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僅言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此句是對韓信一生的概括,“成也蕭何”說的是韓信成為大將是由於蕭何的舉薦,“敗也蕭何”說的是韓信後來被殺是由蕭何出謀劃策的。意思是成功和失敗都同為一人所造成的。

  • 2 # 國學文舍

    中華定律之蕭何定律

    我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歸納為“蕭何定律”,定律如下:

    定律含義:“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原比喻事物的成敗都因為一個人。 定律解讀:進一步可理解為成也此,敗也此,成敗都是同一原因。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成功的因素,也可能是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墊腳石,也有成為絆腳石,可能是成長髮展的因素,也許是矛盾鬥爭的因素。

    出處:《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

    俚語見於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韓信為人告反,呂后欲召,恐其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稱陳?已破,紿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即被誅。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蕭何月下追韓信

    案例

    1.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科達:成也膠捲,敗也膠捲

    3.雄霸: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論蕭何定律的科學性

    1.雙刃劍法則和禍福定律,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就像雙刃劍有利有弊,也像福禍定律一樣,對你的作用也是兩極卻可以相互轉化。

    2.運動變化,一切事物都在運動變化,上次還是你成功的原因,下一次已經變成你失敗的原因。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鬥爭),誠如以上所說,事物皆有利弊,就看利和弊誰佔主要,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矛盾決定事物的本質,當利大於弊推動事物發展,當弊大於利阻礙事物的發展。

    4.對立統一,蕭何定律中的敗因和成因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他們可以相互滲透轉化,這也是蕭何定律的核心和靈魂。

    蕭何定律之方法論

    1.辯證的看待事物,事物皆有利弊,趨利避害,利用好成因和助力規避敗因和阻力。

    2.事物可以在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所以我們可以把絆腳石轉化為墊腳石,把失敗的因素轉化為成功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成功的因素變成致使我們的失敗的原因。

    定律之言

    善遊者溺,善騎者墮

    成也聰明,敗也聰明

    成也天賦,敗也天賦

    成於此,敗於此。

    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電視劇(風雲之雄霸天下)

    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6.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對你的作用也是兩極的,可以分為正反兩個方面。

    7.把困難當做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不要讓自己的所長給自己帶來過失

    8.當某種因素阻礙我們的時候,它是敗因當解決這種因素,它將推動我們,它將變成成因。

    蕭何定律例子

    1.言語之蕭何定律

    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壞事

    2.才智之蕭何定律

    聰明反被聰明誤(三國楊修)

    3.習慣之蕭何定律

    習慣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阻礙

    4.人口之蕭何定律

    中國,成也人口,敗也人口;人口眾多,是人口福利,也是人口負擔。

    4.優劣勢長短處之蕭何定律

    我們的勝利大多來自我們的優勢,但是過於相信優勢,有時反而因為會優勢而失敗,讓我們成也優勢敗也優勢,優勢是推力,有時卻是阻礙。天生的缺點可能成為別人的笑料,也可以成為你奮鬥和成功的理由。——成也優勢,敗也優勢;敗也劣勢,成也劣勢。

  • 3 # 宋灃爍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成語,為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

    “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 4 # 哲學愛好者

    放在現今社會理解,用人用蕭何不可全靠蕭何,做人如蕭何般努力及認真,做人不當是謂當低調不可搶風頭,否則風必摧之。

  • 5 # 阿P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諺語

    為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

    成也蕭何 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 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 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

    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指事情的成敗或好壞全由於同一個人的作為

    這個成語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 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後來,韓信投奔 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採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 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軍官,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受刑處死。免死後,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 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 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之後,對韓信非常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但是,正當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韓信卻逃跑了。原來,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偏狹,難以發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紛紛逃亡。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跑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訊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原來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氣。後來得知蕭何竟親自追回韓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官,罵蕭何是小題大做。蕭何向劉邦詳細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然後說:“韓信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願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奪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於蕭何的力薦,劉邦終於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並選擇吉日良時,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逮捕;赦免後,只封了個“淮陰侯”。韓信閒住長安,鬱郁不得志,便圖謀反叛,被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呂后想把韓信召來除掉,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把韓信殺害在長樂宮鍾室。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 6 # 知艾堂艾製品

