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搖曳歷史長河
-
2 # 逆流的魚L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第三個兒子,本來他沒有希望當皇帝,他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李弘,一個李賢。這兩個哥哥無論是排行還是才能都遠遠超過李顯。
可是最後李顯最後成為了皇帝,但是他第一次登基卻只當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母親廢了。
他能當皇帝就是因為他的無能,最後他只當了五十五天皇帝被廢也是他認為自己可以和母親一爭高下。
唐高宗最喜歡的兒子是他和武則天的長子李弘。
顯慶元年(656年)李弘被立為皇太子,唐高宗甚至有退位給兒子的計劃,但是上元二年(675年),李弘猝死於合璧宮綺雲殿,年僅二十三歲。唐高宗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封李弘為皇帝,諡號“孝敬”。
李弘死後,次子李賢被立為太子。李賢人如其名,十分賢能,使得唐高宗和滿朝文武稱讚不已。但是李賢和母親武則天感情迅速惡化,為了權力,母子翻臉。調露二年(680年),武則天只要謀逆案,李賢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賢逼令自盡,終年二十九歲,後來恢復名譽,追封為章懷太子。
李賢被廢后,三子李顯成為太子人選,他才能不如兩位哥哥,因此被母親看中,被立為太子。唐高宗死後,李顯繼承皇位。
李顯本來對政治一竅不通,他能後成為太子,並且能夠等到繼承皇位,完全是由於他的母親。他當上皇帝后天真的認為可以為所欲為,因此他迫切的想將母親手中的大權收回來。
李顯開始重用自己的外戚,即韋后的家人和母親爭奪權力。
為此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然後想要擢升為侍中,這個侍中可是宰相。這個升遷速度太快了,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顯的用意,宰相裴炎表示反對。李顯對有人反對自己,十分生氣,於是脫口而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聽到這句話的裴炎大吃一驚,馬上報告了武則天。
武則天對兒子的這個舉動十分生氣,對兒子和自己的爭權十分不滿。馬上下旨廢李顯為廬陵王,趕出長安,這個時候李顯坐上皇位才五十五天,從此開始了二十多年擔驚受怕的生活,一直到二次登基才告結束。
-
3 # 文城觀點
李顯於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之前, 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李顯得以被立為皇太子。
李顯當時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開耀二年(682年)正月他的長子李重潤出生,唐高宗有了皇孫心裡非常高興,為慶祝皇長孫出生,在李重潤滿月時,特意改年號為永淳,而且,還破例將尚在襁褓中的李重潤為皇太孫。這明顯地使太子李顯繼位創造了更大的優勢。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非常順利地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是為唐中宗。次年,唐中宗改年號為嗣聖,太子妃韋氏被封為皇后。
可是,正當唐中宗李顯即位後志得意滿時,在他繼皇位只有短短的55天之後,便被廢了帝位,成了廬陵王,並被貶出長安,韋氏也去皇后位。
那麼,李顯為何會在登基不到六十天便被廢了帝位呢?
首先,是因為李顯庸弱無能,而他的皇后韋氏卻很有主見,很有野心,也頗有政治見識,因而,李顯登基之後,既缺乏自己的主見,在朝中大事上多是聽韋后的主意。韋后素有政治野心,李顯一登基,她便開始慫恿李顯開始扶持韋后孃家的勢力,李顯即位不久,便下旨將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準備將讓他擢升為侍中(有宰相職權)。而李顯和韋后極力想把外戚韋玄貞扶上相位的舉動遭到了裴炎的極力反對。這裴炎可不是一般的大臣,他是唐高宗去世前授命為顧命大臣,並被拜為中書令,接受遺詔輔政李顯的朝中權臣。可是,李顯一即位就太跋扈了,他完全不尊重裴炎這位輔政大臣的建議,當裴炎反對讓韋玄貞升任侍中時,李顯勃然大怒,他訓斥裴炎說:“朕執掌天下,若是以天下給韋玄貞又如何?何惜一侍中矣?”李顯和韋后的這些狂妄舉動不久與顧命大臣為敵,而且,更是得罪了在背後支援裴炎的武則天。
唐中宗李顯(劇照)
其次,李顯聽信於韋后,威脅到武則天的專權地位,被廢去帝位是不可避免的。唐高宗在世時,從顯慶五年(660年)開始,他便經常頭暈目眩,處理政務很艱難,而武則天便開始插手朝中政務,並開始擅權,她一方面培植自己的勢力,清除朝中政敵;另一方面,趁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而難於操持政務的機會,建議李治使用“天皇”稱號,並讓李治同意她稱為“天后”,於是,在唐高宗後期,便是天皇、天后“二聖”。武則天取得了專權的地位,李治養病期間,朝中大事皆由武則天處理。李顯即位之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雖說裴炎受遺詔輔政,但朝中政事仍皆取決於武則天,而李顯聽信於韋后,試圖透過提升韋后的親戚來組成自己的朝中權力集團,而讓韋玄貞任侍中就是李顯、韋后建立自己權力集團的重要一步,對此,武則天當然是絕不會允許的。
中宗與韋后(劇照)
高宗為帝時,武則天已是天后,掌控朝政,而李顯一登基便想自行其是,便想擺脫武則天的控制而聽信於韋后,這是對武則天掌控朝中大權的嚴重挑戰,這在武則天看來是無能容忍的侵犯。武則天和唐高宗讓裴炎輔政,就是因為裴炎聽命於武則天,而武則天之所以讓李顯繼位,是想讓李顯繼位後成為傀儡皇帝,但李顯卻一登基就不想當皇太后武則天的傀儡,反而很像是當了韋后的傀儡。武則天不廢了李顯才怪!於是,武則天在裴炎的支援下,在李顯當皇帝才55天之後,便將李顯廢為廬陵王,並廢去了韋后的皇后位,將他們貶出長安。事後,武則天立李顯的弟弟李旦為皇帝,是為睿宗,李旦繼位初期,完全由武則天掌控朝政,成了一位傀儡皇帝。
最後,無論是李顯還是李旦,之所以被立為帝,皆是武則天專權擅政、為當女皇作準備的政治舉措,李顯聽信於韋氏,損害了武則天的計劃,被廢帝位是必然的。從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之後,武則天雖仍居於後臺,但她已經掌控了朝中的實際大權,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的風眩症更加嚴重,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后攝政,當時,宰相郝處俊便諫道:“陛下豈能將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委予天后呢?”高宗只好表示以後再議。事後,武則天便召集了一些“文學之士”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等約千餘卷,大肆宣揚妃後功績,並密令參決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權力。顯然,武則天想專權並登帝位,是她早就有的野心了。
高宗病危期間,詔命皇太子李顯代理國政,並下詔令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在東宮任同平章事。看來,唐高宗並沒有想讓武后掌皇權,他還是堅持讓李氏子孫,讓他的兒子李顯繼承帝位,對此,武則天當時是沒有辦法反對的,她很清楚,當時的滿朝大臣是不會容許她搶李氏的天下而繼位的。
