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8
回覆列表
  • 1 # 小馬駒的文史小客棧

    多種史料記載,孔夫子的弟子中,顏回最受推崇。

    顏回,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是孔子早期弟子顏路之子。出身寒微,卻能安貧樂道,聰敏過人,深思善學。對孔子所講能聞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德行見稱。

    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朝君王加封,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尊為(復聖)。至今,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 2 # 逆水殤寒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深通六藝者不過七十有二,而顏回更被推舉為七十二賢之首。其在孔子心中地位更是不可替代。“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從孔子與魯哀公的對話中亦可以看出,他對顏回多麼看中。然而,就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人,卻短命早死。

    另外,在論語中還有一段著名得對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看出顏回的安貧樂道之人生觀,可謂品行高尚。

    此外,在《韓詩外傳》中,顏回問於孔子曰:淵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亦且可乎?孔子曰:善哉回也!夫窮而如富,其知足而無慾、禮讓有加。無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於人也。終身無患難,其擇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聖乎!雖上古聖人,亦如此也。

    由此可以看出,顏回對待自己窮困潦倒生活的態度並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挖空心思求取功名利祿。如此,可謂“聖人”二字。

  • 3 # 顏愛勇

    顏回,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聖人之一,《論語》編撰者之一。其14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孔子贊其好學、仁人。公元前481年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被稱為聖人是欽定。

  • 4 # 河東來

    關於聖人的標準問題,必須瞭解古代的“聖人”的含義是什麼。

    在上古,比“聖人”高一等的人是“神人”。

    神人的第一種是“小神”,他們被稱之為“王”。

    神人的第二種是“大神”,他們被稱之為“皇”,就是“冠冕堂皇之人”的意思。

    神人的第三種也是“大神”,他們被稱之為“帝”,就是“孔雀開屏之人”的意思。

    神人的最高等級,就是“大神之中的大神”,他們稱之為“皇帝”,就是“宇宙主宰”的意思。

    而能夠直接服務於“王”、“皇”、“帝”、“皇帝”的人,就是“聖人”。

    “聖”的繁體字是“聖”,就是“神人”的“耳朵

  • 5 # 布衣阿貓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魯哀公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去世。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兗國公,封為復聖,陪祭於孔廟。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也是一位經歷了“一簞食一瓢飲”,並且能夠安然自若的思想家。他在精神上的富有程度是古往今來很少有人能夠企及的,而且即使他不修邊幅,過著清苦的生活,但是他堅持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任何的外界事物和言論都不能讓其動搖,這樣的境界是一般人所不能達到的。顏回對於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他自己被後人尊稱為“復聖”的主要的原因!

      所謂“復聖”,就是第二個聖人,即儒家既孔子之後的又一位聖人。顏回之所以被稱為“復聖”,是因為他不光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學說,還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和創新,並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顏回的名氣很大,但說到具體事蹟,大多很蒼白。他的性格特點也不突出,就像一杯白開水,寡淡無味。但他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就是蘊含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瑣碎小事中。

      在孔子的弟子中,顏回無疑是最受孔子重視,甚至尊重的一位。但顏回的深邃,一般人無法參透,就連孔子也是透過長時間考察,才發現了顏回的大智若愚。孔門弟子們對顏回起先也並不服氣,經過若干次考驗,他們才對顏回不得不拱手貼服。

      顏回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仁”為核心,形成儒學“顏氏儒”學派

      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顏回是德行科第一人,也是孔子七十二賢人之首。“顏氏之儒”的核心是立德,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顏回的“德”就是以“仁”為核心,並將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孔子評價顏回:“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等等,都是對顏回崇高德行的褒揚。

      孔子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經常因為他們做錯事而責罵他們,唯有顏回,孔子從來沒罵過。不光沒罵過,甚至孔子對顏回的禮遇,超出了老師對弟子,而是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這種待遇,是孔門弟子中獨一無二的。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顏回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經超過了孔子!顏回終生不仕,甘願守著清貧,一心做學問,內心的那種平靜,連奔波於各諸侯國的孔子都自嘆不如。

      可惜顏回早逝,否則的話,顏回很可能會成為與孔子比肩,甚至超過孔子的中國第一大先哲!

      顏回的“民本思想”,對孟子的影響很大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他的這個思想起源,很大程度上受到顏回的影響。

      孔子曾經讓弟子們各自陳述自己的理想,當之路等誇誇其談,吐沫星子亂飛的時候,顏回卻說了幾個字:“願無伐善,無施勞!”

      大概的意思是:不要讓自己的各種特長得到發點,也不要讓自己有功勞的彰顯。這話有的莫名其妙,翻譯一下就是: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天下太平,讓每一個人都不要有戰功、軍功、治國之功、統民之功方面的特長和功勞出現。

      也就是說,顏回的思想深處,希望天下是一個和平安寧,無為而治的局面。這個思想跟道家思想很接近。他認為,治理天下的根本就在“不擾民”。

      有一個故事,也能體現顏回的民本思想。魯定公問顏回:東野畢這個人駕車技術怎麼樣?顏回說,技術確實不錯,但是他的馬早晚會跑掉!魯定公不以為然,說,原來君子也會在背後說人壞話。可是不久,東野畢的馬果然跑了!

      魯定公很奇怪,就請教顏回,顏回說了這麼一句話:“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

      意思是說,造父很愛惜馬,所以他的馬從來不逃跑,東野畢車雖然駕得好,但他不愛惜,所以早晚會失馬!治理天下也是如此,舜從來攪擾折騰老百姓,所以他就獲得老百姓擁戴!

