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閱閱世界
-
2 # V度
任何朝代的建立都不能用容易來形容,開國創業都是篳路藍縷。李淵建立唐朝,肯定是不容易的。
隋煬帝徵高句麗,李淵在懷遠鎮(今遼寧朝陽附近)負責督運。楊玄感之亂,煩帝詔李淵為弘化留守,知關右諸軍事。可見李淵與隋朝宗室關係密切,參與了朝廷的眾多大事,他也趁此機會招納人才,引起場帝猜忌,李淵懼而以酬酒、受賄等行為“自汙”。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任山西河東郡慰撫大使。大業十二年(616年)升為右曉衛將軍,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遷太原郡留守,7月殺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打著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正式開始於晉陽縣起兵,並且得到李氏宗族、姻親的響應。他一邊招降叛軍、流寇,一邊派親族迅速進兵,並且藉助突厥始畢可汗的500騎兵進攻隋大興城,於12月攻克。
他擁代王楊有做愧僵皇帝,遙尊隋場帝為太上皇,受假黃錢、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不久進位相國,加九錫。
即帝位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場帝在四月被叛軍所拭後,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原隋朝領土上的諸侯、軍閥,在他的兒女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的征討下,用了七年時間,先後消滅薛仁果、薛舉、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師都等割據勢力。
最後一個梁師都是在貞觀二年(628年)被平定的,此時他早已經將皇帝位讓給兒子李世民了。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維持了北部的邊界,這是他有力量能夠奪取中原的主要條件(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
由此可見,開國創業,不是請客吃飯那麼容易。李淵篡奪了他表弟的江山,他兒子李世民篡奪了他的江山,可謂是一報還一報啊。
-
3 # 愛無恨35
歷史上除了宋朝外那一朝的建立不是浴血奮戰而來,而李淵與隋朝淵源甚深,時任山西太原太守但隨著各地的農民起義揭竿而起,而民間流傳楊姓將被李姓所取代,隋煬帝楊廣恐慌之下對李姓大肆屠殺,雖然李淵為人深沉低調,但面對壓力之下無奈起兵,在收復瓦崗以後實力大增,先後擊敗竇建德王世充而建立大唐王朝,由此也可以證明任何的農民起義如果沒有地方武裝的參與是不會成功的!
-
4 # 江湖小曉生
李淵建立李唐王朝,其實也不是非常容易,只是比那些光著膀子打天下的人,硬體條件要好得多。
李淵是隋朝貴族,被封為唐國公,封地在山西太原,整個山西地區的財政、軍事就是李淵最有利的資源。
不過成就帝王大業,光靠硬體資源是不夠的。很多人四個二倆王在手裡,還不是照樣把一手牌打了個稀巴爛?
由此可見,李淵能夠在隋末群雄中,異軍突起,肯定是有他獨特的過人之處。至少有三點是其他諸侯所比不上的。
01李淵根深蒂固的貴族家世,是他成就大業的重要保障。李淵的父親李昞,是北周柱國大將軍,母親是西魏八柱國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而西魏是北周的前身,北周又是隋王朝的前身,父母在這一集團內部的地位非常高。李淵的祖父李虎,那就更厲害了,和獨孤信一樣,也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創造了李淵家族在南北朝的鼎盛局面。此外李淵的祖先們,都在南北朝時期,有重要官職。可見李淵絕對不是白手起家的那種皇帝,他和劉邦、朱元璋之類的皇帝不同,他家有錢有勢。家族的力量給與了李淵創立基業的先決條件,他在隋王朝時期,也被封為了唐國公,擁有自己的封地。
有了封地就有了起義的資本,這是那些農民起義軍根本沒辦法比的。李淵擁有山西地區,那是合理合法的,而農民起義軍擁有的地盤,則是搶奪來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李淵的百姓更加支援李淵,而其他起義軍的百姓,未必就支援他們的君主。所以在後期爭奪天下的時候,李淵的後備力量十分雄厚,這是他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
涼武昭王暠七代孫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為弘農太守。重耳生熙,為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儀鳳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錫,仕魏為幢主。大統中,贈司空。儀鳳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諱虎,後魏左僕射,封隴西郡公,與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以功參佐命,當時稱為“八柱國家”,仍賜姓大野氏。周受禪,追封唐國公,諡曰襄。至隋文帝作相,還複本姓。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廟號太祖,陵曰永康。皇考諱昞,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唐國公,諡曰仁。---《新唐書》
此外,李淵在隋王朝的高層中,有龐大的關係網。這些關係網平時沒有用,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能夠幫助李淵。
因為李淵創業的時候,很多隋王朝的舊臣,會主動投效到李淵帳下,這就解決了人才的問題。畢竟是關隴集團內部成員,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以說,李淵繼承了一大批隋王朝的政治遺產,這才是李淵能夠迅速成就大業的重要原因,有了人才,那就有了爭奪天下的真正資本。
02李淵挾天子以令諸侯,學習三國曹操。李淵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家,他耳濡目染了太多歷史人物的事蹟。在尚未創業之前,他治下的劉武周發動叛亂,使得隋煬帝大為惱怒,打算治罪於李淵,這是李淵造反的重要原因。
那麼這個時候李淵在做什麼呢?他並沒有急著高聚義旗,因為他沒有推翻隋王朝的理由。他是隋王朝的唐國公,可以說在當時來看,推翻隋王朝,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好處。
所以當天下人都打算爭奪地盤的時候,李淵打下長安,把隋煬帝的孫子楊侑扶上了皇位。並且宣告天下,隋煬帝殘暴不仁,必須要廢掉他,改立新的明君才行。這一行為和天下其他諸侯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李淵手裡有楊侑這麼一個政治資本。其他諸侯只知道爭奪地盤,卻沒有考慮過正統性的問題。而李淵巧妙地化解了這一點。他是隋王朝的唐國公,有輔國重任,自然是有資格做這麼一件事。再說他打江山,可不是僅僅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隋王朝天下。這麼一來隋王朝的遺老遺少們,自然會爭相跟隨在李淵身邊。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得到這麼一個正統性。
李淵也是一樣,有了正統性,那麼就有了和隋煬帝分庭抗禮的理由,也有了容納隋王朝政治資源的資格。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唐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後羽葆鼓吹。壬戌,將軍王世充為李密所敗,河內通守孟善誼、武賁郎將王辯、楊威、劉長恭、梁德、董智通皆死之。庚戌,河陽郡尉獨孤武都降於李密。三月丙辰,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殺太上皇於江都宮,右御衛將軍獨孤盛死之。---《隋書》
隋王朝其實非常強盛,治國能臣很多,之所以滅亡主要問題出在隋煬帝身上。李淵巧妙地誇大了這一點,使得隋王朝的能臣都到了自己這邊,這是他比其他諸侯高明的地方。
03李淵有一個能打仗的好兒子李世民。如果歷史書上的介紹沒有被李世民篡改的話,那麼可以肯定一點,李淵能夠得天下,基本都是依靠了李世民的戰功。
三年二月,金剛竟以眾餒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剛列陣,南北七里,以拒官軍。太宗遣總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諸軍戰小卻,為賊所乘。太宗率精騎擊之,衝其陣後,賊眾大敗,追奔數十里。---《舊唐書》
李世民是一個天縱奇才,他在軍事上的能力,在當時來說是無人可及的。早在李淵還沒有決定起義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和朋友們擅自招納了上千名勇士,打算起義。
李淵創業初期,地盤其實並不大,之所以能夠不斷擴大地盤,主要就是因為李世民帶兵出征,消滅了各路地方勢力。
第一,李世民帶兵攻打西秦霸王薛舉,薛舉死後,後又與其子薛仁杲大戰,將其擊敗,剷除了唐王朝西邊的軍事威脅。第二,李世民帶兵相繼擊敗了唐王朝北方的劉武周、宋金剛,收復北方失地,消滅了唐王朝來自北方的威脅。第三,李世民帶兵南下,在虎牢之戰中,俘虜了竇建德,擊敗了王世充,打下了洛陽城,使得唐王朝奪取了對中原地區的管理權。第四,竇建德被俘虜以後,李世民再接再厲,帶兵前去消滅了竇建德餘部,包括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立下這麼多汗馬功勞,整個唐王朝的版圖,基本上都是李世民給打下來的。李淵有這麼一個能征善戰的好兒子,怎麼可能不得天下呢?
