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沃克特爾

    就字面作答,我的理解:第一層次“看山是山”,是直觀的、概念的、表面的、現象的山。第二層次“看山不是山”,是這個山是什麼組成的,是由山體(石頭、土、水分等)、是什麼形狀,高低、大小、各處坡度、佔地面積各大略多少,山上的樹木及其分佈、種類、其它資源,有無山珍奇寶,有無可開發資源、能源,有無河流小溪,等等,它不再是單一的山的直觀、概念、表象的山了,而是山所包括、包藏的各種各類具體的東西,甚至這些具體東西的價值、用途等。第三個層次“看山還是山”,就是把第一、第二兩個層次綜合起來看,既有直觀的、概念的、表面的、現象的山的整體,又有山的各級各類各種山的具體的構造、形狀、大小、組成,以及其各自的物質、資源、能源的價值、用途,等等。是整體的與具體的綜合的對這個山的認知。

    同樣的,我們把對這一個山的三重層次的認識,擴大、延伸到對這個自然界、人類社會及其知識、規律的認識。以及對這個世界、宇宙的一切認識,也象類似看待山一樣。我們對這個世界和宇宙的認識,也象上述看待山一樣方法,分那麼三個層次。那麼,三個層次的認識,其實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宇宙認知的三重境界。但我們仍用“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來表述,這就形成了我們認識事物的三重境界。

  • 2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宋代的青原惟信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由此得來人生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世間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人的認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認識的主體是人,是跟著心走的。認識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實踐決定認識。也就是說,人對世間萬物的認識,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深刻化的。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個人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內心是純潔無暇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對待任何接觸的新鮮事物都很好奇。別人告訴你,眼前靜止的叫做山,你就認識了山;遠處流動的叫做水,你就認識了水。你就會不假思索地以為”眼見為實“,認為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真實的。

    《道德經》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意思是:含德深厚的人就如同出生的嬰兒一樣。人生之初,純潔無暇,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人生之初,就像一張白紙,在上面畫山是山,畫水是水。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情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在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倘若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命了。

    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的,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迴圈往復,綠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裡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

    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大多數人都只達到了第二境界,就迎來了人生的終點。傾盡其一生的時間,忙忙碌碌一輩子,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都沒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只得抱憾終身。而有些人透過自己的苦苦修行,把人生的高度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茅塞頓開,迴歸自然,,迴歸當初。

    人在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自有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誠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自然而然。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一輩子做人,怎樣算是做好了人? 一輩子處世,怎樣算是成功的處世? 不如闊達的心態,人生在世,無非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笑別人。 曾經滄海之後,再去看世情,無非是雲淡風清,不過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苦苦糾纏,浪費大把光陰,與其這樣,不如豁達和坦然面對。人活的是一種心態,大智若愚,難得糊塗。

    人生,無非是笑笑別人,再讓別人笑笑而已。看盡人生百態,嚐遍世間冷暖,方能活得瀟灑自如。

    拓展感悟

    看肉是肉,看肉不是肉,看肉還是。

    一開始,你看見一盤酥爛掛醬的紅燒肉,噴香撲鼻,你就想來碗白米飯,吃了它。

    後來,你吃過許多紅燒肉了,自己也做過了。你看見一盤紅燒肉,就會下意識的考慮:這是五花肉還是肋排肉?這紅色是炒的糖色還是老抽上的?八角分量如何?是不是下了桂皮?這肉煎過沒有?是燉的還是蒸的?這盤肉在你眼裡支離破碎,分成無數細碎點了。甚至你還會情不自禁的去分析:這地方產豬嗎?如果不產豬,豬肉是哪來的呢?下廚的阿姨手腳乾淨麼?用什麼方式掛豬皮上的毛呢?……

    最後,你叫一碗紅燒肉,看到的就是紅燒肉,酥爛掛醬,噴香撲鼻,你就想來碗白米飯,吃了它。

    為什麼你不會再情不自禁的考慮了呢?因為其一,你已經自信到了不必用這種方式來下意識的自我證明“我是懂紅燒肉的”,你深知自己隨時可以判斷一盤紅燒肉的好壞之後,就沒有這心思了。其二,你確實也已經吃過了太多紅燒肉,所以你會對世上紅燒肉的諸多不如意處不加介懷,而去專心感受紅燒肉那具有共性的美妙部分——肥厚重味,別的管他娘。

    簡單來說,最後之所以你看紅燒肉還是紅燒肉,一是你放過了世上的紅燒肉,二是你放過了自己——當然,前提是,你確實懂了紅燒肉,而且你知道自己懂了。

    這裡的紅燒肉可以替換成其他許多詞。大致如此。

    縱觀古今,橫看中外,凡是卓有成效、成就佼佼者,孰不首修其心?每一個人都在走著自己的“路”,讀著自己的“書”,把著自己的“調”,唱著自己的“歌”,每一個人都在演繹著各自的人生。人生就像一座綿延起伏的大山,有各自的頂峰與低谷,無論處在深深的峽谷,還是登上風光無限的頂峰,我自安之若素,從不放棄對快樂、美好和幸福的執著!