可是,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治在東都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他在遺詔宣佈:“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高宗的這一道遺詔給了武則天專權擅政以極為有利的藉口,所以,當李顯想讓韋后之父韋玄貞任侍中時,武則天攜有“天后”的餘威,皇太后的權力,加上這密詔所給予的決斷權,廢了李顯的帝位,朝臣誰敢反對?武則天廢了高宗親自確定的李顯的帝位,完成了他日後登上皇位的第一步,而她改立李旦為傀儡皇帝,是走出了第二步,這位為她日後登上皇位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可見,李顯被廢,是必然的,他讓外戚韋玄貞任侍中只是讓武則天有了一個藉口廢了他的帝位。
武則天(劇照)
李顯先被為廬陵王之後,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這十幾年間,只有他的王妃韋氏陪伴,夫妻兩人相依為命,嚐盡了人世的艱難。就在李顯被囚禁後不久,武則天果然走出了她實現其野心的最後一步,傀儡皇帝李旦上表遜位,皇太后武則天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一代女皇。
武則天登基後,殺戮了不少李唐宗室子弟。這期間,揚州發生了徐敬業等人的兵變,不久,宗室琅玡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也相繼起兵,而這些起兵造反的力量,都打著討伐武則天、匡復廬陵王,恢復李唐王朝的旗號。而這並沒有讓被囚禁中的李顯看到希望,反而讓他感到無比恐懼,他整日裡惶恐不安,常被噩夢驚醒,每逢說武則天派使臣來,廬陵王便惶恐異常,甚至想要自殺,而韋氏一直勸慰他,她向李顯表示:禍福倚伏,沒有常理,人必有一死,但何必現在就死呢?
武則天稱帝之後,選誰來繼承帝位使她感到非常困擾,她面臨著選李氏宗室子孫繼位,還是選武氏子侄來繼位的矛盾問題,此時,狄仁傑進言:“太宗皇帝櫛風沐雨,親冒刀槍箭鏃,平定天下;高宗將二子託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讓位他族,有違天意。且姑侄與母子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之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廟的。”
武則天在狄仁傑的啟發下,終於醒悟,立武氏,她只是姑媽,而立李氏,她是太皇太后。聖曆元年(698年)三月,武則天假託李顯有病需到洛陽治療,派遣職方員外郎徐彥伯秘密召回李顯及家人。李顯隨即結束了流放生活,回到洛陽。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 。不久,李顯將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位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中宗與武家結親,無疑是想透過裙帶關係穩固確立自己的地位。
長安元年(701年)九月,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夫婦少年氣盛,非議武則天所寵信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張易之陷害,說他們誹謗朝廷,武則天得知後,逼令李重潤、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殺。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朝中大臣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秘密發動政變,除了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準備除掉二張,擁立中宗。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殺了張易之、張昌宗,而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行動,武則天被逼無奈,先令太子李顯監國,次日她傳位於李顯,李顯復位稱帝,便大赦天下。
-
4 # 文史磚家
作為唐朝第一個被廢黜的皇帝,唐中宗李顯首次在位的時間只有55天,隨即被太后武則天趕下臺。那麼,李顯究竟犯下哪些不可饒恕的錯誤,以至於在極短的時間便被廢黜?一切,還要從李顯登基說起。
正式抱著這個想法,唐中宗剛剛上臺,便晉升岳父普州參軍韋玄貞為豫州刺史。依照唐朝的官員品級,參軍不過是七八品乃至從九品下的微末小官,而上州刺史的品級則是正四品下(豫州屬於上州)。如此一來,韋玄貞由“芝麻綠豆”般的小官,一躍而成為地方大員,升遷之快超過常人想象。
韋玄貞未立尺寸之功而驟得超拔,嚴重破壞了官場生態平衡,難免會引起朝廷內外的非議。對此,唐中宗非但沒有在意,反而在不久後又想超拔韋玄貞為侍中。唐朝中央機構採取“三省六部制”,侍中作為門下省的長官,與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令同居宰相之職,有審查、封駁詔令的大權。韋玄貞在刺史的位子上沒做幾天,便被提拔為宰相,實在是唐朝開國以來未有之事。
非但如此,唐朝實行群相制,凡入閣拜相者均是德行高尚、名望宿著、嫻習政事的大臣,韋玄貞無論哪一點都不具備。正因如此,唐中宗想拜岳父為相的訊息傳出後,朝廷內外一片驚訝、不滿之聲。很快,大臣們便以宰相裴炎(中書令)為首,就韋玄貞拜相一事正式向唐中宗發難。
裴炎見到唐中宗後,開門見山地指出韋玄貞當上刺史已屬違規提拔,若再入閣拜相,恐將引起群臣的不滿與憤恨,不僅會造成朝堂的分裂,還有損於皇帝的無私形象,因此這件事最好就此打住。唐中宗見裴炎的態度異常堅決,不禁火冒三丈,厲聲斥責道:“你不要說了,朕就算是將天下讓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會吝惜一個侍中嗎?”說罷,便將裴炎轟出去。
裴炎見皇帝態度異常強硬,心中甚是憂慮,於是在退出來後,便趕緊向太后報告情況。武則天此前已得知兒子想超拔韋玄貞為相的訊息,但不大相信此事能辦成,所以一直沒有采取行動,如今聽到裴炎的彙報,不禁暴跳如雷。為了防止自己的權力被架空,武則天經與裴炎密商後,便決意廢黜唐中宗。
中宗欲以後父韋玄貞為侍中及授乳媼子五品官,炎固執不從,帝怒曰:“我意讓國與玄貞,豈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懼,因與武后謀廢帝。後命炎洎劉禕之率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勒兵入宮,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後曰:“以天下與玄貞,安得無罪?”見《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七》。
同年二月六日,武則天召集百官在乾元殿舉行大朝會,隨即命宰相裴炎、劉禕之及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率兵入宮,宣佈太后的懿旨,廢黜唐中宗為廬陵王。對於自己因何被廢,唐中宗此時依然矇在鼓裡,所以便向母后詢問緣由。武則天冷冷地看了他兩眼,隨後厲聲說道:“你想把天下讓給韋玄貞,斷送列祖列宗的基業,難道不是犯下彌天大罪嗎?難道不應該被廢黜嗎?”
