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尚宮女史
-
2 # 是阿維啊
商山四皓:唐秉,崔廣,吳實,周術
中國自古以來就喜歡搞一些組合,比如,戰國七雄,春秋五霸,商山四皓也是之一,這四個人都是秦始皇時期的博士。
秦始皇時期中國就有博士制度,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過生日時,請來了七十個博士為自己祝壽,博士負責教育皇家貴族子弟,負責奏對國君疑難。商山四皓就在七十個當中。
商山是他們隱居地所在,“皓”有白的意思,引申為了鬚髮皆白的老人。所以這四個人都是博古通今,博聞強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士老人。
劉邦君臨天下以後曾幾度派人去請四個老人出山但他們都沒有出來,後來劉邦想廢掉劉盈太子位,另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這個時候,呂后問計於張良,張良就讓太子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給商山四皓,並且請了能言善辯的人帶信前去,這四個老人出山了。
當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出山以後,也徹底明白劉盈的太子根基很牢固,如果貿然變更太子位,只怕天下動盪。
-
3 # 笑語千年
“商山四皓”,指的是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四人,他們皆是秦朝名士,學富五車,德行高尚,為時人所稱。
“商山四皓”的事蹟散見於《史記》、《漢書》、《高士傳》等典籍中。他們自身較高的素、不與暴秦合作的氣節、傳奇色彩的經歷,都給後世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曹植寫過一首《商山四皓贊》來讚揚四位老人:“嗟爾四皓,避秦 隱形。劉項之爭,養志弗營。不應朝聘,保節全貞。 應命太子,漢嗣以寧”,這也證明西漢之後,“商山四皓”就不斷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傳誦。一、四皓為什麼隱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於東巡途中,趙高等人矯詔賜死公子扶蘇,扶秦二世登基稱帝。秦二世登基後,建阿房宮,用嚴刑峻法對待人民,賦斂無度,奸偽並起,天下英雄紛紛舉起造反的旗幟。四皓認為秦朝大廈將傾,不忍目睹蒼生之禍,遂歸隱於秦嶺商洛山中,以待天 下之定 。他們在商洛山採靈芝、松子為食,常吟唱紫芝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燁燁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安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世人都被四人高潔的品行感動,稱他們為“天下名士”。
商山四皓隱居時條件非常艱苦,他們住巖穴,食野菜,但四人用不忘心憂天下。他們隱居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不忍看到秦末文化的浩劫。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 者棄市”。除了法家、醫藥、卜筮和農林書籍外,其他各家的書籍一律被焚燒。
秦朝建立以後,秦始皇繼以嚴厲的軍事手段鎮壓和打擊原六國地區的反抗者,設定郡縣全面替代戰國時期的分封制,車同軌。書同文,又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秦朝法令繁苛,暴政如虎,焚書坑儒,濫使淫刑。很多儒生不願為秦效力,紛紛逃離咸陽,四皓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離開咸陽,去商山隱居的。
二、四皓為什麼拒絕劉邦邀請秦朝時,商山四皓的歸隱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並非內心真正追求田園生活。所以四皓隱居有一個目的,就是“以待天下之定也”。如果河清海晏,四皓並不是沒有再出山的可能。然而漢朝建立後,四皓卻拒絕了劉邦的徵聘,“徵之不至,乃深自匿終南山。”這是為什麼呢?《史記》上說:“四人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也就是說,第一個原因是四皓此時年事已高,二是他們都不太喜歡劉邦的為人,但這只是四人隱匿不出的藉口而已。
劉邦徵召四皓時,他們確實年事已高,劉邦向來也有些粗魯,但這些並非四皓拒絕出山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劉邦只是不待見腐儒,對老人還是比較尊敬的。如果他們堅決不出山,何以呂后去請他們輔佐太子時,他們就願意出山了呢?這是因為呂后接受了張良的計策,主動誠懇地邀請他們,“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符合商山四皓高士的身份,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罷了。所以四皓才會接受呂后的邀請。 而劉邦只是發出一道徵召令,並沒有摸清四皓的心理,所以才會遭到拒絕。
呂后請四皓,目的是為了太子劉盈的地位。劉盈向來仁弱,劉邦並不喜歡這個兒子,“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呂后便要張良想辦法,張良便推薦了商山四皓。四皓到長安後,正好遇到九江王英布造反,劉邦打算派太子劉盈領兵平叛。四皓認為,“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愛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他們建議太子不要領兵在外,劉邦雖然應允,但對太子更加討厭了。在這種情況下,四皓只好親自出面,力挺太子。
(劉邦)
當劉邦在朝宴上見到太子劉盈身後的四個老頭時,大驚說道:“吾求公數歲,公闢逃我,今公何自 從吾兒遊乎?”四皓回答:“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劉邦見大勢已去,只好對戚夫人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三、四皓為什麼要出山嫡長子繼承製是我國古代一項非常重要的宗法制度,這個制度確立了王位繼承的原則,避免了許多法律、政治問題,對於釐清封建國家的權力分配等一系列涉及儒家倫理綱常的問題,都有重要的原則性意義。所以,太子的廢立關乎到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以及宗社的延祚。
劉邦想廢太子劉盈另立趙王如意,只不過出於個人之喜好。這樣做必然會導致政局的變動甚至混亂,由此帶來的危局是難以預料的。在廢立太子這種根本問題上,四皓這才“不忍宗社大計搖於衽席之私情,偕入漢庭,一言悟主,國本以定”。
漢朝建立後,面臨的局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在功臣問題、諸侯王問題、社會流民問題、恢復生產秩序問題和建立新制度問題上,都面臨考驗。在這些問題中,太子的廢立是最根本也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四皓置個人名利於不顧,挺身而出,這是一種“至公於萬民”的博大胸懷。
四、四皓在太子之爭中的作用四皓的出山,使劉邦打消了改立趙王如意的念頭。四皓之所以出山輔佐太子,是因為對太子性格、為人的認可。而趙王如意和劉邦很相像,如果他繼承大統,與四皓所希望看到的君王形象並不一致。
“立嫡不立庶”是封建社會立儲的慣例,有利於社稷的安穩。因為廢長立幼造成的政局動盪的教訓很多,西周末年的褒姒之亂、晉國的驪姬之亂、秦二世謀害扶蘇導致秦朝的亡國,都是前車之鑑。劉邦改立太子的打算,贊同的大臣很少,周昌甚至公開說:“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太子劉盈)
漢朝初年,社會剛經歷秦末大亂,百廢待興,人心未穩,保持社稷的穩定無疑是漢朝統治者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如果因太子問題引起紛爭,後果不堪設想。在太子一事上,四皓確實起到了“安劉” 的作用同,所以後世稱讚他們:“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五、四皓隱居的意義四皓的隱居——復出——再隱,代表的是儒士抗爭的精神。 四皓在直面劉邦時,能說出“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 ,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 這樣的話,當面指出他們的隱居是因為劉邦的輕侮,他們的復出是太子“恭敬愛士”,體現了儒家的大無畏精神。
四皓是大儒而非腐儒,是真正的知識分子是。他們知識淵博又能融會貫通,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智慧。四皓預見到廢立太子必定引起混亂,不懼危險、不怕誤解,正氣凜然,顯示了儒者的擔當,他們是我國儒道融合的先行者。 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向世人證明了儒家的處世哲學。
孔子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四皓正是這樣的人。他們在秦末暴政時,“亂邦不居”,用隱居的方式,守住他們的“道”;漢朝建立後,他們不贊同劉邦的為人,堅持 “無道則隱”,拒絕劉邦的徵召。四皓的作為完全是“合乎中庸”,符合孔子的一貫作風。四皓的行為正是道家哲學中的“不爭”和儒家的“道”的有機結合,他們是兩種哲學思想融合為一體的實踐者。
六、商山四皓代表的隱逸文化隱逸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處世哲學。四皓隱居商山,“鴻冥鳳棲,採芝考槃”,留下了千古名篇《採芝歌》,留下了扶保太子、穩定漢王朝江山的功績和美談。圍繞著四皓的事蹟,歷代文人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使四皓的隱逸文化不斷放大,使隱逸行為有了文化特徵。
四皓的“隱居—出山—復隱”展現了古代文人君子心繫天下、淡泊名利的大智慧和大志向。 四皓代表的隱逸文化使得歷史上無數知識分子去爭相學習。 張良、王嘉、盧藏用、王重陽都曾步四皓的後塵,形成了代代傳承的中國隱士文化。
四皓隱居商山,是因為他們作為知識分子,在秦末亂世沒有施展才能的渠道。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尋求一塊能夠安身立命之處, 以待時機。當機會出現時,這些知識分子便會顯示出他們的擔當。四皓並不是單純的為太子劉盈出山,他們只是為了身上知識分子的責任,為了天下不再陷入紛爭。所以當問題解決後,他們再次回到商山,為後人留下了正直的四皓、智慧的四皓、敢於擔當的四皓。四皓身上的品質,正是中國知識分子最高品質的體現。
-
4 # 千百年前
話說劉邦發達後,妻妾也多了起來,鼎鼎大名的戚夫人就是其中一個。慢慢地,劉邦對逐漸年老色衰的呂后失了興趣,越發喜歡戚夫人母子。
這喜歡“過頭”了,就會“出事”——廢太子。當然,這事沒發生。但劉邦整日和戚夫人你情我濃,又對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寵愛有加。呂后再不行動,江山遲早“易主”。
於是乎,呂后找人奉太子書,把商山四皓請了過來。接著,劉邦問他們,“為啥我請你們這麼多回都不來,我兒子一請就來?”
