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小刺

    我當年生完孩子後在家待了一年,一年多後出來工作。

    現在想想,如果再生一個孩子的話,我不知道上班的時候該如何照顧寶寶。可能是因為之前太舒服了,一直在家陪著孩子。

    懷孕的時候正好處在一個工作交替的狀況,所以就直接沒有上班,一直在到生完孩子一年多才上班。主要是因為懷孕初期檢查說不易多動,需要多躺下休息,所以也沒有辦法去找作。後來過了三個月後,說的是胎兒著床的位置比較靠下,所以儘量少動。就以此為藉口,一直沒有去工作。

    對於生完小孩是該在家帶孩子還是出去工作,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然後決定是去帶孩子還是工作:

    一、經濟狀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來決定。如果條件好,可以自己在家帶,也可以去工作,請月嫂,這種是選擇權比較大,自由度高。如果家裡必須要媽媽去工作來一起承擔家庭支出的話,可能媽媽的選擇就少了。

    二、家庭狀況。這主要是看家裡有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如果家裡有其他成員幫忙帶孩子,媽媽可以繼續工作的話,也是可以的。

    三、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髮育,媽媽來帶孩子是相對來說最好的。其實全職媽媽也可以有自己的事情做,工作不一定是要外出或者說必須朝九晚五的。

    很多工作可以自己在家做,比如翻譯、設計、寫作、銷售、代理、手工等等之類的。全職媽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發展成為一項事業,做到帶孩子和工作兩不誤。

  • 2 # 喝茅臺酒醉了

    沒有該不該的說法,看自己的條件來做決定,如果老公一個人掙錢能養家那麼作為媽媽的還是在家裡帶小孩比較重要,如果有人幫忙你帶小孩你自己也想去工作 那麼自己看著辦,這種事我覺得沒必要問別人的建議,自己做決定就好。

  • 3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首先,不管是那種選擇 都是有利有弊的。先看自己的心態。有些媽媽樂意帶孩子,覺得帶孩子是一種享受,享受養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切。這樣的媽媽就適合帶孩子,而有些媽媽屬於職場媽媽。在工作時候就可以有很多正能量,但是不善於處理孩子的吃喝拉撒,那就去上班。自己屬於什麼人?想清楚再做決定。

    其次,看經濟能力。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在家陪伴孩子成長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不會重來。如果家庭條件一般,而且又有老人幫忙,那可以去上班的。下班再陪寶寶,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各有各的優缺點,看自己的取捨。

  • 4 # 凌兒媽媽

    生完小孩後是帶小孩還是出去工作哪有什麼該不該,應該是從自身各種情況去考慮,再選擇一個對家庭對孩子好的方案去進行。

    首先得考慮自己是否做好當全職媽媽的準備,是否享受育兒的過程。如果自己都沒有做好準備,在育兒過程中受各種壓力影響而變得自怨自艾,那麼這隻會帶給孩子不良影響,是不適合當全職媽媽的。

    其次看家庭經濟狀況,如果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不出去工作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家庭開銷或者說生活質量會大大下降,那麼考慮出去上班也是正常的。

    然後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幫忙照顧孩子,如果有人幫忙照顧孩子,即使在家庭經濟良好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選擇出去工作的。畢竟有一份自己的事業,有獨立的經濟,會讓媽媽更自信。這份自信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讓孩子因為媽媽會感到自豪,感到更有自信更有幸福感。

    最後我想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不斷提升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當然,如果能夠選擇一些可以在家進行的工作,工作帶娃兩不誤,那就更好了。