在虎牢之戰過後,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食邑更是增加到了三萬戶。此外李世民還得到了李淵的特許,可以自置官屬,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領導班子,為後來奪取皇權,奠定了基礎。
總結:李淵起義,其實比其他諸侯承擔了更多壓力。其實造反起義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比如說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這些人,難道他們就不是英雄嗎?當然也是。
他們從一文不名,到稱霸一方,自然是有他們的過人之處。可是歷史偏偏沒有選擇他們,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起義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李淵起義也充滿著風險。如果不是隋煬帝要拿他問罪,到了這種緊急關頭的話,李淵是不可能想到起義的。
他是世襲的唐國公,坐擁山西封地,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這種人起義的代價,其實是更大的,因為一旦失敗,他將失去一切。而光膀子的英雄,起義代價是最小的,因為他們本來就一無所有。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隋書》
-
5 # 虎嘯一生
李淵建國是不容易的。困難點有三個:隋軍較強的軍事對抗能力;各地起義軍割據;外部有突厥時刻威脅;
李淵從起兵到統一國家,用時8年,歷史上比較相近的是漢高祖劉邦,也是用時8年,其餘朝代,均在十年以上。所以,李淵建國也是非常不容易。
隋軍較強的軍事對抗李淵起兵前期,瓦崗寨是隋軍的重點打擊物件,吸引了大部分的隋朝平叛軍隊,後期因為打擊興洛倉,回洛倉,更是為唐軍前期的起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是李淵在向長安進攻的路上依然不順利,收到了宋老生,屈突通等將領的抗擊,給新興的李唐政權很大的打擊。
各地起義軍割據李淵在進攻長安,立隋恭帝楊侑後,自己稱丞相。挾天子而令天下,於在江南的隋煬帝對峙。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攻擊起義軍,畢竟大家的目標是同一個,推翻隋王朝,所以給各地義軍一個成長的機會,這裡邊最為強大的就是薛舉,幷州劉武周和宋金剛,鄭王王世充,夏王竇建德,還有劉黑闥。李唐王朝用了兩年推倒隋朝,卻用了六年平定割據勢力,可見困難非常大。
外部突厥的時刻威脅李唐王朝起兵是利用突厥進攻的謊言,殺了太遠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因為李淵在太原的重要任務就是防備突厥。貫穿整個大唐帝國,突厥的勢力一直存在,侵擾著李唐王朝,起義之處,李世明為了防止後方出現危機,再百般無奈之下還與突厥簽訂盟約。包括後來突厥支援劉黑闥反叛。
-
6 # 破乞
在官方的記載來看,李淵是大隋帝國的忠臣,起先並不知道兒子準備造反的事,等到知曉兒子的計劃後,李淵不僅不同意,甚至還要告發兒子。後來被兒子和好友聯手設計,才迫不得已起兵造反。在這裡,李淵被塑造成一個胸無大志、膽小怕事、荒淫無能、遲疑反覆的官僚形象,起義之事全由天縱英明的兒子李世民一手謀劃,他不過是坐享其成而已。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如果仔細分析上面的官方材料,就會發現不少疑點。
有句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李世民結交裴寂,隨便一掏就是幾百萬錢,絲毫不見心疼,真是闊綽又豪爽,而招募英雄豪傑,更是個燒錢的活兒。問題是李世民當時連個像樣的官職都沒有,哪來這麼多錢?
此外,李世民招納的豪傑中不乏一些亡命之徒,甚至還有長孫順德、劉弘基這樣因逃避遼東之役而躲在太原的朝廷欽犯。李世民就算有膽子,也沒有能力窩藏這些朝廷欽犯。
只有身為太原最高軍政長官的李淵,才有能力給他們提供棲身之所。故而,當副留守王威等人想要抓捕這些朝廷重犯時,武士彠才會說:“此並唐公之客也,若爾,便大紛紜。”也正是懾於李淵的身份,王威等人才對這幫欽犯無計可施。
進而言之,不管李世民再怎麼天縱奇才,英明神武,當年也還是個毛頭小子,讓一群混跡多年的老江湖將身家性命託付給一個不滿二十年的年輕人,跟著他去造反,怎麼可能呢?
無論從聲望,還是從能力來說,此時的李世民還不夠招納這些豪傑為自己效死力的資格。長孫順德、劉弘基這些人真正投靠效忠的物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唐國公李淵。
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出於李淵的授意
李淵並非隋朝忠臣
又是花錢暗中招納豪傑,又是收容朝廷欽犯,可見李淵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絕對談不上是大隋忠臣。
也許李淵曾經是大隋帝國的忠臣,或者說打算做一個忠臣,但是,至少從大業九年開始,李淵心中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盤。
這一年,楊廣並沒有吸取之前的教訓,再次向天下募兵,集於涿郡,準備二徵高句麗。後果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走投無路,被迫落草為寇,義無反顧地投向反隋浪潮之中。
遼東之役,李淵被派往懷遠鎮督運糧草。六月,國內傳來楊玄感叛亂的訊息,讓身在遼東前線的楊廣如遭雷擊。楊玄感是帝國內部第一個起兵造反的大貴族,又是前宰相楊素的兒子,影響力巨大。楊廣當場連軍隊的輜重都不顧上了,宣佈立即班師回朝,剿滅這股叛軍。
為了防止楊玄感佔據關中,與姻親元弘嗣連成一線,楊廣迅Superb自己的表哥李淵疾馳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取代元弘嗣,穩定大後方。可見,李淵此時還是頗受楊廣的信任與重用。
楊玄感是隋朝滅亡的強力推手
也正是此時,李淵生出了異心。
高祖歷試中外,素樹恩德,及是結納豪傑,眾多款附。
眼見天下大亂,盜賊蜂起,李淵發現這個帝國表面上看起來依然巍峨高大、華麗壯觀,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隱隱要崩塌,所以到處施恩,收買人心,結交豪傑。
也是在這一年,李淵與楊廣的女婿宇文士及進行過一次密談。史書沒有記載他們具體談了什麼,不過,武德二年(619年)當宇文士及來長安投奔大唐時,李淵笑著對身邊的重臣裴寂說:“此人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
眾所周知,裴寂是李淵欽定的太原起義第一功臣,連裴寂都要排在宇文士及之後,可想而知,李淵和宇文士及當年密談的內容絕對是問鼎天下的大事。也就是說,早在大業九年,李淵就有取隋代立的野心了。
對於李淵的所作所為,楊廣並非熟視無睹,隨即徵召李淵進宮面見。而李淵告病未去,這更加引起了楊廣的懷疑。恰好李淵有一個外甥女王氏是楊廣的嬪妃,於是楊廣便試探她:“你舅舅病得嚴不嚴重?會不會死啊?”
