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天在看426

    從距離上來說,我認為清王朝乾隆帝拒絕與英國通商,通航;拒絕接受當時已經進入但熱兵器時代的時期;拒絕接受一切先進之西方文明,讓當時的中國(清朝)喪失了與西方列強無縫對接的最佳時機,進而使得我們的光輝燦爛的文明被西方列強破壞殆盡,同時,也是清王朝在道光年間從完整的封建王朝進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始作俑者!

    英國的馬迭爾公使前來祝賀乾隆帝的生日之時,帶來了西方的先進科技與文名。但是乾隆帝對這些嗤之以鼻,根本瞧不起。反而還以天朝上國自居,渾然不知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種外強中乾的自大讓西方列強對清王朝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積累了最原始的基礎性資料。

    所以說,這次乾隆帝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其實等於把清王朝徹底的與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世界分割開了,等待我們的只能是一個一個的喪權辱國的條約,一個個的軍事慘敗,把中華民族推入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中。新中國解放後,當故宮的存檔寶物的大門被開後,我們發現裡邊有不少寶物都塵埃滿滿,破舊不堪,其中有不少是英國馬迭爾公使朝賀給乾隆帝的禮品。這些,臺讓人心虛不已。

    如果這次我們能和世界接軌,清王朝的命運姑且不說,但是我們的名族至少不會遭受這麼多的恥辱,浩劫。

    另一個我覺得惋惜的是《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歷史課本中說到,這是中國(清朝)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其實不然。尼布楚條約讓我們永遠失去了貝加爾湖的“所有權”,失去了這一片廣闊土地的“所有權”。毛主席建國後,訪問蘇聯合後回國的途中在一個地方進行片刻休息,當毛主席聽說這裡是貝加爾湖的地區後,馬上命令不做停歇,回國。我想,這是讓毛主席感到很無奈,有很神傷的事情。

    這兩件事情也透射了清王朝作為異族王超雖然也勵精圖治,但是與世界的接軌程度還不如明朝。這隻能說明,清王朝對自己始終不夠自信,不信任漢民族,目光短淺,最終的結局也是歷史規律的使然!

  • 2 # 青銅鑼灣

    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的英年早逝吧。

    印度一百多年前誕生的這個“數學天才”-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一生髮現了3900條公式和命題。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3歲。

    關於這位偉大數學家的電影

    想了解的觀看電影《知無涯者》

  • 3 # 尚新源蠍子

    歷史沒有遺憾,

    偶然中蘊藏著必然,

    順勢者生

    逆勢者亡

    懂得道理就成

    不懂得就敗

    不必遺憾

  • 4 # 湟水河畔

    假如袁世凱不要以一己私慾稱帝,中國的前途會如何?民國初,有人形容袁世凱為中國的華盛頓!是指他為結束兩千年專制帝制,建立中華民國建立的豐功偉績!孫中山也非常看好他,認為當時中國只有他堪當大任!

    可是袁世凱為什麼要放棄做“中國的華盛頓”這樣的偉人,而要逆歷史潮流去做一個千夫所指的“竊國大盜”呢?

    據說,袁臨終時伸手指向一人,口中說道“是他誤我”,一般都認為袁所指為楊度!楊度曾組織“籌安會”謀劃袁世凱稱帝,的確為袁復辟帝制的主謀之一,然而,袁世凱何等頭腦之人,豈是一區區文人所能左右!楊度不過是見風使舵,順水推舟而已!造成袁世凱走向錯誤道路的真正禍首當然是他自己!

    袁為何要以一念之差,鑄千古大錯?

    袁世凱,河南項城人,中秀才後屢試不第,遂棄科舉,投身行伍。他為人機智,精明,行事果斷,敢做敢為!他尤善帶兵,在朝鮮他遭遇兩次宮廷政變,都被袁世凱機智巧妙地平定,而且大大加強了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係,致使日本對他恨之入骨!

    袁世凱,善於籠絡人心,與他有交往的,無不為他的慷慨大方,傾囊相助而感動。對上恭敬,對同級友善,對下屬關懷備致。他的交際手腕,使得他周圍的人都願意忠心耿耿為他所用。

    李鴻章發現袁世凱的才幹後,多次向慈禧推薦,臨終前留給慈禧的遺言中,推薦袁接替他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本人在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中冷靜,理智,機敏,忠誠的表現,也讓慈禧對他十分賞識。

    李鴻章死後,清朝僅存的十年中,袁世凱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地實施他的改革計劃,練新軍,廢科舉,辦學校,甚至走向君主立憲制!慈禧對他既信任又防範,用其所長,防其野心。他也並未表露出不臣之心!

    光緒,慈禧去世,載灃監國攝政,袁被罷職!這是一個對清廷不利的極大錯誤決定!三年後,武昌起義,天下響應,清廷無法調動北洋新軍,於是袁被重新起用。袁開始漫天要價,掏空了國庫,掌控了朝局,並不盡力平叛,而是威逼利誘,逼清廷退位!

    客觀地說,在南北議和,清廷退位,實行共和,建立民國方面袁是有大功的!以他當時的實力,威望,魄力,手段,只要以公心對國事,“中國華盛頓”的稱號,也只有他莫屬!可是他在坐穩了總統後,卻又做起皇帝夢了!黃袍加身,三跪九叩,萬歲,萬萬歲的喊聲,對他誘惑力太大了!

