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嶺說史
-
2 # 小歷史jon
個人認為秦叔寶他是一個猛將,戰鬥力很足,但是並不能成為一個統領一方的統帥,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至於他為什麼會被排在倒數第一呢,肯定是李世民的不喜歡。一個原因是晚點秦叔寶身體虛弱,渾身是傷,已經用處不大了。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應該跟玄武門事件有關。雖然歷史上秦叔寶到底有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還眾說紛紜,可是事變前秦叔寶的功業,職位,賞賜都比敬德等人高出很多,但是事變後,封賞缺比大多數人都低,甚至比張公謹,侯君集都要低。所以就算秦叔寶大機率是沒有參加事變的,這也是導致他在李世民面前失寵的重要原因吧。
-
3 # 割不動的韭菜
1.李世民重文輕武,排名前面的都是文臣,如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等。秦叔寶是武將,不會排名很高。
2.李世民重親屬輕他人,排名靠前的與李世民都有點親戚關係,秦叔寶與李世民非親非故,所以只能排在後面。
3.李世民看中身份,24功臣很多都是出身高貴,排名第二的李孝恭是李淵堂侄,排名第九的蕭瑀是南朝梁明帝的兒子,排名第十四的柴紹是李淵的女婿。秦叔寶身份比起這些人,只能往後排了。
4.李世民剛坐上皇位,需要籠絡各方勢力,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只好委屈跟隨他多年的親信了。
5.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秦叔寶是被動參加,也不怎麼出力。當時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恭是主動煽動和策劃造反的,也出了很大力,所以尉遲恭最後排名第七,位於武將榜首。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
4 # 伊耆角木
因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是根據貞觀十七年的官職高低決定的,秦瓊在唐朝開國戰爭中只是將才而非獨自統軍的帥才,李世民登基後長期出於傷病狀態沒有繼續建功立業,最後於貞觀十二年去世,所以官職低。另外,說秦瓊沒參加玄武門之變的都是隻看網文不看史書的,秦瓊百分百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所以這不是理由。
先來駁斥一下所謂“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傳言。這個根本毫無邏輯。首先《舊唐書•太宗本紀》明確記載了“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如果秦瓊沒參與,為什麼要寫他?另外,在《舊唐書•長孫順德傳》更是寫了“武德九年,(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所以說,秦瓊在玄武門之變的主要任務就是掃清太子李建成餘黨,而且還是帶領眾人的,怎麼就沒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秦王府人人上陣,連長孫皇后都親自犒勞將士助威,秦瓊的身份是秦王府右三統軍,說明白點就是李世民的家將,還想不參與?那不叫保持中立,那叫吃裡扒外,會被斬首祭旗的。有人誤以為玄武門之變僅僅發生在玄武門,其實它是一個全面的政變,包括宮門、宮外、宮內三部分,秦瓊就在宮外打李建成的餘黨,還有諸如玄武門五大首功之一的侯君集,史書對他做了什麼隻字未提,一般分析就是在宮內控制李淵,由於不太光彩所以史書不寫。不是隻有長孫無忌、尉遲恭帶的那些埋伏在宮門的人才叫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那為什麼排名最後,首先要明白凌煙閣功臣的排名依據,那就是設立二十四功臣時(貞觀十七年)的官職排名。比如,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官職是司徒,正一品,三公之第二位(三公按太尉、司徒、司空排名),二到五位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都是三公中排名第三的司徒,其中,李孝恭、杜如晦、魏徵都已死,死者為大,所以排在活著的房玄齡之前。而三個已死的人中,李孝恭是皇親,所以排三人中第一位。後面第六位、第七位的高士廉、尉遲敬德都是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第八位、第九位的李靖、蕭瑀都是正二品特進,從他們開始就是二品官了。就是這種排名方法,以此類推。
然後看秦瓊,生前最高官職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死後追封徐州都督,也是正三品(大都督從二品,一般都督正三品)。再看哪怕是排名倒數第二的李勣,官職最高為光祿大夫,從二品。所以,秦瓊是二十四人中官職品級最低的,自然排在最後。
那秦瓊的官職為什麼最低?首先,他是將,而非帥,雖然功勞不小,但是不像李靖這樣能夠獨自作為主帥統軍,功勞自然不能同日而語。其次,不能做文官處理政務。秦瓊是純武將,沒有治國之才,國家太平後,更需要文官治國,如虞世南等人就更容易獲得高官,秦瓊不行。第三,常年征戰留下的傷病,讓他在李世民登基後的軍事戰爭中沒有參與。史書記載秦瓊一直生病,每逢生病就對人說我一生百餘戰,留下無數傷,怎麼能不病呢。一直生病就不能帶兵打仗,自然不能建功,也就官職升不上去了。
-
5 # 圍爐品茗人
因為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原因,秦叔寶在民間有很高的知名度,再加上過年大家張貼門神的習俗,更是讓他幾乎家喻戶曉。於是就有人會對秦叔寶僅僅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的位置感到疑惑。
背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讓著名畫家閻立本在皇宮凌煙閣內描繪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以表彰其功。畫像完成後李世民經常到凌煙閣懷舊,這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由來。
那麼為什麼在民間有這麼大名氣的秦叔寶確只能排在最後一位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秦叔寶在貞觀十七年排定座次時,官職最小。因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不是按照功勞大小來排名的,而是確定下名單後,根據當時的官職大小來排序的。比如第一位的長孫無忌當時位列司徒,三公中第二位。因此當之無愧的排名第一。又比如第二到第五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都是司空,三公中的第三位,但是李孝恭、杜如晦、魏徵在貞觀十七年都已經去世,所以活著的房玄齡本來功勞和名氣絕不亞於他們,但秉著逝者為尊的原則,只能屈居第五了。再回來看秦叔寶,他雖然也早在貞觀十三年(公元638年)就已經去世。但他生前的最高職務只是左武衛大將軍,只是正三品的職務,的確和其他人無法相比,因此只能排在最後一名。
那麼為什麼在打天下時,立下汗馬功勞的秦叔寶似乎官職不是很高呢?
