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晚清喪權辱國,大事就不要說了,說說清末一些想不到的冷知識吧。
10
回覆列表
  • 1 # 你海盜大爺

    山西巡撫陸鍾琦上任二十多天就遇上了叛亂(或者說叫做革命),閻錫山就佔領了整個山西成為新的巡撫,在佔領太原的過程中,陸鍾琦一家被殺,少數倖免。陸鍾琦有一個孫女叫做陸世嘉,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後來成為了國內流體力學的開創者之一,建立北航元老之一!

    哦,她女兒叫張克群,建築大師梁思成的徒弟。

    然後張克群的兒子叫做高曉松,也叫矮大緊!

  • 2 # 西安—豐鎬遺子

    1.大家熟知的“狀元宰相”的王傑,“宰相劉羅鍋”的劉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鴻章都是宰相,實際上清朝沒有宰相這個職位。軍機處是清朝最高權力機關,大家熟悉的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沒進過軍機處。

    2.清朝晚期中國就有了期貨市場,橡膠期貨炸盤,川漢鐵路虧空,為了彌補虧空,盛懷宣將川漢鐵路國有化,老百姓發起暴露運動,湖北兵力前去鎮壓,武昌起義爆發,清朝完蛋。

    3.戊戌變法的時候,光緒向各督撫傳達聖旨用的是電報,這是清政府第一次開始使用電報傳聖旨。戊戌變法的骨幹譚嗣同和“大刀王五”是生死之交,譚嗣同父親是湖廣總督譚繼洵。

    4.老北京傳說清朝風雲人物是十個修煉千年的妖精,多爾袞是狗熊、洪承疇是獾、吳三桂是鶚、和珅是豺狼、海蘭察是毛驢、年羹堯是野豬、曾國藩是蟒蛇、張之洞是猴子、慈禧太后是狐狸、袁世凱是蛤蟆。

    5.1911辛亥年廣州將軍孚琦在路上被革命黨刺殺,城內八旗官員獲悉確是孚琦遇刺,眾皆大笑而散,僅派一隊旗兵出城將孚琦屍體抬回。

    6.1899年,義大利公使照會大清朝,要求租借三門灣做軍港,被清朝所拒絕,義大利三艘軍艦開赴三門灣,進行恐嚇。清朝堅定回絕,見恐嚇無效,義大利不提此事。

    7.清朝最後三個皇帝,同治,光緒,宣統都沒有後代。

    8.康熙朝九龍奪嫡,八阿哥的死黨九阿哥胤禟懂八國外語,其母親就是和康熙微服私訪的宜妃郭絡羅氏。

    9.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逃跑,湖廣總督張之洞提議,倘若北方玩完,南方公推李鴻章為大總統,主持大局。

    10.慈禧的弟弟叫桂祥,桂祥的乾兒子是崔玉貴,崔玉貴是個大太監,和李蓮英是親戚,李蓮英管崔玉貴叫叔。

  • 3 # 朝文社

    說起清末,比起華人常唏噓的喪權辱國場面,這次不妨講幾樁戰火背後的橋段,有鐵骨錚錚也有一聲嘆息,卻足以叫後人深味其中道理:為什麼那個年代,我們在捱打?!

    一:扔進海里的鐵路

    《北京條約》簽訂後的同治四年(1865),美國商人杜蘭特嗅到商機,跑來北京向清王朝推銷修鐵路。為了叫清朝官員認識到鐵路的好處,他特意在宣武門修了五百米的小鐵路,現場演示開火車。可這麼一件他眼裡雙贏的好事,後人眼裡中國近代工業的開天闢地大事,當時卻把清政府嚇壞。之前被燒了圓明園都不敢吭氣的清朝官員們,竟是紛紛民族氣節大爆發,一口咬定美華人弄了個怪物來嚇唬大清,一怒就把“小鐵路”強拆了。