      在孟子之前,顏回是儒家弟子中,第一個具備“民本思想”的人。

      對《易經》的研究與整理,為後世貢獻巨大

      《易經》是儒家六經之一,《易經》的系統化,孔子是最大的功勞。顏回對《易經》的研究很可能不比孔子晚,《論語》中有“顏淵弱冠,而與仲尼言《易》”的記載,也就是說,在《易經》的成就方面,顏回幾乎與孔子同步,兩個人可以共同探討。

      周遊列國後,顏回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研究整理《易經》。正是因為龐大的工作量,壓垮了顏回,導致他過度疲勞而早亡。

      顏回死後,孔子在他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易經》整理,為全人類留下了這部寶貴的精神遺產。

      顏回被列代帝王追封過程:

      顏回去世後,他的思想逐漸得到了後人的承認,儘管他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人們還是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理解了他的深邃。隨著孔子被塑造成中國第一大聖人,孔門陸續出現了好幾位聖人。

      當然,由於標準不一,列代都有不同的說法,比較公認的是“孔門五聖”的說法,即:孔子、顏回、曾參、子思、孟子。其中,顏回被稱為“復聖”。那麼,顏回被尊聖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漢朝——配祭孔子

      在漢代以前,就有顏回是孔子七十二賢人之首的說法。西漢自漢元帝起,開始興建孔廟,並以其弟子配祭孔子,顏回是第一個獲得單獨配祭資格的弟子。

      唐朝——尊“先師”

      唐太宗時期,正式尊顏回為“先師”,獲得和孔子同樣的尊榮,並獲得配饗孔廟的資格。

      宋朝——封“國公”

      宋真宗在位期間,追封顏回為“兗國公”。

      元朝——尊“復聖公”

      元文宗圖帖睦爾在位期間,尊顏回為“兗國復聖公”。

      明朝——改稱“復聖”

      明朝嘉靖九年,明世宗下旨,正式改顏回稱謂,尊為“復聖”,此後固定。

    史籍記載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實際年齡四十歲)

      顏回恐怕是中國歷史上,精神世界最富有的人!他能在入世的態度下,保持不為世俗所困擾的心境,堅持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當旁觀者都對他的境遇看不下去的時候,他依然不為所動,始終徜徉在自己的精神家園,這種境界,誰人能比?被物質利益誘惑的今人們,真該好好從顏回的身上,汲取精神食糧!

  • 6 # 微笑善

    顏回(前521—前481),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今屬山東)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贊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始年間將此舉定為制度以來,歷代帝王封贈有加,無不尊奉顏子。

    基本資訊

    本名:顏回

    別稱:顏子、顏淵

    字號:淵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魯國曲阜

    出生時間:公元前521年

    去世時間:公元前482年

    主要作品:《論語》(編集者之一)

    主要成就: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尊稱:復聖

    相關推薦

    儒家四聖

    孔子、顏回、曾子和孟子四人

    顏回好學

    文言文

    曾子

    學者 思想家

    孔鯉

    孔門十哲

    孔子門下最優秀的十位學生(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稱

    丌官氏

    思想家

    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

    端木賜

    政治家 外交家

    魯國

    春秋時期諸侯國

    季康子

    正卿

    曾點

    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

    孔夫子

    孔夫子

    顏徵在

    培養聖人孔子

    老子

    道教鼻祖,道教創始人

    叔梁紇

    陬邑大夫

    孔伋

    思想家

    宰予

    學者

    復聖

    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宓不齊

    鳴琴治單父;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商瞿

    儒家四聖 顏回之死 顏回殺妻 子路

    人物生平

    正在載入顏回像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孔廟四配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元文宗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時罷封爵,止稱“復聖”。明陳鎬纂清孔胤植重纂《闕里志·弟子職》:“元文宗至順元年,加贈“兗國復聖公”。《明史·禮志四》:“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

    名字由來

    顏回,名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之曰淵。

    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莊子·應帝王》

    或躍在淵。——《易·幹》

    “回”與“淵”互訓,意思是“回水”,即漩渦激流中的水。甲骨文象淵水迴旋之形。本義:迴旋,旋轉。

    回,轉也。——《說文》

    昭回於天。——《詩·大雅·雲漢》

    圖迴天下於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有人說,顏回的名字寄寓了“急流勇進”的處世態度;也有人說,反映了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

    政治志向

    正在載入顏回苦學

    顏回以舜為志。《孟子·滕文公》(上)記其語,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顯然,孟子以顏回與舜、稷“同道”。顏回很讚賞舜“無為而治”,即後來儒家所倡導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嘗曰:“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荀子·哀公篇》)顏回既與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當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爾志”時,子路答以:“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撼。”而顏回則以“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相答。朱熹釋“無伐善、無施勞”曰:“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論語集註》)以不誇己能、不揚己功為其意。但此說不確。元人所著《四書辯疑》駁朱說雲:“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長之總稱,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藝,通謂之伐善。又言伐無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為二,顏子之志,豈別無可道焉?……該‘無施勞’者,不以勞苦之事加於民也。夫勞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顏子之言,於世厚矣。”此說極是。所以,顏回這裡所言之己志,乃是欲內修己德、外施愛民之政。這與舜之“無為而治”正相彷彿。在顏回看來,唯以此志施行於天下,方能實現孔子所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論語·公冶》)的社會理想。由此可見,顏回在政治志向上不僅有淑世濟人的入世情懷,而且頗具早期儒家的民本主義精神。

    考顏回一生,大多為追隨孔子奔走於六國,歸魯後亦未入仕,而是窮居陋巷。他生活於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社會,儒家的仁義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為愚儒、譏為矯飾,“世以混濁莫能用”(《史記·儒林列傳》)的社會環境中,絲毫不願改其志,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於“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王符稱讚他:“困饉於郊野,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武不能屈。雖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若芬,固弗為也。”(《潛夫論》)若徵之《史記·孔子世家》所記顏回語:“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醜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可知王氏所言非虛。這樣,顏回就只能終生不仕,惟以“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韓詩外傳》卷十)自勉自慰。孔子贊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同上《雍也》)。顏回這種注重志氣、追求真理並以之為樂的精神,與孔子本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同上)實同一旨趣。

    陋巷簡居

    正在載入顏回

    顏回所處的時代,已是中國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權繼續衰落,而且各諸侯國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進而變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陪臣執國命”。

