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灰太狼創客工作
-
2 # 文灝博士
羅布泊,蒙古語諸河匯聚之意。傳說消失的古樓蘭國位於哈蜜以南,古陽關以西,扞泥城遺址以東的廣大地區。又稱鄯善國,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該國擁有一萬四千餘人。此國介於匈奴與漢之間,地處古絲綢之路要衝。是歐州人種落地於此,後有印度人加入,是一中立小國,初遭匈奴入侵變為蕃屬國,成為傳遞漢朝信使的馬前卒,東漢時期皇家派往西域的信使多次被樓蘭國殺害,引漢武帝大怒,兵伐樓蘭,樓蘭懼漢天威降伏為漢友邦,樓蘭繼之日漸昌盛,到西漢時,漢室衰敗無力顧及樓蘭,加之絲綢之路南北分支,樓蘭國往日盛景蕩然無存。至於樓蘭國神秘消失倒是有眾多說法,有的說塔里木河改道造成河道遊移斷水,迫使樓蘭人背井離鄉分投他國,根據出土文獻記載樓蘭國曾號召大家節約用水,也有的說遭到匈奴兵伐而亡,還有的傳言,樓蘭遭受瘟疫十之八九染病而亡,餘之遠投他鄉。消失的年代也模糊不清,有的說兩晉時期,也有相信隋朝未年,根據玄裝西行記載及唐王昌齡詩“不破樓蘭誓不還”。據以推定亡於唐可能性較大。竊以為王昌齡之詩中“樓蘭”並非單指樓蘭國,很有可能唐時的樓蘭已被匈奴吞併,指匈奴樓蘭廣大地區,一個大唐帝國兵伐樓蘭豈不是牛刀殺雞。總之古樓蘭國消失的迷團至今沒找到破解的鑰匙。
-
3 # 笑看笑看123
樓蘭古國(它是遊牧民)當時的確是發生了大的瘟疫並且是天氣炎熱,加上巨大的沙塵暴(當時有部分遊牧民外出)等牧民返回己是半年以後古國己沒有了,他們又去找水源,,在近60公里外,現在的且未縣(我去過)
-
4 # 頑石保護艾比湖
樓蘭古國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節點,然而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通暢後,路上絲綢之路漸漸的凋零了,再加上由於當年絲綢之路的繁盛,樓蘭國集聚了很多的人,對水的需求是大量的,當往來的商隊少了,商人少了,樓蘭國的收入也少了,國家就承受不起相應的費用,當然也減少了對水利的費用,樓蘭是因商而興起的國家,國家的收入是靠商來供給了,少了商業,國家也面臨消亡,樓蘭本身的自然條件就不好,無法生存的政府當然會找適合的地方居住,隨著人員的大量遷出,剩下的人也無法生存,因為新疆的情況很特殊,居民生活用的鹽、茶、糖等用品必須依靠外地的供給,沒有了大量的人口,僅有的少量的人是不能給商人帶來利益的,商人就不可能經常的到來,所以生活物資欲來欲匱乏,為了生存僅有的留下的少量人也不得不一走了之,這就是為什麼新疆那麼多古城遺址,一個人也不剩的原因。寬廣的新疆大地,商業活動是很難的,特別是在古代,群居才是活下去的根本出路。
-
5 # 水寨山人
我在內蒙固陽縣一鐵礦打工三年,那裡由於雨水越來越少,又沒有地下水,所以很多土地因乾旱已不能生長莊稼。付近一名叫哈布琪的村,原來有一百多口人,現在還剩六七個老人了。將來那裡很多地方因無法生活,就無人居住了。我想,古樓蘭國的消失也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吧
-
6 # 三維觀時空
羅布泊曾經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12000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乾涸。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肥的羅布泊變成茫茫沙漠?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當年絲綢之路的要衝——樓蘭古城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則認為,羅布泊乾涸的原因很複雜。這裡面既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地域性的問題,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中原的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其實,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於沙漠擴大,先後發生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的消亡。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於樓蘭處在乾旱內陸,這裡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顯著罷了。
人類活動對羅布泊乾涸的影響,在晚近期可以說越來越大。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這裡曾有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他們砍伐掉許多樹木和蘆葦,這無疑會對環境產生負作用。
樓蘭是古絲綢之路上一個強悍的小國。早在公元前許多年就已經存在,一度十分繁榮。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是扼絲綢之路的要衝。可是在公元3世紀後,樓蘭國卻神秘地消失了。樓蘭王國的興亡和它旁邊的羅布泊一起,成了一個巨大的謎。
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後,儘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樓蘭古城最終還是斷水了。水資源的缺乏使得人們的衛生狀況惡化,抵抗力減弱,於是瘟疫爆發,樓蘭古城居民為了生存只得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
也有人認為是戰爭摧毀了樓蘭城。作為重地,歷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國都曾統治樓蘭。在樓蘭城周邊的多處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期的墓地葬有不同的人種。有可能是樓蘭被佔領後,佔領者實行了屠城,然後撤離,樓蘭因此慢慢被風沙湮沒。
最早記載“樓蘭”這一名稱的是《史記》:“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根據《史記》的描述,樓蘭人在公元前 3世紀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時的樓蘭受月氏的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被匈奴所管轄。樓蘭在西漢時有居民 14000多人,士兵將近3000人。
