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媒球
-
2 # 夜太美23
曠世奇才,諸葛武侯,未出茅廬已將天下未來像神一樣預測!自隨劉備出山後,鞠躬盡瘁使足下無片瓦的劉皇叔得以佔幽州,擁西川,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最終三足鼎立建立蜀漢政權!若不是劉備一意孤行征討東吳,蜀國一統天下不是不可能的。
-
3 # 知未是也
謝邀!我最喜歡賈詡這個人物!因為他最貼近凡人,又卻有凡人所沒有的機智靈活和善於保護自己,他生活在陷阱多多的權勢之間,卻能安然無恙並能高升善終,他對人生和人性的領悟非常獨到和超前,他輕易不說話,一說話就能克敵制勝和萬無一失,他是三國最毒的毒士,張繡聽其謀敗曹操,曹操從其謀得荊州,曹丕依其謀勝曹植,孟德不聽其勸打東吳致赤壁之敗,此人在仲達豈敢造次?甭看諸葛亮郭奉孝龐士元周公瑾等人比他名氣大,但賈詡奇謀管用實用,作為凡夫俗子,如何能象賈詡一樣善始善終那才是最重要的,故我喜歡賈詡這個人物,他才是三國最大的智者。謝謝!
-
4 # 清史宴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時候,那帥氣的出場,再加上現場拉風的音樂
-
5 # 知常容
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應該是關羽。關於過五關斬六將,為了保護叔嫂投降曹操,得知劉備的去處,千里迴歸。
華容道,放曹操一馬,有情有意。
溫酒斬華雄,顯威風,誅顏良,殺文丑,報恩情。
一生武藝,一生忠義。
桃園三結義,終身不背義
有勇,有謀,又能顧全大局。手拿春秋,刮骨療傷,不皺眉頭。
但三國演義裡面關羽的形象和三國志裡面的關羽形象還是有很大的出入。
個人覺得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是完美的!
到最後走麥城的時候就不忍心看下去。
-
6 # 溯路之行2
謝邀。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曾有言: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相信都會去看,只是有側重,有偏好。而喜好文學的我,更偏喜紅樓夢這本書。讀三國,我更關注的是情節,人物眾多。如果非得選一個,關公應算首選。喜他自始至終的結義之情;他的豪爽、他的護嫂、對兄長的忠心;喜他的不負人、甚至曹操的仁義。當然,不喜歡他過份的傲氣。
-
7 # 燭影斧聲
喜歡三國,是始於三國演義,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開始看三國志,儘管演義和歷史差距很大,我依然喜歡白馬銀槍的常山趙子龍。
初出茅廬的趙雲就戰平了名震河北的大將文丑,短暫的效力公孫瓚之後追隨劉備,征戰天下,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長坂坡蕩氣迴腸;截江救阿斗威武豪邁;戰漢中機智退敵……太多太多了。
很多人說什麼趙雲只是保鏢,其實有這種言論的實際也沒看多少書,多數不過是人云亦云,這要謝謝叫易什麼的老匹夫,他是雲黑的始祖。無論是官職、功績、勇武和忠誠,歷史上的趙雲在蜀漢武官中絕對是前幾名的存在,正是因為他的功勞和官職不匹配,而又毫無怨言,才更能說明他的人品。
一個人武功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其實並不重要,人品才是最可敬的,單就這方面來說,整個漢末三國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難道這不可貴嗎?
-
8 # 歷史回來了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似乎都有這麼一個感覺:劉備集團乃漢室正統,劉備的仁義是三國裡面最好的,張飛、關羽、趙雲是非常有情有義的,武力值也超強,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的,似乎極少有失算,神一般的存在。
但是,當翻開《三國志》,看看比較公認的正史之後,會發現,曹操其實是《三國演義》裡面被貶得最厲害的一個。看過正史,個人感覺,曹操才是最有霸主之才,最值得學習的一個人。
簡單說幾個優點:
1.有政治遠見。
他在董卓當權之時,拒絕了董卓表奏他為驍騎校尉。寧可被追殺,也不與董卓為伍。
2.知人善任。
不論是頂級謀士如郭嘉,還是頂級將領張遼,典韋等等。在投入曹操麾下之前,都是默默無聞,而到了曹操這裡,曹操慧眼識才,一個個都發光發熱。
3.肚量大。
最著名的就是收了張繡。張繡可是投降過幾次又反叛過幾次,特別是在宛城之戰中,導致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貼身護衛典韋慘死的罪魁禍首啊。如此深仇大恨都能放下,可見,曹操非一般人啊。
等等等等。所以,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曹操。
-
9 # 三人隨筆
看見這個問題,讓我想了半天,三國人物那麼多,我到底最喜歡誰?
