
(影視劇中的忽必烈)
比如忽必烈,他受到嚴重的漢化,身邊有很多漢人輔佐,他本人也渴望儒家文化裡的乾綱獨斷、天下一統,不可避免的對過去兩代蒙古人攻而不守、野蠻屠戮行為作出反思。
因此忽必烈早在蒙哥大汗時代就開始約束部下,善待那些順從者,在1253年南下滅大理的戰爭中忽必烈下達止殺令,且意外的發現國祚幾百年的大理瞬間被征服,這次經歷對忽必烈的影響極大,至少他明白減少殺戮能降低自己的損失、快速取得勝利。
還有個不可忽視對原因,就是忽必烈在與弟弟阿里不哥和堂弟海都的鬥爭中,深刻認識到了漢化的強大力量,從內心深處認同了中原人的先進性,這是他善待南宋的主要原因。忽必烈在蒙哥時代負責管理汗地,他推崇漢化任用漢人,這一點遭到弟弟阿里不哥的反對。忽必烈在大哥蒙哥死亡(1260年)後擅自稱汗與已經稱汗的阿里不哥對立,引起了蒙古帝國內部的大分裂。
(阿里不哥的失敗,標誌著漢化思想佔據主導)
首先他的七弟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起兵對抗,但這位繼承了蒙古先輩野蠻性格的弟弟根本不是忽必烈的對手。首先是阿里不哥扶持起來的察合臺汗國投靠統治漢地的忽必烈,兩面夾擊哈拉和林的蒙古傳統勢力,而後阿里不哥殘酷的對待察合臺汗國臣民招致一連串的失敗,最終被忽必烈輕鬆擊敗。忽必烈此時手握整個漢人土地,他深刻認識到了善待漢人的巨大利益。
(忽必烈堅持漢化)
因此在發動滅宋最後一戰時,忽必烈嚴令各路將領不得隨意殺戮,同時對乖乖投降的南宋恭帝趙㬎和謝太后以禮相待。忽必烈的這種禮貌還包括兩層用意,第一是為了招撫堅守兩廣地區的漢人,尤其是退守崖山的宋端宗趙昺,減輕統一戰爭的壓力;第二是為了儘快結束對宋戰爭,因為此時西北方向的阿里不哥蠢蠢欲動,隨時有可能進攻中都(北京),忽必烈必須儘快將主力移防到北方。
從時間上看,蒙古的擴張跨度非常大,前後歷經3代人,統治思路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蒙古滅金從1211年的野狐嶺之戰開始,一直持續到1234年攻破金國最後的蔡州,前後23年之久;而徹底滅亡南宋是1276年,距離滅金已經過去了42年之久,此時遠在歐洲的金帳汗國接受了天主教、遠在波斯的伊爾汗國接受了伊斯蘭教。
(四大汗國和大元帝國各自有各自的進化方向)
這說明蒙古人一直在改變,忽必烈也不可避免的接受了儒家文化,比起先輩的瘋狂殺戮,他或許更珍惜漢人土地上的能工巧匠、璀璨文化,善待南宋皇室只是為了更好的繼承這一切罷了。
-
4 # 天國第一美男
南宋的皇帝是趙匡胤的後代,而成吉思汗的前世是趙匡胤,玉皇大帝的兒子轉世的,潛意識中的親近感,決定了肆殺的成吉思汗不會對前世的血脈太仇視。還有別的特別原因我不能說,太複雜。
-
5 # 古今那些趣事兒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蒙古滅金之時,曾經有一個“唯完顏氏不可赦”的命令,結果金朝皇族完顏氏除個別改名換姓、潛逃隱匿之外,基本上被屠殺殆盡。而蒙古滅南宋之後,太皇太后謝氏、太后全氏、宋恭帝等南宋高層都獲得了寬大處理,甚至有相對比較優越的待遇。這種差別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蒙古與金朝是歷史上有名的世仇,兩國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仇恨實在太深了。在蒙古還沒強大之前,看看金朝都做了什麼“好事”:金熙宗時期,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曾被金朝以反叛罪釘在“木驢”上處死。有“小堯舜”之稱的金世宗,對蒙古人同樣充滿敵意,蒙古納貢稱臣還不算,還每三年遣兵向北攻打蒙古人,蒙古人表面上臣服,實際上無不咬牙切齒,對金人恨之入骨。為了防止蒙古人報復,金人還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築起一條南北長3000裡的長城,不為別的,就為了防止蒙古人報復襲擾。
面對金人的殘酷壓榨壓迫,蒙古人非常沉得住氣。蒙古人的英雄鐵木真花了十年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厲兵秣馬、續勢待發,隨時南下,專打金朝。一報祖宗之仇,二來與金朝逐鹿中原,將金朝趕盡殺絕取而代之。伐金,是成吉思汗必生所願,因此,終其他一生,金朝都是頭號對手,不除絕不瞑目。為了滅金,蒙古先後三次伐西夏,以去金之左膀右臂。蒙古滅金,前後歷時長達24年,1211年蒙古於野狐嶺大敗45萬金軍,此役讓金朝元氣大傷,此後蒙金力量開始逆轉。1213年,蒙古第三次伐金,又一次大敗金朝,同年八月,金朝發生政變,衛紹王永濟被殺,宣宗繼位。在蒙古大軍壓迫下,宣宗遷都南京,中都被圍,金朝半壁江山已盡落蒙古之手。
金朝在面對元朝人的進攻時,就知道自己一定會恨悲慘,所以他們想盡辦法苟延殘喘,包括多次假裝妥協,但出爾反爾,最終還是被完全擊敗。這樣的對手,元朝人顯然不會客氣,一定要處理的乾乾淨淨。南宋皇室和朝廷是投降的,元朝這時候已經建立,對投降的前敵人,是比較寬容的,事實上他們也得到了優待。南宋後來的君臣選擇誓死抵抗,也得到了元朝人的敬意,這是加分項。
