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言文史history
-
2 # 腦洞歷史觀
評價就不敢啦,我就介紹一下馮道的人生吧。
提到這位仁兄,最厲害的當然是處事之道,他可能比曾國藩還要厲害。因為他的一生處在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時期:五代十國。
他在其中給十位皇帝打過工,身邊的文臣武將牽扯進各種陰謀叛亂,紛紛倒臺,但他屹立不倒,而且始終擔任三公這樣的頂級工作,而他也寫過一本為人處世的書,叫《榮枯鑑》,榮就是榮華富貴,枯,就是身敗名裂。
他自稱長樂老人,江湖人稱不倒翁。
馮道先生在他這本書裡講解了榮與枯的關係。怎麼樣保持榮華富貴,怎麼樣避免身敗名裂。
這一本書不長,只有千把字,但字字珠璣,全是乾貨,就連曾國藩看了也冒冷汗,他說:“一部《榮枯鑑》,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
那麼,這本書到底透露了什麼大秘呢?
我們先了解馮道的一生,只有瞭解了他的一生,你才能懂得他講的是什麼道理。
1.
馮道是河北滄州人,讀書人,一開始在幽州給軍閥劉守光當秘書。劉守光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奇葩的人,比三國時的公孫瓚還要荒唐,地盤不大,總想稱王。
這個人又很兇殘,平時喜歡搞個鐵籠,然後將人關在裡面,下面架火烤,又或者用鐵刷刷人臉。但這一次,劉同學準備搞一搞新意思。
在召集幽州所有的中層幹部後,劉守光叫人抬出了大刀、斧頭、砧板。
誰對我當皇帝有意見的可以提,儘管提,提完了,就自覺將頭放到砧板上。
大家明白了,領導是鐵了心要當皇帝,要當就當吧,大家都是混口飯吃,這菜刀都擺出來了,不要說你想稱帝,就是稱玉皇大帝、格德米斯大帝。大家也得賣個交情,存個性命,奉送兩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眼見著幽州就要全票透過劉守光稱帝預案,有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竊以為今日之帝未可也!
這個人叫孫鶴。也是劉守光的謀士。
孫鶴這個人還是有點追求的,他跟著劉守光也是想幹大事的,但幹大事,也得講方法吧。
所以他跑出來連忙表示時機未到,貿然稱帝很危險啊。
劉守光徹底怒了,自己一心求進取,這老孫頭老跟著唱反調是什麼意思。
拉下去,給我砍了。
老闆一生氣,後果很嚴重,孫鶴被切割成許多片,但他的勇氣,他的耿直,他的威武不能屈都已經寫在史冊,無人可以抹去。
孫鶴被殺時,他提醒老闆:不出百日,大兵當至!
這是孫鶴人生當中最後的一個判斷。
孫先生死於公元911年的八月初。這一個月的十三日,劉守光變身大燕皇帝,十一月二十八日,皇帝劉進攻定州,十二月十四日,後晉大將周德威的兵馬開出太原,目標:幽州。
一百二十多天後,大兵方至,跟孫先生測的稍微有些出入。
當然,跟氣象局預報天氣,任何專家預測任何東西相比,孫先生的還算精準。
而另一個人,當時也在現場,也清楚的知道劉守光稱帝跟找死差不多,但他選擇了沉默。
過了十來天,劉守光專門找到他,徵求下一步行動計劃。領導可能不需要人出謀劃策,但絕對需要有人對決策投贊同票。
那時,劉守光已經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國號大燕。劉守光可能想向前輩安祿山致敬。
皇帝劉問:我準備進攻定州,你看怎麼樣。
可能是前些天孫鶴的勇敢鼓勵了他,那人想了想,認真回答道:現在不是時候。
悲情的劉守光又一次被人否決,他一心要大幹特幹,多快好省平定天下,統一地球。可總有人告訴他不是時候。
有沒有人告訴我一句:沒問題,你能行?
惱羞成怒的劉守光將這位不配合的手下關進了大牢,之所以沒有動大刀,是大燕帝國剛掛牌成立,立馬就殺高管見血光實在不吉利。
因言獲罪的這位兄弟好在平時有些朋友(五代當中,可能他的朋友最多),悄悄的將他放了出來。
出獄後,他奔往太原,投靠了太原的後唐李存勖。
逃亡的路上,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領袖是靠不住的。
從此,圓滑成為他的標籤,良禽擇木而棲是他的人生第一準則。
在以後的歲月裡,他無比堅決的遵守了這一信條,以至於換領導像換尿布一樣勤快果斷。憑著這一招,他成功克服了半個世紀以來無數的兇險,還能身居高位不動搖,成為那個時代的傳奇,歷史的活化石。
這個人就是馮道。
後來,馮道在他的榮枯鑑裡寫道: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
翻譯過來是:是禍躲不過,而且人還喜歡自找禍害。
他又寫道: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一種人,如果他本性低微,就不需要告訴他哪裡做得不對,他的才能平庸,也不需要向他推薦什麼。
2.
接下來,馮道投奔了太原的後唐,接下來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李存勖滅了後梁,而不久後,部下發生兵變,他的義兄李嗣源奪走了帝位。是為唐明宗。
這一段時間,馮道大概是丁憂在家裡。
在家鄉,他除了思念先人,上上香之外是沒有什麼工作可乾的。於是,馮道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沒事時就幫鄰居幹活,還偷偷的幹,半夜出去,天不亮就回來,也不告訴別人,可謂做好事不留名。
唯一奇怪的是,他偷偷乾的,又不愛寫日記,他乾的這些事還是被大家知道了,並流傳下來,記於史冊。
馮道同志丁憂二三年,好事做了一火車,正是這些行為給他掙來了很好的聲譽。這也是他後來一邊被人罵,比如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奸臣之尤”。但在民間,甚至在朝中,名聲卻非常好。
馮道為什麼非常注意在民間的行為呢?他在榮枯鑑裡寫道: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
就是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上層的信任,下層的百姓就會攻擊他,而一個人如果沒有百姓的信任,領導也會猜忌他。
他又寫道: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
要想讓領導放心,你不做小人很難啊。而要跟百姓不結怨,如果你不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就不要想了。
他還寫道:君子悅下,上不惑名;小人悅上,下不懲惡。
君子會使百姓感到愉悅,這樣上層就不會懷疑猜忌他,而小人呢,要讓領導感到開心,而對於下面百姓的一些惡生,他是不會去管的。
可見,無論做君子,做小子,都要注意自己的民間形象。
3.
等馮道丁完憂回來上班,情況已經變了,皇帝是李嗣源了。
當時,李嗣源有個乾兒子叫李從珂,大將出身,功勞很高,也很有實力。朝中的重臣安重誨就想收拾他,使了一個計,把李從珂誘出了自己的軍鎮河中,然後派兵佔了他軍鎮,再發動宰相馮道趙鳳彈劾李從珂。
一彈劾,李嗣源的臉色不好看。
“我的這個兒子是被奸黨陷害,這裡面的事情都沒調查清楚,你們就這樣議論,是想置他於死地!”
聽到此話,趙鳳當場頂了回去。
“如果李從珂失地的事不追究,以後怎麼管理其他籓守。”
趙鳳同志不愧為法律專家,一來就上了高度,是所謂大帽子壓人,不服也得服。
李嗣源顯然不吃這一套,他死死的盯著趙鳳,突然冒出一句:
“不要說了,這些話只怕都不是你們的本意吧。”
亮出你們的底牌吧,把你們背後的人叫出來。
說起來,趙鳳跟馮道確實是安重誨安排過來的的。
這個時候,馮道同志使了個眼色,撤吧,李嗣源已經發火,再爭下去,李嗣源要殺人了。
第一次衝鋒被李嗣源擋了下來。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要知道李從珂不過是李嗣源的一個義子,前些日子,安重誨參奏李嗣源的一名侄子酒後發瘋,跑到龍榻上玩,硬是將人家送上了斷頭臺。
李嗣源連有血緣關係的侄子都不保,為什麼要保這個義子?
馮道先生察覺到了這個異常,回去翻了翻李從珂的檔案,總算找到了原因。
李從珂,鎮州平山人,當年,李嗣源在鎮州平山出差(戍守),順手搶了一名婦女魏氏及她十歲的兒子,後來,這名婦女成了宣憲皇后,而這位少年就是李從珂。
被搶了之後,魏氏一不找派出所報案,也不趁機逃跑,反而死心塌地留在了李嗣源的旁邊,據記載,早年李嗣源只是一名低階軍官,還不會抓收入,好不容易得了賞賜轉手就分給了部下。就這樣,李嗣源家裡竟然還有三四個老婆。
李嗣源的老婆大多有貴婦人氣質,也就是說基本上只吃飯不幹活,家裡的柴油醬醋全靠魏氏開源節約。李從珂也沒吃白飯,少年時就去挑石灰,撿馬糞補貼家用。
這樣的義子當然不能跟朱溫李克用們收來打仗用的義子相提並論。
搞清楚這個後,馮道知趣的退下了。
當然,趙鳳先生做為著名的意見領袖,是不會去查人家背景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管你什麼背景。
接下來數日,趙鳳單槍匹馬,再接再勵,拿出了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架式,但李嗣源玩上了太極,裝聾做啞,就是不談怎麼處置李從珂。
後來,馮道在他的《榮枯鑑》裡寫道:君子不黨,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君子不黨,倒黴的時候就沒有人幫他,小人用利益結交朋友,用利益來誘使人幫他。
拉黨結派雖然不好聽,但君子也是需要的,所以,馮道跟趙鳳以及安重誨結交為朋友。但是,又要保持距離,知道進退。
馮道在《榮枯鑑》裡寫道:理不直言,諫非善辯,無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道理不用直接講清,勸諫也不一定要說服對方,只要沒有讓領導產生嫌忌就可以了。自己的態度不一定非要彰顯,事情也不一定非要按計劃辦,一定要順應形勢的變化。
馮道察覺了形勢的變化,並沒有對李從珂窮追猛打。
這為他留下了後路。
4.
沒過幾年,又要變天了,李從珂的姐夫,著名的賣國皇帝石敬瑭叛變,用幽雲十六州為勞務費請來了遼國兵馬,奪走了皇位,建立了後晉。
馮道接著當宰相,不過,他在這個時候,接到了一項任務:出使遼國。
這個任務很要命,因為遼國是晉國的乾爹國,去了那裡很受氣,但不去,顯然也不是辦法。馮道只好到了遼國的西樓,意外的是,馮道受到了其他晉國使者沒有遇到的禮遇,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對他很客氣。
但壞就壞在這裡,因為太受重視,耶律德光準備把馮道做為高階人才,留在國內。
這就坑爹了,咱們畢竟是中原人,是出差啊,換了工作單位這算怎麼回事。
聽到風聲以後,馮道吩咐隨從,以後遼國要是賞下東西,就不要放到存錢罐了,全部拿到市場上換成木炭。
很快,耶律德光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專門把馮道叫他,問他囤積木炭幹什麼。
“北方太冷了,我年紀大了,受不了寒,買點炭備著取暖。”
原來是準備長住啊。
耶律德光完全被感動了,終於鬆了口:
“您還是回故土吧。”
話說到了這裡,爭取回國的目的也達到了,趕緊把木炭拋售了,換點人參、貂皮、鹿茸什麼的趕緊回晉朝吧,馮道卻不急不忙,連打三個報告,請求留在遼國。當然,每一次都被耶律德光否決了回來。
確定可以走後,馮道拿出一副樂不思晉的態度,在遼國招待所裡又白吃了一個多月才開始動身,而且回國途中,走兩天休息兩天,用了兩個月才出邊境。
隨從急得跳腳,出境之後,連忙問道:“好不容易能夠回家,恨不得能夠長出一對翅膀來,馮公怎麼還敢留宿?”