就這樣,唐中宗第一次在位僅55天時間,便因為想超拔岳父韋玄貞為相一事惹惱母親武則天,由此遭到廢黜。隨即,唐中宗被幽禁在別宮,不久與皇后韋氏一起,被流放至房州,直到14年後才被重新召回到洛陽。唐中宗被廢黜後,胞弟李旦(武則天幼子)被扶立為帝,是為唐睿宗。6年後(690年),李旦被迫將皇位“禪讓”給母親,後者由此建立武周帝國。
唐中宗被廢后,韋玄貞與妻子、兒女一起被遠流欽州,最終都落得悽慘的結局。其中,韋玄貞到達欽州後沒多久便憂懼而死,妻子崔氏數年後被當地盜匪首領寧承兄弟所殺,四個兒子韋洵、韋浩、韋洞、韋泚不久也被殺,只有兩個女兒僥倖逃脫。唐中宗復辟後(705年),韋玄貞被追贈為太師、酆王,但對於一個死去多年的人來講,已經毫無意義。
-
5 #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中宗李顯是唐朝第一個被廢黜的皇帝,他初次登基在皇位此只坐了55天,隨即被自己的親媽,當時已經是皇太后的武則天趕下了臺。李顯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三子,他究竟犯什麼錯誤讓老媽在55天的短暫時間內趕下了臺呢?這事要從頭說起: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繼位,當時他已經28歲了,而且在此之前有多次監國的經歷。所以,按經驗與資格來說親政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喜歡權力的武則天還是以李顯不熟悉政務為由,以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這讓年輕氣盛的唐中宗心懷不滿。於是,他打算在朝廷任用、提拔自己的心腹,以便儘快向母親奪回權力。
有了這個想法,唐中宗就大膽地賦予行動中了。這其中,他晉升了自己的岳父,原為普州參軍的韋玄貞為豫州刺史。但依唐朝的官員品級,參軍是七品以下的微末小官,而豫州刺史的級別則是正四品下。這樣一來,韋玄貞由芝麻小吏一躍而成為地方大員了,這種升遷速度超乎他人的想象。韋玄貞並不是立了什麼功勞而獲得超拔的,這完全打破了官場慣例,破壞了官場生態,從而引起朝廷內外的非議。
對此,李顯沒有向臣子們解釋,更沒有放在心上。可不久,他又想升韋玄貞為侍中。按當時的“三省六部制”,侍中是門下省的長官,已是宰相之職了,真有點說不過去了。韋玄貞在刺史的位子上還沒有坐熱呢,又要來當宰相了。唐朝開國後,還史無前例呢!
如實地說:就宰相的德行、名望、功績與政務能力,韋玄貞哪一點都不匹配!這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廷內外輿論譁然,都為李顯的任人唯親表示不滿。以中書令、宰相裴炎為首的朝廷大臣們開始就韋玄貞拜相一事向皇帝唐中宗發難了。
裴炎等開門見山地向唐中宗李顯指出:韋玄貞超拔為刺史已嚴重違規了,若再升任為拜相,恐將引起不良後果。,因此這件事要著重考慮,最好是…………。唐中宗見裴炎如此不給面子,不等他話說完,就火冒三丈了,他厲聲咆哮:“朕就算是將天下讓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會吝惜一個侍中嗎?”說罷,便令將裴炎轟出去。
裴炎懂得:如果中宗一意孤行,讓自己的岳父當了宰相,不僅會引起朝廷分裂,還會敗壞中宗自己的形象。事關重大,他立即向太后報告了這個情況。武則天早前也得知兒子想超拔岳父韋玄貞為相的訊息,她也認為非常不合理,只是隱忍未發。現在聽了裴炎的話,勃然大怒。她知道這是兒子在處心積慮地架空自己,於是長袖善舞的武則天,在與裴炎商議一番後,決定廢黜唐中宗。
中宗欲以後父韋玄貞為侍中及授乳媼子五品官,炎固執不從,帝怒曰:“我意讓國與玄貞,豈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懼,因與武后謀廢帝。後命炎洎劉禕之率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勒兵入宮,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後曰:“以天下與玄貞,安得無罪?”見《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七》。同年二月六日,身為皇太后的武則天在乾元殿召集文武百官舉行大朝會,並命宰相裴炎、劉禕之及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等率兵入宮。會上宣佈皇太后早已擬好的懿旨:廢黜唐中宗為廬陵王,並令人扶中宗下殿。而李顯當時還一頭霧水,便向母后詢問緣由。武則天擲地有聲:“你想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難道不是犯下了大罪嗎?”。就這樣,唐中宗第一次在皇位僅55天的時間,便被母后武則天廢黜了。
-
6 # 責任即方向
李顯剛一即位,就打算把自己的岳父韋玄貞升為宰相,並授給自己乳母的兒子一個五品官。此時,韋玄貞剛從普州參軍升任豫州刺史,接著再拜侍中為宰相,顯然升遷太快。因此,宰相裴炎堅決反對。這位不諳世事、年輕氣盛的皇帝,想施展一下天子的威風,生氣地說:“我把天下都給韋玄貞有什麼不可,何況一個侍中呢?”他沒想到,裴炎把這件事情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與中書侍郎劉禕之,御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帶兵入宮,宣太后令,廢中宗為廬陵王。這位昏庸的皇帝質問武則天:“我何罪?”。武則天斥責他:“你要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這罪還小嗎?”