儘管從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難以辨認樓蘭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學家從大量資料和考察中發現,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廢棄了1500年的樓蘭城曾經輝煌一時。據專家分析,樓蘭遺蹟已經有了1800年的歷史,經歷了風沙洗劫後,僅存殘缺的胡楊木架和少量的蘆葦牆。從房子的大小和建築材料看,當時普通百姓的住房條件比較簡陋,但遺蹟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細的木製品和古錢幣又提醒人們,樓蘭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專家認為,樓蘭城中已有了貧富分化,這些木製品同時又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木工精湛的手藝和樓蘭經濟的繁榮。專家發現,像這樣的民宅,留存下來的還有幾十間,並集中在城西組成了居住區,而在城東又分別有行政和軍事區,城市功能齊全而佈局分明,城市規劃和發展意識顯而易見。
-
7 # 汧生禾
樓蘭國,有記載可查的歷史共有 800 多年。這個神秘的國度,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她
身邊有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她門前環繞著清澈的河流,人們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在碧波上泛舟捕
魚,在茂密的胡楊林裡狩獵……
活在歷史與傳說中的神秘國度
“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扞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
萬四千一百,勝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輔國侯、卻胡侯、鄯善都尉、擊車師都尉、左右且渠、擊車師
君各一人,譯長二人。西北去都護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墨山國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車師千
八百九十里。地沙滷,少田,寄田仰谷旁國。國出玉,多葭(jiā)葦、檉柳、胡桐、白草。民隨率
牧逐水草,有驢馬,多橐(tuó)它。能作兵,與婼(ruò)羌同。”
…………
樓蘭,這是一個被記載在史書裡的名字,一個在傳說中被提及的名字。它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是中國古代西部的一個小國。它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
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
“樓蘭”這一名稱,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根據《史記》的記載,大約在公元前
3 世紀時,樓蘭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時的樓蘭受月氏的統治。公元前 177 年至公元前 176 年,
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被匈奴所管轄。據《漢書·西域傳》記載,樓蘭在西漢時是西域一個著名
的“城廓之國”,有居民 14000 多居民,士兵將近 3000 人。
這是一個神秘的古國。在漢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第一個闖進樓蘭歷史中的漢
人,恐怕就是張騫。
在張騫奉命出使西域之前,漢朝對西域的知識也是十分有限的,對樓蘭的瞭解都是透過道聽途
說完成的。在當時人們的印象裡,西域是一個遊蕩著匈奴人的荒涼土地,是個有去無還、有死無生
的地方。
一心建立功業的張騫沒有被傳說的恐怖氛圍嚇倒,毅然上路,走出陽關,首先來到美麗的塔裡
木綠洲。那裡就是樓蘭。
張騫發現,樓蘭人有深深的眼窩,大眼睛,低顴骨,高鼻樑,相貌與漢人大不一樣。他們說著
如同鳥兒鳴叫一般古怪難懂的語言,用蘆葦杆、胡楊紅柳作為寫字用的筆,寫出的文字就像蝌蚪一
樣,無法識別。
數年之後返回中原,張騫將所聞所見報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非常重視這個處於天之一隅卻位置重要的樓蘭。樓蘭這個袖珍城邦國家,從此進入了史冊。
那時的樓蘭國,有時充當匈奴的耳目,有時歸附於漢朝政府,周旋在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
巧妙地維持著它的政治生命。由於樓蘭處在漢與西域各國的交通要衝,漢政府不能越過這一地區去
打匈奴,匈奴如果不假借樓蘭的力量,也無從威脅漢王朝。因而,漢和匈奴這兩大集團對樓蘭都盡
力實施懷柔政策。為表示降服,樓蘭將王子送到漢王朝作為人質,同時,也向匈奴送去了一個王子,
以表示在匈奴和漢王朝之間嚴守中立。
公元前 92 年,樓蘭王逝世。此時,漢朝實力已超過匈奴,因此,樓蘭遣使請求漢皇將在漢朝做
人質的王子送回去繼承王位,此舉有討好漢朝的意思。然而,在漢朝為人質的樓蘭王子已經因為觸
犯了漢朝法律而被施以宮刑。王子若回到樓蘭,難保不會因怨恨而歸附匈奴。因此,漢朝庭無論如
何也不答應樓蘭人的請求。不知內情的樓蘭人只好回去另擇王子繼承王位,並且又選了兩個王子分
別到漢朝和匈奴做人質,送到匈奴去的王子名叫安歸。可是,新即位的樓蘭王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趁這個機會,匈奴把安歸送回去,扶上了王位。
在先王遺孀——一位來自匈奴的女人的挑撥下,新樓蘭王安歸與漢朝漸行漸遠,轉而親附匈奴。
由於樓蘭國境接近玉門關,漢朝的使者經常透過這個關門前往西域各國,每次都要經過樓蘭境內一
個名叫白龍堆的沙漠。這個沙漠的氣候非常惡劣,經常颳起狂風陣陣,將流沙裹挾到空中,形狀如
龍如蛇,行人常常會因為迷了方向而走失。於是,漢朝廷不斷命令樓蘭王國給這些使者提供嚮導和
飲用水。這些漢朝使者屢次虐待嚮導,並且向樓蘭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樓蘭人憤怒之下殺掉了
這些漢使。漢和樓蘭之間的關係因此陷入惡化。當時的訊息是很不靈通的。樓蘭悄悄殺掉幾個漢使,
遠在中原的西漢王朝並不知道。然而,安歸的弟弟尉屠耆一直親附漢朝,在國內政策變為仇漢親匈
的情況下,逃到了漢朝,將國內的形勢如實上奏。
西漢大將軍霍光得知後,並不發動大軍,只在向漢武帝做了彙報後派傅介子去刺殺樓蘭王。傅
介子同 100 多名將士攜帶著金帛,揚言奉皇帝諭旨,要給西域各國國王賞賜。他們很快到了樓蘭國,
安歸卻不願意接見傅介子。傅介子並不著急,帶著隨從大搖大擺地離開樓蘭國都,到了樓蘭的西部
邊界,然後讓負責接待的官吏捎話給樓蘭王:“我們漢朝使臣拿著黃金、綢緞賞賜西域諸國,樓蘭王
不來接受,那麼我就去西面的國家了,你可不要後悔!”說著,把帶著的金帛拿出來給那些人看。安
歸很快就得到了報告,對所謂的賞賜起了貪念,立即主動跑去面見傅介子。
傅介子在帳外設宴款待,同安歸坐在一起飲酒,並把所帶的黃金、綢緞擺出給他看。安歸目眩
神迷,暢懷痛飲,不一會便喝醉了。傅介子對安歸說:“天子此次派我來,有幾句話讓我轉達給陛下。
