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尚文史

    公元223年,漢昭烈帝劉備因夷陵討伐戰役失敗心力交瘁而死,享年六十三歲,廟號烈祖,葬於惠陵。

    臨終前,劉備向諸葛亮交代了託孤大事,並對其說道:“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正是這句話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表示自己“願竭肱股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後來諸葛亮為了蜀漢大業鞠躬精粹死而後已,並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

    不過諸葛亮沒有還政於劉禪,上朝帶甲士百人也確有其事。那麼這兩件事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諸葛亮不還政於劉禪

    ——劉禪人生閱歷尚淺、資質平庸

    劉備逝世的時候,劉禪只有十七歲。這要在當今社會中,只能算作未成年人。即便在三國亂戰時期,也很少有十七八歲政績突出的人物出現。甚至在這個年齡段參與過政事的都非常的少。

    就拿吳主孫權來說,孫權十五而立,很早就已經參與東吳政事、獨當一面了,他是同齡人之中資質最高、閱歷最豐富的。但當他十九歲接替大位的時候,孫策仍然是各種的不放心,還給他選了兩位託孤大臣。吳國的軍政大事基本都是聽取張昭與周瑜的意見。

    跟孫權相比,劉禪在接替大位之前沒有任何的理政經歷,而且他資質平庸也是人盡皆知的。劉備向來都只把他關外溫室中成長。劉備突然“心力交瘁”而死,即將接替皇位的劉禪,對這些事物一無所知。很顯然,他的的父王劉備都不放心把政權交到他的手裡。而是選擇以諸葛亮代政。

    諸葛亮更像劉禪的老師,是劉禪帝王之路上的引路人。他悉心教導劉禪要開張聖聽,要親賢臣,遠小人……在劉禪學會如何做一個好皇帝之前,諸葛亮不敢輕易將此重擔交還給他。

    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劉禪還是沒能做到他心中的好皇帝。所以諸葛亮仍然挑選了幾位接班人,繼續代替自己教導劉禪。

    帶甲士百人上殿

    這段史料來自《晉書·桓溫列傳》,原內容如下:

    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實際上!這是皇帝給功臣賞賜,使其享受跟其他人不一樣的特權。這就好比曹老闆的“上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是一個道理。桓溫因擁立簡文帝有功,被賦予“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權。而諸葛亮因為治理蜀國、輔佐劉禪有功,也被賦予“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權,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諸葛亮雖然享有這項特權,但卻沒有史書記載其曾經有“帶甲士上殿”的舉動,有這項特權未必就一定使用過。事實上諸葛亮壓根沒必要這麼做作。毫不接受反駁的說,如果諸葛亮真的想取代劉禪,劉禪只能乖乖讓位,朝中大臣根本就無人敢擋。

    當年李嚴就勸說諸葛亮“加九錫”但是卻被諸葛亮拒絕了。說明諸葛亮並不鐘意此類表面功夫。因此!“帶甲士上殿”的特權應該是劉禪主動賦予他的,而不是諸葛亮利用權勢逼迫劉禪。

  • 2 # 人皆可為舜禹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亂世英雄,三分天下,諸葛亮攜手東吳孫權梯劉備的蜀漢與曹操一同三分天下。可以 說諸葛亮乃是三國之中的第一謀士,我們也經常說:三個臭皮匠塞上一個諸葛亮,聽上去好像是在說諸葛亮的不行,實際上三個人的腦子才能和諸葛亮相持平,可見諸葛亮的智慧超凡。

    從劉備開始,諸葛亮劉備的軍師,操縱者蜀漢的大大小小的政事,直到劉備死後,劉備的兒子劉禪坐上了蜀漢的皇帝,元老的諸葛亮依然是代替劉禪管理朝中的一切事物,從諸葛亮的《出師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的一系列的語句之中便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蜀漢還是忠心耿耿,對於劉禪還是關懷備至的。

    自從劉禪親政開始,雖然表面的政權掌握在劉禪的手中,可是實際的政權還依然是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的,從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一切都是諸葛亮的計謀,劉禪實則是無力干預的。畢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曾經是自己的父親劉備最大的願望。

    諸葛亮帶百人上朝?

    每次諸葛亮上朝之時身後都帶著數百名甲士,有人說諸葛亮這麼做不過是想要同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掌握蜀漢的朝政大權,而這麼又會讓朝中大臣對他採取措施,所以才要出此下策。其實不然,諸葛亮這麼做只是為了震懾人心,防患於未然罷了。要說到謀求蜀漢的朝政大權,諸葛亮是必不可能的,他想做的不過就是報答劉備的三顧茅廬之恩,替他興復漢室。

    曾經託孤大臣的李嚴就曾勸諸葛亮受九錫,如果這件事情諸葛亮成功了,別說是九錫,就算是十錫。諸葛亮也不會說一個不字,謀權這方面肯定不是他心中所想。

  • 3 # 國之利刃—志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死前留下遺言讓諸葛亮與李嚴共同輔佐劉禪。不過劉備還讓劉禪認孔明為自己的義父。孔明對權利是有非常大佔有慾的,當然這指的並不是孔明奪權,而是他與尚書令李嚴的鬥爭,經過一段時間將李嚴打壓到低谷後,孔明實則是蜀漢政權的掌舵人。劉禪十七歲登基時,的確政務不熟練,可等到劉禪二十多歲的時候,他依舊認為劉禪是一個小孩子,沒有還政於他。而且孔明上朝的時候還要帶著上百人帶甲計程車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孔明不還政劉禪的原因:

    劉禪繼位的時候不過17歲,不論是放在古代還是當代他都屬於一個未成年人。史書中記載的劉禪,他都被判上無能、庸主的頭銜。不過本人認為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在蜀漢登基後,在孔明死後他都沒有多少實權,蜀漢的滅亡並不能歸根於他。我們都知道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是非常痛苦的。

    當時的孔明認為劉禪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可在父親的眼中哪裡有長得大的孩子呢?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孔明遲遲不放權於劉禪。劉禪的內心中其實是非常崩潰的,眼看著自己即將成為了下一個漢獻帝。劉禪並沒有任何良好的措施,直到孔明在五丈原重病後,劉禪便認為自己能夠掌權的機會來了,也可以說大顯身手的機會。

    當時的孔明認為劉禪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可在父親的眼中哪裡有長得大的孩子呢?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孔明遲遲不放權於劉禪。劉禪的內心中其實是非常崩潰的,眼看著自己即將成為了下一個漢獻帝。劉禪並沒有任何良好的措施,直到孔明在五丈原重病後,劉禪便認為自己能夠掌權的機會來了,也可以說大顯身手的機會。

    可在得知孔明還為自己留下了兩位丞相後,他心中急不可耐掌權的火苗又被熄滅的。從蜀國內政的方面來看,以劉禪的實力很難處理,當地土著派、劉璋遺留東洲派、掌權荊州派三方的關係。外交關係北有曹魏,東有東吳。在外交關係的關係上是非常微妙的,曹魏實力強悍必須聯合東吳。

    可東吳孫權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加上劉備曾出動國力進攻東吳,這就使東吳與蜀漢的關係非常緊張。如果沒有孔明後期的積極調理,蜀漢很可能遭到兩國的夾擊。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可並不是沒有可能。孔明一直認為劉禪是沒有能力處理蜀漢政治的,可不給劉禪實踐的機會,他怎麼可能成長呢?

