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歷史的小白

    冀並青幽四州之地。今河北,京津、山西,山東除西南以外的大部地區。

    全國13州,而且多數經濟發達地區,實力三分之一強。

    對比,當時曹操僅有豫,兗兩州。蜀漢一個益州加半個荊州。孫吳,大半個揚州加半個荊州

  • 2 # 漫步人生路mm1

    袁紹破河北公孫瓚之後,實力到達全盛時期,坐擁青、幽、並、冀四州之地。冀州,大致相當於現在河北南部與河南北部,以河北為主;青州,大致相當於山東東部與河北南部;幽州,大致相當於河北北部(包括部分北京地區)與遼寧南部;幷州,大致相當於山西大部。擁有大片領土和眾多人口。

  • 3 # 浮沉的歷史

    袁紹漢末群雄之一,在其剛剛起家的時候,只有一個渤海郡,但是袁紹經過自己打拼以及“四世三公”的這個招牌,袁紹的勢力在不斷的增強。到了官渡之戰前,袁紹坐擁青州、冀州、幷州和幽州四個州,成為了當時群雄中最強大的一股勢力。那麼袁紹又是如何一點點打拼出來的呢?

    在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之戰失敗後,袁紹重新回到冀州,當時的冀州牧韓馥遭受北方公孫瓚的威脅,見此情況袁紹決定逼迫韓馥佔據冀州。而韓馥此人又是一個懦弱之人,在袁紹的威逼之下只能拱手相讓,於是袁紹兵不血刃的佔據了冀州,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州。東漢末年的冀州擁有十六個郡,號稱“帶甲百萬,谷支數年”,其中雖有誇張之處,但是不可以否認冀州的強大,正因袁紹佔據了冀州其才擁有了爭霸北方的實力。

    袁紹在拿下冀州並穩定了局勢之後,開始了對外的大規模擴張。當時袁紹的主要敵人有兩個對手:一個是北方的公孫瓚、另一個是南方的袁紹。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在攻打袁術過程中,公孫瓚之弟弟公孫越在戰鬥中陣亡,這直接導致其與公孫瓚的矛盾迅速激化。同年,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大戰,袁紹軍在麴義的帶領下一舉擊敗公孫瓚的軍隊取得勝利。在界橋之戰後,袁紹把主要精力都用了對付公孫瓚了。

    袁紹在與公孫瓚鏖戰了數年後,於建安三年(198年)徹底擊敗了公孫瓚,在與公孫瓚交戰的過程中,袁紹也同時戰勝了黑山軍張燕以及黃巾軍殘餘勢力,其子袁譚則在擊敗田楷和孔融後擁有了一個完整的青州。

    此時的袁紹已經控制了青州、冀州、幷州和幽州四個州,是袁紹實力最強的時候,“橫大河之北,奄四州之土,南向而爭天下”,達到了人生巔峰。

  • 4 # 學史泛舟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是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過冀州牧韓馥卻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韓馥引狼入室主動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小,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後簡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謀主沮授說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冀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

    曾橫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內附並設王庭於幷州五原之後,幷州逐漸成為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匈奴單于於夫羅(劉淵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烏桓在幷州的實力也不弱,其勢力範圍主要在上郡,雁門、朔方等郡;鮮卑則在強力人物軻比能的統帥下勢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門、雲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則主要是羌人的活動區域。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

    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

    東漢末年的青州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青州成為了黃巾軍的集聚地,在黃巾軍西進兗州後,青州又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角力的主戰場之一,當時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核心的齊國、濟南國、樂安國等地,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則佔據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勢力明顯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海國。

    不過袁譚能力挺強,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觀點都認為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實力遠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壓曹操的實力,其實袁紹實力佔優是事實,但是雙方差距卻並沒有那麼大,至少在地盤上曹操並不遜於袁紹多少,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出臧霸從徐州進入青州牽制袁譚,可以袁譚還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統一了北方。

  • 5 # 慕一影視匯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是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過冀州牧韓馥卻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韓馥引狼入室主動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小,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後簡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謀主沮授說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冀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曾橫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內附並設王庭於幷州五原之後,幷州逐漸成為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匈奴單于於夫羅(劉淵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烏桓在幷州的實力也不弱,其勢力範圍主要在上郡,雁門、朔方等郡;鮮卑則在強力人物軻比能的統帥下勢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門、雲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則主要是羌人的活動區域。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