    “陪臣”,即臣之臣。如諸侯國的卿大夫對諸侯稱臣,對天子則自稱“陪臣”;卿大夫的家臣對諸侯而言也稱“陪臣”。春秋時魯國為“三桓”執政(即魯桓公後裔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把持國政),至魯昭公、定公、哀公時,家臣勢力興起,家臣叛亂屢有發生。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叔孫氏家臣豎牛軟禁並餓死了叔孫豹,設計殺害了叔孫豹的兩個嫡子,擁立庶子叔孫諾。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季平子立,對家臣南蒯未加禮遇,南蒯便密謀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歸其室於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左傳·昭公十二年》)事洩,南蒯以費叛歸齊。魯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505年至前501年),季氏家臣陽虎專政,並把持了魯國國政。

    陽虎之亂是魯國家臣叛亂中持續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次叛亂。陽虎的權勢凌駕於“三桓”之上長達三、四年。陽虎原本為孟孫氏庶支,後為季孫氏家臣,季平子時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孫斯(桓子)立,陽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處理季平子葬禮上,陽虎與季孫氏另一家臣仲梁懷發生爭執。陽虎要求以魯國之寶玉“璵璠”為季平子斂屍,仲梁懷卻認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遜國時,代國君行祭時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陽虎便勾結費宰公山不狃,想聯合驅逐仲梁懷。公山不狃初時並不以為意,後因仲梁懷對其不敬重,才對陽虎說:“子行之乎!”陽虎起事,並囚季桓子與公父文伯(季桓子從父昆弟),驅逐了仲梁懷。冬十月,陽虎殺公何藐(季孫氏族人),與季桓子在稷門內設立盟誓,舉行大規模詛咒,驅逐公父文伯與秦遄(季平子姑婿),徹底清除異己勢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想滅掉“三桓”,讓季寤代替季氏,讓叔孫輒代替叔孫氏,自己代替孟孫氏。陽虎借冬祭的機會起事,事敗,逃灌(今山東寧陽縣北稍西)、陽關,據兩地反叛。

    魯國經“三桓專權”、“陪臣執國命”兩個時期後,不僅使宮室衰敗,魯國舊日的貴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只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之圃了。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的生計,顏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為貴族家庭的一般性開支,簡居於陋巷。

    師從孔子

    正在載入顏廟

    顏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門”時,孔子聚徒講學已達十三年之久。其聲望遠播於各諸侯國,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宮敬叔等在魯國已小有名氣。顏回剛入孔門時,在弟子中年齡最小,性格又內向,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有人便覺得他有些愚。馬驌《繹史》引《衝波傳》曰:“子路、顏回浴於洙水,見五色鳥,顏回問,子路曰:“熒熒之鳥。”後日,顏回與子路又浴於泗水,更見前鳥,復問由:“識此鳥否?”子路曰:‘同同之鳥。’顏回曰:“何一鳥而二名?”子路曰:“譬如絲綃,煮之則為帛,染之則為皂。一鳥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顏回隨子路去洙水洗澡,見五色鳥在河中戲水,便問子路是什麼鳥。子路回答說:這叫熒熒鳥。過了些日子,顏回與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見五色鳥,顏回再次問子路:您認得這鳥嗎?子路又答曰:這是同同鳥。顏回反問:為什麼一種鳥有兩個名字呢?子路說:就像我們這裡出產的魯絹一樣,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顏色染就是皂,一種鳥兩個名字不是很自然嗎?

    顏回的忠厚與內向,掩蓋了他的聰穎善思,就連孔子一時也難以斷定顏回的天資究竟屬於那個層次。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觀察瞭解,孔子才指出顏回並不愚。《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天資極聰慧,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坦率地說不敢與顏回相比。《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顏回聰敏過人,虛心好學,使他較早地體認到孔子學說的精深博大,他對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師之情。他以尊崇千古聖哲之情尊崇孔子,其親若父與子。《論語·子罕》曰:“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顏回曾感嘆地說:老師的道,越抬頭看,越覺得它高明,越用力鑽研,越覺得它深奧。看著它似乎在前面,等我們向前面尋找時,它又忽然出現在後面。老師的道雖然這樣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師善於有步驟地誘導我們,用各種文獻知識來豐富我們,提高我們,又用一定的禮來約束我們,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用盡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夠獨立工作。要想再向前邁一步,又不知怎樣著手了。所以在少正卯與孔子爭奪弟子時,使“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有顏回未離孔門半步,因而後人評價說:“顏淵獨知孔子聖也。”(《論衡·講瑞》)

    顏回求學期間,曾於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娶宋國女子戴氏為妻。次年生子顏歆。

    正在載入顏回立像

    魯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時,顏回西遊至衛,由衛至宋。《說苑·敬慎》載:“顏回將西遊,問孔子曰:‘何以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為身。恭則免於眾,敬則人愛之,忠則人與之,信則人恃之。人所愛,人所與,人所恃,必免於患矣。可以臨國家,何況於身乎?故不比數而比諫,不亦遠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慮事,臨難乃謀,不亦晚乎?”,《孔子家語》、《莊子》兩書對顏回將西遊也有記載,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顏回西遊的目的,主要是去宋國向戴氏求婚。據顏景琴著《顏子評傳》考證,顏回途經衛國,是因為其本家顏濁鄒在衛國。顏子的同宗顏濁鄒在衛國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為衛國賢大夫,而且家資豐厚,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初到衛國時,就住在他家中。顏子到衛國並不是他最終的目的地。按《家語》說,應是經衛而到宋國去。若顏子直接由魯國到宋國去,便不能說“顏子將西遊”,因為宋國在魯國的西南方,而不是在西方。顏子到宋國去的目的,很可能與其婚姻有關。顏子之所以先到衛國而後到宋國,看來顏濁鄒在其間充當了月老的角色,故顏子以到衛國去遊學為由,而實際上是請顏濁鄒一同前往宋國。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階段,十三歲入孔門,用了大約六年的時間,其學業基本已成。東漢郎凱說:昔顏子“十八,天下歸仁”。十九歲向宋戴氏求婚,二十歲與戴氏完婚,二十一歲生子顏歆。

