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年長風
-
2 # 貴D小哥
這個問題比較範,估計說起來沒個上千字很難讓初學者明白。具體方法我就不細說了,提一點建設性的建議:
建議您找一名擅長楷書的的書法老師,最好是擅長唐楷的,自身還需要勤奮練習,讓老師現場指導,以便追求更好的學習效果。
-
3 # 請叫我董仙笙
寫楷書要求人不急不躁,一橫一豎都要寫的非常認真細緻。現在一般人都沒那種心態寫了,畢竟急功近利,生活節奏快的現代生活沒那麼多時間給你修身養性。再說現在大部分都用寫電腦,也沒人可以追求手寫了
-
4 # 快意詩畫
要想寫出漂亮字,就得規範自己的書寫方法,楷書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楷書書寫一筆一畫,不急不躁,是最見功底的字型,想把楷書寫好,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辦到,很多大書法家終生臨池,可見學書之不易。
學習楷書,必有以下步驟。
一•姿式正確,執筆,懸腕,基本概念要有。
二•會用毛筆,逆鋒,藏鋒,露鋒,提按,轉折,輕筆重筆,疾澀。
三•臨摹是練字唯一有效的方法,透過借鑑古人的經驗,吸收營養。臨帖得意,摹書得形,臨摹結合,形神兼備。
四,臨創結合,到一定地步,可結合臨習經驗,作適當書法創作。
五•入帖,出帖,從專精一家到博採眾長,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以上五點即是寫出楷書的程式,這不是說說就能辦到的事,題主描述既是說書,與寫字不同,書法即是藝術,藝無止境。
-
5 # 老路書法
我就講一講柳公權是怎麼樣寫好楷書的吧。
我們知道柳公權是中國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體的創立者。
柳公權從小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的母親也出生在一個官僚詩書世家。柳公權從小並不是一個書法天才,而是經過他後天的勤奮好學苦練出來的。
柳公權小時候特別的貪玩,他的父親嚴厲的斥責他說,不要只知道玩耍而誤了學業,要把字練好,你看你寫的“人”字,就像爬在地上的狗熊,沒出息。
他父親說著,從一旁取來一把刀和劍,在桌子上擺成一個“人”字說道,小子,做人和寫字就要像刀劍一樣,錚錚鐵骨才是。
從此以後,柳公權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寫出一筆好字兒。柳公權當時正在仿寫當朝著名的書法家徐浩的字貼。而徐浩的書名,在當時遠遠在顏真卿之上。
可柳公權偏偏愛上了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字,仿寫得特別痴迷。他特別欣賞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這部作品渾厚大氣。
柳公權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示。
柳公權尋根溯源,又刻苦研習二王父子的書法藝術。特別是骨力十足的魏碑楷書,讓他如痴如醉,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風格的楷書。
-
6 # 高培書畫琴
楷書練習,一般是從橫平豎直開始,規矩比較嚴格,一筆一畫都有講究,行筆一般是勻速進行。這些大家都清楚的。但是楷書要寫好也不是這麼簡單的,最重要的是在統一規矩當中寫出風格。因為我們現在說的是書法藝術,不是寫字方法。 在當今寫楷書的人當中,二田的楷書影響比較大,也是大眾認為比較好的。可書法圈內的很多人認為二田楷書近於美術字,沒有多少藝術性。這不是沒有道理。要把字寫得像印刷體一樣規規矩矩雖然也難,但相對寫出自己的風格和藝術本性要容易得多。因為前者是以技術性為主,而後者藝術性為要,前者是形而下的,而後者是形而上的。
藝術的本質是創新,是不可複製,而田楷太過死板,太過規矩,沒有特色,容易讓人複製,因而缺少藝術性。 我們如果只是把字寫好看,那就學田楷就行了,但如果想成為書法藝術家,想在楷書藝術上有造詣,那還是要從古人楷書字帖入手。
顏、歐、柳、趙是公認的楷書藝術高峰。我們要想學好楷書,當然要在這四個人的當中選其一開始學習,取法乎上自然事半功倍。雖然都是楷書,但他們四人風格各一。 顏真卿的楷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風格是戈如發弩,沉雄大氣。歐陽洵的揩書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風格是筆力凝聚,挺健遒勁。柳公權楷書勻衡瘦硬,斬釘截鐵,爽利挺秀,風格是骨力豐沛,結體嚴緊。趙孟頫的揩書遒媚秀逸,結體嚴整、風格是結字精到,筆法圓熟。
學習楷書首先看看你自己是喜歡哪一種風格,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一直堅持不懈地臨寫。在臨寫的過程當中,要分析研究所臨書體的特點,並能很熟練地掌握,能在自己寫作品中具備這種特點,那你就算入門了。當然,楷書雖然看起來規規矩矩,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靈活多變,最忌寫得像美術字和印刷體一樣死板無趣。
-
7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提主的“如何寫出漂亮的楷書”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參考之。
楷書,字之楷模也!
