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務新觀察

    針對3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型個人大額存單利率3.85%,而一次性到期還本付息的利率為4.18%,這兩種方式哪個更划算呢?

    在計算各自的利息之前,我們先分別瞭解一下什麼是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產品

    大額存單,是指商業銀行面向投資人發行的記賬式存款憑證。根據《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將大額存單納入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

    大額存單的利率隨著市場化進一步放開上限,作為各大商業銀行的“吸金”重要工具,承擔著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角色。通常都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可以上浮超過50%以上。

    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且提前支取部分按照靠檔計息的方式計息。另外,大額存單可質押。

    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

    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屬於個人大額存單的新玩法。也就是說,銀行按月根據約定利率給付利息,產品到期後給付本金。

    這型別大額存單的優勢在於,投資者可以將每月所得利息再投資,比如定投或者貨幣基金、貴金屬積存等方式再投資,以實現複利。

    按月付息大額存單,可化解長週期定期存款和短期日常生活開支的矛盾。在這種利息可每月計提的新模式下,投資者提前享受本金利息帶來的收益,然後再透過將每月收益投資理財,獲取以利增利。

    但是,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也有劣勢,那就是年化收益會比一次性還本付息型的要低。與此同時,可每月計提利息的大額存單在提前支取規則上也有所不同,即不支援靠檔計息,而是按照支取其銀行的活期掛牌利率計息,且必須是一次性全額支取。

    兩種方式的收益比較

    1、若按照一次性還本付息4.18%的年化收益率來看,30萬元一年下來的利息為12540元。

    2、若以按月付息型3.85%的年化收益率計算,則每月領962.5元,一年下來的利息為11550元。

    很明顯,從整體年化收益來看,一次性還本付息的收益高於按月付息型的。但是,每月領的962.5元可再投資,比如投入貨幣基金,按照年化收益率3.0%計算,則年化收益依次分別為:26.46875、24.0625、21.65625、19.25、16.84375、14.4375、12.03、9.625、7.22、4.81、2.41。

    透過以上計算可知,如果選擇收益較低的貨幣基金,則收益整體上小於一次性還本付息的收益。除非你投資收益率較高的其他理財產品才有機會超過。但按月付息型的畢竟可以兼顧日常生活開支,這也算是優惠服務。

  • 2 # 小笙常談

    如果這30w是做同一種長期的存款,只不過付息方式不同,一種按月付息3-85%另一種到期付息4-18%其實都是一樣貨色,按月付息只不過是每月先拿到幾個散錢。但依我看目前超過9O天的都嫌時間太長都不會去做。

    如每月付息3-85%。是與30w存30天的滾動型的理財品種性質相似的。而到期付息4-18%,還要知道到期的這個期字,究竟是指多少天,如30,60,90,還是18O天抑或一年兩年甚至3一5年的檔次。再結合個人的資金的流動性才有得比較現在選擇誰更划算。

    當然存期越長利息應更高(銀行貸出款項也一樣,自然也包括把複利計算在內)。還要看延長的天數與利息的提高是否相稱。如我只存一個月就拿到3-85%,不要說存期是2一3年那麼長。就以存足一年("l2個月〉還只拿到4-18%來講,不用細算已先選一個月(3O天)的,就衝它存期短夠靈活利息也不算低,就覺得它划算。特別是現在銀行存款利率還不高,如存期太長,萬一在存期內央媽宣佈加息,就把這30W困住旡法參與加息就更不划算。

  • 3 # 財經者思

    30萬的銀行大額存單,是選擇按月付息3.85%,還是到期付息4.18%!如果是二選一的話,按月付息應該更合適,雖說收益會低一點,但卻更加的靈活,也便於資金安排!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

    眾所周知,銀行20萬元起投的大額存單,本金安全可靠、收益穩定且較高,還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必要情況下還可轉讓、甚至於質押貸款,很是方便靈活!因此,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喜愛!

