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洗耳翁

    在歷史上,蘇德戰爭爆發以後日軍確實認真考慮過對蘇開戰。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想法始終沒有變成現實,這讓後來很多人感到奇怪。實際上,當年日本人放棄北上,而是選擇了南下並非心血來潮,也不是簡單的陸、海之爭造成的戰略性偏差。這包含了日本人對歷史因素、自身情況、戰略考量等多方面的深思熟慮。

    實際上,日本人北上的想法由來已久,無論是張鼓峰之戰還是諾門坎戰役都是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的產物。但是,這兩次戰役都是以日軍失敗宣告結束,尤其是諾門坎戰役,更是讓日軍認識到了自己與蘇軍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所以,當蘇德戰爭爆發以後,雖然日本人很積極的備戰,甚至還組織了規模空前的關東軍特別軍事演習,但是此前的慘痛教訓始終讓日本人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日軍之所以沒敢輕舉妄動還主要是因為對面的蘇軍實力強大。儘管經過關東軍特別軍事演習的動員,但是關東軍無論是在總人數上還是技術裝備上都和對面的蘇軍有著不小的差距,僅僅坦克一項就是400:2700,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實際上,日軍對蘇開戰有個前提就是德軍能夠迅速取得勝利,而當蘇德戰場進入冬季以後,日本人已經明白這場戰爭已經沒戲了。

    另外,日軍停止對蘇作戰準備,選擇南下還有個更現實的因素。那就是北上得不到任何實際好處,只能是為德華人火中取栗。相之下,南下則可以得到日本國內急需的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這也是日本國內南下派的主要目的。而且相對於強大的遠東蘇軍,西方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簡直不值得一提。兩害相權,日本人選擇哪個是顯而易見的。

  • 2 # 這個歷史很正

    日本並不是沒有打過對蘇聯的念頭,只不過蘇聯給了日本一次深深的教訓,在加上美國外部條件的存在,所以放棄陸軍北上蘇聯而選擇海軍出擊美國的策略。

    蘇聯給予日本最慘痛的教訓——諾門罕戰役

    日本關東軍在出兵佔領了東三省,並建立起偽滿洲國後,對於日本此後是南下還是北上的戰略佈局日本陸軍曾有非常大的的爭議,而最終是日本的關東軍佔據上風,極力請求北上攻打蘇聯。

    當時德國迅速閃擊波蘭,並對蘇聯虎視眈眈。因此最後關東軍幾乎是傾盡一切武裝力量寄希望於一戰打敗蘇聯。而蘇聯也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局面,所以決定對於日本關東軍進行一次全面、深通的教訓。由次也就有了諾門罕日本關東軍慘敗,關東軍唯一的裝甲師團覆滅,打消了日軍北上的野心。

    而日本海軍決定對美國動手,也是由於當時美國對於日本在東亞的動作太大(當時的日本幾乎快控制整個東亞),所以美國決定對日本施行石油禁運,要知道石油一直都是國家發展的命脈,這一招釜底抽薪也讓本來對美國不滿的日本軍人下定論決心。

    在美國對日本施行石油禁運不到3個月,日本海軍就對美國不宣而戰,直接空襲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

    可以說,從日本海軍空襲美國珍珠港的這一刻起,日本法西斯就拉開了滅亡的序幕了。

  • 3 # 歷史扒糞機

    戰爭是國家、民族、利益集團矛盾不可調和的必然產物,它首先需滿足政治、經濟需求,其次才是人無窮無盡的奢望。蘇德戰爭爆發,日本當然考慮過對蘇聯發動進攻,但思前想後下卻收起放蕩的心,老老實實遵守《日蘇中立條約》,這是它從世界格局、國家層面和軍事實力對比的考量結果。

    首先應尊崇我們的先輩,是他們獨抗的勇氣、不投降的意志與巨大的犧牲讓日本深陷戰爭泥潭。到1939年日本70%軍費投入中國戰場,但戰爭的結束卻遙遙無期!而亞太地區日本公開與潛在的敵人——蘇聯、美國養精蓄銳虎視眈眈,還明裡暗裡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借中國之手消耗日本孱弱的國力。

    要進一步擴張,或遲或早必然會與蘇、美髮生劇烈碰撞,無論北攻蘇聯還是南攻英美,日本都沒充足經費完成陸軍或海軍的轉型升級,抽調出足夠的兵力。1940年3月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聯席會議上,決定如果40年內不能結束中日戰爭,則日本應於41年初斷然進行戰略收縮,至43年應僅保留上海周邊和平、津、蒙疆地區,以此來節約軍費實現下一目標。但這僅存於幻想,日本沒足夠的勇氣膽略付諸實施,也就只能負重蹣跚前行。

    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慘痛的失敗(至於日軍到底死了多少人,去旅遊的觀眾們可去靖國神社檢視下,超過1.8萬),讓日本陸軍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蘇軍裝備上的差距。這致他們認為只有駐遠東蘇軍從30個步兵師減至15個、坦克數從2700輛減至900輛、飛機從2800架減到1000架,日本才可以發動進攻。而事與願違,即使蘇聯從蘇德戰爭爆發後的6月29日開始西調部隊,但遠東蘇軍不減反增,從70萬擴充到年底的130萬,擁有坦克2124輛、飛機3193架。其戰爭計劃安排甚至包括海參葳、伯力失陷後如何開展游擊戰爭。從7月13日日本開始對蘇戰爭準備,關東軍從35萬增至85萬,但坦克不過區區300餘輛,飛機寥寥500餘架,憑這實力,再相信意志決定論的武士道們也會猶豫再三、望而卻步。

    7月24日日本進佔法屬印度支那後,美國要求日本撤軍,28日起聯合英國、荷蘭凍結日本海外資產,實施包括石油在內的物資禁運。29日談判中美國更要求日本停止擴張,從中國大陸撤軍,退出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8月美國增兵菲律賓,加強夏威夷守備。

    8月初,日本參謀本部二科認為德國41年內不能結束對蘇戰爭,42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8月6日,向來水火不容的日本陸、海軍統一意見:一繼續作對蘇戰爭準備,二避免開戰。9日,日本陸軍省決定放棄年內對蘇戰爭,並預備南下。

    10月16日近衛內閣總辭職,向來主張南下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出任首相,也就最終讓北進派失去市場。

  • 4 # 鬥堰衝

    蘇聯部署了130萬兵力在遠東,其實精銳都調到了西線,其實那130萬人都是老弱病殘,日本人的情報偵查不準確,所以放棄。

  • 5 # 歷史大良造

    二戰爆發之前,日本積極對蘇備戰是確有此事,但是1941年6月蘇德戰場打響之後,日軍為何又放棄進攻蘇聯了呢?

    其實並不是日本放棄了進攻,而是人家就沒打算進攻蘇聯!

    問:那張鼓峰和諾門罕戰役是怎麼回事?

    說白了,張鼓峰和諾門罕戰役只是日本對蘇聯的試探性的攻擊,但是結果出乎日本人所料。

    諾門罕事件直接成為了日本最大的一次失敗,死傷人數高達5.4萬,日本舉國震驚!

    問:哦,這樣子說日本沒有趁機進攻蘇聯原來是被蘇聯戰鬥民族給打怕了!

    如果這樣子解釋,未免太片面了,甚至說是錯誤的。

    諾門罕戰役日本雖然經歷了一場慘敗,但是日本真的就被蘇聯打怕了嗎?