    相權與皇權自古就是矛盾的,孔明從內心中就認為他處理不了內政與外交。劉禪在孔明死後都沒有機會實踐去運營蜀國,孔明死後還留下了兩位丞相的人選。劉禪在位的期間說的話一般都會遭到反駁,先有孔明、後有蔣琬、費禕、再有姜維。最終蜀漢滅亡時,劉禪的主動投降可能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從孔明的做法上來看,他無疑是由於為了蜀漢江山的延續。他從接受劉備的白帝託孤的那一刻起,他的重任便是打敗曹魏與東吳最終讓天下重新歸漢,也就是自己打天下最終讓劉禪安安穩穩的坐天下就好了,不需要劉禪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為。

    從二人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孔明有些過高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認為自己有生之年就能平定天下,歷史證明了這是一個錯誤的抉擇。這也是孔明不還政於劉禪的原因。

    孔明上朝為什麼要帶上百甲士上朝的原因:

    上朝並不代表在宮中帶著上百甲士,帶甲士是劉禪賜給孔明的恩典。帶兵上朝也只能在宮門外,這些人是為了保證孔明安全的,這也是劉禪下令的。吳國的奠基人孫策就是被暗殺的,孔明在蜀漢的地位並不比孫策低,當時的孔明是蜀漢的中流砥柱。劉禪為了保證他的安全這樣做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孔明與劉禪是義子義父的關係,並且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也說過,如果劉禪沒有才能,你孔明可以廢掉他自己做皇帝。可孔明並沒有這樣做,帶甲士上朝也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劉禪賜於他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劉禪成為皇帝后對孔明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只管祭祖,剩下的政事全部交由你。

    帶甲上朝只能帶到宮門外,這是用來防止突發事件的,並不是帶兵造反。

    總結:孔明與劉禪的關係非常的微妙,在二人的關係處理上,劉禪採取對政務不聞不問,孔明採取大權一把抓。年輕的劉禪並不想與孔明爆發直接的矛盾,他知道孔明一死,蜀漢即使再易守難攻,也會遭到東吳與曹魏的進攻,最終導致滅亡。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 4 # 濤哥聊趣史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十七歲的劉禪即位,那麼為什麼為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諸葛亮不還政於劉禪,還帶甲士百人上朝呢?我以為有一下幾點。

    年齡尚輕,經驗不足,劉禪即位的時候只有17歲,從前的歷史中也沒有其從軍或者從政的記載,不像曹丕即位的時候,有從軍從政的經歷,處理其各個事務那麼輕車熟路,所以不放心把正在多事之秋的蜀漢交到劉禪手中。

    內部環境,劉禪的能力和威望不足以服眾。在劉備重病,死後沒多久,內部就爆發了多起叛亂,再加上蜀漢大臣們派系林立,各有各的算盤,劉禪雖然登基,但是無論是能力還是威望,都不能很好的穩定內部,這時候諸葛亮成為穩定大局的不二人選。

    外部環境,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元氣大傷,曹魏和東吳虎視眈眈,蜀漢隨時存在滅亡的危險,這時候不論劉備或者諸葛亮都不可能放手叫毫無任何經驗的劉禪任意折騰,不然劉備也不有“君可自取”的遺言,就是和東吳和好後,東吳也是多多誇獎諸葛亮,雖然不排除挑撥君臣關係的想法,但是更多的看的出劉禪和諸葛亮的分量。

    而關於諸葛亮帶百於甲士上朝,無論是《三國志》還是《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而是出自《晉書》,是講桓溫立間文帝后,簡文帝希望桓溫像諸葛亮一樣忠心耿耿的輔佐他,而《晉書》記載中是甲仗百人,不是甲士百人,這是有區別的,甲仗百人更多的是一種榮譽,一種待遇,就像加九錫,可以帶劍上殿差不多,是劉禪給諸葛亮恩寵,殊榮吧

    無論諸葛亮還不還政,還是帶甲士上朝,都不能否認諸葛亮,鞠躬盡瘁,忠心耿耿的輔佐劉禪,自始至終也沒有不臣之心。不愧為一代名相。

  • 5 # 飛鷹作文

    諸葛亮就是個官迷,雖不篡蜀,實則控蜀!

    諸葛亮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的形象一直是被美化的,所謂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其實,要把他給還原的話,他也有凡人的一面。

    他是幫後主劉禪操心,而且操心也有點操大勁了。

    在劉禪20多歲的時候,依然不肯還政於劉禪。

    我們在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真實的諸葛亮了。

    那就是他雖然不篡蜀,實則控蜀! 不篡,既是對於先帝劉備託付的執行,也是他自己聰明,免得忠於先帝的力量把矛頭對準自己。

    實控,顯示出的實際上是諸葛亮的真實一面。

    那就是對於抓到手裡的權力,他一定不會放鬆,不但不放鬆,而且還不讓被人染指,就連劉禪也不行! 這從他帶上百甲士上朝就可以看得出來。

    劉禪就算是再笨,也能夠看出眉眼高低:這上百甲士都是聽諸葛丞相的,一旦,諸葛亮一聲令下,這些甲士可是什麼都能幹的出來的。

    所以,劉禪也是連個大氣都不敢出,就算是有施政的綱領韜略,也不敢提出來。

    久而久之,他還傳出了一個傻子的名號。

    其實,他不是傻,而是不當傻子也不行!

    這就是真實的諸葛亮!

    控蜀狂人諸葛亮!

    飛鷹的解釋一定是沒有小說人設完美,但是卻更接近真實的人物!

  • 6 # 微風小禪三世

    可以說是劉禪成就了諸葛亮千古賢名,如果劉禪英明神武,絕對會因為權力和諸葛亮起衝突。若劉禪勝出,諸葛亮便是鰲拜下場,若劉禪敗,則諸葛亮於曹操有何區別?