馮道笑了,他告訴對方,要不是這樣,我們只怕要老死異鄉了。
經常做好人好事,還有頭腦,這樣的人才能在亂世中存活下來,憑著這兩樣,馮道一直將自己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上,基本上,只有他玩人家,沒有人家能玩他的。
馮道在《榮枯鑑》裡寫道: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置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多交結左右的朋友打聽訊息,做到對一切都掌握清楚,處於險境,要斷絕不可能的妄想,這樣才可能成功突圍。
他又寫道: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那些虛禮俗套,不去遵守反而是真誠的,當事情已經惡化,還守著諾言不放,這不叫有誠信,我們應該根據事情的變化而採取行動。
5.
馮道終於回到了中原。接下來,又發生了鉅變,石敬瑭要死了。石敬瑭把馮道叫過來,託孤給他,讓他幫助自己沒斷奶的兒子石重睿當皇帝。
從殿裡出來之後,馮道的懷裡還殘留著石重睿身上的奶味,此時,日上三杆,天氣悶熱得讓人發慌,馮道被官服包裹的身體已經溼透,向來處亂世而不驚的他也不禁有些困惑起來。
完了,本想老老實實當官,平平安安過日子,沒想到石敬瑭把一個還在吃飯的小男孩丟到他懷裡,這不亞於向他身上投了一枚原子彈。
想來想去,這樣的高風險工作一個人實在承受不來,於是,他又找到了第二個人。
他叫的人叫景延廣,是位武將。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扶立另一個人當皇帝:石重貴。
石重貴並不是石敬瑭的兒子,準確的說,他是石敬瑭的侄子,因為其父親去世的早,所以從小過繼給石敬瑭撫養。
於是,在馮道跟景延廣的幫助下,石重貴成為後晉的新皇帝。他上任就一件事,全體官員大提拔,景延廣因為出力最多,加特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正式成為禁軍的總指揮。
對於自己的進步,景延廣第一個要感謝馮道,正是馮道將扶立君王的大功分給了自己。可景延廣因為武將出身,平時又不讀書,混了幾十年在政治上還處在小學生階段,根本就不是政壇老教授馮道的對手。
馮道之所以找上景延廣,不過是找個人往上頂住風險罷了。
在扶助石重貴當上皇帝之後沒多久,馮道專門上了一道奏章,要求重新設立樞密使崗位。介紹一下,樞密使是唐朝五代很重要的一個機構,負責軍事。但石敬瑭將樞密使的職位撤消,將樞密院的職能劃分到中書省,也就是馮道們。
馮道表示,中書省事務太多,沒有樞密使政府運轉不過來,最好還是恢復樞密使的職務。
這就奇怪了,很多人都是拼命往身上攬事,比如景延廣,而馮道卻選擇了分權。
在許多人把風險看作機遇的時候,馮道先生卻把機遇也當作風險來看待,這是他混跡廟堂數十年不敗的法寶。
樞密院管軍事,管機密,管外交,這裡面每一項都可以給人帶權力,而同時,也會給人帶來風險。
馮道透過重新開張樞密院,把這個風險推了出去。
馮道的《榮枯鑑》寫道: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
自己有才能,不要輕易展示給人看,因為展示就極可能有風險。如果要測試一個人,則需要秘密的測試,這樣才能消除人的忌恨。
他又寫道:計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如果不是萬全的計劃不要去實施,不是絕頂聰明的智者,不要輕易謀劃,愚蠢的人一定要想明白這一點。
他還寫道: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
如果你想追求名譽,就不要去當官,如果你想升官,就不要管自己的名譽,道德高尚是跟榮華富貴絕緣的。
6.
馮道分權後,有人開始打起了馮道的小報告。石重貴就此把馮道請出中央,下放到外面當節度使。
這對馮道來說,可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後面出事了,石重貴跟遼國開戰。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起兵南侵,最終滅亡了後晉,把石重貴抓到了北方。相當慘,跟北宋時一樣慘。這時候,在地方當節度使的馮道來到了京城,見到了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問了一句話:“天下百姓,如何可救?”
馮道答了一句很沒面子的話:“此時的百姓,佛祖再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救得了。”
這就是拍馬屁了,但是,因為這句話,耶律德光停止了打草谷。要知道,遼國人出兵不帶糧草的,他們是打到哪,搶到哪,俗稱打草谷,這對百姓的危害特別大。馮道可以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卻救下了無數的百姓。
馮道在《榮枯鑑》裡寫道: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
君子不會自認為尊貴,小人也不會自認下賤,尊貴或低賤這些虛名無法在人世間立足。
7.
接下來,耶律德光回國,半道暴亡,為了儲存屍體,把耶律德光做成了乾屍,也就是木乃伊。而後晉的大將劉知遠利用中原空虛稱帝,建立了後漢。這時候,馮道意外的賦閒在將。而沒過多久,有一個人登門請將,這個人叫郭威,是後漢大將,他要帶兵去鎮州平定叛亂,叛亂者叫李守貞。
郭威進來後,恭恭敬敬行禮,用非常誠懇的語氣請教這次出征的取勝之道。
中國人好為人師,馮道也不例外,馬上給郭威上了第一課:
“李守貞自以為是禁軍舊將,認為士卒一定會歸附他,只要將軍不吝惜金錢,多賞賜士卒,則一定可以將人心從李守貞那裡奪回來。”
馮道說出了一個亂世真理,在五代,要拉擾軍心,捨不得錢是萬萬不能的。
馮道又問道:
“相公對賭博很精通吧。”
開什麼玩笑!我們郭威是堂堂樞密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外加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也是……也是會打工作牌的,尤其是年輕的時候,郭威沉迷於賭博遊戲,搞得家庭收支嚴重失衡,不得不讓未成年的養子柴榮跟人做生意去補帖家用。
“懂的。”抑制著不滿,郭威紅著臉憤憤然回答。
“相公此行跟賭博是一樣的,賭博者,錢多的多勝。錢小的多敗,這個不是技術上的原因(非其不善博),只是氣勢如此,今天相公集諸將攻一城,算一下實力,勝敗已定。”
說罷,馮道閉目養神,不再多發一言,自然這個意思跟下課鈴聲響起是一樣的。
想了一會,郭威終於明白了馮老師的意思,馮老師不愧為因材施教,教材聯絡學生實際,講解深入人心,透過比喻,指出了郭威的最大問題。
正如馮道在《榮枯鑑》時寫道:私人惟用,其利致遠;天恩難測,惟財可恃。
交往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人,才能使利益長久,而怎麼使用這些人呢?靠天恩是沒用的,只有你的錢財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別說情懷那些沒用的,實惠最重要!
拿著馮道的真金,郭威果然拿下了鎮州,最後,郭威也發動兵變,當上了皇帝。是為後周皇帝,郭威死後,他的義子柴榮接班,是為柴世宗。而在柴世宗的時代裡,馮道依然當著宰相,在柴榮當皇帝的第一年,馮道因病去世,終年七十三歲。他的一生貫穿了五代的歷史。而在這個旗頭頻換大王的時代,他安然無恙。這樣的處世絕學不得不讓人歎為觀止。
-
3 # 櫻落人殤
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漢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好學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經》文字,雕版印書,世稱“五代藍本”,為我國官府正式刻印書籍之始。
馮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原、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江湖稱:14哥。
唐末投劉守光作參軍,劉敗後投河東監軍張承業當巡官。張承業重視他的“文章履行”,推薦給晉王李克用,任河東節度掌書記。後唐莊宗時任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明宗時出任宰相。後晉高祖、出帝時均連任宰相,契丹滅晉後,被任為太傅,後漢代晉後任太師,後周代漢後依然任太師。周世宗徵北漢前,馮道極力勸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讓他隨軍,令他監修周太祖陵墓。當時馮道已患病,葬禮完成後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就是這位馮道,竟引起了千古譭譽。
馮道從政三十餘年,經歷了五朝(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還有契丹)十一位國君,且做得都是宰輔級官員,可謂位極人臣。他的從政履歷大約如下:一、曾任後唐三代皇帝的宰相:923年,在後唐首任皇帝李存勖下,官居副部長。926年後於後唐第二代領導人李嗣源麾下任宰相。934年於後唐第三代領導人李從厚屬下再任宰相。同年,皇帝義兄李從珂造反成為後唐第四代領導人,他仍續任宰相。二、曾為“兒皇帝”石敬瑭時權傾一時的心腹:936年石敬瑭引契丹人滅後唐建立後晉,馮道被封為魯國公,榮升宰相兼國防部長。942年“兒皇帝”兒子石重貴為帝,他的宰相職位依然。三、是契丹人看重的大臣:946年“兒皇帝”石敬瑭的兒子知恥後勇與契丹開戰,後晉為契丹所滅,馮道被契丹任為太傅。四、他是後晉的太師:947年後晉大將劉知遠建後漢,任命馮道為太師。五、他是後周的“三公”:951年後晉大將郭威造反建立後周,他為太師中書令。954年後周第二代領導人柴榮即位不久,馮道辭世,享年73歲。
馮道緣何能夠在混亂不堪的時代成為那些如狼似虎的軍閥們爭相延請的座上客,成為他們極其信服的能臣賢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縱觀馮道的一生行事,他確實標新立異,特立獨行,他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文人,卻能撇開儒家的是非原則,處處出手“道德”拳,為天下蒼生著想,成為一個超越了黑白二元邏輯的人物:他既是一些人眼中毫無廉恥的奸臣,又是大眾眼中與虎謀皮拯濟蒼生的一代能臣。他既是“兒皇帝”石敬瑭的心腹、認可外族皇帝的漢奸,又是從契丹皇帝裡救下無數漢族人性命的英雄。他既是善於藏拙有所不為的滑頭,又是重視文化建設的一代賢士。他既是見風使舵的官場油葫蘆,又是至為克己的一代廉吏。他既是為後世鄙棄的無恥貳臣,又是當時公認的德高望重的“國老”。正是這種“無間道”的做法成為他在“虎狼叢中”立身的不二法則。
馮道可謂不幸之極,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最頻繁的時期,他一生從政三十一年,歷五朝十一帝,平均每朝(含契丹)僅六年餘,每帝僅三年餘,最長的唐明宗和晉高祖也才享國只有八年。而且這幾個朝代都是靠陰謀與武力奪取政權的,契丹又是趁亂入侵的。除了個別皇帝還像個樣,其餘都有各種劣跡暴政,晉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賣領土、引狼入室才當上兒皇帝的賣國賊。即使按照儒家的標準,這些帝王大多也夠得上是“亂臣賊子”或昏君暴君。但事實上他們又都是統治了中原地區的君主,連歐陽修也承認他們的正統地位,一一為之作紀。因此處於這種亂世的馮道除非住進桃花源,或者優遊林下“苟全性命於亂世”,否則總得為這些皇帝效勞,總得忠於這些皇帝或其中的某一人。逃避現實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當時的士人都是如此,難道真的要靠那些“亂臣賊子”和以殺戮為樂事的軍閥劊子手治天下嗎?更何況憑著馮道當時的大名,甚至想隱居桃源也是不可能的,這就逼得他不得不周旋於亂世。如何周旋關鍵在於他的處世秘方了。
那他到底是如何處世的呢?在他的傳記中清楚地記敘著這些東西:一、他體恤民生艱辛、熱助鄰里。父親去世,馮道解職回河北老家守孝,不講排場,僅住茅草屋。他不僅深知民間疾苦,還自己親力親為種地砍柴親力。正逢家鄉饑荒,自己工資有餘便接濟鄰里相鄰。老家當地官員送禮,他一律堅辭不受。二、他為官廉潔、嚴格自律。外出打仗,馮道依然住茅草屋,不設床蓆,席草而睡;自己不開小灶,與同事們一個鍋裡吃飯,自己的工資經常接濟左右下屬同事。三、他待己甚嚴、不貪女色。人有了權位,一不貪錢,二不好色者少之又少。不過,馮道卻兼能之。在戰爭中,軍士將掠來的美女送給他,他推卻不去時,就安置起來,等到戰爭結束找到原來的親人再送她們回去。四、他富有遠見、重視文化。馮道少年時即以酷愛讀書,他當人宰相後與其他官員一起,以官方財力將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數。這是歷史上首次以雕版大規模印刷儒家經典,即使改朝換代,馮道都全力推動,二十年不輟。亂世中能夠由如此文化盛舉,與馮道個人努力不可分。五、他寬容大度、獎掖賢能。馮道擔任宰相期間,貧寒的讀書人只要有真才實學,都能夠得到重用,而品行不端者則被其抑制。
據說馮道辭逝後,天下“無賢愚,皆仰道偉元老,而喜為之稱譽。”後周第二代領導人柴榮還下令朝廷停止辦公哀悼三天,追封他為瀛王。馮道也是一個為後來許多文人詬罵的物件,認為他是一個毫無骨氣的民族敗類,罵他罵得最來勁的就是宋朝文壇領袖歐陽修。“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是歐陽修對他的整體評價。
儘管薛居正的《舊五代史》和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中的《馮道傳》對他有不同的評價,但相當大一部分內容是一致的。馮道的不少好事,就是連稱他為“無廉恥者”的歐陽修也沒有否定,例如:他“為人能自刻苦為儉約”,在隨軍當書記時,住在草棚中,連床和臥具都不用,睡在草上;發到的俸祿與隨從、僕人一起花,與他們吃一樣的伙食,毫不在意;將士搶來美女送給他,實在推卻不了,就另外找間屋子養著,找到她家長後再送回去。在喪父後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景城故鄉時,正逢大饑荒,他傾家財救濟鄉民,自己卻住在茅屋裡,還親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廢又沒有能力耕種,他在夜裡悄悄地去耕種,主人得知後登門致謝,他卻感到沒有什麼值得別人感謝的地方;地方官的饋贈也一概不受。
後唐天成、長興年間,連年豐收,中原比較安定,馮道卻告誡明宗:“我以前出使中山,在經過井陘天險時,怕馬有個閃失,小心翼翼地緊握著韁繩,但到了平地就認為沒有什麼值得顧慮了,結果突然給從馬上顛下受傷。在危險的地方因考慮周到而獲得安全,處於太平的環境卻因放鬆警惕而產生禍患,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你不要因為現在豐收了,又沒有戰事,便縱情享樂。”明宗問他:“豐收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保障了?”馮道說:“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歷來如此。我記得近來聶夷中寫過一首《傷田家詩》道:‘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明宗讓左右抄下這首詩,經常自己誦讀。
另一次臨河縣獻上一隻玉杯,上面刻著“傳國寶萬歲杯”,明宗很喜愛,拿出來給馮道看,馮道說:“這不過是前世留下來的有形的寶,而皇帝應該有的卻是無形的寶。”明宗問是什麼,馮道說仁義才是帝王之寶,並說了一通仁義的道理。明宗是沒有文化的武夫,不懂他說些什麼,就找來文臣解釋,聽後表示要採納。
馮道擔任宰相後,“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即貧窮的、無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無論如何,這是值得稱道的措施。
