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波53742527

    基金定投,一般指的是長期的投資,15年以上。為了孩子教育金和養老金為目標。在選擇基金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做好基金組合,3-5只,用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型基金組合,互補最好。基金定投,投得就是國運,我們看好中國經濟,長期來看指數一定是越來越高,雖然現在是3300點,未來15年以後可能是5500點,10000點。如何甄選好的基金,如何止盈止損,都需要每一個投資者來學習,避免把學費交給市場。我是在智富社群學習的,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跑贏大盤!

  • 2 # 蝸牛為瘋狂而生

    個人認為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最合適定投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基金定投,就是為了長期均攤成本。基金的波動範圍變大對投資者是有利的。

    假如我們每月定投一款基金500元,這個月漲了就少購買些購買200元。下月跌了,真好我可以購買700元,這樣基金的平均成本很容易給攤薄。

    隨著時間的推移,穿越牛熊市,依然能保持一定的收益。

    我個人喜歡抱著這種心態買基金:看到基金漲了,真高興,我賺錢了,這個月就少買點吧。

    看到基金跌了,真好,我又可以買了,堅持越跌越跌。所以基金定投長期穩定的資金是非常重要的!

  • 3 # 加盟評論

    謝邀,我是變革家陳俊。簡單說一下基金,所謂基金就是將各個投資人手裡的閒錢結合起來成為一大筆基金,然後交給基金管理人,再由專業的人員以專業的方式打理這筆資金,那麼對這筆資金的操作過後帶來的盈利就給投資人分紅,帶來虧損由投資人共同承擔。所以基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資的風險。不過雖然說了基金的風險性不算高,可不代表基金就一點風險也沒有。而基金定投屬於基金的一種所以上邊簡單說了下基金,那麼基金定投的意思就是如果辦理了基金定投之後您就可以不用管了,代銷機構就會在固定的時間扣除您銀行卡里固定的基金用作購買基金,所以基金定投也有個名字叫“懶人理財”。那麼就瞭解一下哪種基金適合定投。1、因為定投是非常適合長期投資的人,所以要選擇定投就可以選擇一些長期回報高的基金,如果是那種就增值一下而其他時候效益不怎麼好的基金就不用考慮了,因為選擇那種基金用來定投,不僅不會給我們帶來收益,還很有可能帶來虧損。2、波動性大的基金,如果基金波動性大那麼就能在地位是多買而高位的時候少買。只能說是自己麻煩一點,多跑幾趟代銷機構,這樣能夠買到不少好貨,那麼在準備回收資金的時候就能夠增加點受益。3、質量高的基金,既然選擇定投,那麼選擇穩定的基金肯定就是比較理智的,所以對於這隻基金後面有一個比較穩重的管理的團隊的話,定投也是可以考慮的。以上就是我自己覺得能夠作為定投的一些基金,不過即使是適合的也有一定的風險,所以買基金的時候能夠認真考察一段時間是最好的了。

  • 4 # 似水年華176955802

    其實基金定投就是個偽命題,假設基金複合年收益率為10%,那麼每年投一萬,30年後市值是多少?這個可以用永續年金來解決,代入永續年金公式,永續年金=每年定投數目/年複合增長率,只要在第一年一次性投入10w,那麼收益率約等於每年定投一萬直到永遠,兩者相差至多2%。

    因此,對於基金來說,客戶每年定投是有利的,因為每年都有一筆收入,而對於客戶來說,相對於基金的固定收益率,只需要第一年一次投入永續年金,就可以獲得以後每年定投相同的收益率,只是基金公司不會告訴客戶這麼做。

  • 5 # 基金豆

    這個問題太經典,豆妹忍不住來答一波。

    三個原則

    1、質量優秀,長期回報高

    定投是一個週期比較長的過程,豆妹一直建議大家最少定投3年以上,所以我們要選擇長期回報率高的基金,曇花一現型的基就不考慮了。

    2、波動大

    相比於一次性投資,定投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攤薄成本,波動性大,就意味著你在低位多買,高位少買,撿到更多便宜貨。

    3、質量穩定

    既然要長期投資,當然選擇基金管理團隊穩定的基金了,頻繁更換基金經理常常會導致基金業績下降。

    知道了基本原則,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最適合定投就很清楚了~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波動小,定投攤薄成本效果幾乎沒有,跟一次性投資沒什麼區別,而且收益率與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基金差距很大,所以這兩類基金不適合定投。

