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柒柒說
-
2 # 會奔跑的金絲魚
如果諸葛亮不去北伐曹魏,等曹魏逐漸壯大勢必會來攻打蜀國,二來諸葛亮年時已高,要完成劉備光復漢室的遺願,諸葛亮想在他有生之年光復中原,一旦他不在了北伐將不可能實現。如果不急著北伐曹魏也將聯合東吳來取蜀國 ,此時蜀國必將危已!!
-
3 # 周朝文DMU
不會更長久。
首先,蜀地一向都是兵家奪取的地方,四面環山而中間盆地,是個天然易守難攻的地方,所以從劉邦的漢朝開始,一直到民國時期,在蜀地建立的政權都不少,只不過這些政權大多沒有蜀漢大,而且向來不主動進攻,所以沒有諸葛亮時期的蜀漢有名,畢竟諸葛亮時期的蜀漢,除了佔據四川外,還佔據了荊州(今湖南、湖北)大部分地方,所以蜀漢很強大,而且有能力主動出擊。
然而,中國傳承這麼久,也不是完全就沒有想蜀漢一樣的情況,在五代十國時期(唐宋之間),孟建祥就建立了後蜀,而且與蜀漢一樣的是,也是將皇位傳承了兩代,在傳承至第二代的時候亡國,這個後蜀執行的卻和蜀漢不一樣的政策,他沒有主動出擊,轉而進行休養生息的政策。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十分混亂,同時也有很多政權蹦了出來,一有事,苦的就是老百姓,生活困苦不說,還說不定被亂軍殺死,但是後蜀的君主卻不主動參與這些戰事,選擇的是休養生息,反正蜀地四面是山,別人也攻打不進來,所以蜀地百姓的日子過得不錯,在戰亂時尤顯可貴。
原本後蜀沒有蜀漢大,可是後蜀周邊的幾個地方實在是吃不上飯了,聽說後蜀富庶,於是就投靠了後蜀,只為了圖口飯吃,因此後蜀的地盤在五代十國時期算大的。與此同時,後周(黃袍加身,後周變北宋)四處征戰,後蜀君主看到後,也眼饞,於是也派兵出擊,先是和南唐交戰,也北伐,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後蜀君王竟然發現,沒有一個合適的人作為統軍首領,優秀將領也是少的可憐,打仗也是敗多勝少。
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蜀漢休養了近40年,什麼概念?就是父親兒子二代人都沒有打過仗,根本就體會不到打仗的熱血、拼搏,將士們早就懶散慣了。等到北宋將其他地方全部攻打完畢後,集中火力攻打後蜀,後蜀也抵擋不住,只能投降。後蜀君主被俘虜的時候,要求押回北宋京城,沿路百姓皆是淚流滿面,這也是說明後蜀的百姓日子過得好,不希望後蜀亡國。
因此,如果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不北伐轉而休養生息,結局也是一樣的,不是被曹魏滅掉,就是被東吳滅掉。諸葛亮北伐不是說北伐曹操,而是需要開闢一塊地方,一是擴大自己的國土面積,二是培養己方士兵的血性,所以北伐是必然的,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又怎麼會想不到呢?
所以說,諸葛亮與姜維如果不北伐曹魏,蜀漢也是抵擋不住曹魏的進攻,不但如此,說不定會亡國的更快一些。
-
4 # 秦曰漢雲
北伐宜早不宜遲,諸葛亮至少有兩個理由必須得儘快北伐。
第一個理由,西蜀和北魏的綜合國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趁早北伐,還有成功的可能,一但北魏強大起來,西蜀只有坐以待斃,唯有以攻為守,才有出奇制勝的可能。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初見成效,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歸順蜀漢,北魏朝廷震動,但是由於街亭的失守,最終功虧一簣。
第一次北伐雖然失敗,但是證明了諸葛亮的決策是對的,蜀漢要想生存,就必須主動出擊,而且要迅速,如果等到實力懸殊的時候去以卵擊石,就毫無勝算了。
第二個理由,蜀漢政權內部是有派別之分的,真正掌權的是以劉備和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派,在經歷了失去荊州和夷陵之敗後,荊州派元氣大傷,本地派人心思變,劉禪和諸葛亮為了穩固政權,就必須轉移本地派的注意力,發動戰爭就是最好的手段,因為只有建立一個共同的敵人,大家才能更加團結。
所以說根據當時的情況,蜀漢必須儘早北伐,否則要麼被北魏從外部慢慢蠶食,要麼被內部不團結的力量漸漸瓦解。
-
5 # 桃花島工作室
我認為蜀漢政權能不能持續更長的時間與諸葛亮北伐關係不是很大,維持蜀漢現狀也免不了滅亡,只有北伐才是出路,雖然成功的機率不大。
原因如下:
一、先天不足,缺乏支援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記載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我們知道他早期的職業是編織草蓆,雖然是名門之後可家族已經落魄,所以劉備就是寒門出身,從創業之初開始,相比其他軍閥比如袁紹、袁術等得到了士族力量的支援,劉備幾乎沒有任何來自於他人的幫助,相比與曹操、孫權也是不如,我們在看看劉備集團早期核心成員,關羽、張飛、趙雲全是泥腿子,臥龍說過“臣本布衣,躬耕南陽”,鳳雛呢?做過小吏可在遇到劉備之前鬱郁不得志,後來的黃忠、馬超也都不是出身世家大族,所以劉備集團先天不足,赤壁之戰前沒兵、沒地一敗再敗,如喪家之犬,根基是魏蜀吳三國中最薄的。
二、四川本土勢力的反對
得到荊州、益州、漢中之地後,劉備稱帝,這可能是蜀漢最為輝煌的時期,一個草根集團能到這一步進而三分天下靠的是什麼?一個原因是“劉皇叔”的旗號,可以號召對漢室心存幻想而不得志群體,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用人和執行力,從建立到覆滅,蜀漢更像是一個軍政府,時刻準備著北伐,從劉備到諸葛亮再到姜維,北定中原 還於舊都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執行過程,因為要北伐,因為要戰爭,蜀漢政權到滅亡都無法完成“本土化”,自然也得不到四川本土士族的支援,所以劉備集團是士族勢力的天敵!這個外來政權佔據四川只是為了爭奪天下,蜀人治蜀是不可能的,劉備與西川格格不入!