    東漢末年的青州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青州成為了黃巾軍的集聚地,在黃巾軍西進兗州後,青州又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角力的主戰場之一,當時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核心的齊國、濟南國、樂安國等地,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則佔據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勢力明顯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海國。

    不過袁譚能力挺強,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觀點都認為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實力遠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壓曹操的實力,其實袁紹實力佔優是事實,但是雙方差距卻並沒有那麼大,至少在地盤上曹操並不遜於袁紹多少,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出臧霸從徐州進入青州牽制袁譚,可以袁譚還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6 # 中行偃1

    答:袁紹實力最巔峰的時期,就是在討伐董卓的時候。

    《資治通鑑》:正月,關東州郡皆起兵以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諸將皆板授官號。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眾名數萬。

    (公孫瓚)

    《後漢書》:是時豪傑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

    董卓得知袁紹在山東起兵,就把袁紹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師的袁氏宗族全部給殺了。此時,豪傑大多歸附袁紹,而且因他一家遭難受感動,人人想著為他報仇,所以州郡蜂擁而起的部隊,沒有不打袁氏旗號的。

    董卓攝於袁紹的威力,西走長安。袁紹準備拋棄獻帝,另立新君,以便於駕馭。他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

    (張邈)

    此舉當時就遭到袁術的強烈反對,同時反對的還有曹操。袁紹不顧袁術的反對,以關東諸將的名義,派遣原樂浪太守張岐拜見劉虞,呈上眾議。劉虞卻斷然拒絕。袁紹仍不死心,又請他領尚書事,承製封拜,也同樣被劉虞拒絕了。

    在聯兵討董時,袁紹曾經問過曹操:“大事如果不順,什麼地方可以據守呢?”曹操反問:“足下的意思怎樣呢?”袁紹答道:“我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然後南向爭奪天下,這樣也許可以成功吧!”

    以袁紹當時的威望足以和董卓分聽抗衡!韓馥曾經說:“助袁氏乎?助董氏乎?”可見,袁紹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

    (韓馥)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這十八路諸侯都服從袁紹。

    可見,袁紹最巔峰時期,除了長安、荊州、益州之外,幾乎全國都是他的地盤。

  • 7 # 豐速鮮選

    袁紹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

    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

    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8 # 乖乖單眼皮xo

    袁紹身為一個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的勢力龐大的軍閥,是東漢末年風雲變換的中原最為搶眼的一位。所以像袁紹這樣有著深厚家底的人,自然是有人來幫他打底和運籌的謀士。袁紹手下有著最為出名的四名謀士,分別是田豐、許攸、逢紀和審配。

    田豐

    田豐

    田豐為人比較耿直,原本是東漢朝中的官員,因為不恥與專權的宦官為伍,辭官歸家去了。後來遇到袁紹起兵,就應邀做了袁紹的別駕,為其攻打城池出謀劃策,並實現自己匡扶天下的願望。田豐極有遠見卓識,也很有計謀。在他的幫助下,袁紹成功打敗了公孫瓚,取得幽州。但是袁紹昏庸起來也是令人大跌眼鏡的,田豐明確指出恭迎天子的重要性,但是袁紹沒有聽取,導致後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再有就是田豐認為攻打曹操最好的方法是持久作戰,但是袁紹急於求成,即便田豐力諫也是不聽。最後袁紹在官渡大敗,正史中袁紹因為羞於見到田豐,故將其殺害。

    許攸雖然有才華,但是在袁紹軍中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重用,所以他一直對袁紹是心存芥蒂的。官渡之戰中,因為家人犯法被投入大牢,這使得前線的許攸更加存有二心。於是戰前倒戈曹操軍中,並向曹操獻計偷襲了袁紹的屯糧處。不過許攸雖然有才,卻也是貪得無厭的小人,所以不知滿足的許攸被曹操斬殺。

    至於逢紀和審配,二人起先就開始明爭暗鬥。逢紀喜歡玩弄權術,到頭來因為私心過重,被袁紹的兒子殺死了。審配則是沒有大局觀,大敵當前還將前線的許攸家屬關入牢中,導致許攸臨陣倒戈。

    袁紹手下大將

    袁紹能夠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四大州的廣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著一幫能征善戰的驍勇將軍了。不過袁紹手下的將軍,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較急,沒有多少智謀的人,荀彧就評價多為匹夫之勇。