    最適合定投的基金就是偏股型基金,這裡按照管理方式分為兩類,偏股主動型基金和指數基金(被動型基金)。

    首選偏股主動型基金

    其實這兩類基金都比較適合定投,但是豆妹一直建議,首選偏股主動型基金,次選指數基金。為啥呢?聽豆妹一一道來。

    很多小夥伴定投指數基金,大概都是受到股神巴菲特極力推崇定投指數的原因,股神當然沒錯,因為美國市場是一個成熟度很高的市場,多數人並不能從中獲得超額收益,這也是華爾街的投資理念——絕大多數基金經理都不能戰勝市場,要以指數基金為核心。

    但是在A股市場呢?來看一個有意思的資料,上圖~

    在2005-2012年這8年間,美國的主動股票型基金戰勝標普500指數的比率變動很小,基本上是跑不贏指數的。

    而在中國,情況大不同,除了2007年、2009年兩個超級牛市年外,主動股票型基金大部分時間都比指數技高一籌。

    那定投呢?我們來看下定投收益的對比,選取兩個代表。

    上證指數:反映指數基金收益平均水平

    偏股混合基金指數:反映主動型基金收益平均水平

    以2010年~2016年初的資料為區間,每個月月初定投,走勢是醬紫的:

    最終上證指數平均收益率為16.77%,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4.92%,6年相差18%,差距很明顯。從平均收益來看,定投主動型基金明顯優於指數基金。

    如果你很會選基金,選到一箇中上游水平的基金,收益率會更高。我們選一箇中上游水平的的基金嘉實研究精選,看看收益率。

    最終定投收益率為70.93%,明顯高於上證指數和中證500指數。

    所以豆妹一直建議大家定投偏股主動型基金,次選指數基金。

    小補充

    如果小夥伴要定投指數基金,那麼推薦定投跟蹤中證500指數的基金,長期成長性較好,定投的話中證500指數完全跑贏滬深300指數哦。當然,中證500與滬深300投資互為補充,可以搭配一起定投。

  • 6 # 紙馬無韁

    基金定投看起來是傻瓜投資,實際上還是有一套技巧。筆者前後定投過二次,每次時間在2—3年左右,最後都實現了30%以上的收益。有些心得,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

    基金分為指數型、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等種類,指數型顯然就是緊跟大盤指數,大盤漲的高,它們就是所有基金裡竄的最高的;債券型、貨幣型基金顧名思義,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小,收益也小。個人比較喜歡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乍一看股票型基金跟著股票走,大市不好,基金也受到牽連,但其實裡面有個“道道”,就是說盡管大市不好,但還是能找到逆市的股票,這就要看基金管理者的水平。前十年風行一時的王亞偉和他的華夏基金,就是好的範例。

    選擇好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大方向後,要結合歷年成績,選出最為可靠的一二隻基金。這個選擇有難度,有的基金去年表現不錯,今年蔫了,這就要求購買者結合過去六七年、甚至更早的業績,看它們的穩健性,最終敲定。基金是“慢牛”,時間越長越能大浪淘沙,發現真金。

    最後,購買的基數和時間,要個性化把握。很多人投資基金,無非是每月固定時間扣款,固定額度,其實這樣的做法太被動。我的操作方式是:牢記股票市場的“U”字形軌跡,即笑臉模式。比方說,我們把中軸分割線(熊市和牛市的黃金分割)劃在鼻子下方,在這個基礎上再下一點為2900點。2900點是我們的心理價位。大盤指數在這個位置以上時,我們每期固定投入300元(最低額度);指數在這個位置以下運作時,可適當加碼,如400、500,記住一點一點少量加碼。同時,要結合該基金的歷史淨值情況(大盤深跌不代表該基金也一樣跌,因為選中了好的股票)。這樣,就可以攤低成本,在低成本處掌握更多的籌碼。

    每個月購買的時間也很講究,時間可以自己設定。比如說,以往都設在每月的5日,但自己研究發現,5日時並非這個月最佳買點,因為5日時指數比較高,這個月會進行調整。於是手動修改到10日,以此類推,直到不能再修改為止。特別是大盤大跌的那天,是很好的買點。最後就是購買的時間節點,每日收盤前(下午3:00 前)購買就可以了,因為你可以掌控當天基金的淨值,是否跌的比較深,值得購買。這樣堅持個性化操作,直到大盤牛市或階段性牛市時再賣出,收益肯定可觀。

