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中宗

    原文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譯文

    楊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沒有人憐惜,任由它飄墜。離開了樹枝,飄蕩在路旁,看起來是無情物,細想卻盪漾著情思。它被愁思縈繞,傷了百折柔腸,困頓朦朧的嬌眼,剛要睜開又想閉。正像那思婦夢中行萬里,本想尋夫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喚起。我不怨楊花落盡,只怨那西園,落花難重綴。早晨一陣風雨,楊花蹤跡何處尋?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滿園春色分三成,兩成變塵土,一成隨流水。細細看,不是楊花,點點全是分離人的淚。

    詠物擬人,纏綿多型。詞中刻畫了一個思婦的形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隨風萬里,尋郎去處,是寫楊花,亦是寫思婦,可說是遺貌而得其神。而楊花飛盡化作“離人淚”,更生動地寫出她候人不歸所產生的幽怨。能以楊花喻人,在對楊花的描寫過程中,完成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 2 # 精衛填

    一池萍碎,隱喻作者離人之心破碎。極度傷悲卻有曹永樂畫面感實物感的手法具象化呈現。早上的雨點點斜斜將本來完整如毯的整池塘浮萍打落的千瘡百孔猶如離人的心遭受情傷之下的痛楚。

  • 3 # 軫念信箱

    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其好友章質夫曾寫《水龍吟》一首,內容是詠楊花的。因為該詞寫的形神兼備、筆觸細膩、輕靈生動,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因而受到當時文人的推崇讚譽,盛傳一時。蘇東坡也很喜歡章質夫的《水龍吟》,並和了這首《水龍吟 .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寄給章質夫,還特意告訴他不要給別人看。章質夫慧眼識珠,讚賞不已,也顧不得蘇東坡的特意相告,趕快送給他人欣賞,才使得這首千古絕唱得以傳世。

    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楊花的飄忽不定的際遇和不即不離的神態。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開頭一韻,非同反響,道出了楊花的性質和際遇。“似花還似非花”:楊花即柳絮。看著柳絮像花又畢竟不是花。藝術手法上顯得很“抽象”,但仔細品味琢磨,這“抽象”超出了具體形象,一語道出了柳絮的性質。這一句與歐陽修的“環滁皆山也”可謂異曲同工。一般來講,藝術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蘇東坡卻“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獨運,以“抽象”寫出了非同反響的藝術效果。因此,在藝術描寫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無人惜從教墜”,則言其際遇之苦,沒有人憐惜這像花又畢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墜落,隨風而去。“無人惜”是詩人言其飄零無著、不被人愛憐的際遇,也正說明了唯獨詩人惜之。一個“惜”字,實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這一韻承接上一韻中的“墜”字展開,賦予柳絮以人的性情。“拋家傍路”說楊花的飄忽無著,仔細思量,那柳絮墜離枝頭,“拋家”而去,不是很無情嗎?可是柳絮“傍路”飄零,卻又依依難捨,戀“家”之情躍然紙上。真是“道是無情卻有情”!“有思”言其不忍離別的愁思和痛苦。其實,這是詩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進一步的深入,使楊花飄忽不定的形態具有了人的情感。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一韻承接上一韻的“有思”,採用擬人的手法,以極其細膩獨到的筆致,盡寫柳絮飄忽迷離的神態,讓人柔腸百轉,思緒萬千,歎為觀止。從上闋“無情有思”開始,詩人便展開想象的羽翼,把楊花比喻為一個思親少婦,將“有思”具體化、形象化,活脫脫地展示出她的完整形象。這裡,“有思”成為思親少婦的“愁思”。因“愁思”而“縈損柔腸”,因“愁”而“柔”,因“柔”而“損”;“愁思”煎熬則“困”,“困”則“嬌眼 ”“欲開還閉”。思親少婦的情態被詩人描寫、刻畫地極其細膩,從而把柳絮隨風而墜、時起時落、飄忽迷離、勾魂攝魄的形態,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真乃神來之筆。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少婦“有思”,“有思”的情態也描摹出來。那麼少婦為何而思?上闋的最後一韻作了回答:她在思念遠方的夫婿。這一韻化用了“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過遼西”的詩意。“夢隨風萬里”既寫少婦之夢,又關合柳絮飄忽迷離,輕盈若夢。愁中入夢,夢裡與遠在萬里的君郎相逢,卻被鶯兒的啼聲驚醒,怎不讓人愁更愁,簡直讓人惱恨了!

    縱觀上闋是以人狀物,雖然是在詠柳絮,卻叫人難分詩人是在寫柳絮還是寫思婦。柳絮與思婦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了莊子做過的一個夢:“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

    詞的下闋與上闋相呼應主要是寫柳絮的歸宿,感情色彩更加濃厚。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在上闋“惜”和“愁”的情緒基礎上,詩人下闕的頭一韻直抒胸膩,“愁”化作“恨”,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層次上寫柳絮“也無人教墜”的際遇。這一韻應和上闋首韻“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表面上看,因為柳絮像花又畢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 ”,應該“恨”的是西園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塵”,春去無奈,最可憐惜。然而,細細斟酌,“落紅難綴”更反襯出柳絮的“無人惜”的遭際,詩人用這種手法進一步寫出了對柳絮獨“惜”的情愫。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拂曉的一場春雨過後,那隨風飄舞、“拋家傍路”卻“無人惜”的柳絮上哪兒去了呢,為何無蹤無影,蕩然無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看到滿池細碎的浮萍,詩人驀然清醒——原來那沸沸揚揚,滿天的飛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這裡,“遺蹤何在”是問題,“一池萍碎 ”是結果,而“曉來雨過”是柳絮化為浮萍的客觀條件。柳絮化為了浮萍,用現在的科學觀點來看,是不可能的。但詩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憑空消逝的傷感卻得到慰藉。何況柳絮墜落,化為浮萍也是當時的“公認”。“遺蹤何在”一句寫得極好,把詩人對春雨過後,柳絮消失後的心理情態盡寫出來,又起到了“承上啟下 ”的作用,實屬難得。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一韻從柳絮的“遺蹤”蕩然無存生髮,以簡潔洗練的句子寫出了春光易逝的傷感。雖然花落無情,好景不長,然而春去有“歸”:一部分歸為塵土,一部分歸為流水。即使如此,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復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隨著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復返了。“ 惜”柳絮,進而“惜”春光,詩人的情感袒露無遺。“春色三分”一句很是別出心裁。把光景分為若干份並不是蘇東坡的創造。詩人寫這首詞之前,許多騷人墨客寫下了不少類似的句子,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無賴是揚州。”、“三分春色兩分愁,更一分風雨。”等都是經典名句。但是我們仔細玩味,推敲比較,卻不難看出,上述名句都不如蘇東坡的語意蘊藉、含蓄、巧妙。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這最後一韻,是具有歸結性的震撼全篇的點睛之筆。那沸沸揚揚,飄忽迷離的柳絮在詩人的眼裡竟然“點點是離人淚”!這一韻照應了上闋“思婦”“愁思”的描寫,比喻新奇脫俗,想象大膽誇張,感情深摯飽滿,筆墨酣暢淋漓,蘊意回味無窮,真是妙筆神功!

