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炒米視角
-
2 # 日堯居zr
圖裡琛就是粘杆處首領,這是圖裡琛在山西查辦諾敏欺騙朝廷大案與諾敏差點發生火拼時向諾敏亮出的底牌。這個“粘杆處”的底牌似乎要比欽差大臣牌子硬氣的多,因為圖裡琛以欽差大臣來到山西辦案沒有讓諾敏屈服,還差點發生火拼,當圖裡琛亮出自己還是雍正帝粘杆處生死衛士的時候,諾敏蔫了。
大內侍衛圖裡琛不但跟著雍正皇帝經歷了奪嫡大戰,還曾經是康熙皇帝的一等貼身侍衛,跟著康熙皇帝水裡火裡滾過。
我們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看到圖裡琛不但跟著康熙皇帝不離左右,還為康熙帝辦理私密大案,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極大信任。現在是雍正帝的粘杆處生死衛士首領,紅的發紫,竟然讓領侍衛內大臣隆科多給坑慘了!【圖裡琛與諾敏的對話】
我們從圖裡琛在山西查案與諾敏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圖裡琛這個粘杆處生死衛士管帶的頭銜把諾敏都嚇蔫了,可見圖裡琛在粘杆處的地位與一般大內侍衛的不同之處,因為圖裡琛可以以欽差大臣身份獨立辦差,這就是雍正皇帝對這位圖裡琛信任的表現。
不過在八爺黨逼宮的關鍵時刻,圖裡琛被領侍衛內大臣,雍正皇帝稱之為舅舅的隆科多給坑慘了!
平時挺機靈的圖裡琛以及他帶領的大內高手侍衛被隆科多撤換,雖然正史沒有記載此次事件是否發生,可劇情撲簌迷離,不能不懷疑圖裡琛與隆科多的關係是否曖昧以及對雍正帝的忠誠度。【被坑慘了的圖裡琛】
這次的八爺黨逼宮是因為整頓旗務引起的,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宮廷政變,因為此刻的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被雍正皇帝稱之為舅舅的隆科多已經倒向了八爺黨,所以矇在鼓裡的雍正皇帝在關鍵時刻要圖裡琛調兩營“御林軍”,圖裡琛傻眼了。
朝會開始後,圖裡琛就發現朝會變味道了,但是沒有想到隆科多的手段如此毒辣,之前就把由圖裡琛統領的大內侍衛(本人以為包括粘杆處衛士)給撤換了,待雍正帝叫圖裡琛的那一刻,圖裡琛知道自己被隆科多坑慘了。【十三阿哥胤祥的救駕】
本人以為這次的隆科多調換圖裡琛的御林軍,包括由圖裡琛統領的粘杆處,有些誇張,起碼雍正皇帝的貼身侍衛及圖裡琛統領的粘杆處是別人無法撤換的,即使是領侍衛內大臣也是無權調動,為何隆科多輕而易舉得逞?這可能就是劇情的誇張手法需要。
不過既然隆科多用撤換雍正皇帝的大內侍衛這一手段把圖裡琛的飯碗給砸了,圖裡琛一定恨死了隆科多,所以當圖裡琛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就“看死了”隆科多,等待機會扭轉這一局面。
奇蹟再現;十三阿哥胤祥的及時趕到,雍正帝的眼睛亮了,因為圖裡琛從十三阿哥胤祥與雍正皇帝的眼神交換中已經明白,局面被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了。【這次圖裡琛看住了隆科多】
自十三阿哥胤祥進大殿的那一刻起,隆科多明白自己失敗了,因為圖裡琛已經看死了他,估計此刻的圖裡琛是恨死了隆科多,這次他坑慘了圖裡琛,不待雍正皇帝發話圖裡琛就知道如何處理這個坑慘自己的隆科多。
估計圖裡琛這才在雍正皇帝眼裡要大跌眼鏡,雖然沒有表示如何處理圖裡琛,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後來的劇情中雍正皇帝的身邊經常出現的是“張五哥”這個人,雖然有記載圖裡琛一直到了乾隆朝還是大內侍衛高手,可在這次的朝會中圖裡琛犯了最低階的錯誤是不可饒恕的。至於如何反制隆科多,那是雍正皇帝的事。
-
3 # 體育21點半
有道是,好劇看百遍,精彩自現!《雍正王朝》這部劇好就好在從劇裡任何一個人物出發,你都能感受到身居在那個時代官場人物的情思。本題裡面提到了“圖裡琛”,可是在《雍正王朝》裡“不倒翁”似的大神!他可是一個能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人賞識的大內侍衛呢!
回到本題。說一說圖裡琛和隆科多的PK。大致應該是兩次。
第一次: 雍正派圖裡琛赴山西調查諾敏案。這次PK顯示了圖裡琛高超的政治頭腦和非同一般的辦事能力。故事大致是:雍正皇帝寵臣田文鏡路過山西時,發現隆科多推薦到山西任巡撫的諾敏在藩庫稅銀的徵收上有大問題。此時,諾敏已經被封為“天下第一巡撫!”田文鏡居然告發了諾敏! 相當於馬蜂窩捅開了,那新聞熱度跟現在崔永元手撕范冰冰差不多。雍正派圖裡琛這個第三者作為欽差去查!
這個就太有難度了!我們看,諾敏是隆科多保舉、雍正親封,怎麼查?查到什麼程度?不好弄。 田文鏡是雍正嫡系,是個出了名的酷吏、幹吏,也不是好相處的啊? 關鍵是自己是欽差,查清結果回報是自己頭上頂著的雷啊!此時,隆科多先出手了,終歸諾敏是自己推薦的嘛,要是諾敏被搞倒了,自己這個新科上書房大臣還當不當了呢? 所以,隆科多就找圖裡琛談話,狐假虎威,拿著皇帝說事兒。一方面說要保護皇帝的名聲,不能真查;另一方面又糊弄圖裡琛,說皇上也沒打算真查!哈哈。
圖裡琛這種侍衛人精哪肯定不是好糊弄的。老圖自己本來就腦子一團亂麻找不到北,他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呢?——他最想知道的肯定是雍正的想法。可他不能自己去問啊?那不是找抽呢嘛!正好隆科多給了他一個刺探雍正皇帝想法的機會。所以他就拿著隆科多當幌子去刺探皇帝去了,得到雍正的答覆是:徹查,查清楚!
可以說,這個環節的PK,圖裡琛完勝!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環節的PK,圖裡琛成功的掌握了皇帝的真實想法,即使不是真實想法,也 得到了皇帝親口的指示,這就夠了!因為我只要按照指示辦就好了,即使辦不好,最多是能力不濟,但方向沒有毛病! 隆科多在這個回合裡面丟了面子分和在雍正心中的印象分。他在這個時候,顯得政治智慧不足,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大內侍衛除了皇帝,其他什麼外大臣,在他們眼裡什麼也不是!你隆科多在他們眼裡沒分量滴!
第二次: 隆科多支援老八反水,隆科多和圖裡琛的PK。這個說成他倆的PK有點難為圖裡琛了。因為隆科多是領侍衛內大臣,而且做過很長時間的九門提督,由於隆科多幫助老四成功登機,所以在京城防衛這塊,老隆那絕對是大權在握的。圖裡琛僅僅是資深的大內侍衛而已,這個完全夠不上量級PK。而且隆科多和老八的密謀之前無人識破!!!這就決定了在此之前隆科多所做的一切行動都是正當合法的,包換更換當天值守的侍衛等等,圖裡琛那是完全沒招的。
朝堂之上,圖裡琛的出場就是兩個回合:一個回合是雍正讓圖裡琛調綠營兵來,那怎麼可能呢? 綠營兵太遠了呢。雍正其實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但還是忍不住要問一下。圖裡琛嘴上說的是:奴才失職,云云。 其實圖裡琛並沒有失職,他哪轄制得了隆科多啊!失職也是皇帝失職啊,是皇帝同意八王議政、帶兵進京的嘛!但他能說啥?只能是說自己失職唄,這個時候圖裡琛估計也覺得自己跟著死定了!第二個回合是老十三帶兵護駕成功,圖裡琛讓人看住隆科多別跑了,這就沒啥了,隆科多是肯定跑不了的。
那麼問題來了,隆科多因罪下獄之後,弘時要暗害隆科多一事,圖裡琛究竟起沒起作用呢?透過電視劇的交代,我們無法得出明確結論,但還是透露了蛛絲馬跡:
隆科多被迫害裝瘋的事兒,圖裡琛是完全知情的。圖裡琛帶著雍正去看隆科多,隆科多依然假裝裝瘋、聽不見,聽圖裡琛說的:“嗨,隆科多,是皇上來看你了!”意思是,老隆啊,皇上來了,你趕緊別裝了,我們是來救你的。 這說明,圖裡琛對弘時暗害隆科多的事兒心裡明鏡似的,但他從來也沒對外吐露任何事兒 。而且皇帝問到任何事兒的時候,圖裡琛都讓值守的侍衛回答,完全一副自己啥也不知道的模樣。看出圖裡琛就是個人精啊!
