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安史之亂"是造成唐朝由盛到衰的重要轉折點。長達七年多的內戰導致整個帝國生靈塗炭,百業凋零。雖然在平定叛亂後,唐朝國祚又延續了一百多年,但卻再也無法重現昔日大唐盛世的輝煌。

    "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發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大藩鎮擁有太多自主權,以至於朝廷對他們的掌控力越來越弱,最後才演變成兵禍。那麼"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有沒有采取積極的削藩策略,取消讓自己吃盡苦頭的藩鎮呢?答案是藩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一大批。

    "安史之亂"發生前,唐朝共設立了十大藩鎮。而當叛亂平定後,全國的藩鎮數量卻達到了三十四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出於戰爭時期的需要。可當戰爭結束後,這些擁有高度自主權的藩鎮就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對於唐朝皇帝來說,削藩自然就成了一件重中之重的工作。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唐朝皇帝的削藩成果如何呢?結果令人目瞪口呆。在此後的幾十年間,藩鎮數量又繼續增加到了五十餘個,幾乎整個唐朝都成了藩鎮割據的天下。唐朝皇帝是瘋了嗎?為什麼藩鎮割據會越來越嚴重呢?下面我們就詳細說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前因後果。

    "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全國總兵力約為八十五萬。當時全國統計到的戶籍數為2933125(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這就意味著差不多每3.5戶家庭,就有一個人在當兵,用全民皆兵來形容也並不算誇張。然而在這種高度軍事化的情況下,中央卻沒有一支具有規模的軍隊可供調遣,朝廷在軍事方面幾乎完全依賴各個藩鎮的軍隊,而藩鎮軍隊的控制權又完全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因此,朝廷在自己手中沒兵的情況下,想要削除節度使手中的軍權,其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朝廷非常瞭解軍事力量掌握在藩鎮節度使手中的危險,但它不具備消滅這種危險和對地方勢力施加控制的手段。節度使和藩鎮普通士兵也都用強硬態度對抗朝廷試圖對他們施加控制的任何企圖。因此並非是皇帝不想削藩,而是以當時朝廷的實力根本做不到。

    那麼朝廷能不能採用逐個擊破的方式來削藩呢?答案是也不行。775年,"河朔三鎮"中實力最強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試圖吞併鄰近一個已更換節度使的相衛鎮。此舉一旦成功就會被其他實力強勁的藩鎮所效仿,唐朝勢必很快將重新陷入混亂之中,因此朝廷決定"攤牌"。

    唐代宗下詔命令附近八個藩鎮組成聯軍討伐田承嗣。這項命令最初頗符合八鎮節度使的心意,因為他們有的與田承嗣有私仇,有的擔心田承嗣實力越來越大將會危及自己的地盤,還有的純粹是為了趁此機會擴大自己勢力。

    田承嗣在八鎮聯軍的合力攻擊下節節敗退,但他卻用巧妙的手段成功說服了八鎮節度使,讓他們認識藩鎮間彼此利益一致,而不是與朝廷的利益一致。結果田承嗣雖然元氣大傷,但卻保持住了自己獨立的軍事地位。朝廷想讓藩鎮之間相互廝殺,彼此削弱的企圖基本失敗。

    既然大的藩鎮無法剷除,那麼朝廷能不能先從捏"軟柿子"入手呢?答案是也不行。因為軍事力量基本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如果朝廷想要依靠藩鎮節度使的力量來實現削藩,結果往往是獲勝方的藩鎮取得了最大利益,朝廷反而沒得到多少實質性的好處。而且這些實力較弱的藩鎮往往還是中央政權的堅定擁護者,朝廷自然沒道理去削除這些藩鎮。

    因此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唐朝統治者只好一方面加強中央軍隊(神策軍)的建設;一方面設立更多藩鎮來彼此牽制,抵消出現單一藩鎮實力過強的情況。唐朝皇帝在不同派系之間"走鋼絲",最終在艱難維持了一百多年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

  • 2 # 公子靈均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朝中央朝廷與地方割據勢力的權利鬥爭。既然如此,為何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唐朝不消滅藩鎮勢力,最終導致亡國?

    藩鎮制度可以說是自古就有之,但是在唐朝以前的歷朝歷代中,沒有一個王朝的藩鎮發展到像唐朝這樣完全無法控制的局面。在唐朝初期,朝廷設立藩鎮是為了抵禦外敵而設立的,藩鎮的最高軍政長官就是節度使,其實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時期,並沒有設立多少節度使,那時節度使更是一個臨時的官職。唐藩鎮到底是個什麼性質呢?

    節度使是唐玄宗開元初期設定的,目的是為了開疆擴土、維護邊境安全。唐玄宗設立有:河西、盧龍、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後來根據實際需要逐漸增添。各地節度使因管轄地區大小不一,使得各地節度使麾下統帥兵馬數量不等,少的僅有幾萬兵力,而實力強大的節度使則統帥數十萬兵馬。唐朝藩鎮節度使與西漢諸侯王的權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西漢諸侯王在封地內沒有任免官員和徵收賦稅的權利,更無絲毫兵權。即使如此皇帝還要時刻監視各地諸侯王的動靜。而唐朝藩鎮節度使在自己轄區內則有徵兵、徵稅和官員任免大權,更可不請示朝廷任意調動軍隊的權利,儼然成為獨霸一方的“土皇帝”。

    其實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唐朝的藩鎮制度的存在是完全有必要的。大唐帝國的疆域太過於遼闊,周圍強敵環繞、伺機而動。在藩鎮割據一百二十六年腥風血雨的歲月裡,大唐的邊境安危就是靠著一個個藩鎮拒強敵於國門之外。吐蕃方面有安西、隴右、朔方、河西四鎮把守;南詔有劍南鎮把守;契丹有幽州鎮把守;阿拉伯有安西四鎮對陣;突厥、回紇有河東、北庭兩鎮對壘。在那個沒有飛機、坦克、火車等現代化裝備的時代,速度最快的騎兵也不過日行數百里罷了。可以設想一下當外敵入侵時只靠朝廷從長安調兵去抵禦,中國的領土還能剩下多少?

    但是在唐朝後期的皇帝中也出了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就是唐憲宗,面對日益嚴峻的藩鎮割據,憲宗繼位後,著手開始對各地割據的藩鎮開展了一系列征伐的戰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而這一時期被後世稱為“元和中興”。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唐朝中央取得了勝利,長期割據的局面似乎都解決了。全國所有的藩鎮名義上全部臣服於唐朝朝廷。

    但是憲宗皇帝取得的成果,並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各地藩鎮又開始舊態萌發,相繼發動不同程度的叛亂,在這種情況下,唐朝後來繼位的皇帝,再也沒有出現像憲宗那樣有氣魄、手段、膽量的皇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些藩鎮不斷坐大,甚至到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特別是在唐昭宗即位後,由於朝政腐敗、奸逆當道,造成各地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促使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的湧現,像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甚至打進了首都長安,趕跑了唐朝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唐朝朝廷不得已再次向各地藩鎮做出妥協。答應他們的條件,讓藩鎮去平叛,而各地的藩鎮則趁平叛之機大肆擴充勢力,發展力量,充實實力。藩鎮的實力在這一時期,首次的超越朝廷,至此唐朝朝廷徹底名存實亡,皇帝手中再無絲毫權利。

    大唐不是亡於藩鎮割據;不是亡於宦官專權;不是亡於外敵入寇;也不是亡於黃巢造反,而是亡於大唐皇帝與生俱來的弱點,太過於心慈手軟。如果當初在平定安史之亂時,朝廷對河北三叛將不是封為節度使,而是象劉邦對待異姓諸侯王那樣,或軟禁或明正典刑,藩鎮割據的情況便不會出現,中晚唐的大地或許會重現貞觀、開元的輝煌,延續大唐帝國的榮耀。

  • 3 # 超級視野

    安史之亂,以史朝義傳首京師,河北諸將投降為結束標誌。朝廷為什麼沒有順勢徹底消滅河朔三鎮呢?