明宗年間,馮道還與李愚等委派官員,將原來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刷。這是見於記載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經》,是中國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發生在戰亂不絕的五代時期,與馮道個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馮道最受詬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歐陽修自不必說,司馬光也稱他為“奸臣之尤”,就是對他持肯定態度的《舊五代史》,在盛讚“道之履行,鬱然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之後,也不得不對他的“忠”提出了疑問:“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直到范文瀾作《中國通史》,還花了不小的篇幅對馮道大加撻伐,主要也是針對他的政治道德。這些批判看來都是大義凜然,但聯絡馮道所處社會和環境的實際來分析,結論卻不是如此簡單。
馮道另一個汙點是對契丹的態度。范文瀾寫道:“他(晉高祖石敬瑭)要馮道出使遼國行禮,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馮道毫不猶豫,說:‘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好個奴才的奴才!”(《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重印本,第400頁)此事明見史籍,自然不能為馮氏諱,但全面分析馮道與契丹的關係就不難看出,他採取的是實用態度,與賣國賊石敬瑭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馮道並沒有參預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賣國勾當,他說這樣的話,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資治通鑑》卷二九一)的一貫本色。因為石敬瑭為了取悅於契丹,認為只有馮道才能充當使者,已經說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話,再說“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關懷。老於世故的馮道自然明白自己的處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願。據《舊五代史》所引《談苑》,契丹主曾派人勸馮道留下,他回答:“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皆為臣,豈有分別哉!”話說得很漂亮,實際還是不願留在契丹。他把契丹的賞賜全部賣掉,得來的錢都用來買柴炭,對人說:“北方嚴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備著。”似乎作了在北方長住的打算。契丹主同意他返回時,他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拒絕後還拖了一個多月才上路,路上邊行邊歇,兩個月才出契丹境。左右不理解,問他:“別人能夠活著回去,恨不得長上翅膀,你為什麼要慢慢走。”馮道說:“你走得再快,對方的快馬一個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嗎?慢慢走倒可以讓他們不瞭解我的真意。”可見他表面上的恭順只是一種韜晦的手段。
契丹滅晉,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遼主問他為何入朝,答覆倒也直率:“無城無兵,怎麼敢不來?”遼主又責問他:“你是什麼老子(老東西)?”馮道答:“無才無德,痴頑老子。”遼主聽後歡喜,任他為太傅。有一次又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現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舉措,使他能在暗中保護漢族士人。契丹北撤時,他與晉室大臣被隨遷至常山,見有被掠的中原士女,就出錢贖出,寄居在尼姑庵中,以後為她們尋找家人領回。耶律德光死後,漢兵起來反抗契丹軍隊,驅逐了遼將麻答,馮道等到戰地慰勞士卒,軍心大振。失地收復後,馮道又選擇將帥,使軍民安定。
馮道出使契丹的目的或許能推測為貪戀後晉的爵祿,那麼他應遼主之召以及以後的行動就不能說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時契丹軍只佔領了開封一帶,他所在的南陽並無危險,要投奔其他割據政權也不難,以他的聲望和政治手腕,博取榮華富貴易如反掌。但他卻甘冒風險去開封,在複雜的形勢下減少了契丹入侵造成的破壞。當時的文武大臣中,一心賣國求榮,爭當兒皇帝、孫皇帝的;趁機燒殺搶掠,大發戰亂財的;對遼主唯命是從,不敢稍有作為的;比比皆是。馮道的行為自然算不上大智大勇,但似乎也不應苛求了。
從中國的傳統儒家道德來看,馮道和稱帝的袁世凱應該為人所不齒的,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他們個人的命運怎樣能夠超越那個環境加之於身的束縛呢?誠然,他們個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後人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又將道德凌駕於歷史現實之上。如何來看待歷史,看待這些歷史中確實曾經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問題。
-
4 # 西瓜島主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可謂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宋朝以前,人們對他的評價傾向於褒,宋朝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傾向於貶,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是無恥之尤,近代歷史學家范文瀾說他是奴才的奴才。至今,仍有很多人視他為缺乏廉恥觀念的小人,也有很多人希望從他的經歷中揣摩出權謀之類的成功秘訣。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馮道?從他的經歷中又能得出什麼秘訣呢?
說到馮道,必須提到一個歷史名詞——河朔三鎮。這是安史之亂過後位於河朔地區的三個藩鎮勢力的總稱,即幽州、成德和魏博。大致來說,這三個地方在今天的山西、河北以及環渤海一帶,遠離以長安為首的政治中心。同時,這裡也是安史之亂的策源地。
安史之亂過後,河朔三鎮節度使擁兵自重,處於半獨立狀態,與長安方面的關係充滿了火藥味。馮道的出生地是瀛洲景城,隸屬於幽州節度使管轄,而安史之亂的風暴,最早就是醞釀於幽州。所以,三鎮當中,長安與幽州的關係最為緊張。比如824年,長安方面委任張弘靖出任幽州節度使,試圖加強對幽州的控制,但是張弘靖上任不久,把持幽州實權的悍將就發動兵變,給了朝廷一個下馬威。
三鎮節度使固然跋扈自雄,文人士子卻對長安心嚮往之,畢竟,長安才是名義上的正統,它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氛圍也不是地處邊陲的藩鎮所能比肩的。進入長安,最為便捷的通道就是參加科舉,然而,一方面由於長安方面對藩鎮的牴觸情緒,一方面由於藩鎮為了留住本地人才而設定的藩籬,事實上能夠透過科舉進入長安的人並沒有多少。這就是馮道出場的歷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選擇效力於割據政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大環境的限制。
馮道出身於耕讀之家,家境比一般人為好。進入仕途之後,他屢遭同僚輕視,由此來看,他的出身也並不算高,最多就是小地主家庭。
縱觀馮道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在他身上始終體現著悲天憫人的氣度。他的家鄉景城處於幽州邊陲,在唐末為戰爭多發地帶,比如他10歲那一年,這裡就發生過一次大規模叛亂。馮道雖為儒生,對佛道學說也有涉獵。從小見慣連城烽火、亂世流離與生死無常,又飽受佛道出世觀念的薰陶,長大之後的他有悲天憫人的氣度,二者之間多多少少也是有關係的。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唐帝國落下帷幕,中國進入兵連禍結的五代十國。同年,原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發動叛亂,囚禁劉仁恭,徵召小有名氣的馮道為掾屬(相當於私人助理或者秘書之類的官職)。這一年,馮道25歲。
劉守光是個變態,嗜血成性,這會兒跟你談笑風生嘮家常,下一秒鐘大砍刀就甩過來削你腦袋。如果換成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上司,恐怕給金山銀山我們都躲避不及,但是馮道不怕,坦然前往。
史料有限,我們不知道馮道為劉守光效力期間有什麼具體貢獻,但可以肯定的是,初涉官場的他還不成熟,有些愣頭青的理想主義,能在劉守光手裡活下來實在僥倖。
公元911年,劉守光自立為帝,建立大燕政權——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一個皇帝。
不久,劉守光與晉王李存勖發生衝突,“不知死活”的馮道建議劉守光停止戰爭,被怒不可遏的劉守光投入大牢,幸虧有人搭救,他才保命出獄。
李存勖,五代十國時期的英才,就連朱溫也對他畏懼三分,失心瘋的劉守光哪裡他的對手。劉守光敗亡之後,馮道前往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屈身事敵,不知廉恥,馮道可不吃這一套。
在李存勖手下,馮道遇到了伯樂,即監軍使張承業。張承業之於李存勖,等於蕭何之於劉邦,李存勖對他頗為倚重。張承業雖是宦官,但為人正直,用人唯賢而不問出身,不遺餘力地提拔馮道。日本學者礪波護在《馮道——亂世の宰相》當中稱張承業是馮道的貴人,這個評價是很準確的。除了張承業,他的搭檔盧質對馮道的拔擢也功不可沒。
盧質的職務是掌書記(掌管軍政和民政的機要秘書),與出身低微的張承業不同,他出身顯赫,門第高貴,但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豪門子弟的浮誇習氣,推薦人才時並沒有像其他名家子弟那樣相互援引,結黨營私,而是和張承業一樣任人唯賢。李存勖的兩大臂膀都對馮道青睞有加,馮道的仕途順風順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919年,37歲的馮道接替盧質,出任掌書記(相當於副宰相)。
923年,李存勖消滅後梁,登基稱帝,建立後唐——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二個皇帝。
後梁與後唐爭霸期間,馮道隨軍出征,與士卒同甘苦,住在茅草屋裡,睡在餵馬的草料上,用自己的俸祿犒勞士卒,部下把掠奪來的美女獻給他,他極力拒絕,實在拒絕不了的,他就先找個地方把她們安置下來,然後再派人尋找她們的父母,把她們送回家。
924年,42歲的馮道因父親去世回家鄉守孝,此時的他已經名滿天下,地方官免不了要來巴結一番,對於地方官的“心意”,他一概拒絕,自己住在簡陋的茅草棚裡,還把剩餘的俸祿拿出來分給遭遇饑饉的鄉民。父老鄉親當中如有無力耕作的人,他就夜裡悄悄去耕種,主人知道後登門拜謝,他卻說不是自己做的。
926年,李嗣源發動叛亂,李存勖死於亂軍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三個皇帝。
李嗣源的帝位“來路不正”,但他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初期即任命馮道為端明殿首席學士兼兵部侍郎。
唐明宗時代是馮道奠定個人事業和聲望的最重要的階段。據《冊府元龜》和《五代史》記載,在馮道經歷的諸多帝王當中,對他表彰最多的就是唐明宗,這也是馮道一生中政治貢獻最多的黃金年代。
有一次,唐明宗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老百姓都很富足吧?”馮道說,“不是,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我記得聶夷中的《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甚為感動,命令侍臣把這首詩記下來,經常誦讀。
927年,45歲的馮道出任宰相,位極人臣。6年後,唐明宗去世,唐愍宗繼位——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四個皇帝。
潞王李從珂表示不服,於934年發動叛亂,登基稱帝,是為唐末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五個皇帝。
唐愍宗倉促逃亡,途中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殺死。 馮道這時候幹了什麼呢?率領文武百官開城投降。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馮道可真是軟骨頭。
936年,石敬瑭聯合契丹人消滅後唐,建立後晉,即後晉高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六個皇帝。
作為後唐元老的馮道進入新朝,官職依然是宰相。這個石敬瑭,就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兒皇帝”。有一次,他打算派遣使臣出使契丹,在當時人看來,契丹是蠻夷、有死無生之地,誰都不願前往,馮道主動請纓,連家也不回,只派人給家裡送了個口信就出發了。
契丹皇帝賞識馮道的才幹,打算把他收為己用,馮道婉拒:“晉與契丹是父子之國,我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因為這句話,於是後世歷史學家諷其為“奴才的奴才”。按照道學家的看法,這不但是無君,更是無父,地道的奴才。
石敬瑭對馮道頗為倚重,去世的時候更是給了馮道託孤大臣的待遇,將幼子託付給他,希望他能忠心輔佐。馮道在石敬瑭的病榻前答應了,等石敬瑭一死,他認為國家多難,立幼子容易引發動亂,於是率領朝臣擁立石重貴為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七個皇帝。
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滅後晉,65歲的馮道再次更換門庭——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八個皇帝。
作為一個漢人,卻對契丹人卑躬屈膝,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數典忘祖,不知廉恥。
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在馮道面前傲慢地問道:“你看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這是一句反話,意思是,天下的百姓我想殺就殺,你能奈我何。馮道說:“就算是佛祖再世也救不了百姓,但是陛下您能耐比佛祖大,只有您才能救得了百姓。”馬屁拍得耶律德光極為受用,於是打消了殺念。
在中國歷史上,但凡胡人南下,中原百姓總是免不了慘遭屠戮,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犬。在滅頂之災面前,馮道用阿諛奉承的方式化解了這場災難,保住了無數生靈的性命,但是這也為他招來了惡名。以一人之罵名挽救蒼生,值乎?