秦叔寶只是一名悍勇的武將,並不是統兵決勝的帥才。演義小說裡文武雙全的秦叔寶幾乎是完美的化身,但實質上他與尉遲敬德、程知節一樣都是悍勇型的武將,並不是統兵作戰的帥才(初唐時期的軍界大拿是李靖、李世績等人)。李世民在征戰天下時有一支精銳無比的玄甲隊,就是由秦叔寶、尉遲敬德和程知節等人率領,作為李世民在戰場上最有力的打擊武器來使用。另外在《舊唐書秦瓊列傳》中,專門大篇幅的記載了秦叔寶的悍勇,李世民每逢和敵軍交戰,如果對方有武將敢於在陣前炫耀武力,李世民必定指派秦叔寶與之單挑,每次秦叔寶都能在兩軍陣前槍挑對方大將,簡直就是專治各種不服。此等悍勇的描寫,在歷朝正史中是及其罕見的。
秦叔寶在貞觀朝幾乎都在養病,沒有過多的仕途和沙場表現。或許在統一戰爭中多次單挑大將,又多次率領玄甲隊拼死衝鋒,秦叔寶的確多次受傷。這也導致他在貞觀朝其實沒有多少表現。同樣在《舊唐書秦瓊列傳》中也記載了他的病情。
其後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也正因為他的長期生病,一直與他交情深厚,且官職和功勞相當的程知節才慢慢透過貞觀朝的表現才在官職上超越秦叔寶,並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九。
關於秦叔寶因為玄武門之變受到冷落的爭議其實一直以來關於秦叔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因此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靠後,在貞觀朝不受重用和冷落的觀點都很流行。的確在玄武門事變中表現突出的人都在貞觀朝受到重要,並且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都排位靠前。這本無可厚非,畢竟打天下可以狹隘的說是為了大唐打的,打下來可能是李建成當皇帝,但是玄武門之變那是的的確確提著腦袋為李世民爭奪皇位。李世民對這些人高看一眼也很正常。但是秦叔寶到底有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呢?
個人觀點秦叔寶應該是參與了。首先舊唐書是明確有記載的,但是新唐書卻表述模糊,因此有人就以此為由認為秦叔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
這裡我們要看看新舊唐書的特點對比。通常認為舊唐書點是資料詳實,因為他有很多唐朝的政府記錄為依據,再加上編撰的人沒有過多加工。而新唐書則是簡潔流暢,文采更佳,編撰者的文學水平高(大文豪歐陽修主持編撰)所以進行了一定的文字加工(我這裡的意思不是說改變史實,而是單純的文字最佳化)。
搞清楚這個特點對比,我們再來看新唐書中的原文是什麼?
及平隱、巢,功拜左武衛大將軍,實封七百戶。就簡單的一句話,但是仍然有一個字“功”。如果秦叔寶沒有參與,新唐書就沒有必要用這個字甚至不需要這句話。
再著,我們看和秦叔寶類似的程知節,他在新唐書中在玄武門之變後的描述也僅僅只有一句話。
但是有人發現程知節在玄武門事變前還有李建成試圖調離程知節的記載,而且也記載了程知節在面對這次調動的態度,以此證明程知節參與更深,態度更堅決。但我個人倒更願意認為其實秦叔寶已經開始生病,在李建成看來,這員虎將的威脅性降低了,同時李世民在謀劃玄武門事變時,也可能考慮了這個因素,沒有讓秦叔寶深度參與。
最後,我們再看玄武門事變後的封賞,尉遲敬德等人的確在玄武門事變中立功較大,所以所受封賞也較多,但是我們看尉遲敬德受封的職務並不比秦叔寶高,只是賞賜和封戶較高(一千三百戶)。而明確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程知節,職務也和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一樣是正三品,但是封賞和秦叔寶也一樣是七百戶。考慮到尉遲敬德是在玄武門之變論功第一,這樣的安排其實也證明在玄武門之變剛剛結束時,秦叔寶和另外兩位沒有什麼差別。
綜上,個人認為秦叔寶應該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只是參與程度的確較低,估計和程知節一樣。但是他本人在統一戰爭中受傷頗多,因此身體長期有病,所以貞觀朝沒有過多的表現。再加之他本人能力可能有點偏科,武力技能點的多了一些,因此李世民也沒有安排他文職或讓他參與到治國理政的工作上來。這些因素彙集到一起,使得他死前也僅僅是正三品的官職,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低,按當時排序規則也只能無奈墊底了。
-
6 # 路遙lgy
秦瓊在唐初期有不少的戰功,也很受李世民的重用,與程咬金,尉遲恭,翟長孫是李世民手下的四大將。曾拜左武衛大將軍,正二品,是李世明時期武將中的核心人物。
有人說秦瓊之所以列到最後一名,是因為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事件,其實不是的,玄武門事件時,李世民派秦瓊在城外鎮守十萬大軍,以防不測。當時秦瓊是這支軍隊的最高領導,是掌握全域性的。後來,率軍入城穩定局勢。
李世民繼位後,秦瓊因為傷病,就沒有再參加過征戰了,不久因病去世,李世民厚葬他,而且特令在他墓上立石人,石馬。這是一般的武將沒有的待遇。秦瓊去世五年後,李世民開始獎勵功臣,設凌雲閣功臣。由於這期間也有很多的戰事,所以秦瓊排在了最後一位。但是,並不代表秦瓊的功勞小!
