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醫院的小醫生

    青海省是高血壓腦出血的疾病高發區。好多高血壓患者不能堅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監測血壓、血脂。還有許多患者血壓控制不理想也不願意去醫院檢查或者換一些療效相對好的進口降壓藥物,最終一部分患者出現腦出血。在出血後的治療期間患者花去了他這輩子所有降壓藥物費用的總和還要多,而且留下了身體殘疾。總之對高血壓、糖尿病、肺心病這些慢性疾病要有足夠的重視,這才才能最大可能的避免一些併發症的發生或者病情的惡化。

  • 2 # 13524638560

    心腦血管疾病就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能輕易停藥。我家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我很害怕,早早就吃上降壓藥,降脂藥。得腦溢血,搶救不過來死了還好,如果搶救過來癱瘓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才害人又害己呢。

  • 3 # 422722

    如果湯校長出生在沒有降壓藥的40年代,發生高血壓腦出血不可惜。但是,發生在當代,那絕對是無知,目前有5種有效的降壓藥可使血壓達標(140/90mmHg),有效的預防腦出血的發生。

  • 4 # 張福元

    這確實是悲哀的一面。當一個人明知健康出現了毛病的時,依然我行我素,明知可預防的情況下卻置之不理,是對自身以及家庭的極大不負責!一個有知識的人,難道不知高血壓所引起的嚴重後果?這也是其偏執的一方面,也許是對生命的漠視吧!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在現代高節湊的工作壓力下,心腦血管的疾病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有些病是在可控範圍內,可惜,有些人卻不以為然,最終留給的是家人及孩子無盡的悲傷。

  • 5 # 冬天大雪太厚

    我媽有個朋友是開藥店的,以前查出來高血壓一直沒吃藥,不舒服的時候就自己抓點中草藥熬了喝。前幾年中風了,半邊身子都癱瘓了,孩子有上大學,親人都不願意借錢幫忙,後來賣了藥店在家裡調養。還好後來申請了什麼援助的,好像每個月有四五千元。所以得了高血壓不能疏忽,該吃藥還得吃藥。我爸和外婆都吃了十年藥了,病情都很穩定。

    有的人說怎麼不知道吃藥?可能他們家族的三個兄弟都懂點醫學知識,不是正式醫學院畢業,也不是正規醫院的醫生。在我們那邊就開個藥店,兼看點小病小痛的。總體來說就是自己疏忽大意,覺得自己懂點醫學知識就沒吃藥。

    最現實的是出事後,父母也不管他,兄弟也不願意出錢,一家人就決裂了。一家人實在太涼薄了,所以他老婆老是咒他們遭報應!還好在深圳買了小產權,不至於沒有住的地方。

  • 6 # 手機使用者7090627759

    這種人,現實中比較多,有病治病,可有一些“小”領導人,他們的心裡是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有病,怕上一級領導知道後,對自己當“領導”有一定影響;文中提到,長期不服醫生給開的藥。

  • 7 # 風調雨順26124

    高血壓病,特別有頭昏,頭暈,頭痛感覺的人一定藥吃藥,甚至外出時高血壓藥隨身攜帶。有症狀時,一要停止活動,包括體力的,腦力的,一方面休息,同時吃顆藥,就可能避免腦出血的危險發作。高血壓不吃藥硬扛是無知的,也許患腫瘤我們無法預防,是天命,但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或延遲它發生的時間。我有幾個農村親戚,特別是50多歲的女同志,她們整天勞作,高血壓不吃藥,導致腦出血,植物人,這都是血的教訓。

  • 8 # 張皓清

    我身邊有個病人較典型,36歲,男,小老闆,體型健碩,血壓高,每次頭暈測血壓170/100左右。兩年餘。剛開始我也對其健康教育,勸其服用降壓藥,可不聽,總說休息一下就好了。時間長了我也不勸了,他開心就好。前段又來了,問我兩小腿腫了。我勸其檢查腎功能。結果有了蛋白尿……現在很老實,每次吃十幾片藥。。。。

  • 9 # 向海而生的鏟屎官

    轉變觀念最重要!現在高血壓人群存在“知曉率低、控制率低、達標率低”的情況,要儘早重視,控制好血壓,降低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等靶器官損傷。