同年2月,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即後漢高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九個皇帝。
4月,耶律德光返回契丹,命令馮道等降臣隨行。抵達欒城時,耶律德光病逝,耶律阮先行一步趕回契丹爭奪皇位,馮道等人滯留鎮州。8月,漢軍收復鎮州,馮道歸附後漢。
劉知遠病逝之後,劉承祐即位,即後漢隱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個皇帝。
之後,後漢發生叛亂,劉承祐命令郭威率軍出征,平叛之後,郭威於950年反戈一擊,
被士卒擁立為帝,是為後周太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一個皇帝。
954年,周太祖病逝,他的養子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二個皇帝。
同年4月,馮道病逝,終年73歲。周世宗廢朝三日,追封馮道為瀛王,賜諡文懿。6年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十國結束,一個新時代開始了。馮道看到了亂世的開始,卻沒有看到它的結束。
關於馮道的故事,就這麼多。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呢?
五代十國前後不過50多年,如今看來,這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只是彈指一揮。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卻是一段度日如年的煎熬歲月。那時候戰爭頻繁,叛亂成風,在這些走馬燈似的更換不停的朝代裡,哪個是正統?如今的我們可以勉強把某個政權作為正統,但是當時的人不知道,說讓馮道忠君死節,讓他為哪個君王忠,為哪個君王死?你看天下大亂了,想忠君、保名節,往深山老林一鑽,梅妻鶴子,念幾句歪詩,懷念一下前朝,吟誦一下風月,抒發一下興亡。你自己倒好,獨善其身了,老百姓咋辦?你在前朝吃的俸祿不是從他們身上扒下來的嗎?老百姓有難,你拍拍屁股走人,把老百姓扔到火坑裡不聞不問……這樣的人,離馮道真是差遠了。
除了保護百姓,馮道在長達40多年的出仕時間裡,還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大規模刊印典籍,在武人當國的亂世裡為文化的存亡斷續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君子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按照理學家的君子觀,馮道絕不是傲霜雪的君子,但是他做棟樑是可以的。他有效忠物件,但不是帝王事,而是百姓事,不是一家一姓的帝王,而是解民於倒懸的信念。
那麼,馮道在官場上是如何做到屹立不倒的呢?他依靠的不是兩面三刀,或者溜鬚拍馬,相反,拋開不忠君這個“汙點”不談,我們反而會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操守的人。他不貪財、不好色、有才幹、不結黨、不樹敵、有容人之量、知道進退、關心民生疾苦……作為一個官兒,甚至可以說他的德行是出類拔萃的。所以,以為馮道是靠卑鄙伎倆成功,希望在馮道的經歷中咂摸出權謀、厚黑之類的東西是荒唐可笑的,那相當於緣木求魚。事實上,對於如何在官場上屹立不倒,馮道自己說過心得,十四個字:
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
5 # 官破曉
馮道被後世稱為不倒翁宰相,可見他人際關係與人情世故的強大。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他一生歷經6個朝代,三入中書,擔任宰相、三公、三師等職近30年,前後事四姓、相六帝,皇帝如走馬燈,他卻官路亨通,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被稱為“官場不倒翁”。外族人統治中原時,會請他輔政;郭威想當皇帝,還要用試探的方式徵求他的意見。 這種政治理念,與古代“忠君”思想格格不入,歐陽修曾這樣罵他:一個男人拉了寡婦的手,寡婦守節可以斷臂,馮道怎能忍辱偷生,不知廉恥?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
-
6 # 大聲疾呼叫醒裝睡的人
當時天下大亂,亂臣賊子紛紛篡位奪權。要求官員對他們盡忠,簡直就是弱智。只有心懷天下,為民請願,救民疾苦,才是君子所為。馮道的做法,比那些躲進深山的人要偉大的多。
-
7 # 雲臺山閒人
謝邀,馮道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官僚,一生歷五朝八姓十一帝,一直位列宰輔,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世界之最。雖生處亂世,時局怎麼動亂,他都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之時,使自己永遠立於高位不敗。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葬禮達到萬人空巷,紙錢飛揚使道路兩旁樹枝染成灰色。後周世宗柴榮罷朝三日以示悼念。最後被柴榮追封為瀛文懿王。先看他的自我的評價。三不欺:“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而且是“賤如是,貴如是,長如是,老如是” 稱自己“上顯祖宗,下光親戚”。馮道稱讚自己“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這使人無法把他的經歷和這種自我評價聯絡起來。
對於馮道的評價自古就是批評的多讚揚的少。
馮道著《榮枯鑑》,曾國藩認為:“一部《榮枯鑑》,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實乃二千年不二之異書也。”
有人說這是小人之書,防小人必讀,……。
在我個人陋見看來,也和先賢有不同觀點:
中華民族自宋朝以來的衰弱就在於道德標準的刻板僵化,扼殺人性,比如說忠,為什麼一定要對皇帝忠?對於昏庸皇帝的忠就是對天下百姓的不忠不義;比如說孝,難道天下父母都是無私的嗎?父母的話就一定正確嗎?
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這都是理所應當的天道。
可是就是有一種奴才文化,認為即使君王再荒淫失道,臣子也要愚忠,也要死諫,就是這種文化的盛行,使皇帝越來越沒有危機感,越來越昏庸無恥,人才凋敝,奴才當道,國家也就越來越衰弱,人民就越來越苦難。我不同意馮道隨風倒的行動,但我堅決捍衛馮道自由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
因為馮道不是誰的奴才,他是一個自由人,你皇帝做的不好就要下臺,作惡多端就要付出代價,走馬燈地換皇帝證明這些皇帝做的不好,為什麼要指責馮道?馮道哪裡失職了嗎?
無論後人如何的批評馮道,但是馮道同時代的人倒是對他讚譽備至,馮道死時73歲,正好與孔子同壽。宋初名臣範質這樣評價馮道:“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
-
8 # 秦右史
馮道是一個神奇的人。之所以神奇,除了他歷幾朝長青不倒,至今還有無數人給他做傳之外,還有就是:這位馮道,竟引起了千古譭譽,導致筆戰不斷。
其人如何?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
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斥為“幾姓家奴”。
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譚其驤就曾說,“歐陽修對馮道的評價是不公允的,還是《舊五代史》說得全面,只看《新五代史》是要上當的。”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曾經寫過小文評價馮道。他認為,歷史上有數不清的惡人,而且有各種各樣的型別。中國五代時期的宰相馮道就是其中的一種,被認為是“古來無節操”、不知羞恥之流的代表。但事實真的那麼簡單嗎?