如果問最佩服誰,那毫不猶豫是諸葛亮了,他的雄才偉略,讓孱弱的劉備變成了鼎立的三足之一。
最喜歡的人……可惜這裡的“喜歡”不是男女之間的喜歡,如果是那就基本就是貂蟬了,人家可是四大美女之一呢。
排除來篩選去,三國裡面我最喜歡的人是魯肅。
在三國中,每個人都絞盡腦汁地給別人下套,想盡一切辦法讓人往裡面鑽。唯獨魯肅是一股清流,他很天真,卻又一直屹立不倒。
劉備“借”荊州,誰都不相信他是真“借”,會有借有還。但魯肅相信,還正兒八經地寫上“借條”,然後還去討還,討還了還不止一次。
諸葛亮草船借箭,誰都不信他能行,只有魯肅,雖然也不信,但一直支援他,跟著他。沒有魯肅,草船借箭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重點在於,魯肅如此天真,卻在東吳的地位一直很高,後來更是成了德高望重的代表。
按說這樣一個天真老實的人,早就會被主子拿下了,即使主子不拿下他,同僚也會擠下他去。
看來“大智若愚”在魯肅身上體現得最為突出了。他就像是潤滑油,在各種複雜勢力之間周旋,似乎什麼都不明白,其實什麼都明白,“揣著明白裝糊塗”。
沒有魯肅這個人物,三國將難寫很多,也失趣了很多。但魯肅又不是楊修、蔣幹式的反面人物,這種天真的正面人物,確實讓一直很緊張的三國變得有些娛樂的意味來。
魯肅在三國中有些另類,卻表現出了一種高超的周旋技巧,不顯山不露水,沒有表現出雄才偉略,卻是東吳的一根支柱。
在三國眾多熠熠閃光的人物中,魯肅就像是一片綠葉。鮮花固然嬌豔引人注目,但綠葉才是真正的營養提供者,沒有綠葉,何來的鮮花?
魯肅,無疑是三國中最好的一片綠葉,常青的綠葉。
-
10 # 淡墨淺白
三國我最喜歡的就是劉禪!
諸葛亮太苦,殫精竭慮振興蜀國,事必躬親處理國事。
劉備太難,白手起家,有點隊伍不是被呂布搶就是被曹操打敗。娶了個漂亮媳婦孫尚香,難得進了溫柔鄉,還被手下逼著回去工作!好不容易當了皇帝,兄弟卻死了,又要為兄弟報仇,還搭上了幾十萬軍隊!
曹操太心累,年輕時候跟自己叔叔鬥智。人到中年又開始爭奪天下,跟諸侯鬥智鬥勇。人到晚年又和自己的兒子,下屬鬥智!
孫權太悲,少年死了爹,中年死了哥,晚年死了兒子(太子孫登)。
只有劉禪才是三國人生贏家!江山是爹打下的,不要去爭就有。守江山有諸葛亮輔佐,不要費心費力就穩。有江山還有美人,張飛大女兒嫁給了他,後來死了。劉禪又娶了張飛小女兒!江山沒了,也不影響人生幸福,投降可以做個安樂公,照樣活得瀟灑快活,兒孫滿堂!
劉禪不爭不鬥不苦不累,三國有誰比他幸福!?