  • 10 # 李鴻政醫生

    首先我們對他的去世感到遺憾。然後我要說,拒絕吃降壓藥的行為是愚蠢的。不單止我會這麼說,我相信所有正規醫院的醫生都會這麼說。

    我們現在不能治癒高血壓,但是透過長期飲食控制、運動鍛鍊、堅持服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在合適的水平(140/90mmHg以下,130/80mm以下更好),能顯著降低高血壓的所有併發症。高血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的併發症。

    高血壓的併發症最可怕的一個腦血管意外,一個是急性心肌梗死,此外高血壓腎病也是很棘手的。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腦溢血)、腦血栓形成。一旦發生腦溢血(腦出血),嚴重的可以迅速致死,即便僥倖活命,也可能遺留下來後遺症,比如語言功能障礙、肢體活動障礙(癱瘓)、智商下降等等,病人的生活質量會明顯下降。

    我有一個朋友的爸爸,高血壓10多年,一直沒吃藥,我每次去他家,都會建議他吃藥,他總是笑而不語,前段時間中風了。我朋友還責怪我沒有更加積極勸他爸吃藥,我只能無奈搖頭。相反,另一個朋友的爸爸非常聽醫生的話,一直服用藥物降壓治療,血壓控制理想,配合運動鍛鍊,現在的身體非常棒,體檢各項指標都接近正常,讓人羨慕。

    人體有一個衰老的過程,血管也會衰老、硬化,但血管硬化後,血壓就會升高,這就會引起很多併發症,我們無法逆轉這個血管硬化,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血壓,把血壓降低下來,延緩這個硬化的趨勢,穩住血壓,能減少併發症,延長壽命,這不正是現代醫學需要做的嗎?為什麼要質疑呢?很多人有高血壓,但是透過長期控制藥物治療,血壓控制好,還能活動在一線工作崗位,雖然這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但最起碼告訴我們,高血壓是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的。

    所以,奉勸各位有高血壓的朋友,如果你想活得夠久,領更多的養老金,一定要好好控制血壓,聽醫生的建議,配合運動、飲食和吃藥控制血壓,才能笑傲江湖。否則,難免不會發生遺憾。

  • 11 # 等一分鐘愛你

    得了高血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按時吃藥,不檢測血壓,還有一些無知的人明明血壓很高了,還相信吃偏方什麼沙樹皮,花生皮,真是無語,相信科學,多聽正規醫生的建議。

  • 12 # 使用者3489034280803

    有些人不僅偏執也封建迷信勸他吃降壓藥覺得是咒他,往往都發生在有知識的人身上,自以為是到最後腦出血開顱把整家人拖累了

  • 13 # 不是我啦

    得了高血壓還是老老實實的吃藥吧,注意飲食和運動,每年定期檢查血壓,延長二三十年壽命是沒有問題的!千萬不要聽信偏方還有所謂的營養保健品!

  • 14 # 一柄柳葉刀

    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差是血壓控制不好的常見原因。主要是患者不瞭解高血壓的危害, 且過分擔心藥物的副作用。

    高血壓病人對藥物的認識誤區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應用降壓藥治療一段時間後,血壓降到正常就以為病治好了,不再吃藥。還有人認為是藥三分毒,很多藥都有不良的作用,不能長期服用,血壓正常了就要停藥。停藥後血壓很快又升高,不得不再次服藥。這種間斷和無規律的治療不但造成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而且加重了動脈硬化和對部分器官損害。

    服藥的目的

    大部分高血壓病人都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我們治療高血壓並不是為了消除症狀,而是為了保護身體的重要臟器(心、 腦、腎等)不受高血壓的侵害,從而避免發生冠心病、心衰、中風、 尿毒症等併發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未病”。上面所說的那些併發症要麼直接導致死亡,要麼讓病人喪失自理能力、常年臥病在床,不但花錢多,而且治不好, 還得靠家人照顧生活起居。另外,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但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副作用的發生率非常低。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血壓降到目標範圍後,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終身服藥。應注重平穩控制血壓,減少血壓大幅波動。

  • 15 # 水滿自溢

    謝邀!違揹人生規律的人,都要受到規律的懲罰,這位網紅校長也不例外。有病看病,看病的效果治療才能好,治療也當然包括吃藥。你網路紅人只有一個外表,網紅不一定身體就健康,網紅替代不了你吃藥治病。高血壓必須吃降壓藥,也必須靠降壓藥,才能維持血壓的穩定。人吃五穀雜糧,雞鴨魚肉的就不可能不生病的,生病了就得要治療。不能說網紅就雲山霧罩不吃藥了,錢還得掙,病還得治。有的人寧可吃藥,也不吃肉,這是極其錯誤的。說寧可吃藥也不吃肉,就是平時省吃儉用,有條件也不捨得吃肉,久而久之營養不良得病了,醫生給開的藥,就毫不猶豫的去掏錢買,回家毫不猶豫的把藥吃。當然不是說營養充足就不得病了,但平時還是要該吃飯吃飯,該吃啥吃啥。千萬不要刻意的去如何,比如怕三高啊,比如一味的去鍛鍊啊,比如不計後果的所謂減肥啥的。

