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文史漫今生

    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夫妻,也是劉邦的賢內助。當劉邦在前線搏殺時,呂雉在後方為他照顧家庭,贍養老父生兒育女,太子劉盈也是一路共患難過來的,是豐沛功臣集團認可的自己人,政治資本雄厚。皇后和太子的位置,是母子流血流汗的成果,是他們應得的。就算劉邦後來寵愛戚夫人,寵愛趙王劉如意,但這些後來者只是完全的人身依附關係,得不到任何一支實力派政治勢力的擁護。戚夫人不可能只靠著廉價的笑容和作態的舞步,就輕而易舉地拿走呂雉劉盈的大義名分,劉邦不傻

  • 2 # 潔淨精微

    眾所周知,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十分的寵愛戚夫人,疼愛到曾一度想要廢除呂后的兒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不過最後這一想法沒有得到實現,反而引來的呂后的不滿,將戚夫人還有劉如意都給害死了,而且手段十分的殘忍。劉邦明明十分疼愛戚夫人,而且呂后心狠手辣,見自己寵愛的欺負人害死,劉邦為什麼不採取措施,廢掉呂后,保護自己的愛人呢?難道說劉邦對戚夫人的愛是假的?還是說劉邦沒有能力廢掉呂后呢?

    其實劉邦是有考慮廢除呂后的,畢竟劉邦要廢除劉盈,改立劉如意,也就說,太子的地位改變了,呂后和戚夫人的地位也是需要改變的,所以這就涉及到廢除呂后改立戚夫人為後。如果不這麼做,只換了太子,不換太后,就相當於要等著呂后翻盤搞死戚夫人母子二人。劉邦在去世前,曾經多次想過“廢后”和立太子,但是因為受到了叔孫通和張良的勸阻也就作罷。但實際上,劉邦沒能確定下來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陳平殺死了樊噲。樊噲是呂后的人,而樊噲的老婆還是呂后的妹妹,也就是說樊噲是呂后的親族了。

    《史記》中記載,宮廷爭鬥可是呂后的專長,和武則天慈禧太后有的一拼,但是關於呂氏家族的資料,《史記》中存在缺失,但是《呂太后本紀》中還留有一些關於呂氏家族相關的蛛絲馬跡。《呂太后本紀》中描述說,呂后為人剛正,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還只是一個泗水亭長,後來輔佐劉邦打下天下,在管理天下時,呂后也是出了不少力。而呂后的兩個哥哥,也都是將軍,大哥呂澤因公殉職,他的兩個兒子被封為侯,二哥也被封為建成侯。之後《呂太后本紀》描述了呂家的功績,在功臣排序中排名為第一,但是《史記》中對於功臣的排名中,卻和《呂太后本紀》中的排名不同,而且不管怎麼排序,呂家都排不到第一位。也就是說,這段歷史要麼是存在著虛假,要麼就是這個排序不是歷史真相的全部。然而事實就是後者。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記載了呂氏兄弟的豐功偉績, 並且與《呂太后本紀》中的描述是完全相符的,也就是說,真正“佐高祖定天下”的,是呂氏家族,而不是呂后也一個人。從整個過程來看,呂氏兄弟在漢軍還定三秦之後,劉邦出關的路線是從臨晉往西到山西,沿著黃河北岸線到河內,再到洛陽,之後又到了彭城,然後在彭城大敗。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漢軍的路線是從洛陽眼睢水到的彭城,這一路上都是呂氏兄弟帶兵進入,也就是說,呂氏兄弟是漢軍的前鋒。劉邦進入彭城之後,呂氏兄弟在碭郡駐紮,而項羽則在泗水縣南邊不遠的睢水岸邊。劉邦大敗之後,項羽便雙面追擊,一路沿著泗水悲傷,到了沛縣打敗了呂氏兄弟,而另一邊則沿著陸路西進追擊劉邦,劉邦逃亡的方向,就是彭城西邊。

    再來就是楚漢之爭的第二個階段,劉邦的主力一直是在洛陽,而楚漢之爭中得大勢力格局實際上就是以蕭何、呂氏兄弟、韓信和劉邦等人為主。韓信多次破趙破齊,但是韓信對部下的控制力差;而呂氏兄弟則不管是從功績上還是號召力上,都是能夠和劉邦達成“合夥人”的層次,而這也就是當時漢初政治的格局。還有就是蕭何,蕭何是一個謎一樣的任務,他在楚漢之爭中表現出了對劉邦的“忠誠”,所以劉邦也是非常器重蕭何,所以這對呂氏兄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張良等人因為是後來人,而且後來呂氏兄弟親自拉攏張良入局,所以在劉邦第一次想要立儲的時候,張良是極其的反對。也就是說,劉邦的基本盤,就是和呂后共享的,就算是張良等這些外來的人,都是站隊呂后的。這也就意味著,劉邦想要廢太子,只有他一個人想這麼做,身後沒有人支援他,所以就算他有威望,沒有人幫助,想要動太子,廢呂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還不止,後來張良幫助呂后,“商山四郜”的出現就意味著關中龐大的潛在勢力。也就是說,劉邦即使執意要這麼做,戚夫人和劉如意也將會面對列侯的離心,這些人都是漢朝打下天下的同盟軍,如果不能和他們站在同一條線上,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帶動不起來。只能說是最後劉邦是理智戰勝了感情,為了王朝能夠延續,只能是犧牲了戚夫人和劉如意,而到了此時戚夫人心中也是明白的,所以戚夫人才會痛苦,而劉邦幫不上自己心愛的女人,消愁的酒都下不了肚。劉邦死後呂后的威勢是非常明顯的,她敢殺人立威,鞏固自己的權勢,讓一群多計謀的大將對其產生畏懼心理,怎麼說也不是一般的人啊!

