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影臨風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沒有當上臣相的原因是在朱元璋的腦海裡,劉伯溫不是淮西集團內部的人。李善長,徐達湯和都是他最初的加盟者。幫朱元璋度過了萬事開頭難的艱苦歲月。所謂患難之交。恩比同胞。其次朱元璋是個疑心很重的人,透過劉伯溫加盟以來異於常人的表現,運籌惟幄,決勝千里的技能朱元璋是親身親見。對這種大才聰明的朱元璋當然是敬而遠之。正可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看來過於聰明也不是一件什麼好事,劉伯溫怕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 2 # Crazy歷史

    劉伯溫不當宰相正是其政治智慧的閃現。

    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是對其能力的最好註解。這句話雖然並非是說劉伯溫的能力一定比諸葛亮還要強,但是能將他和三國名相諸葛亮相提並論,足以說明劉伯溫具備經天緯地定國安邦的才能。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劉伯溫這等大才,卻始終沒有成為文官第一人,不禁令人唏噓,又讓人不得不揣測這當中到底隱藏著哪些秘辛?

    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多次自比劉邦,其實,這個比較,即是抬舉,又是貶低。抬舉了劉邦,貶低了自己。因為劉邦和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治國理念等完全不可相提並論,而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在知人善用方面留下了曠世美名。

    但朱元璋不是,他個人便是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帥,很多時候,他自己看得便極為透徹。在劉伯溫出現以前,身邊的人雖然也能出謀劃策,行軍佈陣,但是卻都被他掌控於鼓掌之間,無人能勝他一籌。

    而這個局面卻被劉伯溫的出現打破。劉伯溫加入了朱明陣營後,在朱元璋對的時候,他也對,朱元璋錯的時候,他卻依舊對。多次經歷都證明劉伯溫的能力在其之上。讓朱元璋暗暗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功高震主的擔憂讓朱元璋和劉伯溫漸行漸遠,不再是創業時親密無間的關係。

    明朝首相——李善長

    朱元璋起兵淮西,靠得便是李善長、徐達、郭英等淮西親軍。這是朱元璋起家的資本,也是他的嫡系。其中很多人是從小玩到大,可謂是知根知底。

    而李善長能成為明初第一相,有著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和實力。

    論謀略,其是朱元璋起兵初期謀士第一人,策劃無數,讓義軍從小做大。論功勞,其為義軍經略內事,穩定後方,物資供應源源不絕,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論威信,其是淮西集團當仁不讓的大哥。論感情,和朱元璋草莽之時便建立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所以,李善長對於大明的建立居功至偉,位極人臣也是情理之中。而在胡惟庸案前,朱元璋對李善長也可謂是言聽計從,極盡信任。但偏偏李善長和劉伯溫之間關係不睦,齟齬不斷,導致朱元璋和劉伯溫之間關係有了疏離。

    誠意伯侯——劉伯溫

    劉伯溫雖然無法成為明朝首相,但接下來,具備宰相之才的諸人之中,論資歷論能力,則非他莫屬。然而,他卻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今日的高官厚祿,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飛來橫禍。

    所以,在大明建立,一起從戰時狀態轉為平時狀態的時候,他便明白,到了急流勇退的時刻。

    既然無心於官場,萌生退意的劉伯溫便再三向朱元璋表達了想要告老還鄉的意願。而朱元璋卻始終不許。

    朱元璋曾以宰相職位試探劉伯溫,均被他一才疏學淺,無以勝任或秉性耿直等藉口搪塞而去。

    所以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沒有當宰相恰恰是“神機妙算”的具體展示。

  • 3 # 小鄉說歷史

    劉伯溫為何與宰相無緣?

    第一,劉伯溫出山時,朱元璋已經在南京站穩了腳跟了,他的政權裡已經有個“大能人”李善長,每當朱元璋忙於前線軍事戰務時,李善長十分稱職地擔當起後方總指揮的角色。不可否認,李善長的才能也是一流的,總不能因為劉伯溫來了,就要將李善長這樣的一流人才給換下來,這是不恰當的。再說,劉伯溫再聰明,要接替李善長這個類似於宰相的角色也需要時間。

    第二,朱元璋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對人才的觀察比任何人都仔細,劉伯溫的長處是“能掐會算”,留他做軍師與參謀最合適,這叫知人善任。如果不是這樣,將劉伯溫換到李善長的位置上,劉伯溫或許能幹好,但李善長的老部下不一定會賣劉伯溫的賬,所以最好還是不動“人事”。

    第三,從應天大戰前夕高層決策時劉伯溫對“投降派”怒目而視的細節來看,他這個人很正,很直,不大會繞彎子,所以朱元璋在大明開國前後讓劉伯溫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去搞天文堪輿、監察和修訂法律,這也叫用人所長。做宰相要有很好的“內功”,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劉伯溫明顯不合適,還是叫表面“一團和氣”的李善長繼續做宰相比較合適。

    第四,儘管朱元璋表現出對劉伯溫很好,但劉伯溫來到他身邊畢竟時日不長,而朱元璋偏偏又是個猜疑心很強的人,他不會用自己不太瞭解的人到最要害的崗位上。

    第五,朱元璋叫花子出身,又是安徽人,他與劉伯溫、宋濂等這些大儒畢竟不是同類型的,真正達到默契是不可能的,加上語言上浙東方言也是一大問題。與此相比,朱元璋與李善長、徐達、胡惟庸他們更合得來,都是安徽老鄉,習俗語嫣甚至審美情趣都十分接近,加上情感上,他們之間有著更長的“情義”,所以說,明初宰相人選只能是在李善長為首的淮右集團內而不可能是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了。

    朱元璋作為一代傳奇帝王,可以說是極其有政治智慧的,可是由於太過自負,疑心又重,對劉伯溫並沒有完全的信任,使得劉伯溫不得不告老還鄉,但即便退隱老家,劉伯溫依然沒能落得善終,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 4 # 野草的沉思

    劉伯溫,本名劉基,字伯溫,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

    劉伯溫多謀善策,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多有貢獻。人們比他為諸葛亮。朱元璋也多次稱讚他為“我的子房。”

    明朝建國以後,封了幾十名名公、侯。劉伯溫封的是誠意伯。職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後來朱元璋要為他晉爵,他堅辭不受。

    劉伯溫為官清正,執法嚴而公平。丞相李善長的親戚李彬犯法,按律當斬。李善長為之求情。劉伯溫不予理採,依法斬殺了李彬。因此,李善長恕恨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說劉伯溫的壞話。

    當時朱元璋對李善長有些不滿意,想更換丞相,便找劉伯溫談話。

    劉伯溫說:"李善長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很高,能調合諸將。”

    朱元璋說:"他三番五次說你壞話,你還為他說好話。我想改任你為丞相。"

    劉基說:"這怎麼行呢?蓋房樑柱須用大材,如用細木,房屋就會倒塌。"

    朱元璋問:"那楊憲呢?"

    劉基說:“楊憲有丞相之才,卻無丞相氣量。丞相應心平如水,秉公辦事。楊憲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問:“那汪廣洋呢?”

    劉基說:"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

    朱元璋再問:“胡惟庸怎麼樣?"

    劉基說:"丞相如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把車弄翻。”

    朱元璋點點頭,說:“確實,只有先生你當丞相最合適了。”

    劉伯溫說:"我也不行。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這些煩雜事物。如果勉強,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不乏人才,只要皇上留心查詢,必有適合的。"

    朱元璋沒有勉強讓劉伯溫做丞相,而是依次用了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做丞相,後來這幾個人果然都犯了罪,被朱元璋殺掉了。

    這就是劉伯溫為什麼沒有當丞相的故事。從他與朱元璋的談話中,我們瞭解了,他不僅有知人之明,也有自知之明。他所以未答應朱元璋做丞相,除其他原因外,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習慣,不適合丞相這個職務。他是智慧的,也是誠實的。他在後世贏得極高的名聲,不是偶然的。

  • 5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劉伯溫堪稱幫助朱元璋建國的第一軍師,也是公認的聰明人,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可是為什麼劉伯溫偏偏做不成大明王朝的宰相呢?