  • 16 # 使用者4460339082616

    吃降壓藥頂用?不注意戒口,雖然一時血壓靠藥物維持的,但是血液本質呢?我覺得遲早會爆,或者是如果哪天失去藥物豈不玩完?所以戒口吧

  • 17 # 半夏0506

    我自家有個同輩哥哥比我大兩歲,查出高血壓好幾年了,高的時候到200幾了,不吃藥,不治療,信奉耶穌,天天說耶穌保佑。在2017年上班的過程中,感覺不舒服,去了當地醫院,當地醫院不留,直接去了青島山大,山大也不留,他爸給醫院裡的醫生跪下了,求救他兒子一命,心臟膜瓣破裂,當晚做手術然後轉重症監護室3個月,家裡沒錢啊,找親戚借,親戚捐款,村裡捐款,社群捐款,孩子學校捐款,水滴籌……能用的辦法全用上了,一共在醫院花了六七十萬,人是救回來了,可從腰一下沒知覺,大小便不能自理,出門座輪椅,媳婦也伺候夠了,看看他那倆未成年孩子,看看他那越來越老的雙親,唉!人再犟你能犟過病?

  • 18 # 雨中4589

    臨床上見過挺多例不遵醫囑病情加重的,有吃完了沒來得及買降壓藥的、有出去玩忘帶藥的。。。然後就突然半邊身體不聽使喚,然後就120急救了。。。

  • 19 # 語文線上

    又認識了一位校長,真不希望透過這樣一種方式!

    儘管他被人稱為網紅,但我也是剛剛聽說,一是我從不追網紅,對網紅知之甚少,二是身為教師,對於教育界的事情已經有了足夠的免疫力,什麼事情在我眼中都“紅”不了。

    剛才瀏覽了一下這位校長的事蹟,真的很感動,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位校長。

    7月19日,呼市一中校長湯俊文突發腦溢血昏迷,後送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於7月26日醫治無效逝世,享年55歲。

    他長期患有高血壓病,但一工作起來,便常常忽視自己的身體狀況,醫生開出的降壓藥被他束之高閣,每年的體檢也總是因為大大小小的會議一拖再拖。 2019年初,學校二十畝地的學生公寓綜合體建設專案剛剛立項,千頭萬緒等著他去攻堅克難,他立即投入到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中,他總說“蓋樓是學校的十年大計,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更好,不要給未來留下遺憾”,於是他一次次的與設計單位討論設計方案,一趟趟的來往於各政府部門協調工程手續,一天天的加班加點組織工程籌備各項工作。同時,本年度學校還要籌備全市領航校長培訓班,西部名校聯盟第八屆教學交流活動兩個大型活動,眾多籌備工作也十分繁重。長期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不健康不合理的作息時間,加上本來就很嚴重的高血壓病,終於壓垮了他。

    從瀏覽的資料中,湯校長的離世,高血壓僅僅是一個誘因,更重要的是,他兢兢業業,長期加班加點,勞累過度,不注意身體引起的。

    為這樣的一個好校長的離世悲痛。

    從事教育工作,深深知道教師的不易,作為校長,的確很累,但我相信更多的老師更累。過早地離世,或許真的與他的健康觀念有關。湯校長長期患有高血壓,從來就不按照醫囑去按時服藥,且從來不進行體檢,這是一種及不正確的健康觀念。其實不止湯校長,我們很多人都有如下的不正確的健康觀念。

    1.沒有正確的治療疾病的意識,認為抗一抗就能過去。我們很多的人都有這樣的一種觀念,有了疾病,憑藉著自己的免疫力扛過去就行了,根本就不用治,我相信很多的人,冬天的時候,感冒發燒、頭疼腦熱,根本就不拿當回事,不注意臥床休息,甚至連藥都不吃,認為自己免疫力強大,根本就不用治,扛過去還增強了自己的免疫力。所以都不去治,其實這種一種不正確的觀點。我一個朋友在醫院裡,有一次我向他說起,我感冒發燒從來就不治療,總能扛過去。他說:李老師,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有病必須治療。你的身體就像一個防禦系統,現在病毒已經侵入進來了,你必須抵抗。不能任由他胡作非為,病毒確實有一個存活期,但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受傷太大,容易引起其他的疾病。所以有了病以後必須積極治療才行的。

