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卌年一夢
-
2 # 局外人謝
首先,吳三桂並非鐵帽子王,平西王這個爵位以前是沒有的,中國大多數的王是以春秋戰國時期所存在的國家為名的,例如:秦王,晉王、楚王等等!
到了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地朝代,這個朝代鐵帽子王是一批女真族剛剛建立政權是女真各部落的首領,後來逐漸做大,需要統一的政權,所以皇帝給予其他部落首領的補償,鐵帽子王,意思是永遠為王!所以漢人是沒有鐵帽子王的;
清朝漢人封王的也就清朝建國初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幾人;他們之所以封王,是清朝廷對投降的漢人將領的安撫,更主要原因啊,是因為他們手裡有兵,清朝統一中原太快,中原漢人勢力依然存在,為了拉攏漢人而封的王;三番叛亂之後,漢人在清朝就沒有封王的了,除了一個平三藩全家戰死後被追封為郡王的黃芳度;
鐵帽子王名頭很響,其實都沒有什麼權利,清朝中央集權,王只是爵位,而且封的幾乎都是皇帝的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名頭好聽朝廷養老,想有實權,還需要在朝廷任職!
-
3 # 於左
吳三桂在崇禎末年被封為平西伯,在山海關投降多爾袞之後,多爾袞給他一個平西王的爵位。
順治二年,吳三桂跟隨阿濟格剿滅李自成之後,被進為親王,但吳三桂沒有接受,依然是平西王。到了康熙元年,吳三桂害死南明永曆皇帝,康熙皇帝進封他為親王。
按照《舊典備徵》的記載,清代所封的漢人王爵一共有五位,分別是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孫可望。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在皇太極時代歸降,被封為三順王。到了順治六年,孔有德被封為定南王,耿仲明被封為靖南王,尚可喜被封為平南王。
最後一位孫可望,原本是張獻忠的部將,後來歸附永曆政權,與李定國之間產生分歧,孫可望於順治十四年降清,被封為義王。
可惜這五位異姓王存在的時間都不長。首先是定南王孔有德在廣西戰死,孔有德沒有兒子,死後定南王的爵位自然消除。
到了順治十八年,義王孫可望死去,兒子襲爵。到了康熙十一年,義王降為慕義公,也被除去王爵。
剩下三位異姓王,也就是所謂的三藩,康熙皇帝提出削藩之後,三王先後反叛。平定三藩之後,平西親王、靖南王和平南王的王爵也都成為歷史。
再說說鐵帽子王。
清代封爵制度比明朝有所改進,就是爵位在世代繼承的時候,會降爵一等。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控制封爵的範圍和等級,減輕國家負擔。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親王,在襲封時不會降等,也叫做“世襲罔替”,就是通俗所說的“鐵帽子王”。其中主要是努爾哈赤的後代,另外一位鄭親王是努爾哈赤弟弟的後代,沒有外姓人。
比鐵帽子王更高的爵位,似乎沒有。當年皇太極繼承汗位的時候,由四大貝勒共同主政,皇太極排行老四,三位兄長都是“兄長貝勒”。後來三貝勒莽古爾泰犯錯,被降為和碩貝勒。可見,這個“兄長貝勒”的地位比和碩貝勒更高,也比親王更高,但存在的時間很短。
吳三桂等人的王爵,性質類似於鐵帽子王,其中的靖南王耿仲明死得早,到了康熙年間,靖南王的王爵已經傳了兩次,傳到了耿精忠手裡,全都沒有降爵。
清廷肯定不會讓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所以當國家形勢初步安定下來,康熙皇帝冒著巨大的風險,立刻提出了撤藩,從政治、經濟的角度來看,這都是必然的選擇。
-
4 # 寧靜致遠njyz
漢人天天就知道意淫,一個滿清的奴才,還想得什麼鐵帽子王,一字並肩王,給你個平西王都還是看你還有點利用價值,當沒啥可利用的時候就必須卸磨殺驢的。吳和那些滿清的滿族王爺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
5 # 爾何苦來哉
清朝不可能給漢人封鐵帽子王 鐵帽子是世襲罔替 親王 郡王 貝勒 貝子 國公 這麼排應該是親王最高貴(權利就不一定了 皇帝肯定得防著點宗室) 但清朝好像封了一個叔父攝政王還是叔父什麼王 記不清了 好像比親王高 多爾袞那個不算 是自封的
-
6 # 我有一簾春夢
漢人當鐵帽子王還真沒有,畢竟鐵帽子王都是世襲的!比如於謙的祖上就是滿清八大旗之一正黑旗!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綠帽子王...