大家想想圖裡琛在電視裡不多的露面,但每次露面都展示他的與眾不同啊:
1.康熙抓姦,他早知道不是好事兒,自己去尿尿去了,躲事兒的本事一流!
2.為規避皇家醜聞,這哥們兒直接把看守太監殺死了!擔事兒的手段一流!
3.康熙抓老十三,但當面稱讚自己的兒子忠心,他就給老十三送酒,有眼力架!
4.查案碰上諾敏不服,直接脫衣服光膀子幹,這處事兒應急能力絕對一流!
5.看出乾隆很有可能上位,提前給乾隆透露各種情報,想想他和弘曆對眼神,站隊能力一流!
所以,電視劇裡三朝皇帝,他都能屹立不倒啊!憑的可不止是他說的一顆忠心,更多的還是他鬼精鬼精的頭腦啊!
-
4 # 貓眼觀史
圖裡琛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智若愚的那種,其實一直都是明哲保身,說隆科多坑了他也不為過,當時雍正發現隆科多叛變的時候,很快就將圖裡琛叫出來,結果圖裡琛告訴雍正,軍隊全都被隆科多調防了,搞得雍正非常尷尬,這也算是被隆科多坑了一回。
說圖裡琛又制裁了隆科多,我認為並沒有,倒不如說是十三爺胤祥救駕,當時八爺逼宮,病重的胤祥臨終前救了雍正一次,整個局面也被胤祥控制,所以這個時候隆科多也已經失敗了,既然掌控了局面,接下來肯定是要處置隆科多的。
整個雍正王朝劇中,只有一個地方感覺圖裡琛是坑了隆科多,那就是當時雍正讓圖裡琛去山西的時候,隆科多和圖裡琛之間的對話全部被圖裡琛原話說給了雍正聽,這裡也是顯示圖裡琛厲害的地方。
而圖裡琛關鍵時刻犯下的錯誤,雍正貌似也並沒有計較,這主要和他平日裡的行為有關係,畢竟圖裡琛是忠心皇室的,雖說在劇中的戲份並不多,可是每次出場都比較關鍵,他是康熙和雍正兩代帝王的貼身保鏢,皇帝也非常信任他,很多地方都重用圖裡琛,比如山西案、撤換十四爺的侍衛、保護乾隆等。
即使在九子奪嫡的時候,許多勢力都想拉攏圖裡琛,但是圖裡琛的表現也讓人稱讚,他從不參合這些事,也從不私底下見任何阿哥,但凡是奪嫡之事他都跑的遠遠的。
到了後期雍正連自己的家事都讓圖裡琛去做,可見雍正還是非常信任他的,其實往往是這種人更顯得是大智慧,因為這種人皇帝都喜歡用,用起來也非常順手,試問哪個領導不喜歡?
而隆科多的結局自然是沒有好下場,不用雍正發話圖裡琛就知道怎麼辦了,要知道如果這次不是胤祥救駕及時,怕是自己和雍正都要完蛋。
-
5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的角色是個配角兒,但是他把配角兒演的到了影帝的級別。他在兩代帝王面前裝傻充愣,表現出老實憨厚的假象。但是這貨絕對是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的非常精明的一個人。所以能夠在兩代帝王時期都獲得重用,充當大內總管的角色。隆科多狡詐多疑、唯利是圖不但是九門提督、領侍衛內大臣,同時還是上書房大臣位高權重。隆科多在雍正繼位的過程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說隆科多坑圖裡琛客觀上是坑了,但是隆科多還不至於為了一個諾敏攢這大一個局就為了坑圖裡琛這個侍衛頭子。因為在老八和隆科多布的那個局裡物件是雍正。同樣吃虧的圖裡琛後來客觀上也確實反制裁了隆科多,但是也是圖裡琛也是順帶著反制。老圖是幫著皇上利用隆科多引出弘時,目的是幫助寶親王弘曆。圖裡琛和隆科多的過節
圖裡琛作為兩代帝王的大內總管雖然是皇帝的貼心人,但是一般不出宮。一般就是替皇家辦理秘密的事情,所以和外臣一般沒有交集。而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和上書房大臣位高權重,但是不管也不敢幹涉內廷。但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卻因為隆科多做了領侍衛內大臣有了交集。
領侍衛內大臣名義上是大內侍衛的上司,但是隻是名義上的因為誰都知道大內侍衛只聽皇上的命令。說起來隆科多也是點背,在雍正朝第一個推薦人選就是諾敏但是他出事了。圖裡琛保舉的諾敏出任山西巡撫,也希望他能幹好讓自己也沾光。至少也有識人之明的稱謂吧。
諾敏在山西巡撫任上剛剛到任半年就放了一個大衛星,300萬兩的藩庫虧空還清了。這讓急於幹出成績的雍正龍顏大悅,在沒有經過核實的情況下就發明詔褒獎諾敏。除了封了一個天下第一巡撫外還號召天下督撫都要學習。結果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舉報說諾敏作假。
結果派田文靜過去盤查,經過鄔先生的提醒就封了山西藩庫上奏朝廷。訊息傳來,雍正和上書房大臣們都有點坐不住了。於是派圖裡琛作為欽差前去山西查訪。隆科多怕諾敏被查出來所以提醒圖裡琛:
“皇上的聖明,朝廷的臉面可都壓在你一個人身上”但是當雍正問起的時候,圖裡琛就把隆科多的原話和盤托出把隆科多給賣了個乾淨。等到了山西,圖裡琛又是憑藉自己粘杆處頭領和欽差的身份配合田文靜查出了諾敏的罪證。這就相當於打了隆科多的臉,兩位的樑子從此結下了。
圖裡琛被坑至於說圖裡琛被坑指的是八王議政的逼宮事件。老八不甘心九龍奪嫡時的功虧一簣,於是聯絡隆科多借助整頓旗務的事情邀請關外鐵帽子王爺進京。首先透過弘時的關係騙到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兵權,然後讓隆科多用步軍統領衙門的人更換了防務。萬事俱備之下,老八突然發難。當雍正讓圖裡琛去調兵時候,圖裡琛才明白大勢已去。
雍正才明白隆科多也參與了這場逼宮,差點沒氣死。雖然最後老十三搶了兵權帶兵來解救雍正,但是圖裡琛的負責的區域被換防絕對是失職。所以說雖然隆科多不是主要想直接坑他,但是圖裡琛還是掉到了井裡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圖裡琛反制隆科多其實說不上是反制隆科多,其實就是在上次逼宮後隆科多被圖裡琛看管起來。圖裡琛是個多聰明的人啊,既然能伺候兩代帝王絕對是粗中有細。他從雍正日常的言行中推斷出寶親王弘曆才是未來的接班人,所以無論是站隊還是因為雍正的關係都必須好好的保護弘曆。
皇家的密事和醜聞可不是那麼好參與的,圖裡琛伺候了兩代帝王這其中的滋味再知道不過了。所以他就雍正帶到監獄,由隆科多吐露出幕後主使就是弘時。這樣一來雍正為了避免皇家醜聞洩露出去就是不殺隆科多也得圈禁一輩子。客觀上說也算圖裡琛對隆科多的反制吧。
果然第二天雍正就趕緊讓圖裡琛帶大內侍衛趕到江南去護送寶親王弘曆回京。這時候圖裡琛也不裝傻了,乾淨利索的應下了差事。因為涉及到皇家繼承人,圖裡琛也乾脆的表示奴才全明白。
小結:
其實從嚴格上說,圖裡琛和隆科多並沒有刻意的去針對對方。各有各的處事原則,互相坑對方都是順帶的事。
-
6 # 歷史茶坊
圖裡琛是《雍正王朝》中不可忽視的一個角色,身為御前侍衛首領卻多次肩負重任,幾乎每次都能完美出色的完成任務,是名副其實的人精。押解太子心腹肖國興到寧古塔充軍,帶回了老八胤禩借康熙的名義誘供的訊息;以欽差身份趕赴山西查辦巡撫諾敏欺瞞朝廷一案,當諾敏意圖火拼時,他亮出粘杆處死士統領的身份,促使案件真相大白。
然而,比猴還精的圖裡琛還是被“叛變”的隆科多坑了一回,在八爺黨糾集關外鐵帽子王妄圖逼宮時,雍正命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來守在殿外,把擾亂朝會著統統抓起來。圖理琛向雍正請罪,因為御林軍已被隆科多從步軍統領衙門調來的人換防了,也就是說,皇宮大內已經被隆科多的人馬接管了。
身為保護皇帝人身安全的御前侍衛首領,圖裡琛稀裡糊塗的被隆科多坑慘了。隆科多是領侍衛內大臣,掌管著大內衛戍大權,有權調動御前侍衛,更重要的是隆科多是康熙臨終前的託孤重臣,是他親手把胤禛扶上了大清皇位。誰也不會想到,受恩深重的隆科多會倒向八爺黨,圖裡琛平白無故的吃了一場啞巴虧。
隆科多的“反叛”,雖然坑了圖裡琛一把,可當時最窘迫的人卻是雍正帝,他痛心疾首的自責道:“算朕看走了眼,居然讓你管著九門。”沒想到,皇五子弘晝又附在雍正耳旁爆了一條猛料: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防務已被四位旗主帶來的參將共管了。