    關於顏回婚配的年齡,學術界尚有不同的說法。一說三十歲娶戴氏。但據《周禮·地官》曰:“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意思是說,媒人掌管天下萬民男女結合為夫婦的事,一般是在男孩或女孩滿三個月之後就登記在冊。如果男滿三十歲,女滿二十歲還沒婚配,則由官媒作主令其嫁、娶某人,個人與家長便失去了選擇的自由。春秋時期戰亂頻繁,為爭霸天下,各諸侯國大都把《周禮》規定的最高嫁娶年齡界限向前提,以便迅速繁衍人口。到顏回所處的春秋末期,越國已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孔子是十九歲娶亓官氏的,顏回晚一年,應是二十歲婚配,而不是三十歲。

    顏回隨師周遊列國時,其子顏歆已五歲。他還是孔子的弟子。

    隨師周遊

    起因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二個階段,約十四年的時間是隨孔子周遊列國。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隳三都”的計劃失敗,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已不可能,便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衛國之行

    正在載入顏子

    顏回與子路隨孔子進入衛國後,二人先至衛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西南)顏濁鄒家。顏回與顏濁鄒同為小邾子顏友的後人,子路則是顏濁鄒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來。顏回與子路告知孔子到衛國來的真實情況,並希望顏濁鄒能把孔子一行推薦給衛君。

    顏濁鄒答應二人的請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於夫子。經顏濁鄒、蘧伯玉(孔子朋友)等人的推薦,衛靈公接見了孔子及顏回一行,並按孔子在魯國所得年俸給粟六萬,於是他們從顏濁鄒家搬出自立館舍居住。顏回隨孔子在衛國住了十個月,有人向衛靈公進言說,如果他們是為魯國圖謀衛國而來,該怎麼辦?衛靈公遂派公孫餘假暗中監視孔子師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離開衛國,準備到陳國去。不料途經匡地(今河南長垣縣境)時,被誤認作曾侵犯匡地的陽虎而被匡人圍困。

    孔子等匆忙離開衛都帝丘時,顏回暫時留在顏濁鄒家,以便觀察衛國的動向。衛靈公調查清楚孔子一行到衛國來並不是魯國派來的,於是再次接受顏濁鄒、蘧伯玉等人的勸諫,請顏回傳話,懇請孔子回帝丘。

    顏回至匡,見到了被圍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動情地說:“吾以汝為死矣。”顏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論語·先進》)顏回彙報了衛國無意加害夫子的實情,並轉達了衛靈公懇請夫子回帝丘,以及衛靈公將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謝不恭之罪的話。

    顏回隨孔子重回帝丘,途經蒲邑,又遭到蒲人的攔截。當時,衛國人公孫戍被衛靈公驅逐後,便逃到蒲地策動叛亂。他試圖脅迫孔子一行參加,利用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聲望壯大自己的聲勢。經孔門弟子子路、公良孺等的拼殺,蒲人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建議和談,答應放行,但不能回帝丘。孔子同意,雙方舉行了盟誓。但一離開蒲地,孔子就吩咐大家趕回帝丘去。子貢不解地問:方才的盟誓難道可以違反麼?孔子說:那是強迫我們盟誓,神靈不會聽信的。孔子一行重返帝丘,衛靈公果然出城恭迎。

    孔子重返帝丘,衛靈公仍給其豐厚的待遇,但不給孔子具體的事做。顏回等人有了較多的時間向孔子請教學問,有時也一同外出考察古蹟名勝,研究衛國文化,或登山臨水,飽覽衛國風光。但在衛國沒有實踐孔子之道、用孔子之道治理國家的機會,這使孔子一行不得不離開衛國,尋找能用其道的君主。

    曹國之行

    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顏回隨孔子離開衛國,向東南行數百里到達曹國,在曹國稍作逗留,於夏天到達宋國。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國人,顏回的夫人也是宋國人,且宋國又是孔子祖籍,他們在感情上覺得比其他國家親近些,所以到達宋國後便去求見宋君。宋君向孔子討教治國之策,孔子藉機向宋君宣揚自己的治國之道。宋君聽後卻表示:你的主張是對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見《說苑·政理》)。宋君的態度使孔子一行十分失望,便離開宋國赴鄭國。

    顏回隨孔子在鄭國考察了大夫子產的政績,考察了鄉校,拜祭了子產。在位的鄭國君臣無意留用孔子,孔子一行只好離開鄭國赴陳國。陳是南方媯姓小國,相傳是舜的後裔,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不久,顏回又隨孔子赴晉國。晉是春秋時頗有影響的大國。能在晉國從政,推行孔子的治國之道,其影響所及遠非他國所比。行至黃河東岸,聽說趙鞍殺害了賢臣竇鳴犢及舜華,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衛國,不久由衛國再次人陳。此時顏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禮,顏回應獨立講學或從事其他社會工作,只是他在孔門中處於首要地位,不得不以“回不願仕”放棄了出仕做官的機會。

    四國之間

    正在載入顏回坐像

    魯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491一前489年)這段時間裡,顏回在隨孔子到楚國去的過程中,曾輾轉於陳國、蔡國、葉國、楚國之間。據《史記·孔子世家》載:楚王聽說孔子一行在陳蔡之間,就派人去聘請孔子。訊息傳到陳、蔡,兩國大夫深恐孔子人楚對己不利,便派兵攔截。孔子師徒最初不瞭解陳、蔡派兵的意圖,為躲避軍兵的襲擾,他們只好在曠野中行進,不料陷入了絕糧的境地。“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匪兄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人見。孔子曰:‘賜,《詩》雲:“匪兌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人見。孔子曰:‘回,《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這段記載,主要是說:為了堅定弟子們的信念,孔子把弟子們叫到身旁,對他們說:《詩》裡說:“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曠野,是何緣由?”我的主張不對嗎?為什麼受困在這裡?子路認為:主張不被別人採納,是由於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別人看不起。子貢認為:主張不被採納,是由於老師把標準定得太高,別人接受不了,應該降低要求。孔子對子路、子貢的回答不滿意,他說:伯夷、叔齊是仁者吧,卻餓死首陽山。這說明仁智的人也會不遇時而遭厄運。至於降低標準,迎合世俗,實際是放棄理想,更要不得。孔子問顏回如何理解。顏回說:老師的主張是偉大的,別人不接受,那是他們的責任。如果我們的“道”沒有修好,這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道”已經完善而不被採納,那是各國掌權者的恥辱。正確的主張不被人家採納,自己仍堅持下去,這才顯出君子的修養。孔子聽了顏回的議論,很是高興,說:好樣的,顏氏之子,如果將來你發了財,我願替你當管家。