商山四皓當然早有準備,得體地“諷刺”了劉邦“輕士”後,又把以太子的仁孝為主把劉盈誇得天花亂墜。後來結果大家也知道,劉盈成功當上了皇帝。
說到這,還是有點玄乎,要是擱別人,劉邦會聽嗎?可能性不大,除非他們有商山四皓的能耐。
顧名思義,商山四皓自然來自於商山。遠遠望去,像是個“商”字,因此得名“商山”。本就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山,但還真不容易找著,也就具備了隱士居住的資格。
這四皓就是四個隱士老頭,分別是東園公、綺裡季、甪里先生與夏黃公。想當然,這四個人肯定是氣度超凡、身懷絕學的名人雅士。
因為厭惡秦朝暴政,這才在深山中隱居,當時的人尊崇其德行,故稱“商山四皓”。
會避世成為隱士,那自然有著他自己的脾氣。想要再出世,那就必須得有十足的誠意。
當初,劉邦聽說商山四皓的名氣,也想將其納入軍中。遺憾的是,商山四皓拒絕了。那為什麼劉邦請他們不成,太子“一請”就行?原因有二。
劉邦這人比較高傲,他可不是韓信,能受得了胯下之辱。甚至,那四個老頭的一點考驗都受不了,指望他能像劉備一樣三顧茅廬?做夢!
而他本人是個“大老粗”,就算是四皓同意出山,之後待遇不好,不還是得打道回府?
其實,他們離京城並不遠,所以訊息都很靈通,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們自然清楚。所以,劉邦在當皇帝后,又請了他們幾回,四皓還是拒絕了。
第二點就是太子了。雖然請四皓出山並不是太子的主意,但這“落款”卻是劉盈。
而劉盈的仁厚善良是有目共睹的,從他後來保護劉如意以及劉肥就不難發現,雖然最後被他母親呂后害了。對比起劉邦,商山四皓自然更願意給太子站臺。
-
5 # 古今通史
商山四皓是什麼奇人,他們四個一出山,為什麼劉邦不敢廢太子了?
他們就是秦末漢初時期,天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風骨標杆、學術權威,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向心力,張良就是黃石公的學生,您想吧。
再加上他們都是八十多歲的年紀,據說都是修道有成,在那個年代,這歲數基本是逆天的存在,絕對的德高望重,所以很多人對其趨之若鶩。
劉盈身邊已經圍攏了一群實權勳臣,包括張良和叔孫通也都死保劉盈,朝臣勢力極大,再加上天下讀書人的支援,劉邦還能怎麼樣呢,只能聽之任之了。
商山四皓這四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身上所顯現出來的淡泊名利的風骨和出世的灑脫,為歷代文人學士所仰慕推崇,相關他們的詩文、作品歷代不斷,對他們的研究至今也未曾停歇,可以說他們給世人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四皓羽翼定太子”的歷史故事,更多的是文化、政治、公序良俗等等方面的影響和相應研究。
商山四皓,東園公唐秉(一說庾宣明)、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秦末博士官,工作內容就是歷史、典章、文獻、書籍、政務等資料的管理,需要具備相應的學識,可不是普通的倉庫管理員。焚書坑儒剛剛起始,四個人就組隊跑進了秦嶺避禍,野菜為生甘之如飴,然而,不屑於劉邦招攬的他們,卻為了貌似與己無關的漢家嫡庶之爭再入“江湖”。
他們被戚夫人稱之為“羽翼”,最終也勝利完成了保護劉盈太子之位的任務,然後繼續著自己的隱居生活,此舉被傳為古今佳話。
至於呂雉和戚妃的貓狗大戰,不必多想,雖然呂雉下手過狠,但毫無懸念,如果戚妃母子上位,呂雉、劉盈也會死得悽慘無比。
劉邦初時的路數挺正,髮妻呂雉所出的劉盈被扶立為太子,按這路線發展下去,國內雖有癤癬小疾,但也無需過分多慮,安安穩穩養老享受生活也就是了,但是一條血紅色的暗流卻始終在暗潮湧動,究其根源就是戚夫人的取死之道。
戚夫人的身材咱不知道,但沒有腦子這恐怕是真的,呂雉雖然人老色衰,但是她在一眾起義“老人”中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她的地位足以得到幾乎所有人的認同,劉盈的太子地位也是如此,在他人看來這都是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毫無根基的戚夫人則表示嚴重不服,“日夜啼泣”非要自己的孩子劉如意繼統,但是她忽略了兩點,也就是自己和劉如意的根基問題,自己雖然在劉邦面前受寵,但也要劉邦活著才行,禪位是不可能的,劉邦一死,失去了榮寵優勢她自保都成問題,怎樣面對後宮和朝堂的兩大勢力呢,劉如意麵臨的也是這個問題,立他做皇帝朝臣們不幹,呂雉自然也欲除之而後快。
劉邦因為“如意類我”要換立太子,貌似態度決絕,但心中也會隱隱不安,手下都是一群什麼人呢,自己壓制尚且費勁,“老兄弟”們表面上唯唯諾諾言聽計從,但是如果換了劉如意恐怕就是害了他,所以劉邦的如意算盤是在自己生前把劉如意扶上馬再送一程,料也無妨吧。
呂雉在後宮氣得牙癢,但苦於智商有限沒有絲毫辦法可以力挽狂瀾,所以只能求助於張良,張良可不缺心眼,妳是他老婆都說不動,我一外人摻和這半公半私說白了還是家事的紛爭裡面,難不成嫌命長了麼。
當時的張良已經看透了劉邦,不想參與,所以對呂雉說:這不是擺事實講道理能夠改變的。說的也是,劉邦扶立劉如意無非是寵溺戚夫人母子,這才是根本,根本問題不解決,只靠勸說可沒戲,如果有效果的話,朝堂上就吵出結果了,你還需要求我麼······
畢竟老闆娘低聲下氣來求,這天造地設的一對夫妻,張良哪個也不敢開罪,只能禍水東移讓呂后差人去請商山四皓,說是這天下有四個老頭或許能成,他們四人因為劉邦有侮辱文士的毛病,所以不屑於效力大漢,都逃到山裡隱居,不過劉邦還是非常看重他們的。
請太子修書一封,讓擅長機辯的說客去請,備好了舒適的車馬接送,他們四人一來,必是貴客的待遇,劉邦也會納悶他們怎會變了主意,這四位就可以開勸啦,劉邦素知四位賢者的德行,他們的話就會成為保住劉盈太子之位的助力。
商山四皓答應了呂家的請求,秘密,注意是秘密潛入長安,住在了呂雉長兄呂澤的府上,既可以靜觀其變,看看朝中態勢,也能出謀劃策籌謀大事。
英布反了,沒辦法,反不反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劉邦病歪歪的無法領兵,急忙派遣劉盈平息叛亂,在外人看來這是崗前培訓,歷練歷練,但商山四皓則看出了玄機,雖然劉邦還不至於直接要了劉盈的命,但這其中必有蹊蹺,因為這是個左右不落好的差事。
打仗無非勝負平,平肯定不行,必須你死我活,如果劉盈勝利,全無好處,已經是太子了難不成把劉邦擠退位麼?如果劉盈失敗,必受劉邦遷怒,太子之位難保,朝中勢力大多傾向於劉盈繼位,劉邦力排眾議無果,看來這是想抓住把柄一腳把劉盈從太子之位踹下去。
呂雉為什麼後來把戚夫人整的那麼慘,因為太子之爭她承受了太多壓力,自己的丈夫被戚夫人弄得五迷三道的也就罷了,沒辦法,男尊女卑的時代,劉邦是皇帝,女人多也正常,但是搞得自己丈夫竟然想整治劉盈,這點無論如何難以忍受。如果劉如意上位的話,呂雉和劉盈會不會死?那還用問麼,而且會死的很慘。
呂雉只能親自找到劉邦,大概意思就是,英布是出了名的猛人,劉盈無異羊入虎口,再說劉盈帶去的都是你起家的老人,誰會聽他一個生瓜蛋子的話,你有病就找輛豪華馬車躺著去,至少你班底的老將都能聽你的,你雖苦了些,但為了老婆孩子你要自強啊。說白了就是要死你去,總比劉盈平白送死的強。
呂雉雖然沒親口說出來,但是劉邦還挺聽話,回來以後這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總想著扶立劉如意(可見當初遣派劉盈的用心,商山四皓猜得沒錯。),張良等人苦勸無果,最終底牌商山四皓也只能閃亮登場了。
朝宴開始,太子劉盈帶著商山四皓入朝,四位老人太顯眼了,看起來年紀都在八旬以上,鬚髮皆白,劉邦奇怪就問,你們是誰,得到答案後,劉邦更奇怪了,我求賢若渴請你們那麼多年,你們不來,怎麼如今跟我的兒子混一塊了呢。
商山四皓說,您罵街是把好手,都用在我們這幫文士身上了,我們不想捱罵自然就逃亡了唄,現在聽聞劉盈仁孝,對文士頗為敬重,天下好多人巴不得伸直脖子替劉盈去死哩,所以我們來投。
這下,劉邦算是徹底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意圖,戚夫人感嘆“羽翼已成,難動矣。”這就是“四皓羽翼定太子”的由來。
-
6 # 煮茶道史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累,人不如貧,
賤之肆志,乃共入商。
相傳這是商山四皓所作的《紫芝歌》,大意是說:"山川之美,可以陶冶性情。紫色靈芝,可以讓我充飢。前人的歌謠是如此地悠遠,我踏歌而行卻不知將歸何處。坐在華美的車裡我憂患天下,才明白富貴之時還不如貧賤的時侯更有遠大的志向。"
如果這《紫芝歌》真是出於商山四皓之手,那麼他們真還算不上是什麼奇人異士,充其量也就是身隱山林,心繫功名,待價而沽的假道學罷了!
