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教元始天尊座下金童

    1.從汪曼春和明樓的感情開始說明樓當時是一句話都沒有交代分手都沒說,就出了國。汪曼春當時16歲,按照當時的教育,還沒讀兩年書呢,當時汪曼春和明樓談戀愛就是偷偷摸摸的,但是兩個人愛得挺深的。明鏡沒有處理好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反對,但是不要羞辱當時的曼春。因為是她叔父做的,和16歲的女孩沒關係,有怨抱怨有仇報仇啊。2.分手了明樓去了國外,汪曼春是個喜歡權利的女人,感情受挫就用工作來給自己找回認同。當然她肯定也是想要透過權利報復一下明鏡。那麼當時她的選擇有哪些呢?國民黨共產黨是一方,但是看得出來上海當時是孤島,國民黨和共產黨辦事都是偷偷摸摸的,所以汪不太可能碰得到。另外就是汪偽政府,電視劇剛開始也說他們是為汪主席效命,是日本人後來接管了76號。並且叔父的筆墨雖然不多,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沒什麼政治立場甚至有點親日的資本家。所以從當時上海的局勢到汪家的家庭背景上來看曼春其實都沒什麼選擇,進入汪政府做事,完全是邏輯上順其自然的發展。3.汪曼春在明樓不在的這幾年都做了什麼?汪曼春從來不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人,從偽裝者明樓回來開始以及汪曼春男朋友的事情可以看出來,汪曼春在明樓回國前已經開始為汪主席做事了,就算這個時候她要對明鏡怎麼樣,明樓和明臺都管不到。但是為什麼沒做呢?劇中梁為了打擊異己都能把之前的仇家混在抗日分子中槍斃。但是汪曼春沒這麼幹,一是她從本劇開頭到結尾死了都是一個特別講證據的人,二是她不想讓明鏡呢麼輕易的就死了。要不然也不會最後還不趕緊打死明鏡,反而拖著等主角光環來把她閃死.....4汪曼春的工作能力和戀愛腦汪曼春當時非常年輕,能夠和梁形成二春爭權,可以看得出來工作能力絕對不差,雖然明樓並不滿意她的工作報告。她也不是對明樓有過懷疑,明樓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有尾巴可以抓,但是因為戀愛腦她看見了也當沒看見了......所以說如果她不是戀愛腦,明樓絕對不可能這麼容易得搞垮她。5順便說說電視劇裡的政治立場問題明臺的政治立場剛開始是一張白紙,這可不是我說的,是明樓說的。並且這個說法是有證據支援的,先是明臺不願意去軍校,後來被綁走,綁走兩天新鮮夠了就想下山,如果這個時候王天風不是拿於曼麗的命威脅他,他也是絕對不會回來的。而且明臺看到了走私被程錦雲說了兩下就被策反去共產黨那裡了,當初接頭時候說好的絕對不會和黎叔同一條船呢........至於明樓後來說王天風是因為明臺有愛國心才選中他,這一點是靠不住腳的,因為在軍校之前的時間點,沒有任何表現和證據來支援明樓這一說法再說一個沒政治立場的人,於曼麗。於曼麗也不用我說,一直都是明臺幹啥他就幹啥,郭的建議從來沒被明臺和於曼麗採納過,明臺這個小組全滅基本是在情理之中.......還有一個就是孤狼,孤狼是被趕出明家無路可走被日本人賞識從此忠心耿耿.......這四個人的共同點就是,剛開始都沒有什麼傾向性,但是在關鍵的時間遇到了不同的人,汪曼春和孤狼遇到的是日本人,於曼麗和明臺遇到的是國民黨,所以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人是不一樣的。孤狼和汪曼春的區別是,汪曼春對於汪主席沒有感情,只不過是迷戀權利,她對權利有感情。孤狼是對日本人忠心耿耿......

  • 2 # 這是一場戰爭211

    汪曼春為什麼是鐵桿漢奸,這是個迷。

    汪曼春沒有一個親人,她只有一個叔父,叔父是個大漢奸,她肯定要跟著自己唯一的親人做事的,所以她也去做漢奸了。

    她喜歡明樓,但是她跟明樓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明樓的家教讓明樓不可能跟一個漢奸在一起,而汪曼春啥了那麼多好人,肯定明家不會接受。

    感情得不到滿足,人生昏暗的時候是日本人重用她,讓她擁有很大的權力,給了她出人頭地的機會。明樓的姐姐曾經侮辱過她,所以她肯定不會放過反擊的機會。

    她的叔叔因為為日本人效力被殺,她肯定是要為叔叔報仇的,因為叔叔是她唯一的親人,殺死他叔叔的人肯定就是她的仇人,而日本人就是她的後臺。

    汪曼春真的是可氣又可憐

  • 3 # 壹條電影

    其實要從根本原因分析,汪曼春變成漢奸,說到底和靳東扮演的明樓有關係。

    當年天真爛漫的汪曼春對明樓一見傾心,情深義重,但是艱鉅重任的明樓對汪曼春更多的是利用還是拋棄的關係,更何況汪曼春的家人還是漢奸。

    明家人對汪曼春更多的是階級厭惡與仇恨,所以明樓在得知此情況,對汪曼春的愛情就慢慢消退了,他們認為她與家人同流合汙,所以註定無果,乾脆割捨小情小愛,投入更大的事業中。