請您跟我入帳內詳談,這些話只能讓您一個人聽到。”醉醺醺的安歸糊里糊塗地就跟著傅介子走入帳
內。這時,有兩名藏在帳中的壯士持刀從安歸身後刺入。刀尖穿胸而出,一代樓蘭王未吭一聲便倒
地而死。跟著安歸來的官吏都嚇得四散奔逃,場面一片混亂。
傅介子攔住樓蘭官吏,對他們說:“樓蘭國殺大漢使臣,背叛漢朝,犯下十惡不赦的大罪。天子
派我來誅殺樓蘭王。現在應該立安歸的弟弟尉屠耆當國王。尉屠耆跟著漢軍大隊人馬就要來了,你
們誰敢妄動?誰要圖謀不軌,大漢軍隊就立即滅掉樓蘭,到時候玉石俱焚,別怪我沒告訴你們!”傅介子以區區百人,竟敢在樓蘭國談笑間取國王首級,乾淨利落得如拾草芥,過人的膽略和高超的智
謀已經讓樓蘭畏服,又聽說大漢軍隊就要到了,樓蘭臣民生怕惹來殺身之禍,立即請回尉屠耆,立
為國王。西漢朝廷命樓蘭改名為鄯善,重重賞賜了尉屠耆,並應尉屠耆的請求,派遣漢軍到樓蘭,
震懾匈奴。
匈奴戰敗,漢朝興起,絲綢之路暢通無阻,親附漢朝的樓蘭得到了好處。樓蘭是古代絲綢之路
西出陽關後的第一站。當年,這條交通線上,“使者相望於道”,交通之繁忙,城市經濟之繁榮,盛
極一時。繁榮的商業為樓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使樓蘭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工藝也
藉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樓蘭此時已經成了西域的樂土,
沙漠裡的天堂。
-
8 # 歷史方位
樓蘭古城的消失之謎,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未解之謎。一座繁華富庶的樓蘭古城,似乎轉瞬之間就消失地無影無蹤。
1900年,瑞典學者斯文來到羅布泊考察,由於口渴難耐只好四處尋找水源。他無意之間在羅布泊附近找到了一座千年古城,古城裡有精美的陶瓷和絲綢,文字和錢幣,還有繁華的商業街市。但奇怪的事,古城裡一個人也沒有,甚至連一個動物也沒有。斯文疑惑不解,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古城,又為什麼會消失呢?
“都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抒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史記》斯文翻查了中國的史料,他在《史記》中找到了這座古城的答案。原來,這座古城就是樓蘭古城,是漢代時期西域小國。樓蘭古國,曾經是一片繁榮富庶的國度,它連線著中原與中亞,形成了一條狹長的貿易通道,也就是絲綢之路。西漢時期,樓蘭古城達到鼎盛,中原商人透過河西走廊進入樓蘭古城,以樓蘭為中轉站打通前往西域和中亞的要道。樓蘭古城商業發達,來往商人絡繹不絕,他們更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就再也找不到樓蘭古城的蹤跡,偌大一個古城,好像一夜之間蒸發了一般。
那麼,繁榮富庶的樓蘭古城,為何會剎那間消失呢? 1.生態環境惡化學者研究,樓蘭古城的消失可能與生態環境的惡化有關,這種生態惡化,不僅有自然原因,還有人為原因。
首先,在西漢到東漢這一段時間裡,中亞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沙漠化。土地荒蕪,河流乾涸,地面植被都因為缺水乾旱而死,中亞地區更是形成了大面積的戈壁沙漠。於是,樓蘭古國的百姓不得不遷居他處。
其次,樓蘭古城盛行“太陽墓葬”,所謂太陽墓葬,就是以墓葬為中心,用大量木樁圍成太陽的形狀。這種墓葬是非耗費木材,往往幾場葬禮下來,一片樹林就被砍伐的光禿禿的。因此,專家猜想樓蘭古城的消失,可能與濫砍濫伐引起的水土流失有關。
2.水資源匱乏以前的樓蘭古城,水系發達,植被茂密,這歸功於塔里木河水系。塔里木河流經羅布泊地區,為樓蘭古城的人提供水源,人們在這裡無憂無慮生活了很多年。然而,在東漢時期,塔里木河改道,樓蘭古城突然之間成為一座乾涸的城市。樓蘭古城的人,不得不拖家帶口搬離了這座城市。
3.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在以前,從長安城前往西域的商人必須經過樓蘭古城,但是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這條通道就漸漸廢棄。絲綢之路北道,東起長安,沿著渭水到達陳倉,然後翻閱六盤山到達武威,正好繞過了樓蘭古城。由於樓蘭古城這條通道的廢棄,以商業為經濟來源的樓蘭古城,突然失去了支柱。於是,樓蘭古城的經濟直線下滑,最終城中百姓搬離都城,各奔東西。
4.瘟疫之說相傳漢代時期,西域地區發生了“熱窩子病”。開始的時候人們並沒有在意,但是當疾病迅速蔓延之後,城中的人甚至來不及逃跑,就倒在了樓蘭古城之中。在醫療水平不發達的古代,往往一場瘟疫下來,整座城裡的人都會受到殃及。因此專家猜想,樓蘭古城的消失可能與這場瘟疫有關,許多百姓倒在了瘟疫之下,其餘百姓四散奔逃,形成了一座樓蘭空城。
5.戰爭毀滅說在古代,往往一個城市的消亡與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戰爭之中,敵國往往會劫掠百姓,甚至屠戮全城。因此,有人猜想,樓蘭古城有可能毀於戰火之中。
由於商業的發達,樓蘭古城十分富庶,城中盡是西域香料寶石,中原的絲綢陶瓷。而樓蘭古城又是中原同樣西域的咽喉,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時期,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和衛青多次長驅直入,匈奴各部四散奔逃,形成了漠北無王庭的局面。但是,關於匈奴各部去了哪裡卻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們去了西亞等地,有人說去了歐洲匈牙利地區。但也有人猜想,匈奴有的部落在西域地區留了下來,而且樓蘭古城很可能被匈奴人劫掠一空。
總結:關於樓蘭古城的消失之謎,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有的觀點認為,樓蘭消失於環境惡化,有人認為,樓蘭古城毀於戰火,也有人認為它是毀於瘟疫。除此之外,還有絲綢之路改道說、水資源匱乏說。 但是我認為,瘟疫說和戰爭說更為可靠一些,因為只有瘟疫和戰爭,才能讓樓蘭古城悄無聲息的消失。環境惡化、水資源匱乏等等因素致使樓蘭消失肯定有一個過程,這段時間樓蘭人完全可以來到漢帝國,這樣的話樓蘭的消失早就為人所知了。
-
9 # 付凱91458867
樓蘭是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城邦國家,在漢武帝時併入西漢版圖。據歷史文獻記載,樓蘭原是個很大的城市,城內人口眾多,相當繁華。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進入塔里木盆地的第一站就是樓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是,時過不久,這座繁華的城市忽然消失了,從東晉到近代的1600餘年中,史書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名字,古樓蘭哪裡去了呢?