  • 7 # 自由渡口

    嚴格上的指數基金做定投,其優勢明顯。比如說,其不會無休止的下跌,跌到一定程度就會漲,上漲的時候就是成倍數獲利的時候。其他基金下跌之後,會不會反彈就不清楚了。

  • 8 # 珠海觀天下

    選基金定投可以從如下方面考慮

    1、建議定投指數基金或股票基金,不要定投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

    2、挑選名牌大公司的三年以上業績穩定的老基金。老十家基金公司有保障

    3、進行基金星級評比,透過專業的評級機構網站可以看到。

    4、瞭解基金以往的表現,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金的盈利能力。

    5、定投最好不要低於一個市場週期,即不低於一個牛熊市的完整過程。最好是從熊市到牛市,不要從牛市到熊市。 其實,定投最好就是連續定投十年以上,每月堅持,不中斷,最好是終身定投。

    6、謹防披著羊皮的狼:有基金的人,都不希望它象綿羊一樣溫溫吞吞的,所以特偏愛淨值增長率明顯高於同類的基金。但通常的規律是:這種基金中的80%會在未來的3-5年後,業績開始大幅下滑。因為它要優於其它基金,只能依靠大量,增持高風險的股票。腳下不實,自然最易摔交。

    7、少選重複基金:透過買基金可以買到多種股票,品種多好處就多。東邊不亮西邊亮嘛!如果每支基金的投資範圍雷同,那就會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風險太過集中,實不可取。

    8、不要太散,最好選一隻到兩隻好的基金一直投下去,不要換來換去,也不要太分散。

    9、長期定投,建議選擇:紅利再投資+後端收費。複利投資也重要,也就是分紅再投資。買的年數長了就知道效果。如下圖有人指標測算的結果

  • 9 # 小麥理財

    隨著投資理財觀念的不斷深化,大眾理財知識的不斷普及,基金成為了一種常見的投資手段,透過定投的方式購買基金成為了常規操作,那麼在挑選定投基金時有什麼技巧嗯?

    一、 優選寬基

    雖然都是基金,但根據投資標的範圍的不同,基金可以分成寬基和窄基。

    行業股指就是最典型的窄基,漲跌取決於行業的表現。行業題材的指數基金,由於只投資單一行業,而行業內的股票相關性太強,面對風險時對沖能力弱,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波動。

    而基金定投的理念是在分散風險的情況下取得市場平均收益率,所以行業指數並不是一個適合定投的指數。

    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是寬基呢?行業覆蓋面廣,能夠降低相關性,在面對風險時不至於一起暴跌,而是能夠很好的對沖,收益互補,取得長期的穩定收益率,這就是寬基。

    寬基的成分股範圍廣、流動性強,通常沒有明確的行業特徵。最典型的就是:滬深300,中證100,中證500,中證800等。

    二、 歷史業績比較

    基金產品好與不好用成績說話最有效。

    一款優質的基金其收益率表現必然優於同類基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款基金在短期內收益率表現出色並不代表能夠長期出色,因此選基金還得選長期靠譜的。

    那麼什麼樣的長期受益才能算得上優秀?這裡推薦"4433"法則。

    第一個"4":近一年,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二個"4":近兩年、三年基金業績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三個"3":近六個月,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第四個"3":近三個月,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可以借鑑回撤率,回撤率指的是基金在一段時間內從最高點到當前點的下跌比例,如果各個時間段的回撤率高於同類平均,就需要謹慎考慮。 選對了寬基,又考慮了收益率,那麼挑中一款好基金的機率就高。動手試一試吧,開啟你的理財生涯。

  • 10 # 正好的理財筆記

    對普通投資人而言,基金定投是更為穩妥的投資方式,它能夠避免我們擇時失誤遭受損失。

    基金定投透過資金分批入場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平抑投資風險,市場上漲時收穫基金漲幅,基金下跌時降低投資成本,投資者能夠從“微笑曲線”中獲益。