    於是,後來明樓一聲不吭地走了,被否定的汪曼春痛不欲生,明樓是她一生最愛的人,愛而不得還消失了,讓年少的汪曼春從此覺得被全世界拋棄與背叛。

    她整個世界的信仰與價值觀全部崩塌,愛人的不待見與否定自己,摧毀了她整個三觀與世界,也就無所謂愛國還是叛國了。

    她當時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在被日本人嘉獎後,她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她覺得日本人能意識到她的存在與優秀,於是信仰崩塌的汪曼春被日本人重塑了三觀,她覺得日本人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但是後來,明樓的迴歸還是讓她萬念俱灰的心瞬間點燃,只是很可惜,此時明樓接近她是為了探取訊息,也正是因為愛,汪曼春即使懷疑明樓也假裝不知。

    直到最後,她變成殺戮的魔鬼,卻始終愛著明樓,而在明樓心中,她已經死於16歲。

    也正是最愛的人傷她最深,致使她變成愛情的瘋子,殺人的劊子手,其實究其一生,何等可悲。

  • 4 # 月光侃歷史

    汪曼春成為漢奸,一方面與家庭有關,她的叔父就是一個大漢奸,所以對汪曼春的影響比較大。

    另一方面就是明家人了,汪曼春的叔父和明家有仇,而汪曼春和明樓又是戀人關係。明樓是不可能和仇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的。所以他拋下了汪曼春出國,又投身於抗日事業。

    而汪曼春面對明樓的拋棄也是很絕望,在這個時候她碰到了伯樂,特高課的南田洋子,並培養汪曼春為汪偽政府辦事,汪曼春也慢慢沉醉於權勢,彌補一下自己空虛的心靈。給她一種滿足感,覺得自己有了更大的價值。

    而後,明樓又來到了特高課工作,汪曼春對明樓的心意仍然存在,她是很愛明樓,但是又不得不懷疑明樓。另外面對明鏡拆散她和明樓又懷恨在心,所以她會想方設法的報復明鏡,報復除了明樓以外的所有明家人。這也需要為日本人賣命,有一定的權利去幹這件事。

    從人物塑造來說,汪曼春也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因為家庭的原因,不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為了自己的愛情和仇恨當了漢奸(當然她也很喜歡當漢奸)。

  • 5 # 明月應當知我心

    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吧:

    1.是年少時候和經歷和家庭方面的因素:

    當初汪曼春年少和明樓談戀愛時候遭到了明鏡的羞辱,就是因為汪曼春叔父是漢奸,之後明樓一句分手都沒說就出國了,這對當時的她可以算的上的巨大的打擊,再加上她是個有野心追求權力的人,再加上叔父方面的原因,自然就選擇了當時勢大的汪偽政府,不得不說汪曼春能力還是很強的,才幾年時間就成為汪偽政府代表人物。

    2.自身方面的原因

    汪曼春從來就不是一個習慣平凡的人,她是一個極度追求權力的人,再加上當時南田洋子對她的賞識,還有內心有一部分想要報復明家人的思想的,她就自然選擇了日偽。

  • 6 # 鯨魚電影

    提起《偽裝者》中的汪曼春,大家一定會像金星那樣說一句:好你個老姑娘,居然還有兩幅面孔。在工作中是個心狠手辣的女人,而在他的師哥面前卻是個嬌滴滴的花朵。在劇中我們知道在師哥沒有出國前,汪曼春是個天真無邪的大家閨秀。等到他的師哥回來之後她早已是為汪偽政府和日本人賣命的棋子。

    在劇中汪曼春死心塌地的為汪偽政府和日本人賣命,那為什麼她會如此的忠心耿耿,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師兄絕情的離去和師兄大姐的極力反對讓她看清了,她和她師兄的感情並不是真愛。由愛生恨的她不得不要想報復。可身為女子的她一沒權,二沒有足夠的勢力,怎麼辦,這時她不得不投靠日本人,紮根汪偽政府為他們賣命的同時得到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第二,身居當時動盪的環境中,一個女子要想出人頭地,唯有日本人可以作為她的靠山,賦予她權力的同時,給與她安全感。恰好她的直屬上司是身為女性的南田科長,作為一個女人知曉的汪曼春的過去更加了解她的處境和痛苦,加上汪曼春的家庭背景,正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最佳人員,於是你取我需的關係就此成立。