楷書本身就是中規中矩、漂漂亮亮的書體,想寫出漂亮的楷書,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楷書學帖,深入臨寫就可以了。
時下,最時髦的就是田英章的楷書了。據說,田英章最近又新出版了一本《九成宮》的楷書字帖,這個字帖我已看過,很漂亮的!田英章的新帖《九成宮》歐楷的元素頗多,筆法和字法嚴謹,險絕之勢盡顯,且重心穩健,堪稱佳作。田英章新出版的這本《九成宮》,不但可以做臨摹的範本,而且還值得收藏。
(上圖為田英章新版《九成宮》區域性)
當然,想寫出漂亮的楷書,也可以師古啊!唐楷三大家(注: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都是很漂亮的,值得學習的。還有,趙孟頫的楷書雖有點嬌媚,但用筆嫻熟,法度謹嚴,且自成一家,也可以學的。
那麼,如何寫出漂亮的楷書呢?
第一,臨帖。
第二,臨帖。
第三,還是臨帖!
怎麼臨?可選字臨;可一頁一頁的臨;還可以通帖臨。
零基礎學習楷書,先摹臨。之後再對臨。對臨三五年後,可視情況進行背臨和意臨。而且要專工一帖。
記住,把一個帖子臨寫好了,臨習精了,你是小成了。
還有就是不要貪多,更不要急躁,學習書法得“老奶奶紡花慢慢上勁”,急,是寫不出漂亮的楷書的。
為了把楷書寫漂亮,建議備上“永”字,並用心揣摩“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書聖王羲之用了十五時間創造的,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啊!
另外,想把楷書寫漂亮,還得選用適合寫楷書的毛筆、墨和書寫用紙。若工具選擇不當,也是寫不出漂亮的楷書的。
寫楷書,點畫要精道,要一筆一劃地寫,下筆要穩,下筆要準,下筆要狠!萬不可描字。字,是寫出來的,而不是描出來的。楷書也是字,忌描!如果臨寫時敗筆了,應果斷地將之扔掉重寫。不可惜紙,也不要惜墨。
-
8 # 剛登入就遇見你
楷書書法的漂亮,不只是外觀的漂亮。印刷的字型漂亮,中規中矩,平正勻稱,然算不上是書法。楷書書法的漂亮不僅是外觀上結構勻稱、重心平穩,還要做到隨勢生髮,注入書者的情感、情趣,追求變化的美、和諧的美,這種美不是如字字刻模般排列出來的,它是有生命的,是作者性格、喜好乃至情感的流露,所謂字如其人。外觀的漂亮易得,內在的神韻難求。
一幅令人賞心悅目,歷久彌新、回味無窮的書法作品必定不是點畫、單字的簡單排列組合,它是作者修養人格的真情表白,一點一畫都富有生命力,這樣才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回味無窮、百看不厭。 這種內在的美才是真正“漂亮”的書法。
要寫出真正“漂亮”的楷書,還是要從臨帖開始,既要學習點畫的運筆技巧,也要兼顧結構的顧盼呼應,點畫的輕重、長短、走向要順應每個字的變化需要,因勢利導,隨勢賦形,顧盼呼應、隨機變化。多動腦、勤實踐,賦予點畫以動感,點畫是流動的線條,唯有動感才使點畫不僵硬、死氣沉沉。同時閒暇多讀點書,深入生活,體味人生,形成自己的審美觀,用心寫字,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自已的風格,這樣寫出的楷書,自然會打動人,這樣的楷書才真正“漂亮”!
