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6
回覆列表
  • 1 # 流轉美麗土地

    要養好蚯蚓要做好下面幾步:

    1、下種

    將腐熟好的飼料調節好溼度後,沿著桑園開挖好的溝槽平鋪10 cm,然後均勻放入含卵塊及幼叫的蚯蚓種,上而再放5 cm的飼料。養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萬條/m2,原則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後期密度可逐漸縮小。

    2、遮陰與防護網

    蚓种放好後,溝上先覆蓋一層塑膠防蚊網,再放塑膠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蓋。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溼。

    3、溫溼度的調節

    蚯蚓的最佳養殖溫度在20-27℃,和蠶兒對溫度的要求一樣。

    冬季桑園採用加厚養殖床到40-50 cm,餌料上蓋麥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樹枯葉、剪下的桑枝條加厚平鋪,再上蓋塑膠布保溫保溼;冬季大棚、蠶室加溫需注意火爐必須通煙管,

    以防蛆叫煤氣中毒,另外,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70%80%,每天通風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結合通風每天澆1次水降溫,一般情況一星期澆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糞、取叫蚯蚓繭或倒翻飼育床,結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糞料新鮮透氣,降低因糞料堆積過厚除蚯蚓糞不及時對蚯蚓造成感病的機率,為蚯蚓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5、分期飼養

    蚯蚓飼養可分成種子群、繁殖群、生產群,薄飼勤翻,每月給料2次,每次給料厚度10 cm。分期飼養既有利於蛆叫的常規管理,又有利於蚯蚓的繁殖生長,防比病蟲害的發生。

    6、蚓叫繭及種叫的處理

    蚯蚓經過20天的飼養後,經異體交配產下大量的蚓繭,此時可以把種蚓和蚓繭分離孵化,把分離出的蚓繭、糞料及蚓糞混合物堆成新的養殖堆,保持好溫溼度。

    蚓繭孵化50%時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糞料,約經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時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繭5-6萬,應及時分堆處理,可分成2-3份並覆上新糞料飼餵,經過常規管理約經過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長大。

    把從種蚓中分離出的種叫重新搭配後放入新糞料飼餵,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處理。

    7、適時採收

    蚯蚓的採收時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環帶明顯,生長髮育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時進行,夏季每月採收1次,春秋季節每1. 5月採收1次,採收後及時補料。

  • 2 # 楚河瀚塘塘主大人

    蚯蚓的養殖一般很容易,蚯蚓適合生存的溫度大約在20攝氏度左右,所以保持溫和的溫度,充足的溼度,足夠的合適的食物等等,就能夠將蚯蚓餵養的很好。具體蚯蚓的餵養經驗如文章所示:

    1 容器最好是木箱。現在感覺還是木箱養殖效果好。其它器皿如花盆,塑膠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2 營養土目前採用的是腐爛熟透的牛糞,粗製的紙箱板。農村地區最好用腐爛的變成黑土的莊稼秸杆、雜草、騾馬糞等。城市裡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葉子,漫漫發酵使之腐爛,注意的是營養土一定要鬆軟。

      3 蚯蚓的食物真可謂五花八門,目前採用的是粗製的紙箱板,在其上面塗抹廢棄的食用油,甚至廚房油煙機儲油盒內的廢棄油以及蘋果皮、胡蘿蔔皮等。另外驚喜發現廚房洗鍋水的沉渣很是不錯,透過觀察以洗炒菜鍋水的沉渣更好些了。當然,其他釣友在養殖蚯蚓使用的食材方面各有妙招,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

      4 開始操作時,首先在木箱底部和側面鋪墊一些粗製的紙箱板。然後把食材、培養土放入。第一次用水澆透。在器皿的下面要在放置一個盆子,防止過多的水滿地流.

      5 種蚓的選擇很重要,不要養自己在野地裡挖的蚯蚓,良種蚯蚓的繁殖率大約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條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條,並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強多了。選擇了漁具店賣的大平二號,把蚯蚓放入營養土上面,上面蓋上硬紙板,就OK了,它會自己鑽入營養土內的。

      6 日常餵養,蚯蚓的餵養通常3——5天開啟箱蓋看看,其實主要是觀察觀察一般情況,營養土溼度問題,食物的有無,蚯蚓的發育情況等等。看到不合適的方面注意及時調整。一方面培養了個人興趣,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總結管理經驗。

      7、切記蚯蚓是有生命的動物,它的發育繁殖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達到了用不了幾個月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野釣上品餌了。一般一月大量喂一次,如小量投食也可一週或兩週一次。三五天觀察一次,保持水分,如發現蚯蚓外逃要麼是缺食需喂、要麼就是水太多溼度太大。

      8、將養殖箱最好放在衛生間或陽臺背陰避光處,外觀清理乾淨,不要讓家人不滿意。加水可自己掌握好,寧多勿少,多了流走了,少了可就乾死啦!

      養殖蚯蚓只要溫度合適,溼度合適,蚯蚓的存活率是很高的,基本上也不會對環境有太多的挑剔。

  • 3 # 農村大東哥

    蚯蚓的養殖一般很容易,蚯蚓適合生存的溫度大約在20攝氏度左右,所以保持溫和的溫度,充足的溼度,足夠的合適的食物等等,就能夠將蚯蚓餵養的很好。具體蚯蚓的餵養經驗如文章所示:

    1 容器最好是木箱。現在感覺還是木箱養殖效果好。其它器皿如花盆,塑膠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2 營養土目前採用的是腐爛熟透的牛糞,粗製的紙箱板。農村地區最好用腐爛的變成黑土的莊稼秸杆、雜草、騾馬糞等。城市裡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葉子,漫漫發酵使之腐爛,注意的是營養土一定要鬆軟。

      3 蚯蚓的食物真可謂五花八門,目前採用的是粗製的紙箱板,在其上面塗抹廢棄的食用油,甚至廚房油煙機儲油盒內的廢棄油以及蘋果皮、胡蘿蔔皮等。另外驚喜發現廚房洗鍋水的沉渣很是不錯,透過觀察以洗炒菜鍋水的沉渣更好些了。當然,其他釣友在養殖蚯蚓使用的食材方面各有妙招,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

      4 開始操作時,首先在木箱底部和側面鋪墊一些粗製的紙箱板。然後把食材、培養土放入。第一次用水澆透。在器皿的下面要在放置一個盆子,防止過多的水滿地流.

      5 種蚓的選擇很重要,不要養自己在野地裡挖的蚯蚓,良種蚯蚓的繁殖率大約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條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條,並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強多了。選擇了漁具店賣的大平二號,把蚯蚓放入營養土上面,上面蓋上硬紙板,就OK了,它會自己鑽入營養土內的。

      6 日常餵養,蚯蚓的餵養通常3——5天開啟箱蓋看看,其實主要是觀察觀察一般情況,營養土溼度問題,食物的有無,蚯蚓的發育情況等等。看到不合適的方面注意及時調整。一方面培養了個人興趣,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總結管理經驗。

      7、切記蚯蚓是有生命的動物,它的發育繁殖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達到了用不了幾個月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野釣上品餌了。一般一月大量喂一次,如小量投食也可一週或兩週一次。三五天觀察一次,保持水分,如發現蚯蚓外逃要麼是缺食需喂、要麼就是水太多溼度太大。

      8、將養殖箱最好放在衛生間或陽臺背陰避光處,外觀清理乾淨,不要讓家人不滿意。加水可自己掌握好,寧多勿少,多了流走了,少了可就乾死啦!

      養殖蚯蚓只要溫度合適,溼度合適,蚯蚓的存活率是很高的,基本上也不會對環境有太多的挑剔。

  • 4 # 遇見阿郎

    剛好本地有人養殖蚯蚓來餵雞鴨的,首先用的是豬糞便堆積發酵,再處理土地按照寬一米長度按照自己的條件,泥土高度10之20釐米,放蚯蚓均勻分佈然後上面加上發酵的豬糞便。氣溫高需要搭建遮陽網。

  • 5 # 科學助力三農

    蚯蚓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很多動物的養殖飼料,而且高產易養殖,因此可以就地養殖,泥土、糞便都可。此外,蚯蚓既可以用於食品和藥類,又能淨化城市環境。而且,蚯蚓所需的是有機物質,以土壤作為食物,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梳理土壤結構。

    蚯蚓最喜歡吃的是有糖和蛋白質的甜飼料,不喜歡吃口感苦的東西,有鹽、有沙的飼料會危及到蚯蚓。蚯蚓必須的營養有氮素和碳素營養,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可以透過食用畜便垃圾和莖葉來獲取。一般地,蚯蚓獲取的營養越多,長得就越快,產量也就更高。

    變溫動物一般對溫度的要求會比較苛刻,蚯蚓也不例外。因為蚯蚓只有在最適宜的溫度內才會耗能量小於攝入量,才能長得更快、存活率更高。21℃到25℃是蚯蚓產卵的最適宜溫度,不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生長的蚯蚓,產卵量會大大降低。溫度在36℃時,產卵停止。就算有卵繭產出,卵子受精時也會遇到困難不能形成受精卵,導致繁殖率大大降低。

