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然一笑蓮花開
-
2 # 羅納爾多啦A夢
有錢人之所以富有,一部分是家庭財富的傳承。,一代一代的積累和教育,只要這個家庭不出現重大失誤,是根本不會破產的。精英的兒子依然是精英,有錢人的孫子依然是有錢人。
我們總有一個觀點,富不過三代,實際上,富則千秋萬代。世界上最神秘的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統治歐洲金融近200年後,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中國孔子家傳承了兩千多年,還有那些世族豪門(四大家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一千多年都不曾衰落。都是一個道理,只要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哪怕大的波動,有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衰落,但是精英式的教育使得他們依舊是社會頂端的人,很快就會崛起。
有錢人在於善於鑽研,跟吃苦沒有關係。吃苦大家都能吃,但是辦法不是所有人都會想,錢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賺。俄羅斯首富阿布拉莫維奇,生於亂世,卻是個人精。透過偽造檔案倒賣蘇聯的石油,獲得第一筆財富。不斷的攀關係,化解政府對自己的調查。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大量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勾結葉利欽的秘書,以極低的價格把國有資產私有化。背靠著葉利欽家族,不斷的兼併其他產業,隨後支援普京,把財產合法化,然後轉移財產到英國,買下英國切爾西足球隊。個人的資產曾經高達280億美金。這簡直就是一部傳奇啊。
我們中國人總是喜歡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是要吃的,但能不能成為人上人,跟你吃的苦是沒有關係的,愛迪生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99%的汗水和1%的靈感,但是那1%的靈感比那99%的汗水重要得多”,只是我們讀書的時候把後半段遮蔽掉了。
-
3 # 閒適人家
窮是窮根,富是富命!
世上大多數窮人,都願意守著“薄田”過日子,這是窮之根源。富者是把身家性命當賭注了。富者敢擔風險。
窮者認命,當然是自我安慰。富者善吹,當然是營銷大王,如果窮人吹噓自己,同樣的話,被人恥笑的當然是窮人了!
看相者都會說你本來富貴命,但是……!這當然是他有辦法讓你命運轉折啊。只要給錢?
當今,吃苦累的人多著,而致富的機率並不高,這些是明擺著的啊!
有人在追求暴富的路上兜兜轉轉,後來發跡,自然需要用華麗的文章來美化。
其實,是勞苦大眾在造就富翁,而不是富翁在施捨給窮人,你說是誰苦呢?
一個趕訂單的工廠,工人當機器使,這是明擺著的。是什麼樣的滋味?當然是苦!
-
4 # 蒼穹新能源
智者勤,能者達,勞者獲,勇者勝,專者精,聰者規,備者福,學者升,才者博,曉者知,誠者靈,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慮者密,順者義,廉者安,信者盛,諾者守,容者大,謙者禮,忠者穩,忍者興,危者變,險者避,潔者輕,進者取,退者闊,難者幫,急者救,奸者懲,惡者除,叛者誅,犯者監,騙者罰,偷者關,搶者斃,狂者亡,縱者悔,貪者獄,拐者滅,坑者失,蒙者丟,賭者敗,困者助,貧者扶,懶者窮,浪者恥,節者榮,合者貴,和者諧,誠者盈,正者鋼,善者揚,仁者敬,老者尊,幼者愛,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強,恆者成,堅者贏,強者銳,德者重,王者懷,適者存。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話說的有點道理。
-
5 # ccc222929359牡丹哥
人工世界產生的窮人,只是被統治者迷惑著,因為大多數人就是掌握著世的實體執行,只是對生活需求要求太少,甘心情願地被個別人安排命運所至,因此從不動用自我思考工作,永做被傳教的奴隸為榮。
-
6 # 綠雲天外
有人說“很多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吃不了富人吃過的苦”。
可能提問者想表達的是認知能力的區別。“富人吃過的苦”可能是一種“短期內看不見成效”的“自討苦吃”的苦(主動提升能力的必然經歷)。也許旁觀者認知能力尚未到達此層次,可能不會認同,不會主動效仿,甚至譏諷。
而很多(不代表全部)窮人吃苦,也許是“短期內看得見收益”的苦。比如煤礦收入高,很多人恰恰看重這一點,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礦井。
區別在哪呢,一個是目光長遠,主動積累知識。厚積薄發,成功機率大增。一個可能受迫於生活,被動地接受“吃苦”的挑戰,以此體現自己更高的價值……
