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水滸傳》中挑著擔子賣炊餅的武大郎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好奇,武大郎所賣的炊餅是什麼東西。在電視劇中,武大郎依舊喊著“賣炊餅”臺詞,實際上賣的卻是燒餅或者是饅頭。那麼他賣的炊餅到底是什麼呢?首先來看看《水滸傳》中的有關炊餅的描寫。武松在離開陽穀縣赴東京公幹前擔心老實的哥哥被人欺負,對他說到,“你從來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來欺負。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如若有人欺負你,不要和他爭執,待我回來,自和他理論。”武大死後,去給武大燒紙錢的何九叔說到,“小人前日買了大郎一扇籠子母炊餅,不曾還得錢,特地把這陌紙來燒與大郎。從這些話中的“扇籠”這個計量單位可以看出武大郎所賣發炊餅應當是放在籠子裡蒸出來的,並不是電視劇中烤制的燒餅。現在的餅多指乾麵製品。古代卻並非如此,以火燒而食的被稱為燒餅,以水煮的叫湯餅,拿來蒸的叫蒸餅。前面已經提到過炊餅是拿來蒸的,那麼炊餅是不是蒸餅呢?《辭源》中在解釋蒸餅時說到,“宋仁宗趙禎時,因蒸與禎音近,時人避諱,呼蒸餅為炊餅。”,它還說到蒸餅就是饅頭也叫做籠餅。看來炊餅就是饅頭。炊餅或者說蒸餅是在宋朝是很平常的食物,《東京夢粱錄》記載南宋臨安城大街小巷都有炊餅叫賣,人們出遊也多會帶上蒸餅,吃的時候或夾點肉和菜或直接食用。雖然說蒸餅很普遍,但其也有高低之分,《晉書.何曾傳》提到何曾過著奢侈的生活,蒸餅上沒有裂開十字花紋他就不吃。由此可見今天的開花饅頭在以前是高階食品。但在這裡還要強調的是炊餅與我們今天的饅頭是一個東西,與宋代的饅頭可不是一個東西。南宋呂榮義在《上庠錄》中提到太學與國子監的食堂的加餐時說到,春秋兩季加炊餅,冬天加太學饅頭。由此可見兩者並非一物。那麼宋代的饅頭指的是什麼呢?其實是指包子。《水滸傳》孫二孃介紹自己店時說到,“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這裡的饅頭就是大名鼎鼎的“人肉包子”。當然了,一般人都是以普通的肉和蔬菜作為餡料,不是人肉啊!參考資料:虞雲國:《水滸亂彈》蘇東民:《饅頭的起源和發展探析》

  • 2 # 龍山居士

    開始叫炊餅,後來該叫武大郎燒餅,由玉米麵和小麥面自然發酵而成,正宗的燒餅金黃酥香,招人喜歡。2006年我去濟南,剛下火車,肚子很餓,同伴是山東當地的,讓我嘗一個,就嘗試了一下,果然火車站的吃的不能吃,硬而不脆,柔而不酥,讓我一時很失望!後來進市裡,有一店鋪,同伴再次讓我嘗,這回就不一樣了,果然是金黃酥香,至今回味無窮!

  • 3 # 一生中有你5987508224

    老版電視劇《水滸傳》中武大郎買的炊餅。其實就是饅頭。新版《水滸傳》中武大郎買的炊餅。

    這裡的炊餅變成了燒餅,所以他買的就是燒餅和饅頭。

  • 4 # 石中碟影

    武松稱武二郎,或可以理解為二級武器,武大郎應該是一級武器,武松打虎說的是鈾,鈾一般情況下是用裂變的方式,那麼武大郎就是用聚變的方式嘍,核聚變的氦He像不像挑子和餅?餅可能就是氫彈爆炸在地面的衝聲波,像不像吹出來的餅,炊一下就變成餅了,炊餅!