中宗的傀儡地位是世人皆知的。武則天之所以選擇中宗繼承帝位是因為看到了他的昏庸,認定他稱了帝也成不了大氣候,廢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同時這也是遵照夫君的遺囑讓李顯稱帝。而且這時武則天稱帝的時機還不成熟,不敢貿然行動,只不過暫時用李顯來作為時間的緩衝罷了。
-
7 # 伊耆角木
“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資治通鑑》卷二〇三)
表面上,因為李顯說話不過腦子犯大忌。實際上,他媽嫌他不聽話。
有一點很明顯,李顯不是做皇帝的料,其實這個也不能怪他。李顯是高宗李治第七子,就算看武則天的兒子也是第三個,因此本來皇位根本和他沒關係。所以李顯早年一直是吃喝玩樂,飛鷹走狗,讓自己在紈絝子弟的道路上策馬奔騰。但是誰知道,第一任太子李忠,因為不是武則天所生,在武則天上位後被廢,很快被武則天指使誣告謀反,被賜死;第二任太子李弘,武則天長子,高宗最喜歡的兒子,本來都決定傳位了,突然在一場宴席後吐血身亡,究竟是病死還是武則天因為害怕李弘即位後失去權力(作為太后只能去照顧生病的太上皇李治了)毒殺,沒有定論;第三任太子李賢,性格強硬,武則天次子,與母親勢同水火,素來不和。最終被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誣告謀反,被廢(睿宗李旦即位後被武則天親信丘神績逼死,顯然為武則天授意)。就這樣,李顯莫名其妙成了太子。
武則天對這個兒子什麼態度呢?大體就是三個字:無所謂。因為她不在乎李顯是不是好太子、好皇帝。反正只要自己在,所有國家大權必須是自己的。李顯昏庸,沒關係,比李賢那種要權的好多了。他喜歡玩,就去玩好了。李顯從永隆元年(680年)當上太子,到弘道元年(683年)末即位,三年多時間,在新舊唐書中居然幾乎沒有任何記載,可見實在乏善可陳。
那段時間,高宗李治深受風疾(中風)困擾,時常失明,不能理政,晚年連登上城樓宣旨都做不到。李弘暴斃、李賢被廢更是讓他深受打擊。曾想過讓武則天攝政,受到大臣反對。早已“二聖臨朝”的武則天就選拔李義府、許敬宗等人入相,盡奪宰相之權。可以說,武則天早已是實際上的皇帝,李顯的無能,正給了她施展拳腳的空間。
李治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李治駕崩,李顯即位,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所以,武則天有遺詔在手,更是合法參攝政務。何況,還有一個月親信站在她的統一戰線上,那就是宰相裴炎。
十二月初七,也就是高宗駕崩的三天之後,裴炎就奏稱,由於太子尚未即位,沒有資格釋出詔敕,若遇緊急情況,應由天后釋出政令,交與中書、門下兩省施行。武則天立刻准奏。李顯十二月十一日登基,新年後按理就服喪期滿應該親政,利用這個二十多天的時間,武則天將裴炎由門下省長官侍中改任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並將中書門下二省聯席會議的政事堂從門下省遷移到中書省,本來有封駁權的門下省權力被大幅削弱,裴炎成了大權獨攬的首席宰相。此外,武則天任命親信文武擔任禁軍和重要地方的長官,自此,武則天將整個大唐帝國可謂玩弄於股掌之上。
但是,李顯竟然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不可能與母親抗衡了。他天真的認為,自己既然做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權力。但是滿朝文武都是武則天的人,他怎麼辦?能想到的就是任用親信,這些親信就是自己的皇后韋氏的家人。就在冊立韋后的同一天,李顯就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從普州參軍(正九品下)一下子提拔為豫州刺史(從三品)。正月初十,又把韋后的一個遠親、時任左散騎常侍的韋弘敏任命為太府卿、同中書門下三品,讓他一步跨入了宰相的行列。
不僅如此,李顯居然又提出將剛剛做上刺史之位的韋玄貞提升為侍中。還要把乳母的兒子升為五品官。侍中是門下省長官,雖然已經被削弱,但還是僅次於中書令的第二宰相。這種事裴炎當然不會同意。於是直接把李顯的任命頂回去了。李顯惱羞成怒,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冒犯,裴炎則是不為所動。最後,李顯大概被憤怒衝昏頭腦,說出一句,就算把天下讓給韋玄貞也無不可,何況一個小小的侍中。
聽到這麼句話,裴炎沒有絲毫猶豫,轉身就把李顯的“大逆不道”言論直接報告太后。武則天可以容忍兒子任性胡鬧,但是權力上不會有絲毫放手。李顯任用親信一事已經讓武則天不滿,既然如今你自己露出這麼大的把柄,武則天豈有不抓之理?是時候教訓教訓這個不長進的兒子了。
二月初六,武則天召見群臣,裴炎和中書侍郎劉煒之帶領一班羽林軍進入大殿,裴炎宣詔,廢皇帝為廬陵王,羽林軍隨即將李顯架下御座。李顯回頭問帷幕後的武則天自己有何罪?武則天冷酷回答了開頭說的那句話:“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
是啊,雖然你是皇帝,但你說你要把天下讓給你老丈人,那就是背叛了唐朝啊,廢掉你理所當然。李顯一句氣話,就這麼喪失了皇位。
當然了,這句話顯然就是個藉口。真正的原因自然是武則天不能容忍有人想要挑戰自己的權威。她早已經準備親自登上皇位,所以能做皇帝的兒子也只能是她的傀儡,絕不能想著真正自主。廢了李顯後,最小的兒子李旦登上皇位,武則天馬上正式臨朝稱制,從法理上可以代替皇帝處理政務。從此向女皇之位更進一步。
-
8 # 八弓塬
唐高宗李治死後七天,中宗李哲繼位,更名為顯,尊武則天為皇太后,一切政事暫時還是聽從皇太后的安排。
