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老西兒
-
2 # 索爾夜歌
當然了。
很多人說野球場也高手如雲,職業球員有些也是靠關係進去的。
但是,畢竟人家進入了這一行,每天做的事就是練籃球。訓練量還是完爆野球高手的。
所以cba球員虐翻野球場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別去美國街頭。。。
-
3 # 我想打籃球了
職業籃球是很多籃球愛好者的夢想,但是礙於自己的身體素質只能混跡在野球場,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要是職業籃球球員出現在野球場上會怎麼樣呢?
庫裡秒變中鋒
庫裡的官方身高為1米91,在NBA賽場上是標準的後衛身高,因此庫裡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矮”,但是當庫裡出現在野球場的時候,1米91的身高足以出任中鋒的位置,比如之前庫裡中國行的時候就去過廣州體育學院,庫裡的身高處於絕對的優勢,不過身為一箇中鋒不會扣籃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孫大聖去美國野球場砸場子
雖然孫悅在NBA的生涯十分尷尬,但是能夠進入NBA,說明孫悅本身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2017年,孫悅在美國訓練的時候,看到一個公園裡的籃球場上正在比賽,於是他按捺不住上去砸場子,把那些野球場球員收拾了一頓,不愧是職業選手。
張寧路人王輕鬆奪冠
張寧是CUBA第一後衛,距離CBA也是非常近,在國內野球水準最高的路人王比賽裡他輕鬆碾壓別人奪冠,他還不是一個CBA的球員,要是真的CBA球員來了,肯定要比張寧更加輕鬆。
孫明明一場5萬
孫明明雖然擁有2米36的身高,但是他的確沒什麼籃球天賦,在職業賽場上並沒有打出名堂。退役後他來到了野球場打比賽,一場比賽就可以賺5萬,憑藉他的身高和體重,他也成了野球場上的奧尼爾,其他人根本拿他沒辦法。只要他在禁區拿到球只要一直往裡拱然後扣籃就可以了,他的臂展身高可以讓他連跳都不用跳就可以扣籃。
所以不要拿自己的愛好和別人的飯碗比。
-
4 # 雲水淡泊3
毫無疑問,CBA職業球員在實戰中是可以實力碾壓、吊打野球場的。
真正理解、深入接觸籃球和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就會體會到業餘和職業的差距有多麼的大。
首先,現代籃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的CBA職業球員大多是因為天賦突出,從小就被發現、挑選出來訓練培養的。單從身體素質上來說,速度、耐力、力量、身高、臂展、體重等硬指標,在同齡人的中肯定是首屈一指的,也可以說萬里挑一,再經過專業院校、CBA俱樂部或者專業教練團隊全日制的全面、系統的現代訓練方法訓練,根據每一個運動員的情況,嚴格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包括衣食住行,甚至心理、意志、品行等,都有甚至一對一的高效科學的訓練機制,因此,身體素質上和業餘運動員有著天淵之別的,差距可能要用恐怖來形容。
其次,像籃球、足球這樣強調激烈對抗的運動,技術其實指的是能在激烈對抗中能實際運用出來的技術,是建立在出色的速度、耐力、力量,甚至是身高、臂展、體重等全面均衡的硬實力上的,絕大多數職業球員,都是在身體全面素質分階段達到一個職業球員的標準的,籃球基本技術的也是相應分階段特化提高的,如運球、傳球、定點投籃、搶籃板與卡位、防守與腳步,包括基本站位姿勢,起動,跑,跳,急停,轉身,滑步,攻擊步等等動作技術,各方面無不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用盡一切訓練手段,將運動員的技術天花板最高化,從各方面都在均衡培養籃球所需要的球感,力量,速度,協調性等等,這是自由生長的野球場運動員無法達到的高度。
美國打街球的人十分多,有很多人能把籃球耍得象雜技眼花繚亂、出神入化,但能在NBA真正混的上的也就號稱街球王的阿爾斯通、艾弗森、馬布裡、白巧克力(也得承認,這幾個人的成就真的很大。)等寥寥數人,而且這幾位大神或多或少都存在致命的性格、身體、技術短板,如街球王進攻神經刀、馬布裡太獨等。適用於木桶原理,短板被無限放大,NBA生涯都比較短暫,高開低走,這或多或少與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有很大關係的。
筆者讀大一時,大約97年,觀看過以鄭海霞為核心的中國女籃和就讀大學所在城市的男子籃球代表隊的跨性別之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無論是身體對抗能力、速度、力量、傳接球、擋拆、跑位、投籃等,在場上立見高下,市男子隊完全不是在同一個檔次的感覺。市男隊的後衛被搶斷、蓋帽得懷疑人生,鋒線球員被緊逼防守連球都接不到,唯一能看的就是2米多的中鋒,中投、勾手準,腳步比鄭海霞快,高位要球突投拿分,和鄭海霞互爆吧。而防線在中國女籃的快速轉換球、擋拆下變成大篩子,顧此失彼、狼狽不堪,最後只輸了30多分…