    首先,唐王朝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並沒有發展出更先進的管理模式,邊境問題還是要依賴藩鎮來解決。河北諸將投降以後,不任用他們,也要派遣新的節度使去管理。新官上任,能不能降服這些驕兵悍將呢?存在一定的風險。再加上,平叛主將僕固懷恩害怕徹底平亂以後,自己有失寵和兔死狗烹的風險,既然河北諸將跪倒在自己的馬前,乞求自己保全他們,不如就做個順水人情,收了他們,後期他們也可以作為“黨援”,增加自己在朝廷裡的話語權。於是僕固懷恩就上奏朝廷,保全了薛嵩,田承嗣,李寶臣等人。

    其次,話分兩頭,河北諸將雖然投降了,但是否還有一戰之力?答案是肯定的。在朝廷收復洛陽的時候,史朝義聽說官軍要來,就和諸將商議,阿史那承慶對史朝義說:“唐若獨與漢兵來,宜悉眾與戰;若與回紇俱來,其鋒不可當,宜退守河陽以避之。”,叛軍根本不懼怕官軍,意思是官軍來了就和他們拼了,如果是官軍和回紇聯軍來了,咱們就撤。河朔三鎮兵強馬壯,這點朝廷在平叛過程中,應該深有體會。平叛主將不想打,河北兵有強,再加上朝廷經過連年戰爭,苦兵戈久矣,認為只要河北不再出亂子,繼續任用這些人也未嘗不可,於是就同意了懷恩的奏請。

  • 4 # 閃電侯爵

    唐朝藩鎮割據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唐朝中晚期統治的大問題,它自安史之亂起,一直活躍於中晚唐的政治舞臺之上直至唐朝滅亡。繼之而來的五代十國其實就是唐朝藩鎮的延續。

    那麼唐朝為什麼一直沒能徹底平定藩鎮割據,實現大統一呢?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歷史時期去分析。

    1.唐代宗時期,藩鎮始立

    安史之亂在經歷了玄宗,肅宗兩朝後,終於在公元763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繼位的第二年,隨著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等叛軍大將的投降,叛軍首領史朝義自殺而最終平定。但是安史之亂的平定並不是唐朝最終武力統一的結果,而是唐庭與叛軍殘餘勢力的的一種妥協,為了安撫投誠的叛將,唐代宗不得不封田承嗣等人為郡王,並立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這就是著名的河北三鎮的由來,也是藩鎮割據的開端。同時為表彰平叛眾將的功勞,代宗也封了己方一批將領,其中郭子儀,李光弼自不必說,其他如田神功,張維嶽等人也被封為郡王,節度使。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節度使的權利很大,可以藩鎮內的軍隊調動,軍需供應,民政建設,財政稅收,可以說集軍,民,財三政於一體,儼然成為地方的實際統治者,尤其是河北三鎮,節度使的繼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傳子侄,或由部下悍將奪位。代宗大曆三年(768),李懷仙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殺,三朱相繼為節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悅承襲,代宗即予承認。這就造成了藩鎮割據亂象的雛形。

    而此時的唐庭可謂內憂外患,安史之亂造成的後果嚴重的,它不僅嚴重損害的唐朝中央統治的權威,對唐朝地方的經濟尤其是北方地區,民生和經濟都被破壞嚴重。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杜甫曾有詩云:“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更具體的描述了當時田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場景。

    同時,西南的吐蕃政權趁唐軍撤走西北邊防軍主力,迅速侵佔唐朝西北邊疆,更嚴重的是,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20萬軍隊長驅直入,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隊佔領長安,後因唐軍主力到達而撤退。面對如此嚴重的外患,由於唐朝防守兵力捉襟見肘,代宗皇帝也是頗感無奈。

    此時朝局也並不平靜,李輔國,魚朝恩的宦官開始走上政治舞臺,他們任用私人,排除異己,結黨營私,迫害忠良,連郭子儀這樣的重臣都曾被魚朝恩打壓,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權也由此開始,唐代宗沒能有效的限制宦官的權利,平衡朝局,朝政愈發混亂。所以這時的朝廷根本無力,也沒有理由罷黜這些藩鎮。

    2.唐德宗,唐順宗時期——藩鎮割據愈演愈烈

    唐德宗李適繼位初期,堅持信用大臣,嚴禁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同時唐德宗一直試圖以武力改變藩鎮割據的局面。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鎮(駐恆州,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按照以往節度使父死子繼的慣例,他的兒子李惟嶽上表請求繼承父位。但德宗堅決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與李惟嶽密謀,準備以武力抗拒朝廷。德宗徵調軍隊,討伐叛軍,初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在平叛的過程中,德宗的一些過激的手段引起了平叛將領的不滿。幽州節度留後朱滔在平叛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升任幽州盧龍軍節度使。但由於德宗沒有讓他統轄深州,也沒有給予恆定七州的賦稅以供軍餉,心中怨恨,便與魏博節度使田悅等人一起造反。有大臣向德宗稟報這一情況,此時德宗卻軟了下來,他認為田悅尚未平定,不宜再樹一敵,便封朱滔為通義郡王,實封三百戶。朱滔見狀,更加悖逆,各方叛將聯合起事。最終引發了四王二帝的事件,幸賴李晟等將的浴血奮戰,才最終平定叛亂。但經此大難後的德宗心灰意冷,在他的統治後期,姑息藩鎮割據,,使登基以來解決藩鎮問題的大好形勢和良好機遇,也轉瞬即逝。藩鎮割據專橫,遂成積重難返。

    唐順宗由於身體有病,統治時間較短,也沒能改變藩鎮割據的局面,藩鎮割據愈演愈烈。

    3.唐憲宗—唐宣宗統治時期——藩鎮割據局面時好時壞,忽明忽暗,存在好轉的希望。

    這一時期,出現了中晚唐比較有為的幾個皇帝——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

    尤其是唐憲宗時期,經過多年的積累,朝廷的財政大為改善。唐憲宗是一個奮發有為的皇帝,他改革弊政,勤勉政事,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局面。他任用宰相裴度主持平叛,任命名將李晟之子李愬為統帥,平定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叛亂,乘勝又討平了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對當時各藩鎮產生了巨大的震懾,各藩鎮紛紛表示降服,並向朝廷納貢,就連跋扈的河北三鎮也被朝廷招降,唐朝從形式上又迴歸統一。

    但這一局面在唐穆宗時期又被打破,唐穆宗即位後主張“銷兵”(裁減兵員)。中央接收河朔,長官多昏庸驕矜。長慶元年(821年)盧龍發生兵變,將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節度使張弘靖,盡殺其幕僚,“河朔三鎮”復叛。

    幸好後繼的唐武宗,唐宣宗是兩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們在穩定內政,打擊宦官干政的同時,很好的抑制打擊了藩鎮勢力的擴張,如唐武宗平昭義之亂。但這一時期並沒有像唐憲宗時那樣以武力統一藩鎮,僅僅是對藩鎮勢力加以抑制。藩鎮勢力在唐朝後期的一些政治活動中也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如唐朝後期伐叛戰爭,經常徵調這些藩鎮的軍隊。且唐朝後期中央宦官干政嚴重,皇帝往往也依仗藩鎮作為外部勢力對宦官的權利加以制衡。所以這一時期,藩鎮勢力遭到打擊後,與朝廷的關係相對微妙,不像早期那樣經常反叛,同時唐朝中央也無力徹底平定這些藩鎮,而是利用這些勢力對朝局加以平衡。

    4.唐懿宗—唐朝滅亡,藩鎮割據最終成為唐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唐懿宗,唐僖宗時兩個出了名的昏君,在位時一味的吃喝玩樂,歌舞昇平,把會昌,大中兩個時期積累的成果消耗殆盡,於是一場黃巢起義徹底打碎了唐朝統治的根基,儘管唐昭宗如何力挽狂瀾,唐朝已是積重難返,最終叛臣朱溫取代唐朝,建立梁國,五代十國就此開始,藩鎮割據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

    總體來說,藩鎮割據是在安史之亂後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又因唐朝中央平叛失敗而愈演愈烈,再到後期被唐朝統治者利用,作為制衡朝局的一種外部勢力,最終隨著農民起義的爆發一起成為唐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其中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但終歸弊大於利。正如北宋大臣王讜所說:蓋唐之亂,非藩鎮無以平之,而亦藩鎮有以亂之。 其初跋扈陸梁者, 必得藩鎮而後可以戡定其禍亂,而其後戡定禍亂者,亦足以稱禍而致亂。故其所以去唐之亂者,藩鎮也;而所以致唐之亂者,亦藩鎮也。藩鎮割據的情況大概如此,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唐朝之所以沒能,也最終沒有徹底平定藩鎮割據的原因。

  • 5 # 弗朗吉米彼得

    唐朝可以平定安史之亂,但是為何沒有能力消除各地的割據武裝呢?安史之亂完全是唐王朝盛轉衰的轉折點。雖然安史之亂只有八年,但是這八年,中央政府為平定這場叛亂經歷了三代帝王。而且更令人無奈的是原本安史之亂是可以迅速平定的,但卻由於中央以及地方的不作為和中央決策層的癱瘓,而導致時間長達八年之久的戰亂。戰亂平定真的是中央政府對於叛軍的勝利嗎?其實並不是否則唐王朝在之後也不可能無法治理各地的藩鎮。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在這期間唐朝有過多次可以結束叛亂的機會,但總是因為唐玄宗和唐肅的心急,導致整個唐王朝耗盡國力。