-
11 # 小白讀資治通鑑
我最喜歡的是曹操,喜歡的原因有兩點: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陳壽在《三國志》裡評價曹操: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首先,看曹操如何建業的。曹操起兵之初,僅僅數千人,出任東郡太守後,陸續招攬宗親豪強地主歸附,然後擊潰黃巾軍,組成青州兵,有了根據地和軍隊,曹操逐步走到了三國政治舞臺的中央。
軍事上,曹操深通兵法,善於治軍,“削髮戴罪”是為其治軍嚴整,“望梅止渴”便是他因事設奇,可見一斑;要在亂世中成為一代梟雄,光靠軍事才能是遠遠不夠的,在政治上,隨後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壯舉,雖不是他首創,但也足以表現他的政治睿智,他善於用人,屯田制的施行讓他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撐連年不斷的戰爭。
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曹操對文學有深湛的修養,《薤露行》、《蒿里行》以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地寫出了各郡討伐董卓又各懷野心那段歷史過程,真可謂是漢末實錄的一部史詩。《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文辭雖然簡樸,但形象鮮明,大氣磅礴、格調雄放,“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也是輝煌燦爛的一頁。王沈在《魏書》裡評價曹操說:“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曹操的話,恐怕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零一個曹操。李世民認為曹操“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而又覺其“多詭詐”。魯迅也說,他雖佩服曹操,但也不與他同為一黨。但我認為,身處亂世之中,必然不能以常人觀之。比如他生性多疑而殺了華佗,但是如果是你,在那個時代,那種境遇,你會怎麼做呢?
-
12 # 照見歷史
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諸葛亮,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表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後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
我認為用六個字可以概括諸葛亮的一生。才、智、德、仁、忠、勇。
1、才
諸葛亮是三國中的曠世奇才。舌戰群儒顯其口才、通天曉地顯其博才、出師一表顯其文才、木牛流馬顯其奇才。試問在三國中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既博又專,有如此才情,千古流傳。
2、智
諸葛亮我想無需多說。號為“智聖”,一生奇謀無數、幾乎未有敗績。同時期,智謀無出其右者。即使如曹操、周瑜、司馬懿等人比之也相形見絀、黯然失色。
3、德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言命令部下墓穴僅能容納棺材即可,穿平時的衣服入殮,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諸葛亮曾經上表指出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賜封,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諸葛亮死後30年,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綿竹之戰中戰死沙場。諸葛亮出將入相、權利不可謂不大,但是從未謀過一幾之私。對後代的教育也彰顯其品德之高尚。
4、仁
諸葛亮嚴己愛民,體恤士兵。乃至諸葛一死,萬民痛哭,猶如自己的父母去世一般。就連自己的對手也為之惋惜,這就是一位真正的仁者給我們帶來的震撼。
5、忠
諸葛亮將畢生的事業付諸蜀國,最終病死在北伐途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勇
隻身前往東吳勸說孫權抗曹、柴桑弔孝、空城對峙司馬懿。哪一件事不顯示其勇,這是一個文人之舉。不遜於趙雲之長坂坡。關羽之千里走單騎。
-
13 # 以史為鑑
太史慈。
在三國裡面,智謀之士,群星璀璨;武力高絕之人,亦不可勝數;唯獨文武雙全又忠誠守信之人,寥寥無幾!東吳太史慈,則是其中一個。
一,出山救孔融太史慈有一次和孔融趕上黃巾圍城,孔融這個人除了講究儒學,其他一事無成。他既不提前備戰,被圍後又手足無措,想求救都被圍著出不去。
太史慈於是請命出城求援。
於是太史慈直接騎馬出城,黃巾賊都特別的緊張,但是太史慈卻不遠走,只是在城門口立了幾個箭靶,開始練習射擊。黃巾賊一直盯著太史慈射完箭才回去。
第二天太史慈故伎重施,黃巾賊一看又是這人,就放輕鬆了很多,或坐或臥,看著太史慈練箭。
到了第三天,太史慈騎馬出城,黃巾賊一看還是他,就沒人理。沒想到太史慈直接騎馬突圍而走,等到黃巾賊反應過來要追的時候,太史慈一箭一個,早就突圍跑遠了。
二,信義服孫策太史慈在揚州刺史劉繇手下時,曾和孫策大戰一場,不分勝負。
後來被孫策所俘,受孫策感化就認孫策為主。
孫策問太史慈如何收復揚州。
太史慈說:揚州剛剛被你擊破,如果你相信我,我把揚州的殘兵敗將都收攏給你。
孫策部下紛紛表示:今天太史慈才投降,一個投名狀和人質也沒有,就這麼放他走,肯定不回來了。
孫策倒是大氣,說用人不疑。就放太史慈回去了。
三,猿臂輕穿楊太史慈在正史中記載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可以說這個評價基本上是三國之中最頂級的神射手了。
而且太史慈還有實戰案例。
太史慈跟從孫策討伐麻保賊的時候,包圍了對方城池。對方有一名對方士兵站在城樓上大肆辱罵孫策軍,罵的累了,就把手扶著城樓上的柱子上接著罵。
太史慈聽不下去,直接拿出弓箭,一箭把對方手掌牢牢釘在柱子上,圍觀士兵無不大聲喝彩。
可惜孫策死後,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四十一歲早早病死,沒能趕上兩年後的赤壁之戰,要是太史慈能多活幾年,絕對大放光彩。
-
14 # 粒粒七七
三國裡,我喜歡的人物是曹操。
說起曹操,他的毛病很多,有一點為人詬病的,就是他好人妻!