    文丑

    文丑

    袁紹的大將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時常並提的顏良、文丑。在後來的演義小說《三國演義》裡,二人都是被關羽斬殺,但在正史上只有顏良是死於關羽的大刀下的。顏良、文丑素來以勇猛著稱,所以孔融勸曹操小心二人。在官渡戰役起初階段,曹操採用了謀士的意見,先在延津佯裝渡河,分散袁紹大軍。另一邊曹操率兵向白馬河進發,同顏良相遇。由於顏良始料未及,倉促迎戰,慌亂中被關羽在亂軍中斬殺。後曹操的運糧車隊出現在白馬附近,完全暴露在袁紹的視野中,實際上這是曹軍的誘敵計策。文丑率軍前來搶掠物資,正在起興的當頭,被曹操率領的六百士兵斬殺。

    袁紹軍中除了顏良、文丑之外,實際上還有實力不亞於他們二人的將士存在。後來失守烏巢的淳于瓊,本來是個武藝極為高強的人。可能因為他猜測曹操不知道烏巢有糧草存在,所以喝的伶仃大醉被曹操殺個正著。另外韓猛也是個極其勇猛的人,只是在《三國演義》中極少被提到。只有一次曹操想截袁紹的糧草,但是他猶豫不決,就是因為護送糧草的人是韓猛,可見他的實力是不容小覷。

    雖然袁紹手下有很多片實力非凡的將領,但是身為領導的他優柔寡斷,錯過了很多良機,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袁紹怎麼死的

    袁紹出生在號稱“四世三公”的大家之中,雖然他是袁家的庶出,但是為人俊朗威武,秉性良好,加之家門聲望之高,所以能夠聚集一幫能為他效忠的仁人志士。袁紹本應何進的徵召,入洛陽都勤王,卻沒想到勢大的董卓攪亂了局勢,廢了少帝,另立劉協為帝。袁紹為了不惹禍上身,提前離開了是非之地洛陽。

  • 9 # 散步的魚讀歷史

    袁紹巔峰時期是在滅了公孫瓚之後,成為北方最有實力的霸主。擁有冀州、幷州、青州、幽州四地。

    現在分四州分別來介紹一下,各州的領地範圍。

    一、 冀州

    《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東漢末年也是這些範圍區域。位列九州之首,人口眾多、經濟繁榮。

    二、 幷州

    山西太原古稱幷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今太原市晉源區,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三、 青州

    青州,是《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今山東等地。

    四、 幽州

    幽州刺史部,管轄: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遼東屬國、樂浪郡。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以上是袁紹管轄四大州的範圍介紹。按現在地名來說,袁紹擁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等地,在當時是實力最強的諸侯。

  • 10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在官渡之戰爆發前,袁紹滅亡了北方的公孫瓚,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諸侯。此時的袁紹達到了勢力的巔峰期,佔據了北方的四個州,放眼東漢末年的全部諸侯,除了同樣佔據四個州的曹操之外,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具備與袁紹一決高下的實力。

    袁紹最核心的地盤是冀州,冀州是當時天下最大的一個州,袁紹擔任渤海太守期間,利用冀州牧韓馥膽小怕事的弱點,巧取豪奪得到了冀州。因為袁紹兵不血刃的奪取了冀州,冀州地區受到戰亂影響比較小,人口和糧食都比較充足。袁紹能夠養活10萬大軍,主要就是依靠著冀州的支援。

    除了冀州的地盤之外,袁紹還佔領了青州、幽州、幷州三個州。袁紹的長子袁譚駐守在青州,袁譚剛剛到達青州的時候,袁紹在青州的勢力還比較一般,經過袁譚數年的經營,在官渡之戰爆發前,青州已經成為袁紹第二大重要的地盤。

    袁紹消滅公孫瓚之後,奪取了幽州大部分的地盤,由於幽州和胡人生活區域相鄰,東漢時期胡人勢力南下,袁紹控制的幽州並不完整。除了胡人的勢力之外,遼東地區還有公孫度的勢力,公孫度表面上依附於袁紹,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勢力。

    幷州是袁紹控制的一個半獨立的地盤,幷州的實際控制者是袁紹的外甥高幹。高氏家族是東漢末年的望族,高幹在幷州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因為幷州是胡人南遷的重點地區,高幹佔領的幷州也不完整。袁紹發動官渡之戰的時候,高幹出兵策應袁紹,但是被曹操徵調的關中軍隊和涼州軍隊擊敗。

    說完了袁紹的地盤,我們再來簡單說一下官渡之戰時期曹操的地盤面積。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的地盤也是四個州,曹操佔領了兗州、徐州、豫州、司隸四個州,同時曹操還佔領了揚州和荊州的部分土地,可以說曹操的地盤絲毫不比袁紹小。