    第三,汪曼春深愛著師兄,可她又十分痛恨他的大姐,有了日本人的庇護,她可以為所欲為的去加害她的大姐。她的師兄知道她的身份不得不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同時還得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不得已選擇親近和表面呵護汪曼春,用假愛讓汪曼春卸下防備。汪曼春其實早就知道師哥的虛情假意,可她即便知道這是假的可她仍然很享受這種曖昧的感覺。所以這樣她更加相信只有日本人才能讓她這種感覺延續。

    一個始終都被別人利用的女人,汪曼春這個角色可算是表現的淋淋盡致,在愛與痛的邊緣中徘徊掙扎的感覺讓她逐漸的失去了自我,在權力、慾望、感情的渴望中讓她放棄了人格。她堅信只有汪偽政府和日本人才能讓她得到想要的一切。誰知她自欺欺人的想法導致被自己深愛的男人打死的結果。

    (海神大帝)

  • 7 # 青菜白玉湯罒

    《偽裝者》中,汪曼春漂亮的外表,加上她陰險毒辣的,不擇手段的做事風格,完美的詮釋了一個蛇蠍女人的形象。那麼汪曼春為什麼會從一箇中國人蛻變為一個替偽滿政府和日軍賣命的鐵桿漢奸呢?我認為原因並不複雜。

    第一,其家庭因素的影響。

    劇中有交代,汪曼春的叔父汪芙蕖,就是偽滿政府扶植的一個財政司副司長。而且從明鏡對待汪家的態度可以看出,汪曼春所出生的汪家可能是個世代幹著見不得人勾當一個家族。因為明鏡也明確表態,明家和汪家有祖訓,世代不得通婚。可見汪曼春後來黑化,其家庭因素功不可沒。

    第二,其教育因素的影響。

    劇情中大致提了一下,汪曼春的老師是南田洋子。南田洋子是什麼人?是日本特高課的負責人,而特高課作為日本的情報系統。其手段是讓人難以想象的,用無所不用其極形容再合適不過,而汪曼春受教於南田洋子,可想而知,其後期所受的教育也是非人的,所以她變成那個樣子,也實屬正常。

    第三,其感情因素的影響。

    汪曼春的初戀是明樓,但是他們期間肯定是不歡而散了,期間明樓出國,而汪曼春則繼續留在國內,當明樓重回上海之後,汪曼春也曾簡單的提過自己的感情經歷,說曾經又交了一個男朋友,但是自己親手殺了他。明樓的離開可能讓汪曼春對待感情的看法已經有所轉變,心理上面已經變得扭曲,所以才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而出手殺了後來的男友。

    其實劇中的汪曼春雖然可惡,但是作為那個年代的犧牲品,更多的是可憐和可悲。是有很多事由不得她選擇,但是那些並不能成為她做漢奸的理由。

  • 8 # 小林子7758

    當年,明樓拋下汪曼春獨自出國深造,汪曼春感覺被全世界拋棄了,走投無路之際遇到了她的伯樂——南田洋子,南田洋子給了她權力,金錢,人脈,讓汪曼春覺得除了明樓,除了愛情,自己還有用武之地,她要向全世界的男人證明,女人不比男人差,甚至比男人更強,南田洋子的幫助,使汪曼春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她既感激南田洋子,又離不開南田洋子的權力,因為她知道,離開了南田洋子,她又將一無所有。

    汪曼春已經與南田洋子一起迫害了許多中國人,她自知已經不能回頭,如果不依靠日本人,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她只能一直走下去。

  • 9 # 無心浪味仙

    亂世之中,汪曼春算什麼?

    叔父是漢奸,心愛的男人說走就走,她如何選擇?又該依靠誰而活?

    汪曼春只能靠自己,才能好好活著,沒有別的選擇。

    這個女人,心狠手辣,渾身上下充滿了血腥氣。殺人,對她來說好比踩死一隻螞蟻。

    說起來,這個女人簡直可惡。關鍵她還為汪偽政府和日本人工作,實實在在的漢奸呀!

    那麼,汪曼春是為什麼要為汪偽政府和日本人死心塌地的賣命呢?

    亂世之中,她生在漢奸家庭,該何去何從?

    汪曼春的叔父汪芙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汪曼春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所以對汪曼春來說,無非就兩種選擇。

    第一種就是不做漢奸,去做保衛祖國的事情。這一種呢,似乎是一件正確的選擇。

    可是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汪曼春即將要面臨的不僅是來自於家裡的壓力,還有去外面做事情的時候,別人對她的不信任。

    如此,這條路太難了。再者,那個時代,並不是汪曼春說,雖然我叔父是漢奸,但是我不是就有人相信的。

    那麼第二種就是汪曼春選擇的這一種,做漢奸。至少,這裡有人做靠山,總比出去沒人信任好。

    因此,在亂世之中,汪曼春選擇了第二種。

    既然選擇了做漢奸,那麼沒有成績,也是混不下去的。

    尤其是亂世中的女人,在汪曼春的位子上,如果只是一個花瓶,汪偽政府、日本人又如何這樣的機構,怎麼會允許她的存在呢?