  • 3 # 歷史創作人

    劉邦為什麼沒有廢掉慘無人道的呂后,是不願意還是沒能力動呂后?

    劉邦和呂后之間的關係不是誰敢不敢動誰,有沒有能力的問題。他們是政治夫妻,在一些具體關係上是很微妙的。就拿呂后保太子之位的成功舉例,既有呂后透過家族勢力的努力,又有朝臣的轉圜,最終使得劉邦打消了這個念頭。

    原因一、易太子之爭。張良在太子之爭中扮演了關鍵的力量,善於謀劃的張良提出太子之爭不是口舌爭,提出請商山四皓的計策。商山四皓都是長者,不滿於秦的暴政而隱居山林,漢朝建立後出山,提出讓商山四皓來輔劉盈就是讓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來支援太子劉盈。

    不久,張良自己在劉邦平黥布之亂時 ,做太子劉盈的少傅,為了增強劉盈的執政能力,特意向劉邦提議令太子為將軍,監關中兵,來鞏固太子的地位。

    原因二、呂后背後的集團。呂后當然是一個人,還是女人,但是呂后背後卻是一個集團性勢力。在太子之爭中,呂后背後始終有一個穩固的政治集團,除了前文的張良,還有後來的叔孫通、周昌等,甚至以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汗地來威脅劉邦,阻擋廢太子。

    原因三、劉邦此時的弱點。漢朝建立後,天下並不是太平,而是叛亂迭起,燕王臧荼叛亂、韓王信勾結匈奴、淮南王黥布反叛等等一直威脅著帝國,劉邦沒有精力來對身後的大事進行思考。這也使得廢太子一拖再拖,最後劉邦甚至封趙如意為趙王,想保全他,可是也阻擋不住呂后的怒火和復仇。

    原因四、 戚夫人不善於政治。如果假如換太子成功,那麼戚夫人能夠維持住漢家局面嗎,有手段鎮住那些反叛的大臣嗎,恐怕未必,史書記載她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能歌善舞,多愁善感,顯然不善於政治。可以說,這在與呂后的較量中已經敗下陣,最後母子二人在劉邦死後徹底失去了保護傘,朝中大臣自然也不敢言。

  • 4 # 遊歷往事

    其實劉邦是有考慮廢除呂后的,畢竟劉邦要廢除劉盈,改立劉如意,古代一直都是母以子貴,也就是說,如果劉如意當了太子,那麼戚夫人的地位也是要改變的,所以就涉及到廢除呂后的問題。劉邦在去世前,曾經也多次想過“廢后”和立太子的問題,但是為什麼沒廢,原因有幾個,

    一,劉邦對呂雉心懷愧疚之情。在劉邦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混混時,身為大戶人家小姐的呂雉就下嫁給了劉邦。而且還十分甘願去拋棄自己以往那些富貴的生活,願意與劉邦一起過苦日子。所以,對當初的下嫁,劉邦的心裡要是說不感激那是假的。

    二,劉邦起義之後,呂雉也沒有任何的抱怨,一起與劉邦開始度過艱苦的日子。後來劉邦失敗的時候,甚至經常把呂雉還有幾個孩子丟棄。好在當時的車伕比較好心,這才由把幾人給撈了上來。再後來的時候,劉邦的勢力漸漸可以與項羽相持。不過,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項羽把劉邦的一家老小都給抓回去當了人質。直接在項羽的軍營裡度過了好幾年的時間。作為一個俘虜,在敵人的軍營裡肯定是受過了不少的折磨。因此劉邦對呂雉一直都懷有愧疚之心,這才沒有把呂雉給廢掉。

    三,呂雉自己的能力也很強,在劉邦在前線征戰的時候,後方的事物基本上都是交給呂雉去做的。而呂雉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因為在被項羽俘虜的幾年裡,呂雉也已經想明白了。劉邦早就已經不愛自己了,所以他要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去努力。基本上劉邦後方的穩定,大多都是靠著呂雉的努力。

    四,劉邦在成為皇帝之後,因為經常流連後宮之中,所以基本上大多的事物都是交由皇后呂雉去決定的。也正是靠著這樣的便利,呂雉的手上有著很多能人。而且,在晚年的時候,劉邦也曾經想著要重新立太子之位,他想要把自己與戚夫人的孩子劉如意當上太子。只可惜,當他宣佈這個命令的時候卻發現,整個朝堂之上大多都是反對的聲音。無奈之下,劉邦只好放棄。

    五,劉邦和呂后之間的關係,在後期已經不是誰敢不敢動誰,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一對政治夫妻,在一些具體關係上是很微妙的。尤其是在廢立太子和廢后問題上,既有呂后透過家族勢力的努力,又有朝臣的周旋,最終使得劉邦打消了這個念頭。

  • 5 # eternal73036921

    首先,呂雉跟隨劉邦創業,共同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雨,最瞭解呂雉的人非劉邦不可。呂雉的殘忍、果敢、處亂不驚等等,劉邦瞭然於心。

    大漢初年,歷史有處重要拐點,劉邦要廢太子劉盈立劉如意。對於原因,史書有意無意偏向人倫,將其歸咎於劉邦寵愛如意的母親戚夫人。這種解讀符合大眾常識,接受起來特別順暢,但,這恰恰是封建史官的侷限,他們寫歷史是給帝王看的,處處用儒家思想丈量行為舉止,那麼,多數就會將歷史動機歸咎於帝王個人道德層面。

    歷史由故事組成,大家往往被大宏觀敘事所俘獲,細節卻被人忽略,司馬史公在《史記》中留下一句話,“劉盈仁弱,不類我,如意類我。”這是劉邦自己給廢太子找出的理由,這也是歷史留下的細節。

    初看起來,它近似於一箇中年色男不負責任的說辭,自己給自己的荒唐行徑尋找藉口,即蠻又霸。

    事實真如此嗎?