    (這裡不是為了抬高日本什麼的,只是想做個客觀分析)

    說日本怕了蘇聯的其實是真的小看日本了。

    法西斯日本和納粹德國一樣,是一種軍國主義民族凝聚力相當高的國家,當時的美國何其強大,日本還不是發動了“珍珠港”事件挑起了太平洋戰爭?

    就連德國宣佈投降後,遠東的日本還曾打算搞個“一億玉碎計劃”來個不死不休,直到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丟在日本臉上才肯投降。

    可見,日本並沒有想得那麼簡單,蘇德戰場爆發,日本選擇“南下”而不是“北上”夾擊蘇聯是有自身的歷史侷限性的。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它挑起戰爭無非就是獲取戰略資源。

    蘇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雖然也存在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日本即便佔領了那裡,開採難度太大,百害而無一利。更何況,日本想要佔領蘇聯遠東地區至少會賠上一半以上的關東軍。

    這種賠本買賣它不會做。

    北上無利可圖,南下對日本來說卻是“意義重大”。

    一,在東南亞地區,那裡有豐富的戰略資源是日本所需要的,比如橡膠、石油、礦產等等。

    二,當時西方老牌殖民帝國在東南亞有大量的殖民地,然而蘇德開戰之前,日本的大哥德國已經在歐洲大陸橫掃了各國,這些老牌殖民帝國根本沒有力量來打理亞洲事務,絕佳時機,野心勃勃的日本豈會浪費?

    三,英國本土遭受重創和壓制,蘇聯在遠東地區也保留著客官的軍事力量。

    四,日本雖然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但是華人民偉大的抗日戰爭,深深牽制著日本,令日寇始終不能安定。據記載,日本前期投入了24個師團入侵中華,後來因為病例不足增加到了36個師團。雖然日本在東北有著75萬關東軍,但是因為八路軍和國民軍在華北地區的英勇鬥爭,生生把日本給牽制住了。

    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都說:如果沒有中國的抗日戰爭,日本將會多出100萬軍隊進攻英美,那是不可想象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蘇德戰場打響,日本出於戰略目的選擇“南下”對他們來說雖然是比較好的選擇,可惜的是,他們“南下”的途中遇到了我們——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民族,註定他們是失敗的!

  • 6 # 銳度何老師

    沒法打!

    咱們還是那句話,戰爭,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打就打了的。打仗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1939年透過諾門坎戰役日本人認識到了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幹不過蘇聯的坦克、大炮,從那時候起,他就放棄了和蘇聯打仗的想法。後來又和蘇聯簽訂了中立條約,以避免和蘇聯交手。

    日本人選擇了不和蘇聯開戰,在後來的許多年裡,他也就沒準備和蘇聯開戰。因為他沒準備和蘇聯開戰,也就沒建設一支能和蘇聯作戰的軍隊。蘇德打得激烈的時候,日本手裡並沒有適合與蘇聯作戰的軍隊,自然就沒法打蘇聯。

    想和當年的蘇聯打仗,很明顯,你的軍隊得是重型裝甲叢集。你得有重型坦克,厚裝甲,大口徑主炮。還得有大量的火炮、汽車、裝甲車......

    二戰期間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一直保持著100萬以上的精銳部隊。幾千輛坦克,一萬多們火炮,幾千架戰鬥機。日本想打蘇聯,最起碼,最低最低,也得拿出300萬人規模的裝甲部隊。二戰時期的日本坦克能被機槍打穿,在蘇聯的坦克炮前,跟紙一樣薄。蘇聯坦克一腳油門能撞翻日本坦克。而日本坦克的主炮也根本打不動蘇聯坦克。日本要想和蘇聯打,得重新設計新式坦克,能和T34-85正面交鋒的坦克。然後這種坦克得生產1萬輛。大口徑火炮,也得生產兩萬門。戰鬥機也得1萬架。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火焰噴射器......這都得有。

    造坦克說的容易,其實得從挖礦挖煤開始,鋼鐵廠都得新建,培訓工人、設計圖紙......三年五年啥成果都看不著。十年,礦山、工廠、運輸、設計......都運轉起來了,才能看見坦克出廠。然後還得訓練部隊使用,修改、量產......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憑空出來1萬輛坦克,部隊使用純熟了,都得5年。

    由於日本沒準備和蘇聯打仗,他也就沒建設這樣一支重兵裝甲集團。

    當時的日軍依然是一支以三八大蓋、刺刀和依靠兩隻腳的輕裝步兵部隊。

    開這種坦克進攻蘇聯,那就不如開著“玩笑”去了。瓦西里急眼了空手都能把這玩意掀翻了。

    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生產的輕型坦克,在蘇軍坦克炮前面跟紙一樣薄的那種坦克,總共也就在3000輛之內。問題是這些坦克他還得拿出一部分到太平洋上跟美軍打,再拿出一部分到中國內地......和蘇聯差距太大。

    日本這種輕裝人肉部隊如果去進攻蘇聯,屬於典型的作死。而且即便是這種人肉部隊,日本在最巔峰的時期,在日蘇方向,也只有100多萬。和蘇聯的人數不相上下。日本讓自己這120萬輕裝關東軍去進攻120萬蘇聯西伯利亞重灌坦克集團,那是瘋了。

    關東軍一直被抽血,不斷有部隊被派到太平洋戰場,不斷的被美軍消滅。最後的關東軍只剩下70萬老弱病殘。如果他在全盛時期去進攻蘇聯,不論勝負,太平洋戰場那邊都無法堅持。要是在蘇聯被殲滅,兩線更是都完了。

    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領土廣闊,真打起來,戰線會非常的漫長。

    德國打蘇聯,失敗的很大原因是因為戰線長,拖累了進軍速度,補給跟不上。實際上要是跟日本這邊比,蘇德的戰線短的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德軍的機械化程度比日軍高出2個數量級,蘇德戰場鐵路、公路也比日蘇方向,西伯利亞這邊強百倍,結果戰線長的問題都能拖死德國。日本這邊的難度就沒法算了,得是天文數字。

    實際上咱麼上面說的日本建設300萬的裝甲集團部隊用來進攻蘇聯,遠遠不夠用。

    這種部隊對後勤的依賴非常嚴重,汽油、彈藥、維修耗材、食品藥物......要源源不斷的跟在後面。補給線要是斷了,前面的部隊也就趴窩等死了。在西伯利亞方向往蘇聯內地打,幾千裡的戰線,走幾百裡就得建立一個後勤保障基地,建立工事,留下部隊防守。要不然前面衝的興高采烈,人家繞到後面把基地端了。

    日本想進攻蘇聯應該是300萬的裝甲叢集打前鋒,後面還得500萬的步兵分散在補給線上做保障。以日本的條件,300萬裝甲叢集屬於做夢,500萬步兵還是做夢。他資源有限,雖然佔領了北韓半島和大部分中國,但這些地方生產力太低,導致日本根本沒有實力打造一支均衡型部隊。只能是有取捨,有輕重的發展。而日本最終取的是海軍,舍的是陸軍,重海軍輕陸軍。把大部分的資源都拿去打造海軍,去造航母、戰列艦......這就導致他陸軍和其他歐美強國比,非常的弱。

    就這麼一堆鋼鐵,拿去造航母,就不能造坦克......