中國女籃給人的感覺是:體能比對方的男隊員還好,沒見喘過大氣,基本功太紮實了,打球流暢快速、簡潔實用、團隊配合默契,投籃大多是透過戰術跑位跑出來的機會,而且很準。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我在場邊看中國女籃隊員(除鄭海霞)傳球時,只見手腕輕輕一抖,傳出來的球又快有準,非常有美感的一條直線;反觀大多數市男隊員傳出來的球更像是一個拋物線,相比起來慢、飄、無力。
還有感覺就是職業運動員在球場上運用籃球技術宛如本能一樣信手拈來,輕淡描寫,但大多業餘運動員運用出來給人的感覺完全沒有美感和自然感。
-
5 # 掩耳不盜鈴
永遠不要拿自己的愛好挑戰別人的職業。不要說CBA的職業運動員了,就是受過專業訓練,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打上職業比賽的球員,在野球場上都能叱吒風雲。
-
6 # MrDirtylee
CBA開賽之前會有體測,折返跑臥推什麼的不說,有一項深蹲,前幾年的要求是宮指導定的,要求是自己體重的三倍。。。野球場有多少人可以做的到?
-
7 # 我輩青年小熊
毫無疑問是可以的,別說CBA級別的職業運動員,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的運動員都可以碾壓野球場。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們學校的男籃在CUBA被成為“西南王”(如果是校友應該知道是哪所大學了)。剛好球員大部分和我是一個專業的,偶爾會一起上文化大課,所以球員都比較熟悉。球隊後衛185,鋒線2米左右,中鋒差不多210左右。單純從身體來說,比野球場上普通人都高身體素質都好吧。和他們打過幾次球,都是被完虐(當時答主在院籃球隊),投籃神準,包括平時看不怎麼投籃的中鋒也是,基本空位沒壓力。戰術跑位根本看不懂,一樣的半場4打4,總是幾個擋拆或者空切就漏人了,非常輕鬆。
而且那還不是別人百分之百的狀態。
但是,我們學校的CUBA球隊(全國常年穩定排在前8),和CBA的部分球員有過友誼賽,被虐的連觀眾都心疼。從而看到CBA球員和普通野球場的人差距大家可以想象。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搜下幾年前遼寧隊的大侄子和俗稱中國街球王的吳悠單挑影片。輕輕鬆鬆的碾壓。
-
8 # 藍天侃球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懸念,我可以給你舉一個例子,前CUBA第一後衛曹芳,他在野球場就是堪稱無敵的存在。
而且現在他們團隊也在舉行全國巡迴比賽,基本是打爆了各個地方出名的野球高手,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實力出眾的球員,在大學畢業之後曾經試水CBA的選秀,而且一參加就是兩年,而且他也曾經跟隊訓練,但是卻被CBA職業隊的教練指出身體太過於瘦弱,達不到職業賽場的強度,無法進入職業隊,如今還是隻能稱霸野球場。
再比如現在火爆全國的頭盔哥、平常心等人,這些人對上CBA職業運動員,也是很難招架,由此可見,CBA職業運動員,絕對是可以碾壓野球場的!
-
9 # 騎遊達人小駿馬
職業和業餘就是最大的差距,體現在以下幾點:
1.職業球員都能夠有高強度的身體對抗,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在進攻和防守方面碾壓絕大部份的野球場了。
2.職業球員在自己位置上的各項籃球技巧都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準,在對位野球場愛好者來說基本沒有壓力。
3.對場上應變能力,團隊配合意識方面也明顯強於愛好者。
-
10 # CHER168858850
CBA的菜是相對於NBA而言的
實際上虐野球場根本用不上CBA球員出場,CUBA的板凳球員足夠了
千萬別以為CUBA的板凳球員很弱,那只是相對於職業球員而言,這群板凳球員在野球場上就是喬丹,就是奧尼爾,根本無法阻擋,無論是身高體重力量彈跳,還是運球投籃組織,遠遠超過野球場水平,一個人基本就後打爆一個野球場了。
我身高183,巔峰期體重170斤,跳起來輕鬆抓筐,臥推超過110公斤,那時候和一個連CUBA板凳都當不上的人打過,那真是全場找不著北,投籃就把我投死了,跳起來摸別人胳膊肘都費勁。真是別人沒怎麼出汗你就不行了,後來坐在下邊喝水休息,大哥自己拿著球一會兒劈扣一個,一會雙手背扣一個。
我們來算算,他想來是因為被CUBA板凳打爆了才沒選上,CUBA板凳因為被首發打爆了才坐在板凳上,CUBA出產的最好的一批球員大部分還達不到CBA板凳的最低要求,CBA板凳肯定又被CBA主力按在地上暴打。所以你問CBA球員能不能虐野球場?