-
9 # 麓風軒
寫漂亮的楷書,其實有很多技巧,先從楷書結構上準確把握,寫出來就會結構勻稱、疏密有致、賞心悅目。下面介紹四種結構技法:1、兩段結構
很多漢字由上下兩端構成,通常的處理上下各半,各佔二分之一左右,書寫時根據上下兩部分的筆畫多少、長短高低,來確定各自所佔的位置,上下略有增減,有時上半部分面積多一點,有時下半部分面積多一點。如圖所示:
2、三停結構這是上中下三部分結構,基本上分成三段,根據各段的筆畫多少、疏密、大小,安排上不是絕對的各佔三分之一,略有調整,求其平衡。如圖所示:
3、分疆結構左右結構漢字的一種,左右平分秋色、互不相讓,如兩人並肩而立,左右高低根據字形而定。如圖所示:
4、三勻結構左中右結構漢字,中間部分應正而不偏,左右兩側向中間顧盼、呼應,以求生動。左右兩邊的筆畫根據字形有時略作收縮處理,形成緊密一體。如圖所示:
-
10 # 子衿書法
根據你使用的筆,是鋼筆還是毛筆,或者是其他的書寫工具而決定怎樣能夠寫出。毛筆蘸上墨汁,鋼筆汲上墨水,一筆一筆的寫就能寫出楷書來了。按您的提問,只能這麼回答。
如果說的是怎麼才能夠寫好楷書,就要靠臨帖學習,才能夠寫好。很多人總覺得書法不就是寫個字的事,有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都要去臨別人的字?自己寫難道就不能寫漂亮?
是的,如果不臨帖,就是不能寫出優美的楷書。包括其他所有的書體都寫不好。有人又會說,第一個寫字的人,他臨誰?我先不告訴你他臨誰。只是告訴你,放著可以幫助你學習的經典不去學,卻要自己去做創造者。創造者的東西並不完尚。需要後人不斷的改善。
從倉頡造字至今,數千年的文字演化過程,經過了無數人的努力,才創造了我們的書法藝術。在書法已經十分成熟的今天,你卻要去創造新的字型,你估計有多少人會幫你完善?
就以製造汽車來說,每一個汽車製造公司是以現有的技術,購買其他公司的專利來製造,還是自己重新去發明新的汽車製造方法?人類製造的第一架飛機,能和現在的飛機比嗎?又有誰會去重新發明飛機的製造而不是以現在的技術開發更新更高的飛機制造呢?
萬物都有相同的理。書法你不需要去重新創造,只需要繼承,就能夠使它得到發展。你要做的是發展而不是創造。要發展,就要臨帖。臨帖就能讓你處於一個很高的起點。
世上的事,只有學習了還不會的。沒有不學就會的。要寫好楷書,除了臨帖這條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
11 # 千年蘭亭
楷書的發展大致分兩個階段,唐之前是楷書的探索階段,唐代是其發展成熟的頂峰階段。
魏晉時期的楷書各種規律尚未形成,但其富含異趣,韻味高古。唐代時楷法成熟,法度森嚴,但同時給後世留下的空間小,從某種程度上講,唐楷限制了楷書的進一步發展。
森嚴的法度,一筆一畫的嚴格規定,讓唐楷學習起來有規可循。故寫好楷書,宜從唐楷入手。
而要進一步寫好楷書,則應往上追溯,向魏晉的鐘王學韻味,向南北朝的魏碑學趣向,這樣方可將楷書寫活。
-
12 # 書法俱樂部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有其自身規律可鑑,想學好和掌握這門技藝,就應遵循先從楷書入手,這是練習書法的基礎字,這也是常年書法人學習或教學得到的經驗之談。如何學好楷書字,建議如下:
先構筋力然後裝束。這是書聖王羲之所說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求先學習掌握執筆、運筆、結構、筆畫等等楷書字的基礎知識和技巧,爾後再去思考章法佈局。
書法的功底離不開筆力氣勢,書法的筆力而又體現在筆畫線條和結體。幾萬個漢字均由點橫豎撇捺等等基本筆畫組合起來的,這就是要求我們運筆成畫,組畫成字。
所以說練習楷書必須把筆畫一絲一毫的寫出來,嚴守書寫規則。
字無百日功,何其談寫好楷書書法學習問題就是個具體實踐的方法問題,但也是一個思想方法的問題。這句話是近代大書法家白蕉先生所說的。寫好楷書字的最關鍵的就是寫。如何寫?要按照古人的書寫方法和技巧,認真臨習和總結,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關鍵是持之以恆。字無百日功莫談能寫好。要用心用腦,心到手到,持之以恆方能手到擒來和習慣成自然。字不饒人也不會辜負有心人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習楷書無捷徑可走,業精於勤,選擇好喜歡的楷書範本,如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等等楷書四大家的字,要樹立興趣化,臨習後要掌握其基礎技能和技巧,別想速成,一步登天不可能的。
把握重點,應歸入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楷書是講究法則的,並不是你認為如何寫就如何寫,你也沒有那種超越前人的天賦異稟。楷書字是講究執筆、運筆、點畫技巧、間架結構、章篇佈局的,也就是透過筆將點線的力美和形態的千姿變化展現出來的,用獨特的風格絢麗多姿給人一種享受。楷書字學習步驟不一,有建議先學筆畫後學間架結構的,也有建議先學間架結構再學筆畫、章法的,這也不是硬性要求,但是一起透過寫楷書字納入一起來學是很見效的。建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是值得借鑑和參考的方法。
一是把楷書字基本組成的部件就是筆畫練好,合乎法度,這是最基礎的。
二是學楷書字筆意到形勢,安排美觀的間架結構達到字型美麗。
三是臨習碑帖,致力將筆畫和結構近似範本的字,達到神似。做好筆畫起止、圓轉小節、筆力遒勁有力等等,給予其神采奕奕。
四是熟能生巧。不計其數的練習,精益求精,方能爐火純青和新的創意。
試試吧!祝你好運!!