雍正內心的防線幾近崩潰,京城、皇宮內外都被隆科多所控制,八爺黨又步步近逼,眼看江山即將易主,奸人的陰謀即將得逞,雍正卻無力阻止和揭穿,斗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慢慢淌下。關鍵時刻,老十三胤祥匆匆趕來,他帶著四位旗主安插在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參將們回來了。局勢瞬間反轉,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徹底流產,隆科多眼看情形不妙,悄悄的溜出了大殿。
這回圖裡琛沒有含糊,馬上派人盯住,隨後按照雍正的旨意把隆科多圈禁在府中。這還沒完,圖裡琛安插在隆科多府裡的耳目查探到,有人悄悄對隆科多下手,把他關到馬廄裡,夜裡用裝滿土的麻袋壓在他身上,意圖殺人滅口。圖裡琛據實向雍正奏報,夜裡領著雍正到現場查探,隆科多供述謀害他的人是三阿哥弘時。
圖裡琛為何讓雍正前去探望隆科多,又為何要煞費苦心將弘時扳倒呢?很明顯是為了套出隆科多的口供,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自知死期臨近的隆科多不會有意陷害他人,弘時陰險下流的手段令雍正感到極度厭惡,也由此判斷出遠在江南的四阿哥弘曆恐有性命之危,於是緊忙派圖裡琛前往江南,協同李衛沿途護衛。
弘時被賜死後,弘曆向皇阿瑪詢問三哥,雍正嚴厲的制止了他。弘曆把目光轉身圖裡琛,他的眼神明白無誤的傳遞著一條訊息:弘時已被處死了,你可以高枕無憂的繼承帝位。
-
7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在《雍正王朝》裡,圖理琛幾乎是人精一樣的存在。不但武藝高強,但是審時度勢,裝傻充愣的本領也是幾乎無人可敵的。
無論是康熙在撞破胤礽和鄭春華事情時,還是押送肖國興去寧古塔回來後的覆命,在每一個關鍵節點上撇清自己,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無可挑剔的。
但是在“八王逼宮”的時候,圖裡琛失職了!
雍正讓他調兩棚御林軍來,他卻辦不到了。並主動攬責,說奴才失職!其實他只是粘杆處的執事人。御林軍(實際上在清朝應該是親軍營)是由領侍衛內大臣統領。而隆科多是九門提督兼領侍衛內大臣。所以所謂的“御林軍”此刻都已經被隆科多調防了。
而雍正卻讓圖裡琛去調兩篷御林軍來。按清制兩篷才幾十個人而已,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在《雍正王朝》裡雍正本人也曾經擔任過領侍衛內大臣,他不可能不清楚,所以雍正故意這麼問,其實是在問圖裡琛,內城是否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粘杆處是個情報特務機構,是雍正的最後一道防線。而此刻圖裡琛請責,則說明連內城也不在雍正的掌握之中了,這對於雍正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兇險。此刻的局面幾乎是無人可救!所以雍正臉色蒼白,跌坐在龍椅上。
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隆科多此刻就扮演了家賊的角色,隆科多的“叛變”導致了比猴都精的圖裡琛都出現最大失招,沒有掌握到這麼重要的情報!
這才是圖裡琛的失職之處!所以說隆科多把圖裡琛坑慘了。
但是更慘的是雍正。皇帝當到這份上,被人逼宮,自己卻拿不出任何後手,只能眼睜睜地坐以待斃!此刻若不是胤祥的半路殺出,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所以胤祥在這一刻可以說是他保住了大清!
此事之後,圖裡琛奉命抓住隆科多,隆科多被關押宗人府,由三司會審。而圖裡琛留了個心眼,安排了一個人暗中監視隆科多的一舉一動。
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對隆科多的“例行監視”卻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有人要悄悄弄死隆科多,而隆科多裝瘋被關進了馬棚。那麼隆科多身上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是絕對不能被公開的。
圖裡琛深夜帶著雍正悄悄地來見隆科多。表面上圖裡琛只是奉公辦事,不向雍正隱瞞任何事情。實際上,他透過暗示隆科多案背後另有隱情,指使隆科多“叛變”的並非八爺胤禩,而是另有其人。
而隆科多為了保命,勢必供出他背後真實的“主子”。因為此刻這個主子正在用悄悄的手段來不聲不響除掉自己。
隆科多如果不供出背後主使,或許自己雖然丟了命,最多也只算是個站錯隊的,但是供出幕後想殺自己滅口的人,就相當於當著雍正的面捅破弘時奪嫡的這層關係。雍正是不會讓你死,因為要讓你生不如死!
而圖裡琛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簡單報復隆科多讓自己失職麼?
那格局就太小了,再說自己在八王逼宮的那種場合下,算那根蔥啊?自己也不至於就為了算計個隆科多。你隆科多要站隊,要奔前程。我圖裡琛一樣也有這個需求啊,搞掉弘時,得益的是誰?
這個答案從弘曆江南辦差回來覆命時,弘曆和圖裡琛的眼神交流就可以說明一切問題。你爹已經把你哥弄死了!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
8 # 低能兒419
在這個逼宮階段,N多人分析說雍正傻眼了,沒有老十三就玩完,本人不這麼看。首先,從雍正性格看,生性多疑,敏感謹慎,不可能不防著,老八這麼大動作,雍正不可能不察覺。第二雍正最信任的老十三及張廷玉已經提醒或者有顧慮,都對雍正提醒過,謹慎的雍正居然一帶而過。第三作為粘杆處的領導圖裡深,可能控制不了九門之內的軍隊,但皇帝身邊的侍衛總能控制吧,領侍衛內大臣是可以調防,但皇帝身邊的突然鬥換成不認識的,圖裡深及雍正會不察覺不懷疑?如果是熟悉的但被隆科多買通的,那牽扯麵那麼大會保證不走漏風聲?雍正是皇帝沒有時間看這個,圖裡深應該警覺吧否則粘杆處能讓他管?過後葉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其實粘杆處十幾個人,帶著刀,再怎麼反,控制了朝堂很容易吧,皇帝只要活著一聲令下,外面的還不老老實實的?這種陰謀反,畢竟不是公開反靠武力,所以這一切都是雍正演戲,擠膿包,並看看到底誰跟自己一夥,知道內情的只有圖裡深!透過這次事件,雍正徹底坐穩~
-
9 # 燈下螢火
圖裡琛能夠成為康熙和雍正兩朝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見其不一般!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皇帝登基都會用自己的人,尤其是身邊親近之人。雍正並沒有這麼做,老子身邊的人接著用,圖裡琛就是其中一個!
圖裡琛很早就是雍正的人以雍正的心機怎麼可能輕易相信一個人?除非是自己的人!圖裡琛和李德全都曾是康熙身邊的貼心人,雍正並沒有換掉他們,這一點足以說明這兩人很早就是雍正的人了!不然實在想不出雍正繼續用他們的理由!
“粘杆處”的威名相必大家都知道,這是雍正在當皇子的時候創立的,一開始只是專門粘蟬的服務機構,後來慢慢演變為特務機構,雍正暗地裡招募武林高手,訓練自己府上的奴才,目的就是為雍正蒐集情報、剷除異己。劇中的高勿庸就是“粘杆處”的一個管事!
圖裡琛顯然也是“粘杆處”的人,並且還是特務頭子!在山西諾敏案中,圖裡琛就表明過自己的身份:“粘杆處"管帶。在危機時刻,圖裡琛就命令自己帶領的一幫人,褪去上衣漏出滿身的刀疤,並告訴諾敏這些人都是皇上命自己從千軍萬馬中挑出來充實“粘杆處”的!意思很明白,這些人都是皇上身邊最親近的人,代表的就是皇上!你若要動手,那就是跟當今皇上過不去,實屬大不敬!諾敏這些文人,哪見過這種陣仗,當場就被震住了,一個個不敢在輕舉妄動!