商山四皓何許人也。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時期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他們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和甪里先生周術。
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有載:
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
秦朝的博士多為齊魯之儒生,他們的職掌有三:一曰通古今,二曰辯然否,三曰典教職。可見他們都是頗有名望的博學之士。他們有收藏任何書籍的特權,即使秦始皇焚書坑儒,也保留了博士藏書的權利。而且他們還能直接參予廷議,"國有疑事,掌承問對",秦朝的大政方針多是透過廷議來確立的,由此可見,秦之博士官的權力之大,名望之高,學識之豐,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及的。
商山四皓得名的由來,源自於他們在秦末漢初之際,為避戰禍,而隱於漢都長安之南的商山。劉邦得天下之後,久仰其名,數次邀約他們出山襄助,皆被婉拒。世人皆道他們無意功名,淡泊名利,因此聞名。
事實真是如此嗎?只怕未必。
劉邦第一次見到商山四皓時,大吃一驚:"這麼多年我一直派人尋訪四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怎麼現在卻來追隨我的兒子呢?"
商山四皓答道:"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士無不翹首仰望,期待為太子效忠,所以臣等自然不請自來”。
這一問一答間,其實就非常明顯地道出了商山四皓最初不願出山的原因。
他們並不是不願意出山,而是擔心出山之後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和尊重。當太子劉盈開出他們滿意的價碼,他們自然順勢而為,不再猶豫。
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商山四皓得於出山,全仗留侯張良大力舉薦。
劉邦一統天下之後,發現太子劉盈天生懦弱,遠不及次子趙王如意那般聰明伶俐,才華出眾,漸漸有了廢太子而立如意的想法。
太子劉盈的生母呂后得知之後,大驚,便派人去請留侯張良出面周旋。此時的張良早己萌生退意,哪裡肯陷入這是非圈中,因此百般推託。呂后無奈,只能退而求其次,懇求他拿個主意。
張良道:"此事要想化解,其實也不是難事。我知道有四個人,皇上對他們非常敬重,曾經幾次要請他們出山都不能如願。如果太子能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帶上金銀珠寶,配上華美車駕,再找一個能言善辯之士登門相請,他們有感於太子的誠意,或許出山襄助也未可知。只要他們肯來,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隨駕太子左右,一旦皇上見了,也許就會打消換太子的念頭了"。
呂后聞言,立馬照計而行,果然請來了商山四皓。等到劉邦一見,叫來趙王如意的母親戚夫人道:"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了這四人輔佐,太子的羽翼己豐,不可動搖了!"戚夫人因此大哭。劉盈的太子之位得於穩固。
實際上劉邦當年派人尋找的高人隱士中,除了商山四皓之外,還有淮陽一老。這淮陽一老姓應名曜,性本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窮盡一生,都隱於山水之間,不踏江湖半步。當時人都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以此來譏笑商山四皓的晚節不保,以退為進的套路用得著實老到。
劉邦所懼的,其實是四皓之一的夏黃公。他真實的身份,才是劉邦不敢廢太子的原因。劉邦到底在擔心什麼?為什麼他一見到商山四皓就不敢再換太子了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還有一個謎未結,那就是劉邦幾次都請不來商山四皓,為什麼張良一請,商山四皓就立馬趕到?張良何以對商山四皓這般瞭解。
這答案就在於這夏黃公崔廣又稱黃石公,傳說張良年輕時在圯橋替黃石公"三次進履",方才得到黃石公送的《太公兵法》一部,從此之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襄助劉邦一統天下。
夏黃公當為後人的尊稱。商山四皓助太子劉盈登位之後,朝政大權盡落呂后之手,商山四皓自知報國無望,便又退隱江湖。而黃石公最終老死在夏禹故里,也就是四明山石鈕村。這"夏黃公"實際上就是"夏裡黃公"的一種簡稱。
正因為劉邦知道夏黃公就是留侯張良的師父黃石公,所以,當商山四皓出現在太子身邊,劉邦就明白,太子的身後不僅有商山四皓在為他撐腰,更獲得了以張良、樊噲為首的"功臣派"的支援。就算自己強行立如意為太子,自己百年之後,如意也未必能坐上那個位置。
與其如此,又何必大費周章呢!
我想,這就是劉邦當時的心態。
-
7 # 邀月傑星
劉邦不敢?我們還是不要說得那麼絕對!
只能說劉邦這個時侯還沒有下定決心,他正處於一種走走看看的“左右權衡”之中,只要趙王劉如意的手段夠厲害,劉邦也就會順水推舟地廢了太子劉盈。
就像放在桌子上的玻璃杯一樣,當它的一小半已經被推出了桌子邊緣的時候,就會呈現出一種懸空的狀態,這個時候只要有人再輕輕地往外推一推,杯子就會落下跌碎。而“商山四皓”這個時候來投靠太子,像是又輕輕把杯子推回去了一小點。雖然不用全推回去,但這杯子也已經穩了!
商山四皓,也就是隱居在商山上的四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子。
當年秦始皇滅六國之後,他建立了一個“七十博士制度”,並且還讓長公子扶蘇拜齊地大儒淳于越為師,其目的是希望這些活躍在民間的文化團體,能夠為秦帝國所用。其實這也算是為秦國下一代做佈局了!
但秦始皇“罷黜百家、獨尊法術”之後,很多的博士官紛紛離開了咸陽,隱居於各地。其中的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lù)裡先生周術,就長期隱居於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內),致力於道家學說的研究,不食秦粟,不為秦官。這四個人的名氣極大,成就極高,是名聲顯赫的一時大賢,時人稱之為“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
所謂大賢,他們根本不在乎給他多少金銀財寶、高官厚祿,他們只會在乎你的想法做法是否能進入他的法眼。你進了他的法眼了,他就會出山;你進不了他的法眼,他根本都不會瞧你一眼。
劉邦晚年,他自己也開始為劉氏江山佈局了。他認為太子劉盈生性太過於軟弱,不足於統治一個新帝國,而他與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性格跟他非常相象,更適合坐皇帝之位。
見於《呂太后本紀》: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趙王如意的母親戚夫人,也經常慫恿劉邦,劉邦也在朝堂上提起過要更換太子,但遭到部份文武大臣的強烈反對。劉盈的太子之位,此時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劉邦不回心轉意,那太子被廢就要成了定局。
(呂后與戚夫人的後宮之爭)
劉盈是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呂后這個時候也非常焦急,而支援劉盈的這一派大臣之中,也不斷地商量著對策,但是都想不出一個好辦法。有人便給呂后說,張良計謀無雙,只有向張良請討對策了。
於是,呂后便派出她的兄弟建成侯呂澤出面去向張良問計。張良一開始也是推脫,“那是帝王骨肉至親之間的家事,作為臣下不好插手啊!況且,那是陛下偏愛趙王劉如意,你讓我去更改一個人的喜好,我也是辦不到啊!”
到了最後,張良被磨得沒法子了,便給呂澤出了個主意:“有四個老人隱居在商山上,他們是天下大賢。當年陛下招他們來做官,他們不來,你如果能把他們請來做太子的賓客,入朝的時候帶到陛下的眼前讓他見見,或許會給太子帶來幫助。”呂澤聽了之後便到了商山,用最謙卑的語言和態度,請出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為太子賓客)
個人認為,應該是“呂系”承諾將“黃老之學”作為官方顯學,這才請出的商山四皓。
在一次宴會中,當劉邦看到了這四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站在劉盈的身邊時,他也是驚了。當年秦朝,就是因為得不到這些士人的認可,所以十多年就分崩離析了。沒想到一個底層平民出身的劉氏江山,卻得到了這些士人的認可,這是好事;更沒想到的是,連他自己都請不來的人,卻看好被他認為“生性闇弱”的太子劉盈。
張良為呂后設計,請出了“商山四皓”,這一步棋就走得非常妙,資訊的不對稱,讓劉邦生起了“太子羽翼已豐”的錯覺,他只好對趙王之母說,“我是保護不了你了,你好自為之!”