  • 5 # 未來更好2013

    生完孩子先不急於上班,孩子太小需要媽媽的照顧才能健康。三十年前我們那時,生完小孩滿月單位就讓上班,孩子送單位託兒所,不然的話就按曠工處理,大人遭罪孩子也遭罪,大人每天早上7.30分到單位,吃不上飯,沒有奶水,揹著孩子拿著尿布,奶瓶奶粉,孩子放在靠椅子上,背不好就把孩子摔了。就這樣孩子三天兩頭就得一場病,根本上不好這個班,因孩子太小不經摺騰。所以孩子太小你就不要上班了,等到三歲左右再考慮送幼兒園,那時起碼孩子大點了,對於家庭經濟情況,克服點。養個孩子真的不容易,特別是沒有任何人幫忙的情況下,還要上班很辛苦,就怕孩子鬧毛病。不過用不上幾年就熬過來了。總有一天孩子會報答他她的含辛茹苦的媽媽的,願你能過育兒這道難關,一切會好起來的。

  • 6 # 當媽困難戶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分人的。沒有應不應該,而只是一種選擇;

    如果有人幫帶孩子,你自己也比較放心,那可以考慮出來工作,回到職場上,接觸社會可以讓自己更加自信;

    如果沒有人幫帶孩子,或者對帶孩子的人不放心,那隻能自己帶,自己帶孩子肯定要比上一輩帶的要更好,也有更多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等孩子上幼兒園了再考慮出來工作也可以。

    不管做哪種選擇,都要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況和條件,經濟狀況、人力資源、以及自己的意願,綜合考慮後做一個選擇。

    自己帶孩子和出來工作對女人而言都有利有弊,沒有什麼應不應該,而只是一種綜合條件下做出的選擇!不管哪種女人都能得到成長!

  • 7 # 超級爸爸

    從自私的男人角度看,我當然希望女人在家全職帶孩子,這樣的話,孩子的照看或者教育問題解決了,男人就可以一門心思忙事業,或者為家裡掙錢。

    不過,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是堅決不贊成她有了孩子之後留在家裡當全職主婦的,即使她願意,我也要動員她出來工作。

    女人全職在家帶孩子,雖然可以解決孩子的照看甚至教育問題,但是,女人待在家裡,獨自承擔起照看孩子的責任,這會讓很多女性感到不公平。如果丈夫看低照看孩子這份工作的意義,妻子的怨言就會更多。這樣的心理和情緒,很容易傳遞到照看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女人全職在家照看孩子,這會讓其生活缺少變化,而一成不變的生活,不利於女性的心理健康。照看孩子是一項極其考驗人的工作,常年獨自應對孩子的照看問題,有時甚至會讓一些女性感到絕望,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女性全職在家照看孩子,很容易讓她們脫離社會,或者降低自己在提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求,幾年過去,女性即使想回到社會、回到職場,也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來自社會的認可,對於女性的心理健康是極其重要的。

    還有一點也必須要考慮。女性在家看孩子,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得不到提高,但其另一半卻可能在能力、社會經驗、社會地位等方面不斷取得進步,從而將自己的妻子遠遠地甩在後邊。在現今這個社會誘惑很多、婚姻關係很不穩定的大前景之下,家庭主婦被離婚的風險較高,那些想做家庭主婦的女性也必須防著這一點。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雙方能夠協商解決照看孩子的問題。就女性而言,全職在家不是我的選項。當然,為了孩子,女性可以在工作方面做些調整,比如,做一份更加輕鬆的工作,不怎麼加班的工作,離家更近的工作,等等。但這並不意味著男性不需要在這方面做些讓步。事實上,男人和女人都應該為了孩子的到來,做些工作、生活和人生規劃上的調整。唯其如此,人生對於男性和女性才是公平的。

  • 8 # 溪邊樹520

    賢妻良母,時代精英。

    現在的年輕女性,熟讀詩書,在職場上,在社會上,真可以說是起到了〈半邊天〉的作用。然而,社會要發展,人類要繁衍,女人肩負著這一特殊使命。

    題主所問,生完孩子是迴歸職場還是在家代孩子?這看似是個簡單又複雜的問答。需要梳理一下了。

    第一,在職場對於生孩子的女職員,多少都給產假的,而且國家也有規定。產假休完之後,你在糾結了?個人觀點謹供參考,如果你有老人幫你代孩子,可考慮迴歸職場。反之,老人離的遠,或沒能力幫著代孩子,要請保姆的話,就不如自己代啦!現在找一個稱心如意的保姆多不容易呀.!