千萬別太高估自己的水平,職業永遠是職業,差了十萬八千里,你要有本事能和CBA球員抗衡,甚至能錘爆他們,你幹嘛不去打CBA掙錢啊。。總比上班掙得多吧?
-
11 # 和廢物幹活
有時間了,你看看這篇文章你會明白很多事情!!!
不要用你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的專業!
致敬世界盃每一名職業球員。
1
6月16日,世界盃小組賽。
冰島1:1逼平奪冠熱門阿根廷。
“冰島球員都是業餘的。”
“主教練是一名牙醫。”
“門將是一名導演。”
“隊長是一名手球運動員。”
…………
冰島隊真是太牛逼了,
憑藉一幫兼職的業餘球員,
竟然逼平了梅西率領的阿根廷。
而中國這麼多職業足球運動員,
竟然連世界盃都進不了,丟人。
真是如此嗎?
冰島駐華大使古士賢出來闢謠說:
“冰島的23名球員,
每一個都是職業球員,
除了3名球員效力於本土聯賽外,
其餘20人都在歐洲職業俱樂部踢球。
冰島足球也並不業餘,
每250人擁有一個足球場,
5歲以上的孩子,
都是至少擁有歐洲B級教練資格的人在教。”
而中國平均多少人擁有一個標準足球場?
每13萬人才擁有一個。
不要說冰島業餘,人家太職業了,
真正“業餘”的是中國。
2
為什麼要談冰島足球這個事情呢?
因為很多人一直覺得職業運動員沒啥了不起,
感覺水平也比我高不了多少嘛,
甚至覺得“真正的高手在民間”。
“高人不過爾爾,說不定我也可以。”
真的是這樣嗎?
韓寒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
談到了業餘和職業的事情:
“足球,我的愛好之一。
從初中開始,班級聯賽拿過全校冠軍,
新民晚報杯中學生足球賽,拿過四強,
我護球很像梅西,射門很像貝利,
曾經一度覺得可以去踢職業聯賽。
然而這一切都在某個下午幻滅了。
那是十幾年前,
我二十歲,正值當打之年,
一個學生網站組織了一場慈善球賽,
我和幾個球友應邀參加,
他們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隊的優秀球員。
比如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楊浦範巴斯滕、靜安巴喬。
對手是上海一支職業隊的兒童預備隊,
都是五年級左右的學生。
我們去的時候歡聲笑語,
彼此告誡要對小學生下手輕一點,
畢竟人家是兒童,哈哈哈哈。
▲ 韓寒(前排左二)
上半場結束後,
我作為金山區齊達內,
我他媽只觸到了一次球,
上半場20分鐘,
我們就被灌了將近20個球。
我們進球0個,傳球成功不到十次,
其他時間都在被小學生們當狗遛。
後來,對方教練終止了比賽,
說不能和我們這樣的對手踢球,
不然會影響小隊員的心智健康。
從那次以後,
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
看到職業隊踢了一場臭球以後,
身邊朋友紛紛大罵申花、上港,
說自己上去也能把對方滅掉時,
我總是笑而不語,
心中盪漾起二十歲那個下午,
被小學生支配的恐懼。
而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
3
沒和職業運動員對決過,
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有多恐怖。
網友“潘神經”說過一段經歷:
一年前,和朋友去宜昌釣魚,
他們帶了一位生面孔,
據說是一級競釣手。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釣個魚,
還他孃的能釣成國家運動員。
那個塘子屬於散場子,
和臺釣場差異甚大,
我和他們手裡捏的是海竿,
拋得賊遠,還專門上了錨鉤。
那哥們拿的只是一根臺杆。
結果從中午一點到下午四點,
他釣的魚比我們四個人加起來還多!
