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輕舟
-
2 # 廣度影像傳媒
追求公平是與生具來的人類天性,有些動物群體都有追求公平的傾向,用基因演化的觀點來看,有追求公平的基因表達的基因的族群更容易遣傳下來,固而公平不僅滿足人類的天性,而且對人類社會平和秩序也是有積極意義。
但人生而不平等,生而不公平,出生時遺傳的基因不一樣,智商有高低,長相有俊醜,身材有高矮,性別有男女。所處的社會環境不一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在漫長的一生中運氣機會也不一樣,有的能彩票中獎,而有的疾病纏身。
公平是人的主觀平價,不是個絕對值,當主觀上認為付出等於收益時就認為公平,當認為付出大於收益時就認為不公平,就會抱怨,為了使自已少抱怨,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要調整自已對公平的評價體系,讓今己的評價體系儘量與客體相一致,其次要不斷努力,奮鬥提高各方面的收益率。
-
3 # 自在瞭然1
當一個人的幾十年走過來以後,就沒有什麼抱怨了。人的命運所管,報恕也好,牢騷也罷。該幹啥你還得幹啥,等你報怨不幹活,不去找適合生存的法則,你等是等不來的。適者生存,這是有生命的物體選擇的最原始的也是最科學的方法。面對二字,每個人寫出了不同的答案。
實則知足的人過得最快樂。貪字最害人,怨是怨不出快樂的。只有向著光明的人,才有希望看到署光。
抱怨和揭露醜惡陰暗有本質的區別,抱怨無非就說一下,也在人的情理之中。有時發牢騷與抱怨也是遇上無奈之事才抱怨的。它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抱怨自己與抱怨別人是不同的。
有人是真的遇上壞人而抱怨,敢怒而不敢言,而有人是本身就貪,而且貪得無懨,它還抱怨沒有把國家的錢貪完。
我每天只要回憶起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作作對比,我就不抱怨了,自己安慰自己,抱怨是沒有用的。人生就那麼幾十百把年,只要餓不著,凍不著,每天該幹什麼,去完成。就會感覺不到,忘掉那不愉快,要抱怨的事多得很,一輩子都抱怨不完。把抱怨變成奮鬥,努力,每天最先看到太陽的一定是你。
-
4 # 愚夫自問
奮鬥,奮鬥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地。不是想當然的,奮鬥就能徹底改變命運嗎?離開了"天時,與"地利人和"你奮鬥,試試。
我們誰沒有奮鬥過,我們誰沒有拚搏過。可是誰“鬥"過了自己。
上學時我們拚命過,結果是不如一個不務正業的村支書兒子,人家保送啊!
參軍時,我們更努力過,爭取過,結果敗給了官二代,富二代。
我們何時沒有努力過,何時停下過。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一天一頓飯,八百公里的路,跑十七個小時,連續不停車。我們算不算奮鬥,算不算拚搏。
車壞盤山路,手拿半軸,結果把手凍在半軸上,這算不算奮鬥。結果是輸給了罰款人員。
我們每天都在奮鬥,每時都在拚搏。結果我們還在原點。多年的積蓄比不了一個退休公務員一年的工資。
我們努力了,我們付出了,我們還在努力,但我們還在原點。難道這恕我們嗎?