而善待宋朝皇室除了上述同命相連以外,最主要還是蒙古後期殺戮的減少所致,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後,一改以往,採取懷柔,他建立了元朝,將帝都遷到大都,主要重心偏向中原,所以就要考慮廣大漢地,元朝滅宋後,善待宋皇室,一則可以把自己變成仁君,二則可以穩定人心把民心籠絡到自己手裡,天下就可以長治久安,在他的之前善待大理皇室就是一個成功的先例,現在用到宋朝身上,更顯得明智。
-
6 # 小小小隻愛歷史
因為蒙古族當年是在金國統治下討生活的,且還差點被金國的完顏氏給整滅族了,那個時候金國對依附他的那些部落實行“減丁令”,實則就是絕戶令,後來蒙古人得勢肯定是要報復金國完顏氏的。而宋朝跟蒙古族沒有什麼過節,加上在元蒙時期,漢人的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出於安撫漢人,元朝統治者也就沒怎麼為難宋朝皇室。
-
7 # 諾琳珂
公元1232年,金國和蒙古三峰山決戰以金朝的慘敗結束,金哀宗統治集團只得逃往蔡州。第二年,蒙宋聯軍合圍蔡州。之後,蒙、宋聯軍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分軍攻打四周,徐州、息州先後淪陷,金國大將相繼戰死。至此,蔡州城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一座孤城,再無外援。
1233年的十一月,蒙、宋聯軍開始攻打蔡州城池。當時的戰況異常激烈,宋蒙聯軍拼死攻殺,金軍也是拼命防守,雙方白熱化的攻防下,都殺紅了眼。金軍終因寡不敵眾,被攻下城池。之後,雙方又進行了激烈的巷戰,金哀宗身死國滅,金朝眾將領及軍士五百餘人,紛紛自盡殉國。更慘的還在後面,宋蒙聯軍對蔡州進行了屠城。為絕後患,蒙古大汗據窩闊臺下詔令:“除完顏氏以外,餘皆赦免”,可見金國皇室成員但凡被蒙古人抓住,迎接他們的只有死亡的下場。其實,金國的皇室宗親在攻滅蔡州之前,就因為金國元帥崔立的叛變,被擄至蒙軍處。據史料記載,崔立將金國兩宮皇太后、皇室王爺數人及諸宗室五百多人送往蒙古大營,用三十七輛大車裝載,整個金國皇族幾乎被捕掠一空。蒙古軍兵就像是殺雞一樣,將男丁們一個一個從車輛中揪出來,驗明正身之後全部集體屠殺,一個不剩。而這些皇室女性再被蒙古士兵蹂躪之後,能活下來的全部為奴,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慘狀是“靖康之恥”的十倍。蒙古人對金朝人為何如此殘忍呢?
一、金朝對蒙古壓迫很深。金朝強盛之時,屢屢向蒙古出兵,分裂的蒙古各部被迫依附於金朝。據悉金人每隔三年便會派兵對蒙古部進行“減丁”政策,也就是剿殺一部分從而阻止蒙古人的發展壯大。金朝為了控制蒙古曾把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亥汗的首級砍下來,安放在木驢狀的刑具上。可以說蒙金是有世仇,所以後來在滅金戰爭時便變本加厲的償還。特別是對待皇室完顏氏,一個不留,斬盡殺絕。
二、金蒙戰爭的20多年的時間裡,金朝抵抗頑強。特別是汴京之戰,金朝依託堅固的城牆和精良的火器讓蒙古人吃了不少苦頭。雖然最後蒙古勝利了,但是蒙古在這上面受的罪也是不少的。
因而,按照蒙古人的一貫風格,家仇國恨一起報,屠戮金朝皇室並不難理解。
蒙古在滅宋的過程中雖然遭到了更為激烈的抵抗,雙方交戰時間也更長更久,但是當時蒙古首領忽必烈在對待南宋皇室的問題上卻相當寬容,南宋皇室北上後,吃點苦頭免不了,不過大多卻能夠得到善終。全太后出家為尼,安安穩穩活到了80歲,宋恭帝也活到了53歲。忽必烈如此對待南宋皇室成員更多的還是為了政治目的,忽必烈繼位的過程也比較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還要得益於和南宋的戰爭。忽必烈的前任蒙古大汗蒙哥,在蒙宋在釣魚城之戰,正是因為蒙哥的突然戰死,他才有機會繞開忽裡臺大會,通位過武力奪得汗位,在蒙古貴族內部,他的反對者不在少數。為了鞏固汗, 他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而且,南宋地廣人多,他需要藉助漢人的力量來維繫自己的統治,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優待南宋皇室,在統治初期能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
所以,相對金國滅國後的趕盡殺絕,南宋的皇室要幸運的多。
-
8 # 大漢史談
當初蒙古帝國滅亡金朝時,有一條命令“唯完顏氏不可赦”,結果,金朝的皇帝,除了極個別改名換姓,倖免於難外,基本上被屠殺了。但是蒙古人滅了南宋之後,謝太后、全太后、宋恭帝等都得到了寬大甚至是相對優越的待遇,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差異呢?