-
7 # 江山壹統
很奇怪了秦瓊為什麼不能排倒數第一?凌煙閣的功臣又不是以功勞大小來評定的。如李靖李績二人功勞不相上下,排名卻相差很遠,如虞世南就是個文人又有什麼功勞?他也在其上。一百個寫秦瓊文章或寫玄武門文章的都在說秦瓊沒參加玄武門,理由是沒看見他在玄武門有什麼活動做過什麼說過什麼。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能說明你們史料基礎不紮實,都知道正史的事蹟記載都是很分散,分散的記載於各家列傳。秦瓊事蹟同樣也有這個問題,本傳記載參加了跟著秦王到玄武門平定了建成元吉。具體幹了什麼本傳沒有,這就給一些不願意承認秦瓊參加了玄武門的人留下了口實了說沒有行為沒有行動連這一條都否了,只能證明你們讀書不夠了。長孫順德列傳: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這句話不難理解吧,秦瓊在事變當天在什麼位置幹了什麼都交代給你了。為什麼排在最後恐怕還是和在玄武門外的表現不佳有關,秦瓊不是武力很厲害嗎?不可能啊!秦瓊的長處是野外爭鋒萬馬軍中取敵首級,然而玄武門外就屬於巷戰根本施展不開,秦王府在玄武門外的人馬又少,那薛萬徹馮立謝叔方也都是萬人敵,面對兩千多人的進攻,也抵擋不住了。說白了秦瓊沒有很好的完成他的任務,就在這一次有可能受了重傷,以至於在此以後沒能再建功勳,而其他人功勞苦勞都在增加。排在最後一個好不奇怪。
-
8 # 縱橫天下歷史
凌煙閣是什麼?
凌煙閣是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影象的高閣。位於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後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聞名於世,可惜毀於戰亂。
唐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影象,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題字,時常前往懷舊。後又有四位皇帝在凌煙閣影象功臣。
現在能看到的總共132副畫像,除去重複畫像,總共100人左右。畫像全部面向北方,閣中有中隔,隔內北面寫“功高宰輔”,南面寫“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伴隨著唐王朝的滅亡,凌煙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秦叔寶功績大於程咬金為什麼還排名在程咬金之後?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他們是趙公長孫無忌,河間郡王李孝恭,萊公杜如晦,鄭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 褒公段志玄, 夔公劉弘基,蔣公屈突通, 勳公殷嶠, 譙公柴紹, 邳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縣公虞世南,渝公劉政會, 莒公唐儉,英公李勣,胡公秦瓊。
秦叔寶排名倒數第一。
首先,凌煙閣排名既然是功臣榜,當然要以功勞為主要的排名標準。根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經歷,基本可以總結出凌煙閣功臣榜的排名主要是根據以下四個方面的功勞:入關定鼎之功,天下統一之功,玄武奪位之功,貞觀治國之功。秦瓊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張須陀戰死後跟隨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敗亡後,秦瓊投奔王世充。後來發現王世充是個不值得效忠的昏主,秦瓊才進了李世民的秦王府。因此在“入關定鼎”方面,秦瓊是毫無功勞的。
投奔大唐之後,秦瓊跟隨秦王李世民參加了討伐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重大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也是他能名列凌煙閣的最重要資本。但秦瓊在此期間的地位和功勞,與李孝恭、李靖、柴紹等戰場總指揮或者方面軍司令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武德年間的政治鬥爭中,作為武將的秦瓊是唐太宗重要的支持者,他參與玄武門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事後被拜為左武衛大將軍,獲封邑七百戶。但發揮的作用肯定是不及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在貞觀時期,秦瓊一直在家養病,少有貢獻,他對人說:“我戎馬一生,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後流的血能有幾斛多,怎麼會不生病!”
總體來說,秦瓊在凌煙閣的各項排名標準中,無論是單項還是綜合都與另外二十三位功臣存在差距,排名最後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所以秦叔寶的綜合能力和單項能力還是不行的,沒有比較突出的地方。像程咬金武功高強,開國時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秦叔寶屬於那種各項都會,但各項都很均勻的那種。
當然,秦瓊在死後五年後還能入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本就是一項莫大的榮譽,很多開國功臣都沒能獲此殊榮,這樣看來已是很難能可貴了!