(商山四皓來見劉邦)
其實,劉邦“廢除太子”之事,也有“劍指後宮”之意。
劉邦時代和秦始皇時代不一樣,始皇時代時,有那麼一股勢力,他們總是追求分封,意圖巔覆秦朝來裂土封國,那就是被秦皇視為一生大敵的、承載著“八百年分封文化”的六國舊貴族集團。
但是,到劉邦時代時,經過了始皇一統、項羽分封、後戰國時代的大規模戰亂之後,六國舊貴族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可以說,此時的劉邦所要面對的壓力要比秦始皇小太多太多。只要他完美地解決掉“功臣集團”,就可以穩固住了當時的權力架構和階層結構,整個中土也將被一舉推入到安定和平的環境之中。
(劉邦與秦始皇時代對比圖)
但是,大殺功臣也帶來不良後果,就像是水中的木頭一樣,壓了這頭,那頭卻浮了起來——後宮勢力也越來越強大,而此時的劉姓諸侯卻還沒有成長起來。
因此,我們也可看出,劉邦想用趙王如意替換太子,用“庶出”來代替“嫡子”,下一步應該是廢后。但“商山四皓”的出現,讓劉邦認為,有了商山四皓,劉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壓制住呂后。
劉邦臨死之前,讓陳平去除掉呂后的連襟樊噲,其實也是在削弱呂后的勢力。
總而言之,張良計謀之“奇”,在於他掐住了這個時間點,讓商山四皓出現在劉邦的眼前。但有一點要說明,請不請得到商山四皓,那張良可是不管的。
-
8 # 叄牛不讀書
中國歷史上首次皇帝與皇后的“戰爭”,發生在漢帝國的締造者劉邦和他的夫人呂雉身上。“戰爭”的原因是因為雙方爭奪太子之位。有趣的是,劉邦雖然是皇帝,卻依然在這場“戰爭”中敗給了他的夫人呂雉。而“商山四皓”正是呂雉向劉邦使出的“驚豔一槍”。
商山四皓算不上是“奇人”,但確實算得上是能人。
商山四皓的名頭,無論聽上去或者看上去似乎都挺唬人。他們在西漢朝堂出現之前,名氣就不小,但在劉邦和呂雉的“太子之戰”後,名氣更是陡增。
“商山四皓”是什麼人“商山”的確是一座山,位於長安之南。
“四皓”是指四個白頭髮老頭。
“商山四皓”就是指隱匿在長安南邊商山上的四個白頭髮老頭。這四個老頭有些學識,信奉黃老之學,自秦朝時就已經位列秦始皇嬴政的七十名博士官中。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唐秉、綺裡季吳實、夏黃公崔廣、甪里先生周術。
要說這四位,也僅是秦始皇七十位博士官中的四位,卻為什麼跳脫其它秦始皇的博士官之上,這麼有名?
首先要拜劉邦對這四位白髮老頭的青睞。
劉邦取得天下,總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要緊趕著拜服在自己腳下。卻有著這麼四位老頭,就是看不慣劉邦得志後的那個做派,非但不趕著來拍馬屁,還趕緊抱團逃到了深山裡,避開劉邦。
能讓人求之不得的東西,總會讓人更加渴求和珍惜。這商山四皓反而愈發讓劉邦尊敬。能讓皇帝尊敬的人並不少,但藐視皇帝的尊敬,這種人少之又少。於是商山四皓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加入呂雉保嫡陣線劉邦晚年,開始有些糊塗了,他掉進了戚懿的溫柔鄉。戚懿的確溫柔,這一點超出劉邦的正牌夫人呂雉太多。戚懿一開始並沒有什麼野心,但她能感覺到呂雉對自己態度上的不友好。為保護自身,戚懿生下劉如意後,便開始有了其它的心思。
隨著劉如意逐漸取得劉邦的歡心,戚懿開始在劉邦耳邊不斷吹風:“國家的繼承人可是要慎重考慮哦。”
劉邦喜愛這個劉如意,卻和皇太子劉盈的父子關係很一般。劉邦不止一次的指出這個太子性格太敦厚善良,而敦厚善良絕不是劉邦的做派。
呂雉眼看情況的發展即將出現偏移,心裡也是很急。但她並非那位只會在劉邦面前哭哭啼啼的戚夫人,她立即去拜見張良。
張良不願意攪進這麼危險的事情中,但他出了一個主意給呂雉。
張良讓呂雉去和太子說,讓太子用十萬分的誠意和謙恭的態度去請商山四皓,請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
事關繼統大事,太子劉盈當然誠意滿滿,而謙恭這項美德在太子劉盈身上永遠不缺。
於是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感動,悄悄進府輔佐太子。
呂雉的戰爭在加入呂雉的保太子陣營後,商山四皓不久就發揮出了他們的威力。
但他們依然被呂雉和劉盈藏得很好,作為“重器”他們不被輕易暴露給劉邦。
事情發生在英布叛亂後,劉邦正好身體抱恙,到底是年紀不饒人,他準備派太子劉盈出征。其他人看來,這對太子絕對是個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訊息傳到商山四皓這裡,這四位白髮老頭認為事情不簡單。太子出征打贏了是理所當然,萬一打敗了則位置不保。到時劉邦身邊那個虎視眈眈覬覦太子位置已久的戚夫人,還不得抓住機會?
於是趕緊想辦法讓呂雉出馬勸說劉邦。
呂雉迅速就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她面見劉邦破天荒的流下熱淚,說:“英布是你一手帶出來的,他可是天下聞名的猛將。而現在出徵的將軍們以前都是他的狐朋狗友,太子這次出去,恐怕帶領不了他們。你雖然有病,但還是御駕親征比較穩妥。如果騎馬太累,就躺在車中指揮也足夠能讓將領們全力以赴。”
劉邦從沒覺得呂雉這麼看重他,不僅大喜,病好了一半。於是抖擻精神,御駕親征。
商山四皓的隆重出場劉邦到底是戎馬一身的劉邦,英布打不過劉邦,最終失敗。劉邦出征是強打精神,待回到長安後,病情就開始加重。
但劉邦的病情越重,他就越想換太子。這時他也終於明白了呂雉寧願犧牲老公也要保住兒子的態度,於是準備找機會換太子。
呂雉非常懂得心理戰。
劉邦病重,已經無力。這種無力不僅體現在身體上,更體現在心理上。呂雉認為,是時候給與劉邦逐漸薄弱的心理防線最後一擊了。
於是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劉邦看見了太子劉盈身邊跟著四個白頭髮老頭,年紀都差不多八十歲以上了,真的是須發皆白,仙風道骨,不禁問身邊人這四個老頭是誰?
得到的答案是商山四皓。
劉邦大驚,說:“我找你們這麼多年,你們逃得不知所終,現在卻追隨我兒子,到底為啥?”
