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宋馳

    昨日剛剛過完元宵,這個“年”算是過完了。新的一年起航了,如果按照元旦來算,2020年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因為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紛紛相關的受益企業也爆發試增長。你要說2020年當下最賺錢的行業是什麼,無非是以下幾種。

    1、醫療用品

    醫療用品包括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等,目前特別是口罩和防護服依舊是緊缺的。如果你之前是做口罩的,現在這個時候供不應求,需求是平時的N倍,何愁沒有銷量。有銷量還怕賺不到錢嗎?

    2、線上教育、線上辦公

    也是因為疫情,工廠延遲復工,學校延遲開學。但是該工作的要工作,要學習的也不能停,所以線上教育、線上辦公都是非常火爆的行業,市場需求大,賺錢是必定的事情。這次的疫情我覺得是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的一個轉折點,未來這塊會加速的發展。後期的潛力非常的大。

    3、線上物流購物等

    線上買菜,物流等等會迎來新一批的發展機遇,現在都不該出門,很多地區都是需要送貨上門,線上買菜等等會迎來一個加速發展的趨勢,這們多個行業中,門檻最低的也就是這個,其他的都是需要非常高的門檻。

    以上三點是已知的賺錢行業,那麼還有什麼沒有爆發起來,而且介入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呢。

    有!我覺得就是股市,A股市場經過5年的調整之後,目前已經在相對低位,節後更是大幅調整,回踩至於2685點位,這個是一個低位區間,有望與2440形成雙底,此外周線、月線都處於定位階段,而來股市有望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刺激點,雖然疫情對一季度的資料會有影響,但是大趨勢中國經濟依舊是高速發展的,未來股市只要有耐心,選擇不錯的個股價值投資,必定會有不錯的回報。

    以上,我覺得就是2020年最賺錢的行業,有些已經爆發,而且門檻比較高,但是股市機會人人平等,機會也非常的大!我個人是非常看好股市的發展機遇。

  • 2 # MBA3點0何校長well

    在冠狀病毒給經濟帶來極大衝擊的背景下,提出這樣的問題,非常能理解,也理解這種心情。其實,大家都己經發財心切了。也許房貸、車貸、小孩、老人……等等都需要錢!

    不過,這也是很好的題目!之所以說好,它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或共鳴。

    實質上,這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經濟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通俗一點,就是怎麼“賺錢”、也是怎麼“發財”的話動。

    在主要是以市場決定資源分配的前提下,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甚至精神文化的需要是透過“錢”來分配的。因此,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如何“賺”更多的錢,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生活;甚至成就事業,做慈善,統統需要錢;如果很有錢,給武漢幾十幾百億也無所謂。這是非常重要、迫切的問題。

    幾乎人人首先要賺錢,因此,賺錢這個事情既簡單,方法也最多,也最複雜。不過,如果是想要多賺錢,就不一定了。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同眼睛,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賺錢方法,結果也大相徑庭;更讓人吃驚的也許是也有人賺錢的容易程度遠遠超過想象。

    如:

    好像爺爺,認為種田、種菜是天經地義的方法,對那些把田、地摞荒了的,恨之入骨,儘管勤勤懇懇、起早貪黑,三畝田,5000斤谷,在插秧、收割的時候,還要請人幫忙,一算帳。也就這個樣子了。

    再看辦工廠的爸爸,當然,實業興國,肯定是王道,但是年終一結算,徐了付銀行的利息、工人的工資,交了稅,還多了一些庫存,勉勉強強不虧算不錯了。

    ……。

    我為什麼要舉這些例子呢?