先八卦一下曹操這個毛病。當年曹操攻打宛城時,大破張繡並迫其投降,後來曹操竟然看上張繡伯母,也就是張濟的遺孀美麗少婦鄒夫人,並讓其侍寢。張繡惱羞成怒,連夜率軍攻打曹軍,曹操猝不及防,被打得慘敗。為保護曹操,其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三人,皆力戰而死,自己也差點死於非命。
換做別人,這教訓得多慘痛,但是曹操偏偏不改,依然好這一口。這特色,真是夠鮮明!
我說喜歡曹操,是因為他的一個最大優點,是愛惜人材。
我在看《三國演義》時,特別注意一個人物是陳宮,很佩服他的大義和謀略,可惜的是他屢次投奔錯人,尤其是最後跟隨呂布,更是明珠暗投。
白門樓之戰,呂布執意不聽陳宮之計,而被生擒。之後呂布表現得很熊包,而陳宮承認自己所投之人不行,他慷慨赴死,曹操知道不殺不行,竟然當場流淚。
曹操向來最愛人才,當年張繡殺死自己兒子曹昂和愛將典韋等,他歸降之後,曹操依然極為開心,照樣把酒言歡。
陳琳公開討曹檄文,罵透了曹操十八代祖宗,這事天下皆知。然而曹操打下冀州之後,即赦免陳琳無罪,原因是他從罵自己的檄文中,看出陳琳的才華無限。
此外,曹操還喜愛敵軍優秀將領,比如關羽和趙雲。
關羽溫酒斬華雄後,曹操真心欽佩和喜愛關羽。攻打徐州時關羽投曹,他投降前跟曹操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善待二位大嫂;一旦得知劉備下落便即刻去尋覓,曹操不得阻攔。這些曹操竟然全部答應。
關羽降曹後,曹操對他好酒好菜,又送美女珠寶,還送赤兔寶馬給他。甚至低下身替關羽繫鞋帶!關羽在奔赴劉備時,過五關斬六將,傷的都是曹操的人,可是曹操對他也不追究。他對關羽的喜愛,真是太深了!
曹操對趙雲也是如此。劉備帶領新野百姓撤退時,趙雲為順利將阿斗送往劉備身邊,單槍匹馬揹著阿斗闖入幾十萬曹軍,趙雲武藝再高強,也不會敵過明槍暗箭,偏偏曹操下令不許放箭,不能傷著趙雲,最終讓趙雲在大軍中絕塵而去。
曹操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做給天下人看,顯示自己胸懷寬廣、不記前仇,鼓勵其他人才放下包袱,投降過來就有好待遇。更重要的是,我以為是因為曹操真心鍾愛人才,唯才是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不就是曹操內心求賢若渴的真實寫照嗎?