    第二,作為一個家庭主婦,要代孩子,還有柴米油鹽等等家務事,會耗掉一個人的耐力,有個體貼的丈夫,尚好點。要是男人不靠譜,認為女人就該如此,可就慘了。家庭矛盾就產生了,只有〈忍耐〉加(付出〉還要加〈放下〉再加〈捨得〉。一個家庭總要有人承擔多些,家庭才能和睦。也許你在糾結,在家代孩子,職場的位置會被取代,只能這麼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沒有合適的家人幫著代,找不到合適的保姆,只能自己代。

    第三,想說的是千萬不要把孩子交與遠處的公婆或父母代。孩子缺少了父母之愛,性格孤僻,疑心重,長大了會和父母產生隔閡,父母對孩子的感情也淡泊。這樣的情況在沒計劃生育之時屢見不鮮。

    作為一個女人,這特殊地付出,懇請社會,職場,家人多些理解,照顧,體貼吧!這關係到:人類的繁衍,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大……。祝願每個家庭都平平安安,和睦美滿。

    圖選網路。

  • 9 # 育兒讓我們幸福

    我覺得女人生完寶寶最好先在家帶帶孩子,待寶寶1歲後再去工作最好!你如果想做一個感覺完整的女人。就應該感受一下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更應該去嘗試一下帶寶寶的酸甜苦辣,才不枉這一生!其時有許多人很想待在寶寶的身邊享受那種親情的天倫之樂,但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這可是她們一生中最遺憾的事吧!你覺得他們幸福嗎?帶孩子雖然有甘,但也有甜呀!而且幸福感會滿滿的喲!如果你生了寶寶後就去工作,工作中免不了會掛念你的小寶寶吧!小心工作中出錯!特別是小寶寶不舒服時,揪心吧!還有些寶媽不餵母乳給寶寶吃。或有些寶媽讓寶寶太早戒奶了。這些可能是工作造成的。寶寶不吃母乳,抵抗力差了,花在幫寶寶看病的錢多了。所以工資又減少了吧,真的是顧此失彼!覺得不抵了吧!如果是公司要求過了產假就要去上班,那也沒辦法。只好去工作了!但要記住擠些人奶放到冰箱裡,到時要給寶寶吃的,別忘了家裡還一個小寶寶哦!

    各位有覺得好敬請關注和收藏!

  • 10 # 小豆苗育兒說

    大家好,關於女人生完寶寶應該上班還是在家帶孩子,根據周圍朋友的經歷,誠懇的建議各位寶媽,如果有人幫忙帶孩子,還是去上班吧!

    1、朋友的血淚教訓

    我的一個朋友,生完孩子後,一直沒去上班,在家和婆婆一起帶孩子,家裡就老公一個人上班。孩子快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她和婆婆拌嘴,婆婆背後挑唆,老公對她也逐漸不滿。有一次在她和婆婆拌嘴的時候,老公居然突然出手打了她。

    她當即回了孃家,信誓旦旦的說要離婚。而他老公也絲毫沒有道歉和妥協的意思,公然對我們說:

    “自從她和我結婚,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現在居然開始不尊重我媽媽。離婚可以,她淨身出戶!”