我們十次有八次脫鉤跑魚,
那哥們不一樣,只要中鉤,
差不多都能穩穩地撈起來。
我相信:
假如哪天飛機掉在某個不知名海島了,
這哥們完全可以靠釣魚養活一個班的人。
這就是業餘和職業的區別。
4
網友“匿名”講過一段趣事:
我從小喜歡打乒乓球,
父母也比較支援,
利用了一些關係,
所以教我打球的都是有點名氣的教練,
一起打球的也是省隊市隊的運動員。
所以從小學到大學,
我在學校打乒乓球幾乎沒輸過,
拿空調遙控器就可以滅了大部分同學。
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
和鄧亞萍有很多接觸。
在一個恰當的時機,
結果,一局下來,
我沒有接住超過兩回合的球。
亞萍姐已經退役很多很多年了,
那天她穿的還是高跟鞋,
而且連圍巾也沒有摘下來。
打球之前,我心中很猖狂,
覺得就算是贏不了,
也不至於輸太多。
結果真正過招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沒有一點還手之力。
這就是業餘和職業的區別。
5
傅靖迪也有一段“被虐”經歷:
游泳十年,打遍周邊無敵手。
這天下午飯間,
和一位寬肩男子把酒甚歡,
得知其從某省隊退役兩年,
於是技癢,邀往泳池。
各自站在起點,約好四個來回。
友人一聲令下,我們齊齊入水,
我入水太猛,水灌進泳鏡,
隱形眼鏡被泡得模模糊糊,
伸手去揉已來不及,
索性閉眼游去,
竟然又平添了幾分猛勁,
於是飛快擺臂,用力蹬腿。
300米過去,抬頭換氣時,
我左眼眯著看了旁邊一眼,
他竟與我齊頭並進,
我大喜之下,一個翻身,
準備蹬牆一衝,完成最後一個來回,
結果他竟在牆前停了,
抹把臉,驚喜叫道:
“沒想到你遊得這麼快。”
我一臉懵逼:“還有一百米,不繼續遊了麼?”
他笑了:“我已經游完了。”
這就是業餘和職業的差距。
6
姚冬講過一段“開眼”的故事:
普通人平板支撐也就幾分鐘,
我平板支撐能堅持40分鐘,
所以自以為牛逼得不行了,見人就炫耀。
直到2016年我觀看了一場比賽——第二屆平板支撐世界盃。
那天我真是開眼了:
拿冠軍的是中國毛衛東,
成績是8小時01分,
這是一個我連做夢都想不到的成績。
從此我就再也不敢炫耀了。
這就是業餘和職業的差距。
7
職業選手究竟有多麼恐怖?
劉國樑退役當教練後,
幾乎不訓練了,
但即便如此,
你看看他發的那球,
個個都從球網與球拍的狹窄縫隙穿過,
真是太牛逼了。
林丹參加一綜藝節目,
表現了他擊球的力道。
你能想象羽毛球以360km/小時的速度飛行有多大力道嗎?
賈乃亮拿了一塊12mm的木板,
林丹一擊球,
這塊木板應聲裂成三塊。
網球天王費德勒,
在拍攝吉列廣告的間歇,
和工作人員玩起了小遊戲,
他讓工作人員頭頂一個易拉罐,
自己發球將易拉罐擊落。
工作人員緊張得要命,
生怕被費天王擊中面部。
結果費天王果然了得,
三次發球,
個個擊中易拉罐,
工作人員毫髮無傷。
大家都看過《速度與激情》吧,
裡面展現了很多逆天的車技,
不過都是用電腦做出來的特效。
現在我們來看看真實版,
7屆F1總冠軍舒馬赫表演的隧道過山車:沿隧道壁旋轉一週。
啟動,加速,進隧道,
旋轉,360度旋轉,
不可思議,
舒馬赫竟然真的做到了。
▲ Alex Honnold在徒手攀巖中
你在百度輸入“Alex Honnold”,
便會自動彈出“Alex Honnold死了沒”。
不是很多人想Alex死,
而是他從事的職業運動實在太危險了。
這項運動,便是位居世界十大最危險戶外運動之首的“徒手攀巖”。
何為徒手攀巖?
就是不用任何輔助工具,
不用任何安全保護措施,
而在陡峭光滑的巖壁上攀行。
決不允許犯任何失誤。
一旦失誤,懲罰就是生命。
而Alex就是一名職業的徒手攀巖手。
▲ Alex Honnold選擇的,都是這樣高難度的巖壁
2008年,Alex只用了4個小時,
就登上了著名的Half Dome巖壁,
其他攀巖者花2天時間才能上去。
2012年,Alex只用2小時多一點,
就登上了著名的優勝美地酋長峰,
而其他三名攀爬者採用圍攻方式,
也用了整整47天。
Alex就這樣創下許多驚人的世界紀錄。
“一旦上路了就回不了頭,
必須一口氣攀爬到山頂,
不能說中途沒力氣了,狀態不好,
或者感到恐懼就算了,
這樣的話,基本就和死神見面了!”