接到這個訊息後,李淵頓時驚恐萬分。因為他明白,那句“可得死否?”背後隱藏著楊廣的真實意圖:天子希望李淵死。
眼看著滅門之禍近在眼前,李淵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了一個自救之法——自穢。當年蕭何面對漢高祖劉邦的猜忌,也是用這一招。是了,眼下沒有比自穢更好的辦法了。
隨後,李淵便終日沉湎酒色之中,還大肆收受賄賂,儼然墮落成一個貪財好色的官僚。當這些訊息傳入宮中時,楊廣笑了。一個沉溺於酒色的中年男人還有多大志向呢?換句話說,楊廣對這樣胸無大志的表哥李淵滿意極了。
蓄謀已久與時勢使然
韜光養晦的同時,李淵又想起妻子竇氏生前的勸誡,於是多方蒐集鷹犬進獻,以此討好皇帝。李淵的努力沒有白費,楊廣暫時放鬆了對他的防備。
大業十二年,李淵升遷為右驍衛將軍,並奉詔為太原道安撫大使。
得知這個任命後,李淵心裡簡直樂開了花。為啥呢?因為太原是陶唐故地,而李淵的爵位是唐國公,他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福地。
帝以太原黎庶,陶唐舊民,奉使安撫,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為天授。所經之處,示以寬仁賢智,歸心有如影響。
這段話出自《大唐創業起居注》。作者溫大雅,是隋末唐初人,大業末年作為李淵的記室參軍,親眼目睹了從太原起兵到大唐開國的全部過程,被史學界稱為大唐建立的“目擊者”。
在溫大雅的記載中,李淵走馬上任太原後,立刻著手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設計大破突厥。
自爾厥後,突厥喪膽,深服帝之能兵,收其所部,不敢南入。
第二件事,剿匪。李淵接手的太原並非太平之地,不僅要時刻提防突厥人,還時常面臨著盜匪的騷擾與入侵。
在太原的南部,盤踞著一群號稱“歷山飛”的盜匪,眾逾數萬,聲勢浩大,長期劫掠於數郡之間,已然成為一害。李淵成為太原留守後,親自率軍於雀鼠谷設伏,徹底將這股盜匪擊垮,保證了太原及其周邊地區的安定。
憑藉著北抗突厥、南討盜匪的功勞,李淵很快就在太原站穩了腳跟。與此同時,李淵也沒忘記暗中繼續招納豪傑。
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豪友。太子及王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相對於數年前,李淵如今的做法明顯要低調了許多,他並沒有親自出面,而是授意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去辦這件事。因為此時李淵雖然是太原最高長官,但身邊卻楔了兩顆釘子——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這兩人是奉楊廣的命令暗中監視李淵的。
李淵心裡跟明鏡似的,所以他凡事都小心謹慎,避免留下把柄,有事就派兒子李世民出面,自己幕後指揮。
可以肯定的是,在裴寂感嘆"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時,李淵亦在心中無數次考慮過自己的前途和李氏家族的未來。
反還是不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李淵確實在猶疑,不過這種猶疑並非是膽小怕事、庸人自擾,也並非舉棋不定,而是內心深處尚有顧慮。
李淵的第一重顧慮:家人的安全。
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秦王侍側耳,(李淵)謂王曰:“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
按照隋朝的法律,官員調任地方時,不得攜家眷同行。因此,李淵到太原赴任時,只帶了次子李世民同行,而一家老小則留在了河東,成為了朝廷挾持的人質。
李淵固然想反,卻不能不顧及這些家眷的人身安全。也正是如此,當高君雅因吃了敗仗連累李淵時,明明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李淵卻依舊沒有動作,而是甘心受“單使之囚”。
李淵的第二重顧慮:時機尚未成熟。
造反是個技術活兒,所以時機的選擇很重要。時間太早,“出頭的椽子先爛掉”,楊玄感就是前車之鑑,最終只會為他人作嫁衣。若是太晚,只能眼睜睜看著隋朝這塊大蛋糕被人瓜分完,坐以待斃。
從大業七年開始,儘管反隋的浪潮一潮蓋過一潮,但起兵的人主要是在暴政下無法生存的平民,而帝國內部的官員們依然尊奉隋朝正朔,聽從大隋天子楊廣的號令。
此外,民間曾有讖言預示李氏將代隋擁有天下,為此,楊廣十分忌諱李姓人士,甚至因此將申國公李渾滿門抄斬。如果李淵早早發難,必然會被楊廣視為心腹大患,成為官軍的靶子。
正是以上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李淵一直不敢輕舉妄動。但這並不代表不作為,實際上,李淵一直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
當劉武周、梁師都、蕭銑等人紛紛自立,割據一方,楊廣還像鴕鳥一樣躲在江都離宮時,李淵知道,自己一直苦苦等待的機會來了!
從太原出發的使者星夜趕到河東,帶來了李淵的密令,讓長子李建成迅速秘密組織李氏家眷安全撤離到太原,正式起兵。
這場由李淵本人親手策劃的“太原起義”固然是蓄謀已久,卻又是時勢使然。如果不是大隋帝國早已經分崩離析,如果不是楊廣多疑猜忌、殘暴不仁,如果不是李淵身負天命讖言,卻又處於功高不賞的危險處境,李淵就算有心,也未必敢反。
當然,滅隋最大的功臣還是楊廣
-
7 # 中山講壇
唐朝在中國歷史當中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唐以後海外多稱華人為“唐人”。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 ,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
唐高祖李淵是歷史上稱帝最快、統一最快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超過了其他所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那是不是說利源建立唐朝很容易呢。每一個新興朝代的建立,都不是那麼容易,這個過程都是九死一生。亂世出英雄,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結果。
一,出生顯貴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淵出生在長安。其父李虎曾幫助宇文泰在關中建立政權,是西魏、北周的府兵八柱國之一,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 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8歲時繼襲唐國公的封爵。李淵長大後,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他出生在北周關隴的貴族家庭,從小接受的就是貴族教育,身邊會聚集許多有才能的人。他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深得隋文帝垂愛,隋文帝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累轉譙、岐、隴三州刺史。
二:隋末亂世
隋煬帝隋煬帝即位之初先後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隋煬帝討伐高麗時負責督運糧草。隋煬帝楊廣在做皇帝期間,對內實行殘酷的剝削壓迫,對外實行侵略擴張,結果導致民不聊生,起義者,造反者層出不窮。楊玄感造反,瓦崗軍李密起義,竇建德起立。隋朝末年,各地農名起義不斷,李淵父子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適逢亂世,必定召喚英雄。
三:太原起兵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一些關東世族子弟為逃避遼東兵役,紛紛投靠李淵,河東的一些官吏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也和隋朝統治者貌合神離,不斷勸李淵乘機起兵,建立新的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割據馬邑而自稱天子。農曆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世民說:“事情緊急,可以舉事了。” 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於是,李淵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招到數千人。
太原的兩位副留守,其實是隋煬帝派到太原來的耳目,專門監視李淵等人發行動。現在看到李淵招兵買馬,心存疑慮,準備告發。正巧這年太原大旱,一天李淵要前往晉祠為民祈雨。於是兩位副留守準備借晉祠祈雨之際,捉拿李淵父子及親信。沒想到弄巧成拙,李淵先發制人,偽稱二人與突厥暗中勾結,殺了二人,史稱“晉陽事變”,這次事變是李淵公開起邊的開始。然後,他們聯合突厥勢力,依靠關隴,河東地主集團的力量,向西南迅速推進。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因此李氏父子進軍神速,大業十三年(617年)十一月九日,攻入長安。為了爭取和拉攏隋朝的一些地方勢力,減少敵對力量,十一月十三日,李淵擁立隋煬帝長子楊昭之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並且,遙尊逃到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這充分表明李淵具有老謀深算的政治經驗。因為立恭帝,即承認隋朝的存在,有等於取消了隋煬帝的皇帝合法地位。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位後面推翻隋室江山,建立唐朝打下了基礎。李氏父子完全控制了關中局勢。
四:榮登大位
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一年時間內從公開起兵到登上帝位,李淵創造了稱帝最快的開國皇帝。
-
8 # 阿斗不讓扶
沒有李世民就沒有唐朝。
公元617年,李淵人任太原太守晉陽宮監。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實力。
