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蒹葭蒼蒼47066971

    怎麼說呢。我個人覺得很大一部分是田蘊章教授一部分言論有關。導致很多人認為只有一筆一劃寫楷書才是書法。其實就是很多人對書法認知水平差。另外確實醜書大行其道譁眾取寵,書協腐敗導致很多人濫竽充數。

  • 2 # 能不憶江南3

    現在急功近利的人多了,能沉下心的人少了。書法是一門要功底的事,而寫醜書是不要打基礎的。所以醜書多了,有人炒作,不足為怪。

  • 3 # rdggz

    從古到今都說書法是書家個性特徵情感的表露,那麼醜書,那些別出心裁的稀奇古怪的所謂書法就是這種書者畸型心態諱莫如深的展現。

  • 4 # 使用者6006400270

    記得九幾年咱們的中國書協副主席在書法報上說現在我們培養書法家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十年磨一劍!不行跟不上歷史潮流!,今天我們要快速培養一批書法家!於是各大院校成立書法專業、於是乎學院派學院派書法:!流行書風、如雨後春苗拔地而起起!

  • 5 # 侍墨2

    當今醜書是故意寫成的,而三大行書的作者是有感而發,又有書法根基,水到而渠成,是作者書法水平的自然展現,不是想作為書法作品讓人欣賞而寫成的,這就是自然而然。當今醜書確是一群小丑在獻醜,可惡之極!!

  • 6 # 洹江

    首先宣告:醜書不是書法,更不是文化!如果中華文化像醜書一樣來扭曲,還有傳承的必要嗎?歷代文人墨客創造優秀文化之所以流傳至今,不僅符合大眾審美的共同標準,它的存在價值是公認的。這些年來醜書橫行霸道分析來有兩原因:一是現在人的浮躁心理,在現實的共同的價值觀下維護各自利益;二是他們無法超越前人也不想超越前人,只有像達芬奇創立抽象派一樣來創立他們認為的抽象書法並奉為最高境界,自認為是百花叢中的一朵。寫醜書是給誰看的?人們都不反對他們“自娛自樂”至死,但不可以讓他們糟蹋書法文化,更不能由他們站在最高的位置來引領、誤導中國書法文化美好的明天。

  • 7 # 泛海一月

    書法要想真正寫好得一步一個腳印,必須要下“牢守寒窗空寂寞”那樣的苦功夫才行。許多人覺得那樣太辛苦了,如果一勞本什地練字,猴年馬月也不能成為“名家”。很多人打死不寫楷書,因為一寫就露餡。所以寫點怪異的字吧,標新立異,越怪越好。於是醜書就“誕生”了。下面還是看看影片中這位書家是怎麼說的吧。

  • 8 # 76651703812笑抒心語

    按著目前大多數人的一般看法,把當今的書法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傳統書法,即按老祖宗的規矩並且寫出的字有宗可查的書法。二是江湖書法,自成一體,基本功差或不靠體的寫字。三是醜書。醜書者,或相貌醜陋,脫離大多數人的審美觀點,怎麼端相也看不出美來,覺得是塗鴉一片,墨豬一圈,爛柴禾棍子一堆。或筆畫拙澀,接頭八棒,象幼童畫字,看著彆扭。如此等等,不一一列舉。

    我對醜書的態度是:不反對,不支援。為啥?

    不反對。所謂的醜書,它畢竟是書法。是書法就能或多或少從中找出老祖宗的理論和技法。按照這些搞醜書人的說法,可能是對中國傳統書法的突破,是陽春白雪,儘管我們是木頭眼鏡看不透,但有人能看透,能參展,能當"家"。也就是說,雖其貌不揚,但沒醜難顯美,也是一種個性的張揚。

    不支援。書法是寫給人看的,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從事書法幾十年,我發現我們老祖宗在書法理論上也有拿著矛和盾互相干仗的時候。如不能象運算元論,如果篆書和楷書不規規矩矩去寫,非把好端端的字寫歪,寫跑了行,那將成什麼樣孑,醜書?我認為,如不如運算元,排列是一回事,字寫沒寫到位又是一回事,功夫到了,字自然會活起來。再者,什麼寧什麼,勿什麼,這也是醜書所以變醜的理論根據。其實老祖宗這話的意思是寧可按照規矩寫得醜點,也別離了規矩寫得花哨,就是醜總比江湖體強。既然老祖宗有言在先,搞醜書的覺得仗義,理直氣壯,咱也無話可說,畢竟聖命難違。

    其實醜與不醜,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是你我能說了算的,也不是那些搞醜書人爭呱出來的。相信,歷史自有公論。

  • 9 # 大攝哥兒

    一、何為“醜書”?