    原本唐朝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軍隊鎮壓這場叛亂。但很可惜唐朝的領導層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不切實際的要求前方軍隊阻擋叛軍的進攻。甚至要求其主動出戰,又沒有必要的援助和策應,失敗是必然。不得已又請了,很多外國軍隊,作為高昂的代價,准許這些外國僱傭兵在收復地區任意搶掠財貨人口,作為報酬。對於中原地區而言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這也是為何在叛亂平定之後,唐王朝的勢力徹底衰弱。具體而言,在公元761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領袖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這也標誌著這一場叛亂快要走向終結。因為在此之前叛軍氣焰更盛於中央軍,但是在這之後叛軍內部開始離心離德。

    也正是在此時唐朝的軍隊才開始真正收復失地,安史叛軍逃回自己的勢力範圍,最終在中央政府的誘降下,多名武官選擇投降,史朝義自殺身亡。我們可以看到安史之亂的平定是在叛軍沒有大傷元氣的前提下,透過將領投降的方式解決的。唐王朝在經歷了長達八年的艱苦奮戰對於消滅叛軍沒有十足把握。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只能妥協。對安史叛軍沒有進行過任何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安史之亂的平定只是消滅了當時的領頭首領,還是因為叛軍的內亂,並沒有消滅任何判斷的根基和主體,使得在戰後唐王朝的重建過程當中,各地藩鎮權力過大。

    因為唐王朝不惜一切代價,想要結束這場戰爭。並不想要戰爭繼續發展下去,同時大量的僱傭軍也使得中原地區生靈塗炭。而安史叛軍所掌握的河北是能聯通中原的最富庶地區,如果依然要和外國僱傭軍合作,徹底剿滅,那麼在戰後的稅收要遭到很大的影響。因此中央採取了息事寧人的做法。准許叛將投降並且不追究任何責任。這種妥協使得中央王朝的權威下降,因為這場延續八年的全國性叛亂,所有人都免於懲罰,還保留軍權。更為了給予妥協唐朝的中央政府還保留各自叛軍的地盤,叛軍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方節度使,手握地方軍政大權。

    這些驕兵悍將完全不把唐王朝放在眼中,只是在名義上服從唐王朝的領導,將自己合法化。其中的河北三個軍鎮起到了極壞的示範作用。剛才說過唐朝為了保證戰後的稅收,在中原付出請僱傭兵的慘痛代價之後不願意是河北這塊距離地區再次被搶掠一空。因此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但是這些富庶的地區最終也沒有掌握在中央政權的手中,而是分給了安史叛軍的三個降將,成為三鎮節度史。而節度使又握有地方的軍政大權。這三個叛將不僅在政治軍事上合法化,而且還掌握了最富庶的河北地區名正言順的成為地方首長。不僅可以自己訓練軍隊而且大量的稅收都被截流。

    可以形成自身內迴圈,經濟政治等等方面都不依賴於唐朝中央政權。驕兵悍將掌握了經濟基礎優良的河北成為唐朝的最大心病。當然此後100多年唐朝也一直想要解決藩鎮割據問題,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效果。比如說在唐憲宗時期,河北三鎮都歸想中央接受中央的人事安排。但是這一時間並不長,因為這麼做的前提是中央不能夠損害對方的利益。但是一旦觸動了關切利益時,又會成為獨立王國的狀態。而河北這三個節度使也更給了唐朝各地節度榜樣紛紛與中央教版。如果單是這一個問題,唐朝還是有實力解決的,但問題就在於唐朝的中央也出了問題,宦官,官僚階層又分為牛李黨,牛黨,李黨,皇帝和宦官在中央殘酷廝殺。

    導致朝內無法整肅內政,外無法鎮壓藩鎮,拖到最後唐王朝無力迴天,尤其是宦官專權到了中晚堂甚至危害比藩鎮割據還要嚴重。唐朝的宦官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巔峰,不僅掌握國家政權而且還握有軍隊。可以隨意廢立和殘殺皇帝。而黨爭更給唐王朝拖了很多後腿,持續40多年,使得唐朝的官僚階層相互攻奸死鬥。對唐王朝中後期的政治走向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甚至到最後黨爭變為依附宦官相互攻訐,還與地方割據勢力糾纏的頑疾。最終唐王朝一個問題都沒有解決。反而所有的問題都糾纏在一起,導致滅亡。

  • 6 # 秦中文史散人

    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甚至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歷史由開放型走向了內斂型,安史之亂以後形式上還是統一王朝,但是內部卻已是藩鎮割據,中央政令很難下達到各個藩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有一下幾個原因。

    1.府兵制的瓦解。

    唐朝初期實行北周以來的府兵制,而到了玄宗時期土地大量兼併,致使府兵失去土地,大量逃役,而玄宗好大喜功連年發動對外戰爭,西北西南的吐蕃南召,北方東北的契丹、奚。杜甫的《兵車行》就描寫的當時的狀況: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府兵制瓦解,兵源出現問題,只能實行募兵制,士兵服役為了錢,而且各個節度使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經濟資源直接招募士兵,這樣士兵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和忠誠度就大大降低,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之所以幾個月就打到潼關,這也是重要原因。

    2.強枝弱杆的錯誤政策。

    同樣為了對外戰爭,玄宗給了節度使越來越大的權力,節度使不但有兵權,甚至後面有了財政權和人事權,各個節度使手握重兵,兵士的戰鬥力遠遠高於政府所能控制的兵士的戰鬥力。早期的一些節度使如王忠嗣、哥舒翰、張守矽,高仙芝,封常清等大多都是忠君愛國的將領,還不會出現什麼問題,而後來尤其安史之亂以後各地的節度使的地盤儼然已經成為獨立王國,中央政府已經很難控制住了。

    3.拉新打舊,以舊制新。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朝政府又認命了很多節度使來平叛,而這些新的節度使在安史之亂以後尾大不掉,又形成新的割據勢力與中央抗衡,甚至成了中央政府新的打擊物件,涇原兵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原來的功臣又變成了叛軍,如僕固懷恩等。而舊的叛軍又沒有被徹底清算,換個頭銜又成了唐朝政府認命的節度使,如降將李懷仙等人就地封為幽州等三鎮節度使,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彷河北中部)。

    4.內部侵軋,有心無力。

    安史之亂以後,肅宗,代宗,德宗時期藩鎮儼然已經做大,幾次想解決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德宗因為兵變又被逼跑去四川,後來朝廷內部朋黨之爭,宦官專權,而朋黨和宦官又與各地節度使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主張打擊節度使的宰相武元衡光天化日之下被節度使派去的刺客所殺,朝廷震恐無人敢言,可見節度使已經囂張到何種程度。憲宗時期打擊節度使整頓朝綱也只是迴光返照罷了。

    總之安史之亂以後唐政府已經無力解決節度使問題,只能維持一個形式上的統一。

  • 7 # 博物歷史觀

    【精選回答】@雜談會客室

    這其中藩鎮割據是最為難除,同時也直接導致唐朝的滅亡。在唐德宗時藩鎮更為囂張跋扈,視中央政權如無物。順宗嘗試改革,但其在位時間短,影響和效果甚微。直到德宗孫子唐憲宗即位......