    前人對蘇東坡的這首“和詞”與章質夫的“原唱”孰優孰劣,曾有過爭執。歸納起來,觀點有三。一說“原唱”優於“和詞”,“曲盡楊花妙處”;二說“和詞”優於“原唱”,“幽怨纏綿,直是言情,非復賦物”;三說“原唱”與“和詞”均為絕唱,“不容妄為軒輊”。究竟如何?我們不要先妄下結論,還是先來看看章質夫的“原唱”。詞曰: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青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黏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面對一件藝術珍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不同的審美觀點獲得不同的審美享受,這是正常的。但是當兩件同類藝術珍品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審美價值比較問題,“不容妄為軒輊”是不成立的,必然有個孰優孰劣的評價和選擇問題,非此即彼。前面說過,章質夫的這首《水龍吟》形神兼備,筆觸細膩,輕靈生動,是一篇難得的佳作。然而,只要與蘇東坡的這首“和詞”加以比較,章質夫的“原唱”就相形見絀了。

    大凡詩詞,“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備還不夠,必須做到“有境界”。觀章質夫的“原唱”,雖然描寫細膩生動、氣質神韻不凡、“瀟灑喜人”,但終歸是“織繡功夫”,“喜人”並不感人,因而較之“和詞”在“境界”上就大為遜色。蘇東坡的“和詞”“先乎情”,“以性靈語詠物,以沉著之筆達出”,不僅寫了楊花的形、神,而且寫景“言情”,在楊花裡傾注了自己的深摯情感,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高超的藝術境界,從而獲得了永恆的藝術生命。這是章質夫的“原唱”望塵莫及的。

    “和詞”勝於“原唱”,也突出表現在藝術構思上。“原唱”在總體上沒有跳出詠物寫景的園囿,而“和詞”卻別有洞天,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有機地、巧妙地結合起來,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個完整的思婦形象,寫柳絮的際遇,綰合著思婦的際遇,情景交融,物我一體。這也是“原唱”無法相比的。

    在語言藝術特色上,“原唱”雖然精巧靈動,但也不過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令人驚奇和感動的好句子不多。詩詞無好句如登山無勝景,終歸有些缺憾。而“和詞 ”的語言卻新穎別緻,舒放自如,並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還似非花”、“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點點是離人淚”等,都是可圈可點、令人稱頌的佳句。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元唱;章質夫詞,元唱而似和韻。”步韻填詞,從形式到內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約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的情況下,“和韻”要超越“原唱”實屬不易。但蘇東坡卻舉重若輕,以其卓越的藝術才華,寫出了這首“和韻而似元唱”的傑作,真可謂曠世奇才。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蘇東坡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我們不僅從中領略了豪放派詩人的婉約風格的一面,體驗到詩人感情豐富的內心世界,而且這首詞獨具的藝術魅力,給予了我們不盡的審美享受。

  • 4 # 木山文

    這首詞詠物擬人,纏綿多型,詞中刻劃了一個思婦的形象。縈損柔腸,困酣嬌眼,隨風萬里,尋郎去處。是寫楊花,也是寫思婦。可說是遺貌而得其神。而楊花飛盡,化作離人淚,更生動地寫出她候人不歸所產生的幽怨。王國維認為"詠物詞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就是由於詞以花喻人,在對楊花的描繪過程中,完成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楊花的三分之二化作塵土,也就是拋家傍路。三分之一落於池中,舊說楊花落入水中即為浮萍,但至少看上去像浮萍。

  • 5 # 聽風軒主

    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和當時的他的好友北宋詞人章楶創作的《水龍吟·楊花》。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拂曉的一場春雨過後,那隨風飄舞、“拋家傍路”卻“無人惜”的柳絮上哪兒去了呢,為何無蹤無影,蕩然無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表達了詩人婉惜楊花被風雨飄零,連遺蹟也找不到了,看到池中浮萍,寧願想像就是零落的楊花所化。最後結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那流水衝入池塘中的楊花,你仔細去看的話,那不是楊花,每一朵都好像是閨中婦人的眼淚。詩人又把楊花擬人化了,把楊花比作眼淚,刻化出一個深閨思婦的形象。

    蘇軾和章楶這兩位詞人創作的這兩首詞,在詞中都屬上乘之作,章的這首清麗和婉,而蘇軾這首和詞,人景交融,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後人頗多讚譽。

  • 6 # 亦有所思

    莫言萍碎飄零意,只是揚花落水中。

    小可一直以來對此詞有一個不解之處,此詞為詠花,而下闕卻有落花,更有碎萍,顯得有些喧賓奪主。彷彿一首詠梅花的詩作中偏偏要重點描寫亭子或美酒,顯然這個比例並不均衡。

    詠物詩詞的主體一旦確認,那麼詩詞中的其它事物都應當為主體服務,在這首詞中,楊花為主體,落花和浮萍只能是陪襯,相當於綠葉。

    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大意就是蘇東坡曾經自己實際親身觀察過,楊花落在水裡之後會化為浮萍。

    於是恍然大悟,如夢方醒!

    因此,這一句“一池萍碎”做何解釋就有了答案,這一句省略了兩個字

    化為

    正確的文字應當是

    曉來雨過,(楊花)遺蹤何在?(化為或彷彿是)一池萍碎。

    邏輯上是成立的,詞的主體是楊花,下了一場雨之然,把飄蕩的楊花沾溼落下,落到地上的變成了泥土,落到水裡的變成了浮萍(看上去像浮萍一樣),括號部分門是之前讀這種詞時認為的合理解釋。

    因此,讓小可糾結的前一句也水落石出了。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現在通用的解釋是,恨花園裡的滿地落花枯萎難再重綴。原來以為這一句的落花有些搶了楊花的風頭。但實際上再想一層就明白了。落紅難綴,顯然不是枝頭上的花兒,而是落下來的花。之所以難綴,是因為地面上的落花看不到或看不全,因為地面上全是楊花。如果一定要解釋成枝頭上的花,同樣成立。楊花沾在樹上,沾在花上,把鮮豔的顏色全部遮掩了起來。

    楊花蓋住了落花!

    因此,全詞的賞析就完整了,如果說李清照的《聲聲慢》是句句說愁,那麼這一首《水龍吟》則句句說楊花!

  • 7 # 楚原

    “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遺蹤何在”的問題。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是一種想象奇妙而兼以極度誇張的手法。這裡,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

  • 8 # 一斗樓

    一池萍碎是楊花之怨。楊花比之棄婦,凋零,無家可歸。其怨在風,風起於萍,風烈故萍碎,楊花不復,而萍亦不免,其怨難申也。

  • 9 # 逢春186177958

    一池萍碎,這是風塵女身世的形象概括。她們的身世就像楊花一樣,年輕美貌時,欣賞者頗多,有朝一日花容褪,雙手招郎郎不來,這時她們就如飄零楊花,無人問津。掉在池中的楊花像浮萍,浮萍是不定根植物,它隨水漂流,紅塵女不也是如此嗎?浮萍散在池裡小若雨點,這又像紅塵女滴落的淚水!這散亂的萍碎也像徵著紅塵女的心碎!

  • 10 # 江湖夜雨92

    蘇軾的這首詠物詩《水龍吟》,歷來褒貶不一,譭譽參半。尤其對於最後一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顧遂認為,你瞪大眼睛去看,一團一團的柳絮,怎麼會像是離人淚,顧遂道:不是,不是,再說它第三個不是,可見,坡公不善於言情,在這方面,須讓他辛老子出一頭地。在顧遂眼中,東坡把柳樹毛子比喻成眼淚,這不是惡搞嗎?太粗俗了。而對於一池萍碎,顧遂倒是肯定的。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到底是什麼意境呢?蘊含著詩人的傷春之感,離別之苦,身世流離之恨。

    這句話和前面的拋家傍路,和後面的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水流相照應。暮春時節,楊花紛紛揚揚,滿院滿地都是,一陣風雨過後,院子裡,道路上,已不見了它的蹤跡,其中,大部分已踏入泥中,化為泥土,只有一小部分,被吹入河流中,如滿池細碎的浮萍,在春風中起起伏伏。蘇軾下面自己註解為:楊花落水變為浮萍,看來是真的。這並不科學,我們權當成比喻吧。意境是象與意的合稱,這裡講的象,下面再說說“意”。