    只想說明二點:

    一是不同的生產力水平或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賺錢方式及不同的效率。大致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1、農耕時代。

    2、工業時代。

    3、知本時代,也就是知識經濟時代。

    主要是以知識或知慧作為創造財富或賺錢的核心資源和方法。

    例如,阿里巴巴,誰都知道馬雲他們當初只有五十萬人民幣,如果去辦工廠,又是固定資產、又是流動資金,能辦多大的工廠呢?然後,蔡崇信來了,把馬雲等的想法,寫了一個商業計劃書,得到了高盛的500多萬美元的資本投資,就有了“知本+資本”;接下去孫正義、雅虎等資本的投入,馬雲只留下了百分之七點幾的股份,按照工業時代或資產時代的思路,也沒有多少的資產及“財富”,看一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就清楚了。

    但阿里巴巴在美國一上市,瞬間產生了超過三萬多億財富,馬雲也成為首富,併產生了一大堆的千萬、億萬富豪;甚至阿里巴巴曾經的前臺,因為0.2%的股份,也有了幾十億的財富。這是種田的爺爺、辦廠的爸爸所難以想象的事情。

    馬化騰等也是如此。

    還有蘋果手機,幾乎只是設計了一個商業模式,財富也超過了七萬億人民幣。

    說明在這個知本時代,知本是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並且可以無中生有的,也給了每一個人無比巨大的機會,看看馬雲18個人僅僅只有50萬?有多少人都不只這個數?也許是觀念、知識、方法問題,或者核心是“知本+資本+資本市場”。它創造的是槓桿財富,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具有更高、更驚人的效率,不僅僅侷限於市盈率、再融資、甚至夢想和故事也可能成為財富。發的是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及更多的大財。

    為此,求是院專門總結並概括了MBA3.0創造財富或者賺錢的六大定理,構成為企業現代化管理科學的重要基礎。因為篇幅,這裡不多展開了。

    回顧頭來,2020年究竟什麼行業最容易發財呢?

    我的結論是:

    一、知本行業

    就是“知本+資本+資本市場”相關行業,成為股東,最好是原始股東,甚至股份多少也關係不大;得到的可能是槓桿財富;核心是有知本價值的股份。

    首先是創新和創造知本產品,甚至無中生有,內容很豐富,機會也很多。

    其次用知本(科技+管理)去改造傳統產業、斌能傳統企業,使其具有知本或資本價值,能夠得到資本的投資或成為資本市場的產品,取得股權的槓桿回報。隨著我國科創板的推出,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機會視窗己經開啟,潛力也非常大。

    如何創造、判斷知本價值,如何賦能或改造傳統產業,就是求是院MBA3.0六個定理,可供參考。

    二、知本行業相關或衍生的行業。

    就是跟對“人”的問題。最笨的發財邏輯是:哪裡賺錢多,就往那裡走的問題。就是跟對了趨勢,自己也可能順勢而為。哪怕給這些暴發富豪新貴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發財的機會也許更多!

    比如當初在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工作的,給蘋果做代工的等等,發財的特別的多。

    不過,客觀上,經濟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也已刻不容緩,基礎是觀念、知識,現代化的管理科學的問題。

    附:求是院MBA3.0的六個基本定理:

    定理一:創造財富=知本+資本+資本市場

    定理二:知本價值=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護城河

    定理三: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概念+社群+連結

    定理四:產品(服務)價值=(功能+感覺+情感+文化)X(科技+管理)

    定理五:護城河=(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自然)X管理

    定理六:股票價值=團隊素質+知本價值+市場空間+時機

    自己去慢慢的領悟和推敲!下面的直播可以回看,非常深刻,資訊量非常大而又通俗易懂

  • 3 # 生活中的金融

    2020年在疫情的籠罩下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大部分行業由於推遲開工而面臨著巨大虧損的風險,但在我們看來,這也是一次機會。往往機遇與風險是並存的。

    今年第一季度GDP可能創20年來新低

    在疫情面前,大量企業紛紛釋出了推遲復工的通知,以及全國各地紛紛減少外出,餐館,旅遊行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虧損,一季度GDP可能會創下20年新低,再加上今年大量的畢業生,將要湧入市場,所以國家為了調控宏觀經濟,二三四季度GDP可能會有報復性的增長。這樣為了刺激內需,我們將可能出臺擴張性的、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樣看來,未來與消費有關的行業將會有很大的發展。

    為什麼看好與消費有關行業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為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都在為打贏這場“疫”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問題便來了,像餐飲、旅遊這樣的行業就無法生存了啊。不僅是餐飲,以及與這些行業有關的行業,都將受到巨大沖擊。比如肉類製造業,酒店業也都受到衝擊。所以說,疫情一旦好轉 ,機會便出現在我們面前,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的企業可能經受不住損失而倒閉,新興的企業取而代之,從而在格局的重新洗牌中,佔領大量市場,賺取更大收益。

