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野武將

    一直到明亡,滿清其實還不能以武力強行突破關寧錦防線。

    1642年,松錦之戰,明軍完敗。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這意味著以錦州為中心的小淩河一線完全失守。這對於明軍來說是空前的打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明軍長期經營這一防線,在這裡積累了大量的要塞、城防、糧草、軍械。隨著錦州及周圍城塞的失手,這些也完全落入清軍手中。二是大量明將降清以後,清人對於明軍戰法、弱點更為了解。三是自此明軍只能收縮到寧遠、山海關。也就是說,錦州、寧遠、山海關構成的戰略縱深蕩然無存。寧遠和山海關直接暴露在清軍的攻勢之下。

    但即使如此,寧遠尤其是山海關依然是堅城。即使清軍此時在火炮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到了寧遠、山海關,明軍城防、騎兵、火器互為一體。直到1644年,清軍尚不具備強行突破山海關的實力。

    因此,清軍在擊破林丹汗,制霸蒙古草原東部以後,也只能尋求迂迴喜峰口、古北口一線,直逼京師。所以1629年,皇太極突襲京師;到1644年,清軍五次突破長城,對明軍防線構成了很大威脅。清軍之所以能夠開啟長城一線的戰局,根本原因還是明朝財政空前困難,所以根本沒有能力抽調兵力,強化長城防線,使得寧遠、山海關以西,缺少阻擊清軍的有效手段。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李自成等部的威脅, 沒有明朝內部的全面混亂,即使在1642年的格局下,滿清依然沒有能力突破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山海關一線。明朝只是被壓縮到長城一線而已。

  • 2 # 長風浩蕩

    因為那幾十萬人的滿清與“大明”,雙方都沒把雙方之間的戰爭甚至屠殺,看作是“滿清”與“明”之間的征服與反征服。

    如果滿清是在“征服”大明,你猜滿清會有“漢八旗”麼?你猜吳三桂會因為闖王搶了陳圓圓就降清麼?你猜大明的地主階級宗族勢力會競相降清麼?

    如果滿清自認為是在“征服”大明,會第一時間去尊大明的精神支柱孔廟去?會修明史把洪承疇弄到貳臣傳裡?會全國範圍一視同仁開科取士、教材用大明的?

  • 3 # 利劍擱

    古人有句話叫“禍起蕭牆”,還有句話叫“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滿人入主中原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內部出現了問題,與其說是征服,不如說是“拱手相讓”。

    一,李自成是導火索。

    李自成,張獻忠起兵造反,一門心思攻打明軍,沒有考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更沒有考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就相當於幫助滿人消滅了明朝的有生力量。本屬於中原內部的朝代更替,卻叫滿人找到了入主中原的絕好時機……

    二,吳三桂是‘’定時炸彈‘’。

    吳三桂鎮守三海關本來是有一定威懾力的,因為那“一怒”喪失了民族氣節,成了滿人的幫兇。大敵當前絲毫沒有“統一戰線”的理念,這種局面使得滿人“如魚得水”“坐享其成”……

    三,漢人充當了滿人的“急先鋒”。

    吳三桂,尚可喜,史思明,孔有德等本是明朝主力干將,一夜之間成了滿人入主中原的“急先鋒”。這些人生長在內陸,熟悉環境,也掌握整個明朝的兵力部署。特別是“反戈一擊”這種行為對削弱明軍(包括李自成軍隊)計程車氣起到巨大作用。也就是說滿人是巧妙地利用漢人去消滅漢人……

    四,崇禎是個“窩囊廢”。

    作為一國之君,沒有絲毫的戰略眼光。大敵當前濫殺無辜,自毀長城。大兵壓境,不知道迴旋遷都,而是選擇了“自取滅亡”,毫無君主氣度。假如,遷都南京,日後組織力量反擊,吳三桂等也不至於死心塌地為異族賣命,只可惜偌大個明朝連個君主都沒有,群龍無首的態勢下,只能是“爹死媽出門,個人顧個人”了……

    幾十萬軍隊沒了主心骨,就成了“老鼠再多,也只能喂貓”了……

  • 4 # 我心遊遊

    明朝後期是被國內起義軍拖垮的,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彼時李自成雖滅了明朝,但不得民心切沒有領導才智,大清順理成章入主關內。

    崇禎上位的時候可以說明朝垂垂老矣大廈將傾,坦白來說,崇禎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有雄心有抱負,但疑心太重用人不當。

    明朝末期名將輩出,這些個將軍隨便拿一個出來也有封疆大吏之能。孫承宗,袁崇煥,祖大壽的舉薦者,構築了關錦防線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被攻破。孫傳庭,滅闖王高迎祥,把李自成打的只剩十幾個兵逃跑。盧象升,起義軍嘴裡的盧閻王,如果能一直鎮壓叛軍應該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後被調抵禦清軍不敵身亡。陳奇瑜,身居五省總督,在他的排程之下,各路明軍通力合作,將高迎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逼至漢中,困於車箱峽,差點全部殲滅。還有曹文詔、左良玉、袁崇煥祖大壽等。

    如果崇禎能打好這手好牌,沒準明朝還能再續百年啊

  • 5 # 巫山鶴鳴

    首先評價一下明朝,明朝對歷史是有貢獻的,尤其在火器研發方面領先於世界,但在後期,政治制度落後,腐朽不堪,黨派林立,各自為政,皇帝昏庸,加強小冰期自然環境的改變,農民們因重稅引起的暴動,著實對明朝有著巨大的衝擊,要說清軍給明朝造成致命的打擊的話,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全對,清軍確實在多次戰役中殲滅明軍大部分有生力量,但不足以致命,對明朝打擊最大的還是農民起義

  • 6 # 若水若蕊

    清軍入關後對明朝的地主階級採用安撫政策只要不對抗清軍保證其所有的財產 而明朝的地主階級必須面對三個選擇 一 為明朝盡忠成敗不定 二 被義軍革命財產充公 三 背叛明朝投降滿清以保個人財產 在此形式下明朝地主紛紛投降滿清並轉而配合清軍攻擊義軍和明軍 明朝很快滅亡

  • 7 # 大秦鐵鷹劍士

    明朝人口雖有上億人,但是軍隊總數不過數百萬,真正的可戰之兵不過數十萬,最後投降清朝的軍隊又佔大多數,因此清軍可以用十多萬精銳八旗兵擊敗號稱百萬的明朝。人口再多,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因此人口多不代表軍隊戰鬥力強。

    戰國時代,華夏諸侯國都是全民皆兵,民有爭心,兵有戰心,所以戰鬥力超強。漢朝及以後的大一統王朝都是採用徵兵制、府兵制、募兵制等兵制,各有優缺點,但是一個結果就是民多兵少,兵吃空響得多,民無戰力,軍無戰心,百姓面對軍隊如同待宰羔羊,反抗乏力!

    明朝軍隊採用的是衛所制,也就是各個地方設定兵站來守備地方,衛所的兵來源於當地百姓。這些當兵的百姓平時種地、訓練,戰時集中起來對外作戰。這種衛所制可以節省國家財力,但是導致吃空響計程車兵較多,兵冊上可能有一萬人,但實際服役的兵不足一千。這也是為會麼數百倭寇可以從東南沿海一路殺到南京城下,如入無人之境一樣。

    清軍採用的是兵民合一制度,編成八旗之兵,儘管數量只有十多萬,但都是虎狼之師。清八旗長期與明朝對抗,軍隊都是能征善戰之師,他們十多萬人殺漢人數千萬並不困難。另外吳三桂等明朝將領帶軍隊投降清朝,之後他們成為清軍先鋒,為清朝攻城掠地。明朝後期國政爛到根了,已無回天之力,各地百姓樂於投降清軍,抵抗清軍的少數地方都被屠殺一空。

    因此不能看人口多寡,要看朝政是否得民心,要看軍隊是否能死戰,要看百姓是否能支援軍隊。惡政之下無精兵,窮困之下無精兵,奢糜之下無精兵,明朝儘管人口眾多,但是確實國政不清明、軍隊無戰力,百姓無戰心,被清軍擊敗也是歷史的必然歸屬。

  • 8 # 勇戰王聊歷史

    這就要歸功於洪承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為首的明朝降將官兵,如果沒有這些降將官兵的努力,就憑滿清的十幾萬人,累死他們也征服不了擁有近億人口的明王朝!