圖裡琛身為“粘杆處”頭子,竟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訊息當八阿哥胤禩聯合隆科多以及四位鐵帽子王爺一起逼宮的時候,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兵力已經被四位鐵帽子王爺共管了,皇宮內的御林軍已經被隆科多調來的部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得知這一切後,差點沒氣暈過去!
之所以說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原因就在於圖裡琛作為“粘杆處”的頭子,竟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訊息!
圖裡琛難道真的是沒有得到一點訊息嗎?劇中有一處細節,很值得讓人尋味!圖裡琛並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雍正御林軍被換防的事!而是雍正讓他調御林軍的時候,才向雍正告知,並高喊著奴才失職、奴才有罪!而八王爺胤禩本來心裡還有點忐忑,一聽到此訊息瞬間有了底氣,也不跪了,立馬就站了起來,瀟灑的坐回到椅子上,跟雍正說話的語氣都不一樣了!
圖裡琛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雍正?圖裡琛能在兩任皇帝手下當差,並同時深得信任,沒點能耐顯然是不行的!圖裡琛的老奸巨猾和審時度勢的本事在山西諾敏案中就體現的淋漓盡致!雍正推行的新政,朝中大臣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隆科多就後悔輔佐了這麼一位主子,所以他才同意八王爺胤禩的計劃,但條件是推舉弘時當皇帝!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圖裡琛是不是也對雍正心生不滿了呢?身為“粘杆處”的管帶,朝中的風吹草動怎麼可能瞞過他的眼睛?圖裡琛在這場逼宮中,充當的就是場外人的角色,不主動也不被動!無論是八王爺胤禩逼宮成功或者失敗,都可以保全自己!如果逼宮成功,自己完全可以向胤禩表明誠心,你看吧,你們換防我都沒第一時間通知雍正,我也早已對他心生不滿了,巴不得你們趕緊把他拉下臺!這個理由完全說的通!
但最後的結局是,胤禩精心策劃的逼宮行動被老十三胤祥風輕雲淡的破解了!而此時的隆科多見敗局已定,就偷偷的溜走了!雍正就吩咐圖裡琛讓隆科多去他該去的地方!圖裡琛反應也快,就讓人看住隆科多,隨即關進了大牢!雍正也沒有怪罪圖裡琛的失職,一如既往地信任他!
老謀深算的圖裡琛後來有人想殺隆科多的訊息還是圖裡琛告訴雍正的,如果說隆科多把圖裡琛坑的很慘,那圖裡琛巴不得隆科多死了才好!為什麼反而要救隆科多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弘曆!弘曆是下一任皇帝早已成了大家的共識,圖裡琛是不是此時已經成為弘曆的人呢?告知雍正有人企圖謀害隆科多,就是為了把火引到弘時身上去!他斷定以雍正會徹查此事,而且隆科多那麼怕死肯定會說出幕後主使,那就是弘時!
當弘時被雍正處決後,弘曆假惺惺的追問弘時的下落,圖裡琛透過一個眼神告知他弘時已經死了!你看這兩人是多麼的默契,你一個眼神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秒懂!
-
10 # 半島光度
《雍正王朝》中,歷經康雍乾三朝而不倒,還是個人精兒的圖裡琛,此人雖然生得五大三粗,傻里傻氣的,他的精明能把那些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謀臣們甩了一條街,所以他一直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三朝皇帝都是對他信任萬分,不愧能與張廷玉齊名的職場達人。
在康熙時期,圖裡琛就很會來事了,他懂得察言觀色,守口如瓶,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皇帝的很多秘密事情都是由他來當執行者。
在康熙時期,圖裡琛很受康熙重任,當時派他秘密把肖國興押送並審,圖裡琛立即回來給康熙帝彙報所有的事情。結果康熙帝說了兩遍:“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圖裡琛裝傻故意沒有聽懂:“我這就去抓肖國興!”這就是圖裡琛的精明之處,先把自己置之事外,既不會得罪太子胤礽,也不得罪老八胤禩,這一切都是肖國興搞的鬼。
之後,太子胤礽跟鄭春華之事被康熙發現後,圖裡琛裝作去解手,失手打死了太子胤礽的貼身太監。圖裡琛此舉深得康熙的心意,死了才能保密,反正我圖裡琛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康熙不怪罪,還更欣賞他的精明能幹,心中給他豎大拇指,當然圖裡琛也是忠心耿耿,在關鍵時刻都能為皇帝主子著想,對他而言只忠於皇帝,其他人都是事不關己的態勢。
包括隆科多去取康熙帝的傳位詔書的時候,圖裡就開始為自己前程做好準備了,看局勢他這時已經站在雍正這邊了,幫助雍正看管住老九老十,為了阻止他們出去搬兵的機會。
圖裡琛與隆科多什麼有交集的?侍衛和外臣一般都沒有什麼交集,而隆科雖然位高權重,但不敢幹涉內廷。但是兩個人怎麼會有交集呢?因為當時隆科多做了領侍衛內大臣才有交集的。
說隆科多坑圖裡琛,其實也不完全是,實際上隆科和老八佈置的那個局是主要針對雍正。所以,隆科多位高權重也至於為了一個諾敏去坑圖裡琛這個侍衛,對他只有弊沒有利,只不過圖裡琛剛好是那次的執行者。
諾敏是隆科多舉薦的人,諾敏剛出任山西巡撫就把300萬兩的藩庫虧空還清,雍正見幹這麼高的業績龍顏大悅,直接封他為“天下第一巡撫”。諾敏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人舉報說他作假。
結果把雍正龍顏大怒,派田文鏡過去調查真偽,田文鏡在調查期間,多虧了鄔思道一語點醒,馬上上奏朝廷。雍正一聽,立即派圖裡琛前往協助田文鏡調查,這時的隆科多擔心諾敏被查出來,怕此事連累自己,隆科多心裡忐忑不安,特意去見圖裡琛,還提醒了圖裡琛:“這關乎朝廷的臉面,你可不要當千古罪人。”
圖裡琛當時是先惶恐,後來圖裡見雍正時,隆科多對他說的話都彙報給雍正,也就是把隆科多給出賣了。所以這時的雍正開始防著隆科多了,隆科多徹底失寵。圖裡琛到了山西,憑藉欽差大臣和秘密組織粘杆處總管身份協助田文鏡查出諾敏的罪證。圖裡琛又一次狠狠地打了隆科多的臉,從這開始兩人就開始有了過節。
像圖裡琛這麼會來事的人,與其說他被坑,不如說他故意為之八王議政的逼宮事件,圖裡琛明面上是御前侍衛,但他的隱藏身份粘杆處管帶。當時老八不甘心九龍奪嫡的事就這麼功虧一簣,於是老八和隆科多達成共識,商量有意捧弘時上位,計劃好逼宮。八爺教唆弘時騙到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兵權後,然後讓隆科帶兵更換御林軍防務,八爺這次又自信滿滿,志在必得了,準備來一出逼宮,讓雍正退位。
當雍正叫圖裡琛去調兵,圖裡琛故意說:“御林軍都被隆科多調來了。”
御林軍是指御前衛,但是圖裡琛卻故意說御林軍被隆科多調換了,這是為何呢?
其實圖裡琛是為了能讓老八暴露自己的意圖,將其拿下。就算十三胤祥沒有及時趕到,以圖裡琛當時的侍衛和粘杆出部隊,對抗隆科多是沒問題的。
按照清朝的侍衛制度,圖裡琛所處的組織粘杆處是秘密組織,這些三旗子的侍衛屬於雍正管的,我相信,如果雍正說“殺”!大殿內侍衛指揮,還是由雍正說了算,保護皇帝就是他們的職責,肯定聽雍正號令跟著圖裡琛將八爺黨一起拿下!