    我們當然替姐妹抱不平,問他憑什麼讓她淨身出戶。他答:

    “第一,她沒有工作,根本無力撫養孩子,我已經諮詢律師了,法院的判的時候,肯定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利益;第二,房子是婚前我買的,跟她無關。”

    看看,這就是男人,絕情起來真的很可怕,孩子的媽媽都成了他的仇人了。女人生完孩子不工作,離婚時,可能連自己的孩子的撫養權都爭取不到。

    2、女人生完孩子後,一定要選擇工作

    在有人幫忙帶孩子的情況下,女人一定要出去工作,這是讓自己更加有尊嚴,更有選擇的權利。

    (1)經濟獨立的女人更加能獲得其他家庭成員的尊重

    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單憑男人一個人掙錢養活一家人,已經非常難了。長期壓力下,女人每次伸手跟男人要錢,難免不會引起男人的不爽,長期下去,很難得到尊重。

    (2)選擇工作不與社會脫節,自己的選擇權更多

    天天在家帶孩子,很容易與社會脫節,自身技能無法提高不說,還容易造成目光短淺,跟不上老公的節奏,夫妻之間沒有共同話題,想想老公跟你沒有共同話題,可能就有別的傾訴物件了。

    而出去工作,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自己強大了,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不必什麼都依靠老公了。這樣的女人才更有魅力。

    3、如果沒人幫忙帶孩子,女人可以選擇在家帶孩子,而不出去工作。

  • 11 # 湘雅手工

    有條件的可以自己先帶娃,等娃大點再去工作。條件不好的,還是不要放棄工作。工作不但給你獨立的經濟生活,還讓你活得更加有尊嚴有底氣。

  • 12 # 歡喜媽

    帶娃還是工作,關鍵在於你的老公與婆家是否神隊友,如果是神隊友我當然鼓勵在家帶孩子,反之我就覺得應該出去工作

    孩子的成長很快,任何一個媽媽都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但礙於現實沒辦法就只好出去工作,最好的折衷辦法就是上班時數少些,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多點,自己也會有收入

    我不清楚你的老公與家庭,但如果老公是會體諒的人,只要跟他講好每個月給多少生活費你可以待在家裡做主婦

    不過老公跟婆婆如果是很會計較的人,出去工作你要有心理準備會兩頭燒,通常這種就算雙方都有上班,假日還是會自己放假要你一個人去顧小孩那種,

    沒有為什麼,只因為你是媽媽,而且通常小孩找的也會是你,他們可以大方的說他要找你你就陪他玩吧,我難得休假很累,我想休息

    通常家務也是丟給女方,然後家用給很少,最後可能就幾乎你養家了,請記住,這時錢要管好,要嘛你就硬起來強烈要求一人一半,要嘛就是錢管好,不需要告訴他你薪水多少,千萬不要讓男人管你錢,不然會很慘,有錢有工作能力你才能有籌碼!!

    真的走到最壞也還有能力帶孩子走!!

    如果老公是這種人,不用考慮就是去工作就對了,還有錢要存下來!!

    如果真的走到最壞你還可以給孃家錢請他幫忙顧孩子你去上班!!

    總之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不用上班的女生很少,重要的是要保護自己啊,要以夫為天也要看物件,生了孩子後變豬隊友那就請把他當室友就行了!!

    還有回去後我很推薦睡前跟孩子聊天幾共讀,可以增加親子感情,我的孩子是我媽帶的,但他最愛的還是我哦~

  • 13 # 天天新視

    生孩子之後是在家帶娃還是去工作,還是要看家庭條件,條件好又有人給帶娃,肯定要去工作,如果沒人帶娃只能自己帶,就帶到兩歲送幼兒園再去上班,總之肯定還是要上班的,女人不能老在家待著,待久了跟社會脫節了,也就跟老公脫節了,感情容易出問題。

  • 14 # 集一照明_熊

    先帶娃1-3年,再工作。這個是基於現實的比較可操作性的規劃。做全職媽媽的未來風險是極大的,女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增加她的價值和魅力!