    <功勞最大的是洪承疇>

    松錦之戰後,洪承疇被滿清俘獲,後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當時,滿清派吏部尚書范文程去勸降洪承疇。洪承疇絕食數日,對著范文程大肆咆哮。當樑上落下來一塊燕泥,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時,洪承疇一邊說話一面“屢拂拭之”。范文程因此判斷,洪承疇不會死。野史傳聞,皇太極派自己的妃子小博爾濟吉特氏,在勸降洪承疇時,給洪承疇喝“參湯”。洪承疇美色在前,又喝了大補的參湯,把持不住,然後,不可描述,然後就投降了。

    洪承疇的“功勞”在於完善了滿清的國家體制,並促進了滿漢融合。

    第一,洪承疇建議多爾袞,以招降為主,不要殺戮百姓,收攬民心。滿清打敗李自成以後,昭告明朝官民,滿清大軍所過之處官民都開啟城門,取得了極大的政治效果。

    第二,洪承疇坐鎮南京,招撫江南,分解南明勢力。明兵部尚書張縉彥、鄭芝龍都是被洪承疇招降的,分化瓦解了抗清勢力。

    第三,招集流散的百姓,安撫流民。洪承疇奉命經略五省,採取一系列以民為本的仁政措施。輕徭薄稅和賑濟流民,穩定了社會經濟,收攏了漢族人的民心。

    <吳三桂的功勞僅次於洪承疇>

    山海關一戰,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為滿清奪取中原立下首功。此後,他作為清軍先鋒。帶領清軍南征北戰,一直把明朝遺老感到西南緬甸。可以說,清朝的大部分江山都是吳三桂為首的明朝降將打下來的!

    正是有了洪承疇,吳三桂,耿精忠等明朝官兵的“叛變”,滿清才會如此快速的奪得漢族的天下。

  • 9 # 劇透歷史

    滿清以區區十幾萬人馬入關,迅速攻滅李自成、張獻忠,實力碾壓南明諸政權,最終征服了人口近億的明王朝,乍一看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但細看明亡清興交接期的60餘年,便會發現滿清的統一既有八旗騎兵驍勇善戰的因素,更是明末波譎雲詭的政治局勢推動的結果。 萬曆在位期間,明王朝先後開展過名為“萬曆三大徵”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其中萬曆晚年援助李氏朝鮮反抗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入侵的戰爭,對關外遼東地區的影響尤為深遠。在與侵朝日軍的交戰中,明王朝消耗了大量國力,調入朝鮮半島的遼東精兵良將損耗嚴重,直接導致了戰後明王朝對遼東女真部落地區的控制力減弱。且崇禎即位時明王朝從建國開始運轉已近260餘年,帝國內部土地兼併、貧富兩極分化、官僚士紳貪汙腐化、地主階級瘋狂壓榨農民等社會問題積重難返,300年王朝興亡週期律迫近,改朝換代重新進行財富分配的趨勢愈發明顯,帝國上下危機重重。 崇禎即位初期,受小冰期氣候影響,陝西關中一帶遭受了嚴重的旱災,官府不體恤民生困頓,依舊以殘酷的手段催逼稅負,食不果腹、衣食無著的農民終於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帶領下揭竿而起,迅速蓬勃發展成為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勢力席捲北方大地。此時的明朝陷入了中原農民起義、關外滿清八旗兩線作戰的戰略困境,直至帝國財源枯竭,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 隨後的局勢,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弘光政權與滿清並存,相比于山海關戰敗的李自成、偏安四川一隅之地的張獻忠、四分五裂軍合力不齊的南明,滿清相對於其中的一方都呈現相對強盛的勢頭。可以說,是三者的各自為戰成就了滿清八旗的各個擊破戰略目標,最終得以統一全國,開創將近300年的大清王朝。

  • 10 # 納蘭談史

    題目似乎有些邏輯問題,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提主應該是想問明朝的軍隊比清軍多好幾倍,為何會敗給清軍吧?

    談到明朝的兵員數量,最大值是出現在洪武、永樂時期,畢竟明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穩,再加上北元勢力猶存,朱棣時期擴軍至二百五十萬左右,也是明朝軍隊戰鬥力的巔峰時刻。自此之後明朝政局穩定,軍隊不斷裁減,到了萬曆年間,明朝軍隊系統荒廢,兵員數量已不足百萬,戰鬥力也是急劇下降,國土面積也在不斷縮水,反倒是留給了崇禎皇帝一系列爛攤子,據推測明崇禎年間全國兵員約有八十萬,具備高素質、強戰鬥力的精銳之師不超過20萬。

    可想而知,大明王朝在覆滅之際內有李自成的起義軍之憂,外有清軍之患,其實也沒有多少可用之兵,再加上幾次決戰損兵折將、甚至明軍內部叛逃臨陣倒戈者,也就不奇怪明朝為何會敗給清軍了。

  • 11 # 歷史風暴

    首先我要糾正一下題主的問題。

    清軍入關時,確實只有十幾萬披甲之士,但是他征服的並不是人口近億的明王朝。

    確切的說,他征服是已經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區。因為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而崇禎帝在同一天在煤山上吊自殺,然後明王朝滅亡了。

    再看當時天下形勢

    明王朝滅亡之後,當時的天下主要有四股力量。第一股就是剛剛和吳三桂一起打敗了李自成,進駐北京的大清國。還有一股,就是正在被吳三桂窮追猛打的李自成殘部。第三股就是盤踞於四川地區的張獻忠。第四股,就是在江南地區正在內鬥的不亦樂乎的南明。

    然後看當時的人心。

    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再經過了漢朝的努力,大一統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不能存在兩個王朝,所以中原地區應該只有一個眾望所歸的政權。

    在這樣的人心思潮之下,當中國變得四分五裂的時候。絕大部分的人所做的就是尋找真龍天子,然後站隊,去依附於那個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力量。

    從當時天下的形勢來看,如果不出意外,滿清已經擁有了入主中原,統治全中國的資格。

    最後看一下當時的滿清有多強。

    從軍事上來看,八旗兵只有十幾萬,再加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至少有20萬精銳部隊。除了滿清,任何一股勢力也拿不出20萬精銳。

    同時,吳三桂在追擊李自成的過程中,不斷從李自成手中奪取土地,擴大滿清統治範圍。很快,北方地區就完全落入了滿清的手中。這一切僅僅用了1年多的時間,用摧枯拉朽形容毫不誇張。

    滿清的強,對應的是其他幾股勢力的弱。李自成自不必說,從一片石之戰失敗後又變成了一股流寇,幾乎沒打過一個像樣的戰役。

    張獻忠早年被左良玉打的潰不成軍,而左良玉又打不過李自成,可見張獻忠的軍隊實力更沒辦法和滿清軍隊較量。

    南明在北方鏖戰的時候,卻在不停內鬥。沒有對逐漸接近的清軍有任何實際的防備。當然,當清軍南下的時候,大部分朝中大員紛紛投降,可見他們根本就沒打算抵抗,而是早已心向滿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如果還得不到天下才是不正常的。

  • 12 # 剋勀

    遊牧民族戰鬥力強悍!當時有後金鐵騎過萬天下無敵的說法,當然還有關寧鐵騎不出,誰與爭鋒?

    決定戰爭勝負從來不是靠人多!後金人少,但是團結一致!搶劫起來更是要錢不要命!安逸的明軍戰鬥力大打折扣!農民軍都疲於應付!遇到後金鐵騎望風而逃!大明王朝天災人禍就沒消停過!