即位的中宗,是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所生第三子,是他倆四個兒子中最平庸的一個。除了術士明崇儼為了排擠李賢,曾稱其面相類似唐太宗皇帝之外,史書上再未見到表揚他的記載。相反,他在京師監國期間,就由於經常打獵遊玩,荒怠政事,使高宗和武則天大傷腦筋。高宗臨死前對這個兒子就不放心,所以在遺詔中強調武則天在非常情況下全權處理一切的必要,規定軍國大事不決者,一切由武則天裁決。
儘管如此,但中宗還是想發展自己的勢力,他還是快速提拔了自己的一些人。比如:將韋后的父親韋玄貞自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又將韋后的遠房叔祖韋弘敏由左散騎常待提拔為宰相。然後,他嫌後父提拔得不快速,次日又想提拔韋玄貞為宰相,還把奶孃的兒子授以五品官。
中宗如此荒謬的樹立親信,首先遭到承受顧命的首席宰相裴炎的反對。裴炎認為韋玄貞已經由一個小州的官屬連越好幾級而提拔為首都區的重要郡之刺史,沒有立一寸功勞,二曰之內又要提拔到宰相(侍中)的高位,這不是一個皇帝該做的事。
而中宗面對裴炎的勸諫,惱羞成怒之下竟說:“我就是把天下奉送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吝惜一個侍中嗎?”
裴炎一聽又氣又怕,很快就轉告給皇太后。武則天見這個兒子沒出息到這種地步,可以預料到將來讓他執掌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但現在高宗剛死,一個多月之內就把託付給她的新皇帝罷黜,這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嗣聖元年二月初五,武則天將百官集合到乾元殿,命令程務挺等率羽林軍入宮警戒,選高階衛士到乾元殿上戒護,由裴炎與中書侍郎劉禕之負總專。在中宗和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之時,宰相裴炎當眾宣佈太后令,廢中宗為廬陵王,當即命令衛士扶中宗下殿。
中宗還抗議說:“我有何罪?”武則天嚴厲地道:“你想把江山給韋玄貞,還說無罪!”
下來,把中宗軟禁在別殿,恢復其名字為李哲。中宗的長子、皇太孫重照也受牽連被廢為庶人,韋玄貞被流放到欽州。
次曰,改立第四子豫王李旦即位為皇帝,是為睿宗,改年號為文明元年。
-
9 # 魏青衣
唐中宗李顯,說實話,能夠當上快兩個月的皇帝也算僥倖了,畢竟他的母親是女強人武則天,儘管武則天的年紀也不小了,但武則天確實是很像體驗一把做皇帝的感覺,而武則天在朝堂上也掌握了不小的一股能量,否則的話,李顯怎麼可能被趕下臺?
像是垂簾聽政這種事,一般都發生在一些小孩子身上,李顯多大了?已經二十八歲了,放到現在,再過兩年生活就穩定了,在古代的時候,這個年紀象徵的東西只會更多,這麼大個人了,親政還不是妥妥的事情?錯就錯在,李顯的母親是武則天,一個極其霸道的女人。
李顯上臺以後,難道沒有奪權的想法嗎?當然是有的,雖然李顯的個人能力差了一點,但在朝堂上換幾個自己人還是很容易的,為了抵制武則天,李顯開始大肆提拔自己人。
李顯的一舉一動,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中,李顯是一個怎樣的人?李顯在幾兄弟中,算不上才華出眾的,相反,李顯整日就是吃喝玩樂,好不歡樂,也是幸虧李顯表現的如此不堪,在李顯的幾個哥哥相繼去世(可能是被暗害)以後,李顯終於當上了皇帝。這麼一個皇帝的一舉一動,當然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中。
說白了,當時的武則天就像是慈禧,像慈禧一樣霸道,而李顯就像是光緒帝,儘管李顯比光緒帝強硬很多,但依舊沒有用。
李顯在朝中安插自己人的舉動,自然會受到武則天的抵制,武則天想動李顯就能動嗎?自然不可能,但朝堂之上,站在武則天那一邊的人還有宰相裴炎等人,這些人有的是為國家著想,不希望李顯平白無故將大唐搞亂的,還有一些人乾脆就是武則天的狗腿子。
除開人脈,武則天手上還有李治的遺旨,將李顯趕下臺還是比較容易的。
說白了,李顯之所以僅僅當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趕下臺,主要也是因為他惹怒了武則天,這時候李顯最聰明的辦法是隱忍不發,慢慢的提拔自己的人手,但李顯很明顯能力不太夠,自己的老丈人直接從七品小官差點直接提拔到了宰相之位,怎麼說都是有點急了。
當然了,武則天當上皇帝也是眾朝臣不能接受的事情,只不過,武則天的手腕就強硬很多了,不聽話的直接殺,等到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朝中大臣終於崛起了,敢領著李顯去鬧政變了,這才讓李顯又一次做了皇帝。
雖然是做了皇帝,但李顯很明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做了皇帝以後,對與自己共患難的皇后韋氏,以及襁褓中的公主情有獨鍾,差點讓這兩個人走了武則天的老路。
李顯下臺,主要原因在武則天,但李顯的無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
10 # 任馳贏天下
唐中宗李顯,又名李哲,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唐中宗李顯一生兩度登上皇帝寶座,一次被廢,但一共在位才不到七年,就與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
李顯第一次繼位,僅僅做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母后武則天廢掉,貶為廬陵王,並且被髮配到湖北房州(今湖北北房縣),在那裡度過了長達15年的艱難囚禁生活。
唐中宗李顯第一次做皇帝為何會被廢掉?其主要原因除了他有一個強勢的母親之外,也是他自作自受惹得禍。為什麼這麼說呢?