  • 15 # 優宸媽媽

    如果有條件,當然是寶媽自己在家帶孩子比較好,3歲之前,媽媽的陪伴對寶寶性格的培養、情感的表達、認知的形成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要。這裡說的條件是指,家境富裕,即使不工作,生活水平也不會下降,同時婆家支援,不會因為不工作,地位下降,即便是這樣,也要一邊帶孩子,一邊練習瑜伽、讀書、學本領,不要讓自己與社會脫節,更不能讓自己成為怨婦。

    一般女人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大多都要為了生計,早早工作,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家庭,白天在單位辛苦工作,晚上還有回家做家務帶孩子,天天累的還不如狗。我是寶寶六個月就去工作了,自從寶寶會說話開始,每一次離家,寶寶都抱著胳膊、抱著腿,撕心裂肺地哭“媽媽,你別走”“媽媽,不要離開我”“媽媽,我不要玩具,我只要媽媽陪我”.......,然後一邊哄孩子,一邊擦去自己的眼淚,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身後還是孩子的哭聲,一想起那些年,眼淚就嘩嘩的,可是,對不起,寶寶,媽媽真的不能陪你,媽媽還要工作,還要掙錢,還有那麼多的責任,雖然好想好想陪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呢!

    選擇工作,主要是光靠丈夫養家比較困難,養一個孩子花費很大,如果媽媽的收入來源也斷了,再加上房貸,養車,日常生活,人情往來,真的是不能好好活不下去的。 第二,自己的工作還不錯,不想因為家庭放棄,因為等養好孩子迴歸職場之後就肯定找不到這樣好的工作了。第三,普通家庭如果女人不上班,整天問男人要錢花,不管多麼辛苦,都不會被體諒,很快就會被丈夫和婆婆嫌棄,家庭矛盾難免會更加激烈。第四對女人自己也不公平,在家帶孩子相當於完全放棄了事業,在家每天都很累,很難有心情和時間精心打扮,積極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時間久了,身材、頭腦、自信等都會變差,很容易產生抑鬱等心理不適。

    我們平時看到媒體上那些生了小孩之後依然光鮮亮麗,一邊帶孩子,還能一邊事業風生水起的女人,身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幫忙呢,說不定剪指甲都有人幫忙,大多數普通的媽媽們,孩子成長前三年,哪個說起來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要不為什麼說“熬”呢?有些事可以選擇,有些事是無法選擇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眼淚只有暗夜裡流。好在孩子很快會長大,有一天他們會明白媽媽的不容易。加油吧,媽媽們!

  • 16 # 十二美

    提提個人觀點,怎麼選擇?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經濟,家庭關係因素去決定!

    1、個人建議最好去上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社交

    最近很多媽媽反饋,這裡好像有點脫離社會了!然後和老公的交流溝通變少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夫妻雙方的社交帶來的認知體系發生了差異。老公會經常覺得你講的問題沒意思,沒聊頭。老婆就覺得老公是不是不愛我了。慢慢的就會多了猜忌,產生鴻溝。其實人是社會的產物。在當今社會,沒有社交感覺人就像少了一腿一樣。

    在夫妻關係中也是如此。所以站在這點出去上班很有必要!

    2、出去上班可以,現在孩子還小!選擇了,就要敢於面對承受困難

    我特別不喜歡做一些後悔的事情,就像你說的。現在小寶才4個月,還在吃奶。需要人帶,不知道媽媽你是母乳餵養還是吃奶粉。如果母乳餵養就要成為一個職場背奶媽媽的,背奶媽媽是很累的,工作中一些矛盾,很容易會擊潰你。你會想如果自己不用帶娃就好了,自己是單身就好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簡而言之,我認為你出去上班沒問題,可以不可以等小孩稍微再大一點呢?OK,如果你說不需要,那你就去上班吧。辛苦累自己多少要有點數。

    3、如何照顧好寶寶,又不影響上班提升自己,是難題!是把雙刃劍

    你自己也說了,不放心婆婆帶,估計婆婆也帶不了!自己經濟可以的話,可以請月嫂幫忙,因為在照顧寶寶和提升自己,這兩條路上你肯定是要做出選擇的。這也是目前很多家庭的情況,老公(老婆)要去上班掙奶粉錢,而老婆(老公)就只能在家帶娃。雙方總有一方要做出犧牲和選擇。不為別的一切都是為了寶寶。

    總來的說不管是作為奶爸還是寶媽,我覺得夫妻雙方都要認可,認清雙方的分工,雙方的價值。男人們別以為出去掙幾個錢就可以在家裡牛B哄哄,女人也不要因為在家帶著娃就怨天尤人,其實你帶娃產生的價值才是最大的!想想現在一個月嫂要多少錢!而且還不放心!如果能達成這樣的共識,育兒和生活才能過的充實,美好!