    日本想進攻蘇聯,至少得提前15年做準備。第一點,就得是先把航母、戰列艦、潛艇......停了、拆了。然後造坦克、大炮、戰車以及鐵路。15年,才能打造出這支300萬人的重甲集團。但這樣一來,他的海軍就又不見了,也就沒辦法在太平洋上和美華人打了。

    當時日本只能是二選一:建造陸軍打蘇聯或者建造海軍打美國。

    最後他選擇了後者。那他也就是自動放棄了前者。等到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初期打的非常順利,日本再想改變策略就已經來不及了。如果他最開始選擇的是建設陸軍,不要航母、戰列艦那些東西,造出來1萬輛重型坦克,等到蘇德戰爭爆發,他在東方來個300萬裝甲部隊+500萬步兵抄蘇聯後路......二戰歷史恐怕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只不過這樣一來,他沒有海軍了。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依然要參戰,依然要跟日本打,到時候日本沒有海軍,美國就可以直接打到日本家門口。到時候他還是玩完。沒等他打到莫斯科,東京先丟了。

  • 7 # 榮華之武器堂

    日軍一開始積極備戰,最後又放棄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根據御前會議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在確保戰爭中已從俄軍佔領下奪取的中國東北地盤基礎上,佔領俄遠東濱海地區及北庫頁島。不過一戰結束後誕生了布林什維克政權,日本充當了反俄的急先鋒。

    扼殺蘇俄紅色政權於搖籃之中的圖謀破產後,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繼續窺視著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伺機而動。在1937年7月全面發動對華侵略戰爭並迅速佔領了中國的大片領土後,日本當局自認為戰略主動權已經穩操在手,於是把侵略擴張的觸角再次伸向蘇聯,以與遠在歐洲的德意法西斯囂張氣焰遙相呼應,因此先後發生了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

    蘇德開戰後,莫斯科告急,日軍高層“北進”派等來了千載難逢的良機。但是,除關東軍外的侵華日軍主力被中國軍民死死地拖在中國戰場上,無法脫身。

    日本北犯蘇聯,期望在打敗蘇聯後和德國分贓。然而日軍明白進攻蘇聯主要依靠陸軍,然而日軍陸軍經過諾門坎的失敗後心中很清楚,日軍現代化程度不高,戰鬥力不強。即使侵華日軍佔領地和北韓、中國臺灣主要依靠偽軍來維持,日本陸軍能抽身“北進”,拿下蘇聯遠東,也無法實現自身戰略目標,對他來說沒有價值。

    日本國小資源貧乏,支撐戰爭依靠“以戰養戰”-對佔領地戰略資源的掠奪。被日軍佔領的中國領土特別是“滿洲國”戰略資源豐富,成了日軍戰略資源的產出地。蘇聯的戰略資源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遠東、西伯利亞既沒有高加索的石油,也沒有烏克蘭的糧食,甚至沒有可做挑夫、伙伕的苦工。日本環顧四周,其他能夠“以戰養戰”的就是東南亞了。東南亞有豐富的戰略物資,是荷、法、英等國的殖民地,當時這些老牌列強根本無顧及這片昔日的殖民地。日軍攻佔東南亞不會有大的軍事抵抗。日本如果“北進”,且不說冒險和強大的蘇聯開戰,即使攻下蘇聯,勢必會和德國為分贓而起爭端。進攻蘇聯,日本太不划算。

    而更為關鍵的就是蘇聯在遠東的軍事力量。1941年 6月 14日,日本陸軍省、部的《適應形勢演變的國防國策大綱》,提出“對德蘇戰爭暫不介入,觀望形勢,如戰爭的進展對中國極為有利時,則行使武力,一舉解決北方問題”。6月 22日,德國入侵蘇聯,日本陸相東條英機於26日就制定作戰日程,決定調集 16個師團作進攻蘇聯西伯利亞的準備。關東軍參謀長吉本貞一把這次軍事調集,冠以“關東軍特別演習(即關特演)”的名號。此後,日本大本營和關東軍就以“關特演”作為實施對蘇作戰準備的總稱。經日本國內兩次下達動員令,在兩個月內,就有307個戰鬥部隊和 322個兵站部隊計 50餘萬人到達東北,使東北日軍總兵力達到 85萬人,戰馬達15萬匹,戰鬥機、運輸機 600多架。這些軍隊全部部署在東北的東部、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並展開了進攻性演習。

    然而出乎日軍意料的是蘇聯遠東部隊在蘇德開戰後不減反增,總兵力有100餘萬人,完全超過日軍。當時日軍鑑於之前與蘇聯武裝衝突的經驗教訓,認為自身2個師團(日軍共25個師團)可以完勝蘇軍1個步兵師。當時蘇聯遠東共有30個步兵師。日軍判斷蘇聯會增兵西線如果兵力縮減到15個步兵師則是己方進攻最佳時機,不過一直沒有這個機會。8月9日日軍參謀本部最終決策改為“南進”。

  • 8 # 不沉的經遠

    日本原本希望蘇聯把遠東地區部隊抽調走了以後再動手,沒想到蘇聯不上當,加上北上實在沒利益,最後就放棄了。

    日本對蘇聯的遠東地區也是垂涎日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就出兵蘇聯遠東地區,以干涉十月革命的名義想趁機撈一把。這次干涉失敗以後日本賊心不死,一直蠢蠢欲動。

    918事變以後,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對於蘇聯遠東地區的野心就更大了,多次和蘇聯在邊境地區發生衝突。即使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被蘇軍打得大敗以後,日本還是沒有放棄野心,積極加強關東軍,試圖尋找機會再次進攻。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日本一度認為機會已到,於是決定等遠東蘇軍至少有一半調到蘇德戰場以後,就出兵攻擊蘇聯。

    然而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是,蘇聯雖然從遠東地區抽調了一定的部隊去蘇德戰場,但是同時又組建了很多新部隊調到遠東地區加強防禦。這麼一來遠東地區的蘇軍總兵力不降反升。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剛爆發時,遠東蘇軍共有703714人,裝備各類火炮1008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188輛,飛機4140架。而到了1941年12月1日,遠東蘇軍總兵力增加到了1343307人,裝備火炮8777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124輛,飛機3193架。

    雖然蘇軍的部隊質量和技術兵器數量都有所下降,但是多達134萬的蘇軍兵力遠遠超過了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領教過蘇軍厲害的日本自然不敢輕易挑釁。

    而另一方面由於和中國的長期戰爭導致日本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日本的外匯日益枯竭,已經無力滿足進口物資之需。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其工業嚴重依賴從海外進口鐵礦石、石油等物資。甚至日本國內所需大米,也有很大部分需要進口。

    為此日本不得不鋌而走險,把自己的勢力向東南亞擴張,以奪取當地資源。這就和英美的利益發生了衝突。美國繼而宣佈對日本實行禁運,進一步加劇了日本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南下東南亞奪取國內急需的大米、石油等物資的就成了日本的必然選擇。

    至於蘇聯的遠東地區,自然環境惡劣,資源匱乏,又有蘇聯重兵把守,打起來付出代價大,獲得利益少。所以日本很快就放棄了北上計劃,選擇了南下東南亞。

  • 9 # 小戰神講堂

    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確實積極做戰爭準備,尤其是大規模增加關東軍實力意圖出兵蘇聯東部與德軍形成東西策應。而蘇聯方面也為防備日本偷襲而做很多防衛準備,雙方一度心照不宣的積極備戰。然而,日本政府內部難以就對蘇開戰達成一致。以海軍為首的“南下派”逐漸佔據優勢,最終日本天皇定下“南下為主,北上為輔”策略,基本拋棄北上蘇聯想法。日本之所以放棄進攻蘇聯原因較為複雜,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資源不足