再說,雍正的粘杆處侍衛是秘密組織,如果給是歸隆科多管,隆科多做起事來就有恃無恐了,就不會有圖裡琛威脅諾敏之事了。
就算隆科多帶兵過來與御前侍衛對換,但這些兵都不是屬於隆科多九門提督管理的,而且隆科多的兵是不能進大殿的,連隆科多自己沒有經過雍正傳召,都不能進殿,那隻能硬闖,硬闖就是造反,而八爺的出發點只想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利而已,不是造反。
所以說隆科多根本替換不了御前侍衛,要是換了,恐怕圖裡琛就已經被控制住了。圖裡琛之所以這樣說,他是在等八爺黨上當暴露,便把他們一起拿下。而且圖裡琛手裡還有粘杆處的侍衛,這些兵都是“精英特種兵”,就算硬碰硬,對付隆科多和八爺還是綽綽有餘的。
八爺這次逼宮失敗後,雍正將八爺等人囚關起來了,雍正總算鬆口氣,九子奪嫡才算真結束了。八爺黨雖然倒臺,但是八爺卻挑唆弘時與雍正對立,這也是雍正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
圖裡琛反制隆科多,是因為給自己押寶投主圖裡琛是多麼聰明的人,前面也說了,他懂得察言觀色,平時他從雍正言行中推斷出弘曆才是未來的接班人,所以他早就站弘曆的戰隊了。與其說圖裡琛反制隆科多,不如說他早就為自己押寶投主了。
在上次逼宮後隆科多被圖裡琛看管起來,關押宗人府。圖裡琛是精明人,還留個心眼,在關押隆科多府裡安插耳目觀察,當安插線人彙報有人偷偷對隆科多下手。圖裡琛把實情向雍正奏報,夜裡領著雍正來見隆科多,隆科多看時勢不對,為了保命,就吐露出幕後主使的人就是弘時。
雍正聽了是弘時的手段令他感到寒心,圖裡琛跟隨了兩代帝王再清楚不過了,雍正為了避免丟了自己的顏面不殺隆科多,也會把他圈禁一輩子。所以圖裡琛無論是為自己考慮還是因為忠於皇帝,對於他來說好好保護下一代接班人才是硬道理。客觀上說圖裡琛對隆科多的反制,實際上圖裡琛也為自己的前程考慮。
雍正為了讓弘曆以後的大統暢通無阻,雍正狠心親手殺死了弘時。當寶親王弘曆看不到三哥弘時時,問三哥去哪了,被雍正嚴厲呵斥:這你不用管可。這時圖裡琛給弘曆傳遞一個眼色,意思是說弘時已經被處決了。說明他再一次押寶成功,弘曆就是下一代皇帝,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結語圖裡琛職場混得游魚得水,對於未來明確的新領導弘曆,圖裡琛會馬上往弘曆靠攏。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就是圖裡琛聰明之處,如果不提前靠攏示好,等待圖裡琛的可能是失業。弘曆皇帝登基以後,他還是乾隆被重用。圖裡琛可是歷經康雍乾三朝而不倒,圖裡琛還真是個人精兒。
—END—
-
11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絕對是“戲精”一般的存在,他看似憨厚的外表之下,卻是隱藏了極高的情商與智商,特別那句經典的“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直接“套”出了康熙對於八阿哥胤禩的真實看法,將一手“假痴不癲”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讓人們對其是深感佩服。
然而,就是這樣頗有心計的圖裡琛,卻在“八爺黨逼宮”的時候,由於輕信隆科多而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進而將雍正置於險境之中。
只不過,圖裡琛在局面稍有轉機的時候立馬對隆科多予以了有力反擊,從而重新奪回了雍正對他的信任與器重。
宮禁換防,圖裡琛吃了“啞巴虧”。“八爺黨”的“逼宮行動”,實際上就是一出“連環計”。
八阿哥胤禩等人先是打著“整頓旗營兵務”,邀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帶兵入關,並且與弘時配合,奪下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建營的控制權,從而讓雍正失去最為重要的武裝力量保障。緊跟著,“八爺黨”又透過隆科多,撤換了宮禁的衛戍部隊,這樣一來,又成功控制了整個皇城。與此同時,胤禩等人又在朝堂上不斷向雍正發難,爭取朝堂上的輿論主動,這就使得雍正陷入重重的包圍之中二徹底的無力迴天。
由此可見,“逼宮行動”要想成功,隆科多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原因就在於隆科多不僅是上書房大臣,有著極高的權勢和地位,同時他還兼領著九門提督的差事,負責京城九門內外的防務,又統領著城內數量最為龐大,戰鬥力最強的武裝力量,沒有隆科多的支援,“八爺黨”將無法控制皇城內外的局勢,也無法對雍正形成真正的“逼宮”。
而隆科多之所以會選擇跟隨胤禩等人一同“逼宮”雍正,也是因為此時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是愈發尷尬,甚至說已經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
在雍正剛剛登基的時候,由於隆科多有著擁立之功,因而他也受到了雍正的器重,然而很快,雍正對於隆科多的不滿便開始的。
先是隆科多舉薦的山西巡撫諾敏沽名釣譽,導致了“山西藩庫弊案”的發生,並且在圖裡琛前往徹查的時候,他還想著加以干涉,而最後諾敏問斬的時候,隆科多也是不顧雍正的旨意,稱病沒有前往。緊跟著,隆科多的兒子隆大公子又在青樓與劉墨林爭風吃醋,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公然頂撞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下,隆科多也就此背上了“教子無方”的罵名。
與此同時,伴隨著雍正對於李衛、田文鏡這些曾經的“故人”,以及劉墨林、王文昭、尹繼善等官場新人的重用,隆科多雖然仍是上書房大臣,但地位已經開始逐漸邊緣化,這也讓隆科多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
於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權勢和地位,隆科多隻得選擇鋌而走險,並以扶保弘時登基為條件,就此站在了“八爺黨”一邊,參與到了整個“逼供行動”之中。
而他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將整個宮禁衛戍掌握在手中,讓雍正徹底失去內宮防衛,這樣既能保證“逼供行動”的成功,也保全了在場所有人的人身安全。
當然,隆科多之所以能夠用他的步軍統領衙門計程車兵替換原本衛戍皇宮的御林軍與侍衛部隊,也有著極大的偶然性,而這與圖裡琛的“失誤”密不可分。
一方面,是圖裡琛確實對於隆科多放鬆了警惕。
在此之前,圖裡琛在雍正的授意下,一直對於隆科多的舉動進行了密切的關注,特別是在徹查“山西藩庫弊案”的時候,隆科多的私下授意讓圖裡琛明白了隆科多也是有著很強的私心,與雍正並不是同心同德。可在這之後,隆科多顯然是沉寂了許多,相反,是八阿哥胤禩等人以及雍正之子弘時表現的非常活躍,所以圖裡琛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些人身上,對於隆科多則沒有考慮那麼多。
而另一方面,則是圖裡琛根本沒有想到雍正會失去對於豐臺大營的控制權。
在雍正得知隆科多背叛自己,進而對其進行痛斥的時候,他也曾說道,就是豐臺大營的兵馬是隆科多步軍統領衙門的好幾倍。而這也正是圖裡琛所能夠放心的地方,即便是隆科多對於雍正有了二心,但以他的實力根本無法全身而退,與此同時,圖裡琛反而可以利用這樣一次換防的機會,來試探一下隆科多。
只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圖裡琛“聰明反被聰明誤”,誰也不會想到因為弘晝的“誤傳聖旨”,導致豐臺大營的控制權易手,局面瞬間危急了起來,不僅此時的雍正非常的緊張,就連圖裡琛也必然是懊悔不已,甚至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圖裡琛反制隆科多,揪出了真正的“幕後黑手”。與當年的“奪嫡之夜”的情形一樣,這一次又是十三阿哥胤祥臨危受命,拖著病體重新奪回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進而帶兵進宮勤王,幫助雍正挽救了危急局面,同時也宣告“八爺黨”的“逼宮行動”徹底失敗。
在看到胤祥來到大殿的時候,隆科多選擇了悄悄的溜出了大殿,而圖裡琛隨即派人死死的盯住了隆科多。