都說大多數時候,對於大多數人,上天是公平的,機會擺在那,誰能接住?我想一般不會是後者,即使他們僥倖得上天眷顧,可能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將其擴大化,從而不能登上同層次更高的平臺。
很多窮人,認知能力受限假如某個可以信賴的人告訴你:只要每天堅持做某件看起來非常刁難人的事,一月後會有非常豐厚的回報。
可能大多數人會直奔這份回報,拼命履行約定。一個月後,很多人得到回報,可能就把此事拋之腦後了。但有的人仍繼續堅持,到底最後會有何種收穫?也許是更豐厚的回報。
如果,別人不告訴你堅持一個月會有如何回報。我想很多人,可能不會往那方面想,更不會往那方面做。而那些自律的、堅持做下去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差。
我想,富人和窮人所承受的苦,區別在於最開始的階段。而之後所遭遇的苦難,應該有共同之處。
-
7 # 若相惜9643
我不認同,人命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即使吃再多的苦也未必發財,富人的錢也未必都是吃苦掙來的,人的起點不同,有的人生下來就一無所有,有的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不是吃不吃苦就能決定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吃苦耐勞至少可以保命
-
8 # weijunkui將就
朋友:本人不贊同你的說法!人各有智商,不單單是能吃苦就能發財!最主要是機遇!如果一個人放棄一個有前景的機遇,可能就等於要奮鬥一輩子也沒有什麼進展。我舉一例:我和同村的一個同齡同學,我們同是1978年高中畢業的,他畢業,他爸拿5000元給他去作生意。而我畢業:去建築公司做小工,日工資是1.37元,那時候我算一下,我同學比我的正常工作要快十年。親們想想,10年不吃不喝不穿,還趕不上人家的現實條件。所以機遇很重要!刻苦是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所用!智慧才是真正創造財富的根本!
-
9 # 萬歲1148858845
我本人是底層窮人出身,父母是底層的工人,從小我生活在底層的大雜院,周圍都是底層的窮人,之後靠著讀書進了南開大學法政學院,畢業後在私企工作了十三年,靠自己的工資收入以及借貸炒房(父母幫助我很多錢)而有了點資產(名義上達到了一千萬)我說說對窮人,富人的不同的觀感,其實很多窮人未必不勤奮,不勤勞甚至也很有頭腦,眼光,但是由於知識水平的侷限,這些付出,這些能力所能產生的財富往往很少,即使是意識到了某些機會(比如房價暴漲)也會因為財富積累太少,慣性思維的影響(對負債的不必要的恐懼)而導致無法付諸行動!而富人(本人居住領世郡能接觸一些富人)往往由於具備一定財力與人脈(主要還是資訊的力量)加上自身的知識能力(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而大膽投資進而獲得豐厚回報
-
10 # 使用者杏雲12
所謂賺錢的不使力,使力的不賺錢。窮人,富人?時也,運也,命也。跟奮鬥有關,跟時運有關,也跟命運有關。往往越吃苦的人越成不了富人。而富人卻往往不需吃苦。在剛解放時的資本家,地主為什麼一夜之間變窮?是他們能吃苦就能改變嗎?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富人是透過比別人多吃苦而富的?炒房者富了是吃的哪門子苦?貪官富了是吃的哪門子苦?放高利貨的,開賭場的吃苦了嗎?李嘉誠屯地賺幾百上千億累得不行?反觀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農民工富了嗎?幹到七八十歲的鄉里老人沒吃苦?所以說窮與富跟勤勞無關,跟吃苦更無關係。所謂牛耕田,馬吃谷。爺做工,崽享福。
-
11 # 廣少1571
窮人大多吃的苦比富人曾經吃的苦更多,吃苦多而變為富人,基本上是在社會大變革時期,在穩定的社會,階層固化了,無論窮人如何吃苦都難以成富人。若要說有,那是憑藉天聰加毅力使讀書讀得好,獲得了敲門磚,敲入了掙錢地方及門路,這樣的人相比窮人也是吃不了多少苦,要說那些因讀書而用功說是苦,和有人說富人現在工作也很苦,這種苦其實是腦力,是甘心情願的苦,而這種腦力的苦是要有資質和資格的,也可以說是窮人吃不了的苦。把富人因生意每天工作996的腦力勞動認為是苦,這是對苦的泛解,我們所指吃的苦,除了996的苦,還有體力的苦,還有生活拮据的苦,還有各種各樣的苦,窮人絕對比那些富人讀書人苦B,富人和讀書人絕對吃不了的苦。”很多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吃不了富人吃過的苦。”這句話應改為是因為他們沒機會沒資質吃富人吃過的苦。
-
12 # 九天攬月Li
不認同這句話,窮和富和吃多少苦關係不大,它和知識,技能,思維方式有關,
要說改革開放時的這幫先富起來的人,真吃了不少苦和累,但接下來的九零後、零零後就不會了,因為時代在變了。
比如“勤勞致富“是八九十年代的代名詞,勤勞只能小富,解決溫飽問題,想大富靠能幹活能吃苦只能是異想天開。
我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一年的收成不及年輕人一月的工資,我沒吃苦麼?我沒受累嗎?咋還是窮人呢?