  • 5 # 手機使用者52562116652

    據百家講壇:清明上河圖節目中所說宋朝當時的炊餅即是現在的饅頭,其中說當時人們把凡是用水和麵粉做出的食物都稱為餅,原因是因為麵粉加水和出來的形狀而得出,比如蒸的叫炊餅,烙的叫燒餅,現在的麵條那時叫水餅。對此本人覺得很靠譜

  • 6 # 大漠孤煙178865474

    應該是饃饃!山東人現在還叫饃饃。我國北方叫饃饃.蒸饃的不是少數,關中老鄉也叫蒸饃.饃饃。叫饅頭的只侷限於當時的蜀國(四川一代)中原叫饃饃的也是大部分只要是麥面蒸的叫饃,雜糧面有叫饃,也有叫窩窩或窩窩頭的。

  • 7 # 指動濟南

    在清河被人稱作“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搬到陽穀紫石街賃房居住後,每天挑擔子賣炊餅為生。那麼,這裡的炊餅指的是什麼?

    1、炊餅是小燒餅嗎?

    如今,在山東許多庭院式的飯店裡,都有一道“武大郎炊餅”的小吃。端上盤來,是幾個白芝麻烤制的小燒餅,十分酥脆,沿餅邊豎著掰開,會發現裡面是中空的。這樣就可以把搭配而食的小鹹菜夾放到餅裡,吃起來鹹香可口。

    把炊餅認為是小燒餅,並附會成一道小吃,從字面理解上應該沒啥問題。不過,炊餅可真不是燒餅!金文大篆的“餅”字,左邊是“食”,右邊是並排站立的兩個人,表示這種食物可以很多個一起蒸或烤。不過,炊餅是指蒸制而成的麵食,並非烤制的燒餅。

    2、古代把麵食通稱為“餅”

    在古代並沒有“麵食”這個詞,人們把麵食通稱為“餅”。對此,宋代文人黃朝英在所著的《緗素雜記》中有明確說明:用火燒烤製作的麵食叫作“燒餅”;加水煮制的麵食叫作“湯餅”,在籠屜上蒸制的麵食叫作“蒸餅”。

    “湯餅”就是麵條,燒餅不用解釋了,而蒸餅在宋仁宗之後就被叫做“炊餅”了。原因是宋仁宗名叫趙禎,宋朝官話中的“禎”字發音於“蒸”字相似,為了避諱宋仁宗的名字,人們就把蒸餅改稱為“炊餅”。

    3、炊餅是不是饅頭

    蒸餅是在籠屜上蒸出來的,以現代人的理解,這就是饅頭了。蒸餅的另一種稱呼叫“炊餅”,那麼炊餅自然就是饅頭。其實,炊餅(蒸餅)是現代意義上的饅頭,而不是宋代人眼中的饅頭。

    宋代的饅頭是圓形、帶有肉餡的麵食;宋代的炊餅是扁圓形(接近於現代燒餅形狀)、沒有任何餡料的純麵食。只是到了元代以後,炊餅在北方才被叫作“饅頭”,有肉餡的饅頭則被稱為“包子”。

    不過,受趙宋王朝南渡的影響,江浙一帶許多地方,仍沿襲傳統稱呼,把有肉餡和沒有肉餡的麵食都叫“饅頭”。

  • 8 # 四度酒話sungor

    餅不是現在的餅

    餅,在古時是所有面食的通稱。麵條叫做湯餅。而饅頭、饃饃這樣的就叫:蒸餅。

    有記載,宋仁宗,趙禎,舊讀zheng(一聲),因為字義吉祥而多被用來給人或事物命名,正好音同“蒸”,那麼這個食物名字就犯忌了。民間只能改為“炊餅”。

    現在街頭最多“武大朗燒餅”,其實和武大朗沒有任何關係。也和炊餅沒有任何關係。只是現代人臆造拼接出來的。

    炊餅就是今天的饃饃、饅頭一類的。

  • 9 # 宛如清揚

      事實上,宋代的炊餅根本不是用油炸,用鐵板煎的麵餅。

      在宋代筆記《青箱雜記》中說得明白:仁宗諱語訛近蒸,今內庭上下蒸餅皆呼炊餅。

      從晚唐五代以來,宋朝就一直流行炊餅。這炊餅原本不叫炊餅,而叫做“蒸餅”。

      唐宋時期的餅,都是一種麵食,用蒸籠蒸的,叫“蒸餅”,用湯水煮熟的,叫做湯餅(如同我們現在的湯圓、不過湯圓中並不包芝麻,就是小麵糰旮瘩,也挺好吃的)。

      用蒸籠蒸的麵食,在我們現在也常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饅頭,一種是包子。

      那麼,武大郎賣的炊餅,到底是包子,還是饅頭呢?