蒙古和金朝是歷史上有名的世仇,兩國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仇恨太深了。在蒙古還沒有強大起來之前,看看金朝做的“好事”吧:在金熙宗統治期間,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被釘在木驢上處死。金世宗對蒙古人同樣懷有敵意,蒙古人進貢稱臣還不算,每三年派兵攻打北方的蒙古人,為了防止蒙古人的報復,金國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錢,從北到南修建了長達3000裡的長城,只為防止蒙古人的報復和騷擾。
面對金人的殘酷壓迫,蒙古人非常平靜。1206年,鐵木真花了十年時間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國。從那時起,整個蒙古那是殺氣騰騰,隨時準備南下,一是為先人報仇,二是為了稱霸中原。這是成吉思汗的願望,因此,金朝是他一生的頭號對手。為了消滅金國,蒙古人三次進攻西夏,除去金國的好兄弟。蒙古對金國的戰爭,持續了24年,1211年,蒙古在野狐嶺打敗了45萬金軍,極大地削弱了金朝的軍事力量,此後,雙方力量顛倒,1213年,蒙古人第三次攻打金國,再次打敗了金國。同年8月,金國發生了一場政變,衛紹王永濟被殺,宣宗繼位,在蒙古軍隊的壓力下,宣宗遷都南京,中心都城被包圍,半個金朝被蒙古人征服了。
面對元朝的進攻,金朝深知自己的處境將無比悲慘,為了生存,他們採取了各種手段,包括多次假裝妥協,但又食言,最終還是被徹底擊敗。這樣的對手,元朝顯然不會客氣,一定要處理乾淨。南宋朝廷投降時,元朝已經建立,他們對投降的敵人更加寬容,南宋朝廷的皇帝和朝臣之前的誓死抵抗,也得到元朝的尊重。
善待宋代皇家除了以上原因外,主要還是為了收取民心。在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後,元朝的中心就放在了中原地區,在南宋滅亡後,善待宋皇室,一方面可以改變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籠絡人心,而且還有大理皇室這個試驗田,現在用在宋朝身上更有效果。
-
9 # 無月文化館
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是容易理解的,因為蒙古人對金國有著深仇大恨。
成吉思汗的爺爺俺巴孩就是死在金國的朝堂之上,被當眾施以木驢之刑,在受盡金人凌辱和折磨之後,痛苦的死去。
俺巴孩臨死前對金人發出了詛咒,從此,蒙古人和金國人的仇恨就算結下了。
當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崛起後,當完顏氏被蒙古人打得節節敗退,蒙古人並未感到解恨,相反,復仇的怒火推動著蒙古人以更猛烈的攻勢結束金國的統治。
最終,金國遭受了滅頂之災。
當蒙宋聯軍攻入金國都城的時候,金國朝堂之上正在進行禪位儀式,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草草接受皇位,便領兵出征,死在亂軍之中,總共做了不到一個時辰的皇帝。
金國剩餘的皇室成員,都被押往蒙古人的都城和林,就跟當年金國人擄走北宋皇室成員一樣,蒙古人如法炮製,狠狠地蹂躪金國皇室成員。
至於說南宋皇室,被善待了嗎?
南宋殘餘朝廷一路難逃,最終逃到海上,失去了最後一寸土地,但蒙古人仍未放過,繼續追殺,務必斬草除根。
最終,南宋小皇帝在陸秀夫懷抱中,跳海自殺,當時,與小皇帝,與南宋皇朝一同殉葬的有十萬軍民之多,血水染紅了當時的海面。
這種悽慘場景,不讓人動容嗎?
成王敗寇,哪有什麼善待不善待,就算善待你不殺你,或者難道不也是受罪嗎?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0 # 一直開心快樂
蒙元聯軍攻入蔡州後,隨即對金朝皇室展開了瘋狂的屠殺,“惟完顏一族不赦”的政策使得金朝的皇室幾近滅族,而在對金朝皇室宗親的屠戮中,南宋軍隊表現的比蒙古軍隊還要積極。
1127年,兩宋之間的“靖康之恥”,金軍將宋徽宗、宋欽宗及皇室宗親、朝中大臣及其家眷全部擄往北方,期間更是對其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和羞辱,在這之後的“紹興和議”中,南宋又向金朝稱臣。 這份屈辱的經歷,讓南宋軍民對於金朝的憎恨之情持續了長達百年之久,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蒙宋聯軍攻入蔡州城後,南宋軍隊將這份被長期壓抑的憤恨情感全部發洩在了金朝皇室的身上,進而對於屠殺完顏宗室那可是真的毫不手軟。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金朝皇室被屠戮殆盡也就成為了必然。蒙古屠滅金朝皇室,還是在於蒙古與金朝之間確實存在著深仇大恨。 金朝為了防止蒙古壯大,確實採取了非常殘酷的手段。
早在金朝建立初期,就用非常殘忍的手段,釘死了蒙古族首領俺巴孩汗殘,並且殘酷的鎮壓了蒙古部落的反抗。並且,金朝利用蒙古各部落之間的矛盾,挑唆和鼓動蒙古部落之間的內部戰爭,對蒙古族社會發展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金朝的軍隊為了削弱蒙古族對於自己統治的威脅,經常性的組織軍隊對蒙古草原上的百姓進行屠殺和劫掠。就這樣,矛盾的不斷演化讓蒙金之間結下了血海深仇。