    顏回隨孔子在陳、蔡期間絕糧七天,子貢費了許多周折才買回一石米。顏回與子路在破屋牆下做飯,有灰塵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以為他偷飯吃,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也改變自己的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像顏回,也不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是的。子貢便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雖如此說,我仍不會懷疑他,這裡邊必定有緣故。你等等,我將問他。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說:日前我夢見先人,大概是啟發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進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夫子說:剛才有灰塵掉進飯裡,留在鍋裡不乾淨,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來祭奠了。孔子說:是這樣,我也一起吃吧。顏回出去後,孔子環顧了一下身邊的弟子說:我相信顏回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從此以後,大家更加信賴顏回。

    魯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顏回隨孔子離開負函,經陳、儀、蒲回到衛國帝丘。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顏回三十八歲,孔子六十八歲,季康子派使臣公華、公賓、公林帶著禮品到衛國來迎接孔子一行歸國。從此顏回結束了跟隨孔子長達十四年的列國周遊。

    重歸魯國

    正在載入顏回石刻像

    顏回重歸魯國,其故居陋巷雖然依舊,但父母均已年邁,家庭重擔理應落在他的肩上。這就使顏回必須有一份較固定的收入維持家計。顏回在孔門中,是最有條件繼承孔子學說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仕做官,達到以其思想治國的情況下,靠辦學廣收弟子來傳播他的治國主張。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則入仕,不能入仕則透過講學傳授其治國之道,使其思想、主張能為後世所用。所以顏回在未入仕為官的情況下,設壇講學實屬必然。

    顏子生活的時代,由於文化下移,私學日多,沒落貴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學視為步入官場的途徑之一,就連當權貴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學的,如魯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顏回作為孔門弟子之冠,當時欲求其為師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從當時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顏回請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孫何忌請教顏回:“一言而有益於仁智,可得聞乎?”顏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語·顏回》)。叔孫武叔多攻擊別人的過失,他求教顏回時,顏回引用孔子的話告誡叔孫武叔,並說:“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禮記·檀弓下》)。

    顏回講學所用教材,不外《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只是他對《易》接觸較早,研究較深入,“顏淵弱冠,而與仲尼言《易》。”(《法言·問神》東晉李軌注)在教學實踐中,顏回對《易》的講解較深透些,這對其弟子參悟古代辯證法是有幫助的。

    歸魯之後,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顏回在整理時,不限於一般的刻寫與編簡,而是著重於考證及校對,把周遊列國時所獲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參證,去偽存真。特別是《易》,顏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過程中,顏回嘔心瀝血,以致勞累而死。顏回死後,孔子在顏回對《易》所作整理的基礎上,又經過“韋編三絕”的辛勞,才給後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經》。

    顏氏之儒

    正在載入顏回

    顏回透過自己講學授徒,傳授儒學六經;透過協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形成了儒家的一個宗派——顏氏之儒。

    《韓非子·顯學》指出:自孔子死後,儒分八派,“顏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後世儒學專家大多認為韓非子所說的顏氏之儒,是指顏回弟子在繼承顏子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學支派。

    重於立德

    顏回之德是顏回留給後世最豐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遺產。《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顏回的不朽,在於其重立德,後世稱他為“復聖”,便是對其重於立德的肯定。顏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實於個人的行動中,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顏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響社會,啟迪後世。

    天人合一

    顏回的言行體現了他善於領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觀規律,順應自然,但又重視人的能動性,守道而不移其志。顏回有入士為相的願望,希望透過人的努力,達到“無伐善,無施勞”。在條件不成熟時,能主動退讓,待時而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居陋巷簞食瓢飲不改其樂,把自我化於自然之中。“同於大道”(《莊子·大宗師》),使自我行動符合客觀規律。

    辯證思維

    事物發展到極限會走向反面,這是辯證法的觀點之一。顏回從東野畢不愛惜馬力推知其馬將逃跑。魯定公問何以知其馬將逃跑時,顏回說:“臣以政知之。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以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今東野畢之馭,上車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猶求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問:“善!可得少進乎?”顏回答:“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無危者也。”(《荀子·哀公》)

    顏回在學習和弘揚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的過程中,總是殫精竭思,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簞食瓢飲”的困苦生活,這種狀況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夏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學宗師顏子不幸病逝,給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由於他的家境十分困難,以至無力按照當時有關禮儀殯葬,最後經他的父親顏路四處籌措,並在其弟子及同門好友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了葬禮。

    《孔子家語》中有顏回一篇。據說顏回非常聰明,深曉推理之術。他主張為人要謹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在孔教中顏回得到特別的尊重。但是孔子門下的學生,有聰明才智的一樣有很多--像子路等人都可以為代表。

    歷代追封

    自漢代起,顏淵因為較易查考的關係,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淵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史籍記載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

    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實際年齡四十歲)

    相關故事

    顏回好學

    原文

    顏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譯文

    顏回二十九歲,頭髮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說:“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學生,學生們就更加親近我。”魯國國君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之後再沒有發現好學的人了。”

    顏回攫甑

    原文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譯文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來的時候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炭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看見的,但是看見的也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難啊,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更難啊。

    顏回不仕

    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庭貧困處境卑賤,為什麼不去做官呢?”顏回回答說:“不願意做官。我有城外的五十畝地,足夠供給稠粥;城內的十畝土地,足夠穿絲麻;彈琴足以自求娛樂,所學先生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樂。我不願意做官。”孔子欣然改變面容,說:“好啊,你的願望!我聽說:‘知足的人,不以利祿自累;審視自得的人,損失而不憂懼;進行內心修養的人,沒有官位而不慚愧。’我誦讀這些話已經很久了,現在在顏回身上才看到它,這是我的心得啊!”