-
5 # 夕陽紅155908541
這個現象很不正常。這些人不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在一種社會制度下求生存求發展,必須使自己融入社會,遵守並適應社會規則,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遵守工作單位的規章制度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努力拚博,才能逐漸改變自己的貧困命運。如果整天怨天尤人,認為社會制度不公,單位規章太嚴而不去積極工作,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公平"二字型現的是:講究一個"公"字,必須站在大眾的立場才能講好一個"公"字。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事情辦事情,那隻能是講"私"字,沒有"公字"可言。
例如就當前熱議的並老金並軌,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統一交費標準和方法,統一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對"公"而言,這是合理的。有的人卻說不合理,在崗時,貢獻大可以拿高工資,退休了,都沒有做工作,退休金應人人平等。所以,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多數說公平,也有小數人說不公平。
-
6 # 年華不是年糕sman
這個標題就有失偏頗,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程序中,不公正,不公平之事比比皆是。而且抱怨之人是所站角度不同,各自所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所以,才出現抱怨他人,抱怨社會的現象。在任何一個社會,機會,機遇並非人人都是相等的。有的努力成功了,有的努力失敗了。有的透過奮鬥家財萬貫,名利雙收。有的奮鬥不止,失敗到底。有的輕取就能獲得巨大利益,有的勞累奔波,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有的是社會體制造成,有的生活經驗及個人思路造成。所以,並非所有人只要努力奮鬥,就能成功。因此,有的人仰天長嘆,老天啊,命運對我何其不公。有的甚至針對社會,針對他人抱怨不公。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也是一種人類自然現象。所以,不必要小題大作。作為社會大家庭,還應慎重研究這種這種抱怨中,是否存在社會真正不公之現象。如真正存在大多數社會不公之現象,:就很值得研究了。如當前嚴重的兩極分化就很值得研究探討。
-
7 # V曉路人
第一,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存在,相對於一些事情來說,有背景的更容易得到滿足。
第二,抱怨是人之常情,人們生活的大部分狀態都是充滿坎坷崎嶇的,難免心情煩躁或者不好。
第三,有些事情沒辦法講理,因為有些人就是故意跟你耍流氓,你如果不利用特殊手段反抗,那隻能被欺負了。
第四,不是不努力,大部分人的努力奮鬥換來的都是失敗,只有一小部分人的奮鬥才是成功的。
所以,不要拿小眾的成功去和大眾的狀態去做對比,有的事情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五,抱怨就是不努力?這樣的邏輯不科學也不合理。
很多人一樣在努力著,在為生活奮鬥著,只是自己發洩情緒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
第六,壓抑在內心深處容易憋出內傷,時間久了會造成心理方面的不良影響,不如自己找個方式發洩出來更好一點。
不能改變社會的不公平,難道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只要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只要每天在努力奮鬥著,就是在改變,就是一種進步,就是一種成功。那麼,偶爾抱怨一下又有什麼關係呢?
-
8 # 鮮明11
這個議題挺有意思!許多參與評論者,大都是從抱怨不抱怨進行談論,卻忽視了論題的大前提——自身不去努力奮鬥進取的一些人。單從抱怨與不抱怨而言,回答應是比較簡略的,即抱怨是絕對的,而不抱怨則是相對的。這方面的議題,毛主席早在《矛盾論》中就詳細地闡述過了。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人,自身不去努力奮爭進取,而去抱怨社會未給他滿足和需求,那就是不對了!
社會的公平公允,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的主旨是基於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中,去儘可能的滿足那些能動的積極向上的創造社會有用價值的大多數人而言的。這方面,即便是到了物資極大豐富的高層階社會,也是要需要組成社會的分子——人去能動地創造奮鬥的。而對於那些不去努力創造奮鬥的人,成天價抱怨這也不公平那也不對的的人,則只能成為社會的渣滓而被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所唾棄!
正告那些自身不努力不進取的人們,要多一點自強自勵,少一些抱怨嫉恨,擺正好自身的社會位置,去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
9 # 頑皮的小老頭
抱怨不是天生的,而是有前因,好好一個人,為什麼抱怨,?只有遇不公而產生抱怨。
一個廠家,同時接收兩個大學生,一個是名校,一個是普通大學,到了單位,同做一個工種,同時上下班,而那個普通大學畢業生,自知不是名校,努力工作,事幹得多,工作負責,但到定工資時,卻因不是名校生,工資差1OOO元,你說該不該報怨?
-
10 # 桂花酒叫化雞
這個現象很正常。
這個社會存在不公平嗎?有的。
這個社會存在不願努力奮鬥的人嗎?有的。
既然這樣,這個社會存在一些不願努力奮鬥而抱怨社會不公平的人,是很正常的客觀現象。
但是,抱怨社會不公平的人不僅僅是一些不願努力奮鬥的人;不平則鳴,無論抱怨者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心,我們都應該理解傾聽。
我們還要警惕一些既得利益者們搗渾水,將群眾一些正常的合理的訴求一概斥之為:不願努力奮鬥而抱怨社會不公平。
對嗎?