    不管宰相做不成,就連爵位,劉伯溫都是比較低的,連個侯爵都混不到,朱元璋只給了他一個誠意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名,劉伯溫的檔次的確不高。

    功勞如此大的劉伯溫,是不是也忒不受待見了?難道說朱元璋和劉伯溫之間的關係不好?如果不好的話,以朱元璋的尿性,我看直接殺了比較快。

    01朱元璋集團的人才,都是淮西將領居多。

    我們看歷史上創業的皇帝,基本上都有一幫老鄉幫忙。比如說劉邦起義的時候,功臣大多數都是沛縣的老鄉,有些還是他的發小。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身邊除了幾個要好的發小以外,還有一幫出色的老鄉。

    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矣。”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闢之,謝去。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論御史失職,為臺臣所阻,再投劾歸。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明史》

    所以說朱元璋集團內部的淮西將領是比較多的,他們佔據了開國功臣的大多數。而這些人手底下還有淮西子弟,一層層下來,整個朝堂有一大半都是淮西人在做官。

    淮西人自然不服氣其他地方來的人管理他們,除了朱元璋能管得住他們外,還必須要選出一位能夠管理淮西將領們的丞相來。

    劉伯溫是哪裡人呢?他是浙江青田人,俗稱浙東人。雖然跟淮西之間的距離不是很遠,可是卻有著本質區別,至少身邊的朋友都不是一類人。他一個浙東人,還就真的沒辦法管理這些淮西將領。這幫人囂張跋扈慣了,又有一個龐大的家鄉群體作為保護傘,所以他們壓根就不可能鳥劉伯溫。淮西人只能讓淮西人來管理,所以德高望重的淮西老臣李善長就出現了。他作為淮西人中,少數執掌文職的開國功臣,被朱元璋稱之為自己的蕭何。

    可見李善長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李善長充任這個丞相,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李善長之後的丞相汪廣洋是江蘇高郵人,胡惟庸是安徽濠州人,這些人基本就在一個團體裡活動,那就是淮西團體。

    這就好比一個村的村長,只能由村民們從自己村子裡選出來,而不能由鎮上空降一個外地人下來,即使空降下來,也很難做工作。

    02朱元璋要廢掉宰相制度,不讓劉伯溫上是為了保護他。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40歲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大明王朝,成為了一統天下的帝王。所以他的精力非常豐富,完全具備自己一個人處理朝政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丞相的存在就成為了掣肘朱元璋行使皇權的重要障礙。所以朱元璋必須要想一個徹底消滅丞相制度的辦法。

    這個時候如果讓老實人劉伯溫去做丞相,豈不是把他往火坑裡推嗎?朱元璋看人非常準,所以他安排李善長做丞相,希望李善長會犯錯誤,從而使得朱元璋有理由把他拿下,順帶著消滅丞相制度。可惜李善長也是個老謀深算的主,他偽裝起來,誰也發現不了。所以暫時李善長逃過一劫,而胡惟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胡惟庸成為丞相以後,朱元璋立刻意識到,這小子肯定會放炮。所以朱元璋對胡惟庸幾乎採取了不管不問的態度,讓他隨意治理大明朝。

    沒想到胡惟庸還真就嘚瑟了起來,開始胡作非為起來。胡惟庸也就是胡作非為的庸才罷了,他想不到自己跳進了朱元璋設下的圈套。

    在他胡作非為的時候,朱元璋正在暗處悄悄盯著他。等到時機成熟以後,朱元璋以謀反的罪名將胡惟庸一把拿下,胡惟庸連同相關等人一共三萬多人被誅殺。

    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褊淺殆甚於憲。”又問胡惟庸,曰:“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後憲、廣洋、惟庸皆敗。---《明史》

    而宰相制度,也被朱元璋成功廢除。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了宰相,胡惟庸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可憐的是,劉伯溫就是在胡惟庸胡作非為的時候,被他給毒死的。

    03朱元璋瞭解劉伯溫的清高,不適合處理群臣關係。

    朱元璋看人非常準,他明白劉伯溫是一個讀書人,而且是前朝的進士,有一種清高的氣質在身上。因為劉伯溫的學問比李善長高,所以李善長非常嫉妒劉伯溫。

    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以《天文書》授子璉曰:“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又謂次子璟曰:“夫為政,寬猛如迴圈。當今之務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諸形勝要害之地,宜與京師聲勢連絡。我欲為遺表,惟庸在,無益也。惟庸敗後,上必思我,有所問,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明史》

    這對朱元璋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臣子之間的鬥爭,完全有利於主公本人。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劉伯溫卻不願意接招。

    不管李善長怎麼挑釁,劉伯溫都跟個沒事兒人一樣,這就讓人有些不能理解了。後來朱元璋才明白了過來,原來劉伯溫是不屑跟李善長鬥,這沒什麼意思。因為劉伯溫清高的性格,使得他壓根就沒辦法管理好文武百官。試想一下,一個清高之人,但凡遇到一些他瞧不上的人,理都不理,這種性格能管理好魚龍混雜的文武官員嗎?

    當然是不能的,能夠成為宰相的人,一定要是一個臉皮厚,手段狠,人緣好的人。李善長的確是不二人選,李善長選出來的淮西后起之秀胡惟庸也當仁不讓。結果這兩個人都被朱元璋給殺了。

    總結:朱元璋對劉伯溫屬於又愛又恨。

    劉伯溫清高的樣子,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有時候朱元璋甚至認為,劉伯溫連朱元璋本人都瞧不起。這就有點嚴重了,畢竟瞧不起誰都可以,唯獨不能瞧不起朱元璋。

    好在朱元璋足夠聰明,他看出了劉伯溫身上的清高,純粹是一種精神氣質,跟瞧不起朱元璋是完全不沾邊的。

    不過別的大臣見到朱元璋都要拍馬屁,可是劉伯溫什麼話都不說,到底還是有點不自在。所以朱元璋不喜歡用劉伯溫這個人。

    他知道自己不喜歡劉伯溫,那其他人就更加不會喜歡了。所以朱元璋讓劉伯溫管理御史臺,天下言官都歸劉伯溫管理,罵人的差事交給了他這麼一個沒什麼人緣的人,的確是一件好事。

    很顯然劉伯溫沒什麼人緣,而且比較清高,自然可以不用顧及任何人的顏面,做御史看來是他最合適的工作。

    參考資料:《明史》

  • 6 # 一半秋色

    說起神機妙算,中國有兩個人最厲害,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劉伯溫。

    有人還會把他們比較一番,比比誰的智商更勝一籌?通常的結果是諸葛亮勝,劉伯溫惜敗。

    諸葛亮是軍師,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有人認為,劉伯溫是軍師,也是丞相,其實這是錯誤的,是被電視劇誤導了。

    真實的劉伯溫,連軍師都算不上,只能算個謀士,更不是丞相,朱元璋的丞相另有其人,他是李善長。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封功臣的時候,劉伯溫連個侯爵都沒封上,只是象徵性地封了個“誠意伯”,所任職務只是個御史中丞,相當於副部長,連正的都沒幹上,可以說是悽慘、可憐、悲哀。

    公爵有6人,侯爵有28個,這些人一個一張免死鐵劵,還有一人兩張的,而劉伯溫既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而是一個伯爵,而且連個免死鐵劵都沒混上,雖然免死鐵劵沒啥用,但至少是個名譽吧!

