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30日據CNN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和義大利總理一起會見記者時表示,他已經準備好了和伊朗總統會面,不設任何先提條件。
7
回覆列表
  • 1 # 梅絲露

    道不同,不相為謀。伊朗和美國不論坐下來還是躺下里都談不出結果的。面對軟硬不吃的伊朗,特朗普打,打不得;制裁,和全世界為敵。按目前的僵持局面,伊朗沒有好處,美國也賺不到便宜。特朗普又想走“新加坡峰會捷徑”了!只是伊朗不是亞洲小國,伊朗追求的不僅僅是自身安全,美國不改變在中東地區壓制什葉派的終極目標,談不出個所以然的。

    特朗普強調,伊朗和美國坐下來談“對國家好,對伊朗好,對美國好,對世界好。”

    自從上世紀70年代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之後,美軍踩遍了中東大小國家,就是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敢於向伊朗出兵。這是因為伊朗不是一個可能被征服的國家:

    1. 伊朗的地形以山地居多,比阿富汗還要險峻。美軍不可能重複42天打殘伊拉克的奇蹟。從邊境殺入伊朗之後就要面對無窮無盡的伏擊。最好的結果就是把伊朗打成另一個阿富汗。

    2. 伊朗捏著霍爾木茲海峽通道。這是世界經濟的咽喉,全球40%的原油、或者說中東地區六大產油國90%的出口石油要透過這個海峽運往世界。伊朗沒有核武器,但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效果不亞於一顆核彈。2002年,美國曾經耗資2.5億美元舉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嘗試在伊朗實施封鎖之後,強行開通海峽。但是該演習結果以美軍損失包括一艘航母在內的16艘戰艦告終。(參看《七號臺》問答:42天打殘伊拉克的美軍為何面對伊朗縮手縮腳?)美國沒有能力保證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

    因此,美國對伊朗無可奈何,唯有藉助經濟封鎖來擠壓伊朗。可是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反而被全球國家抵制,在實施中必然會打折扣。

    要永久性解決伊朗問題,特朗普想借助年初和亞洲小國“新加坡峰會”直接談判的方式。問題是伊朗和亞洲小國不同。亞洲小國追求的是國富民強,經濟發展,為了這個目的,可以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放棄核武器開發。但是伊朗不僅希望成為經濟大國,也需要繼續“承擔”中東地區什葉派老大的“職責”。動搖自己什葉派老大地位的事情,是不可能談判的。而另一方面美國,以及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以色列、沙特是絕對不會允許什葉派在中東坐大。

    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坐下來,也談不出結果的。

  • 2 # 二代農民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1、特朗普曾經是個生意人,生意人講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2、特朗普是個泡妞高手,他經歷了幾次婚姻,從側面說明他的性格有點反覆無常!

    3、特朗普是美國最高統帥,他首先要為美國及美國人民負責!

    說得不好,勿噴!

  • 3 # 英武

    魯哈尼不會相信特朗普的話,估計現在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人相信特朗普的“鬼話”!

    1.特朗普在發動貿易戰的同時,極限擠壓伊朗包括自己的傳統盟友,企圖延續對待當年伊拉克一樣:先在經濟上無限極壓,讓伊朗經濟垮掉,而後再下刀子。

    2.當然,特朗普的“不設議題”的會談,讓大家想到了新加坡會晤,似乎特朗普很享受這種“高姿態”、“救世主”般的感覺,只是伊朗是一個多山國家,還是什葉派的領袖,而不是僅僅尋求安全,是要成為中東地區性大國!

    3.不要被美國的“善心面具”迷惑,要不是現在因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很多國家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尤其是退出伊核協議,這可是將所有相關國家和聯合國都晾在一邊兒了!自然,特朗普也明白:即使開始實施制裁伊朗,俄羅斯、土耳其、某國也一定會跟伊朗有業務往來,而美國也沒有辦法。

    4.伊朗不是伊拉克,而特朗普代表的美國信譽度下降,連白紙黑字都會直接撕毀,還有什麼不能做的?

    5.伊朗能做的就是以最壞的局面去考量事情,霍爾姆茲海峽等就是伊朗的底氣!當然,還有核研發技術,還有飛彈!

  • 4 # 海之波濤3

    黃鼠狼給雞拜年,不知道這個比喻恰當不恰當?