    我們曾如此渴望生命的精彩,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者!人,就是要修煉到人生的至高境界——“看水還是水,看山還是山”,如此,心靜人亦安” !

  • 3 # 何處是家鄉

    “看山是山”,直觀的唯物的,純粹憑藉感官認知世界,武斷認定感知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

    “看山不是山”,唯心的不可知的,認定真實世界是存在的,只非自己感受到的,且又非能被人類所覺察到的,人類永遠在找尋真實世界的路上。

    “看山還是山”,既不是唯物的,又不是唯心的,知道用大腦去找尋真實世界是徒勞的,知道真理可能在現代人類找尋的背反面,知道人類社會並非人類自己創造的,也是自然發展的階段產物而已。

  • 4 # 冀東老李

    我們修行要修心,到了一定得境界我們會對佛法有一種全新的概念,那種境界是用語言和文字不能表述的。就好比這句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句話表述的是一個人學佛後和沒學佛之前的三種境界。

    第一階段:“看山是山”,是我們沒學佛之前的凡夫俗子的境界,眼裡充滿了貪,嗔,痴,人我是非,紅塵之中醉夢生死,見色起意,被物質現象所迷惑。被人牽著鼻子走。

    等我們修行了,就到了第二個階段,此時的我們六根清淨,紅塵之中的是是非非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享受著內在的清淨到了“下無大地上無天,水無波瀾火無煙,耳聽塵世心不動,眼觀形色內無有”地步。

    到了第三個階段,外在看與第一階段沒有區別,但是心境已然不同,這時雖又入紅塵,但見到的紅塵一切都是美好的,圓滿的,是那麼的真真切切,全然到了無我的地步, 這時雖身在三界內,但心已超三界外。

  • 5 # 南山有仙

    答題:在下住終南山三年有餘,略匯報一下住山的感受。

    第一年看山是山,剛來時找地方修茅蓬,臨時住在村民家放飼料的屋裡,就兩天被跳騷咬了兩百多個包,住山第一關就是跳騷關……

    第一年收拾茅蓬是外在的以累為主,但心裡還是滿高興的;

    第二年看山不是山,內心經歷了艱辛的、漫長的孤獨寂寞恐懼悲傷……山上沒有電、沒有人,看太陽估摸時間,與蛇、野豬、熊、靈物等為伴…且堅持了下來;

    第三年看山還是山,內心沉穩了下來,外在的也不覺得苦了,顯現出了自在和安祥,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無不給我以啟發、無不是我的老師,感恩在南山遇到的所有的一切,所有的緣。

  • 6 # 禾莽

    認識的發展變化過程。初期,看山是山,是總攬概觀,是對山的初步認識。接下來,對山的認識深入下去,外觀橫看成嶺側成峰,進而入得山中,見山石流泉飛瀑,森林,飛禽走獸,凡此種種,入得山中反倒不失真面目了,這是對山的解構性認識與觀察,看山不是山,此之謂也。進入第三階段,認識得到昇華,回首再總攬概觀,山仍然是山,但已不是認識初級階段那個山的概念了,是對山的本質內涵有了掌握的,更加形象具體,更加生動逼真的一座山峰了。

  • 7 # 劉國民81223781

    人生看三境界,山在地球上隨著地理而變化所產生,雖著高陽光照耀下,在眼前看見高大而又有著寬廣忘不邊的山。

    山是眼所見山只是地球幾千年的地層變化所形成而演變於形成。所以看山是山。到山上越來越覺得山也有平路,很多樹木花草在開放著,也有著很多人來後遊玩,也有房屋住著人家,小河 溪水長流,所以看山不是山。

