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宗師
-
2 # 用事實說故事
善惡是人的一體兩面,沒有絕對的善惡。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出來的時候沒有被世界汙染,也不知道什麼是善惡,所以人們希望新生兒是善的,往著好的方向去向往,而有一句話叫無利不起早,就說明一切的善都是為了人性的自私,人生來是自私的麼?其實答案是對的,人是高階動物,也就是說人本質也就是動物,而自然界的動物中,本能的反應就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但人又區別於其他動物,透過學習領悟,可以把自私放到最小化,所以很多情況是相對的善。
再來說惡。沒有無緣無故的惡,都是透過社會的壓迫或是環境的好壞來評判惡,其實說白了,人性本惡,說的就是天生的本能,動物的本能,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存活在生物鏈中,不然就餓死了,呵呵。
所以說,無論善惡,都是人的一體兩面
-
3 # 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告子“人性如水”論
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顯然都太過極端,都不正確,人性是複雜的一個東西,不可能簡單隻用善惡來一言概之。
那麼在性本善和性本惡之外,諸子百家中還有沒有其他人提出其他的關於“人性最初”的理論來?
答:有。他就是告子,先秦諸聖之一。
因為先秦書籍能流傳至今的少之又少,所以致使很多諸子百家的理論典籍都失傳了。
其中就有告子,告子本身並沒有什麼著作留下,現有的相關書籍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錄在《孟子》一書中的《告子篇》。
至於告子的身份,歷來也爭議很多。他在思想學派中屬於法家,卻有人說他是孟子的徒弟,也有人說他的墨家創始人墨子的徒弟。總之是眾說紛紜。
告子針對人性之論提出了一種新的說法,覺得目前為止最為正確的說法。
人性最初並沒有善惡之分,就像了流水一樣,是善是惡全看後天引導。
-
4 # 高銘川號湖舟
他倆我都不信。本善,就是本質是善良的;本惡,就是本質是惡的。那麼:善惡標準是什麼?善惡本質,在人身上追根溯源就是嬰兒。嬰兒剛出生時,有思維媽?它的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什麼標準來評定?稍大一些,嬰兒餓時候哭,是不是惡?高興的時候笑, 是不是善?這時候評判一個嬰兒,不可能有善惡之分。
人的本性不是先天就有,是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根據每個人對外界反應,形成了一種意識。屬於意識範疇。善惡是意識部分,也是後天形成的。本質就是一張白紙,就看諸多因素怎麼畫了。
人性本質就是地,看你種什麼了,種小米得小米,中大麻得大麻。
-
5 # 鬍子哥書評
探討人性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在科學家不斷突破人類技術的極限、向宇宙探索的同時,哲學家則孜孜不倦地向內、對著人類自己發出靈魂拷問——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對於這這點,我更相信人性本善。談談我的觀點:
1.人性本善,福德自現。宇宙從130億年前大爆炸開始,再到高分子孕育生命。每個生靈都有自己固定的生存軌跡,動物有動物的宿命,人類有人類的宿命,一切都是按著上帝神的指引向著善的方向持續不斷的變化。只不過在這個變化中,人類是具有認知的,如果沒有把握好自己的認知,而貪婪過度,才會變得罪惡。
2.中國五千年文明。敬老愛幼,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祖宗的教養骨子裡就藏著善良本性。比如:小時候你見到小動物都會有憐憫之心,愛護之心。
-
6 # 善者天佑勇者無敵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形相近,習相遠!說的就是說一個人生下來他的習狌,本來是善良的!如果按照本性的發展,沒有外界的干擾!都可以成聖人的!為饒舜周公之類的人物!但他在社會上之後所受的教育環境的不同!別人言傳身教,他默默地感悟的不同!也有可能成為大奸大惡之人!如過去的四大奸臣,趙高,秦檜兒,嚴嵩,蔡京之流,本來是好人,是善良的人!但到了朝堂之後互相傾扎,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以至於脫離了善良的本色!走向邪惡一面!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說的是人都有動物的本性!生下來的時候都會為了生存而戰!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搶食物,爭取活下來的權利!你看動物世界中!兄弟姐妹之間強大的欺負弱小的!把幼小的擠出巢穴,那就是赤裸裸的惡呀!而人也有動物本性!在小孩兒時期為什麼會咬人?也是這個原因!所以說人之初,性本惡也不為過!人是高階動物!在慢慢的成長中他知道了歉讓! 大家都有生存的權利!知道了不食嗟來之食!不飲盜泉之水!知道了男子漢大丈夫做事有可為有不可為!知道了是非對錯!所以能嚴於律己!修身養性!終成一位賢人!