李淵之子李世民之隋必亡,暗中與旌陽縣令劉文靜密謀起兵,並想告訴李淵,但害怕李淵不聽,於是設下一計。選納晉陽宮中的美女,在李淵喝醉酒後陪他過夜,當時安排宮女侍寢,可是死罪。事後李世民向李淵彙報了反隋計劃。李淵聽後震驚,但反隋之心仍然不定。
同年2月,李淵治下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3月,劉五洲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情勢危急李世民勸李淵立即起兵反隋,不然,只有一死,李淵心知死罪難免。於是下定反隋的決心。
李淵假借阻止叛軍南下之名,到各地招兵買馬,太原留守王威,高君雅知道李淵要反,於是想除掉李氏父子向隋煬帝邀功請賞。
5月15日,李淵、李世民先發制人,將二人囚禁。5月17日正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信陽,李淵便名正言順將二人處死。7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起兵,支取關中。
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關內軍力薄弱。中原瓦剛軍與王世充激戰無瑕。因此,李氏父子進軍神速,同年11月9日攻入長安,11月13日,李淵立楊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
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同年5月,楊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在長安登基。改國號為唐。
這一切幾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推動。
武門之變以前,李世民的權勢可謂滔天,明面上地位僅次於李淵這個皇帝和太子李建成這個儲君。實力是相當恐怖,使李淵都忌憚三分,所以透過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來打壓李世民,最後由此引發了玄武門之變。
然後
-
9 # 昨天即歷史
從古至今,創業艱難百戰多,李淵建立唐朝也不能說容易,但從相關史實來看,稱帝確實還算順利,也許正因為順利,給大家一種李淵建唐挺容易的感覺。下面,試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分析一下說他建唐容易的原因。
內部因素:
首先,李淵個人起點高,家底厚。出身關隴貴族,祖孫三代世襲"唐國公"。隋文帝之獨孤皇后是他姨媽,背景很強大,因此,李淵頗受重用,起兵前官至太原留守,領兵據守北方重鎮。李淵個人見隋有敗象,暗中也早有取代野心,做了長期準備。真可謂要啥有啥,萬事俱備。
其次,人才儲備。四個兒子都不白給,尤其次子李世民,文韜武略,攻城掠地,大帥之才。三子李元霸,勇貫三軍,萬夫難擋。隋唐好漢頭一名。一個指揮,一個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往前衝。有這一文一武倆王炸兒子在手,李淵稱帝想不容易都不行。其他還有裴寂、劉文靜等人才輔助。
第三,制定了正確的爭霸策略。太原起兵,攻破長安後緩稱王,先立據守長安的隋代王楊侑為傀儡皇帝,減少外部阻力。第二年隋煬帝被殺後才廢掉楊侑稱帝建國。循序漸進,盡得先機。
外部因素:
1、外部強援。李神通,李淵堂弟,受李淵太原起兵牽連逃出長安後,與李淵第三女平陽公主一起起兵進攻雩縣,等李淵渡過黃河後前去接應,前往長安之路上又順利不少。
2、阻力不大。從太原先兵,於霍縣全殲隋宋老生部,又接連攻下臨汾,絳郡,渡黃河,進關中,會合李神通,未遇較強勢力阻擋,同年攻進長安,盡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動權。等李淵稱帝后,其他地方義兵瞬間變成了唐朝待清剿的反叛物件,鎮壓有名。
總之,李淵建唐似乎因順利而顯得容易,其實稱帝后消滅地方勢力,統一全國才是更大的考驗。
-
10 # 吳建彬
不容易!而且是相當的不容易!
一、造反的本錢
幹什麼都要有自己的本錢,造反也不例外!
本錢之一:顯赫的家世。李淵的先祖李暠是西涼國的開國君王,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官居太尉,封隴西郡公,死後追封唐國公,父李昞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
本錢之二:牛B的李淵。七歲時,李淵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為唐國公。李淵長大後,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楊堅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由於李淵的親姨媽是楊堅的獨孤皇后,所以楊堅特別親近器重李淵,累轉譙(今安徽亳縣)、岐(今陝西鳳翔)、隴(今陝西隴縣)三州刺史。當時有個善於相面的人叫史世良,曾經說李淵骨法非常,將來必建立帝業(竊認為是瞎編的),並希望它能潔身自愛,保護自己。李淵聽了之後非常自負。公元615年,李淵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又擊絳州賊柴保昌,降其眾數萬人,次年升為右驍衛將軍。後又帶兵大敗突厥來犯之兵,威望如日中天。公元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此後,李淵又奉命率兵征討歷山飛賊甄翟兒,與甄翟兒遭遇在河西郡(今山西汾陽)的雀鼠谷,李淵大獲全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二、造反的過程。
下定決心。據說,為堅定李淵造反的決心。一天晚上,時任晉陽令的劉文靜、晉陽宮監的裴寂,請李淵喝酒,乘李淵喝醉酒之後,偷偷的選了幾個晉陽宮的美女陪李淵過夜。李淵第二天醒後,大驚。裴寂乘機說:“宮女侍奉,事情暴露後是要殺頭的!”李淵 從此以後那是膽戰心驚,坐立不安,有了造反的賊心了,但還是沒有造反的賊膽。公元617年農曆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據馬邑而自稱天子。農曆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淵二子李世民說:“事情緊急,可以舉事了。” (有人撰文說,此時李世民年少,不可能勸父造反。但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
不怕犧牲。造反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很大。勝利了,歡歌笑語,坐北朝南,君臨天下。失敗了,身首分離,禍滅九族,遺臭萬年。造反一定要有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壓力山大。公元617年5月15日,李淵先發制人,指使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發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結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藉此將二人囚禁。5月17日,恰巧數萬突厥軍隊進攻晉陽,李淵立刻名正言順地命人將兩人推出斬首。6月,又遣李建成、李世民兩個兒子率軍攻殺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7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造反。
排除萬難。造反後,留下兒子李元吉據守根據地太原。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據說,在起兵造反,進軍長安的過程中,天公不作美,暴風下下不停,道路泥濘難行。士兵怨天怨地,軍心乏力。又傳聞突厥和劉武周進攻根據地太原,李淵有了退兵的打算。李世民哭著向李淵訴說利害關係,才堅定了李淵造反要造的底的決心。代王楊侑得知李淵造反後,派虎牙郎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駐守霍邑(今山西霍縣),另派屈突通率驍果數萬駐守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以拒李淵。8月,李淵計誘宋老生出城,兩路夾擊,大敗隋軍,佔領霍邑,打開了進軍關中通道。李淵軍攻取霍邑後,沿汾水南下,佔臨汾,克絳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絳),於十五日進至龍門(今山西河津西北)。屈突通率軍數萬屯守河東(郡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準備阻止李淵軍入關。時李淵軍司馬劉文靜引突厥大將康鞘利率兵匹趕到,使李淵兵力大增。十八日,李淵軍到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招撫關中農民軍首領孫華。二十四日,命其先行渡過黃河,並派左、右統軍王長諧、劉弘基及左領軍長史陳演壽、金紫光祿大夫史大柰率步騎兵六千渡河至梁山(今陝西韓城西北)紮營,以待大軍。9月,屈突通派虎牙郎將桑顯和率數千名士卒乘夜襲擊王長諧等軍,起初進展順利。但孫華、史大柰率輕騎從側後襲擊桑顯和軍,隋軍敗回河東。初十,李淵率諸軍包圍河東。但河東城高險峻,加上屈突通又善於守城,使李淵軍難以很快攻下。李淵只好留一部兵力繼續圍城,親率主力於十二日渡河西進,威逼關中。
爭取勝利。公元617年11月9日,李淵攻入長安。11月13日,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李淵權勢熏天,權傾朝野,完全控制了關中局勢。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5月,隋恭帝楊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李淵的成功的確是非常的不容易。本人寫著容易,說著容易,我們看著容易,讀著容易,但李淵的決心和付出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反中,膽戰心驚、寢食難安、心有餘悸、赴湯蹈火等一路伴著李淵。成功了是英雄,是王侯!失敗了就是賊!而且死的還相當的難看!唉!我還是唱個歌結束這篇拙文吧!