商山四皓答道:“你看人從不用正眼看,有喜歡罵人,我們不願意受到這種侮辱,才拒絕跟隨你。太子忠厚仁孝,又敬愛知識分子,天下人都願意為他效死,所以我們願意跟隨在太子左右。”
劉邦起身謝道:“那麼就拜託四位照顧他了。”直到四位老頭轉身離去,劉邦還望著他們的背影,心有所思。
劉邦沒膽子換太子了劉邦既然已經看到了商山四皓,以他的心機城府,就立刻明白了一個擺在他和帝國面前的事實。那就是太子在帝國朝堂上的實力和民間影響力一樣深厚,已經動他不得了。
商山四皓從容跟隨太子出現在宴會現場,這表明商山四皓已經和太子很熟悉,並非剛剛加入太子的陣營。這麼重要的人物在太子身邊,這訊息居然沒有人告訴劉邦。可見是因為有人向朝堂施加了壓力,眾人不敢言。
劉邦回到後宮,摟著戚懿,告訴戚夫人:“本來是要決心換太子的,可是現在連商山四皓也輔助他,羽毛已豐,難動搖矣。呂雉皇后將成為你的主人矣。”
總結一下旁人見到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後的表現,都認為這商山四皓的確本事出奇,以至於讓劉邦服氣。其實,我們看劉邦這人的性格,他一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不一意孤行,這是他的生存智慧,立身之本。
商山四皓的出現,實際上是呂雉使出的“驚豔一槍”,劉邦強弩之末,在這一招面前難以招架。打不過就認輸唄,這在劉邦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兒。
-
9 # 醉美木瀆
對於廢太子一事,劉邦先是尋找“軍功集團”的支援,結果“軍功集團”統一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表示反對。於是劉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朝臣中尋找支援,結果也是碰了一堆釘子。“商山四皓”的出現則是代表太子在民間士人中的影響力,徹底斷絕了劉邦廢太子的心思。
劉盈作為劉邦的嫡長子,是劉邦落魄時生的兒子,對於這個兒子劉邦的感情不可能不深厚,因此“史記”中僅僅從“愛幼子”方面解釋劉邦的廢立動機,小編認為是不可信的。而劉邦身邊的軍功集團,特別是最核心的豐沛元從,也不可能支援劉邦的這一決定,即使是貴為天子的劉邦,在爭取軍功集團支援時,也是處處碰壁。俗話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在跟著劉邦鬧革命的豐沛元從中,“首席功臣”蕭何長期負責後勤工作,作為太子的劉盈也是長期坐鎮後方,兩人結成了深厚的感情,況且君臣之義已成,自然不會同意廢太子。樊噲娶的是呂后的妹妹,明顯會偏向太子劉盈。除此之外,盧綰,曹參,夏侯嬰,王陵這群既貴且重的功臣,“老鄉”的偏向很明顯,關鍵是這群老臣,可不是清朝那種,只會磕頭揣摩聖意的官場“老油條”,遇到事情是敢於和劉邦正面硬扛的。史記中就記載了下面的一段故事。
昌為人彊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彊,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耳於東箱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這裡昌指的是周昌,是從沛縣就跟著劉邦鬧革命的元老,這段話翻譯過來大體意思是,周昌這個人脾氣非常硬,敢說實話,連蕭何,曹參這樣的頂級功臣和他說話都小心翼翼。有一次周昌去找劉邦彙報工作,劉邦正在舉行宴會,懷裡還抱著小老婆戚姬,周昌看著就生氣,因為在古代這是不符合人君之態的表現。周昌扭頭就走,不給劉邦老小子面子,劉邦就去追周昌,追上後劉邦不解氣就騎在周昌的脖子上,這裡小編要補充一下,漢代是沒有褲子的,所以男子都要穿長袍裙子,也就是說當時劉邦有可能是直接用屁股或者是那個東西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那種溫熱的感覺。估計劉邦也是喝多了,不然也不會如此失態,劉邦就問:“你跑什麼跑,你說我是哪種皇帝”周昌也硬氣,回答說:“你是像桀紂一樣的昏君。”劉邦聽了哈哈大笑,私下裡還是很忌憚這個耿直的漢子。
後來劉邦想改立太子,群臣反對劉邦也不聽,在廷議上估計君臣之間的氣氛很緊張,一時間沒有人主動說話了。結果又是周昌憋不住了,周昌本來就口吃,又在氣頭上,說話就更結巴了:“我知道我嘴巴不行,是個結巴,但是‘我我我我’知道這件事不可行,如果你強行廢除太子,‘我我我我’就不奉召。”本來君臣之間氣氛緊張,周昌結結巴巴的一攪和,劉邦卻被逗笑了,也不再提廢太子的事了。呂后正在偷聽廷議,很感動,後來就跪謝周昌,說:“不是你,太子今天有可能就被廢了。”
“功臣集團”的重要大佬不合作,劉邦就嘗試繞過他們爭取其他大臣的支援,可也是一樣碰壁,包括被稱為“面諛十主”的大儒叔孫通。於是劉邦最後的希望就是利用自己開國之君的強大威望強行改立太子,但是當“商山四皓”走到他面前的時候,讓劉邦看見了太子在民間的巨大威望,特別是民間士人對太子的支援。劉邦明白此時再一意孤行強行改立太子,有可能造成國家的分裂甚至於是政權的顛覆。叔孫通被稱為“漢家儒宗”,劉邦讓叔孫通做了“太子太傅”,這個位置是輔佐太子的重要官職,劉邦的本意是讓叔孫通坐上這個位置,然後讓他帶頭髮起廢太子的事,因為在劉邦看來叔孫通這個人在德行不可靠,特別是忠誠方面是很有問題的,在秦末亂世,叔孫通帶著一群儒生四處找飯吃,投靠了好幾個主子,而且還把每個主子都哄的很高興,後世說他“面諛十主”,慣能拍馬屁,見風使舵,兩面三刀。可是當劉邦提出要改立太子的時候,叔孫通難得的硬氣了起來,果斷拒絕劉邦,“飯碗子”都不要了。弄得劉邦哭笑不得,可是心裡也明白連叔孫通都突然“正直”了起來,看來太子是很難換了。
功臣集團不支援,劉邦可以嘗試爭取別的大臣的支援,大臣們不支援劉邦可以爭取民間士人的支援,說白了就是,當官的不合作我可以換掉他們。“商山四皓”則是民間士人的代表,且威望極高。商山四皓”倒向太子則是表明整個士人階層對太子劉盈的支援,劉邦要更換太子就失去了最後可能的支持者。
因此,對於劉邦來說,重要的並不是“商山四皓”這四個老頭如何如何,事實上,劉邦後來也並沒有重用“商山四皓”,西漢初年國家政權也並不是沒有這四個老頭不行。史記中對“商山四皓”所用的筆墨也很少。只是“商山四皓”倒向太子劉盈讓劉邦感覺到,自己苦苦追尋的民間士人的支援也已經倒向太子,太子劉盈此時受到“功臣集團”,朝中大臣以及民間士人的共同支援,太子“羽翼已成”,已經是動不得了。
只是“史記”中,在記敘這一段歷史時,劉邦對戚姬說的話很有意思,原文如下:
“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這句話大體意思是說,“我想改立太子,結果他有這四個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搖他的地位了。呂后真就是你的主人了。”劉邦為什麼要點明呂后是戚姬的主人了,小編認為,劉邦從一開始就對呂后不信任,對呂氏外戚家族疑慮重重,劉邦想改立太子初衷也是為了提防自己死後呂氏亂政。之後,劉邦還長期為自己的愛子趙王劉如意擔心,害怕自己死後呂后會對劉如意母子下黑手,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強行任命上文中的周昌去給劉如意當趙國國相。只是到最後也沒能阻止呂后“反攻清算”,戚姬劉如意被殺,劉盈死後,呂后專政,差點給大漢江山改了姓氏。
-
10 # 文字拾荒人
劉邦到了晚年欲更換太子劉盈,他認為嫡長子劉盈性格仁弱,駕馭不了朝政,更不能鞏固政治局面,會導致大權旁落,而三子劉如意性格果敢,更像自己。劉邦提出廢太子劉盈後遭到大臣們的反對,他們認為太子是國之根基,根基動搖了,國家便會陷入動亂。大臣們的反對並沒有讓劉邦和戚夫人死心,後來是“商山四皓”的出現,讓劉邦徹底改變了注意,劉邦自此再也不提廢太子之事,那麼“商山四皓”到底有多厲害?劉邦為什麼這麼看中他們?
為什麼劉邦這麼看重商山四皓呢?
首先是他們四個人大名鼎鼎,是黃老之學的代表人物,博學之士,也是秦始皇70多個博士中的四位,後來因不滿秦始皇焚書坑儒暴行,於是在秦末漢初同時隱居在陝西商山。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史稱“商山四皓”。
東園公唐秉出生於戰國時期,今河南睢縣人士,秦末漢初隱居在商山的賢者。秦末時期,天下大亂,唐秉為避亂隱居在商山。
夏黃公崔廣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今浙江寧波),秦漢時期赫赫有名的賢者,曾經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博士,因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滿,後來回到自己的故鄉寧波隱居,在鄞西一帶行醫救人。秦末時期六國再起,天下大亂,崔廣為了逃避戰亂隱居在商山。崔廣是戰國、秦漢時期如雷貫耳的三朝儒學文人之一。
甪里先生周術、綺裡季吳實跟前面兩位一樣,也是秦末農民起義大爆發以後,為了躲避戰亂,跑到商山用茅草搭建房屋,隱居起來。
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而劉邦本人卻出身底層,沒有什麼文化,崇慕他們的學問淵博也好、禮賢下士也罷,當然希望他們能出山做官。再加上漢初為了休養生息,恢復經濟民生,國家實行的是黃老無為的治國政策,有他們四位學術權威在,也是政治上的需要。
劉邦登基稱帝以後,封呂雉為皇后,嫡長子劉盈為皇太子。但是劉邦並不喜歡劉盈,他覺得劉盈太仁弱,沒有魄力,鎮不住那一幫開國功臣。相對而言劉邦更看好趙王劉如意,而且劉如意的生母是戚夫人,她是劉邦最寵愛的嬪妃,劉邦每次東征都要帶在身邊,愛屋及烏,劉邦對趙王劉如意更加寵愛。
其實劉邦很精明狡猾,他不可能只因愛而廢立太子,他認為劉盈沒有治國之才。不過劉邦沒有看走眼,劉盈確實沒有行政能力。劉盈登基以後,看到戚夫人被殘害,嚇得精神崩潰,從此以後再也不理朝政,整天飲酒作樂,才23歲就駕崩了,劉盈在政治上確實沒有什麼作為。劉邦決意更換太子,並與大臣們商議,卻遭到反對,其中叔孫通、周昌、張良反對最為強烈。
廢太子或是折中方案,歷史上劉邦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不可能不明白廢立太子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可能引起國家動亂。當時已是劉邦晚年,太子雖然平庸懦弱,卻有一個精明強勢的母親呂后,再加上張良、蕭何、陳平、周勃、樊噲等軍功勳臣的支援,大勢已成不可能再有反覆。而見到商山四皓之後,劉邦應該早想到這裡面有權利相爭的計謀,於是為了抑制矛盾升級不再提廢太子之意。