    蚯蚓的體表比較溫潤,是因為它呼吸的方式都是利用面板上的氣孔,蚯蚓體內的水分與自身體重比是3:4,所以,水是蚯蚓必不可少的生存因素,只能在潮溼的環境下生長。但是,太過潮溼的環境對蚯蚓也是不利的,極易導致氣孔堵塞造成死亡。

    蚯蚓生長的環境不利於呼吸,也缺乏氧氣,會積累很多的二氧化碳,極其危害蚯蚓的生長髮育。所以,在養殖蚯蚓的時候,要注意對其多通風換氣和疏通其生長環境,從而營造一種優質的生長環境,極其有利於蚯蚓的發育和生長速度。

    最適宜蚯蚓生長的土壤ph值在6.8~7.6,如果土壤的ph值在這個範圍之外,會導致蚯蚓的逃跑。蚯蚓可以適應弱酸弱鹼的生存條件,但是接受不了強酸強鹼的生存條件。所以,在養殖蚯蚓的時候,應投放適宜ph值的飼料,才能獲得更高的產量。

    養殖蚯蚓作為越來越多人的一項事業,養殖蚯蚓不僅能帶來很高的商業利潤,還能起到很大作用。比如說,在很多養殖戶養豬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大的煩惱,不是蛋白質的豬飼料貴,就是豬糞造成堆積,嚴重的汙染環境。

    這不僅限制了豬場的生產模式,還給養殖戶發展集體化的豬場造成難題。但如果利用了蚯蚓的特異生理功能,將豬糞轉化為蚯蚓必須的營養成分,不但蹦解決養殖戶的煩惱,還能合理的利用資源,“變廢為寶”。

  • 6 # 放下過去8635

    養殖蚯蚓,,首先你要掌握技術,,然後是銷路,養殖蚯蚓主要的原料是,牛糞,一公斤蚯蚓,多久能吃完一頓牛糞,,還要掌握,溫度,還有牛糞的溼度,,建議你去專業的養殖蚯蚓廠去考察一下,保證你學到很多,

  • 7 # 海濤635

    養殖蚯蚓前選擇好養殖地搭建養殖床,在養殖過程中控制好溫度與光線,並提供充足的飼料,促進蚯蚓生長。

    一、養殖地的選定

    養殖的地點,對於蚯蚓養殖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室外的場所最適於養殖蚯蚓,在這種環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強,繁殖得快。室內一般適合小規模的養殖,或剛孵化出來的小蚯蚓的養殖,因為剛孵化出的幼蚓體型小,活動範圍不大。如採用室外和室內結合的養殖,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點,最好是在樹下,樹陰是最涼快的,可以有效地減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長條件的控制

    養殖床設在室外,當有過強的日照、熱風、下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如果有自然樹木的陰影是最好的,否則須加人工遮蓋物。

    在炎熱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過2~3小時。這是因為:蚯蚓對光線敏感,當強光一照,它就不吃東西,鑽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樹木的陰影比用草簾子、爛布、麥稈、馬糞紙之類的東西放在養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護。

    蚯蚓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時,活動就變得遲緩,蚯蚓就會停止吃食,交配的動作也變得緩慢,基本上不進行生殖過程。養殖床的溫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時,蚯蚓就難於孵化。蚯蚓生長環境中最適宜溼度為60%~70%。

    三、飼料的供給

    在供給蚯蚓動物的糞便、穀物、堆肥及其他腐爛的有機物以後,大多能很快生長成熟。選出的飼料,要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其他成分,這些是蚯蚓生長髮育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蚯蚓較喜歡吃甜食。

    1.喂料次數。

    蚯蚓吃完第一次給的飼料時,一定要儘快給第二次飼料(因為蚯蚓在缺乏飼料的情況下,易外逃)。蚯蚓在吃完飼料後,可以飼料表面的變化作為給蚯蚓新增飼料的時間和數量的依據。為了便於觀察,可以在飼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隨著蚯蚓吃食,就會把這些新增物推到表面上來。從被推到表面上來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斷蚯蚓周圍飼料量的多少。

    2.蚯蚓的生長促進劑。

    為了提供多種類的飼料並調節營養平衡,最好及時補充生長促進劑,如血粉、魚粉、動物的肉和骨頭粉末、活性汙泥、工業廢料等。

    蚯蚓沒有牙齒,它可以把飼料和沙子一起吞進肚內,用沙子來咀嚼飼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

    四、注意事項

    1.蚯蚓的食量較大,應給以較充分的食物,否則蚯蚓四處覓食易爬出養殖床。

    2.蚯蚓的採收時間與它的生長髮育階段有密切關係。當蚯蚓達到性成熟、出現環帶後,體重增加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且養殖蚯蚓的密度過大時,蚯

  • 8 # 鄉壩頭的勇娃子

    蚯蚓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很多動物的養殖飼料,而且高產易養殖,因此可以就地養殖,泥土、糞便都可。此外,蚯蚓既可以用於食品和藥類,又能淨化城市環境。而且,蚯蚓所需的是有機物質,以土壤作為食物,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梳理土壤結構。

    蚯蚓最喜歡吃的是有糖和蛋白質的甜飼料,不喜歡吃口感苦的東西,有鹽、有沙的飼料會危及到蚯蚓。蚯蚓必須的營養有氮素和碳素營養,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可以透過食用畜便垃圾和莖葉來獲取。一般地,蚯蚓獲取的營養越多,長得就越快,產量也就更高。

    變溫動物一般對溫度的要求會比較苛刻,蚯蚓也不例外。因為蚯蚓只有在最適宜的溫度內才會耗能量小於攝入量,才能長得更快、存活率更高。21℃到25℃是蚯蚓產卵的最適宜溫度,不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生長的蚯蚓,產卵量會大大降低。溫度在36℃時,產卵停止。就算有卵繭產出,卵子受精時也會遇到困難不能形成受精卵,導致繁殖率大大降低。

    蚯蚓的體表比較溫潤,是因為它呼吸的方式都是利用面板上的氣孔,蚯蚓體內的水分與自身體重比是3:4,所以,水是蚯蚓必不可少的生存因素,只能在潮溼的環境下生長。但是,太過潮溼的環境對蚯蚓也是不利的,極易導致氣孔堵塞造成死亡。

    蚯蚓生長的環境不利於呼吸,也缺乏氧氣,會積累很多的二氧化碳,極其危害蚯蚓的生長髮育。所以,在養殖蚯蚓的時候,要注意對其多通風換氣和疏通其生長環境,從而營造一種優質的生長環境,極其有利於蚯蚓的發育和生長速度。

    最適宜蚯蚓生長的土壤ph值在6.8~7.6,如果土壤的ph值在這個範圍之外,會導致蚯蚓的逃跑。蚯蚓可以適應弱酸弱鹼的生存條件,但是接受不了強酸強鹼的生存條件。所以,在養殖蚯蚓的時候,應投放適宜ph值的飼料,才能獲得更高的產量。

    養殖蚯蚓作為越來越多人的一項事業,養殖蚯蚓不僅能帶來很高的商業利潤,還能起到很大作用。比如說,在很多養殖戶養豬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大的煩惱,不是蛋白質的豬飼料貴,就是豬糞造成堆積,嚴重的汙染環境。

  • 9 # 保定肖戰戰

    一、養殖地的選定

    養殖的地點,對於蚯蚓養殖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室外的場所最適於養殖蚯蚓,在這種環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強,繁殖得快。室內一般適合小規模的養殖,或剛孵化出來的小蚯蚓的養殖,因為剛孵化出的幼蚓體型小,活動範圍不大。如採用室外和室內結合的養殖,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點,最好是在樹下,樹陰是最涼快的,可以有效地減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長條件的控制

    養殖床設在室外,當有過強的日照、熱風、下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如果有自然樹木的陰影是最好的,否則須加人工遮蓋物。

    在炎熱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過2~3小時。這是因為:蚯蚓對光線敏感,當強光一照,它就不吃東西,鑽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樹木的陰影比用草簾子、爛布、麥稈、馬糞紙之類的東西放在養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護。

    蚯蚓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時,活動就變得遲緩,蚯蚓就會停止吃食,交配的動作也變得緩慢,基本上不進行生殖過程。養殖床的溫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時,蚯蚓就難於孵化。蚯蚓生長環境中最適宜溼度為60%~70%。

    三、飼料的供給

    在供給蚯蚓動物的糞便、穀物、堆肥及其他腐爛的有機物以後,大多能很快生長成熟。選出的飼料,要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其他成分,這些是蚯蚓生長髮育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蚯蚓較喜歡吃甜食。

    1.喂料次數。

    蚯蚓吃完第一次給的飼料時,一定要儘快給第二次飼料(因為蚯蚓在缺乏飼料的情況下,易外逃)。蚯蚓在吃完飼料後,可以飼料表面的變化作為給蚯蚓新增飼料的時間和數量的依據。為了便於觀察,可以在飼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隨著蚯蚓吃食,就會把這些新增物推到表面上來。從被推到表面上來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斷蚯蚓周圍飼料量的多少。