    01 定投指數型基金------最穩妥的定投方式第一,長期來看,定投指數型基金的收益至少能夠戰勝超過50%的主動性基金

    網路上,有人對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做過測算,指數型基金的基礎收益如下:

    定投時間持續5年時(2013年--2017年),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33%左右,在900支基金中排名300名左右,跑贏了市面上65%的基金。

    定投時間持續3年時(2015年--2017年),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5%左右,在1338支基金中排名362名左右,跑贏了市面上73%的基金。注:定投時間調整,可定投基金數量增多。

    定投時間持續1年時(2017年),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9%左右,在2358支基金中排名292名左右,跑贏了市面上88%的基金。

    不難看出,簡單的選擇一隻大盤指數基金進行定投,投資回報能夠輕易的跑贏超過50%的主動型基金。

    第二,指數型基金為何“最穩妥”?

    ①人為影響因素較小。指數型基金主要跟蹤大盤指數,不需要依賴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基金經理精選個股,如果踩準了節奏固然能夠獲得不菲的收益,但是一旦踩錯了節奏,基金收益會大幅度受損。

    並且,A股市場呈現明顯的板塊輪動,基金經理要長期穩定的“押對板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主動型基金向平均收益回落,是大機率事件。相對而言,指數的漲跌幅度就更小,基金被動跟蹤指數成分股,不存在人為誤判的可能。

    ②指數的漲跌幅度小於個股。從波動情況來看,指數的波動情況一定是小於個股的,股票市場上,個股受到市場情緒、企業經營狀況影響,連續多日跌停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市場千股跌停,甚至指數跌停的“災難”情況,卻非常少見。

    因此,定投指數型基金比定投主動型基金穩妥,基金收益的起伏波動更小,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資人。

    ③投資省時省力。定投指數型基金的最大優勢在於節省精力,個股的行情是潮漲張落的,帶動著主動型基金的收益起伏也很大。如果要保證主動型基金定投收益,那麼我們必須關注基金的業績表現,一旦發現基金經營出現狀況,必須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定投指數型基金則相對簡單,指數中的成分股本來就是動態變化的,糟糕的個股會被指數拋棄,定投指數型基金可以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日常投資中,我們不需要過多關注基金的業績表現。

    綜上,對於投資新人,以及沒有太多時間投資的職場人士而言,定投指數型基金的收益比較穩健,收益處於基金的中上水平,這樣選擇,能夠省時省力的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02 定投主動型基金-------賺得更多 or 虧損更慘第一,主動性基金定投的特性。

    在歐美市場,因為市場環境比較成熟,各方面論文一再證明,長時間看,指數型基金的收益是能夠打敗主動型基金的,但是在A股市場,優質主動型基金收益一騎絕塵的例子並不少。

    有的投資人或許不甘心“平淡”,獲取平均收益有什麼意思?他們更願意憑藉自己的努力,找出優質的主動型基金,透過定投謀求更高收益。

    這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我們要明白,收益和風險是一體兩面的,更高收益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投資主動型基金或許能獲得超高收益,但是投資失誤,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同步增加。

    這就給我們提出了難題,想要獲得更高收益,必須花功夫選擇出優質的主動型基金。

    第二,如何選擇優質的主動型基金?

    ①看歷史業績。基金定投持續的時間通常比較長,因此我們在篩選基金時,不僅要看短期業績,更要看長期業績。

    基金的短期業績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或許是基金經理短期踩準節奏,業績一飛沖天,或許是市場行情不錯,風口帶動起飛的豬;長期收益則不同,在較長的週期中,能夠戰勝大盤,在同類基金中名列前茅,能夠說明基金的實力。

    ②看風險控制。對於投資人來說,優質基金是那些收益很高,並且收益起伏波動很小的基金,沒人願意買入一隻基金,收益狀況像是坐過山車。

    因此,篩選優質基金時,一方面要看它的最大投資回撤率,相同條件下,最大回撤率小的基金更值得關注;另一方面可以檢視目標基金的夏普比例,夏普比例高的基金,價效比更高。

    ④考慮基金經理。基金經理是主動型基金的靈魂,一個好的基金經理就像是一個好的船長,能夠帶領我們駛向財富的彼岸。

    篩選主動型基金時,我們可以從履職經歷、情緒管理、歷史業績等幾個方面,判斷基金掌舵人是否優質,相同條件下,經歷牛熊、業績穩定的基金經理更適合追隨。

    綜上,選擇定投主動型基金是更冒險的事情,此舉有可能帶來更好的收益,但是基金選擇不過關,也可能導致我們投資虧損。因此,如果選擇定投主動型基金,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選出優質基金。