他們兩位智者說的都是對的!人不管為惡為善!怎麼樣都是後天教化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分開兩面看問題!別看表面意向,直達事物的本質!
-
7 # 書香居
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之初,或未生前,都是純淨純善。
性相近,習相遠。出生之後,性情大致還是相似相近的,但出生環境不同,受到的熏習、影響各不相同。
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能用好的方法教育、培養,習性、性格發生遷移,慢慢會變的各不相同了。
孟子說人性本善,是說“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說人性本惡,是說“苟不教,性乃遷”
站的角度不同,導致大家看到他們的觀點似乎不一樣。
其實各有道理,既無對錯,亦無信誰反對誰之說。
最後分享古詩一首: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8 # 悅乎堂
善與惡是分別心使然,人在剪斷臍帶的那一秒,從先天轉到後天,先天無是非無善惡,出生後染凡塵、沾習氣、受教育、混圈子……則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以至於明白了所謂的是與非,善與惡!
如果非得分人性本善本惡!我認為性本善,只是後來給紅塵汙染了,只有在五行中,紅塵裡,我們都難免分別心、執著心!修為不同,感悟不一,程度不同罷了!
-
9 # 廣二傳播
如果說“索取”是一種“惡”,我覺得“人性本惡”!
嬰兒一出生就知道索取奶水;剛出生,不知道說話,大人如果滿足不了他們不會表達的腦袋,就知道哭,所以應該是“人性本惡”。
後天的教育,才是教導人們向善。如果沒被教育與引導好,其“惡”的本質會陪伴一生
-
10 # 葉溫
人性
所謂人性,是人的根本所在,經過後天的培養與骨子裡的基因。後天的生活環境更為重要,直接影響自身。
包括脾性,性格,情緒,行為。
所謂人性,不可捉摸。
善與惡,一念間。
本性何為?環境所改。
-
11 # 後擊搏發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你信哪一個?
個人看法:哪一個都不信。
1、人的善惡與否不是天生的,一個人的善或惡都是後天產生的,跟出生之後的環境有關,跟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家庭的影響、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身邊交往的人的影響等外在因素有關。人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善惡之分,是一張白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惡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2、善與惡有時候難以鑑定,有時候一件事的對與錯,站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會有不同的判定結果。善與惡也是一樣,一個人做了一件事,表面是善事,可能出於他的惡念,有時候一個人做了惡事,可能他的初衷是善的。所以善與惡在於一個人的內心,內心的思想是外在表現的根源,外在表現是內心的展現。
3、人的內心也是會變的,一個人本來是善的,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他變惡了; 一個人本來是惡的,在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後變善了。所以說善與惡在一個人的身上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
所以說人之初,人性本沒有善惡之分。
-
12 # 問道黃老
上學時相信孟子的,長大後更相信荀子的。正確的觀點應該是,人之初無知無學,無善無惡。一切善惡都是後天養成的。
人之初,就像一頁白紙,無所謂善惡之念。所有的善惡都是後人教化引領的結果。社會是一個大染缸,進了紅缸就是紅的,進了白缸就是白的。
把一對出生的孿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一個是帝王之家,一個是惡魔之家,長大後,一個就是君臨天下的君王,一個是無惡不作的魔王。何也,水土異也。
孟子主張性善,因為他是孔門弟子,一生所學也都是孔子的仁愛之學,因此他主張性善論。荀子也是孔門弟子,但是荀子更看到了社會變革給人帶來的深刻影響,更能跳出儒家門戶,客觀公正地看待孔子學說的侷限性和傾向性,因此他主張性惡論。
但是,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其最終所指都是後天的環境影響。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承認人具有向善的一面,因此無不以勸善積德為教旨。但是按照老子的觀點,善惡同源,美醜同出,所謂的善惡都是人們的分別心刻意劃分的,因為有了分別心,才有的善惡之別。
就像出家的人,所謂脫離煩惱的世俗,走進清淨的世界,這些煩惱是什麼,什麼是清淨的?無非是人們製造的概念。