    如果不參加實體行業,如何間接獲取收益

    如果不想直接去做實體行業,我們可以去購買相關股票,但是要牢記,股市有風險,投資要謹慎。從而根據政策的發展,從而獲取大量收益。在現在的行情下,從長期來看,我們應該多關注消費,甚至和消費有關的的行業,這樣便可以獲得間接收益。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風險。

    總結

    2020年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的關鍵一年,所以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要堅信,隨著疫情的好轉,我們也會迎來更好的未來。

    最後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武漢加油”。

  • 4 # 四姐聊創業

    國家大力支援的行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機會。比如國家大力支援的產業有: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你可以選擇在這些大行業的細分行業進行創業,也可以選擇一些輕投入的領域(比如自媒體、短影片等)。當然,需要是你擅長和感興趣的,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去分析。

  • 5 # 新衣格

    在2020年,由於疫情的擴散,需要長期堅持防控措施,打贏防疫戰,作為一個長期又漫長的和重複做鬥爭的過程。

    為了徹底杜絕病毒疫情的出現,醫療用品將迎來短期內的爆發,口罩,消毒液,防護服除了個人防護,工廠防護,醫院防護,國家政府預計可能儲備大量醫療用品以此來應對病毒的再生可能,做最具保障性儲備。

    線上教育企業辦公網際網路行業,作為控制疫情的漫長時間內,學生學習的迫切需求將迎來大爆發,許多企業將迎來線上辦公的巨大需求,從企業微信,阿里釘釘下載量一度霸榜的情況下,線上教育,企業辦公都是很多企業學校所需要的,所以未來這個行業也會迎來爆發。

  • 6 # 國健投資服務

    2020年春節前後遇上新冠狀病毒,全國各地都在禁止聚餐,聚會,探親訪友,不岀門,宅在家,這讓本來就已經風頭上的網紅經濟,自媒體更加被人看高一線。自媒體賣貨只要有貨源,手機,網路,在家就可以做。無需實體店鋪,大大節省投資成本,如果你找到好貨源,2020做自媒體發點小財倒是不難,但是你要理解(發財)這兩個字的含義是無邊無際,無限大的,如果你現在資產只有3萬元,年賺30萬,可以稱為發財,如果你資產500萬,年賺50萬,並不叫發財。只能稱為生活費。

  • 7 # 嶺巖松

    不能簡單的說,2020年做什麼行業可以發財。如果誰能夠絕對的回答這個問題,他可以得諾貝爾獎。但是我們可以探討今年投資的趨勢,投資的大趨勢,大風口。第一個大趨勢是大資料行業,也就是網際網路加實業模式,網際網路大的平臺已經建立了,但是細分實體領域還有很多行業可選可做。第二,新型消費行業。就是指那些帶來幸福指數,滿意度,尊嚴感的文旅消費業。例如個性化的深度國際旅遊,還有世界500強考察學習遊,還有房車經濟,遊輪經濟,創意婚慶活動策劃,老人影片技能輔導等。第三,玩經濟,主要是指體驗經。例如玩影片就是參與影片,影片這種以前高大上的專案,現在進入尋常百姓家。民宿旅遊,即深度。在一個地方住下來,深度體驗這裡的文化風情。還有潛水遊、遊艇遊、高爾夫遊,這些都可能吸引到很多的客人。

  • 8 # 紅姐非紅

    幹什麼可以發財?其實幹什麼都有發財的!也有幹什麼都發不了財的。

    遲遲不能消散的疫情讓今年這個問題格外迫切。19本來就不太景氣的營收,加上這個病毒的蹂躪,2020的日子可能更難了。

    疫情影響了餐飲.娛樂.酒店.零售.工廠等大部分傳統行業。但是一小部分企業確迎來了春天。和疫情相關的工廠公司這段時間可是開足馬力,不缺訂單,不缺資金,只恨生產線不夠,原材料不足。而且還有政府政策的支援。他們解決了當前防疫緊缺的物質,為保障老百姓的健康,社會的穩定,疫情的控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也收穫了相應的經濟利益。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完美實現。