-
11 # 潘江倒海
什麼叫"正常“?多少打工者起早摸黑、帶加班、吃饅頭當飩、乾的事苦活搬磚頭、挑灰沙、他們有多少富的?各行業打工的辛苦了大半輩還賣不起一套房子、難道是他們不勤奮嗎?憑賣力勤勞治富嗎?"浪子街前浪、農夫田中忙、浪子街前吃白米、農夫田中吃粗糧"、這"正常嗎?大幹世界無奇不有去問吧、"正常"二字在那裡?人世間多少事、正常、公平何在?馬雲肩不挑、手不提如此之富、難道打工們沒有他勢力奮鬥嗎?不怨天、不怨地問自己、人比人氣死人、無聊閒談幾句、可見小編提問得太幼稚
-
12 # 飛鳥留痕2O16
首先應分清抱怨與探討的區別。
對一些社會現象提出質疑,謀求明白其產生的根源,解決的途徑,這就是探討。
如果僅有批評,且完全站在個人角度,把自己僅當受害者,這實質上才叫抱怨。
存在抱怨,既不正常而又正常。
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不均衡的世界,看看,既有參天大樹,又有貼地小草,即使時令,也有春夏秋冬,也有寒暑冷暖。
人類社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使做為有思想的人類想盡快減少不均衡,這也是一種長期的,一代接一代的接力。
最關鍵的是,這一切得靠人類自己去奮鬥,去解決,每個人都責無旁貸,所以,即使那些認為自己遭受不公的人,更應該獻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去改造這個社會。
何況,對於公平制度的理解,也是受時代的制約,切勿把人與人之間由於條件的不均衡,又因這些條件的不均衡接著又會產生新的不均衡,當成是人與人的不平等。
比如,先天帶來的諸如智商,顏值等方面的不均衡,而致帶來後天的差異,這種不均衡也應抱怨社會,由社會買單麼?
再比如,同一學校,同一班級的兩位學生,高考時一位七百來分,一位一兩百分,這種不均衡勢必帶來就學,工作,生活的差異,甚至帶來完全不同的人生,試問,這種不均衡就一定是社會的不平等?
如果七百來分的與一兩百分的在就學,入職,待遇上規定不能有所區分,這是公平還是不公平?
當然,一二百分的也可以在日後長期的實踐上改變自己,但關鍵得把通向成功大門的鑰匙握在自已手裡,一味抱怨,一味寄希望於社會和他人的賜予,結果也只能是永遠抱怨。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人生是一個長期,完整的階段,當一個人抱怨社會的不公時,首先應從自身的人生審視開始,而檢討一個人的人生,又得從開始懂事的青少年階段入手,看看自己與那些你認為幸運的人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差距。
或許你會發現,一些你認為是幸運的成功人士,當初所具擁有的先天和後天的條件和資源可能還不如你呢。
-
13 # 使用者3777065549484
提問題的人我想問一下,努力的都成富人了,那十三億人都是富人嗎,多少富豪,多少平民,平民幾億平民都沒努力嗎?房子,醫療,教育,物價和平民的收入成對比嗎?努力的不還是被這些壓的透不過氣來。老農七八十歲還在打工,去藥店看一下普通藥漲了幾倍,孩子上學還得補習。不說了,,,
-
14 # 聰159928588
在外打工者,農民,是不是努力奮鬥?一生能掙多少錢,假如你無肩無靠拼死也只能養家餬口,過著不死不活的一生。
再說平等一事?
-
15 # 使用者9103932896542
憑心而論,還有現在國人的生話好嗎?你覺得不公,是你在橫著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好的時代嗎?你縱著比一比,從你記事到現在有這麼好的時代嗎?拿我們農民來說,種地不拿提留了還有糧補,歷史上有過沒有?到了六十歲還領點養老保險,歷史上有沒有?如果你當過兵,還要領一部分錢,歷史上有沒有?大病給報銷百分之十歷史上有沒有?學生至中學全免學雜費歷史上有沒有? 你老看你身邊那些老闆,橫著跟人比,你當然就急眼了。怎麼他比我強呢?我問你,他有錢你借他的了麼?你的人格及其尊嚴比他哪兒低了嗎?沒有吧?你一生沒有趕上或超過他的機遇和可能了嗎?社會沒給你這樣的平臺嗎?你報怨什麼呢?真漢子從來都怨自己,甭怨別人。當然如秦朝李斯的老鼠哲學的情況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存在的。看那個能解決什麼問題呢!關鍵是要心態放正,不懈努力,還要知足常樂。有人抱怨現在生活壓力大,多半與自已心態有關。五六十年代過來的人咱憑老天爺說話,還有比那些年餓藍眼珠子的時侯壓力大的嗎?別生在福中不知福,相信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哪個時代都有)會慢慢解決的。我們的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的。
-
16 # 和好和好
粗粗看了大家的評論,基本上都是正確的,說明大多數的胸懷很大,能包容。一、個人認為,人分三六九,不能因為我成功而否定底層或不怎麼努力的人。二、抱怨是社會的常態,你不抱怨不可以干涉他人抱怨。三、社會是多面體,還存在著不公和腐敗等等,正因為有了這些抱怨及問題的揭示,才能引起問題的解決,打個比方,這次豬價問題,誰也不去抱怨,都沉默,會立即重視嗎?所以,積極的看問題,正是由於這些人的抱怨,才有助解決社會問題,有助社會的進步,我們還應該感謝他們哩。
-
17 # 遊戲人超超
請問發問者,你怎麼知道整天抱怨社會不公平的人,是沒有努力奮鬥呢?抱怨就等於沒有努力奮鬥嗎?
