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路中小書童
-
2 # 都市雲中鶴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說白了就是見識多了、眼界寬了、格局大了,人生高度和質感也就有了。
為什麼有人遇到問題可以不慌不亂,遇到困難可以坦然面對,因為他見過比這更糟糕的。
為什麼有人會放棄看似安穩的工作,轉身去折騰,因為他見識過努力的力量。
為什麼有人待人接物謙遜得體,讓別人很是舒服,因為他擁有過,所以不必透過炫耀來證明自 己。
當有一天,你真心覺得每個人都不容易,不再輕易去指責一個人,真正熱愛生活,不活在別人 的評價裡時,你就算真正見過大世面了。
-
3 # 櫻艾琳
贊成這個觀點。
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讓自己活的不舒服。確實是這樣的,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們不會隨遇而安,他們會讓自己時刻面臨挑戰,他們不安於現狀,他們的目標會越來越高,只有這樣,才會出現他們這樣有能力,有見識的人。
而作為我們普普通通的社會中的一員,可能絕大多數朋友不會選擇這樣,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安逸穩定的生活,隨遇而安,知足常樂。而習慣了大風大浪的有能力,有見識,有追求的強者他們會為自己不斷地制定新的目標,攀登新的高峰。因為只有不斷的挑戰新的難題才會是他們的生活風格,他們熱衷於接受新的挑戰。
所以說,真正有見識的人不會讓自己活的很舒服。
-
4 # Anne菜
是的,就如麥當勞公司創始人雷蒙.克羅克說:“我學會了如何不被難題壓垮,我不願意同時為兩件事操心,也不讓某個難題,不管多麼重要,影響到我的睡眠,因為,我很清楚,如果我不這樣做,就無法保持敏捷的思維和清醒的頭腦以對付第二天早晨的顧客。”
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份樂觀、單純的心態,這是渡過難關的法寶。不要對未來失去信心,也不要陷入埋怨之中無法自拔。上天的公平並不是表現在一切人都一樣的面孔、一樣的生活,而是要你以一種損失去換回另一種擁有。
-
5 # 希望遇見太陽
真正有見識的人應該是讓自己活得舒服。開闊了眼見的人,其有自己的見解,也有自身嚮往和追求。
開闊了眼界,寬廣了心胸,自然會選擇善待自己適應這個環境。
-
6 # 遇見C語言
真正有見識的人,懂得生活是一個創造過程, 在創造中雕琢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喜氣與有意思,認為學習永遠什麼時候都不嫌晚,而沒有見識的人,卻會被傳統的囿見所束縛,不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好的人生是永遠在路上,永遠都在學習與探索。而沒有見識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生活裝進套子裡,忘記了自我的主動性。很多人變老完全是一種心理暗示,當你認為自己老了的時候,就會停止了自我探索與學習的勁頭。而事實上,當一個人從內心並沒有認為自己老的時候,無論是記憶力還是體力都會更強。對於真正有見識的人,他從不輕易限定自己的人生,而是和時代同步,去擁抱生活。在她們身上你根本沒有看到衰老的痕跡,因為她們時刻在學習,和時代保持同步,所以才會生機盎然的充實的活著。
-
7 # 百年帝業千年世家
有人說: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讓自己活的不舒服。
這句話裡的“不舒服”,不是單純指人的軀體、人的生理心理上不舒服。
“讓自己活的不舒服”是指自己永遠在前行的路上披荊斬棘、再接再厲、永不言棄!更不會讓自己躺在別人眼中的功成名就裡!
閒庭散步雲捲雲舒的日子,永遠不屬於這類人。
他們是有見識的人的一部分。他們的真正見識也是源於他們不懈的努力。他們不允許自己停下砥礪前行的腳步。他們永遠踐行在“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中。
他們是一群永遠攀行於人生的種種險隘、永遠攀爬於人生大大小小的崇山峻嶺、永遠追求無限風光在險峰的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像他們這樣的人,當然是真正有見識的人!