    劉邦應該算得上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明君之一,戎馬一生,閱人無數。

    他曾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多多益善,他又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你最多就只能帶十萬”,韓信補充說,你帶的是將領,我帶的是兵”。

    這段精彩對白讓漢初英雄更加爍爍生輝。論格局,能與之匹敵的是拿破崙那句,“不想做將軍的是並不是好士兵”,論氣勢,不輸於“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試想一下,這麼一個英雄豪傑,駕馭猛虎戰將的人,豈能是糊塗蟲?英雄式帝王大都有一項技能:小事裝糊塗,大事必謹慎。

    他最大的過人之處是,識人,用人。家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劉家,不容易打下的劉家天下,豈能因寵愛妃子,就交給不能駕馭漢家的人!

    後來的歷史也應證了劉邦的判斷,劉盈的確仁弱,仁弱是一個封建帝王最大的死穴,漢朝也最終亡於這個死穴。

    如此看來,劉邦的“劉盈不類我,如意類我”絕不是藉口,是認真思考後的結論。

    當劉邦看到“商山四皓”為劉盈站臺時,心中也知大勢已去,不得不把自己的結論戲劇性收回,告訴戚夫人不要再折騰了,還是跟我跳支舞吧。

    每我讀到此處,我心痛不已,似乎能看到劉邦內心的傷感和無奈。他看到了未來,完全明白,只要自己一死,戚夫人和劉如意定會慘死於呂后之手。

    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和妃子結果已料定,能拯救他們的辦法只有一個,殺掉呂后。

    其次,劉邦對身體的判斷也很客觀,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呂后為他找來名醫,劉邦問他病情,醫生說能治,劉邦一聽口氣,就知道不會好了,氣得大罵醫生:“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 扁鵲 何益! ”說完賞賜給醫生五十金打發他走了。

    他該做的是什麼?早做決斷。

    正如上文所說,他知道劉盈仁弱,劉家其他王孫雖各地封了王,作為理想中打群架一哄而上的準備,但,呂后是皇后,大權一定會在她手裡,很可能造成外戚專政的局面,漢家江山成為呂家掌中之物。

    這也是可以殺死呂后的理由。

    既然如此,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呢?因為夫妻感情深嗎?

    劉邦和呂后的夫妻感情一定很深,曾患難與共,有結髮之情,更有戰友之義,但這不是帝王不殺皇后的理由。

    有句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殺了你,不需要什麼公正審判之類。

    縱觀歷史,我覺得劉邦不殺呂后有這樣幾個理由。

    其一,他知道,戚夫人肯定不死心,可能會反撲,但絕對不是呂后的對手。一山不能容二虎,要讓漢家江山穩定,必須除掉一個,那隻能是呂后除掉戚夫人,以此除掉劉如意一黨。

    儲君不能有倆,儲君危及帝王之位時,儲君死;王子危及儲君前景時,王子必死。劉盈不會這樣幹,誰來充當託刀人?只能是呂后。

    其二,當時大漢江山並未完全穩定,中原地區還有很大隱患外,北方蠻族也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大漢江山將會雷暴。

    自己駕崩後,劉盈仁弱,各地劉姓王叛亂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叛亂爭奪帝位,天下將會重新歸於狼煙四起,生靈塗炭,漢家必亡。

    需要有個強權人物輔助劉盈才行,老臣們是靠不住的,也就只有親孃呂雉,她有威望,有手段,有魄力,夠狠毒。

    其三,劉邦在,開國老臣服氣,劉邦不在了,劉姓皇族或將被老臣豪門架空,正如漢末時期。如何度過這個時期?要麼把老臣幹掉,要麼把老臣熬死,誰有如此能耐完成使命?呂雉。

  • 6 # l牧池先生l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

    劉邦並不是沒有考慮過廢掉或者除掉呂后。但是,劉邦是位戰略高手,更是一位平衡專家。他深知除掉呂后的後果,所以就留下了呂后。我來分析一下留下呂后的原因~

    第一,放眼當時朝中,如果劉邦不在了,除了呂后,有誰能制衡那一群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之臣?

    第二,放眼天下,劉邦不在了,除了呂后誰能鎮得住那些藩王?

    第三,如果除掉呂后,劉邦死後,無論誰做了新君,都不可避免一場骨肉相殘的皇位之爭!

    第五,呂后既是糟糠之妻,又是劉邦的政治聯姻。雖然劉邦已經統一天下了、異性諸王已除、大權獨攬,但是呂后的家族勢力和擁護呂后及惠帝勢力仍然不可小覷!四皓的事情就足見分曉!

    那麼,留下呂后去制衡這麼多問題,劉邦就沒考慮到呂后既然能制衡這麼多勢力,呂后的勢力必然超級強大,呂后必然會亂了劉氏江山?劉邦何許人也?必然考慮到了,於是劉邦留下了陳平和周勃,關鍵時候反制衡。所以說劉邦覺得應該留下呂后,而且不怕留下呂后!如果說康熙是千古一帝的話,那劉邦就是萬古一帝!