1900年,一位來自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塔里木盆地東部,在一片荒原上發現了一座被風沙吞沒的古城。在長寬各300多米近乎方形的城垣中間,殘垣斷壁比比皆是,有高大的佛塔和佛殿,有豪華的官邸和大量平民住宅。地下埋藏著大量珍貴的文物。有記載著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木簡和文書,圖案精美的絲綢,貴重精巧的金玉首飾,中原和西域的各種錢幣等。這裡氣候極端乾燥,幾年下不了一場雨,為儲存這些文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就連埋在墳墓裡的屍體也不腐爛,變成風乾的“木乃伊”。人們可以從這些乾屍研究中確定它們的民族、年齡、出身和死因。斯文赫定在挖掘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張紙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樓蘭”兩個漢宇。樓蘭終於找到了。
那麼樓蘭是怎樣從繁榮走向沒落,直至消失的呢?
推測一:古樓蘭的衰亡可能是一場殘酷無比的掠奪戰爭。強大而又殘暴的侵略者突然闖入城內,殺光了城裡的居民,搶走了他們的財物,或是把他們全部擄走,古樓蘭就這樣消失了。
推測二:一兩千年以來,亞洲中部的氣候正朝著越來越乾旱的方向發展。在樓蘭繁榮時期,那裡的降水量足以供給農作物正常生長。後來氣候開始乾旱,降水量減少,風沙災害頻繁,農作物顆粒無收,樓蘭居民只好離鄉背井,向別處搬遷了。不久風沙就淹沒了古城,斷絕了人煙。
推測三: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推測四: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推測五: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
推測六,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說法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
有許多學者則相信水源斷絕的假說。他們認為,樓蘭氣候歷來乾旱,雨水極少,要發展農牧業生產,供應城內居民,必須引水灌溉,因此,水源是樓蘭城的命脈。這些學者到這裡進行考察以後推斷,當年源遠流長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就在樓蘭附近流過,它們匯聚成的大湖一羅布泊也曾在古城的旁邊。清清的湖水和浩灌的湖面給樓蘭地區帶來了無限生機。胡楊林遮天蔽日,蘆葦蕩魚蝦成群,田野上莊稼蔥翠,草地上牛羊肥壯。後來,放蕩不羈的河流改了道,羅布泊逐漸縮小、乾涸。水源斷絕以後,人們再也無法在這兒生活,只能奔走他鄉。樓蘭從此就消失了。
-
10 # 史無止境
發現“小河公主”的小河墓地是在羅布泊地區的古樓蘭國境內。小河文明,是一個史前時期的文明,距今約4000年至3500年,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夏商時期。而樓蘭文明的出現,則是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兩個文明相差1000多年,而且沒有直接關聯。
直至今日,仍有學者在苦苦尋找小河叢集的下落。有人猜測,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或是環境驟然惡化,使他們突然死亡或者遷徙他地。因為考古學家發現,羅布泊在隨後的1000年裡,似乎失去了生命的連線。但1000多年之後,羅布泊又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王國。
公元前176年,佔據這一帶的北方匈奴帝國給西漢王朝的漢文帝送去一封書信,上有這樣幾句話:“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強力,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26國皆以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正是這封書信使西漢王朝瞭解到,在西域沙漠的鹽澤(羅布泊)旁,有一小國叫樓蘭。
可是,樓蘭王國似乎與羅布泊地區的史前居民——小河人有著類似的命運。雖然有記載以來,它在羅布泊存在600年,但仍沒能逃脫環境困擾,最終消亡。
此後的歲月中,就羅布泊遊移之說、古樓蘭文明消失、衛星拍攝的羅布湖大耳朵之謎、羅布人種族之說、神秘的小河墓地等等,成為中外科學家、探險者爭論的話題。建國以後,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餘純順就是為了揭開這些謎底,尋找消失的文明古國而葬身於茫茫沙海!