    “成也蕭何”是指韓信能出人頭地,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把韓信給殺掉了。

    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蕭何遇到韓信,是韓信人生的幸運,因此得以青史留名,成為一代兵神。反過來說,同樣也是韓信人生的不幸,因為弱點被人牢牢抓住,便註定了一個身不由己的悽慘結局。

    韓信有一種美德,做人很講究恩義,有恩必報,但卻也容易被人利用,蕭何正是看清楚了韓信的這個心理特點,才會放心大膽地將其推薦給劉邦,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有大恩與韓信,他就可以將其拿捏得死死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只是一代大將軍身上的一個符號,做為五千年華夏史上製造成語最多的一個人,我們只能仰視:戰無不勝、一飯千金、多多益善、十面埋伏、國士無雙、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拔旗易幟、胯下之辱、功高震主、獨當一面、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推陳出新、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心難測……

  • 7 # 大鯊魚資訊

    首先這個蕭何確實是很厲害的,因為蕭何在劉邦成就霸業之前呢,幫了劉邦很多嗯,從劉邦一開始就跟隨他,最後當上了蕭丞相,但是呢,這個劉邦最後成成就霸業之後啊呃,其實創守業比創業要難,因為劉邦他是從一個就是一個小小平民,然後當上的這個皇帝,最後滅了項羽,他肯定是猜忌心很重吧,然後他蕭何蕭何就在這個劉邦成就霸業,之後他以一個丞相的身份啊,你看哈去弄那個韓信,還有其他的,這些人他幫著劉邦去猜忌這些人嗯,反正一個人呢?評論他肯定有正有反蕭何肯

  • 8 # 馬說culture

    這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漢代大將韓信的故事。

    韓信年少時,家裡窮,被人看不起,同村的小夥伴讓他鑽褲襠,這是“胯下之辱”,從小就能忍。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就是他的厲害。

    長大後。他去投軍,起初他去了項羽門下,可是項羽一直不重用他。他一個將帥之才,只能當一個小兵,於是他離開了項羽。

    他又投軍在劉邦軍中,起初,劉邦也不怎麼待見他,其餘大將都看不起他。可是蕭何看出他是個人才。韓信眼看劉邦也不用他,他的才能就被埋沒,於是他又離開劉邦。蕭何聽說韓信走了,於是騎上馬,連夜追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最後在蕭何的力薦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三軍統帥。從此,他南征北戰,為劉邦奪得了天下。

    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大漢建立,韓信功高震主。於是,蕭何將韓信騙進宮,在宮中,呂雉將他殺掉。所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又說韓信存亡兩婦人,據說韓信小氣候,差點餓死,被一個洗衣服的大媽救了,而而今又死在呂雉這個婦人之首。

    這句話,告誡大家,名利地位,金錢美色,可以成就你,也可以害了你!

  • 9 # 淡水河邊207

    此語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這是一個歷史典故。

    “成也蕭何”的意思是成事由於蕭何(蕭何向劉邦引薦了韓信,隨後,韓信在劉邦成就大業的過程中建功立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敗也蕭何”的意思是敗事也由於蕭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劉邦產生不滿,圖謀反叛,是蕭何將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殺害在長樂宮)。

    這句成語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主要涉及到兩個人,一個是字面上的蕭何,另一個是韓信。

    歷史典故是這樣的:

    秦末漢初,淮陰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生活孤苦,後來投奔項羽,隨秦軍參加反秦的戰鬥。韓信是一個非常有軍事才能的人,他曾向項羽提出了很多作戰計劃,均被項羽拒絕實施。韓信鬱郁不得志,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走出了項羽的營帳,改投了劉邦。