  • 17 # 朱燕芳452

    這種情況完全取決於家庭實際情況,如果這個男人懶得和死豬一樣,除了上班別的什麼都不做,包括他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女人怎麼上班,女人飯做好不端給他他都的餓著肚子,這個班女人想上怎麼上,不是女人不願意靠自己,而是有了孩子有些事情不是由女人決定的,一切取決於男人支援女人出去掙錢嗎?如果什麼條件都不具備還是在家帶孩子吧。

  • 18 # 溶豆媽媽

    生完孩子該去上班還是在家帶孩子呢?說起來這個問題應該許多寶媽都是一把心酸淚,畢竟生活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幸運女人也是有的,說說我兩個朋友的故事吧!

    琳娜是遠嫁,她的老公生在農村在家排行老大,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弟弟比哥哥結婚要早,所以也先比哥哥有了孩子,哥哥是讀書出去的在北京上班,夫妻倆付最低首付在市裡買了期房,弟弟沒什麼文化就跟父母都在農村老家。知道老公家的情況,再加上夫妻倆欠了一堆房貸,所以琳娜計劃先好好上班賺錢,一來夫妻倆能先還一部分房貸,二來等弟弟家的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婆婆就能給她帶孩子了,她就可以安心上班。不料計劃趕不上變化,意外提前懷孕了!一切無奈和心酸都從生完孩子的那一刻撲面而來!期房還沒有交房,她要回老公農村老家帶孩子。大學畢業,在北京上班多年的白領琳娜不僅要去適應語言不通的農村生活(聽不懂當地方言),還要融入和她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的農村裡的婆婆和妯娌!曾經驕傲的女神,眾星捧月!以為愛情可以打敗一切的她被現實當頭一棒!什麼詩和遠方都被揉碎在雞飛狗跳的一地雞毛裡。更可怕的是她的老公失業了!婆婆沒辦法幫她去市裡帶孩子,因為弟媳婦不同意,她不能去上班。最需要老公為他們這個小家庭負責任的時候,卻又完全失靈了!琳娜是一個非常愛孩子的女人,為了孩子她可以放棄一切!即便是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先不說弟媳婦不同意婆婆幫她去市裡帶孩子,她自己也發自本心的並不想讓婆婆帶孩子,自己去上班!因為婆婆沒文化,對神鬼之說深信不疑,並且琳娜親眼看到婆婆一口菜一口饅頭的嚼碎了去喂弟弟家孩子的畫面,而且這個孩子已經快三歲了!不僅如此,但凡公婆看孩子就一直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弟弟家的孩子基本是公婆帶大的,孩子快三歲了連基本的爸爸都喊不清,在琳娜家的時候穿著鞋子上沙發上床,站在桌子上就尿,有一次還直接拉在公婆房間裡了。琳娜深知三歲看老七歲看大的道理,非常注重早教啟蒙!三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現在省下的心都是日後欠下的鉅債。