-
9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一個熱愛文史的小青年!
為什麼秦瓊秦叔寶的功績很高,甚至高於尉遲恭和程咬金,但為什麼他卻是凌煙閣功臣的最後一名呢?
秦瓊雖然是凌煙閣功臣的最後一名,但這並不代表著他的功勳少於在他前面的那些人!我認為把他放在凌煙閣最後一位,有以下幾個原因!
1.身體原因
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秦瓊就一直在家養病,很少參與朝堂之事,這也就意味著在李世民當朝當中,他得到功勞的機會沒有了,但而反觀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他卻一直活躍在朝堂當中!
2.過早去世
貞觀12年,秦瓊因病去世!此時距修建凌煙閣還有5年的時間!凌煙閣作為一種表彰功臣和收買大臣人心的政治工具,當然是活著的人優先排在前面!
3.封賞過大
最後秦瓊在評封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前獲得的封賞太大。在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所有武將傍邊,只有秦瓊一人得到過“上柱國”的榮譽稱號。另外,秦瓊病逝後,不僅被追贈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還被李世民特批在墓前造石人石馬以表彰其生前戰功。
所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封賞對秦瓊而言只是錦上添花,於是將其放在最後一位。
-
10 # 禁街虎1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各有作為,各有功績,不能具體的區分功勞大小。
比如長孫無忌,真要是帶兵打仗,戰場廝殺,肯定不如秦瓊。可是他為啥高高在上?因為人家一開始就是李世民的臂膀。
比如魏徵,同為後進,也能高居榜首,是何原因?這就好比蕭和與韓信,你韓信能耐再大也高不過蕭和的地位。
比如侯君集,真要是和秦瓊真刀真槍來一架,中途不許逃跑,估計侯君集非死即傷。可是侯君集參加過玄武門之變,幫李世民奪權,這是秦瓊比不了的。
再比如尉遲恭。胡敬德被大家一致認為打不過秦瓊。可是他也和侯君集一樣幫李世民上位,同樣是秦瓊比不了的。至於御果園救駕是真是假都可以忽略不計,畢竟擁護新王這一功就已經很大了。
秦瓊征戰時不遺餘力,為李唐江山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但是也因此受傷無數,加之救護不及,成了要命的隱患,最終早亡。人死了也就建立不了新的功業了,沒被遺忘已經很好啦!不客氣的說,能躋身凌煙閣,是對他的最大褒獎,也是李世民沒有忘記他。當然也不排除唐太宗故意做給別人看的嫌疑。一個死人我都能給他這麼高的榮譽,你們活著的盡心盡力輔佐大唐,老子絕對虧待不了你們。
-
11 # 北斗星3557
在唐朝,又提起秦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和尉遲恭,都是元帥,尉遲恭,原來福寶,劉五洲,一日搶三關,奪八寨,是,是秦瓊,秦書寶,和老王爺,尉遲恭,三鞭換兩鐧,是秦瓊收降了,尉遲恭,以後他歸降了大唐,在24,開國功臣當中,秦瓊,救過李世民一家,是老李家恩人,秦瓊,因病死的早,所以說,他排在後邊,秦瓊功勞,超過尉遲恭,他是大唐,第一個開我元帥,可以說,超過,李靖,無論在人品,武術,等各方面,秦瓊秦書寶,都會超過,尉遲恭唄!24國公,排行,不影響,秦瓊,秦書寶的功勞,她和尉遲恭,都是門神唄!一左一右,傳為千古佳話,謝謝
-
12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在唐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秦瓊的功勞要高於尉遲恭和程咬金,更要高於侯君集和張亮。唐朝一統天下的時候,根據將領的功勞來評選功勞最大的人,功勞最大的就會被評為“立功第一”。凌煙閣功臣中,被評為“立功第一”的人只有屈突通和秦瓊,屈突通在貞觀元年就去世了,既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也沒有在唐朝開國後建功立業。而屈突通的排名卻十分靠前,排在凌煙閣第十二位,在武將中排在前五位。而凌煙閣中排名第十三位的殷嶠,功勞遠不如秦瓊,在唐朝平定天下之前,殷嶠就已經去世。秦瓊在貞觀十二年去世,距離凌煙閣修建只有短短五年時間。