    “醜書”,在當代書法界並無明確的具體概念,官方也不會就此斷然定義。畢竟從正統書法者口中道出的“醜書”之“醜”,是可以有多種理解的。縱觀起來,定義“醜書”,其實呢也並非那麼難。“醜書”嘛,顧名思義,就是醜露的書法唄。何為醜露?寫得不美唄。何為不美?就是看上去橫不平豎不直啊歪歪扭扭啊線條不好啊隨意塗抹啊錯字連連啊想當然啊不按常理出牌啊信馬行空啊等等,不一而足。再名正言順一點,有人說,“醜書”可以叫線條抽象藝術,可以歸屬到美術門類,從這個角度看,有些可以欣賞。 但從書法角度看,一個字,醜!兩個字,真醜!

    二、“醜書”提法的根源在哪兒?

    “醜書”的頻繁提法,是近年才有的。近三十年以來,書法藝術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主旋律下,狂飆突進,湧現出一大批創新作品,它們為表現當代人的思想感情,在許多方面突破了傳統的審美習慣和表現形式,因而也被視為“醜書“。可以肯定的是,提出“醜書”說法的人,並非來源於書法圈外,而是圈內。既然沒有官方權威機構的認定,那麼,都有誰有資格來說人家的書法是“醜書”呢?普通人恐怕不見得能分辨出書法的美醜,即便能辨出一二,也是粗淺評價外觀而已。探究起來,那必然是書法界的權威人士才有這個資格來提出了,即便不權威,至少也該是在書法界“成名成家”了。

    第一類權威人士,有可能是真正的“大家”。他們是完全站在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發展和創新的立場上來發表意見的,不摻雜個人恩怨和偏頗看法,很純粹地維護傳統書法文化的正統性、規範性和純粹性。這些該是主流,是我國書法藝術發展的中堅力量。逢醜必唾,自然是應該鼓勵的。

    第二類權威人士呢,有可能是存在酸葡萄心理的“大家”。這都是由於近來藝術收藏市場的火爆所引起的反應。眾所周知,當下的許多演員、企業家、歌星等社會知名人士,都時不時地在各種場合秀起了書法,你秀就秀吧,重要的是你還拿來賣。賣就賣吧,關鍵是它還值錢,成百上千上萬幾十萬吶,這讓苦修苦熬的書法家們情何以堪?主要是,真讓人沒面子啊。既稱“家”,都不敢也不能以書法為業不是?畢竟百分之九十以上練了一輩子的書法大家,他的作品也不見得能變現吧。多數情況下,熟識的人自然要問了,您這麼辛苦筆耕,那書法得值多錢啊?到頭來,或許,總要滿臉陪笑佯裝瀟灑恢恢大度地說:愛好,愛好,修身養性而已!如此一來,說人家書法醜就可以理解了。當然,多數還是挺醜的。這不,即便馬雲爸爸再有正能量,書法大家們也不會認為他的“禪”字書法正宗入流嘍。

    第三類權威人士那可是陰險的多了,這些便是“偽書法家”和有嫉賢妒能心理的人了。尤其是對於苦練幾十載的老把式,本身沒有突破,因循守矩,終不能自成一家。這樣呢,不去仔細尋找自身的原因癥結所在,見了那些初學者作品,尤其是對那些初學時間不長便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的作品,無名之火頓生:醜書!醜書啊!!!