    一池萍碎,寓意連柳絮都失去蹤跡的時候,那就意味著,美好的春天,已經走遠了。留下的只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苦悶。詩人想到自己原來為朝中要員,現在卻被貶謫黃州,不就像水中漂泊的浮萍嗎,讓人心碎?所以,這句話的意境,有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惆悵,與親人離別的苦悶,和身世飄零江湖的感嘆。

    再來,整體回顧一下這首詩:上片描繪楊花飄落情景。似花還似非花,又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說它是花吧,卻無色,無香味,太纖細,說他不是吧,卻有開有落的,沒有人憐惜,任由它灑落。然而,細思量,它看似無情卻有情。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難怪前輩最鄙薄這一句,上面在寫楊花,突然又出現了一個閨中少婦,確實有點凝滯,不夠自然。你看,美人愁腸千結,欲睡還醒,終於睡著了,夢到了千里之外的丈夫,卻又被黃鶯驚醒。正是: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下片借楊花抒寫離恨,王國維對其評價很高,和韻而似原唱。本來是用別人詞的韻腳來填寫的卻超過了原詞。但吳世昌卻說此言甚荒謬。看來,評價詞作,要有我們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我也不認為這首詠物此是上乘之作,你看賀鑄的詞句多自然:若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11 # 胡林平a

    首先介紹一下蘇軾創作這首詞的背景,蘇軾被貶黃州,一日讀到朋友章質夫的佳作:

    水龍吟·楊花 章粢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蘇軾非常喜愛,一時興起,次韻(按照原韻)寫了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章詞是直接描寫楊花的情態,雖刻畫細膩,採用了對比、烘托手法,盡態極妍,描寫楊花隨風飄灑傳神,並用典抒懷,借楊花飄零之態抒離人之思,是古詩詞是常見的立意和寫法。蘇東坡以寫豪放詞聞名天下,實際上作為一個藝術風格多樣化的詞人,他也能寫出婉約之詞,這首詞難為了蘇軾,因為他要嚴格遵循章詞的韻腳,又要走出章詞正面描寫重寫實詠物的路子,這首詞用盡東坡的才情,他另闢蹊徑,從虛寫楊花入手重在抒情,整首詞顯得空靈、飄逸,令人耳目一新,成為他的名篇佳作,古往今來寫楊花的經典之作。這首詞表面上是寫楊花,採用側面描寫的手法虛寫楊花,實則借楊花喻思婦,借思婦寫詞人自己被貶黃州的人生際遇。

    詞的上片寫景,起筆不凡,抓住了楊花不顯眼的特點,側面描寫楊花(柳絮)飄零,飛舞之態。你看楊花,名為花,它很像花又不像花,儘管天下惜花之人眾多,楊花卻無人憐惜,任憑它飄起墜落。楊花本身是柳絮(長著白絨的柳樹種籽)沒有花的豔麗和香味,所以非花;“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但它隨百花一樣飄飛在春天,也有花的深情,故又似花。下面幾句,宕開一筆,似寫楊花,更似寫思婦,它離開樹枝,飄零在路旁,看是無情,卻飛花有意。嫩綠的柳條拂壞了柔情愁腸,細長的柳葉撲面而來,讓人睜不開眼睛,也不想睜眼醒來。惟願柳絮隨風把遠方的心上人尋覓,酣睡時做著這樣難得的好夢,卻又被可惱的黃鶯兒的啼鳴聲,把奴從夢中驚醒。這句與“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唐詩金昌緒的《春怨》意思相似。這裡把楊花和思婦交織在一起,分不清是寫楊花的遭遇或是思婦傷感的情緒,感時惜春之景溢於言表。

    下片開始抒情,不恨楊花飄落,花謝花飛那是自然規律,不可挽留,只是怨恨西園,不善待落花,隨意把它丟在一池春水中,難以收拾,掩埋香丘,落紅枯萎,難以復原,更可怕的是經過了夜雨的摧殘,第二天早晨出門一看,滿滿一池,星星點點的綠萍,那原來是昨日楊花的化身。如果非把飄滿柳絮的春色分為三份,那麼兩份(柳絮)化作了塵土,只有一份(柳絮)墜入了流水。細細看來,那分明不是柳絮,點點滴漓,而是離人傷心的淚珠啊。詞人借花喻人,託物言志,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的欲說還休的感傷。花謝就意味著春天的離開,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更可怕還要經歷風雨的摧殘,難以再次回到枝頭。蘇軾少年得志,結果“烏臺詩案”,因言獲罪,被貶黃州,身陷囹圄,差點死去,身世如楊花飄落般慘淡,“持中雲中,何時遣馮唐”,何時能東山再起,官復原職。

    特別是“一池萍碎”的意境,可謂借物喻人,與前面的“拋家傍路”和後面的“春分三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相呼應,虛實相間,妙趣橫生,耐人尋味,古往今來為人稱道不己。何謂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錫荔枝》詩自注:“飛絮(即楊花)落水中,經宿即化為萍。楊柳化萍不符合科學,文學創作不應拘泥真實的物象,為了抒情需要,可以感性的認知事物,科學求真,藝術唯美。“柳”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重要題材和獨特的審美意象,經過上千年的文化積澱,“柳”成了詩情、詩意的化身。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諧,因而古人就有"折柳"相留之舉,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比如李白的詩“楊花落儘子歸啼”“曲中應是聞折柳”,《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又楊、柳同科異屬,故古詩文中二者常常通用,柳可稱楊者頗多,柳花、柳絮作楊花、楊絮。詩人們透過"楊花”意象的設定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借柳之形色、柳之姿韻,寄寓羈旅人生的漂泊不定,被貶黃州身世的哀嘆,宦海沉浮、人生無常的感慨。結合蘇軾的身世,不難理解思婦的形象其實寄託蘇軾自己的感傷。東坡少年得志,20出頭考取“百年第一”的制科三等,其文才深得神宗青睞,評價甚高,說李白無蘇軾學識。初為鳳翔籤判,38歲為密州太守,可謂官場得意,但好景不長,因反對王安石過於冒進的“新政”,在詩中議論朝政,被人捕風捉影,斷章取義曲解,被文字獄所害,“烏臺詩案”幾置之死地,坐牢138天,後被貶黃州,東坡開荒,以解一家飢謹。離樹的楊花落在水中,經夜成萍,根本不可能再回枝頭變回原來的模樣,而且是揉碎的、滿池的萍,足見交織著傷春之哀,離別之恨,身世之苦的愁緒之深重。那哪是“一池萍碎”,分明是我蘇軾無邊的哀思,滿眼的淚水,一顆揉碎的心,令人愁腸百結,肝腸寸斷。

  • 12 # 九思堂筆記

    詞中“一池萍碎”的字面意思是:池水中漂浮著散落的楊花。寓意歲月無情、命運飄零。看詞的後半闕: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浮萍。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作者自注:“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群芳譜》:柳絮“隨風飛舞。著毛衣即生蟲,入池沼隔宿化為浮萍。”

  • 13 # 把自己養好

    蘇試為人豪放曠達,喜歡交友。不管是同僚還是僧侶,只要義氣相投,都可成為朋友,可見蘇軾之情深而重義。《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一首唱和之作,寫楊花的易飛暗抒人生離別的無常。 詞的上半段寫楊花飄散,隨風萬里,極敘離恨愁別。詞的下半部言情,“不恨”花飛去,只“恨”花難綴,表達作者對離別的傷感和再聚的期盼。但作者很清楚再聚的艱難,所以才有“一池萍碎”。浮萍細碎,或為塵土,或隨流水。楊花的“萍碎”化作離人的淚滴,情透紙背,更加重了離恨的愁緒和情思的厚重。 蘇軾詞以雄闊超曠、綿邈深蘊著稱,這首詞貼合了綿邈深蘊的精妙之筆,以至王維國評其曰:“和韻而似原唱”。