    在心中早以形成了山,山是地球的上的代名詞,因此我們看山還是山。

    這就是人生三界的由來。

  • 8 # 行塵

    看山是山 是蒙心,簡單膚淺地瞭解事物

    看山不是山 是欲心,千方百計往上走

    看山還是山 是平常心,明白本質,一切皆平常。此心即是道

  • 9 # 我滴小乖乖160667630

    看山是山:恭喜你已經娃娃墜地拉[祈禱][祈禱]

    看山不是山:恭喜你已經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與判斷能力

    看山還是山:恭喜你到了暮年,已無對錯,生死看淡

    總結: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走的都是一條弧線,每個人的始點與重點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你人生弧線的寬度與高度,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格局與認知[祈禱][祈禱]

  • 10 # 古北大方老師

    人生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世間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人的認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認識的主體是人,是跟著心走的。認識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實踐決定認識。也就是說,人對世間萬物的認識,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深刻化的。

  • 11 # 傳統文化小家園

    我自己認為這是一個從無到對立,再到和諧的過程。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個階段就像嬰兒,道德經裡有很多關於嬰兒的句子,也很推崇嬰兒的狀態,“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為什麼說嬰兒的狀態很好呢,嬰兒是“我是”的狀態,嬰兒出生時純潔無暇,心無雜念,心中沒有好壞之分,看什麼是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小時候很開心,其實是因為那時心無雜念,還特別會忘記,所以有時人要學會迴歸嬰兒的狀態。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這個階段,已經發現了對立統一中的對立,看到了矛盾的地方,心中已經有好壞、陰陽之分,這個階段腦袋是聰明的,但心未必快樂,總是能看到事情背後的一面,或者另外的一面,搞科學研究可以,但是如果是禪學,就會雜念叢生,人生也需要難得糊塗。

    3.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個階段,已經到了對立統一中的統一,人最終還是需要統一,這個階段,你的境界已經提高到另外一個層次了,看見的東西也會不一樣,如果說第二階段你看到了很多壞的東西,這個階段,你的眼裡看到了很多好的東西,統一的一面。

    有人說,這個世界分成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統一的,第二個層面是對立的;對心來說,需要找到統一的一面,你才能幸福。

  • 12 # 寶貝兒9999

    懵懂無知,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拼搏,對世上的一切都好奇,充滿了認知,征服慾望強烈,所以,才有時間慢慢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認知度也慢慢改變,心智成熟穩重了,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看待事情的本質,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適應社會才是王道。

  • 13 # 古嵐盛開

    啥山是山又不是山的,都把俺繞暈乎了。俺只認識錢。只要有錢,俺說有,那山就造妥了;俺說沒,那山就拆平了,跟你們那繞口令比效率高的不要不要的……[大笑][大笑][大笑][捂臉][捂臉][捂臉][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 14 # 餘點韻

    禪宗說人生的三境界:

    1-看山是山:小孩子一開始,看什麼是什麼,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六根對六塵,相信大人、老師教他們的都是真實的。

    2-看山不是山:到了長大了,自已獨立面對這個世界了,發現問題多多,這個社會時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

    3看山是山:經過了迷茫,彷徨,最後知道了世事無常,人生如夢幻泡影,很多事情不必太執著,不必太當真。真正知道了自已應該追求什麼,放棄什麼。反正一切都是暫時的假有,過眼雲煙。儘量過好當下的生活就好。

  • 15 # 養生男人699

    老子的觀點:萬物返生於有化,有生於無生,釋子的觀點:色即是空,空而是色,我的觀點:有質有形是山色,有形無質不是色山,有質無形似山非山空色,

  • 16 # 一字齋主1

    人生初出茅廬,但求四方平整,穩健發展。步入中年,當累積經驗險中求勝。暮年當終極頂峰迴歸平淡。正所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 17 # 吉祥的贈予

    看山是山時,山是那座山,人是這個人;看山不是山時,山還是那座山,人不是那個人了的;看山還是山時,山已不是“山”,人是當初的那個人。

  • 18 # 一撮茶

    ◎宣告:本回答僅供參考。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1】涉世之初,清淨無染,是故看山是山。

    【2】涉世漸深,謀生不易,所見青山也成金山銀山,是故看山不是山。(世間見)

    涉世漸深,覺諸法為分別所見,離於本心,諸差別無實義,是故看山不是山。(出世間見)

    【3】涉世已深,歲近暮年,堪破人生,覺諸有終成空幻,什麼金山銀山,終成空山,是故看山還是山。

  • 19 # 再聚時把盞言歡

    我認為這和讀書有點類似。剛開始讀書我們要儘量把厚書歸納總結讀成薄書,便於自己記憶其中精髓;然後再把濃縮後的書本知識拓展延伸,充分吸收原書中的要點和精華,這就是把薄書又讀厚;最高層次的是把讀過的書收為己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自己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達到人書合一,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

  • 20 # 杜象應

    青源惟信禪師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說:

    “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一個出處吧。

    如何理解呢?