離地數百米,獨對堅硬巖壁。
一般人僅僅想一想,都會兩股戰慄。
但Alex卻能在攀爬中無比淡定,
有時還會綻放羞澀而燦爛的笑容。
好似在陽光燦爛的午後,
閒庭信步在自家花園裡。
“在攀爬中,我能將精神封裝保護起來,
形成獨立精神領域,防止多想別的東西。”
職業運動員有多恐怖?
就是這麼恐怖這麼牛。
8
職業運動員究竟有多恐怖?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一些神反應。
正在聊天走路中,
一個乒乓球飛了過來,
許昕這反應,我服了。
這反應我服,
難道手上長眼睛了嗎?
這反應我服,
難道後腦勺長眼睛了嗎?
這反應也是,
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庫裡賽後接受採訪時,
格林想整蠱庫裡——用水潑他。
冥冥之中,
庫裡竟像有預感似的。
把毛巾往腦後隨手一扔,
就打翻了格林的水杯。
而科比這個反應,
簡直可以說是非人類的,
完全克服了生理上的條件反射。
巴恩斯發球,
假裝要把球砸在科比臉上,
但科比的眼睛沒有一絲眨動。
職業運動員有多恐怖?
就是這麼恐怖這麼牛。
所以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不要拿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9
職業球員這麼恐怖,
但看起來為什麼沒那麼牛呢?
隨便舉個例子吧,
高中時,我酷愛踢足球,
自認為踢得還可以。
看國足比賽,經常破口大罵,
“這球豬都能踢進,你居然踢飛了。”
後來有一次在學校踢球,
一個同學帶來一哥們,
以前力帆青訓梯隊刷下來的。
我想:“一個俱樂部青訓隊的,技術應該不過爾爾吧。”
結果一場比賽下來,
沒人斷到過他一次球,
全程吊打我們,隨便一過五,
他一個人進了12個球。
踢完後,我問那哥們:
“感覺你比力帆好多一線球員技術好啊,怎麼被刷了,有黑幕?”
那哥們笑了:“職業球場那激烈的對抗程度,哪有時間讓你慢慢做東西,沒人壓迫,個個都是齊達內。”
職業運動員為什麼看起沒有那麼牛?
一是因為是高手對高手。
二是職業比賽不玩花活。
三是面臨的是高壓力。
四是面對的是高對抗。
隨便舉個例子吧,
在與金州勇士的一場比賽中,
詹姆斯持球進攻,
面對伊戈達拉的防守,
他突然來了一個急停,
結果人們透過鏡頭髮現,
在詹姆斯剛才急停的地方,
地板竟然擦出了兩道黑色印跡,
就像重型卡車急剎擦出的輪胎印。
工作人員上去清洗,
卻怎麼也擦洗不掉,
由此可見這一急停的衝擊力。
NBA的對抗就是這麼激烈,
有一次,詹姆斯急剎不及,
衝出球場,當場撞昏了一個球迷。
10
這是哈登變形的腳。
這是詹姆斯變形的腳。
這是諾維斯基變形的腳。
這是馬里昂變形的手。
這是布澤爾變形的手。
這是科比變形的手。
職業運動員為什麼這麼牛?
業界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
“職業運動員為什麼這麼偉大?
你看看科比的手、博爾特的腳,
郭晶晶的眼睛、孫楊的指紋,
也就明白了。”
21世紀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是誰?
毫無疑問,科比位居前二。
但你看看科比的手指,
竟然沒有一根是完好的。
我們對於博爾特的記憶是,
“閃電”、“迅猛”、“世界紀錄”。
但很少有人看過他的雙腳。
在驚人成績的背後,
博爾特的雙腳已經滿目瘡痍。
長年累月的訓練,
讓他的跟腱、腳踝、腳趾,
留下了很多難以復原的傷。
孫楊從5歲開始練習游泳,
至今遊過的距離,
已經可以繞地球兩圈。
由於長年在充滿氯水的游泳池裡浸泡,
孫楊落下了一身的傷病,
甚至連指紋都被生生磨掉了。
“每次出國都很麻煩,
因為很多國家都需要按指紋,
但我的手指按不起指紋。”
作為一名跳水運動員,
郭晶晶力求空中翻騰完美,
所以一直睜眼入水,
而強大的水壓和白水,
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
長年累月的訓練,
對她的視網膜造成了致命傷害:
右眼視網膜脫落,
裸眼視力僅為0.2,
甚至有失明的風險。
職業運動員為什麼這麼牛?