馮道生於唐末僖宗中和二年(882),也就是逆賊黃巢佔領都城長安的時候。但馮道是現在北京附近的瀛洲人,遠離內亂的中心,故得以免於戰火,能夠接受到初等教育。他二十六歲時,後梁取代了唐朝,此後局勢更加混亂。
後梁定都開封,號稱正統,但是時天下已經四分五裂,馮道家鄉附近的軍閥劉守光就在北京自立為燕帝。馮道曾出仕燕帝,因意見不合而入獄。燕帝被今山西的大軍閥晉王李存勖消滅後,馮道又出仕晉王。
當時,晉王與後梁隔著黃河對峙,連年鬥得你死我活。晉王的將領擅自掠奪和奴役人民,當時作為文官的馮道,也默默地收下了搶來的作為戰利品的婦女,但馮道又派人保護將她們送還給她們的父母。最後,後梁向晉王臣服,晉王正式建立了五代第二個正統王朝後唐,統一了華北,馮道再次出仕中央,擔任宰相。
不久,後晉在契丹的幫助下代後唐自立,馮道仍是宰相。再後來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入侵滅中原,滅亡後晉,佔領首都開封,他曾出仕遼太宗,等契丹撤回、後漢建立後,馮道又當起了後漢的宰相。最終,後周代替了後漢,他又成了後周太祖的大臣,在下一代周世宗的初年去世(954),享年七十三歲。史稱他仕四朝十君,擔任宰相前後長達二十三年。如果加上契丹的話,就是歷經五朝,再加上燕的話,就侍奉了六代十二君。
於是,進入了君主獨裁製確立的大一統之世北宋以後,史家們都對馮道的官場經歷嗤之以鼻,《新五代史》稱他為不知廉恥之徒,《舊五代史》也不乏批判其不忠的語句。但站在君臣之別已然確定的時代立場上,回過頭去用當代的筆法去評價五代那樣的亂世,這是不妥當的。我們應當傾聽一下馮道為自身所作的辯解,因為馮道自己曾經說過自己是“忠於國”的。忠國與忠君難以界定,在傳統君國一體的格局下,事一君往往被許為道德君子。
馮道擔任宰相後,“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即貧窮的、無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無論如何,這是值得稱道的措施。
其實,在五代那樣的亂世中,如果真的要與君主個人同生共死的話,那麼再多的生命都是不夠用的。在那樣的時代,比起君主一人來,無數的人民才是更重要的。在這一點上,馮道盡了力。如果君主是後唐明宗那樣的明君,他就獻上聶夷中的《詠田家》,來努力告知君主農民的辛苦,詩云: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
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
後晉滅亡後,異民族契丹入侵中原,性質不同於內亂的民族戰爭週而復始,場面異常慘烈。面對契丹人的殘暴,中國人民展開了游擊戰,而契丹則進行報復性的大肆虐殺。馮道無法袖手旁觀,從河南內地來到都城謁見遼太宗,懇求道莫濫殺百姓。
據說契丹人沒有把中國人殺光,這有賴於馮道的功勞。但馮道最後卻做了件蠢事。後周明君世宗即位不久,山西軍閥劉崇大舉來犯,正當世宗打算親政的時候,馮道卻罕見地力諫世宗放棄。但世宗沒有聽他的,漂亮地擊敗敵軍後凱旋。其實到了周世宗的時候,舊式的軍閥已經遭到淘汰,新式的軍閥正在興起。馮道過於喜愛這位有霸氣的年輕天子,生怕他受傷才選擇了諫止,但他不知道世宗是新時代新力量的代表。就在這一年,馮道作為一個過時了的人物離開了人世。
《舊五代史》也好,《新五代史》也好,在批判馮道的同時,也不忘記錄下他的長處,我們也正是因此才得以描繪出馮道這個人物的真實形象。在這一點上,宋代的史學家比當今一邊倒的史家們優秀得多。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生在亂世的知識分子,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馮道在《長樂老自敘》中所說“不能為大君致一統,定八方,誠有愧於歷職歷官,何以答乾坤之施”;但與“滅跡山林”或效愚忠於一姓一國的人相比,他無疑應該得到更多的肯定。
追求經世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獨善其身只能去“避世”了。
參考文獻:
宮崎市定:《馮道與汪兆銘》,《東亞史論》第二卷第二號,1960年2月。
葛劍雄:《亂世的兩難選擇:馮道其人其事》,《讀書》,1996年。
-
9 # 讀史聞天下
馮道(882—954),字可道(取自《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瀛洲景城(今河北滄州)人。他出生於一個耕讀世家,雖然家境並非大富大貴,但也能安心讀書,衣食無憂。瀛洲地區隸屬於幽州管轄,馮道年輕時曾被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之子劉守光徵辟為秘書一類的副手小官。幽州自唐中期安史之亂後與成德、魏博同屬於“河朔三鎮”,是與唐朝中央對立程度最高的地方藩鎮之一,而且曾是安史之亂的策源地,馮道自幼生長在這種環境之中,可說覽盡人間離亂;加上受到佛、道思想的薰陶(從其名和字亦能看出),使他生有一種悲天憫人的心懷,這對他以後的人生經歷有著重要的影響。公元911年,劉守光自立為帝,建立“大燕”政權,因其像夏代的君主桀那樣荒淫殘暴,所以史稱“桀燕”。在劉守光與晉王李存勖的衝突中,馮道因直言勸諫被關入大牢,幸虧有人搭救才免於遇難。後來劉守光敗亡,馮道便投奔了李存勖。
在李存勖那裡,馮道受到了重臣張承業的賞識,隨著李存勖事業的發展,馮道也逐漸被委以重任,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政權,不久即滅“後梁”,馮道的政治地位進一步上升,從翰林學士一直到中書舍人、戶部侍郎。這時他的父親去世,在回鄉守孝期間,正值家鄉饑荒,他把自己的俸祿全部拿出來賑濟鄉里。連契丹國也聽說他的名聲,甚至想來把他搶走,但沒有成功。公元926年,三年守喪期滿之後,馮道再度被起用,但這時後唐政權發生了震盪,李嗣源取代李存勖登帝位,馮道被任命為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次年即拜為宰相。李嗣源在位時頗有作為,而年方45歲的馮道已位極人臣,這是他從政生涯中的一段黃金時期,在政治、文化上多有貢獻。其中奏請皇帝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雕版印刷儒家《九經》便是從此時開始的,歷時20餘年完成,成就了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李嗣源在位七年去世,其子李從厚繼位不久就遭李從珂之亂。公元934年,馮道率領百官開城迎接李從珂,並擁立他為帝,但不久便被派出鎮守地方。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後唐,建立“後晉”,馮道再度被拜為宰相。有一次後晉需要派遣使臣去契丹,大家畏難,唯獨馮道沒有難色,即刻請命前往。石敬瑭對馮道非常倚重,以至於不准他退隱的請求。公元942年,石敬瑭病重將死的時候,拜託馮道作為託孤大臣,輔佐其幼子登基。但是石敬瑭死後,馮道與大臣商議,覺得在亂世危局之中立幼兒對國家不利,所以改立他的侄子兼養子石重貴為帝。石重貴雖然能力一般,但一反此前對契丹奴顏婢膝的態度,敢於與之抗爭。公元947年,契丹攻佔後晉都城,後晉滅亡,石重貴本人也被俘虜,後來死在契丹。這時耶律德光曾志得意滿地問馮道:你看如何可救天下百姓?馮道回答:恐怕連諸佛菩薩都救不了,只有陛下您可以。耶律德光聽後非常受用,由此免卻了一場大規模的殺戮。
後晉滅亡後,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馮道等降臣本隨契丹北歸,但中途耶律德光去世,契丹內部也發生政權爭奪,他們就滯留下來,不久便歸附了後漢。這時馮道已經65歲,朝廷給了他一個“太師”的名號,成為沒有實權的閒散官員,但是可以參加朝會。當時各地不斷髮生叛亂,朝廷屢次征討都無法平定,馮道給將領郭威出謀劃策,助他成功平亂。公元950年,郭威起兵攻入後漢首都,不久便自立為帝,建立“後周”政權,但他對馮道依然十分敬重。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病逝,他的養子柴榮即位,為後周世宗。馮道也在同年去世,享年73歲,周世宗為此廢朝三日,冊封馮道為尚書令,並追封為瀛王(因其出生在瀛洲),賜諡號為文懿。然而馮道沒能看到的是,在他去世後僅6年,由柴榮任命的殿前都檢點(禁軍統領)趙匡胤便發動了“陳橋兵變”,從後周的孤兒寡母(當時柴榮已病逝)手中奪得政權,登基為帝,建立北宋政權。趙宋陸續完成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
馮道的一生跨越了唐末五代,前後經歷了大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等六個政權的更迭,共侍奉過十一位君主,在不同政權的核心中始終保持屹立不倒,這在古代政治史中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以致後來有人稱他為政壇的“不倒翁”。馮道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與他潔身自好、廉潔奉公的為人操守與知曉進退、順勢而為的處事原則是分不開的。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根據事情發展的道理以及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來進行取捨,而並非一味死守某種虛幻的政治理想和個人的氣節名聲。在他身處的年代,人們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但是後世卻有很多歷史學家和文人對他進行抨擊。無論如何,就像他自己在詩中所表露的那樣:“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他一生所依仗的並非是官場的詭詐權謀,而是謹守自己為人的本真。馮道在晚年曾自號為“長樂老”,後人分析此中大概有兩層意味:第一是因為他的祖籍在長樂郡(今河北冀州),第二是取離苦得樂、知足常樂的意思。所謂“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生在那樣一個混亂黑暗的年代,像馮道這樣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虎狼叢中”立身處事,是需要怎樣的一種心境支援才能做到啊!
-
10 # 看遍山川
唐以後的五代延續五十三年,君十三,王朝更迭,槍桿子裡出政權,有奶便是娘,是一個活脫脫的亂世。不管是皇帝也好,臣子也罷,今天看他起高樓宴賓客,明天就樓塌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但就是有人在這不斷的更迭中泰然自若未倒下,他便是人稱不倒翁的馮道,先後從事四姓十位皇帝。
怎麼樣來評價五代不倒翁,這在古代都各有觀點。《新五代史》記載馮道死後,時人說他和孔子同壽,稱之為喜。《舊五代史》更是稱讚他有古人之風,深得大臣之體,可盡是好話,更有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評價馮道為人清儉,滑稽多智,依違兩可等等,至少也沒批評他。
咱們再看看馮老頭是怎麼做到的,他是“中庸”思想活學活用的標兵。晉高祖時馮老頭為首相,高祖問馮道軍事謀略,馮回答征戰出兵的大事皇帝您自已拿主意,我就一書生,只有遵守歷代治理國家的規矩就行了,以前(後唐)明宗問我也是這麼講的。晉高祖臨死向馮道託孤幼子石重睿,可老皇帝一死,權臣景延廣主張立長不立幼,馮老頭一言不發,繼續做他的首相。
後來契丹滅晉,契丹主耶律德光指著他鼻子問,你是哪一種老東西,馮老頭心定神閒回答我是無才無德,痴頑老子,(皮夠厚的)守歷代老成規,裝傻耍痴,凡事不做實質性回答,來個依違兩可,就是馮老頭的中庸順從之道。
他這樣做,雖然不能成就什麼業績,但卻以無失誤可言,不擔任何干系,上面喜歡他的柔順聽話認為他沒野心,左右喜歡他的謙恭禮讓,覺得他不會來動自已的蛋糕。
後唐閔帝馮道為相,李從珂反叛攻打閔帝,馮道見風使舵,率百官讓同朝的盧尋起草勸進李從珂的文書,這是他看準時機轉變態度,後來果然閔帝敗亡,馮道擁戴有功拜為司空。後晉石敬瑭拜比自已小十一歲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親,又割讓幽雲十六州成了後世公認的賣國賊,石敬瑭讓馮道出使契丹,馮老頭毫不猶豫,立馬承行,還講陛下受契丹人恩,我受陛下恩,沒什麼問題。此後契丹滅後晉,他又叛晉投遼,由賣國賊的奴才晉升為賣國賊,受封太傅。
當然,筆者認為馮道終究不是善男信女,良善之輩,最後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北漢和遼合兵進攻後周,這時後周皇帝是五代最英明神武的周世宗柴榮。周世宗要像唐太宗那樣親征,向來不表明立場的馮道不知中了啥邪,白眼冷語講不知道您是不是唐太宗呢,周世宗講我一出兵就勢如山壓卵,馮老頭也來勁,回答我沒看見您像山啊。馮道敢這麼講,是他按老經驗辦事,認為柴榮年紀輕經剛剛即位就遇強敵,後周滅亡快了,他又打算迎立新君了。周世宗不愧是五代雄主,得勝回朝,發配馮老頭為周太祖修墓去了,等墓造好了,一條醜惡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馮道為官幾十年,天下紛紛,民如倒懸,他卻怡然自得做官場上的“不倒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著書《長樂老自敘》講自已歷經四朝以及在契丹人手下所得官爵為榮,認為自已孝於家,忠於國。自認為只是沒能輔佐一位皇帝能統一天下,在他眼裡根本沒有善劣之分,也沒有民族國家之分,只要能做官,特別是能做大官就是榮耀,一旦國家有難便另攀高枝一走了之。