-
11 # 讀歷史很好
1:合不勒汗的時候,蒙古日益強大,一度打敗金國大軍,因此結下仇恨
熟讀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早在蒙古先祖合不勒汗的時候,當時金國剛剛建立之初方興未艾,國力蒸蒸日上。有一次,宴會上宴請合不勒汗。沒想到他酒量沒邊,喝了很多硬是喝不醉,原來每次喝高的時候都跑到廁所裡吐,怕是有毒。
喝到一定程度上,還故意裝醉摸金太宗的鬍鬚,引起很多大臣不滿。實際上得到宴會結束,連忙跑回草原,金國皇帝覺得不對勁。於是派使臣去追,半路上把使臣殺掉,意味著和金國對立。金國連續兩次派遣大將出馬,硬是平定不了草原。甚至金兀朮百戰名將都擺在蒙古合不勒汗手上,因為廣大草原,大軍施展不開。
2:俺巴孩汗被金國皇帝釘在木驢上,世仇關係
合不勒汗死後,是他的弟弟俺巴孩汗繼位。有一次,他按照約定到塔塔兒部落送親。未曾想這時候他已經和金國人合作,俺巴孩汗就這樣被押往到了金國。死的時候很悽慘,被釘在了木驢之上。死之前說道:“我的子孫後代哪怕是磨斷了十個手指頭,也一定會為我報仇。”
第二:金國軍隊頑強抵抗,蒙古對於這樣,基本上都是屠城
蒙古人以兇殘著稱,所以戰鬥力非常彪悍。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在勸降無果的情況下,逐漸蒙古慢慢失去耐心,凡事對強烈抵抗的城市大開殺戒。成吉思汗曾經一度攻克金國的中都城,讓他們被逼無奈南遷。破城之後,大開殺戒成為蒙古人的常態。
鐵木真死後,他的第三子窩闊臺繼位。臨終之前告知他滅金策略,借道宋境避開金國在潼關駐守的主力,蒙古大軍圍攻三峰山,直接攻打汴梁。於1234年,雖然金國守軍頑強抵抗,但畢竟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比靖康之變更為慘烈,金國皇室被趕盡殺絕。
-
12 # 性感文人札記
蒙古人的社會階層裡有貴族這一階層,這也是蒙古滅人國之後,對待皇室成員的取向標準,只不過,蒙古人作為一個遊牧民族,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註定與農耕民族不同,所以在判斷誰才是貴族上,有不一樣的標準,由此導致了對待金王朝和宋王朝的差別!
滅金——成吉思汗的家仇國恨金人同蒙古人一樣,最早也是遊牧民族,進入華北平原以後,才逐漸養成了農耕的習慣,然而,成吉思汗之所以要三番五次進攻金朝,除了要解除蒙古南面的威脅之外,還有一個私人原因,那就是成吉思汗的祖父俺巴亥被金國人釘死在柱子上,這在成吉思汗看來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的幼年,活在被追殺的路上,金國人為了避免蒙古的崛起,時常收買人心安排殺手,刺殺成吉思汗,政治上,完顏家族採取了“分而治之,挑撥離間”的策略,蒙古在沒有統一之前,內部的紛爭除了部落間的矛盾,剩下的完全是金國人從中作梗。
而且金國人經常深入蒙古邊境,實行減丁政策,不分男女屠殺蒙古族青壯年,主要目的是為了蒙古一直處於青黃不接的疲弱狀態,由此而言,蒙古人也看出了女真人的險惡,從這個角度來說蒙古人和女真人屬於世仇。這才有了蒙古人“唯完顏氏不赦”的命令,金國亡國後,大批皇室慘遭屠殺,幾乎無人倖免,至於漏網之魚也全部隱姓埋名,據說現在甘肅有個“完顏村”,就是當時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的後代逃難到了此地。
真正的貴族——善待宋室後裔在遊牧民族的世界裡,遵守一個原則,投降不殺,歷史上在蒙古的征戰中,發生多次因為守將遲遲不降,導致城破之日,屠城的慘劇,西夏的覆滅就是其中一例,蒙古人遠征途中,西夏久攻不下,以至於只能繞道遠攻,班師途中還是把西夏滅了,屠城。
而南宋王朝後期確實疲弱無力,襄陽被攻破以後,基本沒能組織起多大的抵抗就投降了,再加上之前滅金,兩家還曾有過戰略合作,自然不會對待老朋友下死手。
除此之外,宋朝在蒙古人眼裡是文明之國,跟女真人不一樣,宋朝皇室那可是響噹噹的貴族,要知道貴族主要看氣質,有些人暴發戶一個,即使有錢也是土豪,道理是一樣的。詩詞繪畫、中原歌舞,那都是上流社會的玩意兒,他們也是很羨慕的。就如同看久了亞洲面孔,突然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女郎,也會蠢蠢欲動一樣
南宋投降以後,蒙古人對趙姓皇室成員沒有太為難,收拾了細軟,一大車全拉到了北方,好吃好喝伺候著,忽必烈甚至還將自己女兒嫁給了宋朝皇室的小皇子!
然而這並不代表著蒙古人曾經就對宋朝多麼客氣,儘管南宋後期軟弱無力,但是歷史上的南宋戰士也不是吃素的,蒙古人三番五次征戰歐洲,也沒像南宋一樣難以滅亡!
-
13 # 閒庭興步001
對待狼和羊當然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南宋皇室三代後的血性還不如一頭羊,殺了沒有功勳和武力炫耀,留下來還能牽制漢人,最後拿錢贖人賺的盆滿缽滿還落一個後勤補給基地。
-
14 # A張正建
蒙古與金國三代世仇,成吉思汗的崛起,動力就是要為蒙古人報仇!蒙古滅宋之戰只是為了完成統一,因為成吉思汗歷來祟尚漢文明,以入主中原,以華廈為榮,當然要尊崇漢文明提倡的仁義禮智信,自然要善待宋王室
-
15 # 與風互語
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為何有這樣不一樣的風格?