    志平削藩

    憲宗自小便熟知太宗、玄宗之盛,欲復大唐之威, “志平潛叛”,在元和新政初期有計劃地任用了部分的勇武之士,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改革,然後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削藩戰爭。

    一、平定夏州楊惠琳叛亂

    公元805年8月憲宗即位,11月皇位還沒坐熱乎呢,夏綏銀節度使楊惠琳就公然叛亂。這還了得?憲宗下詔令河東兵、天德兵前去平亂,第二年三月,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殺了楊惠琳,向朝廷獻上其首級。至此夏州楊惠琳被平定。唐憲宗任命宗室李演為夏州刺史和夏、綏、銀等州節度使。

    二、平定劍南西川

    公元806年正月,在夏州用兵的同時,憲宗下詔討伐劉闢。憑藉宰相杜黃裳舉薦,憲宗任命長武城使高崇文為左神策行營節度使,將步騎五千為前軍。率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將步騎二千為次軍。;與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康共同討伐劉闢。九月,大軍攻克成都,活捉劉闢,將其押解回長安,至此劍南西川叛亂被平。

    三、平定鎮海叛亂

    公元807年夏,鎮海節度使李琦有詔不奉,10月直接舉兵造反。憲宗任命淮南節度使王鍔統諸道兵為招討處置使,內官薛尚衍為監軍。徵宣武、義寧、武昌兵,並淮南、宣歙兵俱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東兵出杭州,共同討伐。11月,李錡被捉伏誅,至此淮海之亂也被平息了。

    四、平定淮西叛亂

    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也稱彰義節度使)吳少陽病死,其子吳元濟密不發喪,自領軍務,開始對抗朝廷。9月憲宗開始下令討伐淮西,淮西割據三十多年,與山東、河北割據勢力形成紐帶關係,相互暗中勾結。淮西平叛戰事打的非常艱苦,中間互有勝負,朝中多有主張罷兵的,只有憲宗堅定平叛,後來憲宗果斷啟用主戰派將領,公元817年,大軍破蔡州活捉吳元濟,淮西割據三十多年後,復歸唐皇朝統治。

    五、平定淄青

    因為淮西叛亂的平定,憲宗削藩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朝廷處於優勢,官軍得以集中兵力進攻河北、山東的藩鎮。公元818年,憲宗下詔討伐李師道。公元819年2月攻下了鄆城,至此淄青和它所屬的十二州的叛亂全被平定了下來。

    憲宗的平藩結束了自代宗廣德以來,六十年時間,藩鎮跋扈,河南、北三十餘州,藩鎮自己任命官吏,不供賦稅的情況。

    但是,憲宗的“元和中興”使他在後期執政上有所懈怠,滿足於當下輝煌的成績,隨著憲宗突然暴斃(據史書記載為宦官作亂所殺),中央對藩鎮割據再次失去把控。

    終了,唐朝後期,地方割據始終是尾大不掉。

    客觀上原因是自安史之亂開始,整個中原興起了“否君臣之節,營自家社稷”的思想

    從統治階級分析,秦漢時期以士大夫為主;兩晉時期地主豪強階級粉墨登場,同時與士大夫相互角力;

    到唐高宗李治時期透過力排眾議“立武則天為後”對士大夫進行極力的打壓,地主豪強階級逐漸佔上風;安史之亂後出身低微一路成長起來的割據軍閥所代表的庶族階級開始嶄露頭角並逐漸佔有統治地位。

    五代十國庶族階級勢力達到了頂峰,當時社會的潮流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用實力來說話”......

    所以安史之亂之後,唐朝沒有徹底消滅各地藩鎮,最終在公元907年朱溫後梁代唐,結束了,大唐近300年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 8 # 黑水布衣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上吊自殺,自此,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續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正當大家以為大唐可能會重回往日的榮光時,才發現昨日已經無法重現了,藩鎮徹底成為了大唐帝國的毒瘤,直到毒死了唐王朝。

    為何在此後的100多年裡,唐朝一直無法消滅各地的割據勢力呢?

    一、痛失好局

    唐代宗李豫的錯誤是巨大的,他對於安史之亂的舊將們過於寬仁,不僅給予河朔三鎮以很高的待遇,對其他割據者也一再姑息。使得地方節度使肆無忌憚,他們雖稱藩臣,實非王臣。在政治、軍事、財政上都完全獨立,實際上是各自獨立的封建軍閥王國。

    其後,唐德宗時期,試圖裁抑藩鎮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但是,由於措置失當,猜忌將領,不但未收成效,反而使戰禍日益擴大。

    到了創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時期,他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先後平定了四川節使度劉闢、江南李琦的叛變,整頓了江淮財賦,招降了河北強大的藩鎮,魏博節度使田弘正,任用了名將李愬,全力消滅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使其他藩鎮相繼降服,歸順朝廷。結束了自肅宗以來,各地藩鎮專橫跋扈,各自任免官吏,對朝廷不供貢賦的局面,全國出現了暫短的統一。不過憲宗後來漸漸驕侈,不思進取,放鬆了對藩鎮的管制。

    到了唐穆宗時期,藩鎮勢力再次崛起,即使到了“小太宗”唐宣宗時期,也沒有扭轉這個局面直至唐亡。

    二、軍力廢弛

    唐朝的中央軍事府兵,在府兵制下,將帥皆臨時派遣,無事之時,將居於衛,兵散於各折衝府,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平時受折衝都尉教練,有事則受將帥指揮,事畢輒將歸於衛,兵散於府。在唐玄宗後期,府兵逐漸廢弛,戰鬥力愈加低下,軍隊凝聚力很差。

    而藩鎮之兵是自行招募的,他們吃的是節度使的飯、花的是節度使的錢,自然心向節度使,戰鬥力也是十分驚人。相比之下,府兵優勢全無。

    三、經濟疲軟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這也是讓唐中央捉襟見肘的地方。節度使原本只是地方的武官,在唐代宗時期,他們獲得了財權和人事任免權,這些節度使甚至還歷代世襲,尤其是一些南方的節度使,他們壟斷了經濟,這讓依靠南方賦稅的唐中央的財政和糧食無法保障,當你在錢上面受制於人的時候,你便有通天的本領也是無奈的。

    四、內有權宦

    還是那位唐代宗,自他開始,宦官真正的走向了唐朝的政治中心,甚至後期宦官廢立皇帝也是常見的。加上下面大臣黨爭不斷,造成了唐帝國嚴重的內耗。加上唐朝後期的皇帝多數都是無能之輩,且荒淫無恥,國家更是每況愈下,哪還顧得上對抗藩鎮呢?

    五、外有豪強

    當時的唐帝國除了面對來自東方的各路藩鎮(首都在長安),還要應對吐蕃的挑戰。

    唐代宗時期, 由於討伐安史叛軍的需要,西部的軍隊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虛深入內地,大舉攻唐,佔領了陝西風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餘州,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佔領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嚇得代宗逃到陝州避難。於是,吐蕃兵佔領了長安,後來雖然收復西京,但吐蕃成了其心腹大患。

    顯然,唐帝國並沒有兩線作戰的實力。

    六、民變四起

    顯然,每到帝國的末期,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規模的民變,唐朝也不例外。其末期土地兼併嚴重,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民因無田而四處流亡,苛捐雜稅繁重,統治集團奢侈無度,加上天災頻繁,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人民大眾煎熬在死亡線上,最終逼得百姓揭竿而起,終於導致了唐末農民大起義,最有名的要數王仙芝和黃巢的起義了。後來的朱溫就是黃巢的部將,他從義軍到節度使,最終成了大唐的掘墓人。

    藩鎮割據影響的不止是大唐。唐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其實就是藩鎮割據的一種延續,甚至影響了後來的兩宋。從北宋開始重文輕武,節度使成了虛職,過猶不及造成北宋對外軍事能力較差。到了南宋,宋高宗為了抑制武將,甚至不惜冤殺岳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 9 # 減水書生

    做事想問題,最忌諱的就是情懷滿滿,只要理想衝動而不顧格局博弈。

    為什麼不取消節度使?為什麼不消滅藩鎮?為什麼不再造統一?

    一個簡單反問就夠了:誰出錢?

    唐朝為何設定節度使和藩鎮?因為不得已。唐朝為何不取消節度使和藩鎮?還是因為不得已。

    01.府兵制瓦解

    一般來說,府兵制的瓦解,是因為均田制的瓦解。豪門兼併土地、人口大量增加,所以國家手中沒有可供分配的均田了,當然府兵也就消失了。但是,這只是一個因素,甚至這個因素能不能站住腳也不好說。

    因為古代一直就是地廣人稀,不是發愁人口過剩而是發愁地不得墾。正是因為安史之亂引發的再一次北人南遷,所以江淮地區才得到更深刻地開發。同時,安史之亂後,人口逃亡太多,北方又有了大量荒廢的土地,這時候重新建立均田制豈不整合事宜。所以,均田制瓦解而導致府兵制完結,可能真的站不住腳。

    那麼,府兵制為什麼瓦解了?