  • 7 # 六福雅士

    諸葛亮不肯還政於劉禪,是因為他“大機率”讀過曹操的那篇文章,即公元210年發表的《讓縣自明本志論》。

    一、諸葛亮與曹操,不同的時期和國家,相同的身份和地位。

    劉禪繼位是公元223年,諸葛亮一手抓蜀漢政權,一手抓蜀漢軍權,以“託孤重臣”的身份進行輔政。諸葛亮此時的權力和地位,名為“輔政”,實為“代政”,是蜀漢裡裡外外的“大拿”。

    換言之,公元223年時的諸葛亮,其身份和地位,堪與公元210年時的曹操相提並論。

    公元210年,曹操已經滅了袁紹,收服了荊州,基本統一了北方。曹操此時的權力和地位,名為“輔政”,實為“代政”,是魏國裡裡外外的“大拿”。

    蜀漢政務,事無鉅細,悉決於亮

    二,諸葛亮和曹操,相同的“大拿”身份和地位,面臨相同的“質疑和猜忌”。

    (一)公元210年,朝野對曹操一片質疑之聲,猜忌他是否要“篡漢自立”。

    曹操為了表明“心跡”,說明自己沒有“不遜之志”,從而平息朝野的謗議,便寫下了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論》。

    他寫道:現在有一部分人,有一些言論,說什麼北方基本平定,社稷暫時安穩,嫌我的權力太大,建議我放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廷,讓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這實在是行不通呀!為什麼呢?我要是現在放棄軍權,退回家鄉,那麼,沒有了我坐鎮朝堂,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要蠢蠢欲動,想稱王稱霸了。而且,如果我現在放棄軍權,恐怕會遭人謀害。所以,我不能這樣做呀,這既是為子孫的延續考慮,也是為國家的安全考慮呀!我年輕時,倒是想呆在沛國譙縣的家中,讀讀書,打打獵,自由自在過一生。可是現在呢,我“有進無退”,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幹下去呀,這就叫“貪虛名而處實禍呀”。所以我不是有什麼政治野心,我這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呀。

    曹操:哼!說得到輕巧,如果國家沒有我,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二)公元223年,朝野對諸葛亮也會有質疑之聲,也會有人猜忌他是否要“篡漢自立”。

    諸葛亮雖然沒有寫出一篇《讓“丞相”自明本志論》,來表明“心跡”,但他肯定讀過公元210年曹操發表的《讓縣自明本志論》。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應該是這樣的:

    現在有一部分人,有一些言論,說什麼後主劉禪已經繼位,嫌我權力太大,應該還政於他,建議我放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廷,讓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這實在是行不通呀!為什麼呢?我要是現在放棄軍權,退回家鄉,那麼,沒有了我坐鎮朝堂,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要蠢蠢欲動,想稱王稱霸了。而且,如果我現在放棄軍權,恐怕會遭人謀害。所以,我不能這樣做呀,這既是為子孫的延續考慮,也是為國家的安全考慮呀!我年輕時,倒是想呆在南陽臥龍的家中,讀讀書,吹吹簫,自由自在過一生。可是現在呢,我“有進無退”,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幹下去呀,這就叫“貪虛名而處實禍呀”。所以我不是有什麼政治野心,我這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呀。

    三、公元227年,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諸葛亮寫《出師表》,與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公元227年,已經是夷陵之戰後的第5年了,隨著蜀漢國力的恢復,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和權力也與日俱增。

    有鑑於此,在北伐前,為了增進“君臣之誼”,減少“君臣之疑”,諸葛亮寫下了著名的《出師表》,進一步表明“心跡”,說明自己沒有“不遜之志”。

    通篇言辭懇切,率直質樸,在短短600餘字的篇幅中,有13處提到“先帝”,有7次提到“陛下”;時時刻刻不忘先帝“遺詔”,設身處地為後主著想。如此反覆強調,多次訴說,就是為了說明,自己永遠不忘“先帝”的知遇之恩,一定會竭忠盡智輔佐陛下您......這就相當於許下了自己的政治諾言,那就是“以身許國、忠貞不二”;也明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絕非“處心積慮、篡漢自立”,而是“興復漢室、還與舊都”!

    諸葛亮:陛下,臣馬上就要出征北伐了,臨表涕零,竟不知所言......

    但是,諸葛亮與曹操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曹操在公元210年寫《讓縣自明本志論》,但到公元212年,曹操為了當上魏公,還逼迫荀彧自殺;到了公元216年,曹操又進封魏王,其“不遜之志”已昭然若揭!

    看到了吧?同樣是“發表文章、表明心跡”,但曹操是“心口不一”,說一套做一套;而諸葛亮則是“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諾言”,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因此在歷史上,同樣是“權相”,但單就“政治情操”而論,諸葛亮要比曹操高潔!單就“政治道德”而論,諸葛亮要比曹操高尚!

    諸葛亮的民間口碑和歷史地位,絕非“浪得虛名”!

  • 8 # 向陽願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位千古名臣,相信沒有人反駁。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很明顯他對於朝局以及劉禪的能力都有著很透徹的理解。對比一下他和其他朝代時的輔臣,明顯諸葛亮與他們是有著極大的不同的。這個從諸葛亮的《出師表》就可以看出。他對劉禪那真是關懷備至,對於他的囑咐,可以說是事無鉅細。所以他的忠名才得以流芳百世。

    劉備對於諸葛亮是有著知遇之恩,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可以說,這樣的恩情他不得不報,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想報。除此之外,他還無法辜負劉備對他的信任,所以他對劉禪也就視如己出。

    諸葛亮對於劉禪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其地位應該不會低於劉備多少。

    諸葛亮死了以後,劉禪對於諸葛亮也是感恩戴德的,他將他當時年僅八歲的孩子諸葛瞻撫養成人,最後還讓他娶了自己的女兒。除此之外,他對諸葛瞻的培養幾乎就像是在培育下一代的領導人,由此可見他對諸葛家族真的是十分的信任。

  • 9 # 文青聊史

    現在為什麼大家都把諸葛亮想的那麼壞?諸葛亮是無愧於蜀國的,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至於不肯歸還朝政和帶甲士上殿,這裡面的原因很好理解的。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蜀國的阿斗就是一個無能的昏庸,在位前期靠諸葛亮,後期沒有了諸葛亮蜀國就亡了,但其實劉禪遠沒有這麼不堪,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還是讓蜀國延續了一定的時間,就算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劉禪也得到了諸葛亮的肯定。

    到了這裡我想大家可能就會有疑惑了,既然諸葛亮相信劉禪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為何自己遲遲不肯歸還朝政,一直讓劉禪做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並且還一直帶甲士上殿,這還不是有異心嗎?其實原因很好理解:

    怕辜負劉備

    在白帝城的時候劉備將阿斗交給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夠照顧好自己這個傻兒子,並且表示如果阿斗真的扶不上牆的話,那麼王位你就自己取就行,可以看出劉備是真的相信諸葛亮。

    諸葛亮可不是司馬懿,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只能帶好劉禪,並且我認為諸葛亮是將劉禪作為自己兒子來帶的,既然答應了劉備,那麼諸葛亮自然不能讓劉禪受苦,而這朝中的大小事宜最後自然是由諸葛亮承擔,簡單來說就是你劉禪負責玩就行,其他交給我。