    日本是個島國,即使透過明治維新使國力增長,資源不足一直困擾著日本社會。關東大地震後經濟遲遲難以恢復就是最好案例,而著名的“米騷動”(日本與歐洲諸國共同出兵蘇聯而在國內大量徵糧造成大米價格暴漲,全日本爆發廣泛抗議浪潮)也表明,日本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在遠東陸上地區長期大規模用兵。

    而南下佔領東南亞雖然要冒著與英美等殖民大國直接開戰的風險,但可以迅速獲得橡膠、糧食、石油及鐵礦等大量日本本土急缺的資源,可以完美貫徹日本政府“以戰養戰”策略。從經濟效益角度講,其收益遠大於陸上入侵蘇聯。

    二、軍隊結構不適合

    大凡瞭解二戰歷史都會發現,日本軍事力量此時更加重視建設海軍,而陸軍力量則主要以適應周邊地區作戰需要為主。如為適應中國戰場各種薄裝甲小型化坦克與適合熱帶叢林戰的小作戰單位火力配置等,對於當時的日本週邊國家,這樣的陸軍建設水平已經富富有餘,可對上像蘇聯這樣世界性大國,這種配置無異於自殺。

    蘇軍在遠東地區配備有大量重武器,一旦日軍進攻就會引發二戰戰場上常有的大型裝甲部隊決戰。可日本陸軍無論是火力配置還是裝甲部隊質量都與蘇軍差距極大,草率進攻只會造成巨大損失。而強大的日本海軍除攻擊蘇聯遠東各口外無力掩護陸軍向縱深進攻,軍隊結構優勢無從發揮。

    三、諾門坎戰役陰影

    日軍曾對蘇聯發起過試探性進攻,這就是著名的諾門坎戰役。即使日本因為偷襲而在戰爭初期給蘇軍以較大打擊,可佔據絕對裝備和素質優勢的蘇軍很快重新組織並輕鬆粉碎日軍進攻。此次戰役中,蘇軍不僅展示出強大機械化戰力,還有完美的空地協同作戰及空降作戰,完全將諾門坎當做一次實戰演練。日軍很快便陷入被動,而且還暴露出日軍後勤系統的極端落後。

    諾門坎戰役讓日本決策層從戰爭狂熱中清醒過來,看到日本與軍事強國之間的全面差距,所以日本大本營更傾向於在遠東地區構建體系性防禦工事,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南下佔領更多資源豐富殖民地上。當日後“有能力”之際,再來找蘇軍“一決雌雄”。

  • 10 # 島主說事

    首先,蘇德戰爭的爆發,迫使日本找到戰爭利益最大化,南下優於北上

    從日本近代歷史可以看出,這個島國為了發展一直都在為生存和資源努力,對外擴張成為其重要手段之一。同時,由於地緣關係影響,東亞各國一直都是日俄爭奪殖民地的焦點,客觀上講,日本北上策略早已有之。但是,歐洲局勢發生鉅變及蘇德戰爭的爆發,卻讓日本改變了北上的初衷。

    第一,連續兩次邊境挑釁,迫使日軍放棄北上企圖。1904年,日俄戰爭在旅順爆發,這是列強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地盤之爭,這次戰爭為日本長期入侵東北埋下了伏筆。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日本妄圖向北擴張,分別於1938年和1939年在中俄邊境的張鼓峰、中蒙邊境的諾門罕與蘇聯軍隊展開激戰,結果均以失敗告終。從一定程度上講,張鼓峰戰役是日軍的試探之戰,諾門罕戰役是日軍的決定之戰,都沒希望以後,日軍對北上基本失去信心。

    第二,二戰爆發後,德國在歐洲圈地佔田,日本也想另起爐灶。如果說蘇德戰爭爆發前,日本是在猶豫觀望的話,那麼,德國閃擊蘇聯卻使日本打了雞血,當世界各國都把目光放在德國身上時,日本正好瞅準機遇擴張自己。這一時期,日本採取的是左右逢源的政策,一方面與德意保持合作意願,一方面與蘇聯簽訂中立條約,避免後院起火,實際上,就是在為南下作準備。

    第三,美英法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吸引,日本夢想利益最大化。1938、1939年間,當德國在英法綏靖政策慫恿下,慢慢吞食東歐小國領土時,日本就已經著手對英法在東南亞及南亞殖民地動心思,而1940年英法被德軍打得焦頭爛額時,日本開始制訂出兵東南亞計劃,企圖對英法殖民地進行大洗盤。

    從上面這三點客觀條件來看,日本不可能讓美國在太平洋擋住它的去路,美日在太平洋必有一戰,只不過是時間和地點的問題。

    其次,南進對軸心國瓜分世界有利,日本妄圖獨享亞太版圖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簽訂三國同盟條約,從時間上可以看出,日本跟德意簽訂的條約比蘇德簽訂的和平條約要晚。一些人認為日本簽了協議,他們就是一家人,實際上,日本的野心更大。在條約落實上,日本也不需要條約約束也沒有按條約去遵循。

    第一,把美國攆出太平洋獨享亞太資源,日本早有設想。日本想稱霸太平洋並不是二戰爆發後才想起來,早在1927年時,日軍就有人提出了西出太平洋的建議,而且日本陸軍部還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而且讓人意外的是,南下戰略並不是日本海軍提出,而是日本陸軍極力推動。從這個方面講,日本早就把獨享亞太作為既定擴張方針,只是時機還不成熟罷了,而美國在太平洋上獨擋一面,客觀上就成了日本西出太平洋的攔路虎,它必除之。

    第二,獨享亞太版圖,是日本侵略擴張政策的主要目標。如果問日本加入軸心國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的話,與德國瓜分世界是它的終極目標。1941年4月,當德國準備發動閃擊蘇聯的戰爭時,日本出乎意料地與蘇聯簽訂了中立條約,這個條約,對雙方來說都是個妥協的結果,蘇聯害怕日軍北上要避免兩線作戰,日本也害怕蘇軍藉機對關東軍施壓,因為日軍要從中國戰場分兵南下。

    第三,偷襲珍珠港,日本海軍的用武之地。日本的對外擴張一直都是依靠海軍打頭陣,無論是朝日戰爭還是甲午戰爭,包括日俄戰爭,日本海軍都是馬前卒。雖然日本海軍的靈魂人物山本五十六,並不認可與美軍作戰有多大取勝把握,但他卻是個愛賭的人,他擬定的計劃打蛇打七寸,消滅了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美軍就沒有還手之力。可是,最終由於南雲忠一沒有完全掌握這個計劃本質,完好無損地保留了美軍的燃油倉庫,使珍珠港事件半途而廢。

    綜上:日本並不是不想北上進軍西北利亞,是蘇德戰爭的爆發,使日本找到了新的利益增長點。一方面,兩次與蘇軍作戰都沒佔到便宜,日軍感到惹不起蘇軍;另一方面,日軍的精銳是海軍,南下太平洋才是其利益最大化所在。

  • 11 # 內幕大揭秘

    三大因素決定日軍放棄進攻蘇聯:一是日本陸軍與海軍的北上和南下之爭;二是日本資源匱乏,急需石油;三是日俄在諾門罕戰役中,日本陸軍被打怕了!