    我是今天早上從央視新聞看的這則報道,特朗普表示願意同伊朗領導人“隨時”“無任何條件”的舉行會談,而就在前幾天特朗普還和伊朗隔空對罵,怎麼突然放下“高貴”的身段與伊朗示好呢?特朗普的這個手法挺熟悉呢?在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並沒有得到包括盟友在內多數國家的支援,而伊朗在積極做其他簽署國的工作的同時,與美國強硬麵對,這讓特朗普大為光火,於是“委派”國務卿蓬佩奧開出了讓伊朗自廢武功的12條,而伊朗也如法炮製,給歐洲提出了3個“要求”,在美伊都拿出了“看家本領”都無效果後,對罵就一直延續到現在,近期,美國甚至以武力威脅伊朗,而伊朗更是眾志成城,宣稱將封鎖霍爾木茲海霞,大有與美國同歸於盡的架勢。眼看事情要鬧大,這讓特朗普真是騎虎難下,打,美國承擔不起巨大的代價,一個小小的阿富汗,和軟弱的伊拉克都給美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打擊實力和影響力遠勝於其他兩個對手的伊朗,其後果是特朗普所承擔不起的,不打,伊朗實在是油鹽不進,這使特朗普很是沒有面子。於是特朗普又想把“新加坡”峰會複製一下,先做出“高姿態”,想以談處和,在“和”的情況下再讓伊朗接受美國的條件,如若不行,特朗普再圖他策(動武),這即給了伊朗面子,也是讓其他國家看看美國的“仁至義盡”。

    但特朗普的這點兒小伎倆馬上被伊朗懟了回去,就在特朗普“示好”後的第一時間,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在週一對媒體表示:在當前美國的政策下,伊朗絕對不可能和美國進行對話或接觸。

    特朗普的好意伊朗沒領情,下一步美國還有什麼妙招尚不明朗,但美伊之爭將非常難以彌合,情況向何處發展,我們一起關注……

  • 5 # 阿拉丁的神燈123

    在特朗普這個隔空喊話之前,已經有8次要求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了,之前都遭到了魯哈尼的拒絕。不知第9次發出“邀請”後,特朗普能否如願。

    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願意在“不設條件”下與魯哈尼總統會談。而國務卿蓬佩奧在特朗普的表態的兩個小時後,表示支援特朗普和魯哈尼會談,但要有前提:如果伊朗在對待民眾的方式、減少邪惡行為方面作出承諾,同意(與美方)達成一份防止核擴散的協議,特朗普就能與魯哈尼坐下來談。

    這個充分說明,美國對伊朗政策不明確,尤其是大嘴巴的特朗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美國政府總統和國務卿意見不統一。或者說是總統和國務卿在唱雙簧,一個白臉、一個紅臉。

  • 6 # 雲霄飛翼

    有句話“打個巴掌給個棗”,特朗普政府在“極限施壓”伊朗後突然又放低了調門:先是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不以推翻伊朗政權為目標,並否認將在八月軍事打擊伊朗;現在特朗普又出來發聲,表示願意無條件會見伊朗領導人。特朗普這是唱的哪一齣呢?

    特朗普對伊朗打的是“迷蹤拳”,但萬變不離其宗

    特朗普在競選和上臺後一直表示對伊朗核協議的不滿,在今年5月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實行“史上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措施”後,伊朗立即成為中東局勢的焦點。過去兩個多月圍繞著伊朗核問題,各方的博弈層出不窮,美伊互撂狠話。但對於美國而言核心的只有兩點:一是在原有的伊朗核協議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僅限制伊朗的核能力,而且還要削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這就是5月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丟擲的“12條”。二是透過“極限施壓”挑動內亂,實現伊朗現政權的更迭。從第一個目標來看,伊朗嘴硬而手軟,已經作出了讓步的表示(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對美國的12條和伊朗的反應已經進行了對比分析),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魯哈尼和阿薩德通話表示可以撤軍;在葉門問題上,魯哈尼透過歐盟喊話願意和談;在彈道導彈開發問題上,伊朗軍隊的高官已經表示“不需要開發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特朗普覺得有談判的基礎。而且只要能談,就意味著他已經超越了奧巴馬在伊朗核問題上獲得了“超額收益”,這是他在美國中期選舉前可以宣揚的“外交勝利”。從第二個目標來看,那是美國的終極目標,短期內難以實現,而且有點得寸進尺,如果繼續冒險,他對伊朗動武的準備和決心不足,很有可能導致伊朗局勢的崩盤,莫如見好就收,先把第一個成果消化了再說。