    劉邦開始也並未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軍法差點被處死。後來,劉邦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糧草的小官。

    偶然的機會,韓信遇到了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蕭何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可韓信因長時間沒有得到重用,跑了。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訊息,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並向劉邦力薦韓信,劉邦終於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在大將軍的位置上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了,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將韓信逮捕,赦免後,封了個“淮陰侯”。韓信由此產生了不滿,欲圖反劉邦。

    韓信想要叛亂的訊息被人向呂后告發,由蕭何出謀劃策將韓信騙到了呂雉的宮中,殺死韓信在長樂宮鍾室。

    正所謂應驗了一句古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 10 # 都壯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在秦漢交接的大背景下,始於蕭何月下追韓信,止於未央宮悶殺。從獨特的角度概括了韓信跌宕起伏波浪壯闊的一生。韓信的早年落魄,而後髮際,最後悲劇收場,又何止於此8字了?韓信自身的原因,大背景的之於韓信的悲哀,蕭何無論是前期的惜才(月下追韓信),還是後期的執鞭(殺韓信),其中的政局需要為主導因素。在時間的大車輪下,沒有人可以阻止的了。事件整理:劉氏指示,蕭何執行,韓信落幕。蕭何助劉氏鞏固山河,韓信亦不失為千古良將。

  • 11 # 厭長廊

    我們知道蕭何是西漢的宰相,也是劉邦認為有第一功的人,劉邦奪取世界後,在一次大型宴會上向大臣們問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能打敗西楚霸主項羽成為皇帝嗎?”眾大臣紛紛表示,這是因為陛下是天子,能力超群等等阿諛奉承的話,但劉邦自己卻說:“你們都說錯了話,運籌帷幄這些事情,我遠遠落後於子房。然而,在穩定國家、安撫平民和向前線士兵運送軍用食品方面,我與蕭何相去甚遠。在戰場上指揮數百萬軍隊,戰鬥如神,贏得每一場戰鬥,我遠不如韓信。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個助手,我才能實現這個目標。然而,項羽顯然只有一個范增,但是他還沒有重用范增,所以他最終被我打敗了。“從劉邦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蕭何的信任和尊重。

    那麼,非常著名的一句話成功是蕭何,失敗也是蕭何這句俗話意味著什麼呢?這句話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從字面上來說,這意味著一件事成功是因為蕭何的功勞,一件事失敗是因為蕭何而失敗,這表明成功和失敗都是因為這個人。成功是蕭何是指蕭何追逐韓信的故事,他在劉邦面前極力推薦韓信,最終韓信被劉邦重用,成為漢初三大傑出英雄之一。那時候,韓信只是一個貧窮的平民,他根本沒有工作。他很有耐心,其他人嘲笑韓信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喜歡閒逛,還讓韓信鑽穿褲襠。結果,韓信一聲不吭地趴在地上,慢慢鑽穿了那個人的褲襠。這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自尊心傷害啊!

    但是韓信他一點感覺都沒有,雖然他沒有工作,但他想在母親死後給她找一塊風水土地,甚至聲稱最好有一個像萬戶一樣大的土地。有些人認為他很窮,並給他食物,但是很久以後,他們都厭倦了韓信的不作為,再也沒有給他食物。項梁起義期間,韓信投奔項梁,後來項梁去世,韓信在項羽手下工作。然而,項羽是一名軍事指揮官。他有自己的戰鬥風格,不聽韓信的建議。此外,韓信只是楚地的一個小官員,他的能力沒有得到賞識和重用。所以他趁許多諸侯被項羽打敗時逃跑了。在分析了當今世界的形勢後,韓信來到了劉邦的漢營,但是劉邦和項羽一樣,鄙視韓信,只讓他成為一個小官員。韓信很鬱悶。為什麼總是這樣?所以當劉邦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時,也有許多漢營將領相繼逃離,韓信也在混亂中逃離。

