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瀋陽沒有明確吧,但好多人說會是的?
3
回覆列表
  • 1 # 城市時評

    有兩個版本,一個是2010年釋出的,一個是2016年國務院釋出的,2016年的是最新版。2016國務院釋出的最新版,北京、上海、深圳為“全國性中心城市”,廣州、重慶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 2 # geraldton

    能有資格當中心城市的只有四個一線

    都是有能力輻射半個中國的城市 本市市民基本上不會外出工作 擁有最好的資源。

    再看看其他的所謂中心城市 沒有一個城市能完整輻射本省,更別說周邊省份了。都是些本省本市居民大批出去務工的。這是這些“中心城市”該有的樣子嗎? 政策是對的 分散一線城市壓力,做大其他區域,但是區域內二線城市之間的差距遠沒有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差距大,不可能做到誰輻射誰,這個命題也幾乎是偽命題。 比如上海基本上可以看見中國所有省份的車牌和員工,不管 杭州 南京 重慶 成都 武漢 長沙 鄭州 西安 還是東北 甚至是新疆西藏 這才是真正的中心城市。如同美國歐洲都只有那麼三四個中心城市。都是中心就等於又沒有了中心。

  • 3 # 小談交通

    國家承認這個不好認定。不過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是國家住建部提出的五個建設五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第二是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提出的,又新增了三個支援建設的(成都,鄭州,武漢),共八個。至此,國家中心城市告一段落。

    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

    住建部提出五大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實現“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推動中國城市現代化程序的必然要求。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發改委和住建部共同提出新增三個城市

    2016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第六章節明確提出,支援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

    北京

    中國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建設為世界城市。

    天津

    中國直轄市之一,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北方國際物流中心。

    上海

    中國直轄市之一,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

    廣州

    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際大都市。

    重慶

    中國直轄市之一,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成都

    四川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鄭州

    河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發改委支援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

    湖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發改委支援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 4 # 樸實的大車

    謝謝邀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批准的一共8個。分三批批准的,第一批: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第二批:成都。 第三批:武漢和鄭州。目前競爭國家中心城市的還有南京、瀋陽、西安、長沙、深圳、杭州、青島和廈門。據說最終中心城市數量是:12個。最新已被確定入圍的城市是南京。剩餘名額,深圳、西安、瀋陽已幾乎鎖定。國家中心城市之所以競爭激烈,是因為中心城市是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在全國具有引領、輻射、集散功能,在綜合服務、產業發展、物流樞紐、開放帶動和人文凝聚等方面擁有超強實力。一旦確認為國家中心城市,那麼這個城市的發展潛力、發展優勢和前景,就得到了國家最高層面的認可。《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中也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 5 # 凱攝

    國家中心城市官方公佈的應該是8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

    而不是所謂的4個全球,11個國家中心。

    在2010年2月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草案)》中,由國家層面肯定了國家中心城市在中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並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主要對應著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個城鎮密集區。

    國家中心城市所必須具有的五大特徵:一是國家組織經濟活動和配置資源的中樞;二是國家綜合交通和資訊網路樞紐;三是國家科教、文化、創新中心;四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五是國家城市體系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塔尖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所必須具有的五大功能:綜合服務功能、產業叢集功能、物流樞紐功能、開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

    2016年4月,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釋出檔案《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成為第6個被定位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第六章節明確提出,支援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有8個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 6 # 風雨蘆葦91624722

    關於國家中心城市的說法,目前爭論很多。我相信以下的說法:

    據住建部網站3月22日訊息,針對22日鳳凰網鳳凰房產報道《終於定了:中央確定4個全球城市和11箇中心城市》,住建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該報道毫無根據,純屬不實報道。目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在研究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該規劃還未上報到住建部,但規劃方案中沒有“4個全球城市和11箇中心城市”的提法。

    住建部網站截圖

    鳳凰房產先前的報道稱,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於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對於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該規劃是由國務院要求,住建部、發改委、衛計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聯合編制,是中國最高層次的戰略規劃。中規院主持了這項最重大規劃的技術工作。