    他挺而走險,改元洪憲,將民國變為帝國,轉瞬之間,“中國的華盛頓”變成了“竊國大盜”,“獨夫民賊”!臨終之際,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然而歷史沒有假設!

  • 5 # 曉書齋

    我個人覺得讓人扼腕嘆息的是慈禧太后當政的一段時期。如果客觀的去看待歷史,對歷史作縱向的比較,慈禧太后本是可以與呂后,武則天,馮太后相媲美的一流政治家,即便是把她放在跟中國那些明君聖主相比較,她亦有頗多可取之處。她的不幸是因為身處西化工業革命以後的全球化大潮之中,面對處於叢林時代的西方列強,作為帝國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她本有機會創造完全不一樣的局面。然而,最終隨著清王朝壽終正寢,她個人作為屈辱的最高代表人,被打入另冊,想來更為那一段歷史感到痛心。我個人無意於為慈禧太后去翻案,她個人的權力慾和揮霍無度是歷史的事實。讓我感到可惜的是她的獨斷的權力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一個更好的歷史選擇,而她所領導的那個時代,近代中國因為多方面的原因,錯失了數次讓國家變強的機會。有些是時代的侷限,有些是路徑選擇的失敗,有些則是後繼無人的困窘。

    一破侷促狹的洋務運動

    咸豐皇帝去世以後,任命了八個顧命大臣輔政。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盺發動政變,奪取了統治權。政變的結果很快的影響了作為湘軍統帥的曾國藩,一直為地方佈政史和地方官掣肘的曾國藩被實授兩江總督,這讓他徹底的解決了糧餉兵源問題。有錢有糧,紀律嚴明的湘軍實力得到極大的擴充,太平天國運動很快被破滅。這也宣告了開明漢族官僚正式走到歷史的前臺。沒有在中樞的慈禧太后的拔擢和支援,曾左李諸人不可能在出任地方督撫以後,能在地方進行洋務運動,這一點慈禧還是有遠見的。雖然在中央搞平衡,但是這也很好理解,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這是必須具備的素質。

    真正讓人遺憾的是,這些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具有破局之舉的事情,只是在很窄的一個層面進行的。比如對西方的學習,曾李支援下的派遣幼童赴美學習,也僅僅是著眼於西方的先進技術學習這一考量,並因這些幼童西化完全而背離初衷初衷而不得不夭折,如果氣魄更大一些,是不是對西方的瞭解就更透徹了一些,也更能學到根本。反觀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後,於1871年派遣48人的巖倉考察團歷赴歐美諸國進行全方位的考查,正是有了這些人對西方國家更全面的,更直接的瞭解,他們才越能學到西方的根本。反觀洋務運動,這些洋務派官員是親眼見識過西方的船堅炮利,因而也僅僅是去學習西方器械等方面,因而開辦的企業也僅僅限於軍工,郵電,礦業等等,興辦的學堂也僅僅是諸如水師學堂等軍工相關的學堂。在中央層面更是沒有形成改革共識,比如海軍,有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隻水師,可見這種洋務運動只是地方督撫各自推動的。再比如,興辦的企業,由官辦,到官督商辦,沒有走到商辦,這與明治維新的殖產興業相去甚遠。自由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一個國家工商業是否強大,全賴企業實力。所以說洋務派官員的眼光和見識確實不夠開闊,然則舍了他們還有視野更開闊,更有實力推動改革的人嗎?何況,這種改革還僅僅是開明的地方實力派提倡的,處在權力頂層的慈禧太后,她手底下的開明派眼光也僅止於此,不讓人覺得可惜,可嘆嗎?何況,這些人本是傳統儒學薰陶出來的一批人,對儒學又抱有一種篤定,他們只是傳統士人中的開明派而已,遑論那些傳統中的保守派。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晲人材海內空,不能不為之一悲。

    二路徑選擇錯誤的戊戌變革

    甲午戰敗,可以說是舉國皆醒,變革的小國日本戰勝了大清國,大清國還能不變革嗎?作為倡導變革的康梁等人,可惜只是空有變革熱忱,而毫無政治經驗的文人而已。一則他們團結不了洋務派,二則他們對實際政治毫無經驗,三則光緒皇帝無權,四則,他們自身的政治力量本就極端弱小,毫無政治實力,也不具備清晰的改革藍圖。

    康有為其人的兩本大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充滿了今文經學味道的著作,本就是自己對儒家及孔子生吞活潑之物,這自然得不到那些即便具有維新意識,但儒學功底深厚計程車人的支援,也難怪康南海有野狐禪之名聲。他們對最大的洋務派李鴻章所抱有的拒斥態度和對張之洞的不冷不熱,只能說維新派人士只是書生,而沒有構建自身政治實力的遠大構想,即便李鴻章甲午一戰聲名掃地,他的勢力又怎麼可以忽略,李鴻章向慈禧表露自認為是康黨,可見他的維新派的擁護。

    康梁自以為真理在手,一副睥睨天下的傲氣,怎會是成熟政治家的手腕。他們寄希望的光緒皇帝大事又做不了主,何況,慈禧太后一開始並不反對變法。作為路徑選擇,難道不是應該靠近洋務派,爭取慈禧太后的支援,這難道不是現實的路徑。事實上慈禧改革主導的清末新政改革力度遠過於戊戌改革,這當然是後話。