從地質、環境、氣候的角度來分析,專家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4000年前,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著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那時這裡水中有魚,林中有動物,草地可以放牧,耕地便可種莊稼,在小環境裡有著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
可是後來這裡為什麼變成一片荒漠了?古樓蘭人怎麼就憑空消失了呢?關於樓蘭消失之謎目前有很多說法。
降水減少
第一種:美國人亨廷頓認為,由於氣候乾旱而降水量減少了30%,古樓蘭人被迫大批遷移。
高山冰川萎縮
第二種,英國人斯坦因認為,樓蘭古國的消亡與降水量無關,而是高山冰川萎縮,河流水量減少所致。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第三種,是生態環境的破壞,據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圓木達一萬多根,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多原因綜合
第四種,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凍土研究所的夏訓誠研究員考證認為,樓蘭的消亡是政治、經濟和自然條件變化的綜合反映。
關於樓蘭消失的秘密,還有很多說法,比如說戰爭、瘟疫、還有外來生物入侵等等。幾千年的事情要憑空猜想是很難的,唯一可知的是羅布荒原裡的季風必定是年復一年地刮下去。
曾經是誰在樓蘭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誰的聰穎才智創造了燦爛奪目的綠洲文明?美麗的樓蘭美女、小河公主所代表的族群是從哪裡來的?他們最後又遷徙到了哪裡?一直眾所紛紜。
更吸引著無數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和探險家的探究與追尋,也或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的謎題。在人類歷史上,樓蘭是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經有過的輝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
11 # 西風悍馬
我是潘多拉效應,感謝你的邀請!“樓蘭”這個西域古國名最早見於《史記》。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樓蘭國曾經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羅布泊地區一個富庶繁榮的國家。它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中轉站,城周綠樹環繞,水流清澈,水土肥美;城內寺院林立,商業發達。漢朝時,樓蘭國改名為部善國;三國時期,歸魏國管轄;西晉時期,部善王被封為歸義候;公元4世紀時,被零丁國所滅,部善國便從此消失了。到了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在《從軍行》中寫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時的“樓蘭”,早已尋不著蹤影了,只是西域的象徵罷了。元朝時,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儘管他對樓蘭很嚮往,但也無緣見到。樓蘭就這樣靜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千百年來,無數的考古隊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他們滿懷希望地在這片白骨遍地的不毛之地尋找著傳說中的樓蘭古城,但是每次都無所獲,失望而歸。有的考古隊甚至一去不復返,永遠地留在了荒漠之中。 直到1900年,神秘的樓蘭終於重見天日。那是瑞典的一支探險隊,隊員們來到了羅布泊一帶,帶路的嚮導愛爾迪克偶然發現了一處廢棄的古城遺址。第二年,這支探險隊又來到了這裡,並從中發掘出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古錢幣、糧食、絲織品、毛筆、陶器、竹簡等。考古學家對這些文物進行分析和鑑定,終於認定這裡就是樓蘭古城的所在。1979年,我國新疆考古研究所組織的一支考古隊也來到了樓蘭,這座沉睡了數千年的古城慢慢甦醒了。根據發掘記錄,古城遺址東西長335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城牆與敦煌附近的漢長城相似,採用夯築法建造。城牆的四面有城門,城內有石砌的渠道。城區以古渠道為中軸線,分為東北和西南兩大部分,東北部以佛塔作為標誌;西南部以“三間房”為重點,三間房周圍散佈著一些大小宅院。從建築外形上看,這裡的佛塔與古印度佛塔相似,外形如同覆缽。在佛塔附近,考古隊採集到了許多精美的絲毛織品,西漢及東漢的五銖錢,各色飾珠,來自外國的貝殼、珊瑚等,還發現了木雕坐佛像和飾有蓮花的銅長柄香爐等物品。大量的文物表明,這裡確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樓蘭古城往昔的繁榮景象也由此可見一斑。“三間房”是古城中唯一現存的用土壘砌的建築遺蹟。經過清理,這裡出土了織錦、絲絹、棉布和小陶燈等物品,另外還發現了一件比較完整的漢代文書。從文書的內容上判斷,這裡原本是一個官署。在三間房西南的宅院遺址中,考古隊發掘出了骨雕花押、木盤、門斗、木桶、牛骨、木紡輪、羊骨等。這些呈現在今人面前的眾多物品,都是樓蘭古城滄桑歷史和燦爛文明的見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考古隊在通往樓蘭古城的通道上還發現了一大批古墓,這些奇特而壯觀的古墓裡存放著幾具完好的樓蘭女屍。這些女屍臉龐不大,高鼻樑,大眼睛,雙眼微閉,下須尖圓,體態安詳,幾乎個個都是風姿綽約的年輕姑娘。這些姑娘都全身赤裸,以毛織布毯裹住全身,以骨針或木針連綴為扣,雙腳穿短筒皮靴。她們的頭上戴有素色小氈帽,帽邊插著幾支色彩斑斕的雄鉀,帽緣綴著紅色毛線。墓中出土的器物種類很多,有木器、角器、骨器、石器、草編器等,其中木器包括碗、盆、杯和鋸齒形刻木等。這些女屍是些什麼人?為什麼她們在這裡沉睡千百年儲存得如此完好?歷史上的樓蘭本是一片肥沃的綠洲,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世代眷戀家園的樓蘭人被迫出走,使得盛極一時的古城驟然變為一座空城,以致被黃沙湮沒了數千年呢?……荒蕪的樓蘭留給了人們太多的難解之謎。從發掘出的文書中,考古學家瞭解到,當時樓蘭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源日益不足,居民的口糧也越來越少。這一切都表明,在公元4世紀左右,羅布泊地區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樓蘭人也曾和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過,但終無回天之力,不得不放棄這個曾經美好的家園。那麼,這些樓蘭人後來遷居到了什麼地方?誰是他們的後代?直到今天,關於這些問題仍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