他們是在“讓自己活的不舒服”中尋找終極頂端的人類思想領域的快樂之門…
-
8 # 老唐牛好類
首先有見識的人,我的理解,應該是指閱歷豐富,走的多,看的多,在他所在的領域內經歷過較高層次、較高規格的境界。
有見識的人,始終會努力奮鬥,每天都活在學習當中,這種人的心態往往很積極,心態寬,眼界寬,所以他能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
至於你說的活得不舒服,我覺得與其說他活得不舒服,不如說是對抗自我的懶惰和弱點,一次次的戰勝自己,蛻變自己。就像下面的圖片,過程一定是痛苦的,但結果是美好的。
-
9 # 鳳凰資訊
或許別人認為的舒服在他眼裡可能就是一種不舒服,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不同階段不同環境的人都有自己熱衷的,喜歡的事,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守著初心。
-
10 # 百姓的五味生活
一個有見識的人,會開啟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複雜的世界,不會活在成見裡,更不會說出許多偏見的話來。
有見識的人在為人處世中,用開放的心態活在當下,他們內心沒有囿見,而是裝滿了謙卑。在生活中,他們從不會說這幾句話,這是他們越活越智慧與寬容的關鍵。
有見識的人大都生機勃勃地活著,他們很少會覺得生活無聊。因為他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太奇妙了,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我們的探索去發現。
一個人越沒見識,越會認為人生沒有多大意思,因為他們失去了好奇心與探索的慾望。真正有見識的人,往往帶著覺察的心活著,他們會興致盎然地去觀察生活。
有見識的人,懂得活在當下,與自然為舞,用自己熱烈的心為自己人生描繪一個燦爛積極的未來,並且樂在其中。
真正有見識的人,懂得生活是一個創造過程, 在創造中雕琢自己的未來,為我們人生增添喜氣與有意思。
以上的種種見識何為不“舒服”呢?
-
11 # 小僧一枚2013
記得“我的團長我的團”裡,“死啦死啦“團長的經典語錄,“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這毛病。”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毛病。有遠見能成功的人,絕不會讓自己在舒服圈裡呆太久。人都有惰性,學習新知識、認識新事物需要精力,需要克服很多不舒服的事情。
所以,永遠讓自己活得不舒服的人,最後他是活得最舒服的人。
-
12 # 文彩飛揚1
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讓自已活的不舒服,這是一種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思想。生命不止,追求不停。是奮鬥者的人生哲學。
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和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處。
還有另一句話叫,生命不停,運動不止。也是對它的另一個詮釋。
古人早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業精於勤,荒於戲。人若舒服了,就只追求享樂了。只有讓自已永遠在追求中,在奮鬥中,才能永遠體現自已的價值。做一個創造者,永遠有新的面貌。所以有見識的人,永遠都不讓自已追求舒適,追求安逸。
創造能讓人帶來快樂,能讓人體現價值,能讓人充實。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創造者,都是追求者。讓世界永遠充滿活力。你在行動嗎?
-
13 # 小飛馬0426
所有人努力的生活~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舒服和更舒服~真正有見識的人都會讓自己過得不舒服的真正意義可能是~這些人都不會安於現狀~喜歡跳出舒適圈~迎接新的挑戰~在其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所以能達到一個良性迴圈~讓自己越變越好~其實是這樣的~人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突破~需要改變才能提高自己~改變是必需的~但改變又是痛苦的~所以很多人都愛待在舒適圈裡~止步不前~所以還是在能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
-
14 # 文博的生活
真正有見識的人,往往有一顆敬畏之心
見識過世面的第三點,是懂得敬畏之心。由於見多識廣,他們會發現每個人身上的智慧,更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對人較少有偏見,更多是對他人有一顆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有三個方面特點,第一是懂得去尊重他人,包容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知道人與人是不同的, 不會因為他人不同,而對他人存在偏見。敬畏之心第二個方面就是有自己良知,保持內心善良與厚度,知道什事可為,何事不可為,懂得老天在看,所以擁有自己底線,不會佞做,也不會恣意而為。
另外一方面,敬畏之心的第三個方面,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他們尊重歷史,尊重文化,會對國家歷史的文化產生一種肅然起敬,因為他知道,文化中藏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未來 所以我覺得有見識的人一般不會讓自己過的太舒服太順 人不會在順境中成長 。
-
15 # 雜味奇談
真正有見識的人一定是內心比較有想法的人,如果內心沒有想法,他就不會付之於行動。
看看歷史上那些名人大家,都是心中有一個理想,而去為理想奮鬥拼搏,乃至於犧牲性命。
堅定心中的理想,把一件事做到底,成不成功不一定,但是過程一定是很艱辛的,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與生俱來失敗。
敢作敢為,不懈努力,才能做一個真正有見識的人!
-
16 # 不斷折騰的王大孛
有見識的人,永遠讓自己活得不舒服,我覺得更應該理解成,一直向上的人,永遠不會讓自己活得舒服,更恰當些!
就每個人來說,其實都希望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自己可控制的事,做著最熟練地事,一輩子舒舒服服過完這一生,可就算是你不爭不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能舒適嗎?不見得吧,你不找事,事也會來找你,大家想想我說的對不對?
與其這樣,不如自己先走出舒適區,讓自己在可以抗擊風險的時候和命運搏一搏,畢竟人有時候是逼出來的,多學知識,多學技能,多掙錢,等到自己上了年紀的時候,好能安慰的過下半生,這就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大家的理解呢?
-
17 # 花生不是菜
——有人說“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讓自己活得不舒服”你怎麼看?
哎喲,我去,這個論點有點奇怪啊,我承認自己第一眼是看錯了,不應該是“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會讓自己活得很舒服”嗎?