    戊戌改革前,光緒皇帝只是程式性的接待了康有為大概十分鐘,還無改革無關,這是兩人唯一的一次見面。其實真正有具體改革舉措的倒是湖南巡撫陳寶箴,以康梁聲勢之大,而根基之淺是沒有改革主導權的,他們提出要改革制度,而實際上如張鳴先生所言“戊戌變法最重要的貢獻,不在於百日維新。百日維新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變革,它的大多數變革都還停留在傳統政治層面,如淘汰冗官、裁撤閒置的衙門等。”所以,康梁維新黨對自身的定位和改革均沒有整體性規劃和可實現路徑。

    如果他們能更加務實一些,把重心放在團結和影響各方面勢力爭取慈禧太后同意,而不是一開始就撇開,而又具有“功不必自我成”的心胸,採取漸進溫和的態度,把自己定位為改革呼籲者的角色,也許情況會好的多。畢竟康梁做的事情是筆桿子的事業,理政治國並非所長,也並無此機會。正是這一次大挫敗,清政府白白浪費了維新的良好契機,讓保守勢力回潮,進而導致義和團事件,引發了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這樣更大的恥辱,不能不讓人慨嘆。

    三胎死腹中的清末立憲

    庚子之變的教訓是無比慘痛的,這不僅僅是國之恥辱,更是慈禧太后人生中最大的危機,畢竟在禍首名單中慈禧太后名列第一。有了這樣的背景,才有了清末立憲運動。清末憲政頗有可以稱道之處,比如新官制改革,司法改革,廢除科舉制,以及地方自治,建立資政院,預備立憲等等。這些改革既有政治體制改革,又有政府組織制度改革,還有司法制度的革新。具體的事物方面包括派遣五大臣出國考查,要是洋務運動有此眼光,可能深度的更根本性的改革能更早的確立,比如建立現代司法審判制度和警察制度,比如設立國家銀行,比如興辦學校,鼓勵滿漢通婚,禁止裹足等等。同時在這種改革風氣的引導下,民族工商業迎來了第一次大發展。可以說清末新政的改革力度比戊戌變法更大,更深,參與的階層也更加廣泛的一次改革。

    如果這種改革程序按照預備立憲,實君共和,虛君共和的制度方面演進,也許歷史將重寫。然而,慈禧太后作為大清江山的統治者,又怎可能讓江山斷送到自己手中。作為一個傳統的統治者她無疑是優秀的,但是作為一個面對中西方嚴重挑戰下的舊中國,無疑她的觀念不允許做出更加寬容,更加深入的改革。因此,看不到世界大勢的清政府及其皇族成員只能以被革命的方式退出歷史舞臺 。

    歷史不能有假設,在面對列強挑戰的嚴峻局面下,慈禧太后如果眼界大一些,更為開明一些,她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建樹,得到的歷史評價無疑會更加正面一些,她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也並非只是頑固保守。在她的統治下,清政府既沒有向鄰居日本一樣崛起,也沒有透過立憲維護皇室的榮譽,歷史的機遇就這樣一次次的被喪失,讀來讓人遺憾,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也許慈禧太后會把握住機會吧,也許,也許!

    (本文完)

  • 6 # 當朝大學士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最令筆者感到惋惜的歷史事件!

    關羽失去的是荊州,拖垮的是蜀國,耗死的是孔明,荒廢的是蜀漢一代精英的血汗!

    戰爭前瞻

    荊州之地的戰略意義的十分重要的,蜀漢在奪取荊州之後,進一步吞併益州,實力達到了頂峰。

    此時的孫吳敏銳的察覺到,昔日的馬仔劉備現如今已經是地跨荊益的大財主,兩者的利益衝突也日漸明顯。

    於是乎,孫吳派遣東吳第一外交家魯肅前往荊州,商討歸還原先借給劉備的江夏之地,這也就是歷史上常說的“討荊州”。

    劉備方面的態度很明確:到嘴裡的絕對不會歸還!

    孫權大怒,派呂蒙掛帥兵臨城下,劉備也親自掛帥來到荊州,雙方劍拔弩張,情勢危急。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此時魯肅為了顧全孫劉聯盟之大局,約定與荊州守將關羽雙雙“單刀赴會”。在這次會談之中,呂蒙據理力爭,將關羽說的啞口無言。

    緊張局勢並沒有因為談判而得到緩解,就在此時,曹操幫了孫劉聯盟的大忙。

    曹操乘著孫劉對峙期間,發兵漢中。漢中作為益州之門戶,斷然不可失去,於是劉備採取和談的方式,讓出三郡之地,與孫吳劃湘水而治。

    此時的荊州被一分為三:北方襄樊之地為曹操佔領、湘水西側(南郡、零陵、武陵)為劉備領地、湘水以東(江夏、長沙、桂陽)為孫吳領地。

    建安二十四年,命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三國志·劉封傳》

    在劉備北擊曹操,漢中稱王之後,蜀漢巔峰時期到來。

    此時的關羽為了配合劉備在西邊的軍事行動,發動了著名的襄樊戰役。

    襄樊會戰

    公元219年,關羽率領兵馬自南郡而出,進攻襄陽、樊城。

    戰爭前期進行的十分順利,關羽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創造了其一生軍功之最,亦是三國史上最頂級的戰爭成就。

