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伯虎42

    兩宋,自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立國開始,至祥興二年(1279年)末帝趙昺蹈海自盡結束,共計國祚三百一十九年,歷經十八代皇帝;其中宋太祖及其後裔一脈皇帝九人(太祖及南宋高宗之外歷代皇帝),宋太宗及其後裔一脈皇帝九人(北宋太祖之後歷代皇帝至南宋高宗)。而除了太祖太宗兩帝系之外,魏王趙廷美(太祖和太宗的弟弟)的後裔也被歸為宗室。三系皇室成員繁衍生息,歷經三百年的時間,形成了人數龐大的宗室團體,宋朝也由此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有別於之前以及之後其他王朝的宗室封爵制度。

    宋制:皇子、皇兄弟封親王;親王嗣子封郡王、餘子視情況而定各自封國公、郡公或者直接授官;郡王嗣子封國公、餘子或者封侯、或者授官。但封親王者並非直接封王,而是先授外官、節度使、府尹;然後再賜封郡公、國公、郡王、直至親王。親王封號也先以小國為名,逐漸加封大國,或者死後逐步加封,直至頂級封號。宋代宗室封爵制度非常嚴謹、甚至有些苛刻,許多皇子、皇兄弟至去世時也沒有能夠成為頂級親王。至於他們的繼承者,更加沒有多少能夠按照制度承襲封爵,成為郡王、國公,而是授為外臣官階,領取一定俸祿,和普通臣子待遇沒有什麼兩樣。太祖初年,除了後周禪位的皇帝郭宗訓被封為鄭王外,即使是皇弟趙光義、趙光美(廷美)、皇子趙德昭、趙德芳都還沒有來得及封王,可見宋代宗室封爵制度之嚴格。

    因此史書中對此也做過中肯的評價:兩宋宗室封爵,徒為煩文、無益治體。就是說基本上沒有用處。

    例如:太祖長子趙德昭,就是先封貴州防禦使,然後加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臣子官爵幾乎一模一樣。終太祖在位時期,趙德昭沒有獲封王爵,甚至連郡公都不是,只是以普通臣子的官爵參與朝會、享受待遇。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即太祖開寶九年),太祖在“燭影斧聲”的疑案中駕崩,皇弟開封尹、晉王趙光義繼位,才封授侄子趙德昭為京兆尹、侍中,加封武功郡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趙德昭因當年北伐幽州失利時、太宗一時失去和軍隊聯絡,使得軍中將領想要立他為帝、從而和叔父太宗產生了隔閡,並因此導致叔侄間爆發衝突,惶恐憂慮之下自殺身亡。太宗悔恨莫急,追封侄子為魏王,趙德昭這才在去世後得到親王之位。此後,經過宋朝歷代皇帝的加封,趙德昭的爵位先後改封為:吳王、越王、燕王,最終確立為“燕懿王”,期間王號三度改變。這都是宋代宗室制度的特殊之處。

    又比如:宋仁宗趙禎,是真宗趙恆的第六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兒子,天然的皇儲。但是他在沒有即位前,也是按照宗室制度,先封授慶國公、然後加官侍中,再進封壽春郡王、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晉爵為升王,九月才正式立為皇太子。可見,宋代皇子,想要成為親王,是多麼的艱難。

    而其他宗室子弟,也幾乎沒有直接承襲父祖爵位、封授王爵的。大多數情況下,親王子孫中,只有最長的一位(無論嫡庶)可以封授國公,其餘人等基本不授封爵,而是如同外臣一樣,受蔭入仕,擔任環衛官(不是搞衛生的部門,而是按照隋唐禁軍的舊制、設立十六衛上將軍、大將軍,專門用來安置不夠資格封王爵的宗室高等級子弟,在朝會和皇帝出巡時環繞保衛在四周,所以稱環衛官、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個虛銜、領一份俸祿而已),然後按照年資、任期、功勞等等要求,達到一定資格後才能在皇帝特旨之下,得以封授王爵(幾乎都是郡王、而且大多在身後追封)。封授王爵後,其父、祖當年所授親王爵位不予繼承。

    再遠一層宗室子弟,連擔任環衛官的資格也沒有。沒關係,還可以繼續按照宗室承蔭制度,出仕為官,運氣好的,出任地方州縣正任長官也不是不可能,比干巴巴地頂著個空頭爵位、守著一份俸祿強多了。