12 # 老忠叔侃球
樓蘭王國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根據記載,樓蘭是一個西域小國,建國於鹽澤邊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這裡的“鹽澤”,指的是羅布泊。
漢代史學家班固撰寫《漢書》時,樓蘭王國有1570戶人家,共14100口人,國都名“打泥”。《漢書》中進一步介紹了樓蘭的生態環境:“地沙滷少田,寄田仰谷分國。國出玉,多葭葦(蘆葦)、枝柳(紅柳)、胡桐家胡楊)、白草(芨芨)。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水經注》記載,東漢時,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是儘管軍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嘗試,樓蘭還是斷水了。其他一些負面影響隨之而來,人們的衛生狀況不斷惡化,抵抗力開始減弱,可怕的瘟疫終於爆發了。每天都有人喪命,在這種恐慌情緒中,人們只能棄城而去,樓蘭變成了一座空城。
由此可見樓蘭古城消失全球氣候旱化是大背景:青銅器時代這裡人口繁盛,這時恰值高溫期,羅布泊湖面廣闊,環境適宜。但此後進入降溫區後,水土環境變差,河水減少,湖泊縮減,沙漠擴大。在距今約2000年左右旱化加劇,這表現在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冰進發生,黃土堆積,湖沼消亡,海退發生。
再有就是人類活動對羅布泊乾涸的影響,可以說越來越大。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這裡曾有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他們砍伐掉許多樹木和蘆葦,這無疑會對環境產生負作用。
最後,這顆西域明珠最終還是在歲月長河中隕落了。我們只能從斷壁殘垣中想著念著它的美麗。
-
13 # 星墨動漫
在絲綢之路上曾經活躍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古代王國——樓蘭國。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她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但在4世紀之後,樓蘭古國就突然神秘消失,成為“城郭魏然,人物斷絕”的不毛之地。
樓蘭古國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東部邊緣,這裡地勢險要,沙丘縱橫,風蝕而成的“雅丹”地貌如同此起彼伏的波濤。四周沒有任何植被覆蓋,全然是一片淺黃和淺灰,這是一個沒有生命的荒涼寂寞的世界。古往今來,有著不計其數的商販、香客、僧人、盜墓賊、探險家都在這裡迷路喪生,樓蘭從此有了沙漠“百慕大”之城。
東晉個僧人法顯去印度取經曾途徑樓蘭,他在遊記中這樣寫到樓蘭的景觀:“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惟以死人枯骨為標識。”13世紀初,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從歐洲到中國途徑樓蘭,他是這樣形容的:“這片沙漠是許多罪惡與幽靈出沒的場所,它戲弄往來的旅客,使他們產生一種幻覺,陷入毀滅的深淵。”
從樓蘭古國遺址得到的漢牘知道樓蘭士兵的口糧每年呈漸次減少的趨勢,甚至有“宜漸節省使相賙濟”的簡牘。導致糧食緊張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惡化,生態失衡,水源日益不足。在出土文書中還有不少關於用水緊張、不能下種,要求配水和水源嚴格控制的記錄,從這些簡牘可以知道在4世紀羅布泊地區的自然環境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雖然樓蘭人曾經頑強與惡劣的自然環境做過鬥爭,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他們心愛的家園。
漫漫黃沙遮蓋了昔日綠洲上的城市,一個輝煌了很久的文明就這樣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
14 # 衛之動蓉
樓蘭古國被世界所知,他在曾經作為一個名聞天下的古遺址,在曾經,他作為一個樞紐,聯通了我國和海外的交通貿易渠道。但是,在最繁盛的時候,這個古國卻意外的消失了,在我們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莫非,這個古國它帶領著子民你了全部搬遷了?
透過學者的挖掘所知,裡邊所挖到的屍骨並不是我們亞洲人的屍骨,反而更像歐洲人。樓蘭古城處在新疆巴州若羌縣北方,羅布泊的西北方向、孔雀河故道南岸16千米。古城遺址呈正方形,每邊都長300多米左右,面積竟然高達12萬平方米左右。
樓蘭古城位於密集的雅丹地貌中,最顯眼的建築遺蹟是古城中部的“洞房”.牆壁是全部用土堆壘起來的。它的整體功能顯而易見,分為生活區,軍事區,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瞭解到它的佈局變化。在79年,我們對樓蘭派出學者進行了全面考察,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樓古古墓。這些墓葬由一層層圓木壘成,外圍圓木量放射狀排列,整個形狀就像太陽。在這些古基中是沉睡了4000多年卻依然儲存完好的樓蘭少女遺體她們的面龐具有明顯的中亞人的特點,當年的美麗仍依稀可見。這些少女被裹在精美的毛毯之中,全身赤裸,這樣的葬俗極為罕見。這些墓葬證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這一地區就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文明。
在羅布泊地區鐵板河一號的墓裡,還發現了一具儲存完好的女性木乃伊。她屬於白種人,面目清秀,深目微閉,被譽為“樓蘭美女”。這具中年女性乾屍,體膚指甲儲存完好,有一張瘦削的臉龐,褐色的頭髮披肩,身上裹著毛絨毯子,胸前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皮毛制的鞋子,頭上有帽子,並帶著裝飾品、鼻子梁高窄、下巴尖翹的“樓蘭美女”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考古學家用她身上的羊皮殘皮做碳14鑑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屍。為什麼遺址墓穴中出土的屍骨不屬於亞洲人種而屬於歐洲人種呢?這些人種又是由何處遷徙而來的呢?