    不過袁紹的地盤受戰亂影響比較小,人口數量和糧食數量都要遠超過曹操,因此在官渡之戰時期,袁紹才能夠集中數倍兵力攻擊曹操。實際上在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也只是擊退了袁紹的進攻,並沒有乘勝追擊奪取袁紹的地盤。

    在官渡之戰結束兩年後,袁紹因病去世,袁紹的三個兒子為了爭奪繼承權大打出手,曹操趁虛而入將袁紹的三個兒子逐個擊破,雄霸一時的袁紹實力才徹底滅亡。從官渡之戰結束,一直到曹操最終統一北方,共經歷了六年多的時間,假如不是袁紹因病去世,曹操很難能夠消滅袁紹的勢力。

  • 11 # 歷史步行街

    袁紹的實力巔峰出現在公元199年,在消滅了公孫瓚勢力之後,袁紹的勢力範圍擴張至當時的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以及遼寧、陝西、內蒙古的一部分。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 ---《三國志·董二袁劉傳》

    袁紹巔峰期的地盤,囊括了東漢末期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使得當時的袁紹成為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

    一、冀州---九州之首

    冀州的範圍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等區域,從夏朝開始,中原王朝的行政劃分一直在不斷調整,無論是最初的九州,還是發展到東漢時期的十三州,冀州排名第一的名次一直不曾動搖。這是因為從歷史上來說,堯的都城就設在冀州,而且大禹治水也是從冀州開始。

    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後,以水性下流,當從下而洩,故治水皆從下為始。冀州帝都,於九州近北。故首從冀起。-----孔穎達《尚書正義》

    冀州由於地處華北大平原,是中國古代經濟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土地肥沃,適合糧食生產。豐富的物產讓這一地區的人口稠密,兵源充足。

    土平兵強,英傑所利 ------《魏志》

    袁紹在諸侯討董之後,來到冀州,當時只是渤海太守,冀州牧是韓馥。為了擴大地盤,袁紹與幽州的公孫瓚約定共同瓜分冀州,在公孫瓚攻打冀州的時候,韓馥束手無策,非常懼怕,就將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公元191年,袁紹領冀州牧,擁有了整個冀州。

    一口吞下冀州,讓袁紹實力暴增,擁有了充足的糧草和兵源,為下一步的擴充套件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青州---冀州側翼

    青州大概的位置在今天的山東區域,是春秋戰國齊國的所在地,自古便有魚鹽之利。但是由於漢末的黃巾之亂,青州是重災區,人口死亡、流失不計其數,經濟破壞嚴重。之前曹操與黃巾交戰,就從青州招降百萬之眾,組成赫赫有名的“青州兵”。

    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魏志》

    後來袁紹與公孫瓚在青州角力,袁紹憑藉雄厚的實力,擊敗了田楷等勢力,佔據青州的一部分,並交給長子袁譚管理。

    青州的擁有,雖然不能從經濟上為袁紹提供太大幫助,但是能夠保護冀州東部地區不受威脅,同時讓袁紹在黃河南岸有了一片穩固的地盤,不至於被黃河天塹所阻攔。

    三、幷州---西部屏障

    幷州大致在今天山西地區,加上河北、內蒙古部分割槽域。幷州在漢朝一直都是苦寒之地,土地貧瘠。而在東漢匈奴內遷之後,這片區域漢族與匈奴比鄰而居,民族矛盾經常引發戰爭和衝突。袁紹安排外甥高幹掌管幷州區域,算是名義上擁有統治權,實際能獲得的幫助並不多。

    幷州對於袁紹的意義在於,這是冀州大本營的西部屏障,幷州的相對穩定,能夠讓冀州不用遭受匈奴等勢力的侵襲,安心積蓄實力。

    四、幽州---優質馬場

    幽州的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北部,以及遼寧的一部分,自古就有記載。

    東北曰幽州 ----《周禮·職方》

    幽州從先秦時期開始,就一直是軍事重鎮,這裡是中原文明與草原民族的接壤之地,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劫掠,因此民風彪悍。而且由於靠近草原,這裡也是東漢時期為數不多的優質馬場之一。

    對於袁紹而言,幽州的爭奪可能是最激烈的,因為佔據幽州的是一位強力諸侯—公孫瓚。當初袁紹與公孫瓚約定瓜分冀州,但是袁紹成為冀州牧之後背棄了盟約,從此兩家開始結怨。袁紹與公孫瓚都想成為黃河以北的霸主,經過界橋之戰、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等一系列戰役,袁紹擊潰了公孫瓚的主力,最終一步步將其消滅,並且交給自己二兒子袁熙管理。