    可以說,劉伯溫這個“誠意伯”,根本沒有什麼誠意啊!

    李善長是丞相,劉伯溫是副部長,差的老遠老遠了,從這可以看出,劉伯溫在朱元璋的心中,根本算不得什麼。

    況且,丞相不是誰都能幹的,首先必須有能力,有情商,有人脈,最重要的一條是自己人,而劉伯溫能力不錯,情商一般,人脈一般,最為欠缺的是“不是自己人”。

    劉伯溫是浙江人,李善長是安徽人,而朱元璋也是安徽人,而且李善長追隨朱元璋比較早,當劉伯溫還在元朝當地方官的時候,李善長已經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了。

    誰是自己人呢?當然是李善長了!

    而且劉伯溫這人情商極其一般,從下面這件事可以看出,劉伯溫是個書呆子,政治覺悟很低。

    有一天,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火星位移到了心宿位,大叫一聲不好,連夜找到了朱元璋,對朱元璋說:“皇上,不好啦,火星移位了,似乎天要降災了,現在兵荒馬亂的,您要不是搞個罪己詔啊?”

    當時,朱元璋臉都綠了,氣急敗壞地說:“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我有病啊,我發罪己詔!”。

    劉伯溫乾的是御史中丞,是個言官,專給官員挑刺的,容易得罪人,像劉伯溫這樣口無遮攔的人,更是把朝中大臣得罪了遍,要不是朱元璋護著他,估計他早就完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劉伯溫就是個酸酸的文人,沒有大本事,但還算忠誠,所以朱元璋讓他幹了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也算是人盡其才吧!

    至於丞相之位,劉伯溫想都別想!

  • 7 # 深藍妖火

    在很多影視劇當中,劉伯溫的形象,歷來都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過程當中,劉伯溫更是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似乎沒有劉伯溫,朱元璋就不可能順利奪取天下一樣。

    而在正史上,劉伯溫雖然不如演義小說裡講的那麼離譜,但其自身,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在朱元璋逐鹿天下的過程當中,確實是立下了悍馬功勞。

    但是,很多人或許會因此而產生一個疑惑。

    既然劉伯溫這麼大本事,為什麼明朝開國之後,劉伯溫沒有做丞相,而是讓李善長做了丞相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並不複雜。

    首先,是一個出身問題

    李善長作為開國六公爵之首,是最早就開始追隨朱元璋的人。在朱元璋討平天下的過程中,同樣是功不可沒。和劉伯溫相比,李善長功勞更大,而且更像是漢朝的蕭何。

    而劉伯溫,則是漢朝的張良了。

    最早跟隨朱元璋,自身功勞又極大,所以李善長理所當然就成為了朱元璋手下,很多出身淮西的官員將領的頭目,也既所謂淮西黨的領袖。

    讓李善長做丞相,可以更大程度上安撫人心。若是換做劉伯溫的話,那些出身淮西的將領,說不定就要鬧情緒了。

    其次,是劉伯溫的背景問題。

    實際上,劉伯溫在進入朱元璋麾下之前,還曾經在元朝做過官。當年劉伯溫是實打實的元朝進士,憑藉科舉出道,做了江西高安縣的縣丞。後來因為得罪了縣內的豪強,才被迫辭官而去。直到又過了幾年之後,才進入朱元璋帳下,為朱元璋效力。

    這個經歷,也是他無法做丞相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明朝開國年間,和劉伯溫一樣,出身元朝舊有官吏的,其實大有人在。這些人當中,很多人都是出自浙東,所以也被稱之為浙東派。

    如果劉伯溫做了丞相,就等於是浙東派掌了權。讓前朝遺老們,主掌國家的主要權利,這顯然是朱元璋無法接受的。

    最後,還有一個資歷問題。

    和最早就跟隨朱元璋的李善長相比,劉伯溫是半路出家,半路加入朱元璋麾下。單憑資歷的話,劉伯溫是遠遠比不過李善長的。要論資歷,也該是李善長做丞相。

    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就算劉伯溫本人智慧極高,謀略超過所有人,想要做丞相,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 8 # 老森

    頗有謀略的劉伯溫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當宰相,最終得到善終。

    聰明的人

    有人認為劉伯溫的本事比諸葛亮還要大,因為諸葛亮耗盡一生心血,也只是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卻是幫助朱元璋當上了全中國的皇帝。還有人把他比做鬼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簡直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甚至有未卜先知的本領。這些誇讚之語是不是有言過其實之處尚且不談,但是他的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卻是幾百年來備受人們的稱讚,他的一生經歷在一般人眼中已經成為一則亦官亦民亦仙亦鬼的動人傳說。

    劉伯溫在朱元璋還沒有稱帝之前就追隨在他的身邊,替他出謀劃策,排兵佈陣,一直是算無遺策,所以備受朱元璋的倚重,任為軍師,凡事都要與他商量。就連朱元璋稱帝登基的好日子也是劉伯溫定的,因為他熟知天文,是確定上天意旨的最佳人選。在朱元璋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皇帝之後,劉伯溫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心想離開這危險之地,朱元璋卻不答應,劉伯溫只好留在朝中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時間不長他就以妻子亡故的理由請辭回鄉,但是不久又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朱元璋親自頒佈詔書,表彰劉伯溫的功績,還要給他和他的家人加官進爵。劉伯溫這時好像真的預見到了未來,知道接受了冊封必定會在將來遭到殺身之禍,所以堅辭不受。

    容人有量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讓李善長當了開國的第一任宰相。劉伯溫剛正不阿的個性使李善長大為不滿,處處找劉伯溫的麻煩,總想找機會殺了他才甘心。但是劉伯溫頗有藺相如一般的容人雅量,並沒有放在心上。甚至是在朱元璋想撤換宰相時,他還為李善長說話,認為他雖然有一些過錯,但威望很高,能夠調和眾將,這個宰相還是應該讓他做。

    朱元璋聽了覺得很奇怪,問劉伯溫說:“李善長几次三番想害你,多次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一心想置你於死地,你怎麼還要替他說好話呢?”劉伯溫回答說:“現在國家剛剛建立,內外的事情還很多,實在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更換宰相。宰相就像是一幢房屋的頂樑柱,怎麼能夠說換就換呢?如果拿一個細木更換,房屋就會因此而倒塌的。”朱元璋聽從了劉伯溫的建議,沒有更換宰相。

    識人之才

    後來,李善長因為年紀大了,自己要求辭官回鄉養老,朱元璋又把劉伯溫找來商量,問他新宰相應當任命何人。劉伯溫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不偏不倚的評斷當時朝中幾個有可能當上宰相高位的官員。

    其中的一個人叫楊憲,對劉伯溫一向很不錯,兩個人交往甚密。朱元璋本來想立楊憲為相,不料劉伯溫卻反對,認為楊憲很有才能,足可以做宰相,但是卻缺少做宰相的寬廣心胸,不能公正持平的處理政事。朱元璋又提出另一個人選汪廣洋,劉伯溫認為他比楊憲更糟糕。皇帝又提出第三個人選胡惟庸,這一下劉伯溫更是堅決反對,認為如果任命胡惟庸做宰相,沒有發生事情就是國家的最大福氣,批評胡惟庸桀驁不遜,成事不足,卻是敗事有餘。

    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來,劉伯溫對這三個人的看法是極為準確的。因為朱元璋這一次固執的堅持己見,先後任命了這三個人做宰相,結果證明他們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時間不長都被撤換掉了。朱元璋聽到劉伯溫對這些候補人選都不滿意,就說到:“我也知道滿朝的大臣才學沒有一個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們都不合適,那這個宰相還是由先生你來做好了。”

    劉伯溫一聽,心裡就是一顫,他知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建國前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但是在建國之後,這種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所以他不敢顯露絲毫的治國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滿而招來殺身之禍。