這樣的曹操,我喜歡。
-
15 # 掌心讀史
要說三國人物中,最喜歡的是誰?我還是堅持兒時崇拜的英雄人物,當然是非位列五虎上將的常山趙雲趙子龍莫屬。
小時候讀三國,總被趙雲濃眉大眼,相貌堂堂,白盔白甲白戰袍,左手青釭劍,右手亮銀槍,跨下照夜玉獅子馬的英雄形象所吸引,更被其長坂坡於百萬曹軍中往返折殺,如入無人之境,單騎救主;機智勇敢,單槍匹馬,截江救阿斗;以及隻身佩劍,護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漢水救黃忠,駐守陽平關等等英雄事蹟所折服。
此等英氣逼人,忠義勇猛,文武雙全的完美英雄,簡直就是兒時的偶像。記得那時,對三國的瞭解是主要是小人書,大人們的講述,以及一本繁體字線裝本《三國演義》,許多了都不太認識,只能憑結合上下文的意思猜測,但讀來還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記得那時小夥伴們玩打仗遊戲時,一般和我一樣,首先的角色就是趙雲,一根木棍就相當於一杆銀槍,自報姓名:“吾乃常山趙雲趙子龍,”於是彷彿趙子龍英雄附體了,趙雲被別人選了,那就只的找類似趙雲的英雄來扮演,比如《隋唐演義》中的羅成、《說岳全傳》中的楊再興,或者馬超等等,所以往往就會上演“趙雲戰羅成”的好戲。
我想如果那是搞個票選,投趙雲的肯定最多。兒時的遊戲,在眾多三國英雄中獨戀趙雲,說了大家對趙雲這個人物形象的崇拜。現在想想為什麼大家不首選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周瑜,張遼等等呢,我想其一,應該是受《三國演義》影響,劉備的五虎將才是正義的化身,所以曹操和孫權的將領就沒人感興趣了。其二在五虎將中,關羽形象太正統,而且給有大意失荊州的敗績,最後落得身首異處,還有一個關鍵就就是使大刀而還是銀槍,使其偶像指數大大折扣;張飛勇猛,但顯得急躁魯莽,大夥也不太願意自己的偶像是這樣的;黃忠是老將不適合做偶像;馬超雲濃眉大眼,相貌堂堂,白盔白甲白戰袍銀槍,但總覺得沒趙雲有靈氣,還是差那麼一點點,所以只給作備選,呵呵。當然象呂布形象還是給人覺得頭腦太簡單。
偶像必須是完美的,趙雲就是這眾多英雄人物中獨獨被爭相崇拜的完美英雄。現在讀三國,更理性,更全面,比客觀了,當然也少了許多英雄俠氣,比如知道趙雲在五虎將是地位排最後,不太受劉備重用;長版坡單騎救主其實還是單騎而是帶領一驃人馬; 截江救阿斗也不是單槍匹馬,其實張飛也參與了,等等,但這絲毫也不影響掌心現在對這位白袍將軍的喜愛。
所以這麼一番掌心版的煮酒論英雄,執牛耳者,唯常山趙雲趙子龍也。
-
16 # Henry111773956
曹魏我就說兩個吧,吳蜀各說一個,畢竟大魏是三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國家。曹魏方面,我最喜歡也是三國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荀彧,沒有之一。“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是我三國中最喜歡臺詞,沒有之一。荀彧無論前期幫助曹操整治軍規,開拓疆土,統一北方,守許都,還是後期自詡為漢臣與曹操分道揚鑣,殺身成仁,不負皇恩,為主公為君王為信念,都是魏晉南北朝甚至中國歷史上文人志士的典範。“玉人荀令君,冰心兩不移”,實在是令人敬佩。 曹魏另一個我最喜歡的自然是曹操了。作為戰略家軍事家經濟學家文學家,為曹魏打下基礎。雖然羅貫中尊劉貶曹,但是現在人們對三國有了新的解讀,把曹操作為三國男一號絲毫不為過。唯一遺憾的是統一天下的夢想沒有實現。他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複合型人才。 我最喜歡的人中,曹魏備選的還有陳群,鍾繇等三代老臣。郭嘉命短,賈詡雖然算無遺策但是用計太毒,其他的王基(實力遠大於名氣,文武雙全)也可以說說,鍾會鄧艾就算了。司馬一族在我眼中算不上大魏。
吳國候選的有孫權,公瑾和陸遜,我還是選擇了孫權。不到十八歲就坐斷東南,承父兄之志,掌管江東多達半世紀。火燒赤壁,敗劉備於夷陵,與遼東,臺灣建立關係,制衡天下,整個江東在他手中國力一直處於較高水準。“生子當如孫仲謀”,年少一輩卻與曹劉抗衡之終,沒有不選他的理由。備選人中公瑾早逝,陸遜也挺好的。
蜀國候選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想必都猜得出來,是諸葛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對諸葛先生賦予了極高的評價。的確,對漢室,對劉備,都是忠心耿耿,一生宛如明鏡。與之對比的,是司馬的奸詐。
都說老不讀三國,確實是這樣。以前我是蜀漢的死忠粉,現在覺得曹魏的替代是歷史的車輪。
-
17 # 葦說歷史真相
三國,一箇中國曆史上能人輩出,猛將如雲的時代,群雄之間各出奇謀,諸侯相互爾虞我詐。雖說是“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但在這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大劇之中,仍有幾位令人頂禮膜拜之人。
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蜀漢的開國皇帝,諡號昭烈,後人稱之為先主。