    而按月付息,顧名思義,就是每月支取一次利息,到期後給付本金。而通常情況下,大額存單,存款金額較大,期限也較長,難免會遇到資金流動性的問題;雖說可提前支取,但往往也會損失一大筆利息,極不划算!因此,銀行將大額存單與存本取息業務,相互結合,創造出大額存單也可按月(季度或年)支取利息的新模式!

    哪一種更划算

    至於說,按月付息與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哪種形式更划算,我們從收益性、以及流動性,兩個方面進行橫向比較!

    1、兩者的利息收入比較

    30萬本金,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4.18%),則每年能有12540元的利息!

    按月付息(3.85%)的話,每年有11550元利息,平均每月可支取962.50元!

    兩者看似相差990元的利息。但實際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多!要知道,每月支取962.50元的利息,如果選擇去購買理財產品,比如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4.10%)產品,可累計獲得256.50元收益。兩者每年所得利息的實際差距也就是733.49元!

    2、雖然會損失一點的利息,但按月付息的流動性大大提高很多!

    每月領取的962.50元,可作為生活開銷的一部分,可以選擇其他更好的投資,甚至於可以用來定投基金、購買股票。反正30萬的本金是絕對安全的,用利息去進行高收益投資,也未嘗不可!如果預期年化收益超過15.83%,那麼整體收益就會高於到期一次性付息的大額存單!

  • 4 # 睿思天下

    這個是否划算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的。

    30萬大額存單每月付息的利率是3.85%,到期付息的利率是4.18%,年利率相差0.33%,這樣的大額存單產品應該是3年期限的。如果是想知道哪個更划算,這個主要是看你個人的需求而定的,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看看哪個更加划算一點。

    1、如果追求高收益,肯定是4.18%的划算

    如果你追求的是高收益,平時不缺錢,那麼肯定是到期支付的產品划算。30萬購買到期付息的產品,利率是4.18%,每年利息是12540元。如果是三年到期的產品,那麼到期後就能夠獲得利息3.762萬元,3年後一共獲得33.762萬元。而按月付息大額存單按照3.85%的利率,每年利息是11550元,每個月獲得962.5元。兩款產品1年利息相差了990元。

    2、如果追求平時現金流,肯定是每月付息的划算

    很多老年人並不追求太高的收益率,但是想每個月都能夠有錢花。這時候明顯是存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更加合適一點了。存30萬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一年利率是3.85%,全年利息就是11550元,每個月都能夠獲得962.5元。這樣的現金流能夠讓很多人改善一下日常的生活了。對於這樣對現金流要求較高的人來講,按月付息的肯定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了。

    綜上所述,如果想追求高收益,那麼30萬存到期付息的存單會感覺更划算,畢竟每年利息多了990元,三年下來多了2970元。如果是追求平時有現金流可以改善生活,那樣肯定是感覺按月付息更划算,這樣平時就有錢可以花。

    END

    感謝閱讀!

  • 5 # 暖心人社

    根據大額存單的相關規定,大額存單可以採取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方式和定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因此,就出現了按月付息的利率和到期付息率不同的情況。

    一般來講,到期付息的利率會高一些。其實裡面主要涉及到一個利滾利的計算。

    3.85%的利率,如果到期相當於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利率有多少呢?根據數學計算公式,1.0385的三次方,實際上結果是1.12。如果按年計算利息的話,相當於利息率4%。

    實際上我們選擇的是按月付息,按月付息成本更高,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利滾利計算公式,不過總體來按月付息3.85%的利率和到期付息的利息4.18%差不多的。

    實際上大額存單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產品,但是不要把它當做理財產品,它實際上屬於存款。屬於銀行從2015年開始才開發出的新產品。

    它的起點對於個人是20萬元,對於機構起點是1000萬元。雖然門檻高,自然收益也高。一般會在國家基準利率上上浮40~55%。像三年期大額存單,有的銀行給出的利率是4.27%,相當於5年期國債了。

    當然大額存單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紙質存單,它實際上是電子化發放的。有銀行機構向私人和企業發放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可以受到銀行保險制度的保護,本息50萬元以內限額內,全額償付。所以大額存單還是可以放心買的。

  • 6 # 互金直通車

    我的觀點是:存款利率越高越划算,所以我會選擇到期付息4.18%的利率!

