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啟
-
2 # 阿福有約
恐怕很少有家庭不打孩子的,儘管我們都知道打孩子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我是相對比較開明的家長,起碼我的孩子這麼認為的。一般問題,我都是跟孩子講道理明是非,孩子也很董事。在記憶中,我打過孩子兩次,一次是孩子七歲那年,把我的一盒硬幣偷著花完了,我操起拖鞋,狠狠打了一頓,那次後,她在不動家裡零放的錢了。再一次,孩子給她爺爺發脾氣,我發現後打了一巴掌,痛定後,孩子主動承認她錯了,不應該給爺爺發脾氣。
從我的經驗看,平時儘量不要打孩子,她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時,適當打一打也很有效果。
-
3 # 瑞雪飄落
題記:推動搖籃的手可以推動世界。也可以毀滅世界。
我認為打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把問題嚴重化。
他畢竟是小孩,身心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用打的方式很可能導致孩子離家出走,或者另尋短見。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好好談談。幸福家庭是從好好說話開始的。學會彼此尊重,學會傾聽。父母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心裡的渴求。認認真真分析孩子犯錯的主要原因。開啟孩子的心結。切莫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
對待孩子原則上的錯誤,做父母的必須慎重思考,再行動。幫助孩子為其錯誤行為打上休止符。
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航人。推動搖籃的手,可以推動世界。孩子美好未來的藍圖,需要家長們揮筆潑墨,認真描繪,反覆修改。幫助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完美!!!
-
4 # 糖寶寶3337
我感覺孩子犯錯誤了,打併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寶寶犯錯誤事實也是有苦衷,每個寶寶都有滿滿的好奇心,對各種事物都是好奇的,在認知事物的過程都是笨手笨腳的,往往會破會周邊的東西,父母眼中的錯誤都是孩子腦海中的有趣冒險,父母一定要給予寶寶更多的理解個和包容,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對待,這容易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產生混亂,孩子犯錯誤父母一定要冷靜下來,和寶寶好好溝通,讓他看到自己犯錯誤所照成的後果,應耐心指導,用自己的行動,讓寶寶在愛的供養中化錯誤為成長的契機!
-
5 # 聽覺有道南安新華店
打是必須的,如果不先打一頓,你講的道理,他都聽不進去。但是要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孩子。
-
6 # 慧眼聰耳
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現在幹什麼都要辦證,唯獨父母是沒有經過任何的培訓就上崗的。可見,父母在陪伴孩子的生活中也是要不斷學習和提高的。首先,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孩子也是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長處和劣勢,做父母的就是要幫助孩子發現他的長處,並且擴大它的範圍,讓優秀成為孩子的習慣,劣勢自然就會被忽略了。
孩子犯錯了,該不該打,這要看父母平時是如何和孩子相處溝通的,如果平時就有約定,孩子犯錯了,並且是嚴重的錯誤,孩子同意捱打來接受懲罰,也未必不可。當然了,現在許多老師都建議,非暴力溝通,溫和而堅定的教養方式,如果家長需要的化可以自己瞭解一下,學習提高自己,做個不吼不叫的智慧父母。
-
7 # 淺淺荷塘月
在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就要及時制止,告訴他,是不可以這樣的,並告訴他正確的做法。如果在第一次犯錯時,沒有給到正確的引導,越到後面就越聽不進道理,只能像別人說的“棍棒下出才能孝子”了。我是一名老師,對自己的學生,不存在打罵,我剛剛成為以為新生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會採取打的方式。
-
8 # 福星喜爸
這塊其實根本的問題是文中提到的“從小就享受著父母的溺愛”那麼教育孩子得趁早,所以從兩個情況來看。
1、孩子小的時候
在孩子3歲以前,行為模式都是一個在塑造的過程,這期間,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有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裡的本性,大多是在三歲以前形成的。
而對於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了,一個是不能縱容,第二要講道理,要問孩子為什麼這個做,有很多時候,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瞭解孩子的想法之後,才可以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2、孩子長大了
如果小時候溺愛多了,長大之後就已經變得很調皮了,以暴制暴的方法依然是不可取的,在任何時候,交流都比動手要更有效,想想,我們小時候父母打的也比較多,但是現在的時代,和以前不一樣,網際網路的發達,孩子掌握的資訊也更多,各種情緒都容易放大。
這時候父母依然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就是無所事事的那種,想讓孩子認真學習,那個難度就有點大。
-
9 # 塔溝小哥
批評不應重複。孩子做錯了事,應當避免多次重複地教育。如父親說過了,母親又接著說;今天說過了,明天又接著說,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感受性比較敏感的孩子應當特別注意。
-
10 # 熙仔和言仔成長記錄
現在孩子不好教育呀!但有兩句話說的很好,言傳不如身教,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自己做好了,孩子就能做好,可惜我也做不到!