滅前朝皇室趕盡殺絕,是為了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封建帝王時期都是如此,中外封建歷史時期都一樣,並非先例。
金統治華北中國時,蒙古高原地區的眾部落都屬金王朝統治下的少數部族,在十三世紀初,統治華北的金朝在金帝衛紹王統治下以開始走向哀落,此時北方草原及漠北各都落,於1206年在蒙古部落首領鐵木真.成吉思汗的征伐下統一了大漠南北,形成了統一的局面,建立了大蒙古國,它就是蒙古族強盛的開始。
北方及草原各部落在金王朝統治時期,飽受折磨和壓迫,而鐵木真.成吉思汗的家族部落和金王朝更是有著深仇大恨,
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及漠北各部後,就開始進行對金王朝和西夏王朝的軍事打擊,經過連年征戰於公元1214年率軍包圍了金朝的都城中都(今北京市)金宣宗被迫服首稱臣。
在蒙軍撤退後,金宣寧不顧徒單鎰等大臣的反對,與術虎高琪一起,於1214年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派太子鎮守中都。
遷都引發河北軍民的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遷都汴京為由出兵圍攻中都,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夾擊打擊下亡國於蔡州。
金原本出自部落,其部落制度性質也很濃厚。
金統治初期採取的是貴族合議制,後來在吸收了遼朝與宋朝的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制,軍事上採取軍民合一的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很精銳,先後打敗周邊諸國,金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中華一統”的王朝。
經濟方面,陶瓷業與鍊鐵業興盛,對外貿易那時還掌控著西夏經濟的命脈。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快速的漢化了,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金代院本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
-
16 # 科技歷史說
蒙古國與金的淵源還要從金朝建國伊始說起
金朝開國皇帝金太祖阿骨打在建立金朝以後,親自率軍攻遼,屢戰屢捷,至天輔四年,不僅使東北各族人民擺脫了遼朝的民族壓迫,而且以阿骨打為首的金朝統治者指揮的反遼鬥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蒙古族是我國北方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金朝建立以後,一度派出大軍進攻蒙古,遼朝和金朝為了遏制蒙古高原各部勢力的發展,對蒙古採取了分化瓦解以及軍事鎮壓相結合的辦法。
曾經強大和輝煌的蒙古塔塔兒部落聯盟就是在這樣的打擊下解體的。在這種政策的輔助之下,金朝又挑起了蒙古部與塔塔兒部的長期戰爭,使得蒙古高原其他諸多強大的部落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文獻記載,在金世宗統治時期,“每三歲遣兵向北剿殺,謂之減丁”,蒙古族人口接連被掠奪販賣為奴隸甚至無情的被大批屠殺,但是蒙古族人民又不得不表現出對金朝的臣服與接受,激起了蒙古族對金朝統治者的刻骨仇恨。這就結下了金朝與蒙古國的世仇。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正當蒙古高原諸部落相互征伐不已,正當蒙古人民遭受苦難之際,一位民族英雄誕生了。鐵木真(1162年-1227年),出生於蒙古部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就是死於塔塔兒部之後就跟隨母親過著與廣大蒙古族人民一樣水深火熱,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些寶貴的生活經歷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堅韌性格。鐵木真繼承了父親未完成的,更為偉大的事業,他不斷收集先父舊部與他們結成同盟,逐漸恢復其勢力和貴族地位。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善於在金朝統治者面前偽裝自己,對金朝俯首稱臣的同時又利用蒙古族內部間的矛盾,多種戰略的謀劃,先後讓自己獲得了穩定的發展基礎。
1189年,鐵木真打敗塔塔兒部和蔑乞兒部,被推舉為蒙古族部落首領,又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征戰,最終統一了蒙古高原一帶。1206年,鐵木真成為蒙古族諸部的最高統治者,世人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於此,蒙古汗國建立。
蒙古汗國建立以後,就進行了對金朝的報復,蒙古鐵騎踐踏到了鄰國的土地上,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忍受金朝長期以來的羞辱與民族壓迫,成吉思汗作為一個更為兇悍和野蠻部族的首領,首先肯定要復仇,對金朝的戰爭總是帶著民族鬥爭的色彩。1211至1214年,蒙古軍隊首先對金朝形成戰略包圍,蹂躪金朝所佔地區,所到之處史書中這樣記載“金帛,子女,牛羊馬畜皆席捲而去,屋廬焚燬,城郭丘墟”。蒙古族壓抑在心中的憤怒與仇恨在此時毫無隱晦的爆發,他們要對金朝趕盡殺絕,絕沒有一絲手軟。金朝,日暮西山。
蒙古國為何善待宋朝皇室?1229年8月,窩闊臺即大汗位,聯宋滅金。他採取“假道於宋”的戰略,於1232年底,於南宋達成協議,破金,金亡。按照國之興替的原則,蒙古國應該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將宋也一網打盡,但是卻保留對宋的寬容,這又是為何?