    兩種付息方式的特點

    銀行大額存單一般會提供兩種付息方式,一種是按月付息,這種付息方式的利率相對會低一點,優點是可以提高利息的靈活性;另一種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這種利率相對較高,但是資金靈活性低,只能到期取款。

    按月付息的方式適合於透過儲蓄賺取零花錢,提供日常資金週轉。作為投資來說,相同的投資週期,利率高的是最好的,因此一次性還本付息獲得的利息會更多。

    不同的付息方式銀行給出的利率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利率差距0.3%,這個差距主要彌補利息的生息空間,差距越大越適合選擇一次性還本付息方式,差距越小越適合選擇按月付息方式,如果沒有差距,選擇按月付息方式是最划算的。

    兩種付息方式的比較

    30萬元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利率是3.85%,那麼每月可以得到利息30萬*3.85%÷12=962.5元,全年利息是11550元。採用一次性還本付息方式,全年利息為30萬*4.18%=12540元。兩者相差990元,換算成每月利息投資收益率,利率需要達到17.14%,顯然我們自己投資很難達到這樣的收益率。

    透過計算,如果兩種付息方式利率差距小於0.1%,一般說來一次性還本付息就不如按月付息有優勢了。

    據我朋友說,他在青島銀行存的大額存單,無論採用那種付息方式,都是按4.8%的利率結算,這種情況自然是選擇按月付息的方式要划算,因為這樣他每月得到的利息可以彌補日常生活開銷,也可以用於基金定投,利息總額卻並沒有減少。

  • 7 # 小斯筆記

    兩種存法都有好處,第一種每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好處在於可以把利息當做零花錢,第二種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大額存單,好處是利率更高。

    我們來分別算一下。

    1、利息一共差多少?

    30萬元,年利率是3.85%,每個月利息是962.5元,每年利息是11550元,3年利息一共是34650元。

    30萬元,年利息是4.18%,3年利息一共是300000*4.18*3=37620元。

    一次性還本付息比每個月還息的利息一共多出了2970元。

    2、兩種付息方式分別適合哪類人群?

    這兩種付息方式沒有哪個更好一說,只能說更適合哪類人群。

    第一種按月付息,適合每個月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或者是收入不高,希望把利息當生活費、零花錢的使用者。比如有些老年人退休金不多,或者是沒有退休金,每個月962.5元是可以拿來用。

  • 8 # 熊貓投資

    收益對比

    單以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30萬大額存單每月付息的利率3.85%,到期付息的利率4.18%,這個收益率水平只能是3年期的水平,一年期和兩年期的暫時做不到這個水準,那麼兩者誰的收益高呢?

    1、到期付息:30萬元,到期付息的利率為4.18%,以3年期為例進行計算,那麼總利息為:30*4.18%*3=3.762萬元

    2、按月付息:理論上而言,單從利率計算,30萬元按月付息,3年期的總利息為:30萬元*3.85%*3=3.465萬元,與到期付息對比,兩者相差了2970元,但是按月付息的利息並非傻傻的就放著,它是可以再投資的,總利息34650元,則每個月可以領到的利息為:34650/36=962.5元。那按月的利息再投資,最終的收益會是多少呢?

    每個月存962.5元,存36期,月利率為:0.2083%(按貨幣基金的收益率2.5%計算),

    那麼按照年金的計算公式,3年後本息合計:=962.5*{(1+0.2083%)*[(1+0.2083%)^36-1]}/0.2083%=36018元。

    也就是說考慮再投資的因素,那麼按月付息實際與到期付息相差的利息金額僅為37620-36018=1602元,不會達到2970元的差額。

    綜上,單從收益而言,到期付息的會更加划算,但是按月付息本身追求的是每個月可以支取利息,獲得資金的流動性,特別是對於老年人而言,按月付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它相當於每個月多了一筆養老金。

    這個利率誰怎麼樣?