    這時,他聽出朱元璋話語中的試探意味,連忙回答說:“陛下有所不知,當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處事冷靜,我的個性卻是嫉惡如仇,見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難平,這樣做事恐怕會有失公允,不利於國家。而且我的身體不好,也怕不能承擔這麼繁重的工作,有負陛下的囑託。”他婉轉拒絕了朱元璋讓他當宰相的要求,並且勸皇帝不要急於一時,應該去細心尋訪人才,天下之大,總會找到合適的人選。

    後來,劉伯溫終於如願回到家鄉隱居,不見世人,過了幾年太平逍遙的日子。朱元璋還是時常寫信給他,問一些問題,他也仔細的逐條解答回報。因為劉伯溫始終不肯接受皇帝的賞賜,朱元璋就命令減免劉伯溫家鄉青田的稅收,說是讓當地的百姓都記住這是因劉伯溫而得到的恩惠。在朱元璋的眾多功臣中能得善終而不連累親族的人,劉伯溫是極少數中的一個,這不能不說是他的神機妙算之功了。

  • 9 # 李小新吖

    前言: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通曉經史、天文、兵法,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朱元璋聽說他的才能之後,便多次請他出山作自己的謀士。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過程中,劉伯溫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多次建言獻策,先後幫助朱元璋平定了張士誠、陳友諒等割據勢力,推翻了元朝,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明朝開國的“第一軍師”。因此後世常常將他比作諸葛亮,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大功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卻沒有給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職位,只是封他做了御史中丞,而且爵位也只是給了他一個“誠意伯”。相比於李善長、徐達等人的南韓公、魏國公來說,檔次低了很多。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沒有封“第一軍師”劉伯溫做宰相呢?

    一、李善長比劉伯溫更早追隨朱元璋

    李善長追隨朱元璋的時間比較早,早在劉伯溫出山之前,李善長就已經追隨朱元璋了,那時候的劉伯溫還賦閒在家。此時正值朱元璋剛離開濠州獨自發展,還沒有什麼名氣,可以說李善長與朱元璋是一起白手起家,共同創業於危急。

    而且,李善長本人也是機智過人,富有謀略,才能也是一流的。朱元璋在前線南征北戰的時候,李善長就負責整個後方的所有事情,把後勤工作幹得非常出色。早在朱元璋自封為吳王的時候,就讓李善長做了相國。

    所以,相比於劉伯溫來說,李善長更早追隨朱元璋,是朱元璋集團的後方總指揮。正是因為李善長將整個後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朱元璋才能在前線專心打戰,擴大地盤。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讓李善長做了宰相,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時候說:“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封他做了南韓公。

    二、劉伯溫不屬於“淮西集團”

    漢高祖劉邦有沛縣的功臣集團,比如樊噲等都是劉邦一個縣的老鄉。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淮西老鄉集團,這些人和朱元璋都是老鄉,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勞。明朝建之後,他們成了朝廷的新貴,被稱為淮西集團,像徐達、湯和、藍玉等將領都是淮西集團的人,而李善長更是淮西集團的領袖人物。

    這些淮西集團的人很早就追隨了朱元璋,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小股東。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朝廷上一大半的官員都是淮西人,特別是軍中將領,基本上都是淮西人。而劉伯溫是浙江青田人,跟淮西人不是一個集團的。因此,如果讓劉伯溫做了宰相,下面這些淮西集團的功臣和將領們肯定不幹,劉伯溫根本沒法管理這些人。而李善長不一樣,他是淮西集團的領袖,大家都聽他的,所以李善長更適合擔任宰相這個職位。

    三、劉伯溫不適合做宰相

    劉伯溫的長處是能掐會算,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是一個軍師的角色。而李善長除了謀略過人之外,還有超高的協調統籌能力,在朱元璋還沒當皇帝的時候,他就負責朱元璋集團的整個後方事務,是一個管家的角色。

    而且,劉伯溫是文人,是個讀書人,非常的正直,說話做事不太會繞彎子。這樣的性格註定他很難跟朝廷的文武百官處理好關係。而宰相做為百官之首,是一定要處理好朝廷各級官員的關係的。劉伯溫這樣的性格,更適合做監察一類的職務,所以,朱元璋讓他做了御史中丞,監察百官。

    四、劉伯溫自己不想做宰相

    朱元璋曾經兩次想用劉伯溫做宰相,但是劉伯溫都拒絕了。

    第一次是明朝建立不久,當時朱元璋對李善長不滿,想要撤掉他的宰相職務,讓劉伯溫做宰相,但是劉伯溫拒絕了。並且跟朱元璋說李善長功勞很大,又可以協調各級官員的關係,他是做宰相的最適合人選。

    第二次是李善長辭官回老家之後,朱元璋又來找劉伯溫商量宰相的人選,希望劉伯溫來做宰相,並對劉伯溫說“吾之相,誠無逾先生”,但是劉伯溫又拒絕了他。

    劉伯溫是個聰明人,他之所以拒絕做宰相是有原因的。劉伯溫和李善長的關係並不好,他們發生過矛盾。如果劉伯溫做了宰相,勢必會遭到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打擊報復,所以朱元璋第一次想換掉李善長,讓劉伯溫來做宰相,劉伯溫拒絕了。

    李善長辭官回鄉後,朱元璋又第二次找到劉伯溫商量宰相人選的問題。其實這一次,朱元璋已經有了取消宰相這個職位的想法,但沒有說出來,而劉伯溫其實已經察覺到了,所以他又拒絕了。後來胡惟庸做了宰相,但沒過幾年就被朱元璋給株了九族,朱元璋至此取消了宰相這個職位。

    總結:劉伯溫之所以沒有當宰相是有很多原因的,當時有李善長和淮西集團的存在,宰相的職務自然落不到劉伯溫的頭上。再加上劉伯溫的性格不適合當宰相,而且因為時局關係他本人也不想做宰相,所以,即使後來李善長沒做宰相了,他也沒有當上宰相的職位。

  • 10 # 李厚何

    讓我們來看看都是誰當了丞相。

    明朝設立丞相(相國)其實比明朝成立都早: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自稱吳王,設立左右相國,李善長、徐達分別為右相國、左相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稱帝直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廢相,.擔任過丞相的只有四個人:李善長、徐達、胡惟庸、汪廣洋。有資料說楊憲當過右丞相,大錯——楊憲擔任的是中書省右丞,中書省左右丞是中書省的第三級官員,地位低於丞相、平章政事,高於參知政事,左右丞相是正一品,而左右丞才正二品。

    明朝設立中書省的這十幾年間,擔任過丞相的就是上述四人,擔任過平章政事的有常遇春、胡美、廖永忠、李伯昇,擔任過左右丞的有趙庸、王溥、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丁玉、殷哲、李素,擔任過參知政事的有楊憲、傅瓛 、汪廣洋、劉惟敬、蔡哲、陳亮、睢稼、侯至善、李謙、宋冕、丁玉、馮冕、侯善。

    這些人中並非都是文人,像廖永忠、胡美、常遇春、丁玉都是武將;他們也並非都是朱元璋的舊部,像胡美原本是陳友諒部將,李伯昇是張士誠舊部。這些非文人、非舊部,或既非文人也非舊部的中書省要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手握不小的實力和實權,需要小心安撫和拉攏。不僅如此,在他們中不乏公爵和侯爵。

    我們看到在這份長長的中書省主官名單中,丞相四人裡有兩個一開始就是丞相,即李善長、徐達,其中李善長是朱元璋集團第一個文臣,也是文臣首席,更是文臣中唯一的一個公爵;徐達是朱元璋親信中的親信,武將中最為倚賴,生封國公,死後連同子孫三代為中山王,爵祿與明朝相始終。簡單說,這兩位丞相是毫無爭議的開國文臣、武將首席。