商山四皓來自民間的高人,是輩分極高的長者,他們代表著社會輿論,劉邦覺得有一股強大的社會輿論支援太子,如果與輿論對著幹,恐怕會動搖大漢王朝的根基。大家可不要小看社會輿論,在冷兵器時代,得民心者可奪取天下。
-
11 # 史論縱橫
商山四皓是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歷經秦,漢兩個帝國,在他們的一生中見證了秦二代而亡,劉邦開創漢朝帝國全過程,雖然後來隱居山中,但是他們在政治舞臺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備受尊敬。
商山四皓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四位老人都是黃老之學學者,志同道合。早在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百家爭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面對剛剛統一的新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當然,在文化方面也進行了規整。
在六國統一之前,秦國商鞅變法,並且各個方面都遵循法家學說對國家進行統治。到了秦始皇時期,依舊沿用法學,嚴行律法。從而,法家學派的地位在各派學說中獨樹一幟,最後還出現了焚書坑儒這一類損害儒家的行為事件,毀壞了大量儒學文獻。商山四皓本不是法家學派的學者,如果繼續在秦為臣,未來恐怕會落得和儒生一樣下場。同時,商山四皓也看出了秦始皇的統治方法,再在秦為臣也沒什麼意義,於是離開咸陽,避秦隱居商山。
在秦始皇去世之後,太子扶蘇被趙高等人謀害,秦二世胡亥繼位。秦律法苛刻,在平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細緻的規定,百姓的生活被束縛在條條框框裡,百姓大有怨言,導致人民起義,秦滅,整個國家又陷於戰亂之中。
之後劉邦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打敗了西楚霸王,建立漢朝,立髮妻呂雉為皇后,嫡長子劉盈為太子。
按照古代奉承的嫡長子繼承製,劉盈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應該是太子之位是無可撼動的,可是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劉邦疼愛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也勝過自己的嫡子劉盈。劉盈仁愛儒雅,劉如意也是聰穎過人,但相比之下,劉如意這個小兒子更討劉邦喜愛,而且劉邦也禁不住戚夫人天天吹枕邊風,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久而久之劉邦換太子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也開始積極為立劉如意為儲君做準備。
呂雉看到劉邦有意易儲,不甘心坐以待斃,她讓張良給出主意,張良便說劉邦一直想要請商山四皓出山,振興漢朝,可是商山四皓都拒絕了,若是能請出四位輔佐劉盈,那劉邦就會打消易儲的念頭。
呂雉聽了張良的建議,便遣張良帶著金銀珠寶去商山請商山四皓出山,協助劉盈,以保住太子之位。商山四皓聽說劉邦欲易儲之事,又想起秦始皇時期嫡子扶蘇被賜死,胡亥登基為秦二世,後秦滅亡的前車之鑑,商山四皓斷不能讓歷史重演,便同意出山。
商山四皓出山後,在一次宴會上,商山四皓坐在太子劉盈身後,劉邦見狀便問起四位老人的身份,商山四皓自報家門,劉邦大驚,沒想到四位老人會出山,更沒想到商山四皓會幫襯太子劉盈,從此之後劉邦轉變了對劉盈的看法,並稱劉盈羽翼已滿,深得人心,同時也斷了易儲的念想。
商山四皓備受尊敬,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對其敬佩之情溢於言表,寫進自己的作品,供後人考量。劉邦對商山四皓的尊敬也是真的,即使有些關於劉邦不喜儒生的言語,但他身為帝王一定自己的好惡。同時,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幫襯太子,也不禁感嘆太子深得人心,所以打消了廢太子之念。
-
12 # 擒史皇
商山四皓德高望重,學識淵博,劉邦非常關注他們的想法,他們一反對換太子,劉邦就以為是天下人都在反對他的這個決定,所以劉邦考慮再三,還是決定不換太子人選了。而且太子是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這時候換太子,會讓百姓們對劉邦產生一些懷疑,也會對下一任的太子的能力產生懷疑。但劉邦最後不重新立太子,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
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夫妻,在劉邦還只是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的時候,呂后就嫁給了劉邦,為他操勞家務。而且呂后的父親是個在當地比較有權力的人,劉邦也有可能是靠著呂后的父親才發展壯大的。嫁給劉邦,為他操勞,沒想到最後劉邦回報給她的卻是他對別的女子的愛情,這讓呂后大受打擊。
雖然得到了一個皇后的位置,但這也是她應得的,她心安理得。只是她一再隱忍,最後劉邦竟然想奪走她兒子的太子之位。沒辦法,呂后只能開始出招了。她找了張良來幫助自己,四處尋找一個陣營的戰友來阻止劉邦另立太子。張良告訴她可以找商山四皓來勸阻劉邦。
商山四皓學識淵博,見慣了民間之事,他們的到來也是給劉邦打了一針“強心劑”。這四位前輩勸阻劉邦,劉邦認為這也是民間百姓的意思。劉邦能走到今天就是靠著百姓的支援,一旦他失去了百姓的支援,那他可能就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劉邦最後還是決定不換太子了。
-
13 # 棲鴻看紅樓
商山四皓是四位世外高人。他們本身沒什麼,卻代表著秦朝留下來的、知識分子階層。
劉邦是個聰明人。他雖然在對待知識分子方面,有著嚴重的“前科”,名聲一向不好,但是他很清楚,要坐穩江山,是離不了知識分子的。
所以,劉邦其實很看重“士人”,尤其是有著較高社會聲望計程車人。而商山四皓,正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
劉邦曾有意請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絕了。被拒絕沒什麼,關鍵是呂后請動了他們。當然,劉邦請他們,是讓他們實質性地工作。“皓”嘛,頭髮都白了的老頭,不想惹麻煩,不願意跟著素有“無禮”之稱的主子幹活。
而呂后對他們的要求,不過是站在太子劉盈背後,裝裝樣子,演一齣戲。這個要求比較低,四位老人家可以考慮答應。
可是這其中的奧妙,劉邦是不知道的。他就是一眼看上去:喲呵!我請不動的人,居然願意輔佐太子!四個老頭不是四個老頭,是整個知識分子階層、甚至是整個社會輿論的代表。他們站在太子身後,就表示整個社會輿論,都已經傾向太子了。
如果在這時候廢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儲君,就表示劉邦要用個人情愛,與整個社會輿論做對!完全有可能引起國家的動盪!
劉邦是造反起家的。他知道民眾的力量。他不敢冒這樣的危險。
-
14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商山四皓是什麼人?
可以舉例說明。
雖然商山四皓是中國人,但是葭明通要拿一個美國人來舉例子。
為什麼要用美國人舉例子?
你們懂的,因為這是談論政治人物。
中國現在也有“四皓”級別的人物,這裡不談。
那麼,是那一個美國政治人物可以等同於“商山四皓”呢?
基辛格,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就是那個和偉人握手促成中美合作抗蘇的基辛格。
就是那個跟得上毛主席思路的基辛格。
就是那個結束了越南戰爭的基辛格。
就是那個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基辛格。
就是那個“9.11事件獨立調查委員會委員長”的基辛格。
就是那個可以給各國領導人打電話的基辛格。
基辛格生於1923年,今年已經97歲了。
完全可以稱為“皓”了。
他雖然並沒有白鬍子,可是他有白頭髮啊!
在秦始皇時代,殺伐深重,焚書坑儒。
因為沒學問又愛胡說八道嘛!
可是,“商山四皓”活在秦始皇身邊活好好的。作為國家智囊,作為國家養著的“教授級別”的專家學者,作為可以對國政方針提出具體意見的資政員,他們四個活的好好的。
受秦始皇信用,保護。
後來秦始皇病死了。
秦失其鹿,群雄逐之。
但是,在“四皓”眼中,群雄都是狗熊,是“豎子”。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嘛!
他們歸隱了。
“人不在江湖,江湖卻還有他們的傳說”。
然後他們出來對劉邦說:“小劉呀!我們看著你家那個小子劉盈人不錯,有君王之相,我們老哥四個決定跟著你家那小子混了,小劉,你看如何?"
劉邦能說什麼?諾諾點頭而已。
-
15 # 漢史趣聞
商山四皓是當時的四個山野高人,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這樣的神秘人差不多,他們常年隱居在山林當中。
事實上商山四皓的名聲早就在外了,他們很有才若是想要成大事的人,得到他們的輔佐肯定是能夠如虎添翼一般的。
劉邦就想要讓他們來輔佐自己。
但是,高人一般都是有怪脾氣的,他們不喜歡居人之下,尤其是不喜歡劉邦這樣的領導。因為劉邦不尊重儒生,他覺得天下是打下來的,要得天下靠的是拳頭。
所以,開始的時候他是不重視儒生的,因為不重視儒生,就會對儒生進行羞辱,更甚者劉邦會拿人家的帽子撒尿。
我們都知道劉邦是一個很不講究的人,說白了就是素質有點低。
劉邦還很愛罵人,有事沒事問候人家祖宗十八代,這樣的人商山四皓當然是不會伺候他去的了。
所以,他們就拒絕了劉邦。
對於這樣的拒絕,劉邦也是無可奈何!
可是,到了劉邦晚年的時候,他要廢立太子了,劉邦才發現原來自己請不來的人,竟然輔佐太子了。
當然了這個太子就是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劉盈。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要知道劉邦之所以要廢掉太子劉盈,就是因為喜歡他和戚夫人生的兒子劉如意。劉邦想要把劉如意給封為太子。
一開始劉邦找大臣商議,能不能把劉盈廢了,然後立劉如意。結果沒有一個同意的,劉邦很生氣,執意要把劉盈給廢掉!