高祖俾事秦王府,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帝賜以黃金瓶,勞曰:“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尋授秦王右三統軍,走宋金剛於介休,拜上柱國。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及平隱(李建成)、巢(李元吉),功拜左武衛大將軍。從這些記錄來看,秦瓊的排名低,既不是因為秦瓊功勞不夠,也不是因為秦瓊去世的早,史書上也沒有秦瓊犯錯的記載。秦瓊排名低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秦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李世民刻意壓低秦瓊的地位。在李世民登基之前,秦瓊是李世民武將裡面地位最高的。秦瓊很早就被封上柱國,在李淵時期就已經是翼國公,而李世民的其他功臣宿將,大多都是在李世民稱帝后,才有了國公的封號。令人詫異的是,李世民稱帝后,一些無名小將都被封了國公,並且獲得了大量的封戶,唯獨秦瓊一直沒有動,在死後才被改封胡國公。
李世民不喜歡秦瓊,極有可能是因為秦瓊在李淵當皇帝的時候,受到了太高的禮遇。在李世民的黨羽都遭到打擊的時候,唯獨秦瓊一直沒有被處理,李世民肯定要懷疑秦瓊的忠心。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前,李淵一直都在打擊李世民的勢力,將李世民的文臣武將紛紛派到外地做官。李淵派遣程咬金外出做官,程咬金寧死不去,還對李世民說:大王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我寧死也不肯離開您!尉遲恭不肯接受李建成的拉攏,險些被李淵殺害。秦瓊作為李世民手下的頭號大將,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也應該表明自己的立場。然而這一時期的秦瓊,不僅國公做的有滋有味,還始終沒有向李世民表忠心。
秦瓊是否參與玄武門之變,一直都有一定的爭議。筆者認為,即使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也不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者。在玄武門之變結束後,李世民論功行賞獎勵了一大幫忠臣,對於沒有和自己共患難的秦瓊,只是象徵性的提升了一下官職,卻至始至終都不肯再任用他。當凌煙閣修建之後,李世民將一些去世較早的武將排在了前面,以懷念他們的功勞,將陪同自己共患難的侯君集和張亮排在了前面,以表彰他們的功勳。唯獨把立場不堅定的秦瓊排在了最後一位,以懲罰他在玄武門之變時期的消極表現。
-
13 # 塵子渝
因為玄武門之變秦叔寶雖然參與了,但是和往常的一馬當先,勇冠三軍不同,甚至很多史冊和學者懷疑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
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也看出了秦瓊是參與玄武門之變中的將領中封戶最低的,比侯君集、程咬金都要少,而居功第一的尉遲恭是秦瓊的幾倍。
這就好比平時組隊次次都是mvp的秦瓊,居然連助攻和補兵都是0,換成你是李世民會滿意嗎?因此玄武門之變以後,秦瓊其實是不在被李世民待見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尉遲恭、程咬金、甚至後來謀反的侯君集在玄武門之變中都鼎力支援李世民,而作為李世民心腹愛將的秦瓊反而出工不出力呢?
實際上秦瓊其實是比較痛苦的,和李世民其他將領不同,秦瓊的官職和地位是超然的,是李淵的愛將,是在李淵的受命下來幫助李世民的,因此玄武門之變中秦瓊才進退失據,不管是背叛李世民還是逼宮李淵,秦瓊都做不到。
秦瓊只能保持中立,這是秦瓊的道義和準則迫使秦瓊在玄武門之變是全程打醬油,尉遲恭就成了獨挑大樑的先鋒,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割下首級平定東宮之亂,進而逼宮李淵,確保李世民改天換日成功。
於是尉遲恭是除了幾位宰相和皇族李孝恭之外,凌煙閣排名最高也是爵位官職最高的武將,即使是有大唐軍神之稱的李靖也排在尉遲恭之後,可見在李世民心中玄武門之變的意義之大。
正是因為在決定李世民生死有命,還是富貴在天的一戰,秦瓊沒有堅定的站在李世民這邊,導致李世民和秦瓊是有了間隙的,更何況秦瓊的功績多是在李淵的武德年間立下的,李淵也和秦瓊是有很深淵源的,因此實際上秦瓊是李淵的心腹愛將。
凌煙閣實際上是李世民紀念自己的文臣武將的,如果是紀念開國的話,劉文靜等人不可能不上,李世民更多是想弱化李淵和李建成的功績,來抬高自己,李世民還開了一個壞頭,親自指示瞭如何寫史書,其中抹黑李淵和李建成的可是不少,那麼秦瓊的功績自然就不能言說了,因此這也是秦瓊排名最末的原因之一。
-
14 # 詳侃歷史
一、秦叔寶功績高於尉遲敬德和程知節嗎?