    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三國志 魏書十四》

    襄樊戰役中關羽表現如何?表現太優異,以至於曹操想遷都。

    關羽將襄陽、樊城團團圍住,水淹樊城,曹仁固守待援。眼看著城牆都快要被泡塌了,勝利就在眼前,後方的孫吳卻有了小動作。

    白衣渡江

    襄樊會戰中,曹操起了遷都的念頭,但是司馬懿建議曹操聯合孫權對抗關羽,曹操採納。

    孫權為了保證孫吳利益,進而佔據荊州南部,果斷答應與曹操聯合。

    呂蒙與孫權配合演出,稱病回建業,保薦未有遠名但是對劉態度鑑定的陸遜出任大都督。

    遜至陸口,為書與羽,稱其功美,深自謙抑,為盡忠自託之意。羽意大安,無復所嫌,稍撤兵以赴樊。遜具啟形狀,陳其可禽之要。——《資治通鑑》

    陸續一上任便向關羽示弱,他深知關羽剛愎自用、傲氣凌人,再加上剛剛威震華夏,尾巴都翹到天上了,所以他採取“裝孫子”的策略,成功麻痺關羽,使其將南郡守軍抽調一空。

    防備孫吳的兵力一空虛,呂蒙立刻掛帥西進,陸遜則是趕往更西面封鎖關羽退路。呂蒙偽裝戰船為客船,身穿白衣,沿途幹掉哨所。這被稱為“白衣渡江”。

    “白衣渡江”之後,糜芳、傅士仁望風而降,關羽荊州三郡之地悉數喪失。

    關羽在曹操施壓之後,又被呂蒙偷襲,最終敗走麥城,被潘璋設計擒拿,關羽、關平被斬首。

    一錯再錯

    劉備得知荊州丟失,二弟被殺之後,瞬間怒氣值爆棚。在稱帝之後的第二年,劉備拒不聽群臣阻攔,親自掛帥西征孫權。

    當然,劉備西征孫權的主要目的是收復荊州,原因之一是為關羽報仇,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意氣用事是很罕見的。

    荊州對於蜀漢政權的重要性不亞於漢中之地,斷不可失。劉備決定捅破窗戶紙,與孫權決戰。

    孫權任命後生陸遜為大都督,西進抗拒劉備大軍。

    最終在夷陵猇亭之戰中,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劉備敗走永安宮,病重,召回李嚴、諸葛亮安排託孤事宜,史稱“永安託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帝城託孤”。

    帝國之嘆

    蜀漢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確是崛起最快速的。

    從佔有江陵一郡之地,到跨有荊益、奪取漢中,劉備集團僅僅用時11年。

    崛起速度太快導致內部結構與基層需求有所脫節,這是導致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

    蜀漢核心區域在益州,北方門戶漢中由“羌王”馬超鎮守,已無大礙。西邊門戶一直由關羽鎮守,但卻在襄樊之戰後斷送殆盡。

    實際上,蜀漢真正做到地跨兩州之地的時間只有5年,其後只能偏霸於益州。

    而這一起的變化,都源自關羽大意失荊州。

    關羽的個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缺點同樣明顯。他被孫吳抓住了性格弱點,趁虛而入,導致原本獨當一面的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荊州之地一旦喪失,不僅西出難度便直線上升,而且使得諸葛亮隆中對策無法施展,這不僅僅戰略損失,更是政治損失。

    急切的需求迫使劉備貿然出兵,卻使得新生的王朝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章武三年,漢昭烈帝劉備去世,後主劉禪繼位。

    所有的爛攤子都扔給了“相父”諸葛亮,面對著蜀漢窘境,他開始了漫長的以攻為守的治國之路最終累死。

    帝國之嘆:若是沒有關羽大意失荊州,事情還會這樣發展嗎?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 7 # 熱愛生活的主旋律

    慈禧,同治的生母,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清政府從慈禧垂簾聽政開始,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中國有一部分先進人士,已經開始向西方國家學習,戊戌六君子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如果不對戊戌變法加以迫害,變法成功,中國還會有變化,有可能不會導致八國聯軍的入侵,蝴蝶效應,有可能形象現在的世界格局。

  • 8 # 印度梵方阿飛

    貂蟬作死,便宜了董卓那個老鬼,呂布那個三姓家奴,楊貴妃不作死就不會被逼在馬鬼驛被逼自盡,李治不作死就不會讓自己的老婆武則天篡了位

  • 9 # 求真堂書法

    三國時期,有一奇才,名叫周不疑。他是後漢大臣劉先的外甥。周不疑少懷大志,博古通今,與曹衝,夏侯榮,諸葛恪並稱四神童。在曹操與袁紹柳城之戰中。曹操屢攻不下,數日不得其謀。周不疑時年十三。隨與曹操獻十策,曹操大喜,依計而行,竟然大獲全勝。於後,曹操對周不疑大加賞識。欲馭之。於是讓三子曹衝,有意接近,交結周不疑。並有意將女兒曹芬授之為妻。而曹衝亦是胸懷大志之異秉,二人一見如故,隨成莫逆之交。