李顯當初第一次繼位,說實話他是撿了一個大漏,原本他並不是皇太子人選,當初唐高宗先後立的太子是李忠、李弘和李賢等,怎麼論也輪不到七子李顯。可是這幾個太子都因為種種原因被廢掉,所以李顯就引以為戒,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得到母后和父皇的歡心,幸運的是李顯娶妻後喜得貴子,唐高宗李治特別喜歡這個孫子,於是,就破天荒的立了這個孫子為皇太孫。自己兒子成了皇太孫,李顯的地位自然高漲,不久李顯就被立為了皇太子,順理成章的成皇帝的繼承人。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在洛陽駕崩,按照遺詔皇太子李顯繼承了皇位,就是歷史上的唐中宗。
李顯一步登天,這人要是沒有點城府的話,一旦得勢了,人就飄了,李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幾位兄長相繼被廢掉太子身份,死的死廢的廢,因此,李顯才有機會登上皇帝寶座。所以他的這個皇位來的太輕鬆了,沒有費多大勁,等於是撿來的一個皇帝。所以李顯根本不知道珍惜,他也不懂得什麼叫穩坐江山,李顯執政期間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你說你好好的當你的皇帝就完了,非要與母后武則天較真,結果是雞飛蛋打丟了皇位不說,還被武則天發配去了湖北房州。
其實李顯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他沒什麼本事不說還沒有心機,更談不上什麼治理國家大事。其實先帝高宗在遺詔中曾經明確指出:“如有軍國大事不決者,兼取天后(武則天)處理。”意思就是說李顯執政期間,如果有國家大事,設官任職,出征打戰等不決之事,都要聽取母后武則天的意見。先皇的意思顯而易見,朝中大權還是讓武則天說了算。
可是這個李顯一坐上龍椅就不知道北了,他以為自己皇權在位,就可以忘乎所以啦!所以李顯根本不顧及母后武則天的存在,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一反常態開始大肆的籠絡人心,拉攏自己的嫡系。凡是與自己沾親帶故的,對自己好的人,無論能力如何,一律加官進爵。居然還堂而皇之把自己的一個老丈人由原來的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而且後來還要加封他為宰相。這可把武則天氣壞了,武則天怎麼可能任由李顯這樣胡作非為,於是派人進宮將李顯拿下,將唐中宗廢為廬陵王,即刻發配湖北房州,給你找個地養老去吧,別再宮裡給我整事啦!就這樣李顯做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被趕了下來。
其實我看李顯就是一個又熊又不老實的窩囊廢,要麼你老老實實做你的皇帝,要麼你有所作為幹一番事業來。自己啥也不是翅膀沒長成就想飛,武則天是什麼人,那是一代女皇,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主,那是一般人敢動的嗎?敢於武則天叫板,你不就是明顯的找死嗎?
好在武則天最後發了善心,十五年之後,武則天發了一道詔書,將遠在房州的兒子廬陵王李顯召回了洛陽。不久李顯再次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無奈把皇位還給了太子李顯。
李顯復位成功,從此長了記性,再也不敢與母后武則天對抗啦,而且學會了阿諛奉承,乖乖的做他的皇帝,6年後,唐中宗李顯駕崩,結束了他短暫的皇帝生涯。
-
11 # 建章未央
有唐一代,唐中宗命運多舛,又先後做過兩次皇帝。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一共有四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長子李弘很早就被立為太子,在輔政的過程中,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幹和優秀的人品修養,在唐高宗和大臣眼裡,是合格的皇位繼承人。但是兒子的優秀卻讓武則天耿耿於懷,因為太子的優秀會成為她奪取皇位的最大障礙。675年,李治由於身體不好,計劃禪位於李弘,武則天一不做二不休,一杯毒酒毒死了兒子。
長子死後,李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但同樣被母親武則天嫉恨。李賢先是被流放,而後被害。李賢三子李顯立太子。
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李顯即位,是為中宗。時太后武則天把持朝政多年,黨羽遍佈朝野,武氏外戚氣焰熏天。不甘做傀儡的中宗開始培植自己的親信黨羽,而他的班底主要來自皇后韋氏家族。在這個問題上,李賢顯然有些操之過急,而且行事不加掩飾。宰相裴炎就曾為此問題勸過中宗,觸怒了中宗,說,回答說,天下都是我的,我就算將整個天下都給了老丈人,你也管不著!這種意氣用事的過激做法和語言無異於授人以柄。
李治死後,武則天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早已是予取予求,她怎能容忍這樣的忤逆。於是在即位僅僅55天之後,李顯就被廢為廬陵王,遷均州,房州等地。流放期間,武則天取代了睿宗李旦,自己站到了前臺,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女皇,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期間大肆提拔武氏家族成員,李唐宗室子弟則被害無數。各種傳言傳至房州,李顯惶惶不可終日。相傳每有武則天派人前來,李顯都會渾身戰抖不能自抑。而在這個階段,韋氏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不離不棄,這也為日後韋氏專權埋下伏筆。