    再比如:趙德昭去世後,雖然追封為魏王,但是他的兒子們沒有一個可以承襲魏王爵位,而是被授予外官、環衛官、宗室低等封爵,身後才追封郡王或者國公————長子趙惟正封樂安郡公、建寧軍節度使,身後追封同安郡王。次子趙惟吉封安定郡公、感德軍節度使,身後追封南陽郡王。三子趙惟固早夭,贈官左千牛衛將軍(環衛官)。四子趙惟忠封敘州刺史、昌州團練使,身後追封舒國公。五子趙惟和封澄州刺史、右千牛衛大將軍(環衛官),身後追封清源郡公。而趙德昭的孫子們,就只能恩蔭入仕,擔任廣州觀察使、西染院使、供備庫副使、西頭供奉官這樣的中低階官職,成為大宋數萬文武官員中普通一員了。

    慶曆四年(1044年)七月,宋仁宗趙禎在位時,因為當時近支皇族子弟凋零(仁宗之父真宗只有仁宗一個兒子,仁宗本人三子皆早夭),加上宗室子弟封爵制度過於嚴謹,開國時諸王子孫按照祖制降等承襲,以至出現了“國家宗姓幾無一王”的局面出現。仁宗為了推恩宗室,同時也是為了強化本支、拱衛皇室(因為近支凋零無人、遠支如果再依次降封的話,搞不好宗室爵位就沒有人繼承了),所以在這一年特別下詔:“皇族封王者物故,本宮之長封國公、祖宗之子皆擇其後一人為宗,世世承襲”,將宗室中太祖太宗的弟弟魏悼王(當時稱涪悼王)趙廷美、太祖兩個兒子燕懿王(當時稱越懿王)趙德昭、秦康惠王(當時稱楚康惠王)趙德芳,太宗除了真宗之外其他七個兒子,一共十家宗室的後代,按照始封親王之子封郡王、孫封國公,曾孫封郡公的原則,晉封十家宗親高等宗室爵位,其中六個郡王、三個國公、一個郡公。這樣,才使得宗室中有了高等級爵位、且可以承襲下去,而不至於三代降襲之後,有爵位的宗室們自動消失無影了。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趙頊繼位,感念於社稷皆由太祖創業而至,而當年太祖皇帝開拓不易,所以下詔要求除仁宗時期原有的加恩封爵之外,在太祖的後裔中再選取行輩最近、年德最尊的一人,授予郡王爵位,並且世襲不降,以示後世子孫尊崇太祖皇帝之意。在大宗正寺的遴選之下,太祖第四子楚康惠王趙德芳的孫子、左衛大將軍、安德軍節度使趙惟憲的兒子,時年已經六十二歲的趙從式入選,成為第一代世襲郡王,神宗賜其“安定郡王”名號。這是宋代第一傢俱有世襲資格的王爵(郡王級別)。

    此後,安定郡王的爵位在太祖的後裔中傳承了二十四代。但是安定郡王的傳承比較特殊,不是由趙從式一脈世襲,也不是在其他太祖子孫中選一家世襲,而是如同外朝官員擔任官職一樣,由太祖的後裔按照輩分的遠近、年齡的長幼輪流擔任,當代安定郡王不一定可以把王爵傳給自己的親兄弟子侄,下一代安定郡王也不一定是前代郡王的近支子侄。這樣,造成了安定郡王承襲者年紀都比較偏大、在位時間也較短。自熙寧元年至南宋末年,不到二百年就傳承了二十四代,其中大部分是趙德昭後裔、小部分是趙德芳後裔,甚至個別人還是趙廷美的後代。

    元豐三年(1080年),宋神宗感念於父親英宗是由濮安懿王趙允讓一系過繼給仁宗趙禎為嗣、從而得承大統,於是加封在世的本生伯父—淮康軍節度使、濮國公趙宗暉(趙允讓第四子)為嗣濮王,並特詔嗣濮王可以如同安定郡王一般世襲傳承,不必降等承襲。這是宋代第二傢俱有世襲資格的王爵(嗣王級別)。嗣濮王在兩宋一共承襲了二十九代,比安定郡王還要世系綿遠。同樣,嗣濮王的承襲制度也和安定郡王一樣,由趙允讓的子孫後代們按照輩分遠近、年齡長幼輪流擔任,不僅限於趙宗暉的直系子孫。