原來抱有幻想企圖蜀人治蜀計程車族勢力終於死心了,在政治上受到無情打擊,在經濟上更是嚴重的盤剝,他們組建了“反劉聯盟”,採取“非暴力不合作”行動,時刻與曹魏暗通款曲,時刻準備迎接蜀漢政權倒臺,時刻希望蜀漢政權馬上就覆滅,他們到處散播蜀漢即將滅亡的言論,致使人心浮動,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之際大肆抨擊其窮兵黷武,在曹魏軍隊來臨前大搞投降主義!
三、人口少 土地小
據記載蜀國當時總人口九十四萬,卻常年保持十萬軍隊,四萬官吏,諸葛亮以身作則,克己奉公,蜀漢政權廉潔高效,但蜀人卻吃不飽肚子。六十多萬人要養活的不僅是軍隊還有軍備,蜀國只會越打越窮,人口也是越來越少,而相比曹魏的400萬、東吳的200萬人口,天下九州曹魏得其六,東吳佔兩州,蜀漢只有益州,太弱了。
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因為有太多的不足,所以北伐是諸葛亮破局的關鍵,以一州之地對抗天下,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破此局,滅亡是遲早的,現狀維持不了多久,但戰爭和失敗也是噁心迴圈,提前加速了滅亡時間。
-
6 # 無名百曉生
諸葛孔明北伐一是為了完成先帝劉備匡扶漢室的遺命,一是實現當年隆中對的宏大藍圖,諸葛孔明出山的目的就是對抗曹操恢復漢室。
諸葛孔明不可能在先帝去世後坐擁蜀地享受榮華富貴不北伐的,臥龍孔明名氣如此大的人,自由有他的驕傲,怎麼甘平庸。
自識天命不多,能幹多少幹多少,不管急不急在他生命中北伐是必做之事,那怕在出徵時死了也得做。
自劉備死後,諸葛亮用人方面的偏心失策,導致蜀中內部矛盾增大,蜀中的大將死的死,老的老,已經到青黃不接了,如果拖著不北伐,內部矛盾會越來越大,自取滅亡,北伐也可以將內部矛盾一定程度的轉換出去。
所以不管急不急伐不伐,蜀國滅亡是必定。
-
7 # 文史學徒夢九霄
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漢的政權肯定會堅持的再持久一點,但是諸葛亮是不可能不北伐的,蜀漢的政權覆滅不過是早晚的問題,相信不會比東吳晚,只會比東吳早,具體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諸葛亮必須北伐
1.諸葛亮要掌握兵權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為主李嚴為副,但是李嚴控制了成都以外的兵權,這其實也是劉備的一種平衡制約,不是劉備不相信諸葛亮,相反劉備太瞭解諸葛亮,深知諸葛亮的治國才能遠遠高於軍事才能。
但是諸葛亮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他的理想就是丞相元帥都是他自己,這和劉備的想法是不一樣的,那麼如何才能掌握兵權呢?答案就是北伐。
2.北伐是為了解決內部矛盾
在蜀漢內部,李嚴和諸葛亮掌握著兩支軍事勢力,兩人也是彼此有所矛盾的,這種矛盾在和平時期是無法化解的,這時候北伐就成為了諸葛亮的機會,諸葛亮上湊出師表,以北伐為名調走李嚴,解決了李嚴的問題,就徹底實現了蜀漢軍事上自己的統一。
二、蜀漢國力三家最弱
1.天下糧倉也有用完的時候
俗話說的好,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川蜀之地自古就比較難以管理,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不斷地北伐,必然導致賦稅增加,糧食減產,北伐的後期有吳國使臣走訪蜀國,發現蜀國的民眾面皆菜色,這是什麼概念,雖然不是民不聊生,但也相差不遠了。
2.蜀華人才匱乏
三國之中,蜀國只有益州一個地方,偏安一方,而曹魏佔據中原,人才鼎盛,人口數,兵力遠遠大於蜀國,曹魏也知道蜀國的情況,不過是在等一個機會,不是真的拿不下蜀國。
三、蜀國滅國其實是眾望所歸
1.沒有正統的地位難以服眾
蜀國在歷史上被稱為蜀漢,《三國志》在中蜀國的人物篇幅最少,而且給予的是傳記,要知道正統的國家給予的應該是本紀,《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可是蜀國為官,為什麼連他也這麼寫呢?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只有一個,所謂的三國在當時人們的眼裡,蜀漢和東吳不過是兩個割據勢力罷了。
而且《三國志》關於蜀漢的介紹也是從劉焉父子開始寫的,等於民間不認同這種蜀漢政權的地位。
2.士族民眾都盼望早日統一
劉備也好,諸葛亮也好都是荊州來的,蜀漢政權成立之後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荊州幫和益州幫的官場爭鬥,劉備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還能鎮住,但是劉禪可不見的就能鎮住,加上諸葛亮又把益州幫的李嚴奪權,益州幫的官員心裡也早都有了投降的打算了。
其次益州人民也希望儘早國家能統一,因為戰爭就意味著死人,東漢末年到三國割據的時候中國的人口數是急劇下降的,如果蜀漢最後統一了天下,那就意味著要在中原再打一圈的仗,這種事情是老百姓最不願見到的。
總結:所以說蜀漢政權的覆滅,諸葛亮的北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諸葛亮又有自己不得不北伐的原因,但是蜀漢政權內部的不穩定,加之曹魏的強大,益州士族和人民盼望早日統一的願望,諸葛亮的北伐不過是加速了這個程序,不北伐蜀漢政權也不過是晚幾年依舊被吞併的下場罷了。
-
8 # 小四帶您看趣事
蜀漢穩定不穩定無法確定,不過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蜀國的建立理念出在復興漢室上,這也是劉備得以一路走到建國的原因,但是這僅限於老一批的人員,在諸葛亮北伐時期,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但是,用不遠避不開的就是蜀國的丞相諸葛亮,諸葛亮受劉備白帝城託孤重任,也就是扛起了劉備復興漢室的責任,在諸葛亮的目標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北進中原,這在出師表也有所表現,所以諸葛亮死後被稱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次,北伐是蜀國唯一的出路,蜀國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道路險阻,物資難以運輸,這大大制衡了蜀國的發展,而由於山川險峻,人口分散,如果閉塞國門,閉關自守,無異於陷入和魏國國力的對抗中,這對於蜀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防守戰還會在自己國土上進行,是萬萬不可取的!可以分析下姜維的戰鬥,也就可以知道防守是比不上進攻所帶來的效益的!
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將國家內部矛盾引到國家之間的矛盾中,蜀國的官員構成複雜,既有荊襄士子,又有西川舊臣,南蠻西羌,還有劉備舊部,矛盾重重,如果不發動北伐戰爭,諸葛亮會陷入國內爭權奪利的戰鬥當中,這是他不想看到的,空耗國力!
所以說,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國面對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化主動為被動,處處受制,穩定多久就看魏國有多大的能耐了!與其必死,不如在不可能中搏出一條出路,這才是北伐的意義,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國家的存在不是為了苟延殘喘多久,而是能不能成為大一統王朝!