-
11 # 根本幸福
越成功的人,他的一生所犯的錯誤越多。
父母的責任是,用言簡意賅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為什麼犯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錯誤。
在教育中關鍵是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事施教,方法很重要。
當然,目前最好的管教法則是胡蘿蔔加大棒。
從小培養好習慣,建立好規則意識與時間觀念這樣才能在學習與做事情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各行的應用,非常考量父母的聰明才智。
孩子將來的成績就是父母的畢業證書。
趕本教育,輔助指導孩子健康優秀成長。
-
12 # 張聰的自我覺察
養小孩,其實是上天給自己重來的機會。
可能打的是父母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內在小孩。
你會打小孩,打的是你自己小時候的那個你,你都不給他犯錯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他怎麼學得會。
人與動物很不一樣。其它動物一生下來就會跑會跳。
人,生下來轉個頭都難。
動物可以簡單地活著,但人要學習,連走路都是幾個月或幾年才走穩。
孩子學走路都允許摔,你都有耐心,怎麼長大了後,你不是在前方等待他走向你,而是打。
你給自己內在小孩一個學習時間。小孩子成長後,你也收穫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引申一下:養個孩子就是滋養修復自己的心靈。
-
13 # 唐珊愛生活
如何引導,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第一,孩子的成長階段,犯錯很正常, 只要告訴他,這樣的錯誤下次不要重複錯就可以。畢竟孩子還小,對有些事情的理解和行為上的舉動,沒有成年人想得那麼周到和完美,只要我們給予正確指導和教育,才會達到最佳效果。
第二,孩子犯錯和說謊是兩個概念,如果是以自我聰明的犯錯再加撒謊,那問題就嚴重些,可以給點懲罰,比如:不能有零花錢用, 不能玩自己喜歡的遊戲等,總之要有控制到,他喜歡的事情,不能讓他去做, 要讓他知道錯了,就是要接受處罰,這樣以後進入社會,他也會知道,原來犯錯是個很重要的事,會導致自己失去一些美好的東西,讓他學會珍惜,從而達到不犯錯的真正目的。
-
14 # 小熊貓麻麻麻
以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是不是正確的!
我個人認為不是的,這裡我給你舉個例子,
我家大寶是個小姑娘,看著是乖巧可愛的,實際是女漢子型的。不到三歲的小朋友很會安慰人,也很會照顧我(懷著二胎)。在身體沒有笨重的時候我還會經常的抱抱她,摟著她。也很少會吼她,基本上沒有打過,犯錯會和她講道理,教她該怎麼做,有時候也會縱容一下。孩子是需要童年的,童年裡充滿好奇和冒險,她會想不斷的嘗試,也想證明大人可以的,我也可以。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把自己當成大人,而不是我們認為的什麼都不會的小孩子。
當我的身體開始負荷不了挺著大肚,領著大寶,上了一天班的情況時。大寶的調皮,不懂事就被我無形中放大了。她想讓抱時,我怕壓著肚子而推開她,她再次撲來的時候就會吼她,勸說她無果後就會打大寶。結果就是我生氣大寶哭。
然後就是不讓亂扔玩具,會打她。讓她幫忙拿東西磨蹭會打她。總之就是以前可以哄著來的事情都直接發展成了-打。但是打過以後並沒有收到我想要的成果,反而讓她不知所措。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只不過是我的心態改變了。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思想是在對接觸的新事物不斷變化的,我沒有跟上孩子的步伐去引導她,而是在一味的讓孩子遷就我的想法,我的需要,並控制她。
我給自己制定的原則是:小問題-溝通+引導,多次灌輸,不要指望一次就能讓孩子改正,換成 是你都不可能做得到。
大問題:教育+懲罰,不能從容。
原則問題:打
-
15 # 家有小萌娃呀
打孩子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大多數孩子並沒有那麼十惡不赦,家長還是應該採取正確的育兒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育兒書,告訴我們要以正確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如果因為生氣,就隨意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
就拿扔玩具這件事來說吧,如果媽媽一直說,別扔了,別扔了,孩子不聽,媽媽就如果脾氣急躁,就會生氣,繼而動手,可是打完過一會,孩子還是會繼續扔,而且扔的更厲害了。
而就小孩子犯錯這件事來說,比較合適的做法是什麼呢?