    蜀國內政不宜變動

    在白帝城劉備病逝之後蜀國的實力就一直猛降,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了,首先就是夷陵之戰損失兵馬太多,其次就是荊州被東吳給奪了回去,並且蜀國的五虎上將這時候僅剩下趙雲,人才也面臨凋零。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國需要的是發展而不是變更,如果把朝政歸還給劉禪的話,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而在這個時期中,蜀國是不能錯的,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說的就是蜀國目前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不把朝政歸還給劉禪才是最好的選擇。

    想把爛攤子整理好

    當時的蜀國說是爛攤子一點都不過分,如果這時候強行讓劉禪管理朝政的話,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適得其反,於是這時候諸葛亮肯定是想把蜀國內部管理好交給劉禪的,這一點在諸葛亮多次北伐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可以理解為諸葛亮已經自知時日不多的,所以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劉禪做些什麼,雖然就算把朝政歸還給劉禪,諸葛亮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難免會有些間隙。

    但是可惜諸葛亮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沒有早年的心境了,為了收拾好蜀國的爛攤子,諸葛亮開始了急功近利的北伐,目的可能僅僅只是想交給劉禪一個統一且鞏固的江山,但可惜天命註定。

    為何帶甲士上朝

    我想很多人誤解就誤解在諸葛亮為何帶甲士上殿了,認為這時候的諸葛亮可能隨時要反叛,但其實這一點最好理解了,看過電視劇的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就是可以佩劍上殿。

    所以這可能就是劉禪特意給予諸葛亮的權力,並且這些甲士還可以防護諸葛亮的安全,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的諸葛亮可以說是蜀國的首腦,自然也是其他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蜀國自然是要保護好了。

    總結

    現在很多人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指出諸葛亮動機不純,但是我想說的是諸葛亮如果想要篡位的話,區區一個劉禪怎麼能防的住呢?想想司馬懿,再看看諸葛亮,諸葛亮是千古忠臣不是沒有道理的。

  • 10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為出名的政治家,終生奉獻給了蜀漢和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見證了諸葛亮的一生。

    在《諸葛亮傳》和《出師表》中有體現,劉恩必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那是的諸葛亮年僅27歲,出山後的諸葛亮為劉備建言獻策,四處謀劃,直到54歲在五丈原因勞累過度病逝。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曾告訴他若劉禪才能不夠,可取而代之,劉備把蜀漢的未來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後世一直在解說劉備的臨終之言,其實不管劉備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試探,諸葛亮始終如一,為了實現劉備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遺願,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理想,明知北伐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上朝為何帶甲丈百人上殿?

    首先諸葛亮上朝時帶甲士百人是否屬實?帶甲士百人有何作用?

    《晉書.桓溫列傳》既逢覆敗,名實頓減,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從這段記載來看,東晉皇帝簡文帝曾經下詔讓權臣桓溫效仿諸葛亮的故事,意思讓桓溫做一個想諸葛亮一樣的忠臣。帶甲仗百人入殿,說明諸葛亮上朝時帶甲士百人應該屬實。而從這一段話來分析應該是皇帝允許和賞賜給功勳卓著的大臣,因為後面還記載了賞賜眾多布匹。

    甲仗百人入殿更能說明是皇帝對忠臣安全的一種考慮,這是一種賞賜,與漢初的丞相蕭何“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殊待遇是一樣的。

    再來解釋下帶甲士百人有何作用?很多人認為是諸葛亮為了震懾群臣和後主劉禪,我想說的是有必要嗎?諸葛亮是劉備臨死前的託孤重臣,也是蜀漢一品大員丞相,還是益州牧、武鄉侯,更是皇帝劉禪的“相父”,最後還兼著司隸校尉這一系列官職,劉禪可以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的諸葛亮和跟隨劉備的舊臣。

    言歸正傳,劉備死後,劉禪已經年過17歲了,諸葛亮為何不肯還政與他,而且帶甲士百人上朝?

    1.劉禪雖然已經繼承帝位但年紀尚幼,才能還擔當不起恢復蜀漢的重任

    劉禪的資質才能平庸,劉備清楚,整個蜀漢的官員也清楚,如果諸葛亮過早的交出大權,無疑對蜀漢政權是有致命打擊的。到了後期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劉禪奉行的“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策略,劉禪當起了甩手掌櫃,把國家大事全都丟給了諸葛亮,而不是想著去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國事,諸葛亮安排了一批優秀的學者和才能的人去輔佐和培養劉禪,但劉禪終究是扶不起的阿斗。換句話說,在劉禪沒有真正成熟成長起來、在沒有治國之能之前,諸葛亮是不會輕易把大權還於劉禪的,這裡面的風險太大了。

    2.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上朝可以保護自身的安危。

    蜀漢內部的權力和組織太過複雜,有各種勢力交錯,諸葛亮治理蜀國,靠著的依法治國和自身清廉正直,由此可以想象追求公平、公正的諸葛亮難免會得罪一些人。在那些人眼中,有人對其恨之入骨,有些人想除之而後快。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安危時刻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諸葛亮有意外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而帶著甲士百人可以警告那些人,同時也可以大大提高自身安全的係數。

    3.蜀漢的內憂外患比起魏吳兩國更加嚴重。

    劉備建立蜀漢不僅靠著軍事力量佔有益州,更靠的是各種權謀和拉攏人心的辦法,把益州各種勢力糅合到一起得到了支援,才勉強在益州站穩了腳跟。

    劉備死後,經過丟失荊州和夷陵慘敗後,剛經歷的蜀漢政權,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叛亂不止,恢復和穩定蜀漢政權是需要傑出的政治家,劉禪尚且不具備這些能力,諸葛亮也是花了近5年的時間才把岌岌可危的蜀漢穩固起來,並恢復了益州的民生,更是組建了足以自保和北伐的軍事力量。

    總結:劉禪登基稱帝后,年紀尚幼加上資質平庸,還不具備治國的才能,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把大權歸還於他,是從蜀國的綜合國情考慮的,同樣帶甲士百人也是從大局著想保護自身的安危。

  • 11 # 煮茶道史

    如果坐實了諸葛亮真的每次上朝都帶百人甲士晉見,那麼勿庸置疑,諸葛孔明就是曹操笫二,論起飛揚跋扈,比起曹操來說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我們查閱《三國志》和《資治通鑑》這類權威性的史籍,基本上都沒有關於這件事情的記載,哪怕是隻言半句的線索,都不曾有過任何的表述。

    那麼,這謠言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關於這個故事,我們在《晉書》中的《桓溫傳》裡找到了答案:

    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

    這樣的闡述是否真實可信呢?