    魯哈尼需要歐洲和俄羅斯給臺階下,還要得到最高領袖的許可

    真正想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還是要靠美伊雙方來談。根據伊朗官方此前公佈的訊息,在去年聯合國大會期間,魯哈尼八次拒絕了特朗普會見的要求。但此一時、彼一時也,從伊朗最近的表現來看,並非不想談,而是對特朗普反覆無常的作風不放心,而且對美國當前的戰略目標存在疑慮:是想對伊朗核協議進行修改,還是有推翻伊朗現政權的目標?如果在伊核協議上讓步,特朗普會不會得寸進尺?特朗普作為一個大國總統的表態可以滿嘴跑火車,反正他也不要臉,可魯哈尼作為一個政教合一國家的領導人還是要顧及臉面的。但是如果關上談判的大門,美國“史上最嚴的經濟制裁”還是會對伊朗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的,並且為美國煽動內亂提供了誘因。伊朗現在需要臺階下,美國也一樣,因為特朗普表示願意“無條件”見伊朗領導人實際上是有一個條件的“需要伊朗先提出會見的要求”。現在比較可能的情況是,在最高領袖的批准下,美伊的代表在技術層面先在私下裡開始了接觸(就如同內賈德政府那樣),有一定基礎後,雙方再開始正式的官方會談,但伊朗肯定要把歐洲和俄羅斯拉進來),給自己加點籌碼,找個臺階下。俄羅斯居中調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美俄兩國首腦已經在赫爾辛基討論過伊朗問題,這也可以作為特朗普的“外交成果”來堵住國內反俄勢力的嘴。

  • 7 # 泗水溪上一青荇

    老川頭兒,你以為是嫖娼哪?花了錢,任由你翻來覆去的折騰!滿足不了你你的慾望,你就不給錢,還要敲詐人家!告訴他們鵝沒盡興,揍是不給錢!不行你告蛆吧!可惜你碰上了個“倔強”民族-伊朗,這下真的要倒黴!叫做:偷雞不成蝕把米!丟人現眼玩兒蛋去。

  • 8 # 純出於濁

    特朗普是個腦子有問題的人,承諾的話從來不會實現,前後矛盾,是個完全沒有信用的怪人,自從他上臺以來處理的國際事務已經證明了他的為人是怎樣。所以,他的當選是美國的不幸,也是國際社會的不幸。不過,任何一個美國的總統幾乎都是戰爭販子,幾乎每個美國總統都給世界和平帶來戰爭災難,是國際社會的不幸,除非地球上沒有美國這個國家。

  • 9 # 天太2

    特朗普這種表態還是值得肯定的,談比打好,也比不談好。特朗普已和半島北方談了談,收穫頗豐,嚐到了談的好處。現在願意和伊朗談,也不是什麼壞事。特朗普說這是為了世界好,如果特朗普秉持這樣的理念,應該說,離諾貝爾和平獎不遠了。

    特朗普的談還是“無條件”地坐下來談,可見喑熟談判之道的特朗普身段夠軟。可能有一種因素是伊朗夠大又硬,吞不下去。也可能是特朗普更需要穩定地過渡到下一次選舉。別象老布什那樣,蠃了海灣戰爭,輸了總統位置。不管咋樣?我們更看中結果和事實,談最好,和為上,這是中國人的哲學。

    但,談也要講實際,講道理。不可能靠談就屈人之兵。大家都知道,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同樣得不到。所以,特朗普應堅持實事求是。不是光讓別人讓步,美國也必須讓步。美國向來是比較強勢的,耍賴的時候比較多。希望特朗普能開個好頭,真正為了世界好。

    其實伊朗要的僅是自己的正當權利,國家的安全和自己的經濟利益。要說一個被制裁了三十多年的國家有稱霸中東的野心,那也只是一種說法而已,美以很可能經談判獲得成功。如果真如傳說的那樣,特朗普私下已七,八次向伊朗要求談。那伊朗就有必要和他談談,但,兩手準備還是要有的。

  • 10 # 商務新觀察

    連日來的隔空罵戰也累了,尤其是已經72歲的老頭子“披掛上陣”當先鋒“陣前叫罵”大顯神威之後,自以為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式的威脅足以到位,是時候將其拉回到談判桌上了,因為他已經為伊朗政府準備好了一份新的協議。

    但是,恐怕要讓他失望了!由於他的一意孤行和出爾反爾,在國際社會已經成為“失信”的第一人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在此前說過一句話,“美國人連自己的簽名都可以不認,毫無信譽可言,再也不和美國人談了!”