-
9 # 昨夜北風起1
當然不是。
一直以來人們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存在很大爭議,在當時,蜀國無論是地域面積、人口數量、物產資源,還是軍事力量、經濟實力、人才數量都遠遠落後於魏國。很多人認為蜀國應該首先一心一意謀發展,猥瑣發育不要浪,坐等魏、吳兩國相鬥,然後收漁翁之利。再不濟,也要等到司馬氏代魏之心昭然若揭、魏國發生內亂之時進行北伐。
難道諸葛亮對北伐時機的這擇出現了戰略性的錯誤?其實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經制定好了北伐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諸葛亮為何不等到“天下有變”之時,再揮師北伐呢?原因是留給蜀國的時間不多了。諸葛亮北伐之時,四大將軍關羽、張飛、黃忠、馬超接連去世,趙雲雖在,但已年邁(二次北伐之時,趙雲病逝)。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而人才的培養並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在人才奇缺、老將即將殆盡的情況下,諸葛亮斷然選擇北伐。
事實上諸葛亮的選擇是極為正確的,與魏、吳兩華人才濟濟不同,三國後期,蜀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後出師表》中記述:“自臣(諸葛亮)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退一步說,第一次北伐之時,蜀國經過諸葛亮的苦心治理和經營,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空前繁榮,民族關係融洽。大將尚有趙雲、魏延、王平、廖化等可用之才。而魏國文帝曹丕剛死,年幼的明帝即位不久,吳國也趁魏有大喪而先後攻其江夏和襄陽。這種時機己經比較難得。如果此時不選擇進攻,錯失良機,被曹操稱為“自守之賊”的劉表正是前車之鑑。
值得思考的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畢其功於一役去消滅魏國。明代王夫之曾對此評價道:“夫公(諸葛亮)固有全域性於胸中,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耳。以攻為守,而不可示其意於人,故無以服魏延之心而貽之怨怒。”最後得出定論:“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即蜀不攻魏,魏也要出兵攻蜀。與其被迫防守,不如把戰區引向敵處,取得主動,先發制人。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王夫之對諸葛亮北伐的目的認知太過片面,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而且敵人並沒有進攻的情況下,主動去攻打強大的敵人,這種做法是十分愚蠢的。結合諸葛亮“五次北伐”的經過來看,他的戰略目的應是“蠶食雍涼,廣拓境土”。
而這個目標最先是由法正提出來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在進軍漢中之前,法正向劉備建議進擊曹操要達到的上中下三大目標:“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之。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其中上策正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出一轍,中下之策將《隆中對》戰略更加具體化,提出更多的目標選擇。法正三策其本意可能是三個獨立的目標或步驟,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三層目標,恰是蜀漢後來北伐所要逐步達到的目標。
諸葛亮決定北伐之時,極有可能考慮了法正提出的三策。“固守要害”為“廣拓境土”提供穩的基地,“廣拓境土”為“傾覆寇敵”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從蜀漢弱小的國力來說,也是達成“尊獎王室”的必要的步驟。
就像籃球比賽一樣,蜀國本來落後,主力球員都被罰下場了,這時候只有積極進攻才有翻盤的可能,哪怕拖到加時賽也行。如果按部就班、等待對方的失誤,只能錯失勝利的機會。在這一方面,男足給我們的教訓足夠多了,正如那句話一樣“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
10 # 幾世浮沉幾飄零
如果諸葛亮不進行北伐的話,蜀漢政權是不是能持續更久一點那?
我認為蜀漢如果不進行北伐,蜀漢政權會更快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首先蜀漢政權是相較於東吳政權和曹魏政權來說它是最為弱小的。蜀漢只有和東吳結盟才能威脅到魏國,這點從諸葛亮進行北伐總是要和東吳一起出兵來牽制魏國。
蜀漢雖有益州天府之國之稱,百姓富庶但是實際上就是被困死於四川出不去,別人也很難進來,就像李白的詩句中說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魏國很明白自己優勢在哪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人才的儲備等等。在這先天然的優勢下曹魏政權只需要修養生息十年,等他的國力恢復過來便可一舉平定天下。
那我們就說說為什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中原那。第一是為了自己多年的理想匡扶漢室。
第二在劉備死後蜀漢內部的問題就無限被放大,益州本土勢力和荊州勢力經常會發生矛盾,北伐中原就可以轉移視線讓兩方勢力平靜。
第三諸葛亮非常清楚在丟失荊州後基本不可能做到平定天下了,諸葛亮只有以攻代守,才會為蜀漢政權延續時間,如果採取李嚴等益州本土勢力修養生息的國策的話,那麼蜀漢無異於是在快速自殺。
-
11 # 當代曹植