這個時候的圖裡琛深知隆科多已經是窮途末路,逃是逃不掉的,而他並沒有選擇就此將其抓捕拿下,只是還想看看隆科多有沒有留有什麼“後手”,會不會再採取其他行動,如此一來,便可透過隆科多將更多參與這次“逼供行動”的人員一網打盡。
隨後,隆科多被關在了大牢之中,而圖裡琛也算是留了個“心眼”,繼續派人嚴密監視隆科多,結果便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就是有人想在暗中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隆科多,於是,圖裡琛是主動帶著雍正連夜進行了“密審”。
其實,圖裡琛早已猜到,想要將隆科多弄死的不是別人,正是弘時。
因為這個時候的“八爺黨”的繼位康熙皇子已經全部倒臺,至於其他人,雍正也選擇了既往不咎,而只有弘時還在不斷的隱藏自己,而為了避免引火上身,不被雍正所遷怒,弘時也只能選擇將隆科多“殺人滅口”。
其實,圖裡琛讓雍正親自來審隆科多,也是有著他自己的打算的。
首先,由於弘時此前一直隱藏的非常好,所以雍正並沒有確定弘時真的參與到了“逼宮行動”之中,一切都是推斷和猜測。而如果圖裡琛貿然自己去徹查此事,也必然會背上挑撥雍正與弘時之間關係的罵名,而他也很有可能會成為“替罪羊”,這樣的事情,圖裡琛斷然不會做。
其次,正是因為圖裡琛的失誤,才讓隆科多有機可乘,而這也導致了雍正陷入了危急局面之中,雍正對於圖裡琛不可能不起懷疑。圖裡琛讓雍正親自來審隆科多,並且在此之前一直對隆科多進行了暗中的觀察與保護,也是在向雍正證明自己對於雍正是光明正大、絕無二心的。
再次,其實這也是圖裡琛在主動向未來的新君弘曆示好,因為透過隆科多,雍正徹底明白了弘時的陰謀,同時也必然會對其採取措施,並且加緊對於弘曆的保護。而這樣一來,弘曆登上皇位則更加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就這樣,在圖裡琛“別有用心”的監視下,活著見到了雍正,而雍正也透過隆科多確定了弘時的陰謀,最終,在所有計劃全部敗露的情況下,雍正賜死了弘時。至於圖裡琛,則是重新獲得了雍正的信任和器重。
圖裡琛,《雍正王朝》中絕對的“戲精”。《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看似憨厚朴實,但卻是極富心計。
圖裡琛在聽到康熙說“其心可誅”的時候,他馬上說了一句“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這樣一句話實際上就是在毫無違和的試探,看看康熙到底是憎恨肖國興,還是厭惡八阿哥胤禩。而康熙的一句“誰讓你去殺肖國興”,也讓圖裡琛瞬間明白了康熙對於胤禩的記恨,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圖裡琛保持了與胤禩等人的距離。
而康熙在熱河秋闈期間深夜巡視,即將發現太子胤礽和鄭春華“醜事”的事情的時候,圖裡琛果斷選擇“尿遁”,為的就是避免讓人誤會是他把康熙帶到這裡來的,從而引發日後康熙或者是太子胤礽的追責。
“山西藩庫弊案”爆發,圖裡琛被安排前往徹查,當著隆科多的面應下了所有事情,然而卻將一切轉頭彙報給了雍正。而在山西的時候,圖裡琛表面上不偏不倚,甚至還當眾對田文鏡放了狠話,但是從他內心來說,卻給予了田文鏡很大的支援與幫助。最後,在與諾敏以及其他山西官員的對峙中,圖裡琛有勇有謀的一面也予以了充分的展現。
這些事情無一例外彰顯了圖裡琛的智商與情商,如果真要比較起來,圖裡琛也確實不比李衛和張廷玉等人差。
當然,圖裡琛之所以能為康熙、雍正兩代帝王所信任與器重,不僅僅是依靠著其能力與心計,更重要的是他對於這兩位皇帝的絕對忠誠。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圖裡琛雖然僅僅是一介“侍衛頭子”,但是依然享有極高的朝堂聲望,就算是最後雍正去世,想必他也依然能夠得到弘曆的重用。
-
12 # 江湖小曉生
隆科多幫雍正稱帝以後,不僅依舊是九門提督,而且被提拔為領侍衛內大臣。這是個什麼意思呢?除了紫禁城的軍隊歸你管以外,整個皇宮的護衛工作,也全都由你來負責。
可見雍正對隆科多信任到了什麼程度,他也一下子從一個閒散之人,成為了朝中炙手可熱的大臣。甚至連皇宮大內的安危,都歸他一個人來管。
那麼雍正就沒有後手嗎?絕對信任一個人,這可不是皇帝的個性,因此雍正還有一個特殊的組織,那就是粘杆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血滴子。
粘杆處裡的人,都沒什麼特別的官場身份,但是他們都是雍正最重用的人。很多臺面上做不了的事情,都是由粘杆處來完成,圖裡琛就是粘杆處的執事。
八王逼宮時,隆科多把圖裡琛給害慘了。當時八阿哥胤禩帶著九阿哥、十阿哥連同四位旗主王爺,一起逼迫雍正將皇權交出來,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雍正跟他們把話挑明瞭以後,依舊無法說服他們,因此他只能讓圖裡琛去調兩支御林軍過來,他要抓人了。
人家敢來逼宮,那肯定是做好了準備的。很顯然,這個時候雍正已經調不來御林軍了,因為御林軍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在這之前,隆科多以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將御林軍換成了自己的人。圖裡琛只好把這件事告訴了雍正,雍正這下子麻煩了,整張臉都慘白了。
圖裡琛手裡掌握著粘杆處的人員,他已經變得無計可施,這說明皇宮大內,此時都被八阿哥和隆科多的人給佔領了。
所以說,隆科多在這裡擺了圖裡琛一道,等到後來這件事被十三阿哥化解以後,圖裡琛自然是要找隆科多報仇雪恨的。
不需要圖裡琛動手,有人替他解決了這個問題。十三阿哥拖著沉重的身體,解除了京城這幫叛軍的武裝,從而再次幫雍正扳回一局。這個時候隆科多知道大事不妙,就打算開溜了。
此時恨透了隆科多的圖裡琛,自然不可能放過他,立刻按照雍正的意思,將隆科多抓了弄進了宗人府。
但是圖裡琛沒有資格弄死隆科多,這是朝廷大員,曾經紅極一時的大臣,家族背景還那麼雄厚,誰弄死了他,勢必要牽連眾多。
為此只有雍正可以判處隆科多死刑,就算圖裡琛恨透了他,也不能對隆科多下手。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卻打算幫他出手了,這個人就是弘時。
其實八王議政的背後,這幾個老傢伙是承諾過弘時,將來讓弘時來做這個皇帝。弘時也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覺得八王議政就讓他們搞好了,自己本來就沒有機會做皇帝,現在白撿了一個機會,大不了等他們老了,再對付他們好了。
因此弘時也加入到了這個隊伍當中來,他和隆科多串通一氣,打算合夥來收拾自己的父親雍正,畢竟雍正希望弘曆繼位,已經放棄了弘時。
所以說等到隆科多的尾巴露出來的時候,弘時心裡就擔心了,他擔心隆科多會把自己給賣了,畢竟從始至終,弘時都躲在暗處。
弘時非常擔心自己暴露出來,所以找了個機會,買通獄卒,每天晚上用大石頭壓在隆科多身上,目的就是慢慢把隆科多給壓死,而且還看不出傷勢來,其用心可謂狠毒。
圖裡琛將雍正帶去看隆科多,就是為了讓雍正看清楚弘時的面目。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圖裡琛已經和弘曆打成一片。至少他在明白弘曆是接班人以後,就已經有意無意地傾向於弘曆。
他在關押隆科多的時候,曾經安排了眼線在這裡觀察隆科多,因此得知了弘時對隆科多的所作所為。他也不說破,而是將雍正帶了過來。
隆科多這個時候已經發現弘時對自己下手了,這是要殺人滅口。趁著自己還活著,他想要跟弘時魚死網破,所以他必須要把這件事告訴雍正。
就這樣雍正完全知道了弘時的所作所為,圖裡琛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樣一來不僅隆科多永世不可翻身外,弘時也會有滅頂之災。
雍正心裡盤算著怎麼收拾自己的這個兒子。雍正是從九龍奪嫡中走過來的人,他心裡十分清楚奪嫡的滋味不好受。為此他很不情願讓自己的兒子也摻和進來。
為了免除弘曆和弘時之間的爭鬥,雍正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賜死自己的三兒子弘時,以免日後他妨礙到弘曆。
虎毒不食子,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雍正偏偏就是這麼做了。跟大清朝的江山永固比起來,他那點舐犢情深的感情又算的了什麼呢?