    宋神宗首開宗室承繼大統者追封本生家族為嗣王、世系其爵後,南宋時期,同樣以宗室子弟入繼大統的宋孝宗之子宋光宗趙惇(其父宋孝宗趙眘是太祖七世孫,秦康惠王趙德芳六世孫、秀水縣丞趙子偁次子,被選為高宗養子,後冊立為太子,承襲大統)於紹熙元年(1190年)加封本生伯父趙伯圭為嗣秀王(光宗的本生祖父趙子偁在兒子孝宗被立為太子後由高宗追封為秀王),成為宋朝第三家世襲王爵。嗣秀王按照安定郡王、嗣濮王的傳承製度,在趙子偁的後裔中傳承了五代。

    之後,宋寧宗趙擴無嗣,將堂弟沂靖惠王趙抦的嗣子趙貴和立為太子,改名趙竑,並讓丞相史彌遠在太祖後裔中選定了趙貴誠(原名趙與莒,太祖十世孫,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山陰縣尉趙希瓐長子)為無嗣的沂王趙抦第二任嗣子,承襲沂王爵位。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寧宗病重,史彌遠因為和太子趙竑關係惡劣,害怕日後被清算,於是聯合同樣和太子關係不好的宋寧宗楊皇后趁寧宗病逝時矯詔廢黜了太子趙竑,改立沂王趙貴誠為皇儲,並擁立其為嗣皇帝,更名趙昀,即宋理宗。

    宋理宗登基後,依照故事,為自己名義上的本生父沂靖惠王趙抦立嗣,設立了嗣沂王爵位,將太祖十世孫,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自己的遠房族兄弟趙貴謙冊立為嗣沂王。同時,追封自己實際上的本生父趙希瓐為榮王,冊立親弟趙與芮為嗣榮王。這樣,宋朝第四家、第五家世襲王爵由此誕生。嗣沂王傳承了兩代,嗣榮王只有趙與芮一人而已。

    宋末時期,以上五家世襲王爵都在元軍南下滅宋的過程中隨風飄散,消失在歷史的程序中。

    總而言之,宋朝宗室除了高等級的親王、郡王、國公可以享受較高的物質和官祿待遇之外,其他中低階成員並沒有什麼優裕待遇和社會特權,只是一個宗室身份、錄入宗籍而已。不過相對而言,有宋一代宗室(中低階宗室)從事各種社會活動也沒有特別的條件限制和禁區,他們一樣可以參加科舉從而出仕為官、可以經營工商業賺錢,可以從事農業、獲取利益(當然不是自己親自下田),這樣反而促進了宗室子弟的自我謀生能力,遠比後世明朝的宗藩制度要先進和合理得多,產生的效果也要好得多。

    這也是宋代改變前代王朝“宗室五服以外親盡”原則、皇家子弟不論血脈遠近皆入宗室之後,沒有導致因宗室人口過多造成財政產生嚴重負擔,也沒有因為宗室權力過大而造成舉兵作亂、謀逆造反的事情發生、皇權也得以加強和穩固的原因之所在。在中華兩千年帝制歷史上,宋朝的宗室封爵管理制度,確實是相對比較優秀的存在。

  • 2 # 坐古談今

    宋代的宗室政策屬於承前啟後,在繼承了唐朝的基礎上開啟了宗室成員擴大化的時代。唐朝的宗室區分“五服”(詳見我在20170213回答的“唐朝喪葬中的‘五服’是什麼”一文),宋朝則不區分因此,宗室成員到後期急劇擴大。明朝就受其影響,宗室成員對國家財政產生巨大影響。宋朝也是如此,雖然歷經靖康之恥,到南宋滅亡前其宗室成員也多達六萬。

    (1)宋代爵位中的官員與宗室

    宋代的宗室爵位沒有太多政治意義,物質利益也不太多,宗室爵位和官員爵位都使用同一體系。早在宋朝就被人稱其為“徒為煩文”“無益治體”。例如嗣王是親王的繼承者,但是北宋、南宋時期只有四位嗣王。

    他們是:趙宗暉(宋英宗兄弟)為嗣濮王(第一位嗣王)、趙伯圭(宋孝宗的哥哥)為嗣秀王、趙輿芮(宋理宗的弟弟、宋度宗的父親)為嗣榮王、趙貴謙為嗣沂王。

    宋英宗

    (2)按時間的4種爵位

    宗室是皇帝一族的成員,而且,宋代宗室成員可以參加科舉、做官等成為官員體系的一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可以分為四種形式:

    宋哲宗前有12等:(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神宗朝為9等:廢掉了嗣王和開國公、開國郡公,其下的五個等級的“開國”二字去除。