按歐陽修的說法,這種人“可謂無廉恥者矣”
-
11 # 天涯看點歷史號
常看古裝劇的人都知道,要形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必定會用“三朝元老”這樣的描述,能用得上“四朝元老”的就是鳳毛麟角了,但是“三朝元老”和“四朝元老”在今天這位主人公的眼裡,簡直就是“辣雞”,因為他是“十朝元老”,甩 “三朝”“四朝”好幾條馬路了,他就是馮道。
馮道出身於晚唐,主要的活動都在五代十國時期。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十幾年甚至幾年就換一次朝代,但是馮道卻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而且都做到宰相、太師這樣的高官,而且還短暫支援過少數民族政權的建設——曾經向遼太宗稱臣。
他為什麼能在那個時代左右逢源?他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從下面兩個故事中就能知道原因了。
見風使舵
後唐王朝短短十四年換了四個皇帝,而且四個皇帝不是一脈相承。第一任皇帝是後唐的建立者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後來被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篡位。李嗣源死後,他的兒子李從榮繼位,一年之後又被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推翻,李從珂繼位。
李嗣源和李從珂都是以先帝(先王)養子的身份推翻了出身正統的現任皇帝的統治,取得帝位,而馮道在這兩次政權的交替中都毫無猶豫的、主動的支援了新任的皇帝,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反對周世宗北方被貶
之後,馮道又利用他不倒翁的才能歷經了後晉、遼、後漢、後周等朝代,一直到了周世宗柴榮的時代。柴榮很多人都知道,他繼承了皇位之後,勵精圖治,南征北戰,為後周開疆拓土,可以說後世宋朝一統天下正是柴榮打下的基礎。
面對有契丹人做後盾的北漢政權,柴榮一直想要消滅北漢。當週世宗宣佈即將討伐北漢的時候,身為文臣之首的馮道站出來表示反對,表示以後周現在的國力要消滅北漢尚無十足把握,但是周世宗根本聽不見這樣的建議,認為馮道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於是大怒,將其貶官。
最終馮道沒能追隨柴榮北伐北漢,後來柴榮在北伐過程中重病,班師回朝之後沒多久就病逝了。此後,馮道再也沒有受到重用,幾個月之後鬱鬱而終。
在講究“從一而終”的中國古代,馮道這樣的人肯定會受到道德的譴責,被指責為“不忠”、“奸臣”,但是我們應該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看歷史人物,馮道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保全了自己,也為保全百姓做出了一些貢獻,並不能臉譜化的將其定位為“不知廉恥、人儘可臣”的奸臣。
-
12 # 懷疑探索者
馮道是五代十國的著名政治人物,按照儒家的標準來看,馮到是一個沒有氣節的,不折不扣的大壞蛋,大"奸臣"。為什麼說他是一個大"奸臣",因為他這一輩子跟了很多老闆,就是一根牆頭草,沒有"從一而終"。看看馮道的履歷,做過唐臣,做過晉臣,做過契丹大臣,做過漢臣,最後還是周的太師,馮道的級別一直都還很高,屬於國家最高級別的幹部。
對老闆來說,這樣的員工也太那個了,不夠忠心,而在儒家思想統治一切的封建社會,不夠忠心,那就是大逆不道,可惡透頂!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對馮道的評語就特別的不友好,認為他是投機犯,說他是"馮道可謂不知人間有羞恥事者矣"。
不過,如果以老百姓的眼光來看,馮道就是一個仁厚的長者,可以值得信賴的大官。馮道確實是跟了很多老闆,但是,宋初的名臣張昭,還有名將符彥卿,他們也是曾經做過唐晉遼漢周的大官,而且他們居然比馮道還多跟了一個宋老闆。怎麼就沒有人罵他們不忠呢?其實,老百姓管你跟了多少個老闆,只要你對他們好就OK了。縱觀馮道的一生,從來沒有做過不利於老百姓的事情,都是愛民,護民,甚至救過無數老百姓的性命。
石敬瑭死後,晉國的政權慢慢落到了石重貴手上,石重貴得罪了契丹的國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就把石重貴滅了,然後打算入主中原,馮道跑到汴粱求見耶律德光,懇求他不要屠殺中原的老百姓。馮道對耶律德光說:
天崩地裂的時候,老百姓最可憐了,佛出也救不了他們,只有陛下您可以救他們。
原來,馮道得知耶律德光信仰佛法,就故意給他戴高帽。耶律德光聽了這話,大悅,於是命令契丹軍隊不得再屠殺百姓。馮道這一句話就救了千千萬萬百姓的性命。
-
13 # 劉忙觀點
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不足之處,還請指教。
對於馮道,大家往往從忠奸善惡去認知,比如大文豪歐陽修就罵他無廉恥者也,司馬光也說他是奸臣之尤。
還有一種認知,說他深諳為官之道,要不怎麼可能事五朝十二君(包括契丹)而不倒,而且每朝都官至宰相呢?因此,後來又出來《權經》、《不倒宰相》等書,大有與厚黑學一比高下之勢。 對馮道的看法大致有以上兩類。
但是,讀史讀多了,你就發現,歷史上根本無忠奸、善惡、是非可言,有時候你讀出的是一種悲憫,就是陳寅恪先生說的“理解之同情”。站在人物當下去思考,他們都有不得已。
對於馮道,我想換以兩個新的角度去解讀。
一是他對傳統文化的儲存,他開啟了大規模官方印刻儒家經典的先河。最著名的是九經:《周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要知道,時逢亂世,各個國家都忙著搶城掠地,根本顧不上傳播經典,尤其是北方的五代,秉承儒家文化的人也被大量的屠殺、混血,文化血脈的儲存難之又難。
馮道在傳統文化的儲存是功德無量的,正因為大規模刻經,兩宋以文治國、皇帝打仗也不離書本等風氣應該都受其影響。
二是他的自我修行。我個人覺得已經達到了圓通的境界。朝代更替頻繁,他在每朝都被奉為座上賓,在他去世後,周世宗柴榮還霸朝三日。所以王安石說他善避難以存身,有諸佛菩薩行。王安石為啥要這樣說,是自嘆之言。他和宋神宗的改革出發點好,但因為自己性格執拗、不願意權變,再加上派系爭鬥,被罷免了幾次宰相,改革之法也一度被廢止。可見權變在官場中也有其實際意義。
最後,以馮道的《偶作》結尾: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
14 # 立志成蟲
馮道自號“長樂老”,是唐宋之間五代十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五代不過50餘年,人家馮道當宰相這樣的高官就當了一半兒的時間,中間還當過遼國的太傅,歷經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後周,牛叉哄哄吧?他在歷史上留下的是惡評,沒有氣節操守,寡廉鮮恥,老東家掛了馬上轉臉笑嘻嘻的以宰相身份率領百官去迎奉新東家了。新東家們呢?不是兵變就是篡位登上皇位的,像後晉太祖石敬瑭還勾結遼國出賣燕雲十六州,在小自己11歲的遼國皇帝面前自稱“兒皇帝”推翻後唐當皇帝的。不是馮道一個人不要臉而是一群皇帝都不要臉,五代是個兵強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時代,兵變頻發,誰兵強馬壯都能過過皇帝癮,包括靠陳橋兵變開創宋朝的趙匡胤也不例外,老劇本兒老套路嘛,老趙雖然靠兵變得天下,骨子裡也害怕這一套,所以定下崇文抑武的國策導致後來的宋朝軍力孱弱。話說回來,新朝的皇帝得位不正,可是有了老資格的前朝宰相馮道率領百官的擁戴支援,最起碼政治道德的壓力和天下輿論會大大減弱,急於獲得支援擁戴的新皇帝哪裡會計較沒有忠誠的馮道的人品,繼續以高官厚祿禮遇馮道。身在亂世,要麼是狼,要麼與狼共舞,寡廉鮮恥的人還少嗎?
-
15 # 詩詞聯謎
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不到百年的分裂時代,夾在唐宋之間,歷史存在感較低,名人更少,這其中,有著政壇不倒翁之稱的馮道算是大大的名人了。
馮道,字可道,河北瀛州人。其生活主要經歷幾乎貫穿整個五代,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給十個帝王打過工,而且做的都是宰相級別的高官,這還不算他出使契丹被耶律德光留住當太傅,算上就是五個朝代十一君。
“但始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馮道是生存大師,這首他自己的偶作也充分說明了自己遊刃有餘於亂世的自信與得意。想想吧,五代被稱為五季,差不多就是末世的意思,戰亂頻仍,宮廷喋血,子弒父臣弒君大臣內訌屢見不鮮,而他卻能歷仕幾朝高官而不倒,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與他的為官處事方式風格有很大關係。
他寫過一篇長樂老自敘,自稱長樂老,把自己所做的高官都羅列出來,頗有得意之色。他還寫過《榮枯鑑》又稱小人經,寫過《權經》,文字都不長,但內容絕對驚世駭俗,因為太過真實,受到主流的攻擊,但有志於做官的兄弟可以讀讀,絕對會驚歎於其精闢與深刻,直指人心。
由於馮道氣節上的不足,受到司馬光、歐陽修等大神對其鄙薄不已,後世也有不少人對其氣節有虧不以為然。其實我覺得倒也不必苛求當時的人們,在那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年代,皇帝換的像走馬燈一樣,要想從一而終也確實難點,那個年代不止馮道,歷仕幾個朝代的多了,以至於歐陽修想給純忠臣立傳都難尋其人。
總體來說,馮道不是惡人,只是情商高有點滑頭罷了,個人財色都有操守,也能不害人,還為保護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當然,他能居高位幾十年不倒,也是因為其很多時候不願任事不做決策,甘於打醬油,因此矛盾不會集中於己身。但是因此他的事功也就乏善可陳了。
馮道小心翼翼的一輩子,但是老了以後反倒做了幾件讓人看不懂的“懸事”。郭威起兵,後漢的第二位皇帝已經被殺,按照以往套路,這時候應該是馮道帶領百官勸進郭威稱帝了,正如以前他多次所做的那樣。但是這次他不但沒有這樣做,還裝糊塗,逼得郭威只好和他商量立劉家後人徐州的節度使劉贇為帝。這時候他做了更危險的事情,就是代表朝廷去徐州迎接劉贇回朝,而到了以後,郭威已經成為監國,下一步必然是要自立為帝了!劉贇自然感到被欺騙了,而馮道此時身處險境,劉贇手下想殺馮道起兵,好在被劉贇制止。
馮道對被稱為五代第一英主的周世宗也不以為然,周世宗即位不久就要親征北漢,馮道勸諫別去,周世宗以唐太宗親征自比,馮道來了一句:不知道陛下能比唐太宗嗎!周世宗又說我周軍隊像大山壓卵退敵殺賊。馮道又冷戰說,不知陛下能做大山否!把柴榮氣的肚兒圓,拂袖而去。這也太反常了,給人感覺換了一個人似得!如果他一直這樣估計就不可能多年不倒了。
-
16 # 磨史作鏡
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百年的分裂時代,夾在唐宋之間,歷史存在感較低,名人更少,這其中,有著政壇不倒翁之稱的馮道算是大大的名人了。
馮道,字可道,河北瀛州人。其生活主要經歷幾乎貫穿整個五代,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給十個帝王打過工,而且做的都是宰相級別的高官,這還不算他出使契丹被耶律德光留住當太傅,算上就是五個朝代十一君。 “但始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馮道是生存大師,這首他自己的偶作也充分說明了自己遊刃有餘於亂世的自信與得意。想想吧,五代被稱為五季,差不多就是末世的意思,戰亂頻仍,宮廷喋血,子弒父臣弒君大臣內訌屢見不鮮,而他卻能歷仕幾朝高官而不倒,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與他的為官處事方式風格有很大關係。
他寫過一篇長樂老自敘,自稱長樂老,把自己所做的高官都羅列出來,頗有得意之色。他還寫過《榮枯鑑》又稱小人經,寫過《權經》,文字都不長,但內容絕對驚世駭俗,因為太過真實,受到主流的攻擊,但有志於做官的兄弟可以讀讀,絕對會驚歎於其精闢與深刻,直指人心。
由於馮道氣節上的不足,受到司馬光、歐陽修等大神對其鄙薄不已,後世也有不少人對其氣節有虧不以為然。其實我覺得倒也不必苛求當時的人們,在那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年代,皇帝換的像走馬燈一樣,要想從一而終也確實難點,那個年代不止馮道,歷仕幾個朝代的多了,以至於歐陽修想給純忠臣立傳都難尋其人。
總體來說,馮道不是惡人,只是情商高有點滑頭罷了,個人財色都有操守,也能不害人,還為保護中華文化做出了一些貢獻。當然,他能居高位幾十年不倒,也是因為其很多時候不願任事不做決策,甘於打醬油,因此矛盾不會集中於己身。但是因此他的事功也就乏善可陳了。