煩惱是煩惱者的煩惱,清淨是清淨者的清靜。莊子說,道在萬物,你我他都有道;孟子說:人皆可為堯舜;佛祖說:萬物是佛。這些大哲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成佛成魔,向善向惡完全取決於自己,取決於自己的心志。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到有分別心的環境,人就有分別心,因此,環境不是決定一個人善惡的唯一因素。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了,一樣有出汙泥而不染的人;在清淨的寺廟裡,一樣出坑蒙拐騙的假道士、燒殺搶掠的假和尚。
為什麼呢?因為有分別心。在道觀,在寺廟,高道大德們論道講佛,勸人向善,因此另一面的惡就浮現出來。向善的功用太遙遠,似乎回報更縹緲,而向惡的功利性太明顯,太實用,因此,他會表面上性善,暗地裡卻隱藏著陰謀。這說明善地並非一定出善人,魔窟也不一定沒好人。
什麼原因?就是善惡本是一碼事,只是人們的分別心,只認準一方面,並試圖用這個方面引導,故意隱瞞或者不知道事物的另一面,以此來勸化人性和風氣,其結果是,你看到了這一面,他看到了那一面。
為何在善地,他卻卻能看到惡的一面?因為萬事有對立面,就像易經所言,陰陽互根互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你越強調善,他越能看透惡,你越說善的是的,他越覺得你在隱瞞著什麼。他是善的,還是惡的?他不善也不惡,只是他實在,不虛偽。
所以老子講:大道廢有仁義。仁義就是人們制定出來的規範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你越強調條條,他越認為你虛偽。事實上,這些條條框框正是侯王們謀私的殺手鐧。
你若說人進入善地,早晚會懺悔,會向善。那也是你的一廂情願。有的人一輩子事佛唸經,暗地裡卻沒做一件善事。有的宗教也勸化人,但自從產生到現在,從沒停止過仇恨和殺戮。你說他是善的還是惡的?我們會毫不遲疑地說是惡的。但是人家卻不這麼認為。所以,善惡是人為的劃分的道德標準,人與人不同,民族與民族不同,善惡觀念也就不同。
但是社會總得有一套執行規則,人們相處也應該有一些公共的認知,這個公共的認知,就是社會公德。他雖然也是人們出於分別心制定的,但這種規範強調的是自我調適,在自己舒服的同時,不損傷他人和公共利益。若能做到,他就是人們公認的善了;若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利己傷人,傷害到公共利益,那他就是惡的了。
這種規範通常出於對公共利益的兼顧,而非某些利益集團的偏好,那就會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和遵守,這種規範就是合乎天道、人道的,就是善的,反之,則不善。
-
13 # 李啊啊呦耶
無論是孟子的人性本善,還是荀子的人心本惡,我們都要認清一點,即人是環境的產物,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生有各種慾望,無約束髮展和膨脹必然導致惡果,若以禮儀加以教化則可以成為善。善惡處於在變化之中,你多年前認定的一個好人,可能在多年以後就會變成一位噁心。對於人性,我們要用辯證發去觀察,善惡在隨時變化,社會進步快,人性的思想也隨著地位,環境在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有善於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盼望著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善良的一面與人相處,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
14 # 讀史求真
我認為,人之初,無所謂善惡。但總是從自我出發認識外界。我曾仔細觀察過兒子小時和現仍在兒童時期的孫子的狀況。兒子小時懂得"我“的含義後,什麼都是"我們“,如"我王大夫告訴我""我家那個橋"…,對孫子,我觀察得更細一些,他小名"球球",但最初他是把"我“和"球球"分離的。如"球球就不愛吃","球球不睡覺"。我以為這是他個體意識沒覺醒,但當他有了個體意識後,同他爸爸一樣,什麼都是"我的"了。這叫自私?我說不清,及至大些才知道了並不都是"我的"。但又有兩件事讓我印象極深,一次我要買個躺椅,一百一二十塊錢,他知道後,非要給我一百塊錢的"贊助"(從他積攢的壓歲錢裡拿出的),我不要,他急哭了。後來可就不這樣了,他拍廣告掙了點錢,我再找他"贊助,他推三諉四,不再大方。當然這不能上升到善惡層面來認識。但人的品行是社會的產物卻是確定無疑的。而無論善還是惡的起點一定是"我"。這"我"是無差別的。所以儒家所講的修齊治平,從自身修養做起是很有道理的。
-
15 # 橄欖葉子Jks
性善性惡本身應該是個“偽命題”,其因在於:
1.人性本無善惡之分。人之初,一切皆為空白,全靠後期環境影響塑造而成。正如教育中提到的,人生就是一張白紙,看個人如何書寫。
2.人性善惡關鍵在過程。最典型的當屬《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和楊康這兩個雙面教材,他們兩個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學習認知的環境以及教育模式,給善惡了一個定義。
3.人性善惡定論在終結。一個人的生命終結的方式,決定了其一生是善是惡——一生光明磊落,卻以惡的方式終結,誰能說他是善良的呢?相反,一個人一輩子都在做壞事,死的卻轟轟烈烈,為眾人所稱讚,誰又能說他不是善良的呢?