    一個關鍵節點是高宗時期開啟了與吐蕃帝國的戰爭較量。

    這是一場持續了200多年時間的大戰爭。投入的兵力規模是空前的,動輒都是十幾萬、幾十萬的規模;戰場幅員也是空前的,從隴西到河西再到西域和中亞全都連在了一起。

    同時期,東北的契丹問題、北方的後突厥問題以及西方的西域問題,也爆發了出來。所以,高宗以後的戰爭,不僅規模大而且時間長,關鍵是死人多。

    但是,戰場上使用的府兵,並非職業軍人,他們既要打仗還要務農。持續幾年外出作戰,家裡馬上就會遭遇財政危機。所以,國內出現了大規模的府兵逃役問題,老百姓寧可自殘也不當兵。而且,這個問題愈演愈烈。杜甫的《兵車行》、《石壕吏》,就是當時的現實寫照。

    02.節度使形成

    節度使,最初只設在緣邊地區。但是,後來遍佈大唐,成為藩鎮。原因之一,就是府兵制瓦解後,大唐必須要用職業軍人代替府兵,繼續開疆拓土。

    但是,節度使的權力,起初只是兵權,後來包舉了財權和政權,成為掌控地方軍財政的藩鎮。出現這種局面,當然不是唐朝想要的,但這裡面有太多的不得已。

    隋煬帝大業五年,可統計人口有907萬戶、4600萬人;唐武德七年,可統計人口200萬戶、1500萬人。至盛唐,也就800餘萬戶。大隋與大唐相差如此之大,不是差在了人口數量而是差在了治理能力。因為你數出多少人,才能徵多少人的稅。所以,大唐的財政一直很緊張。自李世民時期就一直奉行不給錢但給政策的財政邏輯。這就為節度使總攬轄區財權提供了可能。

    唐初,效仿隋制,實行州縣兩級管理模式。但是,後來變成了道、州、縣三級。這是一個必然趨勢,因為國家長大了,地方也得長大,否則根本就治理不過來。漢朝也是這個套路,開始郡縣兩級,後來又在郡以上加了刺史一級。東漢,就直接分全國為十三個刺史部。為了提升邊疆節度使的戰爭效率,節度使往往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和所在道的採訪使,直接監察地方官員。所以,節度使的權力也就延伸到了地方政權。

    到這個時候,節度使這個怪胎就最終養成了。他完全可以搞割據,甚至反過來對抗中央。因為手中有兵、有錢、有權,對外戰爭彪悍,對內戰爭也同樣高效率。

    03.節度使遍地

    安史之亂前,大唐可以說沒認識到節度使會出問題,甚至會出反噬中央的問題。但是,安史之亂就是節度使造反,而且把盛唐打成了殘唐。那麼,唐帝國為什麼不直接取消節度使制度、恢復府兵制。

    平定安史之亂的八年時間裡,唐朝不僅沒有取消節度使和藩鎮,反而大量詔封節度使、批次製造藩鎮。為什麼?因為節度使和藩鎮的效率極高,平亂之時必須得用節度使。

    平定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是不是就可以取消節度使制度了。因為尾大不掉,他們真得能造反。也不行,因為很多地方就不是平定的,而是被招降的。比如河朔三鎮,范陽、成德和魏博,本來就是安史之亂的舊兵舊將,只是改旗易幟、投降朝廷了。所以,唐朝肯定不能把這三個節度使給裁撤了。要是真有裁撤的本事,當時就該直接消滅,而不是招降,打不動了才會招降。

    同時,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的一些節度使,算是有功之臣,也不能裁掉。因為也裁不掉,這些節度使早就成了小安祿山和小史思明。而為了看住河朔三鎮和一些不聽話的節度使,大唐就只能再建節度使拱衛朝廷。

    所以,在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和藩鎮不僅沒被裁撤,反而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而唐朝中央則越來越弱。

    此時局面,就是節度使遍地。

    但是,遍地節度使,並不是都不聽唐朝中央的,主要是河朔三鎮和個別實力太強的節度使不聽照顧,大部分還是服從中央命令的。但是,中央力量減弱是肯定的。比如河北地區,原來能提供朝廷稅賦的大半,後來就直接不交稅了。

    04.節度使從根子上就裁撤不了

    後來唐朝搞兩稅制,實際上就是對國家財政進行規範化建設,實施財政開源。開源的同時,也要節流。節流最效率方式,就是裁軍。尤其是內地節度使手中的軍隊,除了留著造反用,真心沒啥用。而且,裁軍的工作,唐朝早就想幹了,因為軍隊真得很費錢。

    但是,節度使裁不了,節度使的軍隊也裁不了。不是藩鎮的節度使不想裁,而是誰也裁不掉。還是那個最硬的問題:誰出錢。

    自大唐建立緣邊節度使以來,不是封了幾個大官的問題,而是建立了十幾個大規模的邊防兵團。這些大兵團裡面有幾十萬職業軍人。安史之亂後,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什麼叫職業軍人?他們不是府兵,沒地可種,也不會種地,平生只會一件事,就是上戰場殺人。

    然後,就只能問一下了:這夥人怎麼安置?朝廷下一紙詔書說裁撤,但是錢誰出?出多少?這些問題不解決,裁軍就別想。

    唐憲宗,消滅了淮西節度使和淄青節度使,也收復了河朔三鎮,基本上解決了藩鎮割據的問題。大唐的所有節度使都聽話了,而且要是不讓我當節度使,我立即奉詔走人。皇帝看誰不順眼,可以把誰的節度使職位撤掉,但卻撤不掉節度使。因為節度使手下的這夥職業軍人得有人管。

    公元780年,河北黜陟使洪經綸,命令魏博節度使田悅裁軍四萬。田悅前腳把這四萬人裁撤了,後腳就把這些人給攔了回來,然後用自己的錢養活這夥人。

    悅乃盡出其家財帛衣服以給之,各令還其部伍。自此魏博感悅而怨朝廷。

    為什麼田悅會這麼做?收買人心嗎?要當安祿山嗎?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田悅也是一肚子口水:

    你是讓我田悅裁軍了,你倒是把我節度使的官職也給撤了啊,我也就不用管魏博這個鬼地方了。既然你還讓我管,那我就問你:這四萬職業軍人出去會幹什麼?不把這夥人留在軍營,魏博藩鎮還不得鬧翻天,因為這四萬人立即就會從官軍變成匪軍。

    所以,大唐制不了節度使、治不了藩鎮,到最後只能被節度使和藩鎮給玩死。大唐即便亡國了,節度使和藩鎮問題也沒有解決。這十幾只、甚至幾十只節度使和藩鎮們,就在大唐的土地上殺來殺去,一直殺成五代十國。直到北宋立國,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節度使這個問題才總算畫上了句號。但是,物極必反,歷史又走向了另外一個輪迴。

  • 10 # 史學長空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統治者對藩鎮的武裝力量極為忌憚,唐德宗用武力嘗試解決,非但沒有成功,還引發了“奉天之難”。

    唐玄宗時期,開始對邊疆地區的政權,軍權,財權交由邊疆將領負責,從而形成了“藩鎮體制”。安史之亂後,歷代君主急切想解決此問題,但藩鎮實力太過強大,朝廷財政應接不濟,府兵制,租庸制等制度的破壞,德宗在倉促,沒有精心策劃下,用武力削藩,觸犯了藩鎮將領的利益,導致削藩失敗。

    一、唐德宗在削藩過程中,準備不足,低估藩鎮實力,才導致失敗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與唐代宗都深知肚明,藩鎮的危害,但剛經過安史之亂,百廢待興,只能採取“姑息”藩鎮的策略。德宗繼位,除舊革新,勵精圖治,唐朝出現了中興的景象。

    任楊炎為宰相,對財政進行改革,把原歸入皇室私有的財賦劃入到國庫,同時推行“兩稅法”,起初收到了不錯的成效。改變了原來財政紊亂現象。奪回了地方財政權,增加朝廷財賦。給朝廷樹立了權威。

    《舊唐書》記載:“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 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取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徵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變”。

    德宗急於求成的想解決藩鎮問題,因藩鎮的武裝已直接威脅到皇權。從而德宗採取武力來解決藩鎮問題,遭到了楊炎的極力反對。德宗認為楊炎“議論疏闊”,於是罷免了楊炎宰相之職,貶為司馬。

    德宗一意孤行的實行武力削藩,他沒有精心策劃,制定有效措施,同時沒有深刻的認識到藩鎮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最後出現“奉天之難”,迫使不得不中止削藩。

    二、朝廷與藩鎮的矛盾激化,藩鎮利益受損,反彈所至

    安史之後,唐王朝對藩鎮的武裝力量極為忌憚,同時唐統治者非常不信任藩鎮將領。才組建神策軍,用來壓制京西北邊鎮。

    安史之亂後,府兵制,租庸制等制度破壞,朝廷在經濟和軍事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再加上神策軍的兵力有限,作為德宗的主力軍,在地位上有特殊的優待,進一步激化神策軍與邊鎮軍的矛盾。最後出現了“涇原兵變”的發生,直接中斷了削藩的程序。

    神策軍是德宗的禁軍,在政治地位上高於邊鎮軍,經濟待遇上也比邊鎮優厚,而剛組建的神策軍,與常年在邊疆鎮守的軍隊,兩支軍隊在待遇的反差,使邊鎮心理產生極度的不平衡。

    陸贄曾言: “今者邊窮之地,長鎮之兵,皆百戰傷夷之餘,終年勤苦之劇,角其所能則練習,度其孤危,考其服役則勞,察其臨敵則勇。然衣糧所給,唯止當身,例為妻子所分,常有凍餒之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削藩戰爭過程中,矛盾惡化,互相猜忌,再加上朝廷的經濟狀況日下,一系的問題,導致了“涇原兵變”。德宗最後逃往奉天避難。那麼削藩戰爭,也只能終結。