    不久前,澳大利亞媒體還披露說,根據澳大利亞多位高官透露,美軍將在今年8月份展開對伊朗核設施的轟炸。此驚天訊息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惹得國際媒體爭相報道。但很快美國防長馬蒂斯就出來闢謠說,有關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的美軍即將轟炸伊朗核設施的訊息“純屬虛構”。無獨有偶的是,特朗普突然又對外宣佈,可以“隨時並無任何先決條件下”與伊朗總統進行會談。這是鬧哪樣啊!據說,這伊朗總統辦公室主任說,這已經是美國第九次邀請魯哈尼總統會談了但都被後者拒絕。

    總之,美國人自從今年5月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就開始了對伊制裁和極限施壓,日前甚至說要將伊朗石油出口的收入降至為零。特朗普還威脅說,“不要再威脅美國,否則會讓你承受史上前所未有的後果,小心點!”而伊朗總統魯哈尼則憤怒迴應道,“切勿玩弄獅子的尾巴,與伊朗的戰爭是一切戰爭之源,只會讓美國後悔。”

    現在,特朗普自負的認為,只要他大手一揮,伊朗就會揮之即來,這怕有點一廂情願了!別以為所有國家都會向唯一超級霸權低頭。伊朗人就未必……不過若真的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希望雙方能夠平等協商為中東地區的和平大局添磚加瓦!

  • 11 # 張139558534

    才看到這條新聞,特朗普主動提出,要和伊朗總統無條件坐下來談談。似乎很真誠,讓人覺得,形勢要變了。但接著我們要問,“有用嗎”?接下來還有句,“靠譜嗎”?

    特朗普領導下的所謂政府,如今成了世界上最沒有信用,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差勁的‘美國政府’了。為什麼差勁呢?因為它公開標榜唯利是圖、唯已為大!一切都為自己考慮和著想,不管不顧別人的死活,沒有最基本的公德、底線!說他差勁已經很給面子了。過去,美國政府組建,不管誰當總統,都要考慮國際影響,都要照顧國際公約的合法存在及涉及範圍。用奧巴馬的話說,要承當起世界領袖的偉大作用。我們當然知道,美國政府是為首先美國利益服務的,並沒有真認為它是領袖、統治者,只是,世界整個已經相連,緊密的相互關係正是利益相互協作,促進更大發展的必然。任何國家離開別的國家獨自發展都是不完備、不光明的,這點道理已經是中學生所知道的常識。但奇怪的是,特朗普出現卻讓人刮目相看,什麼基本道理都不清楚,只知道任性胡來。什麼叫美國優先、美國利益第一!?美國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也要承擔自己應盡責任義務,認為自己有特權,想幹 什麼就幹什麼,太猖狂了吧!

    前任政府簽定的協議,說廢除就廢掉,之前的規則法理,認為不滿意說改變就要改變。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完全就是沒有正常頭腦的孩子,如何擔當大任?如何去做世界整體方面協調工作呢?

    如果目前特朗普現狀不改變,那麼去和他打交道就意義不大了。試想,如果雙方會談成功,達成新的協議,但經過別人“指正”(估計特朗普包括他的團隊看不出來),認為不行,他那馬上會糾正,說是落下一個字“不”,從原來同意的立場,突然調整成不同意了,你還真拿他沒有辦法,習慣了。好不容易成功了吧,執行過程中,他又要開始打折扣,讓你不得不停止執行。說了不算,算了也不說,這種為人的確是沒有任何可談的條件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睬他。讓他自己表演吧!我們猜想,他會很快被美國人民拋棄,因為,不管做什麼,有信譽是基礎,否則,和你談什麼?又回到剛才的話了,“有用嗎?”“靠譜嗎?”

  • 12 # 怡人之人148633009

    因為特朗普“摳門兒”,可以說是歷屆美國總統中最不想打仗的一位。試想,美國打伊拉克,就花費了6480億美元,戰死4486名美國大兵。而打阿富汗塔利班,美國投入了不下七千億美元,還導致聯軍陣亡了1908人。如今,美國倘若敢於攻打伊朗的話,花費和戰亡計程車兵,估計是以上兩場戰爭的總和還要多得多。精於算計的特朗普掐指一算,不能打,也打不起,弄不好,美國不僅沒有”偉大”,反而因此“大萎”了。

    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於是,他想複製“新加坡模式”,再貼上到伊朗身上,前提還是先採取極限施壓的卑劣手段。一旦得之,省錢、省力、還省時,相當於享受一頓免費午餐。如此這般,我特朗普完全可以標榜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了。