    這時,有人來告訴劉邦的助手蕭何,你讓我注意的韓信逃跑了,他沒來得及給劉邦彙報。把筆一扔,他就急忙去追韓信,然後通知劉邦。原來,他私下裡和韓信談過。韓信的戰鬥能力和戰略思維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知道這是一種天賦,也向劉邦推薦,但是劉邦不聽。韓信這次走了,他必須找回他。在樹下,蕭何看到韓信在休息,勸韓信跟著他回去。答應韓信,如果劉邦這次不重用你,你想什麼時候離開就什麼時候離開。劉邦回到漢營,他問蕭何:“你為什麼要逃跑?你知不知道你嚇死我了!”蕭何回答,“我沒有逃跑,我去追人了。”然後劉邦問是誰在追他。

    他說是韓信,但劉邦不相信。他說:“這麼多人逃跑了,你不去追他,去追一個小韓信。”他說,如果漢王想留在蜀國,那麼韓信是不需要的,但是如果你想爭奪世界,韓信就不能缺少。所以劉邦妥協了,並願意讓他擔任將軍。從此,韓信成為劉邦的戰略助手,幫助劉邦平定世界,甚至摧毀項羽。失敗也是蕭何是指齊王韓信是異姓王,劉邦試圖壓制這些國王以鞏固皇權。劉邦不在朝廷的時候,呂后和蕭何密謀在長樂宮殺死韓信,並把韓信列為叛亂分子。所以韓信的成功和失敗都歸功於蕭何。

  • 12 # KING388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諺語,實際上是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個典故出自西漢時期的一段歷史,根據《史記》的記載,蕭何作為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於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

    後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於長樂宮鍾室。民間因此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對於韓信來講,蕭何既是多次舉薦他的伯樂,也是最終直接導致他身亡的禍首。

  • 13 # 吾名之舟

    一個人的優點能助人成功,但他的缺點也是致命的!所以安排一個人時要將他放在他能力適合,而他的缺點對此沒影響的崗位。

  • 14 # 歷史課代表張大同

    老規矩,先說結論——韓信沒有保持對所有建立起來的信念持過懷疑態度,導致殺身之禍。

    蕭何是漢朝建國初的開國功臣之一,作為漢初三傑的二人,蕭何和韓信關係很親密,韓信經蕭何舉薦被成為大將軍,從而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被封為楚王。

    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功高震主韓信首當其衝。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裡特別不平與憤懣,就生出了反心有了反意。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公元前215年(漢高祖十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訊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俗語。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建立一個強大的自我,也就是人生信念,即人生觀與世界觀,但我現在卻要告訴你,你要保持對所有這些建立起來的信念的懷疑,這是難處所在。

    我們混得越好,我們越不會懷疑自己,越不會懷疑自己,就越容易出問題!舉個例子:

    百度成於百度,也將敗於百度,百度已經形成的強大的百度文化是百度沒落的核心原因,我們會看到,百度的任何一個新專案,都叫百度什麼,如百度外賣,百度雲盤。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於成功,也將敗於成功,能在成功的時候,保持對成功的懷疑,這是最難的,基本很少人能跨過這一層!

    歷史總是這麼讓人頭大……

  • 15 # Ostory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是楚漢時期,劉邦身邊非常重要的一員,雖不是武將,但是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正是蕭何確保了漢軍滅秦抗楚的後勤保障,讓前線征戰的將士們沒有了後顧之憂,為劉邦打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蕭何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秦時期,他作為地方小吏,他可以利用混跡的劉邦來制衡地方的百姓;在楚漢時期,他作為劉邦的丞相,可以揣測君王的心思,讓劉邦相信自己在後方蜀中並無揭竿起義之心,竟然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到劉邦前線的帳中,來消除劉邦的疑慮。

    蕭何在楚漢時期取得的個人功績已不用贅述,但是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推薦了從楚軍過來投靠的韓信。正因如此,才有了韓信的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統軍的畢生抱負。