很難說,蜀國的滅亡就是因為蜀國的勢力和實力都是非常弱小的了,滅亡這個結局只是時間早晚的。
若是不北伐,努力發展生產,憑險割據西南,或許能夠多苟延殘喘幾年。
諸葛亮在平定南蠻之後,連年北伐,推行嚴刑峻法,百姓只能耕戰,丁男打仗,丁女運輸,老弱耕種,把蜀國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巴蜀地區,在前期諸侯混戰中,戰亂較少,沒有受到太大破壞,卻被諸葛村夫弄得民生凋敝。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如下:
1、掌握軍權,清除異己,劉禪與益州派,統統靠邊站。
2、北方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蜀國必須趁魏國恢復元氣前北伐,越早北伐,蜀國的機會越大,反過來說,越晚北伐,蜀國越沒有機會。
3、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蜀漢只有北伐,才能夠爭取人心,隨著原漢朝人的不斷老去,向漢之人越來越少,所以,必須趁人心向漢時北伐,越晚越沒希望。
綜上,不北伐能夠多活幾年,北伐便宜了孫權。
-
12 # 明月西西
如果諸葛亮不北劃,蜀國肯定可以支援更久!當時只要做好三件事。
一,國內建設。包括經濟和軍事建設,使得國力進一步上升,軍事方面守好天險和入蜀的各個通道。
二,處理好外交關係。主要的也就是處理好與吳國,魏國之間的關係。
三,開拓疆土。蜀國當時不一定要北伐,向南開發蠻荒之地,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
13 # 正史漫談
這個假設很有趣,但大機率的結果是:蜀漢滅亡得更快。為什麼這麼說?後世有好幾起活生生的反面例子。
益州天險、沃野千里、易守難攻,這種天生的優勢地理條件,導致每逢中原大一統王朝崩潰時期,西南時常會冒出一個地方割據政權。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第一個稱帝的氐族成漢政權,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政權。這幾個政權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竟然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我們大致梳理下這幾個蜀地政權的命運,就能看出假如蜀漢不北伐,會出現什麼狀況。
成漢:第一個反抗西晉腐敗統治的地方政權,最終同樣亡於腐敗西晉末年,朝廷內司馬氏爆發了八王之亂,朝廷外各種自然災害、瘟疫接連產生,再加上早已惡化的土地兼併、貧富兩極分化,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流民,也就是難民。這些人為了活下去,大量湧入富庶的蜀地,卻備受欺辱壓榨。而巴氐族領袖李特兄弟,則趁機成為了這一弱勢群體的代言人。為了反抗來自各方面的壓迫,流民們在李氏兄弟的帶領下開始起兵造反。公元302年,李特自稱為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第二年,李特在攻打成都的過程中戰死,其弟李流在下一年病死,最終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領。同年,李雄攻下成都,自封為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
李雄在位期間,對內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啟用人才,政治清明;對外則一方面對東晉稱臣,一方面持續開疆拓土。在當時群雄並起的大局下,成漢以其強勢進攻能力,保證了一席之地。
而李雄在公元334年病死後,成漢則陷入了內鬥的困局:起先李雄侄子李班繼位,不久後被李雄之子李期殺害;338年,李驤之子李壽又殺了李期;李壽則生活奢侈荒淫,殘酷壓榨百姓,在他死後,其子李勢繼位,更加胡作非為。
可以這麼說,自李雄之後,成漢政權就陷入了內鬥、剝削、殺戮的極度腐敗境地,對外則安於現狀,妄圖依靠蜀地之險在亂世中苟且。然而,到了公元347年,看到成漢政壇混亂、國力衰減,東晉的執政桓溫逆流而上,兵不血刃將持續了41年的李氏政權消滅。
存在僅18年的前蜀,滅亡於腐敗晚唐時期,西川大亂,壁州刺史乘亂攻取了成都,被唐朝任命為西川節度使。此後他四處攻城略地,將東川、漢中甚至關中部分割槽域納入旗下。公元903年,王建受封為蜀王;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王建也於同年九月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
由於稱帝前打下了足夠廣闊的疆域,再加上地勢優越,其後前蜀政權與中原大致相安無事。公元918年,王建逝世,繼任者王衍將政事交給權臣,自己則醉心於荒淫無度、日夜飲酒、縱情奢侈、四處巡遊,甚至大肆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政治腐朽不堪。
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繼岌、郭崇韜等發兵攻蜀,軍心民心渙散的王衍政權毫無抵抗之力,迅速投降。也就是說,前蜀只持續了18年。
安定祥和的後蜀,則亡於安於現狀、毫無進取心在滅前蜀之後,後唐也發生了兵變,西川節度副使孟知祥竊取蜀地兵權。公元934年,他在成都建國稱帝,國號也叫蜀,史稱後蜀。
孟知祥在位僅100多年就病死,其子孟昶前期勵精圖治,維持了30多年的安寧和平。這段期間,中原地區頻繁政權更迭,甚至發生了契丹殺進汴梁、將後晉滅國的事件。
但面對上述亂局,後蜀卻只追求保持現狀,絲毫沒有趁亂進軍中原的雄心。比如在公元947年,原後晉晉昌節度使趙匡贊向後蜀請降,並請求出兵接應;但後蜀壓根沒想過進取關中,以至於毫無反應;兩個月後,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後蜀才想起接應趙匡贊,卻在一頓胖揍下被趕回。
但機會總是有的,後來,後漢關中大將李守貞、趙思綰相繼叛亂,並向後蜀投降,但直到這些叛亂陸續被平,後蜀仍龜縮在腹地,壓根沒有出兵接應。