1、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你這件事情做錯了,告訴孩子具體錯在哪裡。
2、事情本身除了這樣做以外,還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就拿打人這件事來說,比如先好好溝通,打架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是因為搶東西,可以教育孩子用嘴巴來溝通,如果溝通不了,那麼就離開,不跟他玩了。
3、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不懂那麼多,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應該如何改正。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童年的陰影要用一輩子來彌補,日後更會體現在婚姻生活中,這個觀點也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得到了印證。最後希望小朋友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
16 # 熊貓女兒國
小孩子犯錯後該怎麼教育的這個問題,苦惱了不少家長。生活中似乎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來引發親子之間的矛盾。
“這個題我教你多少遍了,你怎麼還是做錯?”
“你是不是事先答應我不去上網的,現在又偷偷溜出去上網算怎麼回事?”
孩子是真的犯了”錯“嗎小鵬很喜歡看一部動畫片,名字叫做《小豬佩琪》,有一天他看到動畫片裡佩琪很開心的和弟弟喬治一起跳泥坑,隨後佩琪的爸爸媽媽看見後也加入了進來,小鵬覺得這好酷喲。沒過幾天,天上下雨了,地上出現了小水窪,小鵬心想踩水真的好酷喲。可沒等他踩盡興,他的媽媽就看到小鵬身上溼噠噠的還在踩水,於是一把將他”拽“了出來,一邊給他換衣服便教訓他。小鵬覺得心裡很委屈。
小秦馬上就要高考了,可最近小秦的父親發現他和另一位女生捱得比較近,於是父親打算和孩子好好交流交流,可沒等說兩句小秦就開始火冒三丈了,父親這時也不甘示弱。最後父子二人都鬧得下不來臺,僵持了好久。
所以說,有時候父母認為孩子”錯“了,僅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就像小鵬的媽媽覺得踩水窪就是不對,小秦的爸爸覺得孩子和女孩子走得近就是早戀一樣。有時候孩子所謂的”犯錯“,有時也可能是父母自身的責任。小鵬之所以會踩水窪,是因為事先他的媽媽沒有告訴他踩水窪這件事不對。小秦之所以會和女孩走得近,因為也是青春期孩子心理很正常的一種需求。
所以,在解決孩子犯錯的問題之前,父母先要明白是不是自己單方面的認為孩子“錯”了。
孩子犯錯可不可以打孩子這個年齡跨度很大,現在有不少成年人也笑稱自己為“寶寶”,難道他們犯了錯,也要去打他們嗎?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
如果孩子犯錯了,解決方式有很多,可以勸導、可以放任,同樣也可以適當的打罵,而且我相信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有過被父母打的經歷。但是,為什麼不少人說不能打孩子呢?
1.孩子被打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父母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犯錯,孩子犯錯是有心還是無心,是好心還是惡意。如果孩子還小,心思還很單純,被打後可能不會想那麼多。但如果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被打後指不定會有委屈或者一些極端的想法。
孩子被打後的不確定性太大了,所以才不建議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2.什麼情況下可以打孩子
父母在打孩子之前,要先告訴孩子哪裡錯了
如果孩子去踩水窪,你突然給孩子來這麼一下,別人看起來是嚴母,孩子看起來是“暴君”。所以,在打孩子時,打之前要告訴他們哪裡錯了,如果孩子還是不聽,非要去踩水,輕微的教訓一下也未必不可。
父母在孩子適當的年齡可以打
孩子還小的時候,心思還很單純,打一下也不會記仇。如果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還是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以後指不定也會反過來教育你。(古時候可以“棍棒教育”,是因為大環境允許,那時的人認為父母打孩子天經地義,沒人會去說什麼,現在不行)
在合適的場合可以打孩子
打孩子也要注意場合,最好是私底下無人的地方打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特別是在孩子的好朋友面前,最好是先忍忍。如果打了孩子,孩子總覺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父母打孩子也是愛孩子,是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一種表現,這也是很多人想讓父母再打自己一次的原因。
但是,打孩子時也要注意方法,怎麼讓孩子即使被打了,心裡也心甘情願,這是我們要共同學習的一門功課。
-
17 # 藝軒翌峻
如果犯錯的孩子已經成人,相信家長不會再打罵孩子,因為心裡已經預設孩子可以透過教育溝通來改善,即使孩子不停勸解,家長也只能作罷。
為什麼對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家長想到的或是第一反應就是打罵?大概這也是基於家長把未成年的孩子還看作自己的私有物品,覺得自己有處置權,還美其名曰:為孩子好!