  • 14 # 武哥說文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是蘇軾婉約詞風的代表之作,“惜”字是這首詞之“眼”,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提問者提到的“一池萍碎”,正好入木三分的道出了作者“惜”的深刻和深沉。

    一池萍碎:此花飛盡,落紅難綴,遺蹤何在?“惜”楊花之飄碎,意在境中。

    公元1079年的12月,因“烏臺詩案”蘇軾被流放,到黃州時已是二月,“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和這首詞時,剛到黃州的蘇軾還沒有回過神,情緒還非常低落。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飄零的楊花,滿地的落紅,都意味著花事快了,春色將逝。楊花落盡,蘇軾並不怎麼傷心,可是自己的大好韶華,卻無路效忠報答皇恩,只能像楊花一樣,隨夜雨飄落,隨流水飄零,似浮萍散落池水。

    正月初一離開京師,四日至陳州,二十日至岐亭,二月一日至黃州貶所,從汴京顛沛流離到黃州,多像這“一池萍碎”。落花流水春去也,換了人間。

    楊花就是柳絮,蘇軾曾經自注雲:“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柳絮入水化為浮萍,這是蘇軾很喜歡的一個意境。眾人不恨、不惜的楊花,在蘇軾眼裡心裡其實是有惜有恨的。

    一池萍碎: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惜”離人之心碎,意在境外。

    章質夫把楊花也寫到了極致,它像一個小女孩調皮惹玉人責怪;像魚兒爭食,吐出一個又一個小水泡;像少婦思夫,淚眼盈盈。蘇軾次韻《楊花詞》,雖然創作難度增加,但他卻另闢蹊徑,以情御物,意境遠超原作,完全沒有命題作文的勉強。

    無疑,章質夫的詞更勾起了蘇軾想念家人的離愁別想。

    “拋家傍路”就是此時蘇軾的真實境況,從京師草草逃離,妻子王潤,兒子蘇迨、蘇過,都留在京師,只是帶了侍妾王朝雲到黃州。

    從上闋“無情有思”開始,詩人便把楊花比喻為一個思親少婦,少婦“有思”,她在思念遠方的夫婿,借思婦“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其實是自己在思念遠方的親人了。這一句蘇軾化用了唐人金昌緒的《春怨》的“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過遼西”詩意,愁入夢裡,夢裡與遠在萬里的君郎相逢,卻被鶯兒的啼聲驚醒,真是愁煞人也。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詞尾的這一句,堪稱千古經典。虛中有實,看那空中的紛紛楊花,卻又實中見虛,想那思婦的點點淚珠,虛實之間,讓拋家棄子的蘇軾愁腸百結,無語凝噎。

    一池萍碎: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惜”理想之破碎,意境同在。

    回到第一句“似花還似非花”,開門見山的一句寫出了楊花的本質和際遇,不同反響。蘇軾把握住了楊花的特點,也真切的表明了自己處境的尷尬。

    蘇軾歸根到底是一個官員。小時候立下的壯言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遍人間書”,22歲中進士,名動京城,宋仁宗更是直接將他視作未來的宰相人選。初入朝廷時,蘇東坡意氣風發,希望一展身手,但好景不長,“烏臺詩案”讓他九死一生。

    遠大的政治抱負,與當下無所事事的“團練副使”官職,強烈的對比,讓蘇軾的理想如同鏡花水月。

    “也無人惜從教墜”,更是言其際遇之苦,沒有人憐惜,就像這個花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墜落,隨風而去。初到黃州時,蘇軾在一首七言律詩《初到黃州》中寫到自己的心境,可以作為此時的註解:“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無人惜”自可笑,到老的時候了,事業全無,像楊花飄零無著,不被人憐惜。

    一池萍碎:流到王國維那裡,就成了“寧為塵土,勿隨流水”決絕,意境輝映。

    王國維無疑是懂蘇軾的。他也寫了一首詞《水龍吟•楊花詞用章質夫蘇子瞻唱和韻》:

    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墜。日長無緒,迴廊小立,迷離情思。細雨池塘,斜陽院落,重門深閉。正參參欲住,輕衫掠處,又特地,因風起。

    花事闌珊到汝,更休尋滿枝瓊墜。算人只合,人間哀樂,者般零碎。一樣飄零,寧為塵土,勿隨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貯得,離人淚。

    值得一提的是,寫這首詞時,王國維經歷了喪妻之痛,事業上的懷才不遇。作者將自己迷惘、無奈、鬱郁不得志的情感,把惜春之情,思妻之傷,感時之傷懷,嘆年華之老去等多種情感揉和在一起,由楊花飄零說到人間遭遇,與蘇軾的遭遇和心境,遙相呼應。

    結語:一池萍碎,古今同悲。

    楊花承載了古往今來多少的悲情感傷,不管是身世飄零的人,還是愛情受挫的人,不管是歷經坎坷的人,還是受盡欺凌的人,都可以從楊花身上找到抒發的意象,從而對楊花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然而人畢竟不同於楊花,人有自己的品格和堅守,哪怕春色三分,也只能一分給流水。蘇軾在黃州悲觀抒懷之時,從來都沒有絕望過,他無時不刻不住期待,期待迴歸,期待再次受到重用,所以才有《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感慨。王國維也繼承了古代士大夫的秉性,“寧為塵土,勿隨流水”。

    詩言志。王國維在評該詞時說:“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誠然也。

  • 15 # 謝懷慶407

    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和當時的他的好友北宋詞人章楶創作的《水龍吟·楊花》。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拂曉的一場春雨過後,那隨風飄舞、“拋家傍路”卻“無人惜”的柳絮上哪兒去了呢,為何無蹤無影,蕩然無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表達了詩人婉惜楊花被風雨飄零,連遺蹟也找不到了,看到池中浮萍,寧願想像就是零落的楊花所化。最後結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那流水衝入池塘中的楊花,你仔細去看的話,那不是楊花,每一朵都好像是閨中婦人的眼淚。詩人又把楊花擬人化了,把楊花比作眼淚,刻化出一個深閨思婦的形象。

    蘇軾和章楶這兩位詞人創作的這兩首詞,在詞中都屬上乘之作,章的這首清麗和婉,而蘇軾這首和詞,人景交融,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後人頗多讚譽。

  • 16 # 翻書君

    【書文小品】詳解: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中,一池萍碎是什麼意境?

    前言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是蘇軾寫給好友章質夫,當初,他還特意囑咐章質夫不要將這首詞外洩。章質夫覺得這首佳作不流傳出去太可惜了,所以邀朋友一起到家中欣賞,這首佳作才流傳下來。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讚美:“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 原唱而似和韻。 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 ”“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 ”

    以譜填詞,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會受到原詞的制約,尤其原韻藝術水平已經十分高超了。蘇軾能夠超越原唱,寫出這首“和韻而似原唱”的佳作,他的藝術才華真的驚為天人。

    我覺得要欣賞好這首詞,要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做些解說,才能更好地探究蘇軾隱藏其中的深刻情感。

    烏臺詩案:蘇軾人生和創作的轉折點

    公元1079年(元豐二年)發生了烏臺詩案。

    王安石二度罷相,退居金陵。當時的宰相王禹玉、御史中丞李定等新黨借“行新政”,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蘇軾在朝中直言相諫,反對新黨,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尤其是蘇軾寫詩諷刺李定不服母喪,被李定記恨。