  • 7 # 給個老婆餅

    細數中國曆朝歷代,雖然說皇上是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時候,權力都把握在皇上一人的手裡。在皇上實行自己權力的同時,會有丞相、將軍、後宮等等多方勢力來進行干預,有些皇帝甚至完全不能主持朝政,而是被裹挾。

    在這些勢力當中,那些權臣大將算是外部的勢力,而真正對皇上影響最大的,則是後宮的干政。因為就算是皇上,也會有妻子和母親。而面對這樣的人倫大綱,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帝,有時候也不得不服從自己的後宮。更不用說有些皇帝繼位時,年紀幼小,更是被後宮操縱在手裡。

    要算起最早的後宮干政,應該是從呂后開始的。呂后名為呂雉,是劉邦還當亭長的時候,明媒正娶的妻子。這裡要著重強調一下,古代男人雖然可以娶很多的女人,但是有妻妾之分,就是有正妻和小妾的區別。呂雉就是劉邦的正妻,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自然而然成為皇后。而劉邦的小妾裡面最受寵的,還要數戚夫人了。

    劉邦到了晚年的時候,對於戚夫人的寵愛,要大大超過呂后。並且他對於戚夫人所生之子劉如意,更是十分喜愛。可是,就算他對戚夫人的感情要遠遠超過其他的妻妾,他仍然不敢廢除呂后,更不敢立劉如意為太子。他身為堂堂開國皇帝,為什麼不能給心愛的女人一個名位呢?大概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呂雉對於劉邦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作所為讓劉邦十分感動。在最初的時候,呂雉是當地富戶之女,而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是呂太公獨具慧眼,才將女兒許配給他,可以說劉邦撿了個大便宜。但娶了如此美妻之後,劉邦卻沒有停下到處搞事。有一次他犯了法,被人家追捕,自己逃到了深山之中。但可苦了呂雉,被人家拿回去關在了大牢。

    但呂雉出獄後,並沒有怨言,還每天大老遠跑到山裡面給劉邦送飯。因此,劉邦對她有了十分深厚的感激之情。然後,在劉邦與項羽楚漢之爭時,他時常被項羽打敗。有一次,劉邦失敗,自己倉皇而逃,留下了呂雉和太公被項羽捕獲,差一點就被項羽給煮了。雖然自己的男人不能保護自己,可呂雉仍然沒有說什麼,依舊盡心服侍著劉邦。試問,哪一個男人能不被這份情誼所感化呢?

    第二,是因為呂雉身後的勢力龐大。劉邦的個人能力並不如何高強,他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漢朝,是因為禮賢下士,知人善任。除了蕭何、張良、韓信之外,還有許多當時的名士來輔佐他。而在這些人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與呂雉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的人都忠於呂雉。並且,當劉邦打算廢除呂雉的兒子,而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時候,呂雉甚至能請來四位德智皆高的名士,讓他們輔佐自己的兒子。

    要知道,這四個人劉邦當年親自上門去請都沒有請來。此後,劉邦完全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呂雉也因此保留下了自己皇后的地位。這樣一位才貌雙全,家世背景雄厚,還對自己死心塌地的女人,又怎麼能讓劉邦不心心念念呢?即便他十分寵溺戚夫人,但劉邦無論從舊日的感情還是當前呂雉的勢力來講,都不可能將其廢除而改立前者。

    但是呂雉為人十分狠辣,劉邦去世後,她對戚夫人做了天怒人怨,十分殘忍的事情,並且大力剷除異己。這使得她的兒子對她十分反感,最終抑鬱而亡先她而去,呂后也因此干政。

  • 8 # 東方京川

    如果劉邦不在了,除了呂后,有誰能制衡那一群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之臣?

    如果除掉呂后,劉邦死後,無論誰做了新君,都不可避免一場骨肉相殘的皇位之爭!

    呂后即是糟糠之妻,又是劉邦的政治聯姻,雖然劉邦統一天下了,異性諸王已除,但是呂后的家族勢力和擁護呂后及惠帝勢力仍然不可小覷!

    於是劉邦留下了陳平和周勃,關鍵時候反制衡。所以說劉邦覺得應該留下呂后,而且不怕留下呂后。

  • 9 # 葉之秋

    劉邦為什麼不廢掉呂后?

    劉邦與呂后之間的矛盾,屬於夫妻內部矛盾。

    呂后與戚夫人之間的矛盾,屬於大老婆與小老婆之間的矛盾。

    呂后與戚夫人矛盾的本質,是大漢皇位繼承人之爭。到底是讓劉邦的嫡長子劉盈繼位,還是讓劉邦的庶子劉如意繼位。

    這個問題,對於呂后與戚夫人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但是,對於劉邦來說,都是家庭內部問題。

    劉盈也好,劉如意也好,都是他劉邦的種。

    劉盈繼位後,呂后必然掌權,必然會收拾戚夫人與劉如意。那麼,劉如意如果登基稱帝,戚夫人會放過呂后嗎?絕對不會!

    因此,在劉邦去世後,呂后與戚夫人註定只能一個活,另一個死。

    那麼,劉邦為什麼不廢掉呂后,讓疼愛的戚夫人以及喜歡的小兒子劉如意活下來呢?