其實,社會上存在抱怨,正好說明了社會存在著不公。面對抱怨,不是向抱怨者反抱怨,而是應該正視問題,解決社會的不公。
比如在農村,一家五口人,有二畝地,請問怎麼種這二畝地,能讓家庭富裕?當然,你可以放棄這二畝地到社會上闖世界。這應該算是努力奮鬥了吧?可是,你再看看那些背井離鄉闖世界的農民工,有幾個富裕了?他想種田實行機械化,騰下人手來辦企業,可是都分田到戶了,條件允許嗎?你能讓這些受各種條件限制,經過努力奮鬥仍然不能富裕的人不抱怨嗎?
你身體受涼,出現了腰疼,到醫院治療,醫生要讓你CT、透視、B超、做各種化驗。你不同意,大夫會列舉出各種引起腰疼的疾病,而這些疾病必須要透過各種檢查才能確診。結果,藥還沒開,你就花去了幾千元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你能不抱怨嗎?醫療資源私有化了,給你檢查醫院可以多掙錢,或者是透過你的花費,大夫可以多拿提成,你對面這樣的情況,自己又無力扭轉,能不抱怨嗎?
抱怨,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必然結果。抱怨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的發展和振興都是好事。問題是,能不能聽進去這些抱怨,能不能站在抱怨者的立場上看待抱怨。如果象發問者一樣,對抱怨者不但不理解,反而要反抱怨,那麼問題不但不會解決,反而會向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所以,不讓抱怨,或者反抱怨的結果是不堪設想的。
-
18 # 鼴鼠叔叔
這句話看起來符合傳統價值觀,實際上是一個為躲避社會問題而找到的一個貌似大眾認可的通俗倫理。它的邏輯就是你過得不好是因為你不夠努力,看似合乎傳統認知,實際上卻巧妙的把社會責任推卸到個人頭上的太極推手。借力打力,把你遇到的需要社會解決的問題劃一圈又成功的推到了你的頭上。關鍵詞:努力=成功,不成功=不努力。首先成功的人只佔社會人口的千分之一甚至更少,透過努力而成功的人那就更是少之又少,社會上大部分人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沒有成功的資源經營的智商,只是需要社會提供穩定的工作朝九晚五重複著簡單而沒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們所具備的學習技能生存技能生理心裡條件等等,只具備一份普通而沒有過大壓力的工作而已,他們的人生目標簡單而樸實,衣食住行和一個穩定的家庭,也是社會最穩定的人,沒有太多理想抱負,默默生活且承受一切社會增加的賦稅和資本剝削,你讓這樣的人去做你眼中的少數人,可能嗎?要給韭菜一口飯一個生存下去的機會,而不是唾棄其不夠努力,韭菜死光了你割誰去?韭菜不會努力的變成大蔥,韭菜只會努力的生長,韭菜只是普通人,割完了記得在乾旱的季節灑點水,韭菜是普通的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卻承擔了所有的社會責任,不要再說他們不努力!!!
-
19 # 和農民養老金比一比
世界公認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節儉的人,而為什麼我們致不了富呢?
你的所謂的只抱怨不努力的中國人有多少?
是大部分人嗎?
你怎麼知道抱怨的人沒有努力過?
努力了依然不能改變,不可以抱怨嗎?
-
20 # 孟掌櫃vlog
不要揣摩別人的想法與做法,這個世界:有正就有反,有加就有減,有善就有魔,有壞就有好,公平不公平。就算你身邊有這樣總抱怨的人,不努力不勤奮的人,那也是別人的選擇,跟你無關…
你只要保證你自己不抱怨,勤奮,努力,就可以了。
你的題目給人的感覺就是在抱怨…所以遭到了質疑…
回覆列表
就已工廠基層務工者來說吧!一天工作十個半鍾,為了多賺錢除了法定節假日基本不休息,基本沒有個人時間,每個月工資3600至5000之間,因為有淡旺季。特別是中年人,他們不敢休息,有家庭的擔子,除去家庭開支他們所剩無幾的錢需要多少年才可以買得起房?還得老天保佑不要出現生病變故,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著這些事,為了這微薄的收入還得面對某些粗方式管理,缺失幸福感是必然的。這麼就出現一個問題了,老實做事似乎是沒有出路的,又無法停下來花精力去冒險去研究別的事業,當然我的思維代表不了他們,也許他們是知足常樂的樂觀主義者,但還是聽到過很多這樣抱怨的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