    一、佛曰三生道(老僧個人的理解)

    01:初上山時,看到的山就是山,這就是一個不變的實體在頭腦裡的固化形狀,只不過是山高水長罷了。

    出家上名山,只知其名,心裡裝佛,不顧及它也。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和老僧是一樣的看法,“看山是山”,見水是水,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和感覺,也不去過多的臆斷或遐想。

    02:久住山時,隨著自己知識水平提高,再看山時,分明就不是原先的山了,它有了變化。比如一年四季草木從青綠到黃葉落去,以及山間流水聲響都不一樣,同時,水土流失也各有千秋,鳥語花香,也別具一格。

    久住山裡,看實了山,也瞭解了山,信佛,也普度眾生麼。

    一個人常在山中,熟悉的東西既然就多了,這其中的變化是精彩紛至沓來,有消有長,才知道山具備一個生長、運動的過程。所以“看山不是山”了。

    03:歇息山時,當我老來無事再次來看山時,原來還是上山時那副模樣,也並沒有變小增高,一切都如初般地那麼安靜,似乎沒有一點兒動盪。

    何為信佛悟道?空也。老僧看開了,山在他的眼裡或心裡都恢復了原樣。

    所以呢,一切照舊安好,“看山還是山”,水來依然在流淌。人心思舊,認清了形勢,老來了什麼都不是你的,有的帶不走,如山也,還是本體。

    二、人生三境界(普通眾人的理解)

    01:年輕時,什麼都好奇,感覺到很新鮮,不光是看山是山,就連老師課堂上講的東西就是東西,不敢說那不是什麼東西,真看到了就認為是那東西。

    看什麼是什麼,只發現了表面上現象,並不知其本質,處於茫然狀態,但這也是人之初的必然過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這就是人們認識物質的一個過程,接受原始的概念,從而形成留存腦海中的印象,有一個輪廓形狀,固定為山。

    02:中年時,人們在認識的基礎上有個再認識的過程,即對某個物質的瞭解不在表面上,而在於認識其內含。再來看山就不是山了,因為山裡的情況不一般,有了豐富的內容,也間接地使人產生一種敬佩,原來山如此博大精深。

    人到中年,這山望那山高。有些人財大氣粗,商場上充滿著爭鬥和狡詐,相互間不信任,唯利是圖。

    看山不是山,是人們認識世界過程中一次質的飛躍。人們不僅深度探討其組成部分,也不在苟且於自然狀況,反而有力道去加以改變,變為自用。這就是看山不山的目的所在。

    03:老年時,就好比秋風掃落葉,不在怪風之殘忍,也不怪乎樹枝的不留情,安下心來,迴歸大地。這時候的人們,該奮鬥的青春過了,要幹啥也沒勁頭去支撐,拐著柺杖看山,摸糊的眼裡,山還是那老樣。

    人老了,金錢看淡了,認為生不帶來,死帶不去,心態反而好起來,明白了自然的可貴與美好。

    看山還是山,從起點又回到原點,中間的路程上有斑點,也有亮點。但一切都過去了,不再擁有,也擁有不了。放眼世界,還是當初見到的山,山不損失多少,人卻老了。

    三、哲學上的理解邏輯

    01: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對於人說,接觸世界上的物質,都是先表面上確定它,然後再慢慢地分析它,知其形成條件和原理,從而掌握其規律,得到一個理性認識的結果。

    02:具體形象到抽象概念,人們會認識,但更會總結,把一個具體的物質分解成各種元素,再用文字描述加以規範化,得到清楚的理論知識。這就是人們思維創造的結果,也是某種物質,即使它消失了,也能完整地再現它的過去。

    這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哲理性,不僅僅是看表面,而應該知其內含。同時,還要記取留存,從個別到群體,注重普遍性和其特殊性相結合。

    概括而言之,先看山是山,謂初印象,次看山不是山,是真知透理,後看山還是山,才大徹大悟,迴歸自然。人生三重境界,過第一境界容易,往往失敗於第二境界,貪佔欲全卻丟了性命,真正步入第三境界,才是人生開掛,那是一種得失平衡的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次當選首相的安倍晉三,為何會如此受到日本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