可以肯定地說,從史書中記載中,我們看不到秦叔寶的功績比尉遲敬德和程知節高。
我們從武德九年(626)玄武門之變前三人的職務可以看出端倪。
玄武門之變前,三人的職務基本是透過武德年間的軍功獲得的,因此,透過對比三人的職務,就可以看出三人的功績到底如何:
尉遲敬德:歸唐後授予秦王府右一府統軍,後因功升為秦王府左二副護軍,至遲在武德七年(624)時升為秦王府護軍(《資治通鑑》記載:武德七年(七月)庚辰,突厥寇隴州;遣護軍尉遲敬德擊之。
程知節:歸唐後授予秦王府左三統軍,約武德七年(624)因功授予秦王府右二護軍(《程知節墓誌》:尋奉教留住,除右二府護軍)。
秦叔寶:歸唐後授予秦王府右三統軍,武德九年(626)玄武門之變前因功授予秦王府護軍(《資治通鑑》:武德九年(626)七月,秦府護軍秦叔寶為左(武)衛大將軍)。
也就是說,尉遲敬德、程知節和秦叔寶三人,歸唐時官職是在同一水平,都是秦王府統軍,玄武門之變前,三人官職仍然在同一水平上,都是秦王府護軍。
這就充分說明,這三人在武德年間的戰功基本上不分伯仲。如果真的細究起來,程知節和秦叔寶是武德二年(619)閏二月歸唐,而尉遲敬德則是武德三年(620)四月歸唐,比前面二位晚一年,因此,尉遲敬德歸唐後的戰功應該是略大於程知節和秦叔寶。
當然,有人可能要拿三人的爵位來說事兒,根據史書記載,在武德年間,程知節和秦叔寶都被授予國公爵位,程知節是宿國公,秦叔寶是翼國公,但尉遲敬德沒有記載具體爵位。但是請大家注意,沒有記載不代表尉遲敬德沒有爵位,從尉遲敬德在武德年間的職務來看,他不可能沒有爵位,只不過史書記載脫漏而已。
二、秦叔寶為何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最後
這就涉及到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規則,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規則就是根據他們在貞觀十七年(643)二月畫像凌煙閣時的官職品級和班次來排序。
尉遲敬德在貞觀年間大部分時間擔任州都督,先後擔任過襄州、鄜州、夏州都督,正三品,但是,因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初主動申請退休,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從一品。
程知節擔任左領軍大將軍,正三品。
秦叔寶於貞觀十二年(638)去世,贈徐州都督,正三品。
那麼,這三人該怎麼排序呢?
先根據官職品級排,從一品的尉遲敬德,排在正三品的程知節和秦叔寶前面。
再根據官職班次排,正三品中,十二衛大將軍排在州都督前面(詳見《舊唐書》職官志援引的《貞觀令》的記載),因此,程知節排在秦叔寶的前面。
綜上,三人的排序應該為: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就這麼簡單。
多說一句,以上規則不僅僅適用於這三位,它適用於全體二十四功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排一下,絕對嚴絲合縫。
-
15 # 月下讀書
秦叔寶為何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名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唐太宗命畫師閻立本繪製開國二十四功臣,列於凌煙閣。
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瓊秦叔寶排位最後一名,秦叔寶在民間名聲很大,隋唐演義裡面是主角人物,與尉遲敬德併為門神,那麼他為何是最後一名哪,原因可以從二十四位名單分析得出,名單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長孫順德、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秦叔寶。
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杜如晦,侯君集四人是玄武門之變的謀劃執行者肯定功勞是第一等的。
然後太宗親戚,長孫無忌,李孝恭,高士廉,柴紹,長孫順德。
文臣,杜如晦,魏徵,房玄齡,虞世南,張亮
還有武將十二名。
這裡就看出來了,唐太宗排名是重文輕武,親屬優先,出身擇優,秦叔寶本身瓦崗降將,出身平民,不是士族,在建國以後,也開始談泊名利,所以排位最後一等也不出奇。
-
16 # 榮耀歷史
每個朝代都會有一批功臣,皇帝會給他們立傳、畫像,以受世人景仰。
西漢漢宣帝時期有麒麟閣十一功臣;
東漢光武帝時期有云臺二十八將;
宋理宗時期有昭勳閣二十四人;
乾隆時期紫光閣二百八十人;
但是要說含金量或者知名度最高的必定屬於唐太宗時期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想要搞清楚為什麼《隋唐英雄傳》中那麼牛叉的秦叔寶為什麼只在凌煙閣中排最後一名,甚至是“傻乎乎”的程咬金排名都遠高於他,就需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1、什麼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在秦叔寶前面的都有哪些人;哪些人的排名和我們的認知差異那麼大?
2、凌煙閣是誰排的,他的排名規則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太宗17年,李二覺得需要給大唐的功臣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於是他讓著名畫家閻立本花了24人的影象,懸掛於凌煙閣中,昭示於天下。這二十四人分別是:
1、長孫無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徵;5、房玄齡;6、高士廉;7、尉遲敬德;8、李靖;9、蕭瑀;10、段志玄;11、劉弘基;12、屈突通;13、殷開山;14、柴紹;15、長孫順德;16、孫亮;17、侯君集;18、張公謹;19、程咬金;20、虞世南;21、劉政會;22、唐儉;23、李勣;24、秦叔寶。
問題二:你覺得哪些人的排名出乎意料如果對唐朝的歷史停留在《隋唐英雄傳》等影視作品的話,你會發現從第9到第18這些好像都不太出名,而印象當中立功無數的程咬金、李勣、秦叔寶等人排在最後面。
長孫無忌排第一是什麼鬼?他對大唐的功勞有李靖大嗎,有房玄齡大嗎,僅僅因為他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就排第一?
高士廉又是誰,能排在尉遲敬德和李靖前面?
這就不得不說說凌煙閣排名的3大原則!