    元豐二年四月,蘇軾赴任湖州,向皇帝上謝表。他的政敵李定等人藉機彈劾他,說他包藏禍心,妄自尊大,對朝廷不敬。

    元豐二年七月二十八,蘇軾在湖州官衙被捕 ,八月十八日被押到御史臺審問,御史臺的人刻意誇大蘇軾的罪名,更是羅織蘇軾涉嫌“叛逆”的罪名,上奏請求處死蘇軾。

    因為皇太后曹氏、司馬光、蘇轍等人的奮力阻撓,皇帝沒有處死蘇軾,十二月二十六日,將他貶為沒有實權的黃州團練副使,並軟禁在黃州。

    宋朝一向以文治天下,文臣的待遇非常高,從來沒有人因詩文獲罪,蘇軾的“烏臺詩案”是第一樁文字獄,凡是和此案有關係的人都遭到嚴重的誅連,直接遭貶的有玉晉卿、王鞏、蘇轍等四人。

    蘇軾在烏臺詩案後,收斂了以前狂放不羈的心性,對世事的態度趨向於曠達,面對朝廷的貶謫,他決心閉門思過,勸誡自己“牢閉口 ,莫把筆” 。

    可是他心中不平,面對親朋好友相邀,他難以推辭,但又怕自己重蹈覆轍,讓人抓住把柄,所以央求章質夫不要讓別人看到。

    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不是寫章質夫及家人,也不僅僅想表達傳統的閨怨情感,蘇軾是想借楊花的形象和命運,寫自己遭遇橫禍又殃及別人的現實處境,不然他不會叮囑“不以示人”。

    詳解詩句:似花還似非花—心和物的默契

    第一句“似花還似非花”十分具有哲理意味:形態細小、顏色清淡的楊花究竟是不是花呢?蘇軾這一句讓楊花形象模糊起來,它似否與花為伍很難說清楚。

    現實中,楊花輕盈,隨風飄舞,這種飄忽不定的感覺讓觀者迷離,在詞人的情感世界裡,它恍惚不定,像花又不是花,對眼前這個生命不太肯定。

    詞人在詠楊花的時候,把握住楊花的外部特徵,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去感受生命,進入楊花的內部世界,具有一種悲憫的情感。

    接下來詞人用“也無人惜從教墜”把楊花推入更加難堪的境地。沒有人憐惜它,任憑它飄來飄去,詞人似乎感受到楊花孤獨無依的飄零之感,他覺得這與他自身的經歷十分相似,蘇軾從入仕以來,一直在天地間飄蕩,居無定所。對於中晚年注重安土重遷的傳統文人來講,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講楊花拋棄了它依戀的枝頭,在無人問津的路邊流浪,像一個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的孤獨者,一個過客。

    “無情”與“也無人惜”相對應,楊花所在的世界冷漠無情,孤苦伶仃的楊花只能“拋家傍路”, 得不到歸去。但是它對生命中的情感世界又是極其期盼的,所以它“有思”。“無情有思”看起來矛盾,其實恰好傳達出詞人最熾熱的情感。

    詞人生命中的楊花越多姿就越動人,細細的楊柳枝條,細細的愁思,痛苦的纏繞,青春的柳眼,嬌美地張開又睏倦地閉上。足以顯示它的痛苦和期盼,它在現實中焦灼地徘徊。

    此時的楊花,究竟是指實物“楊花”呢,還是指現實中遭遇困境的詞人自己呢,很難說清楚,花和人、景和情都達到了分不清的地步,這種境界,是蘇軾所追求的“求物之妙,如細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

    楊花隨風飄得很遠、很高,去尋找它一生的歸宿去了。可是無情的現實世界,擊碎了它的夢,它不得不回到現實,所有的夢和期盼都破滅了,楊花的痛苦和失落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下闕“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情緒組合。在“恨”與“不恨”的矛盾之間,我們通常以為詞人的情感都落在“落紅”上,覺得詞人有一種深深的遺憾感,所以才說“恨”,等到楊花落盡,於詞人而言似乎無關痛癢,所以說“不恨”。

    從字面意思看,似是而非的楊花經過一番追逐和輪迴之後,受到了詞人的冷落。其實不是,詞人突然插入一句話:小小的楊花別自作多情了,沒有誰會為了你遺憾的,人家遺憾的是鮮花的凋謝,遺憾的是春天的消失。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一句,指在經歷了風雨後,詞人依然沒有動搖對楊花的深情,他關注著受盡風雨的楊花的處境,面對春天消逝,他痛苦地問道:楊花在哪裡?

    此時,詞人的眼中浮現出的是一池淺淺的積水,水上飄來飄去時無處紮根的浮萍,詞人執著地認為流浪的浮萍是楊花的化身,他好像感覺到楊花的存在,詞人這是將自己熾熱的情感落在了浮萍之上。

    就在楊花化為浮萍的景象中,詞人似乎抓住了楊花的內在精神“春色三分, 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楊花也有自己的美麗,三分隨春天流逝,二分變成紅塵在人世間飄來飄去,一分成為靈動的流水,在山河間流淌。

    楊花的生命是不朽的,詞人將它展示為“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原來在天地間飄零的楊花,是離別人留下的血淚。離別的多、離別的苦、離別的恨如同楊花一般瀰漫在我們的生命之中,飛舞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其實,楊花既是詞人關注的現實事物,引發詞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又是詞人自身遭遇的寫照,花是人,人也似花。

    同是唱和詞,為什麼不提章質夫的《水龍吟》?

    同樣作為詠物詞,蘇軾的流傳下來了,為什麼章質夫的鮮有人提?我們一起來看看二人的區別在哪裡。

    水龍吟·楊花

    燕忙鶯懶花殘 ,正堤上柳花飛墜 。輕飛亂舞 ,點畫青林 ,全無才思 。閒趁遊絲 ,靜臨深院 ,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 ,垂垂欲下 ,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 ,怪春衣 ,雪沾瓊綴 。繡床漸滿 ,香球無數 ,才圓卻破 。時見蜂兒 ,仰沾輕粉 ,魚吞池水 。望章臺路杳 ,

    金鞍遊蕩 ,有盈盈淚 。

    以上是章質夫的《水龍吟》,也是詠物詞。

    我們需要搞清楚詠物詞的概念,它指的是詞人以現實存在的一個景、物或事為題材物件, 並對其進行刻畫 、詠頌的詞 , 是客觀景物反映到人的情感當中,作者又將它改造後表達出來的以物抒懷之詞。在此過程中,強調“應目會心感神”, 認識事物後又“神儀於心” ,然後“手稱其目”、“應會感神” ,最後達到“遷想妙得”的境地 。

    填詠物詞,並不只是停留在事物的本來面目上,重要的是寫出事物的神態,詞人要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傾注其上,才不會讓詠物詞顯得呆板,換句話說,詠物詞必須形、神、情、人相統一。

    根據以上特點要求 ,與蘇軾相比,章質夫的《水龍吟 楊花》就顯得拙劣了一些。章質夫主要在於描繪楊花的客觀形態,而不注重流露主觀情感,,只有少數情感存在詞中。

    首先,章質夫抓住楊花的特性進行概括和點染,“輕飛亂舞”寫了楊花的無序飄舞,“遊絲”捕捉到楊花的纖細輕盈,“香球無數, 才圓卻破”寫了楊花的嬌美活潑等。大體上是符合“手稱其目”的要求的。

    整首詞從景和情的結合上寫了楊花的特點,很少流露作者的感情,而注重寫物的形和神,這是一個瑕疵。在第二部分的分析中,蘇軾不但做到了和詞,而且藝術水平完全超過章質夫的原詞,另闢蹊徑,有所發展和突破。

    蘇軾對楊花的描寫,放棄了楊花的形態,從楊花的情感和楊花的精神入手,將詠物和抒情統一起來,既歌詠了楊花,又做到了惜花、惜春。同時,蘇軾將刻畫楊花和楊花人格化相結合,既展現了楊花獨特的個性,又開拓出深刻的思想內涵,全詞寫景又寫人,抓住楊花事物的主要特徵來表現人的主觀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外露,卻沒有自我的痕跡。