    疫情結束後,老百姓經歷如此磨難,對健康的需求一定會提升。大健康衛生行業即將迎來又一波黃金髮展期。這個行業的佈局者應該可以收穫不菲。

    由於疫情隔斷了人流面對面的交流和交易,相反給線上交易提供了從天而降的機會。電商微商直播遊戲在疫情之下,沒有受到丁點衝擊,反而得到了蓬勃生長。既斬獲了剩餘流量也產生了巨大收益。本就火熱的行業因此極速前進。

    疫情是危機,是一場危險之後偉大的機會。

  • 9 # 女裝王子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考慮,就我個人而言,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花時間用心去堅持在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做一件事,終有出頭之日

  • 10 # royhsu

    實體方面,做自主創新產品比較好,網路方面做直播帶貨應該還在風口。投資方面,預計第四季度股市會進入牛市初級階段,可以入市。

  • 11 # 光明使者343

    我認為,中國的養老行業是一個供給方不足的行業,這次疫情中你看藥店不關門,超市不關門,同樣養老行業是未來的剛需!只是中國的養老行業處於探索階段!如果誰能解決養老院裡面的不安全,不衛生,子女不放心等系列問題,在用心開創田園式,四合院建築理念的養老院,誰就會擁有未來的口碑,當然還要研究當下組團養老的模式!試問我們老了還指望孩子在身邊嗎?

  • 12 # lipeng86

    2020年疫情肆虐,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憂,讓無數人心裡沒有底。相信很多人在這段時間對自己有個詳細的梳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底哪個行業會逆襲,會爆發。

    1.移民中介,應該會火,好多國人隨著資產的增加,考慮國際化配置,好的醫療 好的教育,好的工作崗位是優先考慮的。大家更關注如果萬一有災難,災難之後是否有充足優質的醫療。

    2.中醫熱。做中醫行業的醫師會更得到大家的重視,中醫會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視,他們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3.線上服務,教育。雲辦公。95後閃亮登場了,他們會加速線上服務,教育的發展。他們更喜歡自由自在的工作氛圍,隨著疫情的影響,雲辦公更符合他們的風格

    4.老齡化來臨的路上,一路小跑,急促而至,大家受疫情影響出不了門,但是這個需求是被壓抑了,護工會更短缺,護工的收入也悄悄上漲,這會打好基礎工,老齡化到了之後,數錢就OK。

  • 13 # 夢隨吣働ぅ628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面前很多人門都不能出,但是阿里巴巴推出的淘小鋪熱度非常高,是個很不錯的專案

  • 14 # 譚浩俊

    2020幹什麼行業可以發財?

    實際上,無論在什麼時候,幹什麼行業都能發財,關鍵是,你能幹什麼?你有多大的賺錢能力?有沒有為了賺錢可以吃苦耐勞的精神?

    一直有一句話,說溫州人可以進得了高檔飯店、賓館,也可以進得了地下室和火車座位下面,說的是溫州人的吃苦耐勞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吃苦耐勞精神,才使得他們可以賺到錢,享到福,才能創造出那麼多品牌,才能世界各地都有溫州人做生意的影子。

    如此一來,2020年能幹什麼行業可以發財,就看自己能做什麼了。做生意也好,辦企業也罷,都是需要有能力、有膽略、有條件的。這些不具備,做哪個行業也不能發財,都會一事無成。

    2020年,經濟環境不會太好。但是,春節中的一場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商機,特別是消費行業,受到一定影響。待疫情過後,能否抓住機會,在消費領域做一些自己能夠做的,或許是一次機會。當然,醫藥、科技,也是機會。只是,這個一般人是做不來的。所以,只有消費領域是機會最大的。

  • 15 # 沙與塵

    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自己有比較優勢,你就可以在這個有優勢的行業有所斬獲。

    經營圈裡還有一句俗語:沒有遲到的企業,只有失敗的企業。實際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一定就是笑到最後的人。後來者因為可以避免探索者的問題,還能利用好探索者已經做了部分市場開發的機會,只要自己能找到客戶滿足過程中行業的不足,你能做好,你的成功機會還是蠻大的。