    另外兩位胡惟庸、汪廣洋都是後起之秀,但汪廣洋是從朱元璋渡江佔領江南第一座城市(太平路)起就追隨的,且在吳王時代就進入中書省(中書右司郎中),後來又任江西參政,和李善長、常遇春的關係都十分密切,他在中書省擔任過參知政事和左丞,其實也只跳過一個右丞而已,在入相前已經有忠勤伯的爵位,食祿三百六十石;胡惟庸則比較特殊,他是中書省四級主官人選中唯一沒有爵位的,但他投奔朱元璋比汪廣洋還早(在他還沒渡江時就已經在和州投奔了),而且歷任過基層文職(主簿、知縣、通判和行省僉事),更把中書省各級主官都當了一遍(平章政事在他升遷到這一級時已經廢除了),且在兩個丞相都實際空缺(徐達遠征、汪廣洋被貶)時獨掌中書省,因此說他是洪武朝前期中書省乃至朝堂最有權勢的人毫不為過。

    這四位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為江北人:李善長、胡惟庸是定遠人,徐達是濠州鍾離人,汪廣洋則是高郵人,都可算是朱元璋的大同鄉,而相對最信用的徐、李、胡又都是和朱元璋家鄉近在咫尺的淮北人。在胡惟庸案發作前,朱元璋用人很講究“老鄉情結”,高官中充斥著叛服無常的“焦湖眾”(巢湖遊民領袖),而首都也一度執意定在老家附近的鳳陽。江北以外的高階官吏,即便一度入相呼聲很高,地位也曾經遠在汪廣洋、胡惟庸之上,但仍然提拔不上去,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楊憲(山西太原陽曲人)。

    簡單說,在明洪武十三年之前,要想當上丞相/相國,必須具備幾個關鍵條件:資格老(四個丞相最晚投奔的汪廣洋,是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歸附的)、關係親厚(四個丞相都是“大小老鄉”),有完整的中書省經歷(除了開國就定下的兩個丞相外,另外兩個都曾擔任過各級仍然存在的中書省主官)和漫長的基層行政閱歷(汪廣洋在中書省從小官做起,胡惟庸做遍了各級地方官),此外,他們還必須和淮西勳臣集團有密切關係(徐達、李善長本人就是淮西勳臣集團成員,胡惟庸和李善長家族聯姻且和多位淮西武將關係非同一般,汪廣洋是李善長門生、常遇春幕僚)。

    而劉基卻一樣也沾不到邊:他不是江北人;和淮西勳臣集團關係疏遠,彼此都不太看得起;他雖然出生進士正途且名聲很大,但在元朝只做過高安縣丞這一個行政職務(還是縣級副職),其它都是幕僚或專業領域的崗位,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才投奔朱元璋(比四個丞相中最晚的汪廣洋還晚四年),他生前最高爵位不過是伯爵,食邑最多時也只有二百四十石(比有爵位的丞相中最低的汪廣洋少1/2),更要命的是,他從來沒入過中書,在明朝也沒有擔任過任何行政實際職務(弘文館學士,官階僅僅是正五品,而且沒有實際權力),即便朱元璋真有心要讓他入相,他這樣的資歷也會成為競爭對手攻訐的命門,何況朱元璋若真信任他,又何至於如此?

    簡單說,作為一個朱元璋的“非同鄉”和較晚歸附者,朱只是拿他當顧問和幕僚,並沒有、事實上也不敢重用他這個曾給元朝獻計獻策鎮壓反元者的名士,因此在他為自己效力的16年間始終不讓劉基有機會擔任有實權的職位,更不給他以日後入相所必須的中書省履歷,再加上他和淮西集團間水火不容的關係,他只要比胡惟庸死得早,就根本沒有機會出任丞相。

    當然,胡惟庸的死和中都“詛咒事件”的爆發,讓朱元璋從以前一味倚賴“大小同鄉”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轉而對淮西舊人格外猜忌,而導火索之一正是劉基之死——如果劉基死在胡惟庸之後且沒有一不小心陪葬,他或許有機會把自己的官爵往上再提一下,不過這時朱元璋下定決心廢除宰相制,他同樣沒機會入相了。

    順便說,朱元璋疏遠猜忌淮西舊人的同時,也開始疏遠猜忌知識分子,和劉基統稱“明初三先生”,且和朱元璋關係更親密的宋濂、高啟個個不得好結果,又誰能擔保劉基命長的話就能例外?

  • 11 # 許多時候在想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跟朱元璋在建國後十分厭惡在元廷當過官的人有關。

    元統元年(1333年),二十三歲的劉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元末,兵荒馬亂,戰火連連,在家閒居三年。

    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協助縣令處理政務。

    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徵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

  • 12 # 風月追狂

    一個丞相之位對於劉伯溫來說,比死更重要嗎?你看看明朝那幾個丞相,是怎麼死的。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了這個擠破頭的丞相。會往槍口上撞嗎?朱元璋沒有給他丞相之職,他也不會去爭取,畢竟那是個燙手山芋。

    大明王朝建國,有人歡喜,有人憂。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可沒有這樣的心情,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的想法永遠超前。

    一個嶄新的王朝到來,舉國同慶,朝臣們歡天喜地。他們在等待著帝王的分封,等待著帝王的嘉獎。封侯拜將蔭及子孫。歌功頌德,名垂青史。

    劉伯溫站在一旁,他在沉思,在這盛名之下,我是進是退,何處何從。如果沒有想好,生命堪憂,俗話說得好. 帝王心海底針。別人不知道,難道我劉伯溫不知道嗎?現在大業以成。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候。至於丞相之職你想都別想。多少例項就擺在面前。

    關於丞相之位,他想到諸葛亮,諸葛亮是他最敬佩的人,他也經常自比諸葛亮,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加封為丞相之職。可是那時的劉備只有川地一隅。他需要的是一個建功立業的人,正在用人之時。唯有諸葛亮能堪大用。

    大明王朝卻不同,大明消滅其他的政權和領地後,建立這個王朝,完成大一統。做為開國功臣,劉伯溫完成他的偉業。這樣的能人留在身邊,同時也把危險留在身邊。朱元璋如果封他一個丞相之職,掌管軍政大權。朱元璋能安心嗎?前代帝王就有參考,劉邦大殺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些都是歷史發生的經歷。劉伯溫成為一個丞相,那朱元璋能不天天提防嗎?

    朱元璋也想過,自從他起義後到建立政權,劉伯溫一直都在他的身邊出謀劃策。他的個性,他的心思,難道劉伯溫不知道嗎?

    劉伯溫飽讀史書,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名臣宿將在大業以成的情況下,其結局不都在劉伯溫的腦海中,向張良一樣急流勇退,不僅落到一個好名聲,並且還受到帝王的敬仰。

    劉伯溫有著明智之舉,他不可能對丞相之職有非分之想。他需要的是一個爵位。留給子孫後代一些財產。他不會在權勢之中停留。他在洪武四年後賜歸,隱身於民間。

    另外加以說明,朱元璋對於丞相之職特別敏感,因為丞相住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著行政大權。最容易產生擅權專恣,皇權旁落,因此廢除丞相制度。皇帝親自處理國家的行政事物。以防造成的擅權跋扈的局面。

  • 13 # 今古大觀

    眾所周知,劉伯溫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可以和諸葛亮相比。

    明史中也說他有活著的諸葛亮之稱。

    這麼聰明的人,為什沒做丞相?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搞明白真實的劉伯溫究竟如何?