    每月付息的利率3.85%,到期付息的利率4.18%,這個水平只能說是一般,不出意外這個是幾大國有銀行推出的利率,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地方銀行的利率明顯高於這個水準,如下圖所示,系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其利率已經達到4.18%,與你題幹中到期付息利率相一致,因此要追求高收益就不要選擇國有大行。

  • 9 # 立馬財經

    那當然是利率高才划算。

    不過很多情況下,按月付息也是能夠跟到期付息也是同樣的收益率的,只是利息先付。

    所以一旦出現提前支取的話,多付的利息會從本金上扣除。

    未到期提前支取,按照靠檔計息,即,將存期拆解為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和零散天的組合,先靠檔長的存期,再靠檔短的存期。(舉例:客戶購買了一個2年期的大額存單,在16個月的時辦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的利息等於,提前支取金額按1年存期、開戶日1年期整存整取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提前支取金額按3個月存期、開戶日3個月整存整取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提前支取金額按30天、支取日活期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

    現在上浮最多的大額存單,就是4.18%的。所以的話,選擇高息的比較好。

    畢竟保本保息的大額存單,就是看中他的收益率以及安全性,而並非他的流動性。

  • 10 # 財智成功

    如今多家商業銀行都有年利率4.18%並且可以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與其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不如換一家銀行,既可以達到4.18%的利率,還可以每月拿利息。

    具體到這兩種方式哪種划算,那麼我們需要計算一番。

    30萬元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年利率3.85%,一年能有11550元利息,每個月可以拿962 .5元。每個月拿到的利息可以直接消費,當然還可以用於理財,這樣就能獲得更多收益。

    假如選擇寶寶類貨幣基金,利息隨時轉入,可以享受3.0%左右的利息,每個月存入962.5元,三年下來還能額外獲得2120元收益,平均每年有706.6元。這樣綜合算下來,每年收益率能達到4.086%,比4.18%低,顯然不划算。

    如果每個月的利息去做基金定投,行情好的時候收益高,但是牛短熊長的市場很難有穩定收益。

    當下更靠譜的選擇是用每個月的利息購買民營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這樣年收益率能達到4%。這樣一來三年下來能有2846元額外收益,平均每年948.7元。算上之前的11550元利息,綜合收益率能達到4.166%。顯然,還是比4.18%低。

    只有拿利息理財,能夠達到4.17%以上年收益的時候,按月付息利率3.85%的大額存單綜合收益才能剛好追平到期付息的4.18%。

    到這裡又出現了問題,既然利息去理財都能達到4.18%的利率了,那麼何必去選擇3.85%的大額存單呢?

    按照當下的大額存單利率水平,3.85%一般是國有大行的三年期存單。國有大行雖然感覺上更加安全,但是利率明顯低於其他銀行,並不是最佳選擇。

    有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元以內完全不用考慮太多,只要是選擇正規的銀行就可以了。年利率達到4.18%還可以按月付息的銀行不少,如果選擇農商行更有可能達到4.2625%的利率,三年下來可是能差出數千元利息了。

    現在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都有按月付息年利率4.18%的三年期大額存單,這些銀行規模都不錯,資金雄厚,可以重點考慮。

  • 11 # 大南山伯爵

    30萬現金,對比每月付息利率3.85%和到期付息利率4.18%,若單純比較到期收益,毫無疑問是4.18%所拿到得利息高。但是,在進行長時間定期存款時,需要考慮的不僅包括利率,還需要考慮用錢計劃。