    這個圖就說明了剛才的觀點,在行業上升的初期進入行業,實際上要經歷行業整理期的陣痛的。所以說:來得早不如來的巧。行業進入機會,特別是新興行業的進入時機非常重要。

    如果是傳統行業,您就無需顧慮時機的問題,找到客戶痛點、行業發展瓶頸或者節約成本的竅門,你都可以嘗試進入了。因為你瞭解這些內容,所以你就有了比較優勢。在有優勢的行業,你就一定能成功。

    如果上面的能力你都不具備,那還是拿好現金,投資自己,讓自己變的在自己感興趣的行業裡的“專家”。

    一團漿糊的時候千萬不要把錢投資出去,那樣會死人的!投資的前提是:

    你自己就是行業專家,不要聽任何其他專家的建議。

  • 16 # 老金財經

    元宵已經過去了,春節假期也結束了,很多人的假期也結束了,開始進入2020年奮鬥賺錢的道理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很多人就開始尋找2020年的做什麼行業可以發財?根據我個人對於各大行業的瞭解,我認為以下做以下幾個行業會發財。

    (1)金融行業

    金融行業包括很多產品,在2020年金融行業當中,我覺得炒股會發財。

    2020年的股市行情肯定會好於前幾年的股市行情,現在的股票市場處於牛市底部,現在是牛市前夜,真正的牛市行情會在2020年到來。

    而且現在很多股票都已經跌無可跌了,已經跌出了價值,很多股票很便宜了,一旦大盤出現止跌企穩,不踩雷的情況之下隨便買股票大機率都能賺錢,操作能力強的最容易發財了。

    (2)自媒體行業

    自從2015年起,自媒體行業開始盛起,逐步的進去自媒體時代,在這幾年裡面有多少自媒體者已經發家致富了。

    我身邊就有幾例子,在2016年開始做自媒體,在2017年~2018年期間,兩年時間發財的,買別墅,買豪車,這些都是從自媒體賺來的。

    最典型的可以在網上開直播的,直播帶貨,一年就可以收入幾千萬。其次就是拍短影片的,每個月都有幾十萬收入。

    現在自媒體時代還沒有結束,2020年還可以繼續做自媒體,只要做好了自媒體在今年實現發財都是非常容易的。

    (3)食品行業

    有句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品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品,而且我國是人口大國,食品需求量巨大,從而造成一大批食品者賺大錢。

    而2020年是特殊年,依舊做食品行業是非常賺錢的。最典型的是蔬菜類,2020年的蔬菜漲價非常大,直接提高蔬菜的利潤。

    可以從農村大量收購各種蔬菜,然後把這些蔬菜每天運進城裡面銷售,這是一條發財之路。

    總結

    正所謂行行出狀元,2020年是比較特殊的年份,真正想要在今年實現發家致富,一定要謹慎選擇行業。

    當然我個人在2020年非常看好金融行業之一的股票市場,自媒體行業,以及食品行業等三大行業,這三大行業者在2020年實現發財是機率非常高的。大家一起努力奮鬥,向錢看齊。

  • 17 # 大河塗塗

    2020年十大行業機會,不容錯過!

    1、電商、短影片、遊戲、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線上專案將遇到巨大的井噴式發展。

    2、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行業強勢崛起。

    3、上門服務平臺,比如蔬菜配送、定製化餐飲配送、清潔、保姆、搬家等各門各種上門服務。

    4、線上辦公軟體,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體。

    5、家用辦公傢俱、家用娛樂裝置,自媒體時代,在家辦公成為常態。

    6、同城物流、跑腿服務,人會變得越來越懶,需求越來越大。

    7、私人醫生,私人心理醫生以及各種線上諮詢服務。

    8、VR/AR場景體驗類專案,受5G的推動,將是賺錢的好機會。

    9、各種能夠幫助社群網格化管理的專案。

    10、醫藥健康、養生保健行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

    各位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啊,錯過了,也錯過了啊2020年的風口機會了!