    當初的韓信在楚軍中僅得執戟中郎,心中的抱負難得他人賞識,更不用說霸王項羽了,區區一個執戟中郎,根本不會放在眼裡。正是蕭何發現韓信,對韓信的統軍思想和氣魄暗生佩服,於是將韓信留在身邊,甚至對出走的韓信,親自快馬加鞭星夜追回,由於忌憚韓信的軍事才能,竟然對韓信做出要麼留下,要麼受死的判決。經過這麼多的曲折,蕭何最終還是說服漢王,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韓信不辱使命,攻城掠地,立下汗馬功勞,甚至沒有聽信謀士的進言而揭竿稱王,其實韓信的衷心足以可見,對最後的遭遇也是實感惋惜。我想,以上應該是題目前半句的來源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在劉邦完成大業之後已是功成名就,但是最後還是處於對韓信的忌憚,向劉邦提議除掉韓信,歷史不論好壞,自有後人評說。正因如此,才有了這“敗也蕭何”的後半句!

    楚漢傳奇中楊立新老師扮演的蕭何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啊!

  • 16 # 東北民俗HM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名句可以說是總結了韓信傳奇的一生。在韓信年輕的時候,因為家裡窮,他自己性格也是放蕩不拘細節,沒有被選為官史,也不願意從商賺錢,常常需要別人去救濟他,這也導致很多人都嫌棄他。

    當時的淮陰屠戶中有一個年輕人羞辱韓信,要韓信從他的胯下鑽過去,韓信打量了一番之後就從他的胯下鑽了過去,於是年輕人們哈哈大笑,都說韓信沒骨氣不成才,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在那之後陳勝吳廣起義,韓信歸屬項梁部隊,隨後被分配到項羽部隊,在部隊中做郎中,在做官的時候多次向項羽獻計,但是均沒有得到採用。

    劉邦入漢之後,韓信就跟隨劉邦做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韓信一生中經歷過兩次連坐,第一次連坐中十三個人都被殺掉,就剩他一個,但是他舉頭注視著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打算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壯士?

    滕公夏侯嬰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當時韓信生的虎背熊腰、相貌堂堂,所以放了他,並進言劉邦,但是劉邦也只是將他當做一個小官沒有關注他,但是作為劉邦的宰相蕭何卻注意到這個無名小卒。在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去往領地的途中,有數十名官員逃跑,但是當蕭何聽到韓信逃跑後,連劉邦都來不及稟報,連夜騎馬追了出去,劉邦聽說後大怒,就好像左膀右臂被切除了一樣。隔了幾天,蕭何回來了,劉邦說你為什麼要逃跑,蕭何說我不是逃跑我是在追一個叫韓信的人,劉邦說為什麼要追他,蕭何說因為韓信是一個有才能的將領,你要是想做漢王用不到他,但是想爭天下,那麼韓信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人選,但是如果不給韓信一個大將做,他還是要跑的。

    於是劉邦將韓信封為大將,並且聽了蕭何的話,用正規的儀式完成了這次封賞,當全軍上下聽說是韓信的時候都非常吃驚。但是韓信在後來的無數次的戰役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害怕身邊的權臣爭奪自己的權力,於是想削弱他們的實力,其中實力最強的韓信就是最大的目標,於是劉邦用計謀將韓信生擒,在押送回京後念其功而不殺,將他削爵,封為淮陰侯。但是被削之後的韓信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功勞都白乾了,心中忿忿不平。

    所以以前推薦過自己的人也有可能會反過來殺害你,在人生中無論什麼時刻都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不可做逾越之舉,對他人保持防範之心。

    擴充套件資料:

    成語典故,這個成語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後來,韓信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採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軍官,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受刑處死。免死後,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之後,對韓信非常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但是,正當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韓信卻逃跑了。

    原來,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偏狹,難以發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紛紛逃亡。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跑了。