    天有不測風雲,在曹衝十六歲時,因患病而亡。曹衝死後,曹操每見到周不疑很是忌諱。意欲除之。

    曹丕急忙勸諫:“不疑乃奇才也,殺之可惜。”曹操則不以為然曰:“如今倉舒(曹衝字倉舒)已死,不疑非你所能駕馭之人。大才不為我之所用,必為我之所害也。應早除之。”

    隨後,曹操設計,派人假以曹芬約見周不疑為名。將周不疑引至曹府後花園。將周不疑殺掉了。

    就這樣,一代奇才,襟懷未展,在十七歲之少年花季,一朝星隕了……豈不讓人著實痛惜。

    讀史以來。每當回想起來,抑或與朋友談論起來,都不禁為之扼腕嘆息,不己!!‘

    下面是筆者創作的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

  • 10 # 史海拾沙

    中日甲午戰爭戰敗令人扼腕。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東亞的大形式。中國一失足成千古恨。

    從中方來說:中國經歷洋務運動,整體實力是絕對強於日本的,但此次國運戰爭日本從某種意義上面對的不是大清國,而是李鴻章,而且是一個被朝廷內的清流派嚴重排擠的李鴻章。這些人就是看不慣李鴻章得勢,其無視國家生死存亡。先己後國,透過各種方式給李鴻章設定障礙,如戶部尚書翁同龢直接扣住軍餉。而清政府中央集權已經名存實亡。中央政府不能掉動全國力量抗擊日本侵略。使李鴻章無法全心抗日,這也使得李鴻章想儲存實力,放棄黃海制海權,避戰,最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最後簽訂《馬關條約》中方賠兩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及附屬島嶼,和遼東半島等諸多條件。同時失去了成為英國在遠東的代理人資格。(日不落帝國)自此中國更加淪為萬劫不復的境地。

    從日本來說,甲午戰爭贏了,民族自尊心大大提高,日本徹底的走出去了。中國的賠償大大增強了日本的國力。日本也成為英國遠東代理人。被英國賦予巨大的支援。自此日本開始大步走,開始遠遠甩開中國。

    總的來說,中國輸了最不應該的一仗。自此中華民族,更大的苦難來了。

  • 11 # 雪堂蕭聲

    我覺得張居正死後的災難,是一個非常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是我們湖北江陵人。1572年任內閣首輔,輔佐明神宗朱翊鈞。

    張居正輔政之際,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改革措施。改革弊政,裁減冗員,賞罰分明,號令嚴明;任用治水專家治理黃河,委任名將戍守邊陲,功績卓著,為後世所推崇。

    尤其是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賦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田賦制度上繼唐代兩稅法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意義重大,載入了史冊。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共經歷了五次重大稅制改革,其中第四次稅制改革,就是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其主要內容是:在清丈全國土地的基礎上,將賦、役合併徵收,一概徵銀。這次改革順應商品貨幣經濟發展的要求,取消力役,以銀代役,由官府僱役,使農民擺脫了一部分封建勞役的束縛。

    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在張居正歸葬故里之後,屍骨未寒,朝廷內外,宮廷上下,竟然群起而攻之。於是神宗派人查收了他所有的家產,取消了他的爵位。一家十多口人,死的死,逐的逐,落得個家破人亡。

    堂堂的一代名相,緣何死後如此下場呢?

    原來這裡面除了宦官張誠等人的報復誣陷,神宗皇帝負義外,張居正本人生前不廉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張居正推行改革,加強君主專制統治,裁減冗員,丈量土地,觸及到了當權者的既得利益,遭到大官僚和豪強地主的反對,當時因神宗支援,他們無計可施。只好到張居正死後發洩。

    發洩什麼呢?因為張居正身為首輔,往往獨斷專行,事無大小,都由他一個人拍板定案。在他遠離京城,回鄉葬父的日子裡,次輔也無權處理大事,每事要馳驛江陵,聽憑張居正處理。張居正對部下管教不嚴,失之過寬。他的部下往往揹著他或越權枉法,或貪贓受賄,做了不少壞事,這也全都記在了張居正身上。

    張居正自己也聚了不少的不義之財。在抄收他家的家產時,抄出了黃金萬兩,白金十萬餘兩。他的三個兒子也榮登上第,他的一位鄉親,損錢買官,位入士大夫之列。真是一人昇天,仙及雞犬。這一切都授人以柄,終於招致了死後的災難。

    回答完畢。

  • 12 # 雞腳鴨123

    說一個比較冷門的,金國末帝金哀宗的死。

    金哀宗名字叫做完顏守緒,作為金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和其他大多數的亡國之君是不太一樣的。首先,他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任用名將,聯合多方力量抗擊蒙古,甚至不惜啟用曾經投降蒙古的大將武仙。

    金哀宗還改變了同西夏和南宋的關係,聯合抗擊蒙古,在西夏受到蒙古攻擊的時候還出兵援助。這些內外政策使抗蒙形勢一度好轉。

    可是,金哀宗終究無力迴天,他的努力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統一中國的腳步。成吉思汗雖然去世,可是他的麾下強將如雲,蒙古鐵騎還是步步逼近。

    公元1234年,金哀宗所在的蔡州城破,金哀宗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完顏承麟,而後自縊殉國而亡。自古以來,殉國的臣子多,而殉國的皇帝少,尤其是完顏守緒這樣,一直抗爭到最後時刻也沒有放棄努力的皇帝。

    “早孤短折曰哀”,哀宗殉國時僅三十七歲,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做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也無恨。所恨的就是國家社稷到我而絕,與歷來荒淫暴亂之君同樣亡國,為此讓人憤憤不平!”