-
13 # 老跨鬥
1、建議從歐陽詢九成宮入手,可以學盧、孟、田、姚等的方法,但,絕對不要臨他們的字。
2、學好了歐,瞭解掌握了其豐富的技法與精細化以後,然後,再學顏、柳、趙、褚等都會非常順利。直接上學魏晉小楷也可以。
為什麼?
因為歐字九成宮的精細化、嚴謹性、中和性,是其它所少有的。
學好了歐
再學小楷
再學聖教序
然後就自由了
不信大家自己試試
-
14 # 竹溪寒士
楷書碑帖太多了,具體寫什麼帖,要根據個人喜好而定。寫顏的就說顏好,寫柳的就說柳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之要把握一個選擇,必須是自己喜歡的,如果自己不喜歡,找不到感覺就寫不好,聽別人說好沒用。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碑貼的水平、層次有高有低,如何欣賞就關係到個人的修養問題,鑑別水平的高低就決定著將來自己書寫水平的高低。水平高的字帖往往表面平淡無奇,但內涵豐富;水平低的碑貼表面很熱鬧,但內在空洞無物。水平高的字帖不好上手,寫很長時間都沒有成就感,但是學一點就是一點,這一點拿出來就很嚇人;水平低的字帖一學就像,出成績很快,很容易有一種滿足感,但是學得再快再像也是俗書,毫無價值。如何選擇完全依個人的素質而定。將來能寫到什麼樣的高度,也取決於自身的藝術鑑別能力。 後面附一篇文章
關於臨帖的有關問題隨筆:
臨帖是學習書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選帖。所臨碑帖必須是自己喜歡的,如果只聽別人說好,自己卻沒感覺,就不要臨。要求所臨碑帖和本人之間必須有強烈的共鳴。臨帖時必須有非常欣喜、激動的感覺。在這種狀態下,收效會非常大。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去臨,自己內心深處並沒有什麼感覺就千萬別寫。因為這樣只會浪費時間,浪費紙墨,不會真正學到任何東西。現在的紙墨都很貴,不要隨便浪費。
其次,臨帖時針對性要非常強。想從所臨帖中學到什麼,自己要非常清楚。換句話說,你喜歡帖中哪些東西,在臨寫時一定注意去掌握,不能糊里糊塗,眉毛鬍子一把抓,寫到哪兒算哪兒。
再次,碑帖之間的水平相差非常大。如何辨別,取決於自身的鑑賞水平。書法屬於文化內涵極深的高雅藝術範疇。因此,水平高的碑帖表面上看上去平淡無奇,不吵鬧,不張揚,安靜平和,但內在蘊涵極深。作者高深的修養和極高的韻致都含在裡面,是從內向外的自然流露。這就需要臨寫者能夠達到這個境界,才能看得出來,進而才能產生共鳴。
水平低的碑帖,表面上看上去很抓人,熱鬧張揚,顯得很有氣勢,但內在空洞,沒有多少文化內涵。水平高的碑帖往往初看上去沒覺得出眾,但越看越覺得好。水平低的碑帖猛一看覺得很好,但越看越沒味道。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平淡。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所致。不管是寫文章,書法、繪畫、京劇演唱等等都是如此。所謂人書俱老正是說得這個意思。書法藝術絕不是單純寫字的問題,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五千年文化的綜合體現。如果缺少了文化內涵,所謂的書法藝術就變成了筆墨遊戲,會把藝術變成技術。有功力的寫者寫出來的字會匠氣十足,沒有功力的人就變成胡畫亂畫了。所以,真正的書法藝術包括兩大塊內容,即,對傳統碑帖的潛心臨摹和文化修養的不斷提升。有志於學好書法的同學和朋友們必須在這兩個方面同時下功夫,缺一不可。當然,這也要視自身對自己的要求而定。如果對自己沒有很高的要求,只是尋求一點筆墨樂趣就無所謂了。然而,如果自身修養達不到應有的高度,面對高水平的碑帖就很難找到共鳴,也就沒辦法學,大家自己掌握。