    總結:

    德宗繼位後,勵精圖治,除舊革新,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沒有徹底的貫徹到底,他本人日益激進,沒有精心策劃,制定有效有策略方針,急功近利的心態削藩,造成了不可收失的局面。

    安史之亂後,重用楊炎對財政的改革,得到一定的收效,但過於猜忌朝臣,喜歡留須拍馬之人,實行獨裁。在組建神策軍時,沒有過於偏信神策軍,使軍隊的矛盾擴大化,最後不得不中止削藩戰爭。

    

  • 11 # 襄陽賈芸

    前言:

    我看很多人在回顧唐朝藩鎮的歷史,個人覺得離題萬里啊。其實這個問題與最近很火的小李泌倒有幾分關係。在平定安史之亂時,能不能一鼓做氣的消滅藩鎮,皇帝的態度很關鍵。皇帝累了,想過幾年清淨日子,所以在選擇做戰方針的時候,真是怎麼簡單就怎麼選,可惜了,簡單的方案往往是後遺症大的方案。

    一、 第一道選擇題:先取范陽還是先取兩京

    當時的形勢是:朔方的部隊在郭子儀、李光弼的帶領下,越來越強大,而李嗣業等人也帶著安西、西域的部隊回援,官軍越打越強,形勢一片大好,反觀叛軍這邊,安慶緒殺了安祿山,一場政變下來,損耗不少。

    肅宗心情大好,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這時候李泌出場,勸肅宗說:別急著打兩京,讓安西、西域的精兵往東北去,走太原,取范陽。肅宗一聽就急了,長安近在咫尺,幹嘛要大老遠的去打范陽呢。

    李泌說:我們現在的部隊,主力是安西兵和胡兵。他們在西北呆習慣了,喜涼不耐熱。我們趁著士氣正盛,天氣尚涼,一口氣打下叛軍老巢范陽,那兩京的叛軍就是無根無水,無本之末,不足慮了。假如我們現在去攻打兩京,那叛軍一旦失敗,就會退回范陽。胡兵不耐熱,不久就會退回草原了。等叛軍恢復元氣,還會再來爭奪兩京,我們還要再請胡兵幫忙,那這仗就曠日持久了。肅宗怎麼選呢?當然是選擇攻打兩京了。哎,我離開兩京已經很久了,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自己的家,所以大軍還是先攻兩京吧。皇帝一言九鼎。

    所以徹底剷除判軍的最佳時機就這麼錯過了。李泌最終也沒在肅宗手下呆多久,選擇了隱居,形勢的發展真如李泌預料的那樣,戰局出現了反覆。

    二:第二道選擇題:接受田承嗣、李懷仙等投降

    此時已是安史之亂的尾聲了,叛軍已無力再戰,果斷選擇投降。根據歷史的記載,僕固懷恩養寇自重,所以接受他們投降,並讓他們鎮守原有州縣。而代宗這幾年過的確實太辛苦了,再也不想再打仗了,只求安逸,所以同意了僕固懷恩安排。

    這時候拿出資治通鑑原文:“

    以史朝義降將薛嵩為相、衛、邢、洺、貝、磁六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李懷仙仍故地為幽州、盧龍節度使。時河北諸州皆已降,嵩等迎僕固懷恩,拜於馬首,乞行間自效;懷恩亦恐賊平寵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寶臣分帥河北,自為黨援。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無事,因而授之。(胡三省注:河北藩鎮,自此強傲不可制矣。)”

    讀到這段就覺得可氣,在削平藩鎮的最佳時機,不去消去藩鎮,讓藩鎮合法化,後面的皇帝再想消除藩鎮,可能性就很低了。確實有武宗、憲宗中興,但是藩鎮只是收斂了很多,但並沒有消除。所以胡三省在註解的時候說:河北藩鎮,自此不可制矣。

    三:如何對待降將,個人的一點腦洞:

    在田承嗣、李懷仙投降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願意種地的,回家種地,不願意種地的,可以官辦屯田,把他們拉到營州、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邊屯田邊戍守。為了表明他們不是被流放的,可以給他們加官進爵,也可以賞賜財物,勞苦功高的,可以回中央任宰輔。反正內地不可能再有節度使,節度使只能在邊疆。可以預見,會有一部分人繼續叛亂,但平定只是時間問題。可惜了,肅宗、憲宗兩代都不願意操心,只想安逸,給子孫留下藩鎮這個大禍根。

  • 12 # 天上人間文史鑑

    藩鎮割據的亂象主要出現在中晚唐時期,從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到公元907年的朱溫篡唐,歷經中間一百五十多年,對於這段歷史華人是不怎麼了解的,畢竟連教科書都沒怎麼提到。

    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容忍割據和分裂,但中晚唐時期的藩鎮割據的的確確存在了一個半世紀,說明李唐王朝確實是拿這種情況沒有辦法。

    由此看來,藩鎮割據是李唐王朝所患的一種慢性疾病,這種病會讓王朝變得逐漸衰弱,最終一百五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讓李唐王朝走向滅亡。

    其實藩鎮割據的亂象並不是全國都存在,主要是河朔三鎮在作祟,而且這三鎮還主要是安史之亂的餘孽。

    河朔三鎮是幽州節度使的幽州藩鎮和成德節度使的成德鎮以及魏博節度使的魏博鎮,就是這三個藩鎮成為了藩鎮割據這種病的病原體,始終無法徹底消滅,最終帶走了李唐王朝的生命。

    其實藩鎮割據的病痛也不是沒被消除過,比如唐憲宗李純就花了十五年平定了河朔三鎮,他憑藉中央王朝的聲勢和泰山壓頂般的在軍力以及財政上絕對的優勢擊潰了河朔三鎮。

    這一切都說明中晚唐時期的皇帝也不都是平庸之輩,國力也還是不算差勁,對藩鎮割據這種病也開除了一味特效藥,可惜治標不治本,在唐憲宗李純死後藩鎮割據又死灰復燃,從此尾大不掉。

    在中晚唐時期,藩鎮割據是一種病,因為王朝國力衰弱,然而這種病曾經也是一味藥,這味藥治的是初唐、盛唐時期國力強盛時期患上的肢端肥大症。

    自漢至唐,中國都是一個具有開放和擴張的大氣象的國家,這種氣象在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基礎的支援下讓中原王朝處於不斷地開疆拓土的偉業中。

    然而這種開疆拓土在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中失敗後便基本上終止了,此後中原漢人王朝在疆域開拓上幾乎也停滯不前,但是在少數民族政權的擴張和民族融合過程中中國領土還是在持續擴張。

    中國廣大的疆域除了漢唐帝國的開拓以外,還得歸功於清朝所建立的漢滿蒙回藏多元統一的大帝國,也只有清朝是在制度上將各民族穩定在政權的掌控之中。

    這種持續性的開疆拓土讓唐王朝換上了一種肢端肥大症,因為疆域的過為龐大已經讓政權無法形成有效統治了。

    在這種前所未有的龐大疆域中唐帝國面臨著四處都是邊患的嚴峻局面,與各少數民族也是衝突不斷,東北有契丹,北方有回鶻,西邊有吐蕃,南邊有南詔,可謂四面楚歌的局面了。

    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但有效的解決方法還沒有著落,最終政府把權力下放,讓邊境地帶的行政區自行籌措糧草和軍隊,從此邊境各自為戰的局面便形成了。

    權力這種東西放出去容易,要想收回來可就難了,因為人類對於權力從來都有不可遏制的慾望。

    雖然這味藥最終導致了藩鎮割據,但在起初的確為唐帝國的肢端肥大症起到了治療作用,然而僅僅起到了延緩病痛發作的作用,最終讓疾病擴散到全身,變得無可救藥。

    社會變遷的速度是極快的,而制度演變卻相對較慢,當制度無法適應社會的時候,社會也就會和制度一起崩潰。

    人類文明從古至今的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都經歷了無數次崩塌和重建,這種崩塌與重建的輪迴也許在未來還會重複上演,如今的社會似乎已經足夠美好,因為現有的制度對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這種美好也有可能會崩塌,崩塌之後也可能更加美好。

    如果這種崩塌與重建的輪迴存在,那麼這種輪迴就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宿命。

    制度演變的速度永遠都只能慢於社會變遷的速度,因為制度只能對社會變遷過程中不斷產生的問題進行修修補補,只能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演變,只能跟隨社會變遷的腳步而無法將其超越。