    金哀宗其實有當明君的志向,也有當明君的行為和努力,可是歷史的車輪就是緩緩向前的,單憑一己之力不能更改,所以哀宗亡國,算得上一樁憾事。

  • 13 # 歷史奇聞趣事

    我覺得周世宗柴榮的英年早逝是最讓人扼腕的

    沒錯柴榮有個部下叫趙匡胤,就是那個宋朝的創立者

    說來也有趣,唐宋兩朝的建立都是踩在前朝的基礎上。

    李淵作為隋煬帝楊廣的表哥又是親家,直接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唐朝的繁榮,有隋朝的巨大貢獻。楊堅打下的大好江山,楊廣雖然有點作,但隋朝是真的富,糧食倉庫都堆不下。

    而趙匡胤作為柴榮的部下,柴榮英年早逝後,黃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柴榮也是個給他人做嫁衣的主,勤勤懇懇忙事業,到頭來把自己給累壞了,大好河山送給了趙匡胤。

    那麼接下來說一下,柴榮的英年早逝為什麼讓人扼腕嘆息。

    柴榮說: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但是老天只給了他六年時間,這短暫的六年,太光輝了。如果再給他30年,再造漢唐不是夢,甚至實現超越。

    柴榮多牛也就不過多贅述了,百度上一大堆。

    你想想趙匡胤只是他的一個跟班。

    趙匡胤說如果柴榮在世,他一輩子不會造反。

    是的,如果柴榮在,捏死趙匡胤也是輕而易舉!

    可以歷史沒有如果,柴榮英年早逝,年僅39歲,真是遺憾

  • 14 # 浮雲齊

    衛太子劉據冤死湖縣。

    望思望思終不歸,茂陵老淚如傾水。

    這是漢武帝二十九歲才得的皇長子,幾十年的民心民意、擋不住老年帝王被小人的矇騙。

    衛氏家族戰功赫赫,甥舅兩人平定了困擾大漢開國以來從未停息的匈奴邊患。衛青七岀邊塞,霍去病打通河西,將漠北豺狼逐得無處藏身。若是霍去病年壽如常,誰敢因為衛青的老去隨便打軍權的主意?若非無人可用,如何會給李廣利這樣的庸人上位的機會?若非李廣利手握兵權,如何會有血戰長安的慘烈?若非李家與趙家勾結,如何會讓堂堂太子被截斷馳道失去最後申冤的路徑?

    這是曠史未有的千古奇冤,一代賢王逝去,漢朝失去了直接開始中興的最好時機。

    一聲嘆息。

  • 15 # 秦川大叔

    如果沒有“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將很可能改變中國歷史程序。

    太平天國運動,於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由洪秀全率領兩萬餘名“拜上帝教”信教群眾起義。在經歷永安建制後,洪秀全自稱“天王”,隨後分封諸王,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東王節制以下諸王。起義軍一路北上,先後攻取長沙,武漢,九江,清軍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於1853年3月19日攻佔江寧(現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國都。攻佔南京後,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首領們,大興土木,建豪華奢侈的王府,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洪秀全深居後宮,不理朝政。大權由楊秀清把持,一度膨脹自負,1856年8月曾以“天父”的名義要挾洪秀全封他“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石達開回京相救。9月初,楊秀清及其部屬數萬人被韋昌輝殘殺。不久,韋昌輝又被洪秀全處死。合朝文武迎石達開到京輔政。石達開因遭洪秀全疑忌,於1857年5月負氣出走,率20萬將士脫離天朝,獨立作戰。雖繼續反清,但遠離根據地,於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滅。

    如果當初,不在南京建都。繼續一鼓作氣進軍河南,河北,山東,進逼北京,滅掉大清王朝,指日可待。也許就沒有天京事變,歷史一定會重新改寫!

  • 16 # 劃開歷史的簾幕

    我覺的是司馬懿假如早死兩年,就沒有後來的兩晉了,也就沒有後來的五胡十六國了,把中華搞得亂糟糟的,一塌糊塗。還有假如當年諸葛亮沒有派馬謖去守街亭,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還有扶蘇公子不要自殺,會是和蒙恬帶兵反擊回去,又是什麼情況呢?

  • 17 # 文樹道

    扼腕嘆息的多了去了,但仔細想想,有句話叫命中註定,歷史程序就是這樣,也就不必嘆息了。既生瑜,何生亮,那偏偏就生了,何法?命定,無解!