    原文: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作。’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莊子》

  • 7 # 第三空間

    古人稱呼有德行的人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孔子被尊為聖人,在德行中排列三等。聖人又教匯出七十二賢人,而顏回排在七二賢人之首。因此,顏回在後世,人們一般俗稱為賢人,而不是聖人!

  • 8 # 趙志武

    顏回是個優秀的學生,他不貳過、不遷怒,看重德行,是孔子三千學生裡的七十二賢才之一,也是一個十分令人尊重的賢者。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他勤奮好學,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初入孔門的時候,年紀很小,稚嫩的臉龐,充滿了對未知的期待和迷茫,初見老師孔子時,顏回的眼神還有些躲閃,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顏回應該是所有學生當中年紀最小的,他的個頭不高,衣衫襤褸,雙眼深凹,顏回莊重地給孔子行跪拜之禮,算是正式成為了孔子的徒弟。

    顏回不是個出眾的孩子,他不是所有學生中最聰明的,確是最勤奮的一個,來得比別人早,回得比別人晚,刻苦鑽研功課。他的性格稍許沉默,性格又內向,沉默寡言,才智較少外露,讓很多人覺得他有些愚。

    顏回,他的個性溫順、陰柔,言行舉止都比較拘謹,不事張揚。《論語》說他“敏於事而慎於言”,“納於言而敏於行”,“不遷怒,不貳過”,表面看來好像愚鈍,但內裡卻很秀慧。很多時候,孔子在講學時,顏回都靜靜地在一邊聽著,不對老師的言論提出任何問題,他對於老師孔子是朝聖般的膜拜,“亦步亦趨”便是他對老師尊敬的表現,他想要變得跟自己的老師一樣,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成為一個受到大家尊重的賢者,因此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被顏回記住,就像是孔子的復錄機,顏回這樣的做法,起初在老師眼裡,認為他也不過是個庸才,是不能成氣候的。我們還能回憶起,他與孔子交談時,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的場景,顏回對孔子的話都深深記在心裡。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對於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孔子周遊列國,過匡地遇亂及在陳、蔡間遇險時,差點就一命嗚呼,跟隨遊學的很多學生都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動搖,只有顏回堅定不移地支援老師孔子,並解釋道;“老師的理想很高,學問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採用,這正是他們的恥辱。”孔子聽了很高興。因為顏回真正讀懂了老師的內心,這樣的學生孔子怎麼能不喜愛。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其次,顏回的忠厚,對老師言聽計從,尊師重道,就連子貢也不敢和顏回進行比較,可見,顏回是個“大智若愚”之人,這樣的人是孔子所喜愛的,也是聖人的表現。

  • 9 # 一加一不等於五

    我來拋磚引玉。

    說到顏回,就不得不說顏回的師傅孔子。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顏回作為七十二賢人之首。十三歲拜孔子為師。四十一歲,去世。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兗國公,卦為復聖,陪祭於孔廟。

    顏回出生於貧苦的家庭。顏回從十三歲一直追隨孔子奔走於六國。一生沒有做過官。顏回忠厚內向,善於思考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是真正的體會到了孔子學說的博大精深。 嚴格的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

    顏回一生所追求的是萬國咸寧,君仁臣敬,子孝父慈。顏回基本上沒有留下什麼傳世之作。我們所知道的顏回,都是透過孔子,論語,莊子這些文章來了解。

    論語中孔子所記載的顏回。

    有一天孔子問顏回你家裡那麼窮,一點兒社會地位也沒有,學歷經歷都不夠,你為什麼不去找個工作做個官呢?

    顏回:不是不要,是我不願意去做。假如,我有城外的50畝地,足夠供給稠粥,假如,我有城內的十畝土地足夠穿絲麻,彈琴唱歌快樂的很。再一個我跟隨老師,學習道理,我人生快樂的很。因些我不願意出去做事。孔子聽了以後臉色都變了。好呀!你的志向真好。

    我聽說:一個人能夠知足,一切容易滿足。不以利祿自累,一個人嚴格反省自己檢查自己。自己找到了自己,人生找到了自己的本位。一切身外之物丟棄,沒有什麼可以憂慮。內心裡邊有道的境界,人生沒有位置沒有職業,那有什麼稀奇。我一輩子教學沒有看到一個學生達到這個境界,顏回你今天做到啦!我高興得很。我已經得到一個寶了。有傳統有傳人。

    莊子記載的顏回

    顏回曰:我進入道境了。 孔子問道,你在說什麼呢?顏回說:我已經忘掉仁義了。孔子說:這樣很好,但是還是沒有進入大道的境界。

    過了段日子。顏回又去拜見孔子,說我進入道境了。孔子問:你說的是什麼呢?顏回說:我忘掉禮樂了。孔子說:不錯,但還是沒有進入大到境界。

    又過了幾天,顏回再次拜見孔子,說我進入道境了。孔子說。你在說什麼呢?顏回說:我端坐而忘掉了一切。孔子很驚喜。皺眉問道。“坐忘”是什麼?顏回答到:毀壞形體,泯滅聰明,與大道混同為一,這就叫坐忘。孔子說。與道混同唯一就沒有好惡之情。與變化同遊就不會滯執守常了,你果真成了賢人啊,我願意跟在你後面學習

    孔子本有意傳衣缽與顏回,顏回不幸短命。 顏回善於領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觀規律,順其自然。對於我國早期儒家學說的弘揚功不可沒。

  • 10 # 閏成居士

    從論語和其他有關材料可知,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顏回。

    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是顏回特別虛心,學習領悟孔子思想最到位。如對於仁的理解即是如此,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

    二是顏回安貧樂道的行為最符合孔子的要求,成為孔子為其他弟子樹立的楷模。

    三是顏回學習刻苦,最理解孔子的思想。下面我們從一些具體事情來看一看。

    顏回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就住在曲阜。曲阜今日尚有顏回井,可以作為顏回當年住所的座標。顏回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意謂如果人人能夠剋制自己的慾望而恢復到禮治的要求,恪守各種典章制度,那麼,天下的百姓便都會歸向仁愛了。這是孔子對其政治思想最簡明扼要的解釋,也是他一生到處奔波所追求的理想目標。顏回所提問的問題均是有關人生與社會政治的關鍵問題,都是孔子所關注的,不像樊遲那樣問些種地的瑣事。