    制度的演變通常都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當現有社會問題惡化到了一個極端,現有的制度無法進行修補的時候,社會與制度都將一起崩塌。

    在社會與制度崩塌之後,或經歷革命,或經歷滅頂之災,人類社會又會再次重生,無論革命還是滅頂之災的結果都是破後而立,這種重頭再來的事情是人類社會一次次上演的輪迴,也許人類社會也無法逃脫這種輪迴的宿命。

    每一次崩塌之後或許都會產生新的制度來適應新生的社會,但即便是新的制度也永遠只能不斷追趕社會的變遷的腳步;制度在一次次的新生之後的確會更加完善,但社會在變遷中產生問題也是一次次變得複雜與嚴重。

    社會不斷產生的問題本質上是人產生的問題,人性思變,人類為了利益永遠都想著如何鑽制度的漏洞,任何制度都會有漏洞,都可能被人攻破,所以永遠不會有完美的制度。

    倘若有一天出現一個完美的沒有任何漏洞的制度,那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更不意味著人類變得完美,而意味著人類即將走向終結,因為人類如果連自己創造出的制度都無法攻破,那人類的也不會再有任何進步的可能,甚至有可能已經被某種人類無法反抗的意志所操控著。

    完美的制度如同那純粹理想的世界,最好永遠都處於可望而不可即的狀態,因為最終的理想一旦實現,人類就會喪失前進的動力。

    人類需要的是一個永遠在靠近而永遠無法到達的目的地,一個永遠指引前進的方向而永遠無法實現的理想。

    制度通常都無法解決還未產生又終將產生的問題,而一個欲求解決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的制度通常是與適應現階段的社會的制度相矛盾的,更何況人類因為眼前社會問題就已經感到焦頭爛額了,哪裡還有能力去解決未曾發生的問題。

    一個穩定的社會需要相對完善的制度來治理,唐朝雖有強盛的國力來開疆拓土,卻缺乏有效治理廣大疆域的制度,最終讓藩鎮割據這種慢性疾病帶走了生命。

  • 13 # 舊時樓臺月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沒有消除藩鎮割據的局面的原因要從中央和藩鎮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中央上來看: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中央對於安史降將的處理加劇了地方發展格局的局面,然而此時的唐中央政府已經沒有了足夠的力量來處理地方藩鎮割據的問題。

    從地方上來看:

    地方各藩鎮擁兵自重軍事力量極其強大,後期形成的藩鎮聯盟使各藩鎮之間成為了利益共同體,加上中央政府在軍事活動上有求於地方,自然不敢貿然對地方藩鎮勢力採取行動。

    一、地方藩鎮原因

    唐朝藩鎮動亂開始於安史之亂以後,當時,國家局面看似統一,其實早已變得四分五裂。地方藩鎮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一方面是由於藩鎮勢力在政治、經濟、軍事上享有的各種特權,另一方面是藩鎮聯盟的出現。

    (一)政治原因

    在藩鎮制度中,各藩鎮擁有各自完整的法令、官爵制度,並且節度使的職位也是繼承製的,可以說各藩鎮就相當於一個個的小國家。在這種制度下,藩鎮的勢力得以一直延續下去。

    此外,各藩鎮並不否定唐朝的中央統治地位,因此避免了與中央勢不兩立局面的出現。比如說唐德宗年間的“四鎮之亂”,雖然這四個藩鎮的節度使紛紛稱王,但仍然將中央政府尊為正統。藩鎮的這種政治態度也使唐中央放鬆了對地方勢力強大的擔憂。

    (二)經濟原因

    在唐朝初期,所實行的土地制度是屯田制或營田制,在這兩種土地制度下,土地歸國家所有。之後節度使在進行地方管理時多兼任帶度支、營田使的職務。

    藩鎮割據現象嚴重之後,地方財政制度完全掌控在節度使手中。節度使在地方可自修改土地制度。在《新唐書中》有記載,“幽州節度使朱滔命部下,廣墾田,節用度。”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除了那些屯田或營田的土地外,開墾出來的其他田地,可以歸節度使私人所有。

    在《舊唐書》中有記載,當時唐朝中央想調任山南東道節度史來稹,但是來稹卻上表說“臣去秋種的麥,請待收麥畢,赴上”由此可見,這些地方節度使已經慢慢轉變成了大莊園主。在這種狀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些地方節度使自然會阻止唐朝中央來對地方經濟進行管控。

    地方節度使掌握了各地的財政大權,地方所收繳的賦稅也不會交到唐朝中央上去,在《舊唐書》中就有記載“山東諸鎮,戶版不籍於天府,稅賦不入朝廷。”這種賦稅制度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繁榮,但是也導致了中央財政空虛。

    藩鎮節度使代表著地方大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掌握著地方的財政大權,不向中央交納付稅,形成了獨立的財政制度,這為之後的藩鎮的壯大創造了物質條件。

    (三)軍事原因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手中有一隻強大的軍隊,也就是“牙兵”,在安史之亂後,其他節度使手中依然有大批的“牙兵”,這些“牙兵”是地方豪強貴族的子弟兵,是藩鎮割據力量的核心,他們代表的是地方莊園主。這些“牙兵”往往受過專業的訓練,因此戰鬥力十分強大。

    (四)政治聯盟的形成

    唐朝的藩鎮之間形成了穩定的政治、軍事聯盟,“四鎮之亂”就是典型的體現。

    《資治通鑑》中有記載,建中年間“李惟嶽承力寶臣節度使之職,李納擅承李正已節度使之職。”對此,唐朝政府十分反對。於是山南、淄青、成德、魏薄四鎮聯合抵抗中央朝廷,中央雖然對這四個藩鎮進行了討伐,但是地方割據勢力實在強大,最後唐德宗只好下令同意節度使的更換,不過卻將這四鎮去除了王號,名義上這四個藩鎮歸中央管理,但其實管理權還是屬於地方節度使。

    二、唐中央政府的原因

    (一)對於安史降將的處理

    在安史之亂時,唐中央政府為了取得暫時的安定,對投降的將領處理失當導致了後期藩鎮勢力的壯大。中央政府將河北土地分封給了安史之亂中投降的將領,讓他們從敗軍之將搖身一變成為地方節度使。但是,這些人在分封到土地之後也不安分,常常不聽從中央命令, 霸佔其他土地。

    為了避免安史之亂的再次出現,唐中央政府還給內地手握重兵的刺史們加封了節度使的稱號。除此之外,那些幫助中央政府平定安史之亂的內地節度使也因為功勞跋扈了起來。

    (二)軍費開支地方化

    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政府實行租庸調製,全國財政由中央統一調配。安史之亂時期,因為唐朝中央自身難保 所以無法從全國範圍內控制和調撥糧草供應軍隊,因此,中央下令各藩鎮自己供應當地軍隊。這個做法在當時減輕了中央的負擔,可是,也給唐朝中央政府埋下了地方勢力壯大的種子。

    在安史之亂被平定以後,唐朝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在江南地區。這使唐朝政府的財政週轉缺乏靈活性,只要江南漕運稍微停頓,中央政府就會陷入全面恐慌當中。因此唐朝中央政府缺乏雄厚的財政力量來支援軍隊運轉。

    (三)軍隊外重內輕

    唐朝前期中央禁軍人數很少,並且地方府兵和募兵人數都由中央政府嚴格控制,當時實行耕戰結合的模式,這種模式的設立可以避免地方割據勢力的壯大,在這種軍事制度下即使中央政府沒有強大的常規部隊,也不至於被迅速推翻。

    開元以後,邊疆地區的募兵隊伍漸漸壯大,但是中央軍隊卻沒有的任何變化,於是兵力外重內輕的問題漸漸顯露出來,據統計當時藩鎮軍隊和地方軍隊加起來大約有49萬,但是京師和內地兵力加起來才8萬左右。

    兵力的不平衡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在安史之亂後,邊疆和中央都開始提高士兵數量,但是中央兵力和地方比起來依然處於少數,不過在地方勢力的相互壓制之下,唐朝還是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之下。

    唐朝在採取軍事行動時,主要依靠的是地方軍隊,這些地方軍隊是依藩鎮陣存在為前提的。所以在進行藩鎮討伐戰爭時,這些軍隊往往觀望不前不肯力戰。

    (四)中央內部的權力鬥爭

    唐朝中樞機構內部也處於複雜的矛盾鬥爭當中,這也是唐朝不能消滅藩鎮割據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唐肅宗年間因為宦官、宰相和皇權之間的複雜鬥爭影響到朝廷對安史舊將的處置,為安史舊將提供了有力的發展機會。