在這個資訊飛躍的年代,做個小影片就能掙幾千,開個小直播就能掙幾萬,淘寶,天貓,拼多多,做那個平臺都比你掙的多,思想落後了你累死也富不了,
-
13 # 家和萬事興3839658169924
看這標題就想爆粗口,正好相反,這年頭吃苦的掙不了大錢,掙大錢的不用吃苦,富有多種因素,先天的地位,條件,眼光,腦子,知識儲備,社會人脈,,,,,,等等,當然創業初期也一定要能吃些苦,但這標題卻走極端,既”富就是能吃苦的結果,窮就是因為不能吃苦“,純他罵的放屁!
-
14 # 平凡的沈子
有人說“很多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吃不了富人吃過的苦”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不認同,窮人之所以窮是缺乏對金錢的認知,缺乏富人的思維不是說能吃的了苦,你就能成就一翻事業,你就能成為富人,成為富人吃苦是遠遠不夠的。你要知道錢是什麼,懂得理財,你要有對金錢有足夠的認知。
窮爸爸和富爸爸一書中有個觀點很好,窮人為金錢打工,而富人讓金錢為自己打工。
窮爸爸為了生存,拼命的工作,就是賺取更多的金錢,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從來不會去想金錢是什麼,拼命一輩子也還是變成不了富人。
而富爸爸,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怎麼讓錢為自己打工,讓錢為自己掙錢,從小就培養這種意識,這種思維,才能掙到更多的錢,保證自己一直過著富人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個人中了幾百萬的大獎,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就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態,不勞而獲得來的錢,被輕鬆的揮霍掉了。因為他不知道錢是什麼,更不懂得怎麼去理財,怎麼讓錢掙更多的錢。
社會中那些看似是富人企業家,擁有很多家公司,擁有很多資產,底下有多少多少人為他打工。你說他真有錢嗎?如果真的要算下來,他那些公司、資產還不夠還銀行的錢,你可能比他還要有錢,但是你確過不了他那樣的生活。
因為你缺乏對金錢的認知,沒那種思維,也不敢去想像那種生活,所以你只能打工掙錢,卻不能讓錢為你掙錢。
-
15 # 往事隨風1381386374110
不認同,有的富人不一定是得了窮人的苦,才是真的,因為他富祿生活過貫了,富人是吃不了苦的,富人不一定全是吃苦掙來的富,有的是運氣好,有的是祖上傳下來的富,有的是用不正當的手段也說不清,不是每個人天生都富有的窮人不是天生的窮,窮富不好說。
-
16 # 蘇響
我非常贊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吃不起苦”這種說法。
因為我們家就是靠吃苦耐勞從一窮二白走向生活富足的。
一、剛結婚時一無所有。
我清楚地記得,結婚那天,我穿著一件玫紅色的棉襖,是我攢了很久,花了29塊錢買的,也是我結婚那天唯一的一件新衣服,其他的褲子啊,鞋子啊都是平時穿的舊的。
然後,2個窮光蛋就在一起生活了。
他的單位在我們鎮(那個時候叫鄉)上,單位給了我們一間房子,裡面有一個板門床,一張舊的辦公桌。其他沒有了。
吃飯怎麼辦啊?