    報道稱,定下來的4個全球城市為北京,廣州,上海,深圳。北上廣深是一直以來的對一線城市的稱呼,現在的他們也具有稱為全球城市的實力。北京作為首都有著先天優勢,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深圳,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由一個漁村變成現在的全球城市,深圳製造、深圳創造已經開始代表中國走出國門;上海,中國的經濟中心,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

    而11座國家中心城市為:天津,重慶,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

    會有構建中心城市的謠言主要是因為,去年有媒體披露正在編制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

    但是對於媒體所披露的“十百千萬”城鎮體系,人民網曾採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楊保軍表示,“在規劃編制初期研討中,專家們提出了各種建議,其中也有的專家提到了‘十百千萬’的構想。但據我所知,目前形成的規劃稿當中,沒有采納這個建議,所以規劃當中沒有這個說法。”

    並且,楊保軍稱,“規劃正處在編制過程當中,還沒有上報到住房城鄉建設部。等規劃成果全部完成後,將按照程式逐級上報。”

    而住建部22日的訊息也證實了楊保軍的說法,在規劃方案中並沒有“4個全球城市和11箇中心城市”的提法。

    構建國家中心城市的緣由

    據光明網22日報道,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正式提出,據說是在2005年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10年)》中使用的概念。按照該規劃設想,國家中心城市是處在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市,這些城市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依此設想,該規劃把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個大城市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顯然,國家中心城市的提出,只是規劃設計研究的一個產物,而且據說“當年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這個概念之所以沒有引起關注,其實也很自然。因為像北、上、津、廣4個城市,即使規劃沒有“確定”它們是中心城市,它們也仍然是中心城市,因為它們在幾乎所有方面都發揮著實際上的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

    由此也不難看出,所謂國家中心城市,起碼是上述規劃中的“首批”中心城市,不是由誰“確定”下來的,而是實際存在的。所謂“確定”,不過是認可和確定一個已存在的事實而已,並借用這個事實來說明概念,展開設計思想。這種先存在、後確定的規劃,沒有引起當下這般各大城市爭先恐後要求“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風潮,應屬正常。

    不僅如此,即使是2010年在新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中,儘管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中增加了重慶,也仍然沒有引起什麼反應。不過,2014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之後,還是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則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掛起鉤來,稱其旨在“具體落實城鎮的空間佈局”。而引發各大城市爭搶國家中心城市名頭的,正是這個正在編制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

    為什麼一紙規劃可以引來那麼多城市去爭搶國家中心城市的“帽子”?有媒體披露說,這是因為該規劃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由此,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先後有瀋陽、南京、武漢、長沙、成都、鄭州、杭州、西安、青島、寧波、廈門各大城市加入了“戴帽”競賽。

  • 7 # 孤獨132208238

    國家中心城市,主要還是這個城市說出去就能代表這個國家,當然國家也要權衡一下,平衡一下。首先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這五個基本上是大家公認的,還有三個是平衡的,成都,武漢,鄭州,在這裡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不要噴,為什麼說是平衡,這個大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然還有幾個比如南京,杭州,西安,深圳,廈門,大連,瀋陽等。

    感覺南京,西安,杭州,深圳這四個城市還是要入選的,首先是南京,國民政府的首都,也是除了北京以為唯一一個帶京子的。在國際上還是有知名度的,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臺灣的關係。再來說西安,長安,中國的根就是這裡,絲綢之路的起點,用一個名額沒有的說。杭州,現在的阿里巴巴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多少國家的領導人過來參觀,上次G20在杭州開就足夠說明了,現在這個時候的確可以代表中國了。還有就是深圳,現在這樣的經濟狀況在那裡,不管當時是國家怎麼扶持的不說,現在這個樣子還有誰不服的。還有什麼城市,歡迎大家補充,並且附上理由。