    蘇軾詠物詞的藝術風格

    蘇軾作為宋詞大宗,在同樣寫少婦思夫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把楊花擬人化,人、花合體,創造出詠物詞的佳作。可以說,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歷來受人推崇,是因為它集中體現了蘇軾詠物詞的藝術特點。

    “離合之法”以詠楊花

    我們講“離合之法”,是指即“將物異化,忽而為物,忽而為人,離合不定,若即若離。”

    在這首詞中,蘇軾用朦朧的手法勾勒楊花的樣子,又用“無情有思”表達楊花的情感,由楊花直接引出思婦的形象。

    “柔腸”和“矯眼”既是指思婦的樣子,又用來比喻柳葉。楊花與思婦,在是與不是之間,表達被拋在路旁的情感。

    雖然寫楊花,但加入了思婦的情感,兩個意象相互統一,在離合之間自由切換。這種寫法在蘇軾其他詠物詞上也有體現,如《南鄉子·梅花詞與楊元素》,看似是寫梅,在歌頌梅花的高潔時表現自己和朋友的深厚友誼,但在詞中卻沒有句句寫梅,但又句句不離梅花。

    委婉深沉的抒情方式

    詞的正宗是傷春悲秋的婉約派,蘇軾雖然是豪放派的開創者,但婉約詞他寫的也很好。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並沒有侷限於傷春悲秋的情景中,在內容方面很別出心裁。蘇軾用擬人的手法,讓無生命的楊花擁有人的情感,給讀者展現的是楊花和思婦兩個形象,使得詠物詞具有了抒情的特徵。

    漂泊無依的楊花,與漂泊在外的旅人形象相似,蘇軾將滿心的憂愁寄託在楊花身上,既表達了內心的飄零之感,又沒有留下痕跡。

    蘇軾這首詠楊花,以樂景襯哀情,在熱鬧的春景之中,抒發了濃郁的悲情。

    “隱喻”手法以寄託身世劉勰說: “夫隱之為體,義主文外,秘響旁通,伏採潛發。”

    “隱”也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這首詞雖然著重寫楊花和思婦,但透過作者的人生際遇來看,蘇軾應該是借這首詞抒發被貶他鄉的苦悶之情。

    蘇軾被貶黃州時,小小翼翼行事,他擔心作品流傳出去,被政敵抓到把柄,於是將自己不便說的隱情寄託於詞中,所以他強調“不以示人”。現在看來,這種隱情就是對自己遭遇的憂憤和漂泊在外的流離之感。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文人,蘇軾忠君愛國,滿腔熱血,但他仕途不順,沒有得到重用,一生壯志難酬,在朝廷之外漂泊輾轉。可以說,蘇軾受夠了思鄉之苦、懷才不遇之忿、流落天涯之恨。

    所以,蘇軾在這首詞中也蘊含了自己的身世之嘆。

    結語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蘇軾婉約詞的佳作,我們從中領略了蘇軾的豐富情感,感受到這首詞獨特的藝術魅力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圖|網路

  • 17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一首詠物詞,也是一首抒情詞。原詞如下: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根據這首詞的小序“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可知:這是蘇軾唱和章質夫楊花詞的一首詞作。

    章質夫,就是章楶(1027年—1102年),字質夫,建州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及第,擔任過陳留知縣、京東轉運判官、湖北刑獄、成都路轉運使等職,官至資政殿學士。

    章質夫也是北宋名將,他政績卓著,抗擊西夏,屢建邊功,而且他還是一位詩人,可以說得上是文武雙全的一個人。章質夫和蘇軾意氣相投,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章楶繪像,章楶就是章質夫)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蘇軾貶謫黃州之後的一首詞作。要想解讀好這首詩,回答好樓主的問題,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將這首詞作的創作背景瞭解一下;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事“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道“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可以將樓主的問題回答全面、回答透徹。

    (書法作品·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創作背景

    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春三月。蘇軾因為“烏臺詩案”的原因,遭到政敵的排擠和打擊,被貶謫黃州。蘇軾的好朋友章質夫給蘇軾寄來一首楊花詞《水龍吟》,原詞如下: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毬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因為章質夫在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到湖北擔任提刑官了,章質夫給蘇軾寄來的這首《楊花詞》:一來表達對蘇軾的慰問之情;二來這首詞也是章質夫逞才露思的詞作;三來章質夫在詞中表達了自己將辭家巡按之際的離情別思。

    蘇軾收到章質夫的楊花詞《水龍吟》後,唱和了章質夫的詞作。此外,他還給章質夫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蘇軾談到他這首和詞的具體寫作原因。

    蘇軾在信中寫道:“承喻慎靜以處憂患,非心愛我之深,何以及此,謹置之座右也。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蘇軾繪像)

    蘇軾作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時的心情時是十分複雜,而且感情也是相當充沛,從蘇軾的書信中至少可以讀出好幾個重要的資訊:

    一是蘇軾感動於好友的慰問之情;二是歎服章質夫《楊花詞》詞的妙絕;三是牽情於“四子”的閉門愁斷,因為章質夫在楊花詞中傾訴的離情的物件“四子”,“四子”是章質夫家裡邊四位能歌善舞的家姬,也就是蘇軾書信中“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所指的“四子”。她們也是蘇軾熟悉的,因為蘇軾本人也曾經應章質夫之的請求而數次給她們寫過歌詞;四是蘇軾痛感於仕途的跌宕起伏;五是蘇軾惴惴於自身的孤危處境。

    蘇軾因為黨爭的原被貶謫到黃州,他不僅經歷了失去俸祿、一度缺乏住所等物質上的極度匱乏,而且經歷了朋友熟人多離散和冷落,加之“烏臺詩案”給蘇軾心理造成的陰影,他沒有自由創作詩歌的環境。還有就是蘇軾認為自己未來的仕途也是一片渺茫,他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困惑、苦澀、寒冷和寂寞。可以說,蘇軾從貶謫到黃州的最初幾年裡,他的心情基本上是在這種狀態之中度過的。

    因而,蘇軾筆下的楊花就不再像章質夫那樣單純,而是寄託了無限複雜的情感,正如詞中所說:“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在蘇軾的眼裡,楊花已非花,而幻化為深味相思離別的思春女子,也如同漂泊無定的離人。

    (蘇軾繪像)

    蘇軾在《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將離情與惜春傷逝的生命感懷相融合,委婉含蓄地包蘊著詞人身處憂患、慎靜慎言、人生無定的痛楚悲嘆。蘇軾的詞作中將花與人、景與情融為一體,豐富擴大了詞作的情感容量,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創作情感是文學表現的內容,更是文學創作的內在推動力。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一首飽含詞人情感的詞作。

    什麼是“次韻”

    宋詞的創作特點,是按譜填詞。詞作經過晚唐和五代的發展。到宋代時,詞人們總結出了許多創作方法,不僅擴大詞的題材範圍,而且增強詞的藝術表現能力。

    所謂“和韻”,就是指依據所和詩詞原作的原韻來寫作詩詞。關於“和韻”的作品,其實最先出現於詩體中,後來經過詞人們的移花接木,才進入到詞的創作當中的。

    詞的“和韻”創作,最早始於北宋詞人張先,就是那個在詞作中以寫影而出名,並被人們送上雅號“張三影”的張先,熟悉宋詞的人,都是知道他的。

    比如張先的《漁家傲·和程公闢贈別》一詞,就是詞人張先為朋友程公闢贈別的時候作的一首和詞,再如張先的《少年遊·渝州席上和韻》一詞,就是在宴會雅集的時候創作的一首“和韻”詞。

    (宋代詞人張先繪像)

    追根溯源,詞的產生本來就是應文人士大夫宴會、雅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具有娛樂性質的歌曲。依調填詞本身也是一種“和”的行為。