數英雄論成敗
古今誰能說明白
千秋功罪任評說
海雨天風獨往來……
-
11 # 史海鉤沉
沒有哪個朝代的建立是容易的,包括李淵建立唐朝也是一樣,看起來好像一切順風順水,但實際上其內心之煎熬,行事之如履薄冰確實非常人所能體會。
一、李淵出身鐘鳴鼎食之家,而造反是要冒著殺頭的危險的。
我們現在常說官二代富二代,說他們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是你可知道,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淵,那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富二代啊。不信,下面我來捋一捋你瞧一瞧。
1、出身關隴貴族;
2、祖父李虎,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
3、因祖上富貴,李淵一出手就襲封唐國公;
4、文獻皇后是其親姨母;
5、隋煬帝楊堅是其親姨夫。
非但如此,史書記載,文獻皇后和隋煬帝楊堅對李淵崇信異常。
大家看看,李淵有如此富貴,也難怪他之前不想造反,最後在兒子李世民的逼迫下才起兵造反。
二、雖然李淵兒女都很出眾,為其分擔了不少,但其建國的過程中並非一番風順。
說句很實在的話,李淵怕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了吧,我相信這個說法,很多人都會同意。
然而,實際情況是,李淵之雄才大略,後世皇帝並沒有幾個能比的上他,之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存在感低,一是因為玄武門之變,二是因為兒子李世民太過耀眼。但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的諸多治國政策都是李淵時代的直接繼承或延續。
現在,很多人被一些歷史劇誤導,竊以為李淵是一個靠兒女打天下,坐享其成的皇帝。其實不然,其一,李淵武藝超強,尤其是箭法,堪稱一絕,其能娶到竇氏,就是因為其參加了竇氏的比武招親,並且獲勝成了冠軍;其二,李淵有帝王胸懷,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李淵建立大唐前曾向異族稱臣納貢;其三,李淵頗有謀略,瞅準時機,直取關中,繼而定鼎中原。
在打江山的過程中,我們今天所說的每一件事情看起來都好像很小,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哪一件都是非大智大勇所不能完成的。
所以,這天下哪有好打的江山啊。
-
12 # 時光山人
事情成敗與否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李淵能夠在隋末的群雄中脫穎而出,與他的雄才大略,善用天時地利人和分不開。
晉陽起兵選天時早在大業九年,李淵就已經有了起兵叛隋、建立帝業的念頭。他當時曾在涿郡與楊廣近臣宇文士及進行密謀,只是後來因時機尚未成熟而暫時隱忍。根據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大業十二年,當李淵以安撫大使的身份進駐太原時,他才會“私喜此行,以為天授”。
眼看著各地梟雄紛紛稱王稱霸,李淵的屬下紛紛勸進,他卻一直不為所動。暗地裡李淵卻派長子李建成在河東交結英豪,二子李世民在太原積蓄力量。李淵是在等待時機,他不想做被打死的出頭鳥。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李淵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此事的隋朝已被各地起義勢力所牽制,根本無暇顧及關中地區。李淵經過多年的積蓄,振臂一呼直撲戰略要地關中,五個月的時間就攻陷了長安。
佔據太原有地利站在晉陽城頭的李淵曾對李世民講“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而今我等能得此地,絕對是上天的恩寵和賜予。予而不取,禍將斯及!”
太原是遠古時期聖君唐堯的發祥地,剛好與李淵唐國公的爵號相同。另外,太原也是隋朝北部邊陲防禦突厥的一座軍事重鎮,城高池深、兵強馬壯,儲存的糧餉可支十年。隋煬帝將太原交給李淵,可謂是放虎歸山。入主太原的李淵則是如魚得水,終於有了自己穩固的後方,可以一展宏圖。
文臣武將講人和到了太原的李淵成了一方諸侯,身邊也聚集了一批能臣幹吏,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柴紹、殷開山、劉政會、溫大雅、武士彠。再加上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子,李淵集團的勢力可謂人才濟濟。
從起兵到長安稱帝起兵之初的李淵僅有新募集的幾萬新兵,身邊還有隋煬帝派來監視他的王威、高君雅等人,北方的突厥和劉武周也是虎視眈眈。所以,李淵的起兵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李淵先是除掉了忠於隋朝的王威和高君雅,然後結好北方的突厥和東邊的李密以解後顧之憂。晉陽起兵後,平西河、克霍邑,而後渡黃河直奔長安。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十一月,李淵率軍攻陷長安,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即隋恭帝。第二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建立唐朝。
結語李淵建立唐朝,看似很容易,其實顯現了他的深謀遠慮。李淵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然後採用靈活的策略,北和突厥、東結李密,趁著長安空虛順勢而入。所以,李淵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他厚積薄發的結果。
-
13 # Z軸航拍
沒有一個朝代是能輕鬆建立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是一國呢?李淵建立唐朝有多難?現在我將進行進行仔細的分析!
隋朝末年,楊廣三徵高麗耗盡了整個國家的國力,整個隋帝國狼煙四起,民眾苦不堪言!不僅有走投無路的人民佔山為王,與隋朝為敵,也有貴族高官招兵買馬,競逐隋鹿!就這樣,戰火再次席捲了中原大地!
一 李淵的對手當一頭雄鹿患病無法快速奔跑的時候,周圍飢餓的捕食者們一個個都將蓄勢待發準備隨時吃掉這頭獵物!但是獵物只有一個,捕食者卻太多了,只有打敗其他競爭對手才能獲得這份美食!想吃掉隋鹿的到底有多少呢?答案是:數不勝數!