    我們先看桓溫其人。他是東晉有名的權臣,譙國桓氏的代表人物,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有意篡位奪帝,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說他是東晉曹操,雖不及想必也不遠矣。

    但凡是這類奸臣,其實往往更看重自己的名聲,所謂"大奸似忠″便是這個道理。東晉與三國時期相隔的時間並不久遠,桓溫"依諸葛亮故事"無非是告訴世人,看,我的要求並不過份,諸葛亮這樣的大忠臣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只是照此辦理,並不為過。

    可見諸葛亮確實"甲仗百人入殿″。如果這不是事實,桓溫故意杜撰這麼一個故事出來意義不大,根本取不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反而更讓自已陷於尷尬窘迫之境。

    這樣一來,豈不坐實了諸葛亮有不臣之心了嗎?難不成我們心目中諸葛亮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名相形象就此崩塌?

    其實不然。

    再讀《桓溫傳》:

    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原來都被提問者忽悠了。

    諸葛亮確實有過"甲仗百人入殿",卻不是每一次上朝都是如此。如果諸葛亮每一次上朝劉禪都賜他"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蜀國哪裡用得著曹魏出兵討伐,賠都賠死它。

    因此,諸葛亮"甲仗百人入殿",應該是劉禪在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時間裡對諸葛亮作出的一種表彰,也是一種殊榮,偶爾為之,而不是常態。這無關權勢的炫耀,更不是諸葛亮有意為之,否則"一生惟謹慎"的諸葛,豈不是太過囂張。

  • 12 # 慧眼鑑史

    “扶不起的阿斗”,成了一句婦孺皆知的話,劉禪真的是扶不起來嗎?好像並不是這樣,劉禪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還是做出了一番成績的。並且諸葛亮對於劉禪的評價也非常之高,那麼既然這麼說為何劉禪登基之後諸葛亮還不可還政於他,反而繼續事無鉅細,讓劉禪成為了一名甩手掌櫃的?

    這一切和諸葛亮的個人性格有關係,也和劉備臨終前的白帝城託孤有關係。劉備三顧茅廬拉諸葛亮與他一起創業,諸葛亮也感恩這份恩情,在劉備在位期間鞠躬盡瘁。在諸葛亮的幫助之下,劉備創下了一片家業,蜀國、魏國、吳國三足鼎立,劉備去世之手,在白帝城將劉禪委託給他。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乍一聽好像是劉備對於諸葛亮老哥們之間的推心置腹之語,但是在東漢時期,家天下的大背景之下,又有哪個君主甘心將王位讓給權臣?諸葛亮心細如髮,敏銳的捕捉到了劉備的意思,劉備對自己的不放心,伴隨了他一輩子。諸葛亮努力了半生,終究也沒有打消劉備的猜忌之心。於是立刻表明態度,要安心輔助幼主。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諸葛亮未及時還政於劉禪,是何原因

    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在為蜀國的大事在操勞,但是在外人看來,他事無鉅細的把持著蜀國的國家要務,將劉禪放在了甩手掌櫃的位置上,是在就是權臣所為。但是為何諸葛亮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這麼大的壓力繼續做“權臣”?時針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諸葛亮怕有負先帝囑託,充當了一個老父親的角色;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是溺愛的,不管孩子多大歲數,在父親眼裡都是個孩子。當年劉禪繼位之時,僅僅十七歲,但是當時的蜀國則剛剛經歷過打敗,危急存亡之秋也。身為輔政大臣的諸葛亮不可能將權力全都交給劉禪,讓他學習。因為當時的蜀國是輸不起的。諸葛亮拼命的想要改變這種局面,但是到他死亡的那一刻起,也沒能最終改變蜀國的處境。諸葛亮一直沒有找到還政於劉禪的那個點;每個朝代一提到輔政大臣與幼主的關係,都是那麼充滿了談資。當年周公與成王算是一個比較和諧的例子了,話說周公真的沒有不臣之心嗎,不管有沒有,至少他沒有去做就好了。諸葛亮可能也沒有不臣之心,他也想要GET到一個點,來還政於劉禪,交給別人一個爛攤子,不是他的作風。於是他拼命的北伐,四處東征西討,想交給劉禪一個統一鞏固的江山,但是最終也沒有做到。晚年的諸葛亮有一些急功近利了,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於是拼命想幹出點事來,在這種心態之下,又怎麼能幹好事情呢?諸葛亮一直到去世還在為劉禪考慮,病逝之後安排了蔣琬和費禕兩位肱股之臣,諸葛亮去世之後,這倆人的確也是不負眾望協助劉禪將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因此可以看到,這就是諸葛亮的溺愛導致,他不是捨不得,他是不放心。

    那麼帶甲士上朝又作何解釋?是擔心自己的安全,還是為了在朝堂之上昭顯自己的權勢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為何帶甲士入朝

    這裡的帶甲士入朝並是諸葛亮要反叛的意思,這屬於劉禪對於諸葛亮功勞的一種肯定,也就是所謂的特權。古代的特權例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三項特權,後面還有加九錫等,都是古代帝王對於肱骨大臣的一種肯定與嘉獎。

    諸葛亮的這個帶甲士入朝也是這種型別的嘉獎。

    後記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的的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蜀國,是非功過自在人心,不管諸葛亮是不想篡權還是不能篡權,最終他並沒有和司馬懿一樣,篡奪了曹魏的江山,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的大臣真的很難,攻城拔寨時候需要你,享受天下時害怕你,辛辛苦苦一輩子,最終還要被創業老闆過河拆橋,真的是太難了。

  • 13 # 股票股市貓九

    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將年僅17歲的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李嚴。他要求兒子劉禪以“相父”對待諸葛亮,凡事多詢問諸葛亮。此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朝政大權,直到他病逝五丈原,都沒有“還政”於後主劉禪,一直將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據《晉書》記載,諸葛亮上朝要帶甲士百人上殿,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的孔明認為劉禪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可在父親的眼中哪裡有長得大的孩子呢?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孔明遲遲不放權於劉禪。劉禪的內心中其實是非常崩潰的,眼看著自己即將成為了下一個漢獻帝。劉禪並沒有任何良好的措施,直到孔明在五丈原重病後,劉禪便認為自己能夠掌權的機會來了,也可以說大顯身手的機會。

    諸葛亮的內政和軍事能力在整個蜀漢帝國數一數二,他的威望也非常的高,在整個朝堂之上,絕大多數人都對諸葛亮這個人的人品交口稱讚。他作為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丞相,他為了能夠很好地協調好前線與朝堂之間的關係,讓針對沒有後顧之憂,他也絕不能放權,使得整個帝國中又出現一個能夠與自己互相掣肘的軍事強人,所以諸葛亮不到鞠躬盡瘁,他絕不會將兵權交出。

    掌大權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精神以及身體的雙重摧殘。後期諸葛亮死掉之後,劉禪派人前去打探過諸葛亮的家底,結果僅僅有桑樹幾棵,良田數畝,根本沒有多餘的家財。一個不貪財,而且又不世襲自己權力的丞相,要說他不是忠臣,換做是鬼,都不可能相信。