這個時候最著急的就是呂后了,因為劉盈若是被廢,她的皇后位置也就不保了。
要如何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呢?
可以說這個時候是呂后最艱難的時候,因為她發現並不能阻止劉邦廢掉自己的兒子。
想來想去最終,她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張良。在呂后想來,若是有一個人能夠不讓劉邦廢太子,這個人就是張良了。
可是,張良是典型的明哲保身的人,她會幫助呂后嗎?
幫是肯定不幫的,張良不喜歡摻合人家的家事。但是,呂后又辦法讓他來幫助自己。
明的不行就來陰的,呂后只好讓自己的哥哥把張良給綁票,然後劫持到自己的家裡。
張良一看這一個坎過不去了,不幫不行了,否則,小命難保。
所以,他告訴呂后關於商山四皓和劉邦的故事,並且說只要把商山四皓給叫到太子身邊輔佐太子劉盈。
劉邦見到商山四皓的時候就不會廢太子了。
呂后聽從了張良的計策,讓自己的兒子劉盈親自把商山四皓給請來了。劉邦請不來的人,呂后能請了。
因為商山四皓也聽過呂后的名頭,也知道她做過的事情,韓信彭越都是被呂后給殺掉的,若是呂后請他們,他們不來呂后當然就會把他們給黑掉了。
所以,他們不得不出山,來輔佐太子劉盈了。
當劉邦看到這幾個人在劉盈身邊的時候,他就告訴戚夫人,太子不能廢了,因為他的翅膀已經硬了,飛得也夠高了,我即便手裡有弓箭也射不到他了。
言外之意就是說太子劉盈是得民心的,連山野高人我當年請不來的人,都來輔佐劉盈了,劉邦哪裡還能把這樣得民心的太子給廢掉呢?
所以,劉邦見到商山四皓,就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
-
16 # 一個人的歷史
商山四皓的作用顯然被誇大了,讓我們忽略了本來的真相,劉邦最後放棄廢長立幼的打算,關鍵不在於商山四皓的出現,而在於他自己所說的太子羽翼已豐,根基已經牢固不可撼動了。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這段對戚夫人說的話,包含了好多關鍵內容:第一自己本來想立劉如意為太子,這是自己的本意;第二太子劉盈羽翼已豐,根基已經牢固,無法動搖了;第三是讓戚夫人接受事實,呂后呂雉即將成為天下之主,要想自保就要和呂后搞好關係,擺正自己的位置才有一線生機。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劉邦最終放棄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呢?立誰為太子並不是劉邦一個人說了算,但那個時候的君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強大和獨斷,還要考慮很多權力之間的制衡因素。除了以蕭何為首的功臣集團外,劉氏諸侯王,外戚勢力都左右著劉邦的決斷,都影響著西漢初年的政治局面。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功臣集團的態度以蕭何為首的功臣集團,都堅定的站在了劉盈和呂雉一邊,這些老部下都不支援劉邦的做法,因為在他們看來,太子劉盈並沒有什麼過錯,廢立太子沒有理由,完全是劉邦自己的任性妄為。
二、外戚勢力的左右以呂雉為代表的外戚擁有強大實力,同時在朝堂之上,在軍旅之中,都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劉邦要廢劉盈的太子之位,實際上意味著要奪呂氏之權,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要贏得足夠勢力的支援,而顯然功臣集團就不支援他一做法。
三、謀臣集團的選擇對於廢長立幼這件事,謀臣集團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他們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完全在看劉邦的眼色行事,或者說坐觀成敗。而當商山四皓出現的那一刻,劉邦意識到曾經中立的謀臣集團,此刻也堅定的站在了太子身邊。
劉邦是出色的政治家,最後理智戰勝了情感,他放棄了廢長立幼的念頭,因為相對於自己個人的好惡,大漢天下的長治久安才是他最關注的。我可以負戚夫人,做個無情之人,但不能負天下人之望!
-
17 # 跪射俑
是秦朝至西漢初期有名的隱士。
呂后聽張良之計,請這4位高士輔佐太子劉盈,讓劉邦對平日怯懦的兒子劉盈刮目相看,劉邦改變了欲換太子的想法。
劉邦曾多次派人去請這4位高士,但未成功。
-
18 # 唐僧說古今
姓唐(一說姓庾),名秉,字宣明。秦末漢初之際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商山四皓”為避秦亂而隱居商山,結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漢高祖劉邦多次請他們出山為官,不至。
後劉邦寵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呂后急找張良商量,張良便請出商山四皓出面。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成為太子上賓。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江蘇省蘇州西山島西北部的鳳凰山西南有一東村,因“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得名。村中有東園公祠,門樓正面書“東園公祠”四字楷書大字,背面橫額為“商山領袖”四字。
綺裡季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他曾力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之事。綺裡季與東園公、夏黃公、甪里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
甪里先生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甪里與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高祖嘗召之為官,不至。
夏黃公
清代畫家程琳繪《商山四皓》
又稱黃石公,原來姓崔名廣,字少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一說本是齊華人,因隱居夏裡修道而得名。秦漢之際一位著名隱士,與隱士綺裡季,東園公,甪里並稱為“商山四皓”。
秦末天下大亂,四位老人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商山。漢高祖曾召夏黃公入廷為官,輔佐太子。傳說張良年輕時曾得到黃石公的指點。張良在圯橋替黃石公“三次進履”,得黃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黃石公後來回故里隱居,並在鄞西一帶行醫。傳說黃石公逝世於黃古林,享年九十餘歲,葬於餘姚覆船山。
黃石公有一女兒名叫黃姑,繼承父志,在鄉里行醫看病。四皓隱士夏黃公,為東周、秦、漢時的著名三朝儒學文人之一。他因與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三人在秦朝時不滿秦始皇的焚書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漢初同時隱居於陝西的商山,故被世人並稱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故也稱“四皓隱士”。他們的事蹟經常進入歷代文獻對《易經》中的相關“貞壽、頤壽、隱德、嘉遁”等詞義註解或條文解釋,“鬚眉皓白”一詞,也因他們的“四皓”而出。
夏黃公秦時曾為朝廷的博士,據《史記》記載:劉邦曾多次相邀他們四人出仕,但都被拒絕。後劉邦欲改立戚氏所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聽了很著急,張良就獻策請來了四皓以輔助太子,終於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劉盈即位漢惠帝后,朝政大權旁落其母呂后,四人預感報國無望,就又重歸深山隱居。
後來夏黃公終老夏禹故里(四明山石鈕村),葬於姚江南岸的覆船山(今河姆渡村的福壽山)。為了永世紀念他的功德,鄉民將夏黃公墓的渡口,歷世稱為夏墓渡(“河姆渡”實際為“夏墓渡”的方言誤音)。
大隱為古句章的發祥地之一,因傳為大禹的石鈕村故里,故有“夏裡”之稱。“夏黃公”實際是“夏裡黃公”的一種簡稱,故也有“大里黃公”的稱呼。 《陳留志》中稱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裡修道,故號夏黃公;三國虞翻的《答王府君》中,“則黃公定鄞人,非齊人也”;《廿四史》中也認為,陶淵明詩句有“黃綺之終南”、杜甫詩句有“黃綺終辭漢”的一說,則黃為姓無疑;《會稽地誌》中稱為“大里黃公”;《甬上耆舊傳》中說,縣西二十五里地名為黃公林,相傳為漢黃公隱處,即古之大里也;《四明談助》載,大隱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黃公居此,故稱大隱;《慈溪志》先賢人物記載為“荒周時四皓大理(同裡)黃公”;清王渥在《大隱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當年曾隱夏黃公。涼生古井春波綠,秀擁層巒夕照紅。”凡此種種,都已能證明夏黃公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並可初步斷定為是東周戰國時期,跨秦到漢初的著名歷史人物。
-
19 # 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歷史記載中,商山四皓只獻過一計,該計的目的只有個,即領太子劉盈免於征討英布。商山四皓認為,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
在商山四皓看來,太子已經是太子,法定的接班人,征討英布,若是成功,也沒有任何用處,若是不成功,則是禍事一樁。
商山四皓進一步指出,能夠負責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將軍,都是跟著劉邦出生入死平定天下的梟將,定然不會對太子劉盈言聽計從,因此,太子掛帥出征,征討英布,一定是失敗而還。
你們感受一下,商山四皓說得有沒有道理?
平心而論,商山四皓的顧慮,是有幾分道理的,尤其對無功而返的預測,很可能是大機率事件。
但商山四皓的謀劃,於太子劉盈來說,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如果到戰場上,跟高皇帝打天下的老臣不聽指揮,等到太子繼位為帝,這些老臣就會聽劉盈的話嗎?
顯然,陽奉陰違不停指揮的可能性很大,到那時,劉盈當如何自處,如何應對?
如果說商山四皓的顧慮成真,那商山四皓的顧慮早晚得發生,劉盈早晚都得面對,早晚都得想辦法去解決。商山四皓預測到可能存在的問題,但給出的解決方案竟然是如何暫時性地躲過這個問題,而非如何從容地解決這個問題。
四個只知道幫太子躲避問題和苦難的人,於太子於國家,是有益的嗎?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詞,叫「積重難返」,這個詞的意思是說,如果問題長時間地堆積下來,得不到解決,最終受到拖累的,當是自己。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商山四皓的思維跟他們在避世之舉是一致的,他們只知道躲避,獨善其身,這樣的人,根本不是國家需要的人才。或許他們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斤兩,所以面對劉邦三番五次地相請,都避而不來。
既然商山四皓並沒有解決問題的真本事,為什麼還能影響到太子的廢立呢?