而在北宋建立後,在致力於一統天下的趙匡胤兄弟面前,後蜀的國力壓根不夠打的。公元965年,北宋伐蜀,前後只用了66天時間,孟昶就投降。
如果從孟知祥佔據蜀地算起,後蜀共延續了40年。
(下圖為孟昶的花蕊夫人想象圖)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劉禪的蜀漢政權會面臨哪幾種可能?在談到為何持續北伐時,諸葛亮曾多次上表進行了解釋,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以漢室正統自居,是蜀漢政權存在的法理基礎;如果不主動進取中原,則等於自認是地方割據政權;
其二,蜀漢的文武精銳,來自於中原以及荊州。如果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人生老病死,蜀漢以一州之地的人才資源,壓根無法跟曹魏甚至東吳抗衡;所以必須趁著這些人在當打之年,做最後一搏;
第三,蜀漢小國寡民,打不起持久戰。若各方安於現狀,隨著中原的恢復,屆時面對曹魏更加毫無抵抗之力。因此,不斷北伐,給對方施加壓力,也不失為蜀漢政權的絕地求生之道。
以上是諸葛亮公開點出來的原因,但他應該還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其他考慮,即:若無外患、必有內憂。若不透過戰爭的方式調動朝廷上下,那麼在安定祥和的局面下,朝廷很有可能陷入內鬥、腐敗的亂局。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一國若想轉移內部矛盾、團結上下,對外戰爭可謂是最佳的選擇,二戰的爆發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而當時蜀漢的情勢更加危急,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乃至士卒,蜀漢人員由三部分構成:原劉璋老部下、荊州派、早年跟隨劉備的中原人。若安定下來,這些人一定會為了爭權奪利而內鬥不息;只有把他們都綁在北伐的戰車上,才能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並可以透過功勞定高下,避免不必要的爭鬥。
因此,蜀漢北伐,看似窮兵黷武,實則是保持政權活力、避免陷入安於現狀困局的不得已之舉。若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閉關自守、安心休養生息,也許一時會安定,但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朝廷上下勢必會安於蜀地的富庶,毫無進取心、失去戰鬥力;甚至為了搶奪更大利益,各派系一定會陷入內鬥,蜀漢極有可能會自毀長城、更快滅亡。
最終,蜀漢存在了42年,跟成漢、前蜀、後蜀相比,貌似情況還是好了一些....
-
14 # 亙古懷念說史
諸葛亮受命於白帝託孤,在基本穩定蜀漢國內局面之後,他曾經六出祁山,揮師北伐。但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戰爭中從來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三國中勢力最微弱的蜀漢為何會執意的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呢?假如諸葛亮不執意北伐,沒有耗損國力的蜀漢會不會存在得更時間更長一點呢?
當初劉備取代益州的劉璋而建立起蜀漢根基的時候,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外來勢力和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本土勢力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矛盾。
劉備在位期間還算能平衡這種矛盾,而劉禪就沒有能力繼續平衡了。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蜀漢國內局勢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為了轉嫁國內矛盾而集中力量發動了對曹魏的戰爭。
假如諸葛亮也像後主阿斗一樣只知道貪圖享樂,他們蜀漢國內的各種矛盾就會不可避免的爆發。還沒等到東吳和曹魏從外部威脅,蜀漢內部就會自亂陣腳了。
我們從諸葛亮六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的結果來看,其中有幾次北伐都是因為大後方不穩以失敗而告終。試想一致對外時內部矛盾都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任由內部矛盾爆發了。
另外,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往往以漢室正統自居,如果蜀漢政權不北伐篡奪漢室正統地位的曹魏政權在法理上是無法蜀漢臣民交代的。如果諸葛亮不執意北伐,蜀漢臣民的政治信念就會瞬間崩塌。
綜上所述,諸葛亮之於北伐是為了實現恢復漢室,克復中原的夙願,同時轉移了蜀漢政權內部日益激化的內部矛盾。假如諸葛亮沒有執意北伐的話,蜀漢政權不僅不會存在的更持久一點,反而會加速滅亡。 -
15 # 納川
諸葛亮北伐,掏空了蜀國,使得蜀國成為三國第一個滅亡的國家。諸葛亮是人們心中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的天才,是千百年來人們心中的偶像。但是,如果諸葛亮不著急北伐,而是把精力用於發展蜀國的生產力,以他的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精神治理蜀國,再有蜀國肥沃的土地,風調雨順的氣候,相信可以在短短几年內達到富國強兵的狀態,這時,不管是禦敵,還是北伐,都可做到退可攻,進可守。時機成熟,鼎定中原,一統九州是不難的。連年征戰,不僅經濟承受不了,士兵也會崩潰的,哪裡還有作戰能力啊,何況還是去挑戰如日中天的魏國。實在不知道諸葛亮先生是怎麼想的,或許是我們不懂他太多吧!