    2.蚯蚓的生長促進劑。

    為了提供多種類的飼料並調節營養平衡,最好及時補充生長促進劑,如血粉、魚粉、動物的肉和骨頭粉末、活性汙泥、工業廢料等。

    蚯蚓沒有牙齒,它可以把飼料和沙子一起吞進肚內,用沙子來咀嚼飼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

    四、注意事項

    1.蚯蚓的食量較大,應給以較充分的食物,否則蚯蚓四處覓食易爬出養殖床。

    2.蚯蚓的採收時間與它的生長髮育階段有密切關係。當蚯蚓達到性成熟、出現環帶後,體重增加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且養殖蚯蚓的密度過大時,蚯蚓就會變得瘦弱,如果單純為了得到蚓體,此時即為採收時期。

    3.每次學生實驗完畢,要及時把蚯蚓放回養殖地(或放歸自然環境中)。

    4.細菌有助於蚯蚓的消化,但飼料裡含水量過高時,細菌繁殖過快,易產生酸性物質,不利於蚯蚓的生長。因此,飼料中水分不宜過大。

    5.夏天,墊料裡如用鮮草容易產生熱,對蚯蚓生長不利。所以,用鮮草時應過三天後再接入種蚓。

    6.當空氣過於潮溼或刮強風時,蚯蚓可以感知下雨的前兆就會跑出來。如果怕蚯蚓爬出來,用電燈照明就可以防止。

  • 10 # 農之味陶男

    養蚯蚓先要準備飼養場地,然後配製飼養基料,在飼養當中要注意溫度和溼度,同時也要注意合理的密度和餵食。

    1、飼料配方:牛糞50%、紙漿汙泥50%,或牛糞100%或一切禽畜糞混合100%,或牛糞、豬糞、雞糞各20%、稻草屑40%,雞糞需要先用來養蛆後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來養蚯蚓,否則蚯蚓會全部逃走或死掉。

    2、飼料發酵:用稻草、秸杆先鋪一層厚10~15釐米的乾料,然後在乾料上鋪4—6釐米糞料重複3—5層,每鋪一層用噴水壺噴水,直至水滲出為好,若採用垃圾,一層垃圾一層糞地堆。長寬不限,並用薄膜蓋嚴,在氣溫較高季節,以後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飼料的發酵工作。

    3、飼料調製:飼料發酵好以後,測試PH值。蚯蚓飼料一般要求適宜PH值為6~7.5,但很多動植物廢物的PH值往往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值。當PH超過9時,可以用醋酸、食鹽或檸檬酸作為緩衝劑。

    4、養殖密度:牛糞養蚯蚓其種蚯蚓數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萬條以內,生產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萬條),前期幼蚓3萬條/平方米,後期下降到2萬條。

    5、適時補料: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將全部豬糞變為蚯蚓糞,此時需補料。補料時可以在原飼料的基礎上覆蓋新料,根據蚯蚓的食量確定加料量,飼料要鋪設均勻,再加上稻草,經常澆水保溼。

    6、合理澆水:在養殖蚯蚓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蚯蚓正常生長,特別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澆一遍水,水不能有汙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澆透,使上下層料接上,最好選擇溫度較低的早上或晚上澆。

  • 11 # 南一味茶坊A

    我們這邊養蚯蚓都以竹鼠糞跟雞糞混合後做為養料,我們將混合好後的糞便放進泡沫箱裡,然後淋上水溼度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然後放個十幾天等它發酵,等到箱裡的糞便發酵會變得鬆軟,然後提前半天澆水溼度也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下一步就可以去挖蚯蚓回來放進去了,放進時從中間爬開要挖下去深一些在放蚯蚓,蓋好土後要避免陽光直射還要放在痛風好的地方。

  • 12 # 小白楊愛了

    你知道一條蚯蚓斷了能變成兩條,條件好的話兩條都能活嗎?你知道蚯蚓沒有爪牙該怎樣自保嗎?你知道為什麼吃喝不愁的蚯蚓還要機體搬家嗎?你知道蚯蚓世界的奇妙嗎?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蚯蚓的賺錢商機嗎?下面我們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養殖蚯蚓如何用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蚯蚓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可以作為很多動物的養殖飼料,而且高產易養殖,因此可以就地養殖,泥土、糞便都可。此外,蚯蚓既可以用於食品和藥類,又能淨化城市環境。而且,蚯蚓所需的是有機物質,以土壤作為食物,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梳理土壤結構。蚯蚓最喜歡吃的是有糖和蛋白質的甜飼料,不喜歡吃口感苦的東西,有鹽、有沙的飼料會危及到蚯蚓。蚯蚓必須的營養有氮素和碳素營養,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可以透過食用畜便垃圾和莖葉來獲取。一般地,蚯蚓獲取的營養越多,長得就越快,產量也就更高。

    變溫動物一般對溫度的要求會比較苛刻,蚯蚓也不例外。因為蚯蚓只有在最適宜的溫度內才會耗能量小於攝入量,才能長得更快、存活率更高。21℃到25℃是蚯蚓產卵的最適宜溫度,不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生長的蚯蚓,產卵量會大大降低。溫度在36℃時,產卵停止。就算有卵繭產出,卵子受精時也會遇到困難不能形成受精卵,導致繁殖率大大降低蚯蚓的體表比較溫潤,是因為它呼吸的方式都是利用面板上的氣孔,蚯蚓體內的水分與自身體重比是3:4,所以,水是蚯蚓必不可少的生存因素,只能在潮溼的環境下生長。但是,太過潮溼的環境對蚯蚓也是不利的,極易導致氣孔堵塞造成死亡。

    蚯蚓生長的環境不利於呼吸,也缺乏氧氣,會積累很多的二氧化碳,極其危害蚯蚓的生長髮育。所以,在養殖蚯蚓的時候,要注意對其多通風換氣和疏通其生長環境,從而營造一種優質的生長環境,極其有利於蚯蚓的發育和生長速度。。

  • 13 # 屯裡人267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無脊椎動物。蚯蚓遍佈世界各地,多達2500多種,我國已發現和定名的蚯蚓有150種左右,但可供養殖的種類不多,主要養殖種類是正蚓科愛勝蚓屬的赤子愛勝蚓。

    蚯蚓性喜溫暖潮溼。在自然條件下,除嚴冬或乾旱外,一般在暖和季節都能繁殖。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從卵繭產下至發育成熟並開始產卵作為一個生育週期,其生長髮育與環境條件有很大關係。

    筆者於1980年開始養殖的大平二號,本地俗名太湖紅蚯蚓,原稱美國紅正蚓和日本花蚯蚓的雜交種。此蚓一般體長50~70毫米,體腔直徑3~6毫米,個體大的體長可達90~150毫米,成蚓體重0.45~1.12克。體上剛毛細而密,體色紫紅,但隨飼料、水份等條件改變體色也有深淺的變化。太湖紅蚯蚓具有體腔壁厚、肉多,壽命長和繁殖率高等特點,非常適合人工養殖。現著重介紹如下:

    一、太湖紅蚯蚓生長髮育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1.食性

    紅蚯蚓是腐食性動物,喜歡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機質的土壤裡,難以在一般耕地中見到。所以利用動植物的有機廢棄物可以大量人工養殖。它食性廣,畜禽的糞便以及稻草、各種鮮、幹青草,樹葉、瓜果、菜皮、甚至泔腳等經發酵後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攝食量與自己的體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為蚓糞排出。生產一噸鮮蚯蚓,約要攝食70~80噸有機垃圾。

    2.溫度

    蚯蚓是喜溫動物,野生蚓在久旱、嚴冬及高溫季節會鑽入生土層潛伏休眠。人工養蚓,要調節好溫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長繁殖。紅蚯蚓的最適生長溫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必須異體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現生育環)在交配1周後各自產卵。但產卵頻率與溫度有很大關係。溫度低於10℃時,要35天左右才產卵一粒;溫度在18~25℃,溼度30%~50%,通風換氣好時,一般1.5~4.5天就產卵一粒;當溫度高達35℃時,產卵數量下降。卵繭孵化與溫度也有很大關係。當溫度低於8℃,卵繭停止孵化;15℃時,卵繭約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個卵繭孵出幼蚓6.8條;當平均溫度在20℃時,19天孵化幼蚓;32℃時,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僅33%,平均每個卵繭孵出幼蚓2~3條。孵化過程中,當卵繭積溫達到220~260℃時,幼蚓便可孵出(卵繭積溫指每日扣除卵繭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無效溫度後逐日積累的能使卵胚胎髮育的有效溫度總和)。所以把溫度控制在18~25℃最利於蚓產卵孵化。幼蚓生長38天左右達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條蚯蚓一個月內產的卵繭,逐漸能孵出50~80條小蚯蚓。

    3.溼度

    溼度與蚯蚓的生長,產卵及卵繭孵化的關係很密切。蚯蚓體內含有約80%左右水份。如久不澆水,會造成蚓體萎縮,影響產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時,蚯蚓吃食多,生長快,產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氣

    據上海市金山區錢錦康的試驗,用空氣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種不同條件飼養蚯蚓30天,它的產卵數分別是7.8粒和1.4粒,差距較大。空氣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過1%,就會影響蚯蚓的產卵。