    因為呂后勢力已經很強大。呂后可不是一個只知道躲在深宮的無能皇后。她早在劉邦落魄時就嫁給劉邦,給劉邦生下嫡長子。她又散盡家財幫助劉邦起義,她與劉邦的許多好兄弟,也就是漢朝開國的那一批功臣關係都很鐵。

    比如,蕭何曹參很早時候就常去劉邦家混飯吃,負責做飯接待的自然是呂后。

    劉邦的心腹大將樊噲,娶得是呂后的妹妹。

    聽聞此事,劉邦大驚,認定劉盈羽翼已經豐滿,若是強行廢黜,必定影響大漢根基。

    為保持大漢王朝穩定,劉邦放棄廢黜呂后,也不再提改立太子一事。

    對於此事,劉邦心中是很惋惜的。他曾經留下一首詩歌,表述心意,道: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據說,劉邦這首詩歌是寫給戚夫人的。由此可以看出,劉邦確實是為了不起的皇帝。他雖然很寵愛戚夫人,很寵愛劉如意,但是,為了大漢江山,他還是放棄了這對母子。

  • 10 # 鴻涵先生

    呂后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第一位女主,在太史公所撰述的《史記》中是以“本紀”形式出現的,“本紀”就是專門為帝王做傳記的,由此可以看出,呂后在一定時期內,充當了帝王的角色,只是她沒有稱帝罷了。

    迴歸問題:劉邦為什麼不廢掉呂后?請看分解: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呂雉,用現在的話來說屬於標準的“白富美”,而劉邦呢,在當時就是個鄉間的混混,屬於村痞惡霸之流,呂雉年紀不到二十,劉邦此時年齡已經接近不惑,可就是因為呂太公喜歡給人相面,他覺得劉邦的面相將來會是個人物,就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劉邦。(呂太公這相面的水平真是高,可以稱他為“相面大師”了。)

    嫁也就嫁了,可誰知到了劉家,還未懷孕,便先做了娘,原來劉邦有個私生子,呂雉沒有任何怨言,幫著照顧這個孩子,如視己出。

    劉邦逃亡時,呂雉為了見劉邦一面,經常跋山涉水去送溫暖,從來沒有嫌棄過劉邦,劉邦起兵後,呂雉在家侍奉劉太公,照顧孩子們也是面面俱到,甚至因劉邦被項羽劫持,數次遇到生命危險,卻從不妥協,相比劉邦,在被楚軍追殺時,為了逃命,把自己的親生骨肉都踹下車,呂雉作為妻子的責任是盡到了。

    《史記》記載,劉邦年輕時好喝酒和女色,這個事一直就沒消停過,行軍之中,收編了很多美女,自打當了皇帝之後就更加肆無忌憚,可是劉邦有一點非常好,他知道報恩,也明大義,呂雉為他付出了很多,他心知肚明,為了名聲,他是萬萬不能廢掉呂后的,

    政治利益的捆綁,使得劉邦和呂后相互依存

    呂后在漢王朝建立之初,對於穩固劉家天下地位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從呂后誅殺韓信一事就可以看出,呂后在為自己老公做事的時候也是萬分盡力的。

    劉邦曾經和韓信立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可漢初,劉邦忌憚韓信的能力,就像剷除他,於是用陳平的計策,把他的權利剝奪了,因立約一事,劉邦遲遲不能動手,而此時呂后出現了,呂后用布兜把韓信包起來,用竹籤刺死,死時,不見天,不見地,也不見鐵器,為劉邦除了心腹大患。不過也確是心狠手辣。

    呂后幫助劉邦平天下,守天下,雖然劉邦已經不喜歡呂后了,但好在他和呂后的兒子已經是太子,他還是願意信任自家人的,所以無論從政治角度考慮還是家庭因素,劉邦是不會殺她的。

    劉邦臨終前交代呂后的事情,呂后全都辦明白了,太史公曾高度評價呂后,治國策略延續劉邦時期,老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國家日益富足。這證明呂后非常有能力,她殺戚夫人等,是出於劉邦,劉邦有了新歡就忘了自己,換誰都會很氣憤的,而且和呂后相比,其他夫人都稱不上患難夫妻,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劉邦曾經要廢掉他和呂后的兒子立戚夫人兒子為太子,那麼,作為母親的呂后,為了兒子也得起來反抗,但是手段很殘忍。

    呂后在死前再三叮囑呂氏子弟,萬萬不可交出兵權,否則就等著滅門吧,果不其然,最後呂氏子弟忘記了呂后的話,被剷除殆盡,不得不說,呂后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造成呂后的改變,歸根到底,就是婚姻不幸福,以及皇宮內權利的爭鬥,如果劉邦對呂后好一點的話,也許結局就不一樣了。

  • 11 # 盤達說

    劉邦不廢呂后理由很簡單,不希望劉氏的江山易主劉邦知道自己死後,劉氏的江山是很危險的

    劉邦與項羽是不一樣的,與秦始皇也是不一樣的,區別就在於劉邦在自己的造反集團或者說建國集團中並不具備明顯優勢。

    沛縣起兵之時,劉邦領著一幫流亡之人,從者都是市井之徒,蕭何及曹參都是縣吏,地位高於劉邦,應該也各有部分從屬,為何推舉劉邦呢?