-
16 # 戰國曲士
如果蜀漢不急於北伐,而是採取另一種策略,或許有統一的機會。
蜀漢人口稀少,地域狹小,但易守難攻,適宜休養生息。然而諸葛亮一心想要完成劉備遺願,恢復漢室江山,只能強為難為之事。但實際上諸葛亮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再平定南中時,擴大南方疆域。
包括《魏略·西戎傳》在內的多個古籍都記載蜀漢的永昌郡可以經伊洛瓦底江搭乘船隻出海,甚至有和大秦(羅馬)商人往來的記錄,說明這條河那個時候就有航運。
蜀漢可以充分利用這條河的便利條件,順流而下攻取剽、文加、堂明、佔婆等地區,獲取土地和人口。然後修整幾年,透過與古印度、羅馬等進行海上貿易,增加財富,訓練各族士兵。然後,再派一隻軍隊從海上攻佔三韓。
諸葛亮平定南中不到一年,而平定地方大的多的中南各地區,時間最少也得三年,穩固統治、休養生息、訓練士兵也得三年,攻取三韓一年,修整一年。那麼就是在公元233年,派一路兵馬從三韓地區攻打魏的樂浪奔洛陽,另一路出岐山取長安奔洛陽,再聯絡孫權從合肥攻魏取洛陽。
這樣三路攻魏,魏必亡,再和平統一東吳,劉氏江山可恢復。
以上純屬戲說,不要當真哈。
-
17 # 般若自在
如果能在諸葛亮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一直以守為主,就能撐多久撐多久。這個也是天意吧。註定諸葛亮是個創業型的人,他不會甘於守,前進才能實現他的抱負。
-
18 # 知常容
第一、佔領巴蜀與統一天下
劉備稱帝之後只擁有巴蜀和漢中之地,荊州之地已經落入東吳手中。
換句話說向東出兵已經不可能了,就算與東吳交戰,蜀漢也沒有水軍。這正是東吳與蜀漢放心結盟的原因。
所以巴蜀之地的出口只能向長安方面。
諸葛亮熟讀史書自然很清楚以巴蜀之地統一中原是不可能的。劉邦之所以能統一天下是因為佔領了三秦之地。
在劉備之前在蜀漢稱帝的是公孫述,他割據巴蜀稱帝,但最終被劉秀滅了。後來佔蜀稱帝的無一例外逃脫不了被滅的命運。
這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的原因,這是為蜀漢找出一條生路。
第二、蜀漢內部融合諸葛亮接收的巴蜀人心是很不齊的,有劉璋的舊部,有劉備的舊部,又有諸葛亮的嫡系,還有當地人等等。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麼不要說跟曹魏鬥,內部就鬥起來了。
後來譙周提出投降,滿朝無人反對就是最好的例子。譙周是當地人,經過這麼多年都並不認同劉備一系的統治,那麼諸葛亮時期更加是不認同了。
所以只有透過北伐才可以調節資源,理順蜀漢內部的問題。
第三、北伐是以進為退諸葛亮的北伐一項重要功用就是牽制曹魏,讓曹魏不能很快恢復元氣,當然這個也不太現實,因為最終曹魏肯定佔有壓倒性的勝利。因為在農耕時代拼到最後就是拼有效地盤的大小和人口多少。這一點曹魏明顯佔優勢。
所以北伐不是縮短蜀漢存續時間,相反是延長蜀漢存續時間。
為什麼姜維的北伐去加速滅亡呢?
因為經過蔣琬,費禕二代賢相的休養生息,曹魏方同樣也得到休養生息。曹魏方恢復的能力情況自然遠遠大於蜀漢的恢復。
實力已經明顯懸殊,所以此時蜀漢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守,而姜維還是想著攻,自然是加速失敗。
結語綜合所述,在諸葛亮當時面臨的情況下采取北伐,是延緩蜀漢的存續,而不是加速滅亡。
-
19 # 月夜luck
一直以來人們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存在很大爭議,在當時,蜀國無論是地域面積、人口數量、物產資源,還是軍事力量、經濟實力、人才數量都遠遠落後於魏國。很多人認為蜀國應該首先一心一意謀發展,猥瑣發育不要浪,坐等魏、吳兩國相鬥,然後收漁翁之利。再不濟,也要等到司馬氏代魏之心昭然若揭、魏國發生內亂之時進行北伐。