      在《水滸傳》中沒有特別提到蒸餅(炊餅)有沒有肉餡,卻特別提到了饅頭必定是有餡的!

      武松到十字坡時,遇上母大蟲孫二孃。孫二孃端來人肉包子,武松說道:

      兩個公人拿起來便吃。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灑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口中的人肉包子,被武松稱為“饅頭”,並且他特別詢問,饅頭中的餡,是人肉的,還是狗肉的。

      可見,宋明時期的饅頭,就是如今的包子!宋明時期的炊餅(蒸餅)才是如今的饅頭。

      《水滸傳》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精彩的江湖好漢傳奇,而且記載了古代大量文化歷史知識。

      所謂“開卷有益”,說的還真是有道理!

  • 10 # 薩沙

    這裡先要說幾個概念,就是北宋的饅頭,包子,麵餅。

    今天的饅頭是沒有餡的,包子則有餡,這是兩者主要區別。今天的包子和饅頭都是蒸出來的,麵餅則主要是烤出來的(燒餅)或者炸出來的(油餅),這又是餅和其他的麵粉製品的主要區別。

    但在北宋,這些概念都不對。所謂燒餅或者說炊餅,其實是今天的饅頭。而饅頭,其實是今天那種有餡的包子。而水滸時代的包子則是麵皮很薄,餡很多的特殊包子,主要是吃餡,不吃皮。

    至於餅,當年還沒有後來的工業化植物油提煉技術,植物油比較貴,不能大量用。不但不能炸油餅,連炒菜也很少。所以炒菜從北宋剛剛開始發展,數量和種類不多,大部分食物都是蒸煮烤。北宋之前,乾脆幾乎沒有炒菜一說。而動物油的味道重,會導致食物變味和變黑,不能用於炸麵食。所以油餅不作為主食,只是零食和點心,偶爾吃一吃。

    而所謂的炊餅,在水滸時代不叫做炊餅,叫做胡餅(西域傳來的)或者燒餅,和今天的燒餅或者新疆的囊基本一樣,是烘烤出來的。

    先說炊餅,最有名的炊餅販賣者,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

    書中寫到:

    酒至五巡,武松討個勸杯,叫土兵篩了一杯酒,拿在手裡,看著武大,道:“大哥在上,今日武二蒙知縣相公差往東京幹事,明日便要起程。多是兩個月,少是四五十日便回。有句話特來和你說知,你從來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來欺負。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

     話分兩頭。只說武大郎自從武松說了去,整整的吃那婆娘罵了三四日。武大忍氣吞聲,由他自罵,心裡只依著兄弟的言語,真個每日只做一半炊餅出去賣,未晚便歸,一腳歇了擔兒,便去除了簾子,關上大門,卻來家裡坐地。

    顯然,這個炊餅,就是饅頭。如果是燒餅,冷的燒餅根本沒人會買。冷的燒餅沒法加熱,強行加熱也就變成軟餅了,非常難吃。冷的饅頭就不同,回去自己蒸一蒸就可以吃,口感不會有什麼變化。武大郎每天一早出門,賣十扇也就是十籠炊餅,一直賣到晚上,顯然如果是燒餅早就冷了,自然他賣的是饅頭。

    可以看到,武大郎的生意很好,一籠饅頭至少十多個甚至二十多個,十籠就是一二百個。在這個不大的縣城,武大郎每天都能將饅頭賣完,第二天再做新的,說明饅頭在當年是最基本的主食,人人都會買。

    饅頭是白麵做得,屬於細糧。在中國民國時期,大部分農民也是吃不到細糧饅頭的,多吃粗糧和雜糧。很有意思的是,細糧饅頭在北宋卻也不算什麼好東西,很尋常。

    當地聰明少年鄆哥被王婆打了以後,找到武大郎告訴他老婆的姦情。武大郎為了讓他說話,要送他饅頭作為酬謝。

    -------------武大郎賣的是饅頭,不是燒餅,這是常識哦!老薩每天上班路上,就有個年輕人再買武大郎燒餅,老薩每次都忍不住想告訴他。

    文中寫到:

    武大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兀誰,我把大個炊餅送你。”鄆哥道:“炊餅不濟事;你只做個小主人,請我吃三杯,我便說與你。”武大道:“你會吃酒?跟我來。”

      武大挑了擔兒,引著鄆哥,到一個小酒店裡歇了擔兒;拿了幾個炊餅,買了些肉,討了一鏇酒,請鄆哥吃。那小廝又道:“酒便不要添了,肉再切幾塊來。”

    顯然,在鄆哥這種貧窮少年的嚴重,饅頭不算什麼好東西,根本不稀罕,倒是要武大郎請他吃肉喝酒。對比可見,北宋民間很富裕,生活很好,細糧饅頭隨便吃。

    饅頭沒有餡,也就不容易變質,所以是北宋最常見的食物。書中很多地方都寫到炊餅,也就是饅頭。

    戴宗從背後趕來,叫道:“李大哥,怎的不買些點心吃了去?”李逵叫道:“哥哥!救我一救!餓殺鐵牛了!”戴宗懷裡摸出幾個炊餅來自吃。李逵伸著手,只隔一丈遠近,只接不著。李逵叫道:“好哥哥!且住一住!”戴宗道:“便是今日有些蹊蹺,我的兩條也不能彀住。”李逵道:“啊也!我這鳥腳不由我半分,只管自家在下邊奔了去!不要討我性發,把大斧砍了下來!”

    時遷聽得,從柱上只一溜,來到後門邊黑影裡伏了。聽得婭正開後門出來便去開牆門,時遷潛入廚桌下。梅香討了燈火入來,又去關門,來前燒火。這使女便也起來生炭火上樓去。多時,湯滾,捧麵湯上去,徐寧洗漱了,叫燙些熱酒上來。婭安排肉食炊餅上去,徐寧吃罷,叫把飯與外面當值的吃。

    更有趣的是,炊餅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武大郎依靠每天做十籠炊餅,就能養活自己和老婆兩個人,說明北宋的經濟是很發達的。連武大郎這種小商販,養活全家也完全沒有問題。

  • 11 # 冬去春來72203

    炊餅,燒餅,一字之差,誤導了幾代人。仔細看看電視劇中武大郎所賣之物不就明白了,所謂的炊餅就是北方人吃的饅頭!

  • 12 # 夢露居士

    在很多旅遊景點,往往會有名叫“武大郎燒餅”的店鋪,店員們穿著古裝賣燒餅。好像大家都認為,《水滸傳》裡那個老實倒黴的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燒餅。那麼炊餅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要從“餅”這個字開始說。現在我們說的餅,大家都知道是什麼,一般是圓形薄片或扁圓形的面制食品,多是烙或者烤出來的。然而古人說的餅和我們說的餅並不一樣,因為餅這個詞是“食+並”,“並”不僅是聲旁,也是形旁,餅的意思就是將麵粉與水合並在一起製成的食物。也就是說,所有的麵食都叫做“餅”,比如麵條就叫湯餅。

    那麼武大郎賣的炊餅到底是哪種麵食呢?其實《水滸傳》中就有線索。武松在出遠門前曾叮囑自己的哥哥說:“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也就是說,炊餅是一扇籠一扇籠做出來的,那麼扇籠是什麼呢?就是下圖這個東西:

    那麼用這種扇籠做的食物會是什麼呢?顯然不是包子便是饅頭了。但是,《水滸傳》中出現過包子,在書中叫做“饅頭”,比如張青、孫二孃開的黑店就賣人肉饅頭。所以炊餅不是包子,那就只能是現在我們說的饅頭了。

  • 13 # 兩隻紫燕

    答.我們家鄉就說是燒餅.也是大餅.看電視裡做的是饃饃.大饃.武大郎挑著擔子.嘴上叫著賣炊餅.炊餅.分不清哪個是炊餅.哪個是饃饃.唉!管它那.能吃就是餅.管餓就是饃.有奶就是娘。