首先,宋在蒙古滅金的這條道路上應該是貢獻了一部分力量,起初,宋金也可以稱得上是盟國;其次,宋並不會對這樣強大的蒙古國構成威脅,宋在軍事上遠遠不是蒙古國的對手,南宋朝廷也是極端腐朽,沒有提供充足的戰備支援;最後,蒙古族在不斷征服的過程中受到了“漢法”思想的影響。忽必烈在接管漠南漢地就注重克服野蠻落後的統治方式,在侵宋戰爭中改變了以往肆意殺戮的野蠻做法,約束“諸將毋妄殺,毋焚人室廬,所俘生口悉縱之”。經過了漢法的慢慢滲透,蒙古國高層人員逐漸被文明的中原文化所教化,這些原因就是為什麼蒙古國為什麼要善待宋朝宗室。這也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演變歷程。
-
17 # 歷史畫中人
蒙古人對當時東亞大陸上的三個主要國家——西夏、金和宋,確實是採取不一樣的風格。其基本規律,是越往後,其手段越溫柔;越靠前,手段越殘忍。
蒙古帝國滅西夏的戰爭,是在成吉思汗生前就基本完成的事業。憑良心說,蒙古和西夏沒啥深仇大恨,最後卻是整個西夏被夷為白地,西夏文明就此滅絕。
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為何有這樣不一致的風格?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最終在滅南宋以後,卻把南宋皇室保留了下來,幾乎沒有殺過。這個問題,確實有些讓人費解。這看起來有些不太符合蒙古人的做事風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蒙古攻打金國和南宋,目的不一樣。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從蒙古崛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金國對蒙古人的殘害,對成吉思汗祖上的傷害。這就相當於努爾哈赤釋出“七大恨”,靠十三副鎧甲起事一樣,那也成為成吉思汗崛起的最主要動因。
金國為了防止蒙古人崛起,不但多次製造蒙古各部落的矛盾,挑撥各部落的關係,讓他們不能統一。而且每年還派出軍隊,深入漠北直接殘殺蒙古人,實行“減丁”政策,目的是防止蒙古人人數變多而做大。另外,金國還曾把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殺死,可以說這是世仇。
蒙古人攻打金國,有報仇雪恨的意思。他們對金國皇室,自然要採用極端手段。
蒙古與南宋則沒有這些仇恨,只不過有一些小摩擦。比如蒙古人借道四川攻打金國後方的時候,曾因為糧草問題和南宋有過摩擦。比如蒙古與南宋聯合滅金以後,南宋曾為了收復“三京”,在沒有劃定邊界的情況下擅自出兵佔領土。
但是,這些矛盾,都只是小矛盾。嚴格意義上說,蒙古攻打南宋,就是赤裸裸的領土擴張。
既然要強佔人家的土地,又還要殺人家的皇室,這不是顯得太不厚道了嗎?
第二,蒙古攻打金國和南宋,形勢不一樣。
蒙古攻打金國,是處在蒙古帝國擴張的上升期,打敗金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那時候,蒙古只是發動了第一次西征,南邊也只是拿下了西夏和金國。他們的目標還非常遠,他們的威脅還非常多。
所以,這種時候,他們還必須向世界昭告他們的規矩,或者說他們的法則。就是如果你願意自動滅國,加入我們,我們就不會殺掉你們。如果你們不願意自廢武功,自行滅國,敢於反抗,那麼,我們把你們滅了後,就要屠城,就要殺你們的皇室。
而蒙古人攻打南宋,則處於蒙古帝國擴張的末期。一方面,忽必烈自立為大汗以後,蒙古宗王們普遍不滿,在後方宣告獨立,並且和忽必烈打成一團。忽必烈根本就忙不過來。另一方面,忽必烈消滅南宋後,他的擴張基本上就宣告結束了。南宋人對於元朝來說,就是他們的臣民,他們沒有必要擴大仇恨,激起更多的反抗。而善待南宋皇室,就是不激起反抗的重要措施。
第三,蒙古攻打金國和南宋,文化不一樣。
在攻打金國的時候,蒙古人信奉的一直是薩滿教,其文化就是征服世界,建功立業,全世界都應該是蒙古人的臣民。而且必須用殘酷手段,用高壓政策對待那些敢於反抗的人。
而在攻打南宋的時候,一方面,忽必烈已經明顯地漢化,接受了漢人的,用君王的道德征服世界,而不是用武力征服世界這樣的思想。另一方面,忽必烈已經接受了藏傳佛教,佛教的寬恕忍讓精神,也讓忽必烈放棄了沒有節制的殺人。
因此,受這樣一種文化的影響,蒙古人選擇善待宋朝皇室。
總結:善待宋朝皇室除了同命相連以外,最主要還是蒙古後期殺戮的減少所致,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後,一改以往,採取懷柔,他建立了元朝,將帝都遷到大都,主要重心偏向中原,所以就要考慮廣大漢地,元朝滅宋後,善待宋皇室,一則可以把自己變成仁君,二則可以穩定人心把民心籠絡到自己手裡,天下就可以長治久安,在他的之前善待大理皇室就是一個成功的先例,現在用到宋朝身上,更顯得明智。
-
18 # 老威觀史
這是因為蒙古人的征服模式發生了轉變,在滅亡金朝的時候蒙古人還處在草原帝國的征服模式,即殺光對方的人,然後佔有對方的全部資源。而當蒙古人南下滅宋的時候,已經由遊牧帝國征服模式上升到了農業帝國征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就不是殺光對方的人佔有對方的資源,而是攻下對方的土地,統治對方的人民,因為征服模式的轉變,所以在對待皇室的態度上也就發生轉變了。
草原帝國征服模式——殺戮草原帝國的征服模式就是殺戮,即殺光對方的人,從而搶佔對方的全部資源,這是由蒙古草原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在歷史上,蒙古草原能夠養活的人口不多,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時候,蒙古人口大約在150萬人左右,雖然蒙古高原的地理範圍比較廣闊,但大多是貧瘠的地方,資源和產量在古代十分有限,所以長久以來草原上的任何部落要發展壯大自己,在對外征戰獲勝之後除了佔領對方的領地外,還要屠殺對方部落的人口,這樣對方的領地就等於是空出來了,用空出來的地理空間來養活更多的本部落的人口,本部落人口多了,自然就壯大發展了,簡單地說,是由於蒙古高原資源的極度匱乏,導致了蒙古人的征服模式就是殺戮。