  • 18 # 挖藕財經

    2020年過去了一個多月。如果是以往,吃喝玩樂的行業,在春節會迎來一個開門紅。餐飲、旅遊、電影等行業,春節作為全年最重要的時刻。

    今年呢,受疫情影響,我們平時看到的發財行業,變成了虧所行業。平時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行業,突然大爆發了。比如,誰能想到那個不起眼的小小的口罩,成為了硬通貨呢?平時愛用不用的線上辦公軟體,突然就人人都需要了呢?

    對於普通人,靠行業發財有兩個方法:買那個行業的股票,成為那個行業的從業者。

    (1) 買那個行業的股票

    最近醫療股和線上辦公概念股漲得多瘋狂,大家都看到了。創業板直接“無視”疫情的影響,再創新高。

    如果是我,我會考慮,這次疫情下,人們改變了哪些習慣?

    就拿線上教育來說,以前大多數學生習慣和老師面對面交流。一個春節下來,發現上網課效果還不賴,收費更便宜。

    又比如說,之前一直都逛菜市場和超市的阿姨們,經過一個春節發現用APP買菜同樣方便,品質不差,以後可能成為生鮮APP的忠實使用者。

    買看好行業的股票,乘著風口賺錢,是2020年的發財捷徑。這裡再說一點,看好行業不知道買哪隻股票,就買對應的指數基金。

    (2) 成為從業者

    還是以線上教育為例,我的一些朋友,之前開了補課班。寒暑假作為補課班兩大旺季,佔了全年盈利的很大一部分。哪知道,今年春節直接關門不招生了。

    朋友心有不甘,在教育行業多年,怎麼今年就翻車了呢?春節待在家,這位朋友發現線上教育潛力巨大,年後打算找幾個合夥人,在線上教育上做點事兒。

    同樣的道理,年後有想跳槽的人,可以多考慮向遊戲、線上辦公、生鮮電商等行業轉型,風口上的行業,工資會更高一些。

    上面說的是賺錢,這裡我還想說說虧錢的事兒。受疫情影響,消費、旅遊、娛樂行業遭受很大損失。中小微企業也很難熬,比起賺錢,我們更應該在2020年思考,怎麼活下去。

  • 19 # 君潔談投資

    新能源汽車。這是當下最大的趨勢,可以看3到5年,無論是股市還是和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實體經濟都有機會。如果你不炒股,可以去做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或者相關產業的產業的加盟等

  • 20 # 盤升

    2020年幹什麼行業能夠發財,簡單說來,有兩種行業:一是國家政策傾向的行業,二是經濟發展催生的行業。

    首先說說國家政策傾向的行業。

    一、高科技類行業

    最突出的就是高科技類行業,隨著這幾年貿易摩擦的加劇,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技的發展,此類行業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飛速發展,高科技人才也是供不應求。當然,這類行業門檻較高,能靠這個行業發財的人佔少數,不是一般人能夠企及的。

    二、金融類行業

    最近一年多,對炒作房地產的管控越來越嚴,無論是從銀行借貸還到房產稅徵收。那把這部分投資資金趕到哪去?答案是股市。只有股市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上市公司才能夠有更多的資金去搞研發生產,從而啟用實體經濟,再去反哺金融市場,達到良性迴圈。近期央視新聞經常提到股市,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可見國家對金融市場的重視。這個行業門檻較低,大多數人可以參與,既然不能去高科技公司,但我們可以去買他們的股票,一樣能夠享受公司成長壯大所帶來的收益,實現自己的發財夢。

    另外就是經濟發展所催生的行業

    三、線上教育

    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尤其是教育培訓行業。不過,很多學校或者機構不得不開始從線下教學開始轉移到線上教學,這不僅提高了老師的講課效率,還能更好的使學生有一個完美的過度。同時,也催生了線上教育這個行業的爆發。如果你是做這行業的人,那麼恭喜你,踏上了風口,準備發財吧!

    四、自媒體行業

    自媒體行業又有很多細分領域,像小影片製作,文章撰寫,還有最近大火的網紅帶貨等等,這些自媒體做好的人,收益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也是大多數人可以參與,只要努力堅持,就有可能賺錢發財的一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學英語為的是什麼。真的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