問題三:凌煙閣是誰排的,依據什麼排的凌煙閣成型於唐太宗年間,排名自然是李世民定,基本有三個原則來定排名:
1、對大唐的功績,這個無可厚非,能進入凌煙閣的都是有大功於唐朝;
2、官職高低,這個也合情合理;
3、有無參加玄武門事變,這就是長孫無忌排第一,秦叔寶排倒數第一的主要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排定的凌煙閣並不是有多大功於大唐,而是有多大功於他李世民!所以整體以原則三為主,以原則一、原則二為輔。
問題四:為什麼是否參加玄武門事變是主要指標沒參加的是大唐的人,參加了玄武門事變的是我李世民的人,是我的心腹,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李世民心裡是不同的重量級。
李世民登基後,任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為宰相,尉遲敬德等都是加官晉爵,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的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現在有揚名立萬的機會,李二當然先顧著自己人,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
問題五:哪些人參加了玄武門事變,哪些沒有參加這裡面要分三類人:
第一類人:主要參與者,甚至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參與的
主謀:長孫無忌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杜如晦、房玄齡(已經被李淵調出天策府,偷偷跑回來獻策)
其他參與者:尉遲敬德,侯君集(以上5個人為一等功臣),高士廉,蕭瑀(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是玄武門事變後積極勸說李淵交權),段志玄,屈突通,長孫順德,張公謹,程咬金。
第二類人:沒有條件參與
已經去世的:李孝恭,殷開山
駐守在外的:劉弘基、柴紹、張亮、唐儉
敵對陣營的:魏徵
第三類人:能參與而拒絕的
總共只有三人:李靖、李勣、秦叔寶
現在知道李勣、秦叔寶排名靠後的原因了吧!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九死一生,多一個人幫助就多一點成功性,外人不幫自己也就算了,一同出生入死的秦叔寶、李勣也不幫自己,李世民的心情可想而知。
至於李靖,一向低調慣了,回到長安後總是閉門不出,他也沒有機會參與到如此核心的機密,但是李靖的功勞實在太大,大唐南邊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他還率軍滅了東突厥,所以排名不能太靠後。
所以綜上來看,李勣、秦叔寶排名後兩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隋唐英雄傳》裡秦叔寶殺李建成的畫面只是小說演義而已。
-
17 # 婚禮攝像師-郭靖
個人覺得秦叔寶排名靠後主要有五個原因:
第一:秦叔寶雖然在戰場上英勇無敵,但是他和尉遲敬德一樣,只是一員猛的戰將,並不屬於帥才。歷朝歷代論作戰的功績並不是講究的單打獨鬥,講究的是統帥一方的指揮能力。你看拿破崙雖然長得比較矮小,但完全不影響他在世界軍事上的排名。
第二:從秦叔寶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最先是隋朝的一名將領,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後來投奔過瓦崗寨的李密,然後又去投奔了王世充。最後才是投奔的李世民。軍人最注重的氣節,想秦叔寶這樣一生服務了6位主人。從氣節和身份上他就不佔優勢,所以說從身份氣節上秦叔寶就先輸了。
第三:秦叔寶病逝於公元638年,而李世民搞的凌煙閣功臣排名是公元643年。站在李世民領導的者的角度,死去的人對統治者也沒有多少的價值,還不如把哪些活著的人排名靠前點,讓他們對大唐更加的忠心和多奉獻。可能秦叔寶如果晚死幾年的話,說不定排名會適當的靠前一點的。
第四:李世民對功臣的排名,更多的是參考了玄武門戰役的時候出力的多少決定的(領導者論功行賞,一般是按照關鍵時候出力的大小)。秦叔寶在玄武門之前就被李元吉調走前去征討突厥了,所以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秦叔寶壓根也就沒有參加。同時從李世民對大臣的封賞也可以看出秦叔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玄武門之前,秦叔寶的封賞是比尉遲敬德高的,但是玄武門之後,秦叔寶只有700戶,而尉遲敬德有1300戶,差不多一倍多。可以看出在皇帝心中參加玄武門之變和不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差距,玄武門之變是大臣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第五:歷史上真實的秦叔寶可能對於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帝王保持相對中立的態度。這一點讓李世民不太舒服,可能他們的個人感情不算特別好。
-
18 # 逆行的卡諾
唐朝歷史中,涉及李世民的,可信度不說沒有,但起碼也要打個折,至於一折還是九折,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相信喜歡歷史的人都清楚原因。不過無論如何不能否認他千古一帝,帶領唐朝走向國富民強的豐功偉績。
-
19 # 文史墨客
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畫下來了對唐朝功勳卓著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按照排名先後順序,分別為:
趙國公長孫無忌
河間王李孝恭
萊國公杜如晦
鄭國公魏徵
梁國公房玄齡
申國公高士廉
鄂國公尉遲敬德
衛國公李靖
宋國公蕭瑀
褒國公段志玄
夔國公劉弘基
蔣國公屈突通
勳國公殷開山
譙國公柴紹
邳國公長孫順德。
鄖國公張亮
陳國公侯君集
郯國公張公瑾
盧國公程咬金
永興公虞世南
邢國公劉政會
莒國公唐儉
英國公李勣
胡國公秦叔寶
二、戰功赫赫的秦叔寶