▲草原地區的地理自然環境就決定了他們的征服模式就是殺戮搶劫
比如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高原的過程中就不斷地伴隨著殺戮。如當他打敗塔塔爾人後,就把塔塔爾人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處死,當時塔塔爾部落大概有35萬的人口,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屠殺估計也至少殺了10萬人。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後,便是不斷地對外擴張,我們可以發現在蒙古早期的對外擴張過程中,經常出現大規模的殺戮現象,這也是緣於蒙古人,從以成吉思汗為代表的上層到基層計程車兵,都還沒有走出草原帝國的征服模式。
在蒙古帝國早期的對外戰爭中,蒙古人一開始並不打算攻佔對方的領地,而是帶著草原遊牧的思維定式,帶著搶一把就走的心態開戰的。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蒙古人在進攻金國的過程中,一路進攻一路伴隨著燒殺搶掠的行為。在西征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屠城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不會在這裡統治,自然是撈一把就走了。
但是到了後來這個模式顯然是跟不上蒙古人的發展節奏了,征服模式便發生了轉變。
農業帝國征服模式——統治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帝國人口在150萬人左右,而當時的金國擁有大約5000多萬的人口,南宋擁有大約8000多萬的人口,只是從人口數量上來說,我們就能看出蒙古帝國在經濟上與中原王朝的差距。
畢竟蒙古高原資源匱乏,而到了中原地區則物產豐富,豐富的物產就自然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了。在攻滅金國後,蒙古人逐步入主中原,這個過程中也有大量的飽學漢文化的文人加入了蒙古人的陣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耶律楚才。
以耶律楚才為代表的漢文化文人經常規勸蒙古高層減少、停止殺戮行為,其實也是為了維護蒙古人的統治。而蒙古人在減少了殺戮開始統治中原地區以後,發現這種統治模式下得到的經濟利益比搶劫得到的經濟利益更多,便逐步放棄了原先的征服模式。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比如當蒙古人征服了金國的地盤後,這塊地盤能養活大約5000萬的人口,有5000萬人繳稅能產生的經濟利益大還是對5000萬人搶劫能產生的經濟利益大呢?如果是搶劫的話,生產遭到破壞,只會一次搶的比一次少,而如果是統治一塊地方,隨著戰爭的結束,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能得到了稅收也越來越多,而且這種收入是穩定的,可持續的。
也正式因為農業帝國的統治能帶來的利益比遊牧帝國的征服模式帶來的利益多得多,所以蒙古人才會逐步地放下屠刀,減少殺戮了。
而蒙古人攻滅金國是在公元1234年,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走出草原帝國的征服模式,到了攻打南宋的時候已經是忽必烈時期,忽必烈完全接受了漢文化,並在1271年將蒙古改為元朝,這就標誌著蒙古人也開始了漢化,並採取了漢族傳統的農業帝國的統治模式了。
在農業帝國的統治模式下,征服對方就不完全是殺戮,而是在武力征服的基礎上安撫對方的民眾,重新構建社會秩序,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然後委派官員治理地方,從而獲得穩定的稅收。所以當征服模式發生轉變以後,蒙古人對待皇室的態度也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比如宋朝的皇室就得到了相應的優待,如投降的恭宗趙顯就被安排到西藏出家做了和尚,活到了62歲,忽必烈還把一個公主嫁給了他。對南宋皇室的優待,也是為了安撫南宋地區的民眾,只有安撫了民眾的情緒,元朝的統治才能平穩。簡單地說,在忽必烈時代,蒙古人的統治方式與之前漢族王朝的統治方式趨近,優待前朝的皇族也是之前中原王朝實行的政策,元朝實行這樣的政策也就自然了。
統治模式轉變的本質原因是利益從本質上說還是利益,畢竟南宋有8000多萬的人口,這8000多萬的人口能創造的稅賦有多少?沒必要為了一個皇室那點人的問題影響8000多萬人口的稅賦吧,看在利益的份上,也要優待前朝的皇室了。
其實不止是忽必烈的元朝,即便是其他的蒙古汗國,在結束了早期的殺戮征服模式後,後來都轉變了統治模式,這也是緣於轉變統治模式能帶來更多的利益所致。比如蒙古人西征後征服了大片的伊斯蘭地區的領土,到後來蒙古統治者大量地皈依了伊斯蘭教,也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統治模式而發生的轉變,著名的帖木兒就是一個皈依了伊斯蘭教的蒙古統治者。所以這種轉變不只是發生在忽必烈的元朝,在蒙古的其他汗國也都發生了適應當地文化的統治模式轉變。
-
19 # 世界人文通史
元朝對於投降的南宋皇室還是不錯的,頂多只是把宋恭宗流放到西藏當和尚。
不過,這並不是因為元朝統治者寬厚,而是因為元朝還沒有完全消滅南宋王朝,過多的殺戮也只會激起更強烈的反抗。
元朝接受宋朝投降時的條件就是寬待皇室,禁止殺戮劫掠,這是蒙古軍隊約法三章的原因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稱帝建立了元朝。他認為漠北、遼左、西域、雲南等地全部都在自己手中,只有東南一隅(南宋小朝廷)還在負隅頑抗,所以為了他所謂的“混一海內”,便繼續發動了針對南宋的戰爭。