    (劉伯溫劇照)

    劉伯溫跟朱元璋一見面就給朱元璋送了份大禮,跟朱元璋分析天下大勢。先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取中原。本來朱元璋的打算是先消滅力量薄弱的張士誠,再啃陳友諒這個硬骨頭。劉伯溫分析張士誠安於現狀,根本不堪一擊,陳友諒虎視眈眈也有志於天下。陳友諒雖然兵力強大,但他以下犯上、脅迫部下,也是可以戰勝的。朱元璋看劉伯溫分析得合情合理,矛塞頓開,對劉伯溫佩服地五體投地,引劉伯溫為心腹。

    事實證明,朱元璋就是按劉伯溫的大方針平定了天下。

    劉伯溫出場跟諸葛亮的隆中對極相似,都是看透天下大勢,決定立國方針。只不過諸葛亮謀定三分天下,劉伯溫助朱元璋統一了天下。

    一次在去往京城的路上,朱元璋獲悉安豐告急,他打算援助安豐,劉伯溫分析當時形式後,不讓朱元璋去,朱元璋不聽,陳友諒聽說後,調兵直取洪都,結果差點失去洪都。事後朱元璋非常後悔沒聽劉伯溫的話,差點鑄成大錯。

    在後來和陳友諒鄱陽湖大戰中,劉伯溫讓朱元璋換船指揮戰鬥,剛換了船,朱元璋坐過的那艘船就被陳友諒炸得開了花。救了朱元璋一命。在輔助朱元璋平定天下時,劉伯溫可謂料事如神,算無遺策。朱元璋也多次對臣下說,他就是我的子房。

    再讓我們看看李善長被罷免丞相後,接他班的丞相的下場,答案就出來了。

    (楊憲劇照)

    楊憲做了不到一個月的丞相,就讓朱元璋給殺了頭。

    朱元璋評價汪廣洋:“處理機要,屢獻忠謀”。把汪廣洋比作張良、諸葛亮。可見平定天下時,朱元璋對他也是非常倚重。結果讓他當了幾年丞相,也把他賜死了。

    最後一位丞相胡惟庸因為被疑叛亂,不但自己被處死,還牽連了很多人。

    李善長是被罷免了的丞相,因為牽扯到胡惟庸案,一家七十多口都被殺了。可以這樣說,朱元璋的丞相——沒有好下場。

    在李善長被罷相時,朱元璋問過劉伯溫,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他們適合做丞相嗎?劉伯溫說他們都不行。結果朱元璋沒聽劉伯溫的,還是依然用了他們三位。以他們三位丞相的下場,再次證明劉伯溫看人看事入木三分。結果朱元璋沒聽劉伯溫的。為什麼不聽?朱元璋已經不是昔日的朱元璋了,就是你劉伯溫再聰明,也左右不了我大明天子的決定。劉伯溫應該能看出大明天子的心思,緊接著朱元璋又說:“我選的丞相當然都不如先生你了”,朱元璋的意思是還是你劉伯溫來做我的丞相吧。聰明如劉伯溫當然拒絕了,劉伯溫已經料到,皇上不能與開國功臣共富貴,為什還要呆在朝廷做丞相?

    後來劉伯溫為了免禍,離開了朝廷,打算做個隱士。由於他性格直爽,無心得罪了胡惟庸,胡惟庸陷害他,指使人說他霸佔有王氣的墳地。劉伯溫非常害怕,為證明清白,又回到京城,不敢回家。最終被胡惟庸算計致死。

    圖片:源自網路

  • 14 # 晨風曉月趣歷史

    在中國幾年的歷史上,智慧和謀略最受後人推崇的,當屬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和明之劉伯溫三人。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由此可見,劉伯溫在民間的神秘和高深,甚至超越了前人張良和諸葛亮。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卻只授予劉伯溫弘文館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這些沒有實權的閒散之職,爵位也僅僅是誠意伯,連侯爵都沒封上。那麼如此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謀之士劉伯溫,為什麼沒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當上丞相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機構設定及丞相的職權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官職架構和體制的設計,基本上沿襲元朝的舊制。在中央設定中書省,中書省門下設六部,中書省總攬國家行政大權。中書省的長官為左右丞相,由丞相總攝,權力居百官之首。中書省丞相為正一品,平章政事為從一品,左右丞為正二品,參知政事為從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書,為正三品,侍郎為正四品。由此可以,六部的最高長官尚書,與丞相的品銜,相差好幾個等次。由此可見,丞相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權力僅次於皇帝一人之下,居所有群臣之上。

    關於丞相的職能,漢初丞相陳平,與漢文帝的對話中,有一段精準的描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陳丞相世家》)

    丞相的職責,對上是輔佐皇帝,理順各種關係;對下是協調各級官員,使其各司其職 ;對外則是鎮撫諸侯和外邦;對內則要規劃各項大政方針,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丞相這個職位,雖然歷經了千餘年的發展演變,但總體職權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到明朝初期,丞相的職權甚至超過了漢代的丞相。

    從明朝中央官職體系的設定和丞相職能職權來分析,擔任明朝丞相的人選,一定同時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

    一是要皇帝絕對信任。丞相總領百官,權力集中,必須是皇帝絕對信任和放心的人,否則一旦與領兵的將領暗中勾結,天下就危險了。

    二是要資歷絕對老道。明朝建立時間不長,一大幫打天下的驕兵悍將、功臣元勳,都正處在各個關鍵的位置上,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定是資歷比這一幫開國元勳都要老,只有如此才能鎮得住。只有鎮得住這些元勳宿將,新生國家的一切政策方針,才能順利實施下去。

    三是要協調能力一流。丞相有一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協調各個方面關係,溝通好各個利益集團,保持帝國正常運轉。所以,丞相不但要資歷老威望高,還必須要為人靈活,善於協調,長袖善舞才能勝任。

    如此來看,一個新興帝國的開國丞相,其實不需要選擇,是在帝國建立的過程,自然形成的人選,就如同漢朝的開國丞相,就一定是蕭何,不會是張良,也不會是陳平;明朝的開國丞相,就一定是李善長,絕不會是劉伯溫。

    明朝初期的朝廷政治形勢分析

    大明帝國開國之初,除了一大幫開國元勳,自恃與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勳,並佔據著朝廷的各個重要職位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政治形勢,就是淮西集團的存在。

    淮西集團,都是一幫從起事之初,就追隨朱元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的老班底,又與朱元璋是老鄉,都來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鄉音、共同的習俗,以及在戰鬥中凝結成的生死情誼,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團。這些人,人數眾多,力量龐大,佔據了明朝開國功臣的大多數。與此同時,處在高層的淮西元勳宿將的下面,還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佈整個朝堂的各個角落,佔據著朝廷的各個要害部門和職位,盤根錯節、利益攸關,自成體系。

    這些人與皇帝朱元璋關係親近,深得寵信,同時在帝國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朝建立之後,他們成為了朝廷的新貴,被稱為淮西集團,像李善長、徐達、湯和、藍玉等最傑出的軍事將領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團的人。這些人,絕大部分自認為與朱元璋的感情深厚,開國功勳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團中公認的領袖人物李善長、徐達等,其他人誰都指揮不動、協調不了。劉伯溫對此,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當朱元璋逐漸對李善長生出不滿之意後,幾次打算換相時,劉伯溫都極力勸阻。

    “初,太祖以事責丞相李善長,基言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明史—劉基傳》

    所以,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從帝國的正常運轉的要求來選,必須是也只能是淮西集團中的領袖人物,而劉伯溫恰恰不是淮西集團中的人,他來自另一個與淮西集團相對立的浙東集團,這也決定了劉伯溫無緣丞相之位。

    劉伯溫自身的缺陷分析

    劉伯溫雖然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關的戰略方針,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蓋世無雙的功績。但,人無完人,劉伯溫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顯。