    三、“醜書”提法的利與弊

    作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弊大於利的。因為對於書法藝術的認識、理解乃至書法審美的水平,普通民眾並不具備。動不動就用“醜”字來評價,屬於形而上學、以偏概全的範疇,會在很大程度上挫傷初學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不利於書法的傳承和發展。作為書法工作者,盡當避免“醜書”的提法,還是以普及書法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為主,進行擴大學書者的視野範圍,提高書法藝術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共涉及88條具體內容。其中,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管理標準》明確提出要求: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開設書法課。這樣一來,隨著書法書寫和鑑賞水平的提高,“醜書”的提法會逐漸消亡的。

    四、現階段,請以寬容的心態,善待“醜書”。

    我國的國粹京劇行當裡,自古就有“丑角”,電影電視小品裡也均小丑,而醜星向來是不被重視的。近三十年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醜星的扮演者,其實,很多都是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拿這些比較來談“醜書”似乎有些不妥,但筆者只是想說,“醜書”中也可能臥虎藏龍啊!比如懷素的草書,在當時,定然是歸為“醜書”的行列,龍飛鳳舞的,難道不是亂塗亂畫?即便在今天的普通人去看,恐怕也不會說它漂亮吧。就算是當代自成一家的啟功先生、林散之先生,在他們成名之前,難道就沒有人致疑過他們的書法嗎?對於部分“醜書”,我們千萬不能一棒子打死,還是寬容些為佳。因為,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體現,是有血有肉的鮮活的形象,不僅僅是端正漂亮是美,而打破區域性的四平八穩、不講究外在、媚巧的作品也是美的。縱觀古今,其實,書法史上的許多“醜書”都是時代精神的表現,只不過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罷了,因此,批評起來教條主義和無的放矢,都是會阻礙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的。總而言之,想要端正中國書法的方向,使書法迴歸到應有的本來面貌,進一步促進中國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繁榮昌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幾個人或者幾個團體動動嘴喊喊口號就能實現的,也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呢。

  • 10 # 河堤鎖岸

    答:明確態度是反對。書法是中國從古至今文人墨客高雅漢字功力的表現方式,是中國優秀、神奇的傳統文化之一,書法帶給人們的是美、雅、俊、奇、秀、驚、喜等視覺感應,現代醜書,創新是藉口,實則是不具書法能力的懦弱表現。個人看法。

  • 11 # 老幹探4

    其實,當今書壇上有很多書法造詣、功力皆深厚的書家,有傳承,勤實踐,成績斐然。只是曲高和寡,陽春白雪,很難被常人認可和接受,就被人戴上了“醜書”的帽子。 當然,也有一些混書壇人,既沒傳承,又不肯下苦功,還想憑此成名得利,於是就獨闢溪徑,別出心裁,搞出了五花八門的自造體。這才是違背規矩,違反科學的醜書。對此,大家都要明辨是非,堅決予以抵制。

  • 12 # 斗拱張傳人

    淺談“醜書”

    書法是我們人類主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從古至今書法佳作燦如星海。有古樸、莊重為美的碑刻之“金石氣”作品,;也有妍、暢爽的帖派“書卷氣”。古人崇尚自然莊重,法度情致耳後躍然紙上。

    今人有云:詩不過“李杜”。這句話也可用在書法層面,今人哪位能超過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呢?

    醜書,雖然不喜、不學、不看。到總覺既然存在,可能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醜書出現的人文背景:今人思想開放,言論自由,國內外文化碰撞融合,倡導個性張揚,不拘法度,不喜崇眾,愛闢蹊徑的社會文化背景有關。試想:如果在唐代,呈現一副“醜書”會出現什麼後果?而現在呈現,必有受眾。

    醜書特點:沒有傳統書法的一點影子,或者說從沒有練過書法。有“反正也達不到更超不過古人了,乾脆玩個古人不敢玩,玩不了的,讓大家都看不明白的”一種心理,進而產生醜書。

  • 13 # 石濤峰筆

    醜書,顧名思義,就是不好看。把傳統的書法變成自創,獨立門戶,完全不要傳統書法的法度法規,背離幾千年的傳統書法的文明史。發明和寫醜書的人,非同小鳥,多半在書界法有權有勢,他們以權代法以勢代字,漢字失行,書法變態,以醜為美。寫醜書的人並非無意,其用心在於一鳴驚人.內心有經濟算盤,其野心將中國傳統文明的書法引向歧途。醜書氾濫危害極大,嚴重 阻礙傳統書法的正常發展。所以不能給醜書一席之地,應嚴厲取締和打擊。

    .醜書.