  • 14 # 歷史笑春風

    夷陵之戰後,劉備由於遭受了意外的挫折,損失了蜀漢最後的家底,無顏回到成都,便停留在白帝城。由於年事已高,加上精神狀態不好,終於一病不起。在他去世前,將諸葛亮召到白帝城,託孤給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帝城託孤。不過,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發生了讓人驚訝的一幕,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在劉備託孤的時候,居然對諸葛亮說出了我的兒子能夠輔佐,你就輔佐,如果他不是帝王之才,你就自己取代他的話。這讓諸葛亮哭著表達自己的忠心,表示自己一定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劉備的這句話引起了後人很大的詬病,認為劉備對諸葛亮說這句話,並不是為了表達對諸葛亮的信任,而是用權術來約束諸葛亮。而且這種話很可能會引起君臣的猜疑,貽人口實。

    如果我們從好的方面來評價劉備的這個舉動,就是劉備知道諸葛亮的才能,也知道諸葛亮的品行。他這樣說,也是拿準了諸葛亮沒有異心,才說出這種話來。這樣,就能夠壓服下面對諸葛亮的不服,樹立諸葛亮的權威。同時,也抓住諸葛亮的珍惜名節的心理,來阻止諸葛亮的野心,讓他竭忠盡力為自己的江山出力。

    可是,我們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劉備這樣做雖然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可在另外一方面也埋下了危險的隱患。那就是造成了諸葛亮和劉禪之間的隔閡,使得諸葛亮對於君臣之間的關係謹小慎微,生怕會招來意外的禍殃。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就拿同時代的東吳孫權和張昭來說,也是如此。孫策死前,就將孫權託孤給張昭。他也說出瞭如同劉備白帝城託孤的話,讓張昭如果想自取的話就做江東之主。可孫策對張昭說這種話只是權宜之計,因為當時大軍在外,孫策一死,張昭就成了這支軍隊的實際指揮者。為了將大軍帶回江東,只能仰仗張昭。

    結果大軍帶回江東後,孫權馬上就採取一切辦法,控制住了軍隊。張昭自此之後,就失去了過去的權力。在赤壁之戰後,孫權更是以張昭建議迎降為名,剝奪了張昭的權力。結果,雖然張昭在東吳擁有極高的威望,孫權也不讓他當丞相。雙方到最後關係破裂到孫權拔刀相向,當面指斥張昭的地步。這中間未始沒有孫策託孤所說言語的原因。

    更有甚者,這種話還會引起更大的災難。當年前秦皇帝苻堅,他在淝水之戰後,回到長安。在面對四處的叛亂,他派出軍隊去平叛。在他派姚萇出兵的時候,封他為龍驤將軍。苻堅還對姚萇說,我從龍驤將軍當上了皇帝,你也要好好努力吧。這本來是苻堅鼓勵姚萇的話,可卻給姚萇留下了口實。姚萇乘人之危,反叛了苻堅。他藉口苻堅的那句話就是鼓勵自己當皇帝,便自立為後秦皇帝,並擒殺了苻堅。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劉備的那句“君可自取”的話,給諸葛亮和劉禪之間造成了多大的隔閡。雖然劉備用這句話得到了諸葛亮對蜀漢畢生的忠心,可也讓諸葛亮時時處在被人的猜忌當中。尤其是劉備後面的那句話,讓劉禪把諸葛亮當作父親一樣對待,這使得諸葛亮在掌握政權後,成為了當時最大的權臣。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榮耀,更是危險。

    為了蜀漢政權的穩定,諸葛亮只得採取了丞相專權的幕府制度。這是因為劉禪的能力太低,如果將權力交給劉禪,會對蜀漢的事業造成損害。諸葛亮的專長就是政權治理,當時曹魏的劉曄評價諸葛亮就是,諸葛亮明於治國。採取幕府制度,使得政權集中在諸葛亮的手中,對於蜀漢的治理是有好處的。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很快就從風雨飄搖的狀態恢復過來。諸葛亮不但穩定了政局,發展了經濟,還重建了軍隊。在諸葛亮的指揮下,蜀漢平定南方的叛亂,對北方的曹魏進行了討伐。一時間,蜀漢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如果諸葛亮將政權交給劉禪,蜀漢是不可能恢復發展得這麼快。不過,諸葛亮採取這種形式來治理蜀國,也是不得已採取的權宜之計。同樣的,這也給諸葛亮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當時的李嚴就對諸葛亮大權獨攬的做法十分不滿,諷刺他,讓諸葛亮加九錫。這使得感到受到質疑的諸葛亮十分氣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也只得更加緊密的抓住權力,來保護自己,保證自己的政策能夠順利實施。

    作為一個權臣是很難的,也是十分危險的。比如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就是個鮮明的例子。諸葛恪作為託孤大臣,在東吳大權獨攬,頗得民心。可是在北伐曹魏失利後,被朝中孫峻所害,滅了三族。這個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怎麼不讓人觸目驚心呢?

    所以說,無論於公於私,諸葛亮都要為自己的安全著想。於公諸葛亮是當時蜀漢的實際執政者,可以說他的生死,關係到蜀漢的興衰存亡。於私諸葛亮要防止諸葛恪的悲劇在自己的身上重演,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諸葛亮自然要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隨身的護衛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在史書中記載,諸葛亮上朝的時候,隨身帶有甲士百人。這百名甲士,也是劉禪賜給諸葛亮的特權。劉禪心裡也知道諸葛亮對蜀漢的重要性,對於諸葛亮的安危也十分關心。雖然後人對劉禪的評價普遍偏低,不過對他比較公正的評價就是,在諸葛亮輔佐他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循理之君”。在這個時候,他對諸葛亮十分倚重,當然對諸葛亮的安全十分上心了。

    結語:

    如果劉禪有如同孫權一樣的才幹,諸葛亮早就會如同張昭一樣,還政給他了。可是,由於劉禪的資質有限,如果還政給劉禪,對於那個風雨飄搖的蜀漢政權,只會帶來危害。為此,諸葛亮只有當仁不讓,採取丞相專治的幕府制度,穩定了蜀漢的政局。

    可是,這也使得諸葛亮走上了權臣的道路。雖然劉備的那句“君可自取”的話,讓諸葛亮感激涕零,可也給諸葛亮帶來了副作用。為了蜀漢的穩定,也為了自身的安全,諸葛亮也不得不重視自身的生命安全。由於諸葛亮身上寄託著蜀漢的興衰,他帶百名甲士自衛也是無可厚非的了。在日後費禕被刺殺時,就可以看到諸葛亮的先見之明。諸葛一生唯謹慎,這不是僅僅說說而已的。

  • 15 # 平安讀歷史

    在我們的歷史書中,諸葛亮都是千古忠臣的典範,總之他對待蜀漢江山可謂是一直盡忠,從來沒有個貳心。但近些年來很多網文甚至一些野史都分析,諸葛亮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忠心,他事實上在很多事情上大權獨攬,根本就沒有顧及過劉禪的顏面。