    《史記高祖本紀》上說: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

    因此,劉邦並無優勢,能得為首領,都是蕭曹等怕起義失敗受到誅連,讓給他的。

    因為利益讓給他的,自然也可能因為利益再從他那裡奪走。

    這也就意味著,劉邦即便是活著,這些跟著他起兵的人也未必把他當成一個人物,一旦他死了還想讓人忠心耿耿的輔佐幼帝幾乎不可能。

    只有呂后在,才能最大限度的儲存劉氏江山

    呂后的優勢有二

    一者,性格剛毅,多年來隨高祖平定天下,既有積威,且熟悉眾大臣的性格,知己知彼;

    二者,呂后有外戚,團結包括大將樊噲以及諸呂的實力完全可以抗衡其他的功臣集團;

    而且呂后對於當時的形式,有著清醒的認識,

    《史記高祖本紀》上說:

    高祖崩長樂宮。四日不發喪。呂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

    高祖死了之後,,呂后四日不發喪,而是很清醒的對自己的死忠審食其說,大家跟高祖都沒啥區別,原來就覺得高祖的位置是大家讓給他的,對高祖北面稱臣都覺得不爽,現在還讓他們伺候如此年少的天子,在他們眼中的小屁孩兒,

    他們能樂意嗎,不把這幫人都殺了,天下豈能安定。

    呂后能看到的,劉邦便也能看到

    劉邦是一個政治天才,他在數年的天下爭雄中早已經把政治的一套弄的爐火純青,眼光也是獨到非常,呂后都能看到的,他豈能看不到,這從他在生前就把一幫跟著他打天下的老夥計全都親手幹掉,更殺白馬立盟約,“非劉氏而稱王者,天下共誅之”,也能看出來,他其實和呂后看到的身後事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他自然知道,自己身後,主弱臣強,若沒有呂后以及圍繞在呂后周圍的諸呂及樊噲等外戚勢力,天下可能就不是劉家的天下了。

    所以,儘管他數次欲廢太子而立劉如意,都最終作罷,諸臣固請當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他自己用理智戰勝情感,才是最大的原因,只是不能說出來罷了。

  • 12 # 張傑談史

    劉邦並非就沒有想過廢掉呂后,但是現實情況上,劉邦可能有些無可奈何,不得不放棄這樣的打算。

    因為在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前,在爭奪最高地位的這一過程中,劉邦後方的很多事情,其實呂后都有參與,且這一過程中,呂后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更可怕的是,這一過程使得呂后和劉邦的一些重臣關係密切,事實上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利益團體。因此,呂后及其子在劉邦心目中是比較靠譜的皇后太子,不僅僅因為是嫡妻和嫡子,也源於呂后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地位。

    我們直到劉邦曾經試圖把劉如意立為太子,順帶把戚夫人立為皇后,最後沒有成,是因為商山這邊有幾位世外高人站在太子這一邊。其實,這一過程實際上反映出呂后家族對整個時局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並不是說劉邦不重舊情,而是政治從來就很少考慮這些因素。最關鍵還是呂后自身能力導致呂氏家族的地位,已經影響到劉邦不得不遵從這樣的政治安排。所以劉邦廢不掉呂后。

  • 13 # 一路向前0708

    因為呂后是跟他的正房夫人,也是他那幫替他打江山的兄弟們,心裡認可的往後,呂后籠絡了人心,劉邦要廢她,就連他的心腹也不可能認同,尤其蕭何,跟樊噲

  • 1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邦在晚年的時候,為了戚夫人和劉如意的事情費盡心機。他為了改立劉如意為太子,不僅僅多次在朝中把這件事提出來說,和那些大臣們爭論。而且後來,當他決定不再廢劉盈的太子之位的時候,還傷心地唱起歌來。並且由此對自己去世後,劉如意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憂心忡忡。專門把劉如意很小的時候就派到藩地去,並且選擇了正直的大臣周昌擔任劉如意的相國。當他聽說樊噲會對劉如意不利的時候,大發雷霆,讓周勃和陳平去把樊噲殺掉。

    (劉邦劇照)

    既然劉邦為了戚夫人和劉如意的事情,如此大費周章,為什麼不乾脆把呂后給廢了,直接封戚夫人為皇后。如此一來,不就一了百了,天下太平了嗎?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劉邦已經發現,劉盈的太子之位已經不可撼動。

    當時,劉邦本來準備換太子,但是不久,他就發現“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後。而這四個人是自己曾多次召喚,他們都不來的。而他們卻願意歸附劉盈,說明劉盈已經有強大的實力。

    這話其實是經不住推敲的。劉邦為什麼要廢太子劉盈?當然有他特別喜歡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原因。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劉邦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做事情當然不會全憑自己的喜好來。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才是他考慮的首要問題。他不滿意劉盈的一點,就是劉盈太仁慈。因為太仁慈,因此劉盈如果當皇帝,他就管束不到那些大臣,那些大臣就要造反。

    當劉邦看見“商山四皓”站在劉盈身後的時候,他就問“商山四皓”,為什麼我召喚了你們很多次,你們都不來,而劉盈一召喚你們,你們就來了呢?

    當時“商山四皓”講的理由是,因為劉邦對人傲慢無禮,所以他們不願意來受辱。而劉盈禮賢下士,很尊重他們四個老人家,因此他們就跟隨到太子身邊了。

    (戚夫人劇照)

    劉邦回來後,就對戚夫人感慨說,太子羽翼已豐,撼不動了,我已經沒辦法改換太子了。

    其實,劉邦給戚夫人說的這個話,明顯是假話。為什麼呢?因為劉邦不滿意劉盈的是他的仁慈。而“商山四皓”跟隨了劉盈,只能說明劉盈更仁慈。前面我們也說了,在劉邦看來,如果是在戰爭年代,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輔佐。“商山四皓”加入進來,雖然他們不一定有什麼本事,但是象徵意義是很大的,會讓更多的人才歸順。

    但現在國家已經統一了,天下已經太平了,這時候,就不需要那麼多人才了。反而人才多,成了一個問題。因為當時最重要的,是穩定。要穩定,就需要君王有氣魄,有威信。

    所以說,這件事在劉邦看來,不是劉盈羽翼已豐,而是劉盈更加“不類我”,更加不成器。

    既然劉盈更加不成器,為什麼劉邦卻說劉盈羽翼已豐呢?