我們從單位圍牆外面的水塘邊割了一些蘆葦,就在我們這間房子的門旁邊,就著原來的一面牆,搭了個簡易的棚子,請人在裡面壘了一個簡易的灶臺,買來一口鍋,撿了一些材草,開始過日子了。
二、後來,日子逐漸好起來。
人家吃肉,我們就吃豆腐。人家穿好的衣服,我們就買地攤上的便宜的。還在我們家的周圍,找一些邊邊角角的地,種一些蔬菜,也省了一筆開銷。
就這樣過了5年,因為平時省吃儉用的,這時候,手裡還攢了200多塊錢呢。
三、5年後,因為工作調動,我們搬到縣城去了。
剛到縣城,我們一家三口擠在一間不到20平米的舊辦公室裡。
因為剛到縣城,我們是沒有房子的,跟我們一樣來縣城沒有房子的,都去租房子了。我們家為了節省開支,就在他們單位3樓的一間舊辦公室裡住下了。
在這間房子最裡邊鋪上一張床,拉了一個布簾 ,就成了臥室了。
最外邊,靠牆邊,找來一張舊辦公桌,買了一個獨頭灶頭, 加上一罐液化氣,廚房有了。
在房子的中間,放了一張吃飯的桌子,幾條凳子,就成了飯廳加客廳了。
需要用水就用小桶到下面天井裡有一個自來水龍頭那邊去提,洗衣服、洗菜、洗碗什麼的都到這個水龍頭邊。
衛生間啊?肯定沒有啊。 都是到外面的公共廁所了。
四、來縣城3年後,我們住上了樓房。
這個樓房是他們單位的集資房,集了6千塊錢,在5樓,有60多平米,沒有電梯,當時省吃儉用攢了3千,又向親朋好友借了3千。房子雖然不大,但是五臟六腑皆有啊,高興激動得好久呢,幸福感滿滿。
這個時候,生活當然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還堅持吃苦耐勞,自己用腳踏車去換液化氣,自己扛著上五樓 。吃蔬菜還是找一些邊邊角角的地,自己種。晚上和節假日,我還會到批發市場批一些小玩具,小飾品去擺地攤,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五、現在來到省城了,買了自己的房子。
後來 ,孩子考上了大學,畢業了,在省城找了工作。
我們在孩子的城市買了房,買了車,還遷來了戶口,成了名副其實的城裡人。
一路走來,一步一個臺階。
真的是驗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17 # 董惠明194
事實是這樣,窮人有志氣,勤奮節約吃苦耐勞節點小錢,有了枝術做點小產品,再擴大變老闆也有,極少數。現在農村富也要靠勤勞智慧發展,由國家扶貧致富,所以我們都要不可忘記黨和國家的恩。
-
18 # 壹心壹義
富人可以簡單分為富一代和富二代。富一代是憑藉個人努力,從窮人變為富人的人,富二代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
窮人也可以分為兩種,“窮苦人”和普通窮人。“窮苦人”是指,遭遇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力因素,憑一己之力度日維艱的人。普通窮人,就是身體健康,有可能變成富人的人。
作者應該是想問普通窮人和富一代吃苦方面的區別。所謂富一代,曾經也是窮人。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簡單的說,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樣的傳統文化,給我們一種誤解,彷彿“人上人”都是吃苦成就的。其實不然,窮人謀生活,誰能不苦呢?可是都在吃苦,為什麼有人能夠成為富一代呢?