難道諸葛亮對北伐時機的這擇出現了戰略性的錯誤?其實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經制定好了北伐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此“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諸葛亮為何不等到“天下有變”之時,再揮師北伐呢?原因是留給蜀國的時間不多了。諸葛亮北伐之時,四大將軍關羽、張飛、黃忠、馬超接連去世,趙雲雖在,但已年邁(二次北伐之時,趙雲病逝)。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而人才的培養並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在人才奇缺、老將即將殆盡的情況下,諸葛亮斷然選擇北伐。
事實上諸葛亮的選擇是極為正確的,與魏、吳兩華人才濟濟不同,三國後期,蜀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後出師表》中記述:“自臣(諸葛亮)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退一步說,第一次北伐之時,蜀國經過諸葛亮的苦心治理和經營,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空前繁榮,民族關係融洽。大將尚有趙雲、魏延、王平、廖化等可用之才。而魏國文帝曹丕剛死,年幼的明帝即位不久,吳國也趁魏有大喪而先後攻其江夏和襄陽。這種時機已經比較難得。如果此時不選擇進攻,錯失良機,被曹操稱為“自守之賊”的劉表正是前車之鑑。
值得思考的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畢其功於一役去消滅魏國。明代王夫之曾對此評價道:“夫公(諸葛亮)固有全域性於胸中,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耳。以攻為守,而不可示其意於人,故無以服魏延之心而貽之怨怒。”最後得出定論:“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即蜀不攻魏,魏也要出兵攻蜀。與其被迫防守,不如把戰區引向敵處,取得主動,先發制人。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王夫之對諸葛亮北伐的目的認知太過片面,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而且敵人並沒有進攻的情況下,主動去攻打強大的敵人,這種做法是十分愚蠢的。結合諸葛亮“五次北伐”的經過來看,他的戰略目的應是“蠶食雍涼,廣拓境土”。
而這個目標最先是由法正提出來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在進軍漢中之前,法正向劉備建議進擊曹操要達到的上中下三大目標:“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之。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其中上策正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出一轍,中下之策將《隆中對》戰略更加具體化,提出更多的目標選擇。法正三策其本意可能是三個獨立的目標或步驟,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三層目標,恰是蜀漢後來北伐所要逐步達到的目標。
諸葛亮決定北伐之時,極有可能考慮了法正提出的三策。“固守要害”為“廣拓境土”提供穩的基地,“廣拓境土”為“傾覆寇敵”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從蜀漢弱小的國力來說,也是達成“尊獎王室”的必要的步驟。
就像籃球比賽一樣,蜀國本來落後,主力球員都被罰下場了,這時候只有積極進攻才有翻盤的可能,哪怕拖到加時賽也行。如果按部就班、等待對方的失誤,只能錯失勝利的機會。在這一方面,男足給我們的教訓足夠多了,正如那句話一樣“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
20 # 珠璣健身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來說,一看到這個話題就有了答案:沒門!