    這就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

    特朗普的“為了世界好”,可以無條件地與伊朗總統坐下來談的言語完全是其”欺與人,更是自欺欺人”的權宜之計,魯哈尼當然一語道破,”想打,那就放馬過來。”

    也許是特朗普陡然發現,自己的極限施壓與圍城的策略短時間內難以奏效的緣故,因此自找臺階順坡下驢。玩笑倘若開大了又不好收場的結果,無異於自打己臉。而伊朗別無所求,只想讓美國重新回到伊核協議的框架中來,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是破罐子破摔的話,光腳當然不怕穿鞋的,大不了魚死網破,天堂與地獄任你特朗普選。

  • 13 # 安睿

    這符合特朗普一貫的做事風格,而且是我們熟悉的模式。針對敵對國家,先極盡威脅之能事,向對方大力試壓,等到對方堅持不住時,再表示自己願意談判解決,如果對方此時還不接招,美國就可以把鍋甩給對方。是不是似曾相識?但是這一次也有所不同。

    首先,特朗普眼前最近的目標或者說最急迫的是要逼迫伊朗與美國簽訂新的核協議。美國手中主要有兩張牌。第一張就是經濟制裁,即威脅要制裁伊朗,使其無法出口石油,這是一張可用也比較有效的牌;第二張就是軍事打擊,這張牌不到最後時刻是不會打的,而且特朗普雖然極度厭惡伊朗,但是並不想過多的將資源消耗到中東這個他認為與美國毫不相干的地方。如果能使伊朗出現一個親美國和以色列的政權當然最好,但是這是美國的終極目標,在現當前的核問題都沒解決的情況下,暫時不會過度追求自己的地區戰略目標。

    其次,伊朗當然把維護自己的政權穩固作為核心目標和基本前提,但是當前美國的新一輪制裁臨近,如何維持自己的石油出口,保持自己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才是伊朗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石油出口被切斷,伊朗國內的經濟出現嚴重問題,緊接著就會出現社會和政治問題;石油收入還涉及伊朗在這一地區的投入問題,在敘利亞、在葉門、黎巴嫩南部(真主黨),伊朗的投入都要靠石油出口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撐。對於石油問題,伊朗手中的王牌就是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如果真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世界石油市場將為之大為震動。不過,伊朗封鎖海峽的軍事能力有限,至少和美國在這一地區的軍事能力不是一個量級的。

    (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

    最後,目前來看伊朗沒有妥協的傾向,美國(特朗普)也很難有下令進攻伊朗的決心。當前特朗普說願意和伊朗談判,要看伊朗對自己面臨的困境如何評估以及美國後續施壓的程度了。不過,無論如何,如果談判成行的話,即使不能真的解決問題,也能極大地緩解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

  • 14 # 行走吧木頭

    美國和伊朗對峙,劍拔弩張,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由不發的危機時刻。

    美國已經完成了對霍爾木茲海峽航母群和艦船兵力集結,對巴林美軍基地增加兵力的事實。同時最近有訊息稱,美國支援的庫爾德武裝力量同意和敘利亞政府軍談判,形成了暫時的和解。如果不是土耳其反對美國對伊朗採取武力,拒絕美軍過境對伊朗實施打擊,伊朗可能已經是炮火連天了。

    現在看特朗普“為了世界好”可能另有含義了?

    自從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對伊朗實行最嚴厲的制裁,妄想把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另一方面卻在和沙特商量石油增產抑制油價上漲。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對美國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在完成減稅計劃後,加速了投資建設計劃。但是高油價顯然與其經濟政策相互背馳相互矛盾,不利於其經濟發展,美國積極致力於控制油價的上漲。

    伊朗在中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對霍爾木茲海峽的絕對控制權,伊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波斯灣石油出口,直接影響了國際原油的供應。

    此時,特朗普不設任何前提條件,準備和伊朗進行談判。其背後隱藏的不是為了“世界好”。而是為了達到其美國優先目的,為了美國好。

    但是,還有更好的就是把伊朗這個釘子拔掉,對中東形成絕對的控制權,也就是控制了全球石油,這才是美國打著“為了世界好”,盤算自己國家利益的真實目的。

    伊朗認為美國政府缺乏信用,簽了字都不算,簽了還有什麼用,就是談了也沒有用,所以伊朗拒絕和美國談。

    特朗普也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那他為什麼還要堅持談,為什麼不直接打就是了?