    比如說史朝義鄴城敗退時,唐中央命令鐵勒族降臨,僕固懷恩父子為大將帥兵追擊,可是僕固懷恩與唐朝中央有矛盾,中央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接受了安史舊將的投降,還讓他們擔任了當地的節度使。

    唐德宗年間,皇帝把中央禁區神策軍的指揮權交予了宦官,在這些人的帶領下,中央軍隊漸漸失去了過去的風采。

    此外,中央政府內部的朋黨之爭也十分激烈,元和年間,牛李兩黨勾心鬥角,南衙北司互為水火,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複雜化激烈,把中央政府弄得精疲力盡,自顧不暇,更不要說去消滅藩鎮割據了。

    總結:

    藩鎮割據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連年的戰爭使人民生產生活受到了破壞,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統治階層與人民之間的矛盾。安史之亂之後到唐朝結束,藩鎮割據現象也沒有被平定,主要原因在於中央政府的無能和地方勢力的過於強大。

  • 14 # 狼君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安史之亂,是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和平盧軍兵馬使史思明聯合發動的一場反叛戰爭。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毫不客氣的說,直接打折了大唐的“脊樑骨”,但就是這樣一個折了“脊樑骨”的“殘廢”,卻在安史之亂後又延續了140餘年,藩鎮制度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藩鎮制度的確導致了唐朝中後期的國家動亂,但是割據叛亂黨的藩鎮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從安史之亂之後,唐設藩鎮總計89個,參與過叛亂的藩鎮只有11個,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藩鎮還是能夠聽命中央,安心治理地方的。

    唐朝藩鎮制度的形成

    ①政治制度與藩鎮制度

    唐朝建國,為了避免出現前朝因基層行政區域面積過大,地方長官權力過大的弊端,唐朝極力將地方行政區域縮小。秦漢全國郡國不足百個,而唐朝開元年間,郡的數量達到了328個,即使考慮唐朝版圖有所擴大,這個數量也遠超漢朝。

    而地方行政機構的過小和過多,導致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就會出現諸多問題,不得已唐朝在郡縣制兩級的基礎上,又加了一級“道”,將天下分為十道,原本只是只做監察之用。

    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又發現地方政權權力過小,地方獨自發展經濟和防禦外敵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武德年間,設“道”之前,改總管府為都督府,後又對都督加使持節,稱為節度使,掌管地方軍事大權,節度使制度成形。

    高祖受命之初,改郡為州,太守並稱刺史。其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以統軍戎。——《舊唐書》

    隨著後來的發展,節度使不再單單是掌管軍事的要員,唐王朝將政、軍、財、監大權全部集節度使一人,使得節度使儼然成為唐王朝的“諸侯”。安史之亂後,為穩定局勢,唐朝在內地也大設藩鎮,唐朝藩鎮制度基本成型。

    ②軍事制度與藩鎮制度

    唐朝將府兵制作為軍事制度的主體,府兵制建立的基礎,就是唐初建立的均田制。這時的府兵,可以得到充足的土地,也就有著足夠的動力支撐他們為國而戰,在府兵基礎上建立的禁衛軍,承擔著“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重任。

    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漸,絕禍亂之萌也。——《新唐書》

    但隨著國家的發展,封建制度下的土地兼併捲土重來,可分配給府兵的田地越來越少,府兵的素質和戰鬥力也隨之下降。府兵制度瓦解,使得戍邊重任全部依仗各個藩鎮,藩鎮逐漸擁有了自主的軍事權,開始招募士兵。

    於諸色徵人及客戶中,招募丁壯,長充邊軍。——《資治通鑑》

    府兵制瓦解,直接導致戍衛京師的禁衛軍的迅速衰退;而藩鎮自募士兵,使得藩鎮手握雄兵,形成了“雄將精兵,皆聚於西、北”,中央弱而藩鎮強的局面,中央再無能力以府兵控制四方。

    在最初,節度使還只是臨時的官職,至唐玄宗時期,權力下放,一人可任一地節度使十數年之久,此後唐中後期的藩鎮制度基本確立。

    藩鎮在唐朝中後期的重要作用

    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地方藩鎮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但唐朝依舊沒有廢止藩鎮制度,這裡有唐王朝本身權力有限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是藩鎮制度在唐朝的重要地位,藩鎮制度已經成為唐王朝統治的根本,在諸多方面顯示其重要作用。

    ①藩鎮對唐王朝在監察地方的作用

    藩鎮最初的形成,就是為了監察地方,即使在唐朝中後期,藩鎮的這一職能依舊沒有改變,簡言之,藩鎮就是起到唐王朝“耳目”的作用,而且在經過安史之亂後,朝廷困頓,為減輕朝廷負擔,唐中期以後,就將監察權交給了藩鎮。

    必令郎官御史,分命巡察,則乘驛蹔往,難於委知,諒無益於澄清,反有增於勞擾。其天下縣令,各仰本州府長官審加詳察。——《全唐文》

    在監察百官上,藩鎮在中央與地方呈現出紐帶的作用,在減小壓力的同時,還加強了中央對地方吏治管控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使得藩鎮與維護唐王朝的統治息息相關。

    ②藩鎮對唐王朝軍事鞏固的作用

    藩鎮制度雖然是安史之亂與唐朝末期藩鎮割據的根源,但是在唐朝的絕大多數時期,藩鎮制度依舊是唐王朝保證軍事力量的最根本手段,即使在安史之亂時,藩鎮也是唐王朝賴以平叛的主要力量。

    被譽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的郭子儀、李光旭,都是安史之亂中保衛唐王朝的藩鎮勢力,在安史之亂,以及後來的“建中之亂”、“元和削藩”,所仰仗的軍事力量都是各個藩鎮的力量。

    在整個中晚唐時期,藩鎮雖然發生過一些叛亂,但從全國百十個藩鎮來說,只佔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對於這寫叛亂藩鎮的評判,所依仗依舊是其他藩鎮的軍事力量,在軍事方面,唐王朝就是“神經中樞”,統轄著各個藩鎮各司其職。

    唐朝藩鎮的設定,最初的目的就是統籌邊疆各州縣,發展集結軍事力量戍衛邊疆,只不過在安史之亂中,為了平息叛亂,在內地開始增設藩鎮。這些藩鎮在平時戍邊,與戰時支援邊疆作戰,也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長於應變,所歷四鎮,皆控邊陲。屬雜虜寇邊,國之移授,所至撫御,邊鄙晏然。——《舊唐書》

    唐朝在西南、西北等各個邊陲重地,都設有藩鎮,而且對於節度使的任用“非上將、賢相、殊勳,鮮有出鎮者”,足見唐王朝時藩鎮對於邊疆穩定的重要影響,而且在藩鎮的管轄上,中央王朝仍具有任免權,藩鎮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④藩鎮對唐王朝國家秩序的作用

    安史之亂過後,唐王朝經濟崩潰,人口數量銳減曾經的開元盛世,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的回憶,恢復國家秩序,發展生產,穩定社會經濟是唐王朝面對的重中之重,藩鎮又成為了恢復國家秩序、發展生產的執行者。

    滑州瘡痍未復,城邑為墟,(滑州節度使令狐彰)彰以身勵下,一志農戰,內檢軍戎,外牧黎庶,法令嚴酷,人不敢犯。數年間,田疇大辟,庫藏充積,歲奉王稅及修貢獻,未嘗暫闕。——《舊唐書》

    唐王朝各地的藩鎮在中央王朝的授權下,全力恢復社會生產,開墾荒地,安置流民,社會秩序得到迅速的恢復,藩鎮在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藩鎮的執行也是在維護唐王朝中央集權的前提下展開的。

    ⑤藩鎮對唐王朝安撫安史餘黨的作用

    經過八年的平亂,安史之亂基本上被剿滅,在平叛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叛將是透過招撫安定下來的,而不是透過軍事絞殺平定的叛亂。此時的安史餘黨,依舊擁有十分強大的實力。

    對於剛剛結束戰亂的唐王朝來說,百廢待興,對於這些叛將能安撫就安撫,輕易不言動武。將權力下放,使各個節度使之間抗衡,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從而維護唐帝國的存在,這樣一來,這些叛將自身安全受到了保障 ,又有其他藩鎮制衡,也就降低了叛亂的可能。

    結語

    安史之亂過後的唐王朝,藩鎮在地方依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唐王朝統治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重要制度,雖然在唐末的藩鎮割據,以及在唐朝的滅亡上,藩鎮制度顯示出了極大的弊端,但是其在安史之亂過後維護唐王朝140餘年的統治上,發揮出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校,寫字寫得好算是優點嗎?你怎麼看?