    圓露嫁到了自己的城市,老公是家裡的獨生子,公婆都是高知識分子,公婆為他們全款買了婚房,婚後父母還給了他們許多錢,老公也特別能賺。於是小兩口又在另外一個城市買了一套房子。圓露的幸福生活是許多同學都羨慕的!背後常說再漂亮再好的女孩不一定有談過很多次戀愛的女孩嫁得好。因為她們更現實在戀愛中更清醒,可以理解戀愛和婚姻的區別!這不大家都羨慕的圓露也做媽媽了。她決定產假一結束就去上班,因為她覺得生完孩子在家做全職媽媽的女人容易失去自我,與社會脫節,跟不上老公的腳步,也會變的越來越沒有魅力,經濟不獨立了還會失去家庭地位,其實女人自己帶孩子要比工作辛苦的多!更重要的是家裡添了一個小孫女,公婆開心的不行,爭先恐後的要來幫忙帶孫女!公婆都是非常開明的知識分子對待生活也非常講究,幫她帶孩子她是放心的。

    以上就是我兩個朋友的真實故事,豆媽覺得女人生完孩子是在家帶孩子還是去上班,要看生活留給你了多少種選擇!琳娜是沒得選,也得逼自己選擇在家帶孩子。而圓露進可攻退可守,哪一個女人不希望自己越來越有魅力,又有誰不思進取,不想去外邊的天地叱詫風雲。最終留在家中做困獸之鬥,只因一顆母愛的心。

  • 19 # 繪本講師妖媽

    今年是我獨自帶娃第6年,我做過全職媽媽,也做過職場寶媽,建議所有生完孩子想立刻上班的媽媽:

    如果經濟過得去,家人支援,孩子儘可能親帶,千萬不要扔給老人或者保姆。

    單身時,看到已婚已育的姐妹們,整天圍著鍋臺、孩子轉,張口閉口都是奶粉、尿片、學區房……覺得俗不可耐,心中暗暗發誓,生娃後絕不能成為那樣的人。

    打臉的是,生娃後,我不但成為了這樣的人,而且“淪落”的更徹底——偽單親媽媽。

    我們雙方都沒有老人幫忙,娃爹工作原因很少回家,我出月子後,丈夫出去上班,再次回來時娃已經半歲了………有人甚至以為我的孩子是遺腹子。

    獨自帶娃,箇中心酸,一言難盡。本想婚後做個小公主,誰曾想,當媽後練成了鋼鐵俠——這是不少寶媽的心路歷程吧?

    也正是這段心路歷程,我越來越明白做母親才是女人的天職。

    我從事過很多職業,唯有母親這一職業是永遠不能放棄的,而且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理由放棄。

    也只有母親這一職業,真正促進我成長,認識並確認自己,並給自己帶來幸福感和成就感:

    當媽這些年,我考了國家認證繪本講師、思維導圖講師、上了很多線上育兒班、讀了大量育兒類書籍、學習理財,報了自考……關鍵是和孩子的親子關係緊密親切。

    我見過很多母親猶豫不決:做職場媽媽掙奶粉錢?還是迴歸家庭做全職媽媽,親力親為陪伴孩子?

    曾經讀過一段話,特別認同,大意是:

    女性解放是男人的陰謀,讓女人走出家門賺錢,減輕男人的負擔。

    但同時讓現代女性仍然肩負舊式女人的顧家義務,白天在外上班,晚上回家做家務帶孩子。

    儘管如此,我還是建議母親從職場迴歸家庭,親帶孩子到三歲,陪伴孩子度過人生中最為關鍵的嬰幼兒時期,同時也學習適應如何做媽媽,懂得母親母親對於孩子的意義。

    成長與時光一樣不可逆,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說過:“孩子的人格和氣質形成的幼兒期,母親作為孩子的教育者來說,是沒有人能代替的”

    林肯曾說過“我之所以有,我之所以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替代母親。但人生初次當媽,同新生兒一樣,技能方面是空白的,是需要學習的,無論育兒知識還是個人成長。