再有,臨帖是一個非常枯燥、艱難的過程,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於求成。一定要體會、瞭解和掌握作者書寫時的心理狀態,對藝術的觀點和他要追求的藝術效果。這樣才算是和作者有了溝通,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很快掌握該帖的精髓。
最後,關於寫什麼書體的問題。我經常被問到寫楷書好,還是寫行書好?其實幾種不同的書體之間是相互關聯的。要想草書寫得好,首先楷書必須先寫好。因為寫草書需要楷書的筆法。如果沒有楷書的基礎,草書就真的寫飛了。草書貴在凝重,楷書貴在靈動。所以要想楷書寫得好,行書就必須寫好。否則楷書寫出來就會死板僵硬。只有楷書和草書都好,最後行書才能寫好。因為行書需要楷書的結構和草書的使轉。可以看得出來,只單純寫某一種書體是很難把字寫好的。
書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是一個人全方位的體現,單獨追求哪一個方面都是不行的。就寫字論寫字更是行不通,需要全方位發展,全面學習,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書法水平自然會隨之提升到一個高層面上。這是一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得過程。不可過於功力,更不可跟風、追時髦。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須知藝術沒有捷徑可走。
好,祝大家學習順利,藝業有成!
-
15 # C太極鄉人
如果沒有正式學過楷書的,建議先學寫一段時間隸書,磨刀不誤砍柴工,然後再學楷書很有益處的,初臨楷書歐、顏、柳、褚、趙都可以,最好選比較有眼緣與自己性情相近的是關鍵,開始選時可以調整,選定後就要下功夫寫到像為止,最好有內行指點一下,就會事半功倍。下功夫是必須的!
-
16 # 玄元鑑
楷書的學習,是立規矩,定框架,同時也是修用筆的階段。
楷書學習的理論很多,眼花繚亂,眾說紛紜,提煉一下:1、先攻一家,打基礎;不可見異思遷,頻繁換帖。2、初學階段選帖勿選個性太強,偏僻帖和今人帖。3、工具。主要是用筆不可太硬,不可太軟,這是針對初學階段。4、每天持續花時間均衡練習,比一次花較長時間,然後間斷停留再練效果更好。
-
17 # 東木若
1.永字八法,練上100遍;提字八法練上一百遍;2.花一百元買一本貴字帖;花一百元買一副作品集看一遍臨一遍;3.買一把刻刀,買百塊木石,每天練習雕刻一個小物件,刻上一個楷書字;4.以上三步堅持一年,第二年就寫好啦!
-
18 # 章精品書法課堂
個人心得,初學主要攻克基本筆畫,等基本筆畫徹底熟悉,掌握之後,結合獨體字在把筆畫運用到字裡面,實際掌握筆畫技法,個人拙見!
-
19 # 528x
練習書法,貴在堅持。
選擇一位名人書法的字帖臨摹,像田英章,龐中華……。
“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打牢基礎是關鍵,任何技巧都是過硬的基礎做後盾。不要給自己定一天練多少字的目標,貴在精;不要“朝秦暮楚”、“見異思遷”,白白浪費時間。
練習書法要求細心、耐心、恆心;日積月累,舉一反三,克服自己的習慣和缺點,不拘束與名人書法,取自己所需的,持之以恆。
堅持下去,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一手好字。
-
20 # 滄浪人1
我也正在學習摸索之中。斷斷續續練了幾年,不敢談什麼經驗。體會是初學一定要掌握筆畫形態,配合結體,不然難以入帖。
回覆列表
選好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入門帖,然後老老實實地一個字一個字的反覆臨寫(重複的字可暫時跳過,日後回來再學習也可)。臨學中一定要,老實,認真,嚴肅。練個十年八年必有所成。沒有幾年的,必須要十年八年以上。十年算入門,十八年算小成,貪快的人,往往路都是走不遠的。一定要老實的,認真,嚴肅的練。
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