    袁紹的幽州不算完整,只控制了幽州的西半部分,更遠處的遼東公孫度勢力還沒有消滅,不過已經無傷大雅。幽州能夠讓袁紹擁有穩固的後方,並且提供充足的戰馬資源,使得袁紹能夠專心向南發展。

    巔峰時期的袁紹擁有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黃河以北地區,號稱擁有百萬之眾,風光一時無兩,是當時天下實實在在的諸侯之首。

  • 12 # 小鄉說歷史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是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過冀州牧韓馥卻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韓馥引狼入室主動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小,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後簡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謀主沮授說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冀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

    曾橫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內附並設王庭於幷州五原之後,幷州逐漸成為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匈奴單于於夫羅(劉淵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烏桓在幷州的實力也不弱,其勢力範圍主要在上郡,雁門、朔方等郡;鮮卑則在強力人物軻比能的統帥下勢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門、雲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則主要是羌人的活動區域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

    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

    東漢末年的青州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青州成為了黃巾軍的集聚地,在黃巾軍西進兗州後,青州又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角力的主戰場之一,當時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核心的齊國、濟南國、樂安國等地,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則佔據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勢力明顯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海國。

    不過袁譚能力挺強,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觀點都認為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實力遠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壓曹操的實力,其實袁紹實力佔優是事實,但是雙方差距卻並沒有那麼大,至少在地盤上曹操並不遜於袁紹多少,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出臧霸從徐州進入青州牽制袁譚,可以袁譚還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13 # 二手房經紀程池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官渡之戰的時候是袁紹的全盛時期,謀臣武將如雲。袁紹手下的四位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以及八位有名的謀士田豐、沮授、許攸、逢紀、郭圖、審配、荀諶、辛評。

      袁紹軍在主戰場總兵力步兵十萬,騎兵一萬,約十一萬兵力。戰前,袁紹排兵佈陣,確定六路大軍。

      第一路,前鋒顏良、馬延、韓定。

      第二路,騎前鋒文丑、豫州牧劉備、王摩。

      第三路,左武衛營淳于瓊、睦固、韓莒、趙叡。

      第四路,右武衛營沮授、蔣奇、荀諶。

      第五路,袁紹自領中軍,包括袁譚、陳琳、許攸、辛評、蘇由、郭圖;高覽、張郃、韓荀、韓猛、呂曠、呂詳等文武。

      第六路,後軍蔣義渠、張顗。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是曹操與袁紹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 14 # 持之以恆wzj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是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過冀州牧韓馥卻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韓馥引狼入室主動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小,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後簡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謀主沮授說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冀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

    曾橫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內附並設王庭於幷州五原之後,幷州逐漸成為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匈奴單于於夫羅(劉淵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烏桓在幷州的實力也不弱,其勢力範圍主要在上郡,雁門、朔方等郡;鮮卑則在強力人物軻比能的統帥下勢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門、雲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則主要是羌人的活動區域。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

    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

    東漢末年的青州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青州成為了黃巾軍的集聚地,在黃巾軍西進兗州後,青州又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角力的主戰場之一,當時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核心的齊國、濟南國、樂安國等地,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則佔據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勢力明顯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海國。

    不過袁譚能力挺強,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觀點都認為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實力遠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壓曹操的實力,其實袁紹實力佔優是事實,但是雙方差距卻並沒有那麼大,至少在地盤上曹操並不遜於袁紹多少,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出臧霸從徐州進入青州牽制袁譚,可以袁譚還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15 # 歷史遊民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後來冀州牧韓馥引狼入室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很大,今天就從他對兒子們地盤分配的角度來看他對四州掌握的強度。

    袁譚:袁紹長子,青州刺史

    袁熙:袁紹次子,幽州刺史

    袁尚:袁紹幼子,冀州刺史

    高幹:袁紹外甥,幷州刺史

    都知道袁紹獨愛幼子袁尚,認為其和自己最相像,所以把掌控力最強的冀州分配給了他,其次是袁譚,畢竟袁譚是長子,所以控制力第二的青州給他鎮守,把次子袁熙分到控制力第三的幽州,讓關係更遠的外甥高幹鎮守控制力最差的幷州。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他對四州的控制力順序是:冀州、青州、幽州、幷州。而袁紹對這四州實際控制了多大地盤呢,下面咱們一一細說。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冀州也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