不管是成人也好,未成年也好,人都有犯錯的權利。作為家長,作為一個長者,我們除了呵護孩子的成長,還有引導的責任。既然是引導,就應該以說服的方式去得到孩子的認同,以求他們改正。不能說服孩子改錯,是家長的能力有限。但往往家長把自己的這種無能強加於孩子,認為是孩子不聽話、反抗、叛逆。另一面,孩子的不認同也刺激到了家長權威,更容易引起家長的打罵。可以反思一下,每一個家長一開始都是心態平和的去勸告孩子,但是經過反覆的不起效果,家長才爆發打罵的反應。一開始所有的勸告都是出於愛,但是後來,這種“愛”的感情就變質了。
對於孩子,家長缺乏耐性,缺乏允許孩子不斷犯錯的承受能力,也缺乏為了愛抗衡世人的標尺的勇氣。家長既是長者,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認知偏見。所以,我主張家長首先關心自己的心智。愚昧的教育只會害了孩子。
所以,打罵也好,講道理也好,全憑家長的一己私念。但是如何的方式對待孩子,肯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對現在的他們,對成年以後的他們,是繼續傷害還是無怨的愛,相信家長心裡已經有想法了。
-
18 # 彩彩的彩虹糖
打孩子肯定是不正確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打了她雖然表面順從,但其實內心是不服氣的。我是七歲女兒的媽媽,這點我深有感觸,孩子有時真的會氣的自己喪失理智的,也打過她,但打完她她的反應就是不鬧了,也不說話了,表面看起來這頓打有用,其實她心裡已經在反駁你了。包括學習上,用打罵的方式不光浪費時間,傷感情,確實也沒有效果,還是要耐心講解才能聽得進去。當然孩子和孩子不一樣,不過應該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哈,我家閨女要是跟她說句煽情的話,她馬上就感動的流眼淚,所以我覺得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需要保護的,換位思考,自己小時候又何嘗不是最討厭父母打罵呢?
-
19 # 艾娃有九個名字
怎麼說呢,對於油鹽不進的孩子可以打,但是有輕重,讓他知道為什麼捱打,對於一說就聽的乖孩子,做父母的誰捨得打,就算對於不聽話的孩子做父母的打完也會內疚心疼,但是沒辦法,孩子初到人間不明白對錯,就得分什麼型別的孩子教育,就像樹一樣,不給它抹叉難成大樹,孩子如果一味的遷就也難成大器。
-
20 # Ahaschool第二課堂
1
還記得去年,湖南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殺人事件,兇手是一名剛滿12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而死者卻是他的親生母親。
12歲,是我聽過的近幾年弒母事件的最低年齡。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麼小的孩子心卻那麼狠,那麼硬:
當天,他在家裡偷偷抽菸,氣憤的媽媽發現後,拿起了皮帶就是一頓狠狠的抽打。
結果他直接和母親動起了手,被憤怒衝昏頭腦的男孩去廚房裡拿起了菜刀。接連對母親瘋狂砍了20多刀。
媽媽被砍後,渾身是血倒在地上,沒過多久就死了。
再後來,因為這個孩子才12歲,年齡夠不上負刑事責任,所以沒過多久就被釋放出來。男孩親屬希望孩子能繼續上學,可這個舉措,遭到了校方工作人員和學校家長的一致反對。
絕大多數的家長持反對意見。其實想來便無可厚非,誰會願意自己孩子和一個違揹人倫的殺人兇手待在一起。
如今就連外公外婆都有些害怕自己的外孫。網友們紛紛感慨,究竟怎樣畸形的家庭教育,才會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2
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固有觀念嗎?也是去年,那時我在群裡看見的一個商品連結,無所不能的某寶正在推銷一款“打娃神器”——戒尺。
打人的家長,他們都圖什麼?