    1.用款計劃是很多朋友理財時容易忽略的大問題。

    很多朋友有個誤區,由於銀行存款安全,那就直接選利率高的存,而忘了考慮是否會在存款期間用錢需求。等到要用錢的時候,要麼提前取錢損失利息,要麼壓根取不出來跑去借錢。故在存錢之前,一定要考慮自己會不會在存款期間內用錢,選擇相應期限的產品。

    2.對於無法確定近期是否用錢的朋友可選擇智慧存款。

    按照第1點分析,若用款計劃相對不確定,這個時候若能夠有隨時存取的產品最適合不過了。但是隨時存取產品通常利率很低,例如貨幣基金,而定期存款提前取錢要轉成活期或者一個相對低的利率。這樣就會損失利息。

    針對這一痛點,很多中小民營銀行推出了智慧存款產品,這類產品利率很高,可達5.45%,且有靠檔計息功能,提前取款不損失利息,非常靠譜。

    3.短期銀行理財也是非常好的理財品種。

    對於大額存單,只有兩年以上的利率才相對比較高,如果一年左右需要用錢,就不適合於存大額存單。另一種情況就是用錢計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購買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收益率3-5%,期限30天到1年,收益率高且相對靈活。

    對於30萬現金,能夠參與的銀行理財產品很多,有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產品、智慧定期存款等,要充分結合用款計劃進行產品選擇,以獲得最大收益和靈活性。

  • 12 # 大妞聊理財

    提這個問題,功課沒做好!

    交通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大額存單的產品按月付息利率也是4.18%,起存金額為20一30萬。

    選擇大額存單幾個注意:

    1、根據自己的方便與擬存金額選擇銀行:

    金額若少於50萬,在同等方便的情形下,選擇利率最高的銀行,不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

    金額若高於50萬,優先選擇大銀行。

    2、同類銀行中(如六大行)選擇利率最高的銀行

    銀行的存款利率與起存金額都是動態的。在辦理存款前,對同類銀行的同類存款條件再搜尋一遍。上各家銀行官網查詢,也就是分分鐘的事,這個懶不能偷哦。

    下圖左圖為平安銀行,右圖為交通銀行

  • 13 # 易將學財

    相比較4.18%的收益,我更喜歡3.85%。

    01生錢數

    既然要對比哪個更划算,肯定是要先計算一下收益情況再進行對比的。

    每月付息:30萬x3.85%=11550元 11550x3=34650元

    到期付息:30萬x4.18%x3=37620元

    利息差額為2970元。

    這麼看上去好像是到期付息要高接近3000元的利息收入,但是我們還要計算另一筆收入。每月付息之後,這筆利息我們也可以將其存起來進行收益,達到一個複利的效果。

    這個利息差額就會被縮小,如果選擇再投資的產品利率比較高,三年的複利下來利息收入可能會反超到期付息的方案。

    02靈活性

    因為大額存單可以在市場上進行轉讓,他的靈活性本來就是比較強的。這裡想要說的是利息的靈活性。

    如果30萬就是自己全部的資金,那麼利息的靈活性就顯得比較重要了,畢竟如果只是缺一點點錢就把30萬的大額存單轉讓了就顯得比較不划算了,誰知道轉讓的時候會損失多少。

    靈活性上來說,月付息肯定是完勝的。

    03哪種更划算

    按受益來說,相對而言到期付息比較划算一點;按靈活性來說,月付息更划算。

    既然如此,那麼要算划算肯定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來說。

    30萬隻用作理財的人,還有其他資金或者收入頗豐的人,肯定選擇到期付息比較划算,畢竟這樣的收益率更高。

    30萬就是全部資產,甚至是靠利息過日子的人,那肯定選擇月付息更划算。

  • 14 # 福星卡匯

    你選擇的是三年期30萬元大額存款,付息方式的確是可以選擇,按月付息或到期付息,要說大額存款30萬元月付息3.85%與到期付息4.18%哪個更划算主要還是看你,因為兩者不僅僅在存款利率上有所差距,存款要求也略有不同。