    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袁譚能力挺強,這也是袁紹決定由袁尚接班的最大錯誤,如果由袁譚接班,絕不會那麼快被瓦解,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所以根據上訴我們可以知道,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或者能選擇長子袁譚接班,袁氏家族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16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袁紹出身士族之家,四世三公,出仕即是巔峰。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後續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東漢末年的第一大軍閥,手上有四個州,冀州、幷州、青州、幽州四地。成為了當時呼風喚雨的人物。

    筆者將透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袁紹的地盤有多大。

    袁紹所佔的四州:冀州、幷州、青州、幽州(上圖)第一,袁紹一方面威逼利誘韓馥,另一面北聯公孫瓚攻冀州,最終韓馥出走,袁紹得冀州。

    袁紹此時,依附與冀州韓馥處,韓馥給了袁紹一個渤海小郡駐兵,但是袁紹不滿足於現狀,大有圖並冀州的意圖,這被韓馥察覺到,因此,韓馥採取了軍需供應,以此來削弱袁紹的軍力。但袁紹早已做出打算,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一面威逼利誘韓馥,一面北聯公孫瓚攻冀州,迫使韓馥為求自保,自走,袁紹因此得冀州。

    袁紹的舉措如下:

    ——威逼利誘說韓馥:此時,韓馥的手下將領麴義反叛,打了韓馥一個措手不及,韓馥率兵平叛又被麴義大敗,禍不單行,公孫瓚也率重兵強勢來襲,這樣一來,韓馥腹背受敵,形勢非常危急,這個時候,袁紹看準時機,果斷派出說客高幹、荀諶等人去遊說韓馥,讓他把冀州的控制權給於袁紹,此時的,韓馥為求自保,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冷靜。一聽袁紹要為自己解圍,也沒怎麼猶豫,就將冀州的控制權,交給了袁紹。

    《三國志》:會卓西入關,紹還軍延津,因馥惶遽,使陳留高幹、潁川荀諶等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此其意不可知,竊為將軍危之。”馥曰:“為之奈何?”諶曰:“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併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原將軍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計。

    ——北聯公孫瓚攻冀州:袁紹的幕僚逢紀獻計於袁紹,讓他暗地裡北聯公孫瓚,讓他出兵公孫瓚,這樣一來,韓馥必定軍心大亂,我們在派出一個能言善辯的謀士去當說客,說明其中的厲害關係,讓韓馥讓出冀州之地的控制權。後續,果不其然,公孫瓚兵襲冀州,袁紹說客一到,韓馥果然讓出了軍政大權。

    袁紹透過上面的舉措,“步步為營”,一步步把韓馥逼上了絕境,韓馥為求自保,不得不就範,使得袁紹不費一兵一卒的奪取了安平、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鉅鹿、渤海、魏九個郡的冀州之地。成為了冀州新主。

    公孫瓚的率軍突襲(上圖)和麴義的起兵背叛(下圖)是懸在韓馥頭上的兩把利劍。第二,袁紹依靠強兵擊敗幷州強人張燕,奪取幷州。

    幷州東漢時期,是出名將的好地方,耳熟能詳的有呂布,張遼等人,但後續因為幷州刺史丁原被義子呂布所殺,致使幷州出現無政府狀態。強人張燕趁機起兵,收斂各地土匪流氓,組成了一支軍隊,號稱“黑山軍”。

    當時,群雄逐鹿中原,各地都出現無政府狀態,闇弱的東漢政府為了便於自己統治,於是便任命土匪出身的張燕,為平難中郎將,就這樣張燕搖身一變,成為了官員,因此張燕對幷州的控制,就成了合法化的了。

    這個時候,袁紹和公孫瓚因為冀州的問題翻了臉,兩方兵戎相見,而張燕這個不知死活的傢伙,卻公開支援公孫瓚,還親自率兵去攻打袁紹,袁紹本來就對幷州虎視眈眈,沒想到張燕竟然送上門來了,因此,袁紹統率大軍,與張燕的黑山軍展開激戰,結果張燕大軍兵敗如山倒,袁紹也是一鼓作氣佔了幷州。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袁紹與公孫瓚爭冀州,燕遣將杜長等助瓚,與紹戰,為紹所敗,人眾稍散……

    因此依靠強兵的袁紹,擊敗了強人張燕,奪取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個地盤幷州,因此幷州下轄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皆歸袁紹所有。