    啟功大師作品。

  • 14 # 醉愛老天珠

    醜書,是書法界的臭魚爛蝦,有人就喜歡這口味,尤其是那醜女用區域性寫字,真不知道什麼叫醜,更不知道丟人現眼怎麼寫。這是書法走入低俗到了用下半身思考創作的時代了嗎?

    不久的時候,繪畫大師拉屎撒尿都是藝術品了

  • 15 # 筆墨飛揚的日子

    有人說現在流行醜書,是因為大家的字寫得都不錯,無法一決高下,於是就比誰寫的醜。當然這是玩笑話,但的確現在一些書家以寫醜書為能事,怎麼醜就怎麼寫,而且不乏一些書法名家,在這些人的筆下墨香已無從尋覓。

    什麼是醜書?顧名思義,就是寫的很醜。還真不是一般的醜,是醜的一塌糊塗。然而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書法評論文章,對這些醜書大加讚揚。洋洋灑灑幾千言,說在作品中看到了書法家對人生的理解與思考,對傳統的批判。這真的是一個在瞎寫,一個在瞎說,盡是附庸吹捧之風。

    寫出醜書的這些人,很多都是書法名家。他們以前認真寫字的時候,字也是非常漂亮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成為書法家。但是不知怎麼搞的,現在都喜歡寫這些醜的嚇人的字。有人說是為了博人眼球,也有人說是解構書法,也有人說是一種創新。不管是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字很醜。

    有些人是被吹捧起來的,他們知道自己的字不好看,但是為了利益還是樂於寫醜書。有些人也是被吹捧起來的,但是他真的以為自己的字很好。所有這一切,其實這就是炒作,是無底線的炒作,是利益驅動的結果。書法從最初的實用性技能逐步演變成一個藝術種類,漸漸地也成為了商品。正因為書法具有了商品的特性,於是成為了牟利的工具,所以有些人就不擇手段的追求商品的價值最大化。如何最大化呢,那就是炒作,搞些標新立異的事情奪人眼球,把名氣搞大。

    書法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積澱,早已不是單純的文字,更寄託了中國的人文精神。當今書法界需要清理門戶,溯本正源,傳遞出書法的真正之美。書法需要創新,但前提是必須堅守傳統的基礎,而不應該讓醜書當道,隨心所欲的亂寫。

  • 16 # Hi版畫旅行家

    何謂醜書,近代,在書展上突然橫空出現了一種橫七豎八的“新書法方式”,那時候那些所謂的大師稱之為現代派,而現在又叫醜書。

    而這個醜書有極大危害:

    1. 影響了中國的下一代青年對書法的認識;

    2. 違背了《文字法》:漢字書寫要規範,這當然包括楷、行、草書都要寫規範字;

    3. 醜書扭曲了漢字、改壞了書風;

    4. 讓真正的大師沒有被欣賞到,小丑踏入殿堂。

  • 17 # 少領別怪紹嶺

    所謂醜書,即是扭曲了的漢字。也就是說,把漢字的橫豎撤點捺等筆畫扭曲了,把漢字的間架結構扭曲了。

    當人們看到這個字的時候,心裡產生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舒服,因為和漢字的書法美髮生了強烈的視覺碰撞。把漢字刻意寫到這個份上,是真不懂美,還是刻意和美作對,想弄個物以稀為貴的釣譽?

    靜下心來一想,這可能是某些書法愛好者另闢蹊徑吧!毛主席不是說過嗎,人間正道是滄桑。美的不行,反其道而行之,咱就來個醜八怪吧!不然,怎麼吸引別人的眼球?怎麼步入市場經濟?怎麼取得利益最大化?

    當然,寫醜書權當玩玩而已,切不可拿著雞毛當令箭!