  • 13 # heinigo

    一靠猛。清軍戰鬥力是最強的。而原來的關寧鐵騎,明朝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吳三桂手下已經歸屬了大清。所以就是像李自成那樣的。跟清軍打根本打不過,就得跑。更何況江南的南明的那些軍隊,武器落後,戰鬥經驗欠缺,更主要的是主將勾心鬥角,合作不到一起去。因此清軍所到之地所向披靡。唯一能跟其對抗的就是鄭成功的水軍。但其陸軍還是不行。

    二靠哄。哄誰?哄那些騎牆派。到了那地方該誰主政只要你投降,就給你升一級,維持原樣。日後怎麼樣?到時候再說。這對那些本來就是混日子當土皇帝的來說,安全保險再好不過了。哄那些投降過來的將,讓你們去影響其他的將。不行,你去打他們。把他們打下來,拿他們的人頭來換你的高官厚祿。

    三靠狠。有的地方不不降嗎?讓我損兵折將是不是?攻下來全都殺光。把人頭砍下來,都給我掛出去示眾。讓活著的人知道我清兵有多狠,就問你服不服。打又打不過,對槓就極可能全城被屠殺,你如果求死硬懟人家成全你。但跟著你的,人家絕不放過。你如果想生存的話,想活著就得軟,就得服。

    四靠養。這個養是給養。物資補給,也就是後勤的保障,清兵是最厲害的。最終能跟清兵對仗的就是鄭成功的軍隊。而鄭成功軍隊的給養來自於源源不斷的海路貿易。

    五靠快。戰略快,決策快,出兵快。這三快決定了清兵的優勢。戰略的制定,從醞釀到出臺,隨機應變,據實際情況不斷的快速反應。這個是清軍的決策層,或者說他戰略大本營的優勢。的確是國家的開創者有能力有頭腦有實力。決策快,就是根本就不拖拉。事事留有後手。一旦下決心就馬上實施。出兵快就不用說了吧,清兵的騎兵集團速度快的根本就不給對手喘息之機。李自成,張獻忠,你看一旦被針對是敗得多麼慘。

    就因為這五點吧。感覺腦子裡沒有其他點了。誰如果能補充上,那就請補充吧。

  • 14 # 漢武大帝劉徹

    明朝末期!明朝高臣腐敗無能!國家出資前線的錢層層的吃回扣,到了前線所剩無幾!將士可怒不可言!明兵沒了軍餉!更本沒心思打仗!還有的是清兵個個驍勇善戰,騎兵為主!不怕死,為國效總是一種光榮身份!

  • 15 # 小院之觀

    明朝不是靠滿清區區幾十萬人征服的,而是被漢人自己征服的。事實上,崇禎沒有想到江山會被滿清取代,李自成沒有想到自己會為他人做嫁衣,滿清自己更沒有想到天上會掉下這麼大一個餡餅。

    但是,滿清征服明朝,卻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讓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審視一下。

    從滿清的角度來看。

    如果吳三桂決心堅守山海關,多爾袞即使能攻下,也必定要付出慘重的傷亡。從後金起兵之初到進入北京之後,不管是後金還是後來的滿清,都從來沒有打過強攻山海關的主意,這個代價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1642年松錦之戰結束,到1644年4月25日崇禎煤山自縊,滿清的軍隊始終都遠離山海關,他們也放棄佔領關外的寧錦地區,只是將城拆毀,將人畜擄走,讓其變成一片無人區。

    不過也不能說滿清對中原無覬覦之心,就算得不到,想一下也是好的,1644年正月多爾袞就曾經致書李自成,想要與他共同謀取中原,李自成沒有理會,多爾袞就比較尷尬了,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被拒絕的多爾袞並未有任何的軍事行動。直到四月初吳三桂對李自成降而復叛,致書多爾袞求援後,多爾袞才緊急召集兵馬,急行軍十三日,到達山海關附近,而清軍的兵力,綜合多部史料來看,至多不過七八萬。

    這說明滿清從思想上到行動上,在當時並沒有南下逐鹿中原的準備,這是其體量決定的,就算在一片石擊敗李自成後,加上收編的吳三桂部,以及八旗之眾,滿打滿算也就只有20-30萬人,這點兵力,如何夠入主中原呢?這是滿清自己也沒有想過的。

    從李自成的角度來看。

    借用顧城先生的話來評價很是恰如其分:他們的行動卻給人一種強烈的印象,似乎在他們心目中明、清之戰是‘前朝’的事情,自己並沒有同清方交惡,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過日子。李自成或許是不夠高瞻遠矚,但在吳三桂已答應投降,關外毫無清軍動靜的情況下,許多人容易做出跟他一樣的判斷。換句話說,李自成錯誤地判斷了形勢,或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只知己不知彼,導致了大好形勢的葬送,白白將勝利果實拱手讓給了清軍。

    但換個角度思考,即使吳三桂沒有引清軍入關,順利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就真能守住天下嗎?李自成的軍隊或許比明軍強大,不過在政治上,從他進入京師之後的表現來看完全不合格,軍事只是政治的延續,政治不合格的君主能守住國家嗎?既然不能,是不是滿清又有機會了。而對於吳三桂這樣的投機分子來說,他會在任何時候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何止吳三桂呢,當時的明朝將領,有幾個不是這樣?所以,沒有吳三桂,自然也會有張三桂、李三桂出現。

    拋開滿清和李自成,從餘下人的角度來看。

    對其中大部分人來說,不管是大順還是滿清,對他們來說,區別只是上層統治者的更換,只要能保護自己的利益,願意為大明殉國的人寥寥無幾,而願意歸附的則如過江之鯽。這點,從只有一個太監王繼恩陪伴崇禎殉國,到大順軍進入北京後,朝廷大批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門外,上箋勸進就可以看出,而同樣的一批人,在短短四十多天後,又再次更換了效忠物件,投降了滿清。

    京師的情況代表著全國,即使南明表面上還有數十萬軍隊,還佔有大半江山,但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對付大順軍和清軍,而是內鬥,或爭權奪利或擁兵自重,所以在清軍南下後,南明各個小朝廷立即土崩瓦解,南京的弘光政權,僅僅維持了一年就垮臺,而朱由崧手下的文武大臣們,南明禮部尚書錢謙益同忻城伯趙之龍魏國公徐文爵、保國公朱國弼、靈璧候湯國祚、定遠候鄧文鬱、大學士王鐸、都御史唐世濟等人率20多萬明軍獻南京城降清,對於他們來說,在前朝的位高爵重反而成了投靠後安身立命的資本,清軍的實力非但沒有受到損失,還被壯大了。

    民間的抗爭,固然值得稱道,不過如果沒有剃髮令的釋出,嘉定、江陰這些地方本來都已選擇了歸附,多爾袞正是看清了問題的本質,才頒佈了剃髮令,而攻取嘉興的是降將李成棟麾下的漢軍,攻佔江陰的則是以劉良佐率領的降兵為主。

    而以滿清區區幾十萬之眾,能夠成功問鼎中原,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已經到了非亡不可的時候,不管是從上層的官員,民間的地方豪強,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已經對它不抱支援,這是由於從明朝開國時起制定的制度,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發展到明末,已經無法支撐這個國家,它需要一場徹底的改革才能重獲生機,但除非是朱元璋再世,明朝又有哪個皇帝有這樣的魄力呢?