    特朗普也知道即使談,也不會有結果的。美國就是造勢,進行戰前宣傳罷了。

    綜上所述,美國對伊朗重兵壓境,是一種缺乏誠意,逼其就範,其所以說“為了世界好”完全是自欺欺人,妄想控制中東,妄想控制全球石油才是其最後的目的!

  • 15 # 淡然小司

    你會相信一隻貓對著老鼠說:“你從洞裡出來吧!咱倆可以好好聊聊,我保證不吃你!”

  • 16 # GeorgeWang144427617

    現在鍋甩給伊朗了,我要談你不願意,後面發生什麼你就別怪我了。特朗普不是怕打仗,而是還沒準備好,首先透過產業迴歸夯實了基礎製造能力,要不然軍械物質還的進口,利益不能最大化,總認為其第一任期會以經濟問題和加強國防實力為主,等強軍完成後,才可能大規模動武,要不然棒子不夠大別人不害怕

  • 17 # 建章君

    伊朗現在通貨膨脹超過200%,貨幣貶值超過50%。這還是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式的經濟制裁沒有全面鋪開來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有理由認為其所實施的“極限施壓”已經開始奏效了。美國是一個極為信奉“胡蘿蔔加大棒”的國家,因此這時候顯然就已經輪到“胡蘿蔔”出場了。

    雖然,此前據說已經被伊朗領導人八次拒絕了會面的請求,特朗普並沒有氣餒,這次索性公開提出了請求,這可看作是第九次。

    雖然,特朗普號稱這是無條件,但是事實上,只要伊朗領導人願意和特朗普見面,就基本上可視為在特朗普“極限施壓”政策下的屈服,在現實面前低頭了。

    美國和伊朗一樣,在國內的意識形態上,此前在政治正確上其實都是反對與對方領導人見面的。但是特朗普在“新加坡峰會”上的成功,卻使得美國目前國內的氣氛對此已經變掉了,確實意識到領導人的直接見面,是能有效解決一些大問題的,沒必要對此態度僵硬。

    現在,特朗普政府扔了“胡蘿蔔”出來,甚至也可視為是橄欖枝,對於伊朗政府來說這是考驗。如果從現實角度出發,想要解除美國的制裁的話,的確不能一味拒絕美伊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

    但是隻要會面,伊朗領導人方面位元朗普就更有取得成果的壓力;而想要取得成果,就得作出妥協,就得答應對伊核協議進行修改,就得答應美國方面曾經提出的一些條件。這等於基本上還是乖乖上了特朗普政府劃出來的道。

    但是如果伊朗方面,對雙方會面的可能性態度僵硬,這對歐洲方面來講,是非常微妙的。這會非常有利於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方面進行遊說與公關。

    因此總體而言,伊朗方面對特朗普突然丟擲的這種貌似溫和的政治姿態,其實是很難應付的。

  • 18 # 使用者6717935217

    伊朗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和美國談判,特朗普卻總是想談判,不過從朝鮮和美國的談判結果來看,恐怕伊朗和美國的所謂的談判沒有實際意義!其實,憑藉直覺認為:特朗普的談判很可能只是放的煙霧,主要是想在開戰之前順便再打伊朗一記耳光!羞辱一下伊朗。

  • 19 # 鑼鍋10

    特朗普千方百計要搞垮伊朗,那裡有顧及到國際社會的意見。更談不上為了世界好,也為了伊朗好,特朗普作好準備與伊朗領導人見面。美國專為伊朗準備了一份特朗普版的伊核協議,不管內容如何都不受伊朗歡迎,伊朗只能拒絕不會接受。特朗普軟硬兼施武力鞏嚇與顏色革命,都為逼伊朗接受特朗普版伊核協議。特朗普的話很難讓人相信,特朗普式的會面價值不高,美國的政治聲譽被特朗普耗盡。信用不佳的特朗普願意坐下來談,是因為拉攏西方一致對伊朗沒有成效,只好換個嘴臉忽悠伊朗領導人。國際社會樂意看到特朗普坐下來談的方式解決美伊矛盾,不要影響國際社會正常與伊朗的交往。

  • 20 # 陽光82668394

    特朗普也叫特不靠譜,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他做出的任何承諾,你就聽聽而已,千萬不能當真,美國簽訂的協議所廢就廢,加入的組織所退就退,至於做出的承諾肯定所毀就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三國演義》中大量的人才投奔了曹操,而不是所謂的皇叔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