  • 11 # 說股票的郭小V

    根據基金分類標準,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型基金。基金投資的物件是一攬子股票,這個底層資產需要明白。定投就把擇時的影響淡化了,注重點是在基金產品和投資管理人的選擇上。

    股票型基金這個領域也是千差萬別,投資的主要方向會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有主投消費類上市公司的基金,有主投科技類的等,也有非常靈活的,不以任何行業為主投方向。風格上也有不同,同樣是投科技類的,有的基金管理人側重行業白馬,而有的則重點投資有成長空間的中小企業。投資方向和投資風格的不同將對最終的基金淨值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決定基金表現的核心因素是投資管理人的能力水平,這是我們進行基金定投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即怎麼樣選擇基金經理?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點考慮:

    1.從業經驗。從業年限不低於5年,擔任基金經理年限不低於3年,至少經歷過一輪牛熊檢驗

    2.過往業績。這個是評價基金經理最客觀的標準,需要注意,很多人看過往業績只看盈虧情況,而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回撤。兩個基金經理過去一年都賺了30%,怎麼選?選回撤小的,一個是比較穩定的賺30%,另一個是淨值大幅波動,大起大落賺30%,要選擇前者。

    3.管理規模。過去一年都賺了30%,一個管理100億資金,一個管理10億資金。選擇管理100億資金的基金經理,在證券市場中資金規模越大獲得超額收益的偶然性更低,對基金經理的能力要求更高。

    4.換手率。過去三年都賺了50%,一個是3年持股基本沒有變化的,一個是比較積極的調倉換股的。選擇積極換股的,因為用了比較高的頻率取得的成績,他所取得的收益是經過大量的實踐而得到的,未來其盈利可複製性更強。並不是靠著重倉某一行業,某一重倉股獲得盈利。這個我選了3年為標準,沒有選擇1年,因為1年之內市場有一定的延續性,投資邏輯是可以在1年的時間內保持穩定的。

    以上,基金定投需要重點考慮的是基金經理能力,基金投資方向和投資風格。在進行投資之前,先把功課做好,謀定而後動。

  • 12 # 金女神說財經

    穩妥起見,最好選指數基金,因為現在是市場低位,實在想要做定投就投指數,其他的品類,尤其是窄基,都是行業基金,風險太集中,不如指數基金分散

  • 13 # 投資理財Potato

    選擇基金,我認為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基金公司。好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相對專業,更加能保障投資者利益,如易方達、天弘、華夏等,網上有基金公司排名查詢,可以借鑑一下。

    第二,基金經理。這一步很關鍵,我們買基金就是想把我們的錢給專業人士打理,同類型的基金,好的基金經理可以讓你的收益遙遙領先,可以多查一下基金經理管理過的基金收益如何,基金經理評級如何,來進行辨別。

    第三,基金成立時間。對於新手小白來說,不要盲目追求熱點新基金,原則上選擇三年以上的較好,時間越長基金運作越成熟,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第四,基金現有規模。一般選擇規模在50億以上的基金,基金規模越大,基金公司越重視,收益也可能相對較好。

    第五,基金過往業績。一方面,看基金經理的過往成績,看他都做過哪些基金,收益怎樣;另一方面,看基金的過往業績,收益率、風險率都需要考慮。

    理財土豆~

  • 14 # 小明的記事本

    我覺得適合定投的基金,1、目前處於低位,還在低位震盪。2、基金投的行業要是朝陽行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比如鋼鐵煤炭這類基金就不要定投了,拿多久都很難盈利。3、可以定投的基金得是大基金公司發行的,投研團隊和基金經理很厲害,過往業績好。具備以上三點我覺得可以堅持定投,等大盤起來會有很不錯的收益!

  • 15 # 張某人o

    1、熱點,比如醫療,科技之類的,看看榜單選個定投就行。

    3、理財有風險,入行需謹慎,把握心態,抓住主線,不看一時收益,不追漲殺跌!