所以說,才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頭金不換等——但畢竟是極少數。
在這裡,還是要勸世人,生命的過程中,少一些作惡,多一些行善,才能更好的走向善的終結,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善良的人!
-
16 # 長江源遠流長
我不單獨信哪一方面。因為人性的善惡是相對的的,不是先天表現出來的。而是在後天環境,教育,學習,管理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而形成的。
-
17 # 洪樓過客
1、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會決賽的辯論題就是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最後是堅持人性本惡的反方獲勝。
3、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論,大意是人性向善論而非人性本善;荀子的性惡論,大意也是指人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於修為而(呂思勉語),也是要求人性應該向善。
4、從這個角度上看,人性本來無所謂善惡,人性需要抑惡揚善,加強個人的教化與修養。
-
18 # 久住青山Lee
王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道無善惡之分別,道生萬物。人之初心性與道相合,是無善無惡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嬰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的意念一經產生,善惡,好壞也隨之而來,這也就是佛家說的起心動念。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人看到惡的現象後,會痛恨惡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歡。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學》所說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知,對得起別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主動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慾所產生的惡行,主動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
-
19 # 山高水長先生
古代先賢,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認為“性本惡”同為儒家一脈卻持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沒有性善論就沒有儒家認為的“人性本善,只是後來有的人漸漸喪失本善,才胡作非為”;沒有性惡論就沒有基督教的原罪,就沒有基督教存在的必要?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說法?
其實我個人更崇尚明朝的大聖人王陽明先生對人性的論說,在《王門四句教》中,“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世間萬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沒有善惡之心。就像莊稼和雜草,本是一般無二的生物,天地沒有偏袒誰,也沒有厭惡誰。人心本來也是如此,無善無惡。
但是,人要吃糧食,自然希望莊稼長的好,於是就有了善惡之分,剷除雜草,呵護莊稼。我們天生看到別人恃強凌弱就會義憤填膺,這份天然的、自動產生的念頭就是我們的良知。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直覺判斷,卻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內心的良知總是受到外物的干擾,被貪念、慾望遮蔽,被社會的風氣帶偏。所以,要付諸實踐,格物致知。因此我認為人性本無善惡,由於後天的各種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善惡之分。
人性善惡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無論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僅僅是對人性根源的探討,忽視了人的意念、慾望以及後天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王陽明先生的《王門四句教》我個人認為說的比較客觀全面,因此也會這麼認知人性和世間萬物。
-
20 # 黃公子本公子
孟子曾以告子之口說過:食色,性也。
本質上,我理解你的問題是,儒家以德治國和法家以刑法治天下,哪個更好?
因為,孟子和荀子都不是脫離政治背景在單獨談人性。那麼我當然站在儒家的立場。
回覆列表
王陽明先生對此有很好解答,他說孟子講的是人性本質與發端,荀子指的是人性在社會環境下的表現與流變,特別是受汙染之後的結果;所以中國文化提倡要“復性”,孟子認為人性善是內在自有的,而非教化習染外部獲得的。
荀子不是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的。而是認為人的天性樸實無華,可能會為善也可能會為惡,強調應用後天的禮儀教化來引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