    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訊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原來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氣。後來得知蕭何竟親自追回韓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官,罵蕭何是小題大做。

    蕭何向劉邦詳細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然後說:“韓信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願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奪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於蕭何的力薦,劉邦終於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並選擇吉日良時,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逮捕;赦免後,只封了個“淮陰侯”。

    韓信閒住長安,鬱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謀反,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呂后想把韓信召來除掉,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把韓信殺害在長樂宮鍾室。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 17 # 玩易窩窩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要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你就必須要了解,這句話隱含的主人公韓信,如果膚淺的看這句話,就會失去對事物本質的認知!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初漢三傑”之一,偉大的軍事家,被後人稱為“兵家四聖”之一,西漢初年開國風雲人物,後封楚王,公元前196年被呂后坑殺。他的死不但在當時令人震驚,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也令我們唏噓不已。他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天空,又在轉眼間轉瞬即逝。韓信是個落魄貴族,雖然家道中落,身上且時刻散發著貴族氣,他落魄時經常捱餓,韓信的早年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非常經典的典故。譬如“胯下之辱”“一諾千金”但和這些比起來,最璀璨的還是韓信的軍事才華。

    在秦朝末年的反秦戰爭中,韓信也積極投入其中。他最早選擇的老闆,是最有實力的項羽。項羽是個外表寬厚,內心卻是個狹隘的人,韓信的多次建議,項羽都表面虛心接受,但是都壓根不用,最終也只給了韓信,一個執戢郎中的跑腿角色!這讓有著極大抱負的韓信,不得不離開項羽而選擇了劉邦。韓信進入劉邦陣營的時候,正值劉邦被項羽貶罰到,不毛之地的四川。不得已他又跟隨著劉邦進入到四川,韓信在劉氏集團幹得也不順心。然而,這一切且被另一個人默默地關注著,這個人就是蕭何,蕭何曾經和韓信,有過幾次簡短的談話,他發現韓信,其實是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正當他準備把韓信引薦給劉邦的時候,尷尬的一幕卻發生了...

    自劉邦被項羽貶到四川以來,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手底下士兵們大量逃亡,正當他一愁莫展的時候,士兵向他報告,“蕭何逃跑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劉邦驚呆了。蕭何是他的老鄉,一直以來都幫著他管錢,管糧,任勞任怨一直都是他的大管家,蕭何的出走對他來說猶如當頭一棒。到了第二天蕭何且又回來了,他告訴劉邦他不是出逃,他是去追韓信了。他接著把韓信推薦給劉邦,劉邦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他能知人善任,他重用了韓信,韓信是軍事天才,他為劉邦奠定了東進的根基,揮師北伐,為劉邦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蕭何是韓信的貴人,韓信的確也是成於蕭何。

    那麼韓信是“敗也蕭何”嗎?這個問題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國士無雙。但是很可惜,韓信的人生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韓信的悲劇人生敘述有二:

    其一,韓信這樣的國士,軍事天才他生活在封建君主專制的時代,就是一個悲劇,在這樣君主專制的時代裡,沒有他這種人的生存空間!

    其二,韓信有極高的軍事天分,其實他是一個不懂政治的人,韓信不懂政治有如下表現:

    1,韓信不明白,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里,君是君臣是臣,龍顏是不可冒犯,韓信曾多次冒犯過劉邦。韓信認為劉邦最多能帶兵十萬,自己帶兵則多多益善,多年來一直讓劉邦耿耿於懷。

    2.韓信不明白,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里,想要做官只能等著別人給官,不能伸手要官。韓信在北伐期間,和項羽劉邦形成三足鼎立之時,敲了劉邦的竹槓,要求劉邦封他做代理齊王,這是韓信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3.韓信不明白,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社會里,君主要殺人,根本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藉口,只要你有實力,對他構成威脅就行。