  • 16 # 小曈理財說

    曾經看過一個網友買基金的故事:他曾經買了一隻爆款明星基金,這隻基金頭一年的年化收益是86%,但他在第二年買入卻虧損了4502元。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雖然買的基金淨值不停增長,但自己卻在虧錢。有時候自以為抄到底,結果卻在山頂上;有時候真正底部到來時,自己又不敢買入了。基金投資能賺錢,但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投資技巧,當然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很重要。

    一、結合自身財富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

    我們投資者需要根據收入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等,合理配置投資的比例,避免將短期急用的錢投資於高風險的基金產品中。投資必定伴隨著風險,高收益的基金產品背後往往是高風險,所以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基金產品,保守型的投資者儘量不要選擇激進型的基金產品。

    二、結合基金型別

    根據基金投資方向,我們可以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波動較小、收益穩定,可以一次性買入,適合短期資金打理,沒必要長期定投。股票基金包括主動型股票基金和被動型指數基金,這類基金波動較大,在股市低位時更能積累便宜的籌碼,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獲得的收益相對較高。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的年齡越大,風險承受能力越弱,高風險投資所佔比例越低。根據投資者的年齡及風險承受能力,我們可以把基金組合分為三種方式:

    (一)保守型投資者:比如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可以將大部分資金放在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資標的上,以抵抗通貨膨脹。基金組合可以一次性配置50%的債券基金和20%的貨幣基金,而30%的指數基金或股混基金可以採取長期定投的方式。

    (二)穩健型投資者:比如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有了一定的積蓄,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對資產增值的需求比較迫切。基金組合可以一次性配置30%的債券基金和20%的貨幣基金,而50%的指數基金或股混基金可以採取長期定投的方式。

    (三)積極型投資者:比如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處於事業起步期,沒有養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的負擔,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很強。基金組合可以一次性配置10%的債券基金和20%的貨幣基金,而70%指數基金或股混基金可以採取長期定投的方式。

    三、股票基金選擇通用標準

    (一)剔除小基金公司的基金

    基金背後的基金公司本身規模大不大,整體投研實力強不強,對於基金的長期表現影響很大。一般來說,規模大的基金公司產品更豐富、投資更穩定、投研實力更強。我們可以在基金評測或者銷售網站查詢基金公司,再根據基金公司的總資產管理規模、股票型基金管理規模和成立時間等,來選擇大型的基金公司。

    (二)剔除新成立的基金

    我們選擇基金時,應該剔除成立時間較短的新基金。新基金沒有經歷過牛市、熊市和震盪市的考驗,投資者可以考察的資料很少。而老基金有歷史業績比較,且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和能力有較長時間的考察。

    新成立的基金一般有3個月的封閉期,期間不能申購或者贖回,這也提高了資金的時間成本。而老基金一般沒有申贖限制,贖回以後T+1日到賬。

    四、如何選擇主動型股票基金?

    (一)選擇優秀的基金經理

    主動型基金,主要依靠基金經理的主動擇時選股戰勝市場,選擇優秀的基金經理很重要。通常我們可以考察基金經理的學歷和從業履歷,行業主題基金當然選擇有相關行業學歷背景的更靠譜;從業時間越長的基金經理,市場經驗更豐富,業績更加穩定有保障。

    (二)選擇歷史業績優秀的基金

    雖然基金的歷史業績不能代表未來的表現,但是過往業績優秀的基金,未來表現更好的機率會不會更高?打個比方:每年期末考試排名前三的學霸,在今年的期末考試中大機率會考好;而經常成績倒數的學渣,雖然有透過努力考好的可能,但是機率不如學霸高。我們可以選擇同類基金業績近1年、近3年、近5年排名前1/4的基金。

    (三)選擇機構佔比較高的基金

    機構投資者佔比是機構投資者持有基金的比例。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越高,代表機構對這隻基金的認可度越高。我們一般可以在基金半年報、年報中檢視基金持有人結構的資訊。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一般分為個人投資者、內部持有者和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比散戶投資者更加理性專業,所以經常有“跟著機構買基金”的說法。

    但是機構投資者佔比過高,也有很大風險。一旦機構贖回基金,引起基金流動性風險和淨值波動風險,會給基民造成損失。對於機構持有人佔比超過90%的基金,我們需要儘量迴避。對於機構投資者佔比在30%至60%的基金,是比較好的選擇。

    五、如何選擇被動型指數基金?