  • 14 # 飯醉分子閆濤

    《水滸》裡戴過綠帽子的人多了去,楊雄盧俊義等皆有份,連宋江也跑不掉,但大家津津樂道的卻是三寸谷丁的武大郎,順帶著連他的燒餅也出了名。

    但是武大郎究竟賣的是什麼東西,現在卻依舊調查不明。

    從書上看,武大郎的生活環境是山東陽穀縣,提起山東,大家馬上想起的是大蔥卷大餅,那餅我吃過,應該是烙出來的,但原著裡說得很清楚,武大郎賣的叫“炊餅”。

    因此有很多研究者得出結論,說這炊餅其實就是饅頭,這一點我有幾分相信,北宋是中國飲食發展的一個高峰,那時的麵食發展也很快,麵條被叫做“湯餅”,我想照此類推,蒸出來的饅頭叫做炊餅,應該是合乎情理的。

    不過,還有一些自帶考證癖的人,專門去了一趟山東陽穀縣,不僅發現當地的“知名品牌”炊餅竟是一個個烘烤出來的像麵包一樣的東西,還發現當地也有把炊餅叫做鍋貼的習慣,儘管它並不是我們現在說吃到的那種肉餃一般的鍋貼。

    由於沒有生在宋代,所以無法確定這炊餅究竟為何物,就算生在宋代,吸引我的也只會是潘金蓮而不是什麼炊餅。記得香港電影《水滸笑傳》就有個有趣的場景,扮演武大郎的吳孟達直言不諱地說:“我買的是綠帽燒餅!”我想武大郎未必是一個好的點心廚師,卻一定是個出色的營銷高手,他充分利用了潘金蓮的號召力擴大了炊餅的品牌,這其中一定有不少八卦訊息,不管是《水滸》還是《金瓶梅》,書中都提到武松因為受不了輿論壓力,幾次從大哥家搬到單位的集體宿舍。

    據手中的材料顯示,武大郎其實已經賣了幾十年炊餅了,但以前都是挑著擔子“走鬼”,自從到陽穀和潘金蓮結合後便買房買樓,這種經營商的突飛猛進很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 15 # 覃仕勇說史

    答:武大郎賣的炊餅被很多人望文生義,理解成了燒餅。

    現在,大街小巷都擺有賣燒餅的攤點,要說,您賣燒餅就賣燒餅唄,還打出了“武大郎燒餅”的招牌。

    但人家武大郎賣的炊餅和燒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道理明擺著,燒餅是要煎、炸、烤的、烙的;而人家的炊餅是蒸的,原名為“蒸餅”。

    在古代,“凡以面為食具者,皆為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蒸籠而食者,呼為蒸餅。”

    “餅”字早在《墨子·耕柱篇》裡就出現了,但人們逐漸掌握髮酵技術,開始製作蒸餅,應該是從晉代開始。

    《晉書·何曾傳》中說,何曾“性奢豪”,“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坼”,是裂開的意思,即何曾對蒸餅的要求很高,蒸餅如果還不裂開成十字就嫌棄不食。

    猜想是當時發酵技術還不成熟,要裂開成十字的蒸餅數量有限,所以才能顯示出何曾“性奢豪”,吃東西挑剔。

    “蒸餅”的名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才改成“炊餅”的呢?

    宋人吳處厚筆記《青箱雜記》中說了:“仁宗諱語訛近蒸,今內庭上下蒸餅皆呼炊餅。”

    原來,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蒸”諧音,為避諱“禎”字,人們把“蒸餅”改呼成了“炊餅”。

    搞清楚了炊餅和燒餅根本不是一回事兒,但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炊餅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呢?

    《辭源》裡面的解釋是:“炊餅,即饅頭,亦曰籠餅”。

    但觀南宋楊萬里詩“何家籠餅須十字,蕭家炊餅須四破”,似乎炊餅和籠餅也不是一回事兒。

    而且,根據宋人胡仔的《漁隱叢話》中載,國子學和太學給學生供應伙食“春秋炊餅,夏冷淘,冬饅頭。”這裡面的“冷淘”是指冷麵,而春秋兩季吃的炊餅,和冬季吃饅頭,也明擺著炊餅和饅頭不是一回事兒。

    實際上,《水滸傳》裡也出現有饅頭。

    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裡,多次提到母夜叉孫二孃店裡賣的饅頭。

    先是母夜叉孫二孃對武松說本店有好酒、好肉,還有“好大饅頭”!