    汪曼春做了選擇,就只能選擇走下去,沒有別的辦法。因為這個是她站立的根本。

    汪曼春是真愛明樓,可是明樓遠走他鄉了!

    其實,讓汪曼春選擇做出如此選擇的人,還有明樓。

    明樓是明家大少爺,曾經與汪曼春相戀。可惜,明家留有祖訓,不得與汪家結親,所以,明樓最終放棄了汪曼春。

    明樓選擇遠走他鄉,成為了高階間諜,以不同的身份潛伏在不同的組織裡。

    當明樓忙著尋找光明的時候,汪曼春也在療傷。

    一個女人,深愛著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卻選擇了與家人的妥協,離開了上海。從此,了無音訊。

    到了這個時候,汪曼春對明樓的愛,她能怎麼辦?無非都是無奈、心痛。

    當愛已成往事,汪曼春選擇讓自己強大,變得冷血無情,其實也正常。

    所謂哀莫大於心死。誠如她與明樓的對話,我能怎麼辦?你說走就走,音信全無。

    沒有了愛,那就拼命工作吧!管他呢,血腥見得多了,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所以,她的冷血也是來自於她內心的恨和痛苦。

    既然如此,她也只能如此了!否則,她能做什麼?

    家裡是漢奸的背景,最愛的人離開了上海,既然是如此,她也只能如此了。

    在很大程度上,汪曼春選擇做漢奸,也是無奈。奮起反抗?如果那麼容易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為了光明而犧牲了。

    汪曼春為什麼不選擇不問世事,做一個大小姐,至少不做壞人。

    汪芙蕖是叔父,不是父親。

    於是,汪曼春靠得住的還是自己。選擇做了汪偽政府的人,那必定是要有成績的,如果沒有,在76號如何站得住腳?

    汪曼春雖然選擇了做漢奸,但是從她並不是靠色相獲取情報,而是靠本事的。

    因為明樓吧,一邊愛著他,一邊不相信男人。唯有自己,那就賣命的幹吧。或許這樣可以充實自己的時間。

    明樓回到上海以後,探過汪曼春的底,也刻意表現出想要舊情復燃的意思。汪曼春剛開始還有些抵禦,後來就被明樓把防禦一點點揭開,相信明樓,相信明樓的愛。

    在煙花場所,碰見明臺。明臺一句我在大哥房間裡,看過你好多照片,就把汪曼春哄得一愣一愣的。

    汪曼春的臉上就露出了幸福的、嬌羞的笑。可見她是真愛明樓。

    當阿誠送去項鍊,汪曼春高興的在那裡照鏡子。殊不知,這根本不是明樓買的,而是阿誠選擇。並且明樓還說了,什麼都可以,除了戒指。明樓的心意,由此可見,他不想給她未來,但是為了任務,只能如此。

    明樓利用她,而最終也死在了明樓的槍口下。死之前,那一句,你以為我想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嗎?何嘗不是說了自己的無奈,心酸和痛!

    一段感情,從此結束。一向淡定的明樓,站在原地,久久地注視著汪曼春的屍體。

    直到大姐和明臺催促他們離開,這才離開。

    如果說他們不是生在亂世,不是各自的立場不同,或許他們能在一起吧。

    一是因為家庭,二是因為明樓,三是因為生逢亂世,此三個原因,大概是讓汪曼春做出選擇的原因吧。

    做了漢奸,那就要有漢奸的成績,否則誰信任你呢?如果日本人、汪偽政府的人不信任你的結果,想必就是死了。

    汪曼春殺了很多人,讓人恨。

    可是再看看她的生存背景和人生經歷,也覺得她真是一個可憐的女人。

    如果可以,她何嘗不想好好做明家大少奶奶?那麼結局也就不一樣了。可惜沒有如果!不知道你如何看待呢?

  • 10 # 劇空間

    汪曼春在電視劇《偽裝者》中是飾演一個反派的人物,她的心狠手辣和冷豔無情,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

    汪曼春作為汪偽政府的特工總部的情報處處的處長,這個人物演的十分真實,每當她看到自己師哥的時候整個人都變得溫柔了起來。可惜的是在亂世之中她的愛情終究等不到好的結局。

    以前汪曼春是一個很愛國的人,但是之後她卻變了,變成了日本的殺人工具,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

    其實那個女人不想做個闊太太,有個疼愛她的男人,衣食無憂,誰想去殺人放火,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自己愛的人沒法和自己在一起,為了生存,那就奮起反抗吧。