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23歲時因鎮壓黃巾起義軍有功而被封為安喜縣縣尉。此後劉備又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這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隨後劉備奪西川、取漢中,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劉備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著稱於世。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被後世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諸葛丞相不但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奪鬼神造化之功的神器,還在關羽失了荊州、劉備兵敗夷陵、五虎上將相繼謝世的情況下,憑一己之力撐起了蜀漢的大旗。諸葛丞相雖然北伐未竟,但卻流芳百世,甚至他《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誡子書》裡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畢生的座右銘。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期唯一死後被封神拜聖的名將。
關羽一生追隨劉備,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大戰之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兵取西川之時,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取襄樊,曹操派大將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甚至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關羽兵敗被殺之後,因為他的忠義千秋而被世人膜拜,歷朝歷代也多有褒封,最後更是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張飛(166-221年),字翼德,幽州涿郡 (今河北涿州市)人,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劉備在涿縣組建軍隊之時,張飛就與關羽一起追隨劉備,劉、關、張三人出則同行,寢則同床,無論劉備在何時出現,張飛和關羽都會侍立在劉備的身旁。張飛勇武過人,其武力還在關羽之上,關羽曾稱張飛“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甚至就連三國二十四名將之首的呂布,不怕關羽而只懼張飛。當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餘騎斷後,曹操的百員猛將,竟無一人敢來挑戰,足見張飛之勇武。
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下邳(今江蘇徐州邳州)人,東吳的建立者。
據說孫權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第二十二代孫,孫堅的次子,孫策的弟弟,在孫堅、孫策相繼戰死之後,孫權年少執掌東吳,最終成為了一方霸主。孫權具有識人之明,他唯才是舉,果決明斷,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力排眾議,與劉備聯手於赤壁擊敗了曹操,保住了父兄的基業。關於孫權,或許曹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對他最中肯的評價了。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或許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曹操一直是奸臣、梟雄的代名詞。眾所周知,歷史上每當中原動亂之日,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之時,然而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曹操對內消滅了二袁、張繡、呂布、劉表、馬騰、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曹操降匈奴、敗烏桓、徵鮮卑、平遼東,統一了中國北方,使動亂中的中原並未受到異族的入侵,可以說,曹操的歷史功績勝過三國時期的所有人,正如他自己所說“如無我一人,天下不知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縱觀三國群雄,劉備的仁德,諸葛亮的智慧,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孫權的開明,曹操的奸詐。當然還有從無敗績的趙雲,寶刀不老的黃忠,壯志難酬的馬超,誰才是你崇拜的人?