-
7 # 幾葦渡
籠統的說,吳三桂的平西王爵,先為郡王,後晉親王,也是世襲罔替。
清代封爵制度分為三個體系,一宗室、二蒙古等外藩、三臣下。在臣下的封爵體系中,最高是公爵。乾隆朝的福康安封了貝子、追封郡王,已經是破例了。
而孔有德、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這四位大明叛將的王爵更是例外。不能放在後來的爵位體系中去比較。
除孔有德戰死無子,爵位終止。其餘三人各鎮守一方,理論上是世代鎮守一方,而稱“三藩”,不同於其他地位尊崇但無實權的親王郡王。至於康熙撤藩,是朝廷卸磨殺驢的打算。因為藩王實在勢力太大了。
清史稿「三桂初以開關迎師,位望出諸降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輩右。有德專征定湖廣,徇廣西,李定國破桂林,殉焉;可喜與仲明子繼茂分兵定廣東、福建;而三桂功最高。雲、貴初定,洪承疇疏用明黔國公沐英故事,請以三桂世鎮雲南。三桂復請敕雲南督撫受節制,移總督駐貴陽,提督駐大理。」
三個藩王爵位最初應該是參照郡王的,所以才有晉升親王的說法。
「世祖定京師,授三桂平西王冊印,賜銀萬、馬三。 二年八月,師還,賜繡朝衣一襲、馬二,命進稱親王。三桂辭親王,下部議,許之。康熙元年,詔進三桂親王,並命兼轄貴州」
有清一代,最高級別的王,是攝政王。出現過兩次,一是帶兵定鼎中原的睿親王多爾袞,最終以叔叔受封皇父攝政王,但死後被順治清算。另一位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爹,醇親王載灃,但很快大清就完了。
-
8 # wiunRui
吳三桂是清朝入關之初封的兩位漢人親王之一,另一位是耿精忠,三蕃另一位尚可喜封為郡王。鐵帽子王是指清朝世襲罔替的爵位,它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更高一級的爵位,比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清朝期間一共封了12位鐵帽子王,鐵帽子王對於清朝維護統治,維護階級內部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12位親王都是滿族皇室貴族,沒有一人漢人。世襲罔替的宗室分封制度,是樹立中央權威、消除清朝內部旗主政治的結果,所以沒有漢人。外加清朝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對漢人的統治,也不會允許有漢人鐵帽子王做大的。
-
9 # 故紙匯
清代有部小說《說岳全傳》,其中講金國四太子金兀朮領兵攻宋時,遇到的宋朝降將,比如劉豫,隨口就封為王。
劉豫不過宋朝無名小將,金兀朮也不是皇帝。但金兀朮居然封劉豫為王。不過是樹一個典型,招降宋朝將領罷了。
封的人漫不經心,受封的人也不敢趾高氣揚。這種"王″的含金量也就很可疑了。
清初漢人的"王"也有點類似了。
本來在關外的時侯,什麼恭順王,名字就很像戲文。
而他們的級別也很可疑。
按理說,清代的"王"有親王、郡王之分,可三藩如果屬這些級別,名字中應有親王、郡王字樣。但除了吳三桂被明確為平西親王外,其他二位都沒有。
這就讓人想到他們這些漢人的"王"是清廷專門為漢人設立的,不屬清室爵位系統。
至於是否世襲,清廷好像也沒有明確說法。實際上義王孫可望死後,王爵就被取消了。
他們的王爵更像是操之於清廷。清廷給就有,說不給也就沒了。
回覆列表
關於吳三桂的爵位: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隨清軍攻下北京,因為手握重兵,戰鬥力極強,所以被清廷籠絡,封為平西郡王。一開始他還有擁立明室後裔的想法,後來滿人勢大,明朝高官降清成風,吳三桂也改變了初衷,為清廷賣力從北京一直打到雲南,戰功卓著。康熙元年,他剿滅了明朝桂王政權,進爵為平西親王。
後來吳三桂不滿主子削藩,與清廷決裂,起兵造反,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五年後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但沒幾天就病死了。
關於鐵帽子王:一般來說,子孫襲爵都是逐輩降格的。比如你是親王,你兒子就只能是郡王,你孫子就是公爵,如此降下去,一直到無爵可襲為止。而鐵帽子王則是子孫世襲不降格,一直為王。所謂鐵帽子王是一個民間的通俗說法,正式的說法應該叫世襲罔替。意思就是說封你一個爵位,你的子孫可以世世代代有人繼承這個爵位而不降級。從這個角度講,不但有鐵帽子王,也有鐵帽子公、鐵帽子侯等等。
歷朝歷代,除了皇帝本家之外,異姓封王極其罕見,都是籠絡人心的手段。漢朝建立時,劉邦封了一堆功臣做諸侯王,結果沒有一個消停的,基本全造反了。劉邦把局面全平定了以後,刑白馬為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其後各朝,如非特殊情況,異姓封王的也很少,必須得是功勞太大,怎麼封官都不足以酬功的那種,比如唐朝安史之亂平定以後,郭子儀、李光弼等一些有功將領受封郡王,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徐達等一些人死後封了王。這種特殊情況下所封的王因為是賞功的性質,都是一代,不能世襲(也有極少數規定只能世襲幾代)。
清朝是滿族統治,對漢人本來就防範,封幾個漢人為王是出於權宜之計,籠絡漢族的能人,利用他們。一有機會就得把這些人幹掉,根本不可能世襲,就別提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了。
最後強調一句:鐵帽子不是指爵位高,而是指可以無限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