    愛情總是讓人那麼瘋狂

    上海明家是經商世家,在上海灘有頭有臉,世人盡給三分面,而且明家祖訓,不得與汪家結親,汪曼春與明家大少明樓是一對情侶,花前月下,談情說愛,但是被明家大姐明鏡拆算,明樓選擇遠走他鄉,成為了高階間諜,以不同的身份潛伏在不同的組織裡。所以一直汪曼春對明樓大姐充滿恨意,想洗刷當年的侮辱,甚至想明鏡於死地。

    明樓走後,情場失意的汪曼春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此時的她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過著平平淡淡,行屍走肉的日子,一種是依靠自己的叔父汪芙蕖成為人上人(汪芙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對於一個情場失意的女人來講,有這中資源成就自己的事業是非常容易的。

    叔父汪芙蕖關係,汪曼春順理成章成了漢奸,汪曼春作為汪偽政府的特工總部的情報處處的處長,也就是讓很多人聞風喪膽的76號,在此期間,汪曼春大肆殺害愛國人士,甚至是亂殺無辜,以殺人來撫慰心靈的創傷,心理極度扭曲,她不像梁仲春等76號其他的特務頭子給自己留條後路,因為她是女人,沒有後顧之憂,怎麼都是死,死心塌地當漢奸對她來說也沒有什麼,而且是日本人也很是重視她。

    要記住一句話:女人狠起來比男人要狠。

  • 11 # 謝金澎

    人生在世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汪曼春生於亂世之中,全家都是鐵桿的漢奸,自己又從小接受日本的間諜訓練,在她心目中,日本已經是她的希望和依靠,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別的選擇。換一句話說,她已經徹頭徹尾的被日本軍國主義制式化了。

    日本侵佔東北後,一直在東北實行奴化教育,像汪曼春這種世代都是漢奸的女子,不但接受了奴化教育,而且專門進行了針對性的特務訓練。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的教育就是她是日本的子民,所以在潛意識裡,她早已忘了甚至不屑於自己的血統,而是主動往日本軍國主義身上靠,儼然以做日本奴隸自豪。

    事實上,汪曼春雖然對日本忠心耿耿,但是日軍內部始終還是有三六九等,她始終是不被信任的那一部分。人有兩種極端,一種就是始終能夠認清自己的族群,很難被同化,堅持抗爭。無論是以隱秘的方式還是公開的方式,就是不會真正的屈服;第二種是越是不被認同,越是要去獲得認同,哪怕不惜一切,就是要用熱臉去貼冷屁股。

    很顯然的,汪曼春正好就是最後一種。從心理因素來講,汪曼春這是典型的暈輪效應,一方面汪曼春越是不被信任,她越是要出賣同胞來獲取日本人的信任,表明自己的忠心;二一方面她的人生、情感遭受了太多挫折,加上特務訓練,個性變得特別敏感、偏激,甚至缺乏理智。

    其實像汪曼春這樣的人,現實中也是蠻多的,比如一些人,被一些簡單理論侵蝕後,就不會去甄別真假、驗證事實,甚至根本不去進行邏輯思考,便一條道走到黑。雙目不見、兩耳不聽、顛倒黑白,美國發動的顏色革命的擁躉們就是這類人,在事關祖國福禍的大是大非上擰不清,跑去去給居心叵測的外國勢力搖旗吶喊、帶路。

    當年的國家積貧積弱,人心不齊,尚且能夠戰勝一切覬覦我們的敵人,如今國強民富,萬眾一心,汪曼春式的人無論多麼賣力的搖尾巴,也終究會是一個笑話。

  • 12 # 小禹在結構設計的路上

    《偽裝者》中汪曼春之所以死心塌地效忠於日本政府,一是因為她最親的叔父是日本人的走狗,這是家庭因素,二是劇中所說,明樓離她而去,是日本人給了她存在感,一個女人狠起來連名族大義都不顧,這兩個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開頭交代了汪曼春之前是一個很乖的女孩,後來明樓拋棄她,她就開始自暴自棄,為日本人所用。

    這就是汪曼春死心塌地給日本人幹活的原因。

  • 13 # 小小小魯班

    其實要從根本原因分析,汪曼春變成漢奸,說到底和靳東扮演的明樓有關係。

    當年天真爛漫的汪曼春對明樓一見傾心,情深義重,但是艱鉅重任的明樓對汪曼春更多的是利用還是拋棄的關係,更何況汪曼春的家人還是漢奸。

    明家人對汪曼春更多的是階級厭惡與仇恨,所以明樓在得知此情況,對汪曼春的愛情就慢慢消退了,他們認為她與家人同流合汙,所以註定無果,乾脆割捨小情小愛,投入更大的事業中。