天底下,怎麼會有家長覺得,打自己的小孩很“爽”?當然,大部分家長是想教孩子“學好”,認為不打不長記性,棍棒底下出孝子。
但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那些經過恐嚇、打壓的無辜孩子,一旦真地認同了對自己施暴的父母親,那就真的完蛋了!因為這就意味著,孩子會從人格到情緒再到認知三個方面的徹底扭曲。
打肯定不是親,罵肯定不是愛,這個道理放在自己身上,大概人人都是明白的。可惜有些人做了父母,再面對毫無還擊之力的小孩時,就會自動忘記這個道理。
誇張一點說,如果不講道理,不辨是非,濫用體罰真的有用,那楊永信早就該拿諾貝爾獎了。
3
還是有些家長模糊的是非觀念?一個朋友和我分享過這麼一則往事:
她小時候為了買足夠多的零食去準備春遊,偷偷拿了家裡的錢。
後來被家裡人發現了,爸爸當天晚上,用以前掃大街的那種大掃把,抽了她整整3個小時。
隔天早上就被五花大綁,就跟監獄裡的犯人那樣,一路壓到學校,在全班面前道歉。
更讓她覺得恥辱的是,
爸爸居然當著全班五十多人的面,脫了她的內褲讓眾人欣賞傷痕......
他甚至希望這樣教育孩子,能得到班主任的誇獎。
事實上,父母不講是非,極其容易破壞孩子的人格。
同樣的例子發生在同學二何家。
他們家的孩子今年剛上初中,有一回搬新家,鋪了一層很好看的地板。
為了讓房間看起來更美,孩子就用抹布一點一點地擦木地板。
正當孩子花費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把地板擦的乾乾淨淨,他自豪的向爸媽炫耀:
以後你們進我的房間要脫鞋哦~
結果讓孩子意想不到的是,爸爸故意穿著鞋踩進來,還居高臨下地質問他,憑什麼讓他們脫鞋。
緊接著,媽媽也穿著鞋進來踩了一圈。
從此,孩子再也沒做過任何家務。
在儒家精神式微的當下,給予孩子尊重,不是一種必然,而成了一種選擇。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充滿陽光的還是充滿陰暗的,全在家長的一念之間。
4
愛的缺席,不講道理。案件中的12歲男孩,自小便缺失愛的教育,媽媽生下他不久,就把他留給自己的外公外婆照看。
包括孩子的父親也是一樣,據瞭解,這一對父母在對待男孩的錯誤行為時,只會直接拳打腳踢。所以男孩的心裡很痛恨自己的父母。
不會愛,血緣就是毒緣。
缺失愛的教育,不是教育,最多隻是恨的教育!
如果做父母的,孩子一犯錯就體罰,就打。那麼,等到孩子叛逆甚至奮起反擊,用家長教過它的價值觀回擊家長的時候,家長又該如何自處?
是孩子都會犯錯,家長們要想的是: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幾個月前,在陝西西鹹新區一棟高層小區電梯內,一名小男孩在電梯內小便。孩子媽媽知道此事後,嚴厲批評教育了孩子。
之後這位媽媽在業主群裡主動道歉,承認是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給大家帶來不便。並表示自己的孩子會打掃電梯一個月作為道歉補償,此外,孩子也寫下檢討書,讓媽媽發到業主群裡道歉。
這個孩子在爸爸的監督下真的打掃電梯一個月,看到他們的實際行動,最後鄰居大家都表示可以原諒這個男孩。
我想這樣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絕對不可能會如之前那個12歲的孩子那樣犯渾。
因為,一個出息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明事理、懂是非的父母。而一個犯渾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不講是非的家長(包括老人)。
回覆列表
這個還得看孩子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很乖的孩子,一般不需要打,坐下來談個心,講清楚道理讓他認識到錯誤並保證以後不犯就可以了。對於比較淘氣的孩子或者在某個錯誤上屢教不改,這個時候可以適度的體罰,能夠幫助他記住和改正錯誤,另外打的時候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最好是打手心或打屁股,不要亂打一氣,容易讓孩子身心受傷。還有要注意訓誡和疏導溝通的方式,即便是打罰,也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這樣他才會心悅誠服,也不會和家長產生隔閡。而對於脾氣格外倔強的孩子來說,僅僅的打效果是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多溝通交流,因材施教採用恰當的方式,避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