蒙古人與南宋前前後後打了40多年,始終未能突破川蜀防線和淮河防線。川蜀地區有四川、重慶等地的高山為屏障,易守難攻;淮河地區有精銳的南宋水師重兵把守,無法攻破。
忽必烈最後採用劉整的建議,從湖北地區“撕開”一條大口子,成功突破了南宋的襄樊防線。在忽必烈稱帝之前,蒙古軍隊已經接連拿下了襄樊防線,佔領了湖北境內的長江北岸、南岸。
元朝的蒙古騎兵與漢軍的水師順著長江而下,直撲南宋的首都臨安而去。由於長江中下游的各城望風而降,元軍很快就打到了南宋臨安城。當時宋恭宗趙㬎還是一個只有5歲大的孩子,真正掌權的是65歲的太皇太后謝道清。
1275年的年底,元軍兵臨城下時,謝太后最初派人向元朝求和,允諾稱臣割地換取退兵。可是忽必烈要的是你的江山,哪裡肯接受虛榮,所以元朝皇帝要求南宋皇室儘快投降,否則要以武力攻城,後果自負。
謝太后一個柔弱的婦道人家實在沒有辦法,她既不會帶兵打仗,身邊也沒有能臣相助,只能率領文武百官在臨安向元朝投降。在此之前,元朝的官員或逃或跑,又溜走了一部分,就連宰相陳宜中這個人都帶頭跑了。
1276年,元朝在臨安接受南宋皇室投降,並舉辦了盛大的受降禮。元軍沒有入城燒殺搶掠,而是接管了臨安的防務,並且押走了宋朝皇帝與太后。
比起當年金國在靖康之難時瘋狂玷汙北宋的妃嬪公主、大臣女眷的惡劣行為,蒙古人對待宋朝皇室還比較客氣。
雖然元朝接手了南宋的後宮,但是沒有發生軍隊、士兵大規模侮辱宋室女眷的現象,沒有像一百多年前宋徽宗的妃嬪、公主在金國淪為娼妓那樣悲慘。
元軍攻下臨安之後,南宋的殘餘力量還沒有完全覆滅,在福建、廣西、重慶、湖南、廣東等地還有宋朝殘餘力量。
為了消滅文天祥、陸秀夫等人,元朝讓謝太后、宋恭宗寫信去勸降,可是沒有起到作用。元軍的主力部隊於是又馬不停蹄地南下福建、湖南等地,實在沒有時間享受臨安的風花雪月。
為了削弱漢人的反抗,元朝皇帝對南宋皇室和降臣採取了比較寬鬆的手段,畢竟天下都是他的,沒有必要再製造無謂的殺戮。可是,蒙古軍隊對於堅守的城池,大多采取了血腥的屠城。四川、重慶都是因為蒙古激烈入侵,在南宋末年人口銳減。
謝太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壽春郡夫人,押送到大都(北京)監視,直到她去世後才被安葬於家鄉。而宋恭宗則被流放到青海當喇嘛,一輩子學習藏傳佛教的佛經,一輩子不準返回臨安。
宋恭宗趙㬎被逼出家後,在元朝統治的青海、西藏等地度過了人生的多數時光。直到他52歲時,才被元英宗賜死,這個時候已經相當於元朝中期了,距離元朝消滅宋朝已經過去了40多年。
元英宗心胸狹隘,他可能覺得這個前朝的餘孽留下來也是禍害,所以找了一個藉口說趙㬎觸犯了文字獄,派人把他毒死了。
-
20 # 玉之溪
蒙古人殺光金國皇室,善待宋朝皇室是有原因的。但是善待宋朝皇室稱不上,只是沒有野蠻殺戮而已。
蒙金之間的仇恨延續了上百年要知道蒙古人屠戮金國皇室,還得從北方草原的恩怨說起。突厥被唐朝打跑以後,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到了唐朝末年契丹人開始崛起,到了唐滅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契丹人進一步強大起來,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了龐大的遼國。之後宋遼爭霸幾十年,大家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幾十年,但是到了北宋後期,遼國漸漸沒落,對草原各部的掌控漸漸力不從心。此時東北地區的女真人開始崛起,他們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擊敗了契丹人的遼國,建立了金國。
金國建立以後,不斷攻打北宋最終擊敗北宋,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在和宋朝打仗的同時,金國為了控制住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避免那個部落做大做強,沒到秋天之時,他們就會開展打“秋草”軍事行動,所謂的“大秋草”就是開始對草原上各個部落進行搶劫,同時還控制人口,玩死了車輪戰,高過車輪的男子都要遭到屠殺。為了壓制草原諸部落,金國還在草原上打擊勢力強大,或者不聽話的部落,扶持一家打另一家。當時草原上蒙古部落的一支有崛起跡象,金國就想盡辦法,把這個部落的大汗騙到金國京城,用計殺死,使的將要統一的蒙古各部又陷入了內鬥。這就是金國對蒙古各部落的態度。這個將要統一蒙古部落的汗,就是之後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爺爺。之後成吉思汗的父親也是被金國支援的蒙古部落勢力毒死。
到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過程中,金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由於金國實力強大,蒙古在滅金過程中也是廢了吃奶的勁,最終還是和南宋共同將金國滅亡。在此過程中蒙古軍隊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三代血仇,造就了蒙古對金國的極度仇恨,所以蒙古滅金後屠戮了金國皇室。
蒙宋之間不接壤,當滅金時宋蒙是盟軍滅金之後,南宋直面蒙古軍,南宋想要收復北國故土,但是遭到了蒙古國的無情打擊,之後送蒙之間拉開了近50年的戰爭,蒙古軍照樣是對防守堅定的宋朝城防進行屠城,戰前投降的基本可以保全,反抗激烈的堅決屠城。到了蒙古軍隊開始攻擊南宋都城之時,宋朝的謝太后選擇了投降,所以在南宋臨安的皇族基本的到了保全,沒有受到屠戮。但是全部被元朝押送到元朝首都監視居住。宋朝皇帝,被勒令去青海出家當喇嘛,到了後來依然被毒死。
但是相對於金國皇室是要好的太多。
回覆列表
因為他們知道,金人如果退入山林,又會變的強橫無比,所以還是殺了好。爾宋趙是豬,進了山也是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