    於是,後來明樓一聲不吭地走了,被否定的汪曼春痛不欲生,明樓是她一生最愛的人,愛而不得還消失了,讓年少的汪曼春從此覺得被全世界拋棄與背叛。

    她整個世界的信仰與價值觀全部崩塌,愛人的不待見與否定自己,摧毀了她整個三觀與世界,也就無所謂愛國還是叛國了。

    她當時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在被日本人嘉獎後,她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她覺得日本人能意識到她的存在與優秀,於是信仰崩塌的汪曼春被日本人重塑了三觀,她覺得日本人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但是後來,明樓的迴歸還是讓她萬念俱灰的心瞬間點燃,只是很可惜,此時明樓接近她是為了探取訊息,也正是因為愛,汪曼春即使懷疑明樓也假裝不知。

    直到最後,她變成殺戮的魔鬼,卻始終愛著明樓,而在明樓心中,她已經死於16歲。

    也正是最愛的人傷她最深,致使她變成愛情的瘋子,殺人的劊子手,其實究其一生,何等可悲。

  • 14 # 隨心所魚劇場

    其實要從根本原因分析,汪曼春變成漢奸,說到底和靳東扮演的明樓有關係。

    在《偽裝者》中,汪曼春剛開始天真爛漫,愛慕著明樓,對他也算是情深意重,但是艱鉅重任的明樓對汪曼春更多的是利用還是拋棄的關係,更何況汪曼春的家人還是漢奸。

    明家人對汪曼春更多的是階級厭惡與仇恨,所以明樓在得知此情況,對汪曼春的愛情就慢慢消退了,他們認為她與家人同流合汙,所以註定無果,乾脆割捨小情小愛,投入更大的事業中。

    從汪曼春和明樓的感情開始說明樓當時是一句話都沒有交代分手都沒說,就出了國。汪曼春當時16歲,按照當時的教育,還沒讀兩年書呢,當時汪曼春和明樓談戀愛就是偷偷摸摸的,但是兩個人愛得挺深的。明鏡沒有處理好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反對,但是不要羞辱當時的曼春。因為是她叔父做的,和16歲的女孩沒關係,有怨抱怨有仇報仇啊。

    而汪曼春面對明樓的拋棄也是很絕望,在這個時候她碰到了伯樂,特高課的南田洋子,並培養汪曼春為汪偽政府辦事,汪曼春也慢慢沉醉於權勢,彌補一下自己空虛的心靈。給她一種滿足感,覺得自己有了更大的價值。

  • 15 # 雅莉影視

    我認為她為日本人賣命的原因是她在愛情中失去了自我,這個原因對她之後的變化影響很大。汪曼春雖然陰冷、殘忍、心狠手辣,但是一旦碰上了愛情,便看不清真情還是假意,因為她在局中,也容易迷失了自己,深陷愛情中不能自拔!

    首先汪曼春很喜歡明樓,對他情深義重,但是明樓身上有很多重任,大多數情況下是利用汪曼春,而且汪曼春的家人漢奸。再加上明家人對汪曼春的厭惡,明樓也逐漸對汪曼春的愛情慢慢消退,覺得沒有結果,乾脆放棄,投入更大的事業中去。由於明樓的突然離去,汪曼春感到痛不欲生,因為明樓是她最愛的人,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讓汪曼春從此對這個世界都抱有怨恨。

    其次在這個社會動盪的環境中,她已經覺得自己毫無價值,但是在被日本人嘉獎後,她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她覺得日本人能看到她的優秀,只有日本人能夠成為她的靠山,並給予與她安全感。所以她的價值觀已經崩塌,被日本人重塑了三觀,她認為日本人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一個從頭到尾都被別人利用的女人,汪曼春這個角色可算是表現的淋淋盡致。她在失去愛情的同時也失去了自我,也放棄了人格。她堅信只有死心塌地為汪偽政府和日本人賣命才能讓她得到想要的一切。

  • 16 # liushang215

    偽裝者中,汪曼春是一個心狠手辣卻也非常美豔的一個日本特工,她十分聰明,並且十分狠毒,只要抓到共產黨在她手裡就沒有撬不開的嘴,很多人十分討厭她,覺得她太過惡毒了些,但是她也是有深情的,她對明樓就是她唯一的溫柔深情之處。

    在她和明樓都在上大學的時候,她和明樓相戀了,她十分喜歡明樓,並且心中也並沒有很多心思,只是單純的喜歡著明樓,想象著自己有一天可以和明樓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她這樣的日子,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他們畢業之後很快明樓就想要娶她為妻,但是明家和汪家上輩子就有恩怨。

    所以明鏡從來不答應他和汪曼春的這門婚事。而且在明家素來都有長姐如母的感情,明鏡說的話明樓自然不敢不遵從,於是也就這樣跟汪曼春斷了感情,不再想娶她為妻。又這樣過了很多年,汪曼春來到日本特工總部76號工作很快明樓也作為潛伏者來到日本汪偽政府裡擔任財務處處長。

    這次他們的再次相遇,汪曼春雖然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女孩了,她心中有了很多的計謀,但是她還是對明樓還有一絲絲的感情,但明樓對她早就沒有當初那麼炙熱的感情了,他此次回來便是為了長期的潛伏下去,為組織前期的工作作出自己在這兒的幫助,於是他只是想接近汪曼春獲取她手中的情報而打進敵人內部,取得前線的勝利。