    既然改革不能從內部完成,那就只有從外部完成,如果所有人都認為能在這場社會變革中得到好處,那又有幾個人願意為這行將覆滅的帝國陪葬呢?所以不管是大順也好,滿清也罷,抑或是其他人來逐鹿中原,明朝的被征服,都是歷史趨勢,沒有李自成,還有滿清,沒有滿清,也自有其他人,無法逆轉。

  • 16 # 搗碎的蛋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根源,我們就要回溯下兩方的歷史。

    第一個時間點,萬曆47年,薩爾滸之戰。

    一方是明軍的11萬軍隊,另一方是努爾哈赤帶領的後金軍,約有6萬人左右。

    戰爭的結果是以明軍慘敗而告終。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與後金戰爭的重要轉折點,自此明軍由進攻轉為防守。

    垂垂老矣的萬曆,聽聞戰敗傷心不已,但也只是傷心了那麼幾天,在經歷過三大徵的萬曆眼中女真人的威脅不過是癬疥之疾,手下的大臣才是他煩心的物件,如果上天在給萬曆多活幾個年頭,他有信心收拾掉後金的威脅。

    萬曆48年,萬曆皇帝駕崩,同年朱常洛繼位,又一個月朱常洛駕崩,朱由校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天啟皇帝。

    無論是朱長洛登基還是朱由檢做皇帝,東林黨人在其中是出了相當多力的,也因此天啟登基之初大量的任用東林黨人,一時之間東林黨勢力大增。

    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攻陷瀋陽,遼陽。

    天啟二年,努爾哈赤奪取廣寧。

    與此同時天啟皇帝感受到東林黨人在朝中的勢大,執政時處處受到制肘,於是有了任用閹黨用於制衡的想法。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發起寧遠之戰,被袁崇煥所阻。

    努爾哈赤剛佔據遼東時候野心勃勃,意氣風發對待漢人也是以“恩養”為主,但隨著年歲老邁又有治下漢民不斷的反叛還有小冰期氣候導致的糧食短缺,努爾哈赤開始大量的屠殺漢人。

    年老的努爾哈赤,暴躁易殺,只要稍有忤逆,就會有性命之憂,那怕是他的兒子,努爾哈赤也絕不留情。

    努爾哈赤知道他的兒子們各個都有狼性,野心勃勃,只有以最血腥的手段才能震懾住他們。為了制衡,也因為對幼子的歡喜,努爾哈赤開始培養多爾袞和多鐸。

    可惜天命在皇太極身上,還沒等多爾袞和多鐸羽翼豐滿,在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病逝。

    天啟六年,皇太極繼位。

    原本在努爾哈赤的暴政下以搖搖欲墜的後金在皇太極的治理下開始逐漸穩定。

    天啟七年,天啟皇帝由於落水染病,躺在病床上,最喜的木工活是幹不了了,原本打算壓壓魏忠賢的勢頭也暫且推遲。

    誰知這一病就要了天啟皇帝的性命。

    天啟七年,天啟皇帝的弟弟朱由檢登基,也就是崇禎帝。

    崇禎皇帝是要做有為的聖君,剛一登基就清算閹黨,只是年輕剛正的皇帝卻不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宦官是皇權的延伸,徹底清算了自己的爪牙,又拿什麼來制衡文官集團?

    崇禎元年,崇禎頒佈政令改革驛站,精簡人員,一個名叫李鴻基的驛卒被裁撤,而此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闖王李自成。

    由於災荒連年,官府又不斷的加稅,百姓被逼得沒了活路,於其活活被餓死,還不如反了還能有一分的活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李自成吃過官糧,對那些苦哈哈的起義軍還是有牴觸的,但自己丟了差事,手上又有了人命,背井離鄉是必須的,於是他選擇加入邊軍。

    崇禎二年,皇太極繞路從蒙古入關,搶掠內地,甚至還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在京畿一帶大肆搜刮搶掠了幾個月,才施施然的退回關內,也是因為這次入關崇禎皇帝處死了袁崇煥。

    崇禎此舉等若自斷一臂,袁崇煥雖多有可殺之處,但卻是少數能夠震懾住遼東的文臣,少了節制的遼東,最終也為吳三桂的反叛埋下了伏筆。

    在女真人圍住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加入的邊軍被調往北京駐防。如叫花般的軍隊,人人廋骨嶙峋,穿著破爛的戰襖,他們已經有一天沒吃東西了。

    聽說要與兇惡的女真人拼命,生死難料,有人就想起了欠發了幾年的軍餉,在戰場上爺們死就死了但總要給家裡人留點給他們過活的希望。

    可管錢糧的將領哪來的響銀?朝廷撥下來的銀兩本就不是足額,還要被上官層層剝削,來到他的手上的餉銀以是寥寥無幾,那怕將這些銀子都發下去,也不夠怎麼一大群大頭兵分的。

    沒有餉銀,還要士兵們拼命,那家的道理,反了,造反了,最少還能吃上幾天的飽飯。

    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改元,正式定國號為“大清”

    崇禎十四年,皇太極病逝。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以要攻破城門。

    吾非亡國之君!吾非亡國之君!

    崇禎皇帝登上煤山,來到一顆歪脖樹前,繫上白綾,身邊只有一名太監。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崇禎十七年,崇禎自縊。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在北京搶掠一番大軍又往山海關,與吳三桂決戰,吳三桂投降清軍,引清軍入關,大敗李自成。

    自此清軍入主中原。

    總結

    上述歷史的回顧只是大致,還有許多重要的事件與人物,由於篇幅的原因這裡沒辦法過多的介紹。

    清朝很快能奪得天下,從上述的歷史中也能窺探一二,而這裡我最想從人心的角度來闡述清朝為何能如此順利的統一中國。

    當清軍來到城外,守城的官員茫然的望著城外的大軍。

    官員是大明的官員,可他為何而守城?滅亡的朝廷?哪裡還有朝廷?北京城都沒了。

    自己手下的官員已經嚷著要開城門迎接他們新的主子,他們是為了保住自家的財產,想著能在新朝更進一步。

    是要阻止嗎?

    看著身邊的瘦弱的軍人,骯髒的綿衣,呆滯麻木的目光,是啊!這些軍人又為何而戰?

    朝廷?餉銀?溫飽?這些好像都沒有。投降了對面的清軍,再差難道還能差過這裡嗎?

    其實官員還是有報效國家的心的,自己畢竟是讀書人。

    身後的百姓零零落落的,饑荒、瘟疫、如蝗蟲過境的起義軍,城中房屋十室九空,他們比士兵更絕望。

    罷了!罷了!守個錘子的城。

    人心似線,大明就是這無數的線交織而成,線散了,大明也就散了。

  • 17 # 張洵美

    明之亡 非亡於滿洲鐵騎 蓋文武腐敗耳 內釁耳

    一按:清之入關 明朝國祚已為李自成所亡 所以清人滅亡的實是那偏安南方的故明朝廷 史家將這一時期定為南明

    再按:標題言“清人幾十萬入關” 也非準確 考《大義覺迷錄·卷一》雍正謂當時入關兵額 大抵不過十萬:“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師時,兵亦不過十萬。” 而按入關之前的山海關大戰時 據顧誠先生考證 大概有七、八萬 這方面對於李自成的兵力 史家多有記錄 但清朝兵力 並不得考證 只知道山海關一戰關乎當時三個政權的生死存亡 所以多爾袞幾乎徵調了全部兵力 以《大清世祖實錄·卷之四》:四月初九,多爾袞率“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恭順王等三王、續順公兵,聲炮起行。” 而《朝鮮李朝實錄·上編·卷五十八·仁祖七》言徵調了十歲以上的男丁 可能朝鮮人對此瞭解並非真實:“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

    而以魏源《聖武記·卷一》考證 結合《實錄》來看 大抵也在八萬左右 謂: “李自成自將精銳二十萬東擊三桂,……賊眾自北山橫亙至海,我兩軍對賊而陣。三桂軍其右,我軍其左,尚不及賊陣之半。”

    《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傳五·諸王四·睿忠親王多爾袞傳》也說:“時自成將二十餘萬人。”

    雖然李自成的兵力史家眾說紛紜 但是據此 僅按清人的立場來講 當時清人一方兵力應該在八萬

    在考證了這兩點以後 我們再來看清以區區數萬入關 如何滅得了擁有財力與人力 軍力龐大的南方朝廷

    筆者的意見即如開篇認為 清之所以能征服南明 主要來自於南方朝廷內部原因導致 這種原因有兩點 一是朝廷內部計程車大夫階級延續了萬曆以來的腐敗 二是在外的武臣階級的不賣命及內釁而從這種角度去看待當時的歷史 來做如下論述:

    一、士階級內釁腐敗

    1、弘光之部

    南明朝廷起於弘光 但弘光初立的時候 便有了迎接潞王與福王兩派意見 或有折衷的方案 迎接桂王 最終爭奪以福王勝出 即弘光帝 這種爭奪直接導致了後來士大夫階級派系的內鬥 即黨爭 這是滅亡弘光朝廷最主要 也是最直接的因素 當時以盧九德與四鎮總兵主持迎接福王 後來馬士英加入 在這一派以外的 敵對的史可法 錢謙益 呂大器 高鴻圖 張慎言等人 因為弘光的寬容 並沒有加以追究 但史可法卻無可避免的讓出了掌管朝廷的政治大權 外出淮揚督師 朝政被馬士英等掌控 馬士英等既掌控政權 他們不以軍國大事為重 反而大興黨獄 買官賣官 搜刮百姓 而飽私囊:

    《鹿樵紀聞·捲上·福王》謂:“時內操兵額四十餘萬,按需餉幾八百萬,司農悉各項所入止六百餘萬,又內有宮俸國用之供,外有水旱災傷之耗,不能給;而宮室服用,百役並作,皆援全盛之例,費無紀極,於是開事例,賤其值以招納來者。士英輩因而乾沒。民間有"中書隨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蔭起千年塵,拔貢一呈首,掃盡江南錢,填塞馬家口"之謠”。而朱大典 王永吉 張縉彥等皆是賄賂馬士英阮大鋮等得到了高權力 (見《國榷·卷一百三·思宗崇禎十七年》)又按親歷局勢的李清在《三垣筆記·下·弘光》謂其時腐敗故事:“張侍御孫振嗜賄,某侍御面乞某差,屈二指,孫振以為二千,開顏諾之。次日,以二百金至,忽莊容大言曰:"若賄差當糾!"某侍御失色退。”

    總而言之 馬士英與阮大鋮當國 “貪夫佞人,無不湔洗撥用,票擬前後相反,銓政獨亂無章,而兵政為尤甚,白棍至都,即日可以為大帥。前官未轉,復除後官,至任互爭,令舊者仍任,新者侯缺,於是舊者欲固守其任,不得不輸賄,新者又加賄促舊官之去。大抵武弁之揚湯無忌莫勝於此時,而囊橐盡傾以奉權要,亦莫若此時也,遂有督都滿街走,職方賤如狗之謠。”(《國榷·卷一百三·思宗崇禎十七年》)

    其朝廷官員如此 高高在上之弘光皇帝如何?如果你不瞭解一個人 那麼你就看他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 如果你不瞭解一位帝王 那麼你就看他任用了什麼樣的大臣 弘光帝大臣如此 其人又有如何作為?

    按《甲申朝事小紀·卷八·弘光失德》謂:“乙酉年,大清兵南下,勢如破竹。福王除夕,愀然不樂,亟傳各官入見。諸臣皆以兵敗地蹙,俱叩頭謝罪。良久曰:"朕未暇慮此,所憂者,梨園子弟無一佳者,意欲廣選良家,以充掖庭,惟諸卿早行之耳。” 又《南明野史·捲上》謂:“帝深居禁中,惟漁幼女,飲大酒,雜伶官演戲為樂,巷談、裡唱流入內廷,梨園子弟、教坊樂人出入殿陛,諸大臣呼為老神仙。”

    此弘光朝廷的政治變得這般不堪 如何不亡?又豈能不亡?士大夫多以富貴利益為急迫 而不知家國大事為何物 在弘光朝廷建立的一年三月時間裡 無一絲一毫建樹 真是腐敗至極 當清人入北京 大順西走 在河北 山東的原大順官吏幾乎無一例外被故明官紳推翻 且在京畿一帶因為清廷剃髮令至 百姓多反 清廷尚且需要時日整頓和穩固 所以山東 河南東部及河北等地幾乎屬於無朝廷狀態 起義軍們打著“太祖”“大明”口號 但偏安南京的弘光朝廷卻是擔心因為出兵山東 河北 河南從而引來清廷的打擊 便想了一招“聯虜平寇” 或者粉飾太平 日夜高歌 黨爭不斷 互相傾軋 從而給予清朝時間對大順 弘光政權一一摧毀 即如當時御史郭維經說道:“廟廊之上,不聞動色相戒,惟以漫不切要之務,(按為開國功臣追諡)盈廷而議,以致乘便門而為鑽窺之隙穴,鬥疾足而作富貴之階梯。舉朝人心,如狂如醉。”(《南渡錄·卷一》)

    這便是當時弘光朝廷的風氣 全無所謂一絲一毫進取精神 而他們似乎在當時連真正的敵人並不能認清

    《明季遺聞·卷三·南都》謂當時總兵高傑認為 敵人並不來自於清朝 而是“流寇”李自成 因為他們“逆闖犯闕,危及君父。” 而在史可法《致大清國攝政王殿下多爾袞》書裡也認為敵人在李自成等“流寇” 所以朝廷裡面組織了北伐 意圖“聯虜平寇”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 誠然 但卻沒有搞清楚真正的敵人 此時已經是入關以後的清朝 威脅並不來自於西邊的李自成 在這種錯誤的抉擇下 致使了高傑北伐的失敗 許定國的投清與戰機的延誤 使得清廷在十月以阿濟格的西路與多鐸的東路分別對大順政權及弘光政權進行打擊 很快多鐸趕在阿濟格之前攻破了潼關與西安 李自成出逃 敗亡九宮山 餘部分成兩派 在榆林北方的李錦 高一功為領導南下投靠了堵胤錫 南方隨李自成出逃的郝搖旗(即郝永忠)為領導投靠了何騰蛟 其事已在隆武 永曆之際

    大順政權既破 多鐸等便取道河南下淮揚 三鎮一聞清兵壓境 便思考如何“建功立業” 搖身一變 投降清廷 史可法死難揚州 揚州既破 弘光出逃 投靠抵禦左良玉部的黃得功 然而獨木難支 南明之弘光朝廷便亡在瞭如此內耗之下

    2、隆武之部

    弘光之後 又有隆武起立 然而皆是無所作為 不能匡復明祖江山 這是隆武帝的過錯嗎?並不是 這又是士大夫階級的過錯嗎?一半如此 當時的局勢 朝政被鄭氏集團操控 隆武帝意圖有所作為 怎奈何無所實權 朝廷之兵並不受命於皇帝 而受命於各自將帥 鄭芝龍集團即如此

    隆武帝的監國與登基 皆是被武臣擁戴 而關鍵在於武臣並不是一心一意為匡復大明江山社稷 這種情況與弘光被四鎮擁戴後的局勢大抵相同 不同的在於一是弘光時期 南都尚且未破 一套政府機構健全 各官員在位 而南渡的北京官員也加入這個朝廷 稍微一整頓 要財力有財力 要軍隊有軍隊 要官員有官員 可謂有了一番朝廷的樣子 但倉促之間建立起來的隆武朝廷並不如弘光朝廷健全完善 二是 各官員 機構既然在位 且四鎮分別鼎力 便不可能一家獨大 朝廷內外 彼此牽制 而隆武之得立 全部皆是鄭氏集團之功 加上建立之初 官僚機構並不健全 所以鄭氏集團得以把控朝廷 造成了隆武被孤立 幽困的局勢

    鄭芝龍一開始也並無擁戴隆武之心 只是因其弟鄭鴻逵說服下 “勉就約”(《鮚埼亭文集·卷十·明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華亭張公神道碑銘》) 加上可以獲得朝廷賜予的官爵來壟斷西洋貿易 獲得巨大財富 他本無恢復之意 按上書《鮚埼亭文集》同卷謂:“芝龍無意恢復。” 《行朝錄·卷一·隆武紀年》也說到他:“偷安,殊無經略志。” 《南天痕·卷二十五·列傳三十八·鎮臣傳·鄭芝龍傳》也道:“不思為朝廷謀恢復,襄中興。”

    掌握著隆武朝廷實權的鄭芝龍在一心為通商西洋而獲取財富之狀態下 隨著博羅的逼近 下福州 他投降了 條件是佔據南方 繼續獲取通商財富 隆武朝廷也因此敗亡 這不得不將責任推給鄭芝龍集團 隆武朝廷的內在並不如馬士英當政時的內耗 隆武帝本身也不如弘光帝的昏聵 甚至在南明三帝之中 最為英明 圖恢復 但因為被鄭芝龍幽困而嘆息 南明朝廷第二個像樣的政權亦亡在了清人的打手——漢軍八旗之下