    最有名的就是諸葛亮在劉禪已經登基,並且成年之後還沒有還政於他。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皇帝一般年幼的話,會有一些權臣輔佐他。這些權臣事實上掌握著極大的權利,但是皇帝年長並且成年之後,權臣再怎麼囂張也應該把大權還給皇帝,讓皇帝親政。但是諸葛亮一直把著大權不放,一直到公元234年死去,劉禪才真正的掌握大權。而且上朝的時候,諸葛亮還帶著數百甲士,這一看也不像忠臣的典範。

    雖然劉禪最終沒有做出過激的行動,但是他對諸葛亮還是有諸多的不滿。例如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就做了一些動作,甚至不讓蜀漢的大臣去拜祭諸葛亮。當然劉禪還是比較剋制,只是適可而止,他收回了大權之後,沒有再對諸葛亮及其家族做更多的動作,反而繼續保持諸葛亮家族的榮耀。劉禪這一招還是比較聰明的,至少保證了蜀漢江山的穩步,因為諸葛亮雖死,但是他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巨大的。

    在三國的時候,各國之間的權臣事實上非常的多,一旦君主不是很英明的話,權臣就有可能獨攬大權,甚至取而代之。諸葛亮也許並沒有想過要篡位,但是在那種環境下,他也不得不獨攬大權。因為蜀國實力最弱,而劉禪並不是英明的君主,如果真的把權力還給他,很有可能把蜀國弄得一團糟。

    但是諸葛亮本身處於猜忌之中,因為很多人都對他有所懷疑,包括和他一同輔改的李嚴。據說李嚴曾經提議諸葛亮加九錫,九錫這種東西不是人臣應該擁有的東西,曹操就因為九錫,最終成了亂臣賊子的典範。李嚴這麼做當然不是為諸葛亮好,明顯的就是要噁心諸葛亮。可以說當時的諸葛亮完全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他只有首先保證自身的安全才能夠把蜀國治理好,所以在上朝的時候他不得不帶著數百甲士,保證自身的安全。

    當然諸葛亮在死前還是把大權交還給皇帝,並且對皇帝徵求的後繼人選,他也只是採取推薦,而並沒有強制要求劉禪接受。也許正是因為他這所做的這一點,所以劉禪後來也沒有過於追究他。

  • 16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三國時期,蜀漢是一個非常悲壯的國家,雖然有匡扶漢室,重整河山之心,卻無問鼎中原的實力,最終遺憾亡國,令人動容。不過在蜀漢建國之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劉禪登基稱帝后,諸葛亮並沒有還政於他,大權一直都在諸葛亮手中,這是為何呢?

    一說到諸葛亮為何沒有還政於劉禪,許多陰謀論就出來了,有人說諸葛亮權力慾望重,想要掌握大權,甚至在上朝時都要帶上甲士百人,以此彰顯他的權威。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是非常的有道理,從諸葛亮的行事和說話,我們都能看到,諸葛亮是一個十足的忠臣,對蜀漢可謂是掏心掏肺了。而說到諸葛亮帶甲士上朝,其實在《三國志》中也沒有明確記載,都是後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故意這麼說的。

    那麼為何會有諸葛亮掌控大權,不肯還政於劉禪的現象存在呢?實際這要從諸葛亮和劉禪兩方面來看。

    諸葛亮的夢想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成勢最晚,實力最弱,前途最為渺茫,然而為何這麼多的精英才俊還是願意加入劉備,要為蜀漢出身入死呢?

    其實這都是因為一個夢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亂國,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百姓生活尤其悲慘。等到漢獻帝逃出長安,來到許昌時,雖有尊容,然而也是被曹操架空,空有名望,卻無實權。當時但凡真心想要匡扶漢室的才俊,都知道曹操的真面目,都認為漢室最終將會亡於曹家,所以很多人並不願意跟隨曹操。劉備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深知曹操為人,所以無論如何不願意真心歸順曹操。

    懷揣匡扶漢室,重拾河山的夢想,越來越多的才俊追隨劉備,團聚在劉備的身邊,蜀漢的建立正是在這個夢想的基礎上。當時漢獻帝退位,曹丕篡漢,眾人都十分生氣,這意味著大家一直以來為之奮鬥的目標都灰飛煙滅了,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蜀漢應運而生。蜀漢其實也只是後世的稱謂,在當時它就是漢朝,是天下人的希望!

    不過隨著夷陵大敗,蜀漢大批精銳損失,劉備也鬱鬱而終,蜀漢國力急劇下降。而當初那批有志青年也逐漸老去。危難之際,諸葛亮結過大權,他要為眾人完成那個夢想,匡扶漢室,重整河山。

    當時的蜀漢,內憂外患,沒有人有那個能力穩定時局。雖然劉禪已經登基,但他當時也只有十七歲,能力不足,根本無法幫助大家完成那個夢想。蜀漢的存續、壯大,匡扶漢室的夢想只能由諸葛亮來完成,這在當時,是眾人公認的!諸葛亮只有軍政大權在握,才能最大能力的調動資源,使蜀漢的戰力發揮到最大,能更有機會擊敗曹魏,穩定中原。

    事實上,也正是在這種調配下,諸葛亮才能在國力佔弱的情況下,數次北伐,壓著曹魏打,使得曹魏將其視為心腹大患。不過遺憾的是,儘管諸葛亮動用了一切資源,最終也未能北伐成功,留下許多遺憾。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同情蜀漢的原因,一群有夢想的人建立國家,希望匡扶漢室,重建漢室江山,最終卻敗給了現實,令人遺憾!

    劉禪的認知

    劉禪雖然平庸,但並不代表他傻。雖然劉禪比不上他的父親,沒有雄才大略,但作為一個國君,他也是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延續蜀漢。這麼多年跟隨劉備,劉禪也已經熟知了許多蜀漢的內幕,知道父輩創業的艱辛,知道父輩的夢想,蜀漢的立國根基,所以當他登基稱帝后,雖然大權全部歸於諸葛亮,但是他並沒有非常反感,反而是對諸葛亮非常恭敬。因為他自知能力不足,沒有能力統御蜀漢北伐成功,只有諸葛亮才有這個能力!所以即便剛開始他會有一絲擔心,但也沒有阻止諸葛亮,反而是盡力支援諸葛亮的北伐。

    經過十幾年的歷練,到諸葛亮去世時,劉禪的理政能力已經是越來越強了,所以他自己執掌的權力也是越來越大。到了蜀漢後期,當很多人建議不要北伐時,還是劉禪在後面堅定的支援,一定要完成匡扶漢室的夢想,所以才會有姜維的數次北伐。

    總結

    自蜀漢立國到滅亡,其實匡扶漢室一直貫穿在其中,劉備、諸葛亮、劉禪,其實至始至終都想北伐曹魏,問鼎中原。劉禪剛開始登基時,由於能力不足,所以大權歸於諸葛亮,這也是劉禪主動的結果,如果劉禪不願意,勢必也有一場腥風血雨。隨著劉禪理政水平的提升,大權最終也慢慢的迴歸到了他的身上。所以說,諸葛亮不還政於劉禪,根本就沒有陰謀存在,而是時機不允許,為了完成匡扶漢室,北伐曹魏的夢想,大家都在做出適當讓步。

  • 17 # 朝月評論圈

    就說一句話:諸葛亮死後沒幾年,鄧艾帶領少量兵馬透過險境奇襲蜀國都城成都,劉禪在身邊臣子的建議下投降,並且命令姜維等在外將領也要投降,不得抵抗。就問一句,如果諸葛亮還活著,蜀國何至於此?