    武松於是要了三二十個來做點心。

    孫二孃嘻嘻地笑著入裡面托出一大桶酒來,切出兩盤肉,再去灶上取一籠饅頭來放在桌子上。

    武松取了個饅頭拍開細看,喝問:“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孫二孃趕緊辯解說是不是人肉,也不是狗肉,而是黃牛肉。

    武松不信,說江湖傳言,“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然後又叫嚷著說:“我見這饅頭餡內有幾根毛——像人小便處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而當孫二孃和武松不打不相識後,孫二孃的丈夫張青就口無遮攔地說:“……客商過住,有那些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

    所以,在《水滸傳》裡面,炊餅是炊餅,饅頭是饅頭,二者不同,而且,《水滸傳》裡面的饅頭是有餡的,不同於今天的饅頭。

    當然,也有人說,《水滸傳》裡面的饅頭就是今天的包子嘛。

    但是,南宋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有一則趣文,其中有“有士大夫於東京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句,即知在宋代,饅頭是饅頭,包子是包子,也是不同的。

    所以,今人說起孫二孃,都說她賣人肉包子,其實是不對的,她賣的是人肉饅頭。

    實際上,按照宋代《事物起源》一書的記載,饅頭起源於三國時期。最早的饅頭是在內部包制羊肉、豬肉餡料,做成人頭形狀,以此代替人來祭拜河神——因形如人頭,故名“饅頭”。

    古文獻記載中的饅頭式樣有好幾十種,經常出現的有四色饅頭、生餡饅頭、雜色煎花饅頭、糖肉饅頭、羊肉饅頭、太學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黃饅頭等幾十種。

    “包子”一詞最早出現於宋初成書的《清異錄》,裡面記五代後周京城汴州城閭闔門外的張手美,製售有一種叫“綠荷包子”的點心。

    《東京夢華錄》也載汴京城內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為“在京第一”。

    包子的檔次應該比饅頭高階。

    除了《鶴林玉露》記權奸蔡京家有專門製作包子的廚師之外,王椋《燕翼詒謀錄》卷三也有“值仁宗皇帝誕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稱賀,宮中出包子以賜臣下”的記載。

    可見,包子是皇家御用食物之一。

    至於包子的式樣,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等書記載有大包子、鵝鴨包子、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細餡大包子、水晶包兒、筍肉包兒、江魚包兒、蟹肉包兒、野味包子等等。

    綜上所述,炊餅、饅頭、包子,應該是不相同的三種食物,而且,炊餅最低賤,包子最高檔。

    而且,炊餅的式樣,也絕不止武大郎所賣一種,《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書有提到的油蜜蒸餅、千層蒸餅、秤錘蒸餅、睡蒸餅等;甚至,南宋周密《武林舊事》還記載張俊在向宋高宗進奉的食品出現有一種“炙炊餅”,應該很好味。

    說了這麼多,最後的結論是:武大郎賣的炊餅是一種經過發酵蒸熟的麵食,但它不應該是饅頭,也不是包子,今天已經沒有人制作了罷。 

  • 16 # 跪射俑

    據專家考證應是饅頭,那時有些饅頭中還有肉餡,即我們現在叫“包子"。

    漢朝之前,尚未發明磨盤,吃麵食不多。直到漢朝後,麵食才成了人們的主食。據史書記載,公元前的漢朝人已吃麵食,他們把蒸制的麵食叫“蒸餅”,煮著吃的叫“湯餅”(即現在的煮麵片),炸著吃的叫“油餅”。

  • 17 # HuiNanHistory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武大郎每天賣的炊餅,其實就是大家經常吃的一種主食——饅頭。

    武大郎的炊餅是饅頭

    事實上,炊餅是一種元、明時期頗為流行的稱呼。追溯其源頭,根據宋朝人的筆記《青箱雜記》的記載:

    仁宗廟諱貞,語訛近蒸,今內庭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

    這裡說的很明確,炊餅這個詞是從宋朝開始出現的。所謂的炊餅,其實是一種蒸餅。

    蒸餅約等於今天的饅頭。

    例如,宋人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也提到:

    凡以面為食具者,皆為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蒸籠而食者,呼為蒸餅。

    很顯然,蒸餅=炊餅=饅頭。

    當然,可能會有人說:古代的炊餅和饅頭是有差別的。

    區別在於內裡有沒有餡兒,是不是實心的。

    不過,這種差別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逐漸消失的。等到明代小說《水滸傳》出現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