    看過一個新聞,過年的時候,一個男士和媳婦回家過年,當時感覺到身體不適,咳嗽、發燒,他認為自己能夠過幾天就沒事了,也沒有當回事,最後返程的時候,竟然暈倒在車站,一查病毒已經侵入肺部,肺部大面積的糜爛感染,治癒的可能性不大,只能連夜轉入省城醫院,經過了緊張的救治,才保住了自己的命!

    湯校長長期患有高血壓,這種病可以說根本就沒法治癒的,只有藥物治療,全憑身體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克服這種疾病,所以必須進行藉助藥物進行治療。可能他感覺這只是老毛病,完全能夠扛過去,以往都是這樣的,但高血壓引起的血管破裂,最終要了命。

    2.忽略身體的預警,認為體檢是沒有用的,身體很好,不用檢查,查出病也沒法治,還不如不查。說實話,之前我是從來不參加體檢的,這些年都沒有參加過,儘管我們學校會在最好的醫院給我們開出齊全的檢查專案,據說價值達到兩千多元。但我從來沒有去,我的想法是,本身就很忙,根本就用不著,真查出大病來,也治不了。小病根本就不用治,所以還不如不去。其實,我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檢查可能發現生病的徵兆,可以提前給我們發出預警,可以讓我們對防範疾病做好準備。所以必須及時的檢查。

    湯校長竟然從來沒有參加體檢,可能是因為忙,也可能本身就和我有一樣的觀點吧。

    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不如不去查!

    3.是藥三分毒,總擔心形成藥物依賴。我從高中的時期就已經近視了,但我知道工作以後好幾年才戴上眼鏡,我近視得讀書達到四百多度。可以說,如果不戴眼鏡稍微遠一點的東西都看不清,但我就是不帶,竟然堅持了多年。

    為什麼不戴,因為我擔心,如果我戴上眼鏡以後,就摘不下來了,近視度數會越來越厲害,終身將離不開眼鏡了。如果不戴,可能我的眼睛會慢慢好起來,起碼度數不會增加。其實我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近視在現在來說,也是無法恢復,無法治癒的。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戴眼鏡。(當然,現在也可以做飛秒手術了),在我工作後,我終於戴上了眼睛,戴了一段時間以後,不但近視的度數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很多人在治病的時候,對藥物也很排斥,認為只要吃上,就形成了藥物依賴,吃著的時候挺好,停了藥以後就會變得更厲害,於是堅決不吃。所以,大家看到我們國家跳廣場舞,練氣功的人,吃保健品的人特別多,都想透過自身的努力,不借助藥物就能治好病。

    是藥三分毒,能不用藥就不用。這是很多人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一位優秀的校長的英年早逝,再一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還有必須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 20 # 夜憶口香糖

    近來某個網紅的養生專家59歲病逝,這對養生又要存在一個空洞的認識視窗:都認為社會上的養生一無是處的。

    這個校長可能跟這個網紅有某些相通之處,他們都是很固執的人,是一個不尊從科學的人,或者是一個不以身體為重要的人,或者只是理論上高人一等的人。

    在沒有死之前,我們很佩服59歲的專家的養生之道,但是他的事實的證明他的養生到底有沒有用?反正社會上沒有看好。

    這位校長他的敬業精神和他業績在社會上我們還是很佩服的和認可的,但是他不以身體為重要,而是折騰的身體換來事業的成功,這種做法我們100個不贊成。

    我把這兩個人胡亂地串連起來,就是想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養生要養身體,我們必定要對身體負責,要順其自然地把自己的身體養好,不能在重病中呻吟,口頭上養生,更加不能口頭上不重視自己身體的健康。

    他們兩人都不能作為我們的榜樣,他們的精神我們讚賞,但是他們的做法我們反對。

    特別第一個以養生專家自己只活59歲的人。第二個折騰身體的更加可憐。我們不尊從這種網紅。

    道理有些偏激,但是可能也有道理中的道理。養生很辯證,信醫也很辯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巔峰姚明放到這賽季的湖人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