其實,影響到太子廢立的,並不是商山四皓,而是劉邦對國家和政權的認識。打沛縣起事起,劉邦就一直網羅人才,劉邦對人才的高度認可,體現在對蕭何、張良和韓信的高度評價上,體現在「功狗論」上。
在劉邦看來,楚漢之爭中,項負劉勝的最主要原因在於項羽不會用人而自己會用人。
若是會用人,得先網羅住人,之後才能去談人盡其才。
但劉邦即皇帝位以後,對田橫許了大則封王小則封侯的承諾後,田橫依舊選擇了自殺,數次三番地招商山四皓前來,商山四皓就是不來,這讓劉邦有些恐慌,他認為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不能把人才都吸引過來。
因此,當他看到太子劉盈吸引到商山四皓後,認為太子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的事,認為由劉盈繼承皇帝之位,能夠為國家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政權將會更加穩固,這才是劉邦改變主意的根本原因。
-
20 # 淡墨青史
“商山四皓”並是不什麼奇人,而是有名望、博學和信奉黃老之學的隱士。他們四個出山輔助太子劉盈,就相當於天下的文人之士都站在了太子那邊,太子已經羽翼豐滿,自己也就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廢除太子了。
商山四皓秦末漢初,有四位著名的黃老學者: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lù)裡先生周術。他們有才有德,不願受世俗的侵擾,甘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
劉邦這個人是流氓地痞出生,向來自傲,瞧不起讀書人,他們要受邀當官,可定會是不是受到劉邦的辱罵,自己又為臣不能以下犯上,與其這樣自取其辱,倒不如謝絕當官,更好!
太子的危機劉盈是劉家的長子,在劉邦登基以後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太子,但他的性格軟弱,才智平庸,不適合當一位帝王。反觀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卻處處勝劉盈幾分,加上戚夫人的枕邊風,使得劉邦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呂雉當然不能允許這些事情的發生,於是請教智囊張良。張良雖然有三寸不爛之舌,但自己畢竟是外人,對於太子的事情,自然不能多言,否則就會禍從口出。於是張良就向呂雉推薦了黃老之學的泰斗商山四皓。他們四人是劉邦想的又得不到的人才,如果這四老相助,太子的位子定能高枕無憂!
出山“定”高祖心呂雉按照張良說的,讓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配備舒適的車輛,派上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
他們欣然接受以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劉邦的注意!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劉邦聽了大吃一驚,隨後四皓又說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
劉邦見太子已經有如此大的能耐了,再想要廢除,已經難上加難了,最後放棄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結語:無論這是是真是假,都說明了一點,當時雖是漢劉的天下,但呂雉的權力之大,足以抗衡皇權,令劉邦收回小心思!
回覆列表
在呂雉和戚夫人之間,劉邦更喜歡的是戚夫人,雖然呂雉是結髮妻子,在政治上沒少幫助劉邦,但是劉邦就是更喜歡溫柔又嫵媚的戚夫人。在劉盈和劉如意之間,劉邦更喜歡的是劉如意,雖然劉盈是嫡長子,早已經被立為太子,但是劉邦就是更喜歡“類己”的劉如意,甚至想要換太子,讓劉如意來做這大漢的太子,以及未來的皇帝。
說起來,劉邦是真的不喜歡呂雉以及呂雉所生的一兒一女。劉邦和呂雉結婚的時候還沒有起兵,只是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天天在外面,除了工作就是各種應酬,和兄弟們在一起。所以和呂雉在一起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對於呂雉生下來的一兒一女也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後來在送囚徒的事件上犯了錯逃竄進了山裡,就更不回家了。
一直到後面起兵,各處打仗。而呂雉一直在家帶孩子,照顧劉邦的父母,劉盈和魯元公主對這個父親是很陌生的,沒見過幾次面,見了也不親近。後來楚漢之爭中,項羽命人去抓劉邦的家人,呂雉和劉太公都成了俘虜。
而劉盈和魯元公主在出逃的路上同呂雉走散,結果遇到了正在逃跑的父親,劉邦最初還將兩個孩子抱上了馬車,一起逃命,等追兵追的急的時候,劉邦就將兩個孩子扔了下去,不願意帶著他們跑了,如果不是夏侯嬰一次次將兩個孩子抱上車,不顧劉邦的反對硬帶著兩個孩子一起跑,還不知道這兩個孩子的結局是什麼呢?
等後來劉邦戰勝了項羽,江山穩固,呂雉和兩個孩子也終於算是團圓了,但是劉邦卻不喜歡這三個人,他的心都在戚夫人以及她生的劉如意身上。戚夫人一直跟在劉邦身邊,又一直溫柔服侍劉邦,自然更得劉邦的寵愛,很多時候,呂雉和兩個孩子更像是外來人。
但是這並沒有打倒呂雉,呂雉並不是普通的內宅夫人,她雖然是一名女子,但是政治手腕頗高,甚至很多時候能力在劉邦之上,這是劉邦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但是即便如此,劉邦還是更看重戚夫人和劉如意,他雖然立了劉盈為太子,不過總覺得劉盈比較仁弱,怎麼看都比不上劉如意。
再加上戚夫人雖然沒有什麼政治頭腦,但是卻有野心,她仗著劉邦的寵愛就想讓劉邦換了太子,讓劉如意來做這個太子,劉邦本身就更喜歡劉如意,在戚夫人的柔情和眼淚攻勢下,自然就動了換太子的心思。
但立儲是大事,稍不注意就引起動亂,雖然劉邦想換太子的想法得到了諸多大臣的反對,臣子們反覆勸諫劉邦不能輕易換太子,但是誰說的,劉邦也聽不進去,就是一門心思要換太子。呂雉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阻止,但是依舊不能讓劉邦改變主意。
這讓呂雉很著急,後來有人就對呂雉說:“留侯上場出謀劃策,皇上也信任他,不如找他想想辦法。”呂雉就找來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澤,讓呂澤去做這件事。呂澤找到張良,逼著張良想辦法,張良實在躲不過,就給呂澤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去找隱居在商山的四個老人。
說起來這四個老人也是很有賢名的,他們在秦始皇時期就為官,是有名的大學士。後來秦末天下大亂,這四個人都上了年紀,覺得劉邦是個傲慢的人,隨意不願意做漢朝的臣子,就跑到了商山隱居了起來。劉邦曾數次請他們出山,但是都被拒絕了,如果這四個人出現的話,或許能改變劉邦的主意。
張良對呂澤說:“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等他們來了之後,就好好將他們當做貴賓對待,讓他們跟著太子入朝,等劉邦看見了一定會好奇,進而詢問他們的身份,劉盈的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就看他們的了。
後來,呂雉還真就將這四個人給請了出來,然後將他們安排在建成侯府,時常與劉盈相見,他們四個人倒真的是想好好輔佐劉盈。黥布叛亂的時候,劉邦本來想讓劉盈領兵前往平定,就是這四個人出主意阻止了這件事,沒有讓太子的處境尷尬。
隨著劉邦的病情加重,他越來越想換了太子,趕緊讓劉如意坐上太子之位,但他還沒有等到正式宣佈,就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邦有一次辦宴席,太子劉盈服侍在一旁,而太子的身邊還跟著四位老者。劉邦看了很驚訝。
這四位老人鬚眉皓白,舉止不俗,劉邦想了想確定自己沒有見過他們,於是就開口問他們是什麼人,四人據實以告,原來就是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即著名的商山四皓。劉邦一聽很不是滋味,說:
“吾求公數歲,公闢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
意思就是說,朕到處找你們,找了那麼久,你們就是不出來,怎麼現在突然和我兒子在一起了?四人不慌不忙的說了原因,說劉邦輕士善罵而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
這件事對劉邦的打擊很大,他一方面為商山四皓能出山為漢朝效力而高興,另一方面又為他們輔佐太子劉盈而心裡不是滋味,這就意味著太子劉盈是不能廢了,劉如意註定是當不上太子了。
等宴席結束之後,劉邦就對戚夫人說:“我本來是要換太子的,但現在這四個人輔佐太子,羽翼已成,太子是不能換了,以後呂后真就是你的主子了。”之後不管戚夫人怎麼在他面前哭泣,他都不在提換太子的事情了。
那麼,這四個人的到來為什麼讓劉邦決定不換太子了?固然商山四皓很有威望,很有才能,也不一定就真的能讓劉邦不再換太子了。其實,劉邦決定不再換太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劉盈羽翼已成,即便這羽翼來自呂后,也是一樣的。
呂后連他這個皇帝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都能請出山,還有什麼人是呂后請不動的?還有什麼事是呂后做不到的?劉邦一直以為自己能決定立誰為太子,但在病重之際,他知道自己玩不過呂后了,戚夫人更加不是呂后的對手。商山四皓讓他看清了這件事,所以,他決定不再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