    (呂后劇照)

    我認為,劉邦看中的,是“商山四皓”出山的這個事實。

    劉邦顯然很清楚,劉盈是沒能力請出“商山四皓”的。這件事,肯定是呂后乾的。不過,按照呂后的智力,似乎她也不可能請出“商山四皓”。這件事,肯定是朝中大臣在暗中幫呂后。再加上劉邦準備廢太子的時候,周昌等很多朝中大臣都反對。這說明,幫呂后的人實在不少。

    劉邦所擔心的,就是他死後江山穩定的問題。事實上,無論劉盈,還是劉如意,都不是恰當的人選,因為他們都無法控制朝廷。劉盈太仁慈,太荏弱。劉如意雖然未來可期,但是那時候他還太小。

    由此可見,劉邦去世後,朝政肯定是掌握在太后手裡的。呂后和戚夫人這兩個女人比較,顯然呂后要強勢,對朝廷的控制能力要強得多,受朝廷中的大臣的擁護會更多。而且呂后心狠手辣,她主政,朝臣們都會很害怕她,因而也不敢輕易造反。

    反過來,如果是戚夫人主政,戚夫人本身沒什麼能力,也沒什麼威望,更沒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她怎麼控制得了朝廷呢?

    因此,出於整個朝廷長治久安來考慮,劉邦顯然認為,呂后比戚夫人更適合。從這點來說,劉邦是肯定不會廢黜呂后的皇后之位的。

    (參考資料:《史記》)

  • 15 # 史事春秋

    你好,我是史事君,為您解答!

    劉邦不廢呂后,因為呂后對他還有幫助,而且劉邦的內心一直都沒有廢除呂后的打算。呂后是一個非常有手段的女人,不過她在劉邦的面前,從來都沒有偽裝自己的心思,對劉邦一直都很真誠,這一點讓劉邦十分感動。

    ▲ 劉邦和呂雉

    呂后雖然是一位女性,但她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而且也是很難得的人才。呂后為劉邦除掉了許多眼中釘,在劉邦的心裡他很清楚,如果呂后不為大漢所用的話,從而她就會落到呂家人的手中,這樣一個才人劉邦肯定會將其留在身邊重用的。

    ▲ 呂后

    呂后做事很有手段,但她是一位好母親,她對兒子格外的疼愛。呂后之所以會變狠,這也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差點失去太子之位,其實這些事情劉邦都是心知肚明的。

    ▲ 網路配圖

    在很多人眼中,呂雉應該被廢除,她狠心將戚夫人殺死,還做了許多狠毒的事情。但在劉邦看來,呂雉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好,所以劉邦並不想廢除呂后。

    (參考史料:《史記》、《漢書》)

  • 16 # 歷史一品彙

    呂后,原名呂雉,劉邦的髮妻。在早年,劉邦還是個小亭長,雖然說不上是“窮矮矬”,但絕對和“高富帥”沾不上邊,而呂雉則是富甲一方、大戶人家的女兒,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白富美”,兩人根本就是門不當、戶不對。但是,她還是願意嫁給了他。後來,劉邦因為犯法畏罪潛逃了,而呂雉卻被牽連,鋃鐺入獄。其實以她家族的影響力,完全可以休掉劉邦,撇清關係。可她沒有這麼做,而是出獄之後,找到劉邦幫助他成就大業。

    在創業的道路上難免有失敗的時候,而劉邦在有次失敗時居然把呂雉還有幾個孩子丟棄。好在當時的車伕比較好心,多次把幾人給撈了上來。再後來的彭城之戰,項羽大獲全勝,呂雉為了讓劉邦逃走,自願成為項羽的人質,一直在項羽的軍營裡度過了好幾年的時間。可想而知,作為一個俘虜,在敵人的軍營裡肯定是受過了不少的折磨。因此,劉邦對呂雉一直都懷有愧疚、感激之心。

    呂氏家族的實力還是很雄厚的,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初就有很多的將軍唯呂雉馬首是瞻,因為他們對呂雉的為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次,大漢王朝中也有許多傑出的文臣武將都是效忠於呂雉的。據史料記載,如呂澤、陳豨、靳歙等人都是呂雉的人,在劉邦去世之後,能幫劉盈震懾主百官,呂雉掌握了朝權。

    這也是劉邦經過種種原因的考量之後,沒有廢除呂后的原因。

  • 17 # 春風簪予你

    劉邦生前是一個毋庸置疑的成功政治家,在楚漢之爭中奪得勝利的他,最擅長的就是識人,難道他不清楚呂后的野心嗎?這當然不可能。呂雉作為他的結髮妻子,他不可能不瞭解。那麼,劉邦究竟是為什麼始終不曾廢除呂雉的後位呢?

    結髮妻,知遇恩,扶持情

    劉邦中年時也不過一個小小亭長,在呂家喬遷至沛縣時劉邦也隨一眾人上門拜訪,但其實沒有準備賀禮,卻厚顏寫上“賀錢一萬”。

    呂雉的父親知道後本想將他趕走,卻不想一見他面相不凡,主動請求要將女兒呂雉嫁去。事後呂母斥責呂父這是害了女兒,結果呂父不為所動,執意如此。

    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原季自愛。臣有息女,原為季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

    彼時出身卑賤的劉邦,被所有人輕視。呂雉雖說不是豪門大族的千金,但相比於劉邦,絕對是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更何況,劉邦足足大了呂雉十五歲,還有一個未婚生育的兒子。這樣的一個女子因為父親的“面相論”下嫁給劉邦,我們可以想象她心中必然是有怨的。但下嫁的呂雉從沒有苛待劉肥,反而像一個普通農家婦女一樣農桑針織,孝順公婆,成為劉邦的賢內助。