自然而然,這個相對論點我是不認同的,我不理解樓主這句話是何用意,但我可以說說自己對此的見解。
真正有見識的人心胸開闊,有種看破紅塵的超脫,人世間的任何事都不在是能困住他的牢籠,如此心胸境界,超然物外,還有什麼是他想不開的?
真正有見識的人知道人生不易,知道事情是用來解決的,心態平和的面對一切,不管你好的壞的,他都心平氣和的照單全收,有條不紊的一一解決。
因為他知道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他很在意自己的心態,所有事情都會迎刃而解,過程儘量保證自己的愉快,決不會讓自己不開心。
人生短暫,何必為難自己?
-
18 # 小雅客
感謝提問。
對於“有人說 真正有見識的人,永遠都讓自己活得不舒服”這個問題,我是贊成的。
攀登者—紮寨者—放棄者在《逆商》這本書中,曾提到這樣的觀點,是放棄還是堅持,只在一念之間。
1、而真正能夠勇往無前、積極不斷探索生命意義的只有攀登者。因為在他們身上,你能夠看到面對艱難困苦時依舊勇敢的寶貴品質,他們的人生信條是:就是成為自己,體驗生活的壯麗,而非止步於前。
2、紮寨者是“曾經的攀登者”,只是過往流逝,那份勇敢和初心被蒙上了灰塵,限制了他們前行的腳步。
在這當中,可能不乏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不乏一些精英或者某一領域的傑出人物,這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現在比較滿意的生活,外人無法評價,但只是這其中也不免有些許的遺憾,唯有自知。
3、放棄者是“被打敗的人”,不是困難和外界環境打敗了他們,而是他們自己打敗了他們自己。人,真正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自己。贏了自己,就是贏了全世界。“自我”這個詞有迷惑性,如果不能跳出來看自己,真實客觀地瞭解自己,努力認識自己的話,我想,可能永遠也看不清當下和未來。
【攀登】不僅是一個動作,更多的是精神內涵,它意味著一種態度,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積極感受的美好過程,非結果。就好比創業。馮侖曾在《歲月兇猛》中提到:“創業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獨一無二的人當然可以以各種各樣自己喜歡且舒適的方式去生活(當然是有底線和原則的——法律和道德雙向要求),所以,對於創業來講不是一個硬性的要求,如果我們心中渴望“永遠在路上”的這樣一個狀態,那麼,勇往無前地去闖。
年輕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更輕的家庭負擔,更豐富的未來。或許年輕時的最大動力就是無所依傍,年輕時最大的勇氣就是以夢為馬,不會被天黑天亮打擾。
“有見識的人”——“她見過群星,她感受過五味雜陳,她愛著自己”特別喜歡的一段話:
“請你一定要保留一些夢想,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接受和喜歡自己,一定要讓自己變成你真心喜歡的樣子。如果你想要做的,不是長輩所希望的你的樣子,不是這個社會所規定的你的樣子,請你一定要勇敢地為自己站出來,溫柔地推翻這個世界,然後把世界變成我們的。”
這樣的人一定就存在在我們身邊,或許我們能看到她一項又一項技能的傍身,或許是她揹著包四處追尋夢想的身影,又或許是她“瘋狂改變自己”的計劃。
她們見過大海風平浪靜的時候,也見過波濤洶湧的時刻,毫無保留的愛過,即使受傷,依然保持赤子之心,只不過增添了一份識人的篤定和生活的閱歷。
她們也曾咬緊牙關才換來今日臉上的風輕雲淡;也曾強忍著膝蓋上淤青的疼痛仍然表演才換來今日的走路帶風;也曾躲起來無聲的落淚才換來今日笑的沒心沒肺。
因為生活的磨礪告訴她們:想要人前毫不費力,人後必須拼命努力。
帶著這一份倔強,一路成長,一路遇見,終於成為“酸甜苦辣鹹”無味嚐遍、溫和從容的那一類人。
在這條披荊斬棘的路上,始終堅持著、尋找著自己的身影。世事無常,唯一不變的長久陪伴,只有自己。
她們出門一定會看天氣預報,每週一定有兩天把自己的腳還給平底鞋,每晚一定細細卸妝,每餐一定儘量按時吃,吃健康的食品,會運動,會關心社會時政,會精進自己......