    5.pH值

    蚓床的酸鹼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危害蚯蚓生長,以pH值6~8為宜。

    二、太湖紅蚯蚓高效養殖技術

    1.場地與放養

    蚯蚓在室內外均能養殖。南方夏秋季節氣溫高,室內養殖較好。但室外可進行大面積養殖,低溫時可利用太陽能增溫。但場地一定要選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農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間空隙處。養殖面積大時要裝水管或自動噴水器。

    蚓床一般5米寬,中間走道70~80釐米,但如用車送料,則寬度均應增加。走道填高30釐米以上,兩邊兩條蚓床各寬2米,在兩條蚓床的外側開溝以利排水。

    蚓床做好後,把發酵好的飼料橫放在蚓床上,成20~30釐米寬的條形,間隔10~15釐米。放蚓種前先澆溼蚓床,然後把蚓种放入無飼料處,放養密度0.5千克/平方米(約1000條),然後補澆一些水,利於蚯蚓活動。忌在蚓床上堆滿畜糞後放蚓種,以免造成蚓種損失。

    2.適時添料

    太湖紅蚯蚓的食性廣,幾乎什麼都吃,但關鍵是飼料一定要完全腐熟。堆肥需經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腳等放在禽畜糞水中發酵更好。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與自己的體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適時"添料。"適時"指蚓床還有二成飼料時採集蚯蚓後添料。添料必須成梅花形,料堆之間留5~8釐米空隙。畜禽糞過薄要澆成條狀。留1/3~1/4的空隙面積,並在添料前先澆水。雷雨易將剛添一二天的牛糞衝平,形成板結,不透氣,蚯蚓受悶加上地溫高,蚓床邊上的蚯蚓會爬入溝裡,有的竄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發酵好的畜糞正在產生沼氣,蚯蚓碰上立即死亡。因此在雷雨前後要勤觀察,添料後未蓋草的,在雷雨前後把蚓床上剛添的畜糞扒開20釐米寬。冬季蚓床上全部蓋一層薄料,也會造成蚯蚓死亡。久不添料又不澆水,會造成蚓體縮小,蚯蚓無法生存時自溶死亡,但它會留下一批卵繭。

    有條件的話可利用EM生物技術,這是江蘇省1991年從日本引進的一項高新技術,是有效微生物群,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個菌屬,80餘個菌種,該菌群具有加速各種有機肥料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減輕病蟲害、淨化環境等功能,並能促使農作物和畜、禽、魚類處於較好的生態環境和生長狀態,少施或免施農藥化肥。用稀釋後的EM液噴灑在畜糞上、蚓床餌料上,可除惡臭,抑制有害細菌繁殖,減少蝨、蠅的侵害。蚯蚓吞食EM發酵過的畜糞等有機垃圾,有益菌落在其體內繁殖而被吸收成養分,增強抗病能力,蚯蚓生長快,繁殖率高。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內試養蚯蚓85天,增殖65.9倍,比對照組(噴清水)增殖51.6倍,多增值14.3倍,而且噴灑EM的蚓體略粗些,色澤略紅而有力。

    3.保溼通氣

    蚯蚓床是養育蚯蚓的場所,要十分重視溫度,溼度和通風換氣。要經常澆水保持溼潤。夏季每天澆水1次,低溫期5~10天澆水1次,涼爽期3~5天澆水1次,使溼度保持在30%在右。並要認真做到常年蓋層草,保溼通氣。這樣能促進蚯蚓多吃食,生長快,產卵多,卵繭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我們於1994年作了蓋草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蓋草簾的蚓床蚯蚓產量提高了80%。另外,蓋草後如遇到較大雷雨,可避免蚓床表層板結,並避免蚯蚓碰上沼氣造成死亡等情況。低溫期少數養殖戶管理不善,造成蚓體萎縮,產卵少等,原因有多種,如久不澆水,新增飼料不及時等,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風換氣工作。蚯蚓在缺氧條件下體色暗褐無光,體弱,活動遲緩,後代死亡多。尤其是尚未發酵透的畜糞,在薄膜內繼續發酵,產生沼氣危害蚯蚓。缺氧,魚群浮頭,易於發現,蓋在薄膜內的蚯蚓床缺氧則不易發現。只有做好通風換氣,增加氧氣,排出有害氣體才行。辦法有兩種:

    (1)使用弓形矮棚,做成類似育紅薯苗的棚。

    (2)扎草籠透氣。用稻草或玉米杆二頭紮成周長40~50釐米的圓柱,放在蚓床中央,蚓床上均蓋二層薄膜夾一層草簾。中午前後揭開兩頭薄膜,通風2~3小時(雨雪天例外),便能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4.季節增溫增產

    冬季在室外按規模大小採用多種增溫方法,爭取蚓床最低溫度在10~15℃以上,以提高蚯蚓生長和繁殖速度。

    有的養殖戶在蚓床上平鋪一層薄膜,雖然蚓床溫度可比最高氣溫要高8~10℃,但到凌晨氣溫降到0℃以下時,蚯蚓床上只比外界溫度高1~2℃。所以平蓋一層薄膜不能達到所需溫度。經多年探索,我們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在無錫地區能起到增溫保暖功效。

    (1)兩層薄膜夾一層草簾:這種方法簡單,不需要多少投資,而且增溫保暖效果好。據我們測試,要比蓋一層薄膜的溫度高6℃。反之,在夏季能起到降溫調節作用,蚓床上的溫度比平蓋一層薄膜低6℃。

    (2)竹架塑膠棚:本人五年來在冬季利用太陽能養蚯蚓,使用竹架塑膠棚,投資少、效果好,平均每天增溫10℃,按低溫期150天算,累計增溫1500℃,等於平均氣溫20℃的75天積溫,比一般養殖戶多2個月生長期,蚯蚓生長快,產卵早,孵化早,上市早,為全年高產打好基礎。在塑膠棚的東西北三面掛上草簾子,上下固定,以防風保溫。棚內蚓床表面仍蓋稻草、幹野草或草簾子,並須在蚓床中間放上草籠透氣,然後蓋一層薄膜,氣溫低的地區可蓋兩層薄膜夾一層草簾。

    5.夏季降溫增產

    無錫地區從6月至9月,氣溫較高,十分適合蚯蚓生長繁殖。但7~8月份有高溫天氣,應採取降溫措施,把蚓床溫度控制在30℃以內,這是蚯蚓夏季增產的關鍵。

    (1)搭棚遮蔭:經多年觀察,棚上用麥杆、稻草編的簾子遮蔭效果較其他方法(如種攀緣植物,放油菜箕等)要好。可利用冬季搭棚材料。棚要南低北高,草簾由棚頂中心先掛,掛到離蚓床1米左右,南面的草簾子早上放下,傍晚前收起,要做到四面能通風,下雨能漏水。

    (2)蚓床蓋草:氣溫較高時,在遮蔭棚的蚓床上如須蓋草簾子,最好蓋水葫蘆、水花生、青草等。試驗表明,氣溫34℃時,棚內蚓床上蓋草簾子的,蚓床表層下6釐米處溫度為30℃,蓋40~50釐米厚的水花生的,溫度為28℃,無棚只蓋舊席條的溫度為35℃。搭棚後蚓床再蓋草簾子,特別是水葫蘆水花生降溫的,不僅蚯蚓生長快,而且產卵量大大增加。

    (3)澆水降溫:高溫期必須每天下午澆水1次,以利蚯蚓晚上在潮溼環境中爬到蚓床表層覓食,有條件的早晚2次澆水效果更好。千萬不能用曬得很熱的稻田水或嚴重汙染的工業廢水。高溫期綜合採用上述降溫措施,結合每年綠化,把蚓床溫度降到30℃以內,避免蚯蚓受高溫休眠而影響產量。

    總之,養蚯蚓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採取合適的增溫或降溫措施,使得蚓床全年溫度控制在蚯蚓最適生長繁殖範圍內。

    1995年本人按照以上綜合飼養管理技術,以及合理採集蚯蚓,實養面積32平方米,產鮮蚓225千克,銷售純收入2300元。

    三、太湖紅蚯蚓的日常管理與採集加工

    要十分重視蚯蚓的日常管理,因它與最終能否取得高產有很大關係。須注意以下幾點:

    1.蚓糞清除

    在適宜氣溫清除蚓糞,對蚯蚓繁殖有利,以晴天氣溫在15~25℃左右較理想。有的養殖戶未做好高溫和寒冷季節的控溫措施,使一部分蚯蚓潛伏休眠,甚至鑽到生土層,在早春或高溫時清除蚓糞會造成蚯蚓損失,適宜溫度可讓休眠蚯蚓全部到蚓床上吃食。無錫地區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及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清除蚓糞,1年2次。工廠化養殖按蚓糞厚度增加清除次數。

    具體方法是將蚓床上面約15~20釐米厚度的餌料及蚯蚓糞(其中有大小蚯蚓及卵繭)剷出放在旁邊蚓床上或藻膜上,深度以鐵鏟下面基本無蚯蚓及蚓卵為準,然後把下面的蚓糞剷出運走,把表層再搬回到蚓床上。