    存款收益對比

    按月付息:三年總利息收益34650元,每月付息962.5元利息。

    到期付息:三年總利息收益37620元。

    單純的從總收益上來看,到期付息收益比按月付息收益高2970元選擇到期付息合適,其實並非如此你要知道按月付息大額存款,銀行每月都是會把上月利息收入的962.5元打入你指定的賬戶上。你如果每月用不到這筆利息收益,你把這筆利息收益選擇穩健型理財或網際網路銀行智慧存款,就可達到複利(利滾利)效果,三年後總利息收益不比選擇到期付息收益低,從收益上以及付息方式上選擇,按月付息綜合實力比較佔優勢,即便是不理財每月的利息收益也能補貼家用,所以選擇按月付息合適。

    按月付息到期付息大額存款區別

    按月付息與到期付息的大額存款,的確是有所不同的也是比較主要的,大額存款你應該也有所瞭解,

    提前支取:均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剩餘存款本金必須大於起存額,支取存款按照支取日銀行掛牌執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計算,這點按月付息與到期付息相同,按月付息的提前支取利息從存款本金中扣回。押質:大額存單在為到期,中途不管是按月付息還是到期付息均可以押質(貸款)。轉讓:這裡就有所不同了,需注意這裡取決於大額存款靈活性,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不可以轉讓,反而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可以在未到期內轉讓。

    從存款靈活性上選擇,選擇到期付息的大額存款合適主要也是,因為在你著急用錢的時候除了轉讓大額存單利息收益損失較少,其餘兩種方式提前支取,押質大額度存單,都很影響利息收益,所以從靈活性上還是選擇到期付息的比較合適。

    不過本人比較強傾向於,到期付息的大額存款,隨說按月3.85%利率付息的大額存款每月都有利息收益可達到複利(利滾利),但是你要知道只有讓這筆利息收益理達到年化收益5%以上,才能與三年定期大額存款利率4.18%到期付息的總收益持平,按月付息大額存單又無法轉讓!誰都無法確定未來哪天會用到這筆存款,所個人比較傾向於到期付息利率4.18%的大額存款。

    總結

    存款利率3.8%按月付息與存款利率4.18%到期付息,存款利息收益上並無太多差距,各有利弊!選擇按月付息就不能轉讓,遇到著急用錢只能提前提取或押質又收取貸款利息!選擇到期付息每月無法獲得利息收益到期才能獲得,但是遇到著急需要使用該存款的時候可以轉讓,利息收益影響較低。誰與誰的要求各不相同選擇也就各不相同因人而異兩者之間沒有好與不好,選擇合適自己的即可。

  • 15 # 理財迦

    朋友們好,非常明確的回覆,30萬大額存單,兩種付息方式,各有優勢。結合多種因素,按照自身的需求來選擇,更划算。

    首先,來分析30萬大額存單,月付息3.85%,與到期付息4.18%,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1,月付息3.85%:靈活性好,每月可以收到利息,便於更靈活的安排,既可以用於開支,也可以用於獲取更高的綜合收益。而且極大程度,避免了,提前支取,帶來的按活期計息利息損失,利息收入更穩定

    2,到期利率4.18%。中規中矩,年化利率水平相對月付息要高。是目前最常見的大額存單品種,省心穩定。

    小結:這兩種付息方式,各有利弊。月付息,靈活性更高,到期付息,總體利率水平高。

    其次,來分析,怎麼選哪個更划算:

    1,3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適合對流動性,靈活性要求較高的朋友。如果這筆存款時間週期較長,例如三年以上,存款人有一定的存款理財知識經驗,按月付息划算。

    2,30萬大額存單,到期付息4.18%:適合週期相對較短,例如,三年或三年以內,長期閒置的自有資金,可以安心省心的獲取,穩定的,相對較高的,固定利息收入,而且節省精力,更划算。

    小結:按照需求,結合多種因素分析,來選擇,更划算。

    最後,來做總結分析:

    大額存單與時俱進,出現了許多靈活付息的產品。

    同樣30萬大額存單,無論是月付息,還是按到期一次性付息,由於利率有一定差別,靈活性不同,可謂各有利弊。

    因此,朋友們還要結合個人的具體因素,來最佳化選擇,做出最划算的選擇。

  • 16 # 財說得明白

    在相同的情況下,當然是4.18的年利率更划算。

    因為按月付息的情況下,即使把每個月領到的利息再次存入銀行,因為金額太小,只能夠獲得普通的銀行利率。即使這樣利滾利也比到期的利率4.18%低。

    但是也許對於不少人來說選擇按月付息的可能更合適。

    因為對於30萬的本金來說,利率的這一點點差別,對利息的影響不大。反而如果選擇按月領取利息,這就成為一個很穩定的被動收入,比較適合家庭的財務安排。

    假如不是生活消費所需要,也可以考慮把這筆固定的利息用來做基金定投。很多人也考慮過購買基金,或者選擇定投,但最後還是擔心會虧損,所以沒有實際的行動。

    現在保證本金安全的情況,只是使用利息來做基金定投就成了一種非常好選擇,畢竟虧損的話,也頂多是虧損一部分的利息收入。

    在通常的情況下,5~7年會有一輪牛市,我們可以實現翻倍。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這30萬的資金存在銀行裡面,未來5年每個月領取利息,如果再把這些利息用來做定投,然後過5年能翻倍的話,那就相當於這一個理財組合,獲得了7.7%的年回報。

    當然,如果適當的關注一些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你會發現有些存款甚至可以超過5%的利率。用5%的利率所獲得的利息進行基金定投,收益率會進一步提升。

  • 17 # 螞蟻聊股市

    這種涉及到錢的問題,必須算賬,只有用數字算出來,才知道哪個划算,哪個不划算,題主的問題是30萬存大額存單,單月付息年利率是3.85%,到期一次付息的年利率是4.18%,因為你缺少了一個時間,所以假設時間是存1年期:

    如果是按照單月付息,那麼每年的收益都是:30*3.85%=1.155,摺合到12個月每月是962.5元。你存個五年,基本上每年收的利息都是1.155萬元。

    如果按照到期付息,那麼如果是單利計算,也就是產生的收益不作為本金計算收益,那麼和單月付息一樣,只不過單月付息你每個月都能見到錢,而你到期付息的利率是4.18%,如果你存一年,那麼一年後的收益就是30*4.18%=1.254。、

    同樣是存一年,利率不一樣,收益也有差別;但是為什麼到期付息比較高,因為你到單月付息你每個月產生的收益都可以提出,而這部分資金是可以再生利息的,也就是你每月962.5元如果存銀行,是可以再付息,這就是為什麼到期付息比較高的原因。

    如果你存一年,1.155萬元的本金能不能滾出990的利息?這個收益率就是8%,很難啊,所以其實到期付息更划算。這是一年期,如果你存個三五年又不一樣了,大家認為呢?

  • 18 # 獨孤求財先森

    大額存單按月付息的利率低,到期付息的利率高,哪種划算,我們可以透過簡單計算來比較:由於大額存單通常為3年或5年期,假設存期3年,那麼3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的年利率為3.85%,因此,其每月所得利息為962.5元(3年合計為34650元),如果這每月所得的利息按2.5%的利率(貨幣基金收益率)再投資的話,透過年金公式可得:962.5*{(1+0.2083%)*[(1+0.2083%)^36-1]}/0.2083%=36018元。即相比單純領取利息的情況下(總)可再得1368元。

    30萬存單到期付息利率為4.18%,則到期付息的總利息收入為30萬*4.18%*3=37620元。37620-36018=1602元,也就是說,即便在按月付息的收入再投資的情況下,其收益也大機率低於到期付息的總利息收入。因此,單就收益而言,無疑是到期付息的收益更大。