叛亂可以說分兩撥進行!第一撥是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這一年楊廣準備二徵高麗,由於第一次征討高麗已經傾盡了全國之力,人民已經在破產和死亡的邊緣徘徊了,此時再傾盡全國之力進攻高麗,無論如何人民無法再忍受了,於是許多人毅然而然的加入到了造反的行列!這一撥人的名單主要有:楊玄感,王薄,劉霸道,張金稱,高士達,竇建德,孟讓,格謙,孫宣雅等!這些叛軍首領的實力參差不齊,部眾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雖然叛亂人員多,但是在楊廣看來,最擔心的就是楊玄感這支反叛軍,其他皆不足慮!因為楊玄感是真正的世家大族,有撬動他江山的能力,可惜不到兩個月,楊玄感就被鎮壓了!鎮壓完以後,楊廣氣不過第二次征討高麗的失敗,又要第三次去征討高麗!征討高麗的結果最後只能算個平局,因為根本沒有徵服高麗,只是接受了請降,算是給楊廣一個臺階下了!然後中原大地的反叛浪潮在這之後已經呈現燎原之勢,無法阻擋,這次的反叛者們相對於第一批反叛的人,他們的號召力和能量更加巨大!主要有劉武周,梁師都,郭子和,薛舉,李軌,蕭銑!這批人本就是隋朝的精英,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本都非常雄厚!
以上的這些人就是李淵的對手,可想而知,李淵創立大唐的路一定是荊棘滿地!
二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李淵競逐隋鹿的兩撥名單都出來了,可是我們卻沒看到李淵?因為李淵知道隋朝雖然狼煙四起,人心離散,但是其根基還健在,遠沒到轟然倒塌的地步!第一個出頭的椽子先爛,最重要的是等待合適的時機!要等!在後面說李淵舉旗反叛之時,首先要了解李淵的身世和其反叛的準備工作!
李淵的祖父李虎是當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柱國之下還有十二大將軍,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上層社會為了讓自己實力更加強大,通婚是最常用的方式,所以很自然而然的兩家就成了親戚!楊堅按照血脈關係來說是李淵的姑父,當隋文帝建立起隋朝之後,李淵大部分時間就是守衛太原!
當群雄逐鹿的時候,楊廣肯定有懷疑過李淵是否會叛亂,因為李淵所在的太原,城高池深,兵強馬壯,糧餉充沛!但是李淵頭腦就是精明,平時生活中裝的沉迷於酒色讓楊廣疏忽了對他的防範!
直到公園617年,李淵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毅然決然的舉起了反叛的旗幟!同時參與到反叛的人中還有:長孫順德,溫大雅,殷開山,唐儉,裴寂等大唐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
三 李淵—直搗黃龍李淵雖然舉起了反旗,但是他不能說自己反,對外他必須說他的出兵是為了“匡扶帝室”
為了“匡扶帝室”李淵從太原出兵了!當李淵悄然入關中的時候,竟然發現百姓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愛戴,彷彿被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李淵就這樣一路勢如破竹的進入了關中,此外,李淵的平陽公主在長安外圍也是一頓攻城略地,所有這一切做完之後,李淵順理成章的攻入了長安,控制了這個帝國中樞!
與此同時,王世充和李密率領的瓦崗軍也是打的如火如荼!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王世充在和李密的爭鬥中,死傷大半!和王世充的首次交鋒雖然贏了,但是瓦崗軍內部的矛盾也顯露了出來,瓦崗內部的權力結構不穩定,互相不服!尤其是之前退位給李密的翟讓,就發動了一場政變,政變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瓦崗內部也是人人自危了!後來王世充第二次和李密的瓦崗軍交鋒的時候,抓住了機會,將其大敗,失敗後的李密帶著約兩萬人的軍隊投靠了李密。投靠李淵後,只得到了一個管理廚房的職務,讓李密很不舒服,於是李密就想著法子從李淵眼皮底下留了出來,並和李淵對著幹,可想而知此時的李密完全就是沒資格和李淵扳手挽,最後免不了落的身死的下場!最後其手下單雄信,程知節,秦叔寶等人也都歸到了王世充手下,王世充達到了人生的頂點
江都這邊,楊廣依然自欺欺人,不相信外面大亂,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直到宇文化及帶軍隊出現在他行宮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迎來終結!殺了楊廣後,宇文化及帶著楊廣十幾萬的近衛軍出發了。可以與文化及碰到了竇建得,可以說如果不是李世民的存在,竇建得真的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因為竇建得體恤下屬關愛民生!竇建得沒費多少力便打敗了宇文化及!
競爭者一一出局後,李唐王朝在中原河北一帶主要的競爭對手就剩王世充和竇建德了!
四 大唐建國公元618年,稱帝的時機成熟了,於是李淵正式登機!雖然是開國了的,中國大地上開國的太多了!ttujit流淚了一山不容二虎,何況這麼多虎!
首先就是東都洛陽,那裡是王世充統轄的地方!李世民攻打洛陽,竇建得肯定坐不住,因為唇亡齒寒,所以竇建得在等著兩敗俱傷的時候再來援助王世充。李淵也知道這仗只有派李世民前去,李世民不愧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雖然過程波瀾壯闊,還差點丟了性命,但是還是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得!
有時候做事斬草除根還是很有必要的,竇建得雖然覆滅了,但是他的手下劉黑闥瞅準機會又開始和李唐皇朝過不去,雖然最終也被消滅,但是也耗費了大唐不少的精力人力!至此,最初的大唐就這樣成立了!
-
14 # 道法自然7757
大概還是有人認為李淵建立唐朝,算得上比較容易,主要是楊廣在位的時候,底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到處有叛變的軍隊,也同時有無數的人民起義軍,中央的權威早就已經被掃到一邊去了。在此情況下,李淵帶著幾個兒子,拿下其他對手,不算很難吧。
其實也有些難度,因為公認隋末唐初這個時間段裡,出了不少名人,互相的征伐過程,其實不容易。虧得李淵有長子李建成居間排程,李世民和李元吉對外作戰,否則也不容易。但是問題在於,李淵建立唐朝的過程,確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些討巧。
為什麼要說李淵很討巧,因為在反隋浪潮此起彼伏時,李淵在太原主持軍政,並未隨大流,還順帶解決了突厥威脅,消滅了幾股反隋武裝。這時候的李淵,實際上在冷眼旁觀,觀察著這些反隋者。自然,李淵由此相當主動。
617年,李淵開始反叛隋朝,但這廝聲稱自己並不反隋朝,反的只不過是自己的表兄弟楊廣,所以李淵進攻長安,還立了代王楊侑為帝,這一點頗值得玩味。大致意思是楊廣不好,不得不反,還是支援隋朝的。當然了,等楊廣死的時候,也變化了。等楊廣死了,那麼代王楊侑的價值,就一點都沒有了。果然這時候,李淵就客客氣氣來勸說楊侑,你要不就禪位吧。其實這個時候的李淵,已經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受九錫,登基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果不其然。
所以說,唐朝建立過程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但是相對而已,是討巧的。
-
15 # 小孔看歷史
不容易。隋朝末年,煬帝荒淫暴政,各路義軍揭竿而起,形成一派混亂的局面,後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縊死。李淵於太原起兵,攻克長安,協持煬帝之子楊侑,立楊侑為帝,統領朝政,開始討伐各路起義軍。等時局開始穩定,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改國號為唐。此時內有王世充、竇建德的統治,外有突厥的襲擾,隨時面臨被滅的風險。所以李淵建立唐朝不容易。
-
16 # 煙雨笑春風
一個新朝代的建立並不是容易的,需要實力、頭腦、民心和一定的機遇,條件達不到,也是很難成功的。
而唐朝的建立看起來是順風順水,水到渠成,但其實李淵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只有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民心,才贏得了勝利,取而代之,改朝換代。李淵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第一,就是李淵透過各種好事拉攏民心。比如給老百姓們發放糧食,替老百姓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從而贏得了民心,而且也透過這種方式得到了數萬官兵的追隨。