    其次,韓信的人生悲劇,很大程度上也是性格的悲劇。早在韓信北伐,和劉邦項羽形成三足鼎立之時,就有人勸過他自立,形成三分天下之勢。然而,他性格猶豫,總覺得虧欠劉邦,不甘心背叛劉邦。做奴才又做不好,勸他做主人他又不幹,這就是他性格的悲劇。最後也只能被蕭何所騙,冤死於婦人之手。蕭何是個出了名的老實人,老實人就是說一百個謊,我們都會信以為真。狡詐的人說一百句實話,我們都不會相信。韓信就是栽在這個認識上,這就是韓信,其實決定著,他的成敗和命運的人恰恰是他自己,蕭何只是個偶然因素而已!

  • 18 # 消失的雲

    蕭何,劉邦為漢王時任丞相,沛豐(今江蘇徐州西北)人。當年蕭何向漢王劉邦舉薦,拜韓信為大將;後來又是他向漢王的夫人呂后獻計,戕殺了韓信。據《資治通鑑》載,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部來到南鄭(今漢中市漢臺區)就任漢王,在項羽麾下不得志的韓信背離楚營來到漢王軍中,劉邦僅委韓信以管理糧秣的小使。韓信數次向丞相蕭何談起自己的報負,如果漢王不重用他,他將離去。劉邦到南鄭後,韓信果然離漢而去,蕭何速去追趕。這就是被演繹並搬上舞臺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把韓信追回後,極力向漢王推薦並說,如果你要打天下,非韓信不能擔當此任。不瞭解韓信才能的劉邦,終於被蕭何的苦薦所感化,齋戒七日,設壇場,以九賓禮拜韓信為大將軍。後來雄才大略的韓信屢建奇功,為劉邦奪得天下。明代楊守正在《拜將壇》一詩中寫道:“登壇不是蕭何薦,高祖何緣得見奇。”以上是韓信成事於蕭何的一段歷史。又據《史記·呂太后本紀》載:“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為呂后”。公元前196年,有人密告呂后,說韓信預謀反叛漢王。呂后欲召見韓信,恐其不就範,就與丞相蕭何密謀。蕭何獻計於呂后,他可以讓韓信束手就擒。蕭何來到韓信府上,謊稱漢王已平息邯鄲陳豨反叛回到京城,群臣都到宮祝賀,要韓信也去宮中。當時韓信有病纏身,蕭何硬拉韓信入宮。“信人,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史記·淮陰侯列傳》)。這就是韓信壞事於蕭何的一段記載。宋代洪邁《容齋續筆》稱:“信之為大將,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說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後人有詩嘆道:“反覆誰知相國情,千古難消鍾室恨”。肖丞相這種出爾反爾的行徑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人們無不為韓信被呂后殺於鍾室而遺憾。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典故的出處。現在,這句成語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造成。又比喻出爾反爾,反覆無常。

  • 19 # 微星讀書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出自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

    “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意思是說,韓信能幹上大將軍,實際上是因為蕭何的舉薦。現在他死了,又是因為蕭何出的計謀。所以俚語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這句俚語前後兩句都涉及了蕭何的名字,但這句話實質上指向的卻是另一個人——韓信。(韓信)

    下面,我將透過《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部分內容,勾勒一下蕭何在韓信的成與敗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個人對於這句話在現實層面上的意義的理解。

    “成也蕭何”

    韓信,淮陰人。年少的時候生活很窮苦,到處蹭吃蹭喝,被人瞧不起,也是這個時期,有了“胯下之辱”這個典故。

    後來歸附了項梁(項羽的叔父),項梁敗後又歸了項羽,乾的就是個護衛的活兒。屢次向項羽進諫都未被採納。之後劉邦入蜀,韓信就離開項羽歸附了劉邦。但在劉邦這仍然得不到重用。