    舉例來說:

    宋人王栐的《燕翼詒謀錄》中明確記載——

    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者謂之饅頭 。

    由此可見,炊餅確實就是饅頭。

    水滸美食,你都瞭解了嗎

  • 18 # 小小嬴政

    炊餅就是蒸饃,至於好吃不好吃,看個人口味。蒸餅的出現,和人們在廚藝上的研究發展有密切的關係,說到蒸餅,這還和發麵技術的出現有關係。

    發麵技術的出現,引發了麵食做法的變化

    在漢代前後,關於麵食的記載,有爐餅、胡餅等,但是這些麵食都沒有經過發酵。而在晉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蒸餅”的記載。

    古人一開始沒有饃饃、饅頭的說法,這類麵食都叫餅。爐火上烤出來的叫爐餅,蒸出來的就叫蒸餅。這時候的餅,和如今是兩個概念,當然,古代的餅大多數時候還就是在說餅的。

    因為人們掌握了發酵的技術,所以後來發現這樣做的“餅”,經過清蒸之後,鬆軟可口,吃起來有甜味,所以蒸餅出現不久就得到了迅速發展。

    到了宋朝,名字發生了改變

    宋朝的仁宗叫趙禎,幀,因通“蒸”。蒸餅蒸餅,怎麼能讓皇帝的名字,沾染上這等俗物呢?於是一些有文化人就提出了一個高深的叫法——炊餅。炊,燒火做飯的意思,裡面涵蓋了這個“蒸”的動作,所以蒸餅從此就變成了炊餅。

    如果誰還敢說蒸餅,那就是蔑視皇帝,輕則打板子,重則要命。據說當時剛改了這個叫法的時候,朝廷的官員都感到很新鮮,這個說法很快就流行了起來,有“內庭上下”都這麼喊的記載。

    武大郎賣的是什麼?

    在小說裡,武松曾說“假如你每日賣10扇蒸炊餅”,這裡面提到了也有“蒸炊餅”的說法。什麼是蒸炊餅?其實就是蒸饅頭,誰見過餅子需要蒸的?

    所以,武大郎賣的確實就是蒸饅頭,只不過為了避諱“楨”,當時的人們專門改了叫法,不直接說蒸餅,而是說蒸炊餅。炊餅是個名字,就是“饅頭”的意思,可不是動詞,說要去“炊”一個餅出來。

    相關考證

    有的人說,炊餅就是餅,但是《晉書》裡面有記載,說有一個叫何曾的人,他就喜歡吃蒸餅,但是他吃的蒸餅可是很挑剔的,說“不坼作十字不食”,就是說,這蒸餅的上面要和沒有裂開十字,他是不吃的。

    上面裂十字,這是蒸饃成功的標誌,一般蒸饃上面開裂,那說明味道極好,既軟又甜,就是沒有酒菜,光吃饅頭也很香。這裡我們就能看到,其實在晉朝的時候,人們就習慣把蒸饃叫成“蒸餅”了,所以,餅就是饃,蒸餅就是蒸饃,炊餅也是蒸饃。

    水滸裡面還有不少地方說到饅頭,那麼,饅頭和前者一樣嗎?

    這二者是不一樣的,首先饅頭是長條狀的,而蒸餅,或者說蒸饃是圓的。另外,古時候叫這種食物可能是帶餡兒的,但是蒸饃一般是沒有餡兒的。

    還有,饅頭一般都是小麥細面做成,但是蒸饃蒸餅,一般都是粗糧。武大賣的是面向普通人的東西,街坊鄰居經常吃的,所以是饃饃,而像孫二孃開的飯店裡,賣的是饅頭,是用來招待客人的,細面更好吃。

  • 19 # 歷史課課代表

    古人的飲食和現代人自然是不能相比的,當時人們的飲食比較單一,炊餅還是後來發明出來的,而且也經常出現在古代小說中,在水滸傳中武大郎就賣過炊餅,那麼炊餅究竟是什麼呢?其實炊餅就是現在人們所知道的蒸饃,這種食物已經非常普遍了,有的人很喜歡吃,有的人可能就不太感興趣,但是雖然炊餅和蒸饃是同一種食物,當實際上在製作工藝方面還是有一定差異的,下面就來看一下炊餅的發展過程。