    2.防逃

    下雨後有少量蚯蚓爬出活動屬正常現象。可在蚯蚓養殖場周圍適當處,放幾處畜糞,引誘蚯蚓鑽進吃食。如遇大雨蚓床被水淹沒,為防蚯蚓隨水流走,可用繩子捆紮稻麥杆,固定在蚓床四周,以利蚯蚓鑽入。如果水不能很快排出,為保護蚯蚓卵繭,可合併蚓床,使之高出水面,使一部分卵繭較快離開水淹而能正常孵化。

    3.病、敵害防治

    除前面提到的引起蚯蚓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外,蚯蚓還有一些病、敵害。

    (1)蚓體出現痙攣狀結節,變粗而短,環節紅腫,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變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飼料,如在畜糞堆附近噴過農藥,蚓床上澆了汙染的水,在蚯蚓暫養育壯處曾堆放過化肥、農藥,運送蚯蚓的容器接觸過有毒物品,以及暫養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飼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環境過份潮溼,氣溫高時出現蚓體變白,少數死亡。如因毒害出現這種情況,可採取多次噴水,讓有害物質隨水洗掉,還要勤添精飼料米糠、麩皮等;室內暫養蚯蚓發病,則要搬離。如因過份潮溼造成蚓體變白,可添加發酵過的幹畜糞或精飼料,與原有潮料和蚓糞拌和,並將薄膜取出,如發現已有少數死亡,即搬入蚓床飼養,以使尚能活動的蚯蚓恢復健壯。

    部分農藥對蚯蚓有毒殺作用,但蚯蚓對大部分農藥不太敏感。當土壤中殘留某些農藥時,蚯蚓還能生存,當蚯蚓吸入殘留在土壤中的農藥後,就會在其組織內富集。另外,蚯蚓還能富集某些重金屬,如在靠近公路的土壤中,蚯蚓體內鎘、鎳、鉛、鋅的含量非常高。

    如把這些蚯蚓去餵動物,則會引起動物病變或死亡,所以在選擇養殖場時,不要選在噴施過大量農藥的地方,也不要選在某些工廠、礦山附近或公路沿線,這些地方往往因灰塵、廢水、廢氣或礦渣的影響,使土壤受到重金屬的汙染。另外,也不要喂噴過農藥的飼料,如農田或果園噴灑過農藥的青草、落葉等。

    (2)蚯蚓是某些寄生蟲如線蟲及絛蟲的中間宿主,如環細線蟲,終宿主為雞;長刺後圓線蟲,終宿主為豬。若蚯蚓吃了有環細線蟲卵子的雞糞,雞吃了活蚯蚓,蚯蚓腸內的環細線蟲卵便進入雞腸內繁殖,對雞有危害。

    防治方法:①禽畜糞經高溫發酵殺滅各種寄生蟲及卵;

    ②活蚯蚓在開水中燙2分鐘,然後拌入飼料或採用豬糞喂的蚯蚓不餵豬而喂禽等辦法阻斷傳佈;

    和其他動物一樣,蚯蚓也有敵害。主要有田鼠、家鼠、鳥類、蛇、蟾蜍、蛙類、螻蛄、螞蟻等。應採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1)網圍:購密眼網,網寬一米多,網的二邊均用塑膠粗線加固,在網的下面間隔扎小樹條或竹枝,埋在養殖場四周土中6~8釐米深,上面紮在樁上。此網可防螻蛄等鑽入,也可防雞鴨進去啄食。螻蛄對蚯蚓的危害很大,它先吃卵繭,後吃小蚯蚓。蚓床下有時每平米多達幾十只螻蛄,它春季做窩產卵,窩內會有幾十粒卵呈灰色有深褐色斑點,不易破碎,所以見有雞蛋大小的蚯蚓飼料塊,要仔細檢查,發現有螻蛄卵,一定要全滅之。

    (2)藥物:螞蟻以食蚯蚓卵繭及小蚯蚓為主,多雨季節蟻窩受淹,便爬入較高的蚓床生活繁殖,所以見到蟻窩即要消滅。預治方法是購買螞蟻藥(即養蠶室內用的),拌勻後一匙三包。用廢舊薄膜三面包好,一面暢開使藥味慢慢散出,放在養殖四周略高處,用磚、瓦片壓住,間隔70釐米左右放1包,1年用藥2~3次即可防止螞蟻進入蚓床。至於蟾蜍及鼠,以捕捉為主,離村遠的可用鼠藥。

    4.蚯蚓的採集、育壯及加工

    合理採集蚯蚓可使全年蚯蚓產量有較大的提高,原則是抓大留小,即將多數已性成熟的蚯蚓採集出大部分,採後保持合理密度才能提高繁殖基礎。採集方法:

    (1)手抓(可戴塑膠手套)或用定製鐵質扁刺小釘耙。將多數蚯蚓已性成熟的蚓床表層剷出放在薄膜上,堆高50多釐米後,用耙多翻動幾次,蚯蚓受到刺激就一直向下部移動直至薄膜,將表層蚓糞及飼料(有卵繭)逐漸取出搬回撒佈在蚓床上,最後將採集到的大部分大蚯蚓過秤暫養。

    (2)雨後採集:夏秋季氣溫較高,在雨後早晨,把蚓床表層密集之蚯蚓,連同蚓糞及飼料採集至室內或棚內暫養;

    (3)暫養育壯:是1年內經常性的工作,短期暫養,1平方米可暫養蚯蚓5~6千克,按氣溫高低掌握暫養密度,要取蚓床上的飼料及蚓糞撒5~8釐米厚,每天用水拌溼的精飼料喂1次,多喂要變酸生黴,還要勤添發酵好的畜糞。

    除鮮蚯蚓可以直接利用或出售外,還可按需進行加工,如曬乾、烘乾或速凍等。要曬乾蚯蚓可採取炒熱玉米粉拌無雜質的鮮蚯蚓,讓它在曬的過程中蚯蚓液汁(85%)被玉米粉吸收而充分利用營養。有條件的可添置烘乾裝置。若作商品出售,要達到條條幹蚯蚓脆而無結塊,無雜質,水份在10%左右,掌握用手一捏易斷為準。曬乾後篩去玉米粉,把條形純蚯蚓當天裝袋。內包裝用薄膜袋,外加編織袋或紙箱。要能久存,遠銷不變質,必須健全驗收制度和定期複查。隨著蚯蚓養殖業發展到產業化、工廠化或企業集團時,蚯蚓的烘乾粉碎或冷凍乾燥蚯蚓粒子等先進工藝將會得到廣泛應用。

    四、蚯蚓的綜合利用

    最早養殖蚯蚓的國家是紐西蘭和美國,美國養殖蚯蚓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日本在1974年才正式開始養蚯蚓,但僅幾年時間,交易額就達20億日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消費國之一。日本、加拿大、菲律賓、印度、新加坡等國在研究蚯蚓和發展蚯蚓養殖生產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如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就有五萬多養蚯蚓專業戶。隨著蚯蚓商品化生產的發展,世界蚯蚓貿易也不斷增加,近幾年,世界年貿易額已達20億美元左右,而且每年還在以20%~25%的速度遞增(廣東食品,1994)。我國70年代末才開始養蚯蚓,80年代在全國推廣,現已得到一定發展。

    蚯蚓養殖業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不僅是因為蚯蚓本身具有多方面的價值,而且是因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蚯蚓在環境保護,變廢為寶,發展生態農業中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1.蚯蚓是優質動物蛋白飼料

    據測定,蚓體的蛋白質含量約佔乾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為4.4%~17.38%,碳水化合物11%~17.4%,灰分7.8%~23%(黃福珍,1982)。據日本專家對"大平二號"蚯蚓分析,鮮體中水份85.8%,粗蛋白8.5%,粗脂肪2.5%,碳水化合物2.2%。據錢錦康分析,大平二號幹體蛋白質含量57.02%。蚯蚓蛋白質中含18~20種氨基酸,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及家禽必需的12種氨基酸,且含量較豐富,其有效能量與魚粉相當。蚯蚓體內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約佔鮮體重的0.04%~0.073%),以及鈣和磷(約佔鮮體重的0.124%~0.188%)等礦物質元素(黃福珍,1982)。對蚯蚓生化組成的分析表明,蚯蚓是不可多得的優質動物蛋白質飼料,它可以替代魚粉作為禽、畜、魚及特禽、特種水產品的飼料新增劑。

    在豬的飼料中新增煮熟切碎的蚯蚓(不超過日糧總量的5%~8%),豬增重多,氣溫30℃以上,仍繼續正常生長。

    在養魚飼料中摻入鮮蚯蚓(一般摻入5%較好),其體液為配合飼料吸收,可提高適口性及飼料效率。1980年,日本有用澱粉類粘著劑固定的冷凍加工蚯蚓出售,其營養價值與鮮蚯蚓相近,可儲存,不易變質,養鰻時在白仔鰻期單獨使用,黑仔鰻期在配合飼料中摻入10%,中期摻入2%~3%,效果顯著(上海科技情報所,1982)。用蚯蚓喂黃鱔,黃鱔的產卵率高,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總之,蚯蚓可作為許多特種水產品如甲魚、對蝦、羅氏沼蝦、鱒魚、牛蛙以及特禽火雞等飼料新增劑,還可作為經濟動物如水貂的飼料新增劑,據報道,一隻貂1天加20克鮮蚯蚓比1天吃150克鮮魚還長得快。