    3、永曆之部

    永曆朝廷所存在的問題 依舊如弘光朝廷一般 即黨爭內釁 而永曆朝廷比弘光朝廷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廣東反正之前 在廣西的瞿式耜與陳邦傅有矛盾 在反正以後 便成了原來跟隨永曆帝的朝臣與反正過來的廣東李成棟集團有矛盾 永曆帝想移駐廣州 而瞿式耜堅決反對 即怕永曆帝入了廣東 被李成棟集團控制朝政而失去了權力 其實也是李成棟父子與陳邦傅二軍閥之爭 朝中大臣便各找靠山

    《所知錄·卷三》在總結說到:“先是,朝士有東、西之分。自粵東來者,以反正功氣凌西人;而粵西隨駕至者,亦衿其發未薙以嗤東人。而東、西又各自為類,久之遂分吳、楚兩局。主持吳局者,閣臣朱天麟、吏部侍郎吳貞毓、給事張孝起、李用楫,外則制輔堵允錫也;而江右之王化澄、萬翱、雷德復、蜀中之程源、粵東之郭子奇,實為之魁。主持楚局者,丁時魁、蒙正發、袁彭年。彭年楚人,然私粵而不私楚;陝西劉湘客、杭州金堡既與時魁等合,桂林留守耜式耜亦每事關白,居然一體矣。至於禮部尚書吳暻、文選司郎中施召徵,皆吳人;吏部尚書晏清,楚人。具浮沉吳、楚之間。其不得為局中人者甚多:如工部尚書耿獻忠、兵部侍郎曹燁、吏部侍郎洪天擢、大理寺卿潘曾緯、通政使毛毓祥、廣東學道李綺,雖與彭年同為粵東反正,而於楚人氣脈不通。凡自湖南、廣西隨駕至,出於督師留守門下者,大半歸楚。吳人謂楚東恃元允、西恃留守。然吳亦內倚吉翔、外倚邦傅;特其

    蹤跡秘密,不似時魁等招搖人目耳。” 這便是一種內鬥的事態 其結果不言而喻

    又譬如丁魁楚欲得首輔之位而內結永曆太監王坤而用事 按《所知錄·卷中·永曆紀年》雲:“丁魁楚與呂大器、瞿式耜等請上監國,而王坤適自閩至,魁楚深為結納,遂用端首輔。” 這便是明官僚之一貫作風 在外朝之文臣 欲有所作為 必然要連結內臣 如楊一清之除劉瑾 而連結張永 張居正之去高拱而連結馮保

    永曆二年九月 堵胤錫調忠貞營對湖南的清軍進行大反擊 相繼攻下益陽 湘潭 湘陰 橫山 徐世忠 線縉連續失敗 長沙已成孤城 十一月 忠貞營對長沙進行猛烈攻擊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謂:“箭如雨,銃子落城中如雞卵。” 《嶺表紀年·卷三》也說:“忠貞至長沙攻城,已挖兩窟,城內岌岌。” 對此 堵胤錫很高興 對人說道:“督師失之,我為復之,不亦善乎?” 當傳到何騰蛟耳朵裡 其“頗懊憾”(《三湘從事錄》) 剛好江西戰事吃緊 便使在朝中的瞿式耜為內助 下旨調走了忠貞營 馬進忠部調湘潭 造成的後果是長沙沒攻破 一來一去的調軍折騰 南昌也沒趕到 金聲桓也沒能堅持住南昌 譚泰 濟爾哈朗部南下 諸軍皆潰逃 湖南局勢便一去不復返 江西 湖南的丟失 使得廣西沒了屏障 而李成棟在仰攻贛州失敗以後 廣東局勢亦破滅

    在湖南戰場上 何騰蛟因為嫉妒堵胤錫而造成湖南戰場的失利 覆滅 他為了扼制堵無錫等文武官員 使得原本堵胤錫將要恢復湖南而又失去 這件事情 起於陳友龍在靖州舉義之後 恢復了寶慶一帶的疆土 聲勢浩大 而何騰蛟害怕他聯合堵胤錫恢復他失敗的長沙與個人憎惡因素而陰使郝永忠將其部攻殺(見《永曆實錄·卷十一·陳友龍傳》) 因為黨爭導致的個人好惡 無一例外的影響到了在外的戰場局勢

    二、武臣階級的不賣命與內釁

    1、弘光之部

    當弘光朝廷內的皇帝與掌權的文臣士大夫集團腐敗之時 在外的武臣也不甘“落後” 當時的弘光朝廷 以四鎮為最 從兵餉來看 取之於民 耗費巨大 但對國家並無建樹

    時人為官弘光朝廷的李清在《南渡錄·卷三》說到:弘光建立之初時“時正項所入止六百二十萬,養軍所出至七百五十餘萬,通計每年正項缺一百五十萬。” 至十一月“今天下兵馬錢糧通盤打算,缺額至二百二十五萬有奇,戶部見存庫銀止一千有零耳。”

    他們既以定策擁戴之功自居 自然跋扈非常 姜曰廣《過江七事》中談到:“督師史可法在行間發言,多所引旨,傑(引者按:高傑》拂然曰:"旨、旨,何旨也!爾曾見皇極殿中有人走馬耶?"而得功(引者按:黃得功)一日伏受詔語,不當意。不待竟,即起,攘袂掀案,大詈曰:"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詔也。"其跋扈至此”

    對於西部本已半獨立的左良玉部 則更為跋扈 因為難以抵擋李自成的南遁 甚至打出了“清君側”掃除馬士英等奸邪小人 的口號而率兵進攻南京朝廷 這樣的情況被當時的御史胡時亨論道:“武臣不效命,謂文臣掣其肘,今又不武臣掣文臣之肘乎?”(《爝火錄·卷七》)

    時人馮夢龍在《甲申紀事》自序中對當時的軍政感慨道:“餘更有慮者,在軍政之未立。夫軍政之未立,非無兵也,有兵而若無兵,且其害更勝於無兵,是以慮也。古者用兵寧使餉浮於兵,不使兵浮於餉。今未具餉而先聚兵,兵既聚而餉不足。於是倡為打糧之說,公然掃掠民間,掠婦女則為妻妾,掠丁壯則為奴僕。一兵家屬多者至十餘人,朝廷養一兵不能並養其十餘人之家屬,其勢益不得不出於掃掠。而有兵之處,閭里皆空,未馘一二賊兵,先添萬千兵賊。百姓嗷嗷,無所控訴,良可痛已。不特此也,兵既有家屬,勢不能草居露宿,於是佔民間之居,用民間之物,兵富而民貧,兵樂而民苦。才一徵調,則又有安插家小之說,揀擇瘠肥,遷延月日,勢所必至。……兵之戀戀室家如此,即使驅之赴敵,亦內顧之意多而進取之意少。求其死綏立功,尚安可得?此弊不革,恐餉終無時而足,兵終無時而可用也。”

    《小腆紀年》《明季南略》《南渡錄》等史書都有記載“四鎮各額兵三萬”云云 但只是說“額兵” 且起初如此 至清兵南下 其實際兵力 絕不止於十二萬

    從多鐸南下破弘光政權所收編的明軍來看 其中高傑與劉澤清二部合起來差不多二十四萬 《大清世祖實錄·卷之十六》謂:“其沿途來歸者。興平伯高傑子高元照、廣昌伯劉良佐、提督李本深、總兵胡茂禎、張士元、郭虎、楊承祖、李中星、何應昌、翟鳴鳳、王之剛、李遇春、張天祿、張天福、李成棟、李棲鳳等二十三員。監軍道張健、柯起鳳二員。副將四十七員。參將遊擊共八十六員。馬步兵、共二十三萬八千三百。” 這裡除去一些巡撫 各關口總兵外 又不算黃得功與劉澤清二部

    劉澤清部亦大抵十萬 《清實錄》未考得 但《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四·四鎮之亂》謂史可法閱其師:“遂如淮安閱澤清步、騎兵十餘萬,亦犒之。”至於黃得功 其部能南調向西抵抗左良玉部的進攻 應該也不下五萬眾 所以四鎮合起來 大概在三十五萬 那麼從這三十五萬來看 無一例外幾乎都投靠了清廷(黃得功部後來田雄等投清)這便是敲骨吸髓的南明軍隊 搖身一變 為新主子—清朝又南北征戰 數十萬軍隊 並不曾見為家為國賣命一時 難不成弘光朝廷這近四十萬軍力(京營又有四五萬) 不能與清朝鐵騎一戰?難道南明軍隊真是那麼不堪?那為何搖身一變的李成棟 金聲桓 馬得功 王得仁 田雄 李本深又能為新主子——清朝建功立業?