  • 18 # 老無歷史觀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兩兄弟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建立了一個富足的北宋王朝。然而其在軍事上的軟弱,對外戰爭的頻頻失利,讓後人對北宋的強盛表示懷疑。

    如果有個人沒有在壯年逝世,多活個十幾年,那也許就沒趙氏兄弟什麼事了,或許燕雲十六州也收復,西夏也在歷史上不復存在。這個人就是後周世宗柴榮,一個在歷史上被譽為五代最有作為的明君。

    他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養子,郭威當年是後漢領兵大將,因被猜忌,親屬子女被後漢皇帝殺光,於是起兵滅漢,建立後周。柴榮也成為鎮守一方的節度使。

    郭威去世後,遵遺詔繼承大統,開始了他的富國強兵之路。他勵精圖治,在政治軍事上銳意改革。柴榮吸取高平之戰周軍將不用命、士不能戰的教訓,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取敢戰能站之人,將他們訓練成一支戰鬥力遠超鄰國的軍隊。

    他還制訂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後來北宋也正是基本按照這一戰略執行,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按照柴榮的計劃,後周先後打敗了西蜀、南唐,令他們割地求和。甚至連當時國力上升的遼國都被打得丟城失地。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燕雲十六州奪回來是早晚的事。

    可惜天不假年,正當柴榮要有一番作為之際,卻因病壯年去世,時年三十九歲。他的改革成果雖然被趙匡胤繼承,但趙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畢竟不如柴榮,而且為了防止武將干政,北宋後來一直重武輕文,對武將諸多限制,致使北宋一直軍事衰弱,燕雲十六州直到北宋滅忘都沒有完全收復。

    可以說柴榮的過早去世,讓中國沒有實現真正的大一統,不得不說是個歷史遺憾。

    圖:宋太祖趙匡胤

  • 19 # 栗子書生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淘洗著數不盡的歷史人物,然而歷史上總是會有那麼幾位英雄人物,身懷壯志卻沒能實現,本可以大有作為卻英年早逝,他們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的是令人扼腕嘆息的遺憾。我們總會去設想,要是這些歷史人物沒有出現這些遺憾,那是否歷史就不一樣了呢?但歷史沒有假設,偶然中也存在必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古代歷史上幾位令人感到遺憾的英雄人物。

    謝玄——北伐名將第一人,壯志未酬無奈何

    謝玄是東晉的名將,他創造了東晉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且戰鬥力拔尖的軍隊“北府兵”,三次大破前秦軍隊,斬都顏,邵保,句難等。淝水之戰更是以少勝多,並一戰將北方強國前秦打的四分五裂,國力衰敗。

    自古北伐多艱難,中國歷史上南方政權北上統一全國能成功的少之又少,而謝玄可以算的上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成功北伐的將領,他率領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戰打敗了前秦後,成功收復了兗、青、司、豫四州國土。謝玄認為此時前秦正是虛弱的時候,東晉若能趁機北伐的話,說不定就可以很輕鬆的滅了前秦,統一中國了。然而東晉貴族認為謝玄淝水之戰勝利後風頭太盛,便聯合統治者竭力阻擾謝玄北伐,壯志未酬的謝玄無奈辭去所有官職,不久之後就病逝了。

    如果不是北伐觸犯了貴族的利益,謝玄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個北伐成功的名將,東晉也有可能會再度統一全國,將北方異族政權統統消滅了,這樣的話五代十國這段混亂時期就不會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了。只可惜一代名將在得天時和地利的優勢下,因為沒有人和因素的支援,導致無法統一全國,實在是令人遺憾。

    柴榮——問天再借三十年,中國歷史將重寫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是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感到惋惜的一位皇帝,早年經商的他年紀輕輕就棄商從戎,15歲就隨姑父郭威參軍報國;24歲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天雄牙內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32歲加封晉王,主管全國內外兵事;33歲受姑父郭威遺命登基為皇帝;然而39歲就去世了。

    在位短短的6年間,柴榮深受萬民的愛戴,對內他勵精圖治,清吏治、選人才、修訂刑律和曆法,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對外他整頓軍政、練造強軍、厲選良將,西征後蜀收復四州之地;三徵南唐統一南方全境;北伐遼朝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強大的遼軍在柴榮所率領的後周大軍面前如土雞瓦犬般,不堪一擊。然而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就在柴榮北伐契丹獲得大勝,準備乘勝奪取幽州,收復丟失許久的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之時,他忽然患上了急病。後周只能虎頭蛇尾般的草草收兵,雖然北伐中止,但他的病情已經由於軍中醫藥不及時而被延誤,返回汴梁後,又恰逢他心愛的小女兒夭折,深受打擊的柴榮病情更重了,不久就去世了。

    柴榮真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完美的皇帝,有智慧,有魄力,嚴正,剛毅,可謂是有勇有謀。登基之時年僅33歲的柴榮,雄心勃勃,滿懷雄心壯志,決心遵照郭威的遺願,幹出一番大事業。他曾向左諫議大夫王樸發問:“朕當得幾年?”精究術數的王樸答曰:“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聽後十分欣喜地說:“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但是很遺憾柴榮只活到了39歲就英年早逝了,若不是柴榮忽染疾病被迫中止北伐,或許燕雲南歸的夢想就不至於直拖到明太祖朱元璋橫空出世之後了。而如果上天願意再給他30年時間,也許柴榮的後周能成為歷史上超越前朝歷代的強大王朝,而中國會因此改變命運,不會有軟弱的宋朝和後來封閉鎖國的清朝。一代明主柴榮和他造就的後周政權就此在中國歷史僅僅曇花一現,便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岳飛——慷慨激昂志盡忠,卻遭莫須難報國