如果諸葛亮不著急北伐,那麼就是苟延殘喘。
此時魏國獨佔九州,吳國三州。
蜀漢只有一個益州。
我們來分析下三家優勢:
第一,大魏地廣人多,人才濟濟,雖然大部分不如諸葛亮,但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啊。
以魏國的人才儲備量來說,各個地方都會有快速的發展。
如果此時不打魏國,那麼大魏對於司馬家族的依賴會越來越少。
更利於曹家掌控魏國,而司馬家族對於軍權的掌控就不會達到如此可怕的地步!
此事對魏國的好處不言而喻。
第二,吳國地處南方,坐擁長江天塹,更有新得的荊州蓬勃發展,有陸遜掌兵,二張等人輔政。
其水師天下無敵,發展起來也不會慢。
此時孫權46歲,正是其稱帝前夕,其能力毋庸置疑正是強橫的時期。
第三,蜀國此時有良相諸葛亮,法正,龐統已亡,有李嚴,蔣費,趙雲等人。
其地盤太小,即便川蜀有天府之國的稱謂,發展起來也比不得大魏東吳。
蜀國國主劉禪,比不上曹睿,孫權。
這樣一看,蜀國的優勢在於易守難攻,老實呆在益州,而不去北伐,這不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嗎?
這不就是坐以待斃?
分析下來,還是得佩服諸葛亮,果斷而且識大局啊。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此時三方之間努力發展勢力,成為了相互依靠卻又互相攻擊的關係。從之前在赤壁的一仗開始,這種局面就已經形成了。再後來劉備就奪得了益州這個地方,慢慢的收復了漢中這個地方,也開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蜀國政權。但是比較讓人們覺的可惜的是,他最終卻沒能奪取天下,而且還亡國了。
也就是因為諸葛瞻此人的失敗,才讓蜀國最後的防守線沒有守住,而且呢也讓自己的都城暴露出來了。哪怕是到了現也是有著很多的人都是認為,蜀國這個國家滅亡都是因為諸葛瞻的失敗造成的。想來在哪場戰鬥之中呢,他的副手讓他派人去佔領比較關鍵的地方,但是呢他都是沒有聽從的,不但是讓地方有機會來到了平原,而且呢也是因為他的猶豫導致了對方的大軍沒有了障礙,可以直接去到自己國家的都城,再加上蜀國的軍隊有被擊敗,他呢不得不退到了綿竹此地。
哪怕就是這麼嚴重的情況,鄧艾的軍隊也不是一次就打敗了諸葛瞻的。說起來的話,在這場戰鬥剛剛開始的時候呢,要不是他犯下了一些不應該有的錯誤的話,想來他們兩軍一段時間之後呢,他也是應該可以看得明白局勢的,也就是不會再犯那種致命的錯誤了。後來呢他決定主動出去作戰,他的這種想法主要就是想著堵上一賭的心態的。因為在那個時候的蜀國已經是快要不行了,如果說一直都是防守的狀態話,自己這方計程車氣就會出現非常大的問題。也是會導致自己這方大敗的。
其實在我看來,蜀國的滅亡就是因為蜀國的勢力和實力都是非常弱小的了,滅亡這個結局只是時間早晚的。所以在我看來諸葛瞻他在這次大戰之中不管是敗了也好,或者是勝了也好,都是不能影響到蜀國滅亡這個結局的。而且他們父子兩個人都是死在了戰場上的,更應該得到眾人的讚賞和尊重的。更讓人佩服的就是他們忠於國家,而且願意付出性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