但是,他們為什麼會拋棄我們的大城市,選擇了逃亡,又是什麼樣的災難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是不是因為環境的惡化,或者生存環境的破壞?這都只能作為一種推測,但是,流亡的人們又去了哪裡呢?有這麼幾種說法。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說法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 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
-
15 # 我叫宋曉峰
首先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續800多年的歷史。樓蘭古城位於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整個遺址散佈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周邊有著煙波浩渺的羅布泊,人們在門前環繞的清澈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裡狩獵,生活在大自然的恩賜園地。在樓蘭王國前期,樓蘭古城是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依山傍水的樓蘭城成了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續800多年的歷史。怎麼消失的呢,我覺得有以幾點原因。
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二:世界大環境所致,樓蘭後期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
-
16 # 最熱門影片9
原因只能推測:
一. 氣候原因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中原的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也是全世界大幹旱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據《水經注》記載,東漢時期,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是儘管軍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嘗試,樓蘭還是斷水了。其他一些負面影響隨之而來,人們的衛生狀況不斷惡化,抵抗力開始減弱,可怕的瘟疫終於爆發了。每天都會有人喪命,在這種恐慌情緒中,人們只能棄城而去,樓蘭變成了一座空城。
二. 戰爭摧毀了古城
樓蘭是軍事重地,歷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國都曾統治樓蘭。在樓蘭周邊的多個墓地裡,發現了不同人種的墓葬。樓蘭的建國曆史中與外族征戰不斷,有可能在征服者佔領樓蘭後,對當地人進行了種族滅絕,當他們撤離後,樓蘭變成了一座死城。
三. 經濟原因
漢代偉大的探險者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將樓蘭帶入了中原人們的視線。隨之而來開通的絲綢之路,樓蘭又成為必經之地。一時間樓蘭變成了經濟重鎮。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藉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百年後,西漢滅亡,絲綢之路中斷,樓蘭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慢慢地,樓蘭終於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
-
17 # 江城落花生
西域樓蘭古國地處古代絲綢之路的中心點,連線著東西方文明,一度無比繁華,在這裡東西方人種深度融合。1900年3月29日,瑞典人斯文·赫定發現古城遺址,隨後中華文字與佉盧文字的木簡、羊皮書的大量被髮掘,同時發現的還有粟特文字。斯文·赫定發現佉盧文木簡牘上多次出現"Kroraina"一詞,根據在遺址內發現的漢文木簡將此城稱為樓蘭,因而推定樓蘭是"Kroraina"的譯音。而隨著1980年,印歐人種“樓蘭美女”古屍的出土發現,經過對古屍上毛皮物品進行的碳14測定,距今已有3800年的歷史,說明樓蘭地區曾經有白種人生活過。他們和後面的樓蘭古國,還有已成為“死文字”的佉盧文,已經從歷史中消失不見。樓蘭古國位於現在的羅布泊地區,這是一片死去的湖泊,全是鹽鹼之地,可能這就是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
印度次大陸的衝撞擠壓、形成並不斷抬升青藏高原,造成羅布泊向北方漂移,原湖泊地區不再宜居。2.4億年前,大陸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原本是海洋的地區成為陸地,並隆起形成青藏高原。一萬年前其上升速度達到每年7釐米的峰值,最終形成現代的青藏高原,並且還在持續提升。樓蘭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正北方,由於受到不斷變化的地質影響,古羅布泊消失不見,留下的只是鹽鹼之地,樓蘭已不再是宜居的水源地,當地的人民只好離開家園。最終在公元500年,樓蘭古國消失在原住地。
《史記》::"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
《漢書》::"地沙滷少田,寄田仰谷分國。國出玉,多葭葦、枝柳、胡桐、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司馬遷的史記是最早記載樓蘭的文獻,史記記載樓蘭是城郭國,靠近鹽湖,這個鹽湖就是羅布泊北移後殘留水源,因為沒有水源,漸漸鹽澤化。班固的漢書成書於公元80年左右,400年後,樓蘭古國消失。書中已經指出,樓蘭多為沙漠化的鹽鹼之地,不是水豐草美之地,而且是不斷惡化的狀況,最終樓蘭人只有棄地而去。
樓蘭城的發展,加劇了環境的惡化樓蘭古城位於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整個遺址散佈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考古確定,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北緯40度29分55秒。佔地面積為10萬8千多平方米。全是木造房屋,胡楊木的柱子,房屋的門、窗仍清晰可辯;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樓蘭古國人口在1萬4千人左右,對於地處絲綢之路要衝的樓蘭古國,城市建設的需要,砍伐了大量的胡楊、紅柳,這也造成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加速了樓蘭地區環境的惡化。
《漢書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一萬四千一百。”
樓蘭的遷徙米蘭城:疑為樓蘭古國遷都後的新國都。這裡發現帶有印度文化特徵的壁畫--“帶翼天使”,印度貴霜王國使用的就是佉盧文字。還發現公元8-9世紀的吐蕃藏文木牘;證明這裡是樓蘭古國神秘興衰的重要史蹟。
結語樓蘭古國因處於絲綢之路的要衝而一度繁華,也因過度發展和地質變化導致不再宜居,隨之遷移,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警醒現代人,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還大地以綠水青山。說一些題外話,現在西部地區,國家和民間組織所做的“還漠於林”的工程,是一個利國利民的長遠舉措。
-
18 # 半閒山人
樓蘭就是今天的新疆省若羌縣,這裡的葡萄現在也很出名。而“樓蘭”其實就是小城鎮的意思。
因其是沙漠中難得的綠洲,又是東西交流的必經之地,所以也成了漢與匈奴爭奪的物件。
公元前2世紀,張騫為幫助漢王朝對抗匈奴而出使西域,他曾提到:樓蘭是一個“臨鹽澤”的城郭,最重要的是,樓蘭的地理位置乃是交通要道,要到西方去,必然要經過此地;要控制塔裡木的政治軍事局勢、保證經濟貿易,皇帝就應當把樓蘭握在手中。