這就是答案。
11
這次世界盃上,
C羅前隊友埃弗拉提了一個建議:
一定要果斷拒絕。
因為你吃完飯後,還得陪他訓練。
結果桌上只有沙拉、白煮雞肉和水。
我想著後面會有大肉,結果沒有。
吃完不久,他就讓我陪他練球,
接著又讓我跟他去游泳池游泳,
然後又把我拉進了桑拿房……
他就是一臺機器,
永遠都在不停地訓練。”
C羅超級自律,
他每天攝取的食物都是低糖低脂型別。
他從不喝果汁、可樂。
此前,C羅身陷漏稅門,
在審訓現場接受法官質詢,
C羅口渴了,想喝水。
工作人員遞給他一杯可樂,
C羅卻回答說:
“可樂?我從不喝可樂和果汁。”
C羅為什麼能成為頂級足球運動員?
此兩件小事,便可窺斑見豹。
12
“你為什麼會如此成功?”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我見過每天凌晨四點洛杉磯的樣子。”
世界上有許多努力,
是不需要被人知道的。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在你猶豫觀望的時候,
永遠有人在默默地努力。
哪有什麼幸運,
哪有什麼“業餘勝職業”,
所有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後,
都有我們看不到的努力和堅持。
世界上沒有純屬巧合的成功,
也沒有福氣爆棚的幸運人士,
所有的成功都源於“專注”和“堅持”。
這就是我寫這篇稿子想說的:
“專注”和“堅持”比天分更重要。
或者說,“專注”和“堅持”,
才是一種真正的天分。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
因為堅持,所以卓越。
-
12 # 桑丘桑丘
2004年讀大學的時候是院隊控衛,有一次和幾個隊友在操場玩,來了一個小個子,也就175。說一起大會兒吧。大家都沒太在意,就說打會兒三對三。結果只要他在三分線外,球到手裡直接就投,出手還特快,連進了四個三分。再一拿球我就想去貼身防,沒想到直接一步就過了我突進去了。
就這樣,只要防守在一米以內人家就突,稍微放一步就投,突進去就上籃,投出去就進三分。一點花哨動作都沒有,實在防不住。我們院隊大前189,80kg,跟我說他來防。結果一樣,還把腳崴了。
另一個哥們眼尖,過去問人家,你是不是呂曉明啊?人家也就點點頭。呂曉明是CBA史上最矮的後衛。當時在香港飛龍隊,那時候CBA還有升降級,他們隊剛剛降級。我這哥們也是拱火,說了一句,牛逼不是也降級了嗎! 這句話真把呂給氣著了,拿著球也不投三分了,也不突破了,專找這哥們的防守,對上位就背打。我這哥們也是替補大前,185身高95kg左右。被人家背打了兩個回合,生從三分線裡一步吃到三秒區,一次假動作晃飛,一次吃到籃下背轉身跳投進了。
打了半個小時我們幾個輪流防都放不住,夾防就傳球,把我們累的跟狗一樣,人家楞沒出汗。三分球基本在80%以上命中率。
從那以後就知道了專業的能力有多可怕。再也不敢吹牛逼了。
-
13 # 李小平老師
打全場大部分情況肯定是碾壓,畢竟從身體素質和籃球技巧上,還有戰術素養,專業隊員是花了大量時間訓練的,野球場雖然極少數球員也會自我訓練,但時間上,科學系統的方法上是遠遠跟不上專業籃球隊員。如果單挑就不一定了,野球上還是有不少身體暴表技術精練的達人的,只是比較少而已。
-
14 # 薩拉肯定能夠哇
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是校隊,參加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比賽,中間也短暫進過市青年隊,所以一直自詡半職業球員,我有自信比大多數野球愛好者強,但即使這樣我也不敢跟職業運動員比。主要因為這幾個原因。
體力經常打野球的人都知道,半場跟全場對體力消耗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錢半場打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但是打全場到下半場就不行了,更有甚者,幾個折返跑下來就氣喘吁吁了。而職業運動員不說別的,正常一場比賽打下來是沒問題的。人家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訓練,體力和心肺能力不知道比普通人強多少倍。如果一起比賽,到第四節我們都邁不動腿,人家還生龍活虎的,即使技術差不多,跑也把我們跑死了。