  • 18 # 狂喜淡墨a

    談談前輩醜書的看法

    這個問題好可笑,關於老前輩的書法藝術,醜俊這個話題,要看情況來論,傅山的著名書論寧可拙醜不要巧妙,不可嫵媚。追求回到樸實的境界,則有高階的審美水平。一般來說,漂亮需要雕塑裝潢,書法的飄逸需要有流暢的方法筆觸,而追求生疏的拙笨的筆意,也是用一種書寫方法去實現,如此辯論,有的人說,兒童書寫的稚嫩笨拙,是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返樸情景。

    有別於孩子的寫法,追求拙字,有這樣一個規律,由正美,不偏不斜,規規矩矩,流暢韻致,到用筆技巧如何樸實無華,一般都是到大篆小篆甲骨文金鼎文竹簡漢帛書隸書魏碑。上朔漢字形成源頭去尋覓。

    實為考古之字,遊玩浸漫。天趣橫生,這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進入的只有對書法,愛到瘋狂,一種好奇感,吸引力,才有的舉動。一般愛好就是到了晉,或學楷書到唐代。到此而侵淫,遠古祖宗的創制漢字,此間屬於樸,樸者木素也。稚嫩也。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在幾千年就明白了這個無上境界。

    如果真正的書法深厚者,都有從裕而返回原來的書寫書境,已經如鉄淬鍊後,成為老辣熟透,正果為平凡的點畫,不去雕飾,達到一種“孩兒”天真爛漫的童趣之墨。

    欣賞習慣往往喜歡錶層的華美,而拙醜內蘊藏著含蓄之大巧若拙氣象。

    拙樸於老有關係,於幼也有關係,小時候學書不容易寫規整,而老來心境變得不從外美。好像年齡大了不注意外表,注重含蓄了。一個道理。

    再論現在追求含蓄美,做出大巧若拙書風,有假的成份多,達到真含蓄的拙醜美,不多。而跟風學習,洽弄巧成拙,可以說弄拙更拙,弄醜更有醜。

    把樸素的書法,顛三倒四,原因是缺乏真底蘊。沒有深入到源流之泉,去沐浴侵淫。

    模仿總有痕跡。總有裝腔作勢,把戲終歸雲去。

  • 19 # 靜中樂

    明末書法大家傅山曾提出 “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的書法藝術主張。

    醜,作為書法個性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從古及今,事實上一直存在,比如米芾晚年的《虹縣詩帖》《舞鶴賦》等對一個外行來看,字法肯定很醜的,因為外行人是看不出米芾的線條之老辣,更看不出米芾筆法中的變化和技巧,已把書法筆法的難度推到了極致化,但我想說的是,米芾的這種藝術水平不能因為你的欣賞能力低下而抹渉二王之後一個藝術高峰的存在!。

    事實上,其它藝術形式也有用醜來表現其作品的內涵的,比如電影《巴黎聖母院》的撞鐘人,面目猙獰可謂醜到了極致,但誰能否認其本性善良的內在美呢?還有中國國畫中經常表現為民除害的“鍾馗”,又是一個醜的藝術表現形式!

    書法中醜書的對立面,是俗氣、匠氣和匪氣,這三氣才是書法藝術的最應注意和克服的。

  • 20 # 周修鎮金陵水墨畫

    我為醜書玷汙稚嫩笨拙有感而發:

    稚嫩不等於醜書,孩童的稚嫩有一種天真無邪的美,童書純真活潑,雖然筆畫技巧稚嫩,用筆無力,結構閒散,缺乏工巧,不加修飾,但也是盡力往美的方向書寫的,最起碼筆畫清晰,結體端正,結構分佈合理。所以絕對非醜書所能及,是真正的自然美;

    笨拙古樸也不等於醜書,古樸樸實無華,不矯揉造作,笨拙古樸之書畫都是功力深厚的老者而為,因為年歲太大,行動遲緩,不像年輕人疾速利落,但因功力深厚,知識淵博,所以書寫規範,內容健康,只是施筆遲緩,但剛勁有力,而書體穩健,粗獷純真,老辣蒼勁,力透紙背,棄巧存拙。也是呈現自然美;

    而很多鼓吹慫恿醜書醜畫的人,往往都是冠以追求稚嫩笨拙之美為幌子,製造一些不堪入目的變態書畫,扭曲稚嫩笨拙的本真,蓄意變體,字型結構怪異離奇,筆畫放肆骯髒,令觀者產生不悅情緒,甚至查書法字典都看不懂,醜書沒資格稱之為書法,應該是叫做變態非人類文字,醜畫應該叫低階無趣的變態塗鴉。

    本人堅決抵制醜書醜畫。堅持真善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春天,我們錯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