  • 8 # 藍見忠1

    東部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己是沒人可替代,特別是三個最具活力的經濟都市圈,京津冀經濟都市圈、長三角經濟都市圈、珠三角經濟都市圈,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可以替代,更上一層樓,更能引領中國經濟風騷。作為京津冀的龍頭北京天津都已經是中心城市,而作為長三角珠三角的南京深圳理應成為中心城市,只有兩個龍頭才能更好引領區內發展;這樣長三角的龍頭上海、南京(副中心)都是中心城市,珠三角的龍頭廣州深圳都是中心城市。中部的武漢鄭州等作為中心城市,西部的重慶西安等為中心,城市。這樣層次分明,才能更具發展。

  • 9 # 陳殿江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是歷史形成的。翻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所有經濟發展不錯的城市,都是在沿海一帶。這和當時的交通有關。所以有人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觀點。我在中學學歷史時,當時的美女歷史老師告訴我們說:中國要想經濟發展起來,必須建立三個經濟戰略發展中心。那就是以瀋陽為中心的東北戰咯經濟中心,以武漢為中心的經濟戰略中心,以包頭為經濟戰略中心。經濟戰略是國家的戰略佈局,也和目前提出的中心城市並不矛盾,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還有深圳,瀋陽,你承認不承認它是否是中心城市,它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我確是希望中國的中等城市經濟發展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更平均一些。也許對中國經濟發展佈局更好一些,但三大經濟戰略發展佈局,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 10 # 楊哥的

    目前國家承認的中心城市有: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廣州 南京 武漢 成都 西安 瀋陽 鄭州 深圳 大連 濟南 廈門 青島

  • 11 # 清羽行跡

    今天我們為大家細說中國的國家中心城市,其實在網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國家中心城市到底有幾個,今天就來普及下。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一共只有8個。

    2010年2月,國家明確提出建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2016年5月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2016年12月支援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支援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八大國家中心城市誕生。

    北京,中國首都,中國權力政治的中心,彷彿人體大腦,是整個中國的樞紐和局側中心,北京有中國最多的世界500強企業總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總部也在此。北京也是中國著名古都。

    上海,中國長三角龍頭城市,其金融地位正在挑戰香港,經濟也是中國最為發達的,僅次於日本東京,位列亞洲第二。

    天津,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相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重慶, 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又以“山城”揚名。近些年重慶的發展確實很大,增速也是全國前列。

    廣州,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會,經濟處在第三的位置,也是華南地區最富有的城市,廣州五次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位,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成都,四川省會,如今成都的發展也是不遜色,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中國五大戰區之一的西部戰區司令部駐地,也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和旅遊城市。

    武漢,湖北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曾經武漢很厲害,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鄭州,河南省會,這兩年鄭州的發展確實有目共睹,依託高鐵更將這座城市發展為中國的重要樞紐中心,其特殊地理位置是其他城市無法複製的,鄭州依靠河南人口基數大,未來發展還會更上一層樓。

    上面就是中國目前的8大國家中心城市,有人說為什麼沒深圳、杭州、南京、西安或者東北城市,其實未來國家中心城市能否增加,這些都有可能,所以,截止目前只有8個。

  • 12 # jianghao

    我都好奇你們讀過書沒?什麼理解能力 國家中心城市是一個定位 懂嗎?說白了就是一個目標 沒有是與不是 國家給你中心城市的定位目的是給你一個發展方向 給你政策支援同時也是一份責任 居然有人說是與不是 搞笑來的? 北京是?上海是?錯 都不是 國家中心城市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一份帶動中國整體經濟不斷進步的責任 一份帶動周邊落後地區共同發展的責任一份帶動中國走向富強的責任 一幫連中心城市基本意義都不懂的噴子還自以為是的沾沾自喜 可恥懂嗎?國家給你政策給你資源那就是全國老百姓的支援 不是你們沾沾自喜的榮耀 那是責任懂嗎?那不是你們互相攻擊甚至歧視其他城市的理由 反過來是讓你帶著其他城市共同發展的責任懂嗎?悲哀 看到你們的言論 只有兩個字 悲哀 一份責任居然讓你們用來攀比 國家之不興 替老一輩革命家不值 一群什麼樣的後代啊