    首先日本在二戰的時候,陸軍和海軍之間相互看不順眼,各自的戰略完全是南轅北轍,日本陸軍認為,如果北上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再和德國分頭進擊歐洲,勝利指日可待。

    而日本海軍則認為,一旦聽從陸軍的建議進攻蘇聯,那麼龐大的日本海軍將失去存在的意義,為了和日本陸軍別苗頭,因此日本海軍積極鼓動日本天皇南下對美國珍珠港發動進攻。

    其次日本對於戰爭急需石油還極為匱乏,但是南下就會發揮日本海軍的強大作用力,更可以獲取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豐富石油資源。

    最後就是因為在落門漢戰役當中,日本陸軍被關東軍揍的灰頭土臉,損失慘重,因此對於蘇聯的強大戰鬥力,日本人是心中有所顧忌的。

    因此綜合各種情況,最終日本決定南下和美國開展,放棄了進攻蘇聯的決策。

  • 12 # 度度狼gg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駐日本大使每隔十天就要拜訪外相松岡一次,每次見面的中心話題就一個:日本能否遵守《蘇日中立條約》?可見蘇方對兩線作戰的忌憚。松岡後來被問煩了,到第三次會見時乾脆脫口而出:“我認為,蘇日中立條約不適用於目前進行的戰爭”!這其實是很明確的戰爭威脅,蘇聯大使當時嚇完了。

    實際上,日本人放棄對蘇戰爭是經過了一個複雜的心路歷程,日本陸軍從上到下都支援對蘇動武,以報諾門坎戰役的一箭之仇,而不是被這次戰役徹底嚇破了膽,這一點尤應注意。在日本高層猶豫不決之時,由山下奉文率領的軍事考察團剛好回國,山下對東條的原話是:“柿子雖然是澀的,但還是把它搖下來為好”,而陸相東條英機的答覆是:我能充分理解!

    如何解讀這兩個傢伙的對話呢?日本人一向有“熟柿主義”的小聰明,即形勢不明朗之前儘量不要火中取栗,但山下奉文認為日本應該助德國一臂之力,早點北進共同把柿子“催熟”,而東條英機也聽明白了,同時,日本駐蘇武官建川美次也判斷:莫斯科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裕仁因此批准了進行第二次大規模動員的奏摺,所有這些態度,都使日本陸軍對蘇動手如箭在弦上。

    甚至對北進從來都不感冒的日本海軍,也感覺對蘇動武幾乎是木已成舟的事情,提前組建了用於北進的第五艦隊。從1941年7月開始,日本以“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的名義,大舉向東北增兵,關東軍第一次膨脹到24個野戰師團85萬人馬的規模,內部號稱“百萬關東軍”,如果不是準備對蘇動武,日本人根本不需要如此規模地增兵東北,關內戰場還缺兵呢。

    那為什麼日本又偃旗息鼓了呢?這與太平洋地區的形勢息息相關,1941年7月24日,美國政府警告日本,不得以武力染指印支半島南部,否則就將損害西方的利益,然而為了徹底掐斷中國獲得國際援助的通道,日本陸軍仍然進行了軍事冒險,25000多日軍迅速開進越南南部。這下美華人炸毛了,於是7月26日,美國宣佈凍結日本在美的一切資產,英國、印度、緬甸緊隨其後也宣佈凍結了日本資產,並且廢除了《通商條約》,至7月28日,荷屬東印度也宣佈凍結日本資產,正式停止執行《石油協定》!

    幾乎一夜之間,日本人將面臨再也得不到一滴石油的窘境,因為美國和荷蘭所屬的太平洋殖民島嶼,是日本進口石油的主要來源,而且美華人“得寸進尺”,更於1941年8月1日宣佈進一步禁止除糧食和棉花外的一切物資對日出口,並決定向重慶政府派遣軍事顧問。這一切舉措都是逼迫日本在已經開始的《日美談判》中大幅讓步,面對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態度,日本人必須重新考慮全盤戰略了。

    因為如果對蘇動武,陸軍兵力雖然差不多夠了,可是在幅員遼闊的蘇聯領土上實施戰場機動,關東軍需要大量的石油和物資,現在美英荷等國家的強硬態度,已經使石油供應出現了嚴重問題,關東軍走一半路就沒有汽油怎麼辦?數千公里的征程,難不成幾十萬鬼子兵要靠兩條腿走著過去?另外鋼鐵供應也面臨威脅,跟現代化的蘇軍打起來以後,炮彈炸彈滿足不了需要怎麼辦?總之,戰略物資突然被西方卡住了脖子,成為日本國策出現搖擺的根本原因。

    有鑑於此,日本人比較雞賊的“熟柿主義”又佔了上風,戰時大本營和內閣聯席會議經過多次討論,最新出爐了所謂《帝國國策綱要》,並且在御前會議得到了透過。這個綱要確定了以“南進”為主的整體戰略,而“北進”問題則需要要視蘇德戰爭的進展情況而定,根據這一國策,日本軍部不得不臨時設定了對蘇開戰的三個必要條件,否則裕仁是不可能批准開戰的:

    第一,日美談判在不久以後得到明顯的進展,日軍可以繼續獲得石油以及鋼鐵;第二,德軍攻陷莫斯科,蘇聯潰敗已成定局;第三,遠東蘇軍出現大面積西調情況,戰力不及關東軍的三分之一。所以筆者在其他文章中一直說,攻克莫斯科對德國來說,其意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很有可能刺激日本加入對蘇作戰,然而結果我們知道了,蘇軍不僅守住了莫斯科,遠東部隊也僅僅抽調了一小部分,只佔總兵力的17%到30%。

    於是這兩個必要條件都沒有滿足,那麼日美談判的程序又如何呢?1941年8月6日,日本政府透過談判代表,向美國提出一個新的方案,內容要求美方在中國、印度支那等問題上全面讓步,結果被美國國務卿赫爾當場拒絕,這就尷尬了,日本人從內閣到軍部都深感屈辱,於是強硬派東條英機受命重新組閣。

    既然三個必要條件無一成熟,陸軍出身的東條也只能告訴關東軍,你們先歇會吧,等解決完美華人再說,於是陸軍灰頭土臉,海軍興高采烈。日本御前會議也很快透過對英、美、荷開戰的決定,這就註定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日軍北進蘇聯的計劃也就成為了泡影。

  • 13 # 趙教授備用

    日軍發動諾門坎對蘇戰役,輸慘了,從此認識到自已的陸軍永遠不是蘇軍的對手。

    而自信地認為,海軍比美軍強大,光航母都多幾倍。

  • 14 # 薩沙

    日本很早就放棄了北上攻打蘇聯的北進計劃。

    如果不是這樣,日軍也不會在諾門罕戰役中,主要使用一個二三流的師團了。

    日本為什麼不北上攻打蘇聯,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解釋:無法解決石油問題。

    二戰時期,日本並非完全不產油。

    比如庫頁島的油田和本土的油田,還是可以生產一部分石油。

    但這些石油數量太少,產油量最大的庫頁島油田,僅僅能滿足日本石油需要量的7%。

    而日本石油約有85%以上依賴從盟國進口,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誰都知道,石油是現代戰爭的血液,沒有石油任何國家軍事機器就會癱瘓。