    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透過十餘年的努力,為宋朝收復北方大片國土,他組建了兩宋時期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岳家軍”,並率領岳家軍數次北伐,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令金軍聞風喪膽,連其對手金兀朮都不由得嘆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第一次北伐,先後攻克了襄陽、唐州、鄧州、隨州、郢州和信陽軍,收復了襄陽六郡,使他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建節者;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收復了商州、虢州和蔡州等地,讓岳飛一鳴驚人;第四次北伐先後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地,並在他出色的指揮下,南宋軍隊在郾城、潁昌打敗金兀朮所率領的金軍。特別是郾城之戰,他打破了金軍騎兵精銳鐵浮圖的不敗神話,創造了中國古代軍史又一個以步勝騎的奇蹟。

    然而就在岳飛正要擴大北伐戰果,直搗黃龍,全面收復北方國土,迎回二帝時,卻遭到了皇帝宋高宗的猜忌和主和派秦檜的陷害,趙構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隨後被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殺害。

    岳飛可謂是我輩軍人的楷模,為國盡忠的他主張收復北地,迎回“二聖”,其本意是想為民族洗刷恥辱,振奮民族士氣,幫國家實現中興。然而迎回“二聖”的想法在政治上犯了宋高宗趙構的大忌,威脅到了他的皇位,所以岳飛最後成為了政治犧牲品,一代英雄最終含恨冤死。我不禁想問,軍人最終的結局難道就只能是為政治而犧牲,軍人命運註定是沒有死在戰場上的話就一定會死在政治鬥爭中嗎?

    趙構和秦檜在岳飛北伐成功之際而撤兵,導致南宋喪失了奪取北方和鞏固南宋政權,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最佳機會,是宋高宗趙構一生中的最大敗筆,也是南宋政權最大的敗筆。在他決定冤殺岳飛的那一刻,他也失去了一統天下成,成為中興之主的大好機遇,也斷送了他趙家子孫永久興盛的前程。多年之後的崖山一戰,南宋小皇帝趙昺及軍民十幾萬人被蒙古軍隊逼的一齊跳海,此場景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王朝興替的一大奇觀,實在令人悲哉、痛哉!

    于謙——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書生救國的代表人物,更是歷史上為官清廉和愛國勤政的模範代表。正所謂“披堅執銳、開國創家者難,力挽狂瀾於既倒,扶之大廈之將傾者更難”。由於土木堡之戰慘敗,大明精銳部隊全軍覆沒,皇帝英宗戰敗後被俘,訊息傳到京城時舉國震驚,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在瓦剌大軍來勢洶洶之時,廟堂之上眾多大臣紛紛提意放棄北地,遷都南京。外有強敵入侵,內有朽木避戰,這就是于謙當時所面對的局勢,大明幾乎要重演北宋的靖康之恥。但是,書生出身的于謙在社稷有累卵之危時,力排眾議反對遷都,堅持保衛京都守住國門,立代宗為帝重組廟堂穩定朝局,隨後又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於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在於謙指揮部署下大明最終五戰五捷,打贏了的北京保衛戰。如果沒有于謙,大明很有可能像宋朝一樣分為北明和南明,於少保真乃我華夏民族英雄也。

    明英宗復辟後,因受到石亨等人的誣陷,致使于謙含冤遇害。死後抄家,官吏在於謙這個一品官員的家裡沒有抄到任何金銀錢財,只搜到了明代宗朱祁鈺為表彰于謙固守北京,保衛明朝社稷的功績所賞賜的蟒袍和寶劍。于謙將這兩物視為榮譽卻從來沒有戴在身上在他人面前炫耀,並將它鎖在了房間中封存了起來,以告誡自己要不忘初心、再接再厲。真可謂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如此頂天立地的英雄卻遭人誣陷,慘死小人之手,當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歷史沒有假設,也許偶然中又可能是已經註定的軌跡。但是以上所述大都是我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他們的故事和成就,雖有遺憾卻讓我們後來者無比的敬仰,而他們的名字和事蹟不光被載入史冊,還會銘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一代一代的將傳承下去,流芳百世。

  • 20 # 老王頭談歷史

    北魏的俊美雄傑爾朱榮,如果不是過於不把皇帝女婿當回事,也就不可能被姑爺給殺了!

    曹操如果聽了司馬懿的建議,而不是自以為是地創造成語“得隴望蜀”,或許劉備成不了什麼大氣候,那麼他就少一個對手,孫權就少一個幫手;那麼他就有可能一統天下!

    如果苻堅不過於相信朱序,那麼他的實際情況謝石、謝玄就不會知道;那麼他的後方就不會自亂陣腳;那麼他的百萬大軍就不會自相踐踏,他也就不會敗得那麼慘!

    如果李世民兄弟不自相殘殺,那麼就不可能有貞觀之治;就不可能有武週一朝;就不能有開元盛世!

    如果黃巢及時派兵援助朱溫,那麼朱溫就不會投降王重榮,就不會挾天子而令諸侯,就不會有後梁,甚至不會有什麼五代十國,乃至於大宋!

    如果沒有康王趙構的金營和談,如果沒有宗澤的及時挽留,有沒有南宋都難說!

    如果沒有朱允炆的不管不顧地削籓,如果沒有姚廣孝的鼎力相助,歷史上也不可能有明成祖的名號,也不可能有偉大的故宮!

    如果沒有袁世凱的竊奪革命勝利果實,民國的歷史會是另一個樣子……

    可惜,歷史是不允許有如果的。真的有了,那就真的亂套了,雖然我們對已有的歷史不是那麼滿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絕地求生技術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