    強人張燕(見此圖)第三,袁紹依靠兒子袁譚先後擊敗田楷,孔融等軍閥,奪取青州。

    青州是個強人輩出的地方,最早是張角黃巾起義的割據地,現在又成為了三強角力之地。袁紹派出自己的兒子袁譚佔據青州的一部分地盤,公孫瓚派出自己的嫡系將領田楷也佔了一部分地盤,還有一個孔融,實力是最弱的,他僅僅佔了一個北海地區,但他是東漢政府任命的青州最高行政長管,他只佔了一個名譽上的優勢,剩下的他對於這兩方哪一方,都沒有任何優勢。

    這三方對外都宣稱自己對於青州,有合法的控制權,最終就導致了連年兵戎相見,最終

    袁譚依靠冀州和幷州兩州的兵員和錢糧供給,終於在幾年後,先後擊敗了田楷和孔融這大青州勢力,最終將青州收入袁紹的囊中。

    因此,袁紹依靠兒子袁譚之力,舉兩州之兵糧,在持久戰先後擊敗了田楷和孔融這大青州勢力,最終將下轄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的青州收入囊中,這也基本完成了袁紹先起制定的“望四爭三”的奪州計劃,袁紹現在三州在手,現在就要開始對公孫瓚的幽州發起總攻了。

    公孫瓚的嫡系將領田楷(上圖)和北海相孔融(下圖)。第四,狹路相逢勇者勝,袁紹率軍擊敗公孫瓚,奪取了幽州之地。

    袁紹先後平定三州後,公孫瓚就沒有了屏障保護,袁紹率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公孫瓚的幽州,最終,袁紹依靠“三戰”定了勝負。擊敗了河北最後一個強人公孫瓚,這“三戰”分別是第一戰界橋南擊敗公孫軍,提升士氣。第二戰,大破袁術公孫瓚以及陶謙的聯軍,使的別的諸侯不敢助力公孫瓚。第三戰,袁紹攻破易京,奪取幽州。

    ——第一戰界橋南擊敗公孫軍,提升士氣:袁紹和公孫瓚在界橋南展開激戰,袁紹依靠手下麴義的“敢死軍”,大破公孫瓚的軍隊,此戰斬殺了公孫瓚手下的冀州刺史嚴綱,奪取了大量的糧食輜重。重創了公孫瓚的主力,也提升了袁軍計程車氣。

    ——第二戰,大破袁術公孫瓚以及陶謙的聯軍,使的別的諸侯不敢助力公孫瓚:袁術與袁紹展開激戰,袁術向公孫瓚請求支援,公孫瓚下令劉備屯高唐,做好出兵準備,同時聯合徐州陶謙,用來威嚇袁紹,袁紹見此形勢,拉攏曹操,合兵一處,大破袁術、公孫瓚以及陶謙的聯軍,使的公孫瓚往後數月,只敢依據於幽州境內,而觀其形勢的其他諸侯,見狀,悉數與公孫瓚劃清界限。不在支援公孫瓚。——第三戰,袁紹攻破易京,奪取幽州:袁紹親領三州大軍攻打幽州,最終合圍易京,黑山軍的張燕帶兵來救,被袁紹圍點打援,使的公孫瓚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最終,公孫瓚走投無路,引火自焚,公孫瓚的部將田楷、關靖等人也在此戰中悉數陣亡。至此,幽州之地,竟入袁紹之手。《資治通鑑》: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三道救之。未至,瓚密使部下文則齎書告續,使引五千鐵騎於北隰之中,起火為應,瓚欲自內出戰。紹候得其書,如期舉火。瓚以為救至,遂出戰。紹設伏擊之,瓚大敗,復還自守。紹為地道,穿其樓下,施木柱之,度足達半,便燒之,樓輒傾倒,稍至京中。瓚自計必無全,乃悉縊其姊妹、妻子,然後引火自焚。紹趣兵登臺,斬之。田楷戰死。

    袁紹透過“三戰”,擊敗公孫瓚,將幽州下轄的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十一郡收斂在自己的手裡。至此,袁紹成為了東漢末年第一諸侯。

    袁紹佔據幽州,成為了東漢末年第一大諸侯。

    綜上所述:袁紹巔峰時期的地盤是冀州,幷州,青州,幽州四地。他依據四州,虎視中原,成為了東漢末年最有權勢的諸侯。而他後續發動的官渡之戰,只是將東漢末年軍閥亂世的局面推到了高潮。