    而日本的敵人就是盟國,也就是說遲早它會斷絕石油的進口。

    對此,日本早有預料,所以盡全力儲備大量500萬噸石油。

    但戰爭期間,這麼多石油最多維持1年。

    1年以後,日本龐大的聯合艦隊和強大的空中力量,就會以缺油而完全癱瘓。

    而日本陸軍雖然主要依靠馬匹機動,但卡車、坦克、裝甲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缺乏石油,日本陸軍戰鬥力也會銳減大半。

    這種情況下,日本就等於完蛋了。

    然而,如果北上攻打蘇聯,對不起,蘇聯的油田在高加索地區,不在日本軍隊可能佔領的遠東和西伯利亞。

    那麼,試問日本去攻打蘇聯有什麼意義。

    就算日本能夠佔領蘇聯的遠東和西伯利亞,還是得不到一滴石油,然而會讓自己損失慘重,還有至少100萬大軍被牽制。

    到時候盟國發動對日本的攻勢,缺乏是有的日軍絕對是頂不住的,還是得投降。

    事實上,從1941年,盟國已經聯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要求他撤出印度支那地區和中國大陸。

    那麼,這種情況下,南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因為東南亞的荷屬東印度群島,有產量巨大的油田,大體可以滿足日本每年的石油需要。

    但荷蘭是盟國成員,一旦攻打荷蘭等於向盟國宣戰,英美或遲或早都會對日本開戰。

    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先發制人,敗中取勝,首先偷襲美國珍珠港,摧毀太平洋艦隊。

    有人說,二戰是石油戰爭,也有一定道理。

  • 1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在蘇德開戰之前,日本就已經放棄了進攻蘇聯的打算。日本放棄進攻蘇聯,主要是因為日本進攻蘇聯能夠得到的好處非常有限,遠不如日本偷襲珍珠港得到的好處更大。蘇聯的經濟中心和石油產地都位於德國的攻擊範圍內,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只能分到西伯利亞的貧瘠土地,根本不能解決日本的石油危機。

    日本“北上”和“南下”之爭

    日本在二戰爆發前,就出現了“北上”和“南下”之爭。日軍中的“北上”派認為,日本應該集中陸軍力量,跟德國一起夾擊蘇聯,幫助盟友一起稱霸世界。日本的“南下”派則認為,日本應該集中海軍力量,奪取英美控制的東南亞,以解決日本的石油困境。

    日本的“北上”和“南下”之爭,實際上是日本陸軍和海軍爭鬥的一個縮影。如果日本全力北上進攻蘇聯,那麼日本海軍的地位將會變得十分雞肋,日本陸軍就可以穩穩地壓在海軍的頭上。而日本南下偷襲珍珠港,日本海軍則能夠大展身手,日本陸軍的地位肯定要被海軍反超。

    “南下”派佔據上風

    1939年日本為了驗證蘇聯的實力,先後挑起了張鼓峰事件和諾門罕戰役。雖然張鼓峰戰役和諾門罕之戰都以日軍的失敗告終,但是蘇軍在這兩次戰役中,也暴露出了諸多的問題。

    從諾門罕之戰的戰績來看,如果日軍和德國北上夾擊蘇聯,蘇聯肯定無法抵擋日德兩國的聯合夾擊。然而在日本“北上”派和“南下”派爭鬥不休的時候,英美等國開始對日本實行石油制裁,徹底斷絕了日本北上的可能性。

    缺石油是硬傷

    日本是一個石油匱乏的國家,二戰時期日本百分之八十五的石油都需要進口。由於英美等國控制了中東產油國,日本想要得到石油,就必須從英美等國手中購買。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英美等國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斷絕了日本的石油供應。

    石油是戰爭的血液,沒有了石油之後,日本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在英美等國對日本斷油之後,日本國內的石油儲備量,只夠日本支撐一年使用。如果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蘇聯高加索油田肯定會被德國率先攻佔,到時候日本進口石油同樣要看德國的臉色。而日本南下攻擊東南亞,則可以直接搶佔英美的油田,為日本戰爭機器的運轉續命。

    總結

    日本人幫助德國夾擊蘇聯,對於德國稱霸歐洲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日本稱霸亞洲卻沒有任何幫助。日本想要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轉,就必須要從東南亞地區獲得石油。日本不可能同時支撐對蘇聯和美國的作戰,只能優先選擇攻擊美國。因此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最終放棄了北上進攻蘇聯,轉而南下攻佔了東南亞。

  • 16 # 蘆雪庵史論

    日本:我又不傻,為什麼要去以卵擊石呢?

    自日俄戰爭日本勝利之後,日本軍國主義者那可謂是“耗子腰裡別了杆槍——起了打貓的心腸”。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軍國主義在東亞地區基本沒有受到太過艱難的鬥爭。中國抗日軍民雖然浴血奮戰,但是軍員素質以及武器裝備的差距仍舊是無法扭轉的現實。

    日本在中國取得的勝利,可以說是小日本祖墳冒青煙了!侵華戰爭的“勝利成果”是日本列祖列宗都沒有想象過的領土面積。這個被日本效仿千年的“老大哥”居然如此不堪一擊,日本人開始猙獰、狂妄。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日本人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淞滬會戰就打了三個月。日本人這才明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日本人佔領中國東北之後,還沒有完全領會這個道理,他將目光投向了遠東。早在1904年,小日本就曾經在東北擊敗過不可一世的沙俄帝國,成功以小博大。三十年後,小日本還想搏一搏這些莫斯科人。

    1939年,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日本軍方高層就對“北進政策”與“南進政策”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以“關東軍”為首的日本陸軍主張向北試水,依據是蘇聯經歷了“大清洗”,上層人士變動劇烈,可以說是“紙老虎”一隻;“南進政策”的主要倡議者是日本海軍,認為日本應該利用海軍優勢,在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取得成果。

    最終,日本高層決定支援“北進政策”,實際上此時的日本是想試試水,看看這些莫斯科人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有沒有什麼成就。一切計劃完畢,蘇日終於在1939年在偽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爆發軍事衝突,這就是著名的“諾門罕戰役”,也稱“諾門坎戰役”。

    “諾門坎戰役”是蘇蒙聯軍與日滿聯軍的較量,實際上蒙古國與偽滿洲國就是端茶遞水的,此次戰役本質上就是蘇聯與日本的硬碰硬。日本人在中國東北囤積了大量陸軍精銳,意圖一戰決雌雄。

    按照日軍規劃,偽滿洲國等於日本第二基地,而遠東地區遠離蘇聯軍事中心,勢必劣勢。但是萬萬沒想到,持續135天的戰爭讓日本人嚐到了什麼叫做“蘇維埃力量”。

    戰爭始末,蘇日雙方共投入兵力20餘萬,飛機900餘架,大炮500餘門,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日本不僅僅動用了最精銳的“關東軍”,還集結了日本最先進的戰鬥機群,結果整整三個月,不論是大規模挺近,還是小規模遭遇,日本是逢戰必敗。打,打不過,守,守不住,制空權還一直拿不下來。最終戰敗,這一戰,日本人只能用憋屈二字來形容!

    “諾門罕戰役”日本戰敗,直接導致日本“北進政策”的垮臺,是影響日本以後戰略部署的關鍵因素。

    “諾門罕戰役”日本戰敗之後,日本軍部立刻調整戰略規劃,將軍事中心轉移到東南亞與太平洋,於是在接連的幾年內,日本依仗海軍進軍東南亞,轟炸珍珠港。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為了支援西部戰場,遠東地區蘇軍進行了抽調。此時的關東軍又有了“捱揍的慾望”。日本關東軍經過三年的恢復補充,實力大增,他們急切的想要報仇雪恨,但是“請戰書”卻被日本高層壓了想來!