早年秦叔寶為隋朝仕,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後投靠瓦崗寨義軍,義軍失敗後,轉而投靠王世充,因王世充為人奸詐,秦叔寶同程咬金等人投靠了李唐。投靠李唐後,秦叔寶屢立戰功,多次大敗尉遲敬德。在擒獲竇建德的戰役中,秦瓊率十幾騎兵馬打頭陣衝破竇建德陣營,後來又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此人為竇建德舊部在竇建德被斬首後擁立),622年,秦瓊在劉黑闥進軍洺水的途中將其擊破。
在追隨李世民征戰的年代中,秦瓊因戰功而受到豐厚的賞賜,黃金、綢緞等財物自不必說,李世民還未登上皇位時,秦瓊就被加封上柱國、翼國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在論功行賞之時,曾被他大加讚賞又大行封賞的秦叔寶卻排在了最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
三、原因何在
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是二十四功臣的屬性。這二十四個人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自李氏父子起兵以來便跟隨他們的元老級人物,另一類則是後來投降過來的人。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尉遲敬德、魏徵之外,其餘瓦崗投靠的人在16名之後(張亮16、程知節19、李勣23、秦叔寶24)。那麼魏徵為什麼排名靠前呢?從歷史上李世民同魏徵之間的關係來看,兩人是透過密切而默契的政治合作來沽取政治聲望的互相利用,再者一個文官,排名靠前一些無傷大雅。那麼尉遲敬德呢?這就是要考慮另一個方面了。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透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才登上皇位的,現如今關於參與人員的名單有不同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中有秦叔寶,另一個版本中沒有秦叔寶,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並且,即便有關於秦叔寶在玄武門之變中的記載,也是寥寥數語,一筆帶過,發揮的作用也是隨從作用。以長孫順德為例,在其記載中出現了秦叔寶參與的記載,但是長孫順德排名15,秦叔寶才排名24。
並且我們發現,李世民踐祚之後,秦叔寶便開始生病,李世民給的藥也不吃,裝病了12年。
所以,筆者採取折衷的推測,秦叔寶當年是反對李世民發動政變的,但是迫於形勢,他也參加了這場政變,只是作用遠不如同為投降過來的尉遲敬德,所以事變後,秦叔寶得到700戶的封賞,這與之前的封賞就是雲壤之別。
-
20 # 老忠叔侃球
關於秦叔寶的排名其實感覺完全不符合老百姓的期待。因為對於《隋唐英雄傳》來說,秦叔寶完全是成了電視劇的主角。比方說民間的諺語:關公戰秦瓊,不打不相識。一般民間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一個英雄人物,怎麼排名就這麼低呢?
第一:秦叔寶雖然在戰場上英勇無敵,但是他和尉遲敬德一樣,只是一員猛的戰將,並不屬於帥才。歷朝歷代論作戰的功績並不是講究的單打獨鬥,講究的是統帥一方的指揮能力。你看拿破崙雖然長得比較矮小,但完全不影響他在世界軍事上的排名。
第二:從秦叔寶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最先是隋朝的一名將領,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後來投奔過瓦崗寨的李密,然後又去投奔了王世充。最後才是投奔的李世民。軍人最注重的氣節,想秦叔寶這樣一生服務了6位主人。從氣節和身份上他就不佔優勢,所以說從身份氣節上秦叔寶就先輸了。
第三:秦叔寶病逝於公元638年,而李世民搞的凌煙閣功臣排名是公元643年。站在李世民領導的者的角度,死去的人對統治者也沒有多少的價值,還不如把哪些活著的人排名靠前點,讓他們對大唐更加的忠心和多奉獻。可能秦叔寶如果晚死幾年的話,說不定排名會適當的靠前一點的。
第四:李世民對功臣的排名,更多的是參考了玄武門戰役的時候出力的多少決定的(領導者論功行賞,一般是按照關鍵時候出力的大小)。秦叔寶在玄武門之前就被李元吉調走前去征討突厥了,所以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秦叔寶壓根也就沒有參加。同時從李世民對大臣的封賞也可以看出秦叔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玄武門之前,秦叔寶的封賞是比尉遲敬德高的,但是玄武門之後,秦叔寶只有700戶,而尉遲敬德有1300戶,差不多一倍多。可以看出在皇帝心中參加玄武門之變和不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差距,玄武門之變是大臣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第五:歷史上真實的秦叔寶可能對於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帝王保持相對中立的態度。這一點讓李世民不太舒服,可能他們的個人感情不算特別好。
總體來說,凌煙閣的排名按照綜合分來算的:戰爭年代的貢獻為基礎分(總分40分),玄武門之變是加分項(30分),親戚關係(10分)個人感情(20分)。如果按照這個來排名的話,秦叔寶的玄武門之變這一項就是零分了,排名靠後也很正常。
雖然說論道德及武力排名,秦叔寶本來應該排名到前十位的,但是政治這個東西太複雜,一個人行不行完全是皇帝說了算的。皇帝說你功勞大你就功勞大。假如梁山好漢的宋江最後得了天下,我相信李逵的排名是絕對高於林沖的,雖然李逵的戰鬥力很一般。但是宋江喜歡他,那麼一切的問題都不算問題。
回覆列表
1.秦瓊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既不是皇親也不是國戚;
2.秦瓊沒有獨立攻破一勢力的戰功;
3.秦瓊在沒有玄武門擁立之功,有說法秦瓊在玄武門李世民兩兄弟相爭事情是中立態度;
4.李世民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時候,秦瓊已死,排位以當時二十四位官職大小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