    顏回道德修養好,能夠淨心求學而不旁思別騖,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安貧樂道。孔子曾高度評價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住在偏僻的衚衕,大概就是現代的所謂貧民窟,非常貧窮,什麼傢俱都沒有,只有一個竹筒盛飯吃,一個水瓢舀水喝。別人都難以忍受這種貧苦,可是顏回依然不改他的樂觀態度,依然跟從孔子學習。 對於這一點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不慕名利,“無誘於勢利”,能夠坐得住冷板凳的堅韌態度是幹成大事業人所必須的,這一點對於後世有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不懂理家,連社會中等水平都不能達到,連溫飽都有問題,還空言什麼大道理,則顯得迂腐甚至有些愚蠢。這對於後世一些讀書人一旦科場失意,便窮困潦倒,成為孔乙己似的人物,消極影響也很大。

    顏回沉默寡言,乍看好像有些愚笨,孔子就說:“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看來孔子也曾懷疑過顏回的智力,覺得他有些愚笨。但講完課回去一琢磨顏回私下裡問的問題,亦有許多足以啟發自己思考的地方,因此才肯定地說,顏回並不愚笨。孔子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可見顏回非常勤奮用功,這樣的學生所有的老師都喜歡。 顏回對於功名利祿的淡漠情懷最符合孔子的心理,故孔子曾深有感觸地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意謂國君重用我,我就出仕貢獻才智;如果不重用我,那麼就隱居起來,只有我和你有這種想法和德行啊!

    顏回最能理解孔子的心思,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便可以看出前文所提孔子三大弟子子路、子貢和顏回的性格,也可看出孔子為什麼特別喜歡顏回的緣故。故事很生動,為保持原貌,錄出這段文字的原文: 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如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如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而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爾志頒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如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史記•孔子世家》卷四十七)

    由於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楚國想要聘請孔子,結果給孔子帶來災難,陳國和蔡國的一些大臣出兵包圍孔子,使孔子陷於極其艱難的境地,乃至於斷絕了糧食。弟子們都很著急,孔子怕弟子慌亂,便依舊彈琴以安穩人心。為摸清弟子的想法和教育他們,同時也可瞭解弟子們對這種特殊情況的認識,孔子先後找子路、子貢和顏回談話,問話的內容完全一致,但三人的回答卻不同。子路的意思是說,咱們遭遇這樣的窘境,是否老師的仁和智未達到最高程度,還有一定問題。因此遭到孔子的反駁。子貢的意思是說老師的道肯定是對的,是至高無上的,但社會現實如此,咱們能否適當靈活一點,來遷就一下世俗之情。同樣遭到孔子的批評。認為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屈服,不能以原則作交易來換取社會的容納。顏回的回答即肯定了孔子的偉大,同時也說出一句最具哲理而又有獨到見解的話:“不容然後見君子。”其實這是孔子天下有道,窮則恥辱,天下無道,達則恥辱之觀點的自然生髮。而當時正處在天下無道之時,君子不被社會所容便是自然而然的。而在不被社會所容的情況下還能夠堅持真理,堅持正義,堅持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君子。所以顏回的話並非是討好孔子,而是對孔子一貫思想理解後的判斷。因此孔子說“回也不愚”,此事便是十足的證明。

    孔子雖然對顏回最滿意,最放心,最喜歡,但也有險些發生誤會的時候。《呂氏春秋》(任數篇)記載這樣一個小故事: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煤炱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飲之。”子曰:“信也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故不易矣。” 孔子在陳蔡之時斷糧數日,顏回好容易要點米回來煮飯吃。孔子在屋裡睡覺,飯將要熟的時候,孔子偶然看見顏回用手扣飯鍋裡的飯吃了一口。不一會兒飯熟,顏回端進來請孔子吃,孔子假裝剛才沒看見,起來說:“我剛才夢見先君,故在吃飯前先要祭奠一下。但食品要特別乾淨然後才行。”顏回非常忠誠老實,便說:“那可不行。剛才有個煤灰飄到鍋裡,我用手扣出來,扔了可惜,就吃了。”孔子非常感慨,說道:“最可信的是眼睛,然而眼睛也不可信。所依靠的是心,而心也不足以值得信任。弟子們記住:瞭解一個人真是太不容易啦!”如果孔子不故意說那番話,顏回也不會把吃飯的真相說出來,因為實在沒有那個必要。那樣,孔子恐怕就會終生懷疑顏回曾經偷著吃了一口飯,雖非大問題,但也不太光彩。可見人太容易被誤會了。

    顏回身體不好,29歲時已經滿頭白髮。死得較早,可能是孔子困於陳蔡回國後不久就死了。孔子哭得很傷心,說:“自從我有顏回之後,弟子門人對我更親了。”可見顏回很有凝聚力,對老師特別尊敬。其後,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愛好學習。孔子說:“有個叫顏回的好學,不遷怒於別人,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不幸他早亡。現在則沒有了。”

    (文章內容整理自網路)

  • 11 # 蘭廣上北

    孔子曰,賢乎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也,顏回在困難的環境中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或許是其能稱為聖人的原因。

  • 12 # 真一道子

    如若知道顏回為什麼能成為聖人,首先要知道何為聖人。儒家之道,究天人之際,下學而上達,倘能至天道,天人合一則為聖。顏回素以德行著稱,之所以被稱之為聖人者,主要是因為以下四點而超凡,以非比尋常而入聖域:一是安貧樂道、矢志不渝——可謂心誠;二是尊師重道、不離不棄——可謂明理;三是敏而好學、謙虛謹慎——可謂有才;四是仁慈賢良,不遷怒、不貳過——可謂有德。

    1、安貧樂道、矢志不渝

    顏回家貧,雖在陋巷簞食瓢飲,但依然能安貧樂道,以舜帝為志,崇尚“無為之治”,不因貧賤而移其志向,失其節操。同窗曾經以黃金試探顏回,顏回見財不動心,把“外財”放回原處,拂袖而去。孔子看顏回家貧,也曾經勸他入仕做官,他說:有田地若能足以吃飯穿衣,“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後人將顏回“安貧樂道”與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譽之為“孔顏之樂”,孔顏之樂成為儒家追求的一種崇高精神。