    日本高層真的很像回覆關東軍:難道真的吃兩次屎才能長記性?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西線告危,遠東大量兵力被抽掉。原因是遠東士兵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在前線作戰更能發揮實力。然而,抽調遠東兵力並不代表蘇聯放鬆了對日本關東軍的提防,在抽調的同時,遠東部隊也在極速的補充。

    根據資料,蘇德戰爭之前,蘇軍共有駐軍70萬人,坦克、火炮、自行火炮約一萬四千兩百輛,飛機四千兩百架。蘇軍抽調之後,遠東蘇軍總兵力不減反增加到135萬人,坦克、火炮、自行火炮約一萬一千輛,飛機約三千兩百架。

    雖然武器裝備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兵力增加將近兩倍。關東軍吃屎迷了眼,日本高層可還沒那麼傻。所以,自“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南進政策”是被完全確立並遵照執行的,蘇德戰爭遠東軍的抽調並沒有改變蘇聯遠東駐軍的勢力,日本自然也不會輕舉妄動!

  • 17 # 瀾石記

    1941年6月,德軍進攻蘇聯,9月就打到了莫斯科。這是戰爭的一個關鍵點,如果德軍拿下莫斯科,那麼蘇聯將承受重大打擊,很可能潰敗。但戰爭的發展不以德華人的意志為轉移,蘇聯人憑藉嚴寒武器和西伯利亞的援軍,對德軍進行了反擊,打贏了莫斯科保衛戰。

    日本為什麼沒有夾擊蘇聯?

    這裡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日本從中國東北進攻蘇聯,讓蘇聯顧此失彼,不能抽調西伯利亞的部隊增援莫斯科。那樣的話,莫斯科保衛戰的輸贏就難說了。但日本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南下,去偷襲珍珠港,進攻英美等國控制的東南亞。為什麼呢?因為日本急需的戰略物資被禁運,尤其缺乏石油,向蘇聯開戰不但準備不夠,而且也不可能獲得石油等戰略資源。所以,日本沒有與盟友德國夾擊蘇聯,反而去招惹實力強大的美國,導致其走向覆滅。

    由此看來,戰略物資是決定日本放棄“北上”,選擇“南下”的決定性因素。同樣的原因,德國進攻蘇聯是為了報一次世界大戰之仇,更為了蘇聯豐富的石油、糧食等戰略物資。

    德國受累於豬隊友

    德國、義大利、日本是二戰的法西斯軸心國,如果它們協調一致的話,二戰的歷史可能會改變。首先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想在德國節節勝利時分一杯羹,去進攻英屬北非和希臘,結果義大利軍隊節節敗退,不得不向希特勒求援。德國派隆美爾去北非,並出兵南斯拉夫和希臘。雖然德軍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但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英勇抵抗,拖住了大量德軍。隆美爾儘管開始在北非進展順利,贏得”沙漠之狐“的稱號,但後來由於投入兵力不夠,最終敗給了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

    由於增援義大利,德國原定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推遲了2個月,在1941年6月實施。如果提前到4月,德軍可能就會閃擊成功,避免陷入蘇聯的嚴寒天氣,重蹈拿破崙的覆轍。同時,如果在進攻莫斯科的關鍵時期,日本從東北發動進攻,即使進展不順利,也可以拖住蘇聯的西伯利亞部隊,使其不能增援莫斯科。

    日本恰恰在德國急需幫忙的時候,做出了南下的決定,讓著名的蘇聯間諜佐爾格獲得情報。蘇聯當即決定抽調適應嚴寒作戰的西伯利亞部隊,給德軍致命一擊。而且,日本南下偷襲珍珠港,導致強大的美國參戰,不但日本不是其對手,而且美英後來開闢了第二戰場,使德國又像一戰時那樣兩線作戰,失敗是難以避免的。

    法西斯失敗的偶然與必然

    在二戰中,德國錯失的機會不止一次。如在法國勝局已定,英法聯軍撤到敦刻爾克,德軍為什麼不乘勝前進,消滅英法聯軍的主力?據說是空軍元帥戈林誇下海口,說空軍可以解決問題。而英國動員全國的海運船隻,成功地實施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儲存下來的英軍就是發起反擊,開闢第二戰場的主力。

    在對英國實施“海獅計劃”時,德國空軍又沒打贏空戰,據說是英國破譯了德軍密碼,有針對性地集中力量應戰。沒有制空權,德國海軍又不強大,德軍如何能渡過英吉利海峽呢?後來,德國用飛彈襲擊英國,那是打不垮英國的。

    德國放棄“海獅計劃”,轉而進攻蘇聯,也是高估了自身的力量,低估了蘇聯。這也是法西斯的本性,狂妄不可一世。日本也是如此,在“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後,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佔領中國,被拖入了持久戰。明智者提出要逐步佔領中國,千萬不要去碰英美,但狂熱的好戰分子還是選擇了與英美開戰。

    德國的閃擊戰和日本的偷襲可以一時得逞,但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國力和資源,這恰恰是法西斯的軟肋。有人說如果日本人當年在東北找到石油,就會改變戰略方向了。但歷史沒有如果,反人類的法西斯不會得逞的。

  • 18 # 不正經的軍棍

    打不過!

    德國進攻蘇聯的時間是1941年,而這一年年底,日本和美國開戰了。這裡就說明了,日本的戰略就是奔著海洋去了,而不是陸地,他的軍隊就是圍繞海軍主要建設的。1941年底,日本已經和美國開戰,說明其海軍已經爐火純青了,但是也說明資源早就都被海軍拿去了,陸軍不剩下啥了。但是你進攻蘇聯,你只能用陸軍,海軍基本沒啥用。

    二戰時期,蘇聯在遠東地區常備100萬以上的大軍,就是防備日本的。即便是莫斯科保衛戰,抽走了遠東一些部隊,但是也進行了補充。在遠東地區,蘇聯有幾千輛坦克,有幾千架戰機,有上萬門大炮。

    你日本咋和蘇聯打?你得有一兩百萬大軍,你得有幾千輛能和蘇聯坦克硬剛的坦克。但是日本有麼?沒有。1941年,日本總共51個師團,加上其他部隊,總共陸軍有170萬人,這還是針對美國開戰擴軍擴出來的。坦克數量呢,更慘,你看蘇聯美國戰爭期間都是十幾萬輛坦克,日本總共生產5000輛。而且,那坦克個個都是小脆皮,達瓦里氏徒手沒準都能給拍碎了。

    你日本和蘇聯開戰,你得有一個大規模的裝甲叢集,得是德國那個級別的。而且,咱們對比一下德國和蘇聯以及日本和蘇聯。莫斯科距離德國進攻始發地是900公里,距離並不是特別長。但是日本呢?西伯利亞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日軍進去直接淹沒了。

    這1300萬平方公里的範圍,要求日本的機械化水平必須比德國好,卡車、運輸機必須比德國多,參與進攻的日軍人數也要多。但是,日本有這個能力麼?沒有。就連德國,那還是大把大把的騾馬在運送物資呢。而西伯利亞那冰天雪地,汽車不夠用,等同於找死。

    但你這會兒,資源都被海軍拿去造航母造戰列艦了,你再去裝備一個機械化部隊,你還有資源了麼?沒了,那你咋裝備?咋打?