但李顯的政治生命並沒有就此結束。公元698年,在傳位給兒子還是給侄子的問題上糾結良久的武則天最終倒向了前者,是年九月,李顯被秘密接回了洛陽,重新被立為太子。至此,李顯重新回到大唐的權利核心。
公元705年,宮廷內發生以復唐為目的的政變,武則天被軟禁,李顯重新即位,復國號唐。
李顯第一次做皇帝僅僅55天就被廢,根本原因是武后專政導致。
-
12 # 秉燭讀春秋
首先了解一下唐中宗是誰?唐中宗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名字叫李顯,原名李哲。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第三個兒子。
李治和武則天生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李治最初確定的是長子李弘為接班人,5歲被立為皇太子,可是他福薄命短,23歲就猝死了。
▲李賢
李弘死後,按照順序,李治繼立20歲的次子李賢為皇太子。然而,僅過了5年,25歲的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過了四年後,李賢被酷吏丘神績逼迫而死。卒年29歲。
據說害死李賢都是武則天的主意,原來李賢和母親武則天不對付,後來民間傳說李賢不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是武的姐姐南韓夫人和李治偷情生下的兒子,所以武則天不待見李賢。
李賢死後,接下來李治立三子李顯(656~710)為皇太子。這一年他24歲。
▲李顯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28歲的太子李顯繼位,他就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唐中宗。然而,僅僅過了55天,他就被母親武則天廢黜,李顯到底做錯了什麼呢?從歷史上看,武則天的幾個兒子都是平庸之輩,遠沒有她的女兒太平公主的能力。這是武則天屢次廢黜兒子的原因。李顯也不例外,這傢伙繼位後得意洋洋,做事、說話不講究,被當時的宰相裴炎告了御狀。
▲李顯和韋后
事情是這樣的:李顯繼位後,他的皇后是韋氏,李顯平時懦弱無能,特別怕老婆。雖然他是皇帝,但沒權利,武則天專斷國事。
此時韋氏吹枕頭風,讓李顯把她的父親韋玄貞提拔為豫州刺史,然後再提升為副宰相(侍中),韋后的目的就是組成一個孃家人的外戚集團,用來抗衡婆婆武則天。
李顯把提拔老丈人韋玄貞為副宰相這事徵求裴炎的意見,裴炎認為不可,原因是韋玄貞當初只是個普州參軍,按規定不符合連升“數級”的要求,其實李顯做的有點過分和露骨,剛上臺就肆無忌憚的組織小朝廷,讓誰也懷疑他的目的。但李顯不知知。
此時李顯大怒道:“天下是我的,徵求你意見是看得起你!別說一個副宰相,就是把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裴炎一言不發,轉頭走了。
裴炎來到了武則天府上,把經過一五一十講了一遍,武則天心中明白了,李顯聽了老婆的話,想讓外戚專權,我的兒子我知道,就憑他這點能力,以後肯定會大權旁落,外戚奪權還少嗎?
武則天做事比較講究效率,李顯做了55天皇帝后就被被廢為了廬陵王,當天就趕出了長安。接著武則天讓四子李旦繼位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唐睿宗。
▲武則天
綜上所述,李顯是個頭腦簡單的人,武則天專權,在你沒有能力改變一切的時候,只能忍辱負重、養精蓄銳,當時機成熟後再發展自己的實力集團。此時不可輕舉妄動。外戚專權是武則天不能容忍的,她是最明白外戚心理的,雖然她打壓外戚,到最後她還是重用武氏後代。【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
13 # 史海爛柯人
李顯首次登基,在位不足兩月,便被自己老孃給廢了。表面原因是李顯私心太重,難以堪當大任,根本原因則是武則天對權力的慾望太重,並沒有想過讓任何一個兒子坐穩皇位。
歷史上人際關係最硬的人,莫過於李顯,他爹媽分別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兄弟是唐睿宗李旦,自己還先後做過兩次皇帝,儘管死後親兒子的皇位沒能坐穩,被侄子給搶走了,但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六味地黃丸”的稱號。
不過,當時李顯登基後,武則天其實一直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這個在唐高宗時便把持唐朝權柄的女人,早已習慣了用權力控制別人,而不像臣服於權力之下,甚至連自己兒子當皇帝都不放心。
初登皇位的李顯,自然是非常興奮,以致於忘乎所以。他寵幸自己的皇后韋氏,耐不住整體聽枕邊風,因而決定提拔重用自己的岳父。這一行為,恰好成為武則天的一個口實,也是李顯被廢的導火索。
但在本質上講,武則天廢黜李顯,還是因為這個女人內心的權利慾。所以,武則天廢黜李顯後,又把繼位的唐睿宗李旦廢黜了,轉而自己去當一代女皇。
-
14 # 未鳴讀史
李顯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生的第三個兒子。
本來是輪不到他當皇帝的,但是由於在他前面的三個太子哥哥相繼倒下,機緣巧合下也就由他接任太子並當上了皇帝。然而,李顯僅僅當了五十幾天皇帝就被廢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他做錯了二件事並說錯了一句話。
第一件事是他要升岳父韋玄貞的官,本來這也是人之常情,當了皇帝麻,心裡高興,給家人也升升官,讓大家一起高興,問題是李顯給韋玄貞的官升得太高了,一下子由九品升到三品,做火箭也沒這麼快啊!
第二件事其實和第一件事性質一樣的。李顯是一個念舊的人,他要給自己乳母的兒子也升為五品官,畢竟是吃人家母親的乳汁長大的啊!