第二,就是李淵與突厥結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李淵深知這個道理,當時的突厥對中原虎視眈眈,想吃一口肥肉,所以與李淵有了合作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就這樣李淵獲得了突厥兵力的支援。
第三,就是李淵父子與當時的瓦崗軍保持著很好的聯絡,當時李淵對瓦崗軍的頭目說自己沒有稱霸的野心,自己只是反抗罷了。與此同時,李淵也非常聰明,還把當時的李密給誇了一頓,消除了李密的懷疑心。於是,取得了瓦崗軍和隋朝的優良兵。
就這樣,李淵父子趁著時機成熟後便發動了戰爭,李淵能夠統一中國確實存在著偶然性和戲劇性,但是,也離不開李淵父子的努力機智和聰敏。
-
17 # 貪吃的駱駝
李淵建立唐朝,其實從他在晉陽起兵的那一刻已經開始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開的頭,也許對他建立唐朝的難易,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屯兵偉人曾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要想造反,必須手上要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當時李淵身邊有隋煬帝的耳目,王威和高君雅,所以李淵不能在朝廷的正規軍裡,光明正大的宣傳反隋思想,於是李淵就額外招募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不過為了避免外人看出端倪,李淵把這支隊伍交給了劉弘基和長孫順德,雖然招募兵士的理由被李淵搪塞了過去(那時候養點親兵家將情有可原),但是劉弘基和長孫順德兩人當時都屬於“黑戶”,他倆都是逃服兵役隱居於此,所以王、高二人有點挑理。
不過後來在當地豪商武士彠(武則天的父親)的斡旋下,算是沒出大問題。(武士彠能在古代靠生意成為鉅富,應該在黑白兩道都很吃得開,所以當時一定給了二人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為什麼李淵當時只訓練了幾千人呢?因為再多就要引起隋煬帝警覺了,而且兵在精而不在多,這在古代特別適用,有一支敢打敢拼的“特種小隊”,就能提升整支部隊計程車氣,後來攻打西河郡的戰役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精兵帶著幾萬新兵,不到十天就打了一個來回,李世民的玄甲軍,人也不多。
有了士兵,還有要戰馬、鎧甲和糧草,這點李淵都不缺,因為他鎮守的太原,是防禦突厥的重要據點之一,這裡囤積了不少鎧甲軍械,軍營中雖然糧草有限,但是別忘了,這裡還有隋煬帝的行宮晉陽宮,這裡常年會儲備一些糧食。據《舊唐書》記載,李淵起兵時,光晉陽宮副監裴寂提供的物資就有“米九萬斛、雜彩五萬段、甲四十萬領,以供軍用”。至於馬,太原的軍營應該也有不少存貨,不過它還有一個來源。
戰前有了造反的動機和充足的物資,李淵是不是就動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這也再次說明了李淵不是衝動性造反,他在造反之前消除了自己的後顧之憂——突厥。李淵造反之前,向突厥可汗寫信稱臣,應該也許了不少諾,因為突厥可汗不光同意不擾亂李淵的後方,還給李淵了幾千匹馬,還準備派兵協助李淵,最後李淵收下了馬,謝絕了援兵。畢竟軍事援助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看看今天棒子國的處境就明白了。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李淵動手了嗎?他依然沒有,他還在等造反的最後一個要素——時機。李淵不是第一個舉起義旗的,僅在李淵起兵的公元617年,他的前面就有徐圓朗、王子英、張子路等五支隊伍開始造反,當時雖然不像《隋唐演義》中說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那麼誇張,但是也是群雄並立,義旗遍地。李淵一直到當年的七月,才真正喊出“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口號,開始光明正大的造反。
駱駝所知有限,權當是拋轉引玉,希望對您有用。
-
18 # 晨風曉月趣歷史
李淵建立唐朝是不是很容易倒不好說,但李淵的運氣絕對出奇的好,建立唐朝的過程也很順利。
李淵顯赫的出生他的父親李昞為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公,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在李淵七歲那年,父親李昞就去世了,七歲的李淵就承襲父親的唐國公的爵位。
公元581年,李淵15歲的那一年,姨夫楊堅篡奪了北周的皇位稱帝,建立了隋朝。更重要的是,隋文帝楊堅非常喜歡聰明伶俐的李淵。李淵的人生就此開啟開掛的模式。剛開始的時候,楊堅任命他為自己身邊的禁衛武官,精心照管培養。等李淵年紀稍大,又將他外放鍛鍊,先後任譙州和隴州刺史。
隋煬帝楊廣殺父篡位後,李淵的人生雖然遭遇了一定的挫折,但憑藉李淵的謀略和智慧,一步一步化解了楊廣對自己的猜忌,先後任岐州刺史、山西河東慰撫大使。
李淵良好的機遇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八月,發生了一件事大事,看似與李淵無關,實在改變了李淵的命運。這一年,隋煬帝楊廣以突厥始畢可汗不來朝貢為由,親率大軍前往北部邊境巡視,意在震懾突厥,結果反被突厥十萬大軍圍困在雁門,差點死在了雁門。從此,北方的突厥成為了楊廣的心頭之恨。
617年,楊廣任命頗有謀略的李淵,任太原留守,成為這一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主要任務就是對付突厥。正是突厥的神助,才讓李淵有晉陽這塊風水寶地。山西四面環山,四周遮蔽,晉陽地處山西的中心,也三面環山,有險可守。同時山西正處在塞外漠北和中原腹地的中間位置,向南可以攻取洛陽,而後直下江南,一馬平川;向西,渡過黃河直搗長安,便可佔據關中大地,謀取天府之國的蜀地;即使無力南下,也可以佔據山西,據險而守,休養生息、積畜力量,可以虎視中原。
李淵好友的相助擁有的晉陽這塊風水寶地,為起兵創造了條件。但是起兵造反還必須有錢有糧不可。運氣好得出奇的李淵,想什麼就有什麼。晉陽有個晉陽宮,宮裡有大量現存的糧食、布匹和鎧甲。而且晉陽宮監裴寂,與李淵還是好朋友,好哥們,常常在一起喝酒。李淵在晉陽起兵時,裴寂將晉陽宮的全部家當:九萬斛白米、五萬匹布帛和四十萬副鎧甲,全部給了李淵,成為李淵創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關鍵時刻的多方神助要起兵造反,首要的任務是兵源。作為晉陽留守的李淵,手中的兵力估計只有萬餘人,何況李淵的兩個副手王威、高君雅,都是楊廣的親信,本來就是監視李淵的,這萬餘人還不一定聽指揮。唯一辦法就是招募。招募士兵需要理由也需要朝廷的同意。關鍵時刻,又有人神助。距離晉陽不遠的馬邑,校尉劉武周在關鍵的時間節點殺了太守王仁恭,舉兵造反,佔據了晉陽附近的汾陽宮。為了抵禦劉武周,李淵募兵師出有名了。李淵很快就徵集了三萬餘人。
手中有兵之後,下一個任務就是除掉身邊楊廣的親信王威和高君雅。殺人是需要充分的理由,否則不能服眾。恰好突厥又來神助,其騎兵進攻晉陽。於是,李淵暗中派人指控王威和高君雅勾結突厥,李淵當機立斷,將二人殺掉。從此,起兵水到渠成。
三萬人馬,在群雄並立的隋末,力量實在是太小了。但只要運氣好,就會有辦法。李淵對北方的突厥一通忽悠許願,突厥大張旗鼓地支援李淵以壯氣威,同時還派兵和馬匹協助李淵打戰。同時,李淵又透過示弱,尊東部的李密,為盟主大哥,這位本家大哥李密,在東面的洛陽周邊,與隋軍的主力王世充及宇文化及的大軍廝殺,充分保障了李淵的東部安全,讓李淵的軍隊有機會從容地向西挺時,直取京都長安。
據守長安的是代王楊侑,本身就實力不是很強,還要分兵防範西涼李軌和西秦薛舉。五個月後的十月四日,李淵大軍進入長安。十五日擁立代王楊侑為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自稱唐王。
第二年的五月二十日,李淵在長安太極殿登基稱帝,國號為“唐”,改元“武德”。從此,中原大地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總體而言,李淵的“晉陽兵變”之路,以及攻佔長安建立大唐和統一全國之路,是一條順暢之路,但也是一條英勇頑強和全力拼搏之路!