-
18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自然是趙雲。
其一,武藝高強。在劉備手下趙雲的武藝是最好的。白馬長槍,殺入曹營,如入無人之境。
其二,忠心耿耿。對於劉備父子,趙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救阿斗,趙雲七進七出,置個人生命於度外。救出阿斗,趙雲自己也差一點死在曹營,曹操很欣賞趙雲,劉備也對趙雲表示讚賞,所以才摔兒子。
其三,兩番救主,彰顯高義。趙雲長坂坡名氣大振,當然後來劫江救阿斗,也很有勇氣。能夠擋住孫夫人的道路,趙雲很是不凡,雖然惹夫人生氣,不好,但是為了劉備趙雲豁出去了。
其四,政治眼光獨到。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其五,沒有絲毫的哥們兒義氣。關羽被殺,劉備急紅了眼,所以才傾全國之力報仇,趙雲站出來明確指出國賊是曹魏,但劉備不聽,結果損兵折將,劉備也一蹶不振,從此蜀漢走向下坡路。
-
19 # 備羽飛雲
三國裡喜歡的人物太多了,足智多謀的郭嘉,忠義千秋的關羽,風流倜儻的周瑜,坐斷江東的小霸王,還有趙雲,錦馬超等等太多了。但是最喜歡,真是難以取捨,細數一下,發現居然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關羽的孤傲,劉備的懦弱,曹操的狡詐,馬超的悽慘,諸葛亮的勞累,司馬懿的背叛,孫權的多疑,還有郭嘉,周瑜,孫策的短命。每個都讓人唏噓不已。這麼多年來,我們喜歡的三國,居然追求的是缺陷美,如果沒有了缺陷,三國就不是三國了。
三國就是漢帝國的自爆,而那些人物,就是火花,美麗而悽慘。正因為三國是缺陷美,我們就不要在審美時沒要比個一二了。人家自己很慘了,估計沒有人把自己打死,然後,大喊,誰能比我慘!!
-
20 # 歷史U意思
三國這個時代,出色的人物太多了,忠義無雙的關雲長,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奸雄本色的曹孟德,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王佐之才的荀文若,意氣風發的周公瑾,厚積薄發的司馬懿······
但是這些人都有缺點,雲長剛愎自用;子龍單無帥才;孔明親力親為,最終累死;孟德嗜殺無度;文若錯把道德當政治;奉孝和公瑾都是英年早逝,仲達後期也是各種背信棄義。
要說三國之中,想找一個完人真的很難。如果非要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那我選陸遜。
舉個例子吧。
會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告陸遜違法徵用民眾,所轄區域的百姓受其擾亂而愁苦不堪。陸遜後回都拜見孫權,言談之間,提到淳于式是好官。孫權問:“淳于式控告你而你卻推舉他,是什麼原因?”陸遜說:“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養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詆譭他以混淆聖聽,此類風氣不可長。”孫權說:“這確實是長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對其風範甚為佩服 。
吳、蜀關係處理,孫權都令陸遜與諸葛亮通訊,又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孫權每次與劉禪、諸葛亮的書信,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不對的,就讓陸遜修改後直接發出。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少見的 。
其他的功績都不用多說,謀取荊州,火燒連營,石亭破魏。單這幾項戰績就能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這個世界大致可分為四種人:最末等的是沒本事有脾氣的,中間兩等是沒本事沒脾氣和有本事有脾氣的,最好的一等就是有本事沒脾氣的。
而陸遜,作為吳國的軍事最高統帥,實際上後期也是政治統帥,可謂出將入相,卻能自始至終保持那種謙遜的態度,實在是難得。
他的態度和他的名字一樣,流傳千古。
回覆列表
曹操!可能很多人喜歡諸葛亮,但喜歡曹操的人應該也不少吧!喜歡曹操的原因有很多。他的個人魅力佔很大一部分!
先說他的才能,個人認為他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是個文武雙全的政治家,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是為眾人所知,他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計程車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第二,軍事家,唯才是用,手下的能人更是如雲,雖不及劉備手下的能人出名,但如楊修,典韋,許褚等文武大將也是當時叱吒風雲的人物。軍事上嚴於律己,行軍途中不讓士兵的馬踩到莊稼,結果自己的馬卻踩到了,就要舉劍自刎,結果被手下勸阻,便以發代首,割下自己一屢頭髮;還有他的望梅止渴,更是為人稱讚。
第三,他還是一個文學家,曹操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當今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為主的,一類是遊仙詩。《龜雖壽》,《短歌行》更是經典。
後人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謂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