    當然最後汪曼春也還是選擇相信了明樓就這樣,明龍也一步一步利用他的信任,他的感情除掉了76號的人,除掉了汪曼春的叔父,甚至最後把汪曼春都給殺了。其實雖然王滿春逮捕擊殺共產黨罪不可赦,但是她對明樓可以說是一直用情至深,雖然後來他心中也會有很多的疑惑和疑慮,但她依然選擇相信了明樓。

    要不然也不可能至死都不知道明樓,其實是在利用自己。或許汪曼春也是很多女人的寫照吧,即使有一天自己會變得心狠手辣,會變得有心機有計謀,但是面對自己最初喜歡的那個人時,所有的防線都會崩塌,所有的計謀也都不會成功,自己的心還是會留給他。

  • 17 # 劇敢想

    按理說汪曼春是個中國人效忠汪偽政府,說明她“信仰”和別人不一樣但說的過去,可是她死心塌地的為日本人辦事。這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樣這也是困惑很多觀眾的問題。

    汪曼春的家庭教育扭曲

    在這個亂世中汪曼春很不幸出生在一個漢奸的家庭,雖然在劇沒有提到汪曼春的親生父母,但他的叔父汪芙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但也可以理解畢竟在這亂世當中想要活下去並且在上海灘站穩腳跟就要使用一些非常方法,畢竟是個非常時期。而汪曼春在漢奸家中被漢奸行為所薰陶,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所以說汪曼春變成日本人的傀儡大部分原因在於家庭的教育。

    其實擺在汪曼春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大敵當前拿起槍支奮勇抗敵,第二條為求一時的榮華富貴,走上為漢奸的道路。汪曼春選擇第二條路我個人覺得是被迫的,因為她從小就沒了父母唯一的長輩也只有汪芙蕖,進入汪偽政府也是在為叔父的仕途掃清障礙,當然這也是為了報答汪芙蕖的養育之恩。

    汪曼春成為日本人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原因在明樓

    原本明樓是汪芙蕖的學生,當然也是汪曼春心心念唸的人。明樓突然之間不辭而別,汪曼春也因此陷入了迷茫。本來汪曼春就足夠可憐了,現如今心愛的男說走就走,在傷心之餘汪曼春選擇讓自己被強大,變的冷血無情。而能讓她施展抱負的只有汪偽政府,所以她選擇了成為傀儡。

    汪曼春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辦事也是為了保護明樓,而明樓的眾多身份汪曼春也只知其一,以為明樓是是汪偽政府的人。

    摯親之人被殺

    汪曼春唯一的親人汪芙蕖在家被殺,因此她對軍統和共產黨產生了敵意。而汪曼春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辦事也是為了能借助日本人的勢力找出殺“叔父”的兇手,並藉助他們之手為自己的親人報仇。

  • 18 # 孤城tomorrow

    在明樓按照其姐姐的要求,離開汪曼春去歐洲之後,汪曼春一度萬念俱灰

    是日本人重用了她,給了她出人頭地的機會,讓她品嚐到權力的滋味,就此她死心塌地地為日本人辦事,成了鐵桿漢奸

  • 19 # 木子精彩影片

    其實要從根本原因分析,汪曼春變成漢奸,說到底和靳東扮演的明樓有關係。

    當年天真爛漫的汪曼春對明樓一見傾心,情深義重,但是艱鉅重任的明樓對汪曼春更多的是利用還是拋棄的關係,更何況汪曼春的家人還是漢奸。

    明家人對汪曼春更多的是階級厭惡與仇恨,所以明樓在得知此情況,對汪曼春的愛情就慢慢消退了,他們認為她與家人同流合汙,所以註定無果,乾脆割捨小情小愛,投入更大的事業中。

    於是,後來明樓一聲不吭地走了,被否定的汪曼春痛不欲生,明樓是她一生最愛的人,愛而不得還消失了,讓年少的汪曼春從此覺得被全世界拋棄與背叛。

    而汪曼春面對明樓的拋棄也是很絕望,在這個時候她碰到了伯樂,特高課的南田洋子,並培養汪曼春為汪偽政府辦事,汪曼春也慢慢沉醉於權勢,彌補一下自己空虛的心靈。給她一種滿足感,覺得自己有了更大的價值。

    感情得不到滿足,人生昏暗的時候是日本人重用她,讓她擁有很大的權力,給了她出人頭地的機會。明樓的姐姐曾經侮辱過她,所以她肯定不會放過反擊的機會。

    她的叔叔因為為日本人效力被殺,她肯定是要為叔叔報仇的,因為叔叔是她唯一的親人,殺死他叔叔的人肯定就是她的仇人,而日本人就是她的後臺。

    身居當時動盪的環境中,一個女子要想出人頭地,唯有日本人可以作為她的靠山,賦予她權力的同時,給與她安全感。恰好她的直屬上司是身為女性的南田科長,作為一個女人知曉的汪曼春的過去更加了解她的處境和痛苦,加上汪曼春的家庭背景,正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最佳人員,於是你取我需的關係就此成立。

  • 20 # 木月風半

    《偽裝者》王鷗成扮演的汪曼春一角獲得廣泛好評。成功演繹一個表美豔動人,內心殘忍的女漢奸角色。整部電視劇看完大家對這個角色痛恨之餘,對於她成為漢奸有幾分不解,為何會如此死心塌地效力於汪偽政府和日本人?