身體這一點我覺得不用多說,打過球的人都有體會,稍微健過身在野球場都是奧尼爾一般的存在,更別說職業運動員訓在科學訓練和規範飲食的情況下,身體在野球場個個都是詹姆斯。壓根輪不到比較技術的地步,人家拿球強打籃下,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即使你速度夠快跟得上人家突破,身體不行還是被直接頂開看著人家從你面前走過去(參考前幾天林書豪首秀,突破撞翻國內球員)。而且,更可怕的是,身體不行是會影響體力的,防守的時候拼了命才能頂住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不抽筋也差不多了。所以,這一點也是碾壓。
基本功如果說前面兩點還能爭論一下,那這一點基本就是無可爭議的吊打。打野球的人受到野球文化的影響,運球是為了秀的,天天看教授,辣醬之類的影片,研究各種crossover,而職業運動員幾乎從不做這些花裡胡哨的動作。前幾天杜峰在綜藝節目裡說,一個後衛運了三次球還在原地,那這幾個動作就是沒意義的。職業運動員都是這樣,他們只會用經典的三威脅,試探步,交叉步。一旦你有漏洞,一步就過了。再比如投籃,打野球的基本就是看天吃飯,全靠手感,稍微給一點身體對抗把籃圈打歪了都是正常的。但職業運動員的投籃基本都是很穩的,空位投籃不說十之八九,進一半還是可以的。再加上跑位,防守,技戰術素養等等等等,基本功這點,可以說是全方面多層次的碾壓!
總結可能在某一點上,野區運動員和職業運動員的差距不大。但是紮實的基本功可以節省體力,充沛的體力又能保證身體對抗,以此類推,在總體上的差距真的不是一點點。所以不管你在野球場多吃得開,在職業運動員面前,都是弟弟!還是那句話,別用自己的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
-
15 # 籃中世界
近日,在影片播放平臺是大火的籃球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我要打籃球》飽受觀眾們的喜愛,尤其在NBA和CBA的休賽期,籃球綜藝更是解渴神器,尤其節目組甚至還請到了韋德、哈斯勒姆、林書豪、尼克楊等等NBA大咖,著實吸引人的眼球。
有比賽就有對比,不少節目中的野球球員或者學院派球員都非常受到球迷的喜歡,自然就會有球迷把他們與國內的一些職業球手做對比。
那麼如果CBA球員來打野球,職業球員和野球手誰更勝一籌?
事實上職業球員想打好野球幾乎沒有問題,可是野球手想進入CBA確實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第一點就是體力,打過籃球的朋友們都知道,全場比賽與半場比賽的打法和體力消耗完成不同,自然職業球員從每天的訓練到比賽所接受的強度與完全不同,所以體力和體能力量絕對是職業球員們的優勢,這是野球手們不具有的。有不少職業球員們在沒有比賽的時候也會去野球場打球,很多和職業球員乃至學院球員們打過球的網友都表示,身體差距實在太大,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點。
最後便是基本功,野球手們的運球技巧或者人球結合技術都非常不錯,也因此他們可以經常做出花式動作,讓人膛目結舌,事實上職業球員聯絡最多的也就是運球的基本功,只不過他們在比賽的時候不會做出花哨的運球動作,只會做簡潔高效的動作一步過人,不浪費任何一次運球機會,在美國的美式單挑中,進攻方也只能進行三次運球,所以職業球員絕對不會去做無意義的運球,並不是他們做不了,事實上他們的基本功遠比野球手更紮實。
並不是說野球手們不優秀,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籃球的體驗,他們在建立著中國的野球文化,他們與職業球員們一樣,都是籃球運動的信徒。
-
16 # 愛上五大聯賽
CBA的菜是相對於NBA而言的
實際上虐野球場根本用不上CBA球員出場,CUBA的板凳球員足夠了
千萬別以為CUBA的板凳球員很弱,那只是相對於職業球員而言,這群板凳球員在野球場上就是喬丹,就是奧尼爾,根本無法阻擋,無論是身高體重力量彈跳,還是運球投籃組織,遠遠超過野球場水平,一個人基本就後打爆一個野球場了。我身高183,巔峰期體重170斤,跳起來輕鬆抓筐,臥推超過110公斤,那時候和一個連CUBA板凳都當不上的人打過,那真是全場找不著北,投籃就把我投死了,跳起來摸別人胳膊肘都費勁。真是別人沒怎麼出汗你就不行了,後來坐在下邊喝水休息,大哥自己拿著球一會兒劈扣一個,一會雙手背扣一個。我們來算算,他想來是因為被CUBA板凳打爆了才沒選上,CUBA板凳因為被首發打爆了才坐在板凳上,CUBA出產的最好的一批球員大部分還達不到CBA板凳的最低要求,CBA板凳肯定又被CBA主力按在地上暴打。所以你問CBA球員能不能虐野球場?千萬別太高估自己的水平,職業永遠是職業,差了十萬八千里,你要有本事能和CBA球員抗衡,甚至能錘爆他們,你幹嘛不去打CBA掙錢啊。總比上班掙得多吧?