但是,李顯認為理所當然的二件事都遭到了以裴炎為首的大臣的堅決反對。
李顯一怒之下就說出了讓他後悔半生的話,意思是你們搞搞清楚,我是皇帝,我想把江山送給他你們都管不著。
老糊塗裴炎把李顯的話報告給了武則天,武則天正愁找不到李顯的把柄呢,這下好了,你要把江山送人?我先把你給廢了。李顯就這樣只當了五十五天的皇帝就被逼下臺了。
其實,即使李顯不做這樣的事和不說這樣的話,他的皇位也是不會長久的。武則天當皇帝的野心蓄謀已久,她會掃清前面的一切絆腳石。李顯早晚會被她抓到把柄,一腳踢開。
都說皇家無父子,其實李顯更可憐,攤上武則天這樣強勢的母親,不但無父子更無母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顯還不如生在民間,至少在普通的家庭裡,還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
15 # 聽濤說事
武則天是誰?那可是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皇帝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嗎?更何況女皇帝。所以武則天的鐵血手腕和辛辣招式已經被歷史見證過了。
在她眼裡親情不算什麼,目標就是皇位。誰膽敢在她前進的路上使絆子,那絕沒什麼好果子吃。
所以唐中宗李顯別說被拉下馬,能留一命那都偷著樂了。具體咋回事?我給大家詳細說說。
李顯是武則天給高宗李治生下的第三子。本身立太子這事跟他是無緣的。可是他的皇兄李弘已死,原太子李賢被廢,所以這餡餅兒就砸到了他頭上。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李顯上位,本身他自己就庸弱無能,朝中大小政事都是武則天說了算。
權力確實是個好東西。李顯不想當空頭皇帝,他想組建自己的班底。所以他重用韋后的親戚,想把他們都提拔上來為己所用。
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從一名參軍提拔成豫州刺史,他覺得這還不夠,想直接提成侍中(相當於宰相),輔政的裴炎表示不行。
這可把李顯氣壞了。我一個堂堂皇帝想提拔個人還不行?我直接怒懟了裴炎:“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裴炎心想,我惹不起你,有人行。他把這事兒捅給了武則天。武則天一聽火冒三丈,還反了你了。直接把繼位才55天的李顯,廢為廬陵王,貶出了長安。
武則天要的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她等時機成熟,自己上位。李顯卻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培植自己的勢力。你想武則天能不收拾他嗎?
李顯能兩度當政,那真是萬幸。這第一次栽了跟頭,他就學乖了很多。因為他認清了一個事實,在武則天面前耍大刀,那是會要命的。
李顯被貶後,他的弟弟李旦上位。李旦就識相的多,他已經見識了武則天的殺伐果斷。所以主動遜位,武則天順理成章成為一代女皇。
李治在的時候,已經看出了武則天的野心。但是想廢后已經來不及了。李治一死,可以說武則天已經孤獨求敗,再也沒人能阻擋她了。
李顯還想螳臂擋車,被拉下馬都是輕的。武則天上臺後,把李唐宗室的人殺了個七七八八。李顯都差點嚇破膽,幾欲自殺,在韋后的勸說下才挺了過來。
武則天在位15年。82歲時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李顯這才二次當政。
諷刺的是,他最難的時候韋后一直陪著他,開導他。他二次當了皇帝后,卻被韋后給毒死了。
-
16 # 一起讀資治通鑑
唐中宗被母后武則天所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結果對後世的影響也頗大,直接導致了此後李唐王朝的一度中斷和武周王朝的建立,是武則天發動武周革命的先奏。中宗繼位後,由於為先皇守喪,政事都暫時取決於母后武則天,但喪期過後,母后仍無意還政,他不甘心受制於人,便提拔妻子韋皇后的孃家人試圖向母后挑戰,任人唯親,更說出“讓天下”的氣話,卻反而成為母后廢他的把柄。
此外,武則天的政治野心也是重要因素。武則天自成為高宗皇后後就逐步掌握大唐朝廷的最高權力,高宗駕崩後,擅自臨朝稱制,無意還政,圖謀自立為女皇帝,不願意中宗成為自己稱帝道路上的絆腳石,所以要廢黜他,讓睿宗來當傀儡皇帝。
武則天成功廢除唐中宗李顯得原因如下
掌控軍隊力量:太后掌控羽林軍,政變當天羽林軍參與是政變成功的軍事基礎,即獲得武將的支援。宰相集團相助:政變時裴炎是中書令、宰相之首,宰相中人也多是裴炎門下或是武后心腹,有他們相助,便獲得文官的支援。突襲成功:太后發動政變當天是農曆的雙日,按理不上朝。太后在雙日上朝出乎中宗的意料之外,使他來不及準備,政變時只能束手就擒。
回覆列表
你的問題我來答
唐中宗李顯第一次在皇帝位上僅呆了三個月,就因為一句戲言“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卸!”被武則天“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輕而易舉地趕下了帝位,被流放至房陵。說明他在與武則天的較量中,根本就沒什麼實力且輕率。武則天和他的力量權衡才是他下臺的關鍵。另外,唐中宗李顯在流放房陵期間,武則天不僅令當地官吏對他嚴加控制,而且派遣大臣前去視察。本來,李顯聯想到兩個哥哥的慘死和自己的不幸遭遇就已經很恐懼,大臣的視察更令李顯“懼不自安,每聞使至,惶恐欲自殺”。而韋后確很堅強,“禍福倚伏,何常之有?豈失一死,何遽如是也!”這顯示出李顯的窩囊。同時也說明李顯在流放至房陵期間,沒有在當地發展自己的政治力量,不然不至於惶恐欲自殺。
唐中宗李顯在皇帝位上,也沒呆多久,而是被毒死於妻女之手,也與他自身的政治實力有很大關係。五王政變之後,廬陵王李顯重新當上了皇帝。由於李顯即帝位不是靠他自身的政治實力,加之以前曾被趕下帝位,中宗意識到自己的皇權十分弱小,皇位不穩固,因此他必須加強皇權。而當時對皇權威脅最大的是,擁護他即帝位的五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唐中宗拉攏諸武勢力限制五王相權打擊五王。結果是皇權沒得到強化,相反更加弱。武三思借打擊五王,壯大了諸武勢力。這樣皇權又受制於諸武勢力。此時的皇帝沒有任何親信力量打擊諸武勢力,只能任人擺佈。
唐中宗李顯沒有政治實力,甚至連普通禁軍也認為自己能夠決定皇位的歸屬。例如,唐中宗李顯被廢位廬陵王事後,參與此事的禁軍普通士兵“有飛騎十餘人飲於坊曲,一人言:向知別無勳賞,不若奉廬陵”。這些普通士兵在廢掉中宗後因未得賞而口出怨言,甚至有重新廢立之意,可見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決定皇位的歸屬並以此來邀求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