在處理完弘時以後,雍正又找到了弘晝,這孩子也很聰明,在八王議政的時候,也曾經犯了錯。所以雍正心裡不放心。
他想看看弘晝有沒有奪嫡的心思,結果弘晝幾句話就打消了雍正的這個想法,弘晝就想要做個閒散的王爺,他才不願意奪嫡,所以雍正對他很放心。
結局:圖裡琛千里保護弘曆,這是雍正一手安排的。在經歷了八王議政事件以後,雍正雖然保住了皇位,可是已經有些心力交瘁了。再加上賜死了自己的兒子弘時,雍正這內心就更加煎熬了,他明白自己時日不多了。
心灰意冷的雍正,決定開始給自己的兒子弘曆鋪路,當弘時派人去刺殺弘曆的時候,雍正便派遣了圖裡琛前去搭救。
其實雍正是把自己最重要的一個夥伴交託給了弘曆,只有圖裡琛在弘曆跟前立了功,將來弘曆登基以後,才能重用這個人。圖裡琛是很有能力的,有他相助,弘曆處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就輕鬆很多了,這是其他光明正大的大臣,所無法取代的。這也是雍正留給乾隆最為特別的一筆財富。
參考資料:《雍正皇帝》
-
13 # 小崔讀書說事
導讀:圖裡琛被人坑?沒搞錯吧?只有他坑別人的份兒,其他人想要坑這個善於裝傻充愣的人精真的太難了!與其說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還不如說是隆科多被圖裡琛給坑慘了,看看最後結果:隆科多從位極人臣的上書房大臣變為了階下囚,還差點被弘時派的人用土袋壓死。反觀圖裡琛什麼事也沒有,依舊深得雍正信任不說,順便還坑了弘時一把,還獲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裝傻充愣是圖裡琛立足的根本和慣用伎倆,該糊塗的時候圖裡琛絕不精明,該精明的時候他決不含糊,只要皇帝讓圖裡琛參與的事,那麼被調查的那個人絕對沒有好下場,比如廢太子胤礽,八爺胤禩,雍正的兒子,山西巡撫諾敏,雍正的兒子弘時,還有我們要說的隆科多。
八爺黨一夥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的旗主王爺搞八王議政時,朝堂氣氛很緊張,雍正讓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來,圖裡琛面有難色的道:“奴才失職,奴才有罪,御林軍讓隆科多帶著步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問隆科多人呢?然後,隆科多就傲嬌的走來了,並且還用舅舅的身份管教起雍正來了,此時已經宣告隆科多要玩完了,連一點餘地都沒給自己留,豈不知他完全就是被別人擺佈的棋子而已。
圖裡琛的身份除了侍衛領班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粘杆處”管帶,這個身份圖裡琛在山西辦諾敏一案時就亮明瞭。“粘杆處”是幹什麼的?那可是雍正的特務機構,是雍正手裡的王牌機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官方檔案中,就曾記載過這麼一檔子事,完全可以說明粘杆處的厲害。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叫王雲錦的官員,在一次下朝後覺得無聊,於是就約了幾個朋友在家中玩當時非常時興的葉子牌。玩了幾圈後,突然發現牌少了一張,大家翻遍整個房間都沒找到這張牌落在何處,只好不歡而散。第二天,王雲錦上早朝,雍正特意問他昨天散朝後做了什麼,他如實回答。雍正對他的表現很滿意,說他細事不欺君,不愧為狀元郎,然後隨手從袖中掏出一張牌丟在他面前。王雲錦一看,正是他昨天丟的那一張,嚇得魂飛魄散。
這種事雍正都能詳細的知道,何況八爺黨搞八王議政這樣的大事呢,圖裡琛作為粘杆處的管帶豈能不知?那麼,他為什麼裝作害怕的樣子呢?這是因為,這件事完全是雍正和十三爺以及圖裡琛合演的一齣戲,這齣戲的目的就是把八爺黨隱藏的力量完全引出來,好一網打盡。雍正曾經對十三爺說過:是膿包早晚要擠掉,說的就是八爺一夥。所以說,圖裡琛只是假裝被隆科多坑了,其實,真正被坑的人是隆科多,這主要是隆科多這個人的僥倖和賭徒心理反而害了自己。
隆科多本來位極人臣,但卻一步錯步步錯,僥倖和賭徒心理反而害自己落了個悽慘下場隆科多本來是康熙的託孤大臣,他如果能像另一位託孤大臣張廷玉一樣安分守己,小心辦事結局肯定會不錯的,但隆科多始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是他好賭的心理在作怪。
其實,隆科多這個託孤大臣的身份還是靠賭得來的,當然了,這是他六叔佟國維的運作換來的,起初隆科多落魄到了賣康熙御賜寶刀的境地,後來經過佟國維一步步運作,讓隆科多燒四爺和十三爺的冷灶,佟國維犧牲了自己的地位換來了隆科多的崛起,佟國維的目的是保住佟氏一門的地位,事實證明這一步賭對了,送死鷹事件結束以後,康熙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於是就想到了託孤,因為此時兒子們奪嫡的態勢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在這之前,八爺和四爺都找過隆科多,因為隆科多是九門提督,而佟國維給了隆科多最後一番指導,這種關鍵時刻千萬別站隊,皇上讓你保誰你就保誰。果然,過了沒多久,康熙讓張廷玉召來隆科多,先是給了隆科多一份死詔,說他黨附八阿哥胤禩,著即賜死。隆科多懵逼了,康熙問他有沒有什麼可辯之處。隆科多哭著做了一番辯解。
接著康熙又給了他一份晉升詔書,他一躍成了上書房大臣,成了最關鍵的人物。這一生一死徹底把隆科多搞懵了。隆科多的賭徒心理其實是效仿他六叔佟國維的,只可惜他這個豬隊友沒有佟國維那樣縝密的心思和高深的謀略。
其實,在康熙駕崩當晚,十三爺沒來之前,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康熙駕崩之後,阿哥們吵的不可開交,張廷玉說有遺詔,讓隆科多去取遺詔來當場宣讀,可是直到十三阿哥胤祥從豐臺大營趕來,隆科多才適時的捧來了遺詔,也就是說隆科多從這個時候就開始賭了,他在選擇觀望,如果八爺黨的人帶人來暢春園,那麼他肯定不會拿出遺詔,他一看十三爺來了,就知道四爺的位置穩了,所以適時的捧出了遺詔,並且還端出架子威脅了八爺九爺十爺一番,說你們三個不想做大清的臣子了嗎?這就是看到情況穩定以後向雍正表忠心。
雍正登基以後辦的幾件大事都遇到了阻力和麻煩,這其中都有隆科多的身影,而隆科多扮演的角色都是絆腳石。首先是雍正元年的科舉考試,出現了洩漏試題一事,而試題是弘時洩漏的,但隆科多也參與了進來,他收了幾個考生的錢,並承諾這些考生會被取中,眾所周知雍正是最厭惡此類事情的,事發後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做了替罪羔羊,隆科多暫時奪過一劫,但他背後的這些小動作卻被八爺拿了把柄。
其次是諾敏一案,諾敏虛報成績,雍正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後來被田文鏡查出了諾敏弄虛作假,雍正狠狠的被打臉,而這個諾敏正是隆科多推薦的人,隆科多之所以推薦諾敏是因為他收了好處,諾敏被查出來以後,隆科多雖說沒有受到處罰,但雍正對他已經有所疏遠了,此時隆科多內心有些惶恐。
最後,就是隆科多跟著八爺一夥鬧八王議政,這也是八爺的最後一搏,也是八爺跟雍正鬧的最兇的一次。隆科多的賭徒心理此時促使他要賭一賭了,因為他發現雍正對他已經越來越疏遠了,不再信任他,而八爺這次聯合了一大幫人,並且背後還有雍正的兒子弘時,隆科多認為有很大的勝算,所以站在了八爺這邊。
隆科多這次也不含糊,居然在朝堂上教訓起了雍正,拿出託孤大臣和舅舅的身份來對雍正指手畫腳,可惜他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病入膏肓的十三爺,而且,雍正和圖裡琛的對話完全是在演戲,目的就是讓八爺亮出全部底牌,然後徹底擠掉這個膿包。而他隆科多隻不過是個被八爺和雍正利用的棋子罷了。
當十三爺被抬進店內以後,隆科多還抱著僥倖的心裡想溜,豈不知,他早被圖裡琛給盯上了,圖裡琛前面裝了半天弱,到了關鍵時刻絕不手軟,而隆科多從位極人臣直接成了階下囚,弘時怕他走漏訊息,每天讓人用土袋壓他,隆科多此時的樣子連狗都不如。
隆科多為何會幫著八爺鬧八王議政呢?首先,是因為八爺拿著他的把柄逼他就範,起因還是當時佟國維自己保八爺,然後讓隆科多暗中追隨四爺。佟國維和隆科多之間簽了一個秘密協定,雍正登基以後,隆科多怕這個協議洩漏出去,於是用慢性毒藥害死了佟國維,但他沒找到那份協議,這份協議被九爺給得到了。還有就是考題洩漏一事,八爺也揪住了他的小辮子。八爺做終極一搏之時,拿出了這些東西要挾隆科多,隆科多冒出了一身冷汗之後答應了,他只好跟著八爺搏一搏。
其次,就是隆科多好賭的習慣,他又想學他六叔佟國維的那一招,熱灶冷灶一起燒,因為八爺這次聯合的勢力很強大,有八爺九爺十爺,還有關外的旗主王爺,再上隆科多自己,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個弘時,這讓隆科多覺得勝算很大,如果成功了他又是功臣了,所以他給自己找了個很好的藉口:我保的是三爺弘時!