    東漢末年開啟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 17 # Hai子君

    袁紹雖然擁有四世三公的光環,但是一開始擁有的地盤很小,只有遠離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過冀州牧韓馥卻送了一份大禮給他,韓馥引狼入室主動讓出冀州給袁紹,自此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開始了統一河北的程序,歷時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滅公孫瓚後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霸主,此時的袁紹號稱帶甲數十萬、坐擁四州之地,那麼袁紹實力巔峰時期地盤有多大?看似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小,我們一一詳細來說一下。

    第一個:冀州

    冀州轄有郡國九個,分別是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鉅鹿郡,是東漢十三州中人口眾多、經濟也較為繁榮的一個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後簡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謀主沮授說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冀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強的一個州,但也並非毫無隱患,橫行於冀州中山、常山、趙郡、幷州上黨、司隸州河內等地的黑山軍時不時會對袁紹構成威脅,但總的來說袁紹在冀州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

    第二個州:幷州

    幷州轄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九個郡,地盤雖不小但卻是東漢末年最為混亂的一個州,原因就在於幷州靠近塞外,匈奴、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在幷州各有實力範圍,特別是曾威震邊疆的幷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驍將呂布、張遼、張楊三人離開幷州進京之後,幷州大部分郡縣落入這些遊牧民族之手。

    曾橫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內附並設王庭於幷州五原之後,幷州逐漸成為匈奴的主要活動區域,匈奴單于於夫羅(劉淵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烏桓在幷州的實力也不弱,其勢力範圍主要在上郡,雁門、朔方等郡;鮮卑則在強力人物軻比能的統帥下勢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門、雲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則主要是羌人的活動區域。

    幷州是袁紹控制力度最弱的一個州,九個郡中袁紹委任的幷州刺史高幹的主要統治區域集中在上黨和太原兩郡,以及和這兩郡接壤的西河、雁門一部分地區,但是也僅此而言,而且上黨郡還要面臨黑山軍的壓力,說袁紹坐擁幷州確實是相當勉強的。

    第三個州:青州

    青州轄有六個郡國,分別是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青州是東漢十三州中面積較小的一個州,袁紹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長子袁譚。

    東漢末年的青州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青州成為了黃巾軍的集聚地,在黃巾軍西進兗州後,青州又成為了袁紹和公孫瓚角力的主戰場之一,當時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佔據了青州核心的齊國、濟南國、樂安國等地,袁紹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譚則佔據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勢力明顯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還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北海國。

    不過袁譚能力挺強,他從平原一路東進,先是歷時近兩年擊潰田楷,隨後又擊敗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個青州。

    當然袁紹在青州也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青州仍有黃巾餘黨活動,二是東萊郡並非全部在袁譚手中,東萊靠海的部分割槽域掌握在遼東公孫度的部將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時張遼才在206年平定東萊諸縣),不過總的來說青州是袁紹掌控力度僅次於冀州的一個州。

    第四個州:幽州

    幽州轄有十一個郡國,分別是代郡,上谷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袁紹雖然擊敗了公孫瓚,但是他對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幷州有點類似,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烏桓,從遼西到右北平、漁陽、代郡幾乎都是烏桓的活動區域;第二,遼西以東的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等郡是公孫度的勢力範圍;第三,幽州當地豪強勢力強大,比如鮮于輔、田豫等人。

    冀、並、青、幽四個州中,基本完全處於袁紹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於幽州和幷州,袁紹真正能掌控的郡縣並不多,所以所謂的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其實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觀點都認為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實力遠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壓曹操的實力,其實袁紹實力佔優是事實,但是雙方差距卻並沒有那麼大,至少在地盤上曹操並不遜於袁紹多少,當時曹操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的絕大部分、揚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隸州的一部分,幾乎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曹操對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紹大得多。

    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出臧霸從徐州進入青州牽制袁譚,可以袁譚還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佔據的地盤雖然和袁紹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糧草補給方面卻比不上袁紹,甚至差距還不小:一方面冀州本來就是東漢天下十三州中物產豐饒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紹攻破公孫瓚易京之後,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孫瓚囤積的三百萬斛糧草,而當時曹操屯田制推行沒幾年,還沒那麼快見成效,所以曹操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兵強馬壯的袁紹,但袁紹卻也沒有碾壓曹操的絕對實力。

    不過袁氏在河北的實力確實很強,官渡之戰後袁紹雖敗卻並未傷筋動骨,如果袁紹能多活幾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即便是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好幾年時間才一一擊敗袁紹的幾個兒子,最終才統一了北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留下一句,你認為最美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