    眾所周知,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階層間的宴會、雅集活動是非常多的,而且宋代士大夫階層在宴會、雅集的時候都有歌聲作伴。人文士大夫在宴會、雅集的時候吟風弄月,各逞風流,以詩詞歌賦為宴會、雅集助興就是非常流行的事情了。你做一首詞作,我來唱和一首,在宴會上,一首首和詞就產生了。

    像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西園雅集”就發生在北宋年間,參與者是像蘇軾、黃庭堅這樣的文壇名宿。而且流行於北宋的“和詞”之風一直延續到了南宋。

    張先以後的兩宋詞人,既按詞調又用詞題詞序。他們在宴會、雅集中唱和,在唱和中或“應歌”或不“應歌”,是詞壇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都是文人士大夫階層使用的一種文學的和社交的語言,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與價值。

    宋詞的“和韻”有三種方式:一是“依韻”,通俗的說就是和作押韻只需用所和詞作韻腳同韻部的字即可,不必用原字;二是“次韻”,又叫“步韻”,也就是要求和作的押韻必須用所和詞的原韻原字,其先後次序也與被和的原詞相同,這是“和韻”中難度最高的一種,創作時對韻腳等都有諸多的限制;

    三是“用韻”,通俗的說就是所和詩詞的原韻腳字而先後次序可以不同,往往寫明用原韻。

    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的唱和詞,就是明顯的用了“次韻”的創作方式。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作解讀

    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一首唱和詞,與章質夫的原詞相比,在創作方面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就是避開章質夫楊花詞《水龍吟》中的實寫楊花的方法,蘇軾反其道而行之,用從虛處著筆的方法。

    因為蘇軾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章質夫原詞中“無情”的楊花擬化成為“有思”的女子。二就是詞人將主體的情感融入到了詞中,讓這首“次韻”的唱和詞不再是單純的一首詠物詞。

    (一)“似花還似非花”

    詞作首句“似花還似非花”,楊花就是楊樹的花卉,是自然界中很普通很尋常的事物,楊花具有色淡、味薄、輕盈、纏綿的特點。在暮春時節,楊花隨風輕飛亂舞。

    楊花飛舞的景象往往會被文人墨客加以點綴,楊花的意象在詩詞中經常出現,章質夫的原詞就是描寫楊花的。不同的人會根據不同的視角賦予楊花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創造出各不相同的藝術境界。

    如果單純以詠楊花而論,蘇軾的這句“似花還似非花”準確地把握住了楊花那“似花非花”的特點。說它“非花”,它確實是花卉,而且就綻放在百花爭豔的春天,與百花同開同落,共同裝飾春光,又一起送走春色。說它“似花”,它色淡無香,隱身枝頭,很難與其他春日裡萬紫千紅的花朵爭春爭豔。

    (楊花圖片)

    (二)“也無人惜從教墜”

    接下來一句“也無人惜從教墜”,詞人用一個擬人化的“墜”字,賦予了楊花飄落的動態;一個“惜”字,又包含了詞人濃郁的感情色彩。“無人惜”,是說惜春惜花的人雖然很多,但珍惜楊花的人卻很少。

    仔細品味這一句,不難發現,詞人運用了反襯的寫作手法,這也正是詞作運筆巧妙的地方。正是因為楊花不被人珍惜,這才暗中引出了詞人珍惜楊花的情感,詞人此處的楊花不被人珍惜也為下片中雨後尋覓楊花的蹤跡埋下了伏筆。

    (三)“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這三句緊承上句的“墜”字,寫楊花離枝墜地,飄落無歸的情狀。詞人沒有直說楊花飄落枝頭,而用了“拋家”兩個字,這又是擬化的手法。這兩個字看似在寫楊花飄落枝頭的無情,其實詞人是為下片中楊花與人的契合做足了行文上的鋪墊。

    (四)“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這三句緊承“無情有思”,詞人詠物,卻沒有停留在楊花本身上,詞人展開大膽的想象,將抽象的“有思”的楊花,擬化成了具體的有生命的人:一位思春女子的形象。女子的心思和情愫受盡了離愁的痛苦折磨,她睡眼朦朧,因為春困一雙嬌眼睜開了又合上,顯然是一幅無法睡醒的樣子。

    此處明寫思春的女子形象,其實暗寫的還是楊花,而詞境在此處高度契合,楊花與人融合在一起。這是蘇軾將楊花擬人化,賦予了楊花人的情感,詞作到此處已不是單純的詠物了。

    這是蘇軾的唱和詞和章質夫的原詞不同之處,章質夫的是單純的描寫楊花的形態,並沒有賦予楊花情感。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蘇軾的詞作開闊了詞的境界,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創造。難怪王國維說:“(蘇軾)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原唱而似和韻”。

    (五)“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這是上片的最後四句,這四句在描寫上妙筆天成,既攝取了思春女子的深情,又抓取了楊花的形態。從思春女子一方面來說,那是由思念而引起的一場惱人春夢,她神魂飄揚,思念著、追尋著那個身在遠方的人。

    但這裡還沒有到思念之人的身邊,那邊卻早已被啼鶯驚醒了春夢。蘇軾卻將兩種情狀寫得既纏綿哀怨又輕靈飛動。正如劉熙載的評語:二者正在“不即不離”之間。

    從詞句來看,蘇軾描繪楊花那種隨風飄舞、欲起旋落、似去又還的狀態,也是非常生動真切的,並不亞於章質夫原詞中的“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這四句。

    蘇軾詞作中的開篇句“似花還似非花”的意境,在詞作上片最後四句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意境也高度的重合到了一起。蘇軾藉助追尋楊花的蹤跡抒發了一片珍惜春天、珍惜楊花的深情。

    (六)“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這是詞作下片的前三句,詞人在這裡是以落紅陪襯楊花,因為落紅表達的是花瓣的凋零,也象徵著春天快要結束。無論其他的萬紫千紅的花朵凋零,還是“似花還似非花”的楊花飛盡,都意味著春天的花期已盡,春天即將逝去。

    詞人此處寫的“不恨”,是承接上片中的“非花”兩個字,意思是沒有多少人去珍惜楊花。正如沒有多少人珍惜楊花,才引起了詞人對楊花的珍惜。詞人明寫沒有怨恨,其實心裡是有怨恨的,這是詞人在此處借楊花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也就是所謂的“曲筆傳情”。

    因為蘇軾在給章質夫的信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亦告不以示人也”。他只有將自己貶謫以來壓抑、幽怨的情感訴說給自己的知心朋友。

    (七)“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詞人問詢楊花遺蹤,是惜春、珍惜楊花的情感到了濃烈之處。詞人順著春水尋覓楊花的蹤跡覓蹤,可見惜春的一往情深,但詞人沒有尋覓到楊花,唯有春水中的一池浮萍,這就進一步加深了人的春恨。

    蘇軾在這首詞後有一條自注:“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這雖然時候蘇軾不科學的認識,但作為文學特別是作為抒情詩詞來說,詞人明顯沒有拘泥於這一些,此處的“一池萍碎”在整體詞意上反倒顯得自然而然。

    “一池萍碎”,看似無理,實則有情,蘇軾在這裡主要借“一池萍碎”的意境來表達一種濃郁的惜花之情和春去之恨。

    (八)“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春色”居然可以“分”,這是詞人奇妙的想象,也運用了極度誇張的修辭手法。其實這種寫作手法並不是蘇軾的獨創,唐詩人徐凝在《憶揚州》一詩中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寫法,宋初詞人葉清臣在《賀聖朝》一詞中也有“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從寫作手法和傳承的角度來看的話,蘇軾的這三句脫胎於葉清臣的《賀聖朝》。

    從全詞的構思來看,下片的“二分塵土”與上片的“拋家傍路”遙相呼應;“一分流水”與“一池萍碎”一脈相承。詞意所呈現出來的是楊花已然落盡,春去無痕跡,楊花的最終歸宿和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融合在一起,詞作在詞人滿腔的無可奈何中將詠物與抒情的主旨推向了頂峰。

    正因為詞作中的詠物與抒情達到了,所以詞作的收尾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寫好了,就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甚至一字可以使全詞增色,讓詞作有“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的回味;如果寫不好,就像畫蛇添足一樣,詞作所營造的意境也會功虧一簣。那麼蘇軾為如何處理詞作的結拍呢?