    用蚯蚓替代魚粉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飼養的禽畜肉質好,味道鮮,這是因為蚯蚓蛋白質中含穀氨酸在起作用,據測定,大平二號的穀氨酸含量達8.21%,而秘魯魚粉腥味重是眾所周知的。

    2.蚓糞是優質有機肥料

    據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對蚯蚓糞進行分析,在含水份32.5%時,全氮為1.21%,含水分11%左右時,全氮約為3.6%。蚓糞的氮磷鉀等含量均比土壤高,其保水性、保肥性及通氣性都比較好。在農業上應用,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如錫山市東北塘鎮朱巷村農業綜合服務站王國清於1994年進行了蚓糞增產小麥效果試驗,結果見表。

    1994年蚓糞增產小麥效果

    面積 增施蚓糞 株高 穗數 實粒數 千粒重 畝產

    編 號

    (畝) (千克/畝) (釐米) (萬株) (每穗) (克) (千克)

    1 0.8 800 99 23 32 40.39 278

    2 1.8 700 91 28 31 36.35 266

    對 照 0.9 70 23 28 35.63 180.5

    從上表可見,增施蚓糞作小麥蓋子肥,1號田比對照田畝增產小麥97.5千克,增產54%,2號田比對照田增產小麥85.5千克,增產47.7%。實踐還證明,蚓糞具有增肥改良土壤的長期效應,即當季增產、後茬得益的良好效果。

    3.蚯蚓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蚯蚓在中醫學上名叫地龍,性寒,味微鹹,是傳統的中藥。《本草綱目》中就開列了40種蚯蚓藥方。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蚯蚓的藥用成份進行分析,表明蚯蚓體內含有地龍素、地龍解熱素、地龍毒素、黃嘌呤、抗組織胺、維生素B等多種藥用成份。我國醫學界透過長期臨床實踐證明,蚯蚓有解熱、鎮靜、平喘、降壓等藥理作用。

    我國醫學利用蚯蚓製成地龍注射液,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氣管炎,特別是"熱喘"病,療效較高。後來製成的複方地龍注射液(與黃芩素複合)療效更高。據報道,1996年"百奧蚓激酶"技術獲火炬計劃證書。從特種蚯蚓中分離純化的一種蛋白水解酶具有直接和間接溶解纖維蛋白的雙重功能。這種酶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可用來製造治療和預防血管栓塞性心臟疾病的藥物。

    另外,蚯蚓還是人類的健康食品。國外蚯蚓食品大都以蒸、炒、炸、煎為主,紅燒蚯蚓味道鮮美,勝過海味。日本食品工業運用現代技術研製成的蚯蚓保健食品含蛋白質58.5%,脂質6.3%,亞油酸110毫克,維生素B11.3毫克等。經臨床服用表明可調節身體疲勞狀況,可除去血管內過多膽固醇成份,特別適於高血壓患者。無錫市某生物化工廠已小批次生產奶粉狀的"純地龍粉"出口創匯,效益良好。

    4.蚯蚓在環保中的應用

    每個城市周圍都有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場,處理成千上萬噸垃圾不僅需要化費大量人力物力,佔用大量土地,而且還給土壤、水、大氣造成新的汙染;一些畜禽養殖場的排洩物沒有得到很好利用,除廢棄物中的營養物質白白浪費外,還嚴重汙染環境。而蚯蚓吃的是有機廢棄物,生產的都是優質蛋白和優質有機肥料。鑑此,世界上已有不少國家正在讓蚯蚓成為有機廢棄物的加工者,既把廢棄物作為"資源"來利用,又為防治汙染開闢了新途徑。

    日本一家造紙廠從美國引進125噸蚯蚓,用來清除紙漿殘渣,10億條蚯蚓,每天吃50噸造紙廢渣,生產25噸蚓糞。在哥倫比亞,養蚯蚓是從70年代開始的,先在大農場中,後來發展到中小農場。農場主們認識到讓蚯蚓來處理本場的有機廢棄物,進行物質迴圈,發展生態農業,無論從經濟的還是從社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利的。南非有一家蚯蚓公司,專門生產各種養蚓裝置,從家庭廚房用的到飯店工廠用的應有盡有,主要目的是變有機廢棄物為有機肥料,防治環境汙染。

    我國養蚓歷史僅十幾年,雖已得到一定發展,但規模養殖少,大多為庭院式,這在我國農村值得大力推廣。在城鎮新村可推廣廚房有機垃圾養蚯蚓,蚓糞用於家庭種花,新村綠化,蚯蚓集中出售。總之,我們要結合特種養殖業,結合環境保護,開發蚯蚓產業,進行綜合利用。把蚯蚓養殖發展成一個產業,使其成為大農業的組成部分,讓蚯蚓為我國經濟發展作貢獻。

  • 14 # 鄂c大表哥

    養殖蚯蚓前選擇好養殖地搭建養殖床,在養殖過程中控制好溫度與光線,並提供充足的飼料,促進蚯蚓生長。

    注意以下幾點:

    一、養殖地的選定

    養殖的地點,對於蚯蚓養殖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室外的場所最適於養殖蚯蚓,在這種環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強,繁殖得快。室內一般適合小規模的養殖,或剛孵化出來的小蚯蚓的養殖,因為剛孵化出的幼蚓體型小,活動範圍不大。如採用室外和室內結合的養殖,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點,最好是在樹下,樹陰是最涼快的,可以有效地減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長條件的控制

    養殖床設在室外,當有過強的日照、熱風、下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如果有自然樹木的陰影是最好的,否則須加人工遮蓋物。

    在炎熱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過2~3小時。這是因為:蚯蚓對光線敏感,當強光一照,它就不吃東西,鑽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樹木的陰影比用草簾子、爛布、麥稈、馬糞紙之類的東西放在養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護。

    蚯蚓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時,活動就變得遲緩,蚯蚓就會停止吃食,交配的動作也變得緩慢,基本上不進行生殖過程。養殖床的溫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時,蚯蚓就難於孵化。蚯蚓生長環境中最適宜溼度為60%~70%。

    三、飼料的供給

    在供給蚯蚓動物的糞便、穀物、堆肥及其他腐爛的有機物以後,大多能很快生長成熟。選出的飼料,要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其他成分,這些是蚯蚓生長髮育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蚯蚓較喜歡吃甜食。

    1.喂料次數。

    蚯蚓吃完第一次給的飼料時,一定要儘快給第二次飼料(因為蚯蚓在缺乏飼料的情況下,易外逃)。蚯蚓在吃完飼料後,可以飼料表面的變化作為給蚯蚓新增飼料的時間和數量的依據。為了便於觀察,可以在飼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隨著蚯蚓吃食,就會把這些新增物推到表面上來。從被推到表面上來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斷蚯蚓周圍飼料量的多少。

    2.蚯蚓的生長促進劑。

    為了提供多種類的飼料並調節營養平衡,最好及時補充生長促進劑,如血粉、魚粉、動物的肉和骨頭粉末、活性汙泥、工業廢料等。

    蚯蚓沒有牙齒,它可以把飼料和沙子一起吞進肚內,用沙子來咀嚼飼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

    四、注意事項

    1.蚯蚓的食量較大,應給以較充分的食物,否則蚯蚓四處覓食易爬出養殖床。

  • 15 # 輝哥fj

    在農村挖蚯蚓的話,最好找一些腐爛的木頭或者家畜的糞便,泥土有一些潮溼鬆軟,這類地裡去挖蚯蚓比較多,相對而言,蚯蚓比較喜歡呆在那樣的環境生存

  • 16 # 黑蛋的小日子

    人工養殖蚯蚓工作是一項新興的事業,它能作為畜、禽、魚類等養殖的蛋白質飼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還能處理城市有機垃圾,化廢為肥,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的汙染。蚯蚓的用途很廣,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木片主要以紅蚯蚓為例,介紹其養殖方法。紅蚯蚓為正蚓科,愛勝蚓屬,屬於糞蚯蚓,其個體較小,一般體長90-150毫米,寬3—5毫米,性成熟時,平均每條鮮體重0.50克。體色為紫紅色,尾部淺黃色。喜吞食各種牲畜糞,傾肥性強,適合於人工養殖。

    飼料的調製和發酵工作,是蚯蚓養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蚯蚓的飼料來源很廣,凡是無毒的有機物質,如畜禽的糞便、各種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爛水果等,經過發酵腐熟後,均可作為蚯蚓的飼料。蚯蚓的生長繁殖,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主要的營養指標是碳氮比例。氮素飼料和碳素飼料不宜單獨使用,必須適量搭配,使其比例調整在20—30之間。蚯蚓是雜食性動物,要求營養豐富的有機物質