    炊餅出現在漢朝時期,因為在當時留下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經常看到炊餅,但是在漢朝時期的炊餅並沒有經過發酵工藝,所以應該算是比較難吃的,起碼和現代人吃到的蒸饃是不能相比的。後來到了晉朝時期,炊餅就變成了蒸餅,透過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蒸餅就是在蒸鍋中蒸出來的大餅,但是現代人不會這樣叫,而是將蒸餅叫做饅頭之類。可是在古代這一類麵食都被叫做“餅”,例如爐子上烤出來的就是爐餅,而用蒸鍋蒸出來的就叫做蒸餅,但是雖然現代人將它們叫做饅頭,可實際上當時人們吃到的蒸餅都是餅的形狀,這一點和現代不同。

    後來因為有了發酵技術,所以蒸餅的製作就更加先進了,經過發酵後,餅的口感更加適宜,品嚐過後也有鬆軟的口感,還有甜味。在進入宋朝後,蒸餅的名字被改成了炊餅,這是因為當時有一位皇帝叫做趙禎,因為蒸餅的這個“蒸”字和皇帝的名字犯了衝,所以不能再用了,後來就改成了炊餅,只不過炊餅這個名稱沒有蒸餅來得具體和形象。

    在水滸傳中就提到過炊餅這種食物,其實就是蒸餅,但是在武大郎的那個年代,要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就被叫做了炊餅。由於現代人在飲食方面有多種選擇,所以一般對炊餅的興趣不大,可是在古代,炊餅其實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當時就有一個人很喜歡吃炊餅,他在品嚐炊餅的時候還有很多講究,在他看來,炊餅應該蒸到時候,否則炊餅的味道會有欠缺。他認為炊餅上面應該有十字花,就是炊餅要蒸出裂紋,這表明炊餅的火候正好,所以在當時炊餅也會深受廣大吃貨喜歡的,也有很多人對炊餅這種美食情有獨鍾。

  • 20 # 佳寧姐姐說歷史

    武大郎在北宋時期賣的炊餅,就是現在的饅頭,饅頭作為北方人的主食,鬆軟可口,當然好吃!

    在北宋時期,有一戶姓武的兄弟倆,哥哥叫武植,人稱武大郎,弟弟叫武松,人稱武二郎,他們出生在清河縣(今河北清河)從小無父無母,兄弟倆相依為命,哥哥為了照顧弟弟,把好吃好喝的都省給弟弟吃,由於營養均衡,長大後的弟弟長的又高又壯,身高八尺有餘,英姿颯爽, 相貌堂堂,而哥哥的外形和他形成強烈的反差,哥哥身高不足五尺,長相醜陋,氣質猥瑣,弟弟老覺得是自己耽誤哥哥,每每想起來都心下不忍。

    弟弟在家時老催促哥哥早日給自己娶個嫂嫂,好了卻自己的一樁心願,好男兒志在四方,沒多久武松尋了一樁差事,便出外當差去了,哥哥便賣起了炊餅為生。

    話說附近有一個張大戶,家裡有一個漂亮的丫鬟,姓潘,名喚金蓮,張大戶垂涎金蓮美色幾次想欲行不軌,最後被他老婆給抓住了,她老婆一氣之下。把金蓮賣給了長相醜陋,身材矮小的武大郎,張大戶由於懼內也不敢說啥,武大郎可高興壞了,心想:我一個賣炊餅的竟然能討得如此美人,一時間高興得忘乎所以。

    話說武大,這些年省吃儉用倒也有些錢財,有了老婆之後,他就在陽穀(今山東陽穀縣)沿街鋪面租了一棟二層小樓,每天他出去。賣炊餅,金蓮在家負責蒸熟,小兩口生活的倒也愜意,至於以後的事情就不說了,總而言之,炊餅是現在的饅頭。饅頭作為我們北方人的主食,剛出鍋的時候鬆軟可口,十分的好吃,饅頭的主要用料是小麥粉,加上酵母粉讓它發起來,揉和成饅頭形狀的橢圓形,放到籠屜裡蒸熟就可以吃了,饅頭做起來也特別的容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煸豆角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