    哲宗元祐改制時為10等:恢復“開國”,去掉了12等級中的開國公和開國郡公。

    南宋時10等:12等級中去掉郡公和開國公。

    請注意宋朝宗室成員包括:太祖匡胤、太宗匡義、魏王匡美三支

    在上述爵位中,一般官員和宗室生前封爵的用: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宗室死後封爵專用的有:王、郡王、國公、郡公、侯。

  • 3 # 澹奕

    與晉、唐時代相比變化不大,規模大了很多。宋朝的宗室規模龐大,其宗室爵位制度借鑑了前朝的眾多經驗,除了非常常見的親王、郡王、國公、公侯伯子男等之外,還有嗣王等。著名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冊封之時,都要帶上本郡開國,直到冊封國公。

    兩宋皇族宗室爵位,共分成十二個等級:

    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與開國男。

    嚴格來說,只有皇帝的兄弟與近支宗族才能夠被冊封為親王。皇子、皇兄封國可冊封為親王;親王嫡子繼承爵位者,冊封為嗣王;宗室近支承襲爵位的人,可以請旨冊封為郡王,其後裔可以冊封為國公、郡公等。

    由於宋朝特殊的開國曆史,宋朝宗室除了太宗後裔,當年太祖、秦王后裔全都被列入了宋室宗族之中。由於皇族宗親規模過於龐大,宋神宗時代就讓太祖、秦王后裔宗族離開京畿到外地居住。所以,除了原本管理皇室宗親的大宗正寺之外,宋朝到了徽宗時代,加設西外宗正寺與南外宗正寺,用於管理外地的宗族。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宗室規模龐大,但宋朝宗室並沒有像明朝那樣造成嚴重財政負擔,也沒有發生藩王犯上作亂的事發生。

    宋朝宗室身份,只是一個身份,並沒什麼特權,而宋朝對於宗室從前各種政治經濟活動也沒有限制約束,宗室同樣可以參加科舉、做官、從前商業,反而收到了比明朝更好的效果。

  • 4 # 只愛潘多拉

    宋代的皇族在爵位上主要是親王、郡王、國公三級,國公以下還有“侯”等等,但基本上已經沒有意義,史書都很少記載。宋代的皇族能得到封爵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要先當官,然後再慢慢積累積分,如民間故事裡的八賢王趙德芳,其實一輩子都沒有封王,只是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而已,死後才被追封為秦王。

    宋孝宗

    封爵積分制在宋孝宗身上是最典型的,他從國公一直到親王幹了個遍,他正是趙德芳的後代,宋高宗無子,收養了他,標誌著他的身份和地位跟一般人不同的就是——他的第一個封爵:“建國公”,建國公的封地在福建的建州,後來他當了皇帝,建州被升級為“建寧府”。宋孝宗的第二個封爵是普安郡王,普安郡就是劍門關所在的劍州,宋孝宗當皇帝以後,劍州因此也被升級為“隆慶府”。宋孝宗的第三個封爵是建王,這個正好跟他的初封的建國公相配。

    建州在南宋的位置

    此外,宋代一般的情況是皇子成年就封親王,但是親王的兒子們一般不能繼承親王爵位,而是依據親疏和積分,或封郡王或國公。同時,親王本身因為封國的不同,地位上也有差別。

    建州現在屬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建甌市(縣級市)

    比如宋太宗的長子趙元佐,封衛王,後來升級為楚王,衛只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小國,而楚是戰國七雄,所以同樣是親王,楚王級別比衛王高。四子趙元份成年後初封冀王,這個冀王的份量比他大哥趙元佐初封的衛王還要小,因為冀是漢代的州名,還不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國名。趙元份最後靠積分做了雍王。

    皇子們一般是親王,但親王的爵位一般是不能傳給子孫的,親王的繼承人只能降級繼位,如楚王趙元佐死後,他的趙恭憲只是封“祁國公”。 其子孫也一直都是襲封國公。雍王趙元份的子孫一般是繼承虢國公爵位。

    但是趙元份的次子趙允讓是個例外,因為宋真宗早年無子,曾把他收養在宮中當養子,後來真宗生了仁宗後,趙允讓才出宮,所以他曾經一度有當皇帝的可能,所以身份特殊,他後來得以封汝南郡王。不過仁宗後來又生不出兒子,收養了趙允讓的兒子為皇子,後來繼位就是宋英宗。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看時期。

    宋朝的封爵制度跟官制一樣改了很多次,宋初為十二等,為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宋神宗時嗣王、開國公和開國郡公不封,開國字眼全部去除,變成了九等。