我認為成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吃的苦沉澱下來的能力,足以駕馭機遇時,普通窮人變成富一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我見過很多窮人一直在泥濘裡掙扎,不是他們不能吃苦,而是除了吃苦他們不知道還能幹啥。不思考不學習,不接納新思想,不注重個人形象,不肯改變或者不敢改變。日復一日,只是吃過的苦在增加,個人能力及眼界原地踏步。甚至生出很多“窮病”,我窮我有理,我窮怨社會等等。
因此,我認為,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成不了富人,不是因為他們吃不了富人吃過的苦。而是他們除了吃苦,忘記了積累進步,沒有識別機遇的眼力、迎接機遇的膽識、駕馭機遇的能力。
-
19 # 做你的晴天9
我不認同這樣的說法,窮與富的差距不可能因為吃苦和不吃苦的定義聯絡在一起。吃苦只能代表你不貧窮。不吃苦用智慧不一定代表你不富。
為什麼很多人在本地沒法生存,到外地發展的缺挺好。因為到外地發展,選擇是因為在外面沒有人認識你,可以施展自己的空間,在本地發展你做什麼都會有人說三道四,你會覺的抹不開面子。
我家的一個親戚28塊錢耗子藥起家,做成了現在身價幾千萬的食品批發。你覺得是光靠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成功麼。我覺得大多數還是靠智慧的功勞。
所以我認為富不富還得靠智慧。
-
20 # 康工3
古人對苦的描述:農民種地,粒粒皆辛苦;科舉,十年寒窗苦;佛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生,苦盡甘來。
耍生存就要奮鬥,競爭,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所以佛意人生皆苦。有勞作的苦,有操心的苦。
但財富積累的速度和總量不只是用人們付出的強度和時間成正比。體現人的價值必需付出努力,但農民,工人,蘭領,白領,企業主,普通員工,領導層,付出同樣的時間,收入差別很大,一定是工人,農民,基層人員付出更多時間來收穫,例如加班加點。
而理財的收入,企業經營的收入是資本和管理的收入,並不完全體現在勤或苦上。建築工中有大工,小工,普工,收入差幾倍,如果把小工出力更多叫苦,大工也是從小工作起,如果把大工比作富,小工比作窮,他們的窮和富是技能的區別,不是比苦和累。而技能的提高必須經過苦和累。
所以不吃苦就至富不太容易,但靠苦和累不一定能至富。技能和智商,資本更能體現財富的價值。
回覆列表
這是兩個階層的對比,因此,不能簡單地說誰吃不了誰的苦,兩個階層的苦不一樣。
窮人苦,富人也苦。富人的苦,窮人吃不了:窮人的苦,富人吃不了。
窮人的苦,在寒風凜冽裡排隊、擠公交,為了節省一元錢的路費,可以走路一小時。寧願把力氣花在勞力上,也不想願投資知識、學習。這樣的苦,富人不願意吃。
富人的苦,苦苦等待每一個機會,即使深夜,也不敢怠慢每一個任務,即使心裡害怕、沒有著落,還是硬著頭皮去外拉單、做專案。不管多累,也要抽時間給自己充電、學習。不管年齡多大,都要抱書學習。這樣的苦,窮人吃不了。
窮人苦,苦在身上沒錢,但身體能承受窮。富人苦,苦在心裡,有錢,但怕窮。
窮人啥苦都能吃,就是不能吃學習的苦;富人什麼苦都不願吃,就是吃學習的苦。
這是一個無法溝通的鴻溝,誰也無需走向誰的命運 ,因為一個人的艱辛另一個群體無法體會。
光芒四射的精英階層、美國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一段底層臥底生活,給了我們這個答案。
芭芭拉臥底底層體驗窮人生活,第一份工作在餐館當招待生,每天賺50美元,一個月下來,除去住房、每日開銷,只剩22美元,22美元,在美國,連一頓像樣的餐也吃不起。想要存錢,提升自我,改善生活,遙遠得如天邊的星月。換第二份工作,居家清潔,薪酬比服務員高。每天她弓著身子,一點一點擦拭噁心的汙漬,累,卻得不到一絲關懷。穿著清潔服在外行走,人人像避瘟神一樣,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換來的是辱罵。一個月下來,存下200美元,這也不過只夠買一件衣服。再換第三份工作,超市理貨員,芭芭拉工作很簡單,就是把顧客調亂的商品,重新整理整齊。她又被現實殘忍地回擊了一次。每天連續10多個小時的重複工作,雙手麻木,不聽使喚。薪酬也沒有高出許多。更重要的是,芭芭拉在底層呆久了,心態發生了改變,腦海總閃現一些惡念,讓芭芭拉心驚膽戰。在她所受的教育中,善良是為人之根本,但長時間體驗貧窮後,人性的黑暗悄悄浮現。
芭芭拉回到她原來的生活中,寫下《我在底層的生活》這本書,揭露底層人無奈的現實 ,方方面面的事,都在扼殺著窮人的生存空間,讓他們不得不為三餐一宿疲於奔波,用體力換取生存的機會。
芭芭拉親身驚覺:永遠不要試圖用自己的視角評判他人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生來像你那樣幸運。
窮人改變命運,不是靠吃苦,而是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更多的知識技能,這應排在第一位。但這更高層的東西,並不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所以就一直窮著。
總之,不管窮人的苦,還是富人的苦,在認清了生活的全部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或許才是最大的英雄主義,才是真正的生活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