    如果諸葛亮還活著,當時就在成都,斷然不會輕易投降,而是像三國志中說的,成都閉門堅守,調集周圍兵馬馳援,則鄧艾等人的一萬多兵馬很快就會兵疲糧盡,只能成為甕中之鱉了。而鍾會也會被姜維抵擋在邊境,寸步難進。蜀國也不會那麼快被魏國統一了。

    所以,諸葛亮在劉禪繼位後仍然掌握國家權力,蜀國現實的情況也不允許他將權力交給劉禪。劉禪真是一個明君嗎?真的很有能力嗎?從他的都城被圍選擇投降來看,就跟諸葛亮差的遠了。當時中國天下三分,局勢異常緊張,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頻繁,也不允許諸葛亮還政劉禪。

  • 18 # 品味生活教育秋水通源

    要說丞相,各位才子心中都是瞭如指掌,丞相是一個忠道義,守廉明,想要幫助漢室一統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還黎民百姓一個安寧。

    一統天下恢復和平,忠於漢室,忠於天下,無論是丞相的抱負,還是道義都是非常之大,也是其正義的行為。

    我之所以說這些看似也是各位才子們都瞭解的廢話的話,其實是首先是樹立一個忠臣的形象,古往今來,咱們丞相絕對是“忠臣”這個褒義詞的不二代表。

    雖然我並不是什麼丞相迷也不是哪一派,但我不可否認,所有三國人物裡只要看到丞相出場心裡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好像什麼局面都能運籌帷幄,穩如泰山。所以也正因為如此,即使後世在其記史中多形容的是一個高大正義形象的人。(完了,不經意的又要開吹丞相了)

    說回後主劉禪,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爛泥扶不上牆,豬隊友這樣的爛形象。(阿斗:冤枉啊!)

    實則不然,正史中劉禪雖然也不是多麼聰明的君主,但也絕對不是三國裡那個二傻子。從公元223年繼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臺,在位時期為41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國君。在那種多方勢力割據、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在位時間這麼久,沒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幹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說都是因為諸葛亮的輔佐,但是在諸葛亮死後,劉禪仍舊做了將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說完全是諸葛亮的功勞。

    題主第一個問題,丞相為何不還政劉禪

    劉備讓劉禪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諸葛亮,尊稱其為“相父”。諸葛亮被尊稱為“相父”,就得對得起這一聲稱呼,他為此盡心盡力,“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而劉禪只需要當一個甩手掌櫃,籤簽字、蓋蓋章即可。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事項時,才需要劉禪出面。

    孩子在一個父親眼裡,永遠是一個孩子,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同理,雖然劉禪已經年長,二十多歲了,已過了弱冠之年了,可是諸葛亮眼裡,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不一定能夠治理好國家,一直對他溺愛著,為他操勞國事,不惜病倒。他不放心完全放手,讓劉禪大展身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溺愛,現代社會,這種現象更加嚴重,不次於古代。

    而諸葛亮在病逝也一直心繫著劉禪與蜀國,諸葛亮在臨終前,給劉禪推薦了蔣琬和費禕兩個能夠委以重任的大員。這兩人也不負眾望,在諸葛亮病逝後,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蔣琬、董允、費禕與諸葛亮並稱為“蜀漢四相”。從這兒看,諸葛亮在自己病重之際,還在為劉禪考慮,精挑細選,為其選擇了兩個可以信賴的重臣。

    《資治通鑑》中記載如下:

    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

    題主第二個問題,帶甲士上朝

    這個問題題主問的很好,也很有才華,想必是對歷史頗有了解,各位學識淵博的才子們想必都知道此問題出自《晉書》中說的桓溫效仿諸葛亮,帶一百甲士上朝。

    晉簡文帝司馬昱是被權臣桓溫擁立的,是一個十足的傀儡,名為皇帝,實際上還不如一個老百姓自由。他多次提到諸葛亮,就是因為諸葛亮是當時公認的忠臣,掌握蜀漢大權,是一個標準的權臣,也是一個十足的忠臣。現在桓溫權傾天下,隨時可能廢了自己,自立為帝。因此,他才抬出諸葛亮,給予桓溫和諸葛亮一樣的特權,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忠臣,而不是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晉書.桓溫列傳》:既逢覆敗,名實頓減,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從此處咱們所得知,就是諸葛亮在後世之中也是一個忠臣的象徵,既然是忠臣,那麼既然是忠臣帶甲士上朝其實就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了

    諸葛亮功勳卓著,被劉禪賜予的特權

    相信各位才子們都明白,這個古代皇帝為表彰給國家做出過特殊貢獻的功臣,會給予一些特權,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三項特權,還有加九錫等等。好多權臣,如曹操迎奉漢獻帝於許昌,有功於社稷,就取得這些特權。蜀漢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也勸過諸葛亮加九錫,只是被諸葛亮拒絕了。他認為等自己伐魏成功,恢復漢室江山,再加九錫也不遲。

    同樣,“甲仗百人入殿”是一種榮耀,是一種類似於“加九錫”之類的特權,算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一種獎賞。當時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再給個“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權,也不是什麼大事。

    說罷,咱們丞相一生可謂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我們中華歷史的寶庫裡也將是璀璨的明星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關注秋水通源帶你品味生活

    關注沙拉維斯帶你暢遊歷史

  • 19 # 公明淏

    ”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諸葛對權利的把控是容不得任何人染指的,這就包括劉備在內!!!為此,我要深入的引述一些所謂的“不實之辭”,但絕對見於史料。至於是不是“不實之辭”?大家自己評判。

    孫權曾經問過諸葛恪,你叔叔和你爸爸誰更英明?諸葛恪聰明至極,當然回答他爸爸了,因為他爸爸知道誰是值得效忠的明主。言外之意就是說他叔叔諸葛亮不知道誰才是應該服侍的“明主”?真的像諸葛恪說的那樣的話,諸葛亮連誰是明主都分不清楚了

  • 20 # 冠軍侯虎威將軍

    阿斗是個低能兒,要不臨死時連他爹劉備都跟諸葛說,實在不行你可自己做這個蜀漢的皇帝。擺明了就是對他的兒子沒期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的哥撿到3萬包歸還時要求打表,結果遭到失主投訴,你會站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