突破自己的舒適邊界,開啟更大的世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真理是無法窮盡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不斷的去突破,實現更多的生命體悟,這是可以的。
因為每一次的挑戰,每一次“讓自己的不舒服”皆是改變,或許會失敗,會不如意,但沒關係,體驗這一過程是美好的,是值得記憶的。
十年前的心臟很厚,用力才能碎,裡面是發條青蛙、雞毛毽子、信紙和嶄新的回力運動鞋;十年後的心臟很薄,一吹就能破,裡面是酒瓶、失眠夜、黑眼圈和離不開的手機。時間一路向左,記憶偏偏掉頭向右,所以我們就成了有故事的人。
攀登一定會遇到挫折,會遇到不順意,同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或者都願意打破自己的邊界的,舒適圈之所以會限制我們,只因為“太熟悉”罷了。
但我們還是應該努力培養自己“成為攀登者”的意識和習慣。
培養自己“攀登者”的小竅門1、學會記錄。
——記錄自己的榮光時刻,也記錄下有關自己的夢想和近期目標的完成情況。
2、榜樣的力量。
——例如我的偶像是科比,曼巴精神是我很重要的支撐,你們呢?
3、學會自己教育自己。
——鼓勵和懲罰都不可以少,同時靠自己度過“黏人”階段,即自主做主並願意承擔所有的後果,而不是靠別人來給自己啟發。
4、志同道合的夥伴力量。
——要想走得遠,合作是必須的。夥伴之間的相互鼓勵,甚至是良性的競爭都是好的。
5、學著發現身邊的美好並保持好奇心。
——在實踐中成長,也要在生活裡好好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我認為,我們要努力去做一個攀登者,努力成為自己,不需借誰的光。願你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幸福的生活。
-
19 # 愛吃魷魚的章魚哥
這是一個非常能提起人興趣的問題,什麼叫真正有見識的人?我覺得應該應該囊括了以下幾點:
恰到好處的溫柔
平易近人的善良
溫文爾雅的知性
捨我其誰的擔當
要讓這些看似簡單的品質,無時無刻的體現在自己身上,只有透過時間、空間、閱歷和不斷的自我總結的溫純洗禮之後,才會真正的讓自己處變不驚。
為什麼越有見識的人越會讓自己不舒服?其實他並不是讓自己不舒服,他只是不想讓自己停下來,想讓自己的內心永遠保持活力,然後才能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從而讓自己對生活失去了追求與方向。
最後推薦看一步電影,電影名叫:實習生。我覺得這部電影就很好的詮釋了為什麼真正有見識的人,會讓別人覺得自己總是感覺活的不舒服。
-
20 # 智禎大叔HX721129
人,不能事事活的太明白。太明白的話,會活的很累很辛苦。該明白的一定要明白,不該明白的還是糊塗些好,甚至可以揣著明白裝糊塗。為自己減累,為他人減壓!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個話題特別好,過的好的人,混的好的人,都是不斷在自我挑戰,不斷超越自己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會有所提高,包括一個人的見識和境界,想活的舒服一點,所以不停的想著怎樣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也許,這是一種犯罪。對親情,對老師的期望,對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對自己的未來與夢想,對那麼多關心我,我們的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人不能活的那麼自私,不能總為自己活著,總要把一些人放在追逐利益之前,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其他人善良的結果,所以你也要為他們而擔當,無論男孩女孩,無論身處何方。
我想說我選擇了一個適合我的地方,我喜歡這裡純正的學風,我喜歡這裡自由的學術,但我也是知道,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你必須要在你最後的求職簡歷上證明,你在自由的環境下,沒有讓自己過得太自由,沒有讓自己過的太舒服。刷qq的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忙碌起來,看小說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感慨起來,忙碌的很舒服,感慨的很舒服,然後呢?期末用兩週時間刷完一學期的筆記?用一晚上的通宵完成所有的課業?這樣,考試之後,我們的心裡還能剩些什麼?腦子裡還能留些什麼?好吧,我承認即使你很努力的學習,最終也會忘記哪些知識本身,於是有人說,大學教你的無非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對,就是你平時什麼都不用幹,考試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對麼?我想,真正學習到知識,就像是做酒,你往裡裝入的是米,也就是當下的知識。你的思維把他釀成酒,越釀越沉澱,越釀越陳香。你要是一開始就往裡裝陳芝麻爛穀子,那就不要指望出什麼酒香。
”也許在一段時間內,青年人就是要成為這個世界的犧牲品“一句讓我很感慨的話。作為年輕人,我們不應該活的太舒服,也沒有資格,沒有理由活的太舒服,只有那些懂得推遲滿足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功,適當的犧牲是必要的,犧牲現在的休息,犧牲讓你舒服的一切,犧牲暫時的所謂感情,真的,挺值的。
那種有人逼著你的地方,他能保證你是優秀的,但這種優秀,是也只是相對於一定的遊戲規則而言的,但如果事情是往相反的方向發展,他給了你自由,是要你做什麼呢?我相信,他是在讓你相信規則的同時,隨時做好打破規則的準備。在規則的被認可只是起步,然後,伺機而動,把你以不舒服為代價所獲得東西發揮最大作用,為了獲得規則內的認可,為了這種蓄勢待發的素質,你必須,活的別那麼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