    一是書生意氣。劉伯溫十四歲入府學讀書,十七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二十三歲高考元朝的進士。他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智謀大臣,同時也是明初的文化鴻儒,他融會理學諸派而又以儒道互補的儒學思想,對明初的學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接影響了明初學術思想的走向。所以,劉伯溫原本是一書生,書生的清高、寡慾,不食人間煙火和理想主義的思想,根深蒂固,成為他不可能成為丞相的一大缺陷。

    二是性格耿直。劉伯溫性格過於耿直,剛正不阿,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主管御史臺時,對待像李善長這樣的帝國第二號人物,也毫不留情。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需要協調各方關係,處理各種利益的丞相,這樣的性格將成為致命的缺陷。

    三是不善交際。由於書生的清高和耿直的性格,使得劉伯溫不願意與朝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不善於與各種性情各異的人士交際往來,只能是獨自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門前冷落鞍馬稀。而善於與各種各樣的人群打交待,也是做好丞相工作的必要條件。

    劉伯溫沒有當丞相的志向

    以劉伯溫的超人智慧和卓識遠見,早已洞察了朝堂的種種危機,功臣宿將驕橫跋扈,皇帝朱元璋的薄情寡恩,也早已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做丞相實則是死無葬身之地的大火坑。在劉伯溫的心中,早就有了歸隱山林的打算,他要學越國的范蠡和漢代的張良,功成身退,悠然南山。

    所以,朱元璋數次打算讓劉伯溫為相時,他都非常清醒而又堅決地拒絕了。

    “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明史—劉基傳》

    “太祖曰: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頓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 《明史—劉基傳》

    大明王朝剛剛建立的洪武四年,劉伯溫便主動向朱元璋辭官,得到了批准,被賜歸老於鄉,在老家鄉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閒雲野鶴。

    綜上所述,劉伯溫沒能當上丞相,著實與其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無關。

  • 1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我們的印象中,劉伯溫就是個恰當的宰相人選。

    比如,足智多謀的姜太公,就當了文王武王的宰相。足智多謀的管仲,就當了齊桓公的宰相。同樣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就當了劉備的宰相。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這些聰明人,都當了李世民的宰相。趙普雖然讀書不多,但由於他很聰明,因此就算只懂得“半部論語”,他也依然能當趙匡胤兄弟的宰相。

    劉伯溫自然也是足智多謀的人。不但是足智多謀的人,而且是神機妙算的人。民間更是把他和姜太公、諸葛亮相提並論,認為他們三人是古往今來能夠“窺破天機”的人。

    (劉伯溫劇照)

    那麼,姜太公、諸葛亮都當了宰相,為什麼劉伯溫偏偏沒有當成宰相呢?

    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說起來,朱元璋不是不讓劉伯溫當宰相,而是兩次提出讓劉伯溫當宰相。

    朱元璋建國的時候,最主要的宰相是李善長。但是很快,朱元璋就不滿意李善長了。所以就對劉伯溫說,他想把李善長給換掉,問劉伯溫行不行。劉伯溫當時回答的是,宰相相當於房屋的棟樑,如果把房屋的棟樑給換掉了,房屋就有垮塌的危險。因此他反對朱元璋撤換李善長。朱元璋說,你可以來幹啊,我想讓你當宰相。劉伯溫說,不行啊,我這個人有點嫉惡如仇,說話直來直去,我這樣的人,不適合當宰相。

    第二次是朱元璋把李善長拿下來以後,他又找劉伯溫去商量,誰適合當宰相?朱元璋給劉伯溫列舉了胡惟庸、楊憲、汪廣洋三個人。問這三個人適不適合?劉伯溫告訴朱元璋,這三個人都有毛病,都不適合。要是當了宰相,將來一定會犯錯誤,說不定還會把國家這條大船給掀翻。

    朱元璋又說,說來說去,也就你最適合了,你來當宰相吧!劉伯溫還是那句話,說我真的不適合,我的這種性格,真的不是當宰相的料。

    (朱元璋劇照)

    那麼,我們就想問一句,朱元璋兩次讓劉伯溫當宰相,劉伯溫都推脫。是不是劉伯溫真的不想當宰相啊。

    不是的。對於古代計程車人來說,拜將封侯,出將入相,封妻廕子,是他們的夢想。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想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否則的話,當初他也不會出山,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了。

    那麼,劉伯溫沒有接受宰相職位,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他直來直去,說話不拐彎呢?

    顯然並不是。

    劉伯溫是誰?他是古今少有的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肯定都是會說話的。從古至今,都沒有一個聰明人不會說話的。顯然,劉伯溫這樣說話,只是一個託詞,一個藉口而已。就像我們在開民主生活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時候,談到自己的缺點,都會說一句“性格不好,比較急躁,容易得罪人”一樣,都是一種託詞的話,委婉的話。

    那麼,劉伯溫並不是性格急躁,他為什麼卻說自己性格急躁呢?

    我認為,劉伯溫之所以不答應當宰相,是因為他發現了一些什麼。

    (李善長劇照)

    他發現了什麼呢?

    雖然那時候朱元璋才建國不久,劉伯溫其實已經發現了,朱元璋這個人的權力慾望極強。他就算當了皇帝,他也希望把所有的權力緊緊抓在自己手裡,不放給別人。

    而宰相這個職位,正是一個和皇帝分權的部門。

    當朱元璋第一次和劉伯溫說起,對李善長不滿的時候,劉伯溫可能只有隱隱感覺朱元璋有這個心思,但並不確定。他並不覺得李善長有什麼不對,何以朱元璋要把他拿下來呢?所以當時他極力勸阻朱元璋,不要撤換李善長。同時,當朱元璋說要把宰相給他的時候,他肯定是不可能答應的。

    不過,當朱元璋第二次和劉伯溫談起這件事的時候,劉伯溫已經完全明白了,朱元璋並非不滿意那些當宰相的人,而是根本就不滿意宰相這個職位。因此,雖然朱元璋連說了三個人,他都說這三個人不合適。他明白,說這三個人合適,不是讓他們當宰相,而是讓他們送死,他自然不會這樣做了。

    後來朱元璋說讓他當,他自己也是不願意的。他還想多活幾年,怎麼可能就去當宰相,白白送死呢?

    由此可見。並不是劉伯溫不想當宰相,而是朱元璋的宰相,根本就是一個坑。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 16 # 華夏問長安

    劉伯溫是朱元璋開創大明江山的奠基人物,尤其是其足智多謀的個人形象與西漢的張良、三國時的諸葛亮有著極為相似之處,後人亦時常將他們三人並列而津津樂道。但是為什麼如此才華橫溢的劉伯溫在明朝建國之後並沒有能夠成為朱元璋的丞相呢?

    一、丞相的職責

    既然要談當不當丞相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要弄清楚丞相這個官位的職責。實際上丞相在不同歷史時期其職責任務是不同的,但是這裡我們單以明朝的丞相來加以分析。在明朝,丞相總攝朝政,是行政官員中唯一的正一品,是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其地位僅次於當朝皇帝!

    那麼在具體任務上,“總攝朝政”實際上也就是輔佐皇帝處理所有的政務。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關鍵就在這個“輔佐”之上!

    所謂“輔佐”可不是單純出出主意那麼簡單,而是要在既定方針確定之後,幫助皇帝把事情順利的落實下去。那麼這就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了:

    首先要協調各方的關係,對內使文武百官政令暢通,國家機器才能夠正常的運轉;對外要把控國家整體的外交,從而使自己的國家時刻處於有利的外交地位!