    杜蘭特鬱悶的走了,英華人高興了:這好事看來得我幹。九年以後,英華人仗著《北京條約》裡的特權,終於在吳淞地區修起了一條小鐵路。但當英華人得意的開著火車招搖時,大清朝又炸了鍋,一群清朝大臣們痛哭流涕,非說英華人弄個洋怪物來破壞大清風水。甚至把各地鬧天災饑荒的賬全扣鐵路頭上。最後還是談判專家李鴻章硬著頭皮出面交涉,由大清朝花二十八萬兩銀子把這條鐵路贖過來,然後拆了扔進海里。

    修個鐵路,都是這麼哭笑不得,大清朝的記吃不記打,就是這麼嚴重。

    二:進來一個殺一個

    一代梟雄袁世凱自清末帶兵起,就是分外痛恨鴉片。甲午戰爭前他帶兵駐紮北韓,正接手了一支“煙槍”部隊。結果袁世凱一怒發了狠,只要有士兵敢抽鴉片,就是逮住一個砍一個。這下士兵們怒了:不讓抽鴉片這還怎麼活?紛紛嚷嚷著要造反!袁世凱卻淡定:不就是要抽鴉片嘛,自家兄弟有什麼說不開的?一個個來我帳篷裡談談?

    結果,鬧事計程車兵們進了袁世凱的帳篷,才立刻腸子都悔青:袁世凱早讓人準備好了快刀繩索,敢來請願?進來一個殺一個。如此狠手,把袁世凱的上司吳長慶都嚇壞,連呼抽鴉片的這麼多,你殺得完嗎?卻見袁世凱輕鬆一句話:“僅需殺一二人,餘者必不敢承認”。果然鬧事計程車兵們瞬間變老實,曾經的煙槍部隊,從此聽見“鴉片”就嚇得哆嗦。

    以這殺一儆百的手腕說,袁世凱能在清末政壇上成功逆襲,真心不奇怪。

    三:清朝版的“伏波將軍”

    甲午戰爭裡,清軍陸軍的慫包表現,在日軍的記錄裡常被繪聲繪色形容。但也有一位大清陸軍名將,叫日軍也連連佩服:馬玉昆。

    馬玉昆,晚清軍界裡的“伏波將軍”,忠勇直追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北韓大同江血戰上,他以八千陸軍阻擊日本兩萬勁旅,立下死命令“寧死勿歸”,將驕橫的日軍第九旅團打的狼狽後撤。甲午尾聲的海城大平山血戰,又是他硬槓日本名將乃木希典,連續三次在重圍中突擊廝殺,給日軍造成多達千人的傷亡。浴血不屈的風姿,更在《日本戰史》裡留下生動記錄:“此日之中國兵頗為頑強”“絕無退卻之色。”

    可惜,這樣忠勇的軍人,在此時大清,太少了。

    四:翁同龢的算盤精過頭

    甲午戰爭前,清朝罵北洋水師罵的最狠的高官,就是戶部尚書翁同龢。幾乎天天大罵北洋水師紀律差訓練松戰鬥素質低,養這種兵簡直白花錢。可待到甲午戰爭爆發後,大清朝捧北洋水師捧的最高的高官,依然還是翁同龢,天天賣力大誇北洋水師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只要大膽出擊,分分鐘就團滅日本。

    翻臉翻的如此快,連翁同龢的門生們都看不下去,以翁同龢門生王伯恭《蜷廬隨筆》裡記載:狀元張謇就曾苦勸,說北洋水師確實很困難,不能催他瞎打。不料翁同龢淡然一句神回覆:“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通俗點翻譯說:就是得叫他趕快打,敗的越慘越好,不慘敗我怎麼修理李鴻章?

    倘若這段隨筆記載是真,那足以說明晚清的勾心鬥角,已到何等沒節操地步,不捱打才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天吵天天打,堅持20年的婚姻,孩子們大了才離婚是否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