    我一朋友,當媽十年,一直未能進入母親的狀態,最常說的話就是“後悔生孩子”,親子關係一直非常緊張。

    我也見過有些“假日”母親,把孩子扔給老人,只在逢年過節時才偶爾出現。

    直到孩子上小學後才接回同住,母子之間根本沒有依戀情感,彼此都覺得不被理解。

    對於嬰幼兒,母親就是神明就是天地,是所有的快樂、安全感的源泉。

    而母親的價值感,也是從撫育孩子的過程中獲得的。育兒書籍或是育兒專家談育兒時,都會強調母親的“在場”,哪個育兒領域能繞過母親?說老人應該如何帶孩子?沒有。

    很多人,包括母親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母愛的特殊性,認為母愛是可以替代的。

    比如雙方老人、父親、保姆,這是隱秘的不自知的方式,低估了母愛的價值。

    那些新聞中出現的未成年“殺親案”,背景大多是,親子關係糟糕,孩子嬰幼時期,母親不在場。

    早期母愛的缺失,後果非常可怕,讓人心靈匱乏,這是日後用其他任何的情感、物質,榮譽都無法填補的,因為這是屬於人本能的需求。

    我自己就是個例子:一歲喪母,由奶奶撫育到5歲,然後被父親接到他的新家庭——今年我40歲,和奶奶分離到現在,從未有過安全感,常常莫名的會陷入絕望和恐懼。

    直到我自己成為母親,還是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自我調整、勸慰和鼓勵。

    生存固然再難,錢固然重要,都無法和母親“在場”的珍貴相比。

  • 20 # 一米時光

    這是每個女人都會面對的問題!

    背景是,女方在大學畢業後,就嫁給了男人。生子,沒工作。六七年以後,女人30多歲,男方出軌,起訴離婚。

    在法庭上,男方用非常刻薄的話語,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女人一直低著頭,最後小聲說:“我今天生日,你說話能不能留點情面。”

    很多女人,在生了孩子以後,不得已放棄工作。工作和帶孩子,的確是一個兩難的事情。尤其是在婆婆或者丈夫不支援你工作的情況,如果堅持工作,還會引起家庭矛盾。但是,全職在家帶孩子,也同樣面臨著丈夫出軌,自己與社會脫節的風險。

    所以,無論如何,如果能工作,請儘量要保持工作。我非常理解有了孩子以後,去工作心裡對孩子無限記掛的那種心情。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一顆心都撲在孩子身上,總覺得婆婆或者保姆帶不好孩子,只有自己帶的是最好的。

    後來,當我試著放手的時候,我才發現,大多時候,是我們自己過多擔心了。孩子的成長和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的多。我工作的時候努力工作,孩子由奶奶帶著,也茁壯的成長了,但是下班後,我給予全心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完全沒有缺失過什麼。

    很多人覺得請保姆太貴,不值得,就選擇放棄工作。其實,放棄工作於你而言,節省的是保姆費,但損失的是你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脫節,直接帶來的將是與另一半的差距,步調的不一致將會極大的影響未來的婚姻。

    看過《我的前半生》的人都知道羅子君的下場,那個曾經許諾要養你一輩子的人,在將來很可能就忘記了曾經的許諾。當然,如果家裡有長輩能幫忙照顧孩子,就懷著感恩的心對待他們,不要以太高的要求去要求他們,是他們的幫忙才讓你有了與社會同步的機會,所以懷著感恩的心,就會少些矛盾、少些抱怨。

    保持經濟的獨立,將是一個女人最大的保障。如果真的無法工作,也請不要自我放棄、不求上進,不能太安逸,太依賴一個人。梁家輝和他的太太結婚32年,依然伉儷情深。雖然他的太太沒有工作,卻一直與梁家輝保持步調一致,並充當他的經紀人,在電影的選擇、角色的把握上,兩個人都能充分的溝通交流。對於普通人來說,在婚姻裡,錢真的很重要。保持經濟的獨立,不會讓你伸手要錢的時候覺得低人一等,不會讓你在買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捉襟見肘。

    如果真的沒人帶孩子,必須要全職帶孩子的話,儘量能找些兼職,並得到丈夫的認可,如果對方能參與並支援的話就更好了。等孩子長大後,再重新找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的錢會不會不好掙?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