    蚯蚓的飼料是經過充分發酵後的有機廢物,如各種牲畜糞便和秸杆等。在發酵前,所用的畜禽糞便都要經過灑水、搗碎。如用農作物秸杆、稻草,最好用鋤刀切成6-9釐米長,再澆水,拌均勻,使其充分溼潤,然後在地面堆制。堆料時,要求堆料鬆散,不要壓實,以利高溫細菌的繁殖,堆制時要充分灑水,所含水份在50-60%之間,堆積高1米左右。

    飼料堆積好以後,上面可用塑膠布覆蓋,以達到保溫保溼的目的。蚯蚓是雜食性環節動物。這些有機廢物必須經過堆制發酵後,才能吞食利用,否則會使蚯蚓大量死亡。堆積的有機廢物經過3-4天后,裡面的溫度可上升至50-60℃之間,半個月左右可翻堆1次,並新增水分,經過三、四次翻堆腐熟後,即可使用。

    養殖蚯蚓有多種方法,平地堆肥養殖是最常用的一種,在室內或室外均可以進行。

    取充分腐熟後的飼料投入到蚯蚓床上,此時腐熟好的飼料,黑褐色,無臭味,質地鬆軟,不粘滯。腐熟堆肥的寬度為80-100釐米,長 2-3米。澆水使飼料水分在60-70%之間。

    為了慎重起見,在正式養殖之前,應做飼料的鑑定投試,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願進入料中,說明飼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繼續發酵。

    經過生產實踐證明,平地堆肥養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蚯蚓。每個料床上可以接種蚯蚓1000-2000條,3個月左右,當蚯蚓大量繁殖後,及時進行分池養殖。一般1個月加料1次,保證蚯蚓有足夠的飼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長。

    在蚯蚓的生長髮育過程中,溫度對其有較重要影響,溫度低於5℃或高於30℃,均不利於蚯蚓繁殖生長,在溫度下降至7℃時,就出現蚯蚓大量逃逸現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凍死。

    蚯蚓的生長溫度在5-30℃之間,最適合溫度為20℃。

    蚯蚓是好氣性運動,靠面板呼吸,因此要求養殖床的飼料氧氣充足,必須通風換氣,疏鬆飼料,保證有充足的氧氣,蚯蚓才能生長良好,否則就會生長髮育受阻,體色發暗不鮮,行動遲緩。

    蚯蚓的生長繁殖與飼料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適應範圍在 PH6.0—8.0之間,最適宜為PH7.0,超過此範圍,蚯蚓會出現脫水、變幹、萎縮,體色變黑紫,感覺遲純,往外逃逸等現象。

    有生產實踐證明,在投飼料前,用水沖洗飼料,可以調節PH值。用水沖洗飼料,雖然會損失一些水溶性養分,但能排除有害氣體,洗滌鹽分和有害物質,但發酵較好的飼料,不用調整PH值。

    蚯蚓喜歡吃甜飼料、蛋白質、糖分豐富的飼料,尤其是喜歡腐爛的瓜果、菜葉,亦愛吃酸甜飼料。

    蚯蚓的飼料必須經常澆水保持溼潤,飼料太乾或者太溼都會影響蚯蚓的生長髮育。

    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和調節體溫的重要因素。蚯蚓可以從飼料中獲得水分和營養物質。

    蚯蚓的體內含水量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須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長髮育。

    飼料被蚯蚓吞食1個月左右,要及時補充營養豐富的新飼料,補料一般在清糞後進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糞粒排洩在面上長期堆積,對蚯蚓生長繁殖不利,應及時消除。刮取蚯蚓糞同時,在養殖床上補充新飼料。

    當床內大部分蚯蚓體重已達到400-500毫克時,並且每平方米密度達1.5-2萬條時,即可收取—部分成蚯蚓。蚯蚓的收穫有多種方法

    在養殖床表面,用多齒耙疏鬆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鑽後,刮取表面蚓糞,反覆進行疏鬆床料和刮取蚓糞,最後蚯蚓集中在底層,達到收捕成蚓的目的。

    將蚯蚓的糞便用於農作物,在改良土壤,改善農產品品質的同時,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

    人們可不能輕視小小蚯蚓的作用,它被稱為“環保衛士”,處理城鄉垃圾;它排出的糞便星星點點,不僅是優質的有機肥料,而且還是餵養畜禽魚蝦的高蛋白質飼料。它在食品、醫藥等方面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青睞。人工養殖蚯蚓,提高迴圈利用,不僅可以降低畜禽飼料的成本,而且還可以快速脫貧致富,它將對發展農業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 17 # 蘭陵小馬哥

    蚯蚓喜溫,也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我們在飼養當中要注意環境,選擇好養殖容器及飼養床,也要選用良種,飼養當中要注意合理的餵養,保持充分的水分及餌料。

    1、蚯蚓的習性

    蚯蚓喜溫,生活在15℃-25℃環境為宜,可以冬扣塑膠大棚或蓋塑膠布, 夏蓋稻草,放陰涼處,常灑水降溫。蚯蚓喜溼怕幹,所以要定期澆水,水不要太大澆透即可。又因為蚯蚓喜暗怕光,所以飼養床要蓋稻草遮光,並保持溼潤 。 除此還應該增加透氣,保持飼養床疏鬆。

    2、養殖容器選擇

    根據需求,選擇大小合宜的容器。木箱是最好的選擇,即通風透氣又濾水。如果沒有的話,花盆、塑膠箱、鐵箱等也可以,底部需要有一些慮水的密集小孔,小孔不宜過大,不然蚯蚓都跑掉了。

    3、飼養床選擇

    飼養床可以用堆肥做成,採用腐爛熟透的牛糞、馬糞,粗製的紙箱板。農村地區最好用腐爛的變成黑土的莊稼秸杆、雜草、騾馬糞等。城市裡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葉子,漫漫發酵使之腐爛,注意的是營養土一定要鬆軟。

    4、品種選擇

    種蚓的選擇很重要,選擇耐寒抗熱的種蚓,繁殖力強而且四季可產。不要自己在野地裡隨便挖幾條,良種蚯蚓的繁殖率大約為普通蚯蚓的十倍,並且生命力強悍,蚓體、蚓糞產量高。

    5、蚓种放養

    首先將飼養床刨得更疏鬆,然後一次性用水將飼養床澆透。蚯蚓喜歡空氣,因此不要人為將蚯蚓深埋在箱底,而是將種蚓放於表面,如果想蚯蚓快速進入飼養床,可以開燈光照射,蚯蚓不喜光線,會加快進入。如果種群很大,那麼需要注意養殖密度,建議飼養箱要淺一點,然後儘量做長做寬。

    6、餌料選擇

    餌料可以是動物糞便、秸杆、稻草,甚至平時丟掉的果皮、蔬菜殘葉,洗碗槽過濾下來的剩飯洗淨也可以,什麼都不嫌棄。

    7、日常餵養

    通常1-2天檢視一次,或者3-5天查驗一次,主要觀察飼養床溼度是否合宜,餌料是否充足,蚯蚓的生殖發育狀況等等。如果發現不適立即做出調整。

    8、繁殖及收穫

    一般在正常環境條件下,蚯蚓能自然發育繁殖。因此,稍微上心,三五天觀察檢視一次,保持充分的水分及餌料。注意如發現外逃現象,可能是餌料不足或者澆水太多。悉心照顧幾個月,就開始有收穫了。以後能夠源源不斷產出。

  • 18 # 靜之夢

    1 容器最好是木箱。我現在感覺還是木箱養殖效果好。其它器皿如花盆,塑膠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2

    營養土我目前採用的是腐爛熟透的牛糞,粗製的紙箱板。農村地區最好用腐爛的變成黑土的莊稼秸杆、雜草、騾馬糞等。城市裡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葉子,漫漫發酵使之腐爛,注意的是營養土一定要鬆軟。

    3

    蚯蚓的食物真可謂五花八門,我目前採用的是粗製的紙箱板,在其上面塗抹廢棄的食用油,甚至廚房油煙機儲油盒內的廢棄油以及蘋果皮、胡蘿蔔皮等。另外我驚喜發現廚房洗鍋水的沉渣很是不錯,透過觀察以洗炒菜鍋水的沉渣更好些了。當然,其他釣友在養殖蚯蚓使用的食材方面各有妙招。

    4 開始操作時,首先在木箱底部和側面鋪墊一些粗製的紙箱板。然後把食材、培養土放入。第一次用水澆透。在器皿的下面要在放置一個盆子,防止過多的水滿地流.

    5 種蚓的選擇很重要,不要養自己在野地裡挖的蚯蚓,良種蚯蚓的繁殖率大約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條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條,並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強多了。我選擇了漁具店賣的大平二號,把蚯蚓放入營養土上面,上面蓋上硬紙板,就OK了,它會自己鑽入營養土內的。

    6 日常餵養,蚯蚓的餵養我通常3——5天開啟箱蓋看看,其實主要是觀察觀察一般情況,營養土溼度問題,食物的有無,蚯蚓的發育情況等等。看到不合適的方面注意及時調整。一方面培養了個人興趣,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總結管理經驗。

    7、切記蚯蚓是有生命的動物,它的發育繁殖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達到了用不了幾個月你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野釣上品餌了。一般一月大量喂一次,如小量投食也可一週或兩週一次。三五天觀察一次,保持水分,如發現蚯蚓外逃要麼是缺食需喂、要麼就是水太多溼度太大。

    8、將養殖箱最好放在衛生間或陽臺背陰避光處,外觀清理乾淨,不要讓家人不滿意。加水可自己掌握好,寧多勿少,多了流走了,少了可就乾死啦!