    (九)“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詞人由眼前的“一池萍碎”的一池春水,聯想到思春女子的淚水;又由思春女子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

    這是相思的淚水一樣的楊花呢?還是像楊花一樣的相思的淚水呢?的離人淚水?詞人在此處的寫法虛中有實,實中見虛,徘徊在虛實相間、似與不似之間。如果此時再回頭看開篇句“似花還似非花”一句,才會真正體會到詞人的情感所在,才會真正領悟詞人的運筆。因為詞人在一開篇就已經開宗明義:“似花還似非花。”

    詞作的結尾確實達到了畫龍點睛的高妙和神奇,“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三句,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在回味無窮,迴旋往復總曲終闋盡,餘弦更興。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三句總收全詞,既乾淨利落,有使詞意得到了昇華,餘韻綿延。如果這首詞能按照宋代的歌詞旋律唱出來的話,一定是一首催人淚下的歌詞。

    小結

    蘇軾的這首唱和章質夫的詞作,雖然押韻是章質夫詞作的原韻。但以楊花為抒情意象,沒有單純地去寫楊花,蘇軾不僅以奇異的想象力描繪了楊花那種隨風飄舞、欲起旋落、似去又還的情狀,而且將離人之思、惜春之情以及難以言說的貶謫頓挫幽怨之感不露痕跡地融入其中,物寓含情,情融於物。

    從這首詞作就可以看出,蘇軾不僅極大地豐富拓展了詞的審美意蘊。而且做到了推陳出現,這也是詞人才情、天賦、創造力的結合,這首詞也展示了蘇軾高超的文學造詣。

  • 18 # 黍離Willow

    要提起大家都很喜愛的文學家蘇軾,豪放詞派代表人這個標籤一定不會少。

    根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記載——

    一次蘇東坡在翰林院,有個幕客擅長歌詠。

    蘇東坡問他:“我的詞跟柳永比怎麼樣?”

    幕僚答道:“柳永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的姑娘,拿著紅牙板,歌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大學士的詞,必須是關西的大漢,拿著銅的琵琶,鐵的綽板,高唱‘大江東去’。”蘇東坡因此而放聲大笑。

    這個故事形象地表明瞭宋代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詞風間的差異。

    然而,向來以豪放著稱的蘇東坡,也有不少婉約之作,這首《水龍吟》就是其中之一。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公元1079年,蘇軾任湖州知州,當年發生了著名的“烏臺詩案”,次年他被貶為黃州團練使。

    而這首詠物詞約作於公元1081年,也就是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居黃州的第二年。

    蘇軾有一位同僚兼好友名叫章楶,他寫了一首詞叫做《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青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黏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這首詞上片歌詠柳花,寓情於景,下片轉而寫思婦的哀愁,全詞有著清麗和婉的基調,頗得蘇軾賞識。

    根據蘇軾謫居黃州時寄章楶的信中說——

    “《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雲,亦告以不示人也。”

    那年四月,章楶要去上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於是乎我們的東坡居士就想著依照章楶那首詞的原韻,作詞答和,於是就誕生了這首柳花詞的“次韻”之作。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來看下這首詞的原文——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題主所問的“一池萍碎”,看似是詞人“遺蹤何在”的自問自答,實則與整首詞的意境相互呼應。

    一為詠物,感楊花飄零

    蘇軾的這首詞題中就有“楊花詞”,是一首顯然的詠物詞。

    傳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命人在河岸邊廣種柳樹,並御賜姓楊,故後來便稱柳樹為“楊柳”。而柳花和楊花實際上都是指柳絮。

    柳絮自然和人們普遍接受的花不太一樣,雖然在春天與百花同開同落,但它沒有好聞的香氣也沒有絢爛的色彩。

    所以蘇軾在開篇就寫到了“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無人憐惜任憑衰零墜地。”

    次句寫把它拋離在家鄉路旁,細細思量彷彿又是無情,實際上則飽含深情。

    讀了這兩句詩,我們不難想象出:暮春三月,客居在黃州的詞人,眼前到處都是紛紛揚揚的柳絮,落花總會令多愁善感的人增添傷感之情。

    此時,好友又要離開去別處上任。望著漂泊無定的楊花,自己又剛剛經歷了“烏臺詩案”這種人生轉折點,頓生飄零之感以及淡淡愁思。

    二為惜春,嘆春光易逝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詠物然後抒懷,詞人由描寫楊花的情態轉而抒發滿腔的惜春之感。不必遺憾楊花飄飛落盡,只是抱怨憤恨那個西園裡、百花凋零枯萎難以再重新點綴。

    “楊花飛盡”只是一花之事,而“落紅難綴”,卻是表明了百花凋謝,春光將逝。

    那麼,飛盡的楊花去了哪裡?清晨雨後到何處尋找落花的遺蹤?原來是飄入池中化作了一池浮萍。

    此處的設問,蘇軾自注:“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雖然,以現在的科學眼光看,此句不太合理,但詞人讓消失的楊花重新化身成為花殘身碎的一池浮萍,將詞意又拓展到新的境界,也是另一種別開生面。

    如若將春色姿容分成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塵土,一份墜入流水了無蹤跡。

    將春色量化地分析,也體現出了蘇軾的匠心。兩份春色隨飄零的落花迴歸大地,剩下那一份則順著象徵時間的流水而消失。

    伴隨著楊花落向最終歸宿,詞人惜楊花、惜春光的情緒展露無餘,也推動將本詞的主旨和盤突出。

    三為傷情,化離人之淚

    一切景語皆情語,蘇軾寫“無情”之花更是為了寫“有思”之人。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你看,那嬌柔纖細的柳枝,就像思婦受盡愁思折磨的柔腸;而那初生嫩綠的柳葉,就好像思婦的嬌嫩的雙眼,春困未消,欲開還閉。

    蘇軾由“拋家傍路”的楊花,聯想到整一棵柳樹,繼而又將其具體為一位思婦的形象。彷彿將“無情”花和“有思”人合二為一,看似在寫思婦,實則無一不在寫楊花。

    遊子一樣的楊花,正像那思婦夢中行了萬里,本想尋郎君的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醒喚起。

    詞人以柳樹的風姿隱喻思婦的神態,遊子遠去,思婦懷人不歸,夢裡都在追尋千萬裡外的夫婿,原本幾欲相逢,無奈黃鶯的啼叫將春夢驚醒,徒增幽怨惱人。

    作者將飄飛旋落的柳絮和枝頭鳴叫的黃鶯,當作思想情感的載體,繼而想到思婦懷人不至而起的一場春夢,虛實相間,將楊花賦予別樣的感情色彩。

    整首詞的末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更加點明瞭詞的主旨。

    細細看來,那水中的浮萍,哪裡是什麼楊花;一點一滴,分明是那離人晶瑩的眼淚啊。

    情至深處,眼前的流水,原來是思婦無盡的淚水所化;而思婦的點點淚珠,又多麼像那空中的紛紛楊花。

    隨著蘇軾的聯想,讀者眼前的滿天柳絮也彷彿成為了滿腔的愁緒,巧妙的聯想,真摯的情感,強大的感染力使得這番情景交融自然而蘊藉。

    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的蘇軾,對於婉約之作也得心應手。這首《水龍吟》就為我們展現了一副春日楊花飄飛,思婦懷人的動人畫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獼猴桃樹下套種什麼最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