    這期間,韓信曾與蕭何數次談論,他的想法令蕭何震驚稱奇。某次行軍至半路,韓信卻騎馬跑了。

    這時,蕭何聽說後,沒來得及告訴劉邦就騎馬去追。回來後跟劉邦說,如果大王想稱霸天下,那麼韓信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必須重用。後來,蕭何建議劉邦,“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這之後,韓信就成了劉邦麾下的一員大將,開啟了他的馳騁生涯。(蕭何)

    所以,韓信的成功脫離不了蕭何的舉薦,我們說“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隨著劉邦的事業逐漸開啟局面,韓信在這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都是他的招牌動作。但這之期間韓信就出現過異心,加之劉邦的警惕猜忌,最後將韓信從齊王到楚王最後降為了淮陰侯。(劉邦)

    在劉邦站穩腳跟之後,韓信卻不安分了,打算造反。韓信的一個家臣得罪了他被囚禁,這個家臣的弟弟就把韓信要生變的事情上報了呂后。為了把韓信騙進宮,蕭何對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來宮中祝賀吧。”等到韓信一進宮,呂后就命令武士把他捆到長樂宮殺掉了。

    所以,在韓信被殺的過程中,蕭何起到了關鍵性的“誘敵深入”的作用,我們說“敗也蕭何”。

    韓信被殺的深層原因

    當然,僅僅從表面上看,韓信最終被殺確實跟蕭何有一定的關係,但你說這事兒賴蕭何嗎?我不覺得。我們回看韓信的所作所為會發現,他的下場與自己脫不了干係。

    韓信一直覺得自己擁有了不起的才能,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當劉邦向他問奪天下之計時,韓信理性地分析了項羽的不足,說他只有匹夫之勇,而且極具“婦人之仁”。況且所經之處,摧殘毀滅所到之地,民心盡失。如果劉邦能夠反其道而行之,必能敗之。後來可見,他的見地是很有眼光的。

    但是韓信有時候卻不懂得“韜光養晦”。他恨不得讓自己的鋒芒刺瞎別人的眼。本來領導就比較擔心有本事的下屬會篡位,可韓信卻還偏偏不懂得避其鋒芒,言辭之間,優越感盡顯,也難怪劉邦早就對他心有嫌隙。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有一次劉邦問韓信,“你看以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皇上說:“你呢?”回,“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到這裡,韓信就真的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這種性格最終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本來一開始還比較忠心,後來看到“兔死狗烹”的現象,動了要自立為王的心思。可是這個時候劉邦的實力已不容小覷,韓信的失敗也就順理成章了。

    現實意義: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常願意將自己的成功,尤其是自己的失敗歸於外因。好像這樣做會顯得我們沒有那麼失敗。

    但實際上的情況是,我們的失敗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我們的為人處事,在面臨選擇時的不夠堅定,其實都是影響我們結局的因素,可我們往往不想承認。

    小結: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看似是說一件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因為一個人。但這只是表象。深層的原因還是這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佔據了主要的地位。一個人應該對自己的遭遇擔負主要的責任,別人只是一個媒介。

  • 20 # 小妖在人間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為漢朝的建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楚王。劉邦怕自己在去世後,政權落入他人之手,晚年時他採取了一些非常措施。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韓信能力最強,功勞最大,威望最高,成為最危險的敵人,必須予以剷除。

    可是要剷除韓信談何容易!於是劉邦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其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又無罪證,只好赦免韓信,改封淮陰侯。

    韓信被削去了王位,心灰意冷,私下與趙國相陳希相約,陳希在北方起義,韓信在長安響應。

    公元前215年,陳希果然舉兵反派,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起事,不幸走漏了訊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謀反之事。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量。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希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又一向交好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計程車兵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不過,韓信自以為有功,應當割地稱王,但從國家統一的大局看,不符合人民利益。韓信協助劉邦剷除異己,客觀上符號人民利益,人民迫切需要修生養息,發展經濟。這是漢高祖劉邦在政治上的成功,也是蕭何輔佐劉邦做出的傑出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方能選一個演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