馮道小心翼翼的一輩子,但是老了以後反倒做了幾件讓人看不懂的“懸事”。郭威起兵,後漢的第二位皇帝已經被殺,按照以往套路,這時候應該是馮道帶領百官勸進郭威稱帝了,正如以前他多次所做的那樣。但是這次他不但沒有這樣做,還裝糊塗,逼得郭威只好和他商量立劉家後人徐州的節度使劉贇為帝。這時候他做了更危險的事情,就是代表朝廷去徐州迎接劉贇回朝,而到了以後,郭威已經成為監國,下一步必然是要自立為帝了!劉贇自然感到被欺騙了,而馮道此時身處險境,劉贇手下想殺馮道起兵,好在被劉贇制止。 馮道對被稱為五代第一英主的周世宗柴榮也不以為然,周世宗即位不久就要親征北漢,馮道勸諫別去,周世宗以唐太宗親征自比,他來了一句:不知道陛下能比唐太宗嗎!周世宗又說我周軍隊像大山壓卵退敵殺賊。馮道又冷笑說,不知陛下能做大山否!把柴榮氣的肚兒圓,拂袖而去。這也太反常了,給人感覺換了一個人似的!如果他一直這樣估計就不可能多年不倒了。哈哈
-
17 # 布衣閒人10
怎樣評價五代十國的馮道?筆者認為:
五代十國期的馮道,是個很特別的人物,自稱“長樂老”馮道。“長樂老”馮道既有較高的政治見解,又有出色的文學才能。但他為人十分圓滑,極其世故,擅長觀察時勢變化,估量強弱勝敗,不失時機地捨棄將要失敗的弱者,奉迎將要取勝的強者。所以,他能夠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中,代代吃香,長期身居高官顯位。五代時期雖然先後出現了十個國家,但只有五十三年,而馮道卻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十君的宰相,後又出任契丹的太傅,其決竅就是圓滑世故。
有一次,晉高祖石敬唐向馮道問起用兵打仗的事情。馮道說:“陛下您經歷百般磨難,終於得有天下,英明神武,是眾所周知的,用兵屬征伐大事,還須由您獨自決斷。我只是個書生,只知道為您維持歷代成規,其它事情非我所能啊。以前,唐明宗也向我問過打仗的事情,我也是這樣回答的”。按老規矩辦事,不擔任何風險,這就是馮道保身的竅門。
契丹王鬱律德光攻下了開封,滅亡了後晉,馮道主動去朝見。耶律德光問道:“你為什麼來朝見我”?馮道答道:“無城無兵,怎敢不來”?耶律德光責問他:“爾這是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馮道這番裝瘋賣傻的話,耶律德光聽了後不禁大喜,當即拜馮道為太傅。
在五代十國那種歷史條件下,改朝換代如同走馬燈一樣,臣子看待皇帝就象僱工看待僱主,原來的僱主倒了,又另找新的僱主,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馮道作為國朝大臣,考慮的不是赴國難,解民憂,而是主動地去朝見入侵中原的異族之主耶律德光,並呆頭呆腦地博取新主子的歡心,這種卑躬屈膝的嘴臉,理應受到世人的唾罵和鞭撻。北宋朝大學者歐陽修在修撰《新五代史》時,就認為馮道是個不知“廉恥”,“忍恥以偷生”的人。
總的來說,馮道的一生,生活尚能節儉,也能賙濟鄉里。但作為國朝大臣,在國家民族危亡關頭,不思報國,圓滑世故,賣身求榮,泰然自處,並稱自己為“長樂老”,實在是說不過去。
-
18 # 環球網
在中國歷史上往往用“三朝元老”來形容江湖地位比較高的老臣,按照這個標準,馮道地江湖地位是泰山北斗級別的,因為他是“十朝老臣”。他仕途起步於燕王劉守光,在五代十國那段風雲變幻的歲月中,馮道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並先後輔佐過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等十位皇帝,不管城頭如何變幻大王旗,馮道始終官運亨通,風雨不動安如山。然而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政壇不倒翁”身後的評價確是確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馮道之所以譭譽參半主要是因為其“安常處順,明哲保身”沒有原則的處世態度。宋代大學問家歐陽修和司馬光都曾指責他“鮮廉寡恥”,因為在經歷每一次的喪君亡國之後馮道都會改換門庭,這讓“忠臣不事二主”為國盡忠守節的儒家正統思想所不齒。呂布得“三姓家奴”之罵名,按照這個標準,馮道事八姓十帝,就該是“八姓家奴”了。更重要的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派使臣去見“老子”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重大臣都藉故推脫不去,唯恐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馮道卻說:“陛下是受北廷的恩典,我是受陛下的恩典,有何不可去?”甘為漢奸賣國的馬前卒,更讓學者後世對其口誅筆伐。
然而從人格上來講,馮道可以說品德十分高尚,當時就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之說。他悲天憫人,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年輕時的馮道見慣了烽火狼煙、亂世流離,他曾將冒死勸諫劉守光和晉王李存勖的停止戰爭,被投入大牢。在馮道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位極人臣,但始終躬行節儉,隨軍出征時他一介文人也都和普通士兵一樣睡在乾草上,俸祿經常分給下人。有的皇帝賞賜他美女,他只是把這些美女養在屋中,從未染指,等找到這些美女的家人就把這些美女送還家中。對於身邊或遇到的處在艱難困苦的底層百姓,他都全力接濟,而不留姓名。他任宰相時,總能不拘門第,選賢任能,紈絝子弟即使權勢滔天也難得到提拔。若非生在五代那個諸侯爭霸的紛亂時期,馮道不管是個人品行還是政績上都會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因此,環環認為,馮道在亂世中忍辱負重的活著的動力是源於是安天下濟蒼生的悲憫之心,絕不是苟且偷生享受權欲帶來的快感。正所謂“能屈身以安人,如諸佛菩薩行。”
-
1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他都是“十朝元老”了,讓我還怎麼評價他?
(準確地說,應該是“十三朝”。包括後唐李存勖、後唐李嗣源、後唐李從厚、後唐李從珂、後晉石敬瑭、後晉石重貴、後漢劉知遠、後漢劉承祐、後周郭威、後周柴榮,另外還有盧龍劉仁恭、桀燕劉守光、契丹耶律德光。不過一般後面這三朝沒算進去。)
(馮道的畫像)
確實,在古代皇權社會里,一個人能當到“三朝元老”,我們就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了。為什麼呢?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做到“三朝天子一朝臣”,那還不僅僅是這個人活得久,而是這個人有非凡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而能做到“十朝元老”,那該多能活?更重要的是,該有多麼強大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難怪歷史上,大家一說到馮道,就說他是“不倒翁”。
不過且慢,馮道雖然活的年紀也不小,但也只有73歲。馮道雖然做了“十朝元老”,但是這十個朝代,加起來也都不到半個世紀。所以,馮道這“十朝元老”,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誇張。
當然了,就算不到半個世紀,能在充滿殘殺戾氣,充滿爾虞我詐的五代朝堂上,一直堅挺下來,那也是要有相當本事的人。畢竟在整個五代,除了馮道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能做到他那樣的。
(馮道畫像)
那麼,馮道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夠做到“十朝元老”呢?
第一,馮道滿腹經綸,有豐富的執政經驗。
五代是一個武人當道的時代。那些武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為了能夠登上皇帝寶座,廝殺不斷。就算你沒打算當皇帝,也會有人把一件黃袍披在你身上,讓你當皇帝(比如李嗣源、郭威)。還有一些武人不一定為了爭奪利益,而純粹是為了仇殺,冤冤相報,以暴易暴。那個時代,科舉制度早就廢了,也沒人讀書了,書生甚至成為那些武人的口糧(五代發生過多起武人吃書生的事件)。大家也不再讀書,所學的都是習武打仗。因此,讀書人非常少。
但是,當武人透過拼殺奪得天下以後,他必須要文人來幫他治國。而從小就刻苦讀書,學得滿腹經綸的馮道,就是這些皇帝們非常重視的人才。比如李存勖上臺後,就專門讓馮道制定朝廷禮儀制度;李嗣源上臺後,因為不識字,讓馮道負責給他念奏摺;李從厚上臺後,請馮道給他講該怎樣當皇帝;石敬瑭上臺後,把朝廷大小事都託付給馮道,大家都害怕去和契丹打交代,只有馮道能做好這種外交的事情等等。
作為一部“活字典”的馮道,哪個君王上臺不用他呢?
第二,馮道依違兩可,有豐富的生存經驗。
(馮道一家)
要在五代當官,太困難了。我們說了,五代是充滿戾氣、仇殺的朝代。不管是哪一個朝代,武將之間都在忙著互相攻伐廝殺,文臣之間則忙著爭權奪利,沒有一刻消停下來。
武將廝殺我們且不說,單說文臣。那時候,沒有一個朝代沒有文臣弄權現象。比如李嗣源時期的安重誨,李從厚時期的朱弘昭、馮贇,石敬瑭時期的桑維翰,劉承祐時期的蘇逢吉等等。這些文臣們因為爭權奪利,最後的結局就是把自己給搞死掉了。
馮道則不一樣,他從來不參與這些爭權奪利,誰來拉攏他,他都支援,也都不支援。總之就是依違兩可。別人對他這樣的人,也是無可奈何。而恰恰是這種性格,讓他很好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他對皇帝也都是採用“勸喻”的方式,也就是打個比喻勸說。皇帝要不聽,他也就算了。所以皇帝都不會要他的命。
第三,馮道淡泊名利,有豐富的長壽經驗。
馮道不爭名逐利,他一生生活簡樸,吃的住的都非常簡陋。心中的貪慾不多,無慾自然無求。
馮道為人還非常寬厚,不生氣。有次有個人把一副寫著“馮道”的牌子掛在一頭驢脖子上,家人都很生氣,可是馮道卻說:“天下叫馮道的人那麼多,他又不是在說我。”
馮道樂觀開朗,自稱是“長樂老”,他寫過一篇叫做《長樂老自敘》的文章,表達了就是在艱難世道中,他也能保持樂觀的心態。
正因為這樣,馮道活的年紀比較長(73歲在古代是個長壽年紀),所以他也就能創造“十朝元老”的奇蹟。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
20 # 燕趙節度使
公元911年,幽州一個監獄中,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儒生望著從視窗照射進來的清幽如水的月光發呆。
他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落到這一步。
他只是效法魏徵直言進諫,卻惹得幽州節度使劉守光大怒,把自己關押到大牢中。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
為什麼和史書上說的不一樣。
說好的君明臣賢呢?
他苦苦思索。終於明白,就算自己想當魏徵,可劉守光不是唐太宗啊。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他被人搭救,釋放出獄。
從他出獄那一刻,他的三觀被重置了……
不久劉守光戰敗,馮道逃亡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的監軍使張承業。
張承業(846年-922年)是唐僖宗時的朝廷宦官,以忠心、正直著稱。
張承業在唐昭宗時被派遣到山西,任河東監軍,他執法嚴明,得到晉王李克用器重。李克用死後,張承業輔助幼主李存勖,李存勖將軍國大事均交任張承業 。
張承業蓄積銀錢、糧食,徵召士兵、馬匹,督促耕種、紡織的功勞,充實國庫,支援李存勖討伐朱梁,滅桀燕,敗契丹的戰爭。
在晉國,張承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發覺馮道文采不錯,對他很是禮遇,馮道感激不已。
曾有人向張承業誹謗馮道,不要重用他。但河東記室盧質說:“我曾看到大唐宰相杜黃裳的畫像,和馮道很像,將來馮道也是宰相一樣的人物。”
杜黃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杜黃裳進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儀幕府。唐憲宗監國時,被授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唐憲宗繼位後,杜黃裳主張削弱藩鎮,曾舉薦高崇文為將,討平西川節度使劉闢。
這盧書記一定會看相啊,後來馮道還真是當上了宰相……
*
*
李存勖率兵到河北,與梁軍夾河大戰,文牘事務繁忙,由隨軍征戰的太原掌書記馮道掌管。
一天,大將郭宗韜以諸將會餐人數過多,消耗過大,後勤人員壓力很大為由,所以奏清減少會餐人員。
李存勖發怒,賭氣說:“我想給那些為我效力的人管幾頓飯,自己都做不得主,那麼河北前線就請另外選擇一人任主帥,我請求回太原,以避賢讓路。”隨即命馮道草擬文書。
馮道聽了,手持毛筆,遲遲不肯寫。
李存勖厲聲催促。
此時的馮道在想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我斗膽揣測一下。
馮道一定是想起了他因為勸諫舊主劉守光而蹲大獄的經歷。
如果這次再勸諫,會不會再次蹲大獄呢?