    2、尊師重道、不離不棄

    在孔子的諸多弟子之中,顏回是年齡比較小的一位,性格內向,拜師也比較晚。但他尊敬孔子親如父親一般,尊崇孔子如千古聖賢一樣,他嘗喟然嘆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在孔子被圍困衛國時,顏回見到孔子,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矣”,雖是一言一語,但師徒生死與共的情義盡在其中。尤其是在少正卯與孔子爭奪弟子之時,“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有顏回未離開孔子門下半步,被後人稱為“顏回獨知孔子聖也。”

    3、敏而好學、謙虛謹慎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雖性格內向,卻天資聰慧,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聞一知十”,較早體悟到孔子學說的博大精深,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情不自禁地歎服道:“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孔子也曾稱讚道:我自從有了顏回,在他的影響下,弟子們更加親密團結,親和向學了。據記載,顏回深得《易》之傳,明曉推理之術,他主張為人要克己、謹慎,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不能違背仁義之道。

    4、仁慈賢良,不遷怒、不貳過

    顏回一生短暫,卻始終言行一致,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身上,發了怒也很快消解,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孔子稱讚他的德仁,說他“不遷怒、不貳過”,“其心三月不違仁”,“善哉回也”。孔子師徒曾困於陳蔡絕糧,顏回在破屋牆下做飯,當灰塵掉進飯裡,他便取出不乾淨的自己吃了,此事引起了子貢的懷疑,孔子依然說: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我不會懷疑他。

    總結

    綜上所述,以孔子之言概而括之,孔子嘗贊顏回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此言不虛,顏回不愧為聖人。

  • 13 # 讀一世界

    顏回為什麼被稱為聖人?

    孔子生前,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來教育學生。

    他曾經從這四個方面來議論自己的學生,將各科之中比較突出者加以羅列。

    顏回品格高尚,學識淵博,是孔子最為得意的學生。

    於是,在眾多的孔子弟子中,後儒把顏回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像尊稱孔子為“至聖”那樣,尊顏回為“復聖”。

    顏回字子淵,亦稱顏淵。他是春秋末年的魯國人,比孔子小30歲。顏回的父親顏路也曾隨孔子學習。顏回的家境比較貧寒,孔子曾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思是別人受不了的貧苦憂愁,顏回卻能夠不改變自有的快樂。不過,《莊子·讓王》篇記孔子問顏回家貧居卑,為什麼不出仕時,顏回回答說:“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回不願仕。”如果這種說法靠得住,那麼顏回可能出身於有一定家產的自耕農。顏回一生都沒有出仕,一直跟隨孔子學習和生活。直到去世,顏回基本上沒有離開過孔子。在眾弟子中,顏回是深受孔子喜愛的一位。孔子青少年時代十分好學,顏回也是如此。顏回天資聰穎,學習勤奮,初為孔子的弟子時,孔子為他講學,他不僅不談反對意見,而且連個疑問也沒有,就好像一個愚蠢的人。可是後來,孔子發現他不但能夠完全理解,而且還能有所發揮。孔子稱讚他“不愚”,連能言善辯,以“言語”著稱的子貢也自嘆弗如,子貢說自己“聞一以知二”,顏回卻能“聞一以知十”。顏回雖然才智出眾,但他並不因此忘記發奮學習。在《論語》中,《雍也》和《先進》等篇都記載了孔子稱讚顏回好學。《子罕》則記孔子誇獎他說:“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顏回不分白天黑夜地學習詩、禮,孔子認為他的學生沒有人能與顏回相比。他之所以被列為四科之首,是因為他有十分突出的仁德修養。

    孔子曾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其憂樂所繫,不在富貴利達,惟在道德學業。

    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的這種憂樂觀,顏回領悟至深,並切實地加以實行。

    顏回在“人不堪其憂”的陋巷居住時,簞食瓢飲,不改其樂,這種精神境界深得孔子讚賞。

    顏回尊師重道是其德行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孔子曾說:“回也視予猶父也。”後人也評價說:“顏回之於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這就是說,顏回對孔子十分尊重,簡直就像兒子孝敬父親那樣。顏回不僅本人敬重老師,而且也影響了其他的孔門弟子,所以孔子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顏回對孔子言聽計從,崇信至極,以至於達到了“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的地步。據說,魯國的私學之風興起後,魯人少正卯也進行講學,與孔子爭弟子,當時,“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顏回對孔子的信任簡直達到了迷信和盲從的地步。顏回的思想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孔子思想中,“仁”佔居了重要的地位。顏回也信奉並躬行孔子之學。

    孔子說他“不遷怒,不貳過”,“其心三月不違仁”。在社會政治思想方面,孔子認為治理國家要處處堅持道德教化的基本原則,君主應當“為政以德”,君臣關係也應當以道德來調節。

    顏回就是這樣,他主張用道德來協調君臣關係,並用以教化人民,他說:“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相應”,“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蠻”。

    他認為只要透過道德來治理,社會就會安寧,君臣上下就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使得“動作中道,從容得禮”,各國諸侯也都“從義尚風”,使“壯者趨而勤,老者扶而至”,天下從而獲得永久的安寧。

    顏回雖然沒有離開過孔子,但他也曾打算進行獨立的活動。《說苑·敬慎》中說“顏回將西遊”,《孔子家語·賢君》也記“顏淵將西遊於宋”,不知是否真實。孔子以後的儒家各派中有“顏氏之儒”,作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當與之有關。不過,顏回在孔子生前就已經去世了,當時他只有41歲。顏回也可能獨立收徒授學,“顏氏之儒”也可能是在顏回思想的影響之下,逐漸從儒家學派中分出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學派。不過,在儒家八派中,雖然其他各派對孔子思想取捨不同,“顏氏之儒”的特點卻應該是恪守師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欒川打老師的常某違法嗎?律師的無罪辯護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