豈不知他們這幫人是零時湊起來的烏合之眾,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且他們千算萬算卻沒有考慮到雍正和十三爺早有準備,就等著他們上當,然後把他們這些膿包一起徹底擠掉,他美其名曰保的是弘時,而事發之後弘時第一個就收拾的是他,差點被弘時幹掉,幸虧是圖裡琛保告給了雍正才保住了他的小命。
圖裡琛是人精一般的存在,只有他坑別人的份,圖裡琛坑隆科多不止一次在《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的精明屬於頂級存在,首先,他始終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該忠於誰。其次,由於他經常待著皇帝身邊,所以,對帝王的心思和處事方式他是最瞭解的,這使他能隨時能想好對策保全自身。最後,他能在適合的時間站好佇列。
裝傻充愣審時度勢的是圖裡琛的看家本領,從一下幾件事就可以看出圖裡琛的本領。第一件事就是“肖國興事件”,八爺以康熙的名義忽悠肖國興供出了刑部宰白鴨一案的幕後主使太子胤礽,並且八爺保證肖國興會沒事,八爺跑到康熙那裡假仁假義的邀功。事後,康熙為了不讓事情洩漏出去,讓圖裡琛把肖國興秘密的送到盛京將軍那裡關押,這時肖國興才知道上了八爺的當,所以,他一路上不斷的叫屈。
圖裡琛押送完肖國興回來以後,康熙問了一路上的情況,圖裡琛如實的回答了肖國興說的話,康熙此時才知道原來八爺在搗鬼,於是,康熙罵道: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可見康熙有多生氣。這句話是罵八爺的,而圖裡琛明知道康熙說的是八爺,還裝傻充愣的說道: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康熙罵道:誰讓你殺肖國興!透過這件事圖裡琛知道八爺已經失去了聖心,他押寶也不會押八爺這邊了。
第二件事就是康熙撞破太子胤礽和鄭春華姦情的時候,當德楞泰對康熙說:皇上你別去了吧!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圖裡琛背過身去方便呢。而德楞泰捱了康熙一個大耳光和一頓罵,圖裡琛卻透過假裝尿急躲過了,當德楞泰叫他的時候,他還假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德楞泰叫他別裝了快來辦差吧。圖裡琛這才“傻頭傻腦”的走過來辦差了,一出手直接就乾死了太監何柱兒,然後對康熙說:奴才失手了,一不小心何柱兒就死了。連著裝傻充愣也是沒誰了,首先把自己摘乾淨再說。
第三件事情就是當弘曆問雍正弘時的下落的時候,雍正讓弘曆不要管了,這時候後圖裡琛的小眼神給了弘曆答案:他的意思就是你哥已經被你爸弄死了,別問了!我們可以看到弘曆秒懂了圖裡琛的意思,圖裡琛一舉兩得,贏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圖裡琛坑隆科多也不是一次了,第一次被坑就是雍正派圖裡琛去山西一探諾敏案的究竟,因為諾敏是隆科多保舉的,所以圖裡琛出發之前,隆科多以上書房大臣的身份把圖裡琛召了過去,隆科多對圖裡琛說的意思大概就是讓圖裡琛矇混過關,不要查出任何東西,美其名曰不傷皇上的體面,其實是為了自保,圖裡琛憨憨的一笑點頭稱是,反手見了雍正就把隆科多給賣了,而且雍正知道明確的知道隆科多找了他,這說明雍正的耳目極廣,八王議政這種大事不可能逃過雍正的耳目。
接著就是八王議政一事,與其說是八爺一夥逼宮,不如說是雍正演的一場戲請君入甕。雍正曾經對十三爺說過:是膿包遲早要擠掉!當八爺一夥開始運作的時候,其實雍正透過粘杆處的人察覺到了,所以,他把弘曆派了出去,因為弘曆是他默定的繼位人,雍正對十三爺說:我不想讓弘曆摻和進來!雍正這麼做就是為了替弘曆掃清障礙。
剛開始在朝堂上鬧八王議政的時候,都是其他人首先發難,八爺自始至終沒有表態靜靜的在聽著,當雍正讓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的時候,圖裡琛愁眉苦臉的說道:奴才有罪,奴才失職!御林軍被隆科多大人換防了!這時候可以看到八爺很得意,暗暗笑了,然後隆科多出來以託孤大臣和舅舅的身份教訓起雍正了。雍正說了那句:你們真以為這樣就能逼朕就範嗎?然後,八爺就跳了出來,進行了最後的發難,中途張廷玉配合表演了一把。
接著十三爺來了,戲該收場了,該表演的人都表演完了,該暴露的都暴露了,然後八爺一夥被一網打盡。隆科多的下場就慘了,他想溜結果圖裡琛早就派人盯上了他,他從位極人臣變成了階下囚。
寫在最後圖裡琛是假裝被坑慘,實際上整件事情被坑的最慘的人就是隆科多自己,他本來是託孤大臣,雍正的舅舅,如果能像張廷玉一樣一心為雍正出力,下場就不至於那麼慘。究其原因,還是他的僥倖心理和賭徒心理在作怪,他們有佟國維的手段,小心思卻比佟國維多,八爺和弘時正是利用了他這一點拉他下水。雍正本想收拾八爺一夥,結果隆科多成了陪襯的棋子,最後成了棄子。而圖裡琛不但什麼事沒有,又取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是說了一個什麼字讓隆科多上位的,你怎麼看這件事?
- 《雍正王朝》隆科多夥同八爺黨逼宮,為什麼最後關頭要開溜,而不是孤注一擲?
- 《雍正王朝》康熙提拔隆科多,佟國維為什麼說替兩位皇后感謝,與兩皇后何干?
- 《雍正王朝》隆科多說扶錯了人,是雍正對不起他的意思嗎?
- 《雍正王朝》第12集,隆科多算不算出賣了佟國為?你怎麼看?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出賣自己的六叔,是為賣叔求榮?還是為了報復六叔冷落自己多年?
-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知道關於雍正繼位的秘密嗎?為什麼雍正後期敢打擊他?
- 《雍正王朝》牛人隆科多與雍正沒有血緣關係,為何稱隆科多為舅舅?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一心要佟國維給他官做,後來康熙讓他做九門提督為何不做?
- 《雍正王朝》中,在撤換老十四身邊宮女時,圖裡琛為何知道喬引娣最重要?
無論是康熙在撞破胤礽和鄭春華事情時,還是押送肖國興去寧古塔回來後的覆命,在每一個關鍵節點上撇清自己,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無可挑剔的。
但是在“八王逼宮”的時候,圖裡琛失職了!雍正讓他調兩棚御林軍來,他卻辦不到了。並主動攬責,說奴才失職!其實他只是粘杆處的執事人。御林軍(實際上在清朝應該是親軍營)是由領侍衛內大臣統領。而隆科多是九門提督兼領侍衛內大臣。所以所謂的“御林軍”此刻都已經被隆科多調防了。
而雍正卻讓圖裡琛去調兩篷御林軍來。按清制兩篷才幾十個人而已,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在《雍正王朝》裡雍正本人也曾經擔任過領侍衛內大臣,他不可能不清楚,所以雍正故意這麼問,其實是在問圖裡琛,內城是否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粘杆處是個情報特務機構,是雍正的最後一道防線。而此刻圖裡琛請責,則說明連內城也不在雍正的掌握之中了,這對於雍正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兇險。此刻的局面幾乎是無人可救!所以雍正臉色蒼白,跌坐在龍椅上。
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隆科多此刻就扮演了家賊的角色,隆科多的“叛變”導致了比猴都精的圖裡琛都出現最大失招,沒有掌握到這麼重要的情報!
這才是圖裡琛的失職之處!所以說隆科多把圖裡琛坑慘了。但是更慘的是雍正。皇帝當到這份上,被人逼宮,自己卻拿不出任何後手,只能眼睜睜地坐以待斃!此刻若不是胤祥的半路殺出,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所以胤祥在這一刻可以說是他保住了大清!
此事之後,圖裡琛奉命抓住隆科多,隆科多被關押宗人府,由三司會審。而圖裡琛留了個心眼,安排了一個人暗中監視隆科多的一舉一動。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對隆科多的“例行監視”卻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有人要悄悄弄死隆科多,而隆科多裝瘋被關進了馬棚。那麼隆科多身上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是絕對不能被公開的。
圖裡琛深夜帶著雍正悄悄地來見隆科多。表面上圖裡琛只是奉公辦事,不向雍正隱瞞任何事情。實際上,他透過暗示隆科多案背後另有隱情,指使隆科多“叛變”的並非八爺胤禩,而是另有其人。
而隆科多為了保命,勢必供出他背後真實的“主子”。因為此刻這個主子正在用悄悄的手段來不聲不響除掉自己。
隆科多如果不供出背後主使,或許自己雖然丟了命,最多也只算是個站錯隊的,但是供出幕後想殺自己滅口的人,就相當於當著雍正的面捅破弘時奪嫡的這層關係。雍正是不會讓你死,因為要讓你生不如死!
而圖裡琛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簡單報復隆科多讓自己失職麼?那格局就太小了,再說自己在八王逼宮的那種場合下,算那根蔥啊?自己也不至於就為了算計個隆科多。你隆科多要站隊,要奔前程。我圖裡琛一樣也有這個需求啊,搞掉弘時,得益的是誰?
這個答案從弘曆江南辦差回來覆命時,弘曆和圖裡琛的眼神交流就可以說明一切問題。你爹已經把你哥弄死了!你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