    此外,從操作上講,到期付息也比較省事,不用折騰去再投資,適合保守人士。

    但是,按月付息在於每月可以穩定獲得一筆固定的現金流,如果對老年人來說,則相當於每月多了一筆養老金收入。這是按月付息的一大特色,相當於以流動性換收益了。

    大額存單的本質還是定期存款,安全性很高,50萬以內受存款保險保障;而從利率角度來說,3.85%和4.18%,這利率並不算高,這大機率是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給出的利率。城商行、農商行和外資行等給出利率水準要遠遠高過於這個,畢竟10月份的大額存單平均利率都達到了4.506%。因此,如果有得選的情況下,不妨選擇更高利率的,反正30萬都在存款保險保障範圍內。

  • 19 # 一個財經小人物

    你好,首先大額存單每月付息肯定優於到期付息,一般大額存單按期限3年來算,看似4.18%高於3.85%,但是綜合三年下來並不一定,我們可以看下按三年大額存單來說收益相差多少?

    30萬*(4.18%-3.85%)*3=2970,相當於三年下來收益相差2970元,但是從以下方面綜合來看,到期付息還是不太核算的。

    首先,按月付息每月都會得到一部分利息,每月可以獲得30萬*3.85%/12=962.5元,等於本金不動的情況下可以獲得9625元利息,這一部分利息你可以投資再利用,做基金定投或者其他,說不定三年下來收益會更高。主要因為每月都可以過的962.5的利息第一年就可以獲得962.5*12=11550元,而且可以隨意支配,這也是不錯的收益。

    另外,資金流動性問題,對於大額三年的存單,必須保證三年不能支取,如果提前支取就會按照活期利率執行,那收益將打大折扣,而且如果需要用小部分錢,月月付息就可以滿足,每月1000左右的利息還是不錯的,對於資金不太充裕的月月付息是很好的選擇,而對於到期付息侷限性就太大,沒有那麼靈活。

    其次,月月付息可以按照利率實時獲得利息,就算中間需要支用本金也可以全部支出,反正利息已經獲得,完全不用擔心提前支取的擔憂,而且可以直接選擇最長期的存款期限享受最高的利率,如果選擇到期付息,再考慮到不知道什麼時候用錢,可能就會選擇一年或者兩年期,那利率還沒有月月付息的高,所以從長遠來看,個個方面都是月月付息的比較合算。

    最後,作為金融從業人員來看,現在銀行月月付息存款產品很少了,就算有也會限額髮型,很快就沒有了,如果有機會選擇還是儘快選擇,其實合算起來比銀行理財還合適。

    更多瞭解,敬請關注!

  • 20 # 溯源歸一

    30萬大額存單每月付息的利率是3.85%,到期付息的利率是4.18%,哪個更划算?

    溯源更傾向於選擇3.85%,因為按月支付的利息實際上可以再投資,其實際產生的收益高於3.85%。假設10萬元,購3年期大額存單,我們詳細計算比較一下。

    1、如果到期付息

    到期一次付息利率為4.18%,則到期利息收入=100000*4.18%=4180元。

    三年後本息合計=100000+4180*3=112540元

    2、按月付息

    按月付息利率為3.85%,則一年利息收入=100000*3.85%=3850元,三年利息合計3850*3=11550元。這個的確低於12540元收益。但我們沒有考慮利息再投資。

    一年3850元,則沒有=3850/12=320.833元,咱們不做其它投資,將利息存銀行活期,目前銀行活期利率為0.35%,則利息產生利息=320*(1+0.35%)+320*(1+0.35%)^2.........320*(1+0.35%)^36=12216.12元

    三年實際取得收益=100000+12216=112286元,僅僅比到期付息少254元

    從絕對收益上看,按月付息比到期一次付息少了254元,但是按月付息考慮了資金的流動性,且收益並未少多少,綜合來看,我覺得按月付息更划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能拍出美麗的山水照嗎?該怎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