  • 19 # 苗鄉牛仔小楊

    蚯蚓是一種比較喜好潮溼地肥的地方,在農村有很多農家肥,把農家肥聚集在一起,上面蓋上一層草保溼。不管是農家肥還是草,農村到處都是,所以就會有優勢,冬天就再加上一層薄膜保溫。蚯蚓糞還是一種不錯的肥料可以直接利用,有條件的人可以以多元化的種養殖

  • 20 # 三農種植通

    養殖蚯蚓有幾種方式?哪種方式適合養殖戶呢?

    對於目前的養殖蚯蚓來看,有的在室外進行養殖,還有的就是在室內進行養殖,對於室內養殖又分為木箱養殖和室內堆肥養殖,室外養殖包括塑膠大棚養殖,露天樹蔭養殖,露天地養殖,從以往的養殖模式來看,露天的堆肥養殖是最佳的養殖方式,對於蚯蚓最適合的生長環境是要蚯蚓生活的基料要疏鬆,透氣性要好,在養殖中也要給蚯蚓提供適當的光照,其次是養殖的對水的需求的也是很高的,蚯蚓喜歡自然的雨水和井水,自來水不能養殖蚯蚓,在室外養殖蚯蚓是能提高養殖的成活率,畢竟戶外養殖蚯蚓可以控制養殖密度。

    什麼樣的土壤環境才能適合養殖蚯蚓呢?

    蚯蚓是一種喜歡潮溼溫暖的動物,尤其是對於陽光和鹽分有著較高的排斥能力,蚯蚓都是夜間行動的動物,喜歡晚上覓食,喜歡在透氣性良好的土壤裡生存,蚯蚓在土壤下的10-20釐米處活動,對於生長的環境是在15-25度左右,養殖蚯蚓的土壤溼度50%-60%最好,空氣的溼度在60%-70%左右,土壤的酸鹼度保持在6.5-7.5才是適合蚯蚓生長的,如果在養殖中條件不適合蚯蚓的生長時,蚯蚓就會出逃,這樣就會造成養殖戶的損失。

    什麼樣的蚯蚓品種適合我國養殖呢?

    對於世界上的蚯蚓種類比較多,但是可供養殖的蚯蚓品種並不是很多,但是目前我國養殖的蚯蚓品種多為,參環毛蚓和白頸環毛蚓,威廉環毛蚓,湖北環毛蚓,對於參環毛蚓屬於果園養殖和苗圃中進行養殖比較好,參環毛蚓也是目前中藥材常使用的一種蚯蚓,像白頸環毛蚓的養殖起來就是比較簡單,定居性比較強,一般在菜地裡,鬆散的土壤,肥田裡都可以進行養殖,威廉環毛蚓在林地裡,草地,苗圃都可以種植,江蘇和上海一點養殖的比較多,湖北環毛蚓是一種喜歡高度潮溼的蚯蚓品種,喜歡在河邊,池塘邊生長,一般湖北環毛蚓作為水產的飼料養殖比較多。針對以上幾種,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養殖方式進行選擇。

    餵養蚯蚓的飼料如何配製呢?

    對於蚯蚓主要是吃一些糞便和一些垃圾,但是有的人會說了,這個糞便都能找到直接喂不就行了嗎?不好意思,蚯蚓的正確飼料調製的話,是需要進行發酵的,就拿動物的糞便來說吧,這些糞便都必須要經過腐熟才可以進行餵食,對於沒有腐熟的糞便和垃圾,那麼一旦餵食了美譽發酵的飼料,那麼這些蚯蚓就會快速的死亡,所以說飼料必須要腐熟,對於飼料腐熟,我需要進行發酵腐熟,腐熟的方法基本上是堆漚發酵,也可以使用EM菌液進行發酵,對於發酵的速度來說,EM菌液發酵是比較快的,也是比較省事的。

    我們以使用豬的糞便來說下如何進行發酵,我們取來的豬糞便,一般是將豬糞便晾曬到4-5成乾的時候,也就是半乾的狀態,然後在豬糞便上噴灑EM菌液一次,要是冬季進行發酵的話就需要多噴幾次了,我們等待發酵完成即可,一般是豬糞便沒有了氨水的味道就可以使用了,對於自然的發酵來說,是比較適合在夏季進行發酵的,但是對於發酵的工作還是比較繁瑣的,要在糞便發酵的過程中多次翻動,所以使用EM菌液發酵比較方便。

    如何進行蚯蚓的投放管理呢?

    1,木箱飼養

    上面咱們已經講了,發酵糞便成為蚯蚓的飼料後,對於在後期發酵完的飼料就要作為養殖的地方進行放養蚯蚓了,如果是木箱進行養殖的話,那麼就要在木箱裡投放飼料,等待放養蚯蚓,一般在前期養殖種蚯蚓的話,建議使用木箱作為養殖場地,這樣可以篩選合適體型的蚯蚓進行養殖,木箱養殖種蚯蚓的話,建議木箱裡放養2000-3000條蚯蚓為宜,種蚯蚓放入木箱後要3-7天澆一次水,20天后進行蚯蚓分離進行蚯蚓苗養殖。

    2,大棚飼養

    咱們這裡就講下大棚養殖的模式,對於在發酵完成的糞便,我們應該將發酵好的糞便做成條狀後堆積在一起,適宜的高度才能保持飼料的品質,所以我們工作人員在堆積飼料的時候,一般飼料高度在15-20釐米,寬約為1-2釐米左右,大棚裡發酵完的糞便裡每平方米投放1500-2000條蚯蚓為宜,然後每8-10天投放一次飼料,期間要保持一定的溼度,保持蚯蚓的溼度在60%左右即可,如果土壤過於乾的話,就要進行噴水增溼,發現溫度過高的話,就要多次進行噴水降溫增溼。

    蚯蚓的日常管理都哪些呢?

    對於使用大棚養殖的蚯蚓,控制溫度是很有必要的,蚯蚓養殖是適宜的溫度為18-28度左右,尤其是夏天的時候,要一定控制好溫度才行,溫度超過30度的時候,我們就要進行通風降溫處理,夏天養殖蚯蚓的時候,一定要在大棚上加蓋遮陽網,避免陽光直射蚯蚓的土壤,最好建議養殖戶在大棚內加裝噴淋裝置,進入冬季以後,就要增加溫度,對於在進入冬季以後,養殖的大棚內就要加裝升溫工具,比如爐子,電輔熱的裝置,如果是出現比較寒冷的情況下,可以加裝小拱棚增溫,同時冬季以後也要常更換養殖堆,或加高養殖地的高度,冬季保持大棚內10度為宜。

    對於平時的投放飼料,我要及時的觀察,發現蚯蚓的糞便較多的時候,我們就要進行飼料投餵了,平時在投放飼料的時候,也要經常翻動養殖地土壤,保持土壤的有透氣性,在投放飼料的時候要注意,高溫的時候要減飼料,低溫的時候少投放飼料,適溫的時候多投飼料為基準,一般在土壤上投放飼料時,一次性投放的飼料的厚度在5-8釐米即可。

    蚯蚓的病蟲害要注意防範

    對於在投餵的飼料當中,一定要使用發酵完全的飼料餵食蚯蚓,千萬不能使用沒發酵的飼料為蚯蚓,不然會導致蚯蚓缺少氧氣,造成毒素中毒,避免中毒的措施就要使用發酵的飼料,然後在投餵飼料的時候翻動土壤就可以了,如果是蚯蚓突然變粗,變短的話,那麼就是蚯蚓的飼料含有澱粉過量了,那麼我們就要在土壤裡噴灑蘇打水進行調和,在有的蚯蚓身體突然腫大的時候,那麼這個症狀就是飼料和土壤裡的水分過多造成的,我們就要進行除溼了,可以在土壤裡開溝進行引水。同時蚯蚓的天敵是老鼠,蛇,螞蟻,螻蛄,這些害蟲都是蚯蚓的天敵,所以在防治天敵上要進行人工防治。

    蚯蚓的採收工作

    對於在蚯蚓的生長過程中也是比較快的,一般在投放蚯蚓到採收蚯蚓的時間在2-3個月就可以進行一次採收,對於採收蚯蚓,我們要用到採收箱,採收的時候我們用一些腐爛的水果,然後在找一塊海綿,海面上要噴灑上啤酒,然後腐爛的水果和帶有啤酒的海綿放入採收箱後,採收箱放到養殖地裡,然後採收箱的上面放上糞便,這樣就可以高效的進行採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學習書法心法比技法更重要,講得玄玄乎乎的,是這麼神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