  • 13 # 鞅論財經

    瀋陽這些年每況愈下。經濟上不去、人才留不牢、科技跟不上,要什麼拿不出什麼。不要說輻射東北三省,就連大連都快瞧不起你了。

    要想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看來越來越難了,估計只有辛苦北京接收這面大旗了。不出幾年,瀋陽定會被踢出國家中心城市的備選名錄!國家中心城市將引領區域的發展,國內有七大最重要的城市群。除此之外,其他城市群基本上可以說都是省域範圍的城市群為主。

    七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西南地區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

    四個一線城市不僅是國家中心城市,還要加上“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及“全球城市”的頭銜。其他城市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未來近20年(2035年前)估計也不會再授權其他城市這個頭銜。

    上海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北京不用說肯定是全球城市;廣州剛剛申報為“引領型全球城市”;而深圳在早些時候就提出“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另外,國家中心城市中有天津、重慶、成都和武漢。接著是南京、杭州、西安和鄭州。這八個國家中心城市加上四個全球城市,基本上可以佈局全國。

    還有像廈門、青島、長沙、瀋陽等城市,也是在力爭加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瀋陽就不再論述了;廈門和青島比較相似,經濟實力較強,但輻射周邊能力太弱,其實不太具有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無論是否加入都不增強國家佈局實力。而長沙最近也在喊著想加入進來,可長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個核心城市就夠了。除非趕上武漢,否則也不太可能。

    因此,未來最終有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除了四個一線城市,還有成渝、西安、鄭州、武漢及天津等12個城市。

    甚至,天津都有些力不從心。

  • 14 # 蔣昊商業觀

    國務院支援以下城市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但是有幾個城市是國家鼓勵和支援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武漢、成都、鄭州、西安。至於以後國務院會不會支援其他城市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我認為是會的!就看哪些城市可能性比較大了

    杭州、南京、瀋陽、長沙、深圳都有可能

    瀋陽預計可以在2019年獲得國家的支援,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因為瀋陽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下一步,就是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起到東北振興的戰略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瀋陽還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援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是指日可待!

  • 15 # 週而復始問迴圈人生

    2010年2月,國務院批准第一批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2016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准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國務院批准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瀋陽不在國家中心城市範圍內。但是國家提倡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不是一句空口號。那裡也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來支撐它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瀋陽也會進入該行列。

  • 16 # 東之水32552593

    唱衰瀋陽,唱衰東北的人,都是啥也不懂的磚家。瀋陽是最早獲得國務院批覆“發展規劃”的國家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實力指標是全方位的,不是GDP虛高上去了,就能當中心城市的。人口總量,經濟總量,人均GDP,工業製造實力,科技水平,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等區位優勢及輻射周邊能力。最主要的是這個城市在國家戰略中所承擔的重要角色,在區域發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瀋陽從2014年、2016年兩次自擠經濟發展GDP水份。如果不擠水,經濟總量也早已虛過萬億元了,不會比杭州、成都、南京、青島的GDP少。瀋陽這兩年經濟增速下滑了,但經濟總量少而真實了,其工業等各項實力都不差。瀋陽的樓價沒有虛高,百姓買得起房子,百姓吃穿用的都便宜,這是經濟虛高(通脹)的城市比不了的。

    關鍵是,瀋陽這座東北重鎮、老工業(軍工)城、裝備製造業基地,仍為國家國防承擔著各型(殲11、殲15、殲16、殲31、利劍無人機)戰鬥機、各型(太行系列)航空發動機、各型火箭(長征系列)航天發動機的生產,為太空神舟飛船配套,為深海“蛟龍"研發製造,連剛剛在韓國冬奧的“中國北京八分鐘”機器人表演,都是瀋陽新松公司的傑作……瀋陽真正是大國重器之地,不是靠賣土地、靠商貿繁榮多掙了些錢的城市就能比的。

    當然,瀋陽也有不足,可誰沒缺點呢?不懂亂噴的個別磚家,盯住不足就唱衰瀋陽及東北,很可笑!