    宋哲宗時恢復嗣王和開國字眼,變成十等。南宋是也是十等,不過開國郡公又回來了,被踢出去的換成了郡公。

    就宗室而言,其實爵位只在王和郡公之間轉悠,再往下的遠支宗室是沒有爵位的。

    宋朝皇子一般不直接封王,而是以較低爵位或職位,一步步升上來,活得短的就熬不到封王,比如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23歲就去世了,生前身份是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死後才追封祁王,後改封楚王、秦王。

    宋神宗以後,這種升遷形成慣例,皇子們一開始都封節度使,然後國公、郡王、加平

    章事,出閣時封親王。

    宋朝的親王不能世襲,首代親王去世後,子孫中選一人封國公,其餘子孫只能承蔭入仕,接著攢經驗,按順序晉升,運氣好的話,也能夠晉升到郡王。

    這種制度使得嗣王形同虛設,畢竟嗣王的意思就是繼承親王爵位者,現在親王爵沒人繼承,自然也就沒有嗣王。而且親王子孫要攢經驗才能升到郡王,時間跨度很長,一不小心,出現了“宗姓幾無一王”的局面。

    為此,宋仁宗一口氣封了十個親王,順手將他們的子孫拎出來,封了6個郡王、3個國公和1個郡公。

    到宋神宗時期,宋朝終於有了嗣王,因為宋神宗之父宋英宗是宋仁宗養子,為了尊崇生父一脈濮,還跟朝臣鬧了一場“濮議”。宋神宗子承父業,將本生叔父趙宗暉封為嗣濮王,並規定世襲。

    做完這些,神宗又把嗣王踢出了爵位體系,但不要緊,後人可以再拿回來。嗣王先例一開,後面以宗室子入繼的宋孝宗、宋理宗沿襲此例,相繼設立了嗣秀王、嗣榮王和嗣沂王三個嗣王。

    此外宋朝宗室的俸祿、屬官等等都是很少的,不過他們跟可以入仕當官,靠官職俸祿過日子,不像明朝宗室那般被當作豬來養。

    在這種情況下,遠支宗室的日子跟平民百姓是差不多的,像宋孝宗被宋高宗收養之前,只是一個縣丞之子。

  • 6 # 風情侃歷史

    封爵有“生封”、“(死後)追封”的區別,我想題主肯定說的就是生封咯,北宋的爵位制度基本上和唐朝沒有太大區別,爵位分為世襲和不世襲兩種。

    世襲爵位

    爵位可以世代相傳,受爵者後代可以直接完整的繼承父輩爵位,當受爵者無子嗣或者受爵者犯罪之時,爵位通常就會自動消除,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當朝皇帝都會找尋受爵者的旁系支脈將爵位傳給他們(就好比受爵者的侄子,兄弟等),稱為“紹絕繼封”。

    非世襲爵位

    宋朝大多數的爵位都不是世襲爵位,而是此種非世襲爵位,此種爵位止於受封者本身而止,身死則爵除。

    12級爵位制度第一級:開國男,從五品。第二級:開國子,正五品。第三級:開國伯,正四品。第四級:開國侯,從三品第五級:開國縣公,從二品,第六級:開國郡公,正二品第七級:開國公,無品級。第八級:郡公,正二品。第九級:國公,從一品。第十級:郡王,從一品第十一級:嗣王,從一品第十二級:王,正一品。

    皇帝的子嗣皇子並不會直接封王,雖然最終的結果都是封王但流程還是要走的,而是剛開始封以較低爵位,然後再封王。

    親王后代不封嗣王。宋朝規定,皇子封王者,王爵僅止其身,其子孫無關乎嫡庶,以其中最長一人,封公,不能承襲父親、祖父的王爵位,其餘的子孫也只能依靠這種關係入仕途為官,與其他姓氏的人一樣然後以自己的實際才能上升。

    宗室制度

    到了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時,僅英宗這支脈宗室就有率府副率(四品官名)以上官800多人,若連同九品以上宗室計算共有1000人以上,全部宗室官員則累加有9000人之多。給宋朝也帶了不少的經濟負擔。

    宋朝宋太祖於開寶六年(公元973年)下詔規定晉王(即宋太宗趙光義)位列宰相之上。但僅僅過了十年,在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宋太宗下詔規定親王位列宰相之下,此規定一直延續到宋滅,縱觀整個宋朝,僅有晉王一位親王位列宰相之上,這相對於其他朝代,是一個大的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