  • 19 # 納蘭談史

    日、德共同夾擊蘇聯這個策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一,蘇聯的疆域遼闊,且擁有戰略縱深,日軍想要拿下蘇聯必須要耗費大量的兵員、資源、時間,如此一來呢,整個東亞、東南亞的軍事戰略部署就會全部被打亂,而且日軍也並沒有必勝蘇聯的把握,自然不會把雞蛋都放入到這一個籃子裡面。

    這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日軍的資源短缺,尤其是戰略資源石油,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沒有石油的話,海軍艦隊、陸戰坦克、空軍戰機就如同廢銅爛鐵一般,單單靠日本所儲備的那點石油資源,是不足以吞下整個遠東的,所以只能集中有限的資源,去侵略落後的窮國弱國,掠奪資源,而且當時蘇聯在軍力上要遠遠強於日本,不論是單兵素質還是武器裝備,日本還都不是蘇聯的對手。

    第二,在二戰初期,蘇日兩國曾爆發了諾門罕大戰,蘇聯完勝日本關東軍,展現出了兩國巨大的軍事差距,也讓日本患上了“恐蘇症”,更堅信了對蘇聯最初的戰略判斷。

    諾門罕戰役,雖然當時日、蘇雙方並沒有直接戰,是雙方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的名義進行交戰,這場戰役中蘇聯的十多萬機械化大軍表現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戰鬥意志,又配備上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創造出了六千蘇軍殲滅六萬日軍的戰爭佳話,此役也是軍事天才朱可夫將軍的成名之戰。

    諾門罕戰役徹底斷絕了日軍北上的天真想法,也患上了對蘇的火力恐懼症,於是日本調整戰略部署,只能南下擴大戰果,以圖增強國力,後來即便是蘇德在莫斯科保衛戰趨於白熱化之際,日本也沒敢去進攻蘇聯,後來蘇聯看到遠東無虞,就把在遠東防備日本的20個師調到了歐洲,才勉強壓住了德國,反轉了歐洲戰局。

    所以,雖然日德夾擊蘇聯是個好策略,但是卻不現實。

    縱觀整部二戰史,日本的戰爭邏輯一直都是以戰養戰,也就是邊戰爭,邊掠奪資源,用今天奪下來的資源再去發動明天的戰爭,包括納粹德國也是這樣,所以一直都在強調速戰和閃電戰術,只不過德國的戰爭儲備和工業實力都強於日本,所以戰爭的永續性要強於日本,日軍選擇放棄招惹蘇聯是非常明智的。

  • 20 # 大國木劍講歷史

    二戰時期日本在蘇德開戰時期沒有進攻蘇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日本陸海軍“ 北進”和“南下”的矛盾

    對蘇聯的忌憚

    拿下遠東無法迅速獲得利益

    日本軍隊在進攻方向發生分歧——海軍的南下戰勝了陸軍的北上戰略

    首先,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並非是鐵板一塊,早在倒幕運動之後,以長州藩和薩摩藩為代表的日本新式陸海軍之間就摩擦不斷。

    到後來的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兵源大量來自於國內底層的農民和礦工,比如南京大屠殺的主兇——獸軍第十八師團,該師團大量官兵來自北九州的礦工群體。

    而海軍兵源大多數是日本的小資或者中產階級,海軍軍官大多數接受的是英法風格的教育和陸軍接受的德式軍事思想不同。

    軍事思想以及海陸軍之間的互相看不起導致二者在戰略方向上也是南轅北轍,但是,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小國,根本不可能支援陸海軍的雙向行動,所以二者的鬥爭更加劇烈。

    陸軍主張在陸地上解決戰鬥,佔領整個東亞地區,進而威脅蘇聯的遠東地區,待到時機成熟再進攻蘇聯從而和德國在莫斯科會師。

    而日本海軍則是想攻擊歐美列強佔據的東南亞地區,因為哪裡有成熟的提取資源技術,可以迅速讓海軍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隨著歐美對日本的資源禁運,日本內部開始對歐美列強不滿,並且當時日本海軍的實力比較強大,在世界上也是僅次於英國和美國的大國。

    所以日本海軍憑藉國內的態勢和對自身的實力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這場戰爭直接導致日本再也沒有能力進攻蘇聯的遠東地區,甚至在中國戰場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

    諾門坎戰役讓日本對蘇聯不敢有大動作,同時蘇聯對日本的曖昧態度讓日本對蘇聯放下戒心

    諾門坎戰役發生在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此戰蘇軍陣亡失蹤9,703人;受傷15,251人、日軍陣亡失蹤8,440人;受傷8,766人。

    這場戰役看似雙方傷亡都不打,日軍甚至還沾了些便宜,但是拋開現象看本質,諾門坎戰役的蘇軍是經歷過大清洗,中層能打仗的軍官被斯大林幹掉了十之八九。

    軍隊素質不高,指揮混亂是當時諾門坎戰役之前的蘇軍縮影,而日軍呢?在東北已經坐穩八年,駐紮最精銳的關東軍,還有新開發的細菌武器,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

    面對一盤散沙只有朱可夫一個明白人的蘇軍,代表著日本最強戰鬥力的關東軍竟然和蘇軍打了一個一比一的戰損。

    同時蘇聯當局已經意識到軸心國的危險,明白蘇德之間肯定會有一戰,為了讓自己不受到兩面夾擊,穩固自己的遠東地區,蘇聯對日本也曖昧不清,開始停止了對國民政府的援助。

    而日本也害怕蘇聯插手東亞方面的戰爭,對蘇聯的曖昧投桃報李,雙方簽訂合約,蘇聯保證不插手中日戰爭,並且對國民政府停止軍事援助,日軍也不會威脅蘇聯的後方。

    日本陸軍的短視以及拿下西伯利亞的戰略意義不大

    小日本的眼光是出了名的短視,有人曾經說過,二戰日軍有著一流計程車兵,二流的軍官,三流的司令官,這句話說的十分十分十分正確。

    對中國全面開戰的同時還去招惹蘇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成功拖垮了日本,由此可見日本軍部的眼光真的是有點那啥。

    並且,日軍不但對於戰略思想的短視也有對資源上的短視,比如在東北開發油田,就因為少部分抗聯的阻擊就讓日本放棄開採的計劃。

    對於現在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二戰日本覺得這地方就是一個不毛之地,拿下它沒什麼好處,還要花費大量人力去治理,同時還要面對強大的蘇聯,所以日軍對西伯利亞的興趣並不大。

    不管是軍部短視,日本陸軍也對西伯利亞不是很感興趣,除了防備蘇聯的遠東鐵路之外,日本對其他地區沒有什麼興趣,生活在東亞地區的大和民族對北亞的嚴寒還是比較抗拒的。

    即便日本陸軍有過和德軍兩面夾擊蘇聯的計劃,但也不一定是遠東地區,比如中亞和南亞地區日本打下來都可以和德軍會師,並且條件好得多,可日軍真要這麼做,勢必會惹怒在南亞和中亞中東地區殖民的歐美列強。

    總結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的日軍在蘇德戰爭打響後沒有進攻蘇聯有很多原因,既有海陸軍之間的矛盾和國力的鉗制,也有自身的短視和忌憚蘇聯的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女朋友發生關係後,還能保持朋友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