當然,漢王朝的死對頭匈奴人,也是這樣想的。接下來的數百年,漢朝和匈奴就在樓蘭一地展開了拉鋸戰,今天樓蘭歸你,明日入我囊中。樓蘭國王苦不堪言,只好派一個兒子到漢朝去當人質,又派另一個兒子到匈奴當人質。漢朝對樓蘭的外交政策頗有不滿,樓蘭國王只得陳書於漢朝皇帝,心酸地解釋道:“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
經過幾番政治與軍事的較量,最終,樓蘭漸漸脫離了匈奴的控制,轉而被漢朝控制。
漢朝人誅殺了當時的樓蘭王安歸,並扶持親漢的另一位人選稱王。這是公元前77年的事。新王雖然有漢人扶持,但仍舊懼怕強大的匈奴,因此他拋棄原先易被匈奴騎兵進攻的都城,遷都到了羅布淖爾荒原南邊的都迂泥,不肯再回樓蘭。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裡會比較安全。遷都後的新國家,改名為鄯善。鄯善國則在新的土地上耕耘,形成了新的氣象。
從漢、三國、晉,直到北魏時期,鄯善一直有納貢中原的記錄。但不久,強大的柔然興起,侵佔了鄯善,並與北魏徵戰不休。其後,又有其他民族如高車攻打鄯善。在紛飛的戰火中,鄯善逐漸衰落。
樓蘭地區固然缺水,多處歷史記載都提到,此地“沙滷少田”。人類居住生產也大量消耗當地寶貴的林木,環境想必遭到破壞。但如果居民專心經營,蓄水、耕種、貿易,也未見得致使樓蘭完全湮沒。
半閒認為:戰爭是這片地方不得休養生息的重要原因。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它興盛繁榮了起來;又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它落入頻繁戰爭的鐵蹄下。樓蘭文明的消失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一個遺憾。戰爭、疾病、氣候惡化,人類的急功近利,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都是樓蘭消失的原因。
-
19 # 北京精氣神兒
【西域古國樓蘭,由印歐白人建立,說印歐語系吐火羅語,其賴以生存的樓蘭古城,曾經是古絲綢之路途經站點之一,具體就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部,羅布泊西北角,孔雀河南岸。公元前77年,樓蘭更名為鄯善,直至公元448年亡於北魏,共計營國六百餘年。我認為樓蘭的“消失”,至少應當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一,消失在史料中;二,地理意義的消失。】
△樓蘭就是牆頭草,匈奴西漢兩邊倒,最終自取滅亡
西漢與匈奴幾乎同時崛起,漢天子遠在天邊,匈奴近在眼前,所以樓蘭更大程度依附於匈奴。
西漢初年,朝廷對西域知之尚少,於是委派使臣前去溝通,甘英和班超都是出使西域傑出代表。這個過程當中,漢使必經樓蘭,然而當地人態度很不友善,他們一方面給匈奴報信,同時給來使下絆子。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發兵討伐樓蘭,並擒其首領,迫使樓蘭歸降。事已至此,樓蘭處在漢與匈奴的雙重夾擊之下,終於想到了“兩面稱臣”的辦法,將國王的大兒子安歸送到匈奴,二兒子尉屠耆送到西漢,哥兒倆雙雙成為委曲求全的人質。
然後匈奴挺賊的,他們擁立安歸為新一代樓蘭王。這樣一來,樓蘭全盤被匈奴掌控。此時西漢手裡也還有一顆棋子,那就是“樓蘭二少爺”尉屠耆。現在,親爹也沒了?親哥倒向匈奴?!尉屠耆悲憤之餘,下定決心投降西漢。
前77年,傅介子奉漢昭帝之命出使樓蘭,設計刺殺了安歸,又將尉屠耆推上了王位,自此令其遷都扜泥城,更改國名為鄯善。
不久後,西漢朝廷接受尉屠耆的主張,進駐樓蘭城故地開展屯田,甘肅玉門關至樓蘭沿途築起了關卡,派駐了官吏。換句話說,咱對西域的管控越發有力了。
△北魏萬將軍西征,其時以德服人,鄯善國不戰而降
進入東漢時期,曾經遍地是“國家”的西域,也呈現了七國爭雄的局面。由於鄯善國陸續吞併了:精絕、且末、婼羌、小宛等夥伴,所以成功躋身七雄之一。時值魏晉南北朝,鄯善的前輩老大哥實在太多,以至於它先後跟過曹魏、西晉、北魏、鮮卑的吐谷渾,等等割據政權,反正老東家歇了還有新東家。
再到公元448年,北魏大將萬度歸西征,神速迫近鄯善城池,當時就看見到處都是放牧、種地的老百姓。於是萬將軍立刻叫停了兵將,未曾傷害任何無辜群眾。鄯善人深受感動,國王真達隨即開啟城門,迎降了。
打這以後,鄯善國滅號,境內效仿內地實行郡縣制,農戶商戶都得交稅。史書上關於樓蘭、鄯善的記載,再無下文。
△這是一個可以反駁的結論
早在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一行人來到羅布泊地帶科考,可是走著走著,他們突然發現,鐵鍬丟了?!就在回頭找鍬的過程中,赫定的助手撿了幾片殘破的木雕。樓蘭古城就這樣,靜悄悄露出了冰山一角。
日後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進行,關於那座古老城池的資訊也漸漸清晰起來,諸如:佔地約1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萬左右,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等等等等。
至於“古樓蘭”消失不見的真正原因,目前學界主要做出瞭如下猜想:
●一,毀於入侵戰爭;二,生態環境惡化;三,瘟疫降臨;四,絲綢之路北移後,樓蘭淪為荒漠孤城,無法離群存在。
●我覺得後三個理由可信度較高,畢竟孔雀河改道,羅布泊萎縮都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據東晉西遊高僧法顯《佛國記》描述,公元400年他路過樓蘭,那地兒就沒活物了。然後他沒日沒夜走了17天,行程1500裡,方才到了鄯善,這倒是個生機勃勃的西天綠洲。
●至於“樓蘭毀於戰爭”,我持保留態度,理由是:既然西漢時期,樓蘭已經透過和平手段轉化為鄯善,並且實現了官方駐軍屯田,東晉時法顯又作證鄯善還在,那麼我就想不出來,樓蘭究竟被誰“打沒”的?即便要打,也該攻打鄯善王城扜泥城吧?
-
20 # 沉睡的天堂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研究發現樓蘭古國位於現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七公里處,整個遺址散佈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處於西域的樞紐,在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當時西漢和羅馬波斯阿拉伯帝國中西方交流的必經之地。由於地處西域交通要塞,往來有商旅經過,所以在當時樓蘭的經濟特別的發達,社會繁榮昌盛,樓蘭古國在當時西漢時期絲綢路上成為沙漠中的一片神秘綠洲。
然而,大約在公元500年樓蘭古國就神秘的消失了,留下了眾多未解之謎,直到在1979年,新疆考古隊在塔克拉幹沙漠中發掘出了大批珍貴文物,還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屍,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轟動,這具女屍出土於樓蘭遺址,揭開了被風沙掩埋千年的樓蘭古國。那麼究盡什麼原因導致繁榮一時的樓蘭古國神秘的消失了,目前專家有各種原因猜測,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樓蘭古國消失可能和當時生存環境惡化有關。
第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第三: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第四: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關
第五: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回覆列表
由於印度洋板塊撞擊歐亞板塊,地面抬升,加上喜馬拉雅山脈把來自印度洋的潮溼氣流擋住,造成無雨乾旱,逐漸沙漠化,導致樓蘭古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