-
17 # 球場見真章
職業之所以稱為職業,他們是靠打球吃飯的。不是誰都能打職業,他們的身體素質也不是常人能比的。就中國來說打cba的首先要高,中國矮個子較少,不像外國那樣身體素質更好。在身高劣勢時還有彈跳彌補,所以在中國身高是他們更看重的。野球場,就算技術粗糙有身高也是能稱霸球場的。
-
18 # 大叔看比賽
像籃球、足球這樣強調激烈對抗的運動,技術其實指的是能在激烈對抗中能實際運用出來的技術,是建立在出色的速度、耐力、力量,甚至是身高、臂展、體重等全面均衡的硬實力上的,絕大多數職業球員,都是在身體全面素質分階段達到一個職業球員的標準的,籃球基本技術的也是相應分階段特化提高的,如運球、傳球、定點投籃、搶籃板與卡位、防守與腳步,包括基本站位姿勢,起動,跑,跳,急停,轉身,滑步,攻擊步等等動作技術,各方面無不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用盡一切訓練手段,將運動員的技術天花板最高化,從各方面都在均衡培養籃球所需要的球感,力量,速度,協調性等等,這是自由生長的野球場運動員無法達到的高度。
-
19 # 我是飛人麥克喬
當然可以!
有句話叫作:“不要拿你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飯碗。”CBA球員工資可是跟他在球場上的表現呈正比的,而球場上發揮好,首先技術就要好,身體素質也要好,這樣才有可能讓你在球場上表現突出。球場上表現不好,就會坐冷板凳、拿底薪,優勝劣汰;CBA球員感覺不怎麼厲害,這只是相對於NBA來說,對比我們普通球員,他們就要厲害許多了。
1身體強度
打籃球對身體要求很高,身高體重臂展都是一個人的天賦,在加上高強度鍛鍊,CBA球員的身體素質比我們普通球員強得多,光靠身體強度就可以強吃一大片野球場球手了。
2技術
籃球基本功很重要,雖然CBA球員被庫裡說基本功不夠好,但那只是對於NBA水準要求,比我們普通人就高得多了。野球場的球員打球技術要麼粗糙、要麼漂亮不中用,而專業球員的技術都是經過一系列訓練形成高效適合比賽的,野球場的有時更多的是靠手感和個人表現取得勝利,CBA球員團隊精神個人籃球素養就要比野球場的好。
3比賽強度
野球場的比賽基本沒什麼對抗,基本都是運幾下球就投籃。而CBA比賽對抗就強很多,適應不了高強度的對抗,就是有技術也難發揮出來。
-
20 # 呆呆熊的電影
當然可以啦,so easy 啦,畢竟職業運動員都經過專業的訓練,籃球的基本功都是相比較野球的運動員要好的,在做一些街球的動作的時候都是特別容易的,所以CBA職業運動員完全可以碾壓野球場搶的球員的。
回覆列表
首先你得知道野球場也好多具備職業水平的人物。更有類似於美國街球選手的人物,所以你指的是哪一級別的野球場。
可以看看北京的翟小川在某學校參加活動和學生的單挑,雖然是玩,但是這個運球水平真的不敢恭維,更何況還是國手(這裡忍不住吐槽外國的大個子如麥基他們運球功底其實很不賴)
如今小影片自媒體火了,我們可以瞭解到國內野球場也有好多高手,單看效果並不差。而且CBA職業球員他也分位置,總不是讓你和純內線過來單挑吧。這裡就預設是那種可以持球自主進攻的選手。當然,職業之所以稱之為職業,還是有他高於一般的地方所在。經過系統的訓練,水平自然整體較高,但也一定不是絕對的。有一說一,職業球員好多都是靠身高體重吃飯,技術其實並不怎麼樣。所以當他們身處野球場,可能會佔據某些優勢,但是碾壓的話,就不知道了。
總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五個人的運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