    選擇指數基金可以圍繞這三個方面:資產規模、跟蹤誤差和交易費用。

    (一)資產規模。指數基金的規模建議選大不選小。 一是規模大的指數基金流動性比較好;二是規模越大的基金,受到日常申購贖回的影響就越小。因此我們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應該剔除資產規模在2億以下的。當然基金成立時間越長,可供觀察資料越多,越有利於長期收益的對比,所以選擇成立時間長的更優。

    (二)跟蹤誤差。指數基金挑選的核心原則是跟蹤誤差小,一般指數基金的年度跟蹤誤差控制在1.5%以內,優秀的基金能控制在1%以內。指數基金的走勢是完全複製指數的走勢,不僅要複製上漲,也要複製下跌。所以如果指數跌了10%,而你手裡的指數基金才跌了6%,千萬不要以為是好基金,相反跟蹤誤差太大,不是一隻好基金。

    (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是長期投資,費率太高會增加你的投資成本。所以在跟蹤誤差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需要選擇指數基金費率低的。

    以上是我的買基心得分享,如果您想學習更多理財知識,記得點關注哦。

  • 17 # 基金投資小哥

    基金定投怎麼選基金?

    基金定投,是投資基金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輕鬆的,但是定投不能夠一直無目的的定投,需要規劃好資金量,並且定投週期在兩三年是最佳的,一年的交易日是250個交易日。所以合理規劃每個交易日的定投金額是很重要的。

    那麼選擇基金要怎麼選擇呢?

    選擇基金最好選擇三隻基金是最合適的,避免操作過於複雜,基金過少容易雞蛋碎在一個籃子裡,所以做好分散投資,分散於各個不同行業的基金,基金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消費型的基金,科技型的基金,醫療型基金,保險類基金,所以我們選擇購買的基金是這幾類中的佼佼者。

    選擇好自己看中的行業以後最後就是看基金公司本身了。

    選擇的基金公司必須是成立時間久

    以往業績佳

    任職經理以往業績優秀任職時間長經驗豐富

    基金公司以往分紅歷史如何

    當滿足了以上條件,就可以開啟你的定投了。

  • 18 # 懶貓貓貓

    基金定投是投資基金非常不錯的方式,不用判斷現在點位是高還是低,只要傻傻的投就可以了,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不掙錢永遠不停止定投,不掙錢永遠不贖回基金。

    基金定投不用擇時,但需要選擇基金,選擇一支長期業績優秀的好基金是重中之重。至於如何選擇一支好基金,各有各的看法,有些朋友選擇低估的行業基金進行定投,有些朋友選擇長期優秀的基金進行定投,我比較傾向於第二種方式。

    下面講一下我是如何選擇基金的

    1,先看基金公司,選大品牌,大公司的產品。市場中比較大的華夏,富國,易方達,國泰等等。

    2,看基金經理,每個基金公司都有其王牌基金經理,選擇王牌基金經理,肯定不會錯。比如興全的謝治宇,交銀的樓慧源等。

    3.看晨星評級,儘量選擇四星和五星的基金。

    4,從以上條件可以選出大約10幾個好的基金,可以看一下歷史資料,肯定都不會太差。最後再加上一條,從這幾隻基金裡找出限購的基金,基金公司敢限購,說明基金公司想控制這支基金的規模,一方面便於管理,另外可以為投資人帶來優秀回報。

    我大致用以上方法在2016年選擇出一支基金,定投一直堅持到現在,平均年化收益率12%.而且還非常穩健,下跌時跌幅很少。

  • 19 # 北向丶

    作為長期定投的基金持有者,建議你簡單操作:看基金髮行時間(5年以上),整理以後出來看最近一年 三年 五年收益,選擇收益穩定的長期定投。

  • 20 # 小魚說理財

    首先,基金可以分成主動型和被動型。

    主動基金中推薦的是四大主線板塊:醫藥,消費,科技,大金融及混合型

    被動基金中推薦的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數

    主動型基金比較看基金經理的能力,要選擇有經驗的基金經理。四大板塊會發生輪動,不建議小白定投,可以選擇混合型基金。下圖給出一些比較好的混合基金供大家參考。

    被動基金選哪一個差距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瘋狂印鈔,加速收割全球財富,為何各國卻還增持美元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