如此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下,馮道看這樣這個怒氣衝衝的少年將軍,深吸一口氣,說道:“我的職責就是掌管筆墨文書豈敢不奉命從事。如今大王您大敗梁軍,佔據河北,屢建大功,剛剛平定南方寇亂,崇韜所諫,未必失當,拒絕他可以,卻不可用剛才那番氣話挑起眾議。敵人若是得知,便會說大王君臣不和了。到那時候,敵人趁機來攻,我們經過苦戰多年才得到的河北三鎮就會淪於敵手,希望再三考慮,那便是天下的萬幸。”
那是的李存勖還是個明君,聽了馮道的話,頓時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說的是氣話,遂停止讓馮道寫這道文書。
一場大敗局,就憑馮道的一席話平息了。從此,人們開始敬重馮道的膽識。
而馮道大概也悟出了一個道理:說話要察言觀色,看看能不能說,總之“有話講給知人,有飯送給飢人。”
當魏徵可以,但君主要是唐太宗啊。要是隋煬帝,就是九頭蟲也不夠砍頭的。
*
*
不久,李存勖在魏州(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稱帝,史稱後唐莊宗,馮道被封為翰林學士。唐兵攻克洛陽,滅朱梁,馮道升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後唐明宗時,馮道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明宗時期,天下太平,沒有戰事,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這在五代的亂世之中,是一個難得的治世。
但馮道時時奉勸明宗要居安思危,不要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
明宗深以為然。
一次,明宗問馮道:“現在天下豐收,百姓都豐衣足食嗎?”
馮道說:“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此常理也。我記得聶夷中的《傷田家詩》: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
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
明宗聽了讚歎曰:“此詩甚好。” 遂命侍臣錄下,每自諷之。
後唐明宗在五代亂世之中也算是個明君,其中馮道為天下百姓,屢屢進諫,明宗都能虛心接納。君明臣賢,在五代之時,也是難得的一段佳話,而天下百姓也享受了七年的小康生活。其中有馮道的一份功勞。
但不久,明宗去世,天下又陷入了動盪之中……
契丹滅後晉,耶律德光端坐在汴梁皇宮,問馮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馮道望著這個趾高氣昂的征服者,低頭奉承道:“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說馮道拍馬屁也好,說馮道無可奈何的忍辱負重求饒示弱也好,總之耶律德光聽了之後很是受用,叫停了屠殺十萬後晉降俘的初衷,遣之以戍守南疆,避免了一次人間慘劇。
馮道活人無數,“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
他一言而救中原百姓,被王安石、蘇軾稱為“菩薩”。
何止是菩薩,簡直是佛。
馮道見有漢族子女為契丹所俘者,出錢贖之,寄養在寺院中,然後派人尋訪其家人領回。
*
*
除此之外,馮道生活極為儉樸,也符合君子之行。
馮道父親去世,他到鄉下守喪,自己耕種砍柴採摘,與農夫住在一起,全不因自己曾做過高官而有高傲之色。
有的農家因為家裡缺乏勞力,馮道便在晚上去替人家耕田。人家知道後特來感謝他,他卻認為沒什麼值得感謝的。
這是真正計程車大夫啊。
做了四十年的官員,二十年的宰相,一直到晚年,馮道家才富裕起來。
*
*
從馮道活著的時候,一直到北宋中期之前評價非常好,是一個有操守的儒者,一個模範宰相,一個救過無數百姓的大慈大悲的活佛。
五代時,“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
北宋時,《五代通錄》作者範質、薛居正《舊五代史》、吳處厚《青箱雜記》都曾讚揚馮道,認為馮道在事親、濟民、主政、提攜賢良上的表現,都能符合傳統中君子、聖賢的行為標準。
王賡武《馮道——論儒家的忠君思想》一文中說:馮道在與他同時代的許多人心目中是一個有操持的儒者,一個有節制的人,甚至是一個“模範丞相”;在他死後近一百年間,這樣的美名仍有人傳誦。
自北宋中期開始,史家因傳統的忠君觀念,對馮道歷事各朝的作為非常不齒。
《舊五代史》雖然讚譽馮道的私德及器量,但亦指他不能稱為忠臣 。
歐陽修《新五代史》則指馮道是五代時道德淪亡的表徵:「其可謂無廉恥者矣」,感嘆當時著名儒者亦欠缺忠貞,甚至基於「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認為馮道的行為亦有份導致天下大亂 。
司馬光《資治通鑑》更批評不論馮道做過多少好事,亦等於沒有做,因為他只是苟活於世,“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則興亡接踵,道則富貴自如,茲乃奸臣之尤。”
從此後馮道成為貳臣的代名詞,每逢提起馮道,往往都只有負面的評價。
清代《續通志》把失節的文武官吏分為十類,馮道列入最壞一類,“懵大倫而不知恥” 。
後世的歷史上只有王世貞、李贄、溫璜等寥寥幾人曾為馮道辯護 。
*
*
馮道歷五朝八姓十一帝,為官四十年,當宰相二十年。
先後擔任後唐的高官。李嗣源、李從厚在位時,馮道均為宰相;李從珂即將上位時,馮道為了穩定大局,率百官迎接李從珂上位,任為宰相,後任司空。
後晉時期,石敬瑭上位時,馮道為司空、魯國公;石重貴上位時,馮道為宰相、燕國公。
契丹滅晉後,馮道還任契丹太傅。
後漢時期,劉知遠稱帝,馮道被被請回朝廷奉命,封為太師。
後周時期,滅了後漢的後周,又任命馮道為太師。
他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後稱帝),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任契丹太傅,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五代,“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如果要為帝王盡忠,那不知道每隔十年左右來一次改朝換代,士人就盡忠,那士人早就死光了吧。
若要死節,馮道不知道要死幾次才能堵得上噴子歐陽修和司馬光的臭嘴。
歐陽修和司馬光生活在北宋的治世之中,怎麼能體會到五代亂世生存之難?
歐陽修、司馬光二人高官厚祿,吃飽喝足,醉眼惺忪,摟著嬌妻美妾,翻閱史書,大油嘴一張,指責馮道“寡廉鮮恥、奸臣之尤。”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我在想,如果歐陽修、司馬光二人生活在五代,他們會是怎樣的人呢?
*
*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熟讀儒家經典的馮道恐怕比誰都能體會這句話在亂世的意義。
忠君,還是忠民,這是個問題。
為皇帝一家一姓效忠那叫小忠,為天下百姓效忠那叫大忠。
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不是汴梁或洛陽那些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武夫丘八。
他們不配讓高潔傲岸的自己效忠。
治世時,他勸誡皇帝輕徭薄役,愛惜民力;亂世時,他勸阻強人減少殺戮,活人無數。
先保人民,再保社稷。
至於君,額,下一個……
*
*
那些後世的誹謗馮道會在乎嗎?
他坐過牢,侍奉過無數皇帝,當了二十年宰相,出使過虎狼敵國,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他見過什麼叫“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見過什麼叫流離失所飢寒交迫民不聊生,見過什麼叫異族屠殺軍閥混戰。也曾規勸君王,享受過短暫的小康之世,享受過片刻安寧。
他一介老儒生,手無縛雞之力,自然不能率領百萬雄兵,內平軍閥,外討蠻夷,開創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可怕亂世,他只能以一個儒生積極入世的精神,做到了最好。
對於歷史人物評價,最忌諱的就是脫離具體事件和時代背景,單方面評價人品。如果不能做到結合客觀事實,考慮功過參半,那麼無論讀者再怎麼客觀公正,也會被筆者的內容帶偏,形成一個有失偏頗的看法。
馮道自況詩寫道:“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他去世的時候七十三歲,與孔子同壽。後周世宗柴榮為之“輟視朝三日,冊贈尚書令,追封瀛王,諡曰文懿”。
馮道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捻掌鎮。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絕對是個亂世,北方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更迭。天子輪班,也就意味著戰爭不斷,生靈塗炭。在這個大亂世的背景下,卻有一個人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十位皇帝,期間還向契丹人遼太宗耶律德光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此人就是馮道。
馮道
今天的中國人,似乎覺得什麼“忠臣不事二主”之類的倫理觀念是自古有之,其實並不知道這種觀念是兩宋以後才成為主流價值觀的,尤其是理學成為國家意識形態以後。
馮道自己生活的五代時期,人們對他的評價大都是正面的,而且很推崇。據《資治通鑑》記載,唐明宗李嗣源剛即位,朝廷準備任命宰相,幾個重臣都想安插自己的親信,爭吵不體,而李嗣源排除眾議,直接提名馮道:“宰相重任,卿輩更審議之。吾在河東時見馮書記多才博學,與物無競,此可相矣。”所謂馮書記,是說馮道曾經在河東節度使麾下做過掌書記。
李嗣源
範質是後周和北宋時的著名宰相,與馮道是多年同僚。“範質稱馮道“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舊五代史》的作者薛居正過去是馮道的下屬,他說:“道歷任四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餘年,以持重鎮俗為己任,未嘗以片簡擾於諸侯,平生甚廉儉。”還說“道之履行,鬱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
我們看到,在五代時期和北宋初期,社會精英階層對馮道是相當推崇的,沒有人說他跟過那麼多皇帝是沒有氣節,是什麼漢奸之類的。如果從職業官僚的角度來看,馮道對每一個君主都是認真的,都是負責的,而且他是個很清廉的官員。作為政治家,馮道能夠做到規勸皇帝行仁政,愛惜民力。譬如,在後唐明宗李嗣源時代,馮道就曾規勸李嗣源要行仁政,恤民力。契丹人打來了,馮道也曾利用自己的地位規勸耶律德光不要濫殺百姓。在亂世,馮道做的還是不錯的。
那麼為什麼後來輿論對馮道的評價又那麼低呢?近世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馮道是“奴才的奴才”,文化紅人餘秋雨說他是“走狗的走狗”。為何會有這種評語呢?一切都是從宋代開始改變的!
趙匡胤為了鞏固剛剛建立的北宋王朝,需要總結前代的經驗教訓,就命令大臣薛居正監修一部五代史。薛居正知道新皇帝重視這部史書,當然要在書中表示忠心,於是就拿馮道來說事,批評馮道:“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薛居正自己過去是馮道的手下,他自己不也是換了幾個主子嗎?再說,趙匡胤自己還是人家後周的臣子呢?
北宋時代是所謂理學的形成初期,後來被理學家奉為至理的一些價值觀都是在此時形成的,北宋中期計程車人開始把“忠臣不事二主”、種族視角的“華夷之分”看成天經地義。
真正把馮道打倒的是歐陽修和司馬光。在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中,他說馮道是“無廉恥者”,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則說馮道“歷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視過客,朝為仇敵,暮為君臣,易面變辭,曾無愧作,大節如此,雖有小善,庸足稱乎?”在司馬光看來,馮道的清廉、愛民都不過是小善,換主子就是大惡!
從北宋開始,馮道的形象基本就定型了。其實,我覺得評價馮道這個人,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究竟是主子重要,還是人民重要。五代十國,皇帝走馬燈一般地換,政權的更迭不是馮道這樣的一介文臣能改變的,倘若死守一個主子,不顧百姓死活,那倒是忠了,但也是害民賊了!我個人很欣賞明末李贄對馮道的評價,他在《焚書》中稱許馮道“寧受歷事五季之恥,而不忍無辜之民日遭塗炭,要皆有一定之學術,非苟苟者。”孟子說“民貴君輕”,荀子說“從道不從君”,我想馮道才是真正的儒者!
另外,趙宋君臣之所以要汙名化馮道,還有個原因,就是馮道此後的後唐、後漢、後周,都是沙陀人王朝,這是民族主義的觀念在起作用。其實,在兩宋以前,中國的民族觀念都是文化的,而非血統的,你只要用了中原文化,就是夏,而不是夷。北宋之後,一直迫於北方契丹的壓力,所以才會激發出基於血統的民族主義,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馮道受唐代開放的民族觀影響,並不以沙陀異族為非,這一點要理解他。
如何看馮道,關鍵看你是站在人民角度,還是皇帝角度?即使猛烈攻擊馮道的歐陽修、司馬光也不得不承認馮道在當時很受尊敬:“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稱譽。”為什麼呢?因為長樂老馮道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