  • 17 # 任俠4一老生

    瀋陽還沒有明確的。不過,國之大…接下來還有增添的…從地域佈局、戰略、幅射等因素綜合考慮…作為老工業基地的瀋陽…也許會是的!

  • 18 # A0阿賴耶識

    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共有9個,分為兩類。北上廣天渝在2010年批覆,屬於已經建成。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屬於支援建設,大致建成時間2030年左右。坊間傳聞國家中心城市很可能是12個,下一個大機率是瀋陽。

  • 19 # 靜靜的雲裳

    首先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統一口徑的概念係指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範疇,是居於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那麼,目前國家中心城市確認的都有哪些呢?

    2010年,國家明確提出建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間,國家又陸續發函支援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下面與題主探討,瀋陽有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呢?

    我個人感覺,這個應該有。大家可以注意到,目前國家支援發展的中心城市已遍佈華北、華中、華南、西北等地區,唯獨沒有東北地區。瀋陽位於東北中心地區,輻射遼吉黑1.21億人口,瀋陽屬於國家戰略要津,也曾肩負過國家的重要使命,更是國家特大型城市,由此,如果在東北設立中心城市惟瀋陽無疑。

    比照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瀋陽肯定還有差距,涉及“輻射、集散”這沒有問題,現在最為關鍵的是“引領”!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些年瀋陽經濟的全面下滑,導致的GDP負增長的局面,遇事自然底氣不足。自己尚未站穩腳跟,又何談引領?自身的重新崛起至關重要,雖說有待時日,但肯定不會再繼續下滑。可以預見,瀋陽的經濟騰飛之日,自然是引領東北區域經濟的全面復甦之時!

    大家可能注意到最近中央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工作建議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保留了三塊牌子,其中包括國務院東北振興辦公室的牌子,這塊牌子的保留就預示著一個希望,東北振興,瀋陽必須先行。另外,在工作建議中,交通運輸部屬下中國鐵路集團總公司設立的6個集團分公司瀋陽鐵路分公司繼續保留。交通樞紐對於輻射與集散有著不可低估的巨大意義。

    此外,早些時候關於國家自貿區的建設,原有上海、福建、天津、廣東,2017年,國新辦又正式宣佈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7省市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總數達到了11個。其中,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三個片區包括瀋陽片區。

    之所以拿過來這些,無外乎用於佐證瀋陽的未來的希望,國家並未放棄東北也從未放棄瀋陽,關鍵看瀋陽在儘快、盡短的時間內,能否躍馬揚鞭自奮蹄了。

  • 20 # 樾樾小哥4212960122

    所謂的國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國具有比較超強的引領作用、輻射能力、集散功能的城市,其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對外經貿交流與合作等等方面;是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編織並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規劃中最高的城鎮級別!

    目前,已經確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武漢、成都、鄭州和西安,共計九個城市!

    對於東北地區而言,目前尚未具體明確哪個城市;因為最終的城市尚沒有全部確定,包括瀋陽、南京杭州等等城市,都在積極爭取能夠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列。瀋陽,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自後金努爾哈赤在瀋陽建立以來,清朝雖然遷都北京,但瀋陽做為故都,是東北地區無可爭議的中心。現在的瀋陽,經濟實力依然是非常強勁的。瀋陽城市的人口數量上,在東北城市中應該也算是最多的,這也是瀋陽成為大城市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瀋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擁有整個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 一環五射”高速公路網;對於周邊的城市,具有非常強的經濟帶動性和超強的輻射作用,這都決定了瀋陽在大東北地區城市中是無可替代的。個人覺得,瀋陽勢必成為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畢竟它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城市腹地,頂級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又是國家宜居城市之一,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綜合實力比較發達,將成為擔負整個東北振興的龍頭與脊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富含哲理的話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