    這個問題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 家庭環境影響

    整部電視劇只是在部分對話或者片段中回顧了汪曼春和明樓過去。那麼這裡必須展開電視劇情節以外的分析推導。

    汪家從小教育對於汪曼春影響巨大,而她的叔父-汪芙蕖(汪家主事人)典型漢奸,效力於日本扶持的汪偽政府。

    日本人在發動侵略戰爭同時也加強文化侵略,妄圖顛倒黑白,美化自身罪惡形象。這裡不難想出自然身為漢奸汪芙蕖平日又是如何教育汪曼春。自然她其心中不再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觀念。在星爺《九品芝麻官》電影中有一段對話可以用來揭露日本侵略者險惡用心:

    在接下來講解前,我們先必須瞭解一個心理學概念:人的任何動機都是由於自身需求產生,而人的需求一般分為以下五類(請見圖1):

    2.自身性格驅使

    正如“性格決定成敗”。兒時天真浪漫的汪大小姐變成後來為日本人效力的心狠手辣女漢奸同樣離不開自身性格驅使。

    在明樓回上海後第一次去汪家參加酒會上與汪芙蕖有一段對話“曼春是我們汪家一匹小野貓,從小到大,也只有明大少爺能拉得住韁繩。”不難看出汪曼春從小性格好強、驕傲。

    在曼春一生只有兩個男人能走近她心裡,一個是她的叔父,另一個就是師哥明樓。在明父悲汪芙蕖間接迫害致死後以及大姐明靜反對下,明樓一走了之遠赴歐洲。回來上海見過性情大變的汪曼春後,明樓說了一句:“我終於如釋重負”,可以看出當年離去明樓是心懷愧疚。

    驕傲的大小姐如何能夠承受如此感情上打擊,此刻愛情上的空缺,讓曼春慢慢內心越來越孤獨。猶如離群索居,孤雁哀鴻一般。

    同時一度開始偏執地憎恨明靜。由於明家愛國愛民立場態度有別於汪家,汪曼春對明靜憎恨也慢慢演變成為向汪偽政府靠攏。

    達爾文這樣說過“人是社會動物,不喜歡孤獨生活,喜歡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群體之中。”

    這時候南田洋子出現,給予汪曼春地位和權力。瞬間填補汪曼春社交和自尊需求的空缺,此時汪家大小家姐在這種誘惑中一度錯誤把日本侵略者當成自己再造恩師(在社交需求滿足同時,自我實現需求的空缺也開始被慢慢填補),就這樣開始在這條錯誤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變得越來越心狠手辣。

    補充:從劇中三個場景可以看出汪曼春心狠手辣(見下圖)。

    ①.明樓回來後與其第一次見面談論其近況。當問及汪曼春最近男朋友情況時,汪曼春回答“那倒不是,我殺了他。”

    ②.逼供明臺時,絲毫不戀舊情,嚴刑拷打。

    3.利益相互驅使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汪曼春效力於汪偽政府和日本人自然也有其自身利益需求。劇中兩個關鍵情節可以佐證:

    ①.大漢奸汪芙蕖被明臺刺殺後,汪曼春為了報仇必須藉助日本人力量,這無形中加強她效忠日本人決心。

    ②.汪曼春抓住明臺後,向日本建議嚴刑逼供挖出背後軍統組織。此舉動一是出於對汪偽政府和日本人效忠。二是為了打壓明樓,進一步控制明家。

    那麼如何理解這兩個動機?

    1.向汪偽政府和日本人效忠是出於害怕自己日後落得和其漢奸叔父一樣下場。在嚴刑逼供明臺時,明臺說“你是在和四萬萬中國人作對,你是在和你們汪家的列祖列宗作對。”這一刻的汪曼春彷彿被電擊了一般,內心深處最害怕最柔軟的地方就這樣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2.逼迫明樓是出於汪曼春渴望得到這份畸形的愛情。長期以她對明樓的愛情是被動的,主動權一直在她師哥手中,對於驕傲的汪家大小姐來說這是不允許的,她需要是征服她的師哥,從心靈和地位上佔據主動。

    這一切驅使她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死在明樓的槍下,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年三十才放假,這種安排人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