    劉邦愛呂雉嗎?我們不知道。但是呂父的以禮相待,呂雉賢惠的行徑,都很難不讓劉邦對呂雉心生感激與愛重。再加上兩人本無感情基礎,劉邦婚後又忙於公務,對待呂雉缺乏愛護,自然有所內疚。

    所以我們可以說,劉邦不廢呂后是有一定的情感因素的。

    呂雉早已不是單純的賢惠少婦

    呂雉下嫁給劉邦,可謂是吃遍了苦頭。劉邦在做泗水亭亭長時,沒有如期押送徭役而後隱匿於芒碭山,而彼時的呂雉,失去了丈夫的依託,孤身帶著一對兒女,根據秦律連坐制度,呂雉是逃不過逃獄之災的。據記載,呂雉在獄中險些受了凌辱,丟了性命。想必呂雉也不免對劉邦失望,丈夫犯了錯,逃了,卻留下自己受苦受罪。然而,這不是最後一次。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漢軍大敗,呂雉又被項羽俘虜,爾後兩年,提心吊膽,受盡折磨。可當她回到劉邦身邊時,卻見戚夫人獨佔寵愛。一個女人,需要多麼堅韌的意志,才可以在苦難之後,忍下丈夫的風流。

    呂雉變了,她變得強勢,變得狠辣,變得無情,變得越來越像一個政客。

    她也確實成功了,這時已經不再是劉邦想不想廢后的問題了,而是他敢不敢與能不能的問題了。顯然,他不能。當後來的呂后日益勢大的時候,他已經動不了她了,哪怕是為了大漢王朝的穩固,他也不能廢后。

    後人常常只看見呂后將戚夫人製成人彘的殘忍,卻忽視了這個女人所經歷的苦痛。

    她是很強勢,是因為沒有人替她強勢。

    呂雉的確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而劉邦很清楚這一點

    劉邦能夠成為一代梟雄,主要還是因為他知人善用,他或許不是最優秀的帝王,但絕對是最會用人的聰明人。

    呂雉坎坷的前半生幾乎要了她的命,卻也成就了全新的她。

    這個全新的她,堅毅,果決,無情,敏銳,她有獨到的政治眼光,雷厲風行的作風可以震懾住一眾功臣,將大漢真正穩固下來。

    劉邦太會看人了,他對這個髮妻又愛又恨,有悔有愧,卻又不得不肯定她的才能,他很清楚,生性懦弱的劉盈即位後,大漢確實需要呂后。

  • 18 # 下次我又是誰lzlwdx

    因為愛她啊,特別簡單,愛可以代替一切,不要想那麼複雜,人有時很簡單,有時卻有很複雜,心中有愛一切都變得簡單美好了!

  • 19 # 紅顏逸聞

    一日夫妻百日恩,劉邦見一個愛一個,當了皇帝之後,三宮六院的,老劉自然樂得合不攏嘴了。結髮妻子呂雉內心千萬個不樂意,可是後宮三千佳麗是皇帝的標配,她也無可奈何。

    劉邦晚年最寵愛的是戚夫人,色令智昏到居然想廢長立幼,長子劉盈是呂后所出,虧得呂雉力挽狂瀾,否則她的皇后之位也將不保。唇亡齒寒的道理她知道。

    為什麼劉邦不敢光明正大廢掉呂后呢?理由有三。

    其一,呂后並無大錯

    自古以來,皇帝想廢后,並非輕而易舉的。皇后是什麼,堂堂國母,擔負著母儀天下的重任。立皇后不容易,廢皇后更不容易。

    皇后不僅僅是皇帝的妻子,她還要幫忙治理後宮,為皇家生下優秀的繼承人。不l作為皇帝的枕邊人,皇后還不但生活上幫皇帝分憂,政事上也能祝丈夫一臂之力。

    於公於私,呂雉這個皇后都無可挑剔。讓劉邦挑不出任何毛病,沒有正當合理的理由,自然無法廢黜呂后。

    其二,呂后是劉邦最默契的政治拍檔

    大漢帝國成立後,劉邦忌憚韓信功高蓋主,整日輾轉反側,呂后知曉後,心生一計,幫劉邦除了這個心頭大患。後面其他的一些開國功臣,也是栽到了劉呂夫婦之手。

    別的女人只能陪劉邦飲酒作樂,呂后卻能幫他穩定江山,所以劉邦離不開呂雉。

    其三,安撫天下萬民

    劉邦沒發跡之前,呂后跟著他吃苦受罪,沛縣父老鄉親都是看著眼裡。若劉邦登基後,就將糟糠之妻拋棄,豈不令天下萬民心寒?

    皇帝可以享受眾多特權,卻也不能太隨心所欲。因此於公於私,劉邦都不廢掉呂后。

  • 20 # 初學者xuezhe

    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夫妻,也是劉邦的賢內助。當劉邦在前線搏殺時,呂雉在後方為他照顧家庭,贍養老父生兒育女,太子劉盈也是一路共患難過來的,是豐沛功臣集團認可的自己人,政治資本雄厚。皇后和太子的位置,是母子流血流汗的成果,是他們應得的。就算劉邦後來寵愛戚夫人,寵愛趙王劉如意,但這些後來者只是完全的人身依附關係,得不到任何一支實力派政治勢力的擁護。戚夫人不可能只靠著廉價的笑容和作態的舞步,就輕而易舉地拿走呂雉劉盈的大義名分,劉邦不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寶釵與林黛玉,你更愛誰?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