    其次要善於謀劃,在輔佐皇帝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明確的思路,事情出來了應該怎麼辦,誰來辦,辦到什麼程度?這些環節都要想清楚。

    最後還要承擔繁重的日常事務。既然是總攝朝政,那麼必然就需要處理日常方方面面的事務,事無鉅細、勞心勞力是一種常態。

    好,實際上說到這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丞相這個職務與劉伯溫那般“道骨仙風”的形象有些格格不入了,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二、政治層面,劉伯溫不適合為群臣之領袖

    這裡就要說一說朱元璋陣營內部的派系問題了。朱元璋創業之初依靠的是“淮西將領”,實際上這是朱元璋所依靠的根本力量。隨著朱元璋的實力逐漸壯大,後來浙東集團投入到了朱元璋的陣營,於是浙東集團便成為了朱元璋陣營內部唯一能夠與淮西集團抗衡的實力,於是雙方開始了針尖對麥芒的鬥爭。

    而非常不巧的是,劉伯溫本人恰恰是浙東集團的領袖!如果劉伯溫當了丞相,也就是百官之首,那麼首先不服氣的就是淮西集團!那麼這裡就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因素註定了朱元璋不會選擇劉伯溫:

    一是淮西集團畢竟是朱元璋的老班底。無論怎麼說,淮西集團終究還是朱元璋的“本家”,也就是朱元璋執政的基礎。如果自己的執政基礎崩塌了,那麼皇帝的位置坐不坐得穩就是個問題了!所以,做為一個統治者,他首先一定會優先考慮照顧好自己的執政基礎,至於能力、資歷等問題都是退居第二位的。

    二是淮西集團存在著領袖級的人物。若果說淮西集團沒有可與劉伯溫匹敵的人物,那麼朱元璋讓劉伯溫出來鎮場面原本也是一種選擇。但是非常不巧的是,淮系集團不僅有領袖級的人物,而且是完全可以與劉伯溫匹敵的領袖人物——李善長!李善長跟隨朱元璋比劉伯溫早,創業過程中幾番出生入死,功勞頗多,尤其是朱元璋在前方作戰而他在後方負責各方保障,其功勞可以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當初劉邦可是選了蕭何當丞相,而不是張良,所以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吧!

    三、性格層面,劉伯溫不是左右逢源之人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劉伯溫個人層面的問題。劉伯溫為人有著中國知識分子典型的“傲骨”,為人清高,不屑於與他人沆瀣一氣。這一點在劉伯溫主管御史臺與李善長交惡表現得淋漓盡致。從性格層面講,劉伯溫不適合當丞相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容易製造矛盾。這樣一個人如果主管的是監督部門,自然可以做到“眼裡不揉沙子”,不打折扣的完成上級的領導意志。但是,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如果讓他去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恐怕不僅不能夠讓關係更融洽,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大家矛盾更尖銳。

    二是造成效率低下。那麼大家試想一下,一個國家的丞相對於方方面面的政務都必然會有所涉及。如果讓劉伯溫這樣的人來統領群臣的話,大家幹起事情來必然處處是門檻、事事必較真,製造部門間的矛盾還在其次,更可怕的是會讓國家的整個行政效率低下!

    三是會被架空。劉伯溫的性格特徵導致其難以與大多數官員打成一片,這樣的人統領全域性時間一長,往往會導致大多數人都站到其對立面。一旦這些負面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會造成激烈的反彈,極有可能是下邊六部尚書合起夥兒來自行其是,而劉伯溫的政令反而成為了一紙空文。

    四、為政層面,劉伯溫不是事無鉅細之輩

    接下來我們再從劉伯溫的為政風格來分析。劉伯溫為政與西漢時期的張良極為相似,兩個人一方面擅長於宏觀層面的戰略謀劃,一方面往往能夠在關鍵時刻屢屢出奇計解決關鍵性問題。這是兩人的突出特點,是常人難以企及之處,但這同樣是兩個人的缺點。

    也就是說劉伯溫與張良在統籌兼顧和具體執行層面能力並非一流。簡單的講,張良的戰略規劃出來了,具體實施要靠韓信一刀一槍的打出來,後勤保障的錢糧要靠蕭何一分一毫的湊出來;同樣,劉伯溫出主意可以,規劃宏觀政策可以,但是在環節把控、細節處理以及具體執行層面就不行了。

    做為國家的丞相,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在於常態化的政務處理,這是一種瑣碎、繁重又講求執行力的工作,往往需要的是事無鉅細的耐心琢磨,而非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所以劉伯溫在為政層面同樣不適合當丞相。

    五、附加一項,劉伯溫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

    最後,小編還要說一點,那就是不當丞相實際上也是劉伯溫自身的考量。這一點在《明史》當中有著明確的記載:“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那麼為什麼劉伯溫自己會推辭丞相呢?這當中一方面其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不適合當丞相,而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劉伯溫看透了朱元璋的想法。

    朱元璋在想什麼呢?大家可以去看看後面發生的“胡惟庸案”!

    朱元璋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之人,他從一開始便極為反感華夏曆屆王朝所逐漸形成的“王權”與“相權”的二元政治。這一點從其後來將“胡惟庸案”擴大化,大肆誅殺朝廷官員,並最終廢除丞相制度的做法可以基本確定。

    那麼既然朱元璋從根子上就不喜歡丞相,那麼誰要去當這個丞相,那豈不是自己往火坑裡跳嗎?所以當上丞相的李善長和胡惟庸個個都沒有好下場!劉伯溫正是因為其“神機妙算”,所以一眼便看準了朱元璋的心思,他當然不會自己往槍口上去撞。所以他自己也是不會去當這個丞相的。只是劉伯溫沒有想到,他雖然沒有撞上朱元璋的槍口,但是卻最終死在了當上丞相的李善長手中,一切都是定數!

  • 17 # 漩渦鳴人yy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呀,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話是什麼?人至察則無徒!

    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一個人過於精明的話,他就沒有朋友!這句話和現在這個問題有什麼關係,關係很大!大家想想一個國家的宰相,個仔相辦事情的時候,難道就只看這個宰相嘛?就是天下所有事情我全交給你這個長相去辦了,我們底下的人就在那裡隨便晃晃!跟著一起混不就完了嗎?

    當然不是《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和珅曾經對紀曉嵐說的一句話,什麼是官?上下兩個口,我得先把下面人的這張嘴給填上了,我才能夠好好的辦事情!對於宰相來講,其實他乾的事情也差不多,宰相看起來十分風光,但是大家都沒辦,宰相的上面還立著一個天子的,你做一個宰相你得考慮一下天子的心情!你有自己忌憚的東西!

    所以對於宰相來講,他辦事情必須得小心,必須得和下面的人打好關係,為什麼底下的人狀告自己的頂頭上司,這種事情你是沒有辦法申辯的!

    所以你作為一個人當丞相,你肯定有把柄落在自己手下的手裡面,即便沒有也有人會編造相應的把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不跟下面的人打好關係,下面的人想把你給推翻了!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當成下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人脈和關係,而不是去監察各方,真要是隻要靠你去監察各方,那你當個紀檢委不就行了嗎?犯得著把你放在丞相的位子上嗎?

    劉伯溫到底是不是神機妙算咱們不知道,但唯一可以適當的就是古往今來的成像,哪一個不是人精!最著名的丞相莫過於蕭何蕭何就是一個人精!他和劉邦手底下的一幫發小,那都是一起從小到大或泥巴長大的!他和劉邦手底下那些人關係處的特別好,以至於張良要獲得自己爵位的時候別人都反對,蕭何獲得自己爵位的時候,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不字嗎?

    劉伯溫不可能當丞相,從他乾的那些事情上來看的話,他應該也是一種類似於監察機構的角色!他和當時的李善長所在的淮西勳貴是處於對立面的,這也就導致劉伯溫一旦當成下第一個不服的,就是那一批淮西勳貴!劉伯溫如果運氣好一點,可以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如果運氣壞一點那就是身敗名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幾部電影會讓你認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