-
19 # 圍爐品茗人
李淵是隋朝統治集團核心——關隴勳貴集團的一員,因而起兵之前就是掌管一方的大將。所以進入關中之後迅速獲得關隴勳貴集團中的許多人支援,很快穩定關中局勢,之後憑藉次子李世民東征西討迅速奠定統一大局,看起來建國非常順利。但是任何人建國都並非輕而易舉,李淵也不是輕而易舉就完成統一大業的。
第一難:太原起兵到閃擊關中李淵出生貴族家庭,可以說無論誰最終取得天下都會優待他們家族。畢竟他們一家坐鎮山西,朝廷獲勝他有鎮守之功,其他義軍獲勝,只要他能歸順新朝一樣會受到重視。而冒著殺頭的風險加入爭奪天下的競爭,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
既然選擇起兵,李淵在太原一帶的經營以及李氏家族的勢力自然要相對容易一些,但是起兵之後進軍關中的決定就體現出李淵本人的智謀和膽略。太原起兵後不久,李淵就傾巢而出攻擊他心目中最佳的戰略基地,隋朝首都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
關中地區的重要性並非只有李淵知曉,天下有識之士中許多人都看清了這一點。但是在群雄逐鹿的複雜局勢下,如何奪取關中就成為一個複雜難解的謎題。而李淵在奪取關中的過程中卻非常堅定而有策略。
穩住突厥:李淵所在的太原一帶時刻面對突厥的威脅,此前李淵一家也經常需要防範和抵抗突厥的入侵。而李淵在太原起兵前後,均對突厥示好,儘可能的放低姿態與之結盟,就是為了穩定自己的後方,避免自己的進攻關中時腹背受敵。
穩住李密:此時中原大地聲勢最大的就是瓦崗軍,而瓦崗軍首領李密也對關中的重要性非常清楚,但是礙於手下將士多為河東人,同時自己也貪戀洛陽一代的土地和財富,因此始終在洛陽一帶與王世充糾纏。而李淵起兵之後同樣採取低姿態討好李密的方式,將李密穩住避免他揮師入關。
孤注一擲:在穩住突厥和李密兩個強勁對手的情況下,李淵幾乎是傾巢出動進攻關中,在大本營晉陽留守的三子李元吉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兵馬。李淵帶著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非常堅決的進攻關中。進攻關中的軍事行動如果失敗,李淵集團面臨必然是土崩瓦解的結局,事實證明即使他攻入了關中,他的老巢晉陽依然被人端了,如果無法攻入關中,後果可想而知。
第二難:立足未穩,四面圍毆進入關中之後的李淵,就像是摘了大家的桃子,於是立足未穩之際就面臨四面圍毆之局。此時的李唐集團面臨西北有薛舉父子和李軌集團,北方強悍的突厥已經不再和李唐集團和睦相處,而是與劉武周和宋金剛聯合把李淵的老巢晉陽給端了。函谷關以東雖然王世充和李密還沒分出勝負,但是也時刻讓李唐集團不敢掉以輕心。
尤其在公元619年,晉陽被劉武周、宋金剛聯軍攻陷,李淵甚至被嚇得想要放棄河東之地,依託黃河固守關中了。此時王世充已經擊敗李密的瓦崗軍控制洛陽,隨時可以發兵進攻關中。
這時李唐集團又依靠李世民的卓越指揮能力和潼關天險,採取分化瓦解和逐個打擊的方式,擊破劉武周和宋金剛收復晉陽穩住局勢。
第三難:虎牢關之戰的艱難在關中站穩腳跟的李唐集團已經成為最具實力的割據勢力。李淵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他令次子李世民東出潼關攻打王世充。
此時的王世充已經很難憑藉一家之力對抗強大的唐軍,為此他向稱雄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也在謀士的建議下,放下此前與王世充爭鬥的過節,領兵前來救援。由此形成李唐集團以一敵二的戰局。
由於王世充在洛陽的堅守,李唐集團當時面臨的局面也並不樂觀,一方面王世充還沒有徹底打敗,另一方面竇建德人馬不少,隨時可能從後方給予唐軍致命一擊。
此時李唐集團內部特別是李世民的洛陽前線產生了分歧,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攻擊王世充的機會已經喪失,應該撤圍防止被圍攻。但是李世民的勇氣和戰略再一次挽救了唐軍,他以少數人馬到外線採取圍點打援的方式擊敗竇建德,隨後迫降王世充,奠定了李唐王朝統一天下的大局。
綜上,李淵統一天下也並非一帆風順,總體而言也是從弱到強,隋末與李淵背景相似,實力相當的豪傑並非沒有,但是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後果斷的搶佔關中戰略要地是其最終勝利的基礎。而孤注一擲奪取關中的軍事行動又體現了李淵良好的戰略大局觀和非凡的膽識和魄力。
-
20 # 十分之七君
看跟誰去比較了,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開始,不到一年便建國稱帝,而後征戰七年便基本統一天下。比劉邦劉秀朱元璋還是容易,與楊堅相比又不算容易。
家族勢力雄厚李家本來就是關隴集團的中堅力量,世代軍閥豪族,手中有兵權,有地盤,數代經營,勢力根深蒂固。出生好,本錢足,辦起事來自然比劉邦朱元璋這樣白手起家的容易一點。
古時候有錢有勢方能接受良好教育,李家幾代努力開創偌大基業,後世子孫經過過多年薰陶培養,人才濟濟,名將輩出,李世民,李建成,李孝恭,李道宗(被後世黑化誤解多年的名將)……
在注重宗族觀念的古代,有如此強大的宗族勢力,對其爭霸天下自然大大有利。
戰略優勢。趁中原大亂無人顧暇之間,迅速佔領關中,鞏固大本營,一副坐山觀虎鬥局面,佔盡地利,可攻可守,坐收漁翁之利,大有秦王掃六合之勢。出關之後橫掃四方,僅用七年就統一天下。好的戰略確實能夠事半功倍。
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成為隋文帝,看似容易,沒有之前多年經營,積累軍功,名望,勢力如何能看似簡單的登基為帝。容易困難都是相對而言,能夠改朝換代,成為開國皇帝的人都不簡單。有些看似容易的事,背後的艱辛往往不為人知。
李淵建立唐朝是氣運機遇,也是多年積累一朝爆發。
回覆列表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為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改元武德,仍定都長安,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楊侑降為希國公,置居長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李淵在入主關中前,先派使吹捧佔據河南的瓦岡軍李密,使其成為東方的屏障。入主關中後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山西省)的劉武周、宋金剛,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王竇建德聯合抗唐。622年李世民擊潰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餘部在丹陽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割據江陵的蕭銑則於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因此唐朝基本統一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