    2、隆武之部

    隆武朝廷在被鄭芝龍集團把控以後 以一種不思進取的態度悠哉悠哉的養著那十萬軍隊(《大清世祖實錄·卷之三十二》謂博羅之降鄭芝龍部:“收降偽國公鄭芝龍...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豈不是尸位素餐?朝廷一有徵戰 裹足不前 只知藉著徵兵的名義搜刮民脂民膏而自肥 《行朝錄·卷一·隆武紀年》說:“鄭芝龍掌戶、兵、工三部尚書,奏軍興餉急,請兩稅內一石預借銀一兩;民不樂從,反愆正供,每府差侍郎、科道徵發。以浦城縣訓導王兆熊為吏部主事兼御史,管義餉;兆熊沿門蒐括,不輸者榜其門為‘不義"。於是,閭里騷然。”

    《明季南略·卷七·隆武元年乙酉·鄭芝龍議助餉》又言:“十月,閩餉不足,鄭芝龍遣給事梁應奇入廣督餉。......芝龍又令撫按以下皆捐俸助餉;官助之外有紳助,紳助之外有大戶助。又借徵次年錢糧;又括府、縣庫貯存積銀未解者,釐毫皆解。不足,又鬻官爵:部司銀五百兩,後減三百兩;武札僅數十兩或銀數兩。而之倡優廝隸,盡列衣冠;然無俸、無衙門,空銜而已。其黠者,倩軒蓋、僱僕役,拜謁官府、鞭撻裡鄰。晉江令金允治蒞訟,兩造皆稱官職,立而語;不服,則互毆於庭而不可制。謠曰:‘敵兵如蟹,遲遲其來’!識者已知其必敗也。”

    嗟乎 南明三朝 武臣不用命 實未有如鄭芝龍者也

    3、永曆之部

    在隆武之後的永曆政權 雖然存在的時間較長 但其功勞卻是因為注入了新血液的農民起義軍 以南明軍隊的腐敗 沒有像樣的政府居中駕馭 勢必難以團結 圖謀中興 以至於重蹈弘光 隆武的覆轍

    筆者考證《永曆實錄·卷七·何騰蛟傳》《明清史料·甲編·第二本》《晴江閣文鈔·堵太傅傳》 《明季南略·卷二十二·堵胤錫始末》《石屏州志·卷一·沿革志》《明季南略·卷之十四·孫可望犯闕敗逃本末》《孫可望李定國媾隙本末》《永曆實錄·卷十四·李定國傳》等史料 大順與大西合兵來投永曆朝廷大概有七十萬左右 在這七十萬血液的注入下 為永曆朝廷的命運續延 然而依舊遺傳了弘光以來 武臣相互攻殺的情況 如劉嗣寬攻李過 鄭成功攻郝永久 郝永忠攻陳友龍 李過攻徐彪 曹志建攻堵胤錫 楊展攻馬應試 武大定攻楊展 張名振攻楊朝先 阮進攻黃斌卿

    在這裡簡單舉一二則例子 以作說明:

    一如李成棟 金聲桓 王得仁舉義以後 朝廷裡面並不能支援 而廣東與江西兩省也不能相互聲援 各圖私立 在南昌危難的時候 方攻贛州 在金聲桓圍贛州的時候 李成棟並不作支援 以至於在贛州消耗太長時間 給清兵南下江西緩和了時間

    二如李定國與孫可望的內鬥攻殺 使得局勢愈發艱難的永曆朝廷 在這內耗下 日益衰敗 這本是一大節點 由於篇幅等關係而一筆帶過

    三如鄭成功與李定國 前者並不能忠心永曆朝廷 其所忠心的在已滅亡的隆武皇帝 所以當李定國請求合縱攻取廣州之時 鄭成功自圖私立 他假以與清廷媾和之機而劫掠漳州等四府 他不想打通廣東而與在廣西的政府連通一片 如果那樣 他便受到政府的鉗制不能獨立 並且一旦恢復廣東 論功勳又該誰為大呢 是李定國嗎?是他嗎?必然又為黨爭所利用 所以鄭成功必欲獨立

    文武相互攻伐以外 便是明廷宗室各樹旗幟 爭名正朔 他們難道真的是為了光復其祖宗江山社稷?救百姓於水火嗎?除了一隆武與永曆 大抵皆是為了貪圖享樂而已 明室後裔如此 又如何能光復太祖皇帝之社稷? 誠如《幼學瓊林》之雲:“儲君不能效靈武之跡,諸藩不能繼江表之蹤。”

    永曆朝廷的敗亡 大抵來講 即是由於文武不和 門戶各立而內釁所造成 其在外的武臣要在外獲得長期穩定與權力 便聯合在朝中的大臣 而朝中的大臣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 也想聯合在外掌兵的將領 這種事態即如唐末藩鎮一般 這種事態並不是一個穩定的 健康的朝廷所應該存在的 永曆朝廷便在這樣日益衰敗的局勢下流走緬甸 再難復興 直至滅亡

    清於財力 兵額皆不及明之情況下 猶能定鼎中國 即又如雍正所言“夫以十萬之眾,而服十五省之天下,豈人力所能強哉!...其時統領士卒者,即明之將弁;披堅執銳者,即明之甲兵也。”(《大義覺迷錄·卷一》)

    下圖分別為網路配圖與《平番得勝圖》《抗倭圖卷》《平定伊犁受降圖》《平定回部獻俘圖》區域性

  • 18 # 教育戰線

    大明王朝的滅亡,憑著滿清的兵力是打不過中國人的!大明王朝的覆滅是內憂外患造成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攻破了皇城當今的故宮。那時候清兵還沒有入關,崇禎皇帝一身損國,吳三桂勤王在半路上,聽到崇禎大帝已經吊死煤山,掉頭回到山海關。最後聯合清兵剿滅賊寇李自成。

    吳三桂投降清兵,幫助清廷反殺漢人!

    明朝的覆滅主要起因是內訌。

    吳三桂最後想自立“門戶”當皇上,被清廷滅族!

  • 19 # 神天天無聊

    不要被那些半桶水忽悠了

    正統滿族確實只有幾十萬

    但是後金是一個包括蒙滿貴族

    漢人奴才等等的龐大勢力

    並不是只靠那點滿人和明朝打

  • 20 # 北洋海軍炮手

    先不感謝邀請了,因為我點進來一看怎麼一股醋味呢,還有一種死鴨子嘴硬的既視感。我們先核算一下八旗入關初期壯丁的數量,根據順治十四年的編審資料,滿洲壯丁約有4.9萬人,蒙古壯丁2.6萬人,漢軍壯丁7.9萬人,這個資料並不全面,因為漢軍的資料包含了滿洲旗分下的包衣漢軍佐領,而且沒有統計滿洲旗分下包衣高麗佐領人數,但是含糊點說,這個資料指的是正身旗人中壯丁的數量,其總數為15.4萬人。另外,八旗各旗分包衣家奴這一階級當中共有壯丁23.3萬人,而且同樣歸各旗分的都統來管理。所以,八旗壯丁總數為38.7萬人,根據丁口比一比五得比例來換算,八旗總人口為193.5萬人,其中正身旗人77萬人。當然,這是順治十四年的資料,清初只會比這個資料少的多,一是因為清朝入關後八旗當中家奴這一階層才大量增加,因為有大量的漢人投充到旗下,當時有很多;二是清朝入關後又有大量明朝降將降兵被編入八旗,當然,這幫人因為不夠紅到了乾隆年間又和家奴一道被請了出去。

    言歸正傳,清朝入關前其總人口不過兩百萬的規模,壯丁也不會超過15萬,如果抽丁成軍的話,二抽一不過是七萬人,三抽一也不過是五萬人,即便是緊急時刻動員三分之二的壯丁也不超過十萬人,這個資料和明朝比是怎麼都不夠看的。因為明朝紙面上有百萬大軍以及幾千萬人口,還擁有比清朝更為龐大的經濟基礎,那麼取代明朝的怎麼會是清朝?說白了,無外乎政治、軍事以及經濟三個方面的因素,三個因素相互作用,才註定了清朝最終混一區夏。

    政治方面,清朝能做到君臣一心,上下一心,上至皇帝下至滿漢臣工能為了入關這一共同的目標放下成見,緊密團結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出力。與此同時,清朝下層也非常有凝聚力,因為滿洲大汗的實用主義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透過成績來換取財富以及社會地位。同時,滿洲大汗對旗下的滿洲人、蒙古人和漢人一視同仁,每個人都能平等的分享軍功以及戰利品,還能獲得相同的口糧和軍餉。如果對比皇太極和崇禎這兩個主子,皇太極比崇禎合格的多,因為皇太極比崇禎有擔當,不像崇禎那麼小肚雞腸,而且皇太極對人才更為重視,只要是有點本事就能人盡其用。而且,投降後金的漢官往往會十分賣力的效忠於滿洲大汗,積極為滿洲大汗入主中原出謀劃策。

    當然,有死鴨子嘴硬的蛋白質會說投降滿洲併為滿洲大汗獻言獻策的漢人是漢奸,並惡毒的詛咒他們。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滿洲大汗沒有強於崇禎的閃光點,他們有如何能死心塌地的效忠滿洲大汗?毫不客氣的說,他們對崇禎都沒有多少忠誠可言。

    清朝入關之後,由於清朝迅速採取招攬明朝官吏、開科取士、廢三餉以及其他弊政等鄭策,並宣佈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同時,由於清朝足夠強勢,能夠重塑社會秩序,所以地主階級以及知識分子迅速同清朝採取了合作態度。舉個例子,南明劉文秀部圍攻保寧的時候,李國英等人甚至打算放棄保寧撤退至漢中,四川巡按郝浴直言,不死於賊,必死於法,所以李國英打消了撤退的念頭,以伏兵擊潰劉文秀。郝浴是個漢官,而且還是順治初期得進士,由此可見,知識分子對清朝的認同。因之,清朝能夠坐穩江山。與此同時,清朝還掩蓋了自己是明朝真正的敵人這一事實,把滅亡明朝的功勞讓給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因為李自成先進了北京,清朝入關的阻力會最小,所以該放棄就放棄,雖然李自成起義的時候明軍都已經在遼東涼透了,雖然明軍精銳部隊基本都是清軍消滅的。而得了清朝好處的知識分子則不遺餘力的幫清朝宣傳取天下非自明朝,而取自李闖,塑造了清朝入關的合法性。

    這裡說個段子,清末那些革命黨對於明清易代的觀點基本都是清朝滅亡明朝,今天革命黨的徒子徒孫卻要按清朝的說法說清朝取天下自李自成,真是滑稽。在軍事方面,清朝在入關前就消滅了至少三十萬明軍,幾乎消滅了明軍全部的精銳,松錦大戰之後明朝最後的野戰精銳部隊被清軍全殲,清軍斬首五萬多人,還有數萬潰軍被擠到海里做了魚食。這場戰役的結果就是明朝已經到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剩下的部隊屬於只能維持治安的二流、三流部隊,此時清朝入關僅僅是時間問題。

    我前文說過,明朝只不過是有紙面上的百萬大軍,但是隻有很少一部分屬於戰鬥部隊,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二三流的治安部隊,而且這幫人只有少數人適合當兵,剩下的當廚子、當糕點師、當木匠、當泥瓦匠等三百六十行都是一把好手,要不然清軍也不會大量裁撤投降的明軍,只保留少數精壯,因為被裁撤掉的不是不適合當兵就是老弱病殘。

    再者,滿洲大汗的八旗部隊是一支兵種齊全的武裝力量,八旗旗下有重騎兵、重步兵這種精銳部隊,也有東亞大陸火力最強的炮兵部隊,也有輕步兵、輕騎兵這種精銳輕裝不對,還有合格的工兵部隊作為輔助。所以,滿洲大汗的八旗兵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而且由於八旗的軍功激勵制度,再弱的明軍剃頭之後也會戰鬥力爆棚,打起老隊友來異常賣力。清軍入關之後,清軍的戰略也很有可圈可點之處。清軍的戰略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兵力進行快速突擊,儘可能多的敵人有生力量。而且,根據我目前查到的資料,清軍統一戰爭很少動員超過十萬人的兵力,側面說明清軍武力的強盛。

    在經濟方面,明朝則是乏善可陳。別說什麼小冰河導致明朝農業減產,當時小冰河是全球性的氣候變冷,不會隻影響明朝,因為老天爺不會厚此薄彼,更何況明朝那會兒還不是最冷的時候。但是相比於明朝,小冰河對滿洲影響更大,滿洲當時都已經出現了人相食的景象。明朝《饑民圖說》中描繪的饑民全家自己的場面

    就明朝來說,明朝龐大的體量足夠保證明朝能夠應對危機,但是並沒有。由於明朝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官員層層剋扣、土地兼併猖獗,再加上明朝禁止人口流動等原因,危機並沒有得到緩解;再加上明朝為了應對同滿洲的戰爭刮地皮籌集軍費,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其表現形式就是明末農民大起義,李自成等起義軍領袖揭竿而起,大量的流民、饑民紛紛加入起義大軍。所以,李自成即便是失敗十次還是東山再起,因為李自成每次失敗都可以召集更多的百姓加入義軍,畢竟明朝根本解決不了天災,只能眼看著天災演變成人禍,並愈演愈烈。清朝解決經濟危機就簡單粗暴的多,就是拿明朝當提款機,從明朝搶劫糧食和財物,如果明朝不夠用的話,還可以從朝鮮這個小受身上搶一筆。但是如果說實話,這個糧食危機其實解決的並不徹底,要不然清朝怎麼非要入關。不完全統計,清朝五次破關,繳獲了上億兩白銀並掠奪了大量的人口補充勞動力缺口。而且,清朝繳獲的財物除了分給有功人員之外,還成了入關的準備金。

    清朝入關後,第一件事就是整頓佔領區的社會秩序以恢復生產,要不然哪來的財政收入。與此同時,被清朝征服的江南也能為清朝帶來大量的財政收入。所以,之前就準備的資金再加上入關後穩定的稅收讓清朝底氣十足,更何況清朝還有君臣同心這一條作為加持。這樣可以保證清朝對有限的資源合理運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清朝會選擇快速突擊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略,因為這就是對資源的合理運用。

    而南明呢?南明不過是軍閥的牌坊罷了,根本就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個個碎片化且只知道相互傾軋的小團體的一個統稱。如果仔細查閱歷史就可以發現南明內鬥的次數不比對抗清朝少多少,所以南明的資源就被分散,唯一的結果就是給了清朝資源上的優勢,方便被清朝各個擊破,成了清軍刷經驗的經驗包,最後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歷史只會把機會留給強者,而清朝是當時唯一的強者,所以歷史把君臨天下的機會留給了清朝,如果迷信點說,也就是天意。在改朝換代這方面我是比較相信天意的,因為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歷史發展,如果深究得話就會發現其內在的合理性。因為當時誰也想不到清朝這個只有七十萬左右人口的小國會取代明朝,但是如果深究其細節,你就會發現實際上滿洲相比於明朝有著巨大的優勢,所以歷史才會垂青於清朝。而清朝也是順應天命,把古典中國推向了頂峰。

    只不